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艺术品电商零售新模式新模式有什么优点

社交电商主要经营模式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交电商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F2C+O2O+全员创业电商模式有何特点_新浪黑龙江_新浪网
  F2C+O2O+全员创业电商模式是由任我行电商提出的产业链+互联网创新模式并获得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产业链模式创新奖,该模式可通过任我行云流水新商业技术平台实现。
  F2C即从厂商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传统的商品流通路径是:工厂—(广告商)—总代理—市代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由于中间环节过多以及层层加价,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时价格已经翻了好多倍,但通过传统的业务经营模式这个中间得销售成本(一般占到60-80%)又难以降下来,即使通过有效的管控可以压缩,但这个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比如一个工厂出厂价为10元的产品,经过中间层层加价后,到消费者手中就可能变成50元,即使压缩成本,也最多可能做到30元,分摊下来净利润也不够分。而依托任我行云流水系统,通过整合传统产业供应链上的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服务商等,通过去中间化实现产销一体化,从而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这样原本10元一件的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可能12、13元也能做到。
  O2O与全员创业在任我行云流水里的理念是线上线下业务无缝衔接,店员和消费者再创业,充分挖掘移动互联网时代交易、分享、社交的便捷性,打造人人可创业的良性产业量模式。
  这种“O2O+F2C+全员创业”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新颖模式将产生怎样的威力呢?对于消费者、厂家、创业者又有哪些好处与优势呢?
  1、终端消费者能得到什么好处?
  A、采用F2C模式,厂商的产品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缩减中间环节后,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商品,并终身享受高性价比;
  B、到店消费可以享受到更高的服务,同时还有机会成为门店的线上推广员,通过消费商的正确引导促成的订单可享受佣金酬劳,既消费又赚钱,双赢。
  2、对于厂家、零售商有什么好处呢?
  A、消费者忠诚度高:因为产品品质好又能省钱,消费者会主动自愿去消费分享并推荐,这是厂家最愿意看到的一种良性消费。
  B、由于采用的是积分会员制,通过口碑相传,传播速度快。现在的社交手段,发信息、语音都是免费的,所以,仅仅1-2年时间就快速爆增。好东西,口碑相传速度极快。
  C、销量几何提升,由于采用市场几何倍增学的原理,会员参与到绩效奖励,自身会积极主动、有效地去口碑相传,对于厂家来说,会不断地增加消费者,提升销量。
  3、对门店员工又有什么好处呢?
  A、绝佳的创业机会:只需引导每个到店消费的客户成为自己的下级会员或者通过自己的识别码付款消费,客户每次消费就可享受一定比例的佣金,不需再投资一分钱就可以有机会参与厂家或零售商的利润分配,通俗来说就是在工作的同时就在创业。
  B、对于目前就业难、工作难、生意难的现状,这样的低门槛、无风险、较高回报的消费创业项目,能给很多拥有梦想的普通人一次绝佳的创业机会和实现自我的平台。因为全员创业中终端门店销售员享受的创业分成与其服务和发展的粉丝量直接挂钩,更主动热情的服务客户与其获得更多利润回报的心理完美结合,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F2C+O2O+全员创业模式,任我行云流水新商业技术平台为产业链创新而来,面对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商机,你又是以怎样的目光来看待的呢?
03-20 16:23|分享
03-20 15:23|分享
03-20 15:19|分享
03-20 13:48|分享
03-20 13:48|分享
03-20 11:50|分享
03-20 11:47|分享
03-20 08:55|分享
03-20 08:32|分享
03-20 08:29|分享
新浪地方站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模式泛滥&社交电商进入瓶颈期
日08:08&&来源:
原标题:模式泛滥 社交电商进入瓶颈期
  2015年互联网企业大吹“强强联手”的合并之风,2016年伊始,这阵合并之风吹到了蘑菇街与美丽说身上。上周,蘑菇街与美丽说这两大女性垂直电商网站正式宣布合并,成为2016年商界合并第一例。
  当下社交电商已经到了瓶颈期,模式泛滥,但真正做大的却不多。阿里力捧的“网红经济”更是增大了社交电商领域内的竞争压力。蘑菇街和美丽说的合并,突围的关键在哪里?
  资本寒冬的最好选择?
