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厂上班已经有半年了员工上班制度不多也就是三四十个人吧,之前的效益还好。

题主国网小鲜肉吧?国网老腊肉匿名来跟你叨嗑几句。&br&从哪里说起呢?想了想,先说两件我亲眼见过的事吧。&br&第一件事是我工作刚一年多时的事。变电站年检期间,一天的工作结束。运行人员逐项验收检修后的设备,边验收边把一些送电时要操作的刀闸合上了。这是严重违规,但当时的管理没有现在“变态”。&br&一面GG1A开关柜,题主现在肯定没见过了,也许在教材里见过。运行人员验收发现柜门闭锁有问题,叫来检修的老师傅处理。老师傅先站在柜前地面上检查了下,觉得锁头有卡涩,外面不好处理,想进到柜内去处理。回头问了在一旁的运行人员:还没送吧?运行人员看看柜顶上的母线刀闸,又看看断路器位置,都在分位,就答:没送。&br&老师傅起身就往柜里爬。那时的人,干活的自觉性没得说。&br&只伸进半个手臂去,一声闷响,一道蓝光,老师傅仰面就往后栽倒在地,两手死死蜷缩在身侧,两腿乱蹬。&br&就躺在离我一米远的地上,面无人色地两腿乱蹬。&br&事故原因:严重违规,无票检修,无安全措施检修。这是母联分段柜,柜顶的刀闸和断路器虽然还在分位,另外一把母联刀闸在另外一面柜内,已经合上了。&br&万幸的是,老师傅没有死。&br&第二件事发生在四五年前。一次事故,过程和这次通报的两起事故几乎一样,组塔倒塔了。不一样的是,你这次只看到通报里干巴巴的官样文字,而我那次到了现场,看到了八位死者横飞的肢体散落了数十米,四散的血肉染红了崭新闪亮的钢芯铝绞线和镀锌塔材。还有,永远不想再看到的,家属们伤心欲绝,痛不欲生的眼泪。&br&事情说完了,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吧。&br&不知道题主入职安全培训时,老师讲没讲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安规的每一条具体规定,就是“严禁”、“不得”开头的那些条文,都是前人的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每一个字句,每一个标点,几乎都是由不止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来背书的。&br&刚知道这话时,我不是很信,觉得夸张了。而现在,我认为这话太真实了,真实到直击灵魂。&br&有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套用一下,在安全管理上,是由严变松易,由松变严难。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br&我刚工作时,安规考试六十分合格。后来变成了八十分,九十分。现在的标准你知道的。&br&为什么?&br&我相信题主你应该能理解。反正,我是打心眼支持的。&br&别的不说,以我刚才说的两件事来举例。虽然倒塔事故至今没有杜绝(但也越来越少),误入带电间隔这种事故,近年来是几乎绝迹了。这有技术进步的功劳(比如现在的中置柜,能进去的都会缩骨功),可国网长期坚持严格管理的作用,不能忽视。&br&回到题主的疑惑。背安规是否一定要标点符号都不能错?&br&我只能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br&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都应该是真正的霹雳手段,菩萨心肠。题主如果不能理解这话,只是因为你见到的太少,而我见过那些眼泪。&br&最后祝题主工作顺利,安安全全。&br&&br&…………8月5日………分割………&br&国网类的问题一向冷清,几乎都是几个人在自娱自乐,我这答案也不例外。&br&今早起床坐马桶上刷我乎,还以为眼花。怎么一夜之间,我这匿名的、原本不到十人赞过的、很小众的答案就有这么一大波人来点赞了?&br&稍微看了看点赞人ID,看到了童公公和螺旋真理等大V。&br&原来如此。果然大V的能量好可怕。但还是没明白,这问题…童公公等人怎么会有兴趣看的(手动擦汗)&br&不过还是感谢鉴赏,但我不取匿,嘿嘿。
题主国网小鲜肉吧?国网老腊肉匿名来跟你叨嗑几句。 从哪里说起呢?想了想,先说两件我亲眼见过的事吧。 第一件事是我工作刚一年多时的事。变电站年检期间,一天的工作结束。运行人员逐项验收检修后的设备,边验收边把一些送电时要操作的刀闸合上了。这是严…
&p&在我刚上大学那会,还没有微信。腾讯那个时候主打的还是QQ,你要挂机升级,从星星到月亮到太阳再到一堆太阳月亮和星星。很多人要开很多种会员,什么绿钻红钻紫钻乱七八糟的,繁复冗杂,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那个时候,老朋友是留存在QQ 中的,想他们了就给他们一个抖动窗口,振一下他们,看他们是不是隐身在线。&/p&&img src=&/1dfc74fdd55edbfe3b354_b.jpg& data-rawwidth=&214& data-rawheight=&1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4&&&br&&p&但是QQ并不方便,在一个智能机不太普及的时代,你用QQ找人是件不靠谱的事,很多不怎么经常在线的,看到消息可能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所以大家都发短信,一毛钱一条,一条最多七十个字。有的时候做班长的要通知件事儿,群发一次长短信,十来块钱就没了。当时中国的几大运营商,单靠着短信,一年躺着都能感觉到钱没完没了地砸到脸上。&/p&&br&&p&除了QQ和短信,有一个聊天软件和今天的微信很像——飞信。现在早就没人用这个了,但是它的功能在当时确实很棒。例如它具备了QQ的功能,不仅可以挂级,两个人也可以在各自的电脑上聊天;它还可以通过飞信电脑客户端直接把信息发到对方的手机上,当然是以短信的方式;它甚至有了现在的微信的雏形,在各自的手机上安装飞信软件,然后就可以用网络进行聊天。这种免费的玩意儿成了当时的主流,关键是各位班级领导发起通知来可以做到肆无忌惮,再也不用担心字数限制和自己的话费了。&/p&&img src=&/cb18dde8bb79b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cb18dde8bb79b_r.jpg&&&br&&p&其实如果飞信在那个时候好好做,我想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微信什么事了。但是你懂的,那是一帮想躺着赚钱的家伙。&/p&&br&&p&一开始飞信屏蔽了其他运营商,也就是说你在电脑端可以免费发短信给使用移动号码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发给联通的,是要收费的哦,还是一毛钱一条;如果你用手机短信回复你朋友发的这条通知,也是要一毛钱一条的;如果你发给的人不是你的飞信好友,还是一毛钱一条哦。这种赚钱模式太容易了,以至于逼迫着用户换成移动的手机号,或者是平白无故的收着高昂的短信钱。&/p&&img src=&/02b12c2cfd6ef77defb25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02b12c2cfd6ef77defb25_r.jpg&&&img src=&/02f6e223bffaf667a356b0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img src=&/dea80023c_b.jp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2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br&&p&后来的事情你知道的,就是微信出来了,把飞信瞬间打得丢盔卸甲。甚至说连短信都几乎打死了。我大概除了收到各种广告以外,有近一两年都没收发过短信了。&/p&&br&&img src=&/5ddfd944643dddae0171ce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ddfd944643dddae0171ce8_r.jpg&&&br&&p&我们做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中国移动当时不屏蔽那些运营商,如果运营商们集体降低通话和短信资费,他们至于现在几乎丧失了短信的全部利润吗?他们至于看着微信又玩朋友圈又抢红包又做自媒体又搞理财又可以移动支付,这些本来都应该是他们的呀。&/p&&br&&p&太想躺着赚钱了,最后的结局就是一点钱都赚不到。&/p&&br&&p&我又想到一个打车软件的例子,滴滴和快的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出租车这一个选项。当时为了打开市场,两边争相补贴红包,总额达数十亿。一边乘客打车便宜了,另一边出租车司机也多赚了。那个时候我打车,司机师傅常自豪的跟我讲:“每月因为这补贴和小费,多赚小一万块。”那种得意,溢于言表。&/p&&br&&p&出租车司机赚到了,可是并没有提升服务质量。挑活、选活、招手不停车,甚至你用手机叫车不加小费都没人理你。&/p&&br&&img src=&/a11bbdd0b16dcc3d2902b6c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br&&p&后来,滴滴他们又推出了专车和快车业务,再加上Uber打入中国,租赁车和私家车入场,你用打车软件,选择多了起来。如果不是为了报销,你完全可以选择服务更好,价钱更低,甚至不怎么挑活的私家车,你再也不用忍受出租车司机那种欺行霸市的态度和确实非常邋遢的卫生状况。&/p&&br&&img src=&/15e1ec5c994c63ede2f199afde6ffee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15e1ec5c994c63ede2f199afde6ffee0_r.jpg&&&br&&p&后来我再叫车,很少坐出租车。偶尔坐一次,出租车司机都抱怨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差不多比过去要少赚三分之一。一边说还一边怪打车软件:“就是让他们闹的,私家车也没有份儿钱,我们怎么跟他们竞争,就该把他们全抓起来。”说着,他也用手机抢单。“现在都没人招手了,都改成手机叫车了。生意难做啊。”&/p&&br&&p&近期,很多人问我楼市的问题,问我经济的问题,其实我都说不太明白,我觉得不能量化分析,因为根本没用。道理都差不多,如果你太想躺着赚钱,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一点钱都赚不到。飞信是这个样子,出租车是这个样子,其实卖地的一样,加杠杆的也一样。&/p&&br&&img src=&/e4c75def3dbd0a95b753ba7f0ca7bb6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4c75def3dbd0a95b753ba7f0ca7bb60_r.jpg&&&br&&p&我看过杀猪,那个每天定时定点喂它的那个人,也是后来拿起刀冲向它的人。这道理颠扑不破,这么多年从未改变。&/p&&br&&p&(作者:刘舒 微信ID:wojiushiliushu 微信公众号搜索“刘舒”)&/p&
在我刚上大学那会,还没有微信。腾讯那个时候主打的还是QQ,你要挂机升级,从星星到月亮到太阳再到一堆太阳月亮和星星。很多人要开很多种会员,什么绿钻红钻紫钻乱七八糟的,繁复冗杂,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那个时候,老朋友是留存在QQ 中的,想他们了就给…
