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总院地址79军区详细地址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沈阳的沈阳军区家属楼地址在哪里?具体位置怎么走?周边交通方便吗?
浏览次数:0
小伙伴们还在答题的路上,先看看下面这些内容吧~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2,asku:0,askr:62,askz:22,askzx0:5,askzx:0,ask0:15,RedisW:0askR:1,askD:111 mz:nohit,askU:0,askT:0askA:11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宾馆酒店_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宾馆宾馆
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宾馆酒店_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宾馆宾馆&
酒店位置:
房价范围:
酒店级别:
服务设施:
品牌连锁:
酒店地址:沈河区青年大街52号(与中山路交汇,近市府广场)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沈阳高登大酒店位于市中心核心腹...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41公里
酒店地址:沈阳市 沈河区 市府大路262-4号
酒店介绍:沈阳新华天玺酒店(原天玺国际公...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64公里
酒店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262-4号(接待在18层)
酒店介绍:沈阳天玺国际酒店是天玺国际公寓...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64公里
酒店地址:阜新一街21
酒店介绍:温馨舒适,欢迎光临。...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78公里
酒店地址:沈河区小西路82-1(沈阳市政府东侧)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沈阳溪水泉宾馆为当地一间经济型...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65公里
酒店地址:和平区皇寺路93-1-1门(北市百货大楼旁)
酒店介绍:沈阳松屋旅店位于和平区皇寺路9...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73公里
酒店地址:沈河区哈尔滨路99号(卓展购物中心后,近青年大街)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东北大厦(沈阳)是具有国际先进...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89公里
酒店地址:阜新四街
酒店介绍:干净舒适,欢迎光临。...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85公里
酒店地址:北市一街118号(老北市邮局后)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汉庭酒店沈阳市府路店位于和平区...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74公里
酒店地址:和平区北市一街118甲号(北市一街与市府大街交汇处西南角)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星月时尚宾馆(沈阳市府店)座落...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75公里
酒店地址:沈河区哈尔滨路128号(华府天地购物中心)
所在区域:&
酒店介绍:沈阳华府酒店是一家豪华地标式酒...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1.00公里
酒店地址:和平区阜新三街16号(北市百货大楼对面)
酒店介绍:旅店开业时间2011年12月,...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92公里
酒店地址:和平区盘锦路彬翠巷30号
酒店介绍:沈阳沈北加洲旅馆位于珲春北路与...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84公里
酒店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71甲
酒店介绍:宾馆地处沈阳市中心,位于市府大...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0.87公里
酒店地址:哈尔滨路168-1号C5-28-22
酒店介绍:酒店位于华府新天地,地处中街商...
两地相距: 距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1.11公里
地图随屏移动
快捷找酒店
大学附近酒店
中学附近酒店机场附近酒店医院附近酒店火车站附近酒店旅游景点附近酒店汽车站附近酒店行政区酒店沈阳周边城市酒店
附近3公里内热门地标
距离 00公里
距离 0.1公里
距离 0.2公里
距离 0.3公里
距离 0.3公里
距离 0.3公里
距离 0.4公里
距离 0.4公里
距离 0.4公里
距离 0.5公里
图吧酒店预订网为您提供沈阳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酒店预订查询服务,所在商业街区周围建筑物、品牌、星级、价位、地址、图片、房型、床型、房内配置、酒店公用设施、停车场、宽带、早餐、开业时间、最近装修时间和用户评价等各类宾馆相关住宿信息,并包括沈阳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哪些评价比较好、沈阳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哪些酒店价格便宜又比较干净、以及离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附近比较近的酒店等住宿攻略,帮助您预订到满意的酒店,订酒店返现金。
&&|&&|&&|&&|&&|&&|&&|&
北京久游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审图号:GS( [甲测资字] [京ICP证070616号]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客服电话:400-666-5511 酒店预订转1 酒店订单修改转2我的图书馆
马& 瑛&&&&& 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1938年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指导员、教员、党总支书记、协理员、队长等职,参加了柏兰镇、沟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科长、校党总支书记、营政委、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察南、热西、绥东、平津、新保安和解放太原、西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团政委、校长,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政委,辽宁省军区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正兵团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2岁。
马绍华&&&& 辽宁东港人。1915年8月生,曾用名马永新。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秘密联络官,1935年7月转入上海及九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抗日游击队政训处宣传员,山西厢元县县长,八路军战地巡视员,冀鲁豫军区办事处副主任,河南省昆武县县长兼民兵基干队队长,冀鲁豫军区办事处副主任兼秘书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组织部部长,吉林省办事处政委,吉林卫戍区司令部政委,东北野战军北线后勤部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三分部政委,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后勤部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一分部政委。回国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办公室主任,1954年10月至1958年12月任哈尔滨兵役局局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6年2月逝世。
丛& 华&&&& 曾用名丛树民。山东省文登县人(宋村金格北里庄),。1917年12月出生,1940年10月参加革命,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政训队学员;1942年6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特务连副政治指导员;1945年4月任山东胶东军区中海军分区独立团一营一连政治指导员;1947年5月任山东胶东军区后方医院三所政委;1947年10月任山东胶东军区卫生部一院政治处副主任;1951年6月任东后第十二陆军医院政治处主任;1953年9月任兴城疗养院副政委;1956年5月任八一疗养院政委;1961年2月任沈后政治部保卫处处长;1961年5月任第二三0医院政委;1965年任沈后四分部政治部主任;1966年2月任沈后四分部副政委;1978年11月任沈后四分部顾问;1981年7月离职休养。副军待遇。曾荣获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日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91岁。
成泽民&&&& 1919年出生,山西汾阳人。1937年入山西军政训练班学习。同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岳军区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二野战军团政委。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上党、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1951年后,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师代政委。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军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沈阳军区副政委。是中共九大代表。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23时48分在沈阳逝世,享年89岁。
吴怀才&&&&& 1916年6月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桐柏大畈刘家塆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班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敌后三年游击战争,参加了七里坪、罗山、罗田、光山、罕阳、新苏区和九里十八寨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7团1营班长、排长、连长。1941年4月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学习。同年9月起,历任新四军淮南军区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特务营营长,新四军第2师5旅14团参谋长、副团长。参加了周家岗、淮南津浦路东反扫荡和占鸡岗、黄疃庙、山东省界河等重大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2纵队5旅14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1师61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5军73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淮南、涟水、宿北、莱芜、孟良崮、莱阳、胶济西段、兖州、陇海和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73师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3军第73师师长(政治委员张万合)。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3军军长,1969年12月至198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8军军长,198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顾问(副兵团级)。1983年离职休养。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2岁。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益民&&&& 山东省邹平县人,1916年2月出生,1937年12月入伍,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办事员、学员、技术员、教员、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军械部副科长、科长,东北军区后勤部计划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副部长等职。正军职待遇。1982年8月离职休养。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1岁。
孙玉国&&&& 1941年8月生,辽宁丹东人。日,震惊世界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了。孙玉国和他的战友们给不可一世的入侵者以毁灭性打击。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提议,要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代表参加。于是孙玉国参加“九大”并发言。孙玉国在九大的发言将会议推向高潮,毛主席两次站起来为他鼓掌。发言后,孙玉国主动与毛泽东、林彪握手。此后,孙玉国步步高升,9月,中央军委授予孙玉国“战斗英雄”称号。他从连级干部直接被任命为副团长。在全国主要城市巡回演讲一圈后,他被告知“副”字取消了,“你现在是团长了”。1973年,孙玉国被提升为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又被提拔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年仅33岁。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粉碎“四人帮”后,孙玉国被停职审查,并被免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职务。1998年,他所在的军队企业移变为地方企业,经沈阳军区首长特批,孙玉国按副师级转业。
