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的发展同西方文化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过程有什么关系

中西文化与全球化--理论--人民网
中西文化与全球化
&――何兆武教授在清华大学的讲演(节选)
】【】【】【】【】
洋务运动时期,从1872年开始,清朝政府前后派送一百多名幼童赴美留学。
  一、当中国遇到英国  现在世界的局势是在朝着全球化前进,世界上各个部分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了。不要说五千多年以前,就是一百多年以前,各个地方的交往也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整个世界正在不可逆转地一体化。讲到全球化,就必然要讲到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与外部世界接触非常少,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高自大的心态。  中国文明应该有五千年的历史,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讲。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也就是说距今天差不多170年到180年以前,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和外界接触非常少,所以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和外部世界接触非常少的文化。它自己的文化是基本上闭关发展的。  近代的国家,无论大小,都是主权国家,他们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但是在古代,由于中国认为自己的文化高,就妄自尊大,看不起周边的民族,把他们叫做蛮夷。事实上汉族的文化也确实高于周边的民族。这种情况,给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人造成了一种自高自大的心态。那个时候中国没有外交部,处理国与国之间事务的,有一个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邦事务的部门。当时与中国交往的都是藩属,都是属国,所以把处理藩属国事务的机构就叫做理藩院。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连续打败仗。打了败仗以后,西方的列强就要求中国也设立自己的外交部。中国的外交部就叫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衙门就设在东单的外交部街。那个外交部的建筑,就非常反映当时中国的那种心态。按照中国的建筑,一般说都是三个门,中间是正门,两边是两个旁门。正门一般是不开的,除非有大典,比如说皇帝来了,普通事务都是走两边的旁门。外国的使臣来了,也要他们走旁门。可是外国使臣不干,外国使臣是代表国家的,代表国家就一定要走正门。这就闹矛盾了。中国的心态还是天朝上国,所以外交部建筑就只有两个旁门,没有正门,让你出入的时候就只能走旁门。  我们知道英国在18世纪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是全世界最早步入工业化的国家。换句话说,英国是当时全世界第一个走入现代化的国家。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个地位有些像今天的美国。我们知道美国是二战以后才变成今天的超级大国的,而在此以前美国还是孤立的,它不愿意卷入欧洲事务。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了。可是中国那个时候太愚昧了,昧于世界大势,把英国也看做一个藩属。英国在18世纪末年派了一个使臣来中国,希望和中国通商,那个使节叫做马戛尔尼。他上书给乾隆皇帝。乾隆答复给他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不但反映了乾隆个人的心态,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的心态,就是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我们什么都有,我们不需要和你们通商,但是我们是很宽大的,我们容许(恩赐)你们和我们通商,把英国视为落后的蛮夷国家。就是这样一种心态造成了后来很多的矛盾,比如,我们知道在中国见皇帝的时候要下跪,可是他们见国王的时候不像中国那样的三跪九叩。他们对上帝才下跪。  在1840年以前,中国只一个通商口岸,就是广州。在广州有13个洋行,这13个洋行包办了对外贸易。英国人来中国以后,就通过这些洋行和中国接触、交涉。英国那时候已经是自由贸易的国家,并且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工商业国家,但是中国设立了很多的关卡尽量限制他们的活动。中国认为通商是一种恩赐,而不是一种互利,所以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争执。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双方争的是什么呢?中国的官方规定,夷人夷妇不得同时上街。夷人就是洋人,夷妇就是外国的女人,也就是说外国的男女不得同时上街。这个规定今天看起来非常可笑,可是当时中国方面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男女公开在大街上招摇,这怎么可以?这叫“男女混杂”,是不可以的。中国在这么一个小问题上争论非常厉害,可以说反映了双方价值观的不同,而价值观的不同则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不同。  二、中学和西学冲突的历史  两个民族文化的不同,有先天成分不同的原因,但主要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我们说两个民族的文化不同,这个不同是先天的不同还是后天的不同?是先天的不同吗?清朝末年这个观点就流行了,讲中学和西学,讲中国的学术和西方的学术,好像中学和西学先天就不一样,好像中学天生就走的是这条路,西学天生就走的是那条路。但我想个人之间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也有,但重要是后天的成分在起作用。各民族文化的不同很可能也是这样:有先天的成分在里面,但主要的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  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中学和西学冲撞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自高自大,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一仗就打败了。为什么吃败仗?这就促使一部分思想敏锐的知识分子来寻找原因。他们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认为我们打败仗是因为夷人(就是洋人,具体说就是英国人)“船坚炮利”。那么应该怎么对付他们呢?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魏源的,当时写了一本《海国图志》。这本书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讲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的,就是“世界概况”。