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伙去越南保大皇帝理发享受皇帝般的待遇歌曲叫什么

&p&这个问题如果展开,估计可以让经济学家写一本专著。在高赞回答里没有看到我认为特别满意的论述,所以提纲挈领地说几句。&/p&&p&经济发展是没有什么魔法可言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的目的是希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中占据支配地位,需要的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就更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p&&p&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的看衰中一路砥砺前行,常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位的增长水平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中央政府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资源分配能力。注意我说的第一无二不是一个虚词,而是确确实实的独一无二。这种扭转乾坤的能力是超越传统西方经济学的讨论框架的,那么自然用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就没法做什么很准确的预言。&/p&&p&这种资源分配能力的体现是渗透在国家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p&&p&试问有多少国家能在革命阶段进行土改,又在革命成功后通过公私合营、公社和赎买手段来把全社会的资源迅速的收归国有?&/p&&p&试问有多少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原始阶段能像中国政府一样,常年通过农业品和工业品定价的剪刀差压榨农业人口的生产潜力,从而向当年脆弱的工业产业输血?&/p&&p&试问在土地普遍私有化的其他国家,有谁有能力像中国政府一样,常年通过大量的政府基金收入(出卖土地)来完成城市发展的原始积累?&/p&&p&在西方经济学家的眼里,经济危机发生后,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必然会降低杠杆水平,从而减轻负债压力,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出清库存上,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重组、出清,直到社会需求重新进入扩张螺旋。&/p&&p&试问有几个国家有能力像中国政府一样,顶着08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通过政府部门逆向操作,主动扩大政府负债,从而通过基建、政府项目来保持经济增速的稳定?&/p&&p&川普倒是想通过主动增加政府部门的杠杆来拉动经济,可惜三千到一万亿美元的投资到现在都没看到影,倒是市场自娱自乐了快一年的“川普交易”。&/p&&p&中国政府可以轻松的把武钢和宝钢合并,把南车北车合并,也可以把鸡西、鹤岗、双鸭山组合起来的龙煤再拆开。中国政府可以把数以万计的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分流到省内的各种事业单位。中国政府可以要求银行以奇怪的价格进行所谓的市场化债转股,可以要求银行不得对重点国有企业断贷,从而把坏账进行不断的展期和转移。中国政府可以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直接收购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来保证银行体系的健康和存续。&/p&&p&纵使有这样的能力,试问有哪一个以选举为第一要务的政府,每四年五年就要担心自己是否能连任的总统能放开手脚做这样的事?罗斯福新政那么多年就一个,奥巴马care推行得如此艰难,在中国,从国家养老到养老靠社保再到必须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有什么难做的吗?&/p&&p&私营部门的例子,最好的就是乐视,招行深深地明白债务清算里什么叫先下手吃肉,后下手喝不到汤。贾跃亭委屈说我还钱了你们不给我续贷,如果乐视是央企呢?&/p&&p&经济发展就是资本,技术,人力。控制人力有户口,控制资本有银行。从土地到人口甚至到我们呼吸的空气,所有的资源几乎都是政府可以调配的。一个超强的政府,就有超强的达成自己目标的能力,这很奇怪吗?还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政府一样,变魔术般把资源辗转腾挪?我们也就是技术上差点,因为技术不是天然的,要后天去慢慢追赶。&/p&&p&这种腾挪能无限制的持续下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尤其是经济下滑阶段不出清反而大嗑春药只会在回光返照之后死得更惨。但是统治阶级对信用破产的危机感恐怕比在座的每一位都强,所以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到现在,我们看到去杠杆、防风险反复的出现在各种文件里。&/p&&p&要稳增长,才能保就业;要去杠杆,才能保汇率;要加杠杆稳基建地产,才能稳增长。&/p&&p&看到了吗?我们是神奇的能够鱼肉熊掌的政府。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我们的政府就是在这个东风西风轮流吹的路线上摸着石头走了三十年钢丝。&/p&&p&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说中国奇迹不可复制,一点都不过分。&/p&&p&我们没有崩溃,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事情,但是反过来也不用嘲笑西方学者,结论出了问题不代表论证过程没有价值,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我们会慢慢向人家说的方向靠拢。&/p&&p&--------------------------------------------意味深长的分割线------------------------------------------------------&/p&&p&稍微说的大一点。&/p&&p&超强的政府,对应超强的能力,以及超强的信用,最后也是超大的负担。&/p&&p&在依靠政府和国企来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我们有不得已的苦衷。中国不是西方列强,不是曾经用上百年的殖民战争掠夺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马克思谈原始积累的问题,中国没有什么机会原始积累。我们也目睹过拉美和东南亚国家脆弱的经济体系,在发展积累的初级阶段就被船坚炮利的西方经济体玩弄在股掌之上。&/p&&p&所以中国在发展初期能做的,就是内部转移支付。农民的血汗和辛苦,保证了工业体系最初的建立;城市居民通过高企的房价缴纳的隐形税务,保证了城市化的进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综合起来世界前列的流转税费,供养了我们今天为之骄傲的55D、大飞机、天宫飞船。&/p&&p&在中国,国家两个字其实具有无限的信用能力,即便你明知道前几年的高M2增速每分每秒都在剥削你的财富。国家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实际有几个中国人相信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会倒闭?在中国人的无风险定价里,银行理财某种程度上和国债一样坚不可摧啊。因为银行在中国观念里具备国家信用——国家为了社会稳定会无限责任地救助银行,国家为什么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everything got a price,对吗?&/p&&p&银行破产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啊,我们目睹过阿根廷,目睹过塞浦路斯和希腊,目睹过巴林银行和雷曼兄弟,甚至还有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危如累卵的DB,不是吗?&/p&&p&为什么许多城投企业明明是一个生造出来的空壳,却能够用一个个名不副实的项目,用从BT回购到政府购买,从政府引导基金到PPP,从城投债到银行贷款,从各种抽屉协议到担保函,融到几十万亿的资金?&/p&&p&很简单,我们都相信国家信用。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国民对国家信用的信任要远高于其他国家?为什么美国的municipal bond没有这么强的融资能力和中国地方政府债一样低廉的融资成本?&/p&&p&上面一个部分是答案。信用和能力互为因果。&/p&&p&而这种某种程度上没有限制的能力,造就了我们沉重的债务负担,造成了我们在西方国家重新出清债务轻装上阵的时候,还要背着包袱步履维艰,也逼的财政部终于不得不多次清查政府债务,划定债务界限,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p&&p&如果城投债出现违约,美国政府债券持有人可以要求政府清算破产,可以起诉政府,中国的债券持有人呢?&/p&&p&所以强不是没有边界的,过去没出过问题不等于以后不出问题,因为体量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所以强不是万能的,不要神话,不要迷信。&/p&&p&我们现在每投资六块钱,才能产生一块钱的GDP,西方经济学里的资本效用边际递减不成立吗?不能因为六块钱不够我们还能硬扛着投资八块十块,就说我们能撒豆成兵对吗?&/p&&p&无论是规范政府债务也好,还是逐步依靠社会力量商业力量养老也好,当规模扩大,当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政府的能力是有极限的。所以政府的无限信用也会慢慢收缩到一个明确的边界里,这是迟早的事情。&/p&&p&这是不是符合西方经济学眼里的客观规律的?&/p&&p&---------------------------------------步步递进的分割线----------------------------------------------------------&/p&&p&我一直觉得历史选择必然有合理性。&/p&&p&这是真理,就像价格和价值不可能长期偏离一样,都是真理。&/p&&p&所以与其沾沾自喜地站在意识形态上,把西方的naive们批判一番,然后沉浸在中国神话里,不如去想一想神话成立的科学道理,以及为什么神话成为了我们选择的道路。&/p&&p&要怀有感恩之心,几乎每一个能上知乎的人,或者说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是70年前历史选择的受益者,都是南海一个圈的受益者。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不赞赏。&/p&&p&但是也要怀有清醒的反思,因为我们超常规的发展方式是付出了超常规的代价的。农业税取消没几年,这个国家的8亿农民理论上讲还有很大一部分到2020年才能脱贫,他们在70年的贫困生活里贡献了很多。再看看近处,北京上天的房价有合理性,但是也是以多少人无限大的生活压力和一生的努力为代价成立的合理性。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国家站到今天G2的位置上付出过,或明或暗,或科学,或不科学。&/p&&p&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更好的路。&/p&&p&ps:题外话,这几年对印度是不是能超越我们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我大概率是不看好的,印度可以成为一个大国,但很难成为中国这个级别的大国,但不是因为印度的社会制度或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制度可以改,基础设施花钱就可以建,这些中国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中国也好,印度也好,这种在地缘上处于十字路口的国家天然需要一个更强力的政府。印度政府和中国政府在发展初期资源调度能力上的差距最终可能会决定在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后续一系列发展关卡上的不同表现,更遑论第三世界国家天然还需要面对更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p&&p&pps: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错的做久了可以变成对的,对的做久了可以变成错的。比如美国16年的大选,比如中国的制度。现实有时候就是很荒谬的。如果你看完我的回答连哪里褒哪里贬哪里中性都没看出来,我建议就不要情绪激动地留言了。在知乎,我不能把话写的更露骨了,如果你的阅读能力只限于读字,那你压根不适合讨论这种有灰色属性的问题。批评制度谁都会,难的是建设性的意见。畅聊百年大计容易,但真能说清楚眼下、明年怎么样的,就能千万年薪。既然是上知乎不是上微博,我建议大家多思考,少愤青。我抛砖引玉,也欢迎有意思的讨论。&/p&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估计可以让经济学家写一本专著。在高赞回答里没有看到我认为特别满意的论述,所以提纲挈领地说几句。经济发展是没有什么魔法可言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的目的是希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中占据支配地位,需要的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
