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否能决定人民币购买力的购买力

人民币是否进入长期下跌走势
  Analysis on the long term trend of RMB Exchange Rate
  ■ 蓝裕平
  只要没有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政府在汇市进行主动性干预会越来越减少。汇率未来的走势会受到退出QE政策以及其它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波动,不过,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稳定发展,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还将继续
  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首次出现下跌。尽管跌幅微小,一些人开始担心。本文拟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借助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中国对外开放与汇率改革
  经济发展需要三大要素: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根据木桶理论,木桶里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三大要素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资源才可能充分使用。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作为世界第三大面积的国家,拥有大量的土地,只是非常缺少资本。因此资本是中国的最短板。
  当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般人都理解为纯粹一种政治性的、愚蠢的政策。笔者认为,毛泽东当年是很无奈地采用这种政治手段解决棘手的就业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严重缺乏资本,没法在城里安置那些年轻人,只能把一大批年轻人送到农村,使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争取在与大自然抗争中获取一些成果。
  1971年乒乓外交,中美开始接触。随后尼克松陷入水门事件,中国也因为处于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中美建交没有进展。直到邓小平上台,立刻启动与美国谈判,并在1979年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外交关系以后,美国解除对中国的经济封锁。随后西方社会在经济上逐步接纳中国。
  邓小平在中国国内推出改革开放政策。不过,打开国门以后,能不能吸引国外资本进入中国还是一个问题。这时候邓小平又推出了让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政策。从图1可见,1949年至1979年,人民币兑的汇率长期处于1.5/美元~2.6美元之间(美元汇率最低的年份是1979年报1.4962/美元)。1980年开始,美元汇率逐步抬升,1994年,美元汇率甚至报8.6187/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8.27/美元的水平上,直到2005年。
  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效应:
  1.出口增长:人民币贬值以后,为中国商品降价提供了条件。因此大量的中国商品出口到国外;
  2.通胀上升:中国刚开放的时候,还是属于短缺经济。但由于突然大量的中国商品运出国外,导致中国国内短缺情况更甚,物价因而上升。1994年CPI甚至高达24%。
  3.国际收入增加:人民币贬值后,吸引了国外旅客进入中国旅游,增加了国家的旅游外汇收入;
  4.国际投资涌入:货币贬值后,中国国内的营商成本低廉,吸引了国际的资本大量涌入。刚好当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由于劳工成本和土地价格上升,低端制造业无法生存,经济处于转型,产业需要转移到低成本地区,中国的开放正好为这些资产提供了机会。
  大量涌入的资本,跟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很多地方为了吸引外资甚至免租金提供土地给对方建造厂房)发生作用,产生了经济成果。中国经济起飞!
  大国崛起与国际竞争
  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上开始有中国威胁论调。中国强调我们是和平崛起,并不打算通过战争威胁他国。不过,客观来说,中国经济起飞,确实会影响到国际竞争环境。
  20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都知道始作俑者是,他为首的对冲基金通过沽空、马来西亚、印尼和货币的办法,最后摧垮了这些国家的联系汇率制度,导致货币大幅贬值,经济陷入危机中。不过,笔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崛起。在中国对外开放以前,亚洲经济发展呈现“雁行经济”的模式,以日本为雁首,带动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四小龙”发展,而后面还跟着“四小小龙”――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不断地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后进国家,而呈现一种承先启后和互相带动的态势。而国际上也非常看好亚洲这批国家的前景,资本持续不断地流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过,当中国打开国门,上述的雁行队伍就被打乱了。国际资本纷纷流向吸纳资金能力更强的中国。这种情况导致原来很习惯资金大量净流入的国家逐步出现净流出,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而这些国家长期实行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导致汇率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缺乏弹性。索为首的炒家正是看到这些国家的弱点,主动出击,反复沽空当地货币,迅速耗尽货币管理当局有限的外汇储备资源,并最终放弃捍卫本国货币的行为,任其大幅贬值。
  中国汇率改革过程