这本书今天看起来是个通俗读物,但是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是先进的知识。因为当时中国人很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各个国家的情况怎么样。魏源还提出一个口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我们要学习洋人的长处来抵抗洋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船坚炮利”。他们“船坚炮利”,我们就要用更坚的船、更利的炮来对付他们。这是中国在知识方面的第一步觉悟。  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人们就发现,这个船坚炮利也还需要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你要是没有基础科学的知识,你就造不出“坚船”,造不出“利炮”。所以还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没有科学的基础,你怎么能有工业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到了1860年左右,中国在上海、在北京就设立了一些学习近代知识的学校。那个时候在北京叫同文馆,在南方叫做制造局。制造局就是工厂吧,在工厂里面附带出了许多基本科学的教科书。还有广方言馆,就是学习外语的地方。因为要学习西方传来的科学知识,不懂西方的语言是不行的。  大约过了十年左右,中国敏感的知识分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当时有一个叫做郭嵩焘的人,是兵部侍郎,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吧。他做了第一任的中国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和一个中国去学海军的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一致的看法。这个学生叫做严复。两个人谈论中西学术,甚至是彻夜不休。两个人达到了一致的结论,就是中国的落后是科学技术的落后,但是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科学技术还要有社会体制作为它的背景。没有这个背景,科学技术是无由发展的。这是一个进步,这就是说近代科学,或者说近代技术或工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各方面的社会条件相配合。没有社会条件相配合,就不可能有近代的科学技术。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这件事给中国人的刺激太大了。日本原来在中国眼里只是一个藩属,结果中国被日本打败了。中国和洋人打,和英国打,和法国打,打败了,不想和日本人打也打败了。大家知道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日本原来也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但是日本觉得它原来的传统不行了,所以就进行了一次明治维新。所谓“维新”,他们也叫做“脱亚入欧”,就是说原来它是亚洲,现在它要脱离亚洲,要走入西方的社会。用我们今天的理解,这实际上就是一场近代化。原来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现在日本人要脱离传统社会,进入“近代化”或者叫做“现代化”。  “近代化”或者“现代化”在英文里面都是一个字,是“modernization”。近代化或者现代化同时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大家都要近代化。这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这个过程应该怎么走法,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不同。每个国家近代化的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许多困难。问题是你如何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改造自己。日本是采用维新来改造自己。日本战胜中国后,当时中国人都认为这是它维新的结果,是日本脱亚入欧的结果,是它近代化的结果,所以中国也就要维新,不但是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还要改造我们原有的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这样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甲午战争后没有几年,中国也有一次大规模的维新运动叫做“戊戌变法”。所谓变法就是把传统的社会政治体制改造为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但是变法失败了。  三、科学与民主的共生关系  科学与民主是同步的、共生的。这是中国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教训才得到的认识。  戊戌变法以后,君主专制的政体不能再维持下去了。于是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那个时候很多人的想法也很简单,认为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国,什么事情就都可以解决了。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中华民国虽然在1912年建立了,但中国的社会并没有改造,仅仅是换了一个招牌。原来的招牌叫做“大清帝国”,现在换成了“中华民国”,但接着就是军阀混战,所以光换一个招牌是没有用的。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中国又进了一步。那个时候提出了两个口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以为这样两张牌一打出来,中国的事情就好了。确实,中国最需要的也是这两个东西,而且科学和民主还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要求有民主的体制,民主的体制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我解释一下为什么科学和民主是近代化过程中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近代化,就是科学和民主。没有民主,科学发展不了;没有科学,实行不了民主。这是中国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教训才得到的认识。本来这个认识是非常好的,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还不成熟,所以这两个口号的提出并没有真正落实。当然任何口号的真正落实,都是很困难的。当代就有许多例子。一个例子是法西斯德国,它迫害犹太人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差不多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这差不多使整个犹太人种族绝灭。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他跑到了美国,他的理论被称为“犹太人的物理学”。原子弹是最先在美国而不是德国造出的。