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roa,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体现企业什么指标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股东、债权人角度分析财务报表关注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有什么缺陷?还应该关注哪些指标来克服缺陷? - 知乎92被浏览1991分享邀请回答1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刘伟雄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伟雄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包括盈利能力评价、偿债能力评价、营运能力评价、资本结构评价、市场测试比率评价及发展态势评价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财务指标,把所有指标统统罗列进去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应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依据其原则和综合评价的目的进行,于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构成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单独评价或分析任何一项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反映、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有必要将公司财务活动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对系统内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上市公司的某项财务指标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部分是显示财务活动的变动,一项财务指标难以反映综合财务变动的状况。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就是要选取一系列能综合反映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营运能力的指标(即财务比率)来进行综合评价。[1]而且,应用案例对指标的实用性进行分析和考核。但应用指标时,应明确指标的局限性和应注意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一、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具体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成果的一系列指标。在本文中具体选择的财务指标是:盈利能力评价方面选取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评价方面选取速动比率;营运能力评价方面选取总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评价方面选取股东权益比率;市场测试比率评价方面选择市盈率;发展态势评价方面选取净利润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选取的理由按选取指标分述如下:
(一)总资产利润率指标
总资产利润率是指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占总资产的百分比。评价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总资产效益的考察。总资产利润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选用此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总资产利用情况以及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占净资产(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它反映了股东
的收益水平。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撇开股价上涨给投资者带来的价差,理性的投资者要想确定其投资行为是否正确,最主要看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资产由投资者投入和举债这两种形式构成,也就是说,公司的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借入资金,而另一部分则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运用效率。而净资产收益率不但能反映公司整体资本的盈利能力,还能表征资本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与企业的负债经营有直接关系,因而中国证监会规定,公司必须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 以上才可以进行配股,可见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非常重要。
(三)速动比率指标
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最常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在流动资产中,由于存在存货变现速度慢已损失报废但还没做处理的资产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等原因,导致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资产(还包括预付、待摊费用等)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流动性,考虑应将其剔除。而剔除后的流动资产余额就是速动资产,用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就是速动比率。用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有以下两个优点:
1、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为严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因为,此项比率既考虑了应变风险的能力,又考虑了实际的情况。它是假设企业一旦面临财务危机或办理清算时,在存货和预付费用没有价值的情况下,企业以速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短期偿债能力。所以,此项比率在测验企业应付突变能力方面比较有用。而考察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另一个指标是现金比率,由于现金比率过分严格。而且其所包含的资产项目极为有限,并且期望一个企业能用足够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去补偿其流动负债,这似乎不太现实,除非企业正处于财务困难时期,否则一般情况下很少被采用。
2、资料取得和计算均较简单。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从偿债的义务看,包括按期支付的利息和到期偿还的本金两个方面;从偿债资金来源看,则应是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而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企业是不可能依靠变卖资产来还债的,而是依靠其实现的利润来偿还长期债务的。因此,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的。如果从债权人考察借出款项的安全程度,和投资者考察企业负责经营的合理程度出发的话,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则与其资本结构有关。由于以上两个方面,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所需指标与评价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有关指标则不需另行设置,均可以通过速动比率加以反映。