歼20,激励了一代人。嗯,就是我这一代。我的学生时代黄金时光,从初一到大一。歼20从最初爬墙党拍下的纳米图。到如今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前夕。&br&&br&&br&早在歼20出现以前,我就是战斗机的狂热爱好者。深信不疑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战斗机的设计师。在小学时代,卧室里,整面墙上,全部贴满了自己画的战斗机的设计图纸。我把西南书城里所有介绍战斗机的书,全部搬回了家里。一本本乐此不疲的翻看,到后来,我都能够挑出书中的配图错误。常常半夜,睡不着觉。就把那些书拿出来,从头到尾看一遍。梦里所思所想,也变成了战斗机。我浏览了,互联网上每一个不靠谱的网站,来寻找中国四代战斗机的蛛丝马迹。 看遍了每一次CG图。&br&&br&&br&长大以后当战斗机设计师,成为了我前进的原动力。我常常想,中国岂无人乎?从此我开始孜孜不倦的学习。把我从小学时代的一个游吟诗人,硬生生掰成了一个物理狂魔。直到今天,生活虽然仍然时有不顺,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理想。今天,我还在落基山脚下一个美丽的小城里,学习着物理,过着我满意的生活。&br&&br&&br&一切的改变,发生在了2010年末,最开始和以往无数次狼来了一样,网络上出现了几张虚无缥缈的纳米图。但这一次有点不一样,这次并没有戛然而止,越来越多的图片开始浮现。战斗机渐渐露出了全貌,又渐渐变得清晰。一切欢呼的定点在日开始沸腾。那天200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七中并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不过总有人不喜欢规定。那是一个课件,走回教室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胖子奔走疾呼,飞了飞了。即使没有主语,那年,那天,成都人大概都知道指的是什么。当时我心想,德不孤必有邻。但是并没有过度兴奋,因为这一天。已经等待的太久了。&br&&br&&br&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四代机只是一个武器。无数武器中的一个。也只是中国努力赶超世界的一个缩影。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于战斗机如痴如醉的人来说。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坚定不移的相信。中国人也是最优秀的,只争朝夕,终能站上世界之巅。歼20正是这种信念的来源,远比无数次尴尬的政治课有效的多。&br&&br&我没有经历过军迷的黑暗时代。当我能够记事开始,歼10就已经存在了。美国在1970年开始试飞TomCat。当时中国文X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刘少X被迫害致死才几个月。整个国家还沉溺在幻想中。而TomCat直到2006年退役前,都是大洋上最强大的战斗机,纵横三十年,毫无对手。在大洋的这边,战斗机的设计师,被迫害。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才搞定落后TOMCAT整整一代的歼8。面对这种尺度的差距,除了绝望,只能是知耻而后勇。&br&&br&美国虽然不必知耻而后勇,但是也没有闲着。1997年,ATF项目原型机首飞。这架飞机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无疑是一种UFO般的存在。那个就是军迷的黑暗时代。歼10也只是传说中的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军迷的黑暗时代,往往也是国家的黑暗时代。从96年台海危机,98使馆被美国轰炸,到2001年南海撞机。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因为极度的自卑所以自负,变得异常敏感。&br&&br&我曾经在给朋友的聊天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航海时代,我们闭关锁国。全球贸易时代,我们继续闭关锁国。日本人打过来了,居然有400万汉奸部队。日本人走了,打内战。然后又大饥X,XX上千万。这个国家近代史,怎么看画风都有点不对。这国家一次又一次的作死,居然都没有完蛋。其实是因为一直有一群人。作为民族国家的脊梁。以一己之力,试图担负整个国际的重担。李鸿章的极力维护,袁世凯励精图治,常凯申的民族精神,毛的独立自主,邓的实用主义。还有无数像你一样努力的科研人员,流水线上的工人。才有了国家的今天。 中航成飞的人,无疑就是民族国家的脊梁。2006年的一天,央视若无其事的报道了一篇官兵勤学苦练的八股。大家发现,画面里的战斗机似乎有点不一样。后来,2006年被公认为歼10达到IOC( initial operating capacity )。&br&&br&美国从TOMCAT到ATF用了27年的时间。而对我们来说2006年似乎还只是不久前的往事。但是十年如云烟一般的飘散。带走了歼10的老人,也让歼20从论文上的一个梦想,变成了图纸,又变成了一架架原型机。最后,成为了量产型,交付了空军。四代机设计难,配套的系统也毫不逊色。从一篇篇八股文中,我们了解到无数人都在为了这个梦想而默默奋斗。歼8制造时,没有能用的雷达。雷达罩里,装的是配重。歼20的雷达,技术水平不逊于美国的APG77。歼20上的综合光电系统,技术是如此之新,以至于F22都没有这个系统。&br&&br&这个时候,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极度自负的空军,坚信F22能够一敌一百。加上鼠目寸光,只求短期政绩的政府,为了减少赤字,在生产了一百多架后就葱葱关闭了生产线。连续十年的南征北战,从伊拉克到阿富汗,十年连续高强度军费的投入,留下了入侵国家的满目疮痍和今天战斗机机队超期服役青黄不接。又对于自己的技术过度自信,联合整个西方世界,研发了F35这个超级大鸡肋加上坑钱神器。不禁感叹,这个世界真是此一时彼一时。&br&&br&看到这里,中国人很难不自我膨胀。我们也毫无理由这样。走进美国,让我意识到。对于美国的追赶,不能只依靠成飞这样的研究所大力出奇迹,或者几个像马伟明一样逆天的天才工程师。我们相比美国,缺少的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在美国,当实验或者制造产品,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时。他们骂一句shiX或者嘀咕一句fucX就又回去继续努力工作。而在中国,我们常在八股文中读到的是,某某先进,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怎么怎么加班,很久没看到家人,父母去世都不在身边,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怀揣着航空报国的理想,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br&&br& 在美国当有问题成为拦路虎时,大学里的理论研究,到NASA每年花费无数的各项实验,再到厂家的问题解决与反馈。成为了一条闭环作用链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帮助另外两个。而在中国,这样的互动就少多了。我们中国人往往喜欢一些投机的捷径来解决问题。但是科学尝尝证明是没有捷径的。从某设计师的自传中,我们知道歼8作为中国空军,第一种能够空中加油的战斗机,因为设计的原因受油管在飞行时,会发出巨大的噪音。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把飞行员的耳朵堵上。后来部队强烈不满,才逼厂家解决。否则,不知道是否这个隔音要沿用到歼10,歼11,枭龙。也是歼8,因为设计和制造水平不够,造成飞机重量不理想,沈飞的选择,不是改进工艺,改进材料。而是把发动机导轨给雪藏了,来减重。这个直接后果就是地勤人员在维护飞机的时候,难免问候设计师的祖宗及家人。这两个例子都来自于歼8,沈飞难免以偏概全,让成飞和别的厂家一起背锅。但是也能够部分反应中国人缺乏对于科学的敬畏。美国人的解决方法,往往看起来是最笨的那一个。但是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往往被在后来被证明是真正的捷径。在歼8上投机取巧解决的问题,在下一架战斗机上是否能够按照同样的办法投机取巧解决呢? 还是等到下一代战斗机再想办法解决?或着抄袭美国人的解决方案。如果是内在的问题,美国人不告诉你,你怎么抄?&br&&br&&br&最后一个问题,是中美两国同时面对的。只不过,美国是现实问题,中国是态度问题。在中国,航空人,讲究的是航空报国,是敢于奉献。拿着一个月XXXX的工资,只能等着单位分房子,否则这辈子估计都买不起房子。他们在商场里,只能仔细比较,货比三家,选择那些合算的产品。 在餐厅里,恐怕点菜的时候,心中也早就算过了价格。这是一群什么人? 他们是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中学里只怕也是班上前十。他们一边过着这样屌丝的生活,一边攻克着世界上最难缠的问题。连基本的休息也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了总设计师,心脏病发去世。这样的事情,出现之后,我们没有反思。结果也只是多了一个英模事迹。换句话说,中国的航天航空人,更像是一群被压榨的工人。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当他们想退离苦海的时候,一方面以爱国情怀挽留,另一方面,就是各种保密规定。凭空制造麻烦。为什么在2016年,我们还有副总设计师,被人策反。恐怕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的研究成果,价值都是亿级,但是他们的工资,还比不上勤奋的农民工。歼20的造价,预估为10亿人民币一架,但是他的建造和设计者们,还要忍辱负重多久?&br&&br&即便是物质并不丰富的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往往享受的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待遇,住在科学城了,是人人敬仰的楷模。我们这样压榨和忽悠,最多只能骗人一次。今天,谁还能提起,班上成绩最好的那个人,去航天 航空口了?我在密歇根时,一起上微积分课,有一个美国人,每次考试成绩都比我高一点,成为全班第一。我问他大学去哪里,他告诉我去GIT搞战斗机设计。恐怕我们津津乐道的是,谁谁,又去了投行。年薪多少,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长此以往,最优秀的人才,必然会面对航天航空这个巨坑,早早闪开。 我们又能有什么资格和美国一较高下呢? 我们并不如美国富裕,但是目前的工资水平,明显是态度问题。 在美国NASA的平均年薪,作为工程师在7万美元这个级别, Lockheed martin 要低一点。但是和高盛分析师9万美元相比,也不算差的太离谱。&br&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我们必将会面临人才断档。虽然不会像文革造成的人才断档那么严重。 但是这是顶尖人才的断档。今天航空人,60后,70后挑大梁。今天中国90后,00后的人。爱国主义情怀,明显不如60,70年代的人。这个潜在的巨大隐患,必须得到解决。&br&&br&以往的珠海张展,我都想尽办法前去。学校周五放学,我在来回的航班上写着烦人的周末家庭作业。周日晚上,飞回家准备周一开学。如今,歼20,亮相珠海的前夕。独在异乡为异客,追溯着自己的过往。面对着电脑,百感交错。
歼20,激励了一代人。嗯,就是我这一代。我的学生时代黄金时光,从初一到大一。歼20从最初爬墙党拍下的纳米图。到如今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前夕。 早在歼20出现以前,我就是战斗机的狂热爱好者。深信不疑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战斗机的设计师。在小学时代,卧室里…
