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内容核心精神,作者,对现在的作用

《火线感悟》讲述作者朝鲜战争真实经历_网易新闻
《火线感悟》讲述作者朝鲜战争真实经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火线感悟》讲述作者朝鲜战争真实经历)
京华时报讯(记者易小燕)昨天,由志愿军老兵毛文戎撰写的《火线感悟:朝鲜战争赢之密》在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举办新书分享会。现年83岁高龄的毛文戎表示,该书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歌,一首青春之歌、英雄之歌”。全书分为八大部分、88个章节,记载了作者所在的志愿军第60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经历。书中既为读者全面揭秘了战争中的军中生活,从后方食品的供给到日常的文化扫盲;也生动描绘了惊险万分的战争场面。全书为读者重现了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
(原标题:《火线感悟》讲述作者朝鲜战争真实经历)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尔雅军事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尔雅军事理论
&&后面没有分数的是不确定的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6中国近代史考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中国近代史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胜败讨论【国共名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38贴子:
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胜败讨论
名将传奇十年传奇,回忆青春!_名将传奇极致酷爽PK,千万骨灰玩家推荐名将传奇升级快,装备好爆,神器好拿!
前言 1、战役背景 2、双方在战役中投入的兵员和装备 3、李奇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让彭德怀举棋难定 4、战役开始前志愿军司令部的战前军事会议 5、尽管有周恩来提醒,毛泽东还是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 6、志愿军战役作战计划 7、从战役前的动员看,志愿军上下轻敌思想十分严重 8、美第八集团军新任司令官范弗里特中将在战役前上任 9、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攻势开始,联合国军全线撤退 10、悲催的英军第二十九旅格罗斯特营 11、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的两个军在临津江南岸的惨祸 12、韩国第六师在战役之初就彻底崩溃 13、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志愿军有时即使以几倍围住了美军却不能将敌全部吃掉 14、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全线停止攻击,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历时7天 15、范弗里特对记者宣布:这是志愿军的一次失败的进攻。 16、李奇微中了彭德怀声东击西的计策 17、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攻势,韩国第三军被击溃后美军解散了 18、美第二师和法国营遭到重创 19、志愿军经过连续作战,已无再持续作战的能力。 20、“是给中国人一点厉害的时候了”,联合国军全线反击,战局发生逆转。 21、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我不在乎什么地雷!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前进!” 22、志愿军一八零师全军覆没
23、六十三军的铁原阻击战和十五军的角圪峰阻击战挽救了志愿军,五次战役结束 24、点评
的第五次战役可谓规模宏大,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近百万之众,投入兵力之多,攻击正面之宽,预定突击距离之远,也都是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以来之最。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决心坚定而远大,设想接近完美,歼敌目标是联合国军的五个整师!
这次战役最后的结局使新中国领袖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统帅彭德怀认识到,在朝鲜的战争与国内战争因其对手不同而根本不同。在朝鲜战场上,在敌人海、陆、空现代化装备的立体作战的优势面前,志愿军却过分乐观于自己地面兵力的优势和敌人缺乏近战夜战的能力,致使战争在开始之时便不具备完成预想目标的条件。客观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志愿军还不具备对美军进行大规模(5个整师)歼灭战的实力。尤其是美军已经掌握了志愿军由于种种限制而出现的某种暂时无法克服的弱点。于是,当初志愿军制订的宏伟作战计划就不仅是想象错误的事了,它还致使志愿军在战场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可惜的是,认识到这个错误是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而不是之前。
但是,这次战役最后的结局谁是失败者众说纷纭。美国和韩国的战史都称中朝部队的这次战役以失败而告终,而目前国内战史虽然不承认这次战役是失败,但也说出这次战役虽然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大陆关于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叶雨蒙的《中国出兵朝鲜纪实-黑雪.汉江血.黑雨.血雨》,的《远东朝鲜战争》,的和《朝鲜征战纪实》等作品。本人认为其中大陆军旅作家王树增的作品《远东朝鲜战争》,在上述作品中算是最全面最客观的。
现将《远东》书中有关第五次战役部分进行转载,为使整个战役介绍连贯性方便网友阅读,我将其中不太重要的情节进行删减,如俘获英国士兵,彭德怀看戏、率中国慰问团到朝鲜等、三兵团十二军三十一师突围归建。对有些大家都很清楚的部分内容进行编辑简化,如一八零师覆灭的前因后果。我对书中某些内容点评用【】表示。 希望与广大军迷一起分析出此次战役结果。
1、战役背景 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中朝军队边打边撤退,一直撤退到以北,在运动防御中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官兵用血肉之躯顽强地迟滞了美军在空前规模的现代化杀伤武器的掩护下的进攻,令美军的北进攻击平均每天付出900人的代价才能前进1.3公里。 彭德怀的心情随着国内补充部队的到来而有了好转。在两个月以来的艰苦阻击和焦急的盼望中,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的6个军终于到达前线了,加上原来参战的9个军,以及炮兵、铁道兵、后勤部队和技术兵种,中国人民军队在朝鲜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多万人【注意,这是志愿军军队在朝鲜的总兵力】。 只要有了人,什么都好办了。在对人的能力的认识上,不如在亚洲生活了14年的了解中国人。的那些高级幕僚们所认为的“中国人可能也认为现在是战争停下来的时机”的判断完全是主观臆测。中国人不但不会认为战争应该停下来,而且正在准备一次自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即使在被动撤退的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打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役,消灭更多敌人的梦想就已经萦绕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心中了。
2、双方在战役中投入的兵员和装备 (1)中朝部队 新入朝的中国人民第三兵团、第十九兵团全部到达集结位置,这两个兵团已经换装苏式装备,、120mm迫击炮、高射机枪等支援武器配备到了团一级。此时志愿军的兵力空前雄厚,总共14个军,投入第一线的志愿军兵力有3个兵团11个军33个师;另有3个炮兵师、1个师,装备各种火炮6000余门,其中大中口径火炮1000余门。考虑到五次战役志愿军各军均是齐装满员,各军人数由3.5万到5万不等,若将炮兵部队和支前人员放在在每个军里,每个军按5万进行统计志愿军兵力为55万人,朝鲜人民军参战的3个军团总数按8万统计。五次战役中朝联军前线总兵力近63万(也有70万之说)。 【这段叙述来自和《朝鲜征战纪实》,不是来自《远东朝鲜战争》,但我表示怀疑。如果志愿军火力这么强不会是这个结果】 (2)联合国军 【此段为我的阐述,不是来自《远东朝鲜战争》】从目前所有的资料上看,都说当面联合国军的前线兵力为14个师、3个旅,再加上3个师,共近30万人。这里就有个问题,此时美军在朝鲜一共不过7个师和1个空降团,英国军队有1个旅,其他国家到朝鲜的军队没有超过1个旅的,韩国军队有10个师。可这14个师的联合国军又是怎么回事?这里应该是把归美军指挥的韩国军队都算进去了。考虑到在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在进攻中有相当的损失【《远东朝鲜战争》说在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损失为7.8万人】,虽然经过补充也未达到满员的程度,因此其各部队兵员笔者均按80%计算。五次战役联合国军实际地面部队兵力布置情况应该如下: 美第八集团军辖第一、第二、,计有骑一师、美二师、美三师、美七师、美二十四师、美二十五师及美陆战一师共6个师及第一八七空降团,兵力约15万人; 2个军团共7个师,兵力约7万人; 英国2个旅(第二十七、第二十九旅),兵力约1.5万人; 加拿大1个旅(第二十五旅),兵力约0.7万人; 1个旅(第五旅),兵力约0.7万人; 其他国家部队:炮兵1个团,1个团,步兵1个营,菲律宾步兵1个营,法国步兵1个营,荷兰步兵1个营,希腊步兵1个营。这些兵力加起来合计约1万人; 五次战役联合国军前线总兵力近兵力总计约26万人。另有军队3个师留在后方。 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在五次战役的兵力对比接近2.5比1。美军装备见
3、李奇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让彭德怀举棋难定 在第四次战役中的教训也是很多的,简单地说就是:一、将是个艰苦的长期的战争,“速胜”的思想是可怕而有害的;二、在美军的现代化装备面前,志愿军固守防御是困难的,必须进行积极的运动防御。认识到这两点,足以说明志愿军在战争中头脑的清醒。
且不说在其保障士兵基本生存与战斗所需物资上的困难,仅仅从部队的机动性能上看,其机动手段与美军相差甚远。进攻中,志愿军攻击手段一成不变,在运动防御中为避免出现崩溃就每每保持相当纵深的阵地配置,而不能随意撤守,由此,美军依靠机械化的速度所达成的突击便会令志愿军陷入被动,这种现实对于志愿军来讲是一个深刻的矛盾,因为即使是在认识到之后,志愿军依旧没有总结出实用的对应方法,于是,这导致了志愿军在思想上根本忽视了这种状况,而在未来的战争进程中依旧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至于敌人到达后是否继续大规模北进,尽管中国方面收到了美国方面发出的某种和谈的信号,但是和彭德怀根据多年对敌斗争经验所得出的对敌人本质的判断是根深蒂固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的敌人是没有的。但是,目前的战场也许会出现三种情况:如果联合国军继续大规模北进,对正在准备的反击作战最有利,因为联合国军如果深入北进,其战线状况就便于志愿军利用其间隙穿插分割。 如果联合国军小进而主力停止,那么对的目前有利,因为志愿军完全有能力阻击北进的小规模之敌而再争取一段战役的准备时间。如果联合国军就此不再北进了,反而不好了,因为美军一旦决心停下来并且形成坚固的防御线,志愿军要想反击,就等于打的不是运动歼敌而是对美军阵地的攻坚,这是最没有胜利把握的一种战场情况。 可是,李奇微始终没有放松对可能反击的警惕,他使用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北进政策。部队推进的速度不快,但却十分坚决,并且战线平推,不留间隙,即使越过了依旧还是如此。这反让彭德怀举棋难定了。
4、战役开始前志愿军司令部的战前军事会议 日,中国人民党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在朝鲜金化东北几公里处的一个叫的地方(上甘岭这个地方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召开。 第五次战役的讨论开始了。 反击作战肯定要打,但什么时候打为最佳战机,怎么打,这些问题在司令部的军事首脑之间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副司令员坚决不同意立即进行大的战役,他主张把联合国军再往北放,一直放到战机形成时,也就是中国方面完全准备好了以后再打。洪学智的理由是:如果现在就打,敌人一编,不容易达到中央所要求的“地消灭敌人”的目的。而把联合国军放进来,可以采取拦腰截断的战术,解决问题会顺利一些。况且现在新部队刚入朝,没有立即投入大战役的思想准备。
彭德怀打断了的话:“我们不能再退了,把敌人放进铁原、金化以北坏处很多。铁原是平原,是很大的开阔地,敌人坦克冲进来,对付起来很困难。另外,敌人进来,我们在物开里附近储藏的很多物资和粮食怎么办?不行,不能把敌人放进来,还得在铁原、金化以南打!”
