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军事才能如何以及战术特点是什么?

【美国名将传略】乔治·华盛顿
我的图书馆
【美国名将传略】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
全&&& 名:George& Washington
生&&& 卒:~
出&&& 身:种植园主
学&&& 历:小学
党&&& 派:无
宗&&& 教:圣公会
职&&& 务:大陆军总司令、总统
军&&& 衔:六星上将
夫&&& 人:玛莎·丹德里奇
子&&& 女:无
参战经历:指挥了<FONT color=#6年和1777年的特仑顿、普林斯顿战斗;1781年率军进攻约克敦,取得独立战争决定性胜利。
名&&& 言:一个国家想从别的国家寻求无私的援助是愚蠢的,它必定要付出它独立的一部分作为代价,以换取所受到的任何援助。由于剑是维护我们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这些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首先将它放在一旁。
一、英人后裔& 经历维艰
乔治·华盛顿的家族是英国古代一个家族的后裔。日,这个家族最优秀的成员——乔治·华盛顿,在英国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威斯特莫兰郡布里奇斯溪庄园的老屋内出生了。他的曾祖父约翰·华盛顿于1685年从英国迁到北美,并担任过地方的军事指挥官。他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早年就学于英国,曾从事航海业,办过工厂,开过铁矿,后来一心经营其日益扩大的种植园。奥古斯丁中年丧妻,续娶玛丽·鲍尔——一位上校的女儿,乔治·华盛顿正是玛丽所生,是他四个兄弟中最大的。
乔治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搬家到弗雷德里克斯堡对面的斯塔福县的一个庄园。在这里乔治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从7岁到15岁,乔治·华盛顿并不经常上学,只在“老式学堂”接受初步教育。他算不上一个聪明、机灵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思维迟钝,但却刻苦勤奋,对数学和历史有浓厚兴趣。乔治在家里还受到他的修养极好的父亲智力上和道德上的熏陶。总之,华盛顿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只是在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是靠对社会、生活进行长期观察、身临实践以及深沉的思考获得知识的。
乔治11岁时,父亲奥古斯丁去世了。乔治由他的异母哥哥劳伦斯抚养。劳伦斯娶了有钱的弗尔法克斯家的女儿,成了弗吉尼亚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是帝民院议员和本地区的少校衔副官长。劳伦斯还担任着在西部进行殖民开发和土地投机贸易的俄美亥公司的经理。华盛顿17岁时,劳伦斯为他谋到一个在西部测量土地的职业。这样他的足迹遍及广阔的西部草原。涉溪过涧,翻山越岭,白天行走于印第安人出没的丛林和草地,夜宿帐篷或篝火旁,终日与伐木工人、猎人为伍。艰苦的测绘经历锻炼了华盛顿的意志,培养了他的耐力,险峻的境地使他临机应变富于智谋。
<FONT color=#2年劳伦斯去世,华盛顿继承了他的弗农山庄。年仅20岁的华盛顿一跃而成为弗吉尼亚最好的房地产的主人,他的土地增加到8000英亩以上,拥有近300个黑奴和少量白人契约奴。由于哥哥劳伦斯的影响和华盛顿在西部的经历,罗伯特·丁威
迪副总督任命他为弗吉尼亚南部地区民军少校副长官。华盛顿当时身材高大,动作敏捷,强壮有力,精通骑术,尤其是他办事干练,一丝不苟,从不懈怠;精力充沛,能吃苦耐劳,工作卓有成效。这些令人信赖的品格深受士兵爱戴。年轻的乔治胸怀理想,渴望建立战功,成为英雄。动荡混乱的北美,为华盛顿实现其伟大抱负提供了绝好的时机。
二、彻展身手& 表现不凡
这时,英法两国正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剑拔弩张,角逐不息。弗吉尼亚西北的俄亥俄地区是双方争夺的目标,法国军队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加拿大南下而来,英军则可越过阿勒根尼山脉到达那里。双方都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看成是自己的领土,寸土必争。
<FONT color=#3年秋,弗吉尼亚总督丁威迪认为有必要警告法国人,中止其侵犯英国俄亥俄流域殖民地的活动。
华盛顿获悉英王任命的弗吉尼亚总督丁威迪要派人去法军据点递送抗议信仵,就匆匆赶到总督府所在地威廉斯堡,毛遂自荐,要求前往。丁威迪接受了年仅21岁的乔治·华盛顿的自荐,任命他为向法军前哨投送最后通牒的特别信使。
<FONT color=#月31日,华盛顿和助手离开威廉斯堡,骑马向西北方向进发。途中,他身着印第安人猎装,在寒冷的荒原上,劈荆斩棘,风餐露宿,按时到达了法军司令部所在地柏夫堡。他向法军指挥官递交了抗议信,要他们从俄亥俄地区撤走。华盛顿返回后立即向丁威迪报告了法军的动向及军事部署。华盛顿此行,充分显示了他的精明果敢,又富于献身精神:在严冬季节,他不以餐风宿露和长途跋涉为苦;与强悍的印第安人打交道勇敢镇定,和狡猾的法军指挥官周旋谨慎机智。他还以军人的眼光细致入微地观察了与军事活动有关的一切细节。出使归来,他的报告和日记被铅印发行,受到弗吉尼亚居民的赞扬。
但是,法国的司令官坚决地拒绝了弗吉尼亚总督的要求。丁威迪决定诉诸武力,在弗吉尼亚地区招兵,扩充武装力量。1754年3月,总督提升华盛顿为中校副官,让他帮助组织招兵工作。不久,丁威迪得到法军准备进入俄亥俄的情报,急忙命令华盛顿火速率领新兵北上。华盛顿立即率领160人的兵力,从亚历山大里亚出发,前去阻击法军的推进。
<FONT color=#月28日清晨,华盛顿在宾夕法尼亚西部一个叫做大草地的荒原上偷袭一支法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真枪实弹的作战,他取得了胜利,俘敌21名,杀伤11各;华盛顿部队仅死1人,伤数人。这次战斗虽然不到15分钟,但却给华盛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战告捷,他踌躇满志,6月初,他被擢升为上校副官。为了保卫大草地,他又组织士兵筑起了困苦堡。
法国军队并不甘心,7月3日,法军以700多人的兵力在困苦堡包围了华盛顿350人的部队。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他败北而归。丁威迪却没有因失败而责怪他,相反还把他当做了不起的英雄。
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以后,英国政府下达了一道命令:凡由殖民地行政当局任命的军官,即使非英国正规部队的军官,都要降低军衔,最高不超过上尉。这对雄心勃勃的华盛顿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10月,他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军队。
三、辞职回家& 娶妻务农
辞职后华盛顿回到自己的农庄经营农业,但是“对军界依然非常留恋”。1755年,当英国调遣正规军队来美洲与法军对垒时,他的尚武精神陡然昂扬,对农庄生活的一切考虑都抛到九霄云外。他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参加英国人布雷多克将军的参谋部工作,受到热忱的欢迎。而他自己也十分高兴能有机会在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大兵团中工作,在大家公认为熟练战术家的布雷多克司令官的参谋部获取军事经验。布雷多克将军是个老军人,在英国王家禁卫军中任职40年。可惜他的丰富经验仅限于常规训练方面,而且固执己见、墨守陈规。在美洲的荒野丛林中,他作战往往不是灵活变通、相机行事。