  根据笔者的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就是把过去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模式。与的“休克疗法”不同,中国走的是渐进式的改革,重要的特征就是在一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在保持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市场”的比例,缩小“计划”的比例,最终完全由市场调节。这个思路证明这是一个更好的模式,最好的证明就是,作为一个这么大的计划经济国家,在这么重大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得以连续保持了这么多年的稳定高速的成长,这是史无前例的。当然,双轨制为腐败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某些有权的人通过非法批出并转让“额度”而获取暴利。不过,这些插曲并不能否定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政府通过反腐和制度建设等手段,可以逐步解决相关问题。如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计委的一位官员业,利用手中负责外汇额度审批权谋取暴利上千万元,后来被判处死刑。
  中国的汇率改革开始也是实行双轨制的。在1994年以前,除了有官方汇率(计划价格)外,还有外汇调节价格(市场价格)。1994初,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制度有两大特征:一是经常项目是自由兑换的,资本项目继续实行管制;二是政府履行管理的职能,以“庄家”身份对于浮动区间实行主动干预。
  由于中国的外汇收支表上长期处于双顺差状态――经常项目下资金净流入和资本项目下资金净流入,如果政府不加干预,任其自由浮动,人民币汇率肯定会升值。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不得不持续地吸纳流入的外币,作为等价,政府需要加印人民币支付给售汇者。显然,庞大的外汇储备与政府对汇市的主动干预有直接的关系。即使按照7/美元会汇率计算,政府为了这笔近四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额外发行了约30万亿人民币,超过目前流通在外的货币供应量(约110万亿元)的四分之一。
  当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很小,国际上对中国的货币贬值政策未加理会。中国的政治稳定,大量低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吸纳国际资本,充分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潜力。
  中国的顺差自然体现为贸易对手的逆差。20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地要求中国货币升值,到了21世纪,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05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调整人民币形成机制,允许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上一天的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同时还承诺未来逐步扩大浮动区间,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完全自由浮动。政府在2007年5月,把浮动区间扩大到0.5%,在2012年4月,又进一步扩大到1%。
  汇率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一旦失败,可能对整体经济形成巨大冲击。阿根廷在20世纪末进行激进的汇率改革,导致经济崩溃,使经济进入长期萧条之中。从总的来说,中国的汇率改革没有给经济带来短期过大的冲击,保证了经济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意义非常重大。具体来说,汇率改革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改革措施缓解了来自国际的压力;
  第二,改革措施给汇率一个逐步调整至市场化的机会,舒缓了其对经济的潜在冲击危险。尽管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已经升值了25%,但由于是发生在约十年的时间里。每年升值的幅度控制在3%~5%之间的比例,对于经济和企业的影响有限;
  第三,给企业调整的时间――适应不了人民币升值的企业需要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转移或者转让的办法进行调整。
  购买力平价理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两个汇率的长期趋势,由两个国家的物价相对水平所决定:物价水平较高的国家,其货币从长期来说是贬值的;物价水平较低的国家,其货币从长期来说是升值的。这就是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论的基本要点。简单地说,从长期来说,两个国家商品的定价会按照“一个价格原则(One Price Rule)”来确定――同一个商品在A国的价格与在B国定价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报价有差别,就体现为汇率。再比如,一个汉堡包在美国卖一美元,在中国卖五元人民币,那么这两个价格是一样的,而均衡汇率应该是1:5,如果现在的汇率是1:6,说明美元被高估了,长期来说,美元应该贬值,贬值的目标就是1:5。当然在比较两国的物价水平时,不能只看单一商品的价格,而是要比较综合的物价水平。
  从购买力平价的基本理论来看,判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趋势,关键是判断中美物价水平。
  说起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多数人倾向于认为美国的物价比中国还便宜。按照这一认识,基本上可以断定人民币长期趋势是贬值的。不过,根据笔者的分析,美国的总体物价水平比中国高很多。理由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人认为美国物价比中国还低,是把中美两国的收入水平考虑进来了。可是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七至八倍,相对于中国人来说,消费能力当然强得多。同一定价的商品,相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人会觉得更便宜。不过,在讨论价格水平来说,不能把收入因素考虑进来,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美国比中国便宜的东西主要是奢侈品,而奢侈品价格涉及关税,以及跨国公司歧视性定价政策等非经济因素。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以上因素会被逐步消除。因此可以预见,在奢侈品方面的价差以后会逐步被消除。
  第三,大多数有形的商品,确实美国未必比中国贵,即使贵也不是非常高。这也是笔者个人的观察结果。