副司令员也倾向于的意见:“洪副司令的意见有道理,应该把敌人放进来打。目前,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刚入朝,第九兵团也刚刚往前开进,地形都不熟悉,行动十分仓促。把敌人放进来,一是我们准备得充分一些,可以以逸待劳,二是可以把地形摸清楚。”
表示:“至于物开里的物资和粮食,我保证两天之内把它向北搬完!”
彭德怀却严肃地质问:“这个仗你们到底想不想打了?”
彭德怀按照自己的意见起草了给毛泽东的,电告关于第五次战役想法。
当天,又单独向彭德怀提出自己的建议:“彭老总,当参谋的,有三次建议权,我已经向你提过两次了,我现在再向你提一次,最后由你决定。”
最大的担心是:如果不能在战役一开始就分割包围住敌人,向前打,美军就向后退,中国士兵的两条腿是追不上美军的汽车轮子的。追远了,部队供应不上,可能还会出现第四次战役后期的状况。
彭德怀没有做声。彭德怀主张立即作战的重要原因,他当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那就是担心美军的登陆作战。要抢在美军可能发动登陆作战的前边,在战线正面向其施加压力,以粉碎美军的企图,消除侧后的威胁。这就是彭德怀坚持立即开始新的战役的思想根源【事实证明彭德怀这个想法有误,美军因为兵力有限,并没有同时在朝鲜半岛的东西海岸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的企图】。
5、尽管有周恩来提醒,毛泽东还是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
4月10日,彭德怀将第五次战役的具体设想和部署电告。
在中国北京内的书房里,和仔细审查了这个战役预案,毛泽东对周思来说:“美军想在元山这个蜂腰部位做文章,占领这一线,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有利,我就不信这个邪!我看彭德怀他们的分析很有道理!”
彭德怀在中有这样的表述:现在,我第二番参战部队正在开上前线,而敌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进攻已很疲劳,伤亡未补充,部队不甚充实,且后备部队尚未来到。抓紧这个时机向立足未稳之敌大举出击,打一个大的战役,以加速朝鲜问题尽快解决……不然,我军动作慢了,坐失良机,等敌援军上来了,加之海上两栖登陆,势必逼迫我军两面作战,让我处于不利境地。此役原拟于5月上旬开始,但为了推迟敌人的登陆,避免同时两面作战,因此提前于4月22日开始。
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5个师……
“看来,的野心确实不小!”赞赏地说。
提醒说:“这样,战役准备时间会很仓促,三兵团的兵团领导班子3月16日才组建,全兵团按照预定速度,4月中旬才能到达朝鲜前线。再说,这次的战役无论是从投放的兵力、战线的阔度,还是预想的效果,比起前四个战役来都大得多。我们前几次战役的情况证明,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一个整师、甚至一个团,都难以达到歼灭的任务,而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歼灭敌人5个师,其中有美军的3个师,恐怕客观上难以做到……。”
但是,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预案。
4月13日,回电同意彭德怀的部署,并且特别强调了警惕美军登陆作战的问题,指出把第四十二军部署到元山方向,以专门确保元山的安全。
6、志愿军战役作战计划 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的预定计划是:以三个兵团共12个军(含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在西线实施主要突击,以分割汉江以西敌人为目的。以第三兵团为中央突击集团,从正面实施突击。以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为左右突击兵团,从两翼进行战役迂回。首先分别歼灭韩国第一师、英二十九旅、美第三师、旅和韩国第五师共5个师(旅)。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美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北朝鲜人民军积极钳制敌人,相机歼敌。具体部署如下:
中央突击集团的第三兵团指挥第十二、第十五。第六十军,配属炮兵两个团、反坦克炮兵一个团,自三串里至新光洞15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首先歼灭美第三师和旅,而后向哨城里、钟悬山地区实施突击,与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会歼位于水平、抱川地区的美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
右翼突击集团的第十九兵团指挥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军,配属炮兵一个团,在扫清临津江以西之敌后,在德岘里至无等里的31公里的正面突破临津江,首先歼灭英二十九旅,而后向东豆川、抱川方向实施突击,协同会歼美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第六十四军渡江后,迅速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退路,阻敌增援。得手后向发展,相机占领汉城。
突击集团的第九兵团指挥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九、第四十军,配保炮兵六个营和反坦克炮兵一个团,以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三个军在古南山至伙主山27公里的正面突破,首先歼灭美第二十四师、韩国第六师一部,而后协同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歼灭美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第四十军在上实乃里至下万山洞一线六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向加平方向突击,切断至加平的公路,割裂东西线美军的联系,并以一部前出至华川、春川间,断敌退路,配合第三十九军歼敌。第三十九军以一部兵力于华川以北钳制敌人,主力向原川里、章本里方向实施突击,钳制美陆战一师、骑兵一师不得西援,保证战役主要突击方向的左翼安全。 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发起的时间最后确定为:日。
7、从战役前的动员看,志愿军上下轻敌思想十分严重 彭德怀在党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必须在4月20日左右举行战役反击,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计划,把主动权夺回来。实施反击的主要方向是西线至一线,该线敌人有第一师、英第二十九旅、美第三、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师、旅和韩国第六师。由于敌人连续的北进作战,其纵深小,援兵主要依靠横向运动,所以我军在战役指导上,实施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迂回包围和战术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方针。在兵力布置上,拟从金化、加平一线的山区劈开一个战役缺口,将东西两线的敌人分割开,同时以三兵团由正面突击,以九兵团和十九兵团从东西两翼实施战役迂回。北朝鲜人民军分别向当面敌人发起攻击配合作战。” 4月19日,总部向全军发出政治动员令:第五战役就要开始了!大量歼灭敌入几个师的光荣任务,已经落在同志们的肩上!
这次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是我军取得主动权与否的关键,是时间缩短和延长的关键。
我们要力争战争的时间缩短,因为它符合中朝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力争这个仗打胜,因为它有胜利的条件。
我们向敌人出击了,为中朝人民立功的时机已到!
我们的战斗口号是:全体动员起来,发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争取每战必胜!保持革命光荣传统!
所有参加第五次党委扩大会的军事指挥官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尤其是刚刚入朝并即将在开始的战役中担任主力的第三兵团、第十九兵团的军事指挥官心情更是格外兴奋,他们真诚地向第一批参战部队请教跟美军打仗的经验,兴致勃勃地听着那些激动人心的战斗故事,追根寻源地探究着每一个战例,并真诚地邀请第一批参战部队派出精干的干部到自己的部队当战斗顾问。他们是抱着打一个漂亮歼灭战,在朝鲜战场上立大功的决心离开会场的。比如第三兵团司令员就是这样,他承认自己看不起美国人。“他们有多少兵?加上的,还抵不上咱的一个军区,不够咱一个打的!我看把美国鬼子赶下海不成问题,朝鲜多大个地方?在三八线上尿泡尿就能滋到釜山去!”
