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来自哪个首席经济学家家的理论?

林毅夫:我这代中国人为何得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0月9日,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是国内呼声颇高的诺奖竞争者。其实,林毅夫教授本人在日的第72期北大博雅讲坛上已经对这个问题做出过回应,面对主持人阿忆的提问,他表示,“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
以下是林毅夫回答全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林毅夫教授谈诺贝尔奖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所以我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方向,研究本土问题,用规范方法,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对经济学添砖加瓦的知识,就是推动人类对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理论,应该就是前沿的理论,就是国际化的成果。
我也曾在1995年的那篇文章讲,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当时的看法是,从亚当·斯密以后,世界上经济学大师的产生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也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
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
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解释那些现象的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
我们知道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1500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
所以我倒觉得年轻学者,如果能够沿着我前面所讲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问题,而且用初生婴儿的眼光看问题,不用任何现有的,不管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是凯恩斯、哈耶克的理论,而是自己看这种现象,了解这种现象,把它背后的理论总结出来,这样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学发展真正做出贡献的理论。也许经过一代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
【附文】诺委会:中国学者有望5年内获经济学诺奖
新浪财经讯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2017“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当地时间中午11:45如期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会议厅颁布。在宣布奖项后的演讲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点评道:“塞勒让经济学更有人性。”
在简单的开场白后,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G?ren教授宣布了今年的获奖者——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这一学界至高的荣誉。塞勒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为一体,摒弃理性人假设,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也使经济学研究更加趋于真实自然的人类行为。在宣布奖项后的演讲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点评道:“塞勒让经济学更有人性。”
随后,G?ren教授拨通了塞勒的电话,让全球记者现场提问。虽然是芝加哥的凌晨时间,但一小时前已被通知获奖的塞勒已经享用过咖啡,精神振奋地迎接成为诺奖得主后的第一通电话。现场媒体纷纷向塞勒表示祝贺并提问。塞勒笑称“会尽可能以‘非理性’的方式花掉奖金”。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约合730多万人民币。
在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之后,新浪财经独家专访了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学者阿勒玛斯(Ingvild Alm?s)。阿勒玛斯主要研究经济失调与社会偏好,与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研究的行为经济学领域相关。
被问及塞勒的理论是如何得到实践与时间的检验,阿勒玛斯教授说,相比传统经济学所秉持的理性人——即对于人们完全理性、完全自利、能够有效处理大量信息、可以无限制兑现契约的这一假设, 塞勒的理论将更复杂也更真实的人性导入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因此塞勒的理论在对于养老金、医保问题等方面更具有影响力。
虽然此前塞勒并不在号称“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所预测的三组获奖热门学者之中,但同样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学者卡梅(Colin F. Camerer)和洛文斯坦(George F. Loewenstein)却赫然在列,阿勒玛斯认为塞勒之所以能够超越两位同事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塞勒的研究成果更富有实用性,对于现实的政策制定也更有影响力。
作为北欧学者,阿勒玛斯常常被问及为什么诺贝尔奖不颁发给更多来自北欧的经济学家,而大概率地颁发给美国学者们,对此阿勒玛斯认为不可否认美国学者如今在经济学领域确实做出大量杰出的贡献并拥有前瞻的视角,但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们也正在迎头赶上,阿勒玛斯教授甚至展望在未来5年内会有中国学者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谈及诺贝尔奖尤其是经济学奖的历史上少有女性获奖者,同为女性学者的阿勒玛斯教授坚信女性学者拥有与男性一样的学术实力,但是如今诺奖评委在评选时往往考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六十年代的学术研究,而女性学者在当时尚属少数。她认为未来诺贝尔奖女性一定会更多地得奖,甚至每过一年都会有女性经济学家得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和他的理论
【徳】安奈特.舍尔佛&&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K837.125.3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凯恩斯与熊彼特再现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制,锋芒毕露的博学家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智慧无比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对话。战争期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天才,更聪明,更光彩夺目。与之相比,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大智慧。小聪明蒙混一时,大智慧永垂不朽。
-----彼得·德鲁克
&在熊彼特生命的最后旅程中,伴随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而来的始终是一种悲情与孤寂;他的理论(主要是“创造性毁灭”理论)在其去世多年后才为世人所接受与推崇,其“经济财富守护神”的盛名与匆忙的一生相比,也显得姗姗来迟,步履蹒跚。