布雷多克不熟悉北美的风土人情,一意孤行。他命令英军向法军据点杜肯斯堡(今匹兹堡)进攻。华盛顿多次向他建议:英军应采取灵活的作战方式,严防敌人的偷袭。布雷道克却置若罔闻。那年夏天,他孤军深入,误中敌人圈套。7月9日,道法军伏击,1000多英军差一点全军覆灭,布雷多克本人负伤致死。华盛顿力挽狂澜,沉着应战,组织残部且战且退。在枪林弹雨之中,有4颗子弹穿过他的上衣,他的两匹战马也先后被打死,但是,他仍英勇杀敌,毫无惧色。华盛顿在战场上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很快在军民中流传开来,有人甚至传说他已壮烈牺牲。
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声威大振,头角崭露。总督丁威迪任命他为弗吉尼亚民团司令,负责保卫西部边疆。他严格训练士兵,不仅要他们学习通常的正规战术,而且还要他们学习印第安人的“丛林战术”。华盛顿早期的威信,不仅是赫赫战功所致,而且在艰苦环境和军事挫折中提高的。
<FONT color=#8年,华盛顿率弗吉尼亚军队,参加约翰·福伯斯将军攻占杜肯斯堡的战役。此行的唯一收获是在行军途中和年轻而富有的寡妇玛莎·卡斯蒂斯夫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11月,法军的补给线被切断。害怕被彻底打败的法军不得不撤出杜肯斯堡。
远征杜肯斯堡战斗结束后,华盛顿被推选为弗吉尼亚议员,此时,他再次辞去军职,回到了家中。
虽然他部下的军官对“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这样一位真诚的朋友,这样一位和蔼的伙伴”表示惋惜,但是他是抱着受挫的心情而离职的。他认为他虽然是一名上校军官,但是,他只是一个地方性或殖民地的军官,他的地位还不如经由国王正式委任的上尉。这些上尉不承认他作为上校的地位,不把他看成上司,这使他十分愤怒。他想能够得到正式的委任.也渴望升迁,他向北美的英国司令官劳登勋爵申请,虽然他得到了允诺,但是没有结果。他对军职和荣誉抱有野心,不论在提出要求时,还是因其要求被拒而不满时,他都表现出了一股牛劲。他带着些许希望破灭的情绪回到弗农山庄。
<FONT color=#9年1月6日,华盛顿同玛莎·丹德里奇结为夫妻。玛莎原是丹尼尔·帕克·卡斯蒂斯先生的遗孀,家底富足,已有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4岁的女儿。按照弗吉尼亚的风俗习惯,他与玛莎的婚礼办得既隆重,又豪华。他特地将战争期间的所得,全用来修缮弗农的住所——一幢舒适宽敞的两层楼房。婚后,他又得到玛莎的一大笔财产,其中包括称为“白屋”的寓所。连玛莎的地产在内,他成了拥有22000多英亩土地和349名奴隶的大种植园主,是弗吉尼亚最富有的人之一。
在此后10年里,华盛顿过起恬静、休闲的种植园生活。他很少离开弗农山庄,却通过广结好友的方式,同各地许多知名人士保持密切联系,使其影响扩及整个北美以至海外。华盛顿对政治活动没有很高的热情,虽然连续当了15年弗吉尼亚议员,和差不多同样长时间的弗尔法克斯郡的治安法官,但政绩平平。他现在所有的一切已足够了,对财富和荣誉不再奢求,更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只希望如此平静地在弗农山庄度过余生。
但是,变幻莫测的时局,注定要使他抛弃幸福安乐的家园,投身到他少年时代所憧憬过的伟大壮烈的事业中,为国家为人民建立丰功伟业。
四、众望所归& 出任司令
英法争夺美洲殖民地的斗争最后以英国取胜而结束。政局随之发生了变化。英国从各方面加强对美洲殪民地的控制。它出动军舰强制执行对北美殖民地海外贸易的种种限令,把北美当作自己独占的商业领地;并开征各种日用品税,使北美成为“英国国王的钱袋”。这样一来,英国不仅把工人、农民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甚至连种植园主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一批种植园主也被卷进了反英运动的激流,其代表人物,就是乔治·华盛顿。
<FONT color=#5年,英国颁发了进一步加强掠夺的印花税法,于是在北美13个殖民地触发了反英运动的风暴。1774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引起英国严厉的大规模的报复。
<FONT color=#4年5月至6月间,英国当局制定了制裁殖民地的五项 “不可容忍法”。这些法案不仅没有达到英国预期的目标,反而犹如催化剂一般,使北美大陆分散孤立的反英运动,迅速凝聚成一股锐不可挡的巨大潮流,猛烈冲击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
对华盛顿个人来说,这不仅打击了他在西部地区的雄心勃勃的投机计划,而且使他在那里的上万英亩田地,化为乌有。早年在边疆战役中劳而无功的失望经历,和十几年忍受英国盘剥勒索的积怨,加之这次严厉的打击,终于使对英国有深厚感情、对英王忠心耿耿的华盛顿操戈反抗。
华盛顿抨击印花税法为“压制法”,要求英国当局予以废除。随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华盛顿认为:“应立即拿起武器,保卫全部生命所依存的宝贵的天赋自由”,为争取独立而斗争。
<FONT color=#4年8月1日,华盛顿到威廉斯堡参加了弗吉尼亚会议。会上,他慷慨激昂地谴责英国茌北美所推行的暴政。华盛顿愤怒地发誓:“我要招募1000名战士,由我自己出钱,带头去援救波士顿。”他这一行动深得广大议员的赞许。华盛顿被推选为弗吉尼亚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的七位代表之一。
<FONT color=#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穿上全副军装出席。在会议上,他积极支持抵制英货的运动,支持同英国货物的输入、输出和消费关系上实行“三断”。在他的支持下,大会通过了不惜以武力抵抗为最后手段的决议。11月,华盛顿一回到弗吉尼亚就投入到招兵买马、训练志愿部队的最紧张工作中,并担任了弗尔法克斯郡治安委员会主席。弗吉尼亚希望华盛顿担任军事领导人,1775年3月他又被选为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前往费城参加会议。
不久,发生了一件震撼北美大陆的事件。日拂晓,在麻萨诸塞的列克星顿和康科德附近,北美殖民地的民兵在弥漫的重雾中袭击了前来查抄军火的英军,杀伤敌人200多人,打响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革命战争的第一枪。华盛顿认为,自此以后,殖民地人民只有两种选择,即北美大陆 “不是血流成河,则必为奴隶的栖身之地”。
这场战斗的鲜血和呐喊声惊醒了整个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更是群情激愤,居民们纷纷拿起武器。这次是对着英国殖民当局了!他们盼望着华盛顿担任指挥官。对于华盛顿来说,这是个痛苦的抉择:“一想到一度幸福而和平的美洲平原要么即将淹没在血泊中,要么成为奴隶的居所,我就不胜伤心。”但是,“一个正直的人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还能有什么犹豫呢?”华盛顿毅然和英国殖民当局分手,承担起这更为重大的职责。
