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陆军南京军区陆军学校,六十军一七八师五三四团五三四团三营八连是在吴江县

首页上一页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3){val = 3;}window.location.href = '/520-520100-detail--1-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超好看的纪实战争小说:远东朝鲜战争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超好看的纪实战争小说:远东朝鲜战争
  战争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人类的进步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历史。
  人类面对对世纪的展望是:和平与发展。
  但是,无论和平的愿望是多么的美好,发展的愿望是多么的深切,战争却每一天仍在地
球上发生。
  历史在某一个时刻的现在时是:战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惟一选择,如果这个国家珍视
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和平生活。
  而选择战争意味着一个历史性的提问必须出现:是否能赢得战争?
  能不能打赢?怎样才能打赢?
  这是一个从来都古老而每一次又超前的问题。
  距离今天最近的一场为和平而战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令全世界一
半以上的人口卷入硝烟的战争,在付出1亿人的生命伤亡之后结束了。在赢得战争胜利的国
家中包括了中国和美国。
  当世界上所有的参战国都被战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时候,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在二
战后拥有着领先世界的经济能力。
  其时,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1950年美国的钢
产量达到8772万吨,小麦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07亿
美元。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价值为247亿多美元,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
70%。美国还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群体最大、水准最高的科技人才
  于是,美国当仁不让地也成为世界的军事强国,它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原子弹,拥有
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当二战结束时,
美国仍有18艘航母正在建造中,其航空母舰的数量和总吨位占世界航母的80%。美军的一个
步兵师装备坦克140多辆,70毫米火炮330门,陆军的火力配备居世界之最。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胜利使美国从日本到菲律宾、从意大利到关岛的环欧洲、亚洲的弧形带上建立起200多个
军事基地,部署着它三分之一的陆军,100多艘战舰,1100多架作战飞机。
  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的战争能力。
  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
  然而,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在五年后的朝鲜战争中却失败了。
  强大的美国军队称他们在朝鲜的失败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想及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胜利曾经甚嚣尘上,于是,朝鲜战争失败的结局令这个军事强国举国不解,美国陆军
  长柯林斯将军对美国驻远东司令李奇微将军感叹道:“伙计……胜利一次太重要了。”
  美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对手是中国。
  中国,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在它宣布成立的那一天,它甚至还没有
完全解放它的全部领土,人民解放军的大军还正在向西南和西北挺进。而在已经解放了的广
大地区,与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对的国民党军队的残余势力也仍然是军事上的重大问题。连年
不断的战争使中国薄弱的民族工业遭到彻底的破坏,中国本处于原始耕种状态的农业更是一
  到1950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574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够美国工农
业总产值的尾数。以战争缴获为最主要军事武器来源的人民解放军是从使用大刀长矛作战的
红军发展而来的,即便由于战争的胜利而使装备大大改善,中国军队每个军70毫米火炮也仅
有190多门,是美军一个师装备的一半儿,而且大部分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
旧式火炮。
  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没有正规的空军部队,防空武器也很少。新中国的军队依旧是一支由
“小米加步枪”装备起来的军队,而且“小米”的供应并不十分充足,“步枪”也是由不同
年代、不同类型的步枪组成。新中国正百废待兴。
  那么,在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交战的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赢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到底是
  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在中国几千年的古文明发展史中已成为战争哲学与战争艺术。
  中国军事上崇尚“得道多助”是与哲学上崇尚“精神力量”相一致的。当战国时代的军
中巫师们烧龟卜占“天时”的时候,中国战争哲学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已初见端倪。中国
人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为最主要的因素。虽
然中国人将火药的发明更多地运用到了驱鬼的爆竹和喜庆的烟花上,但是中国人在战争中使
用热兵器还是比西方人早近干年。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中,战争物质的千般演进从不曾动摇中
国人古老而坚实的精神基础,即使要被迫面对高质量的战争物质的重重包围。
  而就军事来讲,中国农民的梭缥能够夺取国家的政权,这已经是举世不争的事实。在
1947年至1948年间,甚至连美国顾问们都疑惑他们援助的大批武器装备为什么就是无法支撑
那个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为什么拥有先进美式武器的“国军”会在装备原始的共产党军
队的攻击下几乎一夜之间便土崩瓦解,为什么“国军”的几百万人会不得不丢弃汽车、大炮
和坦克让共产党的士兵和民众用牛车拖走。
  世间万事万物,“人的因素第一”,这是领导着一支农民军队创建了新中国的毛泽东的
核心哲学思想,这也是中国战争艺术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
  1950年的冬天,中国的战争哲学与战争艺术在朝鲜战争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实践。
  没有人在是否需要加强战争的科技含量这一问题上争论。
  没有人否认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来装备国家的军队。没有人无视先进的武
器和尖端的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55年,而朝鲜战
争也结束了整整47年。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每一天都在发展与进
步,而后来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每一点发展与进步都已被用于战
  这里,人们不禁要连连发问:在战争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只要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战争,这个问题就会不断地出现在
  我们面前。
  所以,对爆发于50年前的中美朝鲜战争的回顾与分析,不是没有意义的。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自己看,自己顶!!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还有一小段,怎么传都传不上去啊!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瞎猫碰上死老鼠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好好看,继续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猎狗”凯南与来凤庄
--------------------------------------------------------------------------------
  美国纽约海滨长岛伦克福庄园是一座环境幽雅的乡间别墅,是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
周末常来度假的地方。在美国国土上的这个苏联外交官的特许的场所里,任何一位美国人的
出现都会引起极大的注意。那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和苏联人接触,对于美国高层
人士来讲,是一件“绝对危险的事”。
  1951年5月对日,一辆黑色轿车驶入伦克福庄园别墅的大门。一个美国人在主人的迎接
下走下了汽车。
  这是个记者们都熟悉的美国人:美国国务院资深顾问,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
  没有人知道他到这地方来干什么。
  凯南到访伦克福庄园的目的,只限于杜鲁门总统等几个人知道。
  想向与自己没有外交关系的中国表达美国愿意停战并且坐下来和谈的愿望,不但令美国
  内心矛盾、窘迫、尴尬,本身也是件周折,艰难、困苦的事情。
  因为在战争一开始,作为交战一方的中国,就曾经多次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
题。美军在“仁川登陆”后,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希望美军能在三八线上停下来,通过和
平的方式协商解决朝鲜问题,但是,气势正旺的美军那时一心要吞并整个朝鲜。1950年10月
2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朝鲜发动进攻时,苏联等国就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
争端的提案,中国政府对该提案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可是在美国政府操纵下的联合国却否决
了这项提案。同年的11月18日,出席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向
大会提出了五项建议,主张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实现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但没有得
到美国方面的任何反应。日,美方突然向中国方面提出“停战谈判”的建议,
并且通过了美国操纵的“联合国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提出了解决朝鲜问题的五项意见。
但是,由于这明显是美军在第三次战役中受到重大损失之后的缓兵之计,美方的建议没有回
答中国方面关于一揽子解决包括中国台湾问题和中国加入联合国问题在内的原则要求,因此
中国方面予以了拒绝,同时提出了真正能够和平解决朝鲜和远东问题的计划,可这时美军已
经在朝鲜战场上开始了反击,军事上的倾利令美方又一次放弃了可能的谈判机会。
  到了日,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竟然通过了“中国是侵略者”的决议案,
正如周恩来所说的,这一决议案的通过露骨地证明“美国政府及其帮凶是要战争不要和平,
而且堵塞了和平解决的途径”。此时的杜鲁门,不仅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大门关上了。而
且操纵联合国又连续通过了对中国实施禁运等议案,这使中国方面打消了一切和平解决朝鲜
问题的念头,开始做长期战争的准备。
  规模空前的第五次战役结束了,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已超过了百万。战线终于在三八线上
稳定下来的时候,内外交困的杜鲁门想坐下来谈判了。可这时杜鲁门才发现由他自己关死的
门再想打开实在是太难了,正如国务卿文奇逊所说的那样:“于是我们就像猪拘一样到处寻
找能和中国方面取得信息交流的线索。”
  艾奇逊首先指示在巴黎玫瑰宫的查尔斯。波伦向苏联驻德国的管制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
尔。西蒙诺夫进行试探,而对方好像就是无法领会一样地没有反应。
  美国驻联合国使团的欧内斯特。格罗斯和托马斯。科里,在联合国大厦内努力向苏联驻
联合国的代表们表示亲近,但是,试探似乎刚有点眉目的时候,《纽约时报》不知道从什么
地方搜集了一些“美国要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和谈”的零星迹象发表了,美国国内顿时谣传四
起,令正受到麦卡锡主义困扰的美国政府赶快出面“辟谣”,原来刚刚略有所悟的苏联人也
  伤透脑筋的艾奇逊决定直接寻找中国方面的线索。他通过美国——瑞典——莫斯科的渠
道极其秘密地试探了一下,还是没有效果。于是,他派人到香港去,采用的是中央情报局惯
用的某些手段,千方百计地力求找到一条通往北京的“外交”之路,而美国准备在香港进行
接触的人的名单正是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是四个“可能的中间人”。
  艾奇逊想通过“中间人”向中国方面传达的“信息”令人回味,这些“信息”后来在历
史的发展中竟然部分地被印证了——美国方面力图使中国方面相信这样的道理:中、美两国
应该和解。因为“苏联才是两国的共同敌人”。举的例子就是美国在中国内战期间没有“袒
护”国民党一方,特别是美国在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最初是拒绝为逃亡的蒋介石政权提供保
护的。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是个有着在中国工作经历的“中国通”,他认为,新中国在建国
初期,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存在一种“寻找一个外部敌人的心理需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
个角色不幸落在了美国人的头上。其实中国人不应该在反对美国的问题上“与苏联人站在一
起”,朝鲜战争肯定会令中、美两国都感到痛苦。如果双方建立一种“一定距离的关系”,
那么,“苏联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外部敌人”,那样,美国和中国公开改善关系就是“合乎逻
辑的事了”。20年之后,当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北京的首都机场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时
候,中国和苏联刚刚在中苏边境一个叫做珍宝岛的地方激战过。
  但是,艾奇逊在香港的行动同样没有取得效果,原因是中央情报局所提供的“可能的中
间人”的身份“值得怀疑”,美国政府感到让他们去传达信息“太没把握”。最后,艾奇逊
派出的人仅仅把一些信息拐弯抹角地向“毛泽东的一个远亲”传达了,拿马歇尔的话说,这
些努力好像是“把一封信塞进瓶子里放到旧金山附近的大海里去”,指望这样做中国方面就
能够得到信息,简直是太渺茫的事了。
  最后,艾奇迹终于选择到了一个人,他就是乔治。凯南。
  艾奇逊认为凯南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乔治。凯南是美国国务院的苏联问题顾问,当时他正在休长假,在普林斯顿大学写着一
本关于美苏关系的著作,因此他不算是美国外交界的正式现职成员。况且凯南和苏联人的关
系很不错,至少苏联人不认为凯南是那种满嘴谎话的外交人士。
  艾奇逊让凯南立即到华盛顿来,当面给他交代任务,让他和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雅可夫。
马立克取得联系。
  艾奇逊对凯南说的话与他对去香港寻找线索的情报人员说的话完全相反:告诉苏联人,
美苏两国好像正在走向对抗,美国
  认为两国都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两国不要被中国人牵着鼻子走,根据目前朝鲜战场的
战线位置,现在正是停火的好时候。
  凯南立即给马立克写了一封信,信上询问是否能够“以私人的身份近期去拜访他”。有
点出乎凯南的预料,几个小时之后马立克就打来电话,要求凯南去长岛的别墅与他“共进午
  于是,凯南和马立克,两个敌对大国的高级外交官员见面了。凯南流利的俄语令他们的
交谈不需要翻译,而且交谈是在一种“朋友式”的气氛下进行的。
  经过寒暄之后,凯南说:“我们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似乎正走向一场很危险的冲突,这肯
定不是美国在朝鲜行动的目的,我们也很难相信这是苏联的希望。”
  老练的马立克立即明白他的这位“老朋友”干什么来了。
  他反问:“既然你们认识到这种危险,难道不能改变一下你们的政策吗?”
