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存折痴呆存折遗失,子女知道密码可以取吗

病重老人有张银行卡 子女不知密码难取钱·宁波晚报
第A5版:宁波·纪实
第A1版 今日要闻
第A2版 今日关注
第A3版 特别报道
病重老人有张银行卡 子女不知密码难取钱
  徐佳伟 配图
  记者&张寅  一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昏迷不醒,为了治病,家人已花费了巨额医药费,就在家人为医药费发愁时,发现了老人藏在箱底下的一张银行卡。然而,这笔救命钱却因无人知晓密码,取不出来。银行称,要取这笔钱,必须持卡人到场,前提还必须是清醒状态。网友“负—翁”遇到的这件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家人  不知银行卡密码&无法取“救命款”  去年10月9日,网友“负—翁”的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了大面积脑梗塞,随后就昏迷不醒。长期就医治疗,先后已花费了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老母亲治疗期间,他在整理母亲的物品时,发现了一张银行卡,这张银行卡开户地点就在海曙西河街。由于他母亲病重是一起突发事件,治疗期间,母亲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根本没办法跟儿子讲银行卡密码,而这张银行卡里到底有多少钱,“负—翁”也不清楚,母亲健康时也未跟他说起过,密码更是不知晓。但这张卡母亲压箱底保管,卡里应该是有钱的。  为此,网友“负—翁”多次跑银行,跟银行协商,希望将老母亲银行卡内的钱取出来,为老人继续治疗。他也将家里的情况跟银行进行了说明。但是,银行方面坚称“取款或者挂失需持卡人亲自到场,还必须是清醒状态,否则不能办理。或者可以出具公证部门的证明。”  “母亲病重需要治疗费用,这张银行卡的出现,家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网友“负—翁”说,为此,他先后到医院、派出所打证明,然而,跑了公证处,公证处拒绝了这项公证业务的办理,原因是按有关规定,“老人活着不能办理这项公证业务,老人过世后,才可以办理”。  “到目前,家母已经治疗了10个多月,还是半身瘫痪,神志不清。每天医药费、护理费开支很大。我们对于后续治疗的费用已经力不从心,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被逼无奈。”“负一翁”希望银行能有办法为他家解决眼前的困境。  银行  相关规定是为保障储户资金安全  就此事,记者联系了相关银行,该行有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也理解这位储户家属的心情,但是,银行为了储户的资金安全,有一些硬性规定。对非储户本人到银行取款,必须持储户身份证和非储户本人身份证,另外,非储户也必须知道储户的银行卡密码。如果是修改银行卡密码等业务,储户本人没有在场,或储户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非储户前来银行办理这项业务,那是不允许办理的,属于违规操作。  “在办理很多银行业务时,持卡人都需要到场,否则,非储户可以来查看储户的账户,可以来随意修改储户的密码,那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就不安全了。”该行工作人员表示。  对这一工作人员的说法,其他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表示赞同,“在银行卡密码不知晓的情况下,非储户前来取款,银行肯定是不允许办理的。”这是银行业普遍执行的一条硬性制度。  那么,这样突发疾病的老人,子女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将老人的钱取出来呢?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办法也不是没有,等老人百年之后,子女可拿着相关部门出具的遗产公证材料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  律师观点  法定监护人可代理起诉银行  昨天,记者就上述事件咨询了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的唐才宗律师,唐律师表示,这起案例,银行以维护储户资金安全为由拒绝储户子女取款,从银行控制自身风险考虑,这个做法没有过错。但是,从当事人角度考虑,银行的做法显然是在逃避风险。  鉴于老人现在神志不清,无法处理本人事务,应当在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近亲属中指定一名或数名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先临时指定出法定监护人。有法定监护人后,法定监护人可以代理储户的名义查询密码、提取存款。如果银行不配合的,则法定监护人可以代理储户起诉银行。事情紧急时,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向人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当然法定监护人如果取得钱款,应当用于老人的事务,而不得挪作他用。  至于银行工作人员说的“取款办法”,那是子女要等老人百年之后,拿相关证明再到银行取款。那时候老人已死,子女取的钱,其实是遗产继承,显然行不通。  思考  老人该不该向子女交代持卡密码?  针对老人突发意外,导致失语等严重疾病的情况,我市多家医院的医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老人失语后,家人最着急的事,除了给老人治病外,就是帮老人操办银行卡业务了。但是,一些老人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突发脑梗塞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别说记起银行卡密码,就连自己老伴、子女都认不出来。”  现在,银行没有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下,老人有多少卡的密码,在健康时,需要向子女交代,怎么交代?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黄素华老师说:现在的老人其实有不少密码,例如股票账户资金密码、养老金账户密码、银行卡密码等等。这些密码都很重要,这些数字如果记不起来了,那就真的成了密码,很难解开。所以,家里的老人上了一定的年纪后,子女可以建议老人公开这些账户的密码。可以实行卡和密码分开的管理形式。  例如,老人可以召开子女家庭会议,以会议纪要的方式让子女记下密码,约定老人患重大疾病的情况下,子女可以凭老人的卡和密码到银行等单位提取资金。这既保护了老人健康时的权益,也避免发生“老人失语”或者突然撒手人寰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合作伙伴: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脑瘫,痴呆病人的存款只能烂在银行里了吗
