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佑和世间承诺的事情有什么区别

菩提心具体是什么意思? - 知乎14被浏览10967分享邀请回答1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来源:西园寺菩提静修营|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菩提心是贯穿始终的。
  发起菩提心,不仅是走上菩提道的开始,也是成为菩萨行者的标志。而整个大乘的修行,虽然法门众多,宗派纷呈,但都是围绕修学菩提心、实践菩萨行两大内容展开。其中,又以菩提心为重中之重。因为菩萨行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是菩提心的具体落实,故佛典也称之为&行菩提心&。
  在此,将围绕菩提心的修行,分别从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种类、菩提心与皈依、菩提心与七支供、菩提心与出离心、如何发起愿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戒、受菩萨戒、行菩萨行、菩萨行与空性见十个方面进行介绍。
  在听闻菩提心教法之前,首先要端正闻法态度,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什么才是正确的闻法态度?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宗喀巴大师总结为&离三种过&和&依六种想&。
  所谓&离三种过&,即远离三种有过失的闻法态度。《道次第》云:&若器倒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住。&这段论文中,分别以覆器、垢器和漏器,比喻学人闻法时不用心、带有成见及闻后不思维三种情况。
  所谓覆器,即器口倒覆,即使天降甘霖也无法盛载其中。同样,内心尚未对法开放时,法水也不能进入心田。哪怕听得再多,心中依然空空如也,无所得益。所谓垢器,即器内已是五味杂陈,即使注入清水也会变得苦辣酸甜,不复本味。同样,每个人在接受佛法前,也已形成自身的固有观念。在闻法过程中,应将现有成见通通放下,以清净无染之心接受佛法,就像我们喝水前会洗净杯子那样。如此,才能感受本然的法味,而不是被固有观念改造过的、杂染变质的佛法。所谓漏器,即器皿开裂破损,即使不断加水也会很快漏失。同样,如果闻法后不再如理思维,依教奉行,也如漏器一般,不能使所闻法义长存心田。学法的过程,是将佛法正见转变为自身观念的过程。这就需要在闻法后进一步思维,通过反复不断的思维来强化,来巩固,使法义在我们的心相续中生根发芽。
  依六种想,则是闻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六种观想。首先,是把自己视为病者。说到病者,我们比较容易想到身体疾病。其实,身病只是暂时的,更长久的还是心灵疾病。无始以来,我们始终在轮回中流转,生死不息,烦恼不止,皆因种种心病所致。所以,人生最大的疾病不是其他,正是无明制造的迷惑和烦恼。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疾病的过患,本着治病的态度闻法,把法师当做医生想,把佛法当做药物想,把修行当做治疗想,把如来当做正士想,对正法生起久住想。倘能对法生起殷重心,生起难得想,才能使之成为改造生命的有效疗法。否则,往往只是把佛法当做一种学理或玄谈,学得再多,也不过是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点缀,在言行上增加一些佛法的包装,于安身立命全无干系。
  所以,希望大家本着正确的闻法心态学习菩提心教法。这样才能纳法于心,进而依法调整心行,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1.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明了学佛的重点在哪里。佛法是心地法门,整个学佛过程,正是从了解心行到改变心行的过程。
  我们的心好比土地,每个起心动念则是播下的种子。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我们有过许多想法,也做过许多事情,这些所思所行很快会成为过去,但内心留下的种子却将在未来继续作用,影响生命的发展轨迹。其中,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有烦恼种子,也有解脱种子。当善的种子萌芽时,当我们生起爱心、慈悲心时,当下就是安乐的,周围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份安乐。反之,当恶的种子作用时,当我们生起贪心、嗔心、嫉妒心时,当下就是痛苦的。一旦将这些贪嗔之心表现出来,周围的人也会受到伤害。
  正是这种心的相续,决定了生命的现状及走向。为什么我们内心充满烦恼,充满痛苦?就因为其中有太多不良种子。这些种子又会不断制造心灵垃圾,使内心成为一个充满污垢的垃圾场。如此,痛苦就在所难免,沉沦也在所难免。所以说,烦恼乃至轮回都不是外在的,而是来自我们内心,是心在操纵这一切,也是心在决定这一切。如果我们想要远离痛苦,就要从因地予以断除。
  学佛是耕耘心田的过程。当年,佛陀曾来到农庄托钵,有位正在耕种的婆罗门质问道:&我们努力耕种才有收获,你们为何不去劳作?&佛陀回答说:&长者,我也是耕耘的农夫!&婆罗门不解:&我从未见过沙门在田间劳作,何出此言?&佛陀向他解释说:&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杂阿含经》卷四)。&轭和辕,是驾驭牲口的配件。诸有,为众生果报,有因有果故谓之有,包括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总称诸有。如果我们能以对三宝的信心为种子,以修行进行灌溉,以智慧和惭愧驾驭心行,以正念作为守护,才是善巧的耕耘者。这样的耕耘者,将不再招感轮回果报。
  以信心为种子,代表我们对信仰的选择,也就是以三宝作为人生的究竟归宿。然后,还须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使种子在内心扎根。否则,佛法对我们永远只是一种学理,一种说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虽然也自称为佛教徒,也常常敬香礼佛,可佛法对他们的生活却丝毫没有影响,所作所为依然不会超出固有的观念和习惯,这种学佛是不会产生效果的。就像农夫,如果不在田间播种,不去努力耕耘,即使天天到地里走一圈,看一遍,甚至日以继夜地守在那里,可能有收获吗?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同样。如果不发起菩提心,不在内心播洒菩提种子,未来怎么会结出菩提之果?
  2.大乘人的标帜
  如果说皈依是成为佛弟子的标帜,那么,发菩提心就是成为大乘人的标帜。《菩提道次第略论》(以下简称《道次第》)云:
  是若念须入大乘,何为入大乘之门耶?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于身心何时生起,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
  在这段论文中,宗喀巴大师明确告诉我们:一旦发起菩提心,即使尚未具备其他功德,也已跻身大乘之列,堪为菩萨行者。接着,论中又进一步说明:
  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理亦成也。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如《入行论》中说:&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也。&
  正因为菩提心是大乘人的标识,所以,一旦舍离菩提心,即使已经通达空性,也将退为声闻学人。可见,大乘的评判标准,是以菩提心的有无来决定。论中还引《入菩萨行论》为证:&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此处所说的&佛子&,特指菩萨道行者。因为他们不像声闻那样以自了为足,而是行佛所行,像佛陀那样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佛陀的真正继承者。
  可见,菩提心不仅是步入大乘的门径,也是简别于二乘的不共标准。
  3.成佛的不共因
  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职称,不是地位,不是荣誉,而是内在的生命品质。这一品质包括智慧和慈悲两大内涵,由空性见成就智慧,成就解脱;由菩萨行成就慈悲,成就福德。其中,解脱是三乘共有的目标,无论声闻、缘觉还是菩萨,都要具备解脱能力,而慈悲则是大乘菩萨特有的行门。当然,这不是说声闻行者就不修慈悲。事实上,声闻行者同样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同样随缘弘法,利益大众。但区别在于,他们并不以成就慈悲作为必修法门,作为究竟目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菩提心为前提,这种慈悲修行也是缺乏力度,缺乏担当的。
  关于这个问题,《道次第》以比喻作了说明:
  如以水、粪、暖及地等,若与谷种合者,则为谷苗之因。若与麦豆等种合者,则亦为彼苗之因。故水、粪、暖等是共同之因。青稞种者,随与何种缘合,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以彼所摄持之水等,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如是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通达空性之慧者,如水、粪等,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
  就像耕作需要种子、阳光、雨水、肥料和土地。其中,种子是作物生长的不共因,由麦种生长麦子,稻种生长稻子,其果实是由种子包含的特性所决定。而其他条件则是一切作物生长所必须,属于共因。对修行来说,空性慧就像阳光、雨水、土地那样,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的作用相当于种子,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唯有发菩提心,修利他行,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圆满的生命品质,此外别无他途。
  接着,《道次第》又引经论为证:
  《宝性论》云:&胜解胜乘为种子,慧者为生佛法母。&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如父之种子。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譬之父为藏人,则不生汉胡等子。父为子姓,此因决定。于藏母身,则能生种种子,是乃共同因也。
  孩子虽然是由父母共同生育,但以父亲为决定血统的不共因。对修行者来说,如果能对大乘具足胜解,其作用有如父亲,而通达空性的作用则如母亲。有空性慧之母,故能成就解脱;有大乘菩提心之父,方能成就佛果。
  以上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菩提心和空性慧对于修行的不同作用。没有菩提心作为种子,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没有空性慧作为解脱共因,也不能结出无上菩提的殊胜果实。
  二、菩提心的种类
  关于菩提心的种类,各经论有不同归纳方式。
  在《入行论》和《道次第》中,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在《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为世俗发心和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显扬圣教论》云:
  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
  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则开为十种,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
  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证得无上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正如《瑜伽师地论&发心品》所说: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愿菩提心的特点,是以希求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无上菩提为所缘。就希求这一心行本身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事实上,希求伴随着每个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侧重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自己学习优秀,工作出色;希望买套房子,买辆汽车;希望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这些都属于希求。其实,发菩提心也是这样一种&我要达成什么目标&的心行,区别只是在于希求内容,是由希望个人得益转而希望利益大众。这种不同的希求内容,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生方向&&一是解脱成佛,一是继续轮回。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是以希求作为菩提道的起点。他们的愿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圆满生命品质,一是利益所有众生。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下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西方净土。此外,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也是广大佛子耳熟能详的。他在因地修行时,为救度因杀业深重而堕落地狱的母亲,于十方诸佛前至诚发愿: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恶道众生是无量无边、难以穷尽的,但地藏菩萨却毫无畏惧,勇于担当,甘愿将他们度尽之后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愿力。
