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转型与增长失去了增长动力吗

高盛:百度或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失去增长动力_互联网_科技时代_新浪网
高盛:百度或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失去增长动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6日早间消息,高盛发布最新报告称,百度虽然此前增长迅速,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百度可能最终会失去增长动力。
  百度自从创建以来,其市值就已经呈现极速增长,但是在市场不断波动的影响下,该搜索引擎最终在今年开始显示出放缓迹象。虽然百度的潜在增长业务依然十分强势,但是其股价的增长过于迅猛,并招致投资银行的担忧。
  高盛曾在2005年担任百度的上市承销商,但该投资银行已经将百度的股票评级从“买入”(Buy)下调至“中性”(Neutral)。瑞士信贷同样在近期将百度的股票评级下调至“中性”。
  自从6年前启动IPO(首次公开招股)以来,百度的股价已经大涨了1400%。即便是在今年整体市场放缓的情况下,百度的股价依旧上涨了20%。相比之下,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今年却下降了24%。
  众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速将从之前的10%回落到6-8%,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降低,百度很难像之前那样持续逾100%的年增长率。此前的高速增长使得百度的股票市盈率超过55倍,市销率超过26倍。
  强势的潜在增长业务
  百度的增长模式已经得到证明,即充分利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群体,而且还有上亿的中国人并未进入到互联网时代。
  百度目前是中国最具统治力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达到80%。只要百度维持其在中国搜索引擎霸主的地位,并且中国互联网用户如预期那样增长,百度将继续其强势表现。
  到2013年时,每1000次搜索中的每次搜索营收将从现在的4.50美元增长到6美元。虽然高盛对百度有所担忧,但是百度股票压力预计将在近期有所缓解。随着全球经济走上正轨,欧洲债务危机得到控制,这些都会让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更多信心,进而促进百度的增长。(晓明)
& 相关报道:
电话:010-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廓清中国经济三大疑题
日13:47&&&来源:
原标题:廓清中国经济三大疑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很可能达到平均7%以上。和以前的高增长率相比,这也许要低得多,但从全球标准来看依然绰绰有余。如果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那么它仍将是世界其他国家所羡慕的对象。
针对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形势,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境外的一些机构甚至出现了中国经济衰退的论调,并由此提出三大质疑:中国经济是否失去增长动力?中国目前面临的信贷风险是否可控?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是否正常?
事实是否符合上述疑问?中国经济当前究竟是怎样一种运行态势?未来又会呈现出何种状态?围绕着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t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宏调政策权威人士,以期廓清当前中国经济诸多疑惑之处。接受采访的学者如下(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尹中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孙学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是否失去增长动力
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追求GDP增速,只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能够增加,只要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只要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没有太大变化,应该有勇气来接受经济增速低于7.5%这样一个现实。更何况,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仍然在7%左右的较高水平。
《t望》:尽管9月份PMI与8月份持平,但8月份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出现回落,仍然较为明显。因此,国内外一些机构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究竟应如何判断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
孙学工:PMI一般在月初就出来了,主要是为了预测当月的工业增加值,并不是为了进行长期预测。相比而言,月中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更能准确反映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的情况。
8月份部分经济数据下跌程度较大,涉及行业面较广。工业增加值6.9%的增速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出乎大家普遍预期。从上游的采矿到下游的制造业、发电等都出现了下跌。这是供给面的情况。
在需求面,投资、消费、出口增速都呈现下降,且投资形势较为严峻,下降幅度比较大,1--8月比1--7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各类物价指标也在下行,CPI降至2%。发达国家把2%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低于2%就认为是通货紧缩。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前几个月降幅在缩小,但8月份降幅又扩大了,这反映需求不足的局面有所扩大。总的来说,8月份的数据确实比较严峻。
《t望》:哪些因素导致了8月份经济数据的回落?
