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在强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和技术支撑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_小宗师专辑:微色小福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摘要]国际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在引领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主要有:依托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术承接机制,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承接和配套能力,做好科技招商和引资、引技、引智工作,推动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关键词]产业转移;科技引领;科技对策[作者简介]徐远征,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洁莲,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姚华,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毛艳,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81—04广西承接国际和国内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中找准科技方面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利于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使发达地区产业更快、更好地转移到广西落户发展。一、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领和支撑转移产业的发展科技重大专项战略的实施是“十一五”时期广西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就是围绕重点产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战略目标。从这几年实施的情况来看,科技重大专项对广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领和支撑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十五”期间实施的“百万亩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重大科技专项,为东部蚕桑产业快速向广西转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第一蚕桑大省,蚕桑产业已成为推动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优势产业。广西应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的有益经验,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具体要抓好以下两个层面的工作:1.提高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针对性,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根据自治区提出的规划,广西将重点承接有色金属等14个行业、领域的相关产业。这14个行业涉及的广西重大科技专项如表1所示:广西重大科技专项已涵盖大部分重点承接产业,只要提高针对性,就可以有效地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此,自治区科技部门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及企业联系,及时了解所承接产业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二要根据广西承接相关产业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所涉及的技术集成和攻关的内容,结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提高重大科技专项为承接产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在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向承接产业倾斜,优先安排相关项目,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总之,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依托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和支撑承接产业的发展,尽快使引进的产业做大做强。2.鼓励相关企业承担科技重大专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为使将产业转移到广西的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能力则成为科技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技部门可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为转移企业出谋划策,提供申报科技重大专项的咨询,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问题。鼓励相关企业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申报、参与或承担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开发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转移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攻关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转移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承接之路通过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造就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和企业,以此促进全广西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广西走创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所在。国内外欠发达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仅仅承接产业,而不注意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并对其进行再创新,就很难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所承接的产业也难以持续发展。要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术承接机制,科技部门围绕引进的重点产业,结合广西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相关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为重点,确定各个时期广西技术承接、引进和消化等领域的工作方向。加强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统筹协调和管理,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盲目承接和长期技术依赖。选择若干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推动承接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转移中的主体作用。先进地区的相关企业已拥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研发、供给渠道。科技部门要鼓励和引导这些企业运用自身渠道向广西方面转移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转移到广西,鼓励企业与广西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层次合作,鼓励相关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三、加强高新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和配套能力广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面临着来自中部、西南甚至东盟国家的竞争。只有具备较好的软、硬综合环境,才能有效地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产业环境及人才富集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处于优势地位,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广西需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各类高新区建设,不断提高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和配套能力。1.采取产业链招商的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催生转移 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链招商,就是以围绕构成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和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者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招商方式。为有效地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广西各高新区应主动创新招商模式,实施产业链招商,推动区内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产业链招商,首先应根据各高新区特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及支柱产业。按产业链发展的要求,规划发展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下游产业,形成招商目录和项目库,并按规划招商引资,形成良好的为支柱产业服务的配套环境。其次,不断完善重点支柱产业的分工协作体系。鼓励企业将部分业务外包,如产品设计、半成品生产、产品销售等相关业务,外包给相关专业企业来完成,引导专业化分工。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外包服务,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形成以价值链为纽带,专业化协作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再次,在规划及建设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时,应充分考虑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群性,大力推进适合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引导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形成专业化协作,鼓励和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内部的中介服务、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等。2.加强孵化能力建设,为产业转移服务。孵化器建设是高新区所独有的,其低门槛、非营利性的特征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大力推进高新区孵化器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面向产业转移的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等领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承接发达地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特色鲜明、规模大的科技企业。鼓励广西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到高新区建设科技创业园,鼓励将部分研发机构转移至高新区。要加强孵化器基础设施与服务条件建设,加大对承接科技企业的专项投入。3.营造高新区特色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改革高新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体制,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要以企业为本位,创新管理体制,使各种管理制度和政策都有利于企业发展,真正把“以企业为本”落实到服务态度、服务制度和服务质量上来,形成充满活力的对外开放机制,保障高新区持续发展。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开发软环境,特别是要加强技术中介、投资融资、咨询服务、物业管理、创业文化等软环境建设。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解决产业转移企业人员的生活、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从而坚定其在高新区长期发展的信心。四、做好科技“一招三引”工作。积极配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三轮创新计划,广西于年实施“一招三引”(科技招商、引资、引技、引智)科技行动,其重点是充分利用广西科技活动周等国内外科技交流贸易平台,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推介、项目洽谈、技术交易,帮助企业寻找技术、智力和资金。科技“一招三引”既可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质平台,也可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为积极配合承接产业转移,科技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招三引”:1.建立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三引”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广西科技信息网,建立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三引”基础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要在广西科技信息网开辟承接产业转移专栏,对针对产业转移的“三引”项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推介,完善相关数据库,建成一个信息共享、动态更新、功能完备、内容实用的面向产业转移的科技“三引”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2.