(四)资产周转率指标
综合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应对企业的总资产进行考察。考察的对象不仅是流动资产,还有固定资产。而总资产周转率就是考察企业总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它可以对企业的总资产营运能力进行评价。它是通过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来衡量。
(五)股东权益比率指标
股东权益比率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同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靠所有者权益(股东)投入的。由于公司资产一般由负债和股东权益两部分组成,所以股东权益比率与负债虽然说法不同,但实际上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从这点来讲,选股东权益比率与选负债率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投资者即股东这个角度来考虑,选用股东权益比率印象更直观。另外,股东权益与评价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相结合,能更好地反映股东权利的保障程度和投资收益的大小。
(六)市盈率指标
市盈率是指股票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也可以理解为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由于市盈率可以概括理解为静态的投资回收期,而其变量参数为静态的投资收益率,所以,市盈率是评价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而该指标可以弥补净资产收益率不能放映出的&价格比率&,即资本价格与收益的关系不足的缺陷。此外,市盈率还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市盈率接近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处于衰退期早期的企业的市盈率仍会很高,但进入晚期后,其市盈率水平会有所降低。因此,还可用此指标考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七)净利润增长率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是上市公司本期与前期净利润的差额,再与前期净利润的比。通常,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基本来源有三个:一是投资者注入新资金;二是向金融机构举债;三是靠自我积累。对于投资者来说,注入新资金意味着风险和代价。而让企业向金融机构举债,不但需要支付筹资费用,增加经营的投资风险,而且举债也不是由企业单方面就能决定的事。所以对企业而言,自我积累是最安全、代价最低的资金来源。企业自我积累的最大限度来源于企业的全部净利润。因此只有净利润不断增长的企业,自我积累才能逐年增加。慢慢随着企业逐年积累的增加,发展资金增多,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此外,净利润的多少还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净利润的逐步增长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加、资产结构趋于合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八)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上市公司期末股东权益除以期初股东权益。因为净利润的增长率并不能说明上市公司有多少钱用于增加积累扩大规模,而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公司发展态势,应选用资本保值增值率。[2]
二、运用财务指标综合评价财务状况
(一)综合评价财务状况  
了解前面那些具体财务指标之后,如何以这些指标的个别结论为基础来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从决策有用性角度出发,财务分析的基本目的在于控制风险,让人们在决定买卖股票之前,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变化趋势有所掌握。这些指标和分析方法一般有助于投资者及时回避潜在的财务失败企业。
目前,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比率组合模型判别法,即以数种重要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模型进行加权测试,由最终的判别计算分值来估计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这一方法以爱德华.埃尔德曼著名的&ZETA&系列模型为典型代表。其结论较为客观,适应性较强,但一般投资者很难无偿取得相关模型的具体参数和技术细节;另一种经验分析方法则以美国会计学家威廉姆斯.比尔的单一比率模型为代表。该方法的思路是通过对个别财务指标的经验评价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这种方法的主观成份较大,而且适用性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优点在于简单明了,综合多种指标进行合理比较分析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以B公司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经验分析法对特定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大致的综合评价。(见附表)
表 2-1 A、B、C公司2001年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总资产收益率
销售毛利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货现金流入率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B公司2001年的财务状况有两大特点,一是盈利能力相当突出,其总资产收益率及销售毛利率水平均大幅领先于同行业的A、C公司;二是资产流动性不足,现金短缺的迹象较为明显。由于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很高,因此上述两个现象似乎是矛盾的。结合年报附注内容分析,可以发现B公司2001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第一次出现了负数,直接原因是当年&购买商品、劳务支付的现金&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较上年大幅增加59 % 和 41 %,这很可能与该公司2001年度大举介入房地产业有关。显然,这一决策的成败与否将对B公司的未来经营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从现金流量角度来看,该举措直接导致了大量的现金消耗,从而使B公司2002年度的财务弹性显著下降。
(二)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
从国内外证券市场历史来看,因意外事件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并不多见,更多企业的亏损或破产是某些赢利要素持续弱化所造成的。这种内在消耗性的趋势,最终结果是使企业的正常营运模式遭受不可恢复的损害。对投资者来说,发现这种非短期性质的企业经营风险显然相当重要,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这一指标则是有助于投资者把握企业营业状况稳定与否的有效工具。