李英武&&&& 1904年12月生,吉林省人。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加东北军,于东北讲武堂高研班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军第53军691团少校营长。1937年10月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1938年任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教员。1938年5月任冀中军区参谋长。1939年冬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副参谋长。1941年赴延安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开赴东北。1946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龙江军区参谋长。1948年底任整训第3师副师长。1949年6月任第169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青岛海军水警区司令员,葫芦岛海军基地司令员。1952年7月任辽西军区参谋长。1954年8月任东北军区司令部装备计划处处长。1955年3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处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日在沈阳逝世。
李永春&&&& 1915年10月生,曾用名李荣春,安徽六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独立第12团医务主任,红25军第225团医务主任,红25军第75师卫生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和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5师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卫生部直属第二后方医院院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的医疗保障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689团卫生队队长,第344旅卫生部部长。1941年起兼任新四军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卫生部部长。后任新四军第3师10旅军医处处长。1943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初被增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了大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满军区后方医院院长,黑龙江军区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驻哈尔滨办事处副处长,第四野战军第50军卫生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5分部副部长。1957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0年转业,任国务院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1973年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1983年离职休养。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军医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代表。
杨& 迪&&&& 湖南省湘潭县河口镇中湾村人,1923年10月出生。少时考入长沙广益中学(今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其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鼓励他奔赴陕北参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四期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尚未结业,即被中央军委一局选用,任一局参谋。历任八路军排长、连长、总部作战参谋、作战股长、副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团参谋长、团长,四十三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十五兵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十三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等职。1950年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韩先楚指挥部参谋长、邓华指挥所参谋长、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代处长。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从朝鲜归国以后,继续从事军队参谋工作,任东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解放军四十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参谋长,1983年离职休养。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89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日6时在沈阳逝世,终年83岁。
汪明德&&&& 河南获嘉人,1925年10月出生,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 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测绘员、测绘组长、排长、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沈阳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8岁。
陈& 天&&&& 河南襄城人,1938年3月参加工作,1940年7月入伍,1938年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科长、处长,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沈阳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军职待遇)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8岁。
张士达&&&& 山西省原平人,1919年11月出生,1938年8月入伍,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二分区供给部文书、会计、科长,师后勤部副部长,军后勤部副部长,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部长,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第一分部部长等职。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1岁。
周树青&&&& 山西永济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团特派员,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北京军区装甲兵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保卫延安、晋察冀“反扫荡”、北治沟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西太线、青沧、保北、解放石家庄、兰州、太原、宁夏、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等战斗。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单志辉&&&& 1909年生,江西省横峰县岑阳镇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苏维埃主席,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政府主席方志敏)劳动部检查员,劳动部副部长,粮食部部长,军需部长等职。1934年11月随方志敏抗日先遣队北上。 日,在江西德兴县陇首村因叛徒出卖被捕。1938年被徐特立从狱中解救,前往延安(其中包括红十军与苏维埃政府干部15人)。延安时期任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供给处处长,渤海军区四分区供给部长,山东军区第七师供给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后勤部长(纵队司令洪学智,政委赖传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43军后勤部长。解放后任东北军区(第1任)供给部长(副军级),军需部长,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长(正军级),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勋章。1995年2月逝世于沈阳,享年86岁。&胡金波&& 1924年2月生,河北唐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唐县3区抗日先锋队队长,武委会教导员,定唐县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教导师1团连指导员,晋察冀四4纵队11旅31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教导员,师直工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军副政委。1975年9月-1977年10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11月-1979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政委。1979年6月任陆军军政委,沈阳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日逝世,终年63岁。
赵斌杰&&&& 河北省安平人,1922年12月生,1938年7月入伍,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68军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1987年5月离职休养。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6岁。
凌少农&&&& 1918年2月生,江苏江阴人。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任临郯青年救国团军事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5旅14团司令部侦察股股长、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司令部侦察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解放军第1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东北人民自治军第1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师2团参谋长、副团长、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陆军第114师参谋长。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14师参谋长。1954年任陆军军副参谋长。1956年11月任陆军第38军副军长。1959年12月任陆军师长。1964年2月任陆军第38军参谋长。1966年3月-12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66年12月任兰州军区副参谋长(未到职)。1968年5月任沈阳市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12月任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1980年任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1982年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0岁。
敖德胜&&&& 1911年出生,湖南省湘阴县(今汨罗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县总队长、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第二团政治委员、团长、新四军特纵警卫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副师长、副政治委员、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营房部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日在长沙逝世,享年76岁。
黄& 超&&&&& 1905年出生,曾用名黄宣华。壮族。广西巴马人。1926年在韦拔群影响下,参加凤山县凤凰区农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曾任区农协会通讯员、区农民自卫军连司务长。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先后担任巴追区苏维埃政府粮食委员、红七军第一纵队司务长。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河池整编后随红七军主力北上,任十九师师部文书。1931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后,任红三军团第十九师五十六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四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中央军委三局政治处干事,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被送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抗战爆发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政治部组织干事、第七七○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第三八五旅教导队政委、冀鲁豫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直属政治处副主任、总政治部保卫部团职干事等职,参加了冀鲁豫边区多次反“扫荡”和保卫延安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热河纵队第一旅政治部主任、江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八师政治部主任、东北区双城上干队学员、第四野战军炮兵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炮兵后勤部政委、沈阳军区后勤部油料部政委。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定为副军级。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5年离职休养。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92年逝世。&黄思梅&&&& 福建上杭人,1915年12月出生,1930年1月参加革命,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科长、处长,总后财务部干部处处长、营房部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韩& 鏖&&&& 1922年出生于山东莱芜口镇北街村。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纵队四支队一团宣传员,山东纵队六支队、一一五师电台见习报务员、报务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报务主任、分队长、副区队长、区队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第四十三军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科长,海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通信学院高级速成系学员,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兵处副主任,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兵处副主任、主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等职。2002年12月在沈阳去世。
