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上师,人怎么能听闻佛法的好处

上师开示六波罗蜜多 - 美篇
你也能发这样的图文
/&&&&上师开示六波罗蜜多
扫码分享到微信
上师开示六波罗蜜多
为什么我们要行持六波罗密多?它和一般人的想法、做法不一样,一般人做不到。六波罗密多是方便和智慧双运的,这两个一起如何做到,弟子们思维、考察一下。方便是慈悲和大慈大悲,智慧是空性。慈悲和大慈大悲是不同的。慈悲是了解其他有情与我们的愿望一模一样,这样出生的。大慈大悲是哪儿来的,是自然而然有的。大慈大悲是从通达佛法里面来的,没有通达时是做不到的。这是从断除我执、没有我执的感觉里面来的,我执的根断掉的感觉里来的。双运,不是在心里想着它们双运,这样不是双运,而是又有了分别。自然而然有的,知道功德的,没有我执地布施,这样很好。还有空性,真正明心见性的,很容易做到,这样自然而然双运。我们对某个事物有贪心,以后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知道这个,也知道了布施的功德,布施本身是方便。布施的根、布施的功德知道了,布施不是在我执中做的,而是断除我执里做的,这是方便智慧双运。非常好的空性、智慧知道时,大慈大悲自然有了,修哪个法都会很好。这也是方便智慧双运。新的弟子自然而然做不到,就很好地去想,我们所贪的东西没有实质,但是在我执里面产生了贪心,贪心会给我带来痛苦,知道了这些而去供养。无论做什么,知道了无我、空性的感觉,这样非常好。现在人布施时,想着别人能看到、会赞叹,这样的布施是假的布施。降伏我慢、降伏烦恼的,修什么法都很好;无法降伏我慢、烦恼,无论做什么,即使外面看来很广大,功德也很小,方便和智慧都没有。现在我们布施、持戒等等好好地做,以后慢慢知道了、通达了空性。通达空性以后,再做这些布施等等,则非常广大地做得到。无我、空性的功德知道时,能非常好地做到。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六波罗密多,第一个是布施。为什么布施在前?我们最大的、最难解决的麻烦,是我执。我们的痛苦全部源于我执,布施是降伏我执的方法。我执有粗有细,布施也有大有小。大的布施是布施自己的身体,小的布施是布施我们的一些财物。我们从布施开始想、做。真正的布施暂时做不到时,可以先在心里观想。另外,所有布施当中,最殊胜的是法布施。我们自己不会讲法,可佛陀当年曾经讲过许多法,例如:&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复述世尊说的法,也是很大的善业。当我们进行烟供、水供时,心里想着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这样很好。我们应如何行持善法呢?前行&发心殊胜&,想着为利一切众生而做;正行&无缘殊胜&,心宽宽松松、稳稳定定;结行&回向殊胜&,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成佛。以&三殊胜&摄持,其实就是以方便和智慧摄持而做。布施当中,最重要的是明白万法的自性,明白万法如梦如幻。我们布施时,心是很辛苦的,要和原有的习气抗争。把我们所贪执的东西布施时,心里会很矛盾,有时尽管知道要布施,还是做不到。慢慢地,我们从心里想开始,然后做。持戒是非常好的。为什么好呢,释迦牟尼佛的戒律是让身口意都做得很好的方法。持戒有几种。有不造恶业的"严禁恶行戒"、有做善业的"摄善法戒"、还有广大饶益六道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有密乘戒都是非常好的。简单地说,别解脱戒是不伤害其他众生;菩萨戒是去帮助、利益其他众生;密乘戒是指我们"所见均是佛身,所闻皆是咒音,所想全是佛的意、智慧"。【所见均是佛身,所闻皆是咒音,所想全是佛的智慧】上师开示:看的是佛的相,听闻的是佛的声音,想的是佛的意,这非常殊胜。你们慢慢修,在修行的道路里面,经过灌顶、听闻密宗的法,慢慢就知道了。从这个角度来修持是密宗快速成佛的道路,其他法门没有这样的见地。它是将习气瞬间降伏的。弟子们观察思维一下,别解脱戒的功德菩萨戒里有没有?菩萨戒的功德密乘戒里面有没有?这三种戒律是分开的还是一体的?若说三戒一体,它们是如何一体的?若说它们分开,它们怎样分开?这个好好想。这三种戒律的作用都是降伏烦恼,降伏的方法不一样。