20172017年发射的火箭箭

  湾湾们这下可以真的开心了。不过我们的网友可.....
楼主发言:4次 发图: | 更多
  不算完全失败,是入轨不成功,卫星可以调整,但要牺牲使用寿命。
  发布了图片              
  人民日报链接在这http://mp./s/EGt5IKddDPeapIF3s8njZQ  
  初步消息說使用壽命會減少兩年。更詳細信息要等調查結果
  失败是成功他妈。。。。。。。
  不用过于担心,在未来的几年,中国航天有为太空中运转的卫星加注燃料的太空加油项目,相当于空中的加油机服务。
  火箭没失败,是入轨失败,只能靠牺牲更多推进剂调整位置。
  兔子加油~ 自信点  
  应该算不太理想,没大事儿,继续努力!你们已经干得很好了。
  失败了没啥,总结经验教训。  
  去年不是有个卫星也没入轨吗
  很好了,有些强省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不算罕见吧,近几年都有发射失败的案例...
  说没见过的是多久没看新闻了?之前发高分卫星也失败了,然后老美的火箭在发射架上炸了,还有毛子的发射也失败了。连失败都要比,哈哈哈哈
  记忆中有两次失败
  PTT的臺灣人都快高潮了,蛙蛙們也不看看自己連個衛星都發射不了,叫來笑話別人。中國起碼發射了中國的空間站,發射了幾十個北斗衛星,戴人航天也不在話下。
  文中说没进入预定的轨道,但这卫星占据了另一条轨道,一切都是套路
  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极有限的.就占据那条轨道比变道入轨更有利,一般卫星都有备份卫星.把备份卫星再发一次就得了,好大点事.淡定淡定
  赤果果展示卫星变轨能力啊,人家的定轨卫星咱们的“遨龙一号”可以去抓,咱们的卫星却可以调皮地变轨,要不要这么流氓啊?
  美帝的航天飞机毁了多少架,不照样飞。  
  成功次数太多了,都没人看了,失败一次两次刷一下存在感
  天空飘来五个字!  
  不在预定轨道说明工作范围改变,原来该收到信号的地方收不到了
  问题严重
  近年来发射失利科普,参考维基百科  日,印尼帕拉帕D通信卫星火箭未能将卫星注入预定转移轨道,远地点偏低。卫星最终通过三次变轨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自1996年以来13年内的第一次失利。  日,前哨二号红外预警卫星04星发射失败,二级游动发动机Ⅲ分机与伺服机构连接部位失效,导致火箭二级姿态失稳  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星发射失败,三级火箭发动机管道堵塞,提前11秒关机没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半小时后卫星坠入南极  去年9月1日,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失败,损失最惨重,损失多少亿是小事,关键是颗军用侦查卫星,主要针对南海舰船和美国航母,军队缺少了必要的情报,是会相当被动的,情报是你有钱也弄不到的(为了保密,这次发射失败没有公开)  去年12月28日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01星和02星,发射部分成功,但近地点高度偏低,只注入了近地椭圆轨道。两颗高景卫星自行变轨进入原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根据这次轨道参数计算,这次中星9A就算抢救成功,卫星也会损失10年寿命,只剩5年
  其实中国的火箭发射失败的情况蛮多的。。。
  一定是老共的阴谋,故意在太空操练变轨技术。
  好好找问题,找解决办法,补救的同时避免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就行了。  
  最近发射失误有点多
  总结经验,再来!
  ╮(‵▽′)╭我总算松了口气,现在政府开明多了,全世界都失败过,都报,因为成功次数太多,失败几次挺好!