组织科技中介机构对产业转移项目进行策划包装。一方面,组织科技中介机构对广西明确的重点承接产业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挖掘产业技术需求,筛选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效益的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出一批质量高、前景好的科技“三引”项目,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加强对项目策划包装的培训,提高科技中介组织策化包装的能力。3.组织实施产业转移科技“三引”专项,建立产业转移创新示范企业。围绕重点转移产业,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转移成果的引进与应用示范,扶持一批产业转移创新示范企业,鼓励相关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转移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4.建立项目跟踪服务体系,为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配套服务。组织科技中介机构利用广西“三引”基础数据平台,对“三引”项目特别是与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项目的产业化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的跟踪,做好项目产业化及实施的配套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引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出现的难题,提高相关项目的成功率。同时,建立面向产业转移的科技“三引”咨询机制,组建有色金属、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制糖、林产林化、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专家咨询组,提高科技“三引”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增强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5.做好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到广西工作和为广西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鼓励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有关的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区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桂工作,对境外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以人才和智力引进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五、推动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重点承接产业中,难免有些属于高耗能、相对污染较大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的产业。为保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推动转移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科技部门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参与《产业承接开发目录》的编制以及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产业承接开发目录》一般由地方政府编制,区域承接的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等,是引导地方承接产业转移和政府管理部门管理产业转移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地在编制产业承接开发目录时,应邀请科技部门参加,从技术承接的角度确定三类产业,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不予承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有科技部门参与项目的立项审查和实施督查,确保承接产业的健康发展。2.鼓励引进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制糖、冶金、有色、建材、电力、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转移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专项和相应的应用示范专项,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和废弃物利用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式。鼓励企业开发高耗能工业产业节能降耗的新工艺、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新型电力电子节电技术和调速电机节能技术,发展热交换器和热系统节能技术,推广用能需求管理与过程优化控制技术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联合邻省邻国,积极倡议在环北部湾地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环北部湾地区均面临着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重化工业的历史机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重化工业基地是环北部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有必要联合北部湾地区各方,积极倡议在北部湾地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要联合制定区域环境和资源保护规划,所有重化工业项目建设均以生态型工业基地为建设目标,建立区域性的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制度和区域环境重大事故灾害通报制度,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六、加强科技服务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软环境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科技工作,需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协同推进。自治区科技厅成立承接产业转移科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政策措施,制定和组织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科技工作总体方案,确定科技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工作切入点,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的科技重点和难点问题。2.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为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须为转移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申报科技重大专项和申请双高企业认定的咨询,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为转移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科技部门要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诊断、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争取自治区科技三项经费,帮助企业融资,使一大批科技企业得到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提供技术、信息、人才、财务、评估、经纪、法律、金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为转移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提供支撑,促进转移企业提升自主创新整体实力。3.加强承接产业转移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项目实施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围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为优秀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通过项目首席专家制、课题负责制等方式,造就复合型科技人才,使重大科技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人才聚集和才有所用的大平台。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强科技人才小高地建设,采取特殊政策,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培养和引进若干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建设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智库。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培养和引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前沿技术领域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及优秀企业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系统和大众宣传媒介,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中心,对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科技人才持续地开展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人才的素质。[责任编辑:罗运贵]需自备纸巾的小色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科技引领支撑广西县域特色产业及经济发展——广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施综述
当前位置:
&&&&&&&&&&&&
科技引领支撑广西县域特色产业及经济发展——广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施综述
日期: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 自2005年7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来,广西全力做好该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设立自治区配套专项“科技富民强县试点示范”,支持县(市)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年,广西累计立项支持50个县(市)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累计安排专项经费1.23亿元(其中有42个县市获国家立项支持专项经费8385万元),平均每个县(市)获专项经费支持246万元(最多达469万元)。专项实施已覆盖全区所有地市和近一半的县(市),支持发展县域特色支柱产业50个,基本涵盖广西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据对实施两年以上的32个县(市)情况跟踪调查,数据表明,县域特色产业种养规模比专项实施前平均扩大32%,特色产业农产品产量比专项实施前平均增长67%。2011年,32个县(市)以特色产业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发展到656家(其中龙头企业108家),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品年产值149亿元、税收9.3亿元,分别比专项实施前平均增长96%、172%、124%,带动项目区431万农民年人均增收559元。经过七年的实践与探索,广西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施的组织管理做法,重点做到“五个突出”。&&& 一、突出产业特色,选准产业,做好策划,把好第一关&&& 选准产业是实施专项的关键。广西把蔗糖、桑蚕、木薯、罗汉果、奶水牛、油茶、松脂等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首选,并指导帮助各有关县(市)做好项目的策划,编写项目申报实施方案,把好专项申报材料关,提高项目立项率。&&& 二、突出集成创新,产学研结合,加强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在专项实施中,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转化、应用和集成示范、推广是专项实施的重点。但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大多数掌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中,加上县市科技创新基础差、能力弱、人才缺乏,所以很难独立完成这类综合性的项目。广西通过产学研联合方式,引导、鼓励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与县市开展合作,加强生产与技术需求的对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基地,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开发新产品,提高县域特色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县市科技创新及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7年来,平均每个县(市、区)累计引进、应用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16个(项),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化高效种养示范基地5100亩,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4.6万亩,相关企业研发新产品4个。