&p&(不要版权了,欢迎转载,但是请完整转载,&b&文章最后有方法论介绍,请一定去看看&/b&)&/p&&p&《读前须知》(补充)&/p&&p&1、规矩是人定的,是人在决定教育和制度,后者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追求国力强盛,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我们主动或被动的去改变教育和制度,然后再被教育和制度反向影响。&/p&&p&&br&&/p&&p&2、看一个国家的国运,不应只看暂态,更要看发展趋势。觉得“今天中国不如美国,虽然中国在发展,但美国也在发展,所以永远追不上”的观点,就是芝诺悖论,即人追乌龟永远追不上,这个悖论在2000年前就已经被解决了。&/p&&img src=&/74cd4e29d2efec_b.pn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74cd4e29d2efec_r.png&&&p&&br&&/p&&p&3、人口和平均智商是硬件CPU内存,而制度、文化和教育这些是软件,前者难以短期内更改,后者较容易更改。前者是主要矛盾,后者是次要矛盾。看了评论,不得不再次强调一遍,主要矛盾起作用时,我并没有否定次要矛盾的作用,还专门拿了一节来论述其重要性。软硬是一套系统,整体起作用,但核心还是在硬件。&/p&&p&就好比100亿个大猩猩,什么制度文化教育,都不可能把它们带入工业化,甚至连一个大规模部落它们都无法建立,因为其硬件(智商)无法承载大规模统治的政治技巧,它们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文字、文化、教育和制度的重要性;&/p&&p&又好比一个10万人的超高智商比如500-1000的外星人族群,假设强行将其处于奴隶制,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无任何文化积累,放在地球上最贫瘠的角落,正常繁衍,和世界各国正常接触,不允许移民通过金融手段寄生在最强国,只能像中国一样,独立自主发展,允许吸收外部的地球人才为其所用。200年后,地球上最强的国家是哪个呢?该外星国胜算小吗,他们如此聪明,会不主动学习文字吗,会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吗,会不主动改造该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更好地发展吗?&/p&&p&&b&可见,智商是硬件,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矛盾,是因,是长期;&/b&&/p&&p&&b&而文化、制度、教育是软件,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矛盾,是果,是中短期。&/b&&/p&&p&(至于“东德和西德,南朝鲜和北朝鲜”也很好解释:西德如果和非洲某国而不是东德合并,如果白人不进入非洲区,这个地区能发展起来?不理解的可以参考全球第一强国美国的黑人聚集区的发展水平;朝鲜用核武导致周围各国对其无可奈何头疼不已,没足够多的高智人群是很难做到的。)&/p&&p&&br&&/p&&p&4、观点和理论奇不奇葩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解释力。看评论,很多人并没有耐心看完,甚至看了个开头就直接点了反对,原因无他,和自己已有的三观冲突。是用“自己的三观”还是“现实的解释力”来作为衡量一个观点的优劣,只能请各位知友自己选择了。&/p&&p&&br&&/p&&p&5、本答案按照所述理论,做了13个推论,换句话说,有13次被打脸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最可验证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这10年(横跨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优秀的留学生即高智人群会大量地回流中国。这个对中国的意义最大,大家可以一起来验证。&/p&&p&&br&&/p&&p&6、以后再有更新,都在文末处更新。&/p&&p&&br&&/p&&p&---------------------------以下为正文---------------------------------&/p&&p&《正文》&/p&&p&先写我的观点:有生必有死,历史上相对来说比美国更加伟大的国家还有好几个,结果全部都灭亡了,所以美国也不可能例外,就像当时也没人相信苏联会灭亡一样,而且美国的死期可能就在眼前了。&/p&&p&我这里是想从【纯理论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必然崛起,甚至中国必然超越美国,也就是所谓的美国衰落。分析可能不够全面严谨,但我相信虽不中亦不远矣,希望能在理论上给予大家中国崛起的坚定自信。先给结论:&/p&&p&&br&&/p&&p&&b&【结论1】一个国家的崛起源于三个乘积:人口总数 * 国民平均智商 * 平均教育程度。&/b&&/p&&p&&b&【结论2】其他的所有因素比如地缘、资源、文化、人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全部都是次要因素,不是它们不重要,很重要,但依然是次要因素。&/b&&/p&&p&&br&&/p&&p&&b&一、历史的规律(先解释人口总数)&/b&&/p&&p&全球第一发达国家,最早是西班牙通过海洋贸易开始,之后被英国替代,然后被美国替代,现在是中国威胁论,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后面一个相比前面一个的人口,几乎是等比增加,没有同级别或者略高的,一定是要某个倍数的增加。至于为什么,和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后面有论述。&/p&&p&这是我当初在看缠中说禅的博文时看到的,他提到了这个规律,并在10年前就预测了中国极有可能可以和美国有一拼,还预言了2009年前后美国极有可能会遭遇一波崩溃,并明确指出了2019年将是美国的最顶点。大批2009年借的10年期国债即将到期,美国的债务问题更加严峻。而且,印美钞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美国为何不早印,而要拖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就好像一个大胖子说自己有药,吃一口减一斤,结果半年后又涨了30斤,你猜他有药吗,有药他敢吃吗?&/p&&p&缠师的预见性极强,因此我接受了他这个结论。下面我将分析,为什么人口会如此重要。&/p&&p&&br&&/p&&p&&b&二、人种(解释国民平均智商,二次解释人口总数)&/b&&/p&&p&这里如果有人感觉政治不正确,那一定是你阅读姿势的不对。我认为确实存在人种差异,但是我坚决反对人种歧视,牛不牛,大家各凭本事较量。事先声明一下我的这个态度,请勿白左圣母。&/p&&p&&br&&/p&&p&&b&1、人种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b&&/p&&p&我认为在人性上没区别,但是在智商和勤奋上有巨大区别。&/p&&p&从人性无差别来说,以后不要说“只有中国人如何如何,中国人就是xxx”,人性都是一样的,区别非常小,好人和流氓的比例在经济水平差不多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差不多。&/p&&p&但从智商和勤奋来说,那就有明显差异了。如果我们承认深色人种确实体育上有优势,白人确实很多金发碧眼,那也就是承认人种之间的确存在器官上的差异,那么大脑也是一个器官,智商上有差异就很正常了,至于怎么个差异法,请看下图。&/p&&img src=&/0d853a256decc60e2d55bc47cb9e20c7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0d853a256decc60e2d55bc47cb9e20c7_r.jpg&&&p&来看看欧洲,英法美意俄加这些白人为主的国家,这最近一两百年折腾全球的就是这些国家,为什么?再来看看东亚人种,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东亚人种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朝鲜那样制度上走偏的,哪一个是没崛起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从几百万、数千万到一亿到十几亿,只要是东亚人种,没有国家是搞不好的,而且往往都是能在某个产业,甚至很多产业横扫全球的。&/p&&p&&br&&/p&&p&台湾的IT主板;日本的汽车电子半导体(日本失去的十年很复杂,是企业制度僵化,另外一个话题),最辉煌的时候80年代,叫嚣要买下整个美国,不牛到一定程度,不会说这样的话;韩国不用说了,三星LG的IT垂直产业链,搞得苹果都要依赖他,造船在期间,总量全球第一,后被中国超过。汽车建筑重工都非常强,99年搞文化立国,现在什么成绩大家看得到。&/p&&p&除了白黄,还有能靠自己实力折腾全球的国家吗?在自己身上绑炸弹的不算,那不是国家整体实力。&/p&&p&&br&&/p&&p&&b&2、为什么人口如此重要?&/b&&/p&&p&为什么只有白黄能折腾全球,因为智商。国家的强大,说到底就是科技的强大,而科技的强大是需要靠一大群高智商的人来承载的,包括研发、应用、熟练掌握.....,人才是一切的核心,不信你可以放眼现在房间里的一切,有哪些不是人创造出来的。&/p&&p&我们从小到大就知道,班里成绩有好有坏,只以数学这个技能为例,一定是顶级智商的人证明数学问题得出结论,极高智商的将这些数学结论运用在科技上,高智商的人生产了基于这些科技的机器,普通智商的人使用这些机器。越到高处,人数越少,大致像一个金字塔一样。&/p&&img src=&/7a1f0f0e3f8b76cee88dbe5b5a70f1cf_b.png& data-rawwidth=&467&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7& data-original=&/7a1f0f0e3f8b76cee88dbe5b5a70f1cf_r.png&&&p&&br&&/p&&p&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强大就在于这个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够不够大,塔尖要大,那金字塔本身就要大,所以人口是第一位的。&/p&&p&&br&&/p&&p&&b&3、为什么智商这么重要?&/b&&/p&&p&因为这个塔尖要大,除了金字塔要大外,还要金字塔本身够高。我粗略统计过,假设智商是正态分布,那么140的智商大概是1/200的概率,如果简化为等比数列,那么国民平均智商每增加5个点,意味着同样人群里,出现某级别比如150智商的比例增加一倍。&/p&&p&也就是说,国民平均智商高,这个国家就有更多的承载先进科学的高智商人出现。再来看一遍下面这个图,看看究竟国家的发达与否是和文化、历史、民主、自由有关呢,还是只是简单的和智商有关。