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土宗真相中,净宗和其他宗派有什么不同吗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 如是我闻佛教网
&&&& && &&&& &&&&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中国佛教又称,主要有八大宗派,分别为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简称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的一段时间,开始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地。初期主要是翻译佛经。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不断传播和发展,佛教徒和佛教学者的数量也空前增长,隋唐时期形成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各大宗派均已成立,发展颇具规模。但是由于佛教发展过程中本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三武一宗灭佛造成的四次法难,大量佛经典籍被毁,诸多宗派被严重削弱,无法重现昔日辉煌,只有禅宗和净土宗因为不立文字,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法难后更加繁荣。下面对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做具体介绍:
又称法相宗,汉传佛教唯识宗是印度瑜伽行派在汉地的传承。从印度回国后,翻译了瑜伽学系的《瑜伽师地论》、《百法明门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分别瑜伽论》等各论,以及《成唯识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此宗。主要理论包括:“三性说”(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五重观法,因明学说。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该宗是印度中观派在汉地的传承,主要理论是缘起性空,即认为世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这叫,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其他如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来自印度中观派。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也称法华宗。该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提出的理论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该宗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理论体系完备,对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9世纪初,此宗传到日本,13世纪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莲宗。
该宗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认为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
该宗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称佛心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该宗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论。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主要经典包括《楞伽经》,《金刚经》,《六祖坛经》。随着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其内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宗后来又形成黄龙、杨岐两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并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
该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净土宗。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该宗主要思想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结合,往生极乐世界。主要经典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称三经一论。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所以广泛流行于汉地,汉传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净土法门。8世纪该法门传人日本,形成日本的净土真宗。
该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也称四分律宗、南山律宗。律宗主要理论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唐代鉴真将律宗传人日本。近代弘一大师大倡律宗。
与其他宗派(显宗)不同,密宗仅限于具有一定资质的学僧修习,由师徒密传,故称密宗。一般认为汉地的密宗是在唐朝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史称开元三大士)来华后正式确立的。密教有曼茶罗思想,分成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
责任编辑: 文章修订1.1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中国佛教有哪八大宗派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中国佛教有哪八大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一、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因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又名法华宗。祖庭是浙江天台县的国清寺(也有学者认为天台宗祖庭在河南光山县大苏山净 居寺)。该宗以《法华经》为宗旨。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现有日本天台本宗和日莲宗,都很兴旺。
  二、三论宗。创始人吉藏(549-623)。因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经典,所以叫三论宗,这三部经典均是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祖庭是西安市草堂寺(也有南京栖霞寺一说)。唐武德八年(625),三论宗传与日本。另外,日本日莲宗也以草堂寺为祖庭,因为《法华经》是鸠摩罗什在此译出的。
  三、唯识宗。创始人玄奘(600-664)。该宗又称法相宗、慈恩宗,还称过瑜伽宗、有相宗、相宗。本宗以六经、十一论为依据的主要经论,名相繁琐,义理深邃。祖庭是西安大慈恩寺。日本唯识宗的开创人是道昭(629-700),他于永徽四年(653)随遣唐使至长安,受学于玄奘。
  四、华严宗。创始人法藏(643-712)。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以《华严经》为宗旨。祖庭是西安市华严寺。本宗由于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的阐扬,使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双璧。华严宗在开元年间传到日本,日本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
  五、禅宗。创始人慧能(638-713)。该宗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还是以《楞伽经》、《金刚经》为经典。祖庭是广东韶关南华寺(也有说是河南登封少林寺)。禅宗传与日本较晚,约在宋朝。禅宗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宗派,流传时间长,影响大。近年来,禅宗还传于欧美。
  六、律宗。创始人道宣(596-667)。律宗是依五部律中的《四分律》以弘通戒法的大乘宗派。祖庭是西安市净业寺。因道宣晚年住在南山,该宗又称南山宗。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将律宗传到日本。
  七、 净土宗。创始人善导(614-681)。该宗经典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祖庭是西安市香积寺。因本宗 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唐朝念佛信仰已传到日本,现在日本的净土宗。净土真宗均以善 导为祖师,发展很快。
  八、密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三人,先后把印度纯密传入我国,开创了中国密宗。密宗的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祖庭在西安市大兴善寺。密宗因为要念咒语,所以又叫真言宗。日本僧人空海学成回国后,传授密宗,成为日本真言宗初祖,也称为东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佛教里的净宗和禅宗有什么区别?
实说:无区别。
方便说有区别:
【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两个,他们都是大乘佛教。
禅宗是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的,但到了六祖慧能时,才以顿悟法门为主,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禅宗的特点就是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禅宗的最独特之处就是以心印心,能让你在一刹那顿悟佛的境界。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禅宗高僧知道,而且以心印心难度极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所以说禅宗法门只接引利根上器的人。
净土宗的教义最简单,可以概括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净土的存在,发愿往生净土,念“......