广西50个专项实施县(市)累计编印培训教材135种,举办培训班16200期,培训农民108万人次,培养乡土人才2340人,发放技术、宣传资料360万份,有效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 三、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广西在组织专项实施中十分重视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通过专项实施,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桂平市在实施木薯产业专项中,大力扶持木薯加工龙头企业——桂平市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研发木薯加工新产品,创新改进技术生产工艺,应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和有效利用,通过专项的扶持,该厂生产产品由酒精、醋酸乙酯、丙酮、丁醇拓宽到蛋白饲料、生物有机肥、甲醛、液体二氧化碳等,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累计实现木薯加工产值22.18亿元、利税2.38亿元,工业产值、利税分别比专项实施前增长96.7%、55.8%,被评为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兴安县罗汉果产业化项目中,增强了创新实力,建成国内最大的罗汉果甜甙、浓缩果汁加工提取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技术一流的罗汉果原果烘烤加工基地,并带动全县农民种植罗汉果,果农年人均创收7260元。&&& 四、突出科技服务,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几年来,广西50个专项实施县(市)累计建设完善完成科技专家大院、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1022个,探索形成各种有效的产业科技服务机制和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规模化经营程度,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能力。钦州市钦南区在实施牡蛎养殖产业化专项中,大胆尝试 “公司+协会+农户”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模式取得成功,通过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统一供苗种、统一技术标准和统一对外销售,加速牡蛎养殖新技术推广,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浦北县在开发、利用香蕉采收后丢弃物——香蕉叶鞘(香蕉假茎),加工生产香蕉叶鞘工艺品中,形成的“基地+示范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苍梧县结合搭建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平台,形成的“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协会+科技特派员+农户”和“党支部+科技特派员+农户”。这些科技服务方式是各县在实施专项中探索总结出来的科技服务机制,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五、突出管理创新,加强配合联动和制度管理,建立检查评估和绩效考评奖励制度&&& 一是在实施管理专项方面,形成合力联合推动,广西科技厅、财政厅负责专项的全程组织管理、指导和督查,对专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与实施牵头部门签订项目任务书,落实具体任务。自治区每年设立“科技富民强县试点示范”专项,配套支持国家专项实施,并要求各有关地市、县(市)财政拿出一定经费支持专项实施,集中国家、自治区、地市、县四级财政资金支持专项的实施;各有关地(市)科技局、财政局负责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对专项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各有关县(市)负责专项的具体实施,成立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级主要领导对专项实施负直接责任,科技、财政部门具体负责相关任务的落实,制定切实有效的专项实施管理制度,出台激励措施,推进专项实施。&&& 二是在管理制度方面,严格执行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等有关制度,广西还专门制订《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广西项目实施与管理要求》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绩效考评指标评分标准》,各专项实施县(市)也制订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制度。&&& 三是在专项实施指导与检查评估方面,广西科技厅、财政厅对专项实施期进行检查,指导项目实施,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结合年度总结材料反映的专项实施情况,对各项目进行年度实施情况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自治区配套支持和验收评分以及后续奖励(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此外,不定期组织召开全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实施交流推进会,总结交流各专项实施成效与经验做法,举办培训班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培训。&&& 四是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推行项目绩效奖励支持制度,自治区配套经费支持方面,年度检查发现项目进度、效果、经费使用管理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做得不好的,扣减一定额度的自治区配套经费;专项实施好的,适当增加配套经费。后续滚动支持方面,根据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结果,综合考虑项目年度检查情况,按当批验收项目数的50%给予后续滚动支持,其中按30%比例推荐申报国家后续奖励经费。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广西,发展,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经济发展,广西发展,广西经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来源: 时间: 8:52:23 作者:
前&&言&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即3R原则),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本质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的目标。日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原材料,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特征非常明显的“两高一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甘肃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抉择。一方面,作为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富民强省任务异常艰巨;另一方面,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加强,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既是甘肃发挥资源优势、振兴老工业基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资源型省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城市、园区和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白银、武威、金昌、嘉峪关、定西等试点城市先后编制了循环经济规划,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等重点企业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或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8年9月,召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工作金昌现场会议,省政府主要领导动员部署循环经济工作,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强力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全省上下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统一、行动扎实、势头强劲。《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分七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工作基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保障措施。《规划》的实施期限(年)共7年。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把甘肃建设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主要指标以2005年的数据为基准,通过对、2008三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年、年两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同时对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规划》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围绕把甘肃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重点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0户骨干企业,重点改造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各具特色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规划》的编制主要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法律法规,并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甘肃省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规划》、《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甘肃省中长期节能规划》、《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目&&录&&&第一章&&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区域及自然条件甘肃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属于中国大陆地理中心,外与蒙古国接界,内与陕、宁、新、青、川和内蒙古接壤,位居西北五省(区)中心,是五省(区)交通运输的中枢、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欧亚大陆桥贯穿全境。图1-1&&甘肃省地理区位示意图甘肃省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原、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其中以山地、高原为主,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等六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甘肃省居西北内陆,属强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之间,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其它月份少雨干旱。甘肃省幅员辽阔,地域狭长,位居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光热、土地、生物、旅游、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辖区分属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为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西移,甘肃将发展成联络东南沿海、开发西北内陆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甘肃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甘肃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倒数第五,人均生产总值处于全国倒数第二。社会事业不够发达,少数民族比例较高,也是与蒙古接壤的边疆省份。2008年,甘肃省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3176.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110元。甘肃财政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高,每年要靠大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财政支出,还处在吃饭财政的境地。2008年,甘肃大口径财政收入470.9亿元,但财政支出达到96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7%和43%。2008年末,总人口为2628.12万人,少数民族占9.26%。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是甘肃人民的迫切要求。&图1-2 年甘肃省生产总值变动情况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35.17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利润69.0亿元,同比下降68.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5.79亿元,同比增长32.4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14亿元,同比增长18.82%。完成进出口总值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69.41元,同比增长9.56%;粮食总产888.50万吨,同比增长7.77%。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同比增长16.95%。图1-3 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1-4 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近年来,甘肃省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2008年末,全省就业人员为1446.34万人,比上年增长2.