  除佛菩萨在因地的不同发愿外,我们平时所念的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萨行者的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要发愿救度;对于无始以来的烦恼,我们要决心断除;对于诸佛开显的法门,我们要精进修学;对于至高无上的佛果,我们要努力成就。所有这些愿望,都属于愿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是将誓愿转化为利他行为。当我们有了利益众生的愿望之后,需要将愿望落实到行为上。为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应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制定相应规则,也就是说&&我必须为利益众生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否则的话,凡夫心会有种种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个人利益暂时出现冲突时,&我执&会本能地对利他产生抗拒,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规则,使自己无法回避。
  菩萨戒,就是为发心修习大乘菩萨行的学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将止恶作为准则,也将行善以戒律的条文固定下来。菩萨戒在的弘扬,主要有三种。一是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轻。二是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轻。以上两种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还有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的在家菩萨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轻。
  菩萨戒虽有种种不同的戒相和细则,但核心无非是六度四摄。所谓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摆脱烦恼,一是抵达彼岸。六度,就是通过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所谓摄,就是摄受。如果六度比较偏向自利的圆满,那么四摄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饶益有情,以爱语开导其心,以利行帮助他人,以同事感化众生。相对自利来说,利他还特别需要注意与人交往的善巧,必须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帮助,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3.胜义菩提心
  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这些愿行仍是不究竟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础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满不平等的,故称世俗菩提心。如何将这种有限的愿心转化为无限的慈悲?需要通过空性慧进行提纯,进行拓展,将发心过程中掺入的各种杂质逐步剔除。唯有通达空性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才能对众生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须证得空性后才能发起,换言之,是初地菩萨才能做到的。
  三、菩提心与皈依
  皈依,代表着我们对三宝的信赖,也代表着我们选择三宝作为人生的究竟归宿。它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发起菩提心的基础。
  1.大乘皈依的殊胜
  通常所说的皈依,主要指声闻乘的皈依。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大乘皈依。《大乘庄严经论&皈依品》中,特别介绍了大乘皈依的殊胜,论云:
  一切皈依三宝中。应知大乘皈依最为第一。何以故?由四种大义自性胜故。何者四义?一者一切遍义,二者勇猛义,三者得果义,四者不及义&&大乘皈依者有四种一切遍。一者众生一切遍,欲度一切众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达二无我故。四者寂灭一切遍,生死涅槃体是一味,过恶功德不分别故&&
  大乘皈依有三种胜勇猛。一愿胜勇猛,皈依佛时,求大菩提,多生欢喜,知胜功德故。二者行胜勇猛,起修行时,不退不屈,难行行故。三者果胜勇猛,至成佛时,与一切诸佛平等觉故&&
  菩萨善生有四义。一者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者生母胜,以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者胎藏胜,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四者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
  大乘皈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体,二者大义,三者无边,四者无尽。问:&此云何?&答:&大体者,谓世间善根已得,超过二乘故。大义者,谓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无边者,谓成熟善根,能成熟无边众生故。无尽者,谓神通善根,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
  皈依差别有六种,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业、五相应、六品类。悕望为自性,至心求佛体故。大悲为因,为一切众生故。种智为果,得无上菩提故。不退为业,行利他难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为相应,具足三乘出离行故。二得为品类,世俗得,法性得,粗细差别故。
  这段论文中,从各个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大乘皈依胜于二乘的特殊之处。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参看无著菩萨所造的《大乘庄严经论&皈依品》全文。在此,我先给大家简单归纳几点,这是大乘皈依区别于声闻乘皈依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其一,皈依者必须具备大乘种性。关于此,我们可能会心存疑问:自己究竟有没有具备大乘种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须审视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发起真实的利他愿望。
  其二,皈依对象是大乘三宝。其中,佛宝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为大乘经典,僧宝为观音、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及现前的大乘僧团。
  其三,时间更为长久。声闻乘皈依的有效期是尽形寿,而大乘皈依不仅局限于今生,而是尽未来际直至成佛,正如皈敬偈中所说的那样:&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其四,发心更为广大。声闻乘皈依主要是为了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而大乘皈依却不以个人解脱为足,更以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为目标。
  只有认识到大乘皈依的殊胜,才能对大乘佛法生起真切皈依之心,这正是愿菩提心的所依。
  2.由发心完成皈依修行
  皈依后,还需要不断修习皈依,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巩固对菩提心教法的信心,使之落实于心行并产生作用。在印度和西藏的传统中,都有关于皈依的修行,我也编写过&皈依共修仪轨&,内容包括大乘的发心、忏悔、七支供、念诵皈依、发四无量心等。
  皈依不只是学佛的开始,事实上,它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从究竟意义上看,皈依者和皈依对象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开始时,二者确实存在差别,而且是巨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不是永远存在。修习皈依的目的,乃至佛法一切修行的目的,是开发众生本具的自性三宝,使自己和皈依对象融为一体,最终成就三宝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这一过程离不开皈依和菩提心的修行。没有皈依作为前提,菩提心的修行就没有依托基础;没有菩提心作为实践,皈依将永远停留于形式。唯有对三宝功德心向往之,并以佛菩萨的愿力作为自身愿力,以佛菩萨的所行作为自身行为,才能成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高尚品质。
  四、菩提心与七支供
  七支供是根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而建立,具有积资净障的作用,能为发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十大愿王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些修行似乎都很平常,为什么会被尊为愿王呢?原因就在于,这些愿望的所缘对象是无限的,是遍及一切的。
  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愿望,但常人的愿望非常局限,想到的无非是个别人、个别事。而普贤菩萨的愿力是以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不断强化这种愿望,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当心停留于眼前的人和事,是狭隘而有限的。唯有以无限的时空为所缘,才能进入心的无限层面。
  同时,《普贤行愿品》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最快时间内积累成佛资粮。用现代的话来说,《普贤行愿品》是积资净障的第一生产力。所以,藏传佛教也特别提倡《普贤行愿品》,将之作为一切法门的重要前行。事实上,《普贤行愿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前行,其本身也是殊胜的正行。因为这一法门是建立在华严见地的基础上,至顿至圆,我称之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依普贤大愿进行观修,就是对佛菩萨心行的模拟。使我们在模拟和比照中向佛菩萨逐渐靠拢,逐渐接近。
  七支供的内容,主要是将《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归纳为七支。支为肢体,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菩提心修法比做主干,七支供就是作为支撑的重点。在《入菩萨行论》中,&积资净障&这部分内容也是通过七支供的修行来完成。
  修习菩提心,就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视如己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把一切众生装到心里。我们问问自己:内心到底能装几个人?如果只是装着自己,或者只是装着个别人,那是绝对无法和菩提心相应的。这就必须打开心量,这种打开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要把自我的界限完全撤除,像虚空容纳万物那样,容纳尽虚空、遍法界的无量众生。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排斥的,是我们不愿利益的,就说明这种慈悲尚未圆满。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七支供的修行。相关内容,我在《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说,可以作为参考。
  1.礼敬支
  礼敬,即礼拜恭敬。佛法是从恭敬中得,如果对三宝缺乏敬意,法就不可能在我们身上产生作用。修习礼敬的方式很多,如拜佛、供灯、燃香、献花等。那么,应该以什么方法礼佛,才能迅速与诸佛相应,成就无量福德呢?