母亲现在全身瘫痪,大脑没有意识,无民事行为能力,母亲的后续治疗要很多钱,可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我们想把母亲的银行存款拿出来用。问题是:母亲的银行存折密码丢失,银行说现在要取出存款要有公证处的公证或者是法院的判决书,判决这笔钱归谁。可法院和公证处都说 (人死后才能判决财产归谁)。那么这笔存款只能烂在银行了吗,现在正是母亲要用钱的时候,等人死后才拿出钱有什么用,太不合理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钱取出来
发表时间: 20:43
问题与我的不同!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1393640****
你应经法定程序宣告你母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出她的监护人,由监护人从维护被监护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代其保管或处置其自身财产,银行\\公证处及法院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律所:黑龙江梓博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20:57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律师回答共 1 条
1357375****
根据你数所叙述的情况,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你母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为其确定监护人。一旦法院确定了你母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责任人,其监护人可以拿着其存折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取出存折内存款。
律所:齐鲁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20:57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银行相关词条:
遇到民事行为能力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专长:银行
找法特别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母亲痴呆儿子不能代签?银行称为确保资金安全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不记得存折密码,也无法签字,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办理银行手续?  9日,漳州市区的吴先生向本报反映,自己和母亲遭遇了此事。中国邮储银行芗城支行柜台工作人员要求吴先生握着母亲的手签字,再让母亲按手印。而吴先生认为,这是弄虚作假,不肯这样做。  而漳州市银行业协会认为,人性化的做法是,让吴先生代签,母亲按个手印。  反映:“握着母亲的手签字”  “去年母亲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包括存折密码,她户头底下有两张存折,我想更改一下密码。”吴先生说。  8月8日上午,吴先生带着母亲蔡素环,来到位于南昌路的中国邮储银行芗城支行,按照程序填写了挂失申请书。随后,他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母亲的病情,并要求代替母亲签名,然后让母亲按个手印。  “母亲明明已经不会签字了,但工作人员坚持说不能代签,要让我握着母亲的手,教母亲签字。”吴先生说。他觉得,银行工作人员有弄虚作假之嫌,也不够人性化。  回应:为确保资金安全  9日上午,中国邮储银行芗城支行相关负责人解释,银行的首要责任是保证资金的安全,其次才是服务质量。  “既然吴先生的母亲本人来了,说明她行动没有问题,我们工作人员是想让吴先生引导他母亲签字,这样也会避免以后出现纠纷。”负责人表示,所以还是要求吴先生能够按照工作人员说的去做。  据介绍,此前该行曾经碰过一例植物人无法签字,最后公证处出示了一份监护人证明,才办理了银行手续,而这才是按明确的规定办理手续。  协会:做法不够人性化  漳州市银行业协会副会长高晓亮表示,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的做法确实比较生硬,才让客户接受不了,“应该说这种做法不够人性化”。  随后经过协会沟通协调,中国邮储银行芗城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按照吴先生的说法,就是由他代替母亲签字,然后母亲按手印,再留个影像资料,就可以办理。  高晓亮也表示,工作人员可能是考虑到产生产权问题纠纷的风险,才要求蔡女士亲自签名。  律师:监护人可以代签  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表示,只要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已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就可以行使代替签名的权利。  “如果不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愿,别人又握着她的手签字的,那么这份文书可以认定是无效的。”林敏辉说。  另外林敏辉认为,如果是碰到文盲不懂得签字,办理银行手续时,也可以用手印代替。
【】【】【】【】家人去世存折密码成谜 你知道里面的钱怎么取吗?
