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注销后国家是否有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历史档案的尴尬:有档可查的历史才400年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史档案的尴尬:有档可查的历史才400年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4000多年,可是现在国家档案馆馆藏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史料仅始于1616年,也就是说,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许多人不禁要问:1616年以前的历史档案到哪里去了呢?中国历史档案散失惨重     在一些老百姓的眼里,收藏国家历史档案的地方是一个神秘之地,隐藏着许多中国的“秘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揭示我国历史档案的“秘密”让人吃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4000多年,可是现在国家档案馆馆藏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史料仅始于1616年,也就是说,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     许多人不禁要问:1616年以前的历史档案到哪里去了呢?     带着同样的疑问,9月9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的国家档案局,并采访了长期从事档案理论研究工作的刘国能委员。     走进刘国能委员的办公室,桌上的材料显得有些零乱,他正在准备写一本新书,总结对中国档案事业的思考。     他在以行动再次提醒我们:对历史档案,我们要了解的还有很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谈话一开始,许多问题就跳到了记者面前:我国现存历史档案的现状如何?散失的历史档案到哪里去了?如何加紧收集,并展开我们补救的工作?     档案散失是历史性问题      “历史档案散失,并不是到今年‘两会’才被发现的。许多记者忽略了这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而不仅仅是新闻事件。”刘国能委员说。对于我国历史档案馆藏的情况,刘国能委员再熟悉不过了:“我国有着4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档案史,可是现存国家档案馆的清朝以前的档案却寥寥无几。”     对于1616年以前的历史档案,刘国能委员向记者详细介绍说:“出土的殷商甲骨10多万块,共计5000多字,已经破解认识的大约1000字;出土的金文、竹简木牍不是当时国家活动的全部记录;唐代档案有几件,都是一些无关大局的历史残片;宋朝则几乎没有档案;元代的有一点,零零星星,真假难辨;明代的几千卷是清朝修明史时收集的,很不全;清代才有较完整、齐全的档案。”     什么是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的解释,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具有潜在价值。今天有用的档案今后不一定有用,今天没用的档案今后不一定没用,它的价值因时势而定。”刘国能解释说,“我们现在了解的许多历史很大部分来自史料文献。史料,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实践活动所形成和遗存的一切记载,主要有文字的、实物的和口传的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根据档案编篡而成的图书。‘档案’与‘史料’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档案的最大特色是原始性、真实性,可以作为凭证,有法律效力。而史料文献是经过加工的,即使仅仅是选材也是一种加工,体现着当权者和编篡者的主观意志。在史料文献中,有些历史记载会出现矛盾。证实史实,档案是最有说服力的。”      “散失国外的档案史料大部分没有回归,再加上大量的档案史籍被禁毁,以至造成了纪年的断代。致使历史研究缺乏应有的原始材料,使许多历史问题得不到证实和解决;中国的科技史需要外国人去写,中国人利用中国档案史料要到外国去查……”刘国能对此非常担忧,“档案散失的历史教训太多了,如果不抓紧时间收集历史档案,并对现实档案引起重视,对国家和民族的损失太大了。”     档案哪里去了?     记者注意到,在刘国能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介绍“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的册子。这本册子的记载再次证实了刘国能的说法。该展展品中虽有目前在中国馆藏最早的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纸质公文档案、元朝中央政府为管理西藏颁发的圣旨和文告,但整个唐朝和元朝时期的档案非常少。宋朝则没有档案展出。明朝档案中虽有民间俗称为“免死牌”的“金书铁券”,但与清朝档案相比,整个明朝档案并不算多。     散失的档案还能不能找到?这是刘国能委员从事档案研究工作要回答的问题之一,为此他也经历了许多心理上的起起伏伏。      “由于宋朝的历史档案一件都没有,当时河南开封档案馆的馆长,想利用开封是宋朝古都的地理优势,提出在当地收集宋朝历史档案。我当时想,这样很好啊,哪怕是找到一点点档案,也算是弥补了一片空白啊。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还有一位西藏档案馆的老馆长,现在已经去世了。当时我去西藏考察,他对我说馆里有一些元朝的档案。