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你一起是从事什么农林牧渔行业分析的?

数据告诉你2016年我省海洋渔业工作都做了些啥?_南方快报_南方网
数据告诉你2016年我省海洋渔业工作都做了些啥?开展“船证不符”整治,完善渔船基础数据2万多艘。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黄进 通讯员/粤海渔)广东是海洋大省,2015年,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8万亿元,连续21年领跑全国。那么2016年,我省在海洋渔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进展和成效?在24日召开的全省海洋渔业工作会议上,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文斌提及的一系列数字,展示了2016年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一些“大事件”。
&&&&&&海洋生产总值达1.55万亿元
&&&&&&厅长说,去年我省海洋渔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将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2850亿元,同比增长12.6%。
&&&&&&而年初召开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估算,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约6.8万亿元,如此算来,我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五分之一。
&&&&&&全年国家和省批复项目用海22宗
&&&&&&为保障和服务重大项目用海,服务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年,省海洋与渔业厅多次赴国家海洋局汇报,请求支持我省重点项目用海。国家海洋局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倒排时间表,优化审批流程,对徐闻南山港等项目用海给予大力支持。
&&&&&&近日,国家海洋局将广东作为全国首个海岸带规划编制试点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国内权威编制《广东海岸带利用规划》,为科学用海提供顶层设计。
&&&&&&全年国家和省批复项目用海22宗,涉及投资近300亿元。审查上报国家海洋局7宗,出具用海预审意见43宗。东莞市局被评为全市2016年度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先进单位。潮州市探索实施项目用海容缺受理制度。
&&&&&&19 个项目纳入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项目库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安排3000万元支持广州南沙、珠海高栏、深汕合作区建设首批省级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同时积极向国家推荐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项目,我省19 个项目纳入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项目库,总投资额343 亿元,项目数和金额位居全国前列。
&&&&&&加强指导和组织申报,湛江市作为全国最终入围的8 个城市之一,荣获国家首批海洋科技创新区域示范城市,获得3亿元资金补助。认真抓好国家和省科技专项的实施,通过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推动了我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海洋经济总量中占比明显提高。
&&&&&&新增两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加强对5 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推进创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汕尾遮浪角、汕头南澳海域获批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增汕尾红海湾遮浪半岛、阳西月亮湾两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启动一批自然保护区升晋级工作。汕头市、汕尾市分别获得国家蓝色海湾整治项目3亿元支持。
&&&&&&建成18个渔港气象潮位站和4个水文气象浮标,惠州大亚湾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和58个岸段警戒潮位核定通过国家验收。
&&&&&&率先在全国颁布《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市场化评估技术规范》,首次发布市级海岛统计公报—《惠州市海岛统计调查报告》。启动龟龄岛、南鹏岛、北莉岛、六极岛等生态岛礁修复。
&&&&&&省级统筹安排8亿元用于今后远洋渔业发展
&&&&&&全力推进现代渔港建设,列入2016年省十件民生实事的阳江闸坡、湛江硇洲、揭阳神泉3个示范性渔港和江门烽火角、遂溪北部湾2个避风塘开工建设。
&&&&&&率先试行渔船更新改造“先建后拆”,新建大中型渔船301艘。加快发展远洋渔业,现有远洋渔业企业19家、在外生产渔船189艘。东莞市通过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支持更新改造渔船134艘,占全市捕捞渔船46.5%。湛江市拆解淘汰渔船277艘,新建渔船106艘。
&&&&&&省级统筹安排8亿元用于今后远洋渔业发展。制订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和远洋渔业发展规划。目前,全省有19 家企业,189 艘渔船在外远海生产。
&&&&&&查处渔业违法案件9960宗
&&&&&&牵头开展打击珠江口海域违法倾倒垃圾联合执法,出动执法船艇350艘次、执法人员3846人次,查获涉嫌违法倾倒垃圾案件45宗、查扣船舶11艘,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违法船舶3艘。
&&&&&&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没收涉渔“三无”船舶933艘、清理违规网具6509张。组织开展“护渔2016”执法,查处渔业违法案件9960宗,移送涉渔犯罪案件40宗。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系列执法,查处水产品质量案件19宗。开展“船证不符”整治,完善渔船基础数据2万多艘。
编辑:未闻
扫码变身小作家
惊喜大礼抱回家
未来网为中央新闻网站&如有新闻线索请点击“”或发至邮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来源:未来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版权问题,联系电话: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49
来源:中新网  19:08
来源:中新网  18: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13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什么叫大咖云集的产业盛宴?看完这篇文章您就知道了
查看: 1142|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领导还将在会议开幕式上宣读石斑鱼分会成立文件及聘任分会会长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石斑鱼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石斑鱼养殖产业将步入技术支撑有体系,行业规范有 ...