-----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约瑟夫·熊彼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凭借“创造性毁灭”的理论,阐释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他具有“永垂不朽的大智慧”。
然而,他的一生都游走在极端和矛盾之中,耀目的成功和惨痛的失败交错纵横:他是奥地利最年轻了财政部长,却在上任很短时间内就引咎辞职;他所管理的私营银行享誉维也纳,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狂风暴雨下破产;他年纪轻轻就享有盛名,然而终其一生,他都没有逃出凯恩斯的阴影;他仪表非凡,风流倜傥,自诩“维也纳最好的情人”,却在几个月内经历了丧母,丧妻,丧子的痛苦,自此一直忍受着抑郁的煎熬。他强烈的爱与深刻的痛,天才的智慧和敏感多疑的性格,成就了其“经济财务守护神”的盛名。
他是一个用生命书写经济历史的男人,他的人生是不断和自我怀疑决绝斗争的悲歌。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矛盾的为人?本书作者舍尔佛博士用饱富情感的笔触,讲述了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奠定了熊彼特在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成为他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当经济进步使得创新活动本身降为“例行事物”时,企业家将随着创新职能减弱,投资机会减少而消亡,资本主义不能再存在下去,社会将自动地、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当然,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他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影响颇大。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但在分析中,他抽掉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实质。
  根据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长波:1)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时期;2)1842—1897年为蒸汽和钢铁时代;3)1898年以后为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也研究和发展了创新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门施、弗里曼、克拉克等用现代统计方法验证熊彼特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创新理论,被称为“新熊彼特主义”和“泛熊彼特主义”。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价值实现、关注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的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某种产品的一种新的品质。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有关的制造部门在实践中尚未知悉的生产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它也可以存在于在商业上对一种商品进行新的处理。
  (3)开辟一个新的销售市场,也就是相关国家的相关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这个市场以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4)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同样不论这种供应来源是否业已存在,而过去没有注意到或者认为无法进入,还是需要创造出来。
  (5)实现一种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而这里的“组织创新”也可以看成是部分的制度创新,当然仅仅是初期的狭义的制度创新。
[编辑本段]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尽管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经济生活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经济变化;还有另一种经济变化,它是不能用从外部加于数据的影响来说明的,它是从体系内部发生的。这种变化是那么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的原因,所以,为它建立一种理论似乎是值得的。这种另一种经济变化就是“创新”。
  第二,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而恰恰就是这种
‘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我们要涉及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非常狭窄和正式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充分强调创新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
  第三,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说来,“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即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者去建筑铁路,而恰恰相反,铁路的建筑意味着对驿路马车的否定。所以,在竞争性的经济生活中,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尽管消灭的方式不同。如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创新和毁灭往往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之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体的扩大,创新更多地转化为一种经济实体内部的自我更新。
  第四,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熊彼特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而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把发明与创新割裂开来,有其理论自身的缺陷;但强调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必须产生出新的经济价值,这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个思想为此后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所继承。
  第五,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我们所意指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同我们在循环流转中或走向均衡的趋势中可能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所以,“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就是说,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第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之为“企业”,那么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们便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或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够执行这种“新组合”。这个核心职能又把真正的企业家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每个企业家只有当其实际上实现了某种“新组合”时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这就使得“充当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一般说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况,所以企业家并不形成一个从专门意义上讲的社会阶级。”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这种独特的界定,其目的在于突出创新的特殊性,说明创新活动的特殊价值。但是,以能否实际实现某种“新组合”作为企业家的内在规定性,这就过于强调企业家的动态性,这不仅给研究创新主体问题带来困难,而且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也很难把握。