对原子弹的贡献最大的两个人――爱因斯坦和费米,都是从欧洲跑到美国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是去瑞典领诺贝尔奖的时候跑到了美国。两个人,一个做出了理论上的贡献,一个实现了铀裂变。两个人都是从法西斯国家跑出来的科学家。  所以说,科学和民主是同步的、共生的,是symbiosis,而不是coexistence。Coexistence是共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和平共处,这是共存。我们说的symbiosis是互相依赖,比如大象和它头上的小鸟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其实科学和民主就是一种共生的东西。这一点能够被真正认识到并且能够用于实践,是很晚时候的事情,包括“五四”那个时代的人,他们虽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间深层的关系。  这是中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只学西学的“船坚炮利”,第二个阶段是学西学的基本科学,第三个阶段是要改造政治社会体制,一直到第四个阶段才是整个社会要科学化、民主化。我们可以说大致是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  四、“学”本身没有中西之分  “学”有真假之分、高低之分、精粗之分,但没有中西之分。  下面我们要谈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的一场争论,就是中学和西学之争。一派是主张西学的,另外一派就是主张中学的。有一个有名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出这个口号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就是张之洞。他做过湖广总督和军机大臣,那个时候的内阁就是军机处,所以他在当时是非常有地位和影响的人物。他写了一本书《劝学篇》,其中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就是传统的孔孟之道,讲仁义道德。但是“用”则要用西学,其具体内容是“声光化电”,就是今天的自然科学。实际上比他早三十年,有一个曾国藩的幕僚叫做冯桂芬的,在太平天国的时候就在上海写过一本书,提出中国应该以中学为本,辅之以西方诸国的富强之术来追求中国的富强。这个提法和张之洞在字面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用中国的本(国粹),以西学为用。  “学”本身无所谓中和西。几何学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它在埃及出现,在希腊形成体系,就是欧几里得几何,我们学的就是欧氏几何,但是我们不能说几何学就是希腊学。因为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学习几何,而且可以学得非常好。但是为什么几何学没有出现在别的国家?这是历史的原因形成的。但不是说,其他国家的人就脑子笨,就学不了几何学。只不过是历史上的某种原因使得这门学科最早在那里出现罢了,而且这种学问出现在那里也并不意味着这种学问就是那个国家的专利。过去中国所谓的中学西学之争,老是认为哪些问题是中国的,哪些问题是西方的。其实“学”本身无所谓东方和西方,没有哪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先天就注定了在某一个方面就落后。中学和西学其内容不同,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作为知识,作为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来说,哪个民族和国家根本上都是一样的。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写了《中国哲学史》,请金岳霖写审查报告,金先生写了这样一个意见:如果一个人写了一部《英国物理学史》,那么这个人写的是英国物理学的历史呢,还是物理学在英国的历史?显然,应该是物理学在英国的历史,因为没有所谓“美国物理学”。那么有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中国哲学”的呢?金先生没有把握。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中国哲学呢,抑或仅仅是哲学在中国呢?牛顿物理学作为经典物理学是产生在英国,但是不能说这是英国的物理学,它后来是在法国发扬光大的。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并没有所谓英国物理学、法国物理学。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到底有没有中学西学之分?“学”这个东西有真假之分,有高低之分,有精粗之分,但是没有中西之分。我想澄清一下这个观点。“学”(内容)虽有不同,但这是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学”本身并没有不同。比如说哲学,到底有没有中国哲学?德文里面“科学”那个词Wissenschaft就很好,自然科学也是那个词,人文科学也是那个词,叫做Geisteswissenschaft。作为“学”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作为文化的不同背景来说,则有不同。  是不是全球化将来就意味着全球的大一统?从联系的密切来说,这是必然的。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雷同”,我们所谓的一致是指unity,而不是uniformity。Unity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u-nityofvariety(多样性)and&variety&in&unity。Uniformity指大家都一样。世界的方向是走向全球化,但是是一中有多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讲演者小传   何兆武 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清华(西南联大)读研究生。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现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历史与历史学》、《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等,译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史》、《思想录》、《历史的观念》、《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德国的浩劫》、《法国革命论》、《人类解放的故事》等。
(责任编辑:李静)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流行文化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定义。流行文化是、、、、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次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和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
流行文化概述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流行文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包括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