同年5月10日,华盛顿作为弗吉屁亚州的代表出席北美13州殖民地第二届大陆会议。这届大陆会议当时实际已成为整个殖民地开展反英斗争的领导机构。会议通令征集兵员,在各地修筑碉堡,筹集军火及其他军用物资。华盛顿受托担任处理军事事务的委员会主席。然而当时最紧迫的问题还是战场上的实际战斗。列克星顿冲突之后,一支英国殖民军被新英格兰地区的民兵围困在波士顿,但是民兵们没有像样的武器,没有军火,没有服装,没有军饷,甚至还没有得到任何立法机构认可,这样一支队伍随时都可能会自行解体。大陆会议决心维持这支武装,并且正式委派一位总司令统率。时年43岁的华盛顿正值年富力强,并有军官的才干和经验,也有公认的高尚品格,因而他得到了所有代表的信任,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总司令人选。
<FONT color=#月15日,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周围约两万人的各路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并下令招兵,向国外购买军火。当时,华盛顿是唯一穿着军装出席会议的代表。会议在讨论大陆军总司令人选时,麻萨诸塞的约翰·亚当斯首先发言。他列举了这个重要人选的种种条件,认为具备这种条件的人,不在别处,就在会议厅里,那就是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亚当斯的理由是:华盛顿是一位绅士,具有一个军官所应有的才能和经验,他又有大量的财产和高尚的公正的品格,因此他比代表中任何其他人更容易团结殖民地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其实,除了上述条件外,亚当斯提名他为总司令还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他是南方人,又是一个富有的种植园主,让他来担任最高的军事指挥,就能使南北双方携起手来,使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一起来领导这场战争。会议经过认真讨论,投票通过华盛顿捏任大陆总司令。
<FONT color=#日,在接受任命时,华盛顿衷心感谢会议给他这一崇高的荣誉,真诚地表示他将忠于公众的事业。他宣布:“由于促使我接受这一艰巨重任,牺牲自己家庭的安适和幸福的并不是任何金钱上的考虑,我不愿从薪饷中得到任何好处。”“必要时我完全愿把我的生命和财产献给这个事业。这是我的全部意愿。”华盛顿欣然接受总司令的任命,却不接受一文薪金。他赤诚无私的献身精神赢得所有殖民地民众的敬重。当然,他也充分意识到从此 “我将走到一个无边无际、也许找不到一个安全港口的广阔的海洋上去”。
<FONT color=#日,华盛顿正式接受了任命书。
华盛顿顾不上回弗农山庄向亲人辞行,第二天就急如星火策马奔赴前线,此后他整整6年没有回家。他给妻子的信中说明了必须立即前往波士顿的原因,还附上一遗嘱,准备“效死疆场”。他还给自己的兄弟写了信,信中写道:“我已驶向一望无垠的海洋,或许还难以抵达一个安全的港湾。”他为了争取人民的自由,反对强暴,抛弃养尊处优的生活,远离幽雅舒适的庄园,驰骋战场,这种高尚品德使朋友们深为钦佩。
五、率军出征& 投身独立
投身独立战争的事业,果然像华盛顿预料的那样是驶入一个风浪险恶的海洋。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英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强大的海军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军。在北美殖民地英军就有35000多人,而且随时可以得到本土及其他殖民地的支援。北美13州则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正规的军队,武器落后,弹药匮乏,大陆军兵力最多时也不过18000人。
<FONT color=#日,华盛顿由新任命的查尔斯·李和菲立普·斯凯勒少将陪同,告剐费城的百姓,风尘仆仆地向波士顿进发。半路上,一位来自前线的代表向他报告了班克山战斗的情况:3000北美民兵已于6月1 6日占领了波士顿的军事要地班克山。次日, 2000英军为争夺这个制高点向民兵发动进攻。激战中,民兵杀伤英军千余人,虽然最后因弹药耗尽而放弃了阵地,但却显示了民兵为自由而战的炽烈热情和惊人的战斗力。
华盛顿得知班克山战斗胜利的消息时,在马上高喊道:“国家的自由现在是万无一失了!”
<FONT color=#月2日黄昏,华盛顿一行到达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美军司令部,正式接管了指挥权。第二天上午,他在附近的哈佛广场接管、检阅了队伍。在一棵大榆树下他骑在马背上,抽出闪光的剑,庄严地发出征讨殖民者的动员,民兵和围观的群众欢声雷动。
此后,华盛顿对参加波士顿围城战的部队进行了了解。经过全面观察、了解后,华盛顿对这些部队感到失望。包围波士顿的士兵大约有14000人,分布在不同地点,这支军队实际是由四支部队组成的大杂烩。他们来自各州,都是刚从农村征召来的,既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又没有足够的枪枝弹药,每个士兵只有不到30发的子弹。他们各自分别扎营,各自为战,各有各的规章和指挥官,加上地方观念的影响,部队很难统一。而被他们围困的则是11000名有作战经验的英国老殖民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海港内还停泊着一批英国军舰。
华盛颉视察了自己的阵线,立刻看出了大陆军的危险处境:防线过长,兵力薄弱;而在这个兵力稀疏的半圆形包围圈内,英国部队却很集中。他们如果集中兵力猛攻大陆军的薄弱点,就可能把大陆军分割击溃。面对这种险境,华盛顿既不悲观失望,也不恬然自得,他本着一贯坚定稳重、坚持不懈的精神,整治军队,加强防务。他认为,提高军队素质,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是当务之急。他向大陆会议报告了部队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在军队中建立统一编制,任命军官,建立奖惩制度。他以巨大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开始组织和训练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士兵。他不厌其烦地给大陆会议、各州政府写信呼吁,要求他们为大陆军提供兵源,募集军粮和军火,他亲自为士兵们请愿,恳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待遇和作战条件。他重新部署了军队,加强了管理,加固了防线,每天亲上阵地巡视,每天向各团队发出新的命令,逐渐在官兵中建立起秩序和纪律。
华盛顿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使分散的部队有机地组织了起来,占据了有利的战略要地,加强了对英军的包围。
在长达一年之久的围城战中,华盛顿曾面临全军弹药匮乏、每人只有9发子弹的困境;也面临过因民兵服役期满,部队减员到不足1万人的险境。尽管他自己忧心如焚,但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仍“不得不瞒过自己人,因为既然要把我方弱点瞒过敌人,也得瞒过我们的朋友”。他终于指挥全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FONT color=#6年春,大陆会议征调的军火、大炮和其他物资络绎运到前线。华盛顿在一度观望后,决定采取行动。