第五次战役按照彭德怀的计划,一天天接近了发动的时刻。
8、美第八集团军新任司令官范弗里特中将在战役前上任
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之后,他选择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是范弗里特。
詹姆斯.A范弗里特,接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之前正在美国国内负责训练新兵。他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时,他是美军第二十九师中的一名团长。第二十九师登上奥哈马海岸,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五天以后全师还在海岸边没有进展,德军的反击令全师出现巨大的伤亡。眼看这个局部的登陆就要失败的时候,视察前线的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决定把第二十九师现任师长撤了,让范弗里特团长代理师长,于是,“全师就像苏醒了一样,前进了”。不久,范弗里特转为正式师长,接着被提升为军长。二战后他在希腊呆了一段时间,专门对付希腊的共产党游击队。
范弗里特不关心政治,因此被认为缺乏优秀将领关照全局的能力,有人说把朝鲜的第八集团军交给他指挥有点不让人放心。李奇微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了解范弗里特:“这是个擅长战斗并且追求完美的军人,即使一个小规模的战斗,他也要获得全胜。”
4月14日接任第八集团军指挥官的范弗里特很为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或者说马上就要干的是什么而伤了一阵脑筋。志愿军反击作战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只是不知道志愿军将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开始。但是,是否就此停下来建立防御阵地等待志愿军可能的攻击?范弗里特认为,即使建立防御阵地,志愿军也是要攻击的,而且建立的防御阵地不但起不到坚固的防御作用,在士兵的动理上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只有按照李奇微的方针,北进,坚决北进,打到哪儿算哪儿,说不定美军的持续进攻会破坏志愿军的反击计划呢【范弗里特这种作战方法比较有意思,不过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的那种“把他放进来打”的作战计划够他“喝一壶“的】。
范弗里特下达了一个北进计划,目标是“怀俄明线”。这是一条曲线,目的是再次把第八集团军凹凸的战线拉平。
因此,在志愿军积极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联合国军还在北进。
就在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的前一天,日本《朝日新闻》登出了一条醒目的大字标题:《范弗里特将军:欢迎共军进攻!》
9、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攻势开始,联合国军全线撤退。 4月22日晚间时,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打夜战的志愿军的每次大规模进攻都必挑选月圆之时。在宽度达200公里的正面战线上,志愿军大规模反击作战的炮声骤然轰鸣起来。
战役前的炮火准备,无论火炮数量还是炮击的时间,都是空前的。
冲击的时间到了。
突然参谋报告彭德怀,有部队来电询问:“我们还在向冲击开始的位置运动中,怎么就命令冲击开始了?能不能推迟冲击时间?”【由此看战役准备极其不充分】
一个晚上能有多少时间?炮兵的炮火准备后,步兵不立即冲击,那么炮火准备不就没有实际作用了?等他们到达冲击位置,下半夜了,天亮前完不成突破,大白天的还指望什么?这些部队是怎么回事?
彭德怀脸色铁青。
冲!不顾一切,直接冲击!
尽管出了一点问题,但包括彭德怀在内的所有的中国官兵都对这次大规模的战役胸有成竹:看这阵势!一下子投入这么多部队,打美国鬼子还能有什么问题?
军号齐鸣!
十几万【作者明显笔误】中朝官兵在整个战线开始了排山倒海的冲击!
左翼第九兵团迅速突破敌人的防御前沿,主力向纵深发展,先后歼灭美第二十四师和韩国第六师各一部,23日已挺进敌纵深30公里。
中央集团第三兵团尽管从国内到达攻击阵地才10天,但也突入了敌人纵深,分割了东西敌人的联系。
右翼第十九兵团歼灭临津江西岸之敌后,于4月23日强渡临津江,向当面敌人发起了持续攻击。
在志愿军突然发起的反击面前,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组织部队撤退。但是例外的是,他从一开始就下决心无论如何不放弃汉城,他认为汉城的丢失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丢失,而是要关系到整个战争态势的关键。
范弗里特立即下令将空降一八七团紧急调往永登浦待命,将预备队骑兵第一师五团配给第九军,加强汉城正面的防御。同时命令全线向“堪萨斯线”撤退。 美第二十四师立即受到志愿军的猛烈冲击。由于韩国第六师迅速溃败,致使美第九军侧翼暴露,美第九军各部队边打边撤,部队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美第二十五师受到的冲击更剧烈,志愿军的冲击部队不但炮火猛烈,而且还有坦克参加。午夜时分,二十七团顶不住了,开始向芝浦里一线撤退,二十四团也撤退到汉滩川南岸组织防御阵地。 志愿军利用二十四团撤退的间隙将土耳其旅包围,该旅进行了殊死的抵抗,炮兵一夜之间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并以一个营为先头杀开血路,引导全旅向南逃跑,一夜之间便向南撤去15公里。
10、悲催的英军第二十九旅格罗斯特营 掩护汉城方向联合国军撤退的部队,是英军第二十七旅。英军第二十七旅再次充当为联合国军打前锋的角色。范弗里特的命令是:“坚守阵地。”在志愿军发动反击作战开始的时候,只有英军第二十九旅一开始没有受到冲击。他们看着映红半边天的炮火,以及从东西线两边阵地上传来的剧烈枪声,不明白自己这里为什么没有动静。
等英军第二十九旅突然觉得自己的阵地周围开始有动静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把他们三面包围了。位于最前边的比利时营最先受到打击。这个营的位置在临津江北岸,当志愿军的第一个冲击波开始时,这个营立即陷入了混乱。第二十九旅派出一个营企图渡过江去解救,但是很快这个营就自顾不暇了。比利时营被洪水般冲过来的中国士兵吞没,惊慌四散的比利时人纷乱地跳入临津江逃命,其幸存者在坦克的掩护下上岸,一窝蜂地消失在向南奔逃的茫茫夜色之中。 最焦急的是第二十九旅的左翼格罗斯特营。格罗斯特营是英军中惟一缀有两颗帽徽的部队,这是这支部队在150年前远征埃及被包围时转败为胜所获得的殊荣。午夜,渡过临津江的中国第六十三军的士兵在第一次冲击后就把这个营最前边的A连包围了,连部首先被袭击,连长安格少校被乱枪打死。天亮时分,在全连大部伤亡的情况下,志愿军占领了这个营两侧的高地,切断了英军的后路。第二十九旅投入一个营的炮兵支援,一个营的每门炮都发射了上千发炮弹,炮管打红了,但是依旧设有令格罗斯特营的情况好转。美军的飞机开始向阵地空投大量的补给,但是敌我混战中投下的物资基本上让中国士兵利用了。 格罗斯特营弹尽粮绝,四面悲歌。他们接到旅指挥部的最新的命令仍是:就地坚守。 英军第二十九旅的格罗斯特营孤立地坚守着。为了解救这个营,英军第二十九旅命令菲律宾营在一个坦克连的掩护下前去增援。在接近格罗斯特营的时候,菲律宾营遭到志愿军的阻击而不能前进,坦克这也遭到袭击,最前面的坦克被中国士兵击毁而堵塞了公路。增援失败后,第二十九旅把比利时营和六十五团的波多黎哥人的部队加入进增援的行列,结果在距离格罗斯特营仅仅两公里的地方还是打不动了。 不久,第二十九旅被迫撤退,陷入重围的格罗斯特营终于接到了突围的命令,但是,已经没有突围出去的希望了。全营一半人阵亡,连伤员在内,活着的不足300人。营长卡恩中校请求炮兵支援然后突围,突围的英国士兵立即陷入志愿军的天罗地网之中。英军第二十九旅除人员损失大部外,装备也大部分丢失。 但是,从战场全局上看,也许正是英军第二十九旅的这个营在前沿阵地坚持了3天,在某种程度上牵制了当面志愿军的发展,才使汉城方向的联合国军能较为完整地撤退。
11、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的两个军在临津江南岸伤亡惨重 在战役开始前,第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带着几个参谋去找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谁知路遇一群敌人的坦克,一问,人民军第一军团已经撤退了,美军现在正在反击。傅崇碧军长只能隐蔽到山上,其结果是第六十三军没能到达预定的防御地点就开始阻击敌人了。第六十三军的阻击正打得激烈的时候,担负穿插议政府任务的第六十四军进展缓慢。议政府从正面威胁着汉城的攻守,彭德怀对此特别重视。第六十四军渡江之后,在美军坦克和飞机的阻击之下,始终无法向前推进。为此,杨得志接到彭德怀电报:“你们必须继续努力,组织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作战,勇猛地向议政府及其南北线挺进。否则,正面之敌将节节抗击,退至汉江南岸,增加渡江开展战局的困难,望深体此意,坚决执行之。” 于是,杨得志给第六十四军连发两次电报,催促其迅速突破敌人的阻击防线,电报的措辞十分严厉: (一)江南之敌为英二十九旅、伪一师全部仅两万余人,虽有工事,火力强,飞机疯狂轰炸,但散布于四五十里宽的正面。
(二)我军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背水地区,如不坚决攻击等于死亡,势必遭到不必要的损失,会造成更多的困难。
(三)各军师本日晚应按原定任务不顾一切牺牲,组织火力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坚决攻歼该放。六十四军各师如不猛插进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会要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
由于第六十四军的受阻,第十九兵团被迫派出第二梯队的第六十五军增援第六十四军,杨得志直接与第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通话,命令他迅速突破,穿插纵深,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但是,激战过后,第六十四军只有一个侦察队和一个营得以突破,虽然后来的插进纵深达120公里,占领了通往汉城的交通要让道峰山,给美军造成极大的威胁,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无法有效地坚持。第六十四军主力在反复的攻击中依旧不能前进,奉命增援的第二梯队第六十五军上来了,顶在前进不了的第六十四军的后面,结果,志愿军五个师的6万多人全部挤在了临津江南岸的狭窄的江边。前进冲不过去,撤退没有命令,正是白天,美军飞机对没有防空能力的中国士兵群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扫射,中国士兵密集的尸体血肉模糊地倒在临津江南岸。【第六十四军和第六十五军在临津江南岸伤亡到底有多大,至今没有准确数字,但保守估计应该不少于20%】