别解脱戒是自己要抛弃、断除烦恼;菩萨戒是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烦恼转化为道用,不考虑自己,只想着利他;密乘戒里,了知烦恼的本性是智慧。【烦恼的本性是智慧】上师开示:知道了这个,是密宗快速成佛的又一个方法。但知道这个的力量你们有没有,我不知道。殊胜的上师、殊胜的法和自己殊胜的缘分这三者才能让你们做到。忍辱是非常重要的。要忍辱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做不到忍辱时,常会有心里正知正念与烦恼的冲突对抗。如何解决呢,一要祈祷上师三宝,二是随喜上师三宝的忍辱的功德。清清楚楚地知道忍辱的功德是非常好的。它的功德是什么呢,我们在成佛道路上前进的力量全部来自忍辱。帮助我们修持忍辱的是什么呢?当其他人对我们不好时,他们实际是帮助我们的人。他们如何帮助我们呢?一方面,消除了我们过去的恶业,另外,他们也让我们对忍辱的修持越来越好。真正了知这些,能够帮助我们降服烦恼。其他人能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只是一点点,不会很大;我们大的麻烦是心里的烦恼所造的。六道众生的痛苦都来自烦恼。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其他人所能使我们痛苦的力量和内心的烦恼的力量哪个大。例如,其他人将我们杀害,我们只不过失去了一次生命;烦恼则可以把我们投入六道轮回的苦海中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多思维这个来增强我们忍辱的力量。多观察、了解佛菩萨所行持的忍辱,他们如何做,我们也一样去想去做。他们忍辱的方法是什么样的,承担、应对很大痛苦的方法是什么,我们要多考察。慈悲心越大,忍辱就越好,到一定程度,稳定不变的忍辱就有了,那时没有什么可以障碍我们了。这里没有详说,请弟子们仔细思维一下。就如母亲对孩子一样,不论孩子如何,母亲都可以忍受,这是有慈悲心的缘故。弟子问:工作中,一味忍辱让对方变本加厉地增长贪嗔痴心,这时候应该怎么做?上师答:总想着指责对方,这样会有点麻烦。对方对我们的不善是因果和我们的业障共同决定的。例如,对方夺走我们的财富,是由于我们过去也同样对待过其他众生。这样想,让我们的忍辱越来越好。同时,想到他们是愚昧无知的,我们的慈悲心也越来越大。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其实非常大。对待这类对境是有其他方法的。我们显现的愤怒有由嗔心产生的和由慈悲心产生的,由嗔心而来的愤怒我们决不要有,由慈悲心而来的愤怒,我们如同菩萨一样尽己所能去做。弟子问:生活中工作中如何善巧运用忍辱?上师答:工作生活中能否做到忍辱我们不知道,要看你自己的力量。若能做到,每天都坚持就很好。修持忍辱是要有对境的,单独一个人的工作环境里做不到忍辱。与人的联系多,有许多竞争、摩擦,忍辱才可能做到,才有许多修持忍辱的机会,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忍辱的力量。马上要有很大的力量可能不现实,慢慢修持,增强自己的力量。一要祈祷上师三宝,二要多想忍辱的功德。弟子问:对方责骂和刁难自己时,应如何想,持什么咒?上师答:心广大地想,念观音心咒。我们的心如虚空一样时,他们的责骂骂不到我们,什么伤害都做不到,也不会有争吵;慈悲心的心咒就是观音心咒。祈祷上师三宝、念上师心咒也可以。祈祷上师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法。弟子问:修一切佛法和安住如何同时进行?上师答:现在你们力量不够,以后应该做得到。好好地修持大圆满,以后就能做得到。如果心稳稳定定,有足够的力量,在佛法的道路上走到了很高的境地,就能做到。现在我们修持好一个法,以后就能通达一切佛法。佛法是没有分别的,只是现在你们力量不够,如同孩子一般,孩子的胃口小,能承担的工作也小,等长大以后所有工作都能做到。一切佛法都是降服烦恼、开启智慧的,是一体的,没有差别。所有佛法的目标都是让我们成佛,只是所化众生根器不同,快慢、方式不一样。精进是非常好的。没有精进,我们想成佛是做不到的。成佛的方法是精进。精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降服烦恼,从烦恼中马上解脱出来,这是精进。