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最好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而是顺应自然特征的共享社会: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0:44:00)?&&( 10:09:00)?&&( 16:46:00)?&&( 17:26:00)?&&( 15:02:00)?&&( 10:08: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选推荐专题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公有制的理论逻辑研究 | 北晚新视觉
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公有制的理论逻辑研究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 张霄
摘要: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社会发展的前方是“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更公平的社会制度”。公有制生产关系是遵循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所做出的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选择,公有制选择要服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已经证明的科学,公有制是不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起作用,在美国同样起作用,所以在同样生产力水平阶段,中国和美国在制度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各有各的不幸。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比许多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国家要好的多,比如印度目前的经济比中国就差很多,1950年中国人均GDP29美元,印度人均GDP56美元,2015年,印度有12.7亿人,中国13.68亿人,中国人均GDP7485美元,印度人均GDP1671美元,中国是印度的4.5倍,2016年中国人均GDP甚至已经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巴西,而1961年苏联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社会发展的成功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保证,社会发展的成功证明了中国道路、制度、理论的正确。
虽然和平盛世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保证我们的国家基业长青仍然是一件任重道远很不容易的事情。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逻辑研究,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公有制、私有制现象进行合理的理论解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唯一正确的理解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
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含义目前教科书及理论界普遍常用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这两种理解都不科学,不符合规律要求的客观性、必然性两个特征。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种观点经不起历史事实验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之间没有瓜熟蒂落的必然性。东德西德,南朝鲜北朝鲜,同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却分别建立了不同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这种阐述也不科学,这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性的解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唯一正确的理解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也可以进一步解释为“生产关系发展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出现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奴、封、资、社,这五种社会形态更替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虽然历史阶段不同,但是都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起作用,所以答案就是:高级社会形态替代低级社会形态是这五次更替的共同之处,封建社会是一种比奴隶社会更高级的社会,资比封高级,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级,为什么说高级,高级在什么地方?A、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比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B、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比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更公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比封建社会高级,也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B、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更公平。人们信仰共产主义也是因为马克思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是比其他社会形态更公平、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所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应该还包括:A、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B、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更公平。这样理解和解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奴、封、资、共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理论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而且和社会历史实际相印证。
通过研究思索我们可以发现,原、奴、封、资、共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沿着公平、更公平、更更公平;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更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更更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条轨迹发展、更替、前行的,这就是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共同点,这也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符合“更公平、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就是对了,违反“更公平、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就是错了,那个国家、那个民族违反了规律,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就要弱下去。我们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来要发展到高级阶段,不是钱多了,房子大了,飞机先进了就高级了,高级在生产关系更公平,更适应生产力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就会自然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也不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建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根本就是一回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书与书的内容的关系,上层建筑是书,生产关系是书的内容,上层建筑的内容是生产关系,可以存在没有书的内容,不会存在没有内容的书,没有内容的书是白纸。上层建筑就是经济基础的文字表述、法律文书、文件,经济基础就是上层建筑的内容。上层建筑可以分为说明书和设计书两类,先有生产关系后有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说明书,先有上层建筑后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设计书,设计书就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区分,设计书正确就有利于生产力、社会发展,设计书错误就破坏生产力、社会发展,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有人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比喻为鸡蛋壳和黄的关系,说上层建筑是保护生产关系的,这并不恰当,反对上层建筑是反对上层建筑规定的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是变革上层建筑规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好就是生产关系好,生产关系好就是上层建筑好。
上层建筑变革完成是生产关系变革成功、完成的标志,如小岗村土地联产承包,1987年村民签约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开始,1991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是生产关系变革成功的标志。文件是上层建筑,土地承包这种生产关系是文件的内容,不存在只有文字没有内容的文件。综上所述,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理论要求是一致的,上层建筑的选择、设计要符合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更公平规律的要求。
二、遵循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1、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