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全省城镇低保人数72.67万人,比上年增长0.7%;农村低保人数161.64万人,比上年增长8.8%;全年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2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88项,授权专利1047件;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2096个,床位66656张,相比上年均有较大增长;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44所,中小学校16132所,成人学校5953所,在校生人数达到537万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4%,“两基”人口覆盖率95.2%;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读者》、《大梦敦煌》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全省共有文化事业机构数6927个。产业结构现状2008年,甘肃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4.6︰46.3︰39.1,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3和0.7个百分点。图1-5&  年甘肃省三次产业构成甘肃工业的支柱产业主要为石化、有色、电力、钢铁、机械和食品等6个行业。2008年,6个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35.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21%;实现利税总额69亿元。近年来,甘肃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放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坚持将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同延伸产业链结合起来、同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对“两高一资”企业开展了大规模、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全省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改项目,使支柱产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能迅速扩张、能耗污染降低、效益大幅提高。甘肃围绕构筑工业强省的产业新格局,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启动实施了“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现代服务业产业,着力打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基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表1-1 &2008年甘肃省支柱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支柱行业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绝对数(亿元)增长速度(%)所占比重(%)绝对数(亿元)所占比重(%)全省总计1135.179.50100.0069.00100.00石化工业291.345.7025.66-58.20-有色工业214.752.0718.9260.5987.81电力工业138.749.7612.227.0410.20钢铁工业155.599.3913.7117.3125.09食品工业101.7218.938.9612.4418.03机械工业76.4818.466.745.588.09图1-6& 年甘肃省主要矿产品产量变化图图1-7 年甘肃省粗钢、成品钢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变化图&&&&总体来看,甘肃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是典型的“两高一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甘肃省新兴产业的规模还非常小,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产品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资源能源现状1.4.1资源状况甘肃省土地面积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人均占有土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五位,土地利用率为58.03%;人均耕地面积2.66亩,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02.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9.9%,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甘肃是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其中名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自2002年以来,甘肃省铝、镍、铜、锌、铅等十种有色金属和粗钢、成品钢材等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资源消耗速度加快。甘肃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的9个水系,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89.44亿立方米,河流入境水资源量287.33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居全国第22位,接近国际人均重度缺水界限,其中黄河流域人均只有750立方米。2008年,全省总用水量122.90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97.3亿立方米,占79%;工业生产用水12.7亿立方米,占10%;生活用水9.83亿立方米,占8%;生态环境用水3.08亿立方米,占3%。图1-8& 2008年甘肃省各项用水支出图1.4.2能源状况甘肃省预测煤炭资源储量1428亿吨,居全国第六位,已探明煤炭储量92.3亿吨,居全国第十四位,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崇信,中部的窑街、靖远,西部的河西走廊等地带。全省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8942万吨,居全国第7位,占全国基础储量的3.34%,主要集中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基础储量为8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33%,主要分布于陕甘宁交界的陇东长庆油气田。此外,甘肃蕴藏大量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1724.1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利资源量为1068.89万千瓦;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量为40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河西地区年太阳能可利用总天数达280天,年太阳辐射总量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m2,具有很大优势;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大量秸秆,可开发利用空间很大。近年来,虽然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从2002年的2.57吨标煤下降到2008年的2.01吨标煤。表1-2& 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和电耗情况(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指标年度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电力消耗总量(亿千瓦时)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20023174.23342.332.5720033525.08398.332.5220043907.74452.002.3120054367.67489.482.2620064743.05536.332.2020075109.29614.742.1120085373.06677.762.01环境现状整体来看,近年来甘肃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2008年全省排放二氧化硫50.15万吨、化学需氧量17.05万吨、烟尘13.65万吨和废水4.68亿吨,分别较上年降低4.33%、2.11%和增长3.22%、5.34%。其中,工业排放二氧化硫41.24万吨、化学需氧量4.86万吨、烟尘8.79万吨、废水1.64亿吨,分别较上年降低5.65%、3.29%、1.93%和增长6.10%;生活排放二氧化硫8.92万吨、废水3.04亿吨、烟尘4.85万吨和化学需氧量12.19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02%、6.25%、1.24%和降低1.64%。2008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99万吨,其中危险废物44.9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124.2万吨,比上年增长0.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34.09%,较上年降低1.91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量16402万立方米,降低11.6%;二氧化硫排放量50.15万吨,降低4.15%;COD排放量17.05万吨,降低2.07%。由于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8年全省有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嘉峪关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酒泉市、定西市、武威市、张掖市、合作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平均值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平均天数为341天。兰州市、白银市、金昌市、陇南市、临夏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总的来看,由于甘肃省地广人稀,大气环境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城市地区,特别是有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地区空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城市和工业规划,加强大气污染物治理,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甘肃省河流整体上污染比较轻,但黄河的污染情况近年来呈加重趋势。为此,2008年以来,甘肃省完成工业废水治理项目93个,新增废水处理能力44.93万吨/日,建成了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重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和兰州市安宁-七里河等一批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效地改善了黄河甘肃段的水质。由于降水量少,加之空间和时间分布极其不均匀,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特别是长期以来各地大规模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开发,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现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局部地区非常明显。但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展了生态治理,加上合理的区域水量调配,生态环境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经济通道和战略走廊,是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一条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结晶,是在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2.1.1甘肃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位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10个,前五位的矿种24个,前十位的矿种55个。并且镍、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品位高、易选冶,为甘肃省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甘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甘肃特定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无破坏性风速,适于风机的全年运行,具有连片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据测算,河西走廊的年有效风能储量在800千瓦时/平方米,如果将河西走廊地区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利用,年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价格上网,年产值可达1800亿元。甘肃年太阳辐射量约在MJ/m2之间,可开发利用于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等形式。在太阳能研究方面甘肃走在世界前面,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研究培训中心落户兰州,对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技术及相关产品普及应用推广,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水平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甘肃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源性产品与下游产品比价的扭曲,以及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资源有优无势。资源优势并没有为甘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相反,却形成了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有些老矿山、老企业面临资源枯竭的窘境。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甘肃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技术人才。