究竟拉美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陷入了中等智商陷阱;究竟曾经的东南亚四小龙是被97金融风暴干掉再也爬不起来的,还是被自己的智商锁定在发展中了;为啥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结果和中国人的差距越拉越大。&/p&&img src=&/478a5ab5ac45b7adf4c0db7021fac01a_b.png& data-rawwidth=&1358&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8& data-original=&/478a5ab5ac45b7adf4c0db7021fac01a_r.png&&&p&会不会突然觉得用智商分析,解释力强了很多,很多无法解释的经济现状和国家发展,都豁然贯通。而用制度民主自由这些解释,总会有很多特例和补充。&/p&&p&单独针对印度,我觉得还要加上一个教育,否则人多只会是高智商垃圾人口,真正能形成生产力的,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有没有好的教育,就等于一台电脑有没有装操作系统,想必大家都懂这里面的差异有多巨大。&/p&&p&&br&&/p&&p&&b&4、为什么必须人口要大幅超过前一个世界第一强国&/b&&/p&&p&既然知道了,高智商总人数 = 人口总数*国民平均智商,那么两个国家差不多的话,后者有没有机会超越前者?我认为没有特大的历史机遇的情况下,不可能。&/p&&p&比如英法两国,英国先发展起来后,会对后发展起来的法国形成人才吸引,就像很多中国人今天要留学甚至移民美国一样。这样,即使两国高智商人数等同,在人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也会形成强者愈强的局面。&/p&&p&另外,先进国家往往有先发优势,以前是军事暴力,现在是专利制度,这种优势也会导致人才均势的情况下,后国难以追上前国。因为后发优势在追赶时有用,在接近时趋于无效,它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p&&p&再看下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80年代1个亿左右人口的日本可以崛起到那种程度,因为它的高智商人群出现概率是美国的8倍(每增加5个点大致翻一倍,不精确,我自己粗略估算的),所以日本相当于一个8亿的美国,也即数量是2个多亿的美国人的4倍,当年说要买下美国,是不是现在一看,并不算特别吹牛?这解释的是为何能崛起。&/p&&img src=&/adbc320e83f2dce8376663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dbc320e83f2dce8376663_r.jpg&&&p&但为什么后来又衰落了,因为日本的企业制度有问题。用人口智商也能解释,就是美国的平均智商不高,但是美国有地缘、制度和经济的优势,它从全球吸纳高智商的人才(吸纳的普通人按正常智商分布比例来算应该要少很多),所以导致美国不是其他国家那种普通金字塔,而是塔尖比别人粗好几圈的金字塔。虽然塔基不如日本,但塔的尖部依然大于日本,加上日本是后发国家,所以日本最终难以战胜美国。&/p&&p&所以,高智商人数是1:1的两国,后国很难超越前国;甚至1:2或3也会很难,因为后国还有人才流失,前国不断吸纳;而如果后国总人口和前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即后国新生且保留下来的高智人口总是多于前国本土+吸纳来的高智人口,那么形势就会胶着很长时间,一个不大的机遇比如科技革命,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能形势就会逆转。&/p&&p&而且,这可能还是急剧逆转,为什么,因为人才流向会反过来,本来人才就多的后国,会接收开始回流的本国人才,同时甚至还会吸纳出生在前国的人才,这种此消彼长会比之前的此消彼长更加严重。&/p&&p&&br&&/p&&p&&b&【总结】&/b&&/p&&p&如果你认可上述1234点,并接受“人口总数 * 国民平均智商 * 平均教育程度”这个公式,那么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论:&/p&&p&1、中国是13亿人,是日本的十倍,也就是说,我们相当于一个没有外来人才流入的104亿人口的美国。汗,这个数字我都觉得夸张了。但是考虑到中国严重的人才流失,这个虚拟总人口将大幅缩小,但即使如此,中国一定是远优于美国。我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中国每年新增硕士和博士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本土以及中国流入的硕博人数接近50%。我们缺的只是对中国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教育,这个我们缺课太多,需要一代人来还债,已经补了十几年了。&/p&&p&其实想想,也不夸张,这也就能轻松解释,为什么中国这30年打了鸡血一样的增长。而用其他理论来解释,恐怕很难解释为何如此。&/p&&img src=&/bcb1cefa11b2f49e4c087_b.png& data-rawwidth=&1507&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7& data-original=&/bcb1cefa11b2f49e4c087_r.png&&&p&&br&&/p&&p&2、不必担心如东南亚那样的衰退,如拉美那样的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他们是走入了中等智商陷阱,没有足够的高智人群来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体系,所以产业走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p&&p&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台湾、韩国、日本都没有停留在中等收入和中等发达的程度。&/p&&p&&br&&/p&&p&3、过去20年,我们惊讶于中国的发展速度;那么,如果我的结论是对的,未来20年,随着中国的强大,海外人才的急剧回流,我只能说两点,第一、请你系好安全带,后面的中国会更加惊人地强大,科技发展的速度之快(注意不是GDP数字的增长,而是GDP里的科技含量的增长)会出乎你的意料;第二、底特律只是美国衰败的开始,未来美国衰落的速度只会更快,而且也会快得出乎你的意料。&/p&&p&可能有些人不信会这么夸张,其实我自己也有点不信,不过这是按推理逻辑得出的结论。其实,如果在2005年,你要在天涯发帖,说中国过几年就可以超过日本的GDP,可以在2012年工业GDP超越美国,可以在2014年购买力平价GDP超越美国,我相信你会被所有人嘲笑,而且你自己也不会相信。&/p&&p&&br&&/p&&p&4、印度从来就没有机会追赶美国,更是绝对没有机会超过中国。未来也永远不会再有了,印度人才最正确的选择是坚定地移民中国,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就像他们30年前高种姓富有阶级移民美国,在IT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一样。&/p&&p&&br&&/p&&p&5、美、欧盟、日本、印度被中国超越,可能在几百年内都是不可逆转的,除非再次遇到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这样的全球大转型,我们自己又在关键的历史大阶段转换时犯错,不过我觉得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当年是信息闭塞、孤陋寡闻导致的盲目自大,如今是信息社会,想犯错都难了。&/p&&p&&br&&/p&&p&6、出国留学的人才会在未来十年大规模回流,速度和规模将会超出之前的海归。另外,对于人才流失,我觉得应该换个思维去看待。&/p&&p&首先。高端人才和普通人不同,他们的流动性极强。现在中国人很多都想移民,可惜贫贱不能移,但是高端人才是不受这个限制的。换句话说,他们当年能移出去,将来也会移回来。&/p&&p&其次,多出去看看,开阔眼界,一是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将来可以带回来,其实已经有很多海归在国内创业;二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外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让国内的崩溃党公知党抛掉幻想。相信大家都听过“国内带路党,出国自干五”这句话,其实知乎里已经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在表达这些观点了。&/p&&p&&br&&/p&&p&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你都把中国快夸上天了,那你怎么解释中国这么多人口,却在这100多年里这么落后呢?&/p&&p&&br&&/p&&p&&b&三、次要矛盾&/b&&/p&&p&高智人口总数是主要矛盾,虽然时间一长,主要矛盾是主旋律,还是压倒性的,但不意味着众多次要矛盾不起作用,相反,在一定周期下,次要矛盾可能会显得非常重要。&/p&&p&那么,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些次要矛盾:&/p&&p&&b&1、船大难调头&/b&&/p&&p&人口众多,船大难调头,这是常识,大家都懂。所以中国转型会特别慢,特别困难。&/p&&p&&br&&/p&&p&&b&2、国家发展周期&/b&&/p&&p&国家不同于人,其生老病死的周期远超过人类,所以当一个国家在一个制度下适应了过长时间后,要想转型,会比其他国家更慢。比如中国在秦始皇时代就脱离了封建制度,没错,我们的教科书一直都给出了一个错误观念。封建制度是专指封邦建国的制度,其实春秋战国众多诸侯国时代才是封建时代,到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就已经结束了,其后2000多年,中国都是处于中国人发明的更加先进的农业社会制度:宗法专制制度。&/p&&p&而欧洲,一直到近代,可能是因为地缘关系,一直停留在封建制度下,没有进一步形成大一统且长时间稳定的欧洲大帝国。你说,这是先进还是落后呢?&/p&&p&然而,正是因为封建制度的落后,反而让他们在工业化时代转身更加容易,而中国因为受制于“更加复杂先进,所以能2000年维持大一统国家不散”的宗法专制制度,转身变得很慢很曲折。&/p&&p&如果觉得不好理解,就想想“英国由于在蒸汽机时代处于优势,且舍不得前期在蒸汽机上的投资,而错过了电气时代,让美国做了大”就很好理解了,或者想想在IT时代,很多大公司为什么会被小公司打败,时代变化的时候,大公司曾经的优势会变成他们的负担。&/p&&p&&br&&/p&&p&&b&3、人为压制&/b&&/p&&p&大家都知道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工业化没能出现在中国。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不是“没能”,而是“没有首先”。我的答案是:因为清王朝的阻挠。&/p&&p&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明朝不是被清朝打败的,而是李自成灭掉的,满清只是在后面捡了漏。&/p&&p&其次,大家看清宫戏的时候不知会不会有个质疑,明明明末时,明军已经有了火枪神机营和大炮,为什么到了清宫戏里全又变回了大刀长矛弓箭马匹,感觉满清像是过回去了似的。&/p&&p&没错,满清就是过回去了。当初刚入关时,满清推行的是农奴制度,后来因为这样的管理成本过高,慢慢才又恢复了之前的制度。而且清军又曾经被明军用火器重创,在满清掌权时,面对海量的汉人,正确的做法就是阻碍军事科技的进步,这样才能维持自己游牧民族的骑射优势。&/p&&p&所以,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康熙那么欣赏西洋的科学和器物,他曾经向南怀仁学习过天文、历法、医学、化学、药学,他对几何还非常感兴趣。可他却从来不在民间推广,或者加入科举考试。&/p&&p&最后,大家注意李约瑟难题里提到的关键时间节点,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占比快速下落的时间起点就是17世纪中叶,大家再去查查清王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就会惊奇地发现,怎么会这么巧?!