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经济与前苏联时期的袁腾飞 战时共产主义义有何异同

【图文】2015高考一轮总复习: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高考一轮总复习: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大小:4.2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562
总量:5734354
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练考:必修2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练考:必修2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14:46:26
下载量:5070次
文档大小:1.37M
所属资料:
文档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对于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考
本站编辑:admin
  摘 要:在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采用带有军事性质的手段,在市场之外建立起城乡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使苏维埃俄国迅速形成了严格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战争结束后,该政策与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动荡,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
  关键词:战时共产主义;俄国内战;苏联红军
  中图分类号:A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一、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
  (一)日,随着阿芙乐尔巡洋舰的一声炮响,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十月革命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颠覆、国内反革命叛乱、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和汪洋大海般的小生产经济。
  (二)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国际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不断发动发动猖狂进攻,妄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死在摇篮里。敌人从四面八方猛扑过来,侵占了3/4的国土。许多工厂由于缺乏原料和燃料被迫停工,人民忍饥挨饿,彼得格勒的工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只能顿到1/8磅的面包。但是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列宁“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几十万工人、农民加入了红军,全国半数以上的党团员参加了军队,同国内外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北方,1918年3月,英、法、美干涉军先后侵占了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在远东地区,日、英干涉军于4月相继在海参崴登陆;在南方,英国于8月侵入南高加索。得到帝国主义援助的反革命武装,在许多地区发动了叛乱。在北高加索和顿河一带,有沙皇将军邓尼金和克拉斯诺夫的叛乱;在伏尔加河中游和西伯利亚一带,出现捷克斯洛伐克战俘军团的叛乱。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为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是苏维埃俄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把国内一切工作都纳入战时轨道,制定并实施了相关应对战争需要的临时性政策。
  基本内容:
  (1)国内贸易国有化.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
  (2)余粮收集制.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3)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
  (4)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
  (5)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三、历史上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几种不同评价
  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此外,也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
  (二)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
  (三)辩证地看待战时共产主义
  首先,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二,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
  四、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思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次伟大尝试,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得以在血雨腥风的军事斗争中获得保存,并使未来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历史功绩功大于弊。
  1、战时共产主义正如其命名一样,带有浓重的军事主义的色彩,因此带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在本国苏维埃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期,强制性和权威性是否是绝对必要的呢?战时共产主义强有力的保证了在战争前线作战的红军战士的战斗力,保证了军事工业的生产力,使得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反动势力夹击的形势下仍然顺利运作。特别是政策实施初期苏俄人民前仆后继的冲往前线保卫苏维埃政权和最终反动势力溃败的历史事实更加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其实施的年代符合苏维埃俄国国情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必要的政策。
  2、今天美国成为了民主自由的标榜,可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子”依然在自由女神的注视下时隐时现着《爱国者法案》长达342页,赋予执法和情报机构广泛权力,没有经过听证会,没有任何会议讨论和斟酌,就交予表决。法案赋予政府执行部门前所未有的权力,不再受许多司法程序的约束。它在限制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同时,提高了政府掌握民众私人敏感信息的程度。法律触角无所不在,甚至可以伸向包括外国领导人腐败在内的许多与反恐无关的事情。这样使用法律,证明了布什政府在反恐的伪装下,追求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法律强制计划。根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至少有超过7000名美国公民向他们投诉,声称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该法案的侵害。2005年8月初,美国一家图书馆和公民自由联盟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包括美国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长在内的政府官员,认为联邦调查局要求提供图书馆的个人借阅信息违宪。
[ 下一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562
总量:5734354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通用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17:10:25
下载量:5334次
文档大小:2.40M
所属资料:
文档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复习设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考纲要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考纲将这部分内容分三个阶段叙述,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更强,这就要求在复习时重视将历史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掌握各阶段重要史实和特征。(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原因、经过、巩固政权措施、意义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巩固政权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评价(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因、内容,重经济现代化模式角度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标志、特点、评价内容分析:
一、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历史条件:
(1)、客观:①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已在俄国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说明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使俄国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帝国主义与巴黎公社比较)
②俄国改革后,保存着落后的封建色彩,对西方各大国有很大的依赖性,已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易摧毁旧政权。(薄弱)
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多卷入大战厮杀,为俄国革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矛盾)
(2)、主观:①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革命性较强,与农民联系密切(无产阶级)
②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相对成熟、新型的政党,有列宁主义的指导。(列宁)
③列宁制定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正确路线。(正确路线)
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尖锐、一战加速革命的到来。能够理解十月革命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革命准备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
①原因:一战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非常尖锐,经济濒于崩溃。“战争引起革命”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反沙皇专制)
③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四月提纲》:提出了使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前途。(最重要的准备)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革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四月提纲》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得人民的支持;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能与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
革命任务的变化:
先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后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使俄国局势继续恶化,人民掀起新的革命高潮。革命时机成熟。
(4)、——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标志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结束;表明革命和平过渡的不可能。
斗争方式的转变与原因
斗争方式的转变:先主张采用和平方式,后采用暴力方式进行
斗争方式的转变的原因行一,七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开始镇压人民的革命活动,和平夺权已是不可能:二,无产阶级政党在彼得格勒等大城市的苏维埃政权中已掌握领导权,同时取得农民等的支持:三,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的厮杀,提供了极好的国际环境.