  现代人非常讲究效率,其实修行也不例外。或许有人会问:佛教不是强调不著相吗?要知道,不著相不等于不讲效率。正确的修行态度,是既讲效率,又不著于讲效率的相。如果以为不讲效率就是不执著,稀里糊涂就是不执著,不但成就无望,甚至可能会堕落恶道。因为轮回路险,不进则退。如果不抓紧现有的暇满人身修行,谁也无法保证未来去向何方,何时还有机会继续修行。所以,学佛同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到位,才能事半功倍,生生增上。
  礼敬支共四个偈颂,第一颂为三门总礼。三门,即身口意三业,对礼敬作总的阐述。偈颂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我们礼佛,通常会选择一位佛菩萨来礼拜,或礼拜释迦佛,或礼拜阿弥陀佛,或礼拜观音菩萨。在《普贤行愿品》中,却不以一佛二佛为礼敬对象,而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所缘,一一礼拜,无有遗余。更重要的是,以清净身语意三业而行礼拜。这就需要忆念佛菩萨功德,激发见贤思齐的至诚之心,从而远离散乱和妄想。从心里想着拜佛,到合掌、礼拜、起身,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明晰的观想,全身心投入对佛菩萨的礼敬之中。当我们以这种所缘和方法礼佛时,每一拜,都是向一切诸佛奉献的无上敬意,奉献的清净供养。
  其次是身礼。偈颂为: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身体是有限的,礼拜也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完成无限的礼敬?这就必须借助观想完成。所谓观想,就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助缘。因为心是无限的,想象也是无限的,一旦开发内心无限的层面,才能使建立在这一心行之上的有限行为转变为无限。在观想时,一方面可以参考《普贤行愿品》长行的内容,一方面还要祈求普贤菩萨的加持,通过对普贤愿力的信解来完成观修。
  首先观想自己化现无量无边的身体,观想宇宙中有多如微尘的诸佛菩萨,然后每位佛菩萨前都有一个我在礼拜。佛菩萨的存在是无限的,我的存在也是无限的。再进一步,观想每个我又在同时礼拜尽虚空、遍法界的无量诸佛。当我们这样观想时,每一拜都能成就无量功德,使我们迅速培福,广积资粮。否则,以凡夫有限的修行,永远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无限功德。因为无限必须以无限而非有限为因。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都是有限的,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有限而已。唯有在无限的心行层面,才能圆满无量福德。
  第三为意礼。偈颂为: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首先观想每一微尘中皆有无量诸佛,每位佛陀身边还有菩萨海会围绕。其次,观想法界有无尽微尘,所以,宇宙的任何一个空间都有诸佛菩萨存在,重重无尽,数不胜数。
  生命存在的当下就是无限。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空性,没有任何界限,也没有自他之别,一切分别都是人为的设定。比如这是中国,那是外国;这是敌人,那是朋友;这是喜欢,那是讨厌。所有这些概念都来自众生的执著,是由执著形成的分别和对立。由此,又会导致各种冲突,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一旦将这些错误设定撤除,生命当下就是无限的,和一切众生不分彼此,和诸佛菩萨心心相印。
  所以说,当我们观想无限时,并不是另外开拓一个无限,只是通过观想,将妄心建立的有限设定撤除,使心回复本然的状态,回复本具的无限内涵。
  第四为语礼。偈颂为: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接着,通过观想完成语言的赞颂。我们可以观想宇宙中有无限的我,每个我都在齐声赞叹十方诸佛的功德。我们还可以把自己观想为宇宙播音员,当我们礼赞佛陀时,整个天地都能接收到这些音声,整个宇宙都在回荡着这些赞颂。我们还可将听到的一切声响都观想为念佛、念法、念僧之音,观想为赞叹三宝无尽功德的音声,使身心融入其中,礼佛不尽,赞佛不绝。
  2.供养支
  供养代表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虽然恭敬主要发自内心,但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行为来体现。供养,就是强化恭敬心的重要方式,应以上妙物品而行供养。其中,包括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两种。所谓有上,即有限之意,尚未达到极致。所谓无上,即无与伦比,没有任何其他方式能超乎其上。
  首先是有上供养。偈颂为: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有上供养,是以最好的花鬘、伎乐、涂香、伞盖、衣服、末香、烧香、灯烛等种种供品供养十方如来,并且数量众多,有如须弥。如何才能得到这么多供品?这就需要通过观想。一方面,观想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转化为供佛的奇珍妙品;一方面,观想所供物品无量无边,遍满法界,以如此众多而胜妙的物品供养如来。
  其次是无上供养,这是相对有上供养而言。偈颂为: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胜解,是深信不疑的信解。我们以广大胜解之心,深信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存在,并以普贤菩萨的无限愿力,将有限供品转化为无限,以此供养诸佛。
  我们的心量有多大,供养就会有多大,福报也就会有多大。诸佛菩萨为什么能成就无量福报?因为他们的心是以虚空和法界为平台,没有任何界限,也没有任何阻碍。这就使依托于此的每个行为,都像融入汪洋的水滴一样,由一滴水成为大海水。
  3.忏悔支
  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始终流转生死,饱受烦恼逼迫,正是由于往昔业力所致。这些业力就像我们编写的生命程序,当它运行时,就会产生某种结果。有些是进入恶道的程序,有些是进入善道的程序。我们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程序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忏悔的作用,正是摧毁业力依托的基础。偈颂为: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要观想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对他们发起真诚忏悔之心,对以往所造种种罪业一一追悔,其中包括有意为之的恶行,也包括无意造作的业力。更重要的是,发誓从今以后永不再造。任何业力的形成都是有基础的,通过忏悔,就能摧毁业力依托的土壤,使之无法成熟,无法继续感果。因为所有业力都来自对某个行为的执著,而忏悔就意味着对这种执著的否定。如果这种执著已不存在,依附于此的业力自然也就无从生根,不复存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像法会前需要清扫场地那样,我们迎接菩提心的到来,也要忏悔业力,清理内心尘垢,为菩提种子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4.随喜支
  随喜就是对他人所做善行表示真诚的欢喜,由衷的赞叹。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内心会随之打开,善的种子也会随之增长。偈颂为: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对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二乘,乃至诸佛菩萨的所有功德,我们都要生起随喜之心,并加以保持。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能力都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一辈子所做的善行也未必能有多少。而成佛需要无量福德为资粮,仅凭一己之力,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佛了吗?就无法完成这个远大目标了吗?显然不是,所以就需要借助一些手段,而随喜就是迅速积累资粮的特殊途径。如果我们能以广大无限的发心随喜一切善行,所获功德将与行善者同等,有时甚至会超过对方。因为善行所招感的果报并不完全取决于行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不同的用心。当我们以无限之心随喜一切善行时,就如分身亿万,时时处处地广行善法,耕耘福田。
  此外,随喜还能克服嫉妒、排他等不良习惯,与众生结下善缘,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助缘,也是修习平等心的大好时机。当我们随喜平日漠不相关的众生时,就是在化解对他们的冷漠与隔阂;当我们随喜平日存在矛盾的众生时,就是在化解对他们的嗔恨与嫌隙。只要随喜心足够真诚,足够强大,就能逐步转化原有的不良情绪,令心量随之打开。
  5.请转*轮支
  虽然法是法尔如是的,不论是否有佛出世说法,都不会因此而有增有减,随之变化。但对众生来说,并没有能力认识这种真理,更无法依此修行,成就佛果。
  这就需要佛菩萨的引领,需要他们宣说法要,使众生因闻法而破迷开悟,走向解脱。所以,祈请佛菩萨乃至善知识说法,不仅是我们自身修学的需要,也是利益大众的需要。偈颂为: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世间灯,指诸佛菩萨,包括一切具足正见的善知识。众生长处无明黑暗,唯有在佛菩萨的指导下,才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迷惑走向觉悟。我们观想宇宙中有无量佛陀,然后观想自己化身无数,来到诸佛世尊面前。每一位佛陀面前,都有一个我在祈请。每一个我,又同时在祈请法界一切诸佛,祈请他们悲悯众生,广转*轮,使佛法在世间不断流传,利益人天。在座下,则应时时祈请善知识为众开示。同时,对那些宣说正法的善知识大力护持。护持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组织讲座,邀请大德说法;可以助印经书,普及正知正见,这些都是请转*轮的重要方式。因为弘法需要众缘和合,成就相关助缘,在说法者和闻法者之间架设桥梁,也是在以实际行动请转*轮。
  6.请佛住世支
  十方诸佛化缘将近,即将示现涅槃时,为令众生获得长久的利益安乐,我们要以至诚之心,请求诸佛长久住世,接引众生。偈颂为: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佛陀看到化缘将尽,即将入般涅槃。此时,我们要真诚劝请,唯愿佛菩萨长久住世。因为这样,佛法才能在世间薪火相传。关于请佛住世的修行,我们可以观想宇宙中有无量诸佛显现,然后观想每个佛陀前都有一个我在祈愿,恳请他们莫入涅槃。在座下,则以诵经、念佛、供灯、放生等种种方式,殷勤劝请一切善知识住世说法,度化众生。
  7.回向支
  最后,我们要把以上所修的礼敬诸佛、供养如来、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六支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偈颂为: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以上六支所修善根为证得菩提之因,我们将之回向众生,并以猛利意乐为之祝福,愿他们早日成就佛道。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是尽未来际的,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无尽。事实上,虚空是无法穷尽的,众生和众生的业力、烦恼也是无法穷尽的。为什么说有尽?只是用来反衬这份愿力的广大无边。即使无尽的虚空会有尽头,无尽的业力会有尽头,但我们所发起的愿力和回向也是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也就是说,这一愿力比虚空更长久,比世界更长久,比无量无边的众生更长久,这正是普贤大愿之所以被尊为愿王的关键所在。因为这一愿力的所缘对象是无限,时间跨度是永远。