  学术界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日益精致和专门化,仅创新模型就先后出现了许多种,其代表性的模型有: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整合模型、系统整合网络模型等,构建起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创新双螺旋等理论体系,形成关于创新理论的经济学理解。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在熊彼特假定存在的一种所谓循环运行的均衡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和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只有在他所说的实现了创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和资本,才产生利润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支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从企业家利润中偿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在这个创新理论中,人们只能看到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的变化,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关系则完全看不见了。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研究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
  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纯模式”或“二阶段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的分析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浪潮不止一次,“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同时引起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增产。这时一般又会伴随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出现了投机。此即,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扩张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活动提供资金。因此,“第二次浪潮”中就已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它不可能有自动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萧条”,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引起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他在总结归纳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中,同时存在着三种经济周期的论点。分别为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长周期:
  (1)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纺织工业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2)从1840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代;
  (3)从1897年到20世纪50年代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他认为,从历史上看,一个长周期中有6个中周期和18个短周期。经济增长正是经由经济周期的变动实现的。
熊彼特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专著
首次出版:1912年,以德文发表
全书名:《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专著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约瑟夫&熊彼特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越数年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
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现在的中译本,据此英译本译出。
《经济发展理论》内容提要&&
  熊彼特写这部著作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过渡的时期。该书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作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卓越的文体风格。他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为其赢得了广泛而持久的声誉。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
“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
  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第二两章最为重要,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特别是第二章 ,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
“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的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
  第三、
四、五各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论体系及贡献
  在书中,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
“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
返,周而复始。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照样能获得利润,掠取剩余价值。可是在这里,熊彼特却否认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剩余价值剥削及其转化形式利润和利息。
  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他在这里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这些内容就是书中第二章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
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
合”而言的。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进新产品;
(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
“产业突变”。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
