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残疾人 残障人士士顺利走出家门相关的时事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
羊城晚报: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共享快乐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大小:
羊城晚报& A4
“一年一度的文化大篷车社区行活动又一次来到我们萝岗街。”萝岗街负责人如是说,是的,为了给街坊们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萝岗街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该活动。为此,19日上午9时,萝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香雪人家),在萝岗街文化广场开展社区残障人士趣味运动会,通过本次活动倡导社区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参与社区互动,与社区居民一同分享欢乐。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次的趣味运动会,由萝岗街工疗站的学员为街坊们先带来《一起来更精彩》的手语舞蹈,也由此拉开趣味运动会的序幕,音乐响起来,大家动起来。
单人项目有“企鹅漫步”、“曲线托球跑”、“趣味保龄球”和“快乐钓鱼”,双人项目“背篓接球”、“仙人指路”和“勇闯天涯”。听名字就知道趣味多多,参赛者一边比赛一边“笑到见牙不见眼”,“看到孩子们跟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有参赛选手说。
“香雪人家社工策划运动会以趣味为主,比赛现场中,萝岗街的残障朋友虽然身体上有一定的残缺,但是在赛场上,他们精神饱满,挥洒汗水,拼尽全力在每一场比赛项目中,向大家展示了一种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同和称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残障人士这个群体可能在我们的视野中有‘弱势群体’的标签,但从今天大家的参与热情和精神面貌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风采,还有他们的无限潜能,香雪人家社工在此倡导,一起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多机会融入社区,共同为社区文化增光彩,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广州。
广州黄埔信息网关注·微信
广州黄埔信息网关注·微博
广州黄埔信息网关注·手机版“我是你的眼”视力残障人士快乐出行社区活动
当温暖的晨光映入我们眼帘的时候,他们的世界一片灰暗。
当晶莹的露珠闪耀着生命的亮泽时,他们的眼里尽是虚无。
当人们通行无碍,当人流川流不息,他们只能依靠工具,摸索前进。
他们就是我们的盲人朋友。盲人朋友由于自身的缺陷和社会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他们大部分人无法顺利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让我们帮助盲人朋友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感知社会的温暖关注与美好寄愿。
日,钟落潭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残障部社工与热心义工携钟落潭镇视力残障人士外出到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进行视力残障人士定向行走训练社区活动。
本次活动社工与义工顺利协助视力残障人士前往广州市残疾人体育活动中心完成训练课程,也让在场社工和义工学习到如何引导与带领他们步行的知识和技巧。“定向行走训练”导航课程,帮助视力残障人士在没有家人或朋友的陪同下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外出,也让陪同的社工和义工接触到其他社会热心人士和义工,活动意义非凡。
活动现场及图片展示:
图一:社工与义工陪同视力残疾人士坐地铁出行,并向残障人士普及地铁新公共设施知识。
图二:一起在等公交车,并与其他残疾人士交流。
图三:与广州市内其他区域的视力残障人士一起等待上课。
图四:老师在教导定向训练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访香港赛马会发展事务执行总监:马术可让残障人士感到自由
日09:13  
  新华网香港9月9日奥运专电 题:马术可让残障人士感到自由——访香港赛马会发展事务执行总监麦建华
? | ?推广 |
  新华社记者朱华颖
  首次在香港举办的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大获成功,刚刚开始两天的北京残奥会马术比赛也获得各方好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香港赛马会立下汗马功劳。
  “赛马会先后投入12亿港元,兴建和完善沙田和双鱼河奥运马术比赛场地。残奥会马术比赛期间,还要提供场地服务、维修、后勤专业服务以及运马、兽医等配套服务。”香港赛马会发展事务执行总监麦建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麦建华在北京残奥会马术比赛期间留守香港,他说:“有太多事情要做,这次残奥会马术比赛是有史以来参赛国家和地区数目、选手和马匹数目最多的一次,我们工作很紧张,力求做到最好。”
  成立于1884年的香港赛马会,是目前香港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也是香港单一机构上税最高的,每年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全港的1.3%。过去10年,赛马会的捐款逾100亿港元,惠及香港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年轻人、长者、病患者及残障人士。