3、革命政权建立(措施)
(1)、政治上: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剥夺剥削者的政策: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对一切企业实行监督(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寺院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取得农民的支持,巩固工农联盟)。
(3)、外交上: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4、革命特点: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又扩展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
性质的革命。
知识延伸:中国走的是什么革命道路?中俄两国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造成两者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但工人较集中,力量强大;而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在农村统治力量较为薄弱
5、革命意义:
①对俄国历史: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新国家)
②对世界历史: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新社会)
③对世界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新鼓舞)
④对人类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新时代)
6、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阵线中最薄弱的环节,矛盾尖锐。
(2)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工人、农民的互相配合,采用暴力斗争形式。
(3)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援。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面临的形势
内: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白军发动进攻
外:英、法、美、日等国敌视不满、惧怕苏维埃政权,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战争环境、经济破坏、物资匮乏
实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
2、巩固措施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大中小企业、取消、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已严重破坏的条件下,在粉碎剥削阶级的叛乱和外来武装干涉的严酷战争中,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非常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控制了全部经济,取消了商品生产,运用法令调整生产,并对产品特别是强制无代价搜集的粮食进行平均分配。实际上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军事统治政策。它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是它违背了商品经济规律,也触犯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知识应用:1、中俄两国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初,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遇到哪些共同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①政治上: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俄国——成立了一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②军事上: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俄国——内有被推翻的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白军的进攻,外有英法美日等国的武装干涉。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征兵制,建立红军,实施新经济政策,经过三年多的战斗,终于把白军击溃,并把外国干涉军赶出俄国,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续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同时在新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在大陆的国民党军队和武装土匪。在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解除了外部侵略威胁。
③经济上:长期战争,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面临恢复问题。
俄国——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俄共十大,实施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恢复,取得显著成绩。
中国——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分给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七届三中全会后进行调整。1952年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比较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异同点。并分别评述苏维埃国家(苏俄、苏联)与新中国对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政策,说明两国基本政策,说明两国基本做法方面的差异。相同:①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②两国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③都受到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不同:俄国是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基础;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取得胜利,工业基础薄弱。政策:①苏俄十月革命后,把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工人监督;后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进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俄共十大通过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后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中国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党和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并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生产改革,提高工人积极性,使经济得到恢复。1953年党提出过度时期总路线,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实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到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差异:苏俄虽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部分恢复资本主义,但其基本做法是没收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与中国三大改造比较)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年--1927年)
(1)、原因: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之1921年的天灾使苏俄经济濒于破产。经济破坏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2)、目的: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
(3)、性质:是苏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一次经济措施。
(4)、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政治经济形势十分困难
国际环境好转,经济形势仍十分严峻
无代价的征收农民的粮食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禁止商品贸易
从产品交换到允许自由贸易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不满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得到人民欢迎
(5)、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四项具体政策的重点是粮食税。
(6)、历史意义:
这一政策立足于基本国情,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政治上的工农联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性和策略性。其意义从以下三点掌握:
①经济意义: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恢复了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积极、生产力)
②政治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
③理论意义:探索了在小农国家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其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探索)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性质相同: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面对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对生产关系等各环节进行的调整。(2)政策有相同的内容:如:农民的自主生产,自主支配纳税后的余粮;私人经营中小企业;贸易自由等等。(3)作用相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密切了工农联盟,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中国有超越之处:(1)持续的时间更长:改革和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2)改革的范围更广:俄国只是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中国是全方位的,有经济开始,逐渐深入到了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3)有了实质性突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影响更为广泛:为新时期、新环境下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国家的富强开创了成功的典范。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时代)
(1)优先发展重工业。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联系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背景:A、苏联建立;B、列宁逝世,苏联的经济政策逐渐发生变化②过程A、方针提出:1925年12月,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B、三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③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④生产力工业化建设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计划性、指令性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相比有哪些不同?这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原因: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要使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巩固并长久存在下去,苏联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而强大的国防实力是要靠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来支持。②苏联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和设备的国家。③社会制度不同: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这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获得利润也容易。通过轻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再投资于重工业。苏联工业化则是首先从重工业开始,而且始终以重工业为中心。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的消极影响是:①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滞后,这有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重工业的发展。②由于这种重工业发展的方式是对农业和轻工业的强制剥夺,似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改善。