  合并后的新公司整体估值近30亿美元,蘑菇街CEO陈琪将出任新公司CEO一职,这是过去一年来首次大型合并案并未采取联席CEO制度。记者从接近交易人士处获悉,合并后虽然将维持双品牌运作,但美丽说CEO徐易容的重心已经转向海淘方向的H IGO业务。同时,此次合并不涉及股东退出,腾讯作为重要股东之一,对新公司追加了投资。
  美丽说和蘑菇街一直被业内喻为“双生姐妹花”,分别成立于2009年和2011年,都是定位于年轻女性用户的社交化平台电商,依附于淘宝平台的流量。当时的淘宝上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间激烈竞争,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蘑菇街和美丽说凭借社区中资深消费者分享高质量内容提供女性购物引导,并提供搭配、社区等服务,在电商购物狂潮中迅速崛起。
  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有接近10%的流量来自以美丽说和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社区,蘑菇街和美丽说这两大平台的电商导购转化率高达10%。这些成绩引发了阿里巴巴的警觉,马云在2013年提出“不扶持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阿里的流量入口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不扶持返利网站”,蘑菇街和美丽说双双遭到封杀。
  脱离淘宝平台后,蘑菇街和美丽说转向自建垂直电商平台,美丽说几番周转挖来大批淘宝店主和品牌,试图打造出小淘宝生态;蘑菇街走时尚买手路线,双方在离开淘宝后都试图探索出真正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在其后的近两年时间内,蘑菇街始终围绕“社交+电商”模式不断优化和升级,构建交易闭环,美丽说则侧重于转型C2C垂直电商,获得腾讯的投资和微信重量级接口。
  在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12月移动APP排行榜TOP500中,美丽说排名第96位,当月活跃用户数1480万人,蘑菇街排名第109位,当月活跃用户数1345 。1万人。可以做一个比较的是,排名第5位的淘宝当月活跃用户数分别是蘑菇街及美丽说的逾10倍。
  合并在这个时候对于渴望逆袭的两家来说,是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社交电商瓶颈期
  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社交电商这一概念开始被频繁提起。
  到底什么是社交电商?顾名思义就是“社交+电商”。一位专注于电商行业的投资经理向记者分析称,目前的社交电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蘑菇街和美丽说为代表,凭借用户对时尚、美容的兴趣和具体产品衍生出来的社交电商模式,这种社交电商以兴趣为连接,但主要的业务还是电商;另一类是以社交关系为连接,如微信的微商和网红经营的网店,本质也是变现和盈利,不同的是微商或网红往往拥有大量粉丝或深厚人脉,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商业模式。
  “但当前的社交电商也已经到了瓶颈期,不仅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旗下有子平台在做社交电商,还有许多新玩家也采用了这一商业模式,社交电商模式泛滥,但真正做大的却不多。”
  当前社交电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电商的核心仍旧是卖货。微信在2015年2月接入美丽说,业界曾经一片叫好,以为两者的结合能够颠覆行业,然而事实证明美丽说的经营并没有太大起色。“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后,能否利用社交优势提高推荐的效率,颠覆以往广告式袭击对用户造成的困扰,才是社交电商在大的电商平台下突破的缺口。”
  有趣的是,蘑菇街美丽说的合并是两位创始人自行选择的结果,而且还是自去年互联网领域多次合并案以来,第一次没有人套现的交易。
  蘑菇街CEO陈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两家公司的首次接触是在2015年12月,最初确实是从资方开始。“资方当然是从资方的角度考量,大家从竞争等角度看,合在一块会减少成本。最开始资方讲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但理性地从长远角度看,降低无效竞争、减少成本,两个平台在一块是可以更快覆盖更多女性客户的,迅速把其他竞争对手甩掉,同时对供应商、品牌商等等各种上游提升溢价能力,更主要的还是希望在女性媒体和女性消费领域里成为新的提供包围式服务生态性的集团,这是我们两个非常一致认可的大方向。”
  社交电商还能带来什么?