孙学工:根据我们的估算,短期的因素和趋势性变化的影响各占一半。如果没有短期因素的影响,8月的工业增长应该在8%左右。
短期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基数原因。去年8月份是全年工业增长的最高点,达到10%以上的增速。基数的影响可能下拉0.5个百分点。
二是天气的影响。8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去年低了1摄氏度多,导致用电量下降。用电量的负增长,根据测算对工业增长有0.3%的影响。
三是库存影响。今年前几个月库存增长比较快,1~7月份20%多的增长大幅高于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这可能引起企业调整库存的行为。三个因素合计起来拉低工业增长1个多百分点。
但8月份比7月份下降了2.1个百分点。剩下的大约1个百分点的下降是受到趋势性因素的影响。
一是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疲软。房价下跌范围和房地产销售跌幅的继续扩大带动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扩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会持续影响经济增长。
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活跃程度在下降。1~8月份地方项目投资比1~7月份下降了0.6个百分点,降幅比中央项目大。这一方面与房地产市场有关联,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减少,而融资又比较困难。另外反腐、改革等因素导致地方不作为有所抬头。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变化是,基础设施投资1~8月份的增速比1~7月份下降了1.5个百分点。降幅大于房地产0.5%的降幅。
三是民间投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1--8月份民间投资增幅下降了0.6个百分点,比整体投资降幅(0.5%)还要大。这反映出对预期不够乐观。
《t望》:经济运行中主要有哪些亮点呢?
尹中卿:从上半年的情况看,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1.2%,明显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二是服务业增长8%,继续快于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应用水平提高,智能手机销量增长27%,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6.4万亿元,其中网络零额增长33.4%。
三是上半年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2.26%、1.87%、2.67%和5.82%。
四是压缩过剩产能取得进展,高耗能行业投资、生产增速均明显放慢,上半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8.4%,粗钢、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增长分别放缓至3%、5.4%和3.6%。
五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有所控制。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直接债务余额比2013年底增长0.9%,债务增速同比回落12.3个百分点,非常有助于债务风险的降低。
《t望》:今年以来,政府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使得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你们看来,宏观政策还可以往哪些方向发力?
孙学工:宏观调控现在强调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定向调控的领域在力度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像基础设施类投资下降比较大,今年稳增长的一个关键就是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来弥补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影响。例如,中西部铁路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管网建设等领域还可以向棚户区改造一样出台一些定向政策。
此外,中央要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现在企业经营处于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贷款成本过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尽快引导贷款利率的下行。
在消费方面,还需要打破消费禁区。对一些高档消费不应简单禁止,而应合理引导,或者使其成为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例如实施高税率等。市场上毕竟存在这种需求,完全禁止就导致消费外流。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在投资方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比较热门,但在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各个部委的配合,尽快消除政策障碍,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安排,既带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又促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从而释放社会需求。
宗良:财政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受营改增减税、化解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和财政收入基数提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应在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的基础上,考虑把降低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重要政策选项。
货币政策,应在稳定总量的同时实行定向调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货币存量规模仍然较大。随着出口逐步改善和人民币波动更加平稳,外汇占款将平稳增长。由此可见,流动性格局并未发生方向性变化,货币池子的规模足够大,没有全面增发货币刺激经济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全面的宽松政策,往往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融资平台和一些产能过剩行业,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域和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会带来金融体系风险上升和结构失衡加剧。定向宽松则可以减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目的。
尹中卿:展望今后经济走势,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风险,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应该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艺术和水平。
尤其需要把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李克强总理提出经济运行要把握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下限与通货膨胀上限。现在看来,通货膨胀超过4%或5%,短期内没有苗头,但经济增长低于7.5%的苗头却很明显。
前几年一味“保8”产生一些问题,如果花太大代价“保7.5”是否值得?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追求GDP增速,只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能够增加,只要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只要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应该有勇气来接受经济增速低于7.5%这样一个现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中国经济增长真到极限了吗?