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在这里,熊彼特虽然强调了生产技术革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了“变动”和
“发展”的观点,但却抽掉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
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
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是我们知道,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
价值。这里,熊彼特却完全歪曲了资本的实质,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接着,熊彼特又分析了“企业家利润”及“利息”的产生。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
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在熊彼特看来,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关于“利息”的形成,熊彼特提出了三大要点:第一,利息实质上来自“剩余价值”或“余额价值”。在正常的经济生活里,除了上述“余额”或“剩余”外,没有别的东西能产生利
息。而这种“余额”或“剩余”,如前所述,乃来自“创新”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循环流转”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利息。第二,“发展”带来的“余额”或“剩余”价值,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利润;一类是同“发展”本身相联系的结果。显然,利息不能来自后者,
因此,利息只有来自也必须来自“企业家利润”。利息便是从这种报酬中支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第三,在一种通行“交换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
的社会里,利息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永久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息理论上,熊彼特的“创新”和“制度”利息论则与他的老师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大相
异趣。他们师生二人,也曾为这一问题有过多次为经济学界所注目的争论。姑不论两人的论点谁对谁错或两者皆错,这种争辩的精神却颇有可取之处。
  这里,熊彼特所谓的“企业家利润”,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超额利润”。但即使是这种利润,也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资本家的一种剥削收入,而不是什么“应得的合理报酬”。利息是从“企业家利润”中支付的,不言而喻也是一种剥削收入。
  在本书最后第六章中,熊彼特运用他的“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不是象人们按照
“概率论的一般原理”所预料的那样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有时“群聚”(in groups or
swarms,即“成组”或“成群”),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了“商业循环”或“经济周期”。同时,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
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大小、久暂之分,这就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
  从附录“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多层次”经济周期理论,是综合了前人的论点、加上自己的见解而融贯形成的。他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
  第一种是经济“长周期”,或称“长波”,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先提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
名。每一个周期历时50年或略长一点。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创
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
  “长波”I——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
  “长波”II——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蒸汽是与上一时期的技术发明有连贯性的。
  “长波”IlI——从1897年到本世纪20年代末首次提出“长波”理论为止(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第二种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又称“尤格拉周期”,由法国的克莱门&尤格拉于186O年提出。在三种周期中,这一种是提出最早的。
  第三种是平均大约40个月(将近三年半)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
  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因为在他看来,从历史统计资料表现出来的这种周期的变
动,特别是“长周期”的变动,同各个周期内的生产技术革新呈现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概言之,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
含有三个“短波”。熊彼特本人也认识到,除了“长波”外,很难就“中程周期”,更不能就“短波”,具体地指出,某一个周期的上升波动是和某一种工业的发展
或某一种生产技术的革新有关联的。
  熊彼特的关于经济周期的思想观点和各个周期的具体内容,在1939年出版的他的两大卷《经济周期》一书里,有更加广泛的描绘和详尽的发挥。
总的说来,熊彼特的 《经济发展理论》,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专著。
传记最精彩的第一章
第一章& & &
& 最好的经济学家与最好的大学
日,《哈佛大学学报》以仅仅不到10行字的篇幅刊登了一则标题为《前奥地利财政部长将任我校教授》的新闻。新闻中称:“约瑟夫&熊彼特,原奥地利(战后)财政部长,目前在波恩大学拥有教授席位,将于9月来我校担任经济学教授一职。”在此之前,熊彼特曾先后在格拉茨大学,维也纳大学以及伦敦经济学院执教,也曾是哈佛的客座教授。新闻结尾处简练地写到:“其著作有1908年出版的《国民经济理论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和1912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则新闻是如此简短,也许只有那些细心的读者才会注意到它。
哈佛大学之所以如此热切地期盼这位“伟大的德国籍教授”的到来,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一所享誉世界的顶级学府,长就以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科却一直处于无圭可奉的尴尬境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佛经济学院曾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上商学院,但随后它的影响力逐渐衰退,如今已是大不如前。这主要是因为,曾经使哈佛经济学院名声大噪的那些经济学家们——弗兰克&陶西格,托马斯&卡特,埃德温&盖伊,查尔斯&布洛克,威廉&里普利,还有奥利佛&斯普拉格,他们更多地埋头于办公室的琐事中,早就已经过了各自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而与此同时,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在斯德哥尔摩,在维也纳的经济学术圈,或者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几乎每一天都有崭新的经济学理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诞生。而这些曾被奉为学界标尺的老经济学家们,如今安身于哈佛,逐渐蜕去了光环,失去了自己在学界的声音。