我去看了,是一些零星的档案。由于元朝版图已经到达西藏,所以元朝档案可能在西藏出现。但由于元朝历史档案遗留下来的非常少,所以很难鉴定这部分档案的真假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      “所以我提出我国历史档案散失的现状时说‘惨重’,一点都没有夸张。”他一字一顿地说。     那么档案到哪里去了呢?“散失了,禁毁了。”他咬住记者的问题回答说。     外国势力的掠夺与巧取      “历史上档案散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灾害、战争、自然损毁、保管不善、人为损毁,以及外国人攫取等。其中,外国人攫取我国历史档案的手段多种多样。”刘国能委员说。     刘国能委员总结了许多外国人攫取我国历史档案的例子:     首先是借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从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将军衙门等处掠走的档案多达2万余件;英军戈登等在江苏常州抢去了太平天国大批的兵册、家册、官衙名册、报销底簿,以及洪秀全的诏谕及其他文书等;沙俄趁八国联军侵华之机,劫走清朝黑龙江将军衙门、宁古塔副总都统衙门、阿拉楚喀副都统衙门等档案1.7万多卷;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掠走了大批清代档案,其中台湾和东北地区的最多,其用心可见。”     其次,以探险、传教、旅游为由或以小量的金钱购买。刘委员讲述了“吐鲁番文书”、甲骨文和敦煌文书被外国人“瞄准”并被疯狂攫取的历史。      “‘吐鲁番文书’大约形成于4世纪至14世纪,有上千年历史,遭受过多次劫难。”刘委员说,“1811年至1935年,俄、英、德、法等十多个国家的探险队进入新疆的古高昌郡和西州都督府的治所100多次,攫取了大批公文、钱币、绘画、佛像和雕刻品;1902年到1913年,法国人格伦韦德尔、勒柯克等,四次来到吐鲁番,攫取文书、文物847箱;1912年至1914年,日本人大谷光瑞为首的考察队第三次来新疆时,对吐鲁番的古墓大肆盗掘,将大批文书、文物运回国内,其中文书7700多件;英国人斯坦因以印度为跳板四次到新疆,攫取文化珍宝数以万计,1900年在和阗、尼雅等地盗去一批1至3世纪的文书、文物,其中有8封用粟特语写成的迄今发现最早的纸质书信,还有一些简牍和羊皮纸文书,1914年11月,他在吐鲁番等地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民间发掘的文书,加上碑碣、墓志、壁画、雕塑等共182箱。”     宋江投降后是否被派去镇压方腊?      “方腊起义与宋江起义几乎同时发生,但起义规模比宋江起义大得多,影响也大得多。关于宋江投降后是否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一事,史书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著《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宋江从农民起义领袖变成屠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是,1939年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中却记载:宋江没有去镇压方腊,折可存是在镇压方腊胜利后才逮住宋江的。同是史料,孰真孰假,史学界争论不休———之所以得不出结论,就是因为宋朝档案无一可查。”     郑和与哥伦布谁先发现新大陆?      “两年前,英国一位叫加文·孟席斯的人提出:郑和舰队不仅抵达非洲东岸,还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如果此说属实,则发现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比他早70多年的中国人郑和。同时,有专家对孟席斯书中提出的证据表示质疑。此外,还有中国专家提出‘早87年’,有人甚至还提出‘早几十年乃至几百年’———这一问题无法定论,原因就在于:当时明朝朝廷中反对远航的大有人在,认为劳民伤财,结果销毁了许多郑和航海的档案。”     康熙皇帝是传位“于四子”还是“十四子”?      “民间传说,康熙帝临死之前写下传位遗诏‘传位十四子’,后来被雍正篡改为‘传位于四子’。但是从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传位遗诏上可以看到,遗诏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其中关于传位写有‘雍正王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是无法篡改的。———因为这份档案,雍正皇帝的清白得以洗清。”      “甲骨文对于中国文化意义重大,但被攫取的也不少。”刘委员介绍,出土的约15万片甲骨,被10多个国家的人攫走了近3万片。加拿大人明义士以长老会驻安阳牧师身份,在甲骨出土地收购,到1926年收集了上万片,其中有7000多片运往了加拿大。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遭遇让人心痛。”刘国能委员介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收藏了晋至北宋初年近10个朝代的文书、经卷约5万卷。1900年王圆篆道士发现藏经洞后,先后被俄国人库库什金、奥勃鲁切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美国人华尔纳等攫取了上万卷件。1907年,斯坦因伪装成唐玄奘的信徒,收买王道士,在洞里挑选了7天7夜,攫走文书、经卷、文物24箱。     再者,从占领区、租借地带走了。刘国能委员说,1624年至166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时,带走了他们在台湾形成的及台湾官府形成的一批档案,包括郑之龙、郑成功、郑经的许多信札。