流行文化特征
1. 生产与生存周期缩短,复制成本逐渐降低,同时复制效率不断提高
现代机械复制技术给流行文化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有力地冲击了特权阶层的文化品位,从而开创以大量”复制”为标志的流行时代。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地位得到确认,这为流行文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条件,流行文化得以朝气蓬勃地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流行产品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文化产品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加快,为产品的快速更替与循环创造了可能。
流行文化是奔跑的文化,你未唱罢我登场是流行年代最无可厚非的事情,流行的成本越低,运转的速度越快,从而一种流行品位存在的时间就越短暂,堪称经典的东西越稀少。我们可能仍然回味几个世纪前的文学作品,却不一定能记得住刚刚热映过的好莱坞大片的细节,就是这个道理。
2. 颠覆意义与传统,重新建构文化格局
流行文化不是精致的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追求时尚,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播,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它抛弃了”文以载道”的历史束缚,而以”游戏”和”娱乐”的姿态示人,号召人类甩掉沉重的思索,及时行乐。
流行文化本身降低了对于”标准”的刻度,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也没有一定之规,对于”美”的解读不再依据传统的美学经典加以注解,也不再去看美学家的眼色。对于流行文化的鉴赏,本着自我娱乐与娱乐大众的心态即可,对于任何标准的建构与解构都出于当事人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旨趣。好比我们去审美名模吕燕,如果按照陈腐的眼光,显然是不合审美逻辑的,但是今天看来,她就是”美丽”新主张; 再看芙蓉姐姐,我们无须用美或丑去框定她,以娱乐的心态报之一笑足矣,她就已经完成了流行的言说。冲破陈规,在风起云涌的流行时代,演客如烟,看客如云,无须厚此薄彼,都不过是全民娱乐的一场盛宴。
我国自20世纪90 年代末期,由于各种传媒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处在特定历史状态中的电视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的增加,电视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还珠格格”、“乡村爱情”这样的娱乐消遣性电视剧风靡一时,“开心辞典”、“幸运52”这样的游艺节目也粉墨登场,“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大型全民选秀节目更是风起云涌。这些娱乐性节目,用无深度但却轻松怡情的叙事风格表现出令人兴奋而又刺激的视听感觉。媒介内容的目的并非刻意传递特定意义的内容,而仅仅是为了”娱乐”,让人们跳出自我封闭的空间,进入另一个想象的世界,沉浸在拟态的行动和情绪中。在这些娱乐性节目中,“人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对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了理想化的幻景之中,共享一种被文化产品制造出来的欢乐。”
3. 商业化运作更为完善,文化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流行文化以利益为驱动,成为被市场控制的商业行为。流行文化完备的商业运作,使其站稳了这个广大的市场。所谓商业运作,是一套连锁的环节,商机带动生产,并且刺激消费。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流行文化吸引了一批稳定的消费群,而这些坚定的消费群又带动了流行文化市场,配合流行文化的环环相扣的商业活动,保证了复制工业的连续性。诸如,电影播映之前整班编创演人员要四处游走进行大力宣传造势,以吸引大众的目光,拉动电影市场的内需,保证票房。不仅于此,相应的副产品随之产生,电影的原创文学作品往往会站在畅销书的书架上,电影的光碟、电影音乐的CD 以及带有LOGO 的系列产品都将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而被批量复制,占领消费市场。
于是,在一种文化产品出现之时,创作人员难免会出于市场的考虑而精于算计,例如偶像的选择,目前成为诸多大片导演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启用当红巨星虽然新鲜感降低,甚或对文本的解读也未必恰当,但是总比启用新人来的风险要小。于是在陈凯歌的”无极”中,我们看到了韩国、日本、香港的影视红星,在吴宇森的”赤壁”中,我们看到了阵容强大的偶像联盟,就像网友笑谈的: 在”赤壁”中,跑龙套的都是佟大为这样的明星。这无疑是为保证票房而作出的审时度势的考虑。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看到了NBA 的精明,从巴特尔、王治郅到姚明、易建联,以及新加盟的孙悦,中国篮球文化消费市场的潜在发展空间是西方人也不忍割舍的一块肥肉。为流行文化铺路的必然是具有潜力的市场,而经济效益是流行文化追逐的永恒主旨。
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商业运作,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批量复制与生产,其直接结果便是流行文化的”类型化”现象愈加明显。即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文化产品,产品风格流于套路化、程式化,加之与商业并生的流行文化天然就有”小商人”的气质,这也是流行文化被精英阶层不齿之所在。
4. 审美多元
POP 运动的第一位理论家阿罗维( Law rence Allow ay) 这样讲道: “大众生产的城市文化有: 电影、广告、科学小说、POP 音乐,我们没有感到在大多数知识分子中对( 这种) 商业文化标准的厌恶,而是作为一个事实加以接受,仔细地讨论它和热情地消费它。我们讨论的一个结果就是将POP 文化从逃避现实、十足的享乐、消遣的王国中分离出来,以艺术的严肃性来对待它。”
人在文化中的自我实现产生出丰富且独创的话语,这些文本具有多元的文化色彩,例如痞子蔡的网络文学,木子美的身体写作等,而无论是毫无避讳的自我表白,抑或洞悉世态的呐喊,都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在接纳这种思维方式的同时审美趣味也日趋多样化,被意识形态所左右的审美一元的时代已经过去,全国人民只看8 个样板戏的历史已经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流行文化是一个培养的过程,比如流行音乐的滥觞,20 世纪50 年代的猫王,60 年代的披头士,都凝聚了大批的拥趸者,同时成为一个世代划分的标签。正如某位日本学者描述1990 年代的日本年轻人: 60 年代后半,即使不是披头士的狂热者,也能感受到披头士的存在,受到他们的浸润,因此属于那个时期的人都可以称做”披头士世代”。看今天的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把很多人培养成了这种欣赏趣味; 再如很多年轻人青睐于HIP”HOP 的风格,无论着装抑或人生态度都或多或少发生改变,加之近年韩剧的风靡,大批哈韩族出现,置身街头,如果仅从着装上看,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几乎磨平。