  “在伤残人士中普及马术,是赛马会一直支持的工作。”麦建华说,赛马会通过开办公众骑术学校,支持伤残运动员训练,并利用马术帮助伤残人士康复,这些已有20多年的历史。
  他说:“肢体残障的人士活动范围小,在马背上会重新感到自由,这对他们心理和身体的恢复有很大帮助。此外,担任马童的都是健康的志愿者,伤残人士可以通过骑马与健全人士沟通交流,这扩大了伤残人士的社交面,有利于他们康复。”
  在香港赛马会的支持和赞助下,香港成立了伤健策骑协会,让伤残人士和健康人士一起,在治疗康复的同时享受策骑乐趣。协会1975年成立时,只在双鱼河为会员提供两匹军骡策骑。时至今日,协会共有20匹大马和小马,每年在公众骑术学校举办约6000次策骑活动。2005年底,协会组织了体育委员会,并成立和培训伤残人士马术代表队,参加香港本地以及国际赛事。
  在本届残奥会上,香港伤残运动员第一次亮相残奥会马术赛场,令麦建华非常兴奋。他说:“很高兴香港的马术运动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参加中国举办的残奥会马术比赛。”
  麦建华表示,除马术运动外,赛马会还通过慈善拨款为康复医院提供必要的设施,为特殊学校提供训练课程等,全方位帮助伤残人士。
  赛马会在聘用工作人员时,对伤残人士和健全人士一视同仁。“在招聘的时候不分是否有残障,而是专注于考察个人能力。”麦建华说,尽管有人表面看起来有点残疾,但依然有很多潜力可以发挥。赛马会招聘时根据工作内容,只要残障人士能够做到的,就和健全人士一起考察。目前赛马会各个岗位如电话接线员、人事部、办公室等部门,都有残障人士在工作。
  “生命就是精彩。伤残人士或许有肢体上的障碍,但在精神上却很强。”麦建华说,在看残奥会比赛时,可以从运动员身上看到生命的力量,学到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采访的最后,麦建华对北京残奥会表示祝福和期待。他说,很高兴残奥会能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举办,希望北京残奥会圆满成功,“像北京奥运会一样,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能力,相信两个奥运一样精彩。”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在这里人人都是生活达人
四川成立无障碍旅游中心 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
7月5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在该校正式宣布成立。与此同时,“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也获得四川省民政厅()的批复,正式挂牌。今后,这两个机构将共同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推动无障碍旅游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四川省旅游协会、四川省民政厅民间社会组织管理局、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处、“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残障人士代表、志愿者代表共同出席了成立仪式。成立大会举行了“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揭牌和授牌仪式。据了解,“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携手“圆梦之旅无障碍爱心联盟”共同发起成立,将主要从事无障碍旅游理论研究、无障碍旅游事业推广、无障碍旅游产品线路研发设计、无障碍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培训等。“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的宗旨是帮助残疾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推动无障碍事业发展,将主要依托“圆梦之旅”、“残健同行—无障碍体验”、“圆梦之翼”等平台,推动无障碍出行、帮扶残障人士就业创业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表示,帮助残疾人士走出家门,有助于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化和物质建设成果,而这些都将改变残疾人士在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态度,意义深远。因此,“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将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为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做出应有的贡献。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席、四川省肢残人协会主席丁二中表示,目前专门从事无障碍旅游研究的机构还很少,希望“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能多出成果,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无障碍旅游事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希望“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帮助残疾朋友平等参与各项社会生活。四川省民政厅民间社会组织管理局代表为“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的各位理事颁发了聘书。“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熊红霞向大家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等相关情况,并为6个志愿者分队授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老司机大成哥带你超四川。憋说话,快上车!
