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没顺利过,怎么安慰高考失利的人,之后所有的考试都不行,打牌也不行,做饭也不好吃,做事马虎

我是如何从高考失利,到成为全美最顶尖医院医生的?
我的图书馆
我是如何从高考失利,到成为全美最顶尖医院医生的?
文 | 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授权发布2007年,我高考失利了。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第一次面临如此重要的抉择:是按部就班上一所普通的大学,放弃自己学医的梦想,还是曲线救国自费留学?选择前者,我不甘心,学医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高考的失利基本意味着被国内一流的医科大拒之门外;选择后者,我不忍心。如果要自费留学,则会花光父母半辈子的积蓄。但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在我彷徨犹豫时支撑我,给我力量,给我所有我需要的支持:“只要你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目标虽然明确了,去美国读书当医生,然而这一路并非鲜花着锦,带着主角光环,而是充满了泥泞,挫折,失败。比如签证两次失利,我终于抓住的最后的机会在开学前签过。比如初来美国上大学,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在考卷上很好,让我跳过ELS课程直接读了大学课程,可是上课还是一句也听不懂。&其实更多的挫败和打击我现在都记忆模糊了,但是我始终记得杨绛先生所说的那句话:“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01这个世界从来不会温柔以待每一个人,只有不管遇到什么苦难都坚强面对, 从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那一天。记得在美国的第一个学期,我报读了微积分和美国经济学历史这些很难的课程,但是我完全听不懂。知耻而后勇,当时我每天录下来老师上课的声音, 然后回家反复听和查字典,还把录音拿给还在上初中的ABC表妹帮我翻译,一有时间就抓住班上认识的美国同学帮我补习。在学期结束时,我居然除了一门课是B+其他全部拿了A。也是因为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让我知道努力就会有结果,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02在熟悉了美国的学习环境,也能保持很好的成绩之后,我开始研究如何在美国读医,这时我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怎样一条艰难的长路。首先,大学毕业后才能申请医学院。这其中要求大学成绩要好,GPA必须是3.5以上,重修这种事儿是绝对不能发生的。同时对课外活动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在申请医学院之前的四年,每年至少要做100个小时的社工服务;还要有参加社团活动和组织能力的经验,在申请之前必须有病人接触和跟医生见习的经验等等。不仅如此,大部分医学院还需要有科研经验,最好是有发表的论文。了解这些后,我正式开始了忙碌的大学生活。每个周末我都会参加各种义工活动,做过家政义工, 也做过医院急诊室的义工, 还做过儿科诊所的义工,以及帮监狱囚犯的孩子读书学习,还有很多其余的各种义务活动,总之项目越多时间越长越好。我的大学生活,周末基本全都用在义工上,根本没有时间像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各种派对和社交活动。&除此之外,我也加入了各种社团,做了中小学生辅导中心负责人,国际学生的指导老师。因为我加入了大学的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毕业需要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我就找了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科研和需要的论文就一起完成了。&写完毕业论文后,机缘巧合我开始转做神经学研究,正是这样深入的接触使我发现了对神经科学的热爱, 以至于最后成为了一名神经科医生。前面说到医学院需要有接触病人的经验,所以在大学暑假时,我又选修了护士助理的课,继而考证去做护士助理。这是我做过最脏最累的工作,每星期工作20到36个小时,每天12小时的工作除了帮病人检查生命体征之外,就是当全职护工,倒尿袋,换尿布或者洗澡喂饭,种种辛苦换回来的是病人的感激与真诚的微笑。03这段深入医院一线的经历虽然辛苦,但是值得。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梦想并不是冰冷的两个字,它有温度,它很严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的梦想神圣而庄严,它真实的存在于我的内心,督促我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去实现它。在学习大学课程的同时,最后一年我也开始了紧张的MCAT(医学院入学考试)的学习。没有钱买书报班,我就在图书馆借书,每天放学之后以及周末有空就学。后来因为护士助理的工作没有足够时间学习,我就把工作时间换成夜班,这样早上回家后睡两个小时再学。申请医学院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申请的时间非常晚,这样错过了很多好学校的申请时间,最后只能选择了很一般的医学院。也是在申请医学院的这一年, 我知道自己怀了孕,后面几个月基本都是挺着大肚子往返于各个学校面试。