流行文化机制
1. 文化语境: 全球化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每个民族世代延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与积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媒介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了个人与世界的联系,也加快了人类文明与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为媒介概念中”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开始走出原有的部落,走向世界的舞台,文化多样性获得史无前例的大解放,而人们的社会化的发展也始于这次文化”解放”。人们认识到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这就需要扩大视野,了解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势全然不同的他种文化。”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文化成果,往往是本民族文化加速发展的催化剂。”[ 7] ( P178) 流行文化得益于媒介全球化的发展,今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家庭影院观看好莱坞的大片,通过电视现场观看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流行文化前所未有的”大合唱”:美国卡通片”花木兰”的大获成功说明了流行文化的嫁接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美国电影”安娜与国王”则突出了”异域风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融合了西方的价值观念的”文化混血”特征十分明显; 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中国大陆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都无限夸大了中国文化的神秘性,以流行的姿态征服了无数国外的受众。当然,这里我们还应提到,全球化为弱势区域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极大丰富的文化养料为本土人民思想的启蒙与开化奠定了基础。沐浴在世界流行风尚的春风里,人类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畅通,流行文化就是跨越国界与民族的通用语言,“不同民族文化有着一种空间距离感,而流行文化却是不同代际之间的时间差异感。它在不断地演替和回归中,用时间的流逝抹平了地域的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2. 经济层面: 商业利益驱动
流行文化往往不单指静态意义上的文化作品,而是包括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消费行为和过程。由文化产业机构制作,供公众消费,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最大目的,流行文化存在的意义就是赚取利润,因此它与传统文化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
“麦克唐纳( Dweight MacDonald) 在”流行文化的理论”中提到,流行文化是由商人们雇佣技术人员编造出来的,其听众都是被动的消费者,听众的参与只被限制在买与卖之间。
抛开麦克唐纳的言论极端与否不论,流行文化的确与商业有着天然的勿庸讳言的默契,这可以归功于商业的发展以及大众传播的成熟。流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攫取市场利益,这是它唯一的诉求。相对于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的结果,流行文化凸显的是前瞻意识,更是商业运作的结果。
很显然,流行文化的快速普及的内驱力就是利益驱动。流行的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是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因此需要”量”的指标加以印证。之所以有更多的投资者看好流行文化市场,就是奔向具有诱惑力的市场覆盖率。而各种投资都希望得到回报,因此,流行文化总是在被建构与解读的过程中成长与成熟起来的。大众传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造势,使人们形成对于它的注意力,以此形成一种大众消费趋向,使市场更加成熟。
3. 社会心理: “自我”的确认与人性解放
20 世纪80 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流行文化还是以满足人的最基本的原始欲望作为其主要的动机,身体的解放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意形式。
进入90 年代,大众主体意识逐步觉醒,并在努力争夺话语权。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在逐渐确认自己的身份与存在的意义。由于阶层差距的逐渐加大,处于底层的社会群体对自身存在产生不确定性,这尤其体现在转型期的中国,于是人们更多希望外在的辅助力量来平衡自己心态,寻找自我的落脚点。在精神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则需要借助一种非权威拟定的表现方式来呈现自我,以彰显自我实现的价值,而流行文化的适时出现,成为了一种极具张力的代言工具。它是轻松的而非刻板的,是流动的而非静止的,在歌颂时尚与前卫的同时放弃世俗的偏见,甚至是对传统的不屑,这种审美趣味被认为是现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在流行文化的语境中,个人的看法与感觉、生活状态与品位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流行文化更是一种人的文化,摒弃制度与尊严,权贵与等级的束缚,人性得到更为彻底的释放。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 和Jack 跑到下等仓去跳舞,我们可以看做高尚文明与市井文化的对话,摆脱繁文缛节的Rose 享受到的不再是特权阶层的雅致,而是为人的快乐。
流行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缩小阶层差距。在与传统精英文化挥手告别的年代,流行文化以不羁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不屑于做典雅与低俗、精致与粗鄙的区分,并且不会向所谓的高尚文明做靠拢的努力,它所追求的价值就是关注此刻,活在当下。它的不拘一格、来去匆匆的风格,只为那一瞬间的绽放,因此不在乎做进一步的加工和分层。
由于流行文化的普世情怀,因而缺乏一定的引导与控制机制,某种程度上剥夺了精英阶层一贯把持的话语权,对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无形中也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可能性。