  目前看来,蘑菇街和美丽说的这一合并确实能够带来资源优化,与其各自烧钱厮杀,不如联合起来发力。根据规划,合并后的新公司在垂直领域内针对不同细分用户形成多个入口,向不同年龄层次和购买力的女性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挖掘新主流女性用户人群的时尚需求、社交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需求,进一步挖掘打造时尚与消费领域意见领袖,并在两大平台原有基础上加深对海外市场的探索。
  易观智库《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2016)》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为45.4%,较2014年上涨了6%,女性应用市场价值凸显。而在易观智库2015年女性最偏爱的应用TOP20(TGI)中,蘑菇街和美丽说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认为,蘑菇街和美丽说之所以合并,也是奔着上市去的。
  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合并后双方未来发展思路仍将延续“内容+商品”双引擎的思路,靠UGC、PGC、EGC、TGC的方式来创造内容,靠丰富多元的社交内容来吸引用户,以电商、广告、金融等更多维度的方式来实现变现,同时反哺生成更多优质内容,形成一个“内容-消费-分享”的良性循环,这是社交电商的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商只是整个商业模式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
  不过,社交电商领域的竞争压力仍不容小觑。淘宝从2015年开始已经大力转型扶持网红经济。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所说,网红一族的爆发和产生,将成为整个新经济力量的体现。
(责编:胡晓、陈键){"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专注TMT领域深度报道","permission":"COLUMN_PUBLIC","memberId":,"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资深媒体人,百度百家,虎嗅,36氪等二十多家媒体专栏作家","urlToken":"c_","id":14757,"imagePath":"4b70deef7.jpg","slug":"c_","applyReason":"0","name":"自媒体刘志刚","title":"自媒体刘志刚","url":"/c_","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6,"avatar":{"id":"4b70deef7","template":"/{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4b70deef7_l.jpg","articlesCount":52},"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v2-7b7d157eca2a252fce086_r.jpg","lastUpdated":,"imagePath":"v2-7b7d157eca2a252fce086.jpg","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9210],"summary":"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核心使用行为,社交电商也逐渐开始崛起,在网购交易规模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其典型代表就是微店、微商。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殆尽,传统电商面临着流量难、流量贵的问题。因而一些人便宣称…","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0,"publishedTime":"T15:17:26+08:00","sourceUrl":"","urlToken":,"id":3333387,"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false,"title":"社交零售看起来很好, 但称它“电商3.0”真的合适吗?","url":"/p/","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14757,"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v2-7b7d157eca2a252fce086_r.jpg","author":{"bio":"自媒体人","isFollowing":false,"hash":"d67a300ed6cde2cc47c33","uid":963800,"isOrg":false,"slug":"liu-zhi-gang-40-7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等二十余家自媒体专栏作者,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微信号互联网江湖 VIPIT1","name":"刘志刚","profileUrl":"/people/liu-zhi-gang-40-76","avatar":{"id":"037ca1ab1eb013afea0dfcd81c40a45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memberId":,"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718616}],"title":"社交零售看起来很好, 但称它“电商3.0”真的合适吗?","author":"liu-zhi-gang-40-76","content":"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核心使用行为,社交电商也逐渐开始崛起,在网购交易规模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其典型代表就是微店、微商。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殆尽,传统电商面临着流量难、流量贵的问题。因而一些人便宣称“搜索零售时代已经过去,社交零售时代开启“,很多科技评论人士称之为即PC端搜索以及APP搜索之后的“电商3.0”,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在笔者看来这恐怕是想多了,就现在社交电商平台发展模式而言只能说是对电商形式多样化的补充,改变搜索零售还远远无从谈起。新零售探索花样百出:社交零售让人眼前一亮移动互联网具有一些传统互联网的基因,但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殆尽,人们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许多改变,随时随地、碎片化、个性化是这一时期用户的主要特征,因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面临着企业转型的问题。