日 22:38:41
来源:求是网  作者:郭盛
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7.8%,%,%。中国经济不断减速,这让“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等唱衰中国的论调找到新的土壤和市场,让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悲观情绪。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有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天花板”,经济增长断档失速、甚至经济负增长的例子是有的。例如,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发达国家,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9年股灾之后一蹶不振,经济长期零增长或负增长,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拉丁美洲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出现过经济增长奇迹,有的国家年增长率达到10%,随后陷入债务危机,不得不服下西方的新自由主义药方,出现了经济近二十年的停滞和波动。这就是西方国家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基础,发展中国家一出现风吹草动,就抛出“崩溃”、“极限”等观点,从不相信非西方国家能够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发达国家。
从中国自身发展动力来看。中国原有的发展动力因素正在衰竭或者处于不利状态。中国投资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显著递减,数据显示,2014年1块钱的投资,新增的GDP只有0.13元,投资回报下降到5%;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接近枯竭,劳动力成本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中国外贸环境依然属于寒冬,除了美国缓慢复苏外,日本的经济增长为零,欧盟深受乌克兰危机拖累,经济和贸易都出现下滑趋势,中国外贸增长率为个位数,对经济的持续拉动能力正在衰退。
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真到了极限吗?
中国经济降速是主动而为,不是被动的结果。拉美的经济崩溃在于错误的发展道路走到底,使得外债累积到无力偿还的地步,最后被西方国家所挟持,进行错误的经济结构调整,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完全不同,外汇储备长期世界第一,不存在外债问题。中国主动调整以单纯靠资源和人力投入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的发展潜力正在衰退。中国在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由此可见,中国经济降速,是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结果。中国不会坐等原有的发展模式潜力已尽,才去被动调整,这是认识中国经济当前“失速”的关键。中国已经意识到,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靠原有的发展模式和动力是跨不过去的,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最终实现经济长期稳定高质增长。
中国经济是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而不是出现“增长极限”。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历经三十年保持高速增长而不降速的。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国家,在长期增长之后,总量会变得非常庞大,内外经济环境的少许恶化都会造成经济减速。经济奇迹是由众多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经济增长会逐渐趋于3%-5%的正常增长速度。当前中国经济世界第二,接近第三名日本的两倍。在这么庞大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加量相当于过去同样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好几倍,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正常现象,是“新常态”,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中国有能力保持增长不失速。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潜力依然尚存。首先,中国城镇化没有结束。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仅有54.77%,与欧美80%的城市化率尚有很大差距。如果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按照70%的城镇化率的目标,城镇化还能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15年的动力。
其次改善民生的消费需求强劲,中国的消费是排浪式的消费,从家电到汽车房子的耐用消费品,中国发达地区生活质量提高到位,但是区域不平衡性意味着中西部地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消费升级尚未结束,很多传统产业深耕中国市场,依然能有很大市场。
再次,中国的改革开放依然在源源不断释放增长动力。过去的两年,简政放权、金融改革、支持创新的各种政策层出不穷。中国经济在下滑,但是市场活力却在增大,2014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5.9%,呈井喷之势。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在不断深入,以上海为首的自贸区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正在形成。中国不仅要实现自身持续发展,也正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前行的火车头。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创新的产业正在培育之中。幅员辽阔的国土、13亿人说同一种语言的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正在成为互联网世界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这是人口相对较少的日本和语言各异的欧洲所不具备的条件。移动互联网一方面创新出如智能穿戴等新的产业形态,一方面对金融、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进行颠覆再造,这都是中国未来长期增长的最核心的动力来源。
回首往事,早在1998年,西方就有人鼓吹中国经济崩溃。十七年的风风雨雨,中国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中国一路前行,中国经济一路高涨,中国人的生活日新月异,中华民族正在朝复兴之路大步阔进。
【“求是网评”栏目投稿邮箱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您的真知灼见,共同构筑网上思想理论高地。】
( 网站编辑:程卫军 )胡家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将发生根本性转换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点热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动力切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