该指标的特点在于反映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项目)所占的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对于非控股公司型企业来说,该指标的理想水平一般在1左右。若这一指标的数值显著小于1,则表明企业的正常经营业务可能已无法维持,未来出现亏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现在结合两家国内知名的食品制造企业--X公司和Y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这一指标的分析特点。
从附表数据可以看出,在1999年,X公司的营业利润占其利润总额的比重远远偏离了正常水平,其当期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总额却高达2732万元,约为上年度的5倍。根据上述判别标准分析,该公司1999年度的经常性业务活动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且短期之内难以扭转。这一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X公司随后在2000年和2001年连续出现的巨额亏损;相形之下,与其产品相似度极高的Y公司各年营业稳定指标都较为合理,没有出现过度波动,因此排除了行业性经营变更影响的可能性。
营业利润(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营业稳定指标&X
&&&&&&&&& &Y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标并不适用于分析已出现亏损的公司,如上表中X公司在2000和2001年的情况。此外,控股型或对外投资比重上升较快的企业也可能实现数额巨大的投资收益,从而导致营业稳定指标数值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注重观察其投资收益的相对波动水平和持续能力。一般来说,突发性变化至少意味着企业原有经营模式的急剧转换,因而通常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三)销货现金流入率
&&虽然现金流量与利润数据在单个会计期间一般是不一致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
应该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其差别则反映了非现金支出与收入的变动趋势。目前,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的结合分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销货现金流入率便是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该指标把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可以估计每单位销货收入所能带来的现金流入量,并由此可以把握企业流动性风险及商业信用等方面的状况及重要变化。该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销货现金流入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现在结合前述A、B、C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这一指标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首先应当指出:在赊销政策无重大变化、应收账款可以正常回收时,由于&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涵盖了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项目,因此该指标的正常值水平应大于1。这一标准对于分析企业当期营业收入的现金含量很有帮助。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B、C公司的销售现金流量状况较好,最近四年的销货现金流入率基本上都大于1,而且波动幅度较小;相形之下,A公司1998年的销货现金流入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的确值得关注。通过对A公司1998年及前后年度比较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A公司当年经营情况比较正常,应收账款的政策及规模增长也无重大变化,显然不足以导致销货现金流入量(14862万元)与其当期的主营收入净额(21756万元)之间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根据其财务资料计算的当期销货现金流量大致数据却在2亿元以上。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该公司对当年预付账款巨额增长(6640万元)的项目处理可能存在问题,即把应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预付账款增加额列入了销货现金流入量的计算过程。这样虽然&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不受影响,却不真实的减少了当期销货现金流入量。如果判断属实,那么可以算出A公司当年的实际销货现金流入率应为0.99,非常接近正常水平。
这一案例虽然可能只反映了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失误,但也可以从侧面说明销货现金流入率在判断企业销货现金流量是否异常时所具有的显著效用。不过在实际运用时,投资者还应注意:该指标只着重反映特定期间销售收入所对应的现金含量信息,而不能说明整体经营情况的变动趋势。投资者可以结合销货现金流量及主营收入绝对额的趋势分析来弥补
该指标的不足。
(四)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作用在于考察企业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并将其转化为现金的效率,其一般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结果代表企业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周转的平均次数。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最好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账面值为计算依据,而不考虑&其他应收款&和&坏帐准备&的影响,因此后面的项目与销售信用控制过程并无直接联系。一般而言,该指标的数值越高越好。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较短的收账期间,企业在应收账款项目上占用的资金也就越少。现在结合前述A、B、C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来说明这一指标的运用特点(见表)。
表2-4 A、B、C公司历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
由于三家公司的产品相似度较高,因此其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横向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自商业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回收水平的高下之别。从数据来看,B公司应收账款的年均周转次数最高,为3.75次,而且各年变化波动不大(方差为0.14);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最低,6年平均水平为1.95次,但各年度波动也是最小的(方差为0.10)。A、B公司的数据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效率有可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因此该指标如果出现过大波动,则往往说明企业的信用政策出现了较大变化,或者部分账款的回收出现了问题。C公司的相关数据即反映了这种状况。