为了尽快结束波士顿战役,他决定用大炮居高临下地对市内英军发动猛烈轰击。3月4日晚上,仕派遣约翰·托马斯带领2000名士兵抢占了波士顿南部制高点多彻斯特高地。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把大炮运上高地,并在冻土上筑起了碉堡。次日清晨,英军发现高地上的两座碉堡,大为恐慌。英军明白,北美大陆军居高临下控制着整个地区,他们已完全处于大陆军的火力圈之内,只有撤退才是唯一出路。因此,豪将军在6日偷袭多彻斯特高地失败以后,于17日命令8000名英军和1000名忠于英国王室的王党分子撤离波士顿,由海路北上哈利法克斯港。20日,大陆军进驻波士顿市区。英军狼狈撤出波士顿,留下了大批辎重和军事物资。这是大陆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波士顿”这个城市是这场战争中头一个争夺的目标,是英国不惜花费100多万英镑巨资决心保卫的要塞,可是“从未玷污过自己名声”的英国陆军将领们却不得不予以放弃,逃跑了。初战告捷,大陆军军心大振,大陆会议下令铸造印有“波士顿解放者华盛顿”肖像的金质奖章,表彰华盛顿的这一功绩。
波士顿大捷后,大陆会议命令华盛顿南下,保卫中部的纽约州。华盛顿于4月到达纽约,他把一半的部队大约8000人,部署在长岛的布鲁克林高地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高地,英国在东河的船队可以毫不费力地切断他们的退路。但华盛顿不得不执行大陆会议的命令。不经战斗就放弃纽约,就不可能保持荣誉。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列克星顿的枪声、大陆会议的召开、大陆军的建立等一系列事件,使北美各阶层人民认清了英国统治集团的残暴,看到了美利坚民族自身的力量,向往和追求独立已成为千百万人民发自心底的呼声。
独立,在北美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遁过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自由钟的洪亮声音响彻费城上空,人们为祖国的独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然而,美国宣布独立只是走向独立的开端。北美人民只有从自己的土地上最后赶走英国殖民军,才能把独立变成现实。就在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英军统帅豪扩充了军队,在海军支持下,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南下直逼纽约;总兵力达35000人,战船100艘。英军企图占领纽约,切断美国北方4州与中部各州的联系,然后迫使华盛顿决战,一举全歼大陆军,把刚宣布独立的美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当时,大陆军的兵力不过17000多人,其中多半还是刚刚应召入伍的新兵,而且装备不足,更无海军,要保卫三面临水的纽约,困难重重。
<FONT color=#月1日,英军占领纽约的斯坦腾岛。22日,2万英军在长岛向美军发动攻击,英军以压倒优势突然进攻布鲁克林高地。
<FONT color=#日晚,英军迂回美军的背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28日,双方激战,在英军优势兵力的突袭下,美军惨败。长岛一役,参战美军约有5000人,其中共死伤和被俘近2000人。另外有几千名美军被英军团团围住:前有英国海军监视、封锁的海峡,后有陆军压境,美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华盛顿当机立断,利用英军犹豫、喘息的间隙,全军撤退。
<FONT color=#日深夜,美军在人民的支持下,征集民船,趁着漫天大雾,躲过敌舰的监视,悄悄地过了海峡。当华盛顿搭乘最后一条木船到达岸边,美军已全部脱险。天亮前后,英军闻讯赶到。这时,美军早已往北撤兵。
豪将军带领英军追赶,华盛顿连连退却。在退却途中,华盛顿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严峻局势,他提出了新的财策。9月8日,他在给大陆会议的信中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英军的意图是:把美军包围在纽约岛上,然后切断美军与后方的交通线,迫使大陆军按照他们的意图作战或无条件投降,或者把大陆军分割成几个部分,加以歼灭。在这种情况下,把刚建立起来的大陆军开到广阔地区,与占优势的英军对战,是鲁莽冒失、危险的举动。他主张:“在我们这一方应该是防御战,通常称为哨位战;除非必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采取大规模行动和冒险”,大陆军应该尽可能拖延战争。根据这种想法,他不顾别人反对,主张放弃纽约,率部向新泽西撤退。正因为这样,他没有中英军的圈套,英军骂华盛顿是狡猾的“狐狸”。
<FONT color=#月,华盛顿撤退到新泽西的特拉华河畔,大陆军只剩下5000人。自长岛撤兵到新泽西,费时3个多月,大陆军一连打了5次败仗,放弃了不少军事要地,李将军又被俘……美军屡遭失败,华盛顿数次险些被俘,因此士气低落。由民兵组成的部队全部开小差回老家,大陆军也有人不辞而别,有的人甚至叛变。英国报刊预言华盛顿的大陆军即将“土崩瓦解”。
在如此艰险的日子里,身任总司令的华盛顿更显出他的英雄本色。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你们无法想象我的处境是多么窘迫。在我面前,险象环生,我相信先前没有任何人有过这种经历。不过,我充分相信我们的事业的正义性,我不能设想这个事业最后会归于失败,虽然现在是阴云密布。”事实上,华盛顿正在寻找一个机会,以便为自己国家的自由、独立作拼死的斗争。
六、临危不乱& 连战连捷
<FONT color=#6年底,华盛顿率领不足5000人的部队退居特拉华河以西,带走了所有的船只,使英军无法渡河,从而陧止英军的追击。
此时,英军统帅豪在击败华盛顿的部队后没有乘胜追击,他认为美军不久将会全部瓦解。
时值冬季,豪将英军将主力部队留在特伦顿和普林斯顿,自己则撤到纽约过冬,仅留下拉尔上校率领1300名士兵,在特拉华河到哈肯萨克河之间修筑了一条前哨掩护线,以防美军反击。防线的大本营设在特伦顿,由拉尔在特伦顿指挥。拉尔上校轻敌麻痹,当有人提醒他时,他轻蔑地说:“南军来进攻,让他来吧,我们用刺刀迎击他们!”
华盛顿在撤退过程中就千方百计寻找袭击敌人的战机,并得到一些兵员的补充,使他的队伍增到6000人。当他得到这个情况后,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决定乘圣诞节之机偷袭特伦顿。
<FONT color=#6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
特拉华河浊浪翻滚,河面上冰块飘浮,在汹涌的激流中, 2400名美国士兵分乘大小木船,迎着刺骨的寒风向对岸驶去。华盛顿伫立船头,神色庄重严肃。由于河面冰块的阻碍,次日凌晨3点,炮兵才过了河,整个队伍于4点光景在对岸集合,比华盛顿预先估计的时间推迟了许多。他立即命令军队分两路迅速向特伦顿进发。士兵们不畏严寒,冒着暴风雪急行军。8点,军队到达目的地。他指挥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英军措手不及,俘敌近千人,杀敌22人,夺得了不少武器和军火,在一场纷乱的巷战中拉尔司令官被打死。而美军仅伤亡7人。
“正规军三个老牌的团队竟然放下武器,问一支衣衫褴褛、纪律松弛的民兵投降”,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震惊的事。智袭特伦顿的胜利,粉碎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来,不少农民纷纷要求参加大陆军,去前线杀敌。有人写信赞扬华盛顿的功劳,他在回信中却谦逊地写道:“将全部功劳都归于我,实不敢当。其他将官协助我制订并执行计划,出力甚多,他们有充分的权力得到你对我那样的称赞。”
在纽约的英军豪司令官得悉特伦顿英军受挫,大为恼火,取消了康华利回国度假的决定,命令他赶紧率7000精兵开赴特伦顿同华盛顿交战,复仇雪耻。
华盛顿兵力单薄,如果撤退就会使最近一次的胜利在殖民地人民心中唤起的希望破灭;如果硬拼必将遭致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华盛顿采取了又一大胆行动。