2013年,我以GPA 3.85的成绩加上发表的生物化学科专业论文毕业,获得了荣誉学位,同时开始了我医学院的生涯。04医学院7月29号开学,当时我已经怀孕了9个月,女儿的预产期是27号。美国虽然没有坐月子的习惯,可是我的医生还是觉得生完孩子身体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恢复。因为不愿意再等一年,于是我和老公最后决定20号的时候做催产,让女儿提前出生,坐完一个星期月子,然后立刻搬家去医学院所在的城市。在生完孩子的第10天,我开始了医学院的紧张学习。因为不想再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我贷款支付了高额的学费。第一年学的是最基础的课程,包括一整年的医学生化学,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医学法和一学期的神经科学,免疫学,公共卫生学,还有一些如何做一个好医生的人文课和体检的课程。虽然我本科学的是生物化学,但医学院课程之重,绝不是浪得虚名。美国大学虽然也紧张,但是对比起医学院的课程安排,简直是小儿科。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5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休息,课程表上满满的大课小课,而且每节课压缩了很多内容,总是感觉上节课的内容还没听懂,下节课又来了。每天回家累的要死,想把当天学的东西复习一下,却因为内容太多根本看不完,这样一来很多学的内容都是一拖再拖,只能等到周末使劲补上。更恐怖的是解剖课,除了教室上课,还有每星期3次,每次4个小时在实验室解剖大体。 从上学第一天,我们一组四个人就被分了一个完整的大体,然后在第一年结束要完成它的全部解剖。所以医学院的第一年我们整天就浸泡在福尔马林的味道里不停的用刀,剪刀,镊子一点一点的分割它。说到每门的考试,只能用变态形容。拿解剖来说,实验课的考试只有60秒确认写出每个答案的过程。为了拿到好成绩,大家都是在解剖室一呆就一天,反复认记。本来医学院已经很紧张,课程多的学都学不完,时间管理 很重要,要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学习,可是我因为每两个小时就要泵一次母乳,时间被占去了很多,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去学习, 加上晚上也不能完整的睡觉要起来泵奶,导致第二天上课的状态也很差。有孩子的人都知道,有了小婴儿总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时不时就要请假去带她看医生,初为人母又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紧张的要命。母乳喂养是我给宝贝的坚持,定时泵奶哺乳限制了我很多的时间,很多时候超负荷的忙碌让我很担心自己吃不好影响了母乳质量,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希望我的宝贝可以有一整年的母乳时光。母乳的这段时间,虽然幸福,但是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落后了同班同学很多。没有时间学习睡觉,没有坐月子,身体很不舒服,还要担心刚出生的女儿。05记得我刚上学第一个月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哭好久,已经努力拼了命的在学,可是开学一个月后的第一个综合考试我还是考的非常烂,每一门都是刚刚及格,解剖课干脆直接没及格!再这样下去我很可能会被退学,每天都在担心学校要找我谈话, 见到老师都是绕着走,同学们整天参加聚会,而我因为家里很多事情从来都没有去过。在这样自卑又孤独的情绪里,我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再这样下去肯定要得抑郁症了。不行,我得改变。第一件事是先进行自我诊断,思考我到底为什么没有做好,为什么之前的学习方法失败了,然后随之重新调整学习方案。&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我进步了很多。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我带娃不再那么手忙脚乱,同时也慢慢地开始适应医学院的节奏。在期末的时候,成绩终于追了上去,除了生化是B以外,其他课程居然都拿了A,连我一开始没有过的解剖课最后综合也得了93%。一切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并不比别人差。医学院每学期结束都会给我们按总成绩排名,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我在138个人里排29名。对比刚入学的手忙脚乱,这算个不差的结束了,但是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到顶尖水平,还远远不够。06第二个学期学习神经科学, 是大家公认医学院里最难的课程。可正是这门最难的课让我发现自己有多么喜欢大脑的神奇,越难学的越起劲,这门课也让我最终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走向:我想要当一名神经科医生。学期结束,这门最难的课我居然得了96%,同时再次排名,我变成了第10名。到了医学院第二年,女儿已经不需要母乳喂养,我也轻松了很多。而且经过了一年的历练,我的学习方法也更成熟,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有限的时间,知道哪一门需要重点学习。同时,我也顺利申请成为助教,教一年级学生课程,教学相长,通过教别人我能把之前的东西理解的更好。