&/p&&p&千万不要被《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这3部歌颂封建帝王的戏给忽悠了,人家已经在玩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时候,大清皇帝们还在搞前农奴后封建,就好像人家在玩枪炮了,我们还在玩弓箭,玩得再溜,也不过是活靶子。战略性的严重方向错误,用什么高超的战术,都无可挽回。&/p&&p&之所以特地解释这个问题,只是希望中国人不要再在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这个问题上过多地困扰,因为这压根就是一个伪问题,不必再为此妄自菲薄。&/p&&p&&b&【总结】我们中国被一个极为落后的游牧民族耽误了270年,换句话说,清朝就是中国版的黑暗中世纪。&/b&&/p&&p&(另外,《枪炮钢铁和细菌》里也用地缘解释了这个问题,那也是一种解释)&/p&&p&&br&&/p&&p&&b&4、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b&&/p&&p&靠发展科技而来。&/p&&p&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跟科技有什么关系,难道不是跟公民意识觉醒,经济倒逼,言论自由有关么?其实这些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科技,而这些美欧西方国家不会告诉你,其实我相信他们自己也没弄明白。&/p&&p&先来看看《1984》,还记得里面的电幕吧,乔治奥威尔对科技很担忧,认为这会使得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其实,恰恰错误,科技会遏制权力。&/p&&blockquote&比如原始社会,A用手和木棍辛辛苦苦6个月刨食,积攒了一堆食物,一个壮汉拿着木棍来抢,5分钟搞定。换你,你是愿意当A还是当B?我们在这种环境下,会更相信强权。&br&科技发展后,A用镰刀斧头用1个月刨食,一个壮汉B也拿着刀来,可惜有刀之后,强壮不再是关键,技巧和速度更重要,一刀封喉,壮汉一定赢吗,未必了吧。&br&科技又发展了,A用农业机械用1个星期刨食,手持机枪保护粮食,10几个壮汉也拿着机枪,壮汉们一定赢吗,未必吧。&br&再发展,A全自动收割,1天搞定全年粮食,手持原子弹保卫,1w个壮汉也拿着原子弹,想了想代价这么大,搞粮食又这么容易,还抢什么,我也种粮食去算了。&/blockquote&&p&这个故事已经很明显说明了,随着科技发展,创造财富越来越容易,而劫掠财富越来越难,这个道理其实也适用于官民关系。&/p&&p&再以《1984》里的电幕为例,电幕是用来监控所有老百姓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有人说gfw就是啊,我说其实每人手上的那个才是真的电幕,背面2000w像素电幕,正面的500w像素电幕还有美白磨皮功能。美国用一个棱镜监控老百姓,我们的官员每天身边几十上百个电幕盯着他们,天天“有图有真相,微博秒拍各种传播”,到底电幕把谁坑得更惨?&/p&&p&所以,更好更文明的社会方式,是科技进步后,社会为了适应科技,自然生发出来的。&/p&&p&&br&&/p&&p&&b&4、弯道超车(解释为什么我们核心科技和别人还有差距,却依然可以最强大)&/b&&/p&&p&我以前也一直觉得很多高精尖设备最顶尖的中国做不了,很多核心部件还靠进口,感觉中国差距很大。但是后来我看过一个观点,发现其实不能这样看。这些核心部件属于成熟产业,单品利润大,但总量已经不大了。最大的经济附加值已经不在这里,全在新兴产业上。&/p&&img src=&/690c68ca78e9b7eb586dfe24e2962bbd_b.pn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690c68ca78e9b7eb586dfe24e2962bbd_r.png&&&p&&br&&/p&&p&新兴产业欧洲日本就不行了,比如互联网产业、智能手机、App、石墨烯(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而中国差不多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傅盛说app这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了,真正的大钱在这里,所以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往往比那些很牛的德国CNC公司的市值高。&/p&&p&这才是利益大头,用这些利益未来可以反哺我们还不足的产业,而且那些缺漏很多也就是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另外德日现在经济不行,我看到的资料是德国有公司被中国收购,有的是全套技术出售。&/p&&p&所以,每一次技术革命到来,对中国来说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其他的落后只是补课而已,已经没有那么关键了。比如电池一旦突破,电动车必然取代内燃机,德日在这上面几十年的积累,其价值就大大缩水了,就好像现在英国玩蒸汽机玩得再牛,也没意义了。&/p&&p&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某核心技术,依然依赖于国外,此时是需要做上述这样的区分的,到底是新兴产业我们落后,还是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我们落后。两者在利润总量上,有天壤之别。&/p&&p&另外,别把中国的廉价策略看得很蠢,新生事物都是如此,要从低端杀入,当初的pc取代小型机、笔记本进攻台式机、智能手机取代笔记本(不是取代功能机,看更新里的详细解释),都是廉价低性能,然后再逐级向上。&/p&&p&另外,有时候用国家的力量强推一个产业的升级,不一定只为赚钱,还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别国赚不到钱,这样就会迟滞对方的下一轮科研进度,缓解中国的追赶压力。其实美国就经常干这种事情,你没研发出来,他高价或者禁止卖到中国;你一研发出来,他就解禁或者低价倾销,阻止中国同行的崛起。大家都是一样无耻的,人性都差不多。&/p&&p&&b&【总结】&/b&如果你接受上述的论点,我们可以做以下推论:&/p&&p&1、不要着急,踏踏实实把生产力搞上去,把科技搞上去,该来的自然会来,无声无息,甚至你也许都没意识到,就像你没意识到“电幕其实就在你手里,为你所用”一样。&/p&&p&2、分裂国家,就是与整个中国崛起为敌,这个绝对不容任何妥协和姑息的。&/p&&p&3、大东亚共荣圈好啊,这其实就是东亚抱团,和欧盟一样的道理,不过得是我们中国人说了算,实际上东亚贸易区正在成型。中日之间是政冷经热,大家做戏罢了。中日开战,笑得最开心的是谁?所以,别整天对日对台喊打喊杀,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p&&p&4、现在公知和网络舆论都在期盼中国经济来一场大奔溃,以为这样可以把tg拉下马,重新洗牌换来民主自由,那就请看乌克兰和俄罗斯吧。按照我的“相对发达而不是绝对发达才适应民主自由”的理论,或者“科技发展才是民主自由的真正基础”理论,就可以知道,期盼大奔溃恰恰是最糟糕的选择,因为它既阻止了我们成为第一,实现相对发达,也阻碍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延迟了民主自由。&/p&&p&如果真的中国经济崩溃,社会倒退,那才会导致前几十年的各种破事又要重来一遍,公知真心是误国。&/p&&p&5、欧美相对发达国家会慢慢变成相对发展中国家,集权专制反而会在这些国家里复兴,因为抱团机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落后谁就会开始形成集权主义的土壤。其实,已经开始了,德国的右翼势力在伊斯兰难民问题上已经显露出来;美国的川普,争议那么大,政治那么不正确,美国精英们把他形容为希特勒,却连连获胜,获得美国民众的支持。未来,美欧的政治巨变会把公知的脸打得连牙都找不到。&/p&&p&6、中国的房价到底合不合理。我觉得不合理,真的太高了;但是想想将来那巨大的人才回流,全球的人才会开始向中国三大一线城市流动,我又会想,真的太高吗?&/p&&p&大家都说有钱人和聪明人都在选择移民,那我就又纳闷了,那到底是谁把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买得那么高,有买房的钱为什么不移民啊,难道都是穷人和笨蛋买的吗,穷人和笨蛋都这么有钱了吗,那我也想当穷笨蛋啊。&/p&&p&7、国家会越来越好的,但不是靠嘲弄和自辱中国或期盼经济崩溃而来。&/p&&p&&br&&/p&&p&&b&五、结语&/b&&/p&&p&&b&【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坚定地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b&&/p&&p&听起来很傻很套话,可其实这也是最朴实最关键的两点,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中国成为超越美国的全球第一强国,就不是做梦,而是必然,逻辑推理全在上面。其实,这篇文章不是什么信心,中国如果要靠信心才能强大,那也太弱了。&/p&&p&中国也不需要我们的任何同情、热情甚至信仰,中国的崛起是如此坚定,不需要这些温情的东西来粉饰自己。&/p&&p&&br&&/p&&p&(不要版权了,欢迎转载,但是请完整转载,如果你愿意,也请加上链接,帮我拉些赞,谢谢)&/p&&p&-------------------正文-End----------------&/p&&p&&b&补充:&/b&&/p&&p&看了很多回复,也反驳了不少,再做一点总结:&/p&&p&1、我的年龄阅历方面很正常,美分带路党的年龄段都早就过了,既不中二,也不小粉红,平常也看微博的负面新闻骂骂zf,也会去&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看看正面的新闻,白加黑,每天来两粒,这样才客观;甜咸豆腐脑混着吃,营养才均衡。&/p&&p&&br&&/p&&p&2、要否定,请拿出证据和逻辑,然后在否定之前,再拿自己的证据和逻辑试试解释力,去套一下全球各国各洲的经济发展,看看谁的解释力更强。确信自己的理论更强的,可以回复,也可以另开答案让更多人看到,我个人也只认可这种回复。&/p&&p&&br&&/p&&p&3、请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起主要作用,不代表次要矛盾没有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影响,但长期的重要的影响,一定是因为主要矛盾。马克思的哲学早就阐明过这个问题。&/p&&p&不要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行不通,就认为马克思的一切都是错误的;马克思还明确说了,共产主义是个全球化事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时候才会出现的,而曾经存在过的社会主义国家,你们真是在玩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吗?之前的共产主义是全球化大家一起玩的事件吗,当初这些国家在革命前夜,该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极致阶段了吗?&/p&&p&个人认为马克思远比亚当斯密高明的多,单一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马克思就可以荣登经济学殿堂的前三把交椅。而且马克思的整套思想所基于的辩证逻辑,段位明显比之前的经济学家们的形式逻辑思考模式要高得多。&/p&&p&我知道很多人对马克思不屑一顾,认为他的思想枯燥乏味扯淡,我当初也是一样一样的感受,最讨厌的就是这类课,但是这么多年后,我的观点大幅改变,这个没法说服,只能随着年龄增长和不断的反思质疑,才能慢慢体会马克思的深刻和伟大。这个人能在人类世界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当然,再好的理论也千万别教条主义,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明白这个道理。&/p&&p&&br&&/p&&p&4、平时也忙,不想再回复了,因为和3个比较典型的反驳者有回复互动,基本上他们3位可以代表大部分反驳者的意见和素质,互动就差不多到这里吧。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解释力,不妨写个答案出来,放在这个答案的回复里面,有点浪费了。&/p&&p&&br&&/p&&p&&b&更新:&/b&&/p&&p&1、美元的问题,其实比较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可以推荐两本书给大家《大对决-即将爆发的中美货币战争》(雷思海),《新战国时代》(2004年,注意这个成书时间)。