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水泥熟料产能行业产能是看熟料还是2016年水泥熟料产能

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发布:到2020年压缩熟料产能3.9亿吨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证券时报网()07月26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7月26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的“水泥行业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促进大会”上发布的《2020年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指出,去熟料产能是水泥行业工作重点,目标是到2020年,压缩熟料产能3.927亿吨,关闭水泥粉磨站企业540家,上述指标按4年分解得到每年的目标任务,到2017年底,全国范围内压减熟料产能0.388亿吨,压减水泥粉磨站企业90家。  (证券时报?e公司)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48.009.92%27547.2819.406.59%21794.3377.214.08%16456.965.960.51%14955.95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2012年度水泥企业熟料产能百强新鲜出炉
中研普华报道:
中研普华相关研究报告
  近日,2012年度全国水泥企业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百强新鲜出炉,从统计结果看,各大企业熟料产能相比2011年整体有所增长,但增速相对减缓。中国建材、海螺、中材居前三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企业如华新、山水、金隅等企业几乎都从郑州鼎盛购买破碎机锤头、反击破板锤、磨机衬板、破碎机转子等耐磨配件。
  以华新水泥为例,华新水泥(长阳)有限公司在得知郑州鼎盛拥有一流的转子修复技术后,将2022转子修复工作交给郑州鼎盛来做,修复后的转子寿命极大提高,相关负责人对鼎盛的转子修复技术大加赞赏。
  此后,华新水泥鹤峰民族建材有限公司也从鼎盛公司定做DPC1616锤式破碎机转子总成。而且,早在2009年,郑州鼎盛便通过竞标成为华新水泥集团优质破碎机锤头供应商,建立长期供求关系。
  再如海螺水泥,早在2008年,郑州鼎盛公司便成功通过竞标成为了海螺水泥集团磨机衬板供应商,为海螺水泥加工生产的直径3.8m风扫煤磨隔仓板、直径3.8m风扫煤磨中波衬板、直径3.8m水泥磨阶梯衬板、磨门衬板等。
  由此可见,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破碎机锤头、破碎机转子、磨机衬板等产品在水泥行业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度的认可。
标签:水泥研究报告
水泥市场调研
水泥市场投资分析
本文分享地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地板等家居行业“出口数据是否有水分”的争论一直 …
终端销售一直是集成吊顶行业最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但近年来,随着大众消 …
近日,欧盟正式通过了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并计划于 …
日本三菱重工公司8月16日宣布从中国包头钢铁公司获得了2组高效燃气 …
海关总署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 …
2012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进口原木433.4万立方米,比2011年3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
最新播报: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水泥业去产能怎么看怎么办
水泥业:去产能怎么看怎么办
——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2015年水泥产量25年来首次下降、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如何看待和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水泥行业日子不好过
记者: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究竟怎样?
宋志平:供给侧改革大家都认同。水泥行业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中很有代表性,和钢铁、煤炭等行业一样,完全处在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状态,而且问题还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现在中国的水泥产能是个天文数字,无论人均占有水泥量还是人均累计用量,都是全球第一,都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峰值很多。2015年水泥产量25年来首次下降、价格持续下滑,供给侧问题更加凸显。区域价格、效益全面下滑,水泥行业进入平台过渡期,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我们的看法是,2016年和去年相比需求量可能还会下降,但供给量却还在增加,新建、在建熟料产能还有2亿多吨,这些都释放出来以后,水泥产能将达到40亿吨,产能利用率也就50%多,这是水泥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前几年每年全行业还有七八百亿元的利润,2015年却有半数企业产生亏损,2016年如果做不好,可能就会全行业亏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记者:水泥行业如何应对当前挑战?
宋志平: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结构调整的问题,另一个是市场行为如何引导的问题。
就行业本身来讲,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限产是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建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组了4亿多吨的水泥,使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18%提高到现在的53%。重组的好处就是让之前并不赚钱的水泥行业,在2010年到2014年赚了钱,尤其是2011年,行业利润超过1000亿元。这是全国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改革最好的案例。
另一件事就是自律限产,其核心是产销平衡。2014年前后,企业压力增大,有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提出了为减少冬季雾霾在东北和新疆等地实施错峰生产的措施。其实,现在的水泥行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排放粉尘量都符合国家标准,所谓错峰生产,除了冬季取暖错峰排放外,另一核心是着眼于限产。目前产能过剩阶段夏季生产的熟料都消化不了,根本不需要冬储,所以在北方地区开始推行冬季错峰生产很有必要。这是通过政府强制限产的供给侧改革的案例。
水泥去产能要出“重拳”
记者:大家都意识到了水泥行业去产能的重要性,但究竟该怎么做呢?