  第四,绝大多数无形的服务,美国比中国贵得多。美国GDP约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于第三产业,其包括金融服务、物流、餐饮服务、理发、洗脚按摩等等。相对来说,中国的第三产业还不到GDP总值的一半。由此大家可以推断,中美之间物价水平之差距。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个很成熟的理论,但一般运用于观察长期的趋势。短期趋势可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利率变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投机性的热钱快速进出一个国家,导致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比如,美元在2014年对其它货币都表现强劲。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放出风声,要退出实施了近五年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利率看涨。另外,如果一个国家政局不稳定,人们可能为了安全而将资金撤离,投机性热钱流出,可能导致大幅贬值。不过,当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从长期来说,购买力平价的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从美国CIA的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均衡水平
  判断中美物价水平差异程度,有助于判断未来两国货币波动的目标。有很多专家都使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类似的研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每年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其对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估结果。其中一个指标就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上页表1显示2013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是13.39万亿美元。结合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的数据8.939万亿美元,美国物价水平大约比中国高50%(13.37/8.939),按照这个比率计算,美元兑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在4.17。按照目前人民币兑美元6.12的汇率来看,美元还有大约30%的下跌空间。最近媒体报道,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国际比较项目报告(ICP)中认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在2014年将超过美国。尽管两项研究的结果有较明显的差异,但对于中美之间物价存在巨大差异确实是共同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目标从理论上来说是长期的。有专家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发达国家货币的市场汇率通常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差别不大;欠发达国家的货币普遍都被低估,随着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其被低估的比例会越来越缩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相信中国在逐步走向发达国家,那么,中国货币的市场汇率应该是逐步上升的。
  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年都小幅走高,直到2014年,年线走出一个小十字线――市场汇率收盘价都在6.2/美元,上下影线都很短。考虑到美元在2014年是最强势的货币,对其它非美货币都有较大的升幅,人民币总体的强势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从国家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制度,鼓励企业到外国投资,调整结售汇制度,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一系列新政策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也会逐步放松。可以预期,只要没有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政府在汇市进行主动性干预会越来越减少(政府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会受到美国退出QE政策以及其它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波动,不过,笔者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稳定发展,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还将继续。
(责任编辑:HN025)
01/23 10:1102/02 03:1001/30 17:1801/30 16:0101/30 13:3201/29 17:3701/29 07:2801/28 13:28
外汇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正文
中国购买力惊人:40万人黄金周在日本消费53亿人民币
  人民网10月12日电
在十一黄金周,中国大陆赴日旅游人数首超春节再次刷新纪录。据日本旅游协会数据显示,前往日本的中国大陆游客约有40万人,在日消费达到了1千亿日元,折合约53亿人民币。
  在前往日本的大量游客中,以旅游、购物为目的的占到70%,海岛风光景区占到30%。位于日本东京池袋附近的西武百货和东武百货,上周的营业额全线飘红,西武百货负责人表示,该店从10月1日到6日的营业额是去年同期的2.5倍。此外,日本东京各大酒店入住率也因大陆游客的增多而同比上升了14.8%,达到了93.5%。从购物、住店、销售的金额等方面都显示出当前赴日购物游的火爆。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陆赴日游客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源自于日本三小时的短途飞行以及在自然风光、社会人文、商品服务等方面相较于欧美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2012年以来,日元兑人民币下跌超过了30%,日元的不断贬值和日本扩大对外国人免税以及去年一月放宽对中国人旅游签证等措施都极大的刺激了赴日游客的增多。此外,“日本制造”作为中国人眼中高品质的代名词也进一步推动了大陆游客赴日旅游和购物。未来只要中日政治关系不出现大问题,中国购买力将会长期拉动日本的旅游业和消费。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感受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在哪个国家中国人觉得自己最有钱?