上表数据表明:C公司年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3.08次,但每年之间的变化波动太大(方差为2.34)。以1998年为分界点,其前的应收账款周转水平甚至远远高于A公司,之后却仅仅与B公司相仿。这一异常现象表明该公司1998年度的账款回收可能遇到了某种困难,或者赊销信用政策大幅放宽,这一重要变化直接导致以后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
结合应收账款的结构分析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A、B、C公司近三年内一年期应收账款的比重分别为84.25 %、97.35 % 和74.61 %,表明C公司1998年以后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确不尽人意(而该公司1997、1998年度一年期应收账款的比重却高达96.96 %和92.64 %)。这种商业信用控制的突发性变化往往出现在企业的某个转折时期。不管其原因如何,它对于资金周转效率的负面影响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投资者至少应对这类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予以关注。
(五)存货周转率&&判断企业资金流转
在各种考察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中,存货周转率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它对于研究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从理论上说,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现在结合前述A、B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这一指标的运用特点。
无论从什么角度衡量,这两家公司存货周转速度的差异都是显著的。其中,尽管2001年销售下降对A公司存货流转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但其历年存货周转率大致围绕着2.23次的均值起伏波动,趋势相对平稳。相形之下,B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却表现出令人关注的&跳水&走势,2001年的存货周转效率仅相当于上市前的37 %。
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说明B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的速度,这种失衡的趋势在2001年度达到了顶峰。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导致B公司2001年存货周转速度显著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其某一子公司约1.51亿元的房屋开发成本并入合并报表。由于这些房地产项目并未进入销售程序,B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没有相应增加,但存货余额却因此大幅上升。
客观地说,如果排除这一非常事项的影响,B公司2001年钢丝绳主业的存货周转率仍保持在约2.67次的水平,还是可接受的,但其整体存货周转速度的显著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只涉及了年初、年末的存货余额,不一定能反映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的平均存货水平,但该指标在多数情况下仍然能有效评估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情况。就B公司来说,由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周转速度很低,其大量现金将长期沉淀在这一项目,因此大举介入房地产领域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导致其资产流动性出现了实质性下降,前面做的流动性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六)销售毛利率&&分析企业盈利状况
在分析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空间和变化趋势时,销售毛利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其公式为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企业某一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这对于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趋势极有帮助。下面将以B公司为例,并参照同业A、C公司数据来说明这一分析过程。
在运用这一指标时,投资者应当注意不同公司业务结构的可比性。在上述中,B公司的全部主营收入都来自钢丝绳系列产品,但A、C公司还有其他经营业务。为了消除经营范围差异的影响,可以从A、C公司的历年财务报告附注中将其钢丝绳系列产品的收入及成本数据单列出来,以同B公司进行比较。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一直保持着领先水平,而且其销售价格与
成本之间的毛利空间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1年,其毛利水平较A、C公司平均高出39.15 %,应当说这一幅度是惊人的。不过,在得出确切结论之前,还必须考虑产品性质差异的影响。在上述中说过B公司与C公司的产品相似度较高,近年来皆以高附加值的光纤光缆钢丝绳等产品为主导方向,而A公司则不然。从上表数据也可看出,B、C公司的毛利率变动趋势较为相似,都呈震荡上升特征,但B公司的波动幅度要小得多。
至此,可以说B公司产品显然具有某种超额盈利能力,这种优势可能由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演化而成。值得关注的是,与A、C公司不同,B公司历年财务报告中很少涉及市场竞争方面的陈述,因此也不排除该公司作为华中某省的定点生产企业,从而具有某种地缘优势的可能。
这一案例说明:财务分析是一个深入的企业分析过程,其分析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而是涵盖了财务报告的全部内容。
(七)总资产收益率&&考核企业利润目标
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报酬实现效果,并经常结合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来进行判断。实际上,总资产收益率(ROA)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从最终所有权角度定义,该指标的公式为:&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现在结合上期所述B公司的财务资料来说明其作用。
B公司于1999年上市,上表1996-1998年数据来自其招股说明书。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的EPS指标6年来一直都围绕着0.32元的均值上下波动,可以说相当不错。每股收益可能是当前投资者最重视的利润考察指标,那么是否可以据此得出该公司当前盈利能力保持稳定的结论呢?答案未必尽然。
EPS的缺陷在于其计算公式仅仅与公司净利润和总股本有关。事实上,B公司2000年后的净利润出现了惊人增长(约44 %),而同时在上市后股本规模仅有一次10送3的变更,因此其EPS保持较高水平并不令人意外。然而,ROE和ROA的计算结果都显示:B公司2001年的盈利能力有下降迹象。其中,ROE的下降幅度不大,因为2001年B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都增长缓慢。尽管2001年B公司的负债较上年增加了两个多亿,但其净资产收益率并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相形之下,ROA的结果不但表明2001年B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较上年大幅下降了21.4 %,而且已处于历史最低点(甚至低于因上市而导致资产收益水平显著下滑的1999年)。