裴& 光&&&& 山西省灵石县人,1937年入伍,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宣教科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第一副部长、秘书长,沈阳军区装甲兵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日在沈阳逝世,终年69岁。&
阎玉森&&&& 1911年生,山东宁津县杜集乡人。1930年考入宁津县立师范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进行抗日活动。1932年冬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宁津县三区区委青年委员、书记。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起任中共宁津县委书记、宁津中心县委书记,宁南抗日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津南第18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2月任八路军第5支队第6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至1939年冬任八路军第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5支队党委委员、第6团政治处主任、党总支书记。1940年1月赴延安参加七大。到延安后,先后参加军政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赴东北工作。1946年5月至1947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宁安县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直属牡丹江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47年9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牡丹江省委副秘书长,后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秘书长等职。1949年8月任铁道部人事局第三副局长,1950年7月任铁道部人事局副局长,铁道部直属党委书记、铁道部监察室总监察及国务院中财委直属党委常委等。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副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油料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1956年11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石油工业部干部司司长、人事司司长,石油工业部党委常委。1964年6月调任河北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调天津工作,历任天津市农林局顾问,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共天津市委顾问委员会委员。副市长级待遇。日因病在天津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天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
大连陆军学院
邓& 聪&&&& 1918年12月生,河南孟津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入伍,任干事、记者、编辑、科长、二野军政大学3分校1总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处长、部长、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70年3月-1978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副政委。后任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政委、大连陆军学院副政委。1982年6月离职休养(副军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5岁。
沈阳军区军政干校校长
肖凤山&&&& 1922年出生,安徽濉溪县祁集镇萧家人。民国28 年(1939 年)5 月入伍,同年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参加苏、鲁、豫支队,任一大队部通讯员。民国36 年调新四军三师七旅,任警卫员、骑兵通讯员。民国32 年至34 年任七旅十九团五连副连长。此间,参加了苏北黄桥战役和苏鲁豫皖反“扫荡”。民国35 年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六连连长、一营副营长、营长。1949 年后任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七九团一营营长、副团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战役。在东北秀水河战斗中右眼负伤失明。入关后又参加了平津、渡江和解放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岛战役及抗美援朝战争。1952 年后,任四十六军一三七师四一一团团长、一三七师炮兵副师长、炮兵司令员、炮兵主任,一三七师师长。1968 年任四十六军副军长。1974 年任沈阳军区军政干校校长等职。1955 年5 月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5 年6 月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1988 年8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证章。1983 年休养。
王世乾&&&& 山东省莱芜市人,1938年7月入伍。历任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旅大警备区顾问等职。1991年2月10日在大连逝世,终年71岁。
申明和&&&& 辽宁省开原人,1929年8月出生,1945年10月入伍,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组长干事、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白城守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89年11月离职休养。副军职。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0岁。
全兆瑞&&&& 1915年9月生,四川广元人。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7团战士,红二方面军4师12团班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关中军分区荣校警卫连排长、连长,胶东军区第13团代营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第4纵队12师36团参谋长、东北铁路公安总队吉林大队副大队长、第1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团长,公安军内卫第4师副师长,黑龙江武警总队副总队长,营口军分区司令员,丹东军分区司令员。1979年4月-1981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9岁。
刘竹轩&&&& 1917年8月生,山西大同人。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4月参加革命。1937年8月入伍,任会计、科长,副部长、吉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顾问(正军职)。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 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2岁。
刘采芹&&&& 1910年10月生,山东莱芜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任山东省莱芜县苗山区中队中队长、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第3大队教导员、军分区第2团副团长、鲁中军区第4旅司令部侦察科长、第1军分区地方武装委员会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挺进东北,任辽阳市城防司令部参谋、辽南独立师第2团政委、辽南军区后勤部政委、辽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辽宁省军区干部部部长。1958年12月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9月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66年3月任辽宁省军区副政委。1978年5月-1981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1年8月批准为正军职干部。获2级独立自由勋章、2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1岁。
刘春芳&&&& 1917年9月生,河北南皮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夏在河北省天津高级师范学习。1935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7年到延安。1938年4月在抗大5大队学习。1939年1月转抗大第1期参谋训练队学习,任八路军苏北淮河大队参谋、参谋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5旅15团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15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警卫3团参谋长、团长,华东局警卫旅参谋长,第27军80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80师参谋长。1951年6月任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情报处处长。1951年在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1954年5月任志愿军第21军6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1956年5月任志愿军第23军69师师长。1958年3月回国。任辽宁省军区副参谋长。1966年3月任辽宁省军区参谋长,1969年10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8月离职休养(正军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吴九山&&&& 1915年生,江西永新人。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司号员,副政治指导员,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辽宁省营口军分区司令员,辽南军分区司令员。1979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1年6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2岁。
李& 诚&&&& 河北行唐县人。1932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委书记、县大队政委、教导员、团政委、师副政委、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委、部长、旅大警备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司令部顾问等职。1990年3月13日在大连逝世,终年74岁。
李亚田&&&& 1915年出生,安徽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红军。民国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七十六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政独立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长、科长、政治指导员、巡视员。新华日报社警卫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省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省军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沈阳军区牡丹江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朝阳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副军职顾问。
李义坦&&&& 山东省寿光人,1923年6月出生,1938年2月入伍,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干事、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军区司令部原政治部副主任、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政治委员、鞍山军分区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副军职。1983年8月离职休养。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7岁。