因此,毫无疑问,哈佛经济学院必须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再没有人能比熊彼特更适合于此了。生于奥地利,拥有德国国籍的熊彼特恰好在他的专业领域中是普遍公认的权威。他的地位如此之高,所以即使他的脾气十分古怪,还有些傲慢,也没有对此造成什么影响,人们依旧能透过那些表面,看到他身上真正闪光的智慧。熊彼特曾在维也纳大学求学,在那里他一直跟随奥地利学派最权威的经济学大师们学习。然而在那些真正帮助他建立起“世界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盛名的经典著作中,他却不落窠臼,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他从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经济学领域里,而是将目光投射到历史,政治和社会学这些更远的范畴。26岁那年,熊彼特一跃成为整个奥地利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时隔两年,他就将一部伟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理论著作公诸于众。在这部著作中,熊彼特阐述了企业家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促使经济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这部著作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那些来自英国,日本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经济学家们都对他竞相追捧。当然,这并不是熊彼特生活的全部,他的成就绝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除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这个身份之外,他的成就绝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除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这个身份之外,他同时也是开罗国际法庭的一名律师,奥地利共和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还是维也纳一家著名银行的行长。
49岁的熊彼特为自己设定的工作计划无疑是令人惊讶的。绝大多数哈佛教授每学期只上两门课,而他每学期至少开设三门课,每周还分别组织两次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取得了初级学位的研究生。其中还有来自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女生。每一次活动前熊彼特都精心准备一大堆摘要和笔记,虽然在讲台上他从未用过。
熊彼特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解答学生的问题。他把每次的答疑时间看得很神圣,因为太多投入而超过原定时间的事更是家常便饭。
除了教学工作,熊彼特也没有懈怠自己的研究项目,而是更为深入的投身其中。虽然在到哈佛之后的前几年他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数量并不多,但是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摞厚厚的书稿,他同时写这两本书,而这两本书日后都成了经济学经典其中一本内容涉及货币理论,另一本则是关于经济周期循环的《经济周期理论》。还在波恩的时候他的已经开始着手写这两本书,到了哈佛之后,他希望在这个更有创造性的氛围中完成他们。为此他做了很多事情: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要广泛地分析研究这两个主题下线又的文摘资料,不论是经济理论,还是数据统计,或者历史批判,都值得研究。这个目标如此庞大,因此空闲的每分每秒都被他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晚上的时间常常被熊彼特用来做讲座,他的讲座很受欢迎,而他本人也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因此在学生中间,或在哈佛经济研究会和研究生院经济学俱乐部这样的学术组织讨论会上,时常能看到他侃侃而谈的身影。他还常常接受邀请到当地的其他大学讲学,或是乘船顺着詹姆斯河前往波士顿,去给那里的政治社会团体做报告。
尽管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熊彼特还总能抽出时间参加社交活动。几乎每天的午餐和晚餐时间他都会和同事还有学生一起坐在某个咖啡厅或某个小餐馆里,讨论国民经济运行的现状,讨论哈佛,还有这之外的世界。
熊彼特特别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注在青年学者以及学生身上,定期和他们聚会,在日记里,他把这叫做“小酒桌边的培养”。没多久时间,他就开始积极把这些年轻人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对话圈。此外他还成立了全部有经济学家组成的小圈子,成员除了熊彼特外,还有爱德华&梅森,爱德华&张伯伦,华西里&列昂惕夫,西蒙&哈里斯,道格拉斯&布朗,奥佛顿&泰勒/自1932年年底开始,他们每月聚餐一次,这个习惯保留了很多年。每次聚会的流程一般先是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由其中一位经济学家就某个经济问题做报告,而后就针对这个报告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场面活跃热烈,酣畅淋漓。西蒙&哈里斯后来回忆说,气氛总是那么好,每个人都有一大堆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所以聚会一直到深夜才结束,也是常有的事。1934年他们编写了一本书,《经济学的复苏计划》,书中抨击了罗斯福总统抗击大萧条的计划。
萨缪尔森曾回忆道:“不是通过讲笑话,也不让学生们掉进事先挖好的”陷阱“,但他总有办法把课上得趣味十足,而且丝毫不影响其思想深度。。。。他热爱经济学原理和每一个经典细节,对教材和案例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事实上,精力旺盛且自我意识极强的熊彼特深深遭受这自我怀疑,自卑感和抑郁的折磨。在他许多保留在哈佛大学档案馆的私人资料里,记录了其内心世界的挣扎和斗争。
无论何时,熊彼特都极其勤奋的工作。在他60多岁时,他依旧每周工作84小时以上。
熊彼特生平简介
&&出生于原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内)
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获法律博士学位
1907 与格莱蒂斯&理查德&西维尔结婚
1908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出版
1909 取得在维也纳大学教学资格,之后成为编外讲师
1911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出版
人格拉茨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1914 《研究与方法论史的新纪元》出版
1919 任奥地利共和国财政部长
任维也纳私营彼得曼银行行长
1925 与安娜&海因格(安妮)结婚
任波恩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取得德国国籍
1926 母亲,安妮及刚出生的儿子去世
迁居至剑桥,任哈佛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1937 与伊丽莎白&法鲁斯奇结婚
1939 《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出版,取得美国国籍
194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出版
1948 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
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塔克尼克的家中去世
1953 伊丽莎白&法鲁斯奇去世
1954 《经济分析史》出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