所以,回复里面关于美元方面的问题,我就不专门回复了,因为既没有公论,也过于复杂,能吵一天,所以还是算了吧。&/p&&p&&br&&/p&&p&2、如同科技分成熟和新兴一样。GDP也分两种,一种是成熟产业是血肉,一种是新兴产业是骨头,需要把这两者区分开。&/p&&p&只长肉,像清朝那样,GDP很大,但都是茶叶瓷器传统产业的GDP,不是英国和日本的船坚炮利的GDP,只有肉没有骨,立不起来,就变成任人宰割的肥猪。&/p&&p&只长骨头,像前苏联那样,这种属于严重营养不良,用全国的资源来强推最先进的军事重工,忽视成熟的轻工业,强行打断了正常的造血长肉循环。不用动手,就站着看他那2.3米的皮包骨大个子,最后贫血,眼一黑,你都不用推他,他自己就倒了。&/p&&p&所以看中美GDP,总量是一方面,还要看成分。&/p&&p&&br&&/p&&p&3、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智能手机是功能手机的智能化,这其实是错的,实际上智能手机是电脑外观手机化,因此我个人认为整个智能化浪潮都是错误的,真正正确的科技方向是VR。&/p&&p&从发展看,小型机在地上,PC在桌上,笔记本在腿上,手机在手上,其规律就是离人眼越来越近,那么下一步应该在哪,我认为应该在脸上。所以VR是正确的下一轮方向。&/p&&p&从经济学角度看,智能化意味着在所有传统物品上,还要附加一个芯片成本,生产一百万个产品,还需要额外加100w个芯片。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智能化产品都比传统产品贵,这从经济学角度看,就知道不符合发展规律。而且受制于芯片限制,其功能很有限。&/p&&p&而虚拟化恰恰相反,把实物(比如书、录像带、光盘、照片、借交通工具实现的会议等等)都虚拟化,一次虚拟化(比如把书扫描并OCR成文字)的成本很高,但一旦虚拟化,即可轻易复制100w份,单独一份的成本几乎为0,另外,还可以对其做各种智能化处理,功能远胜智能化产品。&/p&&p&所以,VR才是下一轮等同于PC和智能手机的科技浪潮。而目前成规模的,美欧只有一家Oculus;而东亚有韩国三星(虽然和Oculus合作,但三星掌握核心技术),日本SONY的PS VR,台湾有HTC Vive,中国大陆有一堆厂商虎视眈眈准备“后发优势”。美欧 VS 东亚,是1:4的关系,下一轮科技浪潮的中心,你说应该在哪?&/p&&p&&br&&/p&&p&4、PC普及这轮,我们差美国接近20年(不算核心CPU,只看普及和厂商进场);互联网我们差5年,后期差距缩短;智能手机我们差2年;这轮VR呢?之前美欧相对于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科技领先,这种红利,他们还能吃多久?拭目以待吧。&/p&&p&&br&&/p&&p&&b& 《&a href=&///?target=http%3A///WenYi2/_36507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一:中国经验如何照亮“英国工业革命之谜”?&i class=&icon-external&&&/i&&/a&》&/b&&/p&&p&此文很多观点我都认同,摘抄一段和我观点一致的几段话:&/p&&p&{&/p&&p&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过去几百年的无休止的动荡、衰竭与内忧外患,还因为它那经久不衰的集权政治制度——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这种“榨取性”的“专制”制度不可能导致一国工业化的成功。&/p&&p&但这种理论过度美化了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和它的经济功能,却忽视了西方列强自己当年亲身走过的那段并不那么光彩的发展道路。&/p&&p&&br&&/p&&p&通过假设先进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这些理论忽视了制度和法律在人类历史上由生产方式推动的内生性演化,以及在任何政体下面口号与实践之间、法律与执行之间、制度与政策之间的不连续性和不相干性;从而导致对后果与原因、相关性与因果性、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开放的政治权力与开明的经济自由之间的混淆。&/p&&p&&br&&/p&&p&最重要的是,他们忽视了以下根本事实: 普选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现代西方法律制度与实施它们的巨大组织动员能力是西方几百年基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重商主义、奴隶贩卖和带血的原始积累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产物。&/p&&p&}&/p&&p&---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前者是主因和主要矛盾;后者是次因和次要矛盾。以前最讨厌马克思哲学这类课,可是现在慢慢觉得马克思远比亚当斯密高明得多,单一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就足以让马克思荣登经济学殿堂的宝座,更遑论在面对现实世界时,马克思的辩证逻辑远比之前经济学家常用的形式逻辑更高明。&/p&&p&&br&&/p&&p&&b&更新 《&a href=&///?target=http%3A///JinCanRong/_365326.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学者点评英国脱欧:一个历史性事件&i class=&icon-external&&&/i&&/a&》&/b& &/p&&p&&b&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陈平:英美自由主义的思潮出现逆转&/b&&/p&&p&英国公投,脱欧派比留欧派多了大概一百多万票。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英国原来是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全球化的发源地。现在实际上在多数的基层老百姓背离了自己的传统,他们发现全球化自由贸易对他们不利。&/p&&p&以前全球化只是损害发展中国家,现在你看,包括美国特朗普的崛起和英国退出欧盟,说明英美自由主义的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中间出现逆转。&/p&&p&所以,英国公投退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p&&p&---呵呵,算是第一个预测走了30%吧:“欧美相对发达国家会慢慢变成相对发展中国家,集权专制反而会在这些国家里复兴,因为抱团机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落后谁就会开始形成集权主义的土壤。其实,已经开始了。”,好戏才刚刚开始,美欧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p&&p&&br&&/p&&p&&b&更新 《民主与独裁再辨析》&/b&&/p&&p&(我在知乎上另一个问题的别人的回答下的一段辩论回复,自我感觉写得比较清晰,转帖过来)&/p&&p&&br&&/p&&p&民主是否是好东西,要以先进和落后国家分开来谈。&br&&br&&b&落后&/b&:压力来自于上方,所以需要抱团取暖,需要强者统一国家的一切资源来抵抗外部压力。所以独裁是一种自救的手段,无论是共产主义、民族主义还是极端宗教势力,说白了都是一种集权的宣传手段和意识形态而已,目的是把全国的资源进行整合。&/p&&blockquote&说得更难听一点,民众就是一盘散沙,而国家又因远远落后于世界而被痛打了上百年,这时这个国家最需要什么?最需要一个强力的独裁者,在获得权力前用忽悠的方式,在获得权力后用暴政的方式,带领(鞭挞)着这个国家艰难前行。&br&&br&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这是国之大幸;从被奴役的某个具体的国民来说,是大不幸。问题是,谁要你生在这个国度,流着这个民族的血呢?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走成这个全世界都难以理解的样子,也是为什么今天中国的民众思想又会变成如此矛盾的根源。&br&&br&是幸还是大不幸,只在于你个人的一念之差。&/blockquote&&p&而在全球范围内,先进与落后是呈金字塔状的,所以在金字塔顶端以下的国家,也就是大多数国家,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到西方式民主,而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实现独裁体制,甚至有些是披着民主的外衣,实际却是独裁。&br&&br&&b&先进&/b&:压力来自于下方,所以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可以玩民主,因为民主的本质就是自我分裂为两派,然后两派竞争。进一步说,这就是内斗,只有外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玩这样奢侈的游戏。&br&比如英国离开印度前,搞了印巴分治;美国用台湾来遏制中国;中东被美国打进以色列这个楔子制造矛盾;英国在欧洲多次挑拨法德关系。&br&&br&所以,如果不是发达国家,硬要用民主来治理自己的国家的话,等于自己分裂,白送给先进国家来分治自己。&br&同理,如果是发达国家,不用民主来治理自己的话,也很容易走向僵化,缺少活力。&br&&br&归根到底,独裁和民主,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只有适用与否。&/p&&p&&br&&/p&&p&&b&更新 《未来中国之预测》&/b& &/p&&p&  中国在最近百年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大致30年周期的现象,而且这30年如果按10年分为上中下旬的话,上旬总是在争议、矛盾和质疑中完成新阶段的开始。&/p&&p&&br&&/p&&p&,袁世凯在看清了民主闹剧后,希望通过效仿英日的君主立宪,用皇权来推进新社会,可惜失败;之后是军阀混战;被日本侵略;国共内战。&/p&&p&  这30年,整个国家都在上下求索中国的救亡图存之道,我称之为“&b&探索30年&/b&”。&/p&&p&  上旬:袁世凯称帝,这是封建皇权和共和新时代的矛盾纠缠的10年期。&/p&&p&  最终结果:中国选择了共产主义。&/p&&p&&br&&/p&&p&,gcd获得权力(注意是全中国人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不明白的可以自己慢慢想),政治上整合了整个中国,并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实验。政治上绝对的成功,重工业打下了基础,但轻工业基本失败,绝对的权力伤害了普通民众。&/p&&p&  这30年,整个国家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下(理解此句需要站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造出了原子弹氢弹,整个国家不再担心被侵略。因为国土安全了,所以可以开始真正的经济发展的探索,各种折腾。我称之为“&b&自保30年&/b&”。&/p&&p&  上旬:公有制和私有制混合,并逐步完成公有制改造,确定了经济方向。&/p&&p&  最终结果:证明了完全的计划经济行不通。&/p&&p&&br&&/p&&p&,邓小平搞改革开放,zf极为睿智的选择了两条原则:和平和发展是未来50年的主旋律,必须参与到世界经济中。从此中国的经济开始狂飙。&/p&&p&  这30年,是对原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幅度调整,在经济成分上选择了私有制民企的补充,甚至成为主流;在发展手段上,选择了林毅夫一直倡导的比较优势原则,逐步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弱不禁风时国家保护,发展壮大后逐步开放参与全球竞争(连傻子都知道养小孩要这样养,偏偏一堆中国人天天叫嚣要彻底开放搞完全的自由主义经济,却故意无视美国政府的种种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美国自己都不讲完全的自由主义)。