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全世界每个国家、人类社会每个历史阶段都起作用的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马克思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起作用,在美国同样起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进步阶段起作用,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进步阶段同样起作用,通俗点说,今天起作用,1000年前同样起作用,1000年后同样起作用,各个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按照规律的要求在发展。
幸福(成功)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他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遵循或符合了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分析解剖当今世界强国,他们成功的根源无非两条,一是生产关系不断进步,而进步的正确性是成功的满足了“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二是社会不断进步,而进步的正确性是成功的满足了“更公平”的要求。所以在同样生产力水平阶段,中国和美国在制度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这是一种正常、必然现象。中国的生产关系设计、选择、实践都必须适应、符合中国的国情,适应、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特色,在实践过程中,制度的设计和选择肯定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有许多不同,这些不同是我们自觉遵循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形成的不同,对我们发展有利的,相同就相同;对我们发展有利的,不同就不同。刻意追求不同没有意义,刻意追求分水岭也没有意义,不能为了追求不同就违反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海到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一条,100%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举个参加高考的例子,你不能因为邻座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的答案,你为了证明你和邻座同学的不同就选择一个错误的答案。不幸(失败)的国家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它违反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然违反的方式各有不同。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与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逻辑
“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如今这种思想仍有市场。李克强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创业者的一部分将来要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王石说“民营企业不能做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对私有制的歧视那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这种价值观的冲突、碰撞需要理论上的长期讨论来统一。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党中央为什么要在民间投资下降、外汇储备下降的背景下发布这样一个文件,值得我们理论研究者深思,笔者认为《意见》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
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现在选择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是遵循规律的要求,现在的选择遵循了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要求,100年以后仍然要遵循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是真理,是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是永远要遵循的真理,现在不能变,100年以后也不能变。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前方,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崇高的理想。马克思在世年代近200年过去了,关于所有制目前有,私有制、公有制、股份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混合所有制,合伙人制,全民所有制。这是马克思在世时没有的多样性,选择也具有了多样性,选择那一种所有制最合适,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就是选择最正确的生产关系的依据和对错的标准,公有制要服从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要求。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选择生产关系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验证(规律)理论“执行”对错的标准,公有制是执行层面的操作。“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理论的灵魂和核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选择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正是对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好的坚持,选择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使社会进步在正确的道路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这样分析和实践理论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虽然目前我国是多种所有制共存,但并不是要否定公有制,要肯定公有制在中国历史上功绩,理由如下,A、公有制在中国的历史作用功不可没。印度的核武器比中国晚了多少年?印度今天绝对贫困人口占比59.24%,即印度至今仍有7.5亿人生活在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绝对贫困线之下,中国占7.35%,1亿人口。可以说“公有制”是当年唯一正确的选择,很难想象中国当年假如没有选择公有制今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富足了,成功了,有能力选择了,是公有制为我们打下的基础使我们今天有了选择的能力。B、爱迪生发明灯泡,试验了1000多次,最后选择了钨丝,你不能因此否定前1000次实验,马云促进电商发展获得成功,你不能否定马云当学生当英语老师的前半生,甚至你不能否定倒在半路上的那些电商创业者的人生。
生产关系包括三要素 A:所有制形式,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往的理论阐述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仅仅把目光盯在了所有制形式上,而且把目光仅仅盯在了“全民所有制(国有制)”形式上,其实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还在于: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C、产品的分配形式的不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崭新的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特征
本文谈共产主义社会特征是因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研究,几十年了,理论没有进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目标,我们有能力在理论上解释清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解释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规律揭示的前景是我们设计、阐述的依据,所以除了许多文章和教科书讲述的共产主义特征以外,共产主义特征还应该包括。
( 1)、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三要素)高度成熟。所有制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都更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且生产关系不断发展调节的能力、机制高度成熟,能够根据生产力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公平。人与人之间更公平的关系将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之一。经过上百年或几百年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人们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更公平的关系。
(3)、社会价值观高度统一。社会已经找到并建立了人与人之间更公平的关系,并且全社会对这种关系高度认可。由于社会价值观高度统一,人们不再有质的分歧,所以不再有战争的隐患,人们不再需要通过暴力、战争来解决分歧。
(4)、社会制度、社会法律经过社会主义阶段积累高度成熟且包罗万象。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不仅仅是财富积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正确的价值观积累、社会制度积累成熟的过程。对的记住留下,错的记住改掉,常年的积累,就像一个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哲学家一样,最终社会高度成熟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制度、社会法律、社会契约经历上百年的积累,高度统一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高度成熟,且具有成熟的自动进步升级机制,几天、几小时就可以诞生调节生产关系出现的小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小小的偏差。经过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上层建筑的发展积累,社会法律、契约高度成熟而且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如韩国求爱三次以上就是骚扰违法,果枝过了围墙果实就归邻居所有等等包罗万象的法律制度覆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细致到今天的你我无法想象。