流行文化成功地贴近了时代的社会心理,满足了人类回归本性、追求世俗快乐的欲望,以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为旨归,尽管这种快乐被许多“文化人”所不齿,将之视为浅薄、粗鄙、平庸,甚至是格调低下的文化垃圾,然而,它仍然以娱乐的姿态娱乐众生,仍然以自嘲的装傻的模样放声高歌“精神解放”。在抛弃了意义的年代,流行文化以其”后现代”的时髦面孔证明着自身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它所展现的正是一个”平民说话”、“弱者狂欢”的新世界。
4. 传播平台: 大众传播促进文化流行
1833 年,本杰明.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张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大众传播的机械复制帮助大众寻找与其认知能力与审美趣味相吻合的符号进行表达,文化资源不再为权贵所独占,文明走下圣坛,文化的民主姿态更加深入人心。
时至今日,网络传媒已经分外发达,传播成本的低廉愈加为世人所关注,而这也意味着流行文化传播盛世的到来。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载体,二者是相生相息的关系,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流行文化提供良好的延续与发展的平台,形成并规定着流行文化的基调。
大众传媒强大的复制力量以及超乎想象的传播能量,让世界改变了面孔,流行文化像热气球一样升腾在空中,一种无限膨胀的趋势让整个人类热血沸腾。应该承认,流行文化发展到今天,大众传媒功不可没。传媒依据媒介意志和价值判断,对流行文化的复制与审读起到了重新定位的作用,因此,流散到民间的用以消费的文化产品就已经与原有的精神实体分道扬镳,而产生出另外的意义,如同批量复制的赝品,即便与真品形式具有雷同性,但意义已经完全变味。今天,我们随处可见毕加索的自画像,或者”蒙娜丽莎的微笑”,但对此权当是一种文化认知,而对画像所渗透出的美学意味与境界却不再成为研究的重点。大众传播的力量就是将文化信息化、大众化,变成可认知、可消费的产品,而这种产品的性质和小孩子喜欢的口香糖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众传播成功地缔造了流行文化,它构成流行文化及其现代艺术样式得以传播的物质传输渠道,同时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意义传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文化就是大众传播标签化的结果。
流行文化是我们身边唾手可及的文化读本,它融化于我们的生活细节之中,同时又在浇铸我们的生活模式。其实高雅与通俗是很难说清的事情,世界三大男高音被无数歌迷追捧,成为全球的流行文化,但是你却不能将之排除于高雅文化之外; 四大名著在当代被奉为经典,但是它们却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流行文化; 同样,20 世纪80 年代文化复苏的中国,很多大学生手捧弗洛伊德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90 年代的年轻人热衷顾城、北岛的诗,都一度成为流行的标杆,但是怎么界定这就是高雅的抑或媚俗的文化呢? 其实,流行文化并非完全背离传统,它抛却的只是传统的意义躯壳,代之以新的人文理念。从某种角度看,文化的流行也是文化的循环,我们曾看到多少年前流行的东西会在若干年后再度驰骋时尚舞台,但是,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其中,蕴含的是意识形态的解构与重组。因此,审慎的态度就是理性而客观地看待文化现象,并且模糊文化的本质属性,无须仰视高尚的精英文化,同时对普世的流行文化也报以真诚的尊重。
流行文化当代特征
流行文化正在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汹涌的潮流。对于这种潮流人们可能已经作出了各种反应,包括对于它的一些评价。但是,对于一个对象的认识应该是在对其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这种认识人们大多并不是根据一种理论分析的方式,而是根据过去的成见或者直觉作出的,因此,对于当代流行文化的特征的论析就有其必要性。以下,论者归纳出五点特征。[1]
流行文化文化层阶
对于文化层阶的消解流行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即它把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它不仅不是精致的文化,而且根本就不屑于作出这一区分,也根本不进行这种努力。流行文化的某一类型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完全来不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层。它是在时间之流中以新颖和过时作为区分的标志。由于流行文化没有高低的层阶,因而也就缺乏一种文化的引导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剥夺了是统治者机构和知识分子平时秉有的话语权,在表达的民主性上它可以具有一种变革意义,但是也具有无政府状态的可能性。由于流行文化没有内在的层阶标准,因而在评价上它的运作方式和指标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2]其实,从深层次来说,流行文化是在现代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运行规则。如果说到我们既有的一般的文化,那么它是以传统作为自己的圭臬,另外又以某些知识分子或者专家作为这一圭臬的看守人,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流行文化追求新颖,当然不可能崇尚传统,因此原先有效的评价体系只能弃置一旁。
流行文化看重的只是“现在”,这种对于当下的强调在现代性社会就往往被商家染指,由此形成一套文化上的生产-消费关系。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它才可能流行,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它是按照市场供需状况调整产品的供应结构。流行文化的消解层阶也体现在它对于文化的隐秘意味的无视,传统性的文化往往有着隐秘的和神圣的内涵,这种不能仅靠思想,还需体验加以把握的性状,成为人们对一种文化产生不能割舍的感情的根源。流行文化既没有长时期的积淀过程,也缺乏知识分子进行相关的理论辩解和宣传,它就只是针对人们需求。人们可以喜爱某种流行文化,甚至出现追星那种狂热的倾情,但是难以形成一种宗教式的沉醉与迷恋的感情,人们没有仰视它的那种层阶距离。
流行文化思想资源
文化和文化思想是相关的,不过二者有着区别。文化是一种存在范畴。如利奥塔指出,“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与世界和与它自身的所有关系之中,存在于它的所有知性和它的所有工作之中,文化就是作为有意义的东西被接受的存在。”[3]这就是说,文化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关于文化的思想则是对于文化的阐释和引导。譬如,自从报刊作为一种在近代问世后,它就渗入到人们生活中,尤其每天固定时间出版的报刊影响更甚。对于这种Daily news(每日新闻)的定期阅读,我们可以从人们需求对于社会近况的了解来说明,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非得了解它的规定性。这时参照的阐说就可以见出颇有意味,他认为当时的欧洲人已有了每日早餐后阅读报纸的习惯,这是现代人的“晨祷”,即人们已把读报培养成了固定程序,如果哪一天无报可读或没有时间去读,则这一天就相当于没有祷告那样,生活就沦为空虚和没有意义。黑格尔关于读报的阐说,就给报刊阅读赋予了一种文化意味,而我们看来也是揭示了读报的文化意义。