第二年的课程是病理,药理和诊断。虽然第二年课程很难,依然是每三个星期就有一次5个小时的考试,可是内容都更加贴近实际。这一年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病人,问病史查体,根据化验结果写出诊疗方案。在学期结束时,我成了全班第6名。&07如果说医学院的考试很变态,3天前学的东西,3天后就要求全部要记住,理解,然后在考试中出现;那么医生执照考试(board exam)更加严苛,是这个星球最惨烈的考试之一。USMLE (US medical licensing exam)不光是一个考试,总共三个。第一步Step 1 历时8小时 。第二步step 2又分是两个考试,一个9个小时的笔试,和一个8个小时的实践考试。第三步Step 3是连续两个16个小时的考试。这个考试的好坏会直接决定住院医的去向。最糟糕的是,学校并没有给我们额外的时间复习,所以我必须每天完成正常的医学院课程之后,才开始复习资格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奋战到凌晨几点,反复读,反复刷题库,只有很少很少的睡眠时间。这其中的艰辛,不是几句励志鸡汤就能表述。考完其实自我感觉并不理想,一直到4个星期后成绩出来,我都紧张到不敢看。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居然考了98%(这个成绩是一个百分比,代表你打败了全国98%的考生)。也是因为这个成绩,加上我USMLE step2 一样好的成绩,让我在申请住院医时处于优势。在通过了USMLE step1 的考试后,是第三,四年的实习生活,每个科室都要轮转一遍。我接生了一个月的孩子,帮人做妇科检查,给精神分裂或者燥郁症的病人做心理指导,在手术室做剖腹产,或者给病人割除阑尾、胆囊。第三年的生活,虽然很辛苦,每天天没亮就要去医院,天黑才下班,但是丰富的经历让我觉得非常满足。当我考完step 2的两个考试之后,我不得不与家人分开到外地做住院医前的最后实习。我去了几个很有声望的医学中心,因为工作的努力,很多东西都抢着干,看病人也很认真,很注重细节,汇报病史前做好十足的准备, 病例也写的很快很好。住院医,主治,包括一起工作的其他药剂师和护士都对我一致好评,说我学的很快,进步很快,能力已经基本上和第一年的住院医一样好。这使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让我对真正的住院医生涯很是期待。医学院的第四年我们要开始申请住院医,9月15日是提交申请的第一天。 我基本上在6月考完step 2 之后就立刻开始写申请文书, 这个是申请住院医的重中之重。很多人在面试我的时候都会提到我的申请文书,因为觉得我的故事实在是很特别。17岁来到美国,一边读医学院一边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结婚,怀孕,生子。十年,我的人生充满挑战,无比充实。08医院同样非常注重候选人是否是全面发展, 成绩是他们选择的第一项,可是对于两个相似成绩的候选人,他们会选择一个有各种爱好,懂得生活,参加过各种社工活动的候选人。除了社工活动,很多著名的医学中心都非常注重有没有科研的经验,对于神经科的申请尤为重要。我在医学院最紧张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做各种义工。包括免费给无家可归者提供医疗服务,和“be the match”一起发起帮白血病患者找匹配骨髓的捐赠者等等很多项活动。同时,从本科开始一直到医学院,我也一直坚持做科研,还发表了几篇相关文章。所有曾经努力坚持的事情,都让我在这一刻,在面试官面前,脱颖而出。因为背负着高额贷款,预算紧张,我只面试了15个地方。当面完了所有15家医院,我迎来的是焦急紧张,忐忑不安的等待。3月发榜的那天,我如愿以偿,拿到最顶尖的医院录取通知书。过去的十年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一闪现,我没有虚度每一寸光阴, 而是一直为了我心中的梦想奋战,现在它就真实地在我眼前。想起小时候看《哆啦A梦》的一句台词:“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一个残酷的词”。这一刻,我很平静,也很幸福,我哭过,但是我没有停。09如何能在平衡家庭和学业的大前提下,实现阶段性的人生目标?我仔细回忆思考,这个“how”其实应该主要集中在这几点:◆ 制定了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方案,有没有执行力?能不能坚持?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知易行难,但是人生并没有捷径和什么特别神奇的阀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有了目标,执行力,然后就是效率问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聪明的学习,有效的管理时间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平衡学业和生活在于你能不能接受不完美?能不能妥协?比如说求学期间,我并不能保证非常健康的作息,保证非常多的亲子时光,这些我必须做出某些程度的妥协,同时我的家人也为我的个人奋斗做出了很多妥协和成全。1. 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强大的动力医学院开始,我刚刚生完宝宝。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带给我初为人母的喜悦,也带给我手足无措的慌张。比如一开始我连换尿布给宝宝洗澡都不会,喂母乳又没有经验,因为生产时身体的创伤,又没有时间坐月子,我每天上课身体都很不舒服,走路也别别扭扭,带着这些压力一边读书,常常容易分心。