<FONT color=#7年1月2日傍晚,暮色苍茫。此前,华盛顿已乘胜将主力集结特伦顿,知道英军已追赶前来,就将队伍移驻特伦顿通向普林斯顿大路旁的高地丛林中。这时,康华利的部队到达特伦顿,他发现了华盛顿的部队在哈肯萨克河对岸的阵地,于是便在美军的对面扎营。两军相对,依稀可见。康华利胸有成竹,按兵不动,因为他已命令英军于次日上午从普林斯顿和特伦顿两个方向同时向美军进攻,南北夹击,全歼华盛顿的主力。康华利决定等一夜功夫,到明天“再活捉这只狐狸!”然而他落空了。
华盛顿的部队腹背受敌,形势十分危急。经过反复考虑,他最后决定放弃特伦顿,转而进攻普林斯顿,这样,不仅便于摆脱困境,化险为夷,而且可变被动为主动。为此,他故意让士兵在阵地上燃起堆堆篝火,假装挖筑工事加固阵地,以迷惑英军。
夜晚风向转变,道路冻得发硬,正当康华剩和他的部队高枕无忧睡大觉的时候,华盛顿已集合起队伍,偷偷地撤离了宿营地,绕到康华利部队的后方,向普林斯顿挺进。在寒夜中,士兵们不顾连日来的疲劳,奋勇前进,沿途还拆桥毁路,以防康华利部队追击。有的士兵因过度疲乏,行军中跌倒在地就呼呼地睡着了。
<FONT color=#日,天蒙蒙亮,大陆军已到达普林斯顿郊外,奔袭英军原来驻扎在普林斯顿的3个团。经过短促而激烈的战斗,毙敌100人,俘虏300余人。而华盛顿在获得许多军火后,躲到了新泽西州的莫里斯顿。这次战斗,由于大陆军掌握了主动权,加上士气高涨,华盛顿又身先士卒,武器精良的英军被打得如鸟兽散。
此后,华盛顿继续小部队袭扰敌人,以致于“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景象:一支强大的(英国)军队被一支似乎不堪一击的军队困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越雷池一步。一旦越出这个范围,就受到打击。”
奇袭特伦斯顿和普林斯顿的胜利,虽然没有根本改变独立战争的形势,但是扭转了大陆军一直打败仗的不利局面,粉碎了英军速战速胜的迷梦,它像黑夜中的一道闪光,给美国军民以胜利的希望。普鲁士国王弗德里希二世曾称誉这两次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荣的成就”,还送给华盛顿一幅肖像并题词:“欧洲最年长的将军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普林斯顿之战后,英军在新泽西的其他据点也受到北美民兵的袭击,最后英军只得龟缩在几个城镇中,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华盛顿利用这一时机,带领部队到莫里斯顿休整,并开展对英国王党分子的斗争。5月下旬,他率部离开莫里斯顿来到米德布罗克。
七、经受考验& 顽强战斗
华盛顿深知,1776隼12月和1777年1月这两次胜利,虽然使革命事业起死回生,但是他的军队仍然很弱小,无法和英军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对抗。他认为:“敌人必须征服的是我们的武装,而不是无防御能力的城市。”此后,华盛顿决心采取了战略防御的方针,不以战场上损失大陆军的代价来赢得胜利,只有在条件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才出战。他采取突然袭击、骚扰、坚壁清野和始终呆在敌人可能致命攻击的范围之外等战术来挫败敌军。
但是,实行这种战略计划,需要担当一定的风险,因为一些美国人把这视为怯懦软弱的表现,而且防御战意味着持久战,一些人可能失去耐心。但华盛顿相信,可以通过积极的活动来克服厌战情绪的蔓延。
这时,英国为了夺回损失,英国王亲自和统治集团的成员一起制定了一项新的作战计划:命令在加拿大的英国将领伯戈英带领8000人马南下纽约州;要英将豪率部从纽约出发北上同伯戈英会合,切断华盛顿与北方诸州的联系,最后合围美国的临时首都费城。1777年2月,国王亲自讨论和批准了进攻北美的计划,决定仍以北美为打击目标。但是,豪竟然没有接到上述命令,也不知道伯戈英的行动计划,便于7月23日率领15000人离开纽约由水路南下,进逼费城。
开始,华盛顿摸不清英军意图。后来,他渐渐地看清了英军南北会合的目的。他认为,“一旦他们的会合实现,将会产生一个最致命的后果。”他决定由自己带领大陆军的主为全力牵制豪的兵力,同时派富有军事才干的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加强北方军,千方百计阻止伯戈英南下。
华盛顿于7月应大陆会议邀请前往费城,商讨对付英军的问题。
当时,不少人都要求华盛顿组织力量,保卫这个美国最大的城市——费城。华盛顿却不赞成在费城同英军硬拼,他认为,如果大陆军有力量在战场上击败英国军队,那么在费城修筑工事将徒劳无益,因为这些工事迟早会落到占优势的英军之手,反过来被英军用来对付美国人。最后,大陆会议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日将临时首都迁往兰开斯特。但是,华盛顿出于政治上和心理上的考虑,不能让首府白白地交给英军。9月11日,他率军占领了布兰迪温后面的阵地,当豪的军队迂回包围时,华盛顿的部队作了一些抵抗后,主动撤退了。
<FONT color=#月26日,豪命令康华利带领部分英军进入费城,主力部队则驻扎在离费城6英里的日耳曼镇,司令部设在镇上的一座商场里。华盛顿认为,这是袭击敌人的有利时机。
<FONT color=#月3日晚,华盛顿率部向日耳曼镇进发,企图打击这里的英军,部队行军20多公里。第二天拂晓,大雾迷漫,大陆军到达英军哨所,敌人仍未发觉。华盛顿下令进攻,英军惊慌失措,只是凭借一座石屋负隅顽抗。眼看大陆军胜利在望,由于雾气浓重,分辨不清目标,以致大陆军的两支部队互相扫射起来,英军乘机反攻。华盛顿深恐费城的英军前来接应,立即下令撤退。这次战斗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却骚扰了费城的英军,牵制了英军的主力。
正当华盛顿与豪军周旋的时候,北方军和民兵则在纽绚州北部与伯戈英的军队顽强地拼死战斗。他们采取坚壁清野、切断公路、破坏桥梁等方法,迟滞英军的行动,使英军寸步难行。
<FONT color=#日,孤军深入的伯戈英部队被新英格兰民兵团团包围在萨拉托加。伯戈英根据英国统治集团的指令,率领8000人马由加拿大南下;由于他过不惯艰苦的生活,随身携带了他的全套餐具、香槟酒和数量惊人的个人行李。他们一进入美国,就立即陷入了军民奋起抗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伯戈英接连遭到称为“绿山健儿”的北美民兵的袭击和大陆军的正面抗击,进退维谷,寸步难行,最后被迫退守纽约州北部的萨拉托加。美国军民把英军围困城内。7日,伯戈英向南突围失败。在几乎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17日,率领5700人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成了美国独立战争反败为胜的转折点。
这时,从费城撤出的美军,在华盛顿的带领下驻扎在离费城30多公里的福吉谷,一方面是为了部队的休整,并扎营过冬,另一方面是在监视着费城英军的动向。
福吉谷是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林木森森。12月19日,大雪纷飞,寒风呼号。华盛顿带领士兵艰难地行进在覆盖着冰雪的崎岖小道上,他们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有的还赤脚行走。到了荒凉的福吉谷,士兵不顾饥饿、疲劳,砍树伐木建筑了一排排的营房。夜里,北风凛冽,士兵们没有足够的衣服和毛毯,只得在露天里燃起篝火取暖。没有面包,就将面粉烤熟以后充饥。一些战士的脚和腿因冻伤又没有条件及时治疗,只好截肢,变成残疾。不少士兵因疾病和饥饿失去了生命。后来,华盛顿感慨地写道:“士兵们衣不蔽体,夜无毡毯,脚上没鞋,赤脚行军,根据路上留下的血迹就可议找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几乎经常没有粮食,……”一位志愿来美参加独立战争的欧洲军官评论说:这样艰苦的条件,欧洲任何国家的一支军队不可能维持一个月的时间,而美国大陆军却在这里度过了半年之久。