我们每天能够进行佛法的修持,包括打坐、念经、闻思等等,这是通过精进才能做到的,没有精进是做不到的。精进是使我们的身口意与佛法不分离的最主要的方法。我们佛法修持每一步的增上都需要依靠精进。我们的心里起了不好的念头,马上觉察并转变它,这是精进。当我们心里没有力量,什么都不想做、做不到时,让我们振作精神,高高兴兴去做事,这也是精进。我们懒惰懈怠,今天当下不修持,指望着明天再去修,甚至有今年不修明年修等等拖延的想法。立刻断除这种懈怠,为成佛而进行修持,是精进。弟子问:如何生起不退转的精进心?上师答:真正明白因果,了解无常,它是精进的鞭子。明白因果最重要。禅定指的是什么呢?心稳稳定定,没有变动,没有杂念,这是禅定。总的来说,要禅定的话,必须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方法,怎么样禅定的方法;另一部分,你要用智慧,自己的智慧来摄受,来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方便和智慧要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想得到禅定这个果,必须要有禅定的因和缘两方面。那么这个因和缘怎么聚集起来呢,我们需要好多的智慧和方便。智慧和方便就是禅定的因了。禅定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有一个目标来关注的这种禅定,还有一种没有任何的目标这样的禅定。在大圆满心髓的前行法里,有所缘的禅定是非常多的,像我们做的各种观想,就是各种禅定。当我们做各种观想的时候,我们就把我们粗重的妄想压住了,把它对治掉了。那么有的人他就说,我打坐的时候我不喜欢有观想的禅定,我就想什么都不观想的这种禅定,他就这样想了,有所取舍,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有所喜好有所不喜好的这样的禅定,有选择的这种禅定呢,他的禅定是不会真实地生起来的。禅定是一定要上师来教导的,是要有导师来引导你、指导你的,就像一个有病的人需要去找一个医生,一个主治大夫,他把你的病历保存在那里,每一回每一回,你有什么病了,他号号脉,他知道,哦,还有什么病,他又给你一剂药,相应地来对治的方法。病和药要对应。上师也是这样,你应该修什么禅定,这样一级一级地引导你做禅定。在我们的前行法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所观的、有所缘的禅定,当然,在前行法里,也有一部分是没有任何所缘的禅定。◎&身要&和&气要&的方法禅定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和智慧在里面。最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们的&身要&,还有我们的&气要&。如果我们的身要和气要没有把握好,我们的心要不就昏沉,要不就散乱,心自然而然就会到处去跑了。还有,要么自己一禅定的时候就打瞌睡了,要么我们的心就迷迷糊糊地住在痴里面,住在一种混沌的禅定里面,什么也不知道,好像没有思想了,好像在一种特别不清楚的状态里面,很浑浊的这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你的心自然而然(会这样),如果你没有把握好身要和气要,要不就散乱,要不就昏沉,要不就浑浊。首先,我们要禅定的时候,身子一定是正正直直的。你的身体有多直,你的气脉就有多直。如果我们的气脉直了,身体里的气自然地运行就很畅了。同时,如果我们的气运行得很畅了,我们心上的各种分别妄想、我们心上的取舍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少了。最重要的身要就是我们说的大日如来的&七支坐法&,没有比七支坐法更好的禅定的姿势了。我们按大日如来的七支坐法,主要是把我们每天的业气——我们进出呼吸的业气,总共有两万一千种业的呼吸,把我们每天两万一千种呼吸管住、控制住。我们的业气有多少,我们心上的妄想、妄念就会有多少。我们的业气和我们的妄想是在一起的。我们的业气和我们的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两个有关系。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身子坐好了,就能把这两万一千种业气控制住、把握住,做它的主人。