李光兮&&&& 1917年5月生,河南镇平人。原名李光曦。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秋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赴延安参加八路军,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2师干训队参谋,第2师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科长,师供给部政委,1949年7月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司令部作战科长,第38军114师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师参谋长、师干部管理部部长。1959年3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科研处副处长,防化处长、主任。1968年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1976年10月任辽宁省军区司令部顾问。1981年6月离休(副军职)。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6年2月逝世。
杨国喜&&&& 1921年出生,四川巴中人。1934年任巴中县儿童局局长。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第三军团团宣传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后任晋察冀军区分区宣传队分队长、第一支队团部指导员。1942年入抗大二分校学习。1945年后,任晋察冀军区支队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大同、正太等战役。建国后,任第卜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第七步兵预备学校政委,要塞区政委,旅大警备区副政委、顾问。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副兵团职。2009年8月9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
杨& 勇&&&& 山东省桓台县人,1918年6月出生,1938年1月入伍,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科长、科长、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车管部副部长,旅大军分区副政委、政委,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1981年6月离职休养。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0岁。
余家江&&&& 1914年生,河南商城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4军10师28团1营通信班长,师供给处通信排长,师部通讯员,军部通信员。1936年4月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警卫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769团通讯排长、连长,太行第1军分区独立营营长,在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独立第4旅12团2营营长,教导队副队长、队长,15团副团长,58军173师519团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第21师63团团长,陆军第64军190师副师长兼军事教导营营长,辽宁省朝阳军分区副司令员,阜新军分区司令员、阜新市革委会副主任,辽宁省军区司令部顾问。1979年6月-1981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6年逝世,享年72岁。
忻维金&&&& 1924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2月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第1师3旅战士、文书、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1师见习参谋、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部1科教育参谋、第三野战军第23军司令部作战参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船管大队副队长、军司令部军训科、作战科副科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1963年3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科长、副科长。1972年1月任丹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78年11月任旅大军分区司令员。1980年12月-1985年11月任辽宁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64年5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86年7月逝世。
汪应中&&&& 1916年2月生,陕西柞水人。原名汪正东。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情报员。1937年1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第1大队8支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学生队排长、政治队副队长、区队政治指导员。1938年4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2中队中队长。1938年底任抗日军政大学第5、6期军事教员。1941年1月任晋察冀第2军分区司令部情报科科长。1943年任晋察冀第2军分区43团参谋长。1944年任冀晋纵队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纵队科长(期间代理11旅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49年2月任第19兵团60军191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6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1师参谋长。1952年1月任志愿军第19兵团留守处主任。1954年任陆军第64军副参谋长。1955年任大连警备区司令员。1956年在沈阳军区、黑龙江军区工作。1961年7月任辽宁省军区参谋长。1966年3月-1980年12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12月-1980年1月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2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3年6月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7月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张希和&&&& 1920年6月生,河北大名人。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组织被破坏同党失去联系,1938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9团1营战士、文书、书记、团政治处干事,新四军10旅29团12连副政治指导员,淮海军区独立1团1连政治指导员、2团1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6师18团政治处副主任,辽东军区独立5师13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67师499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50师448团政委、150师政治部副主任。回国后,任陆军第50军150师政治部主任、政委,辽宁省军区独立师政委,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10月任辽宁省军区副政委。1980年12月-1982年8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3年9月离职休养。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3岁。
张国富&&&& 1922年11月生,河北安国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任冀中区抗大3团区队长。1944年5月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2大队副队长。1945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军官学校军事主任教员。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任冀中军区和第11军分区军教股长。1948年3月任冀中第10旅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任陆军某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52年10月任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1955年2月任北京军区防空军歼击机指挥部副参谋长。1958年2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防空教研室、战略教研室教员。1970年5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8月离休。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 日逝世。
陈& 民&&&& 1917年10月生,江苏靖江人。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新1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驻靖西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苏中军区靖江县总队副总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1师1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199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3军67师政治部主任。1953年3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陆军第23军67师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国防工业工作部部长。1968年5月辽宁省军区副政委。 日在上海逝世。
陈长发&&&& 河北省清河人,1925年8月出生,1938年2月入伍,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学员、干事、政治指导员、组织股股长、组织科副科长、团副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组织部副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部顾问等职。1987年5月离职休养。副军职。 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3岁。
陈梓千&&&& 1911年出生,河南省商城县白沙河区沙河乡(现属安徽金寨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战士、排长,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副连长,红二十八军警卫连连长、便衣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营长、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团长、团政治委员,九十二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机械部驻哈尔滨军事代表室总代表,辽宁省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1年晋升为正军职。1982年7月逝世。
林& 茂&&&& 1917年生,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下才发坑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医院看护员、团卫生处处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团卫生队主治军医、卫生队长、旅卫生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区卫生部处长,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医院管理局局长。回国后,任大连高干疗养院院长,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1959年晋升为大校。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范永贵&&&& 陕西省安塞人,1917年9月出生,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副处长,丹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营口军分区政治委员兼营口市委副书记,辽宁省军区顾问等职。1981年8月离职休养。副军职离休干部。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
武金厚&&&& 1917年4月生,山西盂县人。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在盂县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2月编入八路军,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7大队副班长,军分区警卫连副排长、排长、第47团1连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10旅29团军训队队长、第64军190师568团营长、副团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入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54年毕业,任陆军副师长、第64军副参谋长、第64副军长。1978年12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3年8月离职休养。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逝世。