马云说过:“纯电商已死,未来是新零售”。而关于新零售的设想,各路玩家由于观点不同行动也有所不同,从而助长了“新物种”的不断迭代。殊途同归,实行的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但目的却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渠道下沉,最终目的就是就是要找准用户,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时代,能够精准锁定目标群体,实现价值转化。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们也意识到渠道下沉的重要性,或布局线下渠道,或开拓线上渠道。但就目前来它们只实现了渠道扁平,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渠道下沉,渠道扁平强调更多的是缩减中间环节,是渠道下沉的一种策略。通过划小地盘的方式来消减中间经销商和增加零售经销商数量的做法。而社交零售的出现却让人眼前一亮,其主要经营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微店APP,以自用省钱分享赚钱的名义发展线下店主,以社交平台(主要是微信)为中心进行熟人营销,从本质上讲这其实就是对传统微商进行规范化、平台化的升级。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交零售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渠道下沉以及精准化营销。社交电商的优势在于通过社交的方式,激发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形成网状商业流,从而达到聚合移动流量的目的。而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做社交电商,都可以开微店,这样看来这种模式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渠道下沉,即时、高效、互动性强这是社交电商的主要特征。这种模式其实也是对新零售的一种探索,打破了长久以来零售商设计、搭建、运作和控制整个销售过程的单向链状关系,形成了各方协作参与、闭环而非链条的社交化业务模式。在此情况下,利益相关的四方:零售商、员工、消费者及供应商,角色和作用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原先的电商模式下,用户在网购时大部分都会参照其他购买者的评价,但这种信任背书大部分还是陌生人之间的,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用户和电商平台之间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商品的了解无法做到深入和透彻,这也为假货盛行提供了空间。而社交零售则是熟人之间的分享推荐,信任度更高,因此转化率也就更高,熟人之间彼此比较了解,知道需要什么,这样也就实现了精准化营销。由此可见,社交电商确实有着不错的发展态势,不过仅凭这些就宣称这将是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有些牵强。优点是有,但从当下情形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两方面来看,社交零售只能算得上是未来零售行业细分领域的补充,绝不可能引领新零售的发展方向。高歌猛进却难成大气:“正反馈效应”下“猫狗”们的地位难以动摇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平台型经济的发展史,目前为止概括来说就是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迁徙。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电子商务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领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社交电商就是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从而一飞冲天,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的“亲儿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交零售平台就能取代原先的搜索零售。一个风口的出现注定不可能只有一个玩家,阿里、京东们也会有自己的布局。原先阿里系的开放平台模式。自家不直接采购,而是做平台,赚流量费、交易提成费。京东采取的是价值链整合模式,自家直接采购商品来销售,并且自建物流,完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苏宁主要是打通线上、线下界限的O2O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他们也都各自建立了自己的APP,布局了移动端入口。而社交零售无论在怎么风生水起不可能对这些搜索零售商们造成大的冲击。当等级系统建立起来之后,越高等级的平台,在影响力和特权方面也越有优势,反过来,不断增加的影响力也会作用于这些高等级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实力,这是平台型经济都具备的正向反馈循环。互联网时代,二八定律普遍存在于多个行业,用户群体往往呈现两极化的分布,最后造成的一个局面就是:少数头部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中间地带被掏空,绝大多数玩家下沉到底层。显然在这种条件下,新兴的电商很难实现突破,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模式创新或者细分领域的专注使得其他玩家可以脱颖而出。天猫那么厉害还是出现了京东,猫狗大战激烈无比,可唯品会们还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专注垂直领域的创业逻辑都是以点触面,只有抓住个性化的需求,抓住某个领域的优势,才能快速实现商业化,在巨头环绕的市场竞争中谋得活路,“社交+电商” 就是借助模式创新实现了精准化营销,从而可以飞速发展起来,但“电商3.0”这个称号却与之并不般配。而且微信毕竟是一个社交平台,不是购物平台,微信产品中社交氛围过于深入和封闭,导致用户普遍对商业化信息的接受度不高,不少人看到朋友圈里的微商广告都会感到反感。一旦商业信息泛滥就会导致朋友圈人人喊打的情况。而且目前人们对于微信的使用频率较高,粘性较大,但这能保持多久还不一定,微信也不是这些社交电商平台所能控制的了的,微信的一些变化可能就会对社交电商平台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社交零售虽然发展迅猛,但无奈老虎不出山,猴子也就称不了大王,最优秀的社交零售平台也去冲击不了阿里京东们的电商霸主地位,社交零售取代搜索零售成为主流模式也就无从谈起。