关于文化的理论阐释,传统文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它依凭的传统规范,
服装流行文化
如春节作为一年的年头岁尾,要求直系亲属的大团圆,这一团圆成为一种文化仪式,标志着一年的平安幸福,否则就是一种深切的遗憾,这种规范通过一些传说、礼俗而获得强化,有时成为一种惯例,深入到人的无意识之中,不自觉地就会就范。另一种是,它以一些文化精英的学说作为根基,它包括某些哲学家、宗教领袖、学派的中坚人物的学说等。这些精英学说的最高形态都可以上升为一种哲学,哲学代表了精英文化的核心。而流行文化则既没有传统规范,也不依凭什么哲学思想,它的文化核心应该寻求一种经济学意义的阐释:即人的行为过程的经济性。一方面是社会的公众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压力需要抒缓,另一方面是社会可能并未注意公众需求,公众在民间文化中不能得到现时的言说,在精英文化中又不能得到针对个人的言说,在此状况下,流行文化就是在经济体制的参与下,动用商家的力量加入到文化建构的过程。它没有根据过去的传统根基,也没有对于未来的长远规划,而是立足于此时此地的公众个人。在流行文化中,它的价值目标就是对于此刻的关注。这一关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进餐对于肚腹的抚慰,出发点到最终目标都没有终极关怀的承诺。
流行文化合法问题
从叙述派学说看,文化是一种言说,而言说就需要某一知识来进行合法化的包装。可以说,民间文化是通过各种传统化的方式,包括传统礼俗、传说、宗教、仪式等加以强化。精英文化经历了一段时期发展的坎坷之后,走向了“科学”道路,即作为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科研究的方式进行证明,言说过程还有若干规范要求,它通过法律条文、词典、学科术语、科学公式、科学定律等加以体现。精英文化经由教育、大众传播、国家干预等行为得到强化,并且知识的言说就被作了垄断,似乎非精英化的知识就不配称之为知识。精英文化的知识观把事实的唯一性与知识的唯一性等同起来,一件事实是怎样就只能是怎样,不能指驴为马;可是对于事实的言说可以具有不同的方式,驴和马是不同的动物,但属于大型草食动物并且是上二者具有同一性。说马与驴是不同动物,同说马与驴都是马科动物都是有效的,而在言说形式上却是迥然不同。近代以来西方形成的精英文化把知识的合法化变成了一座专制主义的殿堂,知识体系的竞争被作了意识形态性的阐释,即是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流行文化重新定义了知识的合法化问题,它是在时间序列上恢复了“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性。所谓地方性知识即未走进课本与词典等的知识,“如巴厘人按出生的长幼序数而被命名为‘头生的’、‘二生的’、‘三生的’、‘四生的’四种,过了老四又开始新的循环,第五个孩子也叫‘头生的’,第六个则叫‘二生的’, 在一母所生的同胞中,叫‘二生的’那个人也许是‘头生的’老五或老九的大哥。这种循环式的称谓系列并不能真正反映同胞之中的长幼之序,却体现着一种往复无穷的生命观念,它不可翻译,却是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故称之为‘地方性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
[4]这一地方性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完全相近的表达,即每过12年就是一个生肖序列,每五个生肖序列是60年,算是一个“甲子”,一个“甲子”就是一次轮回,由此形成了中国人朴素的历史循环观。当人们面对变化时,是以“”来说。从西方引入的公元纪年以及西方的工业革命生产模式,打破了这种循环,时间仿佛成为一条线形的矢量。流行文化则使得循环重新成为可能。一次潮流之后,隔了若干时间又可能重新回归。传统的精英文化是以理性原则作为支撑,它的知识的合法性体现在各种学院式的学说之中;流行文化是贯彻的非理性原则,它的知识则奠立在以无意识欲望为中心的个人感受上,各种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的言说,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凭借。另外,它也可能成为当代人们心理障碍的幻想性的替代物。
流行文化新型模式
当今时代是体制化生存的时代。对于这种体制化生存的说明,从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论述可以见出基本梗概。那就是,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实行世袭制度,社会阶层代代相传,子承父位;社会等级森严的结构中,让人安于现状。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变革不只是采用了机器生产,更重要的是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得社会实行一种按照个人表现和能力给予一定职级的任职制度,社会荣誉也随着个人业绩定夺,起到了鼓励人们勤奋工作的积极性的作用。如果说中世纪欧洲是采用社会等级制,那么资本主义就是采用根据能力、教育水平、个人业绩、工作需要等方面综合评定的科层管理制。这种科层制度依靠一定的体制化得以实施。譬如对于教育水平的认定方面,以前只是通过一种考试,甚至是很不规范的认字、赋诗等只能考核一个狭小方面的方式来认定教育水平。现代教育体制则使得水平认定规范化了,小学、中学、大学各有自身的教育目标,知道了某人受教育年限,再辅以规范性的考试,那么水平认定是客观的,就是说各地的认定都是大致相通的套路,可以通约。
应该说科层管理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对于社会的变革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科层管理制同人员的提拔相关联,即每个人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随着年资的或业绩的或二者俱备的增长,地位也可以随之上升。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德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彼德原理”,即不称职原理,他说:“(在科层组织中)他们中的许多人,肯定会赢得一、两次提升,从一个能够胜任的职位向另一个更高的能够胜任的职位,而在新职位上的胜任又使他们有资格被再次提升。对于每一个人,你或我,最后一次晋升都是从称职级升向不称职级。所以给定足够的时间,并假定科层组织中有足够的等级,那么每一位雇员都要升到并停留在他的不称职级上。彼德推论表明:总有一天,每个职位都会被不能履行它的职责的雇员所占据!”[5]彼德原理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出现的,其中难免偏激之处,不过它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体制化提供了一个视角。