  难得看见失败报道  
  难得一见的新闻,但是也要警醒哦!不要被以前的成功所麻木。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印度又开挂 一箭83星火箭将于2017年1月发射_网易航空
印度又开挂 一箭83星火箭将于2017年1月发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一箭83星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要创造世界纪录)
对于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来说,一箭多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今年的9月26日,ISRO 就曾用 C35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搭载的8 颗卫星分别送到两个不同的太空轨道指定位置。如今,ISRO 似乎又有了新的目标。据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下属的商业宇航公司 Antrix 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希望能创造一个世界纪录,那就是用一艘火箭将 83 颗绕轨道卫星送到指定位置。这些卫星里只有 2 颗是印度卫星,其余 81 颗均为他国卫星。
Antrix公司董事总经理 Rakesh Sasibhushan 称,在 2017 第一季度公司将用一艘火箭发射 83 颗卫星,其中他国卫星多为微型卫星。所有 83 颗卫星将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因此不存在火箭在太空中“走走停停”的问题。但要把 83 颗卫星同时送到同一轨道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ISRO 将利用 XL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XL)执行此次发射任务。据 Sasibhushan 透露,届时 XL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XL)的总负载将达到 1600 kg。以保密协议为由,Sasibhushan 拒绝透露更多关于 83 颗卫星的细节。只说有些已经是 ISRO 的“老顾客”了。该火箭暂定于 2017 年 1 月发射。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安萌_NN68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7年时政热点:有一种自信叫“为火箭发射失败点赞”
17:09&&|&&燕赵晚报&&|&&责编:郭磊
  6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布通报称,我国当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分析。通报还称:&目前卫星太阳帆板和天线已展开,卫星系统工况正常。各方正在采取有效措施。&(6月20日《新京报》)
  2017年:有一种自信叫&为火箭发射失败点赞&
  航天火箭发射失误,让人遗憾。然而,当消息传出,小伙伴们不仅&愉快地&接受,还纷纷点赞,一吐心曲,&成功多了,看见一次失败都觉得奢侈&&对于中国航天,失败才是新闻&&&
  这赞为信息透明而点。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发布时间为19日,而情况通报发布时间也是19日,换言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当天即发布消息。从时间上看,不延宕,不冷却;从内容上看,不回避,不掩饰。这种公开透明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了真诚,更读出了自信。
  众所周知,火箭发射很难做到百分百成功。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龙乐豪所称,在航天这个高风险的领域中,一发火箭至少有1000多个元器件,光电缆的长度就能达100多公里。即便是航天技术领先世界的强国也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比如去年9月,美国猎鹰9号火箭就曾在发射台上爆炸。
  我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和可靠性一直居世界前列,对此,举世皆知。偶然失败一次,实属正常。承认失败,天塌不下来;直面失败,咀嚼失败,才能败中求胜,走向更大的成功。将失败消息发布出来,即是直面失败、自我砥砺的体现。
  我国航天的三大精神,就包括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航天人并不讳言失败,是对航天精神的&另类&诠释,更能赢得网友理解和力挺,正如有网友所称,&比起无数次成功带来的骄傲,失败后的坦诚更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自信。&
  网友的赞也是为自己而点。针对火箭发射失败,几乎所有的网友都抱有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愤怒,更不是挞伐。一次&来之不易&的失败,验证了广大网友的心态成熟。衡量网友心态是否成熟,往往不在于面对成功时是否欢愉,而在于面对失败时是否理性。当年,&体操王子&李宁兵败汉城,遭遇无数国人指责,而今天,我们对火箭发射失败这样的事都能保持坦然,不正说明国民心态越来越成熟了吗?
  中国是泱泱大国,大国需要大国心态。有人说,只有当现代化达到精神层面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只有国民心态从容时,才是真正的大国。值得欣慰的是,有无数事例证明今天的国人越来越成熟。
  有一种自信叫&发射&失败信息,有一种成熟叫宽容失败。其实,这次火箭发射不是失败,而是失误,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卫星未能顺利入轨,但是还可以利用卫星发动机将卫星调整到预定轨道。不管是失败还是失误,都让人看到了自信与成熟,这种效果也许不逊于火箭发射成功。在向航天人致敬的同时,更希望航天人在伟大征程中谱写精彩篇章,共同见证一个越来越自信、开放和强大的中国。
  更多精彩:你能拥有&上知天文,下知新鲜时政热点&超能力,申论高分必备神器尽在:
标签: &&&&&&&&&&&&
各省市选课入口
课程与订单
课件与讲义
会员与优惠
          
          
        嫦娥五号将用新发射场和火箭 2017年前后发射
新华社电(记者 吴晶晶)预计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而作为嫦娥三号备份的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这是记者从8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嫦娥五号将有四个探测器一起发射到月球轨道,分别是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其中着陆器和上升器要落到月球表面去采样。嫦娥五号有三个系统都是全新的,有非常多技术突破。他说,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自动采样;第一次要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从月面起飞;第一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一次无人对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另外嫦娥五号的发射场和火箭也都是新的。李春来还介绍,关于从月球带回的样品的处理、制备、分析,目前也在进行研究和准备。“我们正在研究建设一个系统,使其尽量接近月球表面环境,这样月球样品拿回来不会被地球环境污染、氧化等,能够尽快提供给科学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探月总体部副主任邹永廖介绍,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相关部门组织对嫦娥四号任务进行了论证,准备将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背面着陆,一旦成功将是国际上首次。他说,嫦娥四号的基本架构继承了嫦娥三号,但科学载荷会有很大变化,将开展对月球背面的地质探测等。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不同,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开展低频射电研究的场所,如果能在月球背面放一个低频射电的频谱仪,将填补国际空白。参加论坛的专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立项到现在已经有11年,绕月和落月任务已经完成,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在月球科学研究上也正在实现从遥感探测到就位探测,再到样品采回实验室分析的深入过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ndyxq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发射的火箭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