在这样的条件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同士兵们甘苦与共,从来没有动摇过。在此期间,他忍受士兵对他的正当怨言和严厉的批评的同时,也积极地向士兵进行宣传鼓动,坚定士兵为独立而战的信念和提高他们克服困难勇气。同时,他又多次呼吁大陆会议尽快向部队供应粮食和军需品,批评那些对大陆军毫无同情心的绅士。
在华盛顿多次敦促、要求下,大陆会议决定成立一个5人委员会,负责解决军队的供应问题。
这时华盛顿又遇到了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折磨和打击。英国当局不仅派遣重兵围歼华盛顿的大陆军,还同北美的王党分子一起狼狈为奸,造谣中伤华盛顿,甚至有些竞捏造华盛顿的“亲笔签字”,诬蔑华盛顿不同意独立,不主张与英国对立。
华盛顿对此非常生气,他愤怒地说:“除了其他的阴谋诡计以外,他们竞还干伪造信件的勾当。”他立即写信给大陆会议要求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当时在大陆会议和大陆军领导层中,也有个别人觊觎总司令的职位,或怀有其他的目的,含沙射影地攻击华盛顿,贬低他的威望。一伙人始终强烈地反对华盛顿,为其活动和工作设置障碍,并企图撤换他。华盛顿认为,这些居心叵测的人已形成了一个与他为敌的派别,他担心这种派别活动对共同事业会带来危险的后果。华盛顿不仅在战场上要同正面的英军厮杀拼搏,还要提防背后射出来的暗箭,处境十分艰雉。但是,他和大陆军承受住了这些考验,在福吉谷度过了严寒的冬天,以新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转机终于来了。
八、指挥若定& 大败英军
<FONT color=#7年10月,北美人民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必胜的信心,也促使国际形势向有利于美国的方面转化。
早在1776年3月,大陆会议为了争取法国的援助,曾派遣薛拉斯·迪安去法国活动。12月21日,美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也到达法国首都巴黎,协助争取法国的援助。
在法国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富兰克林终于使路易十六下决心与美国结盟。1778年2月,法国承认美国独立,双方在巴黎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和通商条约。同盟条约规定:在英美战争时期,法美两国将以各种方式互相支援,对付共同的敌人。法国承担保卫美国“自由、主权和独立”的义务,美国则支持法国对英属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要求。日,大陆会议正式批准美法军事同盟条约。6日,消息传到福吉谷,华盛顿组织大陆军举行庆祝活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真挚的、衷心的喜悦”。华盛顿认为,这是独立战争的“决定性时刻”。6月,法国舰队开到美国海军管辖的港口。9月,首批援军4000人,以及12艘战斗舰和5艘巡洋舰到达。后来,西班牙也于日向英国宣战。
为了反对、抵制英国在海上侵犯中立国商艏的霸道行径,俄国于日提出了武装中立宣言;后来,俄国又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织“武装中立同盟”。美国的独立战争得到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援助,加速了战争形势的转化。
美法结盟以后,美国独立战争已成为国际性的战争,英美双方的力量对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战争形势出现新的格局,英国处于被动局面。因此,英国不得不变换外交策略。英国下院提议与美国和解,其条件是:只要美国承认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就可以放弃以前一直坚持的征税权,撤销1774年的各项“不可容忍的法令”,等等。日,英国和谈代表到达费城,并提出和解条件。
华盛顿旗帜鲜明,态度坚定。他认为,英国政府是在玩弄花招,其用意是毒化美国人民的心灵,“他们依靠枪炮远没有依靠奸计那样有把握,所以他们就干这种卑鄙龌龊的欺骗勾当。”大陆会议接受他的意见,拒绝与英国和谈,并声明:任何与英国谈判的集团或个人,将被视为美国的敌人。6月17日,美国通知英国的议和代表:唯一可以接受的条件,就是英军撤出美国并承认美国独立。英国的议和委员们在美国逗留了几个月,一无所获,最后悻悻地离开美国回国。
就在英国策划议和阴谋的同时,日,英国统治集团任命亨利·柯林顿为北美的英国侵略军总司令。5月11日,柯林顿正式接替豪的职务,并根据伦敦的命令,将英军从费城撤退到纽约。
<FONT color=#月18日,英军在柯林顿芾领下撤出费城。华盛顿抓住这一机会,率领大陆军从福吉谷来到费城。他在费城没有停留多长时间,留下了阿诺德守城,就同刚从英军处用交换战俘获释回来的李将军一起率领大陆军追赶柯林顿的部队。柯林顿率领的英军有15000多人,疲沓松懈,行动迟缓,队伍拖拖拉拉长达12英里。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接连遭到民兵的伏击和偷袭。
华盛顿不顾夏天气候炎热,兼程追赶柯林顿部队。27日晚上,美军在新泽西的蒙茅斯逼近了英军。次日早晨,华盛顿命令李将军率领5000先头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他自己殿后。可是,双方交战没有多久,李竞命令美军撤退,军队顿时陷入混乱,柯林顿则乘机反击。华盛顿在枪林弹雨之中急忙集合两团兵力,稳住阵脚,并夺回失去的阵地,英军仓皇后撤。晚上,华盛顿因士兵已激战终日,加上暑热难当,饮水缺乏,没有再采取行动。柯林顿带领部队连夜逃跑,后由水路撤回纽约。
蒙茅思之战,是北方的最后一次大战,此后,英军龟缩在纽约,华盛顿的部队在俯视城区的哈得逊河高筑半月形防线,监视英军的动向。
柯林顿本来计划以纽约为据点,实现其分割北部的目的,可是,不但目的没有达到,反而遭到围困。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征服北部地区的计划,把注意力转向南方,妄图依靠那里的王党分子和保守势力挽回败局。
<FONT color=#8年11月25日,柯林顿派出3500名英军从纽约出发由海路直达南方佐治亚,并于12月29日占领佐治亚的萨凡纳港。1779年2月中旬,英军在佐治亚州恢复了殖民统治。这促使英军以更大的舰模向南方侵犯。日,柯林顿、康华利亲自率领8000英军离开纽约长驱南卡罗来纳,于1780月12日击败本杰明·林肯的美军,占领重要港口查尔斯顿。两周后,英军趁卡罗来纳州亲英派和爱国者内部冲突之际,在韦克斯豪斯击败这里的爱国武装力量,并恢复这里的殖民统治。
<FONT color=#月,柯林顿离开南部,返回纽约,留下康华利继续作战,组织、保护亲英势力。
美国国会对此极为紧张,大陆会议在没有征询华盛顿意见的情况下,任命盖茨为南方军总司令。1780年7月,盖茨领兵挂帅,攻击英军据点,英将康华利率兵反击,8月16日,两军在坎登展开激战,盖茨见形势不妙,抛下他的部队逃跑。此后,大陆军连遭挫败。英军在南方取胜以后,他们又在北方收买美军高级将领阿诺德,策划叛乱。
阿诺德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立过功,后任大陆军驻费城的指挥。他居功自傲,与一个王党分子女儿结了婚。婚后,阿诺德沉湎于酒色之中,追求享乐。华盛顿派他到纽约附近的军事要地西点担任指挥。1780年9月,为了获得大笔英镑,阿诺德竞密谋出卖西点要塞,使西点的美军处于危险之中!