流行文化的特性就在于,它不同于我们上文说到的体制化。流行文化也可以有着自己的体制特征,但是它对于常规性的文化起到了一种抑制作用或替代作用。如果说常规的文化实行一种科层管理,科层体制是逐级提升,个人的提升成为可以预期的目标,提升也有着社会评定的指标体系作为参照;那么流行文化则没有逐级上升的常规模式,它完全可能一夜成名,不久又销声匿迹。当年歌手凭借一曲《军港之夜》,红遍了大江南北,歌手更是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表现成为流行歌坛的重量级人物,然而他们都被人淡忘了。这里,他们的成名并没有一种可以量化的成就标准作为依托,成名与淡忘都不是在完全可以预期的范围中运行。可以说,流行文化在体制化生存的现代人常规科层文化映衬中,相当于人们的一个梦幻。体制化生存的常规使得社会成为合理化的工场,没有了惊奇与意外,而流行文化成为理性原则无暇光顾的人们的非理性精神的最后领地。生活在一个合理化的社会可能是公平的,但也是使人压抑的。考虑到常规的体制化生存还有“彼德原理”那种负面影响,那么流行文化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补充。
流行文化民族差异
流行文化是急速传播的文化,这种快速传播必须突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障碍。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只能采取一种超越地域性和民族特性的方式出现。可以说,流行文化是没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文化。作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各地饮食文化对于食品味道有不同讲究,中国就有南甜北咸之说,而作为国际性快餐业大户的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食品公司的食品,就是追求一种国际口味,它并不吻合于某地、某个民族的口味,可是反过来也不同哪个地方与民族的口味冲突;它不是好吃的食品,但对于人们也不是难吃的。流行文化可以很快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一位美国学者在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现象,即菲律宾人往往非常熟悉美国的文化产品,人们甚至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美国歌星的演唱,“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生活在其他方面和产生这些歌曲的那个相关世界并非处于完全的共时状态。”[6]这些菲律宾人哼着美国歌曲时,他们对美国歌曲的体验并没有自身的文化经验作为依托,反过来他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个人感情又缺乏相应的歌曲加以表达,于是就在哼唱美国歌曲中得到一种可能不同于美国听众的、加入了自己理解的感受。阿帕杜莱认为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现在它虽然是独立国家,但是文化上仍然受到美国强力影响,他把这一哼唱现象称为美国文明在政治上对于菲律宾人的强暴。阿帕杜莱的说法可以引申到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议题上去。
不过,我们可以设想这些美国歌曲的两种状况。假若这些被哼唱的歌曲属于经典歌曲,那么美国歌曲成为世界其它地区耳熟能详的对象,这除了表明这些歌曲确有实力之外,也表明了美国文化的强大传播能力,因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作品要能被其它地区人们所接受,单纯的传达是远为不够的,还必须要使当地人们能够达成对于传播国文化的认同,这就必须建立一种文化的强势地位让人信服。这里文化的强势和弱势地位,固然可以用以说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但是既然传播的属于一种优秀的文化,它也理应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倒是对于别国的封闭才应被指责,所以关于文化侵略的言说必须是针对西方的一些征服行为才适用,不能作为一般性的概括。假若这些被哼唱的歌曲不是经典作品,那么本身不具备非凡实力的作品要广为流传,就只有扮演成流行文化的姿态。流行文化在其源发地没有传统的深厚根基,也就不存在以一种民族文化去征服另一种民族文化的问题。
流行文化余论
以上是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基本特征,它只是流行文化体现的比较重要的性征,并不能代表流行文化全部的特征,另外,这些基本特征中没有说到在论者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流行文化与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传统文化是经由许多代人才逐渐形成的,而流行文化可能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流行文化的快速变化必须有一种动力推动,那么这一动力就是市场利益驱动。资本投资人看上了某种消费潜力、消费趋势,于是就作出投资,该投资需要进行一种造势,使人们形成对于它的注意力,以此形成一种大众消费趋向。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属于商业文化范畴。这也应该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不过这一特征融贯到了上述五个特征中,并列提出可能混淆了其中内在关系。正是由于它的商业文化性质,才导致它与传统的普通的文化的差别。
流行文化是我们身边的文化事实,它正在模铸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成为新的流行文化产生的契机。从叙述派文化观点来讲,文化模铸人的生活,而人的生活也在书写文化故事。回想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国人生活中家用电器由基本上只是电灯发展到拥有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家用电脑等多种用品,这些物质的改变也导致了人们生活状况的变化。譬如盛夏时的纳凉是中国传统习惯,它也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而电视的进入家庭使得邻里之间少了一些交谈的机会,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也少了很多交流。电话进入家庭之后,走家串门的事已不再是单纯传递信息,它更多地包含了感情联系的内容。电脑网络通讯的使用重新界定了通信、聊天、读报等行为的意义,并且也改变了生活的节奏。叙述派文化学家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叙述,具有相当于“语法”的规范,人们自己的生活通过各种讲述酝酿出语法,而我们又可以通过语法来读解人们生活的故事。[7]文化是人们生活的读本,也是人们生活的写本。个人经由某种文化进入生活,又通过生活谱写出文化的新的语句。流行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蓬勃生长的新的文化类型,它会引导人们对于生活作出新的理解,也会使得人们讲述新的语法编织的故事。由对流行文化特征的论说,我们找到一种窥探流行文化的门径。不过对于流行文化的深入剖析,还必须借助于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参与,还必须对一些典型个案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这些问题留待以后再作进一步梳理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全球化的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