如甘肃省“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白银公司,企业发展50多年来,共累计生产有色金属产品569.9万吨,从业人员最多时达到8万人,创造了铜硫产品产量和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但是,该企业目前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后继乏力的困境。甘肃资源性产业的另一特点是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低下,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目前,甘肃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2008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4.36%。这样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两高一资”变为“两低一资”,才能实现甘肃的可持续发展。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企业和地区面临的资源枯竭等问题相当突出,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要实现“工业强省”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由资源开采的传统模式向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约束,是甘肃走出困境、再创辉煌的重要途径。图2-1&&甘肃省各产业能源消耗结构示意图2.1.2&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甘肃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是黄河源区降水最丰沛的地区,是黄河、长江上游的河源区。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疏勒河流域、黑河中上游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石羊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等绿洲,维系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平衡,是甘肃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陇南山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也直接关系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河西内陆河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为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克服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下降、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障碍,加速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是实现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甘肃 “两高一资” 的工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加快甘肃发展的战略重点。甘肃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推进重点地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区域突破的新形式,培育和增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需要一个加速实现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大平台。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产业链延伸,构成新型工业化的最有效产业组织模式,实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甘肃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2.现实选择甘肃作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建设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甘肃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包袱沉重,陷入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产业、初级产品、高耗低值产品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目前,甘肃省铜、铝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69%、7.27%,但铜材、铝材的加工能力仅占全国的0.14%、0.83%,有色金属加工产品总量远远低于冶炼产品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二是缺乏后续接替资源。受地域、环境、生产要素的制约,传统产业的改造严重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以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为例,三个资源型城市的轻重工业平均之比为29.2:70.8;在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平均之比为27.7:72.3;&在轻工业内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78.5%,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21.5%。表明三个资源型城市仍是以重工业、采掘工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而附加值高的加工业及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发展不足,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三是工业布局亟待调整。甘肃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高度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型工业企业,相对先进的大型企业与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在质和量上形成强烈反差,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甘肃省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6%,工业综合实力大大落后于国内大部分省份。在新的战略机遇面前,甘肃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经济落后省区,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实施非均衡式发展。在工业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和经济相对集中、环境和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进一步加快各类要素的空间聚集,以重点区域的率先突破带动甘肃省工业化的整体进程。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实施以区域聚集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布局,改变甘肃省工业点状式布局、孤岛型企业、飞地型城市的现状,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工业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这个大背景下加快甘肃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2.1.4&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甘肃是我国多民族地区之一,在全国56个民族中,甘肃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26%,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民族。甘肃既是中国革命的红色老区之一,又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国家扶贫县44个,省级扶贫县9个。甘肃省“座中联六”,处于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区的中心位置,周边省份多民族聚居,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分布比较集中。有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在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力地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在促就业、惠民生,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辐射促进周边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区域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根本上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需要;是维护我国西北地区长期稳定和民族和谐团结的战略举措。工作基础循环经济工作扎实推进。2004年以来,甘肃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都成立了循环经济管理或协调机构。各示范市、区按照产业耦合、特色明晰、规模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指标、任务、实施步骤与措施。白银市、嘉峪关市、武威市、金昌市、定西市等五市制定了循环经济规划,酒钢公司、白银公司、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重点企业制定了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金川公司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单位,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家评审,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各地对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办事通道,有效提高了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为全省创建循环型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清洁生产逐步加强。成立了甘肃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制定了《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辑出版《清洁生产指南》。2007年召开了甘肃省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会,对钢铁、有色、石化、食品、煤炭等行业的200户重点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队伍建设,目前甘肃省已有近400人获得清洁生产审核师资格。节能减排有序展开。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了有色、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等五个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推进计划,对各市州政府和重点企业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甘肃省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100万㎡,生产新型墙材实现节能14.9万吨标准煤。2008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53%,二氧化硫排放量50.15万吨,化学需氧量17.05万吨,均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甘肃省供销和物资系统县以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超过202万吨,比上年增长6.5%以上。有107户企业的35种产品通过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全年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产值39.95亿元,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30余种72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加大,重点城市基本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借鉴张掖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经验,甘肃省先后分两批设立了43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试点面积覆盖了河西走廊全部县区。2008年,甘肃省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为387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8 m3,分别较2007年下降15.9%和12.9%。废水重复利用率92.03%,工业用水效率总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为主的水利体系。通过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喷灌、管灌、滴灌等常规节水和高效节水技术,2008年节约水量6.9亿m3,用水实现了负增长。关键性技术在重点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有色、钢铁、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了一批共性和关键性链接技术。大量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采矿废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再利用,采用生物冶金技术提取金川公司贫矿和白银公司露天剥离废石资源中有价金属的工艺技术应用进展良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钢渣水淬再利用、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一批资源再利用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金川公司新的选矿工艺使贫矿选矿回收率达到96%,居世界先进水平。