  凯南说:“是中国人的行为导致了这种危险。”
  马立克毫不含糊,立即反驳。他再次重申,是美军逼近鸭绿江才迫使中国军队出兵朝鲜
的,并且历数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方面多次提出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和美国方面无理拒
绝的事实,他认为美国军队对台湾的干涉和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是美国人犯的最大的错误。
  凯南对马立克的话一概不反驳,他牢牢记着他此行的目的。
  当他提出制止危险蔓延的惟一办法恐怕是战争双方指挥官坐下来谈判时,马立克眯着狡
猾的眼睛说,苏联不是战争的任何一方。
  凯南认为与这样一个典型的外交家不说实话怕是要永远这样绕下去了,于是他决定干脆
说出来算了:“美国准备在联合国或在任何一个委员会或用其他任何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人会
面,讨论结束朝鲜战争的问题。”
  马立克立即逼上去:“那么,必须讨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中国台湾地位和中国
加入联合国的问题。”
  凯南表示,这些问题不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
  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令凯南又一次预料不到的是,几天以后,马立克主动邀请他,并且表示,苏联愿意看到
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显然,马立克是请示了苏联政府才表这个态的。
  几天以后,金日成走进北京毛泽东的书房。这是经由苏联人传达过来的信息所引起的具
体的反应。毛泽东、金日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毛泽东表示,如能再多歼灭美军的一些部队
再谈比现在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如果能在谈判中涉及“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等问
题,美国的谈判意图不宜拒绝。
  6月23日,马立克在联合国新闻部举办的“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中发表了著名的“马
立克演说”。
  联合国自开创以来,就成立了一个用于公共事务方面的广播节目,每个成员国都可以使
用这个节目,但是,以前苏联人从没有使用过。当马立克要求给他安排演说时间时,联合国
人员都感到将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美国人注意到马立克的演说使用的不是“苏联政府认为”,而是“苏联人民认为”这样
的措辞方式:全世界人们都认识到,和平对人类具有巨大的价值。自从牺牲了千百万人类生
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到现在还不满六年,而这样高的代价得来的和平又受到威
  美国和依赖美国的其他国家对朝鲜的武装干涉就
  是这样政策的最生动的表现。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一再提出和平解决
朝鲜冲突的建议。
  朝鲜战争之所以仍在朝鲜进行,完全是因为美国始终阻挠接受这些和平建议。
  目前最尖锐的问题,朝鲜的武装冲突问题是能够解决的。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各方有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意愿。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
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我认为,为了确保朝鲜的和平,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马立克的演说令美国人又喜又忧。喜的是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忧的是不知道马立克所说
的“苏联人民”是不是代表“苏联政府”。美国人这时突然发现。如果谈判时苏联人插进
来,情况将不是很妙。有一点美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苏联人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
“共党宣传”,“克里姆林宫的人是搞宣传的大师,宣传是他们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工
  马立克演说两天之后,北京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苏联驻联合国大使
马立克发表演说的新闻和题为《朝鲜战争的一年》的社论。社论的内容表明,这表面上是中
国政府对马立克的演说内容的表态,实际上是对美国的谈判信息的正式回应。社论说:木月
二十三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发表广播演说,再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
我们中国人民完全赞同这个建议。这是给予美国的又一次考验,看它是否接受以往的教训,
是否愿意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的反侵略战争,其目的就在于求得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所以
即在此后,中国人民仍然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并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支持其他国家
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合理建议。
  美国却依然幻想依靠它的武力来征服全部朝鲜,进而威胁我国东北,因此,使所有这些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
  毫无疑问,作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个步骤,马立克的提议是公平而又合理的。
  同日,正在田纳西州参加一个航空研究中心落成典礼的杜鲁门在其演说中也对和平解决
朝鲜问题表达了正式的态度。他除了表示美国政府“愿意参加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之外,
针对美国国内的反对势力,杜鲁门对美国政府的立场进行了辩护:抱有党派成见的人,力图
把我们的外交政策说成是“姑息主义”,还给它加上“恐惧”或“胆怯”的按语。
  他们只指向一个目标,要使我们“单枪匹马地去干”,走上通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道
  把世界上的自由国家团结在维护和平的伟大、统一的运动中,这难道是恐惧政策吗?在
朝鲜打击武装侵略,并把它击退,这难道是姑息政策吗?
  请看看这些批评家提出的另外的办法吧。他们是这样说的:冒一下风险吧,把冲突扩大
到亚洲大陆去!
  冒一下风险吧,最多不过丧失我们在欧洲的盟国!冒一下风险吧,说不定苏联不愿意在
远东作战!冒一下
  风险吧,也许他们不致挑起世界大战。
  他们希望我们拿着顶上子弹的手枪,用美国的外交政策同俄国玩轮盘赌。
  6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经过杜鲁门总统的批准,向美国远东最高司令官李奇微
发出指示。并要求他一字不差地执行:奉总统指示,你应在三十日,星期六,东京时间上午
八时,经广播电台将下述文件向朝鲜共军司令发出,同时向新闻界发布:我以联合国军总司
令的资格,奉命通知贵军如下: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以后停止在朝鲜
的故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
  我在贵方对本通知答复以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一个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贵方代表
会晤。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中将李奇微(签字)
  7月1日,彭德怀、金日成发出复电: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你在六月三十日关于
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授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
的谈判而与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
代表准备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至十五日与你的代表会晤。
  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中国方面之所以不同意把谈判的
地点放在丹麦的伤兵船上,是因为中国方面认为那只船是属于敌方的。至于地点定在开城,
美方认为这对他们不利,但是为了不至于把刚有点眉目的事搞砸了,也就同意了。
  双方经过多次电报的来往讨论,最后达成如下协议:一、谈判地点:选定在三八线上的
  二、正式谈判日期: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开始。
  三、为安排双方代表第一天会议细节,双方各派联络官三人,翻译二人,于七月八日上
午九时在开城举行预备会议。
  四、应联合国军方面的要求,中国军队一方负责保
  证对方联络官及随行人员进入其控制区后的行动安全。
  五、双方代表团的车队前往开城赴会时,每辆车上均覆盖白旗一面,以便识别。
  朝鲜问题的谈判渠道就这样最终打开了。
  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在经过几番较量之后终于坐在了谈判桌边。
  7月,朝鲜战场交战双方的兵力是:中朝方面,总兵力为111万,其中中国军队77余万,
北朝鲜军队34余万。联合国军总兵力为69万。双方兵力对比为1.6:l,中朝方面占绝对优
势。技术装备上,联合国军拥有各种火炮3560余门,坦克1130余辆,飞机1670架,舰艇270
艘。中朝方面只有少量的坦克和飞机,火炮武力数量与质量均与联合国军相差甚远。联合国
军在武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
  双方战线的现状是,西线联合国军似乎有意放弃了临津江流域的沼泽地区,认为这块难
以通行的土地没有什么军事上的价值,而在“铁三角”地区,联合国军却深深地向北插进
来,与中国军队一直对峙在铁原。这条线基本上是从汉城以北,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的斜线
延伸,对于三八线来说,双方都有“越界”的地区,但从纯军事的角度上看,中朝一方似乎
有点“吃亏”。
  就李奇徽来说,他属于“不愿意谈判”的那一派。至今为止,他在朝鲜战场上已经度过
六个多月的时间,他认为是他重新为第八集团军“树立了信心”,并且是他把战线向北推进
到三八线以北,他不愿意就这样把他的战功拱手让出。即使他已经得到国内关于谈判的指示
之后,他依旧给参谋长联席会议打电报表示他的看法,他认为“停火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他“拒绝停火,除非是受命而为”。李奇微说他有“确凿证据”来证明,对面的中国人“正
在调兵遣将,准备决战”。
  与此同时,毛泽东多次打电报给彭德怀,始终严肃地重复一个警告:特别警惕敌人可能
发动的进攻!特别警惕美军可能发动的登陆作战!