如果说在我的这段经历中,什么对我最重要,那不是“梦想”,而是“成全”。是我家人最强有力的支持,成全了我的坚毅、坚定和坚强。我妈妈辞掉工作帮我照顾宝宝。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妈妈怕我内疚,还反过来安慰我说:“我来给你带孩子,你才可以百分百的放心。我都工作一辈子了,现在我就想带带孩子享受生活。”其实我很明白这个中辛苦远不是她口中的“享受”。妈妈一直心疼我没有坐月子,于是每天在家研究坐月子的食谱,给我补身体,一有时间就让我多休息。“ 没坐月子还恢复得这么好这么快!”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夸赞,我都知道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对我无微不至的妈妈。医学院白天的课程非常吃重,为了让我晚上可以断断续续睡觉恢复体力,妈妈提出帮我带月子里的宝宝,我只需要每两个小时起床泵出母乳交给她,让她帮我喂宝宝。我舍不得妈妈这么辛苦,常常不忍心叫醒她,自己给宝宝喂奶拍嗝换尿布。妈妈很心疼,她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舍有得,你的健康是妈妈最重要的事,所以听妈妈话。”“你多吃多睡,母乳才会多,这样对孩子好。”我常常戏言,读医学院就是一场团体作战,稍有不慎,就容易遭致“团灭”。我老公是一个很称职的队友。他尽力又当爹又当妈,每天辛苦工作,赚钱养家,回家就马上帮助收拾,做饭,处理一个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你不用管,这些都是小事。”在我焦躁不安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的轻描淡写。“你太不容易了!放心,老公支持你!”在我觉得对他有亏欠的时候,他总是说这是他“应该”做的。老公尽量不让我分担家务,这样我可以在除了每天上学,在家的时间只用专心培养和小宝宝的感情,喂母乳,和学习。《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很有名的台词:“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其实,在一段需要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的梦想追逐战中,我得到的还有我爱的人给我的全部“成全”。2. 掌握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虽然有妈妈和老公的帮助,我还是没能那么快适应一个新手妈妈+医学院新生的生活。女儿一出生就有轻微的torticollis(斜颈),那时每天上完课我都要请假带她去老师那里治疗。女儿前几个月的发育也比同龄孩子慢很多,没有达到该有的预期,她的医生很担心,我们也很着急,所以我们又带着她去看神经科专科医生。这之中的焦虑和担心我想每一个有孩子的妈妈都会感同身受,虽然四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自己当时内心的无助和惶恐,还是如此清晰。医学院的课程是铺天盖地的压过来,我每天不停的学都学不完。加上担心女儿的健康,我要求自己要保证给她的母乳,要一有时间就多抱她,每两个小时停下来泵奶,晚上也要睡一会就起来泵奶。生活对我来说基本就是一团浆糊,这种感觉太崩溃了。生完孩子一个月后,我参加了医学院第一次考试。在一堆压力之下,我并没有能够好好消化新学的东西,基本上每一门都差不多刚及格。这惨淡的成绩单又让我产后的心情雪上加霜。“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究竟什么是我失败的原因?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上大学时我有在中国教育的基础,又肯吃苦,学习的课程一直对我来说很容易,所以每一门课都能拿A。刚上医学院我还是留在大学时期的想法,我继续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具体制定学习计划,更没有拿出多余的时间来预习下一次学的课程,考试的内容都等到一两个星期之前才开始复习。可是医学课程太重太难内容太多,想要学完并且牢牢掌握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需要挑重点的记忆,其他的大概了解,之后其他课程还会重新学习。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步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学习方法最终会让人掉入海量课程的泥潭。在明白了问题症结所在之后,我去和每科的教授聊天,向他们请教什么是课程的重点,哪里应该着重学习。光有“勤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好问”。有了教授们的指点,我开始学会抓住重点的学习,合理分配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内容上面。一方面省了很多时间和脑细胞去记忆一些并不重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让关键问题得到了充分学习。医学院的同学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是拼尽洪荒之力,一路过关斩将的精英,天资聪颖还勤奋努力。和这样的队友一起奔跑,我必须能看得见他们的优点,参考他们的学习方法,找到合适自己的路线。我和同学讨论分析之后,买了合适的参考书,开始结合上课的内容每天放学后再加码学习参考书上的内容,并每天坚持做一些练习题。辛苦吗?很辛苦!