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镀膜技术,达到清洁镀膜生产、根除电镀“三废”污染的目标。兰州电机有限公司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项目的开发,为风能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农业领域,甘肃省在农作物制种、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技术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开展广泛宣传教育。甘肃省在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后,甘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联合发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全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网上知识竞赛中,甘肃省提交答卷的人数不仅全国第一,而且占到26.5%的比例。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努力闯出一条资源型省份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原则3.2.1&坚持全面贯彻3R、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简称3R)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3R之间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减量化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对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3R原则要求首先从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或综合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变成废弃物后,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尽可能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再生资源回到生产或消费环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价值观、新资源观、新产业观,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突出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工业废渣,争取做到“吃干榨尽”,实现“零”排放。3.2.2&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优化布局的原则,把长期战略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结合起来,把社会整体推进和重点领域突破结合起来,把老工业基地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园区循环型布局结合起来,把试点示范与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对旧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改造,对新的建设和发展项目,按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布局合理、互动发展、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3.2.3&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政府应充分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和投资扶持等方法手段,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消除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企业自觉按循环经济理念去发展壮大自身。要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使人们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甘肃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使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当代企业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引导公众开展 “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3.2.4&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重的原则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必须有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来引领和支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针对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与需求,研究提出一批循环经济科技支撑项目,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解决二次污染和不经济的问题。要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制度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逐渐在全省建立起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3.2.5&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统筹解决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规划目标3.3.1&总体目标经过、年两个阶段的发展,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通过改造提升,形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试点示范企业、园区和城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依托甘肃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把甘肃建成我国新能源大省,可再生能源比例进一步提高;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明显降低,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为我国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典范。3.3.2&第一阶段目标(年)为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协调,本规划把甘肃第一阶段目标年确立为2010年。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围绕总目标要求,承接已有的发展基础,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夯实基础,全面铺开。在现有32户国家和省级试点企业、10个省级试点园区、4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把试点提升为示范,并使示范企业增加到60户、示范园区增加到16个、示范城市增加到6个。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6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重点建设“兰白”、“平庆”、金昌、“酒嘉”、“张武定”等七个循环经济基地。 到2010年,初步构建覆盖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初步建成,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等循环经济主要指标与2005年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表3-1&&第一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类别&指标单位实际值目标值200520082010资源产出指标资源产出率元/吨83410391136能源产出率亿元/万吨0.440.500.55水资源产出率元/立方米15.6825.8430.49资源消耗指标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2.262.011.81万元GDP取水量立方米/万元62838732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4.994.053.7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111089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70.490.51吨钢能耗吨标煤/吨0.760.650.62吨镍能耗吨标煤/吨3.993.613.61吨铜能耗吨标煤/吨1.170.630.63吨钢水耗立方米/吨6.805.735.65吨马铃薯淀粉水耗立方米/吨2318.916.8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9.4334.096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9.3192.0392.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70909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11.0515.4530.20废钢铁回收利用率%51.9058.1065.70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52.1066.1071.10废纸回收利用率%28.4035.4066.00废塑料回收利用率%19.8035.1066.00废橡胶回收利用率%45.5059.6068.40&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480.861222.832000.0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立方米16798.2116403.0215800.00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56.2550.1552.2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8.2317.0516.77其它指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33.432.537.473.3.3&第二阶段目标(年)在经过第一阶段的重点突破和全面铺开后,第二阶段要继续围绕总体目标,深化完善、全面提升。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省级试点示范工作,到2012年,使省级示范试点企业达到100家,示范试点园区达到36家,示范试点城市增加到8个,并选择50家企业重点培育为示范企业。完善和提升16条产业链、7个循环经济基地。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推进机制,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组合并形成规模,建立起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得到完善,静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产出率等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重大进展,成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需要指出的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甘肃省长期重大战略选择,任务十分艰巨,第二阶段结束后,甘肃省将根据新的情况变化,制订新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表3-2&&第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类别&指标单位实际值目标值2005200820122015资源产出指标资源产出率元/吨834.71039.61233.61379.1能源产出率亿元/万吨0.440.500.570.66水资源产出率元/立方米15.6825.8435.9746.08资源消耗指标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万元2.262.0131.7031.557万元GDP取水量立方米/万元6283872782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4.994.053.393.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11108806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70.490.520.53吨镍能耗吨标煤/吨3.9903.6103.6003.590吨钢水耗立方米/吨6.805.735.605.20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9.4334.0966.0075.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9.3192.0393.5095.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709010010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11.0515.4528.1040.02废钢铁回收利用率%51.9058.1069.3077.70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52.1066.1076.3084.40废纸回收利用率%28.4035.4069.0074.50废塑料回收利用率%19.8035.1069.0075.00废橡胶回收利用率%45.5059.6076.9086.50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480.861222.832200.002500.0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立方米16798.2116403.0215400.0015000.00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56.2550.1552.2452.2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8.2317.0516.7016.55其它指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33.432.538.9337.553.3.4&指标的可达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号)的要求,结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指标,是以甘肃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结合《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甘肃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节能减排全民实施方案》、《甘肃省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指导目录》及《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参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等确定的。