未来展望:巨头布局愈发完善,社交零售各要素受限太多电商平台的完整运营往往需要多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供应链、渠道、物流、营销这四大方面。我们就从这四个维度来看微商、微店们未来到底有没有希望成为所谓的“电商3.0”。先说供应链,消费者对优质品牌的需求在持续提升,而未来拥有品牌资源的公司将在转化率和复购率上明显胜出。在这一点上天猫京东们本身就具有这方面的优势,而且还在不断通过海外合作等方式拓展头部品牌的品种。越来越完善和细分的营销产品,还能有效满足商家投放需求,提升营销效果。而对于社交零售来说,即便是最优秀的社交电商平台确实做到货品全面,与传统电商巨头相比依旧差距甚大,简直不值一提。在对用户的话语权上自然处于下风。所以想要把社交电商平台做好,首先要确保供应链万无一失,这一点相对来说不好预判,但就目前而言差的还太多。再说渠道,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巨头们都在积极寻求跨界跨业合作,与基因互补的传统企业展开合作,成为电商企业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的新潮流。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移动电商、社区经济的布局,也成为传统电商渠道转型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反观社交零售平台,上文我们提到过数量庞大的线下店主,让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渠道下沉,这是社交电商平台的优势所在,但这其实也是社交电商最不稳定的因素。二八定律在销售这个行业往往体现得十分明显,在用户习惯尚未养成的新型电商领域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佣金有限,真正能挣到钱的微店店主数量少得可怜,挣不到钱就会导致店主流失,这样看来社交零售的销售渠道完全不是管理团队所能控制得了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又谈什么未来发展的高度呢?第三是物流方面,阿里拥有强大的队友四通一达,京东拥有自建的物流体系,在这方面传统电商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物流快递的最大价值其实是大数据,这也是阿里和顺丰互撕的根本原因。通过海量的物流数据(比如一个运单里面的收件地址、收件人信息),挖掘去新的增值价值。而社交电商在运输方面肯定和传统电商巨头没什么两样,但大数据的缺失这才是最致命的,这就引出了第四个大点营销。用户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如今决定互联网企业价值的不再是有多少用户,而是企业是否真是了解用户,是否能够唤醒用户的潜在需求、引起用户的兴趣,这就需要大数据来发挥作用。大数据的收集与运用是新零售时期营销的根基所在。消费变革的起点一定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新零售发展方向,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核心是通过商品经营人。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提升自身的数据能力,真正实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全面的大数据收集需要挖掘用户在各个场景中的行为数据,需要精准数据洞察并连接流量场景和营销运营资源。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点出发,进行小规模定制化生产和虚拟的、数字化产品的创造。通过不断挖掘用户的需求、喜好与兴趣,有完整的用户各种标签属性;能够智能匹配的算法技术,精准定位到对应的每一个用户身上,提高成单率。传统电商巨头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布局,可以充分挖掘用户的行为习惯,因而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信息推送,这显然不是社交电商们所能实现的,即便是熟人推销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的各种需求,而未来的大数据将比用户本人更了解自己。由此可见,以京东、阿里为首的传统电商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凭借自身对站内站外营销资源的掌控以及追踪用户购买行为等方面的优势,打通产业上下游,实现了从营销决策、用户定位到落地销售、数据反馈的营销全链路布局。这些社交零售显然无法实现,并且多个维度受到限制,不要说是什么“电商3.0”升级了,未来能否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个未知数。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转载保留作者信息,违者必究。","updated":"T07:17: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7b7d157eca2a252fce086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社交化电商"}],"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500,"height":300},"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c_","name":"自媒体刘志刚"},"tipjarState":"inactivat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5:17:26+08:00","url":"/p/","lastestLikers":[],"summary":"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核心使用行为,社交电商也逐渐开始崛起,在网购交易规模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其典型代表就是微店、微商。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殆尽,传统电商面临着流量难、流量贵的问题。因而一些人便宣称…","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31145ade769d78aff3e7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易到用车"}],"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自媒体人","isFollowing":false,"hash":"d67a300ed6cde2cc47c33","uid":963800,"isOrg":false,"slug":"liu-zhi-gang-40-7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等二十余家自媒体专栏作者,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微信号互联网江湖 VIPIT1","name":"刘志刚","profileUrl":"/people/liu-zhi-gang-40-76","avatar":{"id":"037ca1ab1eb013afea0dfcd81c40a45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c_","name":"自媒体刘志刚"},"content":"近日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超40万的易到车主完成提现,随着提现兑付,易到运力也开始大回归,不少地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线城市的运力基本恢复单日涨幅超300%。