罗春云&&&& 1915年9月生,河北灵寿人。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排长、中队长、代大队长、代参谋长、太行军区区队长、太行军区干训队副队长、太岳军区训练科副科长、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战军第4纵队1旅31团副团长、32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14军42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学校副校长、云南第5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1952年9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12月任第5步兵学校、第7步兵学校、锦州步兵学校校长。1966年5月-1973年5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日逝世。 &季铁中&&&& 1916年11月生,原名季兴汉,吉林省宾县(今属黑龙江省)玲珑山下季家围子屯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4月任中共宾县特支青年委员兼青年团特支书记。1934年参加了赵尚志、张寿篯(李兆麟)领导的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先后任政治部青年委员、政治指导员。1935年奉命返回宾县,组织抗日游击武装。1936年中共宾县地下组织遭到破坏,转移到吉林工科学校隐蔽,1937年到北平。“七七”事变后,受党组织委派到冀南石友三部队做统战工作。同年10月参与建立冀南第一支抗日武装—118师游击队,这支部队后被编入八路军第129师东纵第1团,先后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5月起,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19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1942年11月起,任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冀南地区一些重大战斗,以及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4年初被派往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从延安重回东北,到宾县收编伪保安队,任县大队政治委员。1946年1月起,任松江军区哈东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哈南第3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1948年12月任松江省军事部长、中共松江省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辽西军区第168师政治委员。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124师政治委员。1951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文化干校校长。1954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工程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由部队转业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任工程指挥部副指挥。1963年底,他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问题得到了甄别,被调到大庆炼油厂任副厂长。1964年调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后任工委副书记。十年动乱期间,遭到残酷迫害。1979年彻底平反后,调石油工业部任党组成员、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任国家石油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离职休养。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夫人张英。
赵润田&&&& 1919年生,山西忻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参加革命。1937年8月参加八路军,任战士、班长、政治工作队队员、连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炮兵团政治处主任、炮兵第1师25团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团政委、军炮兵办公室副主任。1952年12月在军委高级炮校学习。1954年9月任军事学院地面炮兵战术教授会教员。1959年4月任军事学院合成系炮兵教研室主任。1965年7月任军事学院训练部第四教研室副主任。1970年9月任辽宁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79年2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2年8月离职休养(副军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
俞清标&&&& 福建连城县人,1912年10月出生,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支队副政治委员、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军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丹东军分区政治委员(正军职待遇)等职。日在丹东逝世,享年94岁。
夏德胜&&&& 1912年8月生,江西省莲花县升坊镇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莲花县第三区游击队队员,红12军警卫营战士,红12军第36师司令部通讯员、班长,红12军第36师代理排长、副连长,红1军团第1师第3团第1营第2连连长。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和中央红军长征。在突破乌江封锁线时,身负重伤,不下火线,跟随部队继续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第2团参谋长。后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四队学习。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特务队队长,补充团第3营营长。1940年6年起任八路军第115师陈士榘独立支队第1团副团长、第2团团长。1940年12月至1941年秋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第8团团长。1941年秋至1942年4月任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教导第3旅第8团团长。先后参加平型关、广阳、陕西中阳、山西西南等战斗,以及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铁壁合围”等战斗。1943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任延安赴东北干部大队大队长。1946年1月至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旅副旅长。1946年7月至1948年2月任辽宁军区第四(海龙)军分区副司令员。1948年2月至4月任东北军区辽宁军区辽宁独立第4师副师长。1948年4月至7月任东北军区辽宁军区辽宁独立第1师副师长。1948年7月至11月任东北军区辽北军区独立第1师副师长。1949年1月至9月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至6月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副师长。后任辽东军区第164师副师长。1951年11月至1953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旅大军事部部长、党委副书记(1952年12月至1954年6月)。日兼任旅大市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5月至1954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54年1月至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后任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辽宁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总队长等职。1957年5月至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党委常委(1957年10月至1965年11月)。后任辽宁省军区顾问并任顾问组组长等职。日至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日因病在沈阳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七大代表,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人大代表。
秦& 振&&&& 1917年生,湖北红安人。又名秦辉燕。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25军保卫局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总部特务团3营特派员、冀鲁豫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第1军分区独立团政委,新四军第5师27团政委、45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2纵队15旅45团政委。1946年参加中原突围,掩护首脑机关及部队安全转移。进入陕南后,任豫鄂陕军区第1军分区3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47年任江汉军区独立2旅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荆州军分区副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67师政委。回国后,1952年9月任辽西军区政治部主任。1954年9月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58年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9年9月-1960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63年5月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7年5月在长沙含冤自尽。
秦辉燕&&&& 1917年生,又名秦振,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杏花祁家边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保卫局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三营特派员,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长,冀南第一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后调任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政治委员,四十五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前)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政治委员。1946年参加中原突围。进入陕南后,部队改编,任豫鄂陕军区第一军分区镇(安)郧(西)旬(阳)支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1947年重返鄂豫边区。后任江汉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1949年参与指挥荆门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荆州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一六七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辽西军区政治部主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58年转业到地方,任中共湖南省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67年5月于长沙含冤自尽。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曾广珍&&& 1915年11月生,江西兴国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秋参加乡农民协会、少年先锋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12军政治部保卫员、红1军团政治部保卫局班长、特派员。1936年8月入红军步兵学校学习,任班长。1937年任甘肃庆阳教导旅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连长、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警卫营营长、第6团3营营长、军分区通讯队队长、第2支队副支队长、第2军分区司令部第3科科长。1944年9月任晋北军区司令部第2科科长。1944年11月任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16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16团团长、第36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27师81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46军137师410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2月入中南军政大学、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任解放军副师长、代师长。1957年7月入锦州第58速成中学学习。1959年12月任锦州军分区司令员。1979年6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1年6月离休(副军职)。获3级八一勋章、3级独立自由勋章、2级解放勋章。1960年9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7年6月逝世。
阙启普&&&& 1916年生,湖北红安人。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任战士、宣传队长、电话员、通信员、参谋、营长、副团长、团长兼县委书记、军分区副司令员、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部顾问。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0岁。