&/p&&p&  既不走错误的老路,重搞计划经济;也不走西方的邪路,笑看苏联自我解体,500天经济转型,休克疗法,GDP暴跌至1/3,乌克兰强求不适合自己生产力水平的自由民主,大量妹子跑到日本拍《金八天国》系列。&/p&&p&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WTO,开始GDP大跃进,2009年GDP超越日本,工业GDP逐步接近美国,我称之为“&b&追赶30年&/b&”。&br&  上旬:敏感,自己查百度。&br&  最终结果:证明了政治和经济确实不能一起改革,走路都是一条腿先迈出去,然后再迈第二条。绝不学苏联在冰面上双脚蹦着走。最终经济大发展,工业GDP世界第二。&/p&&p&&br&&/p&&p&年,GDP超越美国在这个阶段里只能算第一步,第二步是科技超越美国,第三步是人均GDP超越美国。到2039年,世界第一强国无可争议的已经是中国。我称之为“&b&超越30年&/b&”。&/p&&p&  上旬:已经走完7年,理论上还有3-6年结束争议,这些争议包括:现在的工业生产有量但质不行,美分日杂带路党和爱国兔杂自干五的矛盾,还有皿煮自由和精英政治的选择。最终中国制造开始成为质量的代名词,自干五开始全面压制带路党公知大v,皿煮自由的极端民粹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而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在3-6年内结束上旬的10年争议,那就必然要在2019年左右出现两个事件,一是中国的科技出现明显的大爆发迹象,二是美国的经济出现大衰退的征兆,只有这两个世界级别的事件出现,才能结束整个中国13亿人里有数亿喷子的无脑黑现象,从中旬开始没人还去纠结这些问题,而是开始一心搞发展。&br&&br&&/p&&p&  最终结果: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全面超越美国,整个东亚成为世界中心,独立自主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在“独裁与民主,竞争与高福利,精英与民粹”之间找到了一条更好的发展路线。&/p&&p&&br&&/p&&p&&b&更新 《关于国人智商》&/b& &/p&&p&可以搜索“PISA测试 - 为中国教育正名”,看看东亚人种(中日韩港澳台新)智商究竟是不是全球最高的。这不是一次,而是很多年很多次的测试结果,而且已经排除了很多不相关因素,具有权威性。&/p&&p&顺便,也可以在知乎里搜索一下“中国 数学”这类问题,自己感受一下。&/p&&p&&br&&/p&&p&====== 方法论 ======&/p&&p&想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么,请对下方微信二维码支付,请带余额比如100.34元,每100元我会传授一个对你终生都有助益的方法论,其回报远远超越100元。支付后请知乎私信并告知具体金额,我好确认回复。&/p&&p&不要超过301元,你记不住那么多的,用好其中一个,就足以改变你的人生了,当然是否能翻天覆地地改变取决于你自己能用得多好。 支付300.xx的,我会再附赠第四个,这个会帮助你最大可能的用好前面3个方法论。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经济学界是如何看待比特币的? - 知乎&/a& 。&b&(感受一下我是怎么用方法论赚钱的)&/b&&/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袁维:如何评价中科院留学生欺骗中国女性偷拍性爱视频?&/a& &b&(来学学怎么搞定外国女人)&/b&&/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人相信普世价值?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自学Python看不进去?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及美元的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商业航天发射的兴起,表面上参与者更多,但实际上比以前更分散、更低端,对于整体发展是否有负面影响?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 - 知乎&/a& 。&/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5 年在工作或研究中有哪些你掌握的新技能让你觉得可以受用终生?&/a& 。&/p&&p&wxp://f2f0WrFIYJe4Y40_EMn5EqRwW55-sjf1M8EE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不要版权了,欢迎转载,但是请完整转载,文章最后有方法论介绍,请一定去看看)《读前须知》(补充)1、规矩是人定的,是人在决定教育和制度,后者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追求国力强盛,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我们主动或被动的去改变教育和制度,…
这21年——中国跨越世纪的变化&br&&br&by 电网&br&&br&&blockquote&生产力是人类是否发展的前提,是人们过得好不好的基础,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I(国民总收入)是衡量生产力的核心数据。&br&&br&别跟我说什么人均,也别说什么人际间不平衡,这都是废话。现有总量才会有人均,现有人均高数值才会有人间平等,在没有总量的时候,神马社会公平,全都是个P,最多是石器时代的公平。大英帝国打得大清朝皇帝屁滚尿流的时候,大英帝国的人均收入基尼系数恨不得是这样帝国的两倍(当然,农业结构多元经济下的这个东西狗屁都不是)。&br&&br&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br&&br&1990年,世界上有65亿3千万人口,其中有11.6亿中国人。按照人均GDP的划分成几个层次,让我们看看中国在什么地方:&br&&br&1、高收入国家:以OECD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油霸们,加起来大约有10.5亿人。&br&2、中高收入国家:以西方非OECD国家、拉美相对发达国家、亚洲的准小龙们等等,加起来有大约11亿人。&br&3、中低收入国家:除了不发达国家的都在这里,加起来大约有25亿人。&br&&strong&4、中国当时在这里:11.6亿中国人在这个挺难看的位置上,人年均GDP可怜的329美元。&/strong&&br&5:低收入国家:揭不开锅的黑非洲兄弟们,大约7.2亿人。&br&&br&这真是一个难看的数字,我想所有和我一样的70后们对此不会毫无记忆吧?当时一台日本爱华牌随身听可能是我们父辈半年的工资,一块进口的巧克力都足够我们骄傲很久,看着风靡一时的引进电视剧《神探亨特》里美国洛杉矶的街景,我们认为这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br&&br&万里长征从头起,中国人民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这种困难是难不倒我们的,怎么摆脱这种困难?很简单,少争论多实干,我们的父兄辈在这样的困难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越历程,若干年之后,我们70后这一代也有幸加入了这一行列,那就晒一下成绩单吧:&br&&br&1991年,中国终于以329美元的成绩超越了拥有11亿人口,人均308美元的印度。到今天,我们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98倍。&br&&br&199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2美元,超过了拥有700万人口,人均345美元的塔吉克斯坦,这是我们超过的第一个原苏联国家,至今,我们的人均GDP是它的5.36倍&br&&br&1994年,我们才第一次超过了巴基斯坦兄弟,它当时拥有1.5亿人口,人均GDP 418美元,现在,我们是他们的4.37倍。&br&&br&199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604美元,超过了位于欧洲的摩尔多瓦(476美元)和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585美元),又把三千万人超了过去。&br&&br&1996年,中国以703美元的成绩超过了蒙古和南美的尼加拉瓜。&br&&br&1998年,中国在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以820美元的成绩,超过了倒在风暴中,有2.2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如今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印尼的1.5倍。同年也超过了原苏联较为富庶的的格鲁吉亚 。&br&&br&2001年,中国人均GDP第一次超过1000美元超过了战乱的油霸伊拉克和在经济危机中一蹶不振的菲律宾,如今中国的人均GDP已经2.1倍于菲律宾了。&br&&br&年,南美经济萧条,一票混得不怎么样的南美国家,比如玻利维亚,巴拉圭,洪都拉斯都被中国超过,如今差不多只有中国人均GDP的 一半了。同年,我们还超过了北非有八千万人的埃及。&br&&br&年,我们陆续超过了中东的非油霸叙利亚加上中北美,北非,欧洲一票混得不好的国家:危地马拉、科索沃、摩洛哥等,其实,中国的人均GDO达到了2651美元。&br&&br&2008年之后,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一堆原来还可以的国家纷纷落马,而中国不仅独善其身而且高歌猛进(所以你们千万别骂影帝的四万亿项目,也许有浪费,但是没有这个的话,你们哭都找不着坟头)。2009年,中国以3748美元的成绩超过了富庶的厄瓜多尔、萨尔瓦多、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乃至曾经的欧洲面包篮乌克兰。&br&&br&到了2011年,更是超过了欧洲以及附近的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阿尔及利亚 ,小号油霸突尼斯、安哥拉,甚至准油霸伊朗。&br&&br&此时,中国人均GDP 4392美元,比1990年增加了13.3倍。&br&&br&如果以超越的人口计算,则在21年时间内超越了22亿人口(以2010年人口计)。&br&&br&截至2010年底,参照世界银行分类,国家分成这么几个层次:&br&&br&1、高收入国家:OECD国家和大油霸们,一共11亿人多一点。&br&2、中高收入国家:欧洲、南美混得还不错的国家,一共11亿人多一点。&br&&strong&3、中国人:13亿人,(其实按世界银行分类被归入了第二档,但实际上是第二档后面了。)&br&&/strong&4、中低收入国家:传说中的发展中国家们,近25亿人。&br&5:低收入国家:这个不解释了,这个8亿人。&br&&br&21年的时间,我们从世界上最穷的穷鬼,变成了不是那么穷的人,下一个目标则是超过剩下所有的“中高收入国家”,11亿人。成绩还差多少呢?2010年,除中国外的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7114美元,中国是4392美元,理论上我们可以在2017年完成这一目标。&br&&br&届时的情况是两个:一是,中国形成了只比西方发达国家穷,超过其他兄弟。二是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世界65亿人大平均的水平,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每一个中国人才能在经济的角度上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公民。&br&&br&我们的祖辈自一八四零年到一九四九年,在几近绝望中不懈努力了一百一十年;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们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零年的风雨飘摇中,不懈努力了五十年;我们这一辈,又和父兄们在茫然和抉择中努力了二十年。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复兴没有像现在这样离我们咫尺之遥。&/blockquote&