(2)、农业集体化运动①、背景:①工业发展的需要;②粮食供应的困难;③斯大林的决策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和失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③、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3)、制订五年计划:(联系中国“一五“计划)。自1928年起,开展有组织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①、成就: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一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二,世界第一。
(4)存在的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但也存在严重问题。
例如,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的比例失调;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得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1936新宪法的颁布(与54年宪法比较)
“模式”(英文:Mode)一词的本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当“模式”这个词被用于形容一定社会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时,它所具有的含义应该是指一定政府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所提倡的理念、所组建的体制和所采取的政策、方针等。斯大林”模式下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
(1)、形成原因: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②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苏联社会发生重大变化。(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内容:国家性质: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
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①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制。(6)、评价:
功绩:①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②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弊端:①政治方面:高度专权、对感悟缺乏必要的监督、个人崇拜盛行②经济方面: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C、牺牲农民利益,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7)认识
①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②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③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3、个人崇拜的盛行
大清洗运动(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严
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知识延伸 1、从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比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深刻的教训?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平衡发展,使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
(3)要注意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斯大林模式”
(1)背景:①国际形势:虽然赢得三年战争的胜利,但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②政治形势: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③经济形势: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其生产力水平仍相对落后,20年代末工业产值仍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5%。
)④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沙皇俄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奴制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虽然走上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但仍存在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从经济上讲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落后的农业国;从政治上讲,长期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而且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⑤思想环境:斯大林多次在国家问题上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成车次铲除垂死的阶级的残余”。⑥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特点:个人性格、个人崇拜、个人专断)
)A、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B、“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引自《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C、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D、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
——刘国良《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①1925年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⑵1926年,苏联农业政策由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③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先要解决的高度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评价
①斯大林模式的正面历史地位就是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A、迅速实现前苏联的工业化,其工业产值及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使作为落后农业国的俄罗斯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B、在建立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度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子技术、航天技术等,使前苏联一度跻身世界科技先进国行列。C、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前苏联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而且根据"雅尔塔"体系,在战后把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并以"社会主义阵营"核心国的身份,成为冷战时期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②、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后果就是苏联的畸形现代化: A、畸形的产业结构。前苏联的经济结构呈现"超重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结果,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重工业产品严重积压,消费品生产供应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 B、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前苏联的经济增长具有"赶超性"、"外延性"特征,为了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诉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不惜以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为保障,以牺牲环境、质量、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C、畸形的社会系统。前苏联的社会系统呈现"不对称性"。现代经济需要配以现代政治和现代文化。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最终导致了前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失利,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3、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体现了政治学中的哪些原理???
答案:变化及影响:
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家所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了军事胜利,但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③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1925年,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施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工、农、重比例失调;产品单一;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等。
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农、轻、重比例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稳步地、高速地发展。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自上而下制定
难以避免主观性
包揽一切经济活动 统一规划
难以反映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
具有法律效力
统一行动 压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工人的创造性
适应战争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能有效集中人、财、物,短时间高速度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日益阻碍经济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13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8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期刊,120多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建立于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的原则,已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
【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