  无论怎样谈判,都改变不了毛泽东的一个著名的论点: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
掉。作为精明的军事家,毛泽东还明白,军事上的优势永远是谈判桌上的最好筹码。
  战后的许多资料表明,在彭德怀的桌子上,已经放有发动“第六次战役”的具体设想和
计划了。就在谈判正式开始以后的8月,这个新战役已经准备完毕,彭德怀已经签发了发动
战役的预备命令,政治动员令也同时签发了,战役开始时间是9月初。
  至于这次战役最终没有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当然是与谈判有关,其次还有
美军坚固的防御阵地的形成。
  为保持军事优势,美军以最大的努力增强了对中国军队后方供应线的轰炸,以至于其轰
炸的密集程度超过二战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同时。持续不断的局部的战斗即使在双方已经
达成开始谈判的协议时依旧在发生。战斗基本上是以争夺三八线以北铁原附近的有利地形而
进行的,短暂而激烈,达到“寸土必争”的程度——对这个敏感地区的每一个小山头的占
领,都将会使谈判出现新的局面——战争与政治联系得如此紧密,在朝鲜战争开始谈判以后
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其实,朝鲜战争还有一方,就是南朝鲜政府。战争交战双方开始谈判的协议签订以后,
这个几乎被遗忘的政府立即认为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李承晚多次表示他“誓死不与共产党谈
判”,南朝鲜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喊出的口号是:“打到北方去!”
  没人理会这个政府。
  战争在这个政府的土地上进行着,这个政府此时却在战争中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就在彭德怀答复李奇微关于谈判建议声明的第二天,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
志愿军政治部请彭德怀在纪念大会上作报告。彭德怀说:“我们党多灾多难,从什么地方说
起呢?”彭德怀在他的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斗争的曲折和革命历史的艰难。所有
参加那个纪念会的人都记住了彭德怀
  的两个重要的观点:一、中国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就不会胜利;二、朱德是我们党内
最没有私心的人。
  从来不曾有人知道,也从来不曾有人理解到,彭德怀为什么在朝鲜战争进行到这样的时
刻如此详尽地讲述出他心中的中国革命的历史。
  开城市区西北约两公里的高丽里广文洞,有个叫来凤在的地方,被选定为朝鲜战争谈判
的地点。这是一座富有的家庭的宅院,房前有花坛,院中有古松。大门过去是三间正厅,除
去屏风后可以成为一个面积不小的谈判室。宅院西面的平房,是中国代表团的住所,北朝鲜
代表团住在南边的一所学校里。不远处,有一座白色的教堂,可以作为对方代表休息的地
方。地点选定之后,开始打扫卫生,准备桌椅,整理道路,布置警卫,全场扫雷,粉刷墙
壁,总之,彻夜忙乱。
  检查准备情况的时候,突然发现,听说按照国际惯例,双方见面要交换证明代表资格的
“全权证书”,中国方面根本没有准备,于是连夜派人去平壤让金日成签字,至于让彭德怀
签字,已经没有时间了,好在联合国军一方后来并没在意。
  日,朝鲜战争交战双方联络官第一次会晤开始。
  联合国军方面的联络官是美国空军上校安德鲁。肯尼、美国陆军上校詹姆斯。穆来、南
朝鲜中校李树荣、朝文翻译思德伍德、中文翻译凯瑟。吴。
  中朝方面的联络官是张春山、柴成文、金一波、毕季龙、都宥浩。
  双方联络官向这里聚集的方式不大一样。联合国军方面的代表是乘直升机来的,开城附
近为他们飞机的到来专门布置了一番,地面上摆上了醒目的“WELCOME”的字样。
  中朝方面的代表是乘坐汽车来的,先是分乘三辆吉普车,半路上一辆坏了,于是就挤上
另外的一辆,没有走多远这辆又坏了。这次临时拦了一辆运粮食的卡车,代表们坐在粮食口
袋上到达时已是满脸的灰尘。
  经过双方联络官们的会晤安排,日,正式谈判开始。
  联合国军方面的正式代表是: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伊中将,美国远东空军副司令
克雷奇少将,美国第八集团军副参访年霍治少将,美国巡洋舰分队司令勃克少将和南朝鲜的
白善烨少将。
  中朝方面的正式代表是:北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军团长南日将军,北朝鲜人民军前方司
令部参谋长李相朝将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将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将
军,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参谋长张平山将军。
  正式谈判的时候,一开始联合国军方面的代表们就感到了这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
原因是中国人实在是一群充满东方智慧的人。先是桌子上的小旗子,你摆上了一面,他们就
立即摆上一面比你高大得多的,旗帜的大小和旗杆的高低的比赛持续了好一阵子。然后就是
椅子,共产党方面给联合国军代表准备的椅子至少比他们自己的矮一半,联合国军代表一
坐,就好像陷入了地下找不到了。再有就是协议上规定的“为了安全在车上覆盖白旗”,殊
不知悬挂白旗,在东方人的眼里是来投降的意思,等联合国军知道了,白旗已经挂了好几天
了,而且他们盖着白旗的照片早就登在所有共产党国家的报纸上了。
  来风庄,一个美丽的名字。虽然这座庭院里正在进行着关于战争的谈判,但是可以想见
这座庭院原来的主人一定懂得人间何为最美的人。因为在中国人古老的情感世界里,欢迎最
  贵的客人,被称为有凤来仪不亦乐乎。
  来凤庄,这个美丽的名字注定要载入世界史册。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
  日,向北进攻的联合国军中线部队已经到达涟川、华川一线,其攻击的势
头没有减缓下来的趋势。中国军队的第九兵团、第三兵团在继续向北撤退,战线距离三八线
越来越远,笼罩在伤亡、饥饿和失利阴影中的中国官兵在连绵不断的淫雨中向北走,他们身
上披着一切能够寻找到的防雨的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无声地忍受着
一种他们难以言传的情绪的折磨。我们要撤退到什么地方去?难道就这样一直向北,一直走
到——我们真的失败了?
  兵团的高级指挥员知道志愿军司令部给他们指定的休整地在什么地方,但是就连他们也
都怀疑是否能够按照这个计划执行,因为没人能预测到联合国军的攻势究竟会在什么地方停
  机械化部队“乘胜追击”的速度是惊人的。
  彭德怀站在空寺洞的洞口向铁原方向遥望。
  南边布满乌云的夜空不时地被爆炸的火光照亮。
  而身后的爆炸声听得更清楚,那是美军飞机对中国军队后方的铁路和公路线进行的不间
断的封锁。
  彭德怀似乎能够猜得出李奇微在想什么。铁原、金化一线,是朝鲜国上中部具有战略意
义的地区,被称为“铁三角”。这里山岭连绵,数座高山成互相呼应的阵形,巍然耸立。占
领这里便可以无遮拦地向北俯瞰,是美军继续北进的绝好的冲击地。这里公路和铁路密集地
在几大要地之间交叉纵横,是朝鲜中部的交通枢纽,无论是队防御还是外进攻的角度上讲,
这里都是转运物资屯集兵力的最佳地点。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不惜一
切代价占领的地方。
  不能再撤退了,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无论从道理上还是心理上,这里都是中国军
队必须守住的最后的防线。
  让谁来守住这最后的防线?
  这个方向原是第十九兵团的防区。左翼是第三兵团的第十二、第十五和第六十军,但由
于他们在战役进攻阶段攻击的方向是东南,攻击的距离最远,撤退时除一八零师的失利外,
其他部队能够撤回来已经很不错了,有的部队还在归建中,战斗减员很大。但又不能轻易把
战略预备队第三十九军拿上去。也没有从其他方向调部队横移补缺口的可能和时间了。
  第十九兵团的防区他们自己要来负责。
  当第十九兵团指挥部接到彭德怀“死守铁原十五至二十天”
  的电报时,兵团指挥部刚刚在转移的状态中停下来喘气。其第六十四军远在战线的最西
面,正与北进的美军苦苦纠缠,第六十五军因损失严重目前的状况更不好,只有傅崇碧的第
六十三军了。
  六十三军作战月余,伤亡甚大,粮弹奇缺,官兵疲惫。别说坦克,连迫击炮算在内,不
过才200多门,还不说由于炮弹供应不上,不少火炮成了部队机动的累赘,炮兵当了步兵
用。而要死守的防线正面宽度达25公里,范弗里特指挥的美军有四个整师,兵力达5万多
人,平均一公里内就有300多人。加上美军拥有各种火炮1600余门,坦克300余辆,还有空军
的强大的支持,还有高涨的情绪。
  彭德怀命令的阻击时间不是几天,而是半个多月!
  第十九兵团杨得志司令员和李志民政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打电报给彭德怀,陈述没有把
握完成任务的理由——不能不顾现实,因为一旦防线失守,给整个战争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
想的:“敌先头坦克和汽车部队已进至到涟川附近。东边之敌已到文岩里向艺浦里侦察,艺
浦里是否有三兵团的部队请告。原令六十五军在涟川以南地区阻敌半月至二十天,该军未能
完成任务,仅四天将敌放至涟川附近,使六十三军来不及准备。虽已令该军迅速布置,但可
能难以完成志司交给的任务。”
  彭德怀的回电根本不容再分说:“你们应令一八七、一八九两师各一部迅速向南挺进,
坚决顶住敌人。该两师主力争取时间在预定地区抢修工事外,应令军直和一八八师一部在铁
原志司指定的地区和内外石桥西北地区抢修工事以防万一,并令一八八师在朔宁及东南地区
做坚决战斗的准备。”
  于是,第十九兵团给第六十三军下达了行动的命令,同时,以严厉的措辞致电第六十五
军,命令他们配合第六十三军的阻击:“敌人并未增加新的力量,你们将敌人很快放进涟川
地区,即如此你们应立即组织力量打击敌人侧背阻滞敌人前进,便于六十三军抢修工事,否
则铁原失守你们应负责任。”
  彭德怀干脆把电话直接打给杨得志,声音沙哑而低沉:“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再
坚守铁原十五至二十天!”
  当杨得志在军直属队抽出了傅崇碧最需要的500名老兵给
  了第六十三军时,年轻的军长十分激动,他说:“我们决心打到最后一个人,决不让范
弗里特再前进半步!”