宋志平:就是坚决去产能和让企业有利润。我有两个担心:一是由于中国建材发挥大企业作用,水泥行业前两年比钢铁行业日子好些,然而2015年行业部分企业带头打价格战,导致我们市场竞合的“马其诺防线”彻底崩溃,行业利润下滑很快。现在国家出面做钢铁和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很大,而水泥行业又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到时水泥行业可能会不如钢铁和煤炭行业。二是这么大的水泥产能,在“十三五”期间预计GDP6.5%增速的条件下,还能有一定的支撑。但“十三五”以后呢?为此,“十三五”期间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宝贵时间,果断去产能。中央明确提出,衡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中间,企业有利润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利润其余就都没有了。要让企业有利润,目前就得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最近经济学家围绕供给侧改革讲得挺多,无非就是两件事:去产能和产品升级换代,这两件事就叫结构调整,减少过剩的低端的量,增加急需的高端的量。而对水泥行业来讲,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就是去产能,40亿吨水泥产能现在只卖20多亿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去产能上真抓实干,才能真真正正地在供给侧改革做点事情。
记者:具体来看,水泥行业去产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宋志平:围绕结构调整,我认为有四个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一,继续鼓励联合重组、增加集中度。欧美等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水泥、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基本上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就是兼并重组,关掉很多工厂,几十家水泥厂变成几大家,高度集中,同时果断退出,果断产能出清。联合重组的目的是增加集中度,鼓励大企业按区域形成市场核心利润区,鼓励大企业之间产能互换,鼓励大企业托管中小企业,支持企业之间交叉持股,或者形成联合销售体进行联合销售。
第二,严格禁止建新线。2009年我们提出国内的水泥行业不能再新建生产线了。从那时到现在7年里新增水泥产能10亿吨以上,差不多就是现在的过剩量。现在,水泥行业在全国各地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必须严禁建新线,更不能偷换概念把新建变成新增,搞等量淘汰、异地置换,这些年一些地方以这些名义又增加了很多产能。2015年全国又新增熟料产能4300万吨。水泥窑可以进行协同处理、垃圾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但都要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工艺改造,而不能以这些名义再建新线,搞变相新建。目前我国的水泥厂大都是一流的装备,高过全世界平均水平,因为我们的厂大都是新建的,没有理由再建更新的,这一点必须坚持。
第三,坚决淘汰落后。对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加大出清力度,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是彻底淘汰小立窑。现在各地还有4000多万吨的立窑水泥,还没有完全淘汰掉,这个尾必须扫掉。
二是淘汰日产2500吨以下的熟料生产线,淘汰小旋窑。
三是分区域淘汰日产2500吨的熟料线。比如在有些省份如安徽,留存2500吨线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5000吨线都过剩了。但有些省份如云南,2500吨线是主力机型,就没有必要淘汰。
四是在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过于密集地区,关闭一些日产5000吨熟料的生产线。5000吨线在技术、环保、效率上可能没问题,但过剩太多也不行。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去产能是去不掉的。不主动关一些工厂,最后就是所有工厂都过苦日子。这是绕不过去的。
五是下决心全部淘汰低标号32.5水泥。32.5低标号水泥全世界都很少用了,中国还在大量用,甚至占比达到50%到60%,全世界的情况是42.5水泥占50%、52.5和62.5水泥占50%。
六是废除直径3.2米以下的水泥粉磨,提高水泥粉磨质量,降低能耗。
七是要提高建筑混凝土的等级。现在我们建筑的等级是C15、C30、C40、C50,现在我国仍大量采用C15,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这个等级,这个等级太低,很多房屋浇铸了混凝土,用不了20年、30年就坏了。供给侧改革中,我们要满足高端的需求,不只要淘汰掉落后的,还要推广高标号水泥、高等级的混凝土,包括特种水泥。
第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开辟新的需求市场。中国水泥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牵引下,中国水泥企业要大步从过去只卖装备的时代,迈入全方位投资、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时代。
努力做好市场结构性优化
记者:您如何理解“多运用市场的办法化解过剩产能”?您对市场结构优化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宋志平:在市场优化方面,我认为,全面开展错峰生产,发挥好以协会为主导的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好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是工作的重点。
一是大力开展错峰生产,扩大错峰区域。供给侧限产是当前应对市场需求下滑的主要应急手段。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发文要求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错峰生产的经验值得推广。错峰生产不仅应该常态化,还应该增加内涵,推而广之,实施减霾错峰、限碳错峰、春节淡季错峰、高温雨季错峰等;不仅在北方采暖区错峰生产,还应在南方和全国范围内推行,缓解供需矛盾、雾霾等问题。
水泥企业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而且是单向排放,我国每年排放的120亿吨二氧化碳中,水泥行业占了10%左右。去年我去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讨论了水泥的碳交易问题。吨的水泥线给160万吨二氧化碳的配额,应缩减水泥厂的二氧化碳配额到只有80%的产能利用率。就像限电一样,企业想多生产也不行。