  七支供的内容又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积资,为礼敬、供养、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五支;二是净障,即忏悔支;三是令功德增长广大,永不退失,即回向支。心是功德增长的土壤,唯有在无限的心田,才能圆满成佛所需要的无限资粮。如果心量狭隘,就像一块狭小的田地,即使修得再勤奋,再努力,收获的果实也极其有限。学习《行愿品》,就是要把普贤菩萨的无限愿力落实到自身心行,想普贤菩萨所想,行普贤菩萨所行,以此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样的话,我们当下就能和普贤菩萨相应,和十方诸佛相应。
  对于以上偈颂,我们应当了解其中内涵,如理思维,以至诚恳切之心缓缓念诵。
  五、菩提心与出离心
  学佛因缘各异,所求各异,但正确发心唯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两种。声闻行者发出离心成就解脱,大乘行者发菩提心成就佛果,此外皆非正途。那么,两种发心是否具有内在联系?或者说,大乘行者是否也需要发出离心?
  1.解脱为本,出离心为先
  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师将大乘佛法的纲领总结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明确指出:出离心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论云:
  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备出离、解脱的能力,惑业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么可能利益他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呢?所以菩萨同样需要生起出离心,而且要比声闻更强烈。没有真切意识到轮回之苦,没有迫切的出离愿望,所谓的菩提心终究会流于口号,发得肤浅而不真切。如果我们自身尚且耽于现状而无心出离,却要发愿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难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吗?
  论中,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
  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见诸有情是自亲眷,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个人解脱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希望带领众生共同出离。解脱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说,学佛就是为了寻求解脱,修行就是为了实践解脱。因而,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但对菩萨道行者来说,仅仅个人解脱还不够,还要推己及人,看到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苦难,而将这份出离心延伸到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共同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换言之,两条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终点。
  怎样才能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显然,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严格地说,必须具备解脱的经验和能力。最起码,也应了知解脱原理。否则,何以为众生向导?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东西的盲人,却要引领大众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岔路、障碍的陌生山道,不过是匹夫之勇,是于人于己皆无利益的愚痴行为,决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习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修习解脱行。
  所谓出离,就是愿离娑婆。它的心行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恋。但在今天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社会,人们已经制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诱惑,使心耽于其中,难以自拔。所以,现代人虽然觉得很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太苦。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刺激来转移痛苦,随时都有物欲带来短暂满足淡化痛苦,使我们在貌似快乐的幻影中疲于奔命,在种种物欲的刺激下日渐麻木。其结果,就是逐步丧失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去&自讨苦吃&?为什么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须知,这种感受正是生命的保护机制。就像我们需要定时体检,才能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时机。同样,唯有保持对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时进行对治。否则,到病入膏肓时,一切都为时晚矣。
  怎样才能使我们从麻木中苏醒?这就需要时时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因为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结局,而轮回则是凡夫无法脱离的轨道。正视这一现实,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对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才是人生的当务之急。
  【念死无常】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回避死亡,不愿想起,更不愿提起,似乎这样就能把死亡抛在脑后。事实上,我们逃得了吗?那个与生俱来的死亡,究竟在哪里等着我们?在《道次第》中,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考的角度。
  第一,思维死王必来,任何法不能解决。从古至今,不论国王还是乞丐,也不论强者还是弱者,谁能逃脱这一结局?不必说过去的人,就是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会说会动、似乎有着无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会到其他世界报到。在此期间,寿量无增而日减。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点,从来到世界的刹那起,我们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每度过一天,每增加一岁,都是在向终点靠拢。换言之,剩余时间也在随之减少,正如《法句经》所说的那样:&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第二,思维死期无定。当我们健康活着的时候,总以为生命会很强健,很长久。其实,人命不过是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次呼吸时,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们每一次心跳时,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寿尽而终者,也有许多夭折和横死者。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年轻健康,似乎有漫长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谁也无法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死神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等候,随时都可能不请自来。
  第三,思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当死亡到来,我们现在所执著的家庭、地位、财富,哪一样可以产生作用?我们可以因为家庭和睦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财力雄厚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身居高位就不死吗?事实上,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与死神进行交易。不仅如此,这一切反而会使我们生起诸般不舍,带来更多痛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的越多,执著也就越多,而这种拥有和执著又将成为临终前的障碍。一方面是对曾经拥有的留恋,一方面是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但死神不会因为我们留恋或恐惧就网开一面。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留恋和恐惧中,往往会使人失去提起正念的最后机会。结果,在万般无奈中随业流转。
  时时从以上三个角度忆念死亡,就会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幻,从而减少贪著,发心出离。所以说,念死是发起出离心的重要助缘。
  【念轮回苦】
  有情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头出头没,无法自主,充满种种苦痛。在佛典中,主要概括为八苦和六苦。倘能透彻轮回本质,我们就不会被它显现的种种华丽假象所迷惑。所以,轮回苦也是需要反复思维的。
  八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首先,是对生老病死无法自主。自从我们随业力投生世间的那天开始,就日复一日地为这个身体忙碌着,饿了张罗吃,冷了张罗穿。不想老,却老之将至;不想病,却疾病缠身;不想死,却不得不死。哪一样不是事与愿违?哪一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除了身体负担外,相爱的人天各一方(爱别离),讨厌的人冤家路窄(怨憎会),希求的一切无法得到(求不得),这些苦楚,都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即使我们与世隔绝,内心一样可以制造烦恼,即五蕴炽盛苦。为什么人们在满足生存所需之外,仍在不停地忙着?其原因,就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太多,垃圾太多,情绪太多,使身心处在不由自主的躁动中。