成都生活,最有态度的本地生活指南
跟着帮帮超,买房不挨刀
关注热点事件,以大数据视野守望世界
传递“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正能量
提供政务资讯、党政公开、人事任免等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_lyjlong]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分享】央视的“特殊关注”
▲点击视频
观看本周视点《“特殊”的关注》
开学季,残障新生总能成为焦点。事实上,他们并不希望受到过度的关注和关爱。魏祥进入清华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安徽盲人考生王宠要求从校方提供的两室一厅搬进集体宿舍。许多同他俩一样的残障新生用行动表明:平等才是最好的尊重与待遇。对于残障新生而言,这是一个怎样的开始?接下来又将是怎样一个四年?一切都会顺利吗?《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特殊的关注。
不希望被区别对待的残障新生
东北师范大学2017级新生王宠,视力0.05,除了能看到些微弱光亮、模糊轮廓,几近全盲。因为担心王宠一个人生活发生安全问题,学校要求父母陪读,并为他们租了一套两室一厅。但王宠却颇感失落,因为他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应该和室友住在一起。
东北师范大学新生王宠:“想住校,因为很早就向往大学的生活。”
天津体育学院特殊教育教研室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非常希望能有特殊教育的专业技术团队进驻支持,我们要评估一下王宠的能力是什么样的水平,他主动融入的愿望非常强烈,他自己希望尽可能跟同学们在一起。他在整个校园的行走过程当中,从他的宿舍到达食堂、到达图书馆,到达他任何一个可能上课的教室,他自己独立行走都没问题。
尽管此次评估前,学校已同意王宠搬入6人间学生宿舍,但最终还是专业团队的鉴定结果,才让校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从2014年3月,教育部要求高考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盲人学生进入高校深造。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稍加改造的普通学生宿舍里,开始大学生活。
22岁的郑荣权,同样是一名视力仅有0.05的盲人大学生。因为不想一辈子局限在只能做按摩师的选项里,两年前,他备战高考,考入温州大学。为方便起居,学校将他的宿舍安排在一楼,把统一的上床下桌,改装成普通的单人床。因为担心出行安全,学校更一直安排舍友、学长陪他。郑荣权不想给别人麻烦,入校就开始默记日常出行路线,并在两个多月后,能够独自出门。
温州大学学生
实话说,一开始担心得还是挺多的,一个是学习上,学校给提供的支持,到底能不能支持我顺利的学习,然后在同等的条件下毕业。不是说学校看我是视障学生,然后给我降低要求,该上的课不上。第二个是人际关系的适应。如果说只是学习好,跟大家的关系都很紧张,那我觉得大学生活也是不完整的。
笔记本电脑是郑荣权完成学业的必需工具。大学大多缺乏统一教材,为自己一人制作盲文书,更耗资耗时,郑荣权向学校提出,希望提供电子教材和讲义。他可以通过电脑读屏软件,将文字转化成语音,一边听课,一边听课本中的文字,从而跟上进度,当遇到不好理解的内容,课后还能多听几遍。因为老师不懂盲文,作业和考试,也是利用读屏软件,打字完成的。除去一些必须视觉协助才能完成的计算机课程,郑荣权的课表、考试难度,与其他同学并没有不同。令他遗憾的是,因为缺乏盲文试卷,至今他都没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郑荣权使用电脑读屏软件学习。
出门在外,郑荣权会有意识的记住一些路线。
郑荣权:“比如说我们宿舍下楼之后,出门,然后下几级台阶,然后我们走几步路。我记路线不光要记哪里转弯,我还要记哪里有台阶,甚至说如果更好的话,还要记住哪里,例如人行道有个板破了。这样的话我的安全系数就不断提高。”
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
郑荣权第一学期的成绩属于中后。但是通过近两年来的学习,上个学期成绩进步非常大,而且获得了三等奖学金。
两年来,每当遇到媒体采访,郑荣权除了必要的帮助,更希望自己能像普通学生一样被对待,而这样的心态,在残疾大学生中,并不算个例。当被其它班级邀请做讲座时,郑荣权很少讲自己如何参加高考、如何适应大学,也不喜欢被人当作励志的对象,更多时候,他在讲盲人怎么用手机、用电脑,怎么上微博、看微信。他希望,周围健全的同学,能通过这些内容,了解和融入盲人的生活,发现盲人与他们,其实差别并不大。
郑荣权使用手机。
天津体育学院特殊教育教研室主任