黄国忠&&&& 1918年生,四川南江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战士,通信员,排长,连长,营长,东北民主联军3纵队9师26团团长,副旅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副师长,陆军师长,要塞区副司令员。1970年3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5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2年8月离休。大校军衔。 日在大连逝世,享年79岁。
黄国山&&&& 江西黎川县人,1916年9月出生,1931年1月入伍,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巡视员、保卫科长、组织科长、秘书科长,辽宁省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顾问等职。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薛瑞云&&&& 日生,江苏涟水人。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革命。在江苏涟水县大队工作。1940年11月参加八路军,任淮海军分区新2团1连指导员、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第1团2营副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独立旅1团2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18团组织股股长、第四野战军第39军117师直工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民运科科长、第117师炮兵团政委、沈阳军区某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师副政委、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1978年5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5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日逝世。
薛复礼&&&& 1921年11月出生于安徽萧县高岳乡大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现归属淮北市杜集区),1939年6月参加抗日青年救国会,同年9月任萧县二区宣传队分队长,193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皖北萧县二区宣传队分队长,二区高岳乡农救会主任,二区政府保安区员,新四军四师淮泗县大队二连指导员,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一团三营副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后任东北黄克诚师独立旅一团三营教导员,东北二纵六师十六团三营营长,二纵六师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50年11月奉命赴朝作战,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三四九团团长,三十九军一一七师参谋长、副师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先后担任辽东要塞师师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11月晋升为大校,1965年8月定行政10级。1955年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独立功勋荣誉章,抗美援朝被朝鲜授予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正军职离休干部。日6时30分在沈阳逝世,享年76岁。 曹子平&&&& 1919年12月生,陕西清涧人。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战士、班长、文书、指导员、特派员、股长、副团长、政委、参谋长、大队长、副总队长,军分区司令员。1966年5月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5月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12月-1983年9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正军职待遇)。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3岁。
颜文斌&&&& 江西永新人,生于1917年9月,1932年3月参加红军,1934年4月入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所在连是长征路上模范连;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曲阳荞、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39军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靠山屯、辽沈、平津、镇南关、衡宝等战斗、战役;抗美援朝时任39军副师长、师长,率部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以及攻占云山、汉城等战斗。战争年代十次负伤,多次立功。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40军副军长。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丁& 池&&&& 河南省孟津县人。一九一七年二月生。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大队学习。一九三八年八月起,调往新四军工作,在新四军第六支队曾任政治部宣传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一九四一年起,任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营政治教导员,四师十一旅政治部宜传科科长。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教导团政治处主任,二十一军政冶部联络部部长,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建国初期,在中央党校学习。一九五四年八月起,历任志愿军政治部讲师室主任、理训大队副政治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一九五八年回国以后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一九六六年三月起,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正军职待遇。 日在大连逝世,享年91岁。
丁文斋&&&& 1922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原名丁五和。194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参加地方抗日武装队伍。任中共东海县委负责人宋云龙的警卫员,东海县大队警卫团排长,新四军第3师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39军11师炮兵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1月赴朝作战。归国,任炮兵133师参谋长、师长,吉林省军区国防工办主任和党委书记,吉林省军区调研员。1996年逝世,享年74岁。
王& 统&&&& 1920年3月生,河北唐县人。曾用名王通川。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唐县抗日游击大队文书、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2团1营青年干事、2营6连指导员、4连指导员,42团1连指导员、2团2连指导员、第3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2团1营教导员,西北野战军独立第1旅卫生处教导员,独立第1旅直属补训团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64军192师575团参谋长、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侦察科科长、第19兵团侦察支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师长、军参谋长。1968年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5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6年10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80年10月离职休养(副军级)。中共8大代表。 日逝世。
王& 智&&&& 1914年生,辽宁沈阳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入黄埔军区学习。1934年毕业,任东北军骑兵第2师见习官、排长。1936年12月率骑兵排起义加入红军,任军委直属骑兵教导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中共中央党校教官,延安保安处骑巡队教官,西北联防军骑兵旅教导队副队长、队长,参谋、团参谋长、骑兵旅参谋长,骑兵第2旅旅长,骑兵第2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骑兵司令部副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处长。1957年任军事科学院战术部研究员、战术部4室主任。1973年6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83年离休(正军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日在沈阳逝世,终年68岁。
王子卿&&&& 河北新城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抗日战争时期,任华北民众抗日自卫军支队教导员、师政治部主任、冀中10分区营长、冀中军区教导团股长、抗大3团大队长、抗大2分校高尚科学员、抗日先锋队支队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4纵队团长、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6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1师副师长。1953年8月回国。任陆军师长、军参谋长。1963年4月-1965年10月任吉林省省军区参谋长。1972年10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5月任省军区顾问。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6月逝世。
王仁兴&&&& 1911年生,四川渠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后勤部部长,办多处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5分部部长,吉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8年逝世,终年57岁。
王冰之&&&& 1917年生,河北成安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任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基干团宣传股长、第3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第22旅供给部政委,热辽军区骑兵师第3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第四野战军骑兵第5师第15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第115师348团政委,热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第57速成中学政工科科长,沈阳军区校官文化补习学校政治处主任,辽宁省本溪军分区副政委、政委,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3年7月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77年6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9月授予上校军衔。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199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2年3月在长春逝世。
王乃征&&&& 1919年出生,又名王忠、王乃争,曾用名王乃桢,王尽美之子,山东省诸城县(现为市)人。1936年诸城十三中毕业后,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酝酿寻找共产党领导抗日。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发展成立了中共诸城北杏支部,任书记。后以支部为基础组建了莫正民部队的政治机关。1938年12月,任中共诸城临时县委委员。1939年,因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破坏统一战线,回鲁东南做农救会工作。后转入莒北敌占区做敌伪军工作,先担任敌伪副营长,后协助王士骥从诸城伪军李竹轩部拉出一个连投归八路军。1943年组建莒北县大队,任中队长、大队参谋。1945年带该中队与十三团八连合并,担任连长,后调任滨北军分区参谋。1946年6月调东北辽东军区作战处工作。1948年调丹东军区(后又改为辽东军区)陈列科工作,并兼任警卫营营长。1949年调东北军区(后改称沈阳军区),先后任团级参谋、军务处副处长、军务部长、动员部长等职。1966年任吉林省军区参谋长。1975年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0岁。&
王瑞财&&&& 1928年1月生于河北迁安县。1947年参加解放军,1949年入党。曾任东北民主联军8纵队新兵团学习小组长,8纵政治部宣传员,炮兵营观察员,4野45军炮兵团排长,志愿军炮5师42团连长,志愿军炮兵司令部侦察股长,炮兵团营长,团副参谋长,师侦察科长,第2炮兵学院学员,炮兵导弹团副参谋长,参谋长,沈阳军区炮兵作战处长,炮兵师副师长,军政干部学校兵种教研室主任,沈阳军区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大连陆军学院训练部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上尉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尉,1964年晋升为少校军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2枚,1988年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
牛怀义&&&& 1918年2月生,陕西神木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入伍,任陕西神木县游击队战士,神、府、绥3县独立2团3连班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警备6团2营6连排长、山西右玉县10连连长、绥远军区23师65团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远军区22师66团参谋长、20兵团67军团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俘管处1团参谋长、吉林省军区干部部科长、乌兰浩特市550仓库主任、白城201部队副参谋长、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吉林省军区顾问。1981年7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9月在长春逝世
