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军人还有没有朝鲜战争志愿军大逃亡时志愿军冰雕连那种意志与精神

朝战志愿军3个连成建制冻死
来源:解放军报
本文摘自:《解放军报》日第11版,作者:王根成,原题为:《“冰雕连”:钢铁铸就的意志》  20军、27军的军史,记载着“冰雕连”史诗般的悲壮。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是什么力量让“冰雕连”不惧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长津湖地区海拔米之间,当年是50年不遇的严冬,夜间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40度。官兵向美军后方穿插行军时,寒冷比敌人的子弹、炮弹更可怕。有的战士脚冻肿了,脱了鞋再也穿不上,干脆光着脚在雪里奔跑;有的战士又冷又饿,只能抓把雪往肚子里咽。  “冰雕连”没向严寒屈服,按时埋伏在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可是,战斗命令下达后,却没有人站起来冲锋,全部冻死在露天掩体里。当美军军官里兹伯格向这些“冰雕”致敬时,心中疑惑,他们为何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里兹伯格没看到、也读不懂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身上的一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5)(4)(8)相关搜索:..
星空热点热点频道长津湖血战,志愿军“冰雕连”令美陆战1师胆寒 - 中国军网
长津湖血战,志愿军“冰雕连”令美陆战1师胆寒
冰 雕 连
核心提示:“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有一场战役仿佛被人们遗忘。那是一场持续了17天的殊死搏斗,其惨烈程度堪比人类战争史上任何一场战役。
这是中美在朝鲜战场上改变历史格局的一次对决,它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长津湖战役。战役发生在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由于战役过程的特殊性,多年以来,这场战役一直被视作军史上的一个谜团。
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将军在多年之后仍难以忘怀:“尽管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至今都让我刻骨铭心。”
1950年冬,朝鲜半岛长津湖畔。到处是白雪皑皑,人走在雪里只能露出上半身,气温更是出奇的冷,零下40度。
一支美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搜索前进。突然,指挥官大喊一声:“Hold(停)!”随后,他取出望远镜,眼前的情景令他大惑不解:对面有一排排的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他们居然没有开火。
几个胆大的美军爬上志愿军阵地,才发现整连129个志愿军官兵被冻成了冰雕,枪口却冲着敌人来的方向,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美军想把他手里的枪拿走,却怎么也拿不下来,不得不掰断了三根手指头……
后来,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毛泽东报告战况,电报中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面对这样的敌人,美军指挥官不由向“冰雕连”敬了一个军礼!
这支美军是“王牌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以凶狠、残忍闻名,无一败仗记录,被称为“魔鬼一样的幽灵”。一动不动的冰雕连让这支骄悍的王牌部队吃惊不小,但让他们惊讶的事继续发生着。
美军继续往前走,遇到了志愿军第二个“冰雕连”。不幸的是,他们这次遇到的,是会动的“冰人”。只听冲锋号一响,无数志愿军官兵从雪下面冒了出来,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冲杀声震天。很多战士冲锋时才发现,腿已冻得坏死了,但他们顾不了这么多,剩一条腿的就跳着往前冲,没腿的就往前爬。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志愿军第9兵团的官兵在长津湖地区埋伏了整整6天6夜,穿着单薄的衣裳、啃着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趴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一直不敢合眼。没人敢睡,因为一旦睡着了,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
志愿军老战士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笔者体验过零下28摄氏度的寒冬,那是2002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当时,笔者穿着厚厚的大衣,穿着保暖的冬鞋,戴着皮手套,在寒风呼啸的露天坐了半个多小时。全身哆嗦,感觉没穿衣服一样。最冷的是脚,好像已经不属于自己,就算给人割去恐怕也感觉不到。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就是冰雕连的前辈们:要知道,他们面临的是零下40度,而且脚下是胶鞋,身上是单衣!
支撑我的是他们,支撑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冰雕连一位战士留下的绝命诗,向我们诉说英雄的战斗意志和战斗情怀,为我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朝鲜战争中国军队战斗力那么强? - 知乎302被浏览145251分享邀请回答2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07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1 个回答被折叠()惨烈的朝鲜战争:志愿军3个连成建制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导读:核心提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
本文摘自:《解放军报》日第11版,作者:王根成,原题为:《“冰雕连”:钢铁铸就的意志》
20军、27军的军史,记载着“冰雕连”史诗般的悲壮。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
核心提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本文摘自:《解放军报》日第11版,作者:王根成,原题为:《“冰雕连”:钢铁铸就的意志》20军、27军的军史,记载着“冰雕连”史诗般的悲壮。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是什么力量让“冰雕连”不惧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长津湖地区海拔米之间,当年是50年不遇的严冬,夜间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40度。官兵向美军后方穿插行军时,寒冷比敌人的子弹、炮弹更可怕。有的战士脚冻肿了,脱了鞋再也穿不上,干脆光着脚在雪里奔跑;有的战士又冷又饿,只能抓把雪往肚子里咽。“冰雕连”没向严寒屈服,按时埋伏在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可是,战斗命令下达后,却没有人站起来冲锋,全部冻死在露天掩体里。当美军军官里兹伯格向这些“冰雕”致敬时,心中疑惑,他们为何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里兹伯格没看到、也读不懂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身上的一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党和毛主席发出的号召。党领导下的忠诚战士就要为信仰而战,宋阿毛的绝笔诗的本意是不惜用生命捍卫信仰。“冰雕连”官兵心中燃烧着信仰的火炬,身上有源源不断的、斯诺笔下的“东方魔力”,何惧摄氏零下40度的严寒?恩格斯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冰雕连”官兵把身子死死地铆在阵地上,展开的战斗队形枪口一致朝着美军途经的方向,许多战士的手冻结在枪托上掰不开。我们平常站在零度左右的天气里,会身不由己地搓手、揉耳朵。“冰雕连”官兵不是一下子被“封冻”的,而是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一感觉到冷,常用“像猫咬的一样痛”形容,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雪地里纹丝不动,“冰雕连”官兵都有断腕、剜心般的痛。整个阵地上,再怎么冷、再怎么痛,没有一个干部战士站起来活动一下,没有一个干部战士点把火烤烤身子,因为大家明白,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暴露目标。“冰雕连”官兵如烈火中的“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死绝不脱离战位一步。从威严整齐的战斗姿态上可以看出,“冰雕连”官兵有钢铁铸就的身躯,有钢铁铸就的意志,不为任何艰难困苦动摇战斗决心,一息尚存就要冲锋。未来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全面展开,战斗更加残酷,对抗更加激烈,官兵更需要“冰雕连”的战斗精神。要像他们一样有坚不可摧的战斗意志,打不垮、冻不倒,勇往直前;要像他们一样有视死如归的战斗血性,人在阵地在,誓于敌人决战到底。克劳塞维茨说“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目睹“冰雕连”悲壮牺牲的场面,军人的士气和战斗精神扑面逼人,令美军生畏、起敬。一位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美军军官说:“他们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炮火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可见,“冰雕连”静默的阵地上,却有强大的心理“杀伤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冰雕连”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而是在漫长的战斗岁月中历练的。“冰雕连”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硝烟锤炼出了这种“冰雪雄魂”。如今,20军的战士业余演出队根据“冰雕连”史实创作的歌舞剧《冰雪雄魂》,每一场演出过后都点燃了沉积于官兵血脉中的战斗因子。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军队的魂魄。当前,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战斗精神,广大官兵就要多读、读透“冰雕连”这类史诗作品,就要常挖、深挖这座“富矿”,从中汲取能量、增添动力,在实现强军目标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战争志愿军伤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