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价机构

> 问题详情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进行。A.医疗卫生机构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C.中介机构D.劳动保障部门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网友回答(共1条)展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A.专项管理B.计划管理C.特殊管理D.许可证管理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消防设施B.泄险区C.隔离墙D.安全区3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建设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A.5万元以下的罚款B.10万元以下的罚款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D.20万元以下的罚款4按我国最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履行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A.卫生行政部门B.医疗卫生机构C.行业协会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职业卫生网
职业卫生论坛
AQ/T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文章栏目:
浏览次数:
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与内容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T 22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用人单位 employing unit
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3.2 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3.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status quo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
3.4 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5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GBZ/T 244-2010,定义5.1]
3.6 职业病防护设施 facili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7 评价单元 assessment unit
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3.8 职业病危害暴露 occupational hazard exposure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3.9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3.10 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
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4 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4.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4.1.2 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
4.1.3 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1.4 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2 基本原则
4.2.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4.2.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在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期间进行。
4.2.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5 评价依据
5.1 法律、法规、规章
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5.2 规范、标准
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
5.3 基础依据
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卫生有关资料;近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资料。
5.4 其他依据
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6 评价范围和内容
6.1 评价范围
以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场所以及过程等为准,用人单位外包(委)工程,以及辅助生产岗位均应纳入评价范围。
6.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应包括:
&&总体布局
&&设备布局
&&建筑卫生学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健康监护
&&个人防护用品
&&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7 评价方法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辐射防护屏蔽计算、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按照AQ/T 8008附录A执行。
8 评价程序
8.1 准备阶段
8.1.1 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
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后,应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收集的参考资料参见附录A。
8.1.2 编制评价工作方案
在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研读与初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编制依据:按照本导则条款5中的规定编制。
&&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划分评价单元。
&&用人单位概况:简述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正常生产运行情况。
&&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调查内容。
&&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范围、项目、方法、检测地点、采样对象和样品数量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地点等内容。
&&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仪器及车辆准备、经费概算等。
8.2 实施阶段
8.2.1 职业卫生调查
8.2.1.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用人单位概况;
&&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
&&原、辅材料及产品;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用人单位概况:包括用人单位成立时间、地址、投产运行时间、生产运行状况等基本情况。生产运行状况应注重调查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用人单位发生哪些变化;首次现状评价应简要分析自用人单位正式生产以来至此次评价前的历次变化以及现时运行情况(能力)。
8.2.1.1.2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应包括用人单位所在地全年和夏季的风向玫瑰图。
原、辅材料及产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辅料,以及产品、中间产品、联产品、副产品的名称形态、储存和运输方式、年使用量或产量,以及化学品的组成成分等内容。
8.2.1.1.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主要调查劳动岗位、班次、劳动者人数、性别、工作内容、作业方式等。
8.2.1.2 总体布局调查
包括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的位置、有害工作场所和无害工作场所的位置、产生和(或)存在高毒物质工作场所的位置,重点调查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总体布局是否发生变化。
8.2.1.3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
包括生产工艺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序和设备情况,包括设备的名称、数量、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使用状态及分布。
8.2.1.4 建筑卫生学调查
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
8.2.1.5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岗位的分布情况、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及作业方式等。
8.2.1.6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
包括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高温、防辐射等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种类、数量、设置地点、防护设计能力及运行维护等情况;针对可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采用影像资料取证留档,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8.2.1.7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近3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并按制度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是否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以及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等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调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无职业病病例发生;调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病病人;
&&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
8.2.1.8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
主要调查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环境状况及其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等。
8.2.1.9 辅助用室调查
主要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自上次评价以来的变更情况。
8.2.1.10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落实情况等。重点调查上述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
8.2.1.11 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调查
主要对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8.2.1.12 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协助并指导用人单位进行整改。调查原始记录应经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8.2.2 职业卫生检测