  中国第六十三军军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
  6月1日,美军集中兵力和火力,开始了猛烈的攻击,涟川至铁原一线终日火光冲天,浓
烟蔽日。战场的一边是中国士兵的血肉之躯,另一边是美军坦克的钢铁长龙。战场距离彭德
怀的指挥部不过百里,百里仅仅是美军坦克两天的突进距离。彭德怀拒绝撤退。他昼夜不
眠,常常一人于黑暗中仁立在苦雨黑黑的小山坡上向南瞭望,他能够想象出美军的炮火和炸
弹怎样将大雨般的弹片倾泻在中国军队防御阵地上的每一寸土里,而他的士兵会怎样在鲜血
流尽之前与那些美军士兵死死地扭打在一起,然后,他们年轻的身体一个个地倒在阵地上。
彭德怀,这个中国最贫苦的农民的儿子,他最知道中国的贫苦人家是如何盼望着自己的儿子
长大,好让日子能够过得好一些。志愿军中有一名战士是个独生子,几天前,这个战士的父
亲写信来问能不能让他的儿子回家,因为老人怕他的儿子死了他就从此没希望了。有人指责
说这个老人觉悟不高,破坏抗美援朝。彭德怀听说后火了,他命令立即把这个战士从近百万
的士兵中找出来,给这位老人送回去:“战士不是父母养的?就你是?”彭德怀不得不深深
地指责自己。尽管任何战争都是要死人的,但是,战争进行到现在,他不该过多地责备他的
下属,他也有指挥上的失误,至少他对朝鲜战争的规律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模糊。
  他不断地打电话给第六十三军,不断地严令他们必须坚守,不准后退。
  军令一下,将士冒死啊!
  在山坡上伫立的日日夜夜里,彭德怀这位身经百战已年过50的将军憔悴得如同风烛老
  三天,仅仅三天,最前沿的一八九师坚持不住了。美军不惜伤亡地轮番攻击,阵地一日
易手数次。双方士兵的尸体重叠在一起,又被无情的炮火再次作烂。一八九师指挥部需要不
停地重新组建部队,把几个营合并成一个营,几个连合并成一个连,直到机关人员也补充到
连队,即使这样,阵地往往在打到最后一个人之后,丢失了……
  军指挥部命令一八八师上去接替。
  从阵地上下来的一八九师的官兵,仅仅能够再编成一个团,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任,
立即补允弹药,准备最后时刻再冲上去。
  一八八师三五八团八连连长郭思志,河北人,说话带一口任丘一带的口音。八连在阵地
上阻击美军整整两天了,他的士兵在战斗的间隙瘫倒了一样躺在满是泥水的地上,郭忠志实
在是非常难过。连队连续打了40天的仗,铁打的人也快顶不住啦。
  “唱!唱个歌什么的!”
  没有人唱。
  6月6日,郭恩志灵巧地运用阵地上的地形地物,带领连队连续打退了美军骑兵一师两个
连的攻击,虽然出现伤亡,但是阵地还在。黄昏的时候,他从士丘们疲惫不堪的神色上想到
了美军的士兵。那些士兵不是也连续进攻了这么多天了嘛,于是他派三排长带一个小组摸到
美军宿营地进行骚扰,战斗小组扔了一通手榴弹,打死几个美国兵,还缴获了几支美国枪。
  团长说:“这就对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坚守阵地,就是好样
  7日,一大早郭思志就觉得不对劲了,阵地下的树林中人影乱晃,前边的公路上开来一
串坦克,坦克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压压的步兵。郭恩志赶快把三排的兵力加强给一、二
  置好,美军就开始攻击了。美军的第一轮攻击很快就退下去了。
  一个战士说:“连长!你听,美国鬼子在说中国话!”
  美军中有人用汉语喊叫,意思是攻不上去就不攻了,用炮火把这个山头轰平了算了。
  刚要命令大家钻防炮洞,郭恩志心里突然一动:敌人干吗大喊大叫的?不对,肯定不
  他命令各排立即进入阵地。
  果然,美军根本没有开炮,一个营的兵力偷偷地上来了!
  几倍于八连的美军攻击的决心十分顽强。坦克开了炮,飞机接着也飞来了,八连阵地上
顿时硝烟弥漫。一排阵地上,机枪手王森茂连抢带人一起被炮弹炸起的泥土埋了起来,40多
名美军呼喊着蜂拥而上。王森茂从泥土中挣扎出来,美军几乎已经到了他的面前,他站起
来,端起机枪猛烈扫射,美军像割倒的麦子一样倒下去了。二排的阵地上已经爬上来20多个
美国兵,四班已经负伤的冯贺一条裤腿被血浸透,他的弹药手已经牺牲在他的身边,他抓起
身边的步枪就打,直到面前的美军一士兵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他还在疯狂地射击。郭
恩志站在阵地的最高处,始终大声喊叫着,鼓励着他的士兵,他同时还想以此告诉他的士兵
们,连长还活着。
  终于,阵地上站满了美军士兵,中国士兵被逼到了悬崖的边上。这时,郭恩志听见一排
长喊:“同志们!我们还有五万发子弹,争取一枪打一个!”
  这个暗语是说,全连的子弹仅剩50发了。
  阵地的后面也响起激烈的枪声,八连被前后包围了。
  郭恩志知道这是他的连队最后光荣的时刻了。
  士兵们几乎同时举起了石头。这些巨大的石块他们本已经举不起来,但是现在人人都能
把它高举过头顶,并且扔向敌人。
  很快,阵地上的石头也没有了,士兵们把刺刀上好,聚集在一起,准备肉搏战。
  突然,阵地的四周安静下来,美军士兵们停止不动了。从八连阵地往四周看,下面是密
密麻麻的绿色钢盔。由于中国阵地上连石头都投不下来了,美军士兵们认为这里的中国士兵
已必死无疑。于是,他们兴奋地叫喊,甚至还唱起歌来。
  让决死的热血涨红了脸的郭恩志对身边的上兵们说:“娘的,咱们也唱!”
  我们是人民的好战士我们在战斗中成长只要战斗打响我们就打个歼灭战中国士兵的歌声
令美军士兵愣住了。
  突然,旁边九连阵地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美军立刻出现慌乱。就在这一刻,随着郭恩
志的一声呐喊,他第一个从悬崖上纵身跳了下去!紧接着,八连还活着的士兵们跟随着他,
纷纷跳下悬崖。
  悬崖下的美军被这突然出现的情景吓呆了,正不知所措,八连全连所剩的唯—一颗反坦
克手雷被三班长扔向了美军。爆炸声未落,中国士兵们齐声喊杀,向炸开的缺口冲去!
  天黑以后,当郭思志带领他的士兵们回到营指挥所的时候,营长兴奋之极:“你们以一
个连的兵力在美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顽强阻击了两天,团长说要给你们请功!”
  第十九兵团的指挥官们不得不为前沿每一个阵地的反复得
  失而焦虑不安。在美军不断施加的压力面前,一八八师的阻击线在不断地后退。虽然每
退一步,都是经过批准的,为的是更多地消灭敌人,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是,毕竟可
供机动防御的纵深并不大。这里的阵地都是高山断崖,阵地在转移的时候,已经出现多次战
士跳崖的情况了,这说明坚守阵地的官兵已在最大限度地延迟阻滞着美军,他们不到最后的
悬崖边上决不放弃与美军的纠缠。
  兵团指挥部又接到一个消息:在五六三团的阵地上,一个排被美军孤立地包围在阵地
上!这个排本来是派出去打坦克的,子弹携带不多,现在,大批美军士兵和数辆坦克已经从
四面把这个排围住,并开始了攻击!
  好不容易和这个排接通了电话,只听见副排长李秉群说了一声“我们只剩下八个人”
了,电话线就被美军的炮火炸断了。
  兵团指挥部开始为这八个中国士兵的命运而担心!
  派出部队前去接应,但阵地已经深陷于美军的阵地里,接近不了。
  惟一能够判断出的情况是,八个士兵中肯定有人还活着,因为在那个山头上,枪声和火
光一直在持续……
  后来,枪声停止了,火光熄灭了。
  那个山头阵地的背后,是一道20多米深的悬崖。
  第六十三军多次派人去寻找,结果是,只找到三个活着的人——士兵罗俊成、侯天佑摔
成重伤后,往回爬,半路上被发现抬了回来,士兵翟国灵因为挂在悬崖上的树上得以幸免,
他在最后的时刻都没把他的枪扔掉,枪中还有三发子弹,他自己爬了回来。
  副排长李秉群、士兵贺玉成、崔学才、张秋昌、孟庆修牺牲。
  第十九兵团政委李志民在那个阵地的枪声彻底平息后,不由潸然泪下。
  残酷的铁原阻击战打了整整十天结束了,第六十三军完成了彭德怀交给他们的任务。
  当第六十三军的官兵们终于撤下来的时候,彭德怀亲自前去看望从前沿下来的第六十三
军的官兵。他看见他的士兵们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了一缕一缕的布条,不少士兵身上仅剩下一
条粘满血迹和烟痕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
起了他们那些牺牲的战友。
  彭德怀问第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有什么要求,傅崇碧说:“我要兵。”
  彭德怀说:“给你补两万!”