12、韩国第六师在战役之初就彻底崩溃
在志愿军冲击战线的左翼,是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辖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以及第四十军。第九兵团在第二次战役时,在东线与美陆战一师的战斗中损失巨大,士兵中冻伤的人数比战斗伤亡还要大,他们在东线整整休整了5个月之久,在补充了新兵和装备之后,他们重新投入了第五次战役的战斗。
在第九兵团的正面,最前面的是韩国第六师。
就在志愿军发动反击战役的前一天,韩国第六师还在按照计划北进。黄昏17时左右,他们在北进的行进途中突然遭到志愿军的大规模的攻击。仅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之后,师长张都映便命令部队撤退到“A”线。所谓“A”线是向后几公里处的一条预定的防御线。但是,兵败如山倒,其二团的阵地被志愿军从两侧迂回,团指挥所遭到炮轰后,全团立即向后撤退。
十九团看见二团的遭遇不敢再贸然前进,观望了一会儿之后发现自己的侧后也出现了中国部队,于是知道大事不好也开始撤退。在撤退的时候,十九团被志愿军的冲击打乱,团长林益淳无法组织部队进行阻击,于是形成全线溃败。作为预备队的七团本来在“A”线上做了阻击准备,任务是掩护主力撤退,但是他们很快就明白,作为师预备队的自己顷刻间便会成为前沿,前沿的命运不堪面对,因此七团没有作战就开始狂逃。
在这个方向上,中国第四十军的任务是打穿插。
一二零师向韩国第六师发起全面攻击之后,师三个团并肩穿插,穷追猛打。三六零团在攻击中发现山下的公路上一条足有两里地长的敌人机械化的队伍正在向南撤退。团长徐锐看见了“肥肉”,不容考虑,立即命令部队攻击。原来这是韩国第六师炮兵营在南撤的公路上与美第二十四师住北支援的自行火炮营迎面顶在了一起,公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大河,美军命令韩国士兵回到前沿去战斗,而韩国士兵让美军把路让开。 吵成一团的时候,志愿军来了。中国士兵把公路的两端封死,然后手持轻武器向这支钢铁队伍冲上去。美军士兵和韩国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夺路而逃,但中国士兵猛烈的迫击炮弹和枪弹把这一段公路打成了一片火海。中国士兵在火焰中追逐着四处奔逃的美国兵和韩国兵,在汽车下、坦克里将他们杀死或者俘虏。天亮的时候,徐锐团长上了公路,他看见了一幕令他这个老兵都心惊的景象:无数坦克、汽车和自行火炮拥挤在一起燃烧,不少汽车已经被坦克撞得四轮朝天。一门自行火炮压在一辆吉普车上,吉普车里的美军军官已被压扁。到处是韩国士兵和美军士兵的尸体,尸体都已经被烧焦,在整条公路上,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
13、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志愿军有时即使以几倍围住了美军却不能将敌全部吃掉
一二零师三五八团在穿插中和美军陆战一师的部队相遇了。先是一连七班的韩勤忠发现山坡下有一架直升机停着,几名美军军官正从机舱中出来。韩勤忠立即带七班士兵扑上去,直升机在手榴弹的爆炸和机枪的扫射中坏了。美军往山上跑,七班就追,谁知道追到了美军陆战一师所属部队的一个阵地面前。韩勤忠和他的士兵管不了那么多了,坚决勇猛地往山上冲击。美军步兵被这么不怕死的冲击吓懵了,丢下阵地转身就跑。
三五八团在三五九团二营的配合下,围住了被压缩在板尾洞的美军。天已经亮了,在几十架飞机的掩护下,美军开始突围。志愿军不顾飞机的轰炸和炮火的阻拦,坚决冲击,但是由于缺少反坦克武器,没能封堵住美军的突围,眼看着美军跑了。
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志愿军即使围住了美军,甚至是以几倍于敌的兵力围住,最终却不能将敌全部吃掉,这是朝鲜战争中前几次战役就已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这次战役中还在重演。
三五九团二营,在追击中包围了美军的1个炮兵营。这是美第九十二装甲野战炮兵营,装备的全是大口径火炮,有155mm的装甲自行火炮两个连和200mm牵引式榴弹炮一个连,野战炮营的任务是对其集团军各个方向进行火力支援。他们已经修筑好了环形工事,又配备有坦克群和高射机枪所织成的火力网,因此不把志愿军的攻击当回事。三五九团二营为把这个给志愿军的攻击造成巨大伤害的炮兵阵地拿掉,两个连不顾一切地轮番攻击,整整打了3天3夜,两个连最后只剩下不足百人,但仍没能把这个美军的炮兵阵地打下来。而美军的野战炮兵营一边阻击志愿军的攻击,一边完成集团军不断赋予他们向各个方向开炮的支援任务,他们坚持了3天3夜才撤退,全营仅伤亡15人。【这是什么战损比?一边阻击志愿军的攻击,一边完成集团军开炮的支援任务,惊人!】
一一八师迅速突破韩国第六师没有力量的抵抗,迅猛向纵深发展。那个打响入朝参战第一枪的三五四团担任着师左翼的突击团。其三营由于穿插得太猛,在打垮敌人的多次拦截之后,深入到了敌后120公里处。天亮时,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做沐洞里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三营才发现,当面的韩国军队早就没影了,与他们对峙的敌人是加拿大人。与后续部队脱离过远的三营很快就被加拿大第二十五旅包围了,兵力悬殊,粮弹已尽,带队的团参谋长刘玉珠和三营营长李德章紧张起来。 加拿大军队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向这支孤军深人的中国部队展开了疯狂的攻击。钢铁的坦克冲开中国士兵的阻击阵形,把分散抵抗的中国士兵围困在公路边的数个小山包上。一些中国士兵开始与加拿大士兵肉搏,机炮连的火箭筒在击毁敌人的几辆坦克之后没有弹药了,中国士兵们便朝敌人冲上去夺枪。
左翼兵团各军于4月23日已经挺进敌纵深15-20公里。 在志愿军左右两翼突击的同时,中央突击集团的第三兵团也在华川方向突击而入。突破后在涟川以北受到美第三师、土耳其旅的顽强抵抗,进展不快,4月23才回到达涟川地区,继续向水平、哨城里方向攻击前进。
14、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全线停止攻击,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历时7天 至4月25日,第五次战役发起的第四天,志愿军连续三昼夜作战,虽然在加平方向打开了战役缺口,对美军侧翼造成严重威胁,但战役发展基本呈平推态势,歼敌不多。联合国军逐步撤退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树平、春川的二线阵地继续阻击。
范弗里特坚决执行了李奇微的战术思想,以每晚撤退30公里为最大限度,因为30公里也是志愿军~夜进攻的最大限度。撤退30公里之后停住,然后立即利用白天转入防御,发挥其强大的火力优势给志愿军尽可能多的杀伤。天黑下来的时候,再视情况而再一次后退。此时的范弗里特也知道了,志愿军攻击作战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 彭德怀非常确定地认为美军肯定要实施登陆作战。而从战后战争各方的大量资料上看,虽然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始终存有在志愿军侧后登陆的念头,但是美军从未真正地为此准备过。原因很简单,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从杜鲁门政府的角度上看,美国政府没有进一步扩大战争的打算,如果美国政府真的要动用一切手段与志愿军较量,那么至少麦克阿瑟不会过早地被解职。 于是,志愿军26日继续向联合国军的纵深发展,并于当日占领了其二线阵地。
至4月28日,中国右翼第十九兵明占领了国祀峰。梧琴里、白云台地区;中路的第三兵团进至自逸里、富坪里地区,左翼第九兵团进至榛伐里、祝灵山、清平里、加平、春川地区。
是日,美军主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组织防御。
美骑兵第一师奉命周至汉城,在汉城周围组织起密集的火力网。火力网由大炮和飞机所组成,炮兵每个连平均发射炮弹3000多发,而美军空军仅28日一天就对汉城前沿进行了39次猛烈轰炸,美军认为,能够突破这个火力屏障,太平洋战史上没有先例。
而此时的志愿军没有占领汉城的打算。
志愿军在前沿的所有部队此时已是粮弹已尽。
4月29日,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全线停止攻击。
第五次战役从日始,到4月29日止,历时整整七天。
七天是一个星期,正是李奇微说的“礼拜攻势”。
但是,停止攻击以后,志愿军该怎么办?
15、范弗里特对记者宣布:这是志愿军的一次失败的进攻。
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联合国军方面将其称之为“志愿军的第一次春季攻势”。志愿军把战线向南推进了50-80公里,遏制了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步步向北的进攻势头。无论各部队报来的战果统计上写着消灭了多少敌人,彭德怀知道这只是个大概的数字,决不能以这些数字为胜利的标准。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成建制地消灭美军和韩国军队的几个师,才能彻底扭转被动的局面。”但是,从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场结果上看;这个战役目标没有实现。应该说,战役的计划是周密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法也是对的。
可打起来的情况却是:突破艰难,迂回受阻。美军节节抵抗,有秩序地后退,使得整个战线平行地往南推,而在战线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很难打进去。当然,这与战役准备时间的仓促有关,特别是第三兵团,昼夜兼程地开赴前线,立即投入战斗,没有任何的战役准备。在战役的进程中,志愿军确实多次把美军成建制地包围了,有时包围住的甚至是一个整师,但是,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整团整师还是跑了。那么,志愿军的进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美军两栖登陆作战的企图,但两栖登陆作战仅仅是一种猜测。不消灭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无论在何种战场态势下都不能算是胜利…… 参谋人员送来一份敌情通报:美军在志愿军刚刚停止攻击的时候,已经于全线有了反击的迹象。
要迅速进入下一步作战!决不能让李奇微从容地反击!