8.2.2.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应注意以下事项:
a) 依照GBZ 2的规定确定应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
b) 按照GBZ 159、GBZ/T 160、GBZ/T 189、GBZ/T
192的要求确定检测(采样)对象、检测地点和检测方法,符合个体采样条件的,应优先选用个体采样,并经被采集对象签字确认;
c) 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时段和频次;确定检测仪器;
d) 检测时应对检测地点的气象条件进行检测;
e) 对检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留证,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f) 检测时应记录该时段的生产负荷率、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开启数量及其运行状况、人员操作等情况;
g) 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应经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8.2.2.2 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
依据评价工作方案,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及其性能参数,对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
8.2.2.3 建筑卫生学检测
依据评价工作方案,对用人单位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
8.2.3 职业病危害评价
8.2.3.1 总体布局评价
根据对用人单位总体布局的调查,评价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总体布局发生变化的部分是否符合GBZ 1、GB/T 12801和GB
50187的相关要求。
8.2.3.2 设备布局评价
根据对用人单位设备布局的调查,按照GBZ 1、GB/T
12801等相关要求,结合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评价用人单位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和符合性。
8.2.3.3 建筑卫生学评价
根据建筑卫生学的调查与检测结果,对照GBZ 1及GB/T
12801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用人单位的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符合性。
8.2.3.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应注意以下事项:
a) 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表述;
b) 结合岗位设置、生产工作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开启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或使用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进行分析;
c) 对既往(重点为近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或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8.2.3.5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按照GBZ 1、GBZ/T 194的要求,评价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高温、防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维护、检修的符合性;
b) 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调查和检测结果,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照GB/T
16758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c) 按照GBZ1、GBZ/T 194、GBZ/T 223、GBZ/T
225的要求,分析用人单位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及措施是否具备针对性、可行性,是否满足要求。
8.2.3.6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按照GBZ
188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用人单位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质,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百分率,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以及对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人员的处置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b) 对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应结合劳动者作业岗位及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结果异常原因及与作业活动的关联度。
8.2.3.7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根据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确定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岗位及人员;结合个人防护用品的现场调查情况,综合评价用人单位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配备数量、维护与管理是否符合GB/T
11651、GB/T 18664等标准的要求。
8.2.3.8 辅助用室评价
根据职业卫生调查确定不同车间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对照GBZ
1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结合用人单位人员变化情况,评价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符合性。
8.2.3.9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根据用人单位规模、职业病危害状况、接触人数等调查结果,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b) 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核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评价其内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执行程度。
c)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核实用人单位落实现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各类记录资料,对其内容的全面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d)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对该制度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e) 职业病危害告知: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栏设置和合同告知情况进行描述,综合评价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告知方面是否符合GBZ 1、GBZ/T
203、GBZ/T 225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
f)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的制定,及近3年的落实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形式、对象、人数等进行分析评价。
g)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按照GBZ 158、GBZ/T 203、GBZ/T
225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及日常更新、维护情况进行评价。
h)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说明用人单位是否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结合现场调查情况,核实申报资料的正确性。
i)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及管理情况: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完整性及完善程度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j)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描述用人单位每年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明细,评价其合理性。
k) 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对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8.2.4 给出评价结论
8.2.4.1 分项结论
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进行逐项评价,可参照表1进行判断。
下载:/news/6132.html
相关文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门户网站
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保留所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首选机构--深圳第三方服务机构-我们竭诚为您服务!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
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情况一览表济南(17)序号 1 单位名称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 业病防治研究所 批准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
机构,每年至 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 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b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流程 用人单位委托 用人单位与评价机构签定评价协议,并提供评价所需资料 提交材料: 1、 职业卫生 “三 同时”资料; 2 、工程技术资 料...
三、现状评价报告编制及评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依规、独立、客观、公正 地根据《成都市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 (见附件 2)开展...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职责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企业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组成,确定其职责并履行实施。企业...
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 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8.2.1.10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说 明 1、 2、 3、 ...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职业病机构设置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病现状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