看到这个新闻,你是不是脑子里涌起了:浪费人才、暴殄天物、腊鸡国企、体制药丸呢?&br&&br&如果是,请你耐心的看完以下的回答,然后你就明白,很多问题,真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企业在其中的角色只是背锅侠和接盘侠,一岗双责。&br&&br&首先,必须强调:我绝对是体制黑,而且很黑。但是在这个清华博士下基层的问题中,浪费“人才”,暴殄“天物”,这个描述是不对的,也是不科学的。&br&&br&试想,假如一个博士在急需发展的情况下被体制招入,又因为某些非专业原因得不到重用,各方面不讨好,被调去看大门,这当然就叫暴殄天物,我们该喷就喷,想怎么喷就怎么喷。然而现状是:国家产业结构要调整,产能也过剩,产能过剩导致发电企业卖不出电,卖不出电就没有新的电源点建设计划,没有新电源点建设输电企业自然也没有扩张的必要性(除非国家主导)。&br&&br&这一串连锁反应如此环环相扣,其导致大规模培养的学生也是过剩的,过剩有多可怕大家心理清楚:过剩的学生,不管你是学霸还是学渣,抬着专业到了社会上也就是富余劳动力了。&br&&br&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连串的坑爹连环,看看到底谁该为这个现象负责。&br&&br&前一段年月,因为中国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就业火热,很多没有开设该学科的学校眼红了。然而,即使在象牙塔这么纯洁的地方,就业率才是跟国家邀功的唯一标准,各位毕业大学生,你们的学校在就业统计上做过多少猫腻,大家心理都清楚,能全身而退的怕是没有几个,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说了,没意思。&br&&br&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因为就业不错,你开设这个专业我也开设,没有硕士点我也申请,好就业我就继续扩招,一下子弄出一大批这样的电气工屌,至于实力如何,培养的人才竞争力如何,就业渠道如何,今后发展如何,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何,人生规划如何,人格是否健全,思维是否辩证,是否充满创新精神,是否具备创业实力。&br&&br&对不起,那不是我学校思考的事儿。&br&&br&电力“人才”连年井喷,几何级数翻倍,国家电力企业就更是叫苦不迭,就因为你叫做电气工程,找不到工作国家第一个就来找我,你要是叫个上天工程多好。国家电网就是一个,作为中国垄断企业这种敏感单位,世界五百强第七,你所有的收入都是人民给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说你是企业,其实你更像政府机关,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别找借口,人民说你是电老虎,你就别说自己是皮卡丘。&br&&br&然而国家电网苦啊,毕竟现在人员编制已经几百万了,技术岗位早就没有那么大的人才需求量了,这种情况,我怎么改革,一万人军队,总不可能5000个军长5000个兵吧?总不可能9000个搞武器研发,1000个上阵杀敌吧?明明我现在就缺几个爬杆的苦力、搬砖拉灰的民工,社会上招两个力气大的,培训一下就能上岗的,结果教育系统年年输送,怎么办?&br&&br&我能说一句:真的不需要人了,真的不需要硕士,不需要博士了,跪在地上磕几个头,然后不收留他们吗?&br&&br&对不起,不行。&br&&br&如果不收留,国家给的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指标,就因为国家电网带头不配合,去年还是99%,今年变88%,二话不说小黑屋走你吧。中国的问责制了不得了,不讲理由,只讲结果,国家领导来了只问一句:“我就问你,这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你能不能给我解决?”&br&&br&“不能?”&br&&br&“换人。”&br&&br&不能说不能解决啊,亲,说了不能解决,那是领导能力不到位,没有别的原因。所以你没见到的很多所谓的“大滑头”领导,都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想想曾经年轻的他们,何尝不是一个对人生充满了幻想的屌丝,何尝不想着小资生活,暗恋的姑娘,可以撸一夜的网红(当然不排除也有那么几个蛀虫,还不至于成为社会主流,不必放大问题)&br&&br&收吧,本科收了还好,“年轻人,锻炼一下吧,我们年轻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br&&br&你看,多么苍白的说辞,小学生都骗不到了。然而再苍白好歹也是个理由,不然咋说呢。&br&&br&硕士博士怎么安排呢?一个萝卜一个坑,瞄准四五十岁的技术骨干,说一句,大哥啊真抱歉,来了几个博士硕士,你教教他们,传授完东西以后,你去爬电线杆,搬砖吧,毕竟你学历不行,社会还是年轻人的,让年轻人上吧,他们比你更有希望。你不怕气的这些一身病的老汉当场暴毙么,付出了一辈子,换来了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结局。&br&&br&更可怕的是,人才还不好培养,处理一个故障需要很多年的工作经验,没有李永乐培训用书,没有检修最后三套题……急也急不来。&br&&br&&br&事情到这里就卡住了,最难的难题到了企业,被用一个极端不讨好的方式解决了,什么211,985,负面影响因素,筛选压力全到转移到了学校牌子,学历等莫名其妙的地方,这个锅企业不敢背啊,哪怕是他们只想要两个身强力壮能熬夜的家伙,大环境下的筛选公平性这条红线不能丢,最好是国家再来个986 213大学建设,进一步紧缩精英人才,那么企业招生压力会小更多,毕竟实在是装不下了。&br&&br&新入职的新员工,在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居然去爬杆了。&br&&br&然后他一下子就蒙逼了,我居然是爬杆的?居然是爬杆的?是爬杆的?&br&&br&这么严格的要求,这么高的门槛,我打败了这么多竞争对手,最后居然就是来爬杆?&br&&br&哪个人心理能平衡?&br&&br&上知乎一搜,发现感触相同的人好多,一问出路,大家都不知道,毕竟学校时候,没教别的啊,甚至老师都会说:你们以后就是去电厂/电网的。&br&&br&创业?&br&&br&不好意思,我想问问哪个学校还着重培养EE学生的创业思维……难道不是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吗?这还是毕竟负责任的名牌大学。&br&&br&找工作的事儿结束了,一大批新人奔向了新的岗位,一大波抱怨满天飞,腊鸡国企歧视女生,去XX局要关系,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的薪酬比例再一次被稀释,但是还好,大家都有饭吃,毕竟世界500强。&br&&br&今年学校一统计,学校电气工程就业率99%,校领导脸上乐开了花,赶紧啊,写进明年高考的招生简章中去。这数据,明年不扩招都不符合学校发展战略啊。&br&&br&高三的鲜肉们懵懵懂懂,一看就业率如此高,再一搜国家电网,哇撒,世界五百强第七耶,于是瞬间把它和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联系在了一起,成为CEO,迎娶白富美的念头涌上心头。&br&&br&来吧,高考战场上杀个痛快吧少年。&br&&br&赢了高考,赢了考研,面对下坡的电力工业,却始终不明白自我定位。&br&&br&一群学EE的人天天内战,弄这个排名,那个四虎二龙,地区还要排名……北京都要来个top5意淫……&br&&br&然后就是面对清华博士在基层的事实置若罔闻,自我麻痹,心里十有八九想着:“这博士绝壁呆子,不会拍马屁,不会做人,提得那么慢”。然后打开知乎搜几个问题:“国企怎么和上级搞好关系”,“国企里提拔要怎么努力”,“在国企怎么才能当领导”,“当国企领导需要一些什么素质”&br&&br&————————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成为了废人,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然后被后来人讨厌着,正如你曾经讨厌他们一样。&br&&br&一种循环。
看到这个新闻,你是不是脑子里涌起了:浪费人才、暴殄天物、腊鸡国企、体制药丸呢? 如果是,请你耐心的看完以下的回答,然后你就明白,很多问题,真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企业在其中的角色只是背锅侠和接盘侠,一岗双责。 首先,必须强调:我绝对是体制黑,而…
我们只是说,因为英国无视印巴裔及黑人的人权,不给印巴裔及黑人生活区配置足够的治安保障,导致印巴裔及黑人长期只能生活在伦敦治安相对较差的区域。&br&&br&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醒本国公民在旅游时避开这些由于英国政府无视公民基本人权导致的低治安水平的区域是应尽的责任。同时我们也敦促英国政府,正视自己国家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为每一个公民——不论他的人种或血统,提供足够的人权保障。
我们只是说,因为英国无视印巴裔及黑人的人权,不给印巴裔及黑人生活区配置足够的治安保障,导致印巴裔及黑人长期只能生活在伦敦治安相对较差的区域。 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醒本国公民在旅游时避开这些由于英国政府无视公民基本人权导致的低治安…
这个消息一爆出来,我第一时间想起之前北京卫视《超级演说家》的选手李帅的故事。&br&他是个残疾人。今年5月,他在哈尔滨机场乘坐四川航空的航班,办理登记手续和申请轮椅时,机组人员以“&b&上飞机要上台阶,地勤人员不能“碰他&/b&”“为由,说他“不适宜登机”,并且拒绝了他的轮椅申请。最后他被迫退票改乘高铁。&br&可能他人微言轻,这件事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我却一直记得。&br&&br&我也曾经做过六个月的残疾人,出行必须使用轮椅或拐杖。2014年,我坐国航的飞机去莫斯科,带着医院开的出院报告去登机,但首都机场不允许拐杖登机——“我们怎么知道你拐杖里有没有藏砍刀”?这个我表示充分理解。于是跑去找航空公司看能不能帮忙申请轮椅,对方的回复一直是模棱两可,折腾到快登机了还是没个准确答复。最后我表示算了我自己走上去吧。于是国航派了个小妹一路跟在我后面,看着我吭吭哧哧地爬上扶梯,坐到座位上才走。我全程没提出让她扶我一下,而且我觉得,即使问了估计她也不会扶的,何必麻烦人家呢。&br&从圣彼得堡回国的时候坐的是阿联酋航空的飞机,在迪拜中转。机票比去程国航的直飞便宜了将近2000RMB。到了阿联酋航空的柜台,他们专门派了一个空姐帮忙跟机场借轮椅,一路推上登机口,扶着我找到自己的座位。起飞后一个空乘人员又跑问我会不会腿不舒服,要不要去洗手间。我连忙说谢谢不用麻烦。对方离开了不到五分钟又回来了,说公务舱还有空座位,那边可以休息的更好一些,让我起身扶我过去。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到了迪拜后,他们也是和机场方面,还有迪拜-北京的工作人员交接好了才离开。&br&一样都是拿工资的,谁都没义务做这些事。但态度就体现在细节里。&br&&br&如今我已经痊愈。但经历这次出行之后,我始终为我国的残疾人感到心寒。我在首都机场租轮椅时,有个女工作人员就极其鄙视的来了一句:“&b&都不能走路了还出国!&/b&”。难道弱势群体就活该呆在家里、不许出门?我国有几千万的残疾人,从前健康的我,却从来没有想到,他们面临的是这样的现状和大众的眼神。&br&&br&最后,幸亏这记者哥们是肠梗阻,要是心脏病,估计早挂在飞机上了。当然假设这哥们真挂飞机上了,南航员工也只是按规章制度办事,从法律上来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从道德和良心上来说,你们未免也有些太冷漠了。
这个消息一爆出来,我第一时间想起之前北京卫视《超级演说家》的选手李帅的故事。 他是个残疾人。今年5月,他在哈尔滨机场乘坐四川航空的航班,办理登记手续和申请轮椅时,机组人员以“上飞机要上台阶,地勤人员不能“碰他”“为由,说他“不适宜登机”,并…