其中太原最高,增幅达487%,昆明、郑州、温州等城市派单成功率已接近100%。广大易到司机们,为何依然对易到不离不弃?易到司机的忠诚度为何会这么高?易到运营模式的高稀缺性,铸就司机们的高度忠诚司机们在获得自己的应有收益之后,依然坚挺易到,具备高度忠诚,这离不开易到商业模式的高度稀缺性,在这里有着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易到的司乘双选模式“易到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个可以让司机自由选择接单与否的平台。只有在易到,服务好,车型好的司机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就像淘宝一样,乘客可以在选车界面看到司机的信息,评价,车型,再决定要选哪一台车,在别的平台,都是派单的,宝马5系去和一台宝骏730都是同样的,这是对司机的不尊重,所以很多司机只跑易到。”一位易到车主如是表示。在业内易到一直坚持双选模式。在笔者看来,双选不仅保证了司乘双方的平等权利,非常有效地实现了对于司机服务质量和乘客基本素质的市场化管控,同时对于司乘双方权利的尊重,也让易到沉淀下了一批忠诚的司机。易到历经波折,司机们不离不弃,高度忠诚,与此有莫大关系,因为只有易到才真正懂司机,真正将司机们的权益落地。最贴合消费升级浪潮当下最大的风口莫过于消费升级。用户的消费习惯早已从“购买产品”嬗变为“享受服务”。人们愿意为成本更高、更稀缺的商品支付高价。易到作为整个网约车市场专车品牌的开创者和先行者,早在2010年开创中国网约车市场时,就瞄准了高端商务人士的出行用车,直击消费升级浪潮。一直坚持在车辆车型、目标群体、服务品质、客单价格等方面与传统巡游出租车形成差异化互补的关系。在易到坚持7年“高品质、差异化发展”的品牌定位下,包括高端商务人士在内的众多用户,也都对易到形成了“高素质司机、高素质乘客、高品质车辆”的良好口碑。在笔者看来,其他的约车平台更像是地摊货,而易到更像是专卖店,产品、服务逼格更高。如今大家都抱怨网约车滴滴的价格高,没有补贴之后,价格高实属正常,但是滴滴只做到了提价,品质上并没有水涨船高。也就是说地摊货卖到了专卖店的价格。而易到价格并未上涨,但是品质始终如一,历经风波之后,运营上更是【无则加勉】。价位上相差不大的产品,品质却天壤之别,同样价位,用户购买地摊货还是去专卖店购买,无需赘言。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是鸭先知,因为鸭子是从业者,更懂得行情。历经风波之后,司机端不离不弃,高度忠诚,更没有转投其他平台,因为从业者司机们更懂行情,明了未来大趋势。易到的圈层文化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的,社会性的最佳反射就是圈层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网约车发展至今多年,专职司机在这里找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物质报酬之外,还有朋友、社交圈、故事。这么多APP里面,为什么活跃度最高的是微信,因为这里有你的社交圈。易到司机们在易到多年,早已有自己的社交圈,在笔者看来这个是最牢固的,易到经历资金风波,司机端陆续回归,看似呈碎片化,但是并非完整的碎片化,而是藕断丝连的碎片化,有圈子这层纽带,司机端全面回归也只是时间问题。反脆弱性下:司机端的高忠诚度将释放“乘数效应”《反脆弱》——塔勒布《黑天鹅》之后的续作。在本书的定义中,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即在冲击中受益壮大。易到虽然在最近面临了不小的风波,但是已经化险为夷,巨浪过后,内部的防御系统无疑将更加完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则加勉】将一直成为团队的警示鸣钟。而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公司需要具备的不正是永葆战斗状态吗?所谓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变的更加强大。据了解,易到近期将就专车运营做重大战略调整,包括战略布局、运营体系、定价策略、司机及乘客奖励政策等方面均将作出调整优化。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重新使用易到,易到还开启了充值返现活动,老用户最高可以获得50%的充值金返现。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跟易到经历过“大难”,接下来终于该“享福”了,这个时候为什么要走那?当然,这份“福气”也是易到跟司机们一块争取过来的。另外,尽管易到经历了资金风波,但是它依然是占有不小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第一家网约车平台,易到已经走过了7年了,即使被滴滴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它依然月活跃用户达到486万,仅次于滴滴排名第二。而在中高端的专车领域,易到是毫无疑问的首位。如今易到的情况已经不断好转,目前易到一个月时间分别获得4张网约车牌照,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在政府监管层面,政府对易到还是有足信任的。网约车新政之后,合规的运营车越来越少,坊间一度流传的段子:网约车新政=丈母娘选婿要求,即是明证。司机成了市场上所有玩家都在不断争夺的最宝贵资源,易到司机端资源充足,而且高度忠诚,可谓是风雨同舟,加上易到团队历经风雨具备反脆弱属性,司机端的高忠诚度无疑将释放“乘数效应”,未来很是值得期待。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个人微信号:,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3:32:59+08:00","url":"/p/","title":"易到运力大回归:司机忠诚度何以如此之高?","summary":"近日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超40万的易到车主完成提现,随着提现兑付,易到运力也开始大回归,不少地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线城市的运力基本恢复单日涨幅超300%。其中太原最高,增幅达487%,昆明、郑州、温州等城市派单成功率已接近100%。