彭德怀明确地知道,如果再出现第四次战役后期美军大规模反击的情况,志愿军的被动局面就可能重演。
还在志愿军开始进攻的时候,李奇微和范弗里特两个人的观点极其相似:以紧密整齐的防御线秩序撤退,躲开志愿军攻击的锋芒,待“礼拜攻势”一完,立即进入反击,在反击中大量杀伤对方。所以,每当黄昏志愿军一开始攻击,美军就利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实施机械化的撤退,其速度以中国士兵的急促步行追不上为限度,要点是撤退中严密阻击志愿军的穿插,确保整个防线的不被割裂。志愿军一个晚上的攻击距离大约是30公里,美军的撤退就到这个距离为止,然后用坦克围成坚固的防御阵地。如果志愿军白天依旧攻击,那么就在空军的配合下发挥火力强大的优势坚决阻击,严重消耗志愿军的攻击力量和作战物资,等到下一个黄昏来临,再重复以上的动作。 范弗里特在志愿军的攻击终于停止下来的时候,立即对记者宣布:这是志愿军的一次失败的进攻。
16、李奇微中了彭德怀声东击西的计策 彭德怀虽不承认是“失败的进攻”,但他不允许自己的记者大肆渲染“胜利”。记者在第三次战役志愿军进入汉城后的渲染已经让他感到过如鲠在喉。
面对联合国军随时可能发动的反击,彭德怀终于发现了可以利用的战机。
由于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志愿军南进的突击方向是以西线为主,同此,目前战线实际上形成一个由西南向东北斜线的状态,造成了防御东线的韩国第三、第五、第九师三个师侧翼的暴露。李奇微“决不放弃汉城”的命令使美军的主力集中于汉城周围,摆出的是死守汉城的态势,而志愿军当面的第十九兵团在停止攻击之后,并没有后退,依旧压在汉城战线的前沿,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果立即移动主力向东,趁韩国军队侧翼暴露和美军不敢迅速从汉城当面调动兵力增援的机会,打击战斗力较弱的韩国军队几个师,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因此,4月22日,就在第一阶段的战役还没有完全停止的时候,彭德怀急电第三兵团和第九兵团,提出自己的战役设想:“我下一战役拟以宋、陶(九兵团)和陈、王(三兵团)隐蔽东移,从杨口、自隐里之线向东南突击,并求得歼灭韩国军两三个师及美七师一部。但这一行动必须十分隐蔽,请你们详细研究部署之。”
这个战役的设想基本与第四次战役后期的战役设想一样。第四次战役后期志愿军主力东移打韩国军队,招致了美军迅速的增援,美军利用志愿军没有持续作战能力的弱点进行了猛烈反击,其教训深刻。
但无论怎么说,战线呈现出的形状和战机,彭德怀是认定了的,而且他认定得早,部署得早,决心坚定。
为了不暴露志愿军主力东移的企图,如同在第四次战役中命令第三十八、第五十军坚决阻击美军一样,彭德怀致电中国第十九兵团和人民军第一军团:“西线敌人美、英、上军共八个师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岸,企图诱我攻城给我杀伤。为迷惑敌人,请人民军一军团在汉城下游汉江北岸做渡江佯动,并以小部队向当面之敌袭扰。十九兵团在汉城以东汉江上游同时实施渡江样动。三十九军主力南渡昭阳江,进至春川、洪川间,以掩护我第三兵团下月初从东线出击,消灭韩国两三个师。此电望严守秘密,切不要下达,并阅后焚烧。”
此时,李奇微得到情报:志愿军的主力在重新集结。 在坚持“磁性战术”,积极以小部队进行反击的同时,因李奇微判断志愿军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中线,于是美第七师被调至揪谷里、龙头里地区,韩国军第二师被调至禾也山、鼎排地区,以加强美第九军的防御。这样,虽然东线韩国三个师的侧后力量加强了,但是其侧翼依旧暴露着。
17、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攻势,韩国第三军被击溃后美军解散了 5月6日晚,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命令下达。
命令的主要内容是:以志愿军第九兵团和人民军第三、第五军团首先集中力量歼灭县里地区之韩国第三、第五、第九师,而后相机歼灭韩国首都师和第十一师。中路之第三兵团割裂美军与韩国军队的联系,阻击美军第十军部队东援;西路之第十九兵团牵制当面之敌,配合东线作战。命令要求各部于5月10日前带足粮弹,于9日或10日夜间向攻击准备位置开进,限于14日拂晓前集结完毕。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攻击时间为:日或16日黄昏。 战役部署卜达后,彭德怀还是不放心,他连续几天寝食不安,好像预感到将有什么不祥。5月11日,他再次给各兵团各军下达命令,这个命令几乎是上一个命令的重复,只不过对战役要点强调得更加突出,显示出彭德怀内心极度的焦灼。
令彭德怀不安的,还有志愿军的后勤供应问题……。
5月8日,志愿军政治部发布《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政治工作的指示》,指示再次强调要“实现整师、整团地取消敌人番号的任务”,“达成大量歼灭敌人的目的”。
朝鲜半岛上的山川河流大都是南北走向。从5月9日开始,在美军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志愿军东移部队横穿高山峡谷,行过于山间小路灌木丛中,于15目前到达了战役发起的位置——春川至兰田间的北汉江和昭阳江两岸地区。
为了配合主力东移,在汉城方向上的第十九兵团拉开了要强攻汉城的架势。北朝鲜人民军最大的一次佯动,派出了6000多名士兵佯渡汉江,使美军很紧张了一阵子。在前沿,中国第六十四军的小部队不断与美军发生着小型战斗。
范弗里特只迷恋于李奇微积极接触,谨慎反击,步步为营的“磁性战术”,在整个4月底到5月初间他确实没有发现彭德怀正在干什么。 在远东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联合国军称之为“第二次春季攻势”的大规模战斗开始了。面对志愿军发动的攻击,韩国第三军团的官兵们什么都想到了,包括伤亡、被俘、溃败、撤退,可他们就是没想到这场短短三天的战斗竟然最终导致了一个令韩国军队感到耻辱的后果——美军认为如此无能的军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韩国第三军团被解散了。 一支本土军队在本土作战中因为一败涂地,被“协助他们作战”的外国军队勒令解散了,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世界战争史中最稀奇古怪的事。
18、美第二师和法国营遭到重创
由李德生师长率领的三十五师攻克加里山主峰后,不顾一切地在白天也坚持作战,坚决地向预定地点前进,终于完成了切断洪杨公路的任务。三十五师在攻击中伤亡很大,副师长蔡启荣、作战科副科长李超峰、一零五团副团长赵切源等指挥员先后牺牲。
在自隐里,原来判断的由韩国第五师防御的阵地,接敌之后才知道是美军第二师二十三团的两个营和法国营。第十二军军长曾绍山认为敌情虽有变化,但这是歼灭敌人的好战机。只是三十五师因为连续攻击力量减弱,仅靠三十四师一个师难以全歼自隐里之敌。于是立即打电报请示兵团,建议改变原定计划,把三十一师留下合力歼灭美军两个营和法国营。但是兵团回电仅同意把一零零团留下,三十一师需要继续完成预定的任务。而因为通讯问题,一零零团没有及时接到留下的命令,往南插下去了。曾绍山军长毅然决定就用三十四师的两个团打,三十五师负责堵截。两个团的中国士兵面对火力强大的美军毫无惧色,勇敢冲锋。法国营是在抵平里战斗中与志愿军进行过血战的部队,指挥官还是那个瘸腿的海外兵团的老兵。战斗进行了六个小时,中国士兵歼灭美二十三团和法国营各一部,俘虏200余人,击毁汽车、坦克250多辆。但是,志愿军参加围歼的兵力严重不足,火力微弱,无法形成严密的包围,大部残敌在飞机的掩护下逃走了。
如果三十一师留下来参加围歼,全歼美二十三团两个营和法国营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事后证明,三十一师虽然插到了南面,但因插得太远,失去战机而没有大的作为,再后来又因需把部队撤回而伤透脑筋。 美第二师和法国营在受到多次打击之后开始向南撤退,18日至20日,他们在福宁洞和寒溪地区又遭到中国第六十军一八一师的围攻。其五四二团在公路上截住法国营,向这些头缠红布的法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法国营再次受到重创。
19、志愿军经过连续作战,已无再持续作战的能力。 至4月21日,中朝军队在东线普遍向南推进了50-60公里,第三兵团突破后插得最远,其第十二军已到达三七线,其九十一团向南插入达150公里之远,到达三七线以南地区的下珍富里。
由于朝鲜中部山脉的走向大都是纵向,而志愿军的投入很多,兵力密集,于是山脉走向严重影响了志愿军的横向机动,所有的志愿军都在沿着纵向几条有限的公路南下追击,这是南下插入很远的因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志愿军互相交叉,形成的合围不多,所以歼敌有限。而美军和韩国军队利用占优势的机动性能,望风而逃,迅速撤退,是志愿军歼敌不多的原因之。二。更重要的是,志愿军连续作战,伤亡巨大,官兵疲劳,粮弹已尽,已无再持续作战的能力。
这时,彭德怀接到第三兵团、第九兵团兵团领导联名发来的电报:“据当面情况美军已东调,伪军溃散后缩,特别是我们部队粮食将尽,有的部队开始饿饭,因此我们认为,如整个战线不继续发动大攻势,而只东边一隅作战,再歼敌一部有生力量,我们亦须付出相当代价。如不能搅出个大结局,则不如就此收兵调整部署,进行准备,以后再斗。如全线继续大搅,则我们仍可继续作战。如何速示。“
5月21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以前各役携带五天粮,可打七天。因可就地筹粮补充之。现在携带七天粮,只能打五天至六天的仗。因战斗中耗损,就地不能筹补。洪川敌顽抗不退,使我东线部队无法运输补给。美三师东调,堵塞洪川、江陵间缺口。五次战役西线出击(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伤亡三万。东线出击(五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伤亡一万出头。为时一月,进行东西两线的作战,部队有些疲劳,需恢复和总结战斗经验。战斗发起后,第一线运输极端困难。待人力运输到团后,可能得到若干改善。且雨季已接近开始,江河湖沼尽在我军之后,一旦山洪暴发,交通中断,顾虑甚大。此役未消灭美师团建制,敌夸大我之伤亡,还有北犯可能。根据上述,我军继续前进,不易消灭敌人,徒增困难。不如后撤,使主力休整,以免徒劳……