阿诺德的叛国投敌,使华盛顿愤怒不已,他迅速调动兵力,重新做了部署,以防英军袭击;后来又组织对间谍的审讯。此后,为扭转南方的不利形势,华盛顿于1780年10月任命格林为大陆军南方军团司令,还派拉法叶特率领队伍南下弗吉尼亚抗击英军。在此之间,法国一支6000人的远征军和一支小舰队来到美国。
格林接任南方军司令时,南方军剩下2300人,能够打仗的只有1400人左右,凭着这支弱小的部队要和英军进行正规战,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他采取划整为零的办法,以小队伍为单位组成游击队,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英军的有生力量,并很快改变了战场形势。日,格林在康彭斯重创英军,使康华利的部队从南卡罗来纳退到北卡罗来纳。接着又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吉尔福特与英军交战,康华利再次蒙受巨大损失,被迫放弃内地,撤到东部沿海地区的维尔明顿城休整。格林的部队则乘机收复了卡罗来纳和佐治亚。
<FONT color=#1年,康华利的部队转至弗吉尼亚州,不久到达东南沿海城市约克顿,准备在那里等待援兵,再伺机反攻;占领弗吉尼亚,然后重新征服南方诸州。
此时,华盛顿正率领美国北方军队在纽约附近驻扎,与英军总司令柯林顿的部队对峙。华盛顿原计划在得到法军支援后,集中力量攻击纽约,活抓柯林顿。8月11日,华盛顿获得柯林顿得到德国援军的支持、纽约城兵力较多的情报,于是,他决定放弃先围攻纽约的计划,集中力量打击南方的英军,配合格林的部队围攻约克顿。
<FONT color=#1年8月13日,法国海军上将戴格拉斯率领28艘战舰、3500名海军官兵从海地出发,驶向美国弗吉尼亚附近的切萨比克湾。华盛顿根据上述情况认为,在约克顿同英军决战已成定局。
<FONT color=#月17日,美各部队迅速运动,向约克顿进发,行动极其神秘。与此同时,又派兵虚张声势地对纽约进行牵制性攻击,制造一个要攻打纽约的架势。
<FONT color=#月20日,美军以3000人从北路对柯林顿实施佯攻,另以6000联军迂回到纽约南面,准备在南面突击。华盛顿的计划大胆而秘密,英军完全被蒙在鼓里,就连美军木身的一些下级军官也不知道此战的真正目的。柯林顿发现自己被围,以为是美军准备集中力量攻击纽约,因此,他命令16000名英军死死钉在这里,迎击美法联军。在约克顿的康华利真以为美法联军将在纽约发动进攻,还特意写信给柯林顿说如果需要可以抽调兵力支援北方,其实,美法联军的真正目标恰恰是约克顿。
约克顿地处弗吉尼亚的约克河河口,东临切萨比克湾,西连威廉斯堡。
<FONT color=#月30日,法国海军上将戴格拉斯指挥的法国舰队到达切萨比克湾,这时他接到华盛顿的一封信,要求法国舰队到达切萨比克湾后,立即抽出所有的运输船去接运美法联军。于是他马上命令3000名士兵登陆,同时命令运输船即刻出航,开到约克河口接运陆军。此后,法国海军在切萨比克湾南部弗吉尼亚角投锚,等待华盛顿率领美法陆军到来。
坚守在纽约的柯林顿,由于受到美军的围攻,一直没有了解华盛顿的真正意图,直到9月2日以后,根据各方面获得的情报,才知道华盛顿和相当数量的法军正向约克顿进发。柯林顿企图通过发起牵制性攻击,迫使美法军停止南下,结果虽然袭击了一些要塞,但华盛顿没有作出反应,继续向约克顿开进。此后,柯林顿又抽调4000兵力准备南援约克顿,可是由于舰队都在切萨比克湾,因此,援兵无法送去,直到6个星期之后,这支增援部队才出发。
<FONT color=#月5日至9日,法国舰队经过激战,挫败英国舰队,封锁了约克河河口。14日至26日,法国海军又把美法联军运到了威廉斯堡。28日,美法联军(美军9500人,法军7800人)从咸廉斯堡出发,向约克顿的南面进逼。
英军的援助一再延误,美军却在积极行动。到9月29日,美军的行动准备基本就绪,一切都处于枕戈待旦的状态之中。由于约克顿的东北面是大海,美法联军三个师就分别从三面展开,形成半圆形的包围圈,而海上有戴格拉斯率领的法军舰队把守。
康华利四面受敌,已成了瓮中之鳖。他急忙向纽约的柯林顿求助,柯林顿回信说:支援约克顿的军队将于10月5日出发。可是这支援军因受大陆军牵制,并未派出。
<FONT color=#月3日,联军占领英军在约克河对岸的据点格劳斯特。6日,美国军队挖好战壕,筑起大炮工事。9日下午,华盛顿亲自点燃大炮的引线,联军向约克顿进行炮击。
<FONT color=#月10日,美军右翼阵地开始炮击,各种火炮同时发射,第二天,法军从左翼阵地进行发射,刹时间,约克顿上空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炮火猛烈而又准确,使得英军未能发射一炮一弹,伤亡重大。
第二天,美法联军在炮火掩护下向前突击,在第一围攻线北侧三百码处构成了第二道围攻线,建立炮兵阵地。这一天,康华利接到了柯林顿在9月25日写来的一封信,告诉他援兵又要延期出发,并建议在必要时渡过约克河,突围遁去。
此后,联军继续炮击。英军的工事几乎荡然无存,美法右翼联军在取得第二围攻线以后,又决定再次抵达约克顿。10月14日夜间,他们沿着一条直通该城的道路,发起突然攻击,井很快占领了控制约克顿南面的两个重要堡垒,打开了通向约克顿的大门。
这两个堡垒的陷落实质已决定了康华利的命运,他自己也深知他的处境已无法挽救了,但是位却不愿意不战而降,企图作最后的抗挣。10月15日,康华利命令一支400人的突击队,对美军一个炮阵地进行反冲击,虽然他们表现极为英勇,但却无济于大局,在这种几乎是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康华利不得不改变主意,接受柯林顿的意见,放弃约克顿,把部队撤到约克河以东。
<FONT color=#月16日夜间11点左右,部队开始引渡,可是当一部分兵力渡过河后,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淘天,船只无法驾驶,引渡不得不停止。
第二天,美法联军全部逼近英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康华利无可奈何,下令部队投降。上午10时,一面白旗升起,紧接着,一个身穿红衣的鼓手,站在约克顿北部的高处,敲起了“请求谈判”的鼓声。华盛顿看到飘扬的白旗,便命令停止炮击。
<FONT color=#日下午2时,在约克顿的广场上,举行了英军投降仪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庄严时刻:美法联军分列两行,当那些服装整齐的英军,充满悲哀,在沉默中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把他们手中的武器一一堆放在一起的时候,美军的乐队正奏着一个叫作《天翻地覆,世界倒转过来了》的乐曲。乐曲声中,英国将领向华盛顿交出了指挥剑;华盛顿为了给在查尔斯被俘的本杰明·林肯将军报仇雪耻,特意命令英国官兵向本杰明·林肯将军缴械投降。8000多名英国官兵,“脸色阴沉”,“神情懊丧”,垂头丧气地被迫放下了武器。
昔日耀武扬威的英国殖民军,今日束手成为阶下囚。世界上的事情确实被颠倒过来了。
康华利的投降,实际上也就是大英帝国的失败,此后,美国独立战争基本上就胜利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英军共伤亡482人,8077人投降,联军方面共伤亡274人,其中2/3是法国人,所以对美军而言,真正是一个廉价的胜利。
第二天,华盛顿发布命令,庆贺联军取得光辉胜利。胜利的喜讯传遍整个国家。当战败的消息传到英国本土时,英国首相 “好像胸口中了一颗子弹似的,他张开双臂,不由自主地喊道:‘上帝啊!一切都完了。,,’
从日列克星顿的第一枪,到日康华利投降,战争足足进行了6年半。美国人民以小抗大、以弱胜强,粉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日,美英在巴黎签订了一项全面条约。4月17日,华盛顿接到大陆会议有关停战的指示。4月1 9日,在列克星顿战役的纪念日,华盛顿向士兵们宣布战争正式结束:“我们当初赶紧拿起武器执行的伟大使命已经完成,我们国家的自由已经得到充分的承认和明确的保障,爱国军队的美名已经使那些备尝艰苦和危险、坚持战斗的人流芳百世,因此这个伟大舞台上的演员剩下的唯一任务就是坚持演到最后一幕的完美品德,使这场戏在喝彩声中结束,带着天使和人们对他们以前的所有高尚行动的赞扬退出军事舞台。”
<FONT color=#3年9月3日,英国被迫在巴黎与美国签订《巴黎和约》,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自主的独立国家。
<FONT color=#3年11月25日,英军自纽约撤退,华盛顿率美军进驻纽约。华盛顿无心在繁华的纽约享受战争胜利所带来的荣誉和欢欣,12月2日,他向军队发表最后一次讲话,12月4日,他与那些同他一起浴血奋战八年的亲密的军官和可爱酌士兵挥泪告别。12月23日华盛顿向大陆会议正式提出辞职。他以庄严、感人的方式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讲话:“我们的祖国已经获得独立,我们的伟大事业终于实现了。我谨向会议致以衷心的祝贺,同时请求批准我辞去八年前会议委任我的大陆军总司令的职务。……我现在已经完成了会议所委托的任务,所以我应该退出这个伟大的战场。”1783年圣诞节,华盛顿回到了阔别八年的家园。
九、再度出山& 两任总统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以后,一些阶层和集团都主张华盛顿称王,在美国建立当时欧洲很盛行的君主制。军队也表示支持。华盛顿反对这样做。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
此后,华盛顿重归故里,在弗农山庄当他的种植园主,在葡萄藤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独立战争的胜利,使作为总司令的华盛顿的威望与地位空前提高。不久,雪片般的信函自全国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飞向弗农山庄,弗农山庄常常出现宾客如云的盛况。广泛的社交,使华盛顿了解到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情况,不因隐居乡间而闭目塞听。
华盛顿忧心忡忡地注视着动荡不安的政局。按照联邦条例建立起来的联邦政府,却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各州实际上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拥有自己的军队,制定自己喜好的法律。各州对联邦政府法律法令的执行与否,要视各州的意愿,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各州执行的政策。
由于联邦政府毫无实权,国库空虚,负债累累,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大发横财。作为革命动力的广大群众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自1781年至1789年的联邦时期,是美国政治上大混乱动荡,经济上大萧条的耐期。货币贬值,百业凋败,公私债务如山,捐税沉重,民怨沸腾,骚乱蜂起。