1898年,威海曾与香港新界同时沦为英国租借地,1930年威海回归,其间32年的档案资料被英国人全部带走。     此外还有以获赠等其他方式取得。“美国胡佛研究院(档案馆)接受宋子文捐赠的档案有200多盒。在这个档案馆里,还收藏有我国近现代档案史料200多个专题,其中有陈独秀、张嘉敖等人的档案,有蒋介石、冯玉祥的亲笔信,有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延安时的照片。”      “重撰述、轻记注”传统是档案散失又一重要原因     刘国能委员还指出,历史上“重撰述、轻记注”的传统是我国档案散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他解释说,漫长的封建社会,皇帝、朝廷为维护政权和皇权惟我独尊的地位,在颁诏行令,制定种种典章制度的同时,撰述史籍,禁毁一些记注,行一家之言,这就是历史上的“重撰述、轻记注”。用现在的话说,“撰述”即依据档案文件编纂撰写的史料、书籍;“记注”即皇帝言行及朝廷行为的原始记录,也就是档案。撰述与记注的关系,即编纂史料文献与档案的关系。      “‘重撰述、轻记注’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订《六经》,他排斥反对中庸之道的论说,删除自己认为有害的见解。然后到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些儒生实际上是‘活档案’。以后,历代编史修志,都要收集一批档案文献,编纂一批书,销毁一批档案文献。”刘国能委员说,“明朝朝廷认为‘精华已采,糟粕可捐’,明文规定,每朝实录修纂完后底稿焚毁,明宫中太液池东芭蕉园就是专门焚毁实录的地方;清朝大兴‘文字狱’,销毁档案文献更多。”      “当然,正常的档案销毁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正常的档案鉴定、销毁工作,不但没那么多地方放置,造成管理上的劳民伤财,而且鱼目混珠,影响档案的利用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处理。”     刘国能委员同时认为,在销毁档案的具体工作上,关键在于必须经过档案鉴定工作。要有客观、公正、科学的档案鉴定思想,认真负责的权威的法定专家档案鉴定组织,详尽概括、简单明了的便于操作的有法律效力的档案鉴定标准。     吸取历史教训杜绝“轻记注”     当前,国家对档案散失补救工作高度重视。     许多人都记得一项夏商周年代的“断代工程”:该工程1996年5月启动,200多名专家学者,历时近5年,把历代典籍、甲骨文、金文以及其他古籍文献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采用碳14测年技术和其他方法、手段,得出“夏商周年代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延伸到了1200多年,弥补了我国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纪年的断代,实际上也就是档案的断代。”刘国能向记者解释。     还有弥补《四库全书》不全的工程。20世纪最后10年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先后启动了《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四库禁毁书丛刊》编修工程,以完善整个典籍系统。此外,“清宫戏”、“戏说风”愈刮愈烈,在许多学者和观众的呼吁下,国家筹备已久的清史编修工程也已于2002年正式启动。     利用档案修史,是中国历史的优良传统。刘国能委员对此呼吁,编修清史要杜绝“轻记注”,千万不能在史籍编完后,把其余档案史料都销毁;要尊重历史,尊重原件,不能随意删改;切忌不顾历史事实,主观臆断,或不负责任地随便作结论,要秉笔直书。以免故伎重演。     档案收集应有全国性行动     刘国能委员一直都在关注着收集散失档案的动态:上海市档案局从外国收集回来了一批孙中山的档案史料;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赴蒙古国收集了散失的历史档案800多件;山东省威海市档案局从1998年至2004年,四次到英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威海历史档案,使失去了70多年的历史档案重归故里……前些年,一些档案部门还发布公告在国内征集,收集了一些清代的诏令、圣旨、地契、家书等等。     刘国能委员认为,只要行动起来,有一些散失的历史档案是可以收集回来的。他建议,要广泛收集,“收一件是一件”,即使不是禁毁档案史籍,也能起到补救空缺的作用。     他还说,“这只是零星的自发行为,只是一个开始。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行动。”刘国能委员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把收集历史散失档案列入工作计划,发出号召,作出部署,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地作为一项工程来开展。      “不但要在国内收集,更要加紧到国外收集。”刘国能说,要对我国档案的散失、外国对我散失档案的收藏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对于可用来作为交换的档案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组织协调,中央级档案馆与地方省、区、市档案馆通力协作,有分有合地工作。对重点国家、重点档案馆,集中兵力,“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建设一批外语基础较好、精通相关法律规章知识的专业队伍;争取专项资金。     进行全国普查抢救濒危档案     刘国能委员还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国档案、文物、史籍文献的收藏各有其主。