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多,工作难度大

【脱贫攻坚看广西】广西多举措助332万贫困人口脱贫_网易新闻
【脱贫攻坚看广西】广西多举措助332万贫困人口脱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脱贫攻坚看广西】广西多举措助332万贫困人口脱贫)
中新网南宁2月28日电 (钟建珊)“目前广西仍有贫困人口332万,扶贫工作面临产业发展水平低、易地扶贫搬迁难度大、贫困人群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广西扶贫办副主任杨宏博表示。
广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典型区域,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广西111个县(市、区)中有54个贫困县,贫困村数量达到5000个。
“为精准扶贫,广西建立了完善的动态扶贫信息系统。”杨宏博说,该系统被国内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系统,可对贫困户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广西派选500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3万名驻村工作人员,投入46.9万名帮扶干部,到贫困地区帮扶脱贫工作。
据广西官方核验,2016年,广西完成120万贫困人口、1091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脱贫工作,成为全国是年减贫人数最多的省区。
根据广西官方计划,“十三五”期间,广西将搬迁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难度堪比三峡工程移民。
“广西有较大面积的石漠化地区,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扶贫、脱贫任务尤为艰巨。”杨宏博说。
广西发改委副主任严伯贵对此表示,广西官方已探索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新途径:计划依托新型城镇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旅游景区等,根据搬迁户意愿实现梯度安置;采取进县城进园区、进乡镇、进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安置)等搬迁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实施搬迁移民,满足不同搬迁对象需求。
2016年,广西实施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出台差异化补助标准、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并开工建设实施41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59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扶贫方面,广西官方推进“扶持生产发展、生态补偿脱贫、边贸政策扶助”政策,并实施“特色产业富民、农村电商扶贫、科技文化扶贫”三大行动。
广西商务厅副巡视员顾章伟表示,一批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已“落地开花”,爱店口岸联检楼扩建、硕龙口岸边境检查站监护中队新营区、龙邦边民互市点联检楼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边贸脱贫辐射力正不断加强。
“广西正积极推广‘互市+加工’运营模式,增加边民收入。”顾章伟说,广西通过深入推进互市贸易改革试点,吸引边贸加工企业落地加工,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
此外,电商亦挺进广西乡村,促贫困山区农副产品“走出”大山销售。目前,国内知名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乐村淘、赶街等已扎根广西农村。2016年,广西官方与阿里巴巴方面签署县域电子商务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广西有85个县(市、区)与阿里巴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根据规划,2017年,广西要完成110万贫困人口、1300个贫困村和10个贫困县的脱贫摘帽任务。
“我们已正确认识当前脱贫工作的困难,广西官方将健全帮扶体系,千方百计、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打赢攻坚战。”杨宏博说。(完)
(原标题:【脱贫攻坚看广西】广西多举措助332万贫困人口脱贫)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龙胜县泗水乡:“四轮驱动”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 15:35:02来源:桂林市环保局作者:桂林市环保局
  近年来,龙胜县泗水乡党委、政府围绕科学发展观,依托良好的资源及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堡垒,通过重抓旅游扶贫,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契机,在生态旅游线上问生态要效益,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经济建设,有效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和幸福指数。   龙胜泗水乡位于桂林市东北部,距桂林100公里,与国家AAAA级景区—龙胜温泉接壤,浔江、省道S301穿乡而过,是龙脊梯田到龙胜温泉百里生态旅游长廊贯穿最长的乡镇,公路通组率99%,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瑶、苗、壮、侗等少数民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瑶族占49.7%。目前,全乡设有基层党支部9个,基层党小组41个,有党员495名。   依托资源,让优势变成经济社会效益   泗水乡地处于“龙脊—温泉”旅游长廊之上,森林覆盖率超80%,是一个有名的“氧吧”之乡。该乡的红瑶人口是全县乃至全国红瑶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多的乡镇,红瑶少数的特色民族服饰及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与传存。加上绚丽多彩的苗、侗、壮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共存同息异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给该乡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蓬勃生机。近年,该乡围绕生态、民族资源优势,倾力以“两带一心”为重点,建设方圆近80平方公里,七大特色旅游景点为主的泗水乡生态旅游区。同时,以龙脊—温泉旅游大循环公路建设为契机打通旅游交通的瓶颈,着力打造该乡七大旅游品牌,全面展示多彩民族民俗文化,使生态乡村旅游成为该乡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发展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达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大。目前,该乡旅游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仅旅游收入使全乡群众每年人均进收3000元。   精准扶贫,让群众共同实现小康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贫困乡镇,尚有近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难度大、范围宽。