这21年——中国跨越世纪的变化 by 电网 生产力是人类是否发展的前提,是人们过得好不好的基础,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I(国民总收入)是衡量生产力的核心数据。 别跟我说什么人均,也别说什么人际间不平衡,这都是废话。现有总量才会有人均,现有人均高数值才…
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回顾香港矛盾的来由:&br&&br&1997年,香港回归,虽然由于制度的差异,香港人对回归存有疑虑,但是香港大众总体对回归是欢欣鼓舞的。香港人普遍认为,离开了一个曾经财大气粗但已没落的养爹,回到发展蒸蒸日上的亲爹身边,怎么也会更好吧&br&&img src=&/ac758f3ee1a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7&&&br&&br&回归后的头五年,可以说是香港和大陆的蜜月期。&br&可是,万万想不到,发展一直牛气冲天的香港,回归日就是拐点,在蜜月期进入了漫漫“熊市”,2003年更跌到谷底。很多香港家庭,全家资产还不抵在银行的房贷,成为所谓的“负资产”。总之,回归初期那几年的香港,一个字“惨”、两个字“很惨”、三个字不四个字“惨不忍睹”。&br&&img src=&/54a9feea4ca881cfc861_b.jpg& data-rawheight=&426& data-rawwidth=&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54a9feea4ca881cfc861_r.jpg&&&br&出现这个结果,固然有香港遭遇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发展低迷的背景,香港本地实业空心化、作为国际N个中心对国际经济依赖度过高都是重要原因。&br&&br&香港那么惨,但亲爹当时还没有怎么反应过来,仍然沉醉于团圆一家亲的其乐融融,媒体上大量仍然是“东江水,两地情”、“中央帮助击退国际炒家”等多少不够全面的报道,而一些内地人也确受报道影响,总摆出一副“恩公”样子,这让香港人很不爽。&br&&img src=&/4f237f474f90f6f7e74c1f89adff554f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2&&&br&2003年,香港遭遇非典,很惨的香港人,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能量,那时候的香港经常听到这类事情:某女护士已经出国休婚假,非典来了,主动提前结束休假回医院,坚决要求进非典看护病房。当时非典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香港也不评劳模,进什么病房大多没奖金、没奖章。所有一切都发至内心的敬业和关爱。&br&万众一心,香港战胜了非典。&br&&img src=&/cad5ea2fef8389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1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8&&&br&那时的香港人,真是最可爱的人。&br&&br&但非典,也是改变香港人气质的划时代事件。&br&以前,香港人被称作“华人的码头”,码头有钱赚就赚钱,码头没钱赚就漂到其他地方,香港人没有根,所以九七之前,转眼就几十万人移民。但非典,使香港人认识到:自己是爱这个城市,即使它有危机,自己仍然愿意和这个城市共命运。而且,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槛。&br&非典,让香港人知道了“我爱香港”,进而去“守护香港“,所以,发生非典的2003年,被不少人称为本土意识元年。&br&2006年,香港政府因为中环填海需要,计划清拆皇后码头,香港发展过程清拆过无数的老建筑,但这次,遇到香港市民史无前例的抵制。&br&&img src=&/a30aad2333da6bcddcb17e9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br&&br&”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幸运的是,2003年后,香港经济重新进入正常发展轨道。&br&当然离不开中央的支援,但这个这个真不能夸大,主要还是依靠香港人民。我们不能说其他事情都强调内因第一、外因第二,只对香港例外。&br&&img src=&/de0ee1cab2cf75cb329b5_b.jpg& data-rawheight=&426& data-rawwidth=&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de0ee1cab2cf75cb329b5_r.jpg&&&br&有人为了说明香港不可救药的衰了,最有力的证据是:1997年,香港GDP占中国GDP多么多、现在又多么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蠢的人,如果这样比较与中国的相对数据,那美国也衰了、德国也衰了、日本更加衰了,世界上除了金砖发展国家,没有几个不衰的。&后发优势&知道不?你的工资是隔壁大学刚毕业的小明五倍,但五年之后,你的工资能够是他两倍就不错了。&br&&br&其实,如果仅从经济数据上看,香港这些年活的挺好,2015年的GDP比2003年翻了将近一番,2015年人均GDP甚至超过德国,而且,评估香港的GDP还需要注意一点,港元和美元挂钩,前些年美元弱势,香港GDP数据就难看一些,去年美元强势,GDP数据就比很多国家都好看一些,多少有点数字游戏。除了房价以外的物价,香港在发达地区算便宜的,所以按照购买力评价,香港排名快追上瑞士了。&br&2014年购买力评价人均GDP比较:&br&&img src=&/325c122791baae0d37fa52b9e9af98c8_b.jpg& data-rawheight=&592& data-rawwidth=&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5&&&br&&br&但香港人仍然不快乐。&br&经济发展了,赚钱的是房地产商、名牌店,贫富分化严重,一般人在街边开个日用小店,都承受不了高租金。为什么会这样?香港人反思,香港人最先怪罪资本家,”反地产霸权“;然后,对政府不满,抗议不断,“福利主义”抬头;最后,终于部分人对游客不满,认为他们抬高了物价、房租。&br&&br&游客来,确实带了了钱,但香港人认为钱没有太多流到普通人的口袋。旅游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度是4%,没有想象的高,这其中还包括价值更高的海外游客,香港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人生必去的十个城市,在老外心目中的地位很崇高,《国家地理》描述的香港,是非常悠闲惬意的城市,老外肯定不想来香港只能看成群的内地游客。&br&于是,香港人想:为了内地游客那“蝇头小利”,值得吗?&br&&br&进一步反思,香港人认为没有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因为香港的领导人是大资本家、土买办的代表,有特首选举权的一千多人,四分之一是工商界、剩下大多是非富即贵的精英。这样选出的特首,能够站在草根阶层、大多数人的利益上吗?很多香港人产生怀疑。&br&&br&这是世界人均GDP的排名,发现了什么吗?&br&&img src=&/f5e1c0ad826aed66427aeb09bbb0a589_b.jpg& data-rawheight=&591& data-rawwidth=&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f5e1c0ad826aed66427aeb09bbb0a589_r.jpg&&&br&除了卡塔尔这个中东国家,其他排名比香港高的国家和地区都能够直选自己政府首脑,包括民主基础、言论自由还不如香港的新加坡。&br&人不富的时候,会希望有钱;人如果富了,还只知道求财,就太Low了。香港人均GDP都超过德国了,香港人肯定认为自己该有点新追求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对,咱有经济了,让咱搞搞上层建筑,好啵?&br&&br&-------------日更新线-------------&br&&br&九七之前和刚回归那几年,香港人给我们的印象不错,斯文有礼,那时我们有个印象:香港人可能看不起内地人,但不会表现露骨,对你彬彬有礼又敬而远之。这与对台湾人的感觉不同,以前台湾人暴发户味道更浓,香港人似乎更绅士,即使有时是让人讨厌的绅士。如果以前在台企和港企都干过,会了解这点。&br&&p&但近些年,香港人改变了,愤青、愤中都不断出现。为什么这样?贫富分化、物价上涨、经济不振,当然让香港人很不爽,进而变得愤怒。如果仅是这样,香港局面不至于今天地步。&/p&&br&贫富分化、物价上涨,内地人也面临,但国家实力在增长,内地人会认为国家在变好,个人困难自己先扛着;香港人不同,国家、香港的进步,香港人也很开心,至少以前这样,你看奥运冠军、神舟飞船访港,香港人也很HI。&br&&img src=&/36cffd9f769c55f43e4c46b243832bfc_b.jpg& data-rawheight=&341&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6cffd9f769c55f43e4c46b243832bfc_r.jpg&&&br&不同的是,香港人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分的很清楚,HI归HI,自己过日子最重要,资本主义本质是个人主义。有人说,香港逐渐被内地城市超越,所以心态不平衡,其实这是不了解香港人,只要自己日子过得好,城市的面子上对他们不那么重要,理解这点才会明白为什么近年反水客、对内地游客各种不逊,因为个人生活有影响,“你认为香港应成为纽约,我愿意香港只成为瑞士”。&br&&br&虽然中央不喜欢,香港客观存在 “三权分立”,并不是特首独大,议会(立法会)的权力很大,重要的是,立法会还很强势。现行的选举制度,决定了立法会的代表性、公信力超过了特首,议员选举民主程度远超特首选举,特首是一千多人的圈子选出来,议员70人中有一半是地区直选,还有5名区议员更是全港直选进入立法会。香港议会直选采用比例代表制,这种制度利于小政党,一个政党只要在地区获得10%的选票,就有望拿到一个立法会席位。这就是为什么香港立法会总有几个奇葩议员,因为只要所属地区10%人对他点赞,就可以当选了。&br&&img src=&/03b5f8bf8bef6cb3c5f1804a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03b5f8bf8bef6cb3c5f1804a_r.jpg&&&br&&p&因为选举制度的差异,直选议员认为自己代表了选民,对特首的代表性、认受性很不屑,所以反对派议员在议会上显得理直气壮,而特首多少有点没有底气,施政在议会磕磕绊绊。奇葩议员更是让水瓶、鸡蛋横飞,议会暴戾影响到社会气氛,社会不满又助长议会暴戾。&/p&&p&我们总觉得香港特首有点软弱,这次旺角暴乱,何不学国外标配,上橡胶子弹、胡椒喷雾、高压水龙头?不是不想,是以前真没敢这样想,你已经被怀疑为资本家、买办的代表了,这样会不会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再少数的人民,也可能比选你的一千多人多吧。一旦分寸失当,媒体、大众的唾沫就能把你淹死,现有政治体制下,这个政治负担太重了。&/p&&p&占中运动、旺角暴乱,固然是一些人不满情绪的爆发,但发生在香港不奇怪,香港人以前给我们印象是温良恭俭让,其实那是英国人压的,香港人一直很闷骚,一直有……革命的传统,当年省港大罢工就震惊世人,还有六七暴动……港府这次对旺角参与人以“暴动罪“起诉,别有用心的人说是“鱼蛋革命”。所谓“暴动”,你喜欢的时候就是“革命”,你不喜欢就是“暴乱”。早就如此,所以反清的那拨人,咱们叫“革命党”,满清叫“乱党”。&/p&&br&&p&旺角暴乱后,香港大专院校学生会的表态,让咱们很不满,其实也有传统,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一直爱捣乱,香港大学是谁的母校?孙大炮,那真是为了革命…..不择手段,培养了孙大炮的大学能够安分?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在英国殖民地你叫“Chinese University”,不是添乱是什么?中大一出生就有反体制的血脉,港英时期反港英,港中时期反港中;相比之下,建立于经济腾飞时期的科大就听话多了,那时候香港人都忙着赚钱。香港那几所大学,你可以讨厌、不屑,但你不可否认都很有个性,不像咱北大清华,水平可能不低,气质上象被阉了的公鸡。&/p&&br&&br&-------------日更新线-------------&br&&br&&p&回到楼主的问题,“如果香港不再繁荣,这对大陆会有什么影响?”。