结束语: 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是否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本篇文章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赤子 | 2017年3月下刊总第413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免责声明:
本内容为广告,由上海源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放。本篇文章在于传递广告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与上海源仪方面联系。联系邮箱:。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第1页/共2页
邱冠瑛: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实际上就是自由主义社会形态,它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能理想到的最美好的社会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必然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这种过渡必须是自然过渡,和平过渡。违背自然规律的暴力革命和主观命名,不可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今天我们把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作为最终奋斗目标,是因为现实科学技术尚不能使我们设想和认识到有比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更高级、更美好的社会形态。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因此,暂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作为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方向。
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是:
1、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死劳动已经完全彻底的代替活劳动成为生产力的主体。享受的人(自然人)无须劳动,劳动的人(机器人)无须享受。
2、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随心所欲,各取所需,无须分配,物至随欲。人们无心占有财富,因为,人人都感觉到拥有财富是一种累赘。
3、人类生活高度自由,没有暴力、家庭、集团、阶级、警察、法院、监狱、军队、政府、国家、制度、法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把农民从土地上完全彻底地解放出来,完成生产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过渡。
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
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把自然人从劳动中完全彻底地解放出来,完成死劳动全面代替活劳动成为生产力的主体的过渡,实现科学技术全球化,财富生产无人化,人类生活自由化。
暴力不是革命,所谓的“暴力革命”是少数人主观意志的情绪化发泄,是局部的,区域性的。不代表先进文化,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代表先进科学技术,不代表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也不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而主观命名的社会形态、道路、制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强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58:04&)
287字(148/8)
( 09:24:58)
( 09:23:50)
( 09:23:33)
37字(11/0)
( 09:18:56)
( 09:13:09)
16字(14/0)
( 09:11:45)
21字(16/1)
( 09:26:49)
( 09:09:58)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实体的终极存在,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一种超现实的境界和追求。我们说共产主义形而上的存在决非虚无飘渺,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人不能在自我的超然性中生成,实践作为人本源性的生存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在实践中把自己创造成人的,而实践是现实的、具体的,这样形而上的人在形而下的世界中生成,抽象还原到具体,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存在于解决现实矛盾的实践之中。
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是理想与信念的统一,共产主义者的行为追求, 不只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即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的追求或信念的追求, 遵循和实践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或信念的过程。共产主义理想也是社会政治理想 与个人道德理想的统一,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也是个人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共产主义理想是终极性与非终极性的统一,共产主义具有终极性,是古往今来人们的追求,但是其终极性是相对的,它的实现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终结,我们能否作这样的猜想:共产主义社会也许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新纪元,包含着若干个新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系列未来社会形态的统称,这些社会形态构成另一轮人类历史的循环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的发展等方面概括为:生产力极人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在社会化人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社会生产和分配完全由计划来完成,商品、货币和传统的社会分工不复存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将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国家、政党已经消亡,代替它们的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整个社会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 即共产主义社会, 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 有的同志质疑:如果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所有制和按需分配都不算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特征和本质规定, 而只是追求在物质财富,思想精神和人的发展三个方面的极大提高, 这是不是用抽象特征来取代基本特征?实际上,江泽民同志对此问题已经做出一个回答,未来社会的发展可以做出科学的预测,但是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用实践去回答。
消灭旧式分工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特征之一,旧式分工使劳动者被迫划分到一定活动范围,屈从于某种唯一的生产工具,因而个人的发展不能不处在片面的、畸形的状态之中。旧式分工直接导致劳动本身性质上的变异与对立,成为私有制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将达到完全一致,而这种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二、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理... 1页 免费
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的本质 暂无评价 3页...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 2页 免费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4页 1下载...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谈我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天堂,不会要什么有什么,社会中的物质财富仍然...对共产主义的基本认识一、对共产主义基本涵义的理解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 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 义为基本内容...共产主义理想的鲜明特点: (1)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22页 1下载券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讲人:昝玉林 日 LOGO 一、对共产主义的...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与理解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共产主义的社会特征 ?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马克思共产...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 2页 免费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4页 1下载...对共产主义的认识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 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 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产主义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