  6月10日以后,北进的联合国军在中国军队持续顽强的阻击之下,其北进势头逐渐减
弱,最后终于停止了进攻。
  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对峙战线相对稳定下来。
  第五次战役结束。
  中国军队对第五次战役的总结是客观冷静的。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共投入15个军的兵力,战役持续50天,消灭敌人8万多人,是五次
大战役中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
  但是,正如彭德怀所预言的:这是一场恶战。中国军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斗减
员达8.5万多人。尤其是在后期的撤退行动中,伤亡达1.6万人。战斗损失最严重的是第六十
军一八零师。
  战役的结果所显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打得急了,对于美军根本不具备条件的所谓“登
陆作战”的威胁判断过于武断,战役准备仓促。二是打得大了,第一阶段计划歼敌五个师
(其中三个美军师),第二阶段计划歼敌六个师(南朝鲜军),事实证明是困难的,甚至是
不可能的。脱离实际的计划来自于对敌我双方都
  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美军作战时战术上应该采取的变化缺乏认识。三是打得
远了,战役的企图过大,部队穿插得太远,但实际的补给能力很低,部队严重缺乏粮弹,伤
员不能及时后运,美军反击时不能及时脱离战场。
  在军事部署上,第一阶段时,第二十、第四十军突破之后,没有后续部队紧随跟进,从
而使打开的战役缺口没有起到作用,如能将第三兵团以及第二十六军向东靠拢,将第二十七
军作为第九兵团的二梯队,从战役缺口打进,战役发展会顺利一些。同时,第三兵团在15公
里狭窄的正面形成部队过于拥挤的状态,除影响进攻的速度之外,还带来了部队的伤亡。
  美军装备先进,火力强大,机动速度快,中国军队如果不能在战役发起的第一个夜晚就
迂回到位,战役就很难发展下去,而即使迂回到位,被包围的美军又很难被我军歼灭。美军
往往撤退30公里后即停止,当其突然开始反击时,中国军队因已经发生供应困难,危机立即
显现。尤其在战役后期大兵团转移时,美军利用快速的机动能力,给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被
动。中国军队防御阵地纵深很浅,阻击战术手段单调,战场效果不理想。个别部队在战役撤
退阶段出现混乱,暴露了指挥上的问题。最后,后勤还是一个大问题。
  针对此时出现在中国军队中的某些思想混乱。互相埋怨、甚至对战争前途悲观失望的问
题,志愿军政治部发布了以《全军振奋,加速准备,粉碎敌人的进攻》为题的政工指示,要
求各部队正确认识战争中的局部挫折,振奋精神,官兵一致,准备再战。
  同时,中国军队各部队的官兵们开始接受北朝鲜政府制作并颁发的各种“勋章”。包括
彭德怀在内,朝鲜战争中先后有52.6354万志愿军官兵被授予了“勋章”。这个数字是惊人
的,几乎每两名官兵就能得到一枚。
  1951年6月中旬,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对峙于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
杨口一线。
  这是经过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最后依据双方的战场实力所形成的一条战线。
  这几乎就是朝鲜战争爆发时南北朝鲜开始作战的那条线。
  战争进行了整整一年又回到了战争爆发前的状况。
  作为军事家的李奇微认为,美国军队绝对有打到鸭绿江边的实力,美国军队的空军、海
军和装甲兵的力量,能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当然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是肯定的。对于这种
伤亡,李奇微本人也许不愿意过于精密地计算,可有人“精确”地为他计算过:中国军队的
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平均间隔是一至两个月,每次战役美军平均损失2万人。依据范弗里特
发动的“快速前进”
  并获得“巨大胜利”的北进攻势的进攻速度,那么美军连续不间断地北进(如果中国军
队允许这样,并且不发动任何反击战役的话),需要发动七次以上的这种规模的攻势,还需
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鸭绿江边。按一次战役损失2万人计算的话,美军损失的人数将达到
14-18万。即使美军能够在朝鲜北部实施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但善于在像北朝鲜这样的崇
山峻岭中机动作战的中国军队给予美国军队的杀伤,很可能令这种努力没什么价值。而一旦
实施登陆作战,前沿的部队就得抽回来参加登陆,前沿便要出现明显的战役缺口,中国军队
是不会放弃任何惩罚美国人的战机的。
  战争进行了一年,除了10万名美国年轻的生命之外,耗费的金钱已达l00亿美元之多。
这比美国在二战第一年的耗费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国军费开支增加到600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一个美国人平均需要负担300多美元。战争中
  美军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资达85万吨,这相当于美国援助北约一年半的物资总量。美国在
朝鲜集中了全部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二分之一,总兵力从战争开始时
的42万人已增加到70万人,尽管这样,依旧感到与中国军队作战中兵力不足。这一切,对战
略重点在欧洲的美国绝对是一种战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国的战略预备队,只剩下在日本的两
个师、南朝鲜的三个师以及远在美国本上的六个师了,向朝鲜战场再派军队已不可能,而
英、法等国均已明确表示,不再向朝鲜派一兵一卒。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认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
  因此,杜鲁门有理由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战争,将美国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
解脱出来,而即使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非但战争不能因此而结束,反而意味着更大规模
的战争就要开始。麦克阿瑟所主张的“把战争引向中国国内”的建议,是一种不现实的、连
日本人在中国本上的失败教训都不顾的愚蠢的建议。中国军队的耐力是惊人的,毛泽东的
“人民战争”和‘持久作战“正是建立在这个东方民族性格基础上的绝妙的理论。况且,苏
联人一旦参战,战争就不只是亚洲的事了。那么,美国人是否值得为所谓”统一朝鲜“而付
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这也就是说,所付出的价值是否超出了政治目的的价值?长期陷在朝鲜
战场上是否真的中了苏联人的圈套?即使强行使用武力”统一“了朝鲜,美国人在亚洲的利
益究竟能够得到多大的收益?
  又是否值得为此而成为亚洲国家的死敌?
  从中国方面来讲,至少在第五次战役之后,中国领导人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要想在战争
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以加强军队的现代化装备,而恰恰这一点,是建立不到
一年半的新中国目前不可能办到的事。中国也不大可能为朝鲜而耗尽它的本来就十分微弱的
国力,中国领导人此时需要面对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况且,中国军队
成功地制止了联合国军“统一朝鲜”的企图,这在政治上讲本身就是一个胜利。至于其他的
政治目的,可以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基础上获得。
  最后,协助金日成“统一朝鲜”从来就不是中国方面参战的首要目的。
  6月,毛泽东在北京连续接见了参加朝鲜战争的四个主力军的领导,并且与这些满身硝
烟还未散尽的指挥官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四个军的领导分别是:第三十八军政委刘西
元,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第四十军军长温玉成,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他们是在志愿
军副司令员邓华的带领下回国汇报工作的,在北京,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各军兵种领
导的陪同下,他们吃了北京的涮羊肉、烤鸭和谭家菜,但是,令他们难忘的,却是毛泽东的
“家宴”,尽管是四菜一汤,而且其中只有一盘带肉的菜。毛泽东和军长们的谈话完全是在
一种聊天式的气氛中进行的。毛泽东的和蔼、幽默,以及思路的严谨令军长们心生敬畏。
  毛泽东除了问到诸如“怎么乍待这场战争”、以及对大的战役的看法外,令军长们惊讶
的是,毛泽东居然问到了一些具体战斗的极其细微的细节。
  毛泽东最后的结论是:要有年期与美军对峙的思想准备。
  此时的毛泽东已改变了自己对于朝鲜战争的作战指导方针思想,这种改变是根据朝鲜战
争的现实而做出的,就在一封致彭德怀的电报中可以看出:德怀同志: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
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
  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
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到最后大围歼的目
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找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士军一个整
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现在我第一线有八个军,每个军歼敌一个整营,共有八个整
营,这就给故人以很大的打击了。假如每次每车能歼敌人两个营,共是十六个营,那对敌人
的打击就更大了。如果这样做办不到,则还是要求每次每军只歼敌一个营为宜。这就是说,
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不要
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
象而全部包围歼灭之。
  这样,再打三四个战役,即美英师都得有三四个整营被干净歼灭,则其士气非降低不
可,其信心非动摇不可,那时就可以作一次歼敌一个整师、或两三个师的计划了。过去我们
打蒋介石的新一军、新六军、五军、十八军和桂系的第七军,就是经过这种小歼灭战的一段
路程。但是还不够,还须经过几次战役才能完成小歼灭战的阶段,进到大歼灭战的阶段。至
于打的地点,只要敌人肯进,越在北面一些越好,只要不超过平壤、元山线就行了。以上请
你考虑电告。
  毛泽东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以中国军队的一个军打美英军的一个营,这就意味着战
斗将是一万人打八百人。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这是中国军队著名军事将领刘伯承的作战原则。他的原话是:杀鸡
就要用牛刀。
  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言风格,给中国军队在朝鲜的作战重新制定了一个基本的作战指导
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零敲牛皮糖”战术。
  牛皮糖,是中国南方一种用麦芽做成的圆饼状的糖。卖糖人用小锤一块块地敲下来零
卖,顾客买多少卖糖人就敲下多少。
  毛泽东的意思很明白:朝鲜战争今后一般不会再有大的战役发动了,在与美军的接触线
上,中国军队采取的战法将是零打碎敲。
  把英率比喻成“能吃”并且“好吃”的“糖果”而不是其他什么秽物,除了毛泽东的幽
默之外,其中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中国人民对于美帝国主义,还是要“吃”的,只是
吃法不同而已。
  二、美帝国主义是可以被吃掉的,只是吃掉它所用的时间长短而已。
  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冯。克劳塞维茨针对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战争从来
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的支配的行为。所以,政治目的的价值必然决定着愿意付
出多大的牺牲做代价和承受牺牲时间的多长。
  所以,当力量的消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人们就会放弃这个政治目的而采
  1951年6月,联合国军北进的攻势一停止,朝鲜战争一下子就如同进入了死胡同一般,
于是,一个现象随着军事与政治的进程自然出现了:双方似乎都打消了在军事上取得朝鲜战
争全面胜利的念头。
  也许,战争的另外一种形式就要产生了:谈判。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永远的悲怆
--------------------------------------------------------------------------------
  1951年5月对日,对于中国第六十军一八零师来讲,这是一个关键而致命的日子。
  这一天是美军发动全线反击的第二天,第六十军一八零师还在向南进攻。该师的五三八
团、五三九团与向北攻击的美第七师反复争夺着阵地,战斗进行得正激烈中,一八零师接到
第六十军军长韦杰和政委袁子钦发来的电报,电报命令一八零师将主力置于北汉江以南 ,
以掩护兵团主力向北撤退。
  一八零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已经处于危机中了。
  志愿军指挥部在部署中国军队全线向北转移的时候,曾给第三兵团下达了一个指示,要
求他们在其预备队第三十九军提前转移的同时,留一个军在加平至春川一线开始布防,利用
山地阻击美军,掩护第三兵团主力向铁原方向转移。第三兵团把阻击掩护的任务交给了第六
  当时,第六十军军长韦杰的心情极为复杂。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中,第三兵团
三个军突击的正面仅党15公里,如此密集的兵力集中在如此狭小的突破正面,连打惯了“集
中兵力”的韦杰都感到从未见过:兵力是否过于集中了?地方狭窄,密集的部队展不开,势
必造成战场拥挤的局面。第六十军是第三兵团左翼的突击部队,第六十军的正面虽然说是七
公里战线,但实际看看地形就知道了,“七公里‘”只是两条山脊。结果部队挤在一起往前
冲击,谈不上任何速度,而担任穿插的部队即使翻山越岭,也追不上敌人的汽车轮子。在整
个第一阶段的战斗中,第六十军基本上没有遇到大的战斗。韦杰军长那时就想,在接下来的
战斗中无论如何要好好地打一下,让部队尝尝跟美国兵打仗胜利的感觉。但是,第二阶段的
战役部署一到,韦杰军长就更恼火了,他的军居然被别的部队给“瓜分”了:一八一师配属
第十二军打穿插,一七九师配属了第十五军,一八零师给第三兵团当了预备队。第六十军军
部成了空架子,军长能指挥的部队,仅仅是一个300多人的工兵营。现在,各兵团要全线向
北撤退,第六十军这才接到掩护兵团撤退的任务,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韦杰军长才能
够真正指挥自己的部队了。但是,一八一师距离军部120公里,至少两天才能归建,一七九
师的归建也需要一天的路程,一八零师还在加平方向,也有两天的路程。这还不算,韦杰刚
刚得知,左翼的第十五军昨天就撤退了,战线上已暴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如果一八一师和
一七九师赶不回来,这个方向上单靠一八零师一个师,别说完成掩护任务,就是现在的处境
也已经难保。
  命令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第六十军军长韦杰发出如下命令:“一七九师附炮兵四十六团,于现地即大龙山、甘井
  转运伤员,任务完成后预定二十五日除以一部留现地待九兵团接替后再开始向指定地区
转移,师主力分两路经芝岩里、退洞里,进至加平、观音山、休德山地区布防。”
  “一八一师于现地掩护转运伤员,任务完成后,预定二十六日经新里、国望峰、观音
山、上海峰之间地区作整,并准备在国望峰、观音山布防。”
  “一八零师附炮二师两个连,以一个步兵团北移汉江以北构筑自己阵地,师主力置于北
汉江以南掩护兵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移,师作战地域为新延江、芝岩里、白积山、上海峰以
南地区,并注意和右邻第六十三军取得联系。”
  一七九师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以最快速度向北撤退归建。
  韦杰军长立即命令他们控制住春川到华川的公路。韦杰的这一命令非常及时,一七九师
刚部署完毕,美军的坦克部队就到了,这个师的官兵顽强阻击,以巨大的生命代价为第三兵
团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八零师接到电报后,立即按军部命令进行部署:令五三八
团、五三九团扼守北汉江南岸阵地,五四零团在江北岸占领鸡冠山高地,以加强师的二线阵
地。同时根据军部的电报,派人去与右翼的第六十三军联系共同阻击的问题。上午11时,第
六十三军方向突然传来枪声,一八零师侦察员回来报告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不相信的消
息:第六十三军已不在右翼战线,可能已经撤退了!