我,三本野鸡大学毕业,东北某省地级市电网员工,工作第二年提为区分局副局长,副科待遇,配专车及司机,年到手20万左右,因为我爸当地电网二把手。&br&我们同一年入职的,市网带编一共就招了三个人,一个是名牌大学电气自动化的,另一个高中学历,女兵退伍,因为她爸是省网领导。&br&现在那个名牌大学的在我手下当个专工,唯唯诺诺,一脚踹不出两个屁。&br&高中学历那个一年到头看不到人,工资奖金照发,偶尔开着奔驰小跑来开个会。&br&对了,我升职的时候,也看学历,我去华北电力大学刷了个研究生,没去上过课,考试去过。&br&&br&你问我公平是什么?&br&呵呵,我表姐985金融系毕业,在银行当柜员5年了,她同一批入职的一个小伙子两年前就当二级分行行助了。&br&因为他爹是省行大行长。&br&中国现在就这么回事吧。&br&…………………一条有爱的分界线………………&br&解释一下哈,电网第一年都是培训,当时我们100多号来自各个地方的电网新员工集体拉到东部某省培了近一年,基本上算是玩着混过去了,我上文“第二年&其实是工作的第三年,因为培训实习那一年确实是轻松,没当成工作。有些电网人在下边提到了,我就解释一下。&br&&br&还有啊,区分局副局长是科级,有些还是副科,职级真心没多高,比起关系户当公务员动不动30来岁当副处那帮人,我们还是低调的。给2货普及下:科-处-局。&br&&br&另外,书记不管实事,在电网人心里,没把书记当作几把手去排序,底下有个装明白的2货说二把手是书记,我都无语了。还说什么争一个县电网的班长需要省网的人出来打招呼…好吧…毕竟找一个看大门的保安都有可能是一把手的亲戚不是?&br&&br&还有个爱的使者问是不是民营电网,我爱你,么么哒!&br&&br&……………一条正义的分界线………………&br&有很多正义楷模,道德卫士在底下抨击我,就差逼着我去谴责我爹了!你们敬爱的大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爹,能20多就官居正县?怎么不抨击大大啊?非要把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交给我吗?!臣妾做不到啊!&br&……………再来一条分界线……………&br&有的人真奇怪,和他说几句实话,他一副“我不信我不信人家不信嘛&,还有一个答案上来就嘲讽我,呵呵,竟然还说电网只招985211,行吧,我不再争论了,你们就活在幻想中吧,祝你和你的985同事们工作愉快。&br&…………………最后一条人间大爱分界线…………&br&我这脾气还是忍不住,鉴于很多电网的人纷纷来装白莲花,我索性再说最后一句!&br&市局的专工是副科吧?!毕业一年半先升个专工,然后等一年不到,调到下边较偏远的区县分局当个业务副局。这种事在基层电网少吗?呵呵,几乎随处可见吧!话说到这份上,电网小白们就别再来爱的抱抱了,祝你们活在“电网绝对不靠关系,亲属严格回避&的幻想中好好工作,为咱们电网贡献力量!&br&……………讲讲日常小事,让你们感受一下…&br&省网领导要来区分局视察,市局领导让我汇报工作。我觉得是个表现的机会,想搞个ppt汇报。可是我也不会做啊,我就对小张(和我同一批那个985大学的)说:张,做个ppt,我汇报用。&br&过了两天,张把ppt给我了,我一看,呵!各种图表,各种数据,非常详实,有几页还加了过渡动画。我看他那几天眼睛通红,肯定是熬夜赶ppt的结果。&br&本来想拿着ppt去汇报,结果又一想,分局从来汇报的时候没用过ppt,我要是用了,让兄弟分局怎么想?说我出风头?说我务虚?&br&寻思半天,直接把ppt拖回收站了。&br&&br&去年元旦,局里照例要开年会,自由分组,准备节目,关系女缠着小张,要和他一组。办公室开个小会,把年轻的活跃分子们都叫来研究节目,关系女说自己从电视看一个什么西北腰鼓挺震撼,非要我们表演那个。&br&领导也挺感兴趣,同意了。关系女开完会就跑了,具体工作自然落到小张身上。他这借服装租道具,带着一帮基层员工排练,忙得不亦乐乎。&br&临近年末,局里通知,八项规定严格执行,今年年会取消。&br&看着小张撅着屁股搬腰鼓,抬道具,准备还回去的样子。我一点同情都没有,反倒很坦然。可能习惯了吧。&br&……………………………………………………………&br&有很多人留言,东北药丸!各位,你们关注错了重点好吗?电网在江浙,在华南,在京津,也是靠关系的好吗?!&br&&br&这个答案写完几个月之后,忽然评论点赞暴涨,哪个大v转了?&br&&br&有不少人表示可怜小张,那个…说句实话,你可能不爱听:作为电网员工,小张比大多数人生活好太多了,可怜小张之前,先数数你自己钱包里有几个硬币吧…
我,三本野鸡大学毕业,东北某省地级市电网员工,工作第二年提为区分局副局长,副科待遇,配专车及司机,年到手20万左右,因为我爸当地电网二把手。 我们同一年入职的,市网带编一共就招了三个人,一个是名牌大学电气自动化的,另一个高中学历,女兵退伍,…
附上今年的新闻&a href=&///?target=http%3A//.cn/hdmobile/tpxw/899bfd343786beefb.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dmobi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tpxw/899bfd343786beefb.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题主真是太年轻。。。&br&中石化整个集团每年因为偷油损失至少十几个亿。&br&你以为真是村民拿个锤子在输油管上打个洞这么简单呀。&br&都是团伙作案呀,一般胆子小的,延着主输油管到某个山沟沟里,把输油管钻个洞,直接再装上一个阀门(类似于消防栓一样的)每天凌晨开着油罐车来接油。等发现可能都几个月了。&br&狠一些的,直接找那些在山沟沟里的油井,把看井值班室的电话线一剪(山里没信号),门一堵,门下塞1000块钱加上一个刀片,直接开着油罐车对着井口偷哦。。。&br&更狠的,看你们油田在哪打井,隔条马路我自己也打一口,对面是油田正规的大磕头机,另一边就是小的私人磕头机。(这是哪个地方干石油的应该都知道。)&br&&br&可知道靠着这些偷走的油,养活了山东多少地炼。&br&&br&&br&上图&br&牛逼的山东人民偷气,直接扛着炸弹回家。(添加一下,有人在评论中说这种属于伴生气,我在这说明下,我只是没找到在输气管道偷气的图而已,真实情况是胜利每年过年前都要弄次打击偷气的大型活动,因为农村也要烧气取暖,打洞活动更加猖獗,甚至会导致东营小区供暖用气都无法保障的。)&img src=&/1b85d373e0cdcdf86c7d040b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1b85d373e0cdcdf86c7d040b_r.jpg&&&img src=&/5e415adbbdcead31d2f74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5e415adbbdcead31d2f74_r.jpg&&&br&一伙专事偷盗石油的“油耗子”再次破坏了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输油管道。损坏的管道方被修复完毕,现场泄漏的原油就达十几吨,而被“油耗子”盗取了多少原油就无法统计了。周围河道的数百平方米区域已惨遭原油污染。污染还需要油田花钱治理。&img src=&/21ec8fa9017bdd80da6b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img src=&/0d50edab88cf8ef6ffc6e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油耗子”租下来的其中一个院落中,有一条输油管线,挖开输油管线上覆盖的泥土,在管线上打上眼。油耗子设计的偷油过程,远没有这么简单,他的盗窃在另外一处院落中实施。租来了穿管机,用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就用一根管道把相隔200米的两处院落从地下连接了起来,中间还穿过了另一处院落。原油从第一个院落的管道中流出,从地下流过200米之后,在另一个院落的阀门中汩汩地流出,一罐一罐被拉走。盗窃原油,就这样在地下隐秘地进行。&br&&img src=&/398cac544b086ea0adc7e9a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398cac544b086ea0adc7e9a_r.jpg&&&img src=&/34c1d7ccdac128debd5fc8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34c1d7ccdac128debd5fc8_r.jpg&&
附上今年的新闻 题主真是太年轻。。。 中石化整个集团每年因为偷油损失至少十几个亿。 你以为真是村民拿个锤子在输油管上打个洞这么简单呀。 都是团伙作案呀,一般胆子小的,延着主输油管到某个山沟沟里,把输油管钻个洞,直接再装上一…
前言:&br&如果我没看错,题目应该是:“中国高铁技术真的是世界领先的吗?”,而不是“中国高铁技术的国产化率是多少?”吧?&br&那某答案拼了命论证中国高铁技术国产化率,又是什么目的呢?&br&&br&==========================开始正面回答问题=============================&br&一、我国运行中的高铁系统,是世界领先高铁系统&br&里程上讲,我国高铁吊打全世界;&br&速度上讲,武广、郑西和沪杭曾经的时速350是世界高铁实际运营的最高纪录(先骂一遍某阻);&br&同时,380AL创造的486.1、380BL的487.3是实际运营车辆创下的最高纪录(当然,BL跑这个纪录的时候还是经过了少许改动,不过也可以算作实际运营车辆)。&br&&br&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高铁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可以用奢华二字来形容的线路。&br&接受 &a data-hash=&24f50cb7c7b& href=&///people/24f50cb7c7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4f50cb7c7b& data-hovercard=&p$b$24f50cb7c7b&&@小狼CHARLES&/a& 的建议,先简单说两个评价线路水平的指标(不是唯一指标,只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br&1、线间距:及双线铁路中左右两条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线间距越大,会车时产生的影响就越小,因此能接受更高的速度;&br&2、&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HyqdfD_Tm4LBjvqKNLOW4p_gNVFMn2WbwEfw3nmyQwrSGFvQ0eT4mkxiULnwAwe4KewKZ78rC4Z4BgDyP5eY1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最小曲线半径&i class=&icon-external&&&/i&&/a&:简单点可以称作“转弯半径”。半径越大,弯道越平缓,也越能接受更高的速度。&br&&br&京沪、京广、沪杭、宁杭等标准350线路的标准如下:&br&线间距5.0米&br&最小曲线半径R=7000米&br&&br&而看看隔壁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线间距4.2米,其他各新干线(不含迷你新干线)4.3米;&br&R=4000米&br&&br&这个标准在我国,连250都达不到(250的标准是线间距4.6米,R=5500米)&br&&br&所以,可以想象,拼了命利用摆式列车冲击时速320和360的日本人,看到我国的高铁线路,是怎么样一种羡慕嫉妒恨了吧。&br&&br&所以,稍微夸张一点的话,可以说:与其他行业相比,高铁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领先程度最高、最能令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行业之一。&br&就我自身,也时不时听到日本人当面对于我国高铁的称赞,那时候的感觉……&br&&br&二、高铁技术如何?&br&很简单,我国高铁目前掌握的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原因无他,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br&CHR2引自川崎的E2-1000平台固然有点老,但也并非过时,日本人自己还在运行着;&br&CRH3C、380BL基于ICE3平台(关系略复杂,不展开讲),这是西门子目前最新的平台;&br&CRH380D,是庞巴迪Zefiro380平台第一个具体化了的列车型号,也是最先进的列车之一。&br&&br&线路上不用讲了,天朝的架桥铺路能力,在经过了数十年来大规模的建设之后,已经达到了逆天的水准,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精度都可以说世界领先。&br&&br&而目前我国高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认为来自规模和集成两个方面。&br&规模很简单,京沪、京广这样的线路长度,是别的国家没有的(东海道+山阳不过800多KM,京沪1318KM,京广2118KM)。