实说:无区别。
方便说有区别:
【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两个,他们都是大乘佛教。
禅宗是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的,但到了六祖慧能时,才以顿悟法门为主,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禅宗的特点就是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禅宗的最独特之处就是以心印心,能让你在一刹那顿悟佛的境界。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禅宗高僧知道,而且以心印心难度极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所以说禅宗法门只接引利根上器的人。
净土宗的教义最简单,可以概括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净土的存在,发愿往生净土,念“南无阿弥陀佛”。由于净土宗简单易行,所以适合所有的人学习,不像禅宗很难懂,也很难修持。很多人不太看得起净土宗,但我不以其然,我认为世界上最高的法门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净土宗的特点就是念佛往生,而且不需要有什么修行功夫,任何人都可以带业往生。】
-------载自相关信息-------
XLay的博客
祝大家开心快乐
首页
禅宗、净宗区别
分类: 南无阿弥陀佛 |
禅宗讲顿悟,适合利根之人;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那种达到“明心见性”后的境界,非是语言可以形容,即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不仅须要利根之人,更少不了明师指点,否则极易出错,甚至走火入魔。
而净宗从平易入手,只持一句“阿弥陀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并能坚持一生,不
管根性如何,或者有无明师指点,都可成就。
禅宗是自力法,即只能仗持本身的福德;而净宗是二力法,除了本身的福德外,更有阿弥陀佛无边功德的加被,正如顺风之帆,其行也快,速能到达彼岸。
我等末法众生,福报微浅,仅靠自力,万万人难一成就,所以佛说“末法众生修佛者
,虽万万人,罕一成就,唯以念佛得度”。还是老实念佛,才是修佛者的明智之举。
南无阿弥陀佛。
佛法有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净土宗、密宗、禅宗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中很有名的宗派.所谓"宗,在佛法里可认为"成佛的方法或道路".就是你通过什么样方法 的修行,可以成佛.譬如,你要到某个地方去,是步行,还是骑车,还是坐轿车等等.简单地讲,净土宗主张一心念佛,口不离心,念佛成片,心佛感应,有望成 佛;密宗讲究持密,包括密咒等,照样可以成佛.而禅宗则主张"当下顿悟",一念处直指佛心.我们一般的人现在来看,净土宗是个方便法门.
  禅宗是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修行者开举的一种法门,其他法门都是通过一些办法来让众生因指见月,逐渐生起正见。而禅宗则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人直接用各种方式 告诉他什么是正见。因为现代人大多比较自信,大多会认为自己说不定就是上上根器,所以很多学习禅宗的人实际上都不适合学禅宗了。如果从我看来,五祖给六祖 传法只不过是念了一遍金刚经,如果咱们念一遍金刚经不能大彻大悟最少得个初果罗汉,那么还是老老实实打好基础,积累福德,忏悔业障,严执净戒,学习经典。 因缘具足的时候,哪个法门都是禅宗。
禅宗和净宗都是佛法的法门,但是对应的人群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两种都可以学习,有的人可能两种都不能学习而应该学别的法门,有的人则可以学习其中一种。
净土宗又名莲宗,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本宗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净土即极乐世界,故此 得名。因为净土宗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所以广泛流行。本宗主要经典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净土法门,唯依弥 陀行愿,普收三根,彻上彻下无所不该。上至文殊、普贤、龙树、马鸣,莫不发愿导归;下至愚夫愚妇,无不可依此法门而往生。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中,发了 四十八愿,愿生者寿命无量,国土庄严,入不退转。其中度生之愿为第十八最恳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世尊应末世之根机,开此法门,劝令往生极乐。
妙祥法师二??七年对沈阳、鞍山等地居士的开示
问题四十八:有人说末法时代以净宗为主,现在末法时代,净宗和禅宗有什么区别?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末法时代以什么为主?以佛法为主。不是以哪个宗为主,以佛法为主。如果是以哪个宗为主,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这种说法,有自赞之嫌,不正确。
末法时期以什么为主?以戒为主。佛说末法时期,毗尼住世,佛法就住世。这讲得很明白,为什么要再拿出一个宗,来代替佛的戒律呢?所以这有人操作,有人自赞,这不合适。
末法时代,净宗和禅宗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在佛法中,净宗和禅宗没有区别,都是大乘小乘兼收,三根普被,都一样。没有说禅宗就是上根(才能修),净宗就三根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这问题。这种说法,表面上是称赞了禅宗,实际上是把他束之高阁,不让你修。
因为人的根性不同,根基不同,兴趣不同,需要各种法门来度。末法时期,需要的是五宗平等弘扬。五宗平等弘扬才符合佛的意思。(编者注:三根:上根、中根、下根。)
-------摘了两段供您参考-----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佛法有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净土宗、密宗、禅宗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中很有名的宗派.所谓"宗,在佛法里可认为"成佛的方法或道路".就是你通过什么样方法的修行,可以成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如果您要修禅宗的话,要有师父指引才行。而且要看您是否适合修禅宗,末学的一位师兄也修禅宗,他还没有信佛的时候,每天都喝酒吃肉,但是他去一个新地方的...
要明白什么是禅缘,先要明白什么是禅。禅,是淡泊之心,寡欲之念,清净之想,随缘之情。禅缘,就是情缘、姻缘、人缘,缘来缘去,缘来珍惜,缘去随意,不刻意、不强求,一切...
慧能是个厨房的火工头陀而已,不过一首诗让方丈五祖刮目相看,将衣钵传于他。
  那里的菩提树也是假的,世界上根本没有,都是佛家弄出来的玩意。
  那个故事是这样的...
答: 马上三月三了,每年都去烧香的现在怀孕能烧香吗?
答: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认识和社会根源,反映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精神世界的依赖性产生了这种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 “释然”的答复?
期待中..............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太宗与佛教净土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