彭德怀在致电毛泽东的同时,命令部队停止进攻。第六十五军于议政府、清平里地区阻击敌人,第六十军于加平、春川地区阻击敌人,第二十七军一个师于春川、大同里地区阻击敌人,共同掩护第十九兵团、第三兵团、第九兵团主力分别转移至渭川里、涟川以北地区、金化地区、华川以北地区休整。
20、“是给中国人一点厉害的时候了”,美军在400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开始了反击行动,战局发生逆转。 就在彭德怀命中国三个兵团向北转移的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联合国军的反击作战已经部署完毕——巨大的阴影正向志愿军悄悄压来。
这就是战争。战争不依一方的计划而进行,甚至不按照双方的计划而进行。它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偶然与必然交织在一起的走向,有它安排下的生之喜悦和死之陷讲……
5月19日,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志愿军的攻势减弱的时候,李奇微飞临美第十军指挥部,与范弗里特、阿尔蒙德以及美第九军军长霍克一起商讨美军将要采取的行动。在咒骂了韩国军队的无能和决定把韩国第三军团解散之后,会议一致认为,虽然在志愿军发动的攻势面前,美第二师至少损失了900人以上,东部战线向南后退近百公里,但是,由于美军在中部战线的阻击,使战线形成一个很大的凸形,志愿军的宽大的侧翼已全部暴露。况且,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到了强督之末的时候,现在正是联合国军反击的最好时机,“是给中国人一点厉害的时候了”。
会议决定立即集中4个军13个师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组成的快速反应和机动的“特遣队”,在空军和远程炮兵的支援下,沿着汉城至涟川、春川至华川、洪川至麟蹄的公路,实施多路快速的反击。
志愿军就要面对的灾难来临了。 对于美军可能的反击,彭德怀有思想准备。为了防止志愿军撤退时被美军尾追,防止第四次战役后期曾出现的被动局面重演。5月21日,彭德怀给志愿军3个兵团和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打电报,明确规定各兵团撤退时一定要留1个师至1个军的兵力监视和阻击美军,从撤退的位置起,要采取节节阻击的方式掩护主力转移。在详细地规定了各兵团的撤退路线后,彭德怀还是不放心,第二天又急电各军:“根据敌人以前的习惯,在我军停止进攻后,往往利用其高度机械化条件,对我进行‘磁性战术’(即紧随我军追击),企图消耗疲劳我军。在我军北移休整时,敌军会尾随我军北进是肯定的。
但敌进攻速度的快慢情况,则以我军实施机动防御打得好坏而定。此次北撤时,我军最后抵抗线,亦即原第五次战役反攻发起时的阵地线为限。”
为避免各军同时撤退兵力密集,彭德怀命令担任预备队的第三十九平提前撤退。
但是,致命的是,志愿军是在“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的思想大背景下开始北移的,绝大多数官兵认为北移是“得胜回师”的行动。即使意识到自己部队严重的疲劳、饥饿的现状,但很少有人能够十分客观地正视目前是疲惫之军的大规模撤退。如此数个兵团十几万人的转移撤退,如果没有极其冷静、极其严密的组织和控制,一旦敌情变化,很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溃败。志愿军各级指挥员,包括兵团一级的高级指挥员,对美军反击的速度、规模和凶猛程度严重估计不足,撤退计划制定得不周密,对志愿军总部的撤退计划落实得不坚决,有的兵团甚至没有按照总部的撤退计划执行。在军事指挥上,撤退中没有严密控制公路要点,遭敌阻击时战术单调,加上各部队之间的协同松散,于是造成很多致命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军突破前沿,向纵深以机械化突击速度突进就必将使志愿军防不胜防。而志愿军中个别指挥员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表现得惊慌失措指挥混乱。这一切,使灾难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
美军的反击是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并在精密组织下进行的,是美军由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线反击,范弗里特为这次反击行动制定的初步目标依旧是“堪萨斯线”。“堪萨斯线”,是“撕裂作战”没有达成的目标,即从临津江口向东到涟川,而后沿着三八线南侧连接永平、华川、杨口、大浦里所构成的一条防御线,这是朝鲜国立东西最窄、被认为最容易实施防御的一条线。“堪萨斯线”将是一条对朝鲜半岛来说十分重要的线。是在军事上美国一方一直追求的一条线。也是在政治上中国一方一直不能容忍的一条线。然而它却正是最接近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划定的“军事分界线”的一条线【作者这句话真的很有意思,不知大家看懂没有】。
美第八集团军全线反击的部署是:西线汉城正面的美第一军向东并列配置韩国第一师、美骑兵一师、美第二十五师、英二十八旅(由二十七旅改编而成)和加拿大旅,其正面是志愿军的第六十五、第六十四、第六十三军,进攻方向是涟川、铁原。
中线的美第九军从西向东配置韩国第二师、美第二十四师、韩国第六师和美第七师,其正面是志愿军的第六十三、第六十、第十五军,进攻方向是金化、华川。“美第十军在洪川北侧至下珍富里的70公里的战线上,由西向东并列配置美第一陆战师、一八七空降团、美第二师和美第三师,与东海岸的韩国第一军团策应,集中捕捉由于志愿军发动的第二次春季战役所形成的凸部里的中国第十五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和第十二军。在这个地段的具体分工是:陆战一师负责威蹄、寒溪公路以西地段,进攻目标为杨口;美第二师和空降团负责该公路以东地段,进攻目标是群蹄;美第三师配属韩国第八、第九师以苍村里为进攻目标。
所谓“捕捉志愿军”的含义是:在以往直线平推战术的基础上,增加机动力量,恢复在战场上的野战式作战,强调部队突破前沿后即向对方的“根部”猛烈突击。这是范弗里特对其前任李奇微北进战术的修正,其中范弗里特居然吸收了志愿军“迅猛穿插”、“切断后路”、“迂回包围”等战术特点。
战争进行到此时,在前线上作战的韩国军队只剩下1个军了。直接与志愿军在一线作战的已都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
5月22日,美军在400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开始了反击行动。
21、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我不在乎什么地雷!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前进!” 美西线的骑兵一师1天之内就推进到议政府一线。中线的美第九军以美第七师为右翼,第二十四师为左翼,于5月24日进至加平。 东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对反击发动以来部队每天仅仅推进四五公里感到极其不满,认为这样的速度绝不可能致志愿军于死地。于是命令美第三师立即对突击到三七线附近对下珍富里的志愿军进行夹击,同时把空降一八七团配属给美第二师,命令他们从志愿军暴露的宽大侧翼上,沿着洪川至磷蹄公路一线向昭阳江突击。美军的前锋部队在主力稳固推进的同时,组织起若干支以坦克为主的“特遣突击队”,开始在全线进行猛烈的穿插,把志愿军在战线上割裂开。
在这次美军发动的反击作战中,突出的特点是各部队组织“特遣突击队”,在志愿军的阵地间“打穿插”,而最著名的就是阿尔蒙德将军亲自组织的一支坦克突击支队。
坦克突击支队的突击方向是志愿军最敏感的腰部。如果这里一旦被突击穿插进入,那么志愿军在先前的战斗中穿插得最远的几万官兵将会被分割在三八线以南,从而陷入美军的包围。
5月23日早,空降一八七团两个营在大量炮兵和飞机的支援下,经过一个白天的战斗,突破了中国第十五军的阻击阵地,夺取了寒溪以北八公里处的外后洞,为坦克突击支队创造了出击的条件。
5月24日上午9时30分,阿尔蒙德命令坦克突击支队两个小时之内出击。
这支美式的穿插部队的组成相当于一个团的规模:它由空降一八七团一个步兵营、第七十二坦克营、一个情报侦察分队。其前锋,是一支被称为“纽曼尖兵”的先头部队,由一个坦克排、一个情报侦察分队和一个工兵排组成,规模不足一个连,指挥官是坦克营的副营长纽曼少校。两辆M-4坦克和两辆A-3坦克,加上两辆吉普车和两辆卡车,以及不到40名的士兵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象中出发了。如此小规模的一支部队敢于在庞大的志愿军中间冲过去,这对美军来讲是以往绝对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纽曼尖兵”的突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志愿军此时的状态。
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看到纽曼正忙着指挥他的工兵探雷,挥动指挥棒暴躁地大声喊,“我刚从自隐里飞过来,在那里中国人正等着你们!立即给我前进!我不在乎什么地雷!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给我前进!”