  原来,第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判断其部队已处在非立即撤退不可的时刻,从而果断地命
令第六十三军全城撤退。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它保证了第六十三军的安全。但是唯一遗
憾的是,由于当时情况的紧急和局面的混乱,第六十三军撤退的时候没有和相邻的一八零师
协同。而又一个致命的疏忽是,一八零师右翼的一七九师在其撤退时也疏忽了与一八零师的
联络,这就致使美第七师和南朝鲜第六师乘虚而入,枪声就是从敌人已经占领的侧翼传来
  一八零师立即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军部。军长韦杰已顾不上再多考虑,他立即命令一八零
师晚上撤出阵地,向北转移。
  如果韦杰的命令得到执行,一八零师还有最后的机会能够转移出来。但是——战争中,
一个“但是”,意味的也许就是无数生命生死不可预知的意外!
  正当一八零师已经开始撤退,一部分部队北渡汉江的时候,第六十军突然又接到兵团的
电报:……由于运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十二军五千名伤员全部未运;十五军除已
运走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二千名不能行动之伤员;六十军亦有一千多名伤员。为此决定,
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之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精
神布置并告我们。此外各部除以自己运输力量搬运伤员外,并组织动员部队,特别是机关人
员甚至干部全体参加抬运伤员,以期将伤员迅速转运下来……
  电报的意思是清楚的,是要求各军组织好伤员的转运,在伤员没有转运下来的时候,不
要扔下伤员而撤走,如果自己的伤员转运下来,就可以撤退。但是,就是这么一封意思清楚
的电报,第六十军却理解成为:“六十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
  于是,第六十军立即再给一八零师打电报,将那个一八零师立即转移到北汉江北岸的命
令改为:继续位于春川、加平、北汉江以南地区防御“。
  一八零师不但没有撤退,又立即命令已经向江北转移的部队掉头再往回走。
  在四周友邻部队都开始或者已经撤退了的时候,只有一八零师遵照着军部的命令,全师
原地未动。
  一八零师就这样失去了最后一个生还的机会。
  韦杰军长其实意识到了一八零师的危机,因为此时一七九师无法再向一八零师靠拢,一
八一师距离一八零师则更远。但是,尽管心情焦急的副军长查玉升建议把一八零师撤退回北
汉江北岸以防不测,但韦杰认为一定要坚决地执行上级的命令。
  但同时,他还是因为担忧而电令一七九师立即组织兵力阻击美军的北上,以保障一八零
师的侧翼安全,并给一八零师下达了在汉江南阻击五天的限期。“白天失去的阵地,晚上要
反击回来”。
  日,整整的一大,一八零师就这样与撤退中的各部队脱节了。战后所有的
人都明白地看到,一八零师在23日这一天等于在原地等了美军一天,就是这一天的等待,使
一八零师等来了一次铺天盖地的厄运。
  一八零师,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代理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成德。
  一八零师官兵万余人。
  郑其贵,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师司令部参谋、营教导
员、团政委、太岳军区二十三旅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八纵二十三旅政治部主任、第六
十军一七九师副政委。从郑其贵的任职可以看出,他的政治工作的经历十分丰富。他是个执
行命令不打折扣的人,吃苦在前,敢挑重担,无论是个人品质还是政治素质在一八零师堪称
  虽然根据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应该迅速把部队向北转移;虽然郑其贵坚决地执行了上
级的命令,在没有受命撤退之前决不擅自撤退;但是,如果在一八零师的命运里不出现那么
多的意外和疏忽呢?如果在全线战役开始的时候就能够想到战争中势必会有的撤退呢?
  郑其贵命令五三八团团长庞克昌、五三九团团长王至诚扩展阵地,特别是三五九团,要
确保全师右翼的安全。右翼缺口太大了,仅二营负责的正面就达10公里之宽。二营的阵地在
阻击战开始之后,立即受到美第七师的猛烈攻击,美军在数百门大炮和飞机的支援下,投入
了一个团的兵力,二营阵地被凝固汽油弹引发的大火遮盖,弹片、石头、泥土、树枝满天乱
飞。美第七师反复攻击,但是没能突破二营的阵地,这是中国军队在向北撤退中少有的成功
阻击战斗。
  24日下午,就在五三八团和五三九团在各自的阵地上与美军激战的时候,从北汉江北岸
的五四零团传来了消息:城蝗堂阵地失守!
  一八零师指挥所内顿时一片死寂:城蝗堂,一八零师身后的阵地!
  城蝗堂的失守意味着美军已经完成对一八零师的弧形包围!
  城蝗堂阻击阵地打得空前惨烈。五四零团一营三连打得剩下十几个人时,在教导员任振
华的带领下与美军展开肉搏战,直到最后时刻与美军同归于尽。炮营阵地被美第二十四师突
破,当成群的坦克向中国士兵们碾压过来的时候,营长虽命令弃炮撤退,但连长华银贵视炮
如命,说什么也不愿意把火炮丢弃而逃生。他大喊:“要扔炮,就先把我华银贵扔了吧!”
他命令弹药手装填炮弹,在几十米甚至几米的距离上,操炮向美军坦克平射,炮弹迎面撞上
美军的铁甲,阵地上山摇地动,美军为之心惊。
  就在这样的时刻,郑其贵依旧执行着上级的命令,以一八零
  师的生命坚持着原地阻击。
  当韦杰军长得知城蝗堂阵地丢失时,他终于向一八零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是,一切
都已经晚了,……
  24日夜,一八零师组织部队向北汉江撤退。郑其贵命令一个团把最后的三百名伤员运
走,然后后勤部门撤退,接下去是炮兵,最后是师指挥部。在江边,沉重的火炮无法过江,
炮兵们只能把所有的炮弹向南打光,然后留下最后一颗炮弹自毁火炮。
  北汉江的所有渡口都已经被美军占领,一八零师只有在不是渡口的地方下水。连日的大
雨使北汉江江水猛涨,北汉江上仅仅架设了三根铁丝让成千上万的官兵们拉着涉水渡江。美
军发射的照明弹悬挂在头顶,艰难而混乱的渡江场面被暴露在美军炮火的打击之下。美军的
炮兵校正飞机低空盘旋,把密集的炮弹准确无情地落向没有还击能力的中国士兵群中。齐胸
深的江水汹涌,力气弱小的女兵和年纪大的士兵紧紧地拉住马尾,战马嘶鸣中士兵们互相呼
喊着,但还是不断地有人被江水卷走,身体倾斜后迅即就消失在江面无边的黑暗中。抬着伤
员的士兵为了伤员不被江水弄湿,把担架高高地举起来。在这天夜晚,一八零师被炮火击中
的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北汉江的江面。
  一八零师死于江水中的官兵达600人之多。
  虽然过了北汉江,但也为时过晚了。美第二十四师已经进占间村,挡在了一八零师的退
路上。美第七师突破了一七九师五三六团的防御,将该师与一八零师的联系彻底割断,南朝
鲜第六师已经到达艺岩里,一八零师被四面包围了。
  在企图拼死突围的每一个方向上,都发生了极其残酷的战斗。在向围困中的一八零师发
动攻击的时候,一八零师的每一个阻击阵地面前都集中了多于中国士兵几倍的美军。美军的
炮兵跟进速度极快,尤其是坦克的自行火炮,可以与步兵一起参加任何位置的战斗。美军飞
机的出动架次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战斗。阻击美军的中国官兵们弹药越来越少,他们还击的
武器只剩了石头、枪托和牙齿。郑其贵在师指挥所里得到的伤亡数字令他不忍再看,一个连
打不了多一会儿,干部们就全部牺牲了,士兵只剩下十几个。再上去一个连,过不了多久还
是同样如此。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难以忍受的饥饿。一八零师全师断粮多日,官兵们只能用野菜草根
充饥,不少士兵吃野菜中毒。伤员的情况更加悲惨,他们的伤口由于不能及时处理而开始溃
烂,他们嚼不动草根,连水也没有了。一个迫击炮班在炮弹没有了之后,有士兵主张把驮炮
的骡子杀了吃,但是立即遭到反对,士兵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杀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骡马。
驭手们怕这些骡马被人吃了,就解开缰绳放它们走,但是,这些骡马恋着主人,总是打到哪
跟到哪儿,令炮兵驭手们放声大哭。
  25日,不断地向军部发出求救电报的一八年帅几乎是在同时接到了两封内容互相矛盾的
电报。先到的一封电报要求他们转移到马坪里以北阻击美军,部队刚走出五公里地,又一封
地报到了,让他们原地掩护伤员撤退,结果部队又往回走。在这两封电报之后,一个最坏的
消息传来了:美军已经占领马坪里。
  一八零师仅剩的一线生路被切断了。
  在一八零师的周围,是五倍的美军如铁桶般密不透风的死死的包围。
  在第六十军的军部里,一种大祸临头的气氛在沉默中弥漫着。几天几夜没有睡觉的韦杰
感到神经已经快要绷断了。他只有同意一八零师向鹰峰方向突围的计划,并命令一七九、一
八一师迅速向一八零师靠拢,接应他们突出重围。
  26日黄昏,一八零师开始突围。
  一八零师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师部、五三八四、五四零团
  组成,向北突围;另一路由五三九团组成。两路约定第二天上午9时在鹰峰以南会会。
按军部的电报指示:只要到达鹰峰,过了公路就安全了,会有部队前来接应。
  五三八团参谋长胡景义带领二、三营开始为全师撕开美军的包围。在一条公路上,两个
营的中国士兵拼出性命向封锁道路的美军坦克扑上去。很快,四连所有的官兵在与坦克的搏
斗中全部伤亡。五连接着冲上去继续战斗,最后只剩下了十个人。
  三营与美军步兵混战在一起,不习惯夜战的美军显得格外顽强,双方土兵最后时刻进行
了混乱的肉搏战。五三八团的两个营以基本伤亡殆尽的代价终于杀开了一条通路,一八零师
全师在天亮时分撤退到鹰峰脚下。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担任前卫的五三八团的士兵
跑来报告说:“鹰峰上有美军!”