来源:中国江西网
  母亲离开3年之后,费尽周折的北京市民于女士仍没有将母亲名下的银行存款取出来。
  母亲离开3年之后,费尽周折的北京市民于女士仍没有将母亲名下的银行存款取出来。4月20日,于女士向记者叙述她的取款经历,“我感觉银行的做法挺不合理的”。
  母亲去世留下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折设有密码女儿无法取款
  3年前,于女士的母亲去世。办完母亲后事,于女士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一张两万元的存折。
  不久,于女士拿着母亲的身份证和存折,到某银行村支行网点询问,得知存折设有密码。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必须由公证处出具相关公证,拿着公证才能到银行取款。
  要想取款得有公证办理公证大费周章
  于女士赶到一家公证处,得知公证并不好办:母亲去世,这两万元属于遗产,作为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公证处申办继承权证明书。申办公证则需要提交诸多证明材料,比如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等,必须要求所有合法继承人都要到场。
  于女士有兄弟姐妹5人,要把这么多人同时都凑到公证处并不容易,尤其还包括远在山东的亲属。“何况我们都要到场,周折下来花费可不止两万元。”
  银行的规定当事人颇感无奈
  银行:原则上,如果知道密码,子女带着相关身份证件,可以直接取款。如果不知道密码,只能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密码业务只能由本人办理。
  因为银行出于防范存款被冒领、保护储户财产安全的考虑,会要求出示公证处的遗产分配公证书。办不了公证,这笔钱只能一直在银行存着。
  曾有一些不能进行公证或认为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客户,放弃了在银行的存款。这种案例很常见。
  银行的做法是否合理?
  根据1993年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继承权证明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专家:储蓄管理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应出台规则便利客户.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军:
  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的规定年代久远,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从《继承法》的角度看,被继承人去世后,继承人有权继承这笔遗产,继承法并未强制规定继承人继承遗产必须进行公证。
  继承人也有义务向银行提供相应证明,需要证明是唯一继承人,或者是多个继承人推举出来的继承人代表,出具完整的证明和相关材料,就应该可以要求银行支付存款。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董新义:
  建议由相关部门比如银监会出台相应的规则,便利客户取款。
  “取”不出的钱流向何方?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军:
  银行对这些存款虽然负有随时支付义务,但由于常年不动,形成事实上的“占有”和使用,相当于不当得利,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律师:“休眠” 又无主的存款应上缴国库
  为避免银行不当占有这部分存款,有必要制定规定,如果“休眠”存款持续超过一定时间,银行就有责任向法院提请认定为无主财产,并上缴国库。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董新义:通过法院判决认定无主财产
  关键是怎样判断“休眠”存款是不是无主财产。如果这笔存款本身有继承人的话,不应该判定为无主财产,只是权利人没有去主张权利。只有在老人去世且没有真正的继承人的时候,才可以启动相关程序,宣告为无主财产。
  无主财产的认定,一定要通过法院判决,而不是由行政机关或者商业银行自己认定的方式处理。
  法官支招:通过民事诉讼来确定遗产分割份额
  前不久,四川达州的赵先生父亲去世后也遇到类似事情。法官给赵先生支招:由于赵先生的母亲已去世,所以赵先生可以作为原告起诉同为法定继承人的两个姐姐,请求法院依法分割赵先生的父亲留下的遗款,通过民事诉讼来确定遗产分割份额。
  法庭受理了这起特殊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件。在审查了相关证据,确认赵先生的父亲的继承人只有赵先生和他的两个姐姐以后,法官随即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
  赵先生和他的两个姐姐均表示,他们本来对遗款的分割就不存在争议,她们都同意父亲的1万元存款归赵先生所有。法院根据双方的调解协议很快便出具了民事调解书,由赵先生继承父亲的存款,赵先生的两个姐姐自愿放弃继承存款。
  最终,赵先生拿着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从银行顺利取出了“休眠”多年的存款。
  如果你哪天突然挂了,银行和P2P里的钱怎么办?
  如果你意外身亡,P2P的钱怎么办?假如某人在亲属不知晓的情况下在一个P2P平台上投了一个大标,然后就出意外身亡了,那这笔钱该怎么办?