从触手可及1:7到近期最低1:6.66,人民币对美元比价反弹势如破竹。
喜欢海淘的,有孩子在美国留学的,还有喜欢出国旅游的、在海外投资的……恐怕会为了去年到处找额度换美元而后悔。会这么想,都是从汇率的角度看人民币的价值:现在人民币升值了意味着可以换更多美元。
那么,同样的100元人民币,在境外到底“值”多少?
百元人民币在境外花还值100吗?
商品成本、市场价格和各种附加价值的不同,使得相同的产品在各个国家的售价不同。小到每天吃的蔬菜水果,大到冰箱电视这类家电产品在各个国家卖的价格都不一样。
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告诉你各个国家的消费水平有何不同,我们以100元人民币为基本值,利用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系数(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为参考基数,得出在别国的购买力情况——计算出100人民币在境外的购买力水平。
一句话,就是100人民币拿到境外花,还是票面那100吗?废话不多说,上图!
(根据中国人最爱出境游+中国人最爱投资+G20选出了以上33个国家和地区。图中越红的颜色代表人民币购买力越高,越绿的国家/地区则越贵。橘黄色的国家/地区则跟中国的消费水平差不多)
总体来说,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如欧洲大部分国家、北美、大洋洲以及日韩,100人民币购买力在这些国家普遍缩水。一些国人喜欢去的国家或地区,100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多在50~70元之间。
比如在日本消费100人民币,只能买到相当于在国内购物58元的商品和服务。
这也难怪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了国人旅游胜地。在大学生最爱的泰国旅游时,100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了1.6倍,可以买到比国内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整体来看性价比超高。
为什么去发达国家总觉得自己穷?
相信许多留学生都有个相似的感受,就是明明家里一个月给的零花钱不少,但一出国,荷包就感觉瘪了一半。这个数值告诉你,这绝不是你到了美国后放飞自我大手大脚花钱的原因,而是——钱真TM少了一半!
美国跟日本的消费水平相当,100人民币到了这两个国家立马缩水到58元的水平。
很多人会说,不对呀,在美国奥特莱斯买一个coach包包、UGG雪地靴、化妆品都便宜得不要不要的,如果美国贵,那么代购小编们都怎么过活的?
奢侈品、日用品、电子品牌为何在美国更便宜?这与两国的经济体结构不同有很大关系。来,划重点——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经济体,而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一般出现同一品牌在美国更便宜的情况,这类产品要么就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恰有这个福利可以通过密集资本来降价;要么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只不过这个产品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做的。
但是,对于缺少劳动力支撑基础服务的美国,它的劳动力成本就高。
所以,如果你保持着在国内饿了就用app点外卖、没事跟朋友出去吃或者一个月剪一次头的生活习惯,那么你手中的钱自然而然会减少一半。
以中国为线,哪些便宜哪些贵?
中国100元拿到沙特、匈牙利、墨西哥、土耳其和捷克花,不会出现缩水。但要事先提醒一句,这不一定意味着你在这些国家,可以买到和国内同样多的东西。
埃及和印度被我们划分在中国人在这两个国家购买力高的名录里,100人民币的购买力在这两个国家可以翻倍。所以去印度旅行的朋友们要多长个心眼儿,印度小贩是远近闻名的爱出高价卖便宜货,如今看到它的购买力(印度/中国=1.95)将近我们的1/2,如果按我们这里的价格去看印度的相应产品的价格,至少要便宜一半——当然不是全部,还是有明码标价和同样商品价值不同的情况。
除此之外,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用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购买力都比在中国强。你可以在这些国家用同等的钱买到更多东西。
但比中国贵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而且都是投资热门。在欧盟那些中国人热爱旅游和投资的国家的购买力都不高,而金砖五国中的巴西消费水平也在中国之上。
香港和新加坡的购买力水平相当,且都比中国内地高,但却未达到美国的水平。得知美国消费水平在香港之上时,有些朋友摆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两地分别有比对方更贵和便宜的消费产品,但总体而言,同样的价钱,在香港可以买到比美国更多东西,其生活的便利程度也在美国之上。
意大利、德国、法国、韩国和日本虽然不及美国贵,但都是对于国人来说消费水平高的国家。同等的100人民币在这些国家买的东西更少了,所以到这些地方旅游都会感觉到“穷”,但是这些地方却也是投资的好去处,因为回报的价值也提高了。
但是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购买力比美国还低,作为国人最爱投资地,投资是好的选择,但如果拿着国内的工资在这些国家生活就比较苦哈哈了。
33国和地区中最贵的国家不出意外地花落瑞士。作为非欧盟成员的国家,它也同样不享受欧盟关税减免的政策,许多在欧盟自由流通的商品到了瑞士就要多交钱。另外,瑞士的最低工资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一个瑞士售货员的时薪是25美元。