频道独家报道,  文/ 水产前沿 李静整理    -21日,第八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和养殖产业化论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石斑鱼分会成立大会、第二届鱼类工业化养殖学术研讨会将在青岛召开。本次论坛集政、产、学、研单位或机构共同参与,将深入开展石斑鱼类繁育和养殖、鱼类工业化养殖科技、产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学术和战略研究。大咖云集、精彩纷呈,这注定是一场令人期待的产业盛宴。    大家都知道蛋氨酸不足会限制植物蛋白源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那蛋氨酸不足导致动物生理代谢变化的分子机理是怎样的?尤其对于鱼类这种生理代谢具有特异性的动物来说,在蛋氨酸不足的情况下鱼类的细胞内稳态和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又将如何?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届时将会告诉您答案。    报告题目:蛋氨酸对鱼类营养感知和营养代谢的调控    报告人:麦康森院士    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现兼任国际鱼类营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五、第六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八、第九届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常委,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有人说21世纪是微生物和昆虫的世纪,微生物和昆虫作为各种物质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从蚕中提取的物质还有增强鱼类和甲壳类免疫力的作用?日本爱媛大学海童饲料营养配方负责人高桥隆行教授将会为您现场揭晓。    报告题目:水产养殖中的昆虫由来物质的有效利用    报告人:高桥隆行教授    高桥隆行(TakayukiTakahashi),1964年生于日本国爱知县,现任日本国立爱媛大学农学部研究科教授,株式会社SINRA法人董事长,海童饲料营养配方负责人。1989年毕业于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水产增殖学科、专业为鱼类成熟和内分泌学。2006年在北海道大学水产科学研究科生命资源科学专业博士班毕业,对海水鱼类仔稚鱼的营养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水产科学博士学位。    近几年随着鱼类工业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相继出现,比如种质退化、生长速度不够快、养殖周期较长、病害频发、抗病力下降、养殖成活率低、抗逆能力差以及养殖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鱼类工业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将会与您一起展望工业化养殖时代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报告题目:工业化养殖时代的鱼类遗传育种战略思考    报告人:陈松林研究员    陈松林,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主任,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兼任国际权威刊物SciReports和MarineBiotechnology编委,《水产学报》副主编。    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正在兴起,表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由于针对石斑鱼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还不少。可喜的是,2017年石斑鱼正式纳入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国石斑鱼养殖产业是否就此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将为您分析和展望中国石斑鱼类养殖产业发展前景。    报告题目:中国石斑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报告人:刘晓春教授    刘晓春,男,1968年11月出生,博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水鱼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石斑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动物学会理事,《水产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鱼类生殖生理学与分子内分泌学、以及遗传育种学。    我国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包括开拓阶段()、探索阶段()、整合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那么当下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如何?未来五年或十年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日下午,在鱼类工业化养殖分会场,刘鹰教授、秦启伟教授、王鲁民研究员、严俊董事长、李道亮教授、宋协法教授、柳学周研究员、张春晓教授、罗红宇教授、彭磊教授将为您做精彩报告。    报告题目:值得关注的几个工业化养殖的科学与产业问题    报告人:刘鹰教授    刘鹰,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AquaculturalEngineeringSociety(AES,国际水产工程学会,)主席/荣誉主席;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种水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业化水产养殖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水标委渔业机械仪器分委委员等。    报告题目: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报告人:秦启伟教授    秦启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题目:深远海养殖发展战略探讨    报告人:王鲁民研究员    王鲁民,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装备与工程领域首席科学家、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农业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主任、农业部绳索网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主任、《渔业信息与战略》杂志主编。    报告题目:深远海智能化工业化养殖途径探讨(挪威深海智能渔场)    报告人:严俊董事长    严俊,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信息化专家组组长。    报告题目:水产物联网2.0及产业化    报告人:李道亮教授    李道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中心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主席,国际杂志informationprocessinginagriculture主编,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农业物联网技术学科首席科普专家,农业部十二五、十三五全国农业信息化规划起草牵头人。主要从事养殖水质传感器、水产养殖优化调控模型、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究,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农业物联网导论》、《互联网+农业》等7部专著,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6项。