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很快,我终于从医学院“非人”的学习沼泽中站起来了,找到了一条艰难但可行的路。3. 做一个高效的时间管理者除了学习方法,最重要是我必须要更合理,更有效率地利用我的时间。我是一个妈妈,不能停止喂母乳,要带孩子就诊,还得保证亲子时间,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每天专心泡在图书馆学到关门,唯一的方法就是挤时间。因此,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份比军训还精准详细的日程表和时刻表。包括什么时间泵奶,什么时间学习,这段时间学习什么内容,学多长时间才可以干其他事情……“严格遵从”是这份时间表最高的要求,这真是一段疯狂严谨的时光。所以我的学习时间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学习任务都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检查,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把所有需要学的内容学完,不会有所遗漏。同时为了在安排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我学习也更有效率更专注。在没有时间表之前,我只知道自己很忙很忙很忙,好像什么多余的时间都没有,能睡两小时觉都是一种奢侈。制定了时间表之后,我欣喜的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好好利用的碎片时间,还是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就这样慢慢的,我的时间表开始有了很多空档安排给我的家人,我们可以出去看电影,吃大餐,游泳和健身。就连在我复习board考试期间,我都安排了很多次和我女儿一起BBQ,每天一起学游泳。我想要女儿也明白,锻炼,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人生一路向前的基石。&4. 建设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有孩子在身边,总会有各种琐事,我一直记得我妈妈告诉我的两件事儿:“井井有条”、“有舍有得”。与孩子共处,我们彼此需要有亲密的时间,也需要有独立的空间。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对她对我,都受益匪浅。比如在宝宝长大会敲门了之后,常常会在我学习的时候来找我玩,我都会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她,“现在是妈妈的学习时间,要等到游戏时间,妈妈就可以陪你玩了。”我女儿性格特别好,开朗体贴,大方独立,她学会了尊重父母的时间。知道有条理的时间安排很重要,也明白什么时候是不可以打扰别人的,学会了为别人着想,懂得在合理的时间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女儿现在长大了,很多时候看我在房间都会问:“妈妈你要学习吗?那我就安静的在外面玩不打扰你。”。我的小天使,谢谢你对妈妈的支持,希望埋头苦读的妈妈,也是你以后人生最坚定的一种支持。家人为我的付出纸笔难尽,所以我再忙也要陪家人,也是因为有这样鲜活的家庭生活,我的医学院生活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枯燥和痛苦。当时女儿刚出生很多人都建议我把宝宝留在爷爷奶奶那里,自己去外地上医学院。可是我坚持要带着她,也是因为这样让我有机会可以尽一个当妈妈应尽的责任,可以喂母乳,可以每天和她培养感情。看着我的女儿慢慢长大,从牙牙学语到会开口叫妈妈,从一点点爬行到牵着我的手去上幼儿园,我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太充实了。是的,孩子占去我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我没有错过女儿的成长, 女儿现在跟我的感情那么好,那么亲,性格里也有我坚强,努力和乐观的一面,我觉得之前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你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建设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塔妈的这句话基本道尽我身体力行的教育理念。女儿目睹了我整个医学院的四年和考住院医的艰辛,她看到我刻苦勤奋,越挫越勇的一面,我想我做到了言传身教。仅仅四岁的她,现在如果遇到困难题目的时候也告诉我,她不要简单,她喜欢克服困难,像我一样当一个好医生,因为当医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馆藏&7995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高考失利别埋怨考试也别埋怨自己
  日前已经回校复读的师大附中学生思瑜向记者说出了她现在的焦虑:“我同学都在兴奋地置备上大学要带的物品,可我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今年的高考题,我心里特别难受,总是发呆,想哭又哭不出来。”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一批这样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但在高考中却因种种原因而失利,这部分考生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不尽如人意的高考分数以及录取结果呢?