能够控制住业气,业气控制住了,妄想就少了。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按大日如来七支坐法来坐自己的身体的原因——控制住业气,做业气的主人。任何时候,在禅定的前面,我们做&九节佛风& 是很重要的。我们把自己的嗔心之气作深蓝色从自己的右鼻孔呼出去,然后我们把自己的贪心之气从左鼻孔吐出去,它是深红色的,还有最后我们用两个鼻孔呼吸出气,把我们痴心之气作巧克力的颜色,褐色的那种颜色,给它吐出去。做九节佛风,把自己身体里的贪嗔痴之气呼出去。如果我们把贪嗔痴去除掉了,那么我们本有的自性之气就从我们的身体里自然升起来了,自性的禅定也就逐步逐步出来了。有的人在做九节佛风就能生起禅定了,有的人他做不了禅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业障,各种各样的,都是不同的,没有人是相同的。◎&智慧度&的方法如果我们用身的方法,用气的方法,达不到禅定的话,下面我们就要用另外一种方法,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我们就要用&智慧度&来让自己产生禅定。那么智慧的禅定主要是从哪里来呢——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心里要有菩提心,广大的菩提心,尽量生起很广大的菩提心。我们要怎么发菩提心,我们要知道因果以后,按因果,清清楚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整个很清楚,而且你对发菩提心要有非常大的敬信与虔诚。我们自己要发起菩提心愿,同时入菩萨行,六波罗密多的菩萨行,我们要广大地去做。做和想,做和发愿,这是一方面,我们要发菩提心。还有一方面,我们要看万法的本性、万法的法性,这样来观察。一方面,你看外面的外境它的本性是什么,自己的内心的心性是什么,法性和心性,两方面都要去观,去看。我们要经常观,观自己的外显和自己本身,一方面看外面的所有的物体,它是不是像佛说的那样诸法无我的,同时也要看自己,自己有没有&我&。我们说的,&法无我&,&人无我&,这两种无我,世尊释迦牟尼佛的教授,人法无我的教诲,是不是这样。观了以后,你是不是觉得,你有没有感受,就是万法像《金刚经》讲的,如梦如幻的感觉,包括自己的色身也是如梦如幻的,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就要分析了,举个例子,像这个杯子,杯子这个名字,我们叫它杯子,看着是一个实法,但这个&实法&是不是真真正正有一个实际的本体存在?同样这个叫曼扎,它的名字叫&曼扎&,实际上,它有没有一个实体存在?还有我们看自己的色身,我们这样的一个人,这样和合起来的一个人,有没有一个&我&?有没有一个永恒的、长久存在的&我&存在,永恒的、长久不变的在里面。同时,我们看了外境,分析了所有的外面的这些有形相的物体,你再分析自己心里的五毒烦恼是什么样的。比方说,我们的嗔恨心很大的时候,你看看,我的嗔恨心到底有多大,它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你仔细去观一观这个嗔恨心。贪心大的时候也是观观这个贪心,它在哪里,它有多大形象?这样去观。一定要马上认知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恼从心上生起来的一刹那,你就要认知它。如果你们经常经常能看到自己的烦恼,一起来你就能认准它了,这就是禅定的第一步。如果我们的烦恼一起来,当下我就看见它了,那么就是打开禅定大门的第一个方法。【上师开示:心稳稳定定】释迦牟尼佛的法全部是调伏心的,他的教法全部是对应于此的。我们在行住坐卧里,心稳稳定定,这个非常殊胜。为什么呢,我们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持佛法,都以此为前提。没有这个,这些都做不到。我们要马来驮东西、载人,在这之前要将马驯服。没有驯服的烈马暴跳翻腾,驮不了东西,骑它有危险。同这一样,在前面,我们要好好修心,这样大大小小什么样的事我们都能做到。至于稳稳定定,做事前有很好的发心,想很好地做善业,在这里面心稳稳定定,这样非常好。还有,则是心里面什么都不想的稳稳定定,我们说是禅定,这样做是到了很接近真正的智慧的地方。很好的禅定是这样。