  除了八苦以外,《亲友书》还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定。在轮回中,我们时而生天享乐,时而堕落地狱,什么业力成熟了,就随什么业力投生,无法选择,而又无可奈何。
  其二,为不知满足。众生在无明怂恿下,不断制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纵容得失去节制。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人们越发忙碌,也越发盲目,早已看不清这些需求的实质。为之付出最多精力的,往往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在社会唆使下产生的追求。换言之,我们消耗生命换来的,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仔细想想,这是多么难以对等的交易啊。
  其三和其四,为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我们害怕死亡,却不断经受生离死别,不断在死亡和受生中辗转。不想死的时候,由不得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同样由不得自己。不必说投生,即使现前选择的职业,接触的环境,也往往是我们无力决定的。
  其五,为数数高下,即地位忽高忽低,变化不定。在这种动荡和变化中,痛苦在所难免。
  其六,为无伴之过。人们都害怕孤独,所以要成家,要寻求感情慰藉。但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从来都是一个人独自上路。即使血脉相连的亲人,也无法携手同行。当然,如果彼此业缘深厚,未来还会继续相遇。但在一定时期,必定是孑然一身,无人相伴的。
  思维死亡无常和轮回过患,不是为了让我们陷入沮丧和痛苦中,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现前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否则,就会处于习惯性的麻木中,以为可以这样永远过下去。一旦环境变化,痛苦就随之而来。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事业做得热火朝天,突然查出不治之症,于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一生都在为眼前诸事忙碌,却从来没有为必然到来的死亡做过任何准备,没有为生命的归宿做过任何安排。我们要知道,现前拥有的人身,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能发挥这一身份蕴涵的价值,不能将难得易失的人身用于修行,一旦死亡到来,就会继续流转,悔之晚矣。
  2.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作为菩萨行者,在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将希求解脱之心从个人扩大到一切众生。所以说,不论我们发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都是以成就解脱为目标,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目标。并不是说,在解脱之外还有什么更高、更究竟的解脱。
  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所缘对象。出离心是定位于个人解脱,而菩提心则定位于一切众生,是发愿和众生共同解脱。佛教认为,在究竟层面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个人与众生是一体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设定,才产生了自他的分别,造成了彼此的对立。一旦放下这种错误设定,利他就会成为自觉而非违心的选择,成为主动而非被动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仅仅发起出离心,只能成就个人解脱。唯有与众生共同出离,才能成就佛陀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
  六、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他人。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利他行为,或主动,或被动,区别只是在于所缘对象的多少。但不论我们愿意帮助的范围有多广,都无法遍及一切,因为凡夫的心行基础就是有限的,是充满不平等的。
  当我们面对众生时,会有自他的分别,国家的分别,种族的分别,敌友的分别。我们会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也会讨厌其中的另一部分,而对更大多数,则会视若无睹,没有感觉。在这样的心行基础上,菩提心是难以生起的。就像播种需要良田一样,我们也要营造与菩提种子相应的心灵环境,才能使之生根发芽,逐渐成熟。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对菩提心的发起提供了两条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换。
  1.七因果
  七因果的修法,出自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所谓七因果,即发起菩提心的七个环节,分别是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发菩提心。这些步骤具有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引导我们对众生生起平等悦意之心。所谓悦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感。发菩提心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众生和我没有关系。众生是众生,我是我,他的痛苦乃至死活都与我无关。而对那些没有好感的人,我们不但没有利他之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幸灾乐祸,拍手称快,这是何等颠倒的行为啊。七因果的修行,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与众生的关系。建立关系之后,才能逐步产生好感,进而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关于七因果的修习,主要可以从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思维舍,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之心。
  凡夫因为好恶取舍,总是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即使心生慈悲,也是局部的,有选择的。而菩提心是平等无别的,这就必须放下现有的好恶之心。因为这种好恶是来自内心的迷乱感觉,也是由种种业缘所决定。从轮回眼光来看,往昔的六亲眷属,早已成为陌路。现前的亲人朋友,也不过是由因缘际会走到一起。一旦缘分散尽,还会各奔东西,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实质。此外,某些好恶会和心情有关,心情舒畅时看谁都顺眼,心情郁闷时看谁都别扭。某些好恶又和利益有关,因为共同的利益,我们会对某些人产生好感,一旦关系改变,感觉也会随之变化。
  认识到好恶之心的虚幻,我们就不应该执著于此,为之欺骗,为之左右。这种思维不仅要在座上修习,更要在座下运用。当我们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时,才能对治由好恶引起的贪嗔之心,进而长养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二步,思维一切有情如母,培养对众生的好感。
  七因果的修行,首先要将众生视为生身母亲。其实儒家也有类似的思想,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但现代人受唯物论影响,不易接受这一观念,觉得母亲只是唯一的那个,不可更改,不可替代,怎么可能会与千千万万的众生有关呢?但从佛法观点来看,人与人的关系不仅在于今生,更来自无尽的轮回。我觉得,六道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搅拌机,而我们就像充斥其中的小小沙砾。在轮转不休的颠簸中,忽而聚合,忽而分离。所以,这种关系决不是一条家谱式的直线,而是错综复杂的,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包括骨肉至亲的可能性。如果能以这一心态看待众生,见到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都不会因为与己无关而心生隔阂。
  形成这一观念后,还需要不断巩固。一方面,每天有一定时间在座上观想,使之形成定解;一方面,在生活中不断运用,见到一切众生时都提醒自己:这就是我在轮回中失散已久的亲人,现在终于相逢,我要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使他们离苦得乐。当然,以我们目前的心行,将众生视为母亲确实存在困难,可能会觉得很勉强,可能需要努力说服自己。但这不是问题,因为所有观念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关键在于,认可这一观念并反复强化。
  第三步,对如母有情生起念恩和报恩之心。
  认识到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母亲,进而,还要思维母亲的恩德。现代社会不重视孝道教育,这就使很多人不知念恩,从未想过母亲究竟为我们付出多少。须知,没有母亲十月怀胎,辛勤哺育,我们就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更不可能长大成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哪怕以全部作为回报,也难与母亲的生养之恩相对等。
  此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想众生恩德。因为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需要父母养育,需要老师教导,长大成人后,依然离不开社会大众的给予。否则,我们就要自己种田,自己织布,自己制造生活所需。仅仅是每天的衣食住行,我们就得到了众生多少帮助,多少付出啊。所以说,每个众生都是对我们有恩的人,是需要我们用感恩心回报的。
  现代人比较注重&自我&的感受,而从佛法来看,这个&自我&无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超级骗局。在这种感受的误导下,人们很容易将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甚至将每个人视为潜在的敌人,导致孤独、自闭乃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如果换个角度,想着每个人都有恩于你,整个世界都在为你服务,那么,看到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
  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让心时时安住于感恩中。一旦这种感觉模糊,还要通过观察修进行强化。也就是思维众生对我们的恩情,思维到感恩心生起,并安住其中。在此过程中,观察修和安住修要轮番进行。通过观察修调动感恩心,然后以安住修将之固定下来。开始修习期间,这种感觉不可能长时间安住,它会逐渐模糊,逐渐边缘化,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这就需要再次调动。在反复不断的调动和固定中,心行才会逐步稳定下来,达到任运自如的程度。