因此,具备对高铁长距离持续高速运行能力进行测试的,只有我国;&br&集成方面,能够让全球各优秀高铁列车同台竞技、实现取长补短的,只有我国。同时,我国在输出高铁时,能够实现从土建到列车、信号系统等方面进行打包输出,提供一次性解决方案。&br&&br&三、高铁技术就此能领先下去吗?&br&不能盲目自大。&br&上面已经说了,我国目前的领先,主要是基于超大规模和博采众家之长,但在技术储备方面,恐怕不能说已经领先其他国家,甚至,还可以认为依然需要追赶。&br&高铁,是一个系统。是线路、列车、信号系统和人的有机结合。&br&线路不用多说了,我国目前的技术基本是领先的,而且暂时也看不出被赶超的迹象;&br&信号系统我不太了解,不敢多说。引用一句维基的解释:&b&中国列车控制系统&/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B%25B1%25E8%25AF%25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语&i class=&icon-external&&&/i&&/a&:&b&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b&),简称&b&CTCS&/b&,是&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8D%258E%25E4%25BA%25BA%25E6%25B0%%%25E5%E5%259B%25BD%25E9%E9%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铁路&i class=&icon-external&&&/i&&/a&参照&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AD%%25B4%25B2%25E5%E8%25BB%258A%25E6%258E%25A7%25E5%%25E7%25B3%25BB%25E7%25B5%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洲列车控制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并结合&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国情构建的技术体系。(&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5%E8%25BD%25A6%25E6%258E%25A7%25E5%%25E7%25B3%25BB%25E7%25BB%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列车控制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br&列车方面,前面已经说过了,CRH380系列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列车之一。&br&顺便卖句私货:虽然380BL和380D现在出镜率较高,但真正引进后被吃透的,反而是E2平台。四方厂真的尽心了。&br&&br&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我国在列车技术上的储备,还不能说世界领先。&br&380BL也好、380D也好,都是基于国外公司开发的平台;&br&380C/CL是3C和380BL的后续发展;&br&380A/AL虽然外形变化很大,但还是不能和E2完全脱离关系。&br&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实际运营着的最高水平的列车,尚没有我国独立正向开发的车型。&br&当然,如果不是某阻强压着CIT500不给实验,那么说不定我今天就可以在这里说:我国已经拥有了独立正向开发世界最高水平高铁列车的能力。(再骂一遍高阻)&br&&br&另外,我国在高速摆式列车技术上,尚且没什么表现。&br&当然,主要原因是没有必要。&br&因为,当前的豪华线路水平,即使不用摆式列车,也能实现时速350。&br&但如果将来进一步提速呢?&br&隔壁日本在4.3m线间距、R4000的线路上,利用E6摆式列车冲到了时速320。&br&我国目前有没有列车能在同等线路上跑到320?&br&不好说。&br&&br&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前几年的降标潮,一批原计划350的线路已经降标到了300乃至250(第三遍骂高阻),此外,还存在合宁合武、沿海等早期建设的250线路。将来,当政策原因消失以后,这些线路总是要提速的,那时候,我们能不能拿出来相应的技术,在线间距4.6m、R5500、均衡超高220左右的线路上实现300乃至350?&br&至少目前没有相关消息。&br&早年引进的X2000也没有后续发展车型。&br&所以,在我国拿出高水平摆式列车之前,尚不能说我国在列车上已经领先其他各国。&br&当然,还是要再强调一遍,我国目前来说,对摆式列车的需求不高,因此不太会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这也很正常,恢复350才是当务之急(最后半句是私货)。&br&&br&此外,在高铁的运营方面,和日德法相比,我国的运营模式和调度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方面我不太懂,有请大神们回答) &br&&br&四、为什么要泼冷水?&br&原因很简单。&br&不可盲目自大。&br&早几年高铁刚出来的时候,一片批评声和质疑声时,车迷们百般解释我国高铁技术非常先进,但没多少人听;&br&现在,社会上对高铁越来越持肯定态度,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以高铁为豪。同时,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些人,认为我国高铁技术已经吊打全世界。&br&这样的过度吹捧,对我国高铁的后续发展有害无益。&br&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肯定成绩、不放松向前的脚步(前几年的波折耽误了很多时间),才是我国高铁技术不断进步、一直保持领先的前提。&br&再强调一遍,高铁是我国的骄傲。&br&原华夏荣光传遍世界。&br&&br&最后副一个很多年前自创的对联,供诸君一笑:&br&万里神州皆跨越&br&和谐社会现曙光&br&横批:君志长留(鸣谢 &a data-hash=&be5abceec310f234d6baab& href=&///people/be5abceec310f234d6baa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布鲁斯凯奇& data-tip=&p$b$be5abceec310f234d6baab& data-hovercard=&p$b$be5abceec310f234d6baab&&@布鲁斯凯奇&/a&&a data-hash=&3c89c84fd5a372a6b862b& href=&///people/3c89c84fd5a372a6b862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十年毛寸& data-tip=&p$b$3c89c84fd5a372a6b862b& data-hovercard=&p$b$3c89c84fd5a372a6b862b&&@十年毛寸&/a& )
前言: 如果我没看错,题目应该是:“中国高铁技术真的是世界领先的吗?”,而不是“中国高铁技术的国产化率是多少?”吧? 那某答案拼了命论证中国高铁技术国产化率,又是什么目的呢? ==========================开始正面回答问题=======================…
写完这个回答后,我的状态是这样的。。。&br&&img src=&/6bc06e3cb939e477b0a46_b.jpg& data-rawwidth=&227&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7&&这可能是本人目前为止在知乎写得最费劲的一个答案&br&&br&话说十代思域在2015年11月北美上市,1.5T指导价$22,200——$26,500美元(约合14.37万——17.15万人民币),消息一出,美国各路汽车媒体炸了。&br&&blockquote&&p&“全新思域有着更低的车身,整体造型看起来很不错,加上全新设计的LED大灯以及铝合金轮毂,使其在众多中级车型中脱颖而出。”——《Automobil》&/p&&p&“全新思域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全新面貌极具运动感,有着更宽敞的内部空间,更大功率以及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还不失驾驶乐趣。”——美联社&/p&&p&“为了更好地降低噪音,全新思域采用了新的车身密封技术,使其车内空气泄漏降低58%,再加上嵌装声学挡风玻璃和三重式密封车门,大幅降低了本田各个车系一贯被诟病的风噪。另外,得益于全新的Fastback风格的造型,以及思域车系首次使用的全封闭式的车底,第十代思域的空力动力学效率提升了12%。”——《美国消费者报告》&/p&&p&“2016款最值得购买车型”——《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p&&/blockquote&&p&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近几年来还没见过哪一款家用车会得到这么多媒体的一致好评,肯定是集体充值!美国这些媒体绝对是收了钱!!!&/p&&p&但国内车迷都实事求是,对这些虚的形容词都不感冒,大家都盯着一个数字 6.8 。美媒实测思域1.5T
0-96KM加速6.8秒,也有技术比较水的媒体测出7.2秒来,这个6.8秒是什么概念呢?之前被誉为“性价比神车”卖19.98万元的9代思域SI,20万不到可以买到本田2.4l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而且后期优惠幅度大的吓人,性价比的确还是不错,国内实测0-100成绩是大概是6.9秒,现在本田自家的买菜版1.5T发动机和之前高性能SI版2.4发动机加速成绩差不多?这是什么节奏?&/p&&img src=&/88acfd79e1f9ad8ac49cfb6b963edd36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88acfd79e1f9ad8ac49cfb6b963edd36_r.jpg&&&br&好吧,9代思域SI只提供手动挡就是个二货,销量渣渣,没什么可比性。国内性能小钢炮的大哥大还得看指导价23万的“神车”大众高尔夫GTI,2.0T百公里加速6.6秒。什么?10代思域的1.5T加速成绩和大众的2.0T成绩只差0.2秒?这……真的符合物理定律吗?这里面肯定有阴谋!&img src=&/bcc7eaa0d8f9ac41521e9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bcc7eaa0d8f9ac41521e9_r.jpg&&&br&&p&更要命的是1.5T版本自动挡的思域在美帝的起步价只要$22,200美元(约合14.37万人民币),只要买菜车的价格,就能跟20万级别的性能钢炮一起玩耍?这也太扯了吧。&/p&&p&所以,网络上涌现了个几个的猜想:&/p&&blockquote&&p&“国内这油品,发动机来到国内性能肯定要缩水,能进8秒就不错了”&/p&&p&“东本这个猪队友,看看配置缩水多少再来说话”&/p&&p&“美帝车价全球低,国内价格肯定要往上走”&/p&&/blockquote&&p&高小强觉得以上的话还真不是酸葡萄,目前很多合资车型,甚至进口车型,中国版和美版的配置简直就是天渊之别,而且往往是中国版在安全配置上的减配特别严重,以上这些让人很泄气的猜想其实都很有道理啊。&/p&&p&4月12日,10代思域1.5T版本国内上市,售价12.98-16.78万,这一下子又轮到国内的媒体圈炸了,各种赞歌各种厚道各种好评。&/p&&img src=&/3f368dda7bb9ef1ab5bccd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3f368dda7bb9ef1ab5bccd_r.jpg&&&br&慢着,这国内自动挡起步价13.9万元,万恶的美国还要卖14.37万呢,美国是世界上车价最便宜的地区,同款车中国售价一般来说同等配置肯定要贵上不少,这肯定是哪里有问题,我们来看看性能配置到底有没有缩水?