在没有到达智慧前,我们就会有感觉;真正还没有达到,但有一点点到了的感觉,就像火堆旁边能感受到热,同这一样。这样做,慢慢心很好地打开了。听闻时宽宽松松、行住坐卧中宽宽松松稳稳定定,无论什么工作都是稳稳定定做的。前面很好地想,没有想的话,是随随便便做的,这样不对。很好地想,则后面能稳定地做。初学者想要禅定会有一定困难,要慢慢地修,不容易马上就做到。看护自己的心、降服烦恼,让心宽宽松松,还有祈祷上师三宝,通过这些方法能使禅定慢慢生起来。禅定有较大障碍的人,可以进行大礼拜、诵经、不断思维上师三宝的功德来增强信心,闻思然后实修,然后再闻思……这样之后让自己的身口意宽松下来,禅定一定能做到。初学者的禅定是不稳定的。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杂念比修行前还要多。这没有问题,因为这是由于原来我们没有察觉自己心的变化,而现在我们有了正知正念,觉察心的变动,自己的善恶好坏全部知道了。处在原来那种不知道的状态,想要修行是不容易的。觉得自己还不如从前,这样想是不对的。这是应该有的变化。从原来的不知道到现在的知道,这是以后生起很好的禅定的缘起。我们的心就像一块田地,原来这块田地里有各种杂物、石头,土壤质量不好,种什么都长不出来。现在我们清理这块土地,让它松松软软,这样以后无论是大米、青稞还是其他作物,都可以很好地生长出来。禅定就是这样的。间短是由于现在我们的力量不够,如孩子一样,短时间的练习容易生起欢喜心。我们按照之前所说的方法这样慢慢修习,以后大的禅定就出来了,同阿罗汉一样的禅定、菩萨一样的禅定、佛一模一样的禅定就出来了。禅定是非常好的。弟子问:初禅离生喜乐定,二禅定生喜乐定,这应怎样理解?上师答:这个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每种说法略有差别。禅定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初禅、二禅,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生起相应的觉受。觉受生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在禅定的觉受中,若还有我执,这还是六道轮回的因、三界的种子。第一步生起觉受,这是让心稳定的方法;第二步,心稳定时,有乐受,但此时若有我执,这种乐是不对的,要离开这种执着。&我的禅定非常好,谁也没有我这样的禅定,哎呦,非常好哦&,这不对。乐、明、空的觉受,这个一定要有,没有不行;没有的话,我们还不是佛的弟子,不知道如何进入佛法的道路。但若感受这三者是分开的,不对,它们自然而然融为一体。总体上说是这样的。禅定中,单单感受到乐,在乐受里面有我执在作用,这是欲界的种子;有明的觉受,里面还有我执的话,是色界的种子;空的觉受,是无色界的。三者分开的感觉是不对的,自然而然这三者全部具足的,这是进入了很好的禅定。刚开始的禅定,藏语中形容为&孩子的禅定&,凡有我执的禅定都是&孩子的禅定&。经由&孩子的禅定&慢慢修习,菩萨一样、佛一样的禅定出来了。释迦牟尼佛说过,智慧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呢,它能断除烦恼的根。智慧是了知万法的自性的方法。闻、思、修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的各种教法都听闻一下,外道、内道的说法都听闻、比较一下。在听闻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教法的差别,从而发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想法最重要,他的教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全部了知的基础上,我们的信心打开了,真正的信心打开了。听闻之后要多多思维,心里不变的定解出来了。定解生起来后,我们的无明、烦恼自然而然被压服了。通过闻思,佛法的内容我们全部知道了,从而知道,佛法的智慧、力量不可思议,真正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真正成佛了,他的教法与其他教法有根本的差异。仅仅知道是不对的,一定要打坐、修持。原来是知道有空性,现在依上师教言一模一样打坐,是证悟空性的开始。原来仅是想法,现在则如亲眼所见,觉受是不一样的。