  当我们在座上生起感恩心之后,还要将这一心行延伸到座下,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使之得到巩固和增长。从现象来看,我们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事实上,我们又是活在各自的世界,活在自己认识的世界。心态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倘能时时心怀感恩,就会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喜悦的世界。
  第四步,思维如母有情于轮回受苦而心生慈悲。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悲心的生起,离不开平等、念恩和报恩的观修。为什么我们对众生的痛苦漠不关心?多半都是因为觉得他们与己无关。如果是我们的父母至亲在受苦时,还忍心视而不见吗?还忍心不闻不问吗?所以,这种关系的思考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思维如母有情正在轮回中受苦,其中有身体的痛苦,有心灵的痛苦,也有身心的双重煎熬。在重重无尽的痛苦中,他们都在避苦求乐。事实上,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类文明的动力。但因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所以这种解决往往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难以真正奏效。佛教所说的予乐和拔苦,不仅要给予众生暂时的安乐,更要给予他们究竟的利益;不仅要解除众生眼前的痛苦,更要解除造成这种痛苦的源头。
  我们要在座上思维众生的痛苦,还要到座下去观察,去医院,去孤儿院,去贫民窟,去农贸市场,去无数众生受苦的地方,直到对众生之苦有切身感受,并将悲心激发出来,发愿以利益众生为使命。当慈悲达到这个程度,才算进入菩提心。如果只是偶尔看到什么现象同情一下,叹息一下,转眼就丢到脑后,那离菩提心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因为菩提心是我要解救众生、帮助众生的高尚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作为今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声闻人也修慈悲喜舍,也在弘法度众,为什么他们发的还不是菩提心?原因就是缺乏这份担当,这份舍我其谁的勇猛。
  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心,但我们的悲心是狭隘的,有等级的,是随关系亲疏和个人好恶而有分别的。但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一个众生是他们不愿利益的,也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他们慈悲的对象。宇宙有多大,法界有多大,佛菩萨的慈悲就有多大。这样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所以才能遍一切时,一切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不断打开心量,从心里装着自己,装着个别人,到百十人,再到千万人;从装进喜欢的人,到没关系的人,再到讨厌的人;从装进人类,再到所有动物,最终是一切有情。
  这种扩大,同时也在撤除我执的狭隘设定。世间所有界限都是人为的,正是这些设定,将可以包容太虚的心分割成有限的狭小空间。有了设定,还会进一步带来对立,制造冲突乃至战争。世间所有的矛盾,都是这种自我设定的结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设定一一撤除,恢复心的本来,恢复心的无限。所以,历代祖师都把《行愿品》作为修习菩提心的前行,因为其中讲述的观修原理是以虚空为对象,以法界为所缘。由此,可以直接模拟佛菩萨的心行特征。
  慈悲和菩提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诸佛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什么是诸佛菩萨的体?什么是诸佛菩萨的生命品质?正是无限的、遍及一切众生的大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生起菩提心。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菩提心又能使悲悯心无限扩大,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圆满大悲。
  2.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的修法,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也就是将爱著自己的心转向众生,将舍弃众生的心转向自我。因为在发菩提心、修利他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不是其他,正是那个根深蒂固而又有着种种诡计的我执。自他相换,恰是直接对治我执的殊胜法门。
  我们有一点小小病痛时都觉得难以忍受,如临大敌,但对众生的死活却置之度外。因为我们只在乎自己,只觉得自己重要。这种自我的重要感,就是我执。当这颗心被自我占据全部空间时,对众生自然是关闭的,是无法相应的。那样的话,怎么可能体会他们的感受?怎么可能与之同甘共苦?而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这就必须摧毁我执,将众生纳入心中,切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真正需求。关于自他相换的修行,也可以从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思维自他平等,化解彼此分别。
  这是修习七因果的前提。如果有强烈的自他对立之心,便无法修习平等的慈悲。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所谓的自和他只是人为设定,是我们附加的标签。在本质上,我们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无分别的。具备这一心行基础上,才有可能修习广大的慈悲。
  第二步,思维我执的种种过患,从而对治串习。
  众生时时都在关注自己,在乎自己,但这种感觉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心因为这种在乎宁静了吗?我们的生活因为这种在乎幸福了吗?我们只在乎自己,同样的,别人也只在乎他的感觉。如果每个人都执著于自我感觉,那么,感觉和感觉就会出现冲突,造成对立。
  所以说,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因为我喜欢,所以要占有;因为我讨厌,所以要抗拒,这就使我们总是徘徊在爱嗔和由此带来的痛苦之中。同时,我执还会造就我慢等种种习气,总觉得自己胜人一筹,摆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这样的人,人们肯定不愿与之交往,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此外,我执还会导致不择手段的行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造作恶行。可以说,我执是世间一切不良行为乃至犯罪的根源。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我不爱自己,不在乎自己,怎么过日子呢?事实上,没有我执,并不影响你吃饭,不影响你走路,也不影响你和别人交往,一切仍可正常进行,但生活却会因此变得简单,变得健康。相反,一旦加上&自我&这个烙印,所有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而扭曲,让我们患得患失,总怕这个&我&吃了亏,上了当。
  那么,我们所爱的这个&自我&,这个让我们处心积虑为之效力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多数人并不了解。从佛法角度观察,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包括物质部分的色蕴和精神部分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身是由父母给予的遗传基因加上饮食滋养而成。但从识去投胎的刹那开始,就把这些物质当做是&我&,然后执著不舍。我们现有的情绪和想法更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所有这些原材料,哪一样是属于&我&,哪一样具有固定不变的特质?
  生命就相当于一个系统。我们总以为,系统中所有的表现都代表着&我&。当我们生气时,就觉得是&我&在生气。既然是这个不容侵犯的&我&在生气,大有必要让这个气生得更强烈些,更持久些,更引人瞩目些。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也不考虑这种愿望是否健康,是否有益,只要是&我&想得到,就应该得到。而得到之后,又想着进一步超过别人,却不考虑这种要求是否现实,是否有益。我们的很多不良情绪,就像心灵肿瘤一样。当身体出现肿瘤时,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寻医问药,积极治疗。但心灵产生肿瘤时,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似乎那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合理而自然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还在为这个肿瘤提供养料,使之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佛法所说的无我,就是帮助我们摆脱对&我&的错误执著。如果能以般若智慧进行观照,就会发现,五蕴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个工具,可以用它来工作,也可以用它来修道,用它来服务众生,用它来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功德。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就要及时排除系统出现的一切故障,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才能使之发挥最佳性能。但很多人却因为使用不当,反而沦为工具的奴才,被&自我&的种种迷乱感觉所左右。修习无我,首先就要把这个系统当做客体看待。当念头现起时,不是一头扎入其中,而是将之作为观察对象,就像你在看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对起心动念都能了了分明,却不陷入其中。那样的人生,就会因放下而超然,因无住而自在。所以说,没有我执一样可以生活,而且可以过得更好。
  第三步,思维爱他的利益,生起爱他之心。
  或许有人会说:我凭什么要爱别人?凭什么要发菩提心?发心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也是很多人不愿利他的主要障碍。对于凡夫来说,利益是作出判断和选择的重要参照。带来利益的事,不必提出要求,自然有人趋之若鹜;不能带来利益的事,即使再三动员,也很难有人自觉完成。这就需要通过观修来认识,爱护众生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一旦了解这些,爱他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动选择。就像那些投资者,为什么会那么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地付出?正是他们已经了解到,唯有暂时的付出,才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那么,爱他究竟有哪些利益呢?