就把他们当作我们身边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个人群,他就是跟我们一样,当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他会主动来寻求帮助,但是当他不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那我就不帮。这种原则是基于对他的尊重,因为一厢情愿的付出可能有的时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面对残障大学新生,我们该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冷漠、歧视、拒绝,当然不可取,但过度关注与关爱就一定对吗?一些考生用自己的态度在回答这个问题。魏祥进入清华并没有申请助学贷款,他并没有期待太多的优待。同样的,王宠的名字中有一个“宠”字,可现实中他却明确表达不想要更多的宠爱,他想要住在普通大学宿舍里,而不是校外更大住房。最后他如愿以偿,显然,他俩所代表的很多残障新生告诉我们一个他们自己的选择,平等才是最好的尊重与待遇。只要有可能,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更好的未来才是最好的,于是一些对残障人士的帮助也以新的方式出现了。
心中住着梵高的自闭症儿童
本周二,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元购画”刷了屏,大家都忙着买画、晒画,不过晒的并不是实体画,而是只需付出一元钱就可以买下的电子画。这个主题为用艺术“疗愈”特殊群体的募款项目,由上海无障碍艺途工作室成立的公益基金会发起,8月17号就已经在腾讯公益频道上线,筹款目标1500万,上线12天完成过半。
一元购画页面
作为工作室最早的学员之一,1988年出生的小龙,已经在这里学习绘画七年了。因为先天患有脑瘫,他的身体和智力情况都与常人不同。因为七年前的一次偶然相识,小龙开始跟随工作室的创办人苗世明学习绘画,从此便在这里找到了乐趣。
小龙:“我会沉浸在画面当中,然后用画笔来描述自己的亲情和内心的渴望和一些情绪上面的东西。”
小龙的母亲
2010年之前的时候我们孩子还是语言功能很差的,而且是手协调能力很差,他早期作品你们没看到,他画直线不行,他的手不行,画不了直线,只能是弯弯扭扭的。以前没有这么长时间,这么专心去做一样事,但他现在绘画的时候,他自己说绘画对他平复他的一个浮躁的心情是蛮好的。包括语言就是人与人交流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两岁时就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刘一,三年来也一直坚持在工作室学习绘画。
刘一:“我画的是叶子,还有光和热。”
刘一妈妈:“看到儿子画的那幅画,是一个妈妈拉着一个小孩的手,我觉得那就是他在用画讲我们的故事。”
随着本周二“一元购画”分享页面上线,立刻引发了大量网友参与,筹款目标剩余的660万元,在当天就迅速筹集完毕。然而,这样的爆红结果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开始质疑作品的真实性,还有人担心捐款的最终去向。
面对争议,腾讯公益表示,善款将直接存入接受款项的公募机构账户,用于帮助有精神和智力障碍的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然而,在苗世明看来,他只是在用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艺术体验使学员的状况得到改善,而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大学毕业于美术学院的苗世明,多年前就曾接触过精神和智力障碍人群的作品展览。2010年,他在上海创办了这个工作室,近八年来一直坚持招收有精神和智力障碍的学员,向他们免费提供培训课程。
上海无障碍艺途工作室创始人
就像我今天问小龙,我说你画的什么,你怎么想,他就会跟你讲得很细,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形成了他这个思维的连贯性。出去参加活动被别人去尊重、去接纳的时候,他心理上的那种自信心,他的那种价值感,就觉得我被需要了,我被社会需要了。
苗世明通过筹集企业赞助、与基金会进行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寻求资金支持。逐渐,来工作室的学员越来越稳定,人数也越来越多。
苗世明:“本身普遍的家庭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你如果在那个时候跟他说,这是上课的,付费的,一节课多少钱,他就更不太愿意来了,你说这个东西我也看不到意义。我们是一个引导性的表达过程,注重的是这个过程,其实我们不是很在乎他的画面呈现的结果。所以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引导方式的文化,就是不允许修改或者说美化学员的作品。”
“一元购画”线上募捐活动结束之后,周五下午,“小朋友画廊”的线下画展在上海外滩一家画廊举行。
实际上,能考上大学、能有一技之长的都已是残障人士当中的幸运儿,因此这些幸运儿得到的关注与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残障人士在社会中都得到了如此的机会和对待,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我国残障人士总数已超过8千万,其中在2016年底全国残障人口基础数据库入库持证的残障人就达到3219.4万人,这两个数字都告诉我们这是怎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街上、学校里,各个公共场所里,见到残障人士的几率可没有数字显示的这样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配套太少,他们走出家门不易,盲人朋友一定是感触更深。
如何让残障人士顺利走出家门?