证悟空性是福智二资粮圆满的结果。佛陀的各种教法都是开启智慧的方法,六波罗密多的前五个都是帮助打开智慧的。再加上开启智慧的打坐修持,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真正证悟空性。弟子求教:请上师讲一讲空性。上师开示:所有万法自性都是空的。比如这个曼扎盘,名字叫曼扎盘,但如果拆开了以后就不叫曼扎盘了。曼扎盘不存在了,因为只剩下了一些铁皮。但当我们把零件拼起来以后,曼扎又出现了。世尊说外部和内部都是空性。我们经常说&我&,把肌肉、骨骼、血肉、毛发拆开的话,&我&在哪里呢?请大家多做这样的观察。世尊曾对舍利子说:佛法的第一要义是信心。通达空性的基础也是对上师的信心。空性是自性的空,是指自己的心里通达了万物实际的面目,是成就者大彻大悟的体会。如果我们只是嘴上说空,就是名相上的空,和上师通达的空性是不同的。上师开示:证悟空性不是仅仅知道有空性,是上师的加持、修佛法的力量、自己的缘分和福智二资粮圆满的结果,这是证悟。没有真正证悟,只是通过听闻知道了,这是不一样的,有非常大的差别。打个比方,喝酥油茶和讲酥油茶是不一样的。喝到的人知道,酥油茶是这样的。讲的人是会讲,但真正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话,是做不到的,一点点做得到,大的做不到。心里面想着剪刀,和真正用剪刀剪,不一样。画的油灯和真正的油灯不一样。画的油灯没有油灯的作用,做不到发光发热,而真的油灯有这样的功德。没有证悟和证悟的差别就同画的油灯和真正的油灯一样。真正证悟、断除我执的人是不论如何辛苦都压不倒的。没有证悟的,马上就能被压倒。一点点违缘就能让他改变。真正进入了证悟道路的,什么样的违缘都不会改变他。没有证悟的,在违缘面前,原来的感觉、说法都变了,他无法克服违缘,而真正证悟的就能克服。证悟者对于别人的诽谤、辱骂……什么样的都不会进到心里去。没有证悟者就像在房间里挥舞木棍,处处碰壁,有阻滞。而证悟者就如在虚空中挥舞木棍,没有障碍。仅仅知道空性,无法降伏五毒烦恼,无法断除我执,无法真正进入成佛的道路。听闻佛法是知道了佛法,但仅是知道,没有用。就像生病了,不吃药而仅是知道药,没有用。一定要进入修持佛法的道路。从这个角度,释迦牟尼佛说了闻、思、修。单有闻、思,还没有进入修的道路。弟子问:缘起性空,性空也是缘起吗?上师答:哈哈,可以,非常好。怎么说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过,两者是不能分开的。从空性来看,同时知道缘起;缘起知道时,也通达空性,没有分开。例如,杯子——空性,空性——杯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过。实际上缘起不存在,但缘起有了;空性不存在,空性又有了。在空性里面缘起,在缘起里面是空性。镜子帮助我们看到影像,而影像又帮助我们确定它是镜子。没有色,空也找不到;没有空,色也找不到。
美篇小程序来啦,在微信就能创作你的图文故事!
&nbsp115686
原配们,看看王熙凤是如何斗小三的吧!&nbsp4316
没去过西藏,何言诗和远方&nbsp7190
人间最美是金秋&nbsp28788
一件旗袍穿上身,万种风情入诗来&nbsp1871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nbsp97832
人生百年,唯此二十年为金, 千万珍惜!&nbsp8936113
做一个有灵魂香气的女子&nbsp9090[转载]为什么听闻佛法的时候特别需要专心和恭敬心?
问:为什么听闻佛法的时候特别需要专心和恭敬心?
索达吉堪布:尤其在听法时,如果没有聚精会神、洗耳恭听,那就会像在覆口的容器上注水一样,任何法义也无法铭记于心。所以在闻法之前,就应把所有的琐事放下。在听法的过程中,也不要吃东西、说话以及上厕所,否则有很大的过失,而且效果还不好;如果这样听闻,那不管听多少堂课,他的相续也会像一张白纸。闻法的机会千载难逢,在那时我们没有必要做其他的事情,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听闻,否则不可能记住所讲之法。
若能专心致志地听法,其功德利益也不可思议。《涅槃经》云:“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何以故?开法眼故。”既然是这样,那我们怎能不专心致志地听闻佛法呢?