  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就不会造作杀生、偷盗等种种恶业,避免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就会修习布施、忍辱等种种善行,从而招感未来的快乐果报。如果我们爱护众生,也能得到众生的回报和帮助,由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爱护众生,对他人的成就由衷随喜,而不是引发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就能时时欢喜,时时自在。如果我们真正把爱他和利他落实到心行,就能使慈悲与日俱增,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这是世间最大也最究竟的利益。
  认识到关爱众生的意义之后,还要让心长久安住其中,并将这种状态带入生活。因为利他不是口号,不是说一说、想一想就能完成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使众生由此得益。同时,使我们通过利他善行来巩固慈心,长养悲愿。
  第四步,思维自他相换的利益,修习自他相换。
  所谓自他相换,就是将我们现在珍爱和舍弃的对象进行转换。通常,人们总是以爱著、在乎对着自己,以冷漠、舍弃对着众生。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将这份爱著自己的心,转而爱护一切众生;将舍弃众生的心,转而舍弃自我的重要感。换言之,就是把心目中自己的地位和众生进行交换,进行对调。
  当然,这种交换并不容易进行。因为我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一旦触及这种保护机制,我执会制造无数阻碍,有直接的抗拒,有间接的推脱,甚至会有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我们心安理得地继续守卫&自我&的领土。怎样才能进行对治?同样需要从观念进行调整,需要思考我执的过患,思考利他的好处。
  《道次第》告诉我们:&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世间一切罪恶、痛苦和烦恼,都是源于自私,源于对自我的错误执著;而一切利益、功德和快乐,都是源于利他,源于对众生的无私帮助。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在乎自己的人,越是活得不开心。因为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在吃亏,觉得自己受了损失,觉得自己占的便宜还不够多。在这样的思维怪圈中,怎么可能快乐起来?反之,佛菩萨为什么能成就无量功德?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自己,唯有众生。有句话叫做&心底无私天地宽&,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时候,并不会因此失去什么,而是会拥有整个世界。
  认识到我执过患和利他功德之后,我们难道还想继续烦恼吗?难道不想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无量功德吗?这就必须对心进行调整。一方面,将在乎对象锁定为一切众生,而不是那个被宠爱已久的&自我&。因为那种在乎只会为烦恼提供更多滋养,使之更坚实,更顽固。另一方面,则是将对众生的冷漠转向自己。这不是说,我们不再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不再理会&自我&的种种诡计和要求,不让它有可乘之机,不让它有发展壮大的食粮。久而久之,这个得不到养分的&自我&就会逐渐萎缩,不再有兴风作浪的能量。
  自他相换的修行,是从正反两方面来摧毁我执。因为我执和利他是两个此消彼长的对手。当我执强盛时,就很难提起利他之心。反之,当我们全身心地利他时,我执就没有什么出场机会了。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修行传统中,都很重视自他相换的修行。除了座上观修之外,我们更要在座下付诸实践。把这个五蕴色身当做难得易失的利他工具,用来广行六度,利益有情。
  七、受持愿菩提心
  当我们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的思维发起愿菩提心后,为了巩固这一愿心,必须对十方诸佛及六道一切众生进行宣誓,也就是受菩提心戒。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对诸佛的庄严承诺,对众生的庄严承诺。当我们作出这份承诺后,就没有理由寻找借口了。否则,凡夫心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寻找借口。只要不想干的事,只要和&自我&相违的事,总是能找到很多理由。宣誓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愿心进行强化,一方面是杜绝退缩的后路。
  汉传佛教是大乘,很多人都以受菩萨戒为荣。但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发起菩提心?是不是正在修习慈悲?如果既未发心也不曾修习慈悲,这算什么菩萨?连泥菩萨都算不上。所以在受菩萨戒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菩提心了没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是没资格受菩萨戒的。
  1.传统依据
  菩萨的真正内涵,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传统中,都有关于传授菩提心戒的记载。通过受持愿菩提心,把&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轮回&的愿望确立为生命目标。
  《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云: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菩萨要发菩提心时,必须这样宣誓:希望将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并长久安住于如来的广大智慧,以此利益一切众生。《显扬圣教论》也告诉我们:
  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言邬波拕耶),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世俗发心,即愿菩提心。发心时,须请求一位具格菩萨作为证明,以至诚心发愿:&我某某人,从今天开始,为利益众生而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此之后,凡是我所修习的六度等一切善行,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果。&因为只有成就佛果之后,我们才有更大的能力来帮助众生,利益有情,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
  在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和宗喀巴大师的《道次第》中,都有传授菩提心的内容。根据这些经典,我也编写了《菩提心受持仪轨》,包括请师、唱赞、戒师开示、请圣、大乘皈依、七支供、正授菩提心等内容。在发心之前,首先要生起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后以七支供打开心量,为发起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在正式宣誓后,还要发四弘誓愿,这是菩萨道修行的总愿。接着唱诵观音赞偈,称念观音圣号。因为观音菩萨就是慈悲的象征,所以,念观音菩萨就是在念大悲心,这是生起菩提心的关键。所以说,这种称念不仅是将观音菩萨作为礼敬对象,更是将之作为学习榜样,通过忆念而见贤思齐,于自身成就观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的高尚品质。最后,发心者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众生而至诚回向。
  2.正授仪轨
  准备:于佛堂或大殿,打扫整洁,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供奉佛、菩萨圣像及《般若经》等圣典。陈设香花灯果等供品,尽其丰饶。善知识所坐之位,亦以香花庄严陈设,次请圣众,弟子沐浴著鲜洁衣,恭敬合掌。于十方三宝前,至诚生信。
  (一)请师
  发心者至和尚前,为求愿菩提心而长跪合掌曰:
  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弟子某某,今亦如是,请阿遮黎耶证明,我今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心。(三请)
  (二)唱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戒师开示
  开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愿菩提心的意义。
  (四)请圣(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至诚迎请十方三宝慈光摄受: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三说三拜)
  (五)大乘皈依(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忆念轮回苦,忆念三宝功德,生起至诚皈依之心。至心念诵: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三说三拜)
  (六)修七支供(和尚领发心者一起念)
  发心者修七支供,积资净障,打开心量,为发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至诚念诵: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七)正授愿菩提心(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思维如母有情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生起极大慈悲之心,观想于十方诸佛菩萨及阿遮黎前宣誓:
  惟愿十方诸佛菩萨存念,阿遮黎耶存念:弟子某某!于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弟子某某!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三说)
  (八)发愿(和尚领发心者念)
  发心者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至诚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
  (九)唱观音赞
  唱观音赞偈,称念观音圣号,忆念观音菩萨功德,即是忆念大悲心。
  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
  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
  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薰蒙。
  千层浪头显神通,光降道场中。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十)回向
  发心者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众生,至诚回向:
  发心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3.守护菩提心
  受持愿菩提心后,如何守护这一发心,使之稳定增长?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修习。一是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在思想上深化;二是将修习菩提心作为每日定课,在心行上加强;三是将这一愿望落实在种种利他善行中,在行为上巩固。
  首先,需要不断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关于此,有两品经文应该经常读诵,一是《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二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关于菩提心的赞歌。这些经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和威德。通过口诵心念,随文入观,强化对发菩提心的意乐和希求。
  其次,每天昼夜三次修习菩提心仪轨。修习仪轨的意义就在于提醒自己:我的愿望是什么?生命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凡夫心是动荡而混乱的,如果不随时提醒,刚刚发起的一念愿心很快就会淡忘,就会模糊。所以,需要通过每天修习来滋养这一菩提幼苗,使之茁壮成长,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陷入迷乱,才不会被外界诱惑干扰。如因特殊情况无暇修习完整仪轨时,至少要念诵&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三遍作为替代。总之,这一修习应当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改善心行的效果。
  此外,还要和座下的修行相结合。因为菩提心是以利益众生为目标,这就需要通过六度四摄来贯彻,而不是作为口号那样说一说,喊一喊。通过具体的利他善行,既可以使发心得到强化,也可以用来作为检验标准,看看我们究竟能不能言行一致,是不是将利他愿望落到实处。
  八、受菩萨戒
  菩萨行,也称行菩提心。对佛法修行来说,固然是以调心为重点,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行为。一方面,发心是行为的指导;另一方面,行为也是对发心的落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众生直接能够从中得益的,主要还是菩萨的利他行为。所以说,在发起菩提心之后,需要进一步行菩萨行,使发心得到巩固,成为主导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萨戒,正是将这种利他行为规范化、法律化的条文,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摄律仪戒相当于声闻的别解脱戒,重点在于止恶。而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为菩萨戒独有,重点在于行善。当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现时,对菩萨行者来说,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使菩萨行变得具体而有章可循。
  关于菩萨戒的内容,在汉传佛教传统中主要有三大体系。一是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建立,为梵网菩萨戒,流传最广;一是依《优婆塞戒经》建立,为在家菩萨戒;一是依《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建立,为瑜伽菩萨戒,也是我们要介绍的重点。
  《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由弥勒菩萨所造,共一百卷。论中广说三乘修行的境行果义,《菩萨地》正是其中之一。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据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从佛陀教法中,将适合我们修学的菩萨行内容整理出来。而梵网菩萨戒则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佛及诸大菩萨所说,是大菩萨的境界。相对而言,瑜伽菩萨戒可以说是为娑婆众生量身定做的。当年,太虚大师曾大力提倡。我因为长期从事唯识教学,也感觉瑜伽菩萨戒开遮善巧,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那么,求受菩萨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履行哪些仪式?