  “高考作为衡量与检测成绩的手段,其试题不是针对每个具体人的,而是针对群体的,所以对个人而言失利是难免的。”河北友爱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少成表示,高考失利可以理解为通过此次检测方法没有达到个人预期目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知识点掌握不够,这是最主要的。此外,考试发挥失常主要是心理及环境问题所致。
  李少成指出,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容易产生这样的误会:考好了就有好未来,考不好人生就毁了。这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不仅仅建立在一次考试之上,人生之路还很长,这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人生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如何把握阶段性与全局性就成了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善于把握人生全局的人才容易成功。
  因此,他建议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同学,不要埋怨考试,也不要埋怨自己。
  首先,对外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对己要勇于接纳没有实现目标的现实。失望焦虑不如“退而结网”,懊恼悔恨不如从头再来。
  其次,重建自信,正确评价自己。不要以为这次高考失利就没有前途了,也不要因为考好了就得意忘形。人生之路还很长,如果你想与人比较,那就告诉他们:“来日方长,咱们终点见!”
  再次,正确选择未来的出路。一次考试成绩不能衡量自己的全部能力。失利了,可以复读再战,可以继续前行,用以后的努力补偿前面的失利,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与能力。--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高考失利别埋怨考试也别埋怨自己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高考失利别埋怨考试也别埋怨自己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高考失利,人生未来还可以翻盘吗?
我的图书馆
高考失利,人生未来还可以翻盘吗?
你能想象一个二本高复生进入世界顶级名校吗?为了上牛津圆名校梦 我申请了三次第一次申请,我还在爱丁堡读硕士,牛津的拒信比我的毕业论文成绩先到一步;第二次申请牛津,我已经从爱丁堡毕业,参加了联合国的实习,信心增长,热情满满,收到的依然是一封拒信;第三次申请牛津,我在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工作,决定最后一搏,不然就真的放弃,结果在一个平静的早晨,睡眼惺忪打开手机邮箱,看到了等待了三年的“Congratulations”。----------------高中读书的时候,我不是个尖子生,进全班前15名的次数屈指可数。但高考的时候超常发挥,考出了全班前10,进了第一批次,被云南大学录取了。从浙江去云南,10多年前坐火车还要颠簸一天一夜,真是远啊!到了云南大学,交了学费,在校园里逛了几天,突然不想读了,哥要回去高复,那时就感觉自己能,有实力上北大清华、上复旦浙大,上最好的学校。哈哈,年轻谁没个任性的时候。于是乎,脑子被驴踢了下,就回奔家乡小镇高复了。刻骨铭心的错误决定有几个,回来高复是其中之一。高复那一年艰辛、艰辛、艰辛(重要的事说三遍),比减肥还要痛苦。没有文体课,没有电脑课,没有草坪,没有休息,班上近100人,桌上摞着半米高的书,所有人只是背、读、做,跟机器一样。而且,我还是个考上重点,去了又回来的人,心里的压力特别大。模拟考考得好是正常的,考得不好就会被异样的眼光看待。每每晚上回到住所,看台灯发呆,想不通自己怎么做出高复的决定。母亲是很反对我回来高复的,但没有听她的意见先忍忍,随着冲动的性子来。回来高复后,父母经常带好吃的,鼓励我熬下去,既然决定了,没路也要走下去。幸运的是,高复时候也有几个好友,偶尔还能聊聊天。心无旁骛,无杂念,认真学习,现在想想,这样单纯的时光也不多。终于高考了,结果考出的成绩还比原来低了三分,哈哈,却感觉如释重负,终于能进入大学生活了。大学毕业后,在第一次申请留学中,我连去尝试牛津的想法都没有,最高名次的学校是爱丁堡大学,后来语言成绩也是惊险踩线通过。在爱大的奋力学习和活动,我的成绩取得了全系第一,课外活动丰富,从主持爱丁堡地区华人春晚到只身前往非洲调研。在学期末,我突然又燃起了申请牛津的念头。可惜,失败了。这样的名校念头在之后忙碌的实习和工作中隐退了。临近毕业,我先到了联合国实习,在韩国办事处,细节可以看我的live ( 如何申请联合国实习和工作 )由于联合国实习的优异表现,我获得了一封导师的推荐信,并开始凭借爱大出色的非洲研究背景和联合国实习经历寻找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又不自觉地去尝试申请牛津的硕士。