<FONT color=#6年秋,在独立战争策源地马萨诸塞州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谢司农民起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资产阶级急于加强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
华盛顿虽解甲归田,隐居弗农山庄,却一直在不自觉地对国家的各种事务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两州就波托马克河航行权的争端,在华盛顿的斡旋下,两州官员于1785年在弗农山庄聚会,并达成谅解。华盛顿同两州官员协商,酝酿建立一种联邦体制的办法。这个办法在各州议会经过反复讨论,扩大成熟度,最后形成一个方案,决定在费城召开各州代表大会,修改联邦条件,制定新宪法。这就是1787年费城会议的先声。
华盛顿被一致推选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团团长。日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全国12个州55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他们充分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华盛顿被一致推选为会议主席。经过长达4个月的商讨和辩论,代表们依据三权分立学说,制定出实行共和制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新宪法体现了华盛顿反对君主制、赞成共和制,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和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新宪法是由代表有产阶级的保守派制定的,它只给了人民以极其有限的民主自由权利,这也是新宪法在批准过程中遭到激烈反对的原因之所在。
新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又回到弗农山庄,再次过起隐居生活。根据新宪法,1789年3月,美国第一届国会在纽约开幕,举行美利坚合众国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被一致推选为第一任总统。从日起,任期4年。由于交通不便,直到4月14日,华盛顿才接到他当选总统的通知。迟至4月30日,华盛顿才赶到美国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宣誓就职。
在纽约联邦大厦的阳台上,华盛顿面对成千上万的民众宣誓:“我谨庄严宣誓,我将忠诚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我将竭尽所能坚守、维护并保卫合众国的宪法。”宣誓完毕后,屋顶上升起一面旗帜,霎时炮声隆隆,钟声阵阵,广场上爆发出一片欢呼声。接着,华盛顿进入大厅向国会发表了20分钟的就职演说。
经过8年战争和政治动乱的美国,问题成山,困难重重。华盛顿挑选了4个人组成他的第一任内阁:任命47岁的自由派托马斯·杰斐逊为国务卿,33岁的保守派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财务部长,华盛顿的老战友亨利·诺克斯为陆军部长,自由派埃德蒙·伦道夫为总检察长。华盛顿使自由派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使全国地区、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政府中都能得到均衡反应。
华盛顿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维护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大力支持汉密尔顿采取的财政措施,其中包括向用小麦酿酒的农民征税,建立国家银行,等等。
为了保证西部的所谓“稳定”,华盛顿于1791年和1792年派遣军队镇压、杀戮了许多印第安人。
总之,华盛顿在美国立国不久,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国家做了大量工作;在内政外交的许多方面,为美国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华盛顿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将满耐就想隐退。只是在各方强烈要求下,他只好同意担任第二届总统。
在华盛顿进入第二任期时,各方都出现不祥的征兆:内阁意见分歧,党争加剧,作为内阁主要成员的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提出了辞呈。
<FONT color=#3年4月,英法开启战端,消息传来,美国人民激动万分。在这一关头,美国应怎么办?为了美国的利益,华盛顿主张美国不应卷入欧洲列强的纷争。法国革命爆发不久,英法交战。日,他发表了“中立宣言”,宣称美国与法国、英国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加入交战的任何一方。同时,他利用当时欧洲的复杂局面,希望调整与英国的关系,于1795年批准、签署了亲英的“杰伊条约”,遭到了国内民主派的反对,一些党派乘机向他攻击。
华盛顿难以忍受这种折磨,当第二届总统任期满时,就执意要求退居,不再参加总统竞选。
十、发表别辞& 忠告后人
经过紧张而又繁忙的8年政治生活之后,华盛顿深感精疲力竭,而且对于不断的攻击和谩骂甚感痛心。他在其第二任期将满时,决意不再接受要他担任第三届总统的要求。
<FONT color=#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告别辞》,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向他的同胞们提出了明智的谆谆忠告。他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反对以一个党派的意志来代替国家的意志,他警告说,党争将导致国家的分裂。他告诫他的同胞们,要与一切国家平等友好、和睦相处,以正直、仑正的感情来对待一切国家。
他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特殊习惯性的偏爱或偏恶,在一定程度上无异于一个奴隶,一个受自己的仇恨或偏爱摆布的奴隶。他反对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地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以致使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好恶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他坚定地指出,我们的“真正的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只能信托暂时结盟以应付特别紧急的情况。”他说,“一个国家想从别的国家寻求无私的援助是愚蠢的,它必定要付出它独立的一部分作为代价,以换取所受的任何援助。”“而更大的错误,莫过于预期或指望国与国之间会真诚地援助。”“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华盛顿的忠告,赤裸裸地道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实质,对他的继承者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FONT color=#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在这个新国度里,创立了有条不紊地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华盛顿从此息影政治,回到弗农山庄,专心致志于他的家庭生活以及种植园的管理工作。
不过,这位伟大的人物仍然关注着他的祖国的利益。在再次退休后,华盛顿表示,当祖国召唤他的时候,仍愿意“牺牲自己的安逸和宁静”。1798年11月,他应国会的请求重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准备为击退入侵之敌而效力。
<FONT color=#9隼1月6日,华盛顿在芒特弗农度过了他与玛莎·华盛顿结婚40周年的纪念日。生日那天,他特地去亚历山德里亚参加自己生日的庆祝活动。冬天来临,他还照常骑着马去农场巡视。12月10日,他兴致盎然地似定了第二年的生产计划。
<FONT color=#9年12月12日,一个寒冷的风雪交加之日,华盛顿不顾严寒,骑马外出,经过几个小时的风雪的吹打,晚上回来后,精疲力竭,嗓子嘶哑、肿痛。第二天就得了扁桃体炎和严重的喉炎,到夜里,华盛顿开始呼吸困难,病势严重。
<FONT color=#日早晨,他已病得难以讲话和吞咽。下午,他让夫人取出早已写好的遗嘱。在遗嘱上,华盛顿表示死后要让他的所有奴隶获得自由。
华盛顿以固有的沉着态度对待他的死,“我不能维持很久了”。华盛顿安详地躺在床上,摸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脉搏跳动的次数。人们似乎听到他清晰地叫了声“停了!”经医生全力抢救,当晚10时许,一代伟人华盛顿就这样平静地与世长辞了。
为了纪念这位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卓有成就的军事家、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美国人民把首都命名为华盛顿。<FONT color=#8年,又在首都破土奠基,建造华盛顿纪念塔;1885年,纪念塔最后建成,1888年正式开放。纪念塔高167米,人们能在塔内沿着石阶或乘电梯直上塔顶,通过四面的窗口俯瞰首都的美丽景色。纪念塔的内壁上镶嵌着美国各州、各阶层人民以及外国所送的纪念华盛顿的石碑、石刻共190块。197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法令,把华盛顿提升为六星上将,使其高于任何其他美国将军,以表彰他的军事才能。
温馨提示:源文来自互联网,其观点看法不代表馆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之,馆主即刻删除!
馆藏&1111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治华盛顿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