广大易到司…","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智能电视"},{"url":"/topic/","id":"","name":"创维酷开品牌识别度"}],"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自媒体人","isFollowing":false,"hash":"d67a300ed6cde2cc47c33","uid":963800,"isOrg":false,"slug":"liu-zhi-gang-40-7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等二十余家自媒体专栏作者,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微信号互联网江湖 VIPIT1","name":"刘志刚","profileUrl":"/people/liu-zhi-gang-40-76","avatar":{"id":"037ca1ab1eb013afea0dfcd81c40a45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c_","name":"自媒体刘志刚"},"content":"近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深圳市雷鸟科技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腾讯,后者以4.5亿元人民币认购雷鸟科技新增注册资本2,027万元,获得本次增资后雷鸟科技16.67%的股权,TCL多媒体的全资子公司FFalcon持有的雷鸟科技股权比例将由54.05%减少至45.55%。增资完成后,雷鸟科技将不再是TCL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雷鸟作为今年3月底刚刚成立的互联网电视品牌,虽然在老牌电视领域,算是进军互联网电视比较晚的一批,但是短短几个月便获得腾讯入股,可谓是实力不凡。当然,与其说是雷鸟做的好导致腾讯入股,倒不如说是腾讯战略诉求驱动更为妥帖,毕竟就在上个月,酷开获得腾讯的3亿元投资,腾讯占投资后酷开股权比例7.7142%。腾讯对智能电视的喜爱早已初现端倪,早在 2015 年,腾讯还参与了另一家互联网电视厂商微鲸科技的投资。腾讯不仅“认领干儿子”,自己也有“亲儿子”,去年年初,腾讯便自己做硬件,推出代表其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品牌——“企鹅电视”。可以看出,腾讯在智能电视领域发力不小,其背后又有何缘故,获得腾讯投资的电视品牌这个“护身符”效果显著吗?移动互联网增长乏力:新的流量场景成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香饽饽”电视是早期的生活娱乐重心,其作为「产品」的潜力有目共睹。只不过在互联网第二波浪潮到来之后,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端屏幕的交互性和移动便携性让传统电视的娱乐性优势不再明显,在拥有操作系统和强大内容生态后,智能电视重新拿到了互联网赋能后的重要筹码。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电视4月份日均活跃终端数已达4896万台,日均开机率为46.1%,日均每终端开机时长4.9小时,OTT大屏日均累积开机次数为9738万次。这意味着OTT大屏每天可为广告主提供接近1亿次的开机广告曝光机会。乐观的看,智能电视的广告营收能力正在回暖,而这要归功于客厅经济的巨大潜力。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智能手机,平板的问世,让智能电视的地位岌岌可危,然而随着智能机发展到了天花板,智能电视又重新成了巨头们布局的香饽饽。对于腾讯来讲,是一家纯软件公司,硬件以及线下业务是其短板,企鹅电视上市后,不温不火,就是最好的明证,要想进军智能电视领域战略投资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腾讯而言,视频内容会是腾讯进军智能电视领域的重点突破口。毕竟,现阶段优质视频内容才是用户的强需求。除此之外,腾讯阵营智能电视的市场占有量,又对腾讯视频的月活量起着助推作用。毕竟硬件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360做智能手机一样,预装软件下,提升了360的全家桶的市场占有量。腾讯以内容为核心,以微信打通多屏,提升用户粘着度,来充分发挥腾讯的优势,实现纵向突破。在此基础上,腾讯会利用电视平台作为连接的展示中心,横向拓展游戏、购物、社交等应用,纵向着眼于其家庭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实现产品—用户—家庭的互联网+战略纵深。另一方面,腾讯入股智能电视领域,通过利用系统底层打通厂商,通过关系链底层推进智能硬件设备的普及及在生活领域的深入,或许是一件成本不高,但可能收益极大的事。其实不止是腾讯,攻占客厅一直是全球IT巨头心中放不下的情结。苹果公司一直有推出Apple TV的想法,想以新型智能电视占据客厅。微软公司则倾力打造XBOX,寄希望于把操作系统的优势转化为硬件优势,从游戏切入客厅。这一领域竞争者众多,目前各大势力都进入中国争夺市场份额。近日,阿里召开发布会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X1,特有声纹识别以及声纹支付可以实现整个购物过程,即加入购物车——下单——支付。虽然一个是智能电视,一个是智能音箱,但是本质上与腾讯与阿里战略的战略路径一脉相承,都是以语音技术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客厅的“剩余价值”,以填补移动端增长乏力的市场空缺。此外,腾讯频频出手投资入股互联网电视品牌,这也是对老对手阿里数娱去年发起成立未来智能电视合作联盟一次直接对抗。据悉,去年10月阿里数娱联合海尔、康佳、长虹、海信、飞利浦等多家电视机厂商组建“未来智能电视合作联盟”,确保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同时完成了对大屏端的布局。腾讯直接出手控股互联网电视品牌,这是和老对手阿里在前景巨大大屏客厅经济领域全面争夺“用户”流,相信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大咖”后续还会在互联网电视布局有大招等着对方。半路杀出腾讯:行业洗牌还是引不起质变的量变对于腾讯来讲,大力加持智能电视市场,有着诸多优势,但是最终能否形成战略布局那?在笔者看来,腾讯占据了地利、人和,可是唯独不占天时,没有了天时,还是无力回天。2011年开始,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液晶电视开始不断涌入消费者的视野。2012年以来,智能电视的发展再次加快步伐,2013年智能电视再度引爆市场舆论,成为消费者的焦点。发展至今,智能电视市场裂变为互联网厂商、传统厂商、国际品牌三大阵营。从技术、服务、产品、生态等各个维度影响着消费者,重塑国内市场格局。以乐视、小米、酷开、微鲸、暴风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此起彼伏,以服务为核心、以硬件为载体,展开了对传统厂商的逆袭;TCL、创维、海信、康佳等老牌传统厂商则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利用供应链的优势形成母品牌的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则是利用互联网子品牌开启了互联网转型;国际厂商则是利用技术和上游持续保持对国内厂商的影响力,并且凭借各自影响形成了以三星为代表的“曲面派”以及LG为首的“平面派”。