&br&&br&&p&我们来看看美国和中国的官网配置单&/p&&p&&a href=&///?target=http%3A///civic-sed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 Honda Civic Sedan Over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72da5e1501acc6b696d9_b.jpg& data-rawwidth=&1901& data-rawheight=&9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1& data-original=&/72da5e1501acc6b696d9_r.jpg&&&br&&br&&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东风Honda-CIVIC(思域)&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6ddab56b7c6a993c015c0cd60fd4341e_b.jpg& data-rawwidth=&1903&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3& data-original=&/6ddab56b7c6a993c015c0cd60fd4341e_r.jpg&&&br&&br&&b&1、不同配置定价:中美版本基本一致&/b&&br&&img src=&/8eb50af85cb09cf45cb5_b.jpg& data-rawwidth=&1157&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7& data-original=&/8eb50af85cb09cf45cb5_r.jpg&&&br&&img src=&/20d2bfaffc8c5b3a906969_b.jpg&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0& data-original=&/20d2bfaffc8c5b3a906969_r.jpg&&&br&&img src=&/fbe8e5fa55cc_b.jpg& data-rawwidth=&1883& data-rawheight=&8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3& data-original=&/fbe8e5fa55cc_r.jpg&&&br&回头看国内版本,自动挡高中低三档配置价格都和美版非常接近,除了中配以外,都比美版指导价稍低。国内还多出一个款12.99万的手动豪华版。&br&&br&&p&&b&2、动力性能中美数值完全一致,美版发动机16万公里免维护,中版可加92汽油。&/b&&/p&&p&美版的性能标注非常全面,连涡轮增压值都标了出来&/p&&img src=&/7bbe6f9740dfc9aa0783edc7fb6e1708_b.jpg& data-rawwidth=&1194&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4& data-original=&/7bbe6f9740dfc9aa0783edc7fb6e1708_r.jpg&&&br&美版配置表里有个细节,10万英里免维护(不含油液和滤芯),也就是说在美国,本田这个1.5T发动机16万公里内斗不需要更换火花塞和正时链条,对于保养昂贵的美国人应该是个不错的卖点。&br&&img src=&/deab129e8ac971c81e4b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deab129e8ac971c81e4b_r.jpg&&&br&&p&中版的无论发动机规格和功率、扭矩、最大功率/扭矩转速范围都和美版完全一致,不一样的是手动挡多了6牛米的扭矩,达到226牛米,加上手动挡的直接输出,加速的冲击感估计会很吓人。&/p&&img src=&/351c0fbaceefb729b4cbf1_b.jpg& data-rawwidth=&1875&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75& data-original=&/351c0fbaceefb729b4cbf1_r.jpg&&&br&&br&虽然性能这么强悍,中版也只需要加92以上汽油就OK了。&br&&p&&b&大家关心的0-100KM加速成绩:&/b&&/p&&p&&b&汽车之家实测7.09秒&/b&&/p&&p&&b&太平洋汽车实测7.21秒&/b&&/p&&p&&b&新车评实测7.1秒&/b&&/p&&br&&b&相比美版的0-96KM,6.8秒,中版还真没缩水&/b&&br&&br&&br&&p&&b&3、安全配置,中美基本一致,中版中低配少了盲区显示,美版低配可选装更多电子辅助装置。&/b&&/p&&p&中版和美版的被动安全配置几乎完全一样,1.5T所有配置标配6安全气囊,前排自动预紧安全带,后防撞梁,都是全系标配。&/p&&p&主动安全方面,除了安全超感系统之外,四个配置主动安全性一致,倒车影像、雷达、胎压监测、车身稳定系统,日行灯、坡道辅助、自动电子手刹,同级算非常厚道的了,手动挡估计是基于安全考虑不提供远程启动,&/p&&p&中美版本都是顶配有安全超感系统(主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自适应巡航),但美版非顶配也可以选装安全超感,也就是说你买最低配也可以有顶配一样的安全效果,这点比较赞。中低配不提供安全超感系统选装。&/p&&br&很多车型进入国内都削减安全配置的事儿在十代思域上没有发生,这点非常厚道!安全配置单长的吐血,配置级别超出主流A级车,已经向入门豪车高配看齐,&br&&br&&p&但还是要批评东风本田!盲区显示系统为什么缩水了?美版1.5T三个版本全标配,中版只有顶配才有,这个不厚道啊!!!其他安全配置都做得这么好,就差这一哆嗦都不好好做,是觉得中国人变道都不看后视镜吗?&/p&&img src=&/ca7efd98df20e9cd4af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ca7efd98df20e9cd4af9_r.jpg&&&img src=&/ae96ecfb58eec436c3b865e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ae96ecfb58eec436c3b865e_r.jpg&&&p&中版&/p&&img src=&/a357d7c484f25fb7600d8ccaef0b3f5f_b.jpg& data-rawwidth=&1320&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0& data-original=&/a357d7c484f25fb7600d8ccaef0b3f5f_r.jpg&&&br&&p&美版&/p&&img src=&/1d977bd99d74ab56bca3_b.jpg& data-rawwidth=&171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10& data-original=&/1d977bd99d74ab56bca3_r.jpg&&&br&&p&&b&4、舒适配置,中版减配后排中间头枕、座椅加热,顶配增配后排出风口&/b&&/p&&p&中版全系减配后排中间座椅头枕!后排中间座位没有头枕乘坐身高160以上的人,被追尾极易造成颈椎骨折!死亡率极高!为了几十元的成本搞出这么恶心的事情,建议厂家亡羊补牢啊!&/p&&p&美版&/p&&img src=&/c899bb8ffdbd2a40f46e727d86f2516c_b.jpg& data-rawwidth=&1369& data-rawheight=&7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9& data-original=&/c899bb8ffdbd2a40f46e727d86f2516c_r.jpg&&&p&中版&/p&&img src=&/98e09d5cebc93b_b.jpg& data-rawwidth=&1188& data-rawheight=&6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8& data-original=&/98e09d5cebc93b_r.jpg&&&br&&br&美版的前后排座椅加热在中版不知所踪,但美版全系没有常见的后排出风口也是奇葩,中版顶配倒是增加了个美版没有的后排出风口,这点增配得不够彻底啊。&br&&img src=&/b2ae27d61acb0e462388aae_b.jpg& data-rawwidth=&969&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9& data-original=&/b2ae27d61acb0e462388aae_r.jpg&&&br&&br&主驾驶座的座椅调节中美版本都是一致的,美版顶配多了副驾驶座的电动调节。&br&&img src=&/5d994f200d232d61d4c0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5d994f200d232d61d4c0_r.jpg&&&img src=&/baffb8831991_b.jpg& data-rawwidth=&1711&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11& data-original=&/baffb8831991_r.jpg&&&br&&b&5、功能配置中美各有优势&/b&&br&&p&中美两个版本大灯的设定很有趣,美版全系标配自动开闭大灯,但只有高配才有LED大灯。&/p&&p&中版中高配都是LED大灯,但低配没有自动开闭大灯。&/p&&img src=&/bfd0dcee79c889d2053d_b.jpg& data-rawwidth=&1843&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3& data-original=&/bfd0dcee79c889d2053d_r.jpg&&&img src=&/8e3ef5beea8a844455cfa6e_b.jpg& data-rawwidth=&1867&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67& data-original=&/8e3ef5beea8a844455cfa6e_r.jpg&&&img src=&/1e25a7c66e0abfb5ae5db44fd8b1121a_b.jpg& data-rawwidth=&1891&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91& data-original=&/1e25a7c66e0abfb5ae5db44fd8b1121a_r.jpg&&&br&&p&外后视镜集成方向灯,美版的中配是没有的,但中版有哦。&img src=&/8ed306f65bd0ccb39d091_b.jpg& data-rawwidth=&1859& data-rawheight=&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9& data-original=&/8ed306f65bd0ccb39d091_r.jpg&&&img src=&/f82e969899_b.jpg& data-rawwidth=&1792&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92& data-original=&/f82e969899_r.jpg&&&/p&&img src=&/45e90ee6eb2fdb0f35a3eb62d003effb_b.jpg&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45e90ee6eb2fdb0f35a3eb62d003effb_r.jpg&&&br&&br&必须要吐槽的是自动防眩光内后视镜,美版中高配都有,中版全系缩水!&br&&p&美版的中配和高配是这样的!