这一案例表明,总资产收益率(ROA)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所拥有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及运用的效率,若结合长期趋势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八)流动比率&&评估企业短期偿债风险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目前被广泛用于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不
过,要想深刻理解这一指标,就必须熟悉其缺陷和不足。结合下面的案例来对流动比率的分析要点进行说明。
上表是两家钢丝绳企业2001年度的实际财务数据。可以计算得出A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6,而B公司为1.51。单从数据上看,两家公司的流动比率均没有达到所谓的2:1标准,但B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似乎要好许多。事实是否如此呢?
首先,投资者应当留意: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周转期间是不同的。财务安排合理、现金周转速度较快的企业完全可以在维持较小流动资产规模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真正构成企业现实偿债压力和风险的是那些契约性债务(包括当期必须偿付的银行借款本息、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例如,在只考虑上述项目的情况下,A、B公司的流动比率即分别修正为1.74和1.86,差异已相对缩小。更重要的是,流动资产的构成情况也应受到关注。根据上表数据计算,A、B公司的速动比率(存货以外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分别为1.06和0.79,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分别为0.41和0.29,说明B公司流动资产总额虽大,但其变现能力也较差。如果综合进行考虑,A、B公司的&货币资金/契约性流动负债&指标分别为0.52和0.37,表明B公司的实际短期偿债风险要远远大于A公司。
这一案例说明:分析方法比财务指标本身更为重要。财务指标比较综合概括,因而有可能扭曲了财务数据的经济含义,运用项目结构分析等方法则有助于投资者得出正确结论。
(九)如何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一项并不困难、但花时间的工作。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财务分析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时间或精力的消耗,而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知从何入手;(2)难以就指标的计算结果做出定性结论。为使一般投资者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现介绍以下的预备知识。
首先,财务分析必须基于客观立场,以下几种心态是投资者应当戒除的:
(1)畏难情绪。实际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趋势都是可以通过公开资料加以把握的,即使是受到精心操纵的财务数据也会留下各种蛛丝马迹;
(2)&有罪推定&。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不能预设任何公司存在会计造假问题。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存在异常迹象,只有经过谨慎的分析过程才能定论。这种心理容易导致具有强烈倾向性的错误结论;
(3)刻意迎合市场热点。在炒作的时期,曾经有投资者专门寻找那些盘子不大但公积金水平较高的公司,并获取了一些收益。应当指出,这类分析手法虽然涉及部分财务数据,但却与企业整体财务风险的估计无关,而且效果往往是暂时的。正确的财务分析思路应当全面涵盖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各个重要方面。
其次,财务分析的重心在于企业管理发展战略的把握,而并非局限于财务数据、比率本身。这一中心思想在具体财务分析程序中,大致体现为以下要点:
(1)对陌生公司开始进行分析时,投资者最好养成先浏览企业历年的财务报告文字内容和报表附注的习惯,以把握企业最新的动向和趋势,而不要马上陷入财务数据所构成的迷宫之内;
(2)重视长期趋势。仅仅针对某一年度比较报表的分析往往很难说明问题。从技术上来看,投资者至少需要观察企业三年以上的会计期间,才能有把握地判断其财务趋势的变动情况。
(3)灵活运用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的含义是指在共同对比基础上,将财务报表上所有项目的数字关系转换为结构比率关系。该方法对于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细节的变动情况十分有效;
(4)将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与其竞争对手、同类企业或整个行业平均的相应表现进行对比。比较范围包括当期比较和历史的多期比较,比较的基础可以是单个比率或比率集合,也可以是报表项目的结构关系或项目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方可得出正确的财务分析结论。
三、运用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和注意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一)运用财务指标时的局限性
财务指标本身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包括:假设前提存在的缺陷;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被割裂;财务指标没有反应其内容结构和财务指标容易被内部人控制等。其实,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历史而且是向后看(backward-looking)的,因此缺少对未来的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而且有可能造成对短期的财务状况或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而最终导致无法及时抓住企业的关键性变化;同时也不能发现价值创造的动因;对无形资产例如人力资本的考虑也不足等。
1、假设前提存在的缺陷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的,主要着眼于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忽视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及企业因经营而增加的偿债能力;或者说这些指标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看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另外,在速动比率指标的计算中假设企业的应付的偿债能力比存货的偿债能力强,有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应付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有些甚至根本不能收回。
2、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
许多财务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某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或者某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这些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的什么问题,而只有通过与别的企业比较(横向比较)或和自己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才能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或者经营状况。也就是说财务指标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而可比性的前提指标的定义必须统一。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是用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得到的,而企业的利润至少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形式,到底应该采用哪种利润却并未有统一的界定,这使得主营业务利润率缺乏统一性。