二是加强以协会为主导的行业自律。开展行业自律需要协会主导,大企业引领,促进市场健康化,不恶意杀价,不搞倾销。国际上反不正当竞争有两个内容,一是反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才是垄断,一家企业即便覆盖70%的市场,如果没有滥用支配地位就不叫垄断。有一定市场定价实力和话语权,这是全世界企业的目标。另一个是反倾销,在当前过剩情况下,倾销是主要矛盾。这里的倾销指的是低价销售,产品价格低于在目标市场的平均成本。有人认为,竞争就是把价格打得越低越好,物美价廉,其实恶性竞争损害了企业,最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三是支持大企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大企业要发挥应有作用。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高度,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进行系统化、全局性思考,探讨企业间通过交叉持股、置换产能、委托管理等方式合作共赢。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但我们会坚定不移做下去,发挥中国建材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头淘汰32.5标号水泥、带头关闭富余产能、带头不建新生产线、带头执行错峰限产、带头稳定市场价格,在水泥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做有担当的企业。我们也呼吁行业内的兄弟企业都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的高度,共同推动供给侧改革,共克时艰,开创水泥行业美好的明天。(记者 崔书文 李予阳)
[责任编辑:水泥行业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水泥市场需求正处于峰值平台期,预计未来全国水泥需求将进入下行通道,只有尽快实现行业去产能,才能维持水泥行业较好盈利水平。为尽早实现去产能目标,下半年水泥行业需要着力实施停止新增产能项目建设、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清理无证生产企业、加速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开展熟料生产企业配备矿山资源调查等一系列举措——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水泥产量达11.1亿吨,同比增长0.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熟料产量6.67亿吨,同比增长2.88%。“当前,水泥产能过剩已严重阻碍了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未来市场需求的下降,留给行业结构调整的‘窗口期’有限,去产能工作将成为行业‘十三五’的攻坚战。”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目前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的重点是去熟料产能,遏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停止生产32.5强度等级水泥必须齐头并进。
去产能仍是改革重点
“2017年上半年,与水泥需求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大,使得上半年水泥需求表现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但从区域来看,表现出南部略强,北部偏弱的特点。”孔祥忠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华东、西南和中南水泥需求均为正增长,增速分别为3.14%、2.51%和0.73%;华北、东北和西北水泥需求均为负增长。
孔祥忠认为,水泥需求南北差异大,北方水泥需求负增长与北方地区GDP增速慢有关,北方地区水泥产能并没有减少,需求下降更加剧了产能过剩程度,使得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南北地区无论是水泥市场需求还是企业效益均差距明显,孔祥忠表示,想要实现整个行业效益稳定上升,重点是坚决推进北方水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一步减少市场无效供给,加快去除过剩产能。
“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必须做到‘多方发力’。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鼓励和协调,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和有效监管的办法,必须认识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同时,孔祥忠认为要靠大企业集团发挥作用,通过推进兼并重组,关闭大企业僵尸生产线及无效资产,带头退出市场、停止新建,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在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方面,也需要大企业牵头。
制订分解目标任务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有水泥企业3465家,其中含熟料的水泥生产企业1234家,只生产熟料的企业46家,水泥粉磨站企业2173家,水泥配置站企业12家。全国熟料实际总产能20.2亿吨,水泥产能38.30亿吨。
“2016年全国熟料产量13.76亿吨,熟料产能利用率68%;水泥产量24.03亿吨,水泥产能利用率62.74%。”中国水泥协会碳减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琛表示,上半年我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66%,与2016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但仍未恢复%的水平,与2020年恢复到80%的合理区间目标值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水泥协会测算,至2020年,全国需压减3.92亿吨左右的熟料产能,行业去产能之路任务依然艰巨。“同时,也要尽快建立水泥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市场化法治化双重手段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粉磨产能,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需要实行去熟料产能和粉磨产能两手抓。”李琛说。