&/p&&img src=&/3fee9064972cce6c7b086cc_b.jpg&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3fee9064972cce6c7b086cc_r.jpg&&&p&中版顶配只是这样的!泪奔!!!&/p&&img src=&/cddcf054c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cddcf054c1_r.jpg&&&br&&p&不是都说美国人开车很文明不滥用远光灯么,给他们配这个干嘛?&/p&&p&中国满地的乱开远光灯,更需要这玩意啊!&/p&&img src=&/8a56dfde12757ab6bce2e0bd8d716d74_b.jpg& data-rawwidth=&1756&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56& data-original=&/8a56dfde12757ab6bce2e0bd8d716d74_r.jpg&&&br&&br&定速巡航,美版全系标配,中版中高配才有&img src=&/a0bced94d4_b.jpg& data-rawwidth=&1662&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2& data-original=&/a0bced94d4_r.jpg&&&br&&b&6、奇葩配置,少了个鲨鱼鳍&/b&&br&&p&美版高配上的鲨鱼鳍天线,中国版是全系没有的&/p&&img src=&/3a2f7aae54e9c4991eb7ac_b.jpg& data-rawwidth=&819&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9& data-original=&/3a2f7aae54e9c4991eb7ac_r.jpg&&&br&&br&&b&7、轮胎规格,美版全系17寸轮毂,中版低配降为16寸轮毂,胎宽无缩水&/b&&br&&p&轮胎方面,东风本田终于被我抓到小辫子了,美版1.5T三款配置全部装备215/50 R17 91H规格轮胎,而国版&/p&&p&1.5T低配的手动挡和自动挡都是用了215/55 R16 93H的规格,也就是说用了小一号的16寸轮毂,颜值打折扣,但胎宽和高配保持一致为215,对安全性能影响不大。&/p&&p&中高配轮胎规格和美版保持一致,甚至速度级别91V,比美版的91H还高级一些。&/p&&p&中美版本所有配置都统一采用T125/80 D16 97M,窄的要命的非全尺寸备胎。&/p&&p&美版&img src=&/0dbe34c61546beb48b499d73df8fb832_b.jpg&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0dbe34c61546beb48b499d73df8fb832_r.jpg&&&br&&/p&&p&中版&/p&&img src=&/96bcf5e1546077ecca290b8_b.jpg& data-rawwidth=&1797& data-rawheight=&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97& data-original=&/96bcf5e1546077ecca290b8_r.jpg&&&img src=&/bd0b4cc1a900f97c3d80f_b.jpg&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bd0b4cc1a900f97c3d80f_r.jpg&&&br&&br&&b&8、整车质量,中版低配比美版轻7公斤,中版中比美版重6公斤,高配比美版重了3公斤&/b&,几公斤的重量差距,属于合理范围内,&br&&p&美版&img src=&/dd67b99d3a0763_b.jpg& data-rawwidth=&1826&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26& data-original=&/dd67b99d3a0763_r.jpg&&&br&&/p&&p&中版&/p&&img src=&/bbf76c6f6b976c8e6a54_b.jpg& data-rawwidth=&1853& data-rawheight=&1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3& data-original=&/bbf76c6f6b976c8e6a54_r.jpg&&&br&&br&&br&&ul&&li&&b&中美版本对比小结&/b&&br&&/li&&/ul&&img src=&/928faab827c0ea33f1e70d_b.jpg& data-rawwidth=&1238&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8& data-original=&/928faab827c0ea33f1e70d_r.jpg&&&br&&br&&br&&ul&&li&&b&三种配置小结:&/b&&br&&/li&&/ul&&p&&b&顶配尊耀版&/b&大部分配置和美版同步,还增配了后排出风口,指导价比美版还要便宜1600元。不差钱就上顶配,配置可媲美很多中配入门豪华品牌,基本和国际同步的体验。&/p&&p&比中配多了14000元买来的盲区显示、安全超感(主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自适应巡航)一堆电子设备,对新手司机、常跑高速重视安全的司机特别有用。&/p&&p&&b&中配尊贵版&/b&相比美版增配了LED大灯、转向灯集成后视镜,少了盲区显示,比美版贵了2500元。&/p&&p&和顶配尊耀版比,少了比较实用的后排出风口,盲区显示、安全超感(主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自适应巡航)、四门玻璃一键升降这些电子设备,便宜了14000元,对新技术不感冒的老司机,中配尊贵版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p&&p&&b&低配豪华版&/b&比美版少了盲区显示、定速巡航、自动大灯、17寸轮毂缩水为16寸,价格便宜了3800元,性价比就一般般了,但大部分安全配置都没有缩水。&/p&&p&和中尊贵版配相比,少了各种真皮,轮毂颜值也缩水,LED大灯和自动大灯、LED转向灯、外后视镜转向灯也没有了,八向电动座椅、GPS、定速巡航通通没有了,只节省了16000元,个人不建议低配豪华版。&/p&&p&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十代思域的前期产能为每年8万辆,平均月产能还不到7000,现在去订车要么等几个月提车,要么加价提车,嗯,加价提车不就是砸钱插队嘛,作为一个伟光正的车手是不屑于干这种LOW B行为的……&/p&&br&&p&另外虽说这个1.5T性能爆表,官方表示也可以加92号汽油,但这么强劲的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到底能否经得起国内油品和堵车路况的摧残也需要时间观察……&/p&&br&&p&纯买菜代步需求的话,嫌目前的1.5T不够实惠,可以等等1.0T版本上市,同级配置再便宜个一万多还是没问题的,不负责任预测1.0T手动挡丐版指导价9.98万-10.98万。&/p&&p&你问高小强我对十代思域怎么看?我的心爱的弯道之王五菱宏光只说一句&/p&&br&。&br&。&br&。&br&。&br&。&br&。&br&。&br&超车请随意……&br&&img src=&/9a966befca2c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a966befca2c8_r.jpg&&&br&连续写了两个通宵呕心沥血。。。。。。觉得有参考价值的麻烦点个赞加个关注哈。。。本地思域今天刚刚到店,大家捧场的话我再去试驾写个非专业车评。
写完这个回答后,我的状态是这样的。。。 这可能是本人目前为止在知乎写得最费劲的一个答案 话说十代思域在2015年11月北美上市,1.5T指导价$22,200——$26,500美元(约合14.37万——17.15万人民币),消息一出,美国各路汽车媒体炸了。 “全新思域有着更低…
&p&&b&日追加:&/b&&/p&&p&今天一连回复了几位朋友的留言。 &/p&&p&知乎上有很多思维理性充满理想的朋友。 理性很好,但很多时候理性让我们忘记了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 按照纯理性的思维,汽车的销量应该和发动机热效率、产品质量成正比。 但现实从来不这样。现实有很多荷尔蒙,有很多妥协,有很多色彩斑斓,有很多偶然和机缘。&/p&&p&质量很好的Nokia消亡了,技术情怀的协和飞机失败了。日本人造的东西很多我都很喜欢,质量真心好,设计用心,但日本人的商品并没有统治世界,现在Sony手机快滚回娘胎了。&/p&&p&这个汽车市场上,即使质量一直不好但有特色的Mini,Jeep,路虎们是有生存空间的,而且活的还挺好。 所以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即使质量不如丰田,这根本就不是可以卖的好或者一定不好的决定性因素。&/p&&p&&b&如果不认清这个前提,后面的所有讨论都毫无意义。&/b&&/p&&p&&b&那些认为质量有优势油耗有优势,就理应卖的最好,丰田就理应天下第一的朋友们——请记住你们的个人品味和个体需求代表不了这个世界。 不要没事学芮成钢。&/b&&br&&/p&&br&&p&从全球来看,大众品牌和丰田品牌都非常畅销,按照单一品牌的份额来看,丰田全球第一,大众和福特紧随其后——部分原因在于大众集团的多品牌战略,Volkswagen大众作为主品牌也只是集团10个乘用车品牌中的一员。&/p&&br&&p&全球最大的区域汽车市场:中国,北美,欧洲。大众在中欧表现卓越,美国瘸腿;丰田则在北美表现出色,在欧洲瘸腿,在中国表现一般。&/p&&p&每个市场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政治。&/p&&p&所以全球各个市场的领头羊都不一样:欧洲是大众品牌,美国是通用和丰田,中国是大众,印度是你们没有办法想象的铃木,东南亚一般是丰田,南美是菲亚特、大众和GM排名前三。 &/p&&p&&b&那些说大众在中国卖的好是因为中国人无知,这简直就是对祖国人民的侮辱,这是真正的无知,真正的崇洋媚外。&/b&&br&&/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br&&p&原文如下:&/p&&p&&br&&b&空虚的感情不会天长地久,没有实力的公司没法在商业上长青。&br&信息是需要被传播的,而广泛的传播是有极大的成本的。&/b&&/p&&p&&br&大众汽车在国内如此成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注意到本题目的许多答案,对VW的成功之处视而不见。我丝毫不否认日系车的优点被部分国人忽视了,但我们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br&&b&因为很多回答已经把大众批的够惨了,本人专门来问大众写点软文&/b&。如有酥骨沁心之效,不谢!&br&&br&首先,关于题主的问题,我要吹毛求疵一下。(原本问题里批评了大众的很多问题,现在已经被删除了)&br&&br&&/p&&p&&b&1 贴出的销量榜单是2015年1月单月的,单月的数据时间太短,不是有力数据。看起来有些夸大大众的销量优势。尽管数据源是没错的。&/b&&br&题主如果引用14年全年数据,会更好。&br&&br&2 &b&加价,是供求关系的市场化体现,并非厂家蓄谋。&/b&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厂家指导价,经销商为何只能降低不能增加呢?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不掌握商品的定价权,价格是在市场上自然形成的。加价是优质紧缺商品的特权,是其稀缺程度和供求失衡的合理量化体现。普遍加价的车型,如上一代CRV,国产前3年的Q5,国产初期的汉兰达,这一代途观、上一代高尔夫。无不是因为具备几个特点中的一个或者全部:产品力强大,缺乏直接竞争对手,供应量有限,需求旺盛。&/p&&p&关于&u&&b&汽车加价&/b&&/u&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这一篇文章:&/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 一冉的回答&/a&&/p&&p&&br&&b&3 大众经销商服务态度不好?