在瑞士,普通的一餐可能就要20-30瑞士法郎(约人民币140元),而要吃得比较好的话,最低消费就要50瑞士法郎(约人民币350元),这是因为瑞士实体经济的各方面成本皆高所导致的。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得出:市场都是聪明的,人民币购买力强的地方也是中国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而人民币购买力严重不足的地方也全部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去了这地,第一感觉就是——贵!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人民币为何对不起中国人:货币超发致购买力下降
来源:新京报
[提要] “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国人啊。”在央视外语频道的一次采访中,市民这样表达对物价增速的不满。这种不满正折射出过去若干年中的货币和经济增长结构问题。经济学家钟伟曾指出,如果将时间拉长,货币超发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存在。[][]
  相关报道:
  “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国人啊。”在央视外语频道的一次采访中,市民这样表达对物价增速的不满。这种不满正折射出过去若干年中的货币和经济增长结构问题。  100元买米与8年前57元购买力相当  在“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国人”之前,有一条媒体引述的例子也受到广泛关注:李大妈去市场上买大米,发现一个品种的大米2013年涨到了3.3元一斤,她记得2005年这种大米的价格是1.9元一斤。  按此计算,这种大米8年间平均价格涨幅为9.2%,如果人民币全部用来买大米,货币在贬值。2013年的100元,购买力和2005年的57元相当。  但市场上不仅仅只有大米,另一些商品的价格在下跌,比如汽车、数码产品、通讯服务。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综合的衡量指数。  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部分年份出现过CPI增幅超过5%的情况,近两年回落之后,2012年的CPI涨幅为2.6%。  “超发”货币下的通胀  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与通胀的关系受到投资者和学者的关注。  2005年我国广义货币存量(M2)尚不到30万亿元,2013年4月这一数字就迈过100万亿元大关。今年9月末,M2余额已达到107.74万亿元,其间增幅在3倍以上。  2010年开始,国内市场上关于货币超发带来通胀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钟伟曾指出,如果将时间拉长,货币“超发”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存在。  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周其仁也认为,货币“超发”的规模不小。  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在演讲和采访中认为,中国的货币发行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或者略高一些,这是中国市场化转轨时期的结果,中国M2与GDP的比值偏高,是因储蓄率高一级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的原因。  但近期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显示出政府对货币刺激的谨慎态度。  刊登在工人日报上的李克强总理讲话提及:“就货币来说,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性通货膨胀,不仅干扰或者说破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人民币“外升内贬”  在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贬值的同时,人民币的汇率则快速攀升,过去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4%。  “外升内贬”成为2005年以来人民币的一道独特“风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本币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应同时下跌,但在中国并非如此。  与买菜的居民相比,一些外向型小企业对这一点的感触更深。  一名曾在深圳加工圣诞树的李某说,他曾以为找到了一个好行业,但货币升值和竞争加剧迅速消灭了这个行业的利润。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过去的外向型经济和扭曲的要素价格,恰是货币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秉承国际收支学说的经济学家认为,贸易不平衡和外资流入是推动汇率变化的原因。  贸易不平衡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央行在吸纳外汇的同时,要向国内企业和居民形成负债,央行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进行对冲,这导致货币规模在增大。  央行能不能把握调剂货币的节奏?周小川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外汇储备不会无限制的增长下去。但在外界看来,过去的“调剂”过于宽松。新京报记者 吴敏
  相关评论:
  财经观察:
(责任编辑:UF030)
原标题: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探因(图)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