他说,“甲骨文收藏在文物部门,敦煌经卷文书收藏在图书部门。档案部门也收藏有文物史籍。各部门对这种交叉收藏的具体情况又互不了解,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使一些历史档案、史籍文献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部门领导甚至管理人员对一些档案都失去了记忆。”      “所以,很有必要普查全国历史档案史籍,把家底摸清,编造目录,作出介绍,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从普查中找到那些濒危的,赶快抢救。可以出版的,出版发行。”他还指出,这项工作绝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历史档案的散失问题,收集散失,交换档案信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他建议,组织互相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交换,开通国际互联网,以便从网上查询下载。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猜你感兴趣
&热门汇报范文低保名单有进有出 泰安岱岳区1180户低保家庭被注销
关键词:泰安岱岳区 低保家庭 岱岳区人均年收入 低保名单
[提要]昨日,记者从泰安市岱岳区民政局了解到,岱岳区低保增加了“年审制”,对不符合低保高标准的老低保户及时清退,让新增困难家庭加入低保范围。
  &只要申请了低保户,就能终身领取低保金。&不少低保户都存在这样的误区。昨日,记者从泰安市岱岳区民政局了解到,岱岳区低保增加了&年审制&,对不符合低保高标准的老低保户及时清退,让新增困难家庭加入低保范围。
  记者了解到,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不少老低保户家庭早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每月每人仍领取到100多元的低保金。同时,一些家庭由于大病或意外事故等,成为符合低保救助制度的对象,却未被加入低保范围。为了让低保户名单&有进有出&,岱岳区民政局开创了低保&年审制&,将低保的有效期限定为1年,即从发证之日起计算,满一年就需要进行复核,根据该家庭的实际经济收入决定其是否应该继续享受低保,让低保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家庭上。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岱岳区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家庭,可以申请城镇低保或农村低保。平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随时可申请低保,一旦收入超过3000元,将被立即取消低保。低保费用实行差额补助的方式,参订区年收入3000元的低保标准,对于达不到3000元的家庭,补充金额不同的差价,使其达到最低3000元的标准。目前,岱岳区的低保补差率达到66%,平均每月每户补助163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底,岱岳区新增低保户2046户、3104人;调整低保户866户、减少701人,注销清退低保户1180户、1539人。岱岳区低保办为低保年审制特别定做的年检专用章,印章上刻有时间的部分是可调节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显,保证所有低保户的入保时间和退保时间都可以作为记录印证下来。
  现在岱岳区想申请的居民,只有通过复核、评议、公示后才能正式拿到低保证。领取低保金后,低保名单要在村里进行长期公示,县镇和区民政局网站上也同步进行公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董晓爽、王迅]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周有光:今天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假得太多了。当然,许多假历史也在改,慢慢改。苏联瓦解以后,俄罗斯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档案公开,24小时开放。天天都有人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为道至善,道为万教之根,德为万法之本。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3:38:45&)
6484字(11561/64)
( 20:39:14)
( 12:35:42)
( 22:52:15)
87字(33/0)
( 22:51:56)
80字(37/0)
( 21:05:10)
103字(165/0)
( 21:04:34)
113字(400/0)
( 13:47:06)
879字(21/0)
( 13:45:45)
255字(20/0)
( 13:44:49)
269字(17/0)
( 13:44:09)
361字(133/0)
( 13:43:36)
500字(23/0)
( 13:42:24)
494字(67/0)
( 13:41:56)
407字(28/0)
( 13:40:39)
334字(42/0)
( 13:39:52)
388字(10/0)
( 13:38:40)
325字(18/0)
( 13:38:09)
202字(26/0)
( 13:35:49)
1732字(10/0)
( 12:37:32)
381字(8/0)
( 12:20:42)
420字(79/0)
( 12:18:56)
254字(38/0)
( 12:17:53)
489字(184/0)
( 12:17:51)
119字(15/0)