水泥行业去熟料产能已箭在弦上。据中国水泥协会《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显示,2017年至2020年水泥行业去产能的目标任务是,压减熟料产能39270万吨,关闭水泥粉磨站企业540家。“分解到每年的目标任务,全国熟料产能平均利用率要达到80%,水泥产能平均利用率要达到70%。此外,水泥行业要力争实现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全国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70%,水泥产能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力争10个省区内前2家大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65%,超额完成34号文件要求的目标。”孔祥忠说。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形成市场化去产能长效机制。“去产能专项资金将在2018年上半年正式启动运行,力争在10个省区组建水泥投资管理公司,运用去产能专项资金,形成市场化的去产能长效机制。”孔祥忠说。
行业自律带来效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达到334亿元,同比增长248%,超过2015年全年利润。水泥行业利润率达到7.26%,高于工业平均利润率水平。
从上市公司盈利预告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水泥企业实现了效益的大幅提升,部分实现了扭亏或大幅度减亏。“上半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出台了包括‘错峰生产’‘环保督查’在内的多项限产去库存措施,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库存水平大幅低于去年,价格和盈利快速回升。”孔祥忠说,“同时一些成本控制差的生产线开始放缓生产,再次改善了供求关系。这与大企业履行行业自律是分不开的”。
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水泥和熟料价格同比和环比大幅上涨。进入3月份后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到5月份达到今年最高的354元/吨(P.O42.5含税到位价),6月份比去年同期价格高出82元/吨。虽然6月份进入行业淡季,水泥库容比持续走高,但价格仅出现小幅度回调。6月份熟料平均市场价格为288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95元/吨,上涨幅度超过水泥价格。
“这说明行业对熟料价格的控制力在加强,充分体现了行业自律、区域市场协调治理的成果。”据孔祥忠分析,水泥价格上涨的主因是行业通过自律行为减少了恶性的价格竞争,包括错峰生产、环保督查等行业调控手段客观减少了供给,改善了供需关系。
孔祥忠认为,在需求整体平稳的大背景下,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降库存、大企业带头自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供给关系。“预计2017年全年水泥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下半年水泥价格将进一步回升,从而带动行业效益继续增长,全年行业利润有望实现800亿元以上。”(记者 祝君壁)
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水泥供给侧改革系列报告之产能篇:水泥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水泥总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是多少?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1763条,合计设计熟料产能18.1亿吨,实际年熟料产能20亿吨,对应水泥产能33亿吨。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熟料产量13.35亿吨计算,行业产能利用率为13.35/20=66.8%,但根据水泥协会统计的熟料产量数据计算,实际产能利用率只有60%。
近几年新增产能速度?过去15年水泥行业产能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经历过2波高峰,第一波是年,新增熟料产能均在1亿吨以上,造成了年华东地区严重产能过剩;最近的一次高峰出现在年,2009年至2010年水泥产能出现井喷式增长,年新增熟料产能达到2亿吨以上,一方面原因是2008年四万亿效应叠加2010年拉闸限电,水泥价格猛涨推升企业盈利,另一方面是2008年9月国务院“38号文”严厉去产能,宣布不再给新批文,且9月30日前未开工的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受此预期影响,水泥企业反而纷纷赶在截止日前加快建产能速度。2012年以后,新增产能明显回落,但回落速度显然不达预期,每年数据出炉总是引起业内人士惊叹还是有如此多产能投产。
为什么在盈利大幅下滑情况下,水泥新增产能仍然绵绵不绝,屡超预期,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1)行业未经历长期亏损:尽管行业大周期下行,但由于上游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且跌幅大于水泥价格,水泥企业依靠挤占上游煤炭利润持续盈利,新建生产线仍有经济可行性;
2)地方政府激励扭曲:地方政府目标函数是GDP、就业等政绩指标,部分地方地府未严格执行产能限制政策,甚至在投资冲动下放任、鼓励甚至要求企业违规新建生产线;
3)企业囚徒困境:企业存在产能布局之争,尽管明知争相建产能必然导致双输格局,但无论对手新建产能与否,自己新建产能始终是最优策略,导致企业在对未来行业产能过剩已有充分共识情况下仍然争相新建产能。
水泥产能区域分布情况如何?从目前熟料产能分布情况来看,华东熟料产能约5亿吨、全国规模最大;中南、西南熟料产能分别约4.1、3.5亿吨。从新增熟料产能分布来看,集中在中南、西南地区,其他区域新增产能较往年有所缩减。
未来还有多少潜在产能?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全国水泥在建产能仍有57条,合计熟料产能8060万吨。根据协会人士判断,预计2016年将会有3500万吨左右熟料产能建成投产,产能同比增加约1.9%。如果不考虑供给侧改革缩减产能的话,行业产能利用率还有可能在目前的60%基础上进一步下滑。
产能该如何去?我们的建议:
一是不要强刺激,让行业景气继续下行,同时政府推行供给侧改革政策减少向僵尸企业的输血补贴,企业盈利现金撑不下去后自然出清。二是调整地方政府激励,从单纯追求GDP税收就业转向综合考虑企业利润,环保等因素,同时尝试水泥项目核准市场化(目前的省级政府核准水泥项目反而加剧了产能投放)。
三是推动企业整合,减少囚徒困境博弈中参与者的个数。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进度超预期,去产能速度不达预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