  不是说过了鹰峰的公路就安全了么?
  接应的部队现在在哪里?
  一八零师的官兵不知道,接应的部队没能到达这里。一七九师的接应部队在接近的途中
被美军插乱,经过激烈战斗,负责接应的一个团只剩下了四个排。而一八一师接到接应任务
之时,该师与各团的通讯中断,只能派人去各团传达接应任务。各团的位置分散,通信员冒
着大雨在山中摸索道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把命令传达到。而这时,美军已经占据华川、原
川里、场巨里一线,一八一师失去了靠近一八零师的可能。
  当韦杰军长得知负责接应的一七九师和一八一师的行动失败后,一头栽倒在军指挥部的
  一八零师再次被包围在鹰峰下的时候,是这个师的最后时刻。
  电台被打坏,与军部无法联系了。全师已经断粮食七天,弹药也尽。重装备全部丢失,
部队开始混乱。
  美军的飞机在鹰峰上空一圈圈地盘旋。
  美军开始沿着山沟冲进来。
  一八零师开了最后一次师党委会。会议所做出的决定让这支部队从此永远也没检讨明
  一八零师党委在鹰峰下的最后决议是:分散突围。
  焚烧文件,毁坏电台,销毁密码……
  译电员赵国友、魏善洪和通信员正在销毁密码本的时候,美军的机枪子弹朝他们打来,
郑其责命令掩护他们把密码烧完。
  这时,几个美军士兵冲了上来,通信员投出手榴弹把美国兵暂时打退。炮弹很快也飞过
来,在猛烈的爆炸声中,魏善洪和通信员负伤滚下悬崖。老译电员赵国友怕密码烧不透,坚
持蹲在那里用树枝拨火,一直到他的鲜血流尽死在火堆边。
  分散突围,这标志着一八零师有组织的战斗行为到此为止。
  黄昏,还是大雨。
  一八零师的官兵分散成若干小股,怀着强烈的求生本能和无可名状的失措,拖着疲惫的
身躯,纷纷消失在黑暗的山林之中。
  最先突围成功的是由五三八团参谋长胡景义率领的一支小队伍。他们在突围的过程中,
先后遇到五三九团高机连连长向大河、三排长李本著和他们带着的16个人,以及帅炮兵室主
任郭兆林、五三八团组织参谋田冠珍和他们带着的14个人,还有师组织参谋郎东方带的3个
人,以及工兵营参谋天候娃带着的5个人。这50多个人又一次组成了一个战斗集体,成立了
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指定了战斗小组和组长。29日,在经过多次战斗之后,他们竟然带着
14个美第二十四师的俘虏接近了中国军队阵地的前沿,在最后的冲击中,趁机四处逃跑的美
军俘虏被美军的子弹全部打死,一八零师的这个50多人的战斗集体终于
  回到了一八一师的阵地上。
  因与一八零师联系完全中断而焦急不安的韦杰军长立即见了胡景义,在得知一八零师已
经分散突围后,他立即命令有战斗经验的干部和士兵,带上粮食和弹药进入山中寻找突围的
  被部队如此大的损失弄得火气很盛的副军长查玉升建议调两个师立即进行反击,以接应
突围的一八零师的官兵:“上级要是追究责任,把我查玉升的脑袋交上去!”
  但是,韦杰军长认为,既然分散突围,就很难找到他们,反击带来的损失会得不偿失。
韦杰的判断是对的,派入敌后寻找一八零师官兵的人最后都空手而归。
  另一支突围成功的小分队由五三九团团长王至诚、团政治处主任李全山、作训参谋张绍
武所带领的40余人组成。他们冲出包围,还完整地带出团的地图和文件,回到了一八一师的
  五三九团二营在教导员关志超的带领下,60余人两天后回到一七九师的阵地上。
  五四零团政委李懋召、五三八团团长庞克昌也带领着一部分人回来了。
  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带领的是警卫分队和师指挥部的部分机关人
员。这支小小的队伍黎明时分就遇到了美军的追杀。美军的坦克在山谷间的开阔地上吼叫
着,钢铁的履带把中国士兵的身体卷进去,然后抛起来。这支队伍不择方向地分散跑开,警
卫班在混乱中依旧存在保护首长的意识,几名士兵向郑其贵奔跑的相反方向跑去,以求吸引
美军的火力。
  在越过小河边的一片开阔地,向山上奔跑时,两名警卫战士拼死阻挡美军,用仅有的子
弹还击,吸引了美军的大部分火力,趁这个机会,师首长们冲过山去了。
  郑其贵师长回过头来了,他无法不回头看一眼就奔下山去。
  一个战士当场被打死。另一个战士负伤仰面倒下,枪声平息后,他被两名美军黑人士兵
拖着两腿拖走了。
  这一幕,郑其贵永生难忘。
  突围最艰难的一支队伍,是由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带领的。
  围绕在他身边的有数百人之多,其中还有文工团年轻的女孩子和不少伤员。吴成德为了
表示他与大家同生共死,当着大家的面,掏出手枪把自己的那匹马打死了,然后他对大家
说:“大家不要怕!我们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冲出去!我可把话说明白,谁要是叛变投敌,
我就枪毙了他!”