该乡紧紧抓住国家扶贫政策,“一个不能漏”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让已经脱贫的群众更加富,让有带动能力的企业或组织更加强,让尚未脱贫的群众早日富,使全乡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共同实现小康生活。过去由于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没有可持续的增收来源,许多村民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如何解决农民收入不稳定、不可靠的问题。乡党委、政府转变观念,转“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发展,为了全乡群众找准脱贫之路。该乡把机关干部、党员、致富能人和群众聚在经济发展链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精准扶贫为群众寻找脱贫之路。该乡周家村原支书借助扶贫领取的200只凤鸡苗开始发展养殖,通过发展,目前年出栏量2万多羽,年收入2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50多户脱贫。八滩村原村两委干部石显周通过扶贫帮扶,积极发展凤鸡养殖,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年出栏量近3万羽,年收入近30万元,带动全凤养殖业的发展,他牵头的凤鸡养殖合作社现有会员200多户。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泗水乡凤鸡养殖户已发展到了400多户,其中养殖大户32户,2015凤鸡出栏量预计可突破40万羽,精准扶贫使全乡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2731元提高到元,村民原来旧房逐步变成了小别墅,有部分农户甚至还买起了小汽车,村民创业致富的劲头更加足了。同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流转、合作经营、股份协作、劳动配工等形势发展龙头企业,先后建立凤鸡种苗基地、千亩油茶示范基地、亿元木材加工厂等龙头企业,让当地群众没有产业项目有事做有钱赚,有产业项目零距离享受优惠。   发展旅游,打开产业经济转型通道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和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该乡党委政府和基层党支部围绕优势谋发展、围绕困难找办法、围绕特色创品牌,做好山、水、民族文化文章,打造生态乡村旅游业,让群众从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群众打开致富之门,让农民早日富起来。该依照“依托山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产业转型发展思路,先后在排坊苗寨、里排壮寨、三门瑶寨、细门瑶寨、白面瑶寨发展农家乐旅游,同时以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契机,努力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村组道路硬化、新建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乡旅游业的全面升级。积极推进“龙脊—温泉”百里文化长廊建设,挖掘和培育传统民族文化精品,着力打造“大塘湾民族风情园”、“红色旅游景点”、“泗水民族街”等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目前大塘湾民族民俗文化中心已成功通过国家3A景区的验收;以白面、细门、三门等为窗口的红瑶风情游逐渐形成。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排坊苗寨党员粟吉勇率先在全乡发展第一家农家乐,目前到泗水“吃农家饭、体农家情、摘农家果、种农家地、住农家屋、赏农村田园风光”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相当红火。在农家乐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全乡农家餐馆、客楼等已发展到了140多家,年接待旅游4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八滩村里排组围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旅游产品,调出低产田150多亩种植枇杷、杨梅、早蜜梨等12种名特优水果,结合浓郁的壮族风情,大搞观光体验型农业综合开发,目前有水果300多亩,人均达1.5亩,房前屋后花果瓢香,果实累累,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屯”,全屯仅出售枇杷就达到2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先后获得了“自治区文明卫生村(屯)”、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   保护生态,营造更好的明天   “问苍天要甘露,向大地取沃土”。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以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载体,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全乡品位和形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根据“科学发展产业,特色创建新村,打造集镇建设示范乡”的工作思路,在沿河一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改变村容寨貌入手,通过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民居“四改一建”(改水、改厕、改灶、改电,建沼气)、美丽乡村活动,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乡始终依托位于旅游热线的区位优势,全乡坚定不移地以文明村屯创建为载体,依托民族文化,增加中外游客量,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生态建设不紧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增添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字体:【 大  中  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来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是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2014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情况,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发展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村中,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33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652万户饮水困难,580万户饮水不安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贫困县的存贷比普遍在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持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过去贫困面大,一项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越过温饱线。现在,贫困人口大多数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仅靠自己很难参与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作者为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