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被割裂
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各有优劣,而在实践在,财务分析往往将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割裂开,并过分重视相对指标而忽视绝对指标。而实际上,有些绝对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净资产、净利润等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可以分析一个企业的销售规模,净资产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规模,净利润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这些问题对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最好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只知道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0%,就不能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很深的了解,但如果同时知道了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0万元时,就会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4、财务指标没有反映其内容结构
财务指标是由各种数字表达的,但这些数字往往只反映了该企业有关项目的表面现象,对于数字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知道。例如:应收这一常指标,在报表中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个总数,到底有多少是刚刚发生的,有多少已经逾期,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难以收回的,企业外的人是无从知道的,而这些对于分析该企业的应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5、财务指标容易被内部人控制
由于目前会计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内部人可以利用这一制度虚构某些交易与事项,从而达到内部人希望达到的财务数据,于是各种操纵财务指标的现象便应运而生了。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严重地存在这种现象,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对股票市场的信心。
综上可以看到,财务指标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时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要求财务分析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考虑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获得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运用财务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通过年报和申报予以反映,它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提供的抽象数据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财务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包括防范措施)
财务评价指标是静止的数据,只能作为重要的财务信息,不能神化其作用,在利用其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还应进一步考察现实的经济情况和行业的经济前景,结合趋势分析,通过综合判断,做出恰当的结论。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应该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应该从动态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财务评价指标能揭示公司财务状况,一些上市公司出于各种考虑,或虚报数据,或装饰财务报表,掩饰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在评价时,要从多方面考察,排除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因此,应从会计法规的角度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定,防止内部人对财务数据的人为操纵,特别是对于关联交易的有关信息应该及时而准确的披露;
财务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孤立地加以运用而不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容易做出错误的评价。因此,应注意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析,而且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将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一方面注意有关数据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注意产生不正常变化的指标,重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而对特别重要的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时,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验证其真实性;
4、一致性(符合性)
财务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会计核算,因此,其可靠程度依赖于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如果与会计核算资料相背离或者会计核算资料与实际情况相背离,那么评价结果就没有意义。因此,应对财务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对比分析才有意义;
财务评价指标反映的只是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属于历史性的东西,评价时,应把财务评价指标显示的数据与企业财务报告期到评价期两者之间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避免做出不恰当的结论,并且还应考虑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注意该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入情况,分析该企业的发展潜力。[3]
结&&&&& 论
阅读次数:22273
微信号:CPM-CHINA
中国职业经理人北京培训中心报考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木樨地北里甲11号B座6楼
办公电话: 传真:
热线咨询:袁老师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