本规划制订了2010年和2015年两阶段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相应指标。受“两高一资”工业结构影响,加上企业装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等原因,在甘肃省循环经济指标中,资源产出率指标虽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但与先进水平相比仍较低;资源消耗减量化程度也较低。特别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目标仅按国家要求的最低限设置。原因是过去累积堆存的采矿剥离废石、选冶尾矿和冶炼弃渣量很大,造成全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低。甘肃省充分利用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有利时机,将历史累积的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在本规划中作了详尽的综合利用规划。为不断缩小与全国先进省份之间的差距,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本规划的第七章从法律、政策、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主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分析如下:3.3.4.1&资源产出指标资源产出指标包括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三个指标。甘肃省资源产出率是以全省消耗的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10种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等)进行计算。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产品加工度提高,附加价值率上升,必将带来资源利用效率上升,资源产出率提高。尤其是由于本规划中所列的72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可充分保证上述资源产出指标的完成。3.3.4.2&资源消耗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万元GDP能耗、万元GDP取水量等指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单位GDP能耗指标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对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考核,不再考核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万元产值电耗两项指标。为实现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甘肃省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的重组和资源整合,重点加快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石油钻采及炼化装备制造业、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制造业、新型环保装备等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工业企业中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全省能源消耗中工业占74.17%,抓住工业领域节能,就是抓住了全省节能工作的关键。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78户企业年可节能50万吨标煤;截止目前取缔小锅炉约300台,年可节约15万吨标煤。改造电机3000多台,节能16万吨标煤。“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为:淘汰关闭水泥生产线50条,产能386.8万吨,涉及企业36户;关闭火电机组29台,装机77.5万千瓦;关闭造纸企业91户,产能41.3万吨;淘汰关闭钢铁企业12户,产能17.4万吨;淘汰关闭小铁合金企业40户,产能6.94万吨;淘汰关闭电石企业2户,产能1.3万吨。此外还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关闭一批小砖窑、小石灰企业。以上措施加上其他手段,可以保证资源消耗指标的顺利实现。3.3.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甘肃省在规划期内,一方面将着力提高煤及有色金属矿产回采率,推广先进适用的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及选矿技术,采用超细粉碎设备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型浮选设备,提高有色金属的选矿回收率。到2015年,矿山企业平均采选回收率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提高3%~5%,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矿山废石、尾矿和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加强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粉煤灰发展新型建材和利用粉煤灰筑路、回填、造地的力度,加快煤矸石发电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到本规划中的72个项目完成后,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可达1536万吨,在消纳每年新增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将逐步消纳历史堆存的固体废弃物,有效保证该指标目标值的实现。3.3.4.4&水资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指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为保证在规划期内上述指标的完成,甘肃省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实施农业节水措施。包括渠系工程配套与渠系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膜下滴灌和微灌等。在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垄畦沟灌、交替灌溉和微喷灌等农田节水技术。按照以上农业节水措施,全省2010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4.38亿m3,2015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4.89亿m3。2010年~2015年全省累计节水量27.81亿m3。二是落实工业节水措施。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鼓励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加强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建立行业用水定额参照体系;建立工业节水发展基金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或向工业节水项目提供贴息贷款;对污水排放征收污水处理费;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通过上述节水措施,到2010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从现状的108m3下降至93m3,重复利用率从现状的92.03%提高到92.50%,可节约水量1.4亿m3;到2015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从现状的108 m3下降至64m3,重复利用率从现状的92.03%提高到95.00%,可节约水量1.5亿m3。2010年~2015年累计节水8.7亿m3。三是推广城市节水措施。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推广应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发展绿化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发展景观、游泳池用水循环利用,发展机动车洗车节水技术,大力发展免冲洗环保公厕设施和其他节水型公厕,提高分户装表率,加大节水宣传力度,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通过以上措施,到2010年全省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50%,管网输水漏失率降低为16%,可节约水量0.31亿m3;到2015年全省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60%,管网输水漏失率降低为14%,可节约水量0.41亿m3。2010年~2015年城镇生活累计节水2.16亿m3。3.3.4.5&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率等。为保证规划期内上述指标的实现,甘肃省将在全省建设总处理能力123万吨/日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7座,建设总处理能力3943吨/日城市(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36项,在全省主要城市构建以绿色环保回收中心站、社区流动运输收购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5个区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建成运行后,年实现再生水回用5000万吨,年可卫生处理生活垃圾144万吨,年回收各类再生资源260万吨,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约150万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全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完全可以实现。3.3.4.6&废物排放指标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指标。为完成上述指标,甘肃省将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具体而言,工程减排的重点为火电企业的烟气脱硫、有色冶炼企业烟气的综合治理、部分老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治理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达标处理,计划实施113项工程,削减二氧化硫21.1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9.8万吨。结构减排的重点是小火电机组关停、部分小硫酸企业的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泥机立窑、烧结锅方式炼铅工艺、造纸生产装置的淘汰关停和污染严重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关停取缔。管理减排的重点是通过实施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保证已经建成的污染减排工程持续、稳定发挥减排效益。涉及7个子项目,最终形成省级监控中心、市级监控中心、重点污染源互联的广域网络系统。3.3.4.7其它指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电方面,理论储量1304.16亿千瓦时,可开发装机容量1062万千瓦。截至2008年有大型水电企业4家,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60万千瓦。风电方面,截至2008年有风电企业4家,装机容量31万千瓦。目前在建风场7座,装机容量70万千瓦,拟建酒泉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千万千瓦。太阳能方面,全省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67万亿千瓦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敦煌10MW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正在建设中。其他可再生能源有生物质能、秸杆气化工程等。随着甘肃清洁能源建设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甘肃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逐年提高。第四章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地理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要素,围绕把甘肃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设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和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着力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0户骨干企业、改造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形成覆盖全省的、各具产业特色的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初步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图4-1)。――16条产业链。主要是以不同行业的骨干企业为龙头,围绕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发展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网络,形成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是依托金川集团和金化集团,打造有色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依托酒钢集团等企业,打造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三是依托酒钢集团、中科宇能等企业,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四是依托兰州石化、银光集团等企业,打造石油化工-特色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五是依托白银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中铝连城分公司、甘肃稀土集团等企业,打造有色金属及废弃物采选冶-深加工-再生-再加工产业链。