方& 明&&&& 1917年10月生,四川阆中人。193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参加革命,任川陕省保卫局保卫队书记,红四方面军师部作战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2局情报科科长、干部科副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组织科科长,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治部组织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第1副主任,沈阳军区3局政委。1963年6月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朝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64年9月任辽宁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80年1月-1983年4月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中共辽宁省委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3岁。
邓& 聪&&&& 1918年12月生,河南孟津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入伍,任干事、记者、编辑、科长、二野军政大学3分校1总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处长、部长、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70年3月-1978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副政委。后任东北输油管线指挥部政委、大连陆军学院副政委。1982年6月离职休养(副军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5岁。
田& 征&&&& 1919年3月生,内蒙古察右中旗人。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参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第213师师长,吉林延边军分区司令员。1970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延边军分区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83年8月离职休养。1999年4月在长春逝世。
朱& 改&&&& 1910年7月生,四川彭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在北京参加社会主义联盟,任支部书记。1936年受党组织派遗任第三党北京市委组织委员。1937年任第三党华北区委委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任陕北公学旬邑分校第2区队区队长。1939年调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工作。1939年9月任中央职工学校教务处长,华北联合大学工人部部长。1940年任晋察冀日报社编辑。1942年任晋察冀中央分局社会部情报联科副科长。1944年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晋察冀宣化市总工会宣传部部长。1947年任东北铁路公安处指导科科长。1948年任东北铁路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东北铁路公安总队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公安军22师政治部主任。1953年任政治委员。1959年任吉林省公安总队政委。1962年任人民武装警察吉林省总队第2政委。1975年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82年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日逝世。
刘& 镜&&&& 1928年3月生,山东茌平人。曾用名刘明山。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第129师筑先纵队第7团、八路军第129师新8旅(1940年6月起)宣传员、敌工干事、分队长、团技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2纵队12团、补训团和3兵团政治部特派员、保卫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军区公安纵队保卫科长。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兵团保卫部科长。1955年回国,任旅大警备区直属政治处主任,沈阳军区保卫部科长,沈阳军区守备3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1980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83年5月-1984年4月任吉林省军区政委。1983年6月-1985年2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1989年离休(正军职)。 日逝世。
刘世荫&&&& 1921年生,陕西岐山人。曾化名秦健。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参加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任岐山旅省同学会主任(1938年夏赴安吴青训班学习)。1939年1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4大队学习。1940年1月任陇东分区358旅7团参谋、教导队队长、独立营副营长,13团参谋长,第2兵团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冬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装甲兵军事学校管理处处长。1955年8月入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深造4年。1960年1月任第5坦克学校副校长。1970年任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1977年11月任吉林省国防工业局局长。1981年6月-1983年8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3年8月离休。1988年9月逝世。
刘金才&&&& 1916年生,江西省贵溪县人。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军排长,福建省项夏区游击队队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连长、副营长,皖南支队监江团营长,游击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第49团副团长、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第71师第211团团长、第71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5师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5师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3师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指挥所主任。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17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公主岭军分区【四平军分区】司令员。1959年7月至196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长春军分区首任司令员。日兼任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5月至1976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长春市人武部部长(1966年6月至1969年3月)。“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3月至1975年2月任吉林省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1年3月任中共吉林省长春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8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日在沈阳逝世,终年65岁。
刘建平&&&& 1903年5月生,吉林海龙人。曾用名隋长青。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4团3连连长。1936年11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第3师第7团副团长、团长、第7师副师长(1940年-1942年8月在苏联伯力市休养)。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任吉林省敦化县警卫团团长。1949年1月任吉林省军事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2月任吉林军区副参谋长。1956年6月任吉林省延边军分区司令员。离休(副军职待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日在长春逝世。
许绍龙&&&& 1918年12月生,山东莱芜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入伍,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作训科科长、作训处副处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军副参谋长。1975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参谋长。1977年6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83年8月离职休养(副军职)。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 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8岁。
关靖寰&&&& 锡伯族,1903年生,辽宁沈阳人。原名关文英。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考取沈阳师范讲习科,后考取沈阳讲武营第7期。1928年投笔从戎,参加东北军。抗日战争时期,转战华北各地,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在111师工委工作,任111师师部参谋、666团团长。1942年8月在山东率部起义,任八路军山东军区111师333旅旅长,抗大1分校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挺进纵队参谋长,黑龙江军区参谋长。1947年任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整训3师师长,独立169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办事处主任。1954年9月-1958年4月任吉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7年6月免兼)。1958年9月任吉林省水利厅厅长。1964年1月任吉林省林业厅厅长、顾问、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常委。“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后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7岁。
孙寅东&&&& 1911年生,山东省寿光市胡营乡前王村人。1934年至1937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1938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夏从寿光县里学校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师范部八级,毕业后任教于寿光县第十小学。同年冬与寿光中学的几位同学在王文轩的指导下发动组织群众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春编入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第7中队,任分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8支队组织部干事、秘书、支队炮兵连政治指导员、鲁中军区1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兼敌工股长、莒沂安大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鲁中军区1团2营政治教导员、3师7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随鲁中军区第3师从龙口坐船渡海去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3纵队7师19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部长。参加了辽阳、四平、本溪、四保临江、解放柳河、辽源、四平战役、辽沈战役。进关后,参加了平津、武汉、衡宝、广西等战役,直到海南。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直工部部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1953年10月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自由独立二级勋章。1953年7月随第40军回国,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干部部部长。1956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6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69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正军职),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常委,新疆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常委、人保组组长。1974年2月调回吉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至1978年5月)、顾问组组长,吉林省第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委,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1980年7月被沈阳军区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81年离职休养,享受正军职待遇。1999年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李& 东&&&& 1920年9月生,河北任丘人。曾用名李春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任河北游击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1旅1团战士、文书、排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部见习参谋、军分区随营军政学校学员,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司令部参谋,地下情报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1纵队3旅16团司令部作战参谋,晋察冀军区冀察热辽军区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政治协理员,医科大学第4分校政治协理员,附属医院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整训第34团政委,热河军事部政治部副主任,热河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63文化速成中学政委,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政治协理员、速成系学员、政治部战役政治工作组研究员、外宾教员,国防科委第14研究院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O年6月晋升为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日在北京逝世。