  由于人多,这支队伍目标十分明显。他们抬着重伤员,扶着轻伤员和走不动的女孩子,
冒着大雨向敌人的包围圈冲去。封锁线上白昼般的照明弹和密集的火力令他们屡次受挫,在
多次改变突围的方向后,依旧没能突出去。在一条山沟里,他们被美军的坦克堵截,美军残
酷地向挤满中国官兵的山沟开炮,然后进行坦克碾压。这些中国官兵虽然没有了任何还击的
能力,但是只要不被打倒,他们就反抗,他们反抗的唯一方法就是奔跑,就是不把双手举起
  最后,吴成德痛苦地明白,这支队伍肯定是突不出去了,于是他决定:上山打游击。
  在与敌人、饥饿、艰苦的环境拼力斗争的过程中,这支队伍由于战斗牺牲、疾病、饥饿
等种种原因逐渐分散行动。最后,吴成德和他身边的33个人,在敌后坚持游击战斗竟达一年
  最后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吴成德在一次突围中被美军俘虏,他是朝鲜战争中被俘的中
国官兵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人。
  一八零师企图突围不成的官兵中还有一部分流落进崇山之中。1952年,南朝鲜赤根山一
带有一股游击队总是不断袭扰美
  军,美军终于知道那是一些志愿军士兵。美军调动了3000多兵力,让曾在中国围剿过抗
日游击队的日本人当顾问,进山围剿,但是费尽力气攻上山头后,不见一个人影,而赤根山
的枪声还是依旧不断。
  郑其贵、王振邦、段龙章,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翻山越岭,最后回到中国军队的阵地
  见到韦杰军长,他们大哭,请求处分。
  志愿军司令部的一份资料中对一八零师损失倩况的记录有如下文字:六十军一八零师被
隔断于华川以西,经几次突围接应均无效,除师长、参谋长及担任掩护大行李的一个建制营
等部分人员突围外,余因饥饿与疲劳走不动,吃野菜中毒或作战死亡、失散等约七千余人。
  一八零师自己在向上级报告的《一八零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中记载,在总计栏中,
一八零师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字为七千六百四十四人,其中师级干部一人,团级干
部九人,营级干部四十九八,连级干部二百零一人,排级干部三百九十四人,班以下六千九
百九十人。
  有资料说,一八零师人员损失大部分为被俘,被俘人数约为5000余人。
  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一八零师在朝鲜战场的命运是一个永远的悲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范弗里特弹药量
--------------------------------------------------------------------------------
  对于美军可能的反击,彭德怀有思想准备。
  为了防止中国军队撤退时被美军尾追,防止第四次战役后期曾出现的被动局面重演,21
日,彭德怀给第三兵团、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打电报,并报军委和金
日成 ,明确规定各兵团撤退时一定要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监视和阻击美军,从撤退的
位置起,要采取节节阻击的方式掩护主力转移。在详细地规定了各兵团的撤退路线后,彭德
怀还是不放心,第二天又急电各军:“根据敌人以前的习惯,在我军停止进攻后,往往利用
其高度机械化条件,对我进行‘磁性战术’(即紧随我军追击),企图消耗疲劳我军。在我
军北移休整时,敌军会尾随我军北进是肯定的。
  但敌进攻速度的快慢情况,则以我军实施机动防御打得好坏而定。此次北撤时,我军最
后抵抗线,亦即原第五次战役反攻发起时的阵地线为限。”
  为避免各军同时撤退兵力密集,彭德怀命令担任此一战预备队的第三十九平提前撤退。
  但是,致命的是,中国军队是在“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的思想大背景下开始北移的,
绝大多数官兵认为北移是“得胜回师”
  的行动。即使意识到自己部队严重的疲劳、饥饿的现状,但很少有人能够十分客观地正
视目前是疲惫之军的大规模撤退。如此数个兵团十几万人的转移撤退,如果没有极其冷静、
极其严密的组织和控制,一旦敌情变化,很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溃败。中国军
队各级指挥员,包括兵团一级的高级指挥员,对美军反击的速度、规模和凶猛程度严重估计
不足,撤退计划制定得不周密,对志愿军总部的撤退计划落实得不坚决,有的兵团甚至没有
按照总部的撤退计划执行。在军事指挥上,撤退中没有严密控制公路要点,遭敌阻击时战术
单调,加上各部队之间的协同松散,于是造成很多致命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军突
破前沿,向纵深以机械化突击速度突进就必将使中国军队防不胜防。而中国军队中个别指挥
员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表现得惊慌失措指挥混乱。这一切,使灾难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
  这是中国军队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战斗结束后开始向北转移时的最客观、最真实的
  美军的反击是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并在精密组织下进行的,是美军由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所
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线反击,范弗里特为这次反击行动制定的初步目标依旧是“堪萨斯
  “堪萨斯线”,是“撕裂作战”没有达成的目标,即从临津江口向东到涟川,而后沿着
三八线南侧连接永平、华川、杨口、大浦里所构成的一条防御线,这是朝鲜国立东西最窄、
被认为最容易实施防御的一条线。
  “堪萨斯线”将是一条对朝鲜半岛来说十分重要的线。是在军事上美国一方一直追求的
一条线。也是在政治上中国一方一
  直不能容忍的一条线。然而它却正是最接近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划定的“军事分界
线”的一条线。
  美第八集团军全线反击的部署是:西线汉城正面的美第一军向东并列配置南朝鲜第一
师、美骑兵一师、美第二十五师、英二十八旅(由二十七旅改编而成)和加拿大旅,其正面
是中国军队的第六十五、第六十四、第六十三军,进攻方向是涟川。铁原。
  中线的美第九军从西向东配置南朝鲜第二师、美第二十四师、南朝鲜第六师和美第七
师,其正面是中国军队的第六十三。
  第六十、第十五军,进攻方向是金化、华川。“美第十军在洪川北侧至下珍富里的70公
里的战线上,由西向东并列配置美第一陆战师、一八七空降团、美第二师和美第三师,与东
海岸的南朝鲜第一军团策应,集中捕捉由于中国军队发动的第二次春季战役所形成的凸部里
的中国第十五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和第十二军。在这个地段的具体分工是:陆战一师
负责威蹄、寒溪公路以西地段,进攻目标为杨口;美第二师和空降团负责该公路以东地段,
进攻目标是群蹄;美第三师配属南朝鲜第八、第九师以苍村里为进攻目标。
  所谓“捕捉中国军队”的含义是:在以往直线平推战术的基础上,增加机动力量,恢复
在战场上的野战式作战,强调部队突破前沿后即向对方的“根部”猛烈突击。这是范弗里特
对其前任李奇微北进战术的修正,其中范弗里特居然吸收了中国军队“迅猛穿插”、“切断
后路”、“迂回包围”等战术特点。
  战争进行到此时,在前线上作战的南朝鲜军队只剩下一个军了。直接与中国军队在一线
作战的已都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
  5月22日,美军在400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开始了反击行动。
  西线的骑兵一师一天之内就推进到议政府一线。中线的美第九军以美第七师为右翼,第
二十四师为左翼,于24日进至加平。
  东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对反击发动以来部队每天仅仅推进四五公里感到极其不
满,认为这样的速度绝不可能致中国军队于死地。于是命令美第三师立即对突击到三七线附
近对下珍富里的中国军队进行夹击,同时把空降一八七团配属给美第二师,命令他们从中国
军队暴露的宽大侧翼上,沿着洪川至磷蹄公路一线向昭阳江突击。美军的前锋部队在主力稳
固推进的同时,组织起若干支以坦克为主的“特遣突击队”,开始在全线进行猛烈的穿插,
把中国军队在战线上割裂开。阿尔蒙德军长给美第二师师长拉夫纳少将的命令是:“第二师
在寒溪附近,以一个步兵营、两个坦克连和部分工兵,迅速组成特遣队,自今日十二时,沿
寒溪、阴阳里轴线前进,在阴阳里附近占领桥头堡,切断敌人之退路。”
  在这次美军发动的反击作战中,突出的特点是各部队组织“特遣突击队”,在中国军队
的阵地间“打穿插”,其中有骑兵第一师组织的以七团为主的突击队,有美第二十五师组织
的“德尔温装甲支队”,而显著名的就是阿尔蒙德将军亲自组织的一支坦克突击支队。
  坦克突击支队的突击方向是中国军队最敏感的腰部。如果这里一旦被突击穿插进入,那
么中国军队在先前的战斗中穿插得最远的几万官兵将会被分割在三八线以南,从而陷入美军
  23日早,空降一八七团两个营在大量炮兵和飞机的支援下,经过一个白天的战斗,突破
了中国第十五军的阻击阵地,夺取了寒溪以北八公里处的外后洞,为坦克突击支队创造了出
击的条件。
  24日上午9时30分,阿尔蒙德命令坦克突击支队两个小时之内出击。
  这支美式的穿插部队的组成相当于一个团的规模:它由空降一八七团一个步兵营、第七
十二坦克营、一个情报侦察分队。
  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和四辆M-16自行高射机枪编成,队长是空降团副团长盖尔哈
特上校。其前锋,是一支被称为“纽曼尖兵”的先头部队,由一个坦克排、一个情报侦察分
队和一个工兵排组成,规模不足一个连,指挥官是坦克营的副营长纽曼少校。
  两辆M-4坦克和两辆A-3坦克,加上两辆吉普车和两辆卡车,以及不到40名的士兵在风
和日丽的春天景象中出发了。
  如此小规模的一支部队敢于在庞大的中国军队中间冲过去,这对美军来讲是以往绝对不
可想象的事情。因此,“纽曼尖兵”的突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军队此时的状
  中午,“纽曼尖兵”出发的时候,纽曼少校发现他的头顶上盘旋着一架直升机。他对这
架飞机没有太在意,认为那也许是师里或军里派出的侦察飞机,至于这架飞机为什么总在他
的头顶上嗡嗡,他除了感到讨厌之外就什么都没想了——他正忙着指挥他的工兵——他怕中
国士兵在他前进的路上埋了地雷,他命令坦克停下来待命,让工兵探雷班先上去摸摸情况再
说。这时,头顶上的那架直升机降落了,走出来的人把纽曼吓了一跳,是军长阿尔蒙德。
  阿尔蒙德问:“为什么停下来?”没等纽曼说出理由,阿尔蒙德挥动指挥棒暴躁地大声
喊,“我刚从自隐里飞过来,在那里中国人正等着你们!立即给我前进!我不在乎什么地
雷!以每小时三十二公里的速度给我前进!”
  纽曼立即跳上坦克,命令出发。这支队伍沿着公路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似地高速前进。公
路两侧不断跳出中国士兵向坦克发射火箭弹,有时甚至一下拥出10多个中国士兵把炸药包扔
在坦克的装甲上。纽曼命令不准停下来,一边用火力还击,一边依旧保持高速度。在距离自
隐里两公里的地方,空中的联络飞机投下来通信筒,它通知纽曼:“很多敌人正埋伏在前方
公路的东侧,如果请求实施空中攻击,请以黄色信号弹为标记。”
  然而,纽曼不愿意因等待空军的攻击而让坦克停下来,他命令继续前进。坦克发射了30
多发炮弹,不但冲过了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而且还俘虏了30名中国士兵。继续前进时,
“纽曼尖兵”遇到了中国军队200多人的阻击。纽曼命令坦克炮火掩护,他带着士兵往村庄
里冲,中国军队阻击对抗了一会儿之后,撤退了,留下20多名伤员。
  “纽曼尖兵”继续前进,在沙峙里附近,发现大约80多名中国士兵牵着20多匹骡马在公
路上行进。好像这些中国士兵想不到在这里会出现美军,于是在距离100多米的时候双方才
交火。这是一支中国军队转移中的迫击炮兵队伍,交火10分钟,中国士兵迅速退却了。
  再前进一公里,通过与主力部队的联系,纽曼才发现自己跑得太快了。这时,前方不远
的地方,有黑压压的一大队中国士兵在急促地行走。联络飞机的通信阁又投了下来:“在你
北方一点五公里处,至少有四千名敌人迎你们而来!请你等待空军的进攻之后再行动!”
  纽曼命令继续前进,坦克排排长表示担心,认为还是应该回去和主力会合,因为前方肯
定是掩护中国军队主力撤退的大部队。纽曼说:“如果你想回去的话你就回去,不过你会碰
见阿尔蒙德那个老家伙的。”
  纽曼乘坐的坦克没走多远,便看见了中国军队大规模的阻
  击阵形。这时美军空军的飞机来了,是一群大编队的喷气式飞机,它们对中国军队进行
了“连纽曼都能感到发动机热度的超低空的凝固汽油弹攻击”。中国军队在猛烈的空中打击
下不得不赶紧撤退,纽曼趁机带领他的坦克发动了冲击。在前进到青邱里的山口时,纽曼看
见了昭阳江。
  昭阳江,中国军队发动第五次战役“第二次春季攻势”的出发点。
  江岸上狼藉一片。被打坏的美国汽车零乱地丢弃在野地中,到处是美军的补给品和装备
品。中国士兵没能来得及把这些战利品运走,于是放火烧毁,江岸边浓烟蔽日。沿着昭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军第八十二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