目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乐视是曾经的领头羊,一度领跑行业,可是如今陷入债务危机,恐难翻身,未来也将处于长久的蛰伏期。可是乐视之外的其他家厂商实力并不容小觑,而且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多年,积累起来了一定的口碑与知名度。酷开依托于创维电视而生长出来的独立互联网品牌,品牌创立于2010年,算是互联网电视领域的老品牌,可是品牌认知度,以及销量并非老当益壮,品牌知名度远不及乐视、PPTV、暴风TV、小米等。新成立的品牌雷鸟,虽然靠着TCL,可是由于进入时间太短,在巨头林立的智能电视领域想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并非易事。一方面是腾讯扶持的智能电视品牌在业界并不抢眼,另一方面,智能电视市场虽然没有像智能机一样陷入增长瓶颈,可增速却已经放缓。2016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品牌的这种“颓”式就已经表现出来。其看点有三个:第一是,推出微投、激光电视、VR等更多的边缘产品,以期望补充主业的成长不足;第二,加大大尺寸产品的市场投入,以大尺寸的高价位为切入点补充资金端的过度失血;第三,第三季度末开始,乐视小米等进入产品涨价周期,以此应对上游市场的价格波动。而这些行业遇冷的征兆,在2017年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下滑”。这些年大部分用户都已换上了智能电视,而按照智能电视 5 - 6年的换机周期来算,这两年正处于换机期的中间时段。再加上智能电视在设计及技术并没有出现显著的突破,因此用户换机的动力也很难被调动起来。在笔者看来,腾讯早已看中智能电视的市场价值,不然也不会在智能电视发轫之际,推出自己的硬件产品——企鹅电视,但是缺乏硬件基因的腾讯并没有做起来,反倒错过了最佳时机,如今天时已过,智能电视销量并不会像像前两年一样,出现井喷,再加上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小米、暴风TV、PPTV等互联网品牌电视,也在抢夺用户,靠二线品牌酷开以及新成立的雷鸟挖掘客厅剩余价值,很难奏效。进入腾讯“朋友圈”吊炸天?看好行业,不代表公司最后能胜出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看着人间在打仗。侥幸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凡人”,入了“神仙”们的法眼,进入神仙们的“朋友圈”。可是就代表着一定打胜仗吗?未必。对于资本而言,投资一家公司,代表着对公司的认可,毕竟真金白银的砸下去,不认可不会投。而同一赛道投资很多家,行业认可远大于对投资公司的认可,毕竟重视行业才会多投,投资两家的胜算概率也会变大。腾讯先是重金砸中酷开,近日又以4.5亿元人民币认购雷鸟科技新增注册资本2,027万元,表明了看好智能电视行业的用户价值,可投中好几家,代表着不信任,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之心路人皆知。因此,对于被巨头投资的公司,有一定价值,但是并非护身符。另外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腾讯入股的品牌,酷开、雷鸟均为传统电视厂商孵化出来的互联网品牌,有这样的布局,一点不奇怪。一方面,传统电视供应链、制造工艺成熟,不像乐视、小米等纯互联网品牌,制造体系不完善,不能跟腾讯形成很好的互补。另一方面投资传统电视孵化的互联网品牌,不仅基因较为匹配,而且便于发挥自己的生态价值。基因匹配,是因为腾讯以及酷开、雷鸟均为互联网公司,团队容易磨合,而非创维、TCL这种传统电视企业。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不像小米、PPTV等,在智能电视上的心思过多,容易跟腾讯发生利益纠纷,投资雷鸟、酷开,腾讯更容易挖掘客厅价值。被腾讯投资,与其说是自身价值多大,不如说是腾讯看好智能电视领域,而且自身容易被“操控”。当然,腾讯入股,对雷鸟、酷开来讲都将提供无与伦比的内容资源,资金支持、流量支持,未来也还是很值得期待的。科技自媒体刘志刚,微信号:,订阅号:互联网江湖,转载保留作者信息,违者必究。","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08:32:39+08:00","url":"/p/","title":"左手酷开,右手雷鸟:腾讯在智能电视领域唱的是哪一出?","summary":"近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深圳市雷鸟科技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腾讯,后者以4.5亿元人民币认购雷鸟科技新增注册资本2,027万元,获得本次增资后雷鸟科技16.67%的股权,TCL多媒体的全资子公司FFalcon持有的雷鸟科技股权比例将由54.05…","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FULLINFO":true}},"User":{"liu-zhi-gang-40-76":{"isFollowed":false,"name":"刘志刚","headline":"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等二十余家自媒体专栏作者,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微信号互联网江湖 VIPIT1","avatarUrl":"/037ca1ab1eb013afea0dfcd81c40a457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liu-zhi-gang-40-76","bio":"自媒体人","hash":"d67a300ed6cde2cc47c33","uid":963800,"isOrg":false,"description":"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等二十余家自媒体专栏作者,长期专注于TMT领域深度报道。微信号互联网江湖 VIPIT1","profileUrl":"/people/liu-zhi-gang-40-76","avatar":{"id":"037ca1ab1eb013afea0dfcd81c40a45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next":{},"c_":{"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api/columns/c_","name":"自媒体刘志刚","creator":{"slug":"liu-zhi-gang-40-76"},"url":"/c_","slug":"c_","avatar":{"id":"4b70deef7","template":"/{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品电商零售新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