带领的团队入选农业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中国科协农业物联网科普团队。    报告题目:冷水团养殖工船鱼舱改造及进排水方案设计    报告人:宋协法教授    宋协法,男,1963年12月生,博士,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198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内燃机专业,0.5日本东京水产大学访问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设施渔业、循环水养殖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报告题目:黄条鰤养殖新资源开发研究进展    报告人:柳学周研究员    柳学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协全国海水养殖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理事,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流加协会大菱鲆分会理事,山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青岛市水产学会理事,热带海洋学报编委等。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青岛市拔尖人才等。    报告题目:豆粕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报告人:张春晓教授    张春晓,男,博士,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兼任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子项目以及10余项省市和横向科研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于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参编教材1部,译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2项专利已向企业有偿转让。    报告题目:大黄鱼全利用加工技术及展望    报告人:罗红宇教授    罗红宇,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2层次培养人员。兼任浙江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海洋学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理事、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长期从事水产品贮藏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10)、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2/9)、二等奖1项(1/10),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9)等多个科技成果奖。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授权的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题目:现代水产养殖装备    报告人:彭磊教授    彭磊,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现为爱乐水产(青岛)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工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水产养殖装备的引进和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已开发各种循环水系统多套,开发了多种水产养殖装备包括吸鱼泵、分鱼机、计数器和洗网机以及各种自动投饵装置等。近年来,发表论文十几篇,获得各种专利二十余项。    2017年,石斑鱼正式纳入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设内容涵盖了良种培育、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养殖与环境控制、加工、产业经济等各个方面,体系汇集了全国相关领域强大的专家团队。9月20日下午,在石斑鱼论坛分会场,将由游欣欣研究员、李安兴教授、谭北平教授、陈超研究员、辛乃宏教授级高工、田永胜研究员、吴燕燕研究员、李振生董事长、葛辉博士、李文升高级工程师从分子育种、免疫反应、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保鲜与加工技术等方面为大家解读石斑鱼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报告题目:石斑鱼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游欣欣研究员    游欣欣,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广东省海洋经济动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5部,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受理发明专利12项,负责编制企业标准1项。    报告题目:石斑鱼对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反应    报告人:李安兴教授    李安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水产病害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六、七届新兽药评审专家,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学科科学传播专家,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SCI收录论文55篇;编写专著和教材6部;主持国家和省市级研究课题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200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二等奖,广东省农科院科技一等奖,2013年获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201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    报告题目: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报告人:谭北平教授    谭北平,1967年12月生,湖北巴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科学家、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承担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报告题目:印尼等东盟国家石斑鱼养殖技术需求    报告人:陈超研究员    陈超,男,1959.7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共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撰写专利7项,授权专利5项。目前为黄海所深远海鱼类养殖技术岗位负责人。操办全国石斑鱼养殖技术研讨会(第4届)1次。获得省、部、市、院级奖励15次。    报告题目: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养殖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人:辛乃宏教授级高工    辛乃宏,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近10年来,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取得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提出了一套简约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艺流程,研制和引进了蛋白质分离器、弧型筛、高效生物滤料、液氧添加等关键设备,提高了养殖系统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能力,系统养殖单产最高达到50公斤/平方米,能耗降低40%。    