杨克明&&&& 1916年生,河南新野人。原名文山。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野县地下党交通员。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营长、营长。1943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副团长。1949年随军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回国后,任吉林省通化军分区司令员,长春警备区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授大校军衔。获3级八一勋章、3级独立自由勋章、2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2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凌晨1时30分在长春第208医院逝世,享年98岁。
苏俊禄&&&& (1916--1981),直隶(今河北)晋县人。1938年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分区卫生部政委。1944年入抗大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团政治处主任、南满军区团政委、东北军区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东北军区干部部处长,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委,吉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十一大代表。
严东江&&&&& 江西省泰和县人,1915年5月出生,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副团长、团长、副师长、通化军分区参谋长、长春警备区副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1981年6月离职休养。副军职离休干部。 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5岁。
吴先洪&&&& 1916年10月生,河南省新县泗店乡邱堂村人。1928年参加泗店乡苏维埃政府童子军任中队长,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光山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战士,红4军10师28团通讯员,红25军通讯班长,红31军通讯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129师385旅13团3营政治教导员,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政治工作巡视组长,769团3营政治教导员。1942年3月率部到达冀南,与日军遭遇。为掩护部队被俘,先后关押在邯郸、石家庄等地。1943年7月被我地下党营救出狱,同年9月到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20团副团长,后任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24团团长,皖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后调任安徽省六安军分区司令员。先后参加了定陶战役、汤阴战役、鲁西南战役、千里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68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后任炮兵第21师师长,炮兵第11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炮兵学院院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炮兵学院副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炮兵学院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66年5月至198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12月至1981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顾问,1981年11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顾问组组长。1982年10月按正军职待遇离休。日在长春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何耀海&&&& 1918年生,湖北大悟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9师副师长。1959年12月任第38军113师师长。1962年2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1965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参谋长。1966年3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8岁。
沈敏洲&&&& (1920-1991)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吉林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1991年2月12日在长春逝世。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贤廷&&&& 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随第一方面军转战南北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营长,津浦支队独立团副团长,东进纵队第8支队独立团副团长。1940年5月起,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21团副团长、团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21团政治委员,湖西军分区第12团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随军挺进东北,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吉东警备第2旅4团政治委员,吉敦军分区参谋长,吉林军区吉东独立第5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炮兵第4师、高炮第2师参谋长。1950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吉林省军事部代理部长。1953年3月至1954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8月,松江、龙江两军区合并,改称黑龙江军区,至195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后兼任哈尔滨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59年6月至196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日在长春逝世,终年69岁。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张宜友&&&& 1914年出生,安徽金寨县燕子河镇两河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任骑兵连长、通讯队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一支队六团三营营长,一旅作战科长、二团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参谋长、三师副师长、第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六师师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作战处长,天津公安总队长,辽宁公安总队政委,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 年授上校军衔,1957 年晋升大校,曾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1 枚。1983 年离休,享受正军级待遇。日在大连逝世。
张镇铭&&&& 山西省沁源人,1921年5月出生,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干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通化军分区政治委员、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83年9月离职休养。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7岁。
张兆仁&&&& 1918年出生,陕西省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班长、排长、连长、连指导员、组织股股长、营教导员,延安炮兵学校大队副政委,东北军区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政委,中南军区炮兵八师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六十二师副政委。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高射炮兵六十二师副政委、政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朝鲜战场的对空作战。回国后,任解放军炮兵师政委,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干部部部长,解放军高射炮兵学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沈阳军区炮兵副政委,吉林省军区副政委、政委,吉林省委书记,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授衔为解放军炮兵大校。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日在长春逝世。
张贤廷&&&& 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随第一方面军转战南北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营长,津浦支队独立团副团长,东进纵队第8支队独立团副团长。1940年5月起,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21团副团长、团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21团政治委员,湖西军分区第12团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随军挺进东北,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吉东警备第2旅4团政治委员,吉敦军分区参谋长,吉林军区吉东独立第5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炮兵第4师、高炮第2师参谋长。1950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吉林省军事部代理部长。1953年3月至1954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8月,松江、龙江两军区合并,改称黑龙江军区,至195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后兼任哈尔滨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59年6月至196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日在长春逝世,终年69岁。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张宜友&&&& 1914年出生,安徽金寨县燕子河镇两河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任骑兵连长、通讯队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一支队六团三营营长,一旅作战科长、二团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参谋长、三师副师长、第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六师师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作战处长,天津公安总队长,辽宁公安总队政委,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校军衔,1957 年晋升大校,曾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1 枚。1983 年离休,享受正军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军区司令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