  银行的钱怎么办
  某人单身在外,把钱存进银行,家里人都不知道,假如某天意外死亡了,银行里的钱怎么办?在家属知道有钱存在银行的情况下,家属去公证处,开一个查询银行存款函,查出死者在银行的存款,然后去公证处开继承公证书,或者走法院请法院判决遗产由谁继承,然后去银行过户。当然如果家属并不知道你有存款,也可以提出要求查询银行账户。法院和公安都可以查询你在银行的存款。
  问题是,大部分法院或者公安都只查询你在当地的存款,比如你在浙江存了1万,户籍在安徽。你去世了,你爸妈想起来了在安徽去查询,工商银行一般也只反馈你在安徽的存款情况。很多银行是不会反馈你在外地银行的存款情况的,那么你父母就不知道这个钱了。当然除非你父母特别要求银行查询。而且得一家一家银行全部查遍。工行的就不知道你在农行的钱,也不知道你在的钱。
  顺便说下,如果你的父母要求本地法院或者公安去查询你在外地的存款,但是又不能提供具体你在那家银行有存款的线索,一般法院或者公安都会拒绝,因为根据查询要求,必须要两个以上司法人员到场查询,这个太麻烦了银行各种情况分析。
  1、首先,在假设下,意外死亡并且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账户上的钱会成为睡眠存款,不会有人主动通知你的继承人,理论上这些钱是待分割的遗产,但根本无人领取也就归银行所用,实际上就等于收归银行;
  2、在有人知情(希望是继承人)且银行卡(存折)、密码俱全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网银、ATM机或到柜台领取,银行甚至不作任何实质上的审核;
  3、在继承人知情且已办理死亡销户、上缴身份证,又不知道银行卡、密码的情况下,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公证处办理公正手续才能领取,这意味着卡内金额甚至有可能不足以支付公正费用》(注意各银行内部规定不同,有些银行甚至连法院判决书都不认,而公证处不同于法院,它的收费标准可不低);
  4、在情况3中银行卡余额不抵公正手续及交通、误工等各项费用时,选择放弃领取卡内余额而转为睡眠存款,回到情况1,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可能遇到的情况。
  所以,如果存款数目不大,在考虑到各种情况下,钱实际上是被银行吸收了。如果数目大的,就得开各种证明,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但是天朝的办事效率你懂的。而且以上基础还要建立在亲人知晓有这笔钱的情况下。
  互联网金融的钱怎么办?
  如果人意外死亡后,他的网络账户里的钱怎么办呢?比如P2P平台账户、支付宝,可能这个账户都没有人知道帐号,也没人知道里面有钱。假如钱没被人知道也没有被取出来,情况会这样:钱会作为一种数据保留在你的网络账户里面直到投资公司倒闭,然后你的实质的钱会被拿去了投资其他的地方。也就是说钱归了公司。
  如果亲属知道有投资理财这笔钱的存在,要取出来,却不知道密码和帐号,要怎么做?亲属可以根据以下四点来找回账户或者款项。
  1、银行交易流水记录如果有亲属意外过世,可以拿其死亡证明逐个去银行查询。银行将提供该开户人是否通过其银行的账号开通第三方托管账户,并能查询第三方的托管账户及数目。遗憾的是,关于账户收益、亏损等是无法查询的,只能拿着银行提供的账号再到、交易公司查询。
  2、电子邮件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理财产品,个人信息中往往需提供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必填栏目。只要能进入当事人的电子邮箱,就可以查找到当事人购买网络理财产品的线索。
  3、手机短信诸如余额宝、财付通等理财产品,与手机号码绑定是必然程序。账户所有人每一次交易都会收到短信提示。通过手机短信查询,也能获得相应理财产品购买的关联信息。所以,进行网络投资时,为了资金安全,一定要进行手机验证。
  4、人民银行查询如果当事人遭遇特殊情况,人民银行可以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构要求,查询该当事人在银行开户和交易的情况。
  当然,这大概也是最不得已的方式。 但是,通过这些线索去寻找却有一点靠运气,万一手机短信删了怎么办?电子邮箱密码家人也记不住怎么办?又衍生出很多的问题了。同时,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家人根本不知道你有这么一个投资,也只能慢慢地等某日偶尔发现了一丝线索才能进行上述几个步骤了。
  如何提防上述情况发生
  现在网络投资和理财愈发兴盛,但是立法和监管制度尚未健全。又如何防范上述情况发生?
  1、提前做好账户信息档案。将你投资的理财网站和平台的账号和密码进行备份,并告知一位至亲的人(父母、子女或另一半).
  2、网络理财或投资时,信息一定要真实,最好使用真名,真实的信息在以后的沟通中更容易占有利位置。
  3、P2P平台投资,网站通常有一份电子版投资协议,在投资之后可以自己打印一份备用,无论是用作法律维权或者其他用途。总之,投资需谨慎,请做好备份。
(责任编辑:陈志杰)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亲的存折 林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