报告题目:石斑鱼种质库建立及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田永胜研究员    田永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低温生物学及遗传育种,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7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分别于2006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5,5)。获得发明专利共1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篇(SCI43)。    报告题目:石斑鱼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吴燕燕研究员    吴燕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鱼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在海水鱼鱼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工作积累,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95项(其中主持25项),主要研究了大宗养殖鱼类如军曹鱼、鲈鱼、卵型鲳鲹、蓝圆鲹、鮸鱼以及低值海水鱼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了系列鱼类加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多项技术成果在产业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各级科技奖36项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件(其中第1发明人10件);发表学术论文28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136篇(SCI/EI21篇);出版专著9本;制订了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多项。    报告题目:鱼菜共生工程——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下的水产养殖业    报告人:李振生社长    李振生,三通集团董事长,三通国际商事株式会社社长,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于日本岗山国立大学经济学硕士班毕业。1993年在东京成立三通国际商事株式会社、乐丰音株式会社。2001年在中国潍坊市投资成立三通食品(潍坊)有限公司,2002年在中国潍坊市投资成立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同年创立三通集团。之后相继在中国投资创立了15家企业,涉及食品加工出口、饲料肥料研发生产、综合批发物流服务、餐饮连锁食品店四大事业板块。    报告题目: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报告人:葛辉博士    葛辉,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多年从事水产动物分子免疫学及病原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自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及参加课题多项:“石斑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石斑鱼基因工程疫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石斑鱼主要病毒分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与应用示范”;“两类肠道益生菌对石斑鱼育苗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控效果研究”等项目。其中参加的项目“石斑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获2014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发表科学论文20多篇。    报告题目:云龙斑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潜力    报告人:李文升高级工程师    李文升,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高级工程师,该公司研发团队骨干成员,近几年一直参与主持石斑鱼、斑石鲷等品种研发创新工作,完成了赤点石斑鱼、云龙斑、斑石鲷等多个品种立项、研发。该公司首次在北方开展石斑鱼繁育和养殖,先后突破10余个石斑鱼品种人工繁育技术,成为国内重要石斑鱼育养基地和研发中心。    除了上述24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领导还将在会议开幕式上宣读石斑鱼分会成立文件及聘任分会会长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石斑鱼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石斑鱼养殖产业将步入技术支撑有体系,行业规范有协会的全新发展快车道。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你现在的位置:> >
经营水面从事渔业养殖怎样纳税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某辖区是一个水面较多的丘陵地区,从事水面经营活动的形式多样,一是承包承租镇、村、组水库、鱼塘从事渔业养殖,租期内只定额上交承包租费,不交农业税;二是农民自己开挖鱼塘从事渔业养殖;三是部分业户利用承包的水面或自己的鱼塘从事垂钓经营活动,获取高
某辖区是一个水面较多的丘陵地区,从事水面经营活动的形式多样,一是承包承租镇、村、组水库、鱼塘从事渔业养殖,租期内只定额上交承包租费,不交农业税;二是农民自己开挖鱼塘从事渔业养殖;三是部分业户利用承包的水面或自己的鱼塘从事垂钓经营活动,获取高额利润等等。
问:以上几种情形应当缴纳哪几种税?
答:根据国家税法及有关政策规定,现就上述问题答复如下:
一、承包承租镇、村、组水库、鱼塘从事渔业养殖,租期内只定额上交承包租费应征税收。个人承包承租水库、渔塘从事渔业养殖,其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并已征收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不征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的,应对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承包、承租人是企业、公司等非个人的,应依法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镇、村、组将水库、鱼塘承包、承担给他人经营,收取承包费、承租费的行为,亦应纳税。此行为应按营业税“服务业——租赁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同时,镇、村、组将水库、鱼塘承包、承租给他人经营,收取承包费、承租费取得的出包、出租经营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镇、村、组应按行政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农民自己开挖鱼塘从事渔业养殖应征税收。如果其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并已征收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不征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的,应对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利用承包的水面或自己的鱼塘从事垂钓经营应征税收。承包、承租人利用承包的水面或农民利用自己的鱼塘从事垂钓经营取得的收入应分别并入其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或养殖收入,按照上述规定征收有关税收。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渔具店加盟 17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