&/p&&br&&p&其实没有很大的影响,香港和内地,就像两个方向的直线,曾经相交,相交后彼此又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井水不犯河水”。香港不繁荣了,中国面子上当然很过不去,就像养爹将儿子培养成高富帅,回到亲爹没几年混成屌丝,出去串亲戚都没脸提,尤其考虑外面还有离家出走的浪子----台湾,面子就更加挂不住。但从里子看,实质影响不太大。&/p&&br&&p&不过,换个角度来问这个问题,就有点意思:“如果香港繁荣了,对大陆会有什么影响?“&/p&&br&&p&香港对内地发展有功,经济封锁年代的陈芝麻烂谷不说了,改革开放后,不仅有大量的投资进入内地,而且带来全新观念,深圳为什么发展领先全国?其实不仅得益香港资金,更受益香港的观念、制度和做法,可以说特区发展的道法术都深受香港影响,前不久去世的袁庚,跑了香港一趟,回来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招商银行学香港银行,成为国内最优秀的银行,平安保险学香港保险,成为国内最优秀的保险。通过广深延伸全国,香港成为国内很多行业尤其服务行业的模式和标准,服务最好的中餐厅是港式、粤式酒楼,进而影响其他高端餐厅;内地的物业管理最初学的是港式物业管理,物业中介照搬的是港式中介,当然也有不好的,地产发展抄的是”政府卖地,商人卖楼“的港式地产模式,搞得现在房价和香港一样出奇高。&/p&&br&既然以前经济的改革开放可以学习、借鉴香港,为什么政治不营造这样的机会?与其对香港进行管压,不如放开,让香港走自己路,香港如果没有走好,“不再繁荣“,对我们影响不大;如果香港走好了,我们可以看看哪些香港做法可以被内地借鉴,我们的反腐不就借鉴了廉政公署?这个思路,其实和小平设经济特区、成功了再在全国推广的做法一样,让香港就成为这样的“政治特区”。&br&&br&&p&具体做法、:&br&&/p&&p&1,尽快让香港普选特首,提升特首的代表性和认受性。香港普选特首天踏不下来,最有可能当选的仍然是亲中派,其次是温和的泛民,泛民激进派、港独不可能当选。无论是亲中还是温和泛民,都会从管制需要,维护和中央的关系。&/p&&p&2,中央要在香港物色和培养新一代、强有力的香港领袖,要更有能力、魅力,勇于承担、处事果断,能够打赢未来的特首选战,果敢应对占中、暴乱等事件。特首进行直选,主流民意也未必反对有中共背景的人员参选,民意担心的只是中央指派,而非派人参选。与其为香港选举设立筛选,不如降低特首选举对居港条件等限制,长远为我党全面参与香港的政党竞争创造条件,香港弹丸之地,政治人才其实远不能与内地相比。&/p&&p&3,改革议会选举现有的比例代表制,提升港独议员、奇葩议员的当选难度&br&4,在充分尊重香港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加大对香港宣传,开办符合香港人欣赏习惯的电视台、电台、报刊,利用内地迅速发展的娱乐资源,参与香港媒体竞争,宣传方法不要强推而要润物细无声&br&5,经济上,不必给香港过多的特权和照顾,但内地普通省市能够享有的政策,香港也能够享有,现在我们很多方面还不能给予港人“国民待遇“,自己就将香港特殊化、独立化&br&&br&&/p&&p&总之,香港人均收入高,中产阶层强大,从各方面都具备政治体制先行先试的条件,就是不成功也不影响大局,如果成功,不仅有助解决台湾问题,国家长远发展也深可借鉴。&br&&/p&&br&&p&--------------------------的补充和答复----------------------------&/p&&p&按说这个回答到上面就结束了,下面是针对网友的观点和问题进行一些说明。&/p&&p&“民主”还是“亲中”的标签,并不重要。我们更应关注:能否引入新的思维,遵循将香港发展为民主、宪政、法治社会的框架,维护国家利益,化解香港社会矛盾,保持香港稳定繁荣?&br&&/p&&br&&p&经济上,香港是否会因为政治化而彻底衰落去?作为一个经济高度成熟的地区,再有跨越式的发展的确困难,但即使香港政府和社会面对转型不够进取有为,香港经济要衰到底,其实也不容易。维持香港竞争力的基本支柱仍然坚固,那就是法治、资讯自由和舆论监督。正如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提到,这三个真是重可救命,轻可当饭吃的东西。&/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否会被上海取代? - 莫也的回答&/a&&/p&&br&&p&关于对香港的宣传和文化影响:如果在香港办个CCTV香港台,那充其量也就是一电视版的大公文汇,赔了钱赢不了人心。要充分利用香港一国两制、广电鞭长莫及到的有利条件,借助内地丰富的影视资源和日益强大的制作能力,让我驻港影视机构,不仅拍出港版《我是歌手》、《香港好声音》,更拍出中国的《纸牌屋》,中国的《辩护人》,可能更重要的是拍出中国的《碟中谍》:中国间谍潜伏美国,身处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仍然一颗忠心向祖国,与美帝斗智斗勇,攻坚克难,完成上级交给的情报任务。这桥段能让多少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国内爱国青年看的热血沸腾。但这样的影视在国内,会被广电部门一句“中国有间谍吗”就将你捏死在还是精子的时候。中国在香港开设的电视台、制片厂,首先面向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其次面向外国人和国内翻墙一族。我们通过文艺宣传影响港台人心,靠在春晚唱红歌远远不够。当年,香港是中国引入资本和市场经验的南大门,今天,我们要让香港变成中国输出文化和价值观的的桥头堡。如此,香港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p&&br&&br&&br&&p&--------------------------的补充和答复----------------------------&/p&&br&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评论中涉及问题众多,这里就简单粗暴做个答复:&br&1,当局会采纳你的建议吗?&br&目前看不会,但凡事先有言论,进而有舆论,最后才影响到决策、执行&br&2,行政长官普选后,立法会怎么办?&br&立法会也全面普选,香港将走向政党政治,在新一代政治领袖带领下走向未来&br&3,香港普选后,香港会变得更好吗?&br&前面说了,经济不会有大飞跃,香港不可避免会走向福利社会,民粹气氛可能依然浓厚,但社会有出气口,整体上不会象现在怨气冲天、矛盾尖锐&br&4,普选后,香港会走向独立吗?&br&短期不会,现在的所谓“港独”,陈云那些人,更多是“独善其身”的“独”,而非“独立”的“独”,“独立不可行”是香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br&5,普选以后,如果出现旺角这样的暴乱怎么办?&br&在法治的框架下,可以比现在更加强硬。民主解决领导人当选程序问题,不意味就选出软蛋,俄罗斯也直选出普京啊&br&6,如果选出的领导人逢中必反怎么办?&br&最大可能选出建制派或者泛民的温和派,如果真的是泛民的激进派,中央可以动用否决权,天塌不下来&br&7,如果选出了泛民温和派执政,香港与中央、香港各政党的纷争是不是更加激烈?&br&只会比现在更加平和,泛民执政后只有脑子锈豆了才与会中央彻底闹翻,泛民当然会支持自己人,建制派在中央的要求下也会支持特首&依法施政&&br&8,香港会不会和内地离心离德、更加走向本土化?&br&有这种可能,但出现这种情况内地也有责任,港人在内地的旅行、上学、居住、就业都与内地人不同,纯港片作为进口片,香港运动员只能以外援加盟国内,是谁将港人和内地人搞区分、搞特殊?如果在就业上给予国民待遇,别的不说,临近香港的华为、中兴、腾讯等企业大量聘用港校毕业生,就有助于香港年轻人认识和融入国内。怀柔附远,就是这么简单。&br&香港要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但前提是中国有特色的城市&br&9,内地能够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和民心走向吗?&br&能。除了前面说的发挥媒体、舆论导向,在香港,每年新增几万名内地新移民,大专院校有成千上万的内地本科生、研究生,有数以万计的内地海归在香港工作,有组织严密的中央、各省、各部委的派驻机构,有体系庞大、数量众多的中资企业,香港可能是北京之外,中国官二代居留人数最多的城市。他们本来在血缘和文化上都与内地更亲密,可是他们在干什么?除了求财、求生、求学之外,几乎在政治上没有多少声音,因为“一国两制”的忌惮,实际限制了这种影响力的发挥。&br&如果中国连个近在咫尺、同根同种的香港都搞不定,并且搞得让大多数内地人、香港人都满意,就别说什么“大国崛起”、“虽远必诛”之类大话了。&br&&br&--------------------------总结陈词--------------------------&br&&br&写那么多,归纳起来最基本最核心就三点:&br&其一,对香港的策略应该一松一紧、一宽一严,对合理的民主诉求、政制发展,可顺应时势,从松从宽;对真正分裂、暴乱行为,在法治框架下以宪法为基础,从紧从严&br&其二,少政治上的打压、管控,多文化渗透、舆论引导、国民认同,攻心为上,视港人为国人,不是简单以经济利益诱导,潜意识就将港人看成我给了你好处,你就应该听我的经济动物&br&其三,一国两制如果只利香港、不利内地,就没法长久延续、发展。回归前香港资本主义成功,就因为这个状态既利港又利国。政治上我们应利用香港作为改革的实验田,文化上我们可借助香港表现出大国的开放和自信,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是香港一国两制对国家的价值&br&&br&文辞或有失当,然千言万语,意在此三条,如认可之,则请赞,求关注。
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回顾香港矛盾的来由: 1997年,香港回归,虽然由于制度的差异,香港人对回归存有疑虑,但是香港大众总体对回归是欢欣鼓舞的。香港人普遍认为,离开了一个曾经财大气粗但已没落的养爹,回到发展蒸蒸日上的亲爹身边,怎么也会更好吧 回…
《&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lX0wt55jOvUenua3Mzlgm-5hvIemV7SwUlxdPoRwaErV2YM4Dk4kk1y2StMaqqDxh5ThdO-j6ELEvA2tzCtm5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阶级&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者: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长、副总统 &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WWFjlkFU-uyKSmGUp8s4WLY04tirfnxncOANMlr1L7NqX5U1w-gBzhlymfJoRU8yniRrRgqM7Decr-cSm97XvLgMJCIMVX31QsG1io0yB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吉拉斯&i class=&icon-external&&&/i&&/a&&br&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2月第一版(供内部参考)&br&&br&节选:&br&“与以前相反,革命是以取消阶级为号召开始,但最后竟造成一个握有空前绝对权威的新阶级。”&br&&br&“官僚组成的新阶级,是贪婪而不能满足的,就像资产阶级一样。不过,它并无资产阶级所具有的朴素和节俭的美德。新阶级的排斥异己正像贵族阶级一样,但没有贵族阶级的教养和骑士风格。”&br&&br&“国家大事都是在亲密交谈的晚餐中,狩猎中,以及两三个人的交谈中决定的。……召开会议的目的只是用来确认在亲密的厨房中早已烹调好的食物。”&br&&br&
——以上选自&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lX0wt55jOvUenua3Mzlgm-5hvIemV7SwUlxdPoRwaErV2YM4Dk4kk1y2StMaqqDxh5ThdO-j6ELEvA2tzCtm5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阶级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新阶级的特权表现为由政治官僚分配国民收入、规定工资、指导经济发展方向、支配收归国有的及其他方面的财产的一种专门的权力和D的垄断权。所以在一般人看来,这种国家的官僚很富有,而且是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末代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