( 12:16:59)
333字(14/0)
( 12:16:05)
470字(21/0)
( 12:14:48)
227字(17/0)
( 12:14:30)
333字(11/0)
( 12:13:19)
297字(29/0)
( 11:52:36)
352字(12/0)
( 11:37:52)
366字(15/0)
( 11:29:37)
( 11:28:52)
368字(33/0)
( 11:16:25)
315字(34/0)
( 10:47:49)
406字(18/0)
( 10:34:48)
434字(53/0)
( 23:00:47)
72字(23/0)
( 22:57:00)
( 22:50:58)
318字(301/0)
( 22:42:26)
102字(1331/0)
( 22:41:25)
170字(74/0)
( 22:29:14)
246字(187/0)
( 22:25:14)
368字(142/0)
( 22:05:55)
228字(34/0)
( 21:56:34)
12字(15/0)
( 21:54:17)
105字(38/0)
( 20:41:48)
135字(83/0)
( 20:30:20)
226字(51/0)
( 20:28:13)
39字(274/0)
( 19:58:27)
28字(25/0)
( 17:41:31)
( 17:26:03)
78字(36/0)
( 17:21:37)
( 17:03:58)
168字(48/0)
( 16:41:22)
34字(61/0)
( 16:28:50)
16字(30/0)
( 15:43:33)
37字(67/0)
( 15:11:51)
41字(56/2)
( 15:55:46)
( 14:57:50)
14字(35/0)
( 14:42:10)
94字(52/0)
( 14:41:45)
66字(42/0)
( 14:31:12)
24字(45/0)
( 14:26:48)
24字(26/0)
( 14:18:36)
44字(3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职 务:县委书记
职 务:县委副书记、县长
轻便摩托车
使馆摩托车
领馆摩托车
境外摩托车
外籍摩托车
教练摩托车
试验摩托车
临时入境汽车
临时入境摩托车
临时行驶车
您现在的位置: >>
>> >> 内容页
1县信访局3895/5165
2电子政务办66/244
3县政府办公室40/204
4县公安局21/51
5县教育局20/43
6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8/27
办理情况:
处理进度:
处理单位:崔家桥
处理时间:
处理状态:已转交到 崔家桥 部门处理,于
之前处理完
办理情况:
处理进度:
处理单位:崔家桥
处理时间:
处理状态:处理完
答复内容:
来信人:您好!针对您所反映的问题,崔家桥镇回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低保户申请的条件
  凡具有我镇常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04元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优先将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的“五类”对象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申办手续:(一)书面申请报告;(二)户口簿及家庭成员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三)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四)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或赡养(扶养、抚养)协议等有关法律文书;(五)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的,应提供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六)家庭成员中患有严重疾病的,应提供医院病历证明、疾病诊断证明书及医疗费用收据;(七)土地(山林、水塘、厂矿)承包或者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以及由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农业收入证明;(八)其他必需的有关证明。 申办程序:个人申报→村委会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小组评议→公布初审合格对象→填写申报表→取证→镇民政所入户调查→镇民政所审核→公布准保对象名单→县民政局农村救助股入户调查(抽样)→县民政局农村救助股审批→张榜公布保障对象→发放低保保障金领取证→兑现领取
&&&&二、关于你家未获得低保的情况和你村低保评议公示的说明
&&&&关于网上你反映你家未获得低保家庭的情况,经镇民政所初步调查:你系崔家桥镇砖墙村彭花冲组人,六年前你父亲去世后,你母亲改嫁他乡,去年年底才回来,你哥现在外打工,你在上大学,你对照上述条件,如果符合低保条件,你可以向村或者镇民政所提出申请,镇、村将会及时调查受理。你村2014年下半年对全村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评议,经评议一次性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对象12人,2015年、2016年新申请的低保对象,我们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了评议公示,现村部还可以看到公示对象的内容。
&&&&感谢你对我镇民政工作的监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国家会取消低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