另外,上师正在传法之时有巨大加持力,如果那时好好听闻,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法益,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上师传法时,上师和弟子都应持本尊的佛慢,那时诸佛菩萨也确实安住在传法的现场,所以加持不可思议。以前,乔美仁波切引用教证说:虽然上师是一个凡夫人,但他在讲经说法时,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都会融入他的心,所以也可令弟子获得利益。既然如此,那在此时就没必要再造不能得到加持的不恭敬罪业。
——《藏传净土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宝法王】听闻佛法要避免三种过失、具备六种思维
大宝法王噶玛巴
摘自法王2014年《大手印了义炬》课程
■三种过失
在听闻佛法时,很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来听闻,这时候要避免三种器皿般的过失,就是三种听法的逆缘,同时还要具备六种想的顺缘来听闻。譬如佛陀在经典当中,不断提醒弟子:“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善思念之。”这都是要告诉听法者,要断除像三种容器般的过错。
一、覆器:首先第一个「谛听」,也就是说要好好听闻。这里的「好好听闻」,意思是对法有兴趣、有热诚、欢喜的来听闻,这样的心态,帮助我们消除如同覆器(容器倒过来)一般的过错。听闻佛法时要有强烈的渴求之心,就是要像一个非常饥饿的人,非常渴求食物般地来听闻。
二、垢器:第二个「极善思惟」,意思是能够正确地明辨取舍,由此断除了垢器(容器污秽)的过失。
三、漏器:最后一个是「善思念之」,意思是不轻忽、浪费跟随上师所听闻到的法教,随时忆持那些教言,念兹在兹,这样可以避免「漏器」(器皿底部有破洞)的过失。
以上就是三种器皿般的过失。我再详细解说一次,首先「覆器」是形容像倒过来的容器。这里说倒过来的容器的意思,就是水啊、各种饮料都无法倒进去一样。如果一个人坐在这样一个法会的现场,但是没有专注听闻的话,就像倒过来的容器,一点法甘露都无法进入心里。这里讲的不是传法者的过错,而是听闻者弟子们要注意的部分。
「漏器」是形容像容器有破洞时的过错。有破洞的容器,无论添加任何东西,是一滴也无法留住。所以很多人在听法时,身体在现场,也很专注地在听,但是却没有试着记住这些教法,这样的情况就会变成全部的内容都忘掉了。因此之后想要去修持时,会发现一点也想不起来。这个也是我们要避免的一种过失。
第三种是「垢器」或有毒的容器一般的过失。一个容器如果是肮脏的、有毒的话,这时任何放进去的东西,也都会被染污而不能食用。像很多人身体在这个法会现场听闻,同时也很专注地听,也能忆持,或甚至也跟别人分享,但如果我们带着三毒烦恼,总之是一颗不清净的心,负面的心态来听闻的话,不仅对于自心没有帮助,甚至会伤害到自他,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第三种听闻佛法,就是要有一个清静的动机,避免像是容器被有毒的东西染污一般的过患。
透过了解了以上几种比喻,还有所要阐述的意义之后,就知道听法的时候会有这三种过失,要将它断除。
接着,就要想如何来对治它,这是很重要的。对治的方法如下:
一、以专注对治「覆器」的过患:这时候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专注地听闻,耳朵仔细地听,心也不散乱。
二、以忆持对治「漏器」的过患:这时候不仅是要专注,而且试着去记住、忆持这样的教法。
许多外国人,无论东方或西方的弟子们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就是说法者一说完后,马上就记录在笔记本上,我觉得这非常好。但光是写下来、记在本子上还不够,这里所谓「忆持」的重点是,你的每一笔、每一划在记录时,你的心也要将这每一字、每一句的口诀或法义,都写到心里面去,你要真正忆持它,才是重要的。
否则写在纸上,也不是天天都带着笔记本在身边,尤其当你遇到危急的情况时,你没法说:“等一下,让我拿出来看一看,再看怎么办。”
是没有这样的时间的。大家能够记下来是件好事,但同时心也要能够忆持它,让这个法入心,那么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做取舍决定的情况时,才能用得上。
三、以好动机对治「垢器」或「毒器」的过患:意思是要避免自己带着贪心、瞋心或愚痴的心去听闻佛法。
以上我们了解了闻法时的三种违缘是什么,也知道了对治的方法。相对来说,第一个比较容易去对治,第二个稍微难一些,第三个就更难了。总之,我们知道之后,就去思维它,并且尽力去断除这样的过失。虽然很难一开始就马上断除这三种过失,但是就随自己的力量,尽力去试着断除。