  1.受者条件
  求受菩萨戒的学人,应该具备三项条件。
  首先,要学习瑜伽菩萨戒,了解其中的开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实践。如果觉得目前还做不到,也没有想要去做的愿望,就不必急于求戒。因为受持菩萨戒是为了完成菩萨道的修行,这是一种自觉行为,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显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觉得受了菩萨戒就胜人一筹,只是为了取得炫耀的资格,就是颠倒而非正确的发心了。
  其次,具备别解脱戒的基础。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宝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萨戒,至少需要具备五戒的基础。对于菩萨来说,如果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么菩萨呢?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
  第三,已经发起菩提心,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授菩萨戒时,戒师会问戒子:&你是菩萨吗?是否已发起菩提心?&这是纳受菩萨戒戒体的关键。遗憾的是,现在的这番问答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当我们回答&是&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个回答包含着多少责任和担当,也很少考虑,我们要为这个承诺做些什么。如果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不知菩提心为何,也不知修习慈悲的&菩萨&。须知,菩萨最大的特征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习菩提心所成就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菩提心才是进入大乘的门径,是大乘人的标帜,是区别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备这些条件,就有资格求受菩萨戒了。
  2.戒师选择
  戒和尚是我们受戒的证人,也是菩萨戒体的传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须具备相应的德行和条件,才有资格为信众传授菩萨戒。关于戒和尚的选择,《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告诉我们: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维。有悭贪者,悭贪弊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暗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
  这段经文主要为我们简别了哪些人没资格传授菩萨戒,比如无净信者、悭贪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毁净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心散乱者,等等。反过来,则是戒和尚应该具备的德行,如净信、不悭贪、无贪欲、持净戒、不忿恨等。
  因为师长是学人走上修行之路的向导和保障,如果不是一个合格的向导,就可能会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弃之不顾。所以,声闻戒非常重视对戒师的资格考查。如果戒师不具备相应条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内情的话,就会影响得戒。菩萨戒也是同样,必须选择受过菩萨戒并能遵循相关规范的如法戒师。唯有合格的菩萨,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宝的加持,纳受菩萨戒戒体。
  3.正授仪轨
  菩萨戒的传授仪轨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请师。作为戒子,应当迫切希望成为菩萨,同时对戒师具足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如愿获得菩萨戒体。如果我们对受戒缺乏意乐,对戒师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萨戒,也不过是种点善根,未必会有什么感觉,未必会在相续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们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会在内心扎根。声闻戒也特别强调,受戒时必须有殷重心,方能得到无作戒体。所谓殷重心,即真切、虔诚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由此可以获得有作和无作两种戒体。有作的戒体,是在受戒当下获得的,由身口意三业造作而成。而当这个行为过去之后,会在内心形成&此应作,此不应作&的力量,为无作戒体。无作戒体虽然没有形相,不可见闻,却有着强大且恒常相续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经的海誓山盟,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记忆会深深镌刻在心中,继续产生影响。包括发毒誓,也是一种受戒,佛教中称为恶律仪。
  别解脱戒和菩萨戒都属于善的律仪,能在内心形成防非止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虔诚乞戒的心,来自如法的戒师和羯磨,所谓具缘成受。更重要的是,戒子应当发广大心,缘一切境界而受。因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承诺,而是对法界一切众生的宣誓,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宣誓。当我们受不杀生戒时,就是对十方三宝和法界众生庄严承诺:从今以后,我将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伤害任何有情。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所缘来宣誓,不仅会在自身积累正面力量,还会和每个众生产生良性互动,从每个众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为如此,受戒才具有无量功德。因为它是在帮助我们确立止恶行善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改善与法界众生和整个世界的关系。这种意义不仅来自仪式本身,更来自内心对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时必须以虔诚心请师。
  第二是条件审查,就是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
  第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菩提心了吗?&求戒者应该回答:&我是菩萨,已经发起菩提心。&当然,仅仅这么回答还不够,关键是内心确实生起成为菩萨的意愿,确实发心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于说法,并没有相应意乐,也是无法得戒的。然后就是正式宣誓,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通过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从今以后,我将以这些戒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此不应作,当努力戒绝;此应作,当励力而为。
  第四是戒师祈请十方三宝作证加持,证明我们已迈入菩萨行列。当我们真正发心成为菩萨时,心就会和十方诸佛相应。因为我们已是承担如来家业的真正佛子,已经担负和诸佛菩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使命。
  这是受菩萨戒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内容。
  4.三聚净戒
  关于三聚净戒的内容,《瑜伽师地论&戒品》云: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悯殷重,瞻侍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种戒都有相应的戒相,如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五项。八戒则是在五戒基础上增加三条:一是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二是不坐高广大床;三是不非时食。此外,还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的戒相,有梵网戒的十重四十八轻,瑜伽戒十重四十三轻,优婆塞戒的六重二十八轻。虽然具体戒相存在差别,但都是由三聚净戒组成。
  第一是摄律仪戒,即七众别解脱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其特点是偏向止恶,帮助我们止息一切不善行为,又称止持,即以止为持。通过&此不应作&达到持戒目的,进而止息内心的不善相续。
  第二是摄善法戒,包括发菩提心到圆成佛果过程中所应修习的一切善行,主要内容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布施,即以自己的财物或能力与大众分享,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或以财物救济贫苦,或以正法导人向善,或为众生驱除恐惧。持戒,即依佛陀制定的行为规范收摄身心,此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能够出生一切善法。忍辱,即忍受种种违缘而不起嗔恚,其特点为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精进,即勇猛修习善法,断除恶法,心心相续,不自放逸。禅定,包括思维修和安住修,思维所对之境,并定止一境而离散动。般若,是将众生由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无上智慧。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前五度才能成为佛果资粮,否则,所修布施与人天善法并无本质区别。
  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即利益众生的行为,是菩萨摄受众生的方便法门,主要内容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四摄同样是以布施为首,因为这是与众生广结善缘的捷径。当他人愿意靠近你、接受你的时候,心才会向你打开,你才能进一步导之以正法。爱语,是随众生根性而善言以对,因为忠言往往是逆耳的,这就需要辅以善巧方便,使众生乐于接受你所说的真实语、利他语。利行,是通过身体、语言、思想三方面的善行利益众生,使人心生欢喜而亲近佛法。同事,则是根据众生的接受程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之示现,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佛法利益,这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化方式。
  我们想要成为菩萨行者,就要真正发起利益大众的心,自觉遵循作为菩萨应有的行为规范。在止恶的基础上,广行六度,四摄化他。
  九、行菩萨行
  1.菩萨行的内容
  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两大品质。所以,宗喀巴大师在《道次第》中特别强调:
  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故须转入修成佛之方便,然彼亦须一不错之方便。途径若错,任几许努力,果仍不生,如欲取乳而制其角也。又虽认为不错,若支分不全,亦费力无果。譬同种子水土等,若随一不具,苗即不生。此《修次中编》所说也。
  若尔,何为全而不错之因缘耶?《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此中悲者,如前已说。菩提心者,世俗、胜义二菩提心。方便者,施等皆圆满也。此莲花戒所说。
  世间任何成就都离不开方法,成佛也是同样,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关于此,宗大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就像挤牛奶,应该在牛的乳房去挤,如果在牛角用力,无论费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时间,也是不可能有收获的。佛法是心地法门,这就需要了解心行的运作规律,再辅以正确方法,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因为心是非常微妙的,就像充满岔路和陷阱的迷宫,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把幻影当做境界,把迷妄当做究竟。
  所以,《道次第》特别告诉我们:修行有两个关键,一是方法正确,二是内容完整。成佛究竟要成就什么?一是成就解脱,获得出离生死、解脱轮回的能力,这就需要以空性慧为因。二是成就慈悲,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品质,这就需要以菩提心为因。
  怎样才能成就空性慧?有人开始修行就强调无分别,并以分别等同于颠倒执著,其实这是不对的。在学佛之初,首先就要学会分别,当然是正确而非错误的分别。否则的话,以什么来调整心态,纠正偏差呢?作为凡夫来说,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是建立于无明之上,是和空性不相应的。如果不以分别进行取舍,进行调整,是不可能在这种颠倒状态下见道的。所以,学佛的常规途径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由此而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八正道也特别强调正思维的作用,在契入空性前,这种思维是贯穿始终的。直到心行接近空性时,才需要进入无分别。因为分别只是调整心行的方法,而无分别智才是契入空性、现证实相的力量。但这种无分别不是凭空而有的,必须以分别为前提,以正思维为前提。如果开始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菩提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