&/b&&/p&&p&&b&可能这是个例。&/b&经销商是加盟的玩法,个体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如果走访较大数量的门店,你会发现,大众经销商总体服务水平不算糟糕。&/p&&p&&br&&b&4 大众产品的质量问题?&/b&&/p&&p&&b&大众确实不是最好的,也不是那么差。&/b&质量确实是日系品牌的强项。因为大众有最多的销量,所以关于大众的正面和负面的新闻一定也是最多的,大家要注意这一点。&br&&/p&&p&最近两年,大众出了两个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br&一个是7速干式DSG,一个是新速腾断轴。DSG sucks,断轴sucks,这些都是大众应该被批评,也应该负起责任的。(监管部门是不是也该负起责任呢?真有问题,那你说出来呀? 不能总靠消费者扯横幅,厂家自证其罪吧。)&/p&&p&但是这些就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全部吗?未免太小看广大也许广大选择了大众汽车的朴素的消费者。&br&事实上,即使是在汽车知识程度不高的市场,产品在市场上优胜劣汰的法则依然是有效的。经济学原理从来不曾说过: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市场的运转,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有足够的认知能力。&br&&br&&br&让我们来客观的看一下,除了断轴和DSG故障之外的大众汽车。&/p&&p&&br&&b&1 &/b&&b&大众来的最早&/b&&/p&&br&&p&时间是&b&品牌力积累&/b&的关键因素。&/p&&p&中国人谈及感情时,最爱排先来后到。先者,堂堂正房,后者,无耻小三。当福特和通用都没有拥抱那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红色中国的时候,是大众犹犹豫豫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率先投资了中国市场。外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谁知道你会经济腾飞还是回归文化革命呢?标致,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初次冒险都失败了,但大众的投资则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它率先占据了市场份额,完成了产能和营销渠道布局,奠定了极为强大的品牌基础,与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潜在的影响了中国汽车行业法规的建立,以及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专业的人才(中国汽车法规主要参考欧洲,这对大众有利;很多国内汽车从业者受大众乃至德国汽车的影响也很深远)&br&如果你有两个朋友来找你借钱,一个跟你认识了30年,一个跟你认识了3天,在别的因素都一样的情况下,你更可能会借钱给谁?&/p&&p&&br&&b&2 &/b&&b&大众集团本身是全球列强之一&/b&&/p&&br&&p&这一点不需要太多解释吧。德国有优质的制造传统,汽车工业实力强大。大众集团上有兰博基尼,Porsche,奥迪,中有大众,下有斯柯达,西亚特,商用车也有涉足。走多元化品牌战略,全球销量最近几年一直是前三,目前在销量上无限逼近丰田集团。&/p&&p&&br&&b&3 &/b&&b&强大的本土合作伙伴&/b&&/p&&br&&p&中国法律要求外资在华造车需要找到不低于50%股份的中资伙伴。大众汽车在国内有两个合作伙伴,都非常强大: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br&这叫强强联合,相比之下福建汽车和三菱的合作、广汽与菲亚特的合作,基本可以定义为弱弱联合。&br&&br&&b&4 保有量的巨大优势&/b&&/p&&br&&p&目前产能和销量接近400万/年。(包括奥迪)比(丰田+本田)的两倍还要多。&/p&&p&保有量我没有数据,但显然是单一品牌的绝对第一,保守估计是第二名的三倍以上。(上海通用的销量是建立在多品牌的基础上的,雪佛兰和别克品牌要拆开)&br&销量和保有量最多,意味着无数身边的活广告,意味着最高的知名度。&/p&&p&不是有英菲尼迪被认作奇瑞嘛?不是有凯迪拉克被认做帝豪嘛?你见过大众被认做东风嘛?&br&你可以选取中国的10个代表性城市,做100次线下消费者品牌调研,VW,Toyota,Honda,Buick,Ford,Hyundai,100次都会是大众第一。不管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p&&p&丰田是很强大的企业,混合动力也是很不错的技术。但是传播是有极大的成本的,尤其对于汽车这么复杂的产品。希望知乎上参与讨论的朋友们注意到这一点。&br&&br&&b&5 &/b&&b&渠道优势&/b&&/p&&p&&br&跟随大众成长起来的是中国汽车经销商中最早,经验最丰富,获益最多,因为获益而把自己发展的最健壮的经销商体系之一。&br&他们就像经销商中的精英战马,受到精细的照顾和培养,有强大的战斗力。&br&超过2000家大众经销商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各个角落,他们比电视机里的广告更能代表一个品牌的形象。(弱小的品牌只有100-300家,无法覆盖幅员辽阔的中国市场)&br&一家典型的上海大众4S展厅的客户体验,要比一家长安马自达强很多,比奇瑞强更多。&br&典雅明亮的展厅,高品质的内装设计,西装笔挺的销售员,漂亮的展车,这些对于隔壁老王是有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感官说服力的。&/p&&p&为何大众的经销商能够做好这些表面功夫而别的品牌也许不能?因为卖大众比较赚钱,只有持续赚钱的生意才能做成健康的生意。如果一个生意已经不赚钱,不要去指望经销商的职业道德。(我在上海的家附近有一家Fiat的城市展厅,可怜巴巴的一块极小的地方,放着1-2台车,以及一个只能做快保的狭小售后工位,最近终于关闭了。我走访过不同城市的不同品牌的经销商,很多时候,弱小品牌的经销商也是弱小的,无论接待人员的服务素养、展厅装修等等)&br&如果你住在一个四五线城市,那么很有可能,你看到一座大众4S店的概率是看到DS的100倍,是看到马自达的20倍,比看到本田的3倍。如果你家附近恰好没有本田,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要去买一台飞度,然后在本次回店保养的时候驱车200km去到一个让你陌生的城市?&br&&br&&b&6 &/b&&b&规模-成本效应&/b&&/p&&p&&br&汽车行业拼规模,因为规模决定成本控制的能力。&br&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就讲过这一点。&br&如果你研发了一台超级发动机,花了100元,你卖出100台车,那么单台研发成本是1元。如果你只能卖出10台车,那么单台研发成本就是10元。这就是说,因为你销量有限,你就给客户白白增加了9元成本,然后你还会恬不知耻的跟客户说:这车我卖10万给你,真心不赚钱。XX品牌可黑了,他们的车单车利润1万元,坑害消费者。&/p&&p&再次强调:没有合理利润的生意不是健康的生意。&/p&&p&&br&规模还意味着很多。&/p&&p&规模还意味着,假如都花5%的销售收入作为营销费用,那么你在CCTV上见到大众汽车logo的次数会是本田的三倍以上,是铃木的也许20倍以上。如果大众在上海车展有2000平米的面积以便向全球的媒体和消费者介绍自己,那么广汽三菱只配拥有一张桌子。如果大众在招待媒体的时候可以送他们去德国看辉腾是怎么从玻璃工厂里造出来的,那么雪铁龙可能只能邀请媒体在38度的天气里访问一趟武汉工厂。大众能够砸下天量的宣传,让英文基础不高的全国人民认识两个新单词:TSI和DSG,谁曾记得现代和起亚帮助国人普及过类似的英文知识吗?&br&规模还意味着强大的供应链管控。&br&在轮胎产能吃紧的时候,普利司通不会拒绝为大众配货,但他们可以轻易推掉观致的生意。在谈判价格的时候,你采购200万套ESP模块和20万套的价格,能一样吗?(现在知道为何大众常常标配ESP,而竞争对手很难跟随了吗?)&br&常有一些朋友爱玩一些性价比的游戏,分析出某车胜过大众同级别多少多少。&br&配置游戏是最无聊的。在供应链如此透明,配件同质化的今天,一个本来采购能力偏弱的弱势品牌,如果提供了更丰富的配置,并且制订了更低的价格,你就必须去想一下,它可能放弃了什么。要么它做慈善家不赚钱,要么它找到了节约成本的灵丹妙药。(我并非暗示所有的成本节约都是不正经的)&br&但我必须得说,同样是座椅上的真皮,有成本500元的也有2000元的。同样是中控台上的塑料,有环保的有不太环保的和太不环保的。同样是装配,有能塞下我的小指头的和不能塞下我的小指头的。&br&规模和名声结合在一起,还意味着丰厚的薪酬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中国最好的几家汽车学院的学生,很多都以加入VW为职业生涯开端的目标。Toyota,Honda,Hyundai显然是他们的次选。人的不同,会导致做事的不同。这一点也是中国非常不同于国外的一点。&/p&&p&现在国内研发能力最强的合资公司,应该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家。为什么,因为他们坐落在商业和科技环境最好的城市,拥有充足的资本,同时能够捕获最优秀的人才。这一点,丰田,本田,现代差距实在不小。&/p&&p&上海大众能够在大众技术的基础上,独立开发出Lavida,填补了自己产品线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把这台车送上销量的榜首。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情。&br&&br&&b&7 &/b&&b&产品力&/b&&br&&br&&/p&&p&很多朋友爱以大众汽车在美国销量不行来调侃这个德国牌子,我也加入过这样的调侃。&br&但客观的说,大众在欧洲的江湖地位,基本是遥遥领先。Golf,Passat,Polo,在三个最大的细分市场分别是No.1,No.1和No.2。光大众品牌的销量就接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br&大众在中国也是No.1。所以全球最大的三个大市场,大众拿下了两个。&br&在日本,韩国,澳洲,是作为高档小众进口车的形象出现。量小,价高。&br&因为大众不太善于廉价小型车,也因为进入较晚,东南亚、印度都表现不佳。(所以他们一直想买入Suzuki铃木品牌。后来因故作罢,自己便做起了廉价车;如果买入了在印度份额第一的Suzuki,那大众简直做梦都要笑)&br&大众汽车在华的产品,不谈品牌力,至少有以下亮点:&br&A 产品线齐全,覆盖面广。&br&B 德国风格设计,简约大气经典,强调有功能性的设计感,符合国人审美。&br&C 跟同级车比,产品的工艺质感和驾驶感受处于领先水平。还是举Polo,Golf和Passat/Magotan为例。(这些工艺质感和驾驶感受,真的比增加2-3项电子配置,要烧钱的多)新桑塔纳以那么低的价格上市的时候,我在车展上看到实车时,简直有点震惊了。质感明显强于价格接近的日产阳光。果然,上市后大卖,原本强势的阳光慢慢不行了。(虽然这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因素)&br&&br&&/p&&p&欢迎关注&a href=&/automobile& class=&internal&&一苒说车 - 知乎专栏&/a&&br&日,上海&/p&
日追加:今天一连回复了几位朋友的留言。 知乎上有很多思维理性充满理想的朋友。 理性很好,但很多时候理性让我们忘记了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 按照纯理性的思维,汽车的销量应该和发动机热效率、产品质量成正比。 但现实从来不这样。现实有…
&p&作为一所航空院校飞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上班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