我已经有一个硕士,但看到牛津,还是难以控制地去申请。我当时跟自己说,事不过三,这是最后一次,进不了牛津,我的名校梦就该醒了。申请后,就放着,没去管了,慢慢不记得了。联合国实习刚结束,我就收到了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offer,担任秘书兼翻译。使馆的工作非常轻松,我们休四种假期,基督徒假期、穆斯林假期、尼国的假期和中国的假期,每天早九晚五,另加午休两小时,收入税后约八千。时间多,可以挣外快,教英语、教外国人汉语,参加各国驻华使馆的各色活动,帮助使馆官员对接项目等等,有多种渠道创收。当然工作中也会有些不愉快的地方,比如中方员工的地位低于外籍员工,工作的内容有时也很无聊,那种每天8小时无所事事的生活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也是难熬的。在三里屯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时会烦恼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另外,作为南方人,对北京的气候也不太适应。不过作为刚毕业的小硕士生来说,工作安定,收入不错,受人尊敬,以后还能回国际组织工作,也挺满足了。但一池水泛起涟漪,因一天早上的一封邮件,“Congratulations”,牛津的offer。说实话,我当时还在睡觉,打开看了看,又回去睡回笼觉。等醒了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啊,高兴得都哭了,从2011年本科毕业到2013年入职使馆,这3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哥有实力有能力踏进牛津的门槛了。多年的梦突然实现,都感觉不太真实!我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父亲念过几年书,还知道牛津是什么,他特别高兴;母亲没念过书,她倒没什么感觉,问了我一句,“你要辞职去再读一个硕士?”这个问题让我沉默了。工作不错,签了三年的合同,刚入职就辞职?根基不稳,之前积累的人脉,出国回来又要重新开始?出国留学费用巨大,特别是牛津剑桥,家里负担得起吗?又是一个硕士,我多要一个硕士何用?25岁了,因为高复已经比别人晚了进入学校和社会,再去读书,出来就更晚了,怎么跟年轻人拼?好多好多的问题,夜夜失眠。父母不太支持我去,宁愿推迟几年再读,不急于一时。几个好友,鼓励我听从内心的想法,趁年轻还能疯狂。决定最后都要自己做的。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父亲问我为什么想去牛津,爱大已经很不错了啊,你将来想做什么?我脱口而出说,因为它是牛津啊,世界名校,我为了实现它,付出了多少努力。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但这样一次体验也许过了就不会再来。这次没成功,将来工作久了,我还是会再试的。我感觉像把心里话一下全部倒出来的感觉,特别爽!过了一晚,父亲打电话给我,他和母亲商量说,既然你一定要进,晚进不如早进,去吧。实话说,家里的支持是我坚定入读的第二动力。之后,我申请奖学金,成功获得了1万英镑,使馆的同事非常支持鼓励我,大使还特意为我写了封工作推荐信,以后还想回来也行。......其实,谈到这里,我想说的是,高考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考察你的学习能力,而高考后的人生更需要你去把握。可能你醒悟的比较晚,在摸索学习之道上走了不少弯路。高考后,你无缘名校,起点低于身边很多人。但是,请记住 没有什么是随便发生的,这些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你那时的失败,只是之前行动、意愿点滴积累下来的结果。与其对这个结果不满而自怨自艾,不如转变心态,把它当作一次改变与历练的机会。就像,到年末了没有完成今年的目标,那就明年继续坚持。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总有一天会到达的。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高考失利,人生还有翻盘的机会。但请注意,这里提到的机会,是一种可能性与概率。这概率的大小更大程度由你的行动、心态决定。这个问题谁都不可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你需要克服对成功与否不确定的恐惧,去坚持,去享受这个过程。突然有一天,也许就走出了一条路,找到了答案。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继续走下去,花儿会继续开放。-------------------------欢迎关注我的live二本高复生到带奖入读牛津 如何申请联合国实习和工作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安慰高考失利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