我们很难把上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记在心里,这是很困难的。就算你只记住一两个文义,但你心中想:“虽然我只能记住这一两个句子或法义,但当我面临死亡的时候,我要能够记起来而作修持。”
如果你能这样想的话,这个利益也是非常的大。
尤其每一次当你要开始听法之前,都要先提起一个有力的心念,告诉自己:“我今天要好好听闻教法,而且在这座法当中,我要试着去记住当中的重点。”所以你随时都要保持正念跟觉知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然后在每天听完一座法之后,不要马上就想散乱地去跟别人讲话,你应该静下来,不断地回想一下这位上师在这堂课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试着去回忆它。如果你发现哪一段好像不太清楚或者忘了,这时你可以再问其它人,就会了解第一天原来讲了些什么。接着,第二天又会听到新的内容,同样也在课程结束之后,好好回忆今天讲了什么。总之,这样第一天、第二天慢慢地不断训练,你就会养成忆持的习惯,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记起教法的内容了。
■六种想法
这六种想法,能够避免有垢容器一般的过患,所以接下来也会讲一下这些内容。
一、生起「自己是病人」的想法:第一个想法,是要想象和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病人。平常我们一谈到生病,就会联想到头痛、脚痛或者感冒等等。但是如果和轮回的大苦,或者所有众生的苦痛相比较,那些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病痛。
藏医典籍中提到,疾病主要分为风疾、胆热、涎病和三者综合等四种。而最主要生病的病因,可以分为长因与短因。以长远的因来讲,就是自己的三毒烦恼,这心中的贪瞋痴三毒,可以说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因。
虽然透过药品、食物,或者一些作息、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暂时消除病痛,但病根其实还留在那里。因此,真正想要长远从病苦中出离的话,就必须从长远的因,也就是对治三毒烦恼下手了。只要根本烦恼还未尽除之前,我们可以说都在生病。就像噶当派祖师形容,我们就像是「无法康复的病人,无有出期的囚犯」一样。
世间上任何的疾病、病痛,一段时间后都可能会治愈,但就算真的没办法治愈的,也会有终结、死亡的一天。但是,像轮回这样的一场大病,是无始以来就一直不断地轮转,要死不活地纠缠着我们。
二、生起「说法者是医生」的想法:在生起自己是无法康复的病人一般的想法后,接着就好像遇到一位良医时,我们绝对会依照他所说的按时服药,同样,我们遇到一位具德上师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欢喜,而且不管他怎么说,我们都会欢喜地依教奉行。
三、生起「法教像良药」的想法:这就好像我们光是有好的医生还不够,我们必须按照他所说的,按时去服药。同样地,我们接受了教法之后,我们也要真正如实去行持,这是很重要的。
四、生起「修持像是治疗」的想法:就像是得了重病的人,如果只是几天或几个星期服药、治疗是不够的,而要直到康复为止,都要持续接受治疗一样,修行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上师所教示的许多取舍的要点,要像是毫无断续的水流一样地去修持它。
五、生起「传法者就像如来菩萨」的想法:由于传法者具有如来菩萨等等无谬的教示,因此要想着传法者就如同佛菩萨一般,并且带着感恩的心而恭敬。
六、生起「愿正法良药久住世」的想法:正法是消除一切痛苦,还有痛苦的原因,也就是消除痛苦和烦恼最好的方法,因此发愿正法良药能够长久住世,消除众生所有的痛苦,而使众生的福乐增长,佛教长久兴盛。
针对这六种想法,可以配合不同的情况去想,举例来说,上师在说法的时候,对于说法的上师要具备这六想。同样在讲到暇满的教法时,对于暇满人身难得这样的教法,也要具备六项来思维。举例来说,由于自己虚掷浪费暇满的人身,因此自己就像是病人一般。讲说能够让我们的暇满人身具义口诀的说法者,就如同医生一般。暇满的法,要想成是药。
总之,以上的内容包含了所有我们在听闻佛法时要注意的事项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我觉得,不只是在佛法上面的讲说需要注意,需要具备这样断除三种如同覆器一般的过失,以及具备六项思维,在一般的学校中的学生,也应该具备这样的了解,当然在佛学院中也需要具备的,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闻法方式,这是很重要、也具备利益的一件事情。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