六是依托长庆油田、庆阳石化等企业,打造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七是依托华能集团、华煤集团、庆阳煤田等企业,打造煤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八是依托靖煤集团、窑街煤电、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等企业,打造煤电-建材-综合利用产业链。九是依托中核四〇四厂等企业,发挥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优势,打造河西“陆上三峡”。十是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星火机床公司等企业,打造设备制造-回收-再制造产业链。十一是依托白银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甘肃稀土公司等企业,打造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环保产品-新型材料产业链。十二是依托长开厂、213电器公司、电传所、电缆厂和华天集团、天水6913工厂、天光半导体等企业,打造西部电工电器工业基地和集成电路封装基地。十三是依托天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打造养殖-沼气-种植-养殖生态农业产业链。十四是依托腾胜公司、银河食品公司、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公司等企业,打造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十五是依托扶正药业公司、岷州实业公司等企业,打造中藏药产业链。十六是依托张掖甘绿、民乐银河、武威市祁连蔬菜公司等企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100户骨干企业。主要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32户)的企业为重点,在全省培育10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6个开发区。主要是对甘肃现有的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完善循环经济链条、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功能,逐步形成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环境友好开发区。――七大基地。在兰州、白银建设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为主的“兰白”循环经济基地;在平凉、庆阳建设以煤电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平庆”循环经济基地;在金昌建设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金昌循环经济基地;在酒泉、嘉峪关建设以清洁能源和冶金新材料为主的“酒嘉”循环经济基地;在天水建设以加工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在张掖、武威、定西建设节水型区域工农业复合型“张武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在甘南、临夏、陇南建设以林业、草业和中药材等生态经济为主的“甘临陇”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图4-2)。――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主要是围绕“七大基地”、“36个开发区”、“16条产业链”、10个现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32户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项目建设,筛选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研发一批关键循环经济技术,产业化一批重要循环经济支撑技术,推广应用一批成熟的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把循环经济发展切切实实落实到项目和关键支撑技术上。&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体系&&&依托100&个具有带动力的骨干企业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中石油兰化公司、甘肃稀土公司、甘肃刘化公司、甘肃祁连山水泥、腾达西北铁合金、窑街煤电公司、兰州连城铝业公司、兰州铝业公司、西北永新涂料公司、华能平凉发电公司、靖远煤业公司、国电靖远发电公司、金昌化工公司、武威全圣纸业、甘肃锦世化工公司、兰州大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酒钢宏达建材公司、华亭煤业公司、昆仑生化公司、东兴铝业公司、甘肃驰奈生物能源公司、甘肃金轮再生资源公司、兰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永登宝瑞农业科技公司、甘肃效灵生物开发公司、嘉峪关宏丰实业公司、白银金奇化工公司、夏河安多投资公司等32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68户重点用能企业。&&7个&&循环经济基地兰州白银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环经济基地&平凉庆阳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基地&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张掖武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甘南临夏陇南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甘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36个 省级以上开发区&&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园区、玉门建材化工园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泾川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甘肃省武威工业园区、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甘肃永靖工业园区氯碱循环经济产业园、甘肃永靖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10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其它26个有待提升改造的技术经济开发区。&&打造16&条技术先进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金川集团和金化集团,打造有色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酒钢集团等企业,打造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依托酒钢集团、中科宇能等企业,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依托兰州石化、银光集团等企业,打造石油化工—特色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依托白银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中铝连城分公司、甘肃稀土集团等企业,打造有色金属及废弃物采选冶—深加工—再生—再加工产业链;依托长庆油田、庆阳石化等企业,打造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依托华能集团、华煤集团、庆阳煤田等企业,打造煤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靖煤集团、窑街煤电、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等企业,打造煤电—建材—综合利用产业链;依托中核四○四厂等企业,发挥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优势,打造河西“陆上三峡”;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星火机床公司等企业,打造设备制造—回收—再制造产业链;依托白银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甘肃稀土公司等企业,打造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环保产品—新型材料产业链;依托长开厂、213电器公司、电传所、电缆厂和华天集团、天水6931工厂、天光半导体等企业,打造西部电工电器工业基地和集成电路封装基地;依托天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打造养殖—沼气—种植—养殖生态农业产业链;依托腾胜公司、银河食品公司、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公司等企业,打造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扶正药业公司、岷州实业公司等企业,打造中藏药产业链;依托张掖甘绿、民乐银河、武威市祁连蔬菜公司等企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4.1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4.1.1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将甘肃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四个农业生产分区(图4-3),各地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主导产业优势,构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4-3&甘肃省农业生产分区图4.1.1.1河西荒漠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河西作为甘肃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要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巩固和推广张掖试点经验,加快编制出台《河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河西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争取早日将河西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由于河西干旱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区内的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北部丘陵荒漠区三个自然生态类型,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采取水源涵养生态林牧业模式。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种植的生态树种和宜牧草种,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实行限时轮牧,发展山地牧业,实行“草—牧—沼”的农业循环经济链条,通过沼气池建设,减少废弃物排放,优化农户能源结构,美化周围环境,维护脆弱的生态功能区。图4-4&&河西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淀粉系列深加工产业&无公害畜牧产业&秸秆和种植业副产品&肉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皮革制品加工&生化制品加工&种植业&啤酒大麦&啤酒产业&酒 糟&葡萄为主的瓜果栽培&葡萄酒产业&食用菌栽培&蔬菜培育&淀 粉&种 子&制种产业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采取“粮—菜—瓜果—牧—沼气”模式。充分发挥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农业优势,以沼气池为纽带,联动粮食和蔬菜种植、瓜果栽培及畜牧业养殖,全面普及节水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图4-4)。4.1.1.2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本区是雨养农业区,干旱少雨,土质松散、土壤贫瘠。要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同时,积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循环型农业模式(图4-5)。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内部层次循环&(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林和果林&有机废弃物返还&&(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结构)&&有机废弃物返还&&马铃薯种植&沼渣&(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结构)&沼渣&食料&沼液拌料&沼液喷洒&粪便&塘泥&粮食作物种植&鱼塘养鱼&食用菌栽培&养殖&秸秆&沼气池&规模化圈养牲畜&苜蓿种植为主的草地建设图4-5&&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主要农业循环链条示意图4.1.1.3甘南临夏高寒阴湿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甘南冬、春季节饲草缺乏,牲畜越冬困难,夏秋草地资源丰富;临夏种植业比例高,饲草、饲料丰富。两地距离相近,牛羊育肥有基础。整合两地资源优势,两地间建立互惠互利的“高地—低地”“畜—草”双向对流模式,打造甘南-临夏有机食品品牌,突出草畜业的优势。4.1.1.4陇南山地湿润半湿润区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陇南山区降雨量大,可利用集雨灌溉发展集雨农业,重点开发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一批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探索独特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即:山顶发展“林—山野菜—茶—沼”的循环经济链条(图4-6),以生态林保持水土为中心,林间种草;山腰发展“果—菌—牲—沼”的循环经济链条(图4-7),仍以保持水土为中心,栽培果林,林、菌、药材间种,互利共生;山底利用其优势气候、水文条件,发展“果—粮—渔—沼”的循环经济链条(图4-8),发挥原有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做好粮食种植,同时发展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人才支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