纽曼领命一路向北势如破竹,沿路击溃志愿军许多小部队,一直打到了昭阳江。
昭阳江,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第二次春季攻势”的出发点。江岸上狼藉一片,到处是美军的补给品和装备品。中国士兵没能来得及把这些战利品运走,于是放火烧毁,江岸边浓烟蔽日。沿着昭阳江北岸撤退的志愿军正在急促地奔跑。 1个小时后,坦克突击支队的主力到达。纽曼立即渡过了昭阳江,在江北岸占领了渡口。
美军的这支小规模坦克突击支队,3个小时之内在志愿军的腰腹部北进了20公里,渡过了重要的天然屏障昭阳江。这显露出志愿军在撤退掩护中的疏漏和间隙是多么地大。更重要的是,“纽曼尖兵”突破的是志愿军最需要重点防范的地段,在这个地段让美军轻易地沿着洪川至磷蹄的公路斜插进来,等于在东线撤退的志愿军的腰部斜插进了一刀,也就是说,不但还远在三七线附近没有来得及撤退的中国第十二、第二十七军等部队,在彭德怀下达撤退命令的第三天,就已经腹背受敌了,而且中线的第十五军、第六十军的右翼也已经完全暴露了。
由于紧随突击队的美第十军迅猛地向北插进,西线和中线志愿军面临的局面更加危急了。
西线,由于韩国第一师的进攻,北朝鲜第一军团撤退至江山一线,中国第六十五军的右翼完全暴露,不得不自议政府、清平里一线撤退。为了保持防线不至于崩溃,彭德怀命令第六十五军无论如何要在议政府一线阻击美军20天。在美军的猛烈攻击下不到5天,第六十五军的阵地就被美军突破了。这样,中国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缺口完全裂开了,美骑兵第一师、第二十五师、英二十八旅、加拿大旅和韩国第二师开始沿着这个缺口大肆向北挺进。 中线,韩国第六师、美第二十四师已经突进济宁里、城蝗堂地区,并控制了加平以东的北汉江南岸渡口,而美第七师、陆战一师已经接近春川,致使中国第六十军方向出现危机。第六十军一八零师因有8千余伤员没有转移撤退,依旧还在原地阻击,而它的两翼完全是美军,至此,一八零师实际上已经被美军割裂孤立。第九兵团的第二十军,与在九万里附近实施空降的美军发生猛烈战斗,而第二十七军被美军阻隔在富坪里以南、洪川至麟蹄公路东西两侧的桃木洞等地区,无法执行被赋予的沿昭阳江阻击美军的任务。配属于第九兵团的第十二军也被美军割裂,而其在战役第二阶段战斗中穿插得最远的某团则被远远地孤立于三巨里附近,与军师部都已经失去联系。【全乱套了】
这样,志愿军预定的机动防御战线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就被美军在西线的加平和东线的麟蹄各个分割,处于分散撤退所将面临的重重险境之中。
日,美军全线超过三八线。
在美军疯狂的反击中,范弗里特出色地继承了李奇微的“火海战术”,而且将之“发扬光大”。战后的统计显示,他在反击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记者们将之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范弗里特大为光火:“让那些议员们来看着敌人的尸体和俘虏吧,如果他们不来,就让什么‘范弗里特弹药量’见鬼去!”
22、志愿军一八零师全军覆没
日, 对于中国第六十军一八零师来讲,这是一个关键而致命的日子。 这一天是美军发动全线反击的第二天,第六十军一八零师还在向南进攻。该师的五三八团、五三九团与向北攻击的美第七师反复争夺着阵地,战斗进行得正激烈中,一八零师接到第六十军军长韦杰和政委袁子钦发来的电报,电报命令一八零师将主力置于北汉江以南,以掩护兵团主力向北撤退。 一八零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已经处于危机中了。 志愿军指挥部在部署中国军队全线向北转移的时候,曾给第三兵团下达了一个指示,要求他们在其预备队第三十九军提前转移的同时,留一个军在加平至春川一线开始布防,利用山地阻击美军,掩护第三兵团主力向铁原方向转移。第三兵团把阻击掩护的任务交给了第六十军。 当时,第六十军军长韦杰的心情极为复杂。第六十军军部成了空架子,军长能指挥的部队,仅仅是一个300多人的工兵营。现在,各兵团要全线向北撤退,第六十军这才接到掩护兵团撤退的任务,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韦杰军长才能够真正指挥自己的部队了。但是一八一师距离军部120公里,至少两天才能归建,一七九师的归建也需要一天的路程,一八零师还在加平方向,也有两天的路程。这还不算,韦杰刚刚得知,左翼的第十五军昨天就撤退了,战线上已暴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如果一八一师和一七九师赶不回来,这个方向上单靠一八零师一个师,别说完成掩护任务,就是现在的处境也已经难保。命令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一七九师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以最快速度向北撤退归建。 韦杰军长立即命令他们控制住春川到华川的公路。韦杰的这一命令非常及时,一七九师刚部署完毕,美军的坦克部队就到了,这个师的官兵顽强阻击,以巨大的生命代价为第三兵团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八零师接到电报后,立即按军部命令进行部署:令五三八团、五三九团扼守北汉江南岸阵地,五四零团在江北岸占领鸡冠山高地,以加强师的二线阵地。同时根据军部的电报,派人去与右翼的第六十三军联系共同阻击的问题。上午11时,第六十三军方向突然传来枪声,一八零师侦察员回来报告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不相信的消息:第六十三军已不在右翼战线,可能已经撤退了! 原来,第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判断其部队已处在非立即撤退不可的时刻,从而果断地命令第六十三军全城撤退。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它保证了第六十三军的安全。但是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情况的紧急和局面的混乱,第六十三军撤退的时候没有和相邻的一八零师协同。而又一个致命的疏忽是,一八零师右翼的一七九师在其撤退时也疏忽了与一八零师的联络,这就致使美第七师和韩国第六师【注意,上文该作者提到韩国第六师在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受到重创的,怎么会这么快就恢复战斗力了?应该认为其部队损失有限】乘虚而入,枪声就是从敌人已经占领的侧翼传来的。 一八零师立即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军部。军长韦杰已顾不上再多考虑,他立即命令一八零师晚上撤出阵地,向北转移。 如果韦杰的命令得到执行,一八零师还有最后的机会能够转移出来。但是——战争中,一个“但是”,意味的也许就是无数生命生死不可预知的意外! 正当一八零师已经开始撤退,一部分部队北渡汉江的时候,第六十军突然又接到兵团的电报:……由于运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十二军5千名伤员全部未运;十五军除已运走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2千名不能行动之伤员;六十军亦有1千多名伤员。为此决定,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之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精神布置并告我们。此外各部除以自己运输力量搬运伤员外,并组织动员部队,特别是机关人员甚至干部全体参加抬运伤员,以期将伤员迅速转运下来…… 电报的意思是清楚的,是要求各军组织好伤员的转运,在伤员没有转运下来的时候,不要扔下伤员而撤走,如果自己的伤员转运下来,就可以撤退。但是,就是这么一封意思清楚的电报,第六十军却理解成为:“六十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 于是,第六十军立即再给一八零师打电报,将那个一八零师立即转移到北汉江北岸的命令改为:继续位于春川、加平、北汉江以南地区防御“。 一八零师不但没有撤退,又立即命令已经向江北转移的部队掉头再往回走。 在四周友邻部队都开始或者已经撤退了的时候,只有一八零师遵照着军部的命令,全师原地未动。 一八零师就这样失去了最后一个生还的机会。 一八零师再次被包围在鹰峰下的时候,是这个师的最后时刻。 电台被打坏,与军部无法联系了。全师已经断粮食七天,弹药也尽。重装备全部丢失,部队开始混乱。 美军的飞机在鹰峰上空一圈圈地盘旋。美军开始沿着山沟冲进来。 一八零师开了最后一次师党委会。会议所做出的决定让这支部队从此永远也没检讨明白。一八零师党委在鹰峰下的最后决议是:分散突围。分散突围,这标志着一八零师有组织的战斗行为到此为止。 一八零师自己在向上级报告的《一八零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中记载,在总计栏中,一八零师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字为7644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