每年到了国际盲人节,城市盲道必然会是媒体关心的热点,这对盲人夫妻出行受阻的画面,其实是拍摄于去年,断头路,汽车,电动车,盲道很忙始终是阻碍盲人出行的一大障碍。而到了今年,随着共享单车在城市中兴起,盲道显然变得更忙了。
被停在盲道的自行车阻挡的盲人夫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现在残疾人根本就走不出家门,我们的社会老百姓没法去了解这些残疾人。所以就造成了残疾人和普通人之间无形的一堵墙。我们的专业名词叫残疾人的隔离,被隔离在社会的一个角落里面、隔离在他的家里面,没法接触社会。
作为城市无障碍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盲道对于残障人士的帮助,显然被很多个体忽略了,“我就占用一会”,“反正也看不到有人用”,“大家都占用,我也占用一下”,理由多种多样,但却忘了一点,就是这不经意间的占用,造成了我们身边残疾人并不算多的假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公共设施,都是按照正常人的需求,来设计、来建设的。而不是按照残疾人的需求,你年老体衰了,那不就是残疾人吗。走路也走不了,我们的父母年老以后,老年痴呆了,那不也是残疾人吗。改变现在的做法,更多从残疾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些公共建设的问题。
2015年,上海地铁发布了全国首本盲文版地铁指导手册及触摸图,尽管这只是把我们普通人随时能看到的场景,变成了盲文绘制的地图,却让视障人群可以独立出行,这显然是一项性价比超乎想象的城市服务,而类似这样服务再多一些,8600多万残疾人中,数量超过1000万的视障人士,或许就能更便利地融入这个社会。
全国首本盲文版地铁指导手册及触摸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建筑的无障碍,交通无障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信息的无障碍。我觉得能够做到这三个无障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我觉得就足够了,当他需要的时候,我们给他提供需要。考虑到他的内心感受,考虑到他们自己的一些心理的需求,我觉得这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一个表现。
硬件上保障出行无障碍,软件上保障沟通交流无障碍,这显然就是残障人士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但遗憾的是,在这个主体为普通人而构建的社会中,与残障特殊人群的沟通交流显然存在不足。目前我国有《残疾人保障法》等50多部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也有《残疾人教育条例》等100余部专门性法规,但其中的详细指标、监管标准和问责机制,却都没有明确限定,而是多以“适当、应当、逐步完善”等字眼带过。而这种含混不清,或许也是表明,这些落地难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残障人士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法律建设是需要加强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我觉得在具体的一些细则规定上,我觉得需要细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整个社会制度的建设,应该配套。在美国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谁也不敢停车,因为处罚是很严格的,而且经常是有人管理的。像我们国家,好像是没有这样这方面的管理,包括城管,他也不会管盲道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残障人士能够进入高校,国家也在着手为残疾人建立数据库等政策的不断推进,每个人都该明白,残障人士,同样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样的融合,则是要在尊重残障人士的前提下,让彼此的沟通交流无障碍。
天津体育学院特殊教育教研室主任
我们任何一个人可能都会在某种时候遭遇障碍,特殊教育领域中有个词叫通用设计,就是这个产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到,这样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满足多元需求的社会,在制度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很漫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努力,这是最好的。
观察这三四十年来对残障人士的称谓变化就能看到,社会的进步和依然存在的不足。三十多年前,残废这个词更常用,一个“废”字说明了很多人的态度,它也能说明很多问题。后来我们意识到了不妥,残疾人替代了残废人这个词,现在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这个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够了吗?或许接下来用残障人士替代残疾人士更妥当,这是下一个的进步空间。因为很多残障朋友面对的只是障碍,而不能当成是疾病,社会更多需要为他们减少障碍,他们就能正常地融入社会,人生也为此改写。真希望用不了几年,残障考生进大学校园再也不是新闻,而是一件超级正常的事,您说这样的正常我们还需要几年?还需要为此做些什么?
来源: 央视新闻周刊-岩松说
编辑| 赵欢
zwzgtj xdtsjy
掌握中国特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障人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