23、六十三军的铁原阻击战和十五军的角圪峰阻击战挽救了志愿军,五次战役结束 日, 向北进攻的联合国军中线部队已经到达涟川、华川一线,其攻击的势头没有减缓下来的趋势。中国军队的第九兵团、第三兵团在继续向北撤退,战线距离三八线越来越远,笼罩在伤亡、饥饿和失利阴影中的中国官兵在连绵不断的淫雨中向北走,他们身上披着一切能够寻找到的防雨的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无声地忍受着一种他们难以言传的情绪的折磨。我们要撤退到什么地方去?难道就这样一直向北,一直走到——我们真的失败了? 兵团的高级指挥员知道志愿军司令部给他们指定的休整地在什么地方,但是就连他们也都怀疑是否能够按照这个计划执行,因为没人能预测到联合国军的攻势究竟会在什么地方停止。机械化部队“乘胜追击”的速度是惊人的。 彭德怀似乎能够猜得出李奇微在想什么。铁原、金化一线,是朝鲜国上中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被称为“铁三角”。这里山岭连绵,数座高山成互相呼应的阵形,巍然耸立。占领这里便可以无遮拦地向北俯瞰,是美军继续北进的绝好的冲击地。这里公路和铁路密集地在几大要地之间交叉纵横,是朝鲜中部的交通枢纽,无论是队防御还是外进攻的角度上讲,这里都是转运物资屯集兵力的最佳地点。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占领的地方。 不能再撤退了,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无论从道理上还是心理上,这里都是中国军队必须守住的最后的防线。 这个方向原是第十九兵团的防区。左翼是第三兵团的第十二、第十五和第六十军,但由于他们在战役进攻阶段攻击的方向是东南,攻击的距离最远,撤退时除一八零师的失利外,其他部队能够撤回来已经很不错了,有的部队还在归建中,战斗减员很大。但又不能轻易把战略预备队第三十九军拿上去。也没有从其他方向调部队横移补缺口的可能和时间了。第十九兵团的防区他们自己要来负责。当第十九兵团指挥部接到彭德怀“死守铁原15至20天”的电报时,兵团指挥部刚刚在转移的状态中停下来喘气。其第六十四军远在战线的最西面,正与北进的美军苦苦纠缠,第六十五军因损失严重目前的状况更不好,只有傅崇碧的第六十三军了。 六十三军作战月余,伤亡甚大,粮弹奇缺,官兵疲惫。别说坦克,连迫击炮算在内,不过才200多门,还不说由于炮弹供应不上,不少火炮成了部队机动的累赘,炮兵当了步兵用。而要死守的防线正面宽度达25公里,范弗里特指挥的美军有美骑一师、美二十五师、英二十八旅、英二十九旅共4个整师(旅),兵力达5万多人,平均一公里内就有300多人。加上美军拥有各种火炮1600余门,坦克300余辆,还有空军的强大的支持,还有高涨的情绪。 第十九兵团给第六十三军下达了行动的命令,同时,以严厉的措辞致电第六十五军,命令他们配合第六十三军的阻击:“敌人并未增加新的力量,你们将敌人很快放进涟川地区,即如此你们应立即组织力量打击敌人侧背阻滞敌人前进,便于六十三军抢修工事,否则铁原失守你们应负责任。” 彭德怀干脆把电话直接打给杨得志,声音沙哑而低沉:“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再坚守铁原15至20天!”【彭总下这道命令的口气,真不让当初林总命令死守塔山】 当杨得志在军直属队抽出了傅崇碧最需要的500名老兵给了第六十三军时,年轻的军长十分激动,他说:“我们决心打到最后一个人,决不让范弗里特再前进半步!” 中国第六十三军军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 三天,仅仅三天,最前沿的一八九师坚持不住了。美军不惜伤亡地轮番攻击,阵地一日易手数次。双方士兵的尸体重叠在一起,又被无情的炮火再次作烂。一八九师指挥部需要不停地重新组建部队,把几个营合并成一个营,几个连合并成一个连,直到机关人员也补充到连队,即使这样,阵地往往在打到最后一个人之后,丢失了…… 军指挥部命令一八八师上去接替。 从阵地上下来的一八九师的官兵,仅仅能够再编成一个团,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任,立即补允弹药,准备最后时刻再冲上去。 在美军不断施加的压力面前,一八八师的阻击线在不断地后退。虽然每退一步,都是经过批准的,为的是更多地消灭敌人,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是,毕竟可供机动防御的纵深并不大。这里的阵地都是高山断崖,阵地在转移的时候,已经出现多次战士跳崖的情况了,这说明坚守阵地的官兵已在最大限度地延迟阻滞着美军。 残酷的铁原阻击战打了整整10天终于结束了。第六十三军完成了彭德怀交给他们的任务。当第六十三军的官兵们终于撤下来的时候,彭德怀亲自前去看望从前沿下来的第六十三军的官兵。他看见他的士兵们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了一缕一缕的布条,不少士兵身上仅剩下一条粘满血迹和烟痕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起了他们那些牺牲的战友。 6月10日以后, 北进的联合国军在中国军队持续顽强的阻击之下,其北进势头逐渐减弱,最后终于停止了进攻。 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对峙战线相对稳定下来。 第五次战役结束。【补充一点,作者明显忘记了秦基伟的十五军的阻击功劳。为了稳住整个战线,在铁原阻击战的同时,彭德怀的命令三兵团秦基伟的十五军在角圪峰、朴达峰一线迎头堵住美二十五师、美三师和加拿大旅,十五军整整苦战了10天,终于完成了战略任务。】
24、点评 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情况看,第五次战役双方损失都是8万多人,最后战线回到三八线附近,似乎双方打了个平手。但我个人认为第五次战役对中朝军队来说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失败(属于大败,但不属于惨败)。有人说第五次战役的经过与前期第三次战役加第四次战役很类似,我到觉得跟二战时期的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德军和中国抗战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这里只谈军事比较,与政治无关)也很类似,都是被对方防守反击打的溃不成军。 (1)战役企图。 志愿军的战役企图有两个。即“在战线正面向其施加压力,以粉碎美军两栖登陆的企图,消除志愿军侧后的威胁。”和“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5个师。”我前面已经说过,事实证明彭德怀这个想法有误,美军因为兵力有限,并没有同时在朝鲜半岛的东西海岸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的企图。而灭敌人5个师的战役目的也根本没有达到,最大的战果就是击溃了(不是全歼)韩国第三军的4个师,其次就是在战役第一阶段消灭了韩国第六师一部和英军第二十九旅格罗斯特营全部,至于像重创美二十三团两个营和法国营这种战斗虽然有几个,但对联合国军的实力(尤其是美军)起不了多大影响。这是因为因为“突破艰难,迂回受阻。美军节节抵抗,有秩序地后退,使得整个战线平行地往南推,而在战线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很难打进去。”“志愿军确实多次把美军成建制地包围了,有时包围住的甚至是一个整师,但是,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整团整师还是跑了。” (2)双方伤亡情况。 先说联合国军的伤亡,前面说了联合国军在战役第一阶段被志愿军消灭了韩国第六师一部和英军第二十九旅格罗斯特营全部,另外英军第二十九旅和美军一些部队也有损失,按志愿军的战报算,应该不到3万;之后战役第一阶段联合国军最大的伤亡就是韩国第三军的4个师击溃了(据韩国名将时任韩国第一军军长的白善烨回忆,第三军溃散后有将近一半的官兵编入了他的第一军),其它就是像重创美二十三团两个营和法国营这种战斗虽然有几个,但歼敌数量加起来应该也不到3万。问题的关键在于,五次战役前期的打的几场仗对联合国军的主力美军的损失可以说是没有伤到“筋骨”,这才造成了在志愿军弹尽粮绝撤退时,美军能组织起强大的攻势。如果前期被志愿军打残了,美军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反击了。让美军伤亡最大的战役应该是铁原阻击战,此役美军战死了3000多人(英军应该略小于这个数字),伤亡应该在1万多人。 志愿军的伤亡在战役开始时的第一阶段就很大,十九兵团的第六十四军和第六十五军在临津江南岸伤亡在1万人以上,加上其它部队也应该不少于3万。到了战役后期撤退时,三兵团的第六十军一八零师全军覆没,十九兵团的第六十三军在铁原几乎打光,志愿军所有部队损失加在一起不少于5万。 虽然双方部队损失差不多,但大家可以看到,至战役结束的时候,志愿军回到三八线北的部队大多残缺不全了。联合国军伤到的是“皮肉”,而志愿军伤到的是“筋骨”。 (3)战役后期中朝军败得很惨 战役后期中朝军被动地撤退防御,几乎全线溃。如果不是六十三军在铁原、十五军在角圪峰以惨烈的代价(六十三军几乎打光)顽强的阻击住美军,因为如果志愿军再丢失了铁原、金化一线,整个朝鲜战争的历史将会重写。 5月29彭德怀电各兵团、军及中央军委。指出部队“作战指挥却存在严重的缺点。对公路未控制足够兵力和火力,而高级指挥机关过早离开部队,使建制也紊乱”。这说明军、师指挥机关确有扔下部队不管,只顾自己逃跑的情况。这和联合国军观察到的景象相吻合。 6月1日彭德怀给中央的电报中称:“三兵团损失很大,四处溃逃,企图回国现象严重,现正派人分途拦挡归队”。 在铁原阻击战前,彭德怀已经向毛泽东提出了争取第3批部队尽可能提前入朝的请求,可见情况严重到什么样的程度。而且,和几个月前坚拒停火的态度判若两人。毛泽东不好意思直接向联合国要求停火,却在6月13日发电报指示高岗去请苏联出面“向美国政府试探停战问题”。毛显得相当焦急,只求停火,其他条件统统放弃。尤其不再坚持把解决台湾问题和联合国的中国席位问题作为停火先决条件。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内部矛盾激化的很厉害,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平息。这哪里还有一点打胜仗的样子?
加精了。分类朝鲜战争。最近工作挺忙的。有时间再表达观点。
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美国人。得承认,美国人能当老大,不是运气。
战术实力上不能对抗,人家是现代化军队我们是半现代化军队有点像武术中说的:一力抵十会。美军是多年来勤于锻炼,身强力壮、肌肉发达(装备好、建制科学)的一个壮汉解放军是一个体质较弱,力量不强但体积较大(人数较多)的胖汉,而且懂武术(谋略强)打架起来,虽然胖汉动足脑筋,虚虚实实,招数用尽,几次打得壮汉措手不及、鼻青脸肿可壮汉毕竟没有受到致命伤,所以一旦壮汉回过神来,他速度比你快、力量比你大几下就把胖汉打骨折不过壮汉这次是跨过大洋来替别人打架,不想拼命,胖汉却是为了家门口的安全是要拼命的壮汉知道要跟胖汉拼命,即使能打赢,自己也够呛,觉得没有必要继续胖汉也已经坚持得很勉强于是最后两个不打了表面上看,两个都受了伤,各自后退实际上,还是壮汉比较厉害至于半岛上两个打架的熊孩子兄弟棒子,还有跟着壮汉过来起哄的盟友们基本上都比较渣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