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未来工作中

广州将融入新一轮国家发展大战略 详解各区定位(全文)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宏图伟略,广东自贸区落子南沙。古代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广州使命重大、机遇重大。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支点在此重合。新常态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满眼机遇。
19世纪时,当远渡重洋的西洋商船驶进中国南海的黄埔港,远远见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琶洲塔。于是,疲惫的商旅们便知道——这里是广州,这里是中国。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宏图伟略,广东自贸区落子南沙。古代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广州使命重大、机遇重大。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支点在此重合。新常态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满眼机遇。两大国家战略赋予广州新的时代使命1987年,霍英东正式提出开发南沙的设想,当时南沙还是珠江入海口的一片荒滩。“南沙北距广州50公里,南至香港和澳门都是30余海里,正好处于穗港澳三地几何中心。南沙正似天造地设,妙不可言。”霍英东曾经这样阐释南沙的“慧根”所在。正是在霍老的“点拨”下,南沙这篇乏人问津的荒滩地进入规划视野。二十多年来,南沙开发战略不断升级——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南沙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2014年底,广东自贸区正式获批,不仅涵盖南沙、前海、横琴和白云空港区域。一位长期观察南沙的学者指出,南沙开发的前二十几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发展比较平稳,“突变”将发生在2015年。预测到南沙的“突变”,不仅是由于自贸区挂牌,更是因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其飞速发展不断创造奇迹。至201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全球经济版图的深刻变革正在拉开大幕。“一带一路”战略甫一提出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众多响应,中国经济走出去,将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历史上,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今天,“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与广州建立了经贸联系,广州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市的18%左右,且处于快速增长中。广州不仅是中国商贸的出海口,更是世界与广袤富庶的华南地区的连接点。珠江水系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将泛珠三角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广州是无可辩驳的枢纽和龙头。如果说中国经济这只蛟龙出海需要一个配得上它的出海口,广州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之一。大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南沙的“突变”。即将挂牌的南沙自贸区一呼百应,高端要素和企业加快集聚。目前准备在南沙自贸区注册的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平均投资达3600万元。其中仅融资租赁企业就达到20多家,资本100多亿元。南沙的“突变”预示着广州的“突变”。广州将主动对接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协调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参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跨区域合作交流项目。三大战略支点撬动广州未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两大战略在广州会合,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规划日益明晰。早在两千多年前,广州就已拥有远洋航线,初步形成了水上货物运输、船舶制造等港口产业,与各国频繁进行海上商贸。纵观历史长河,像广州这样依托港口经久不衰、两千多年来都保持旺盛活力的商业都市,在全世界范围都极为罕见。在中国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之下,广州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广州正在制定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广州港已与国际20个港口缔结友好港或友好合作关系,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世界前20名的航运公司已在南沙港区开辟了4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根据规划,到2017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箱,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力争在全球航运中心评价体系中进入前15名。既有国际海港,又有国际空港,显示广州具备成长为世界城市的基因。2014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480万人次,货邮量达140万吨,均排列全国第三。广州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空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广州将进一步理顺空港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编制临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影响力辐射力。南沙定位国际航运中心,花都定位国际空港枢纽,广州的第三个战略支点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已经原则同意把整个珠三角地区整体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省政府正在和国家有关部委制订相关规划。广东将支持广州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1+7”方式整体申报建立“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据了解,广州正以广州高新区和知识城为核心申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有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再加上国家自主示范区,我们这座城市功能都基本具备了。抓住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把广州的比较优势化为竞争优势,应该说就不得了。”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说。变革正在到来迅速融入新一轮国家发展大战略的广州,将给哪些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装备制造……不知不觉之间,这些两三年前还不被人所熟知的行业,如今已经成为广州人口中的“热词”、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今年以来,多家媒体以“跨境电商抢滩广州”为题,报道广州白云、黄埔等地“跨境电商村”的现象。以白云石井一带为例,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这里迅速转变为广州跨境电商企业最密集、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货邮吞吐量增长迅猛,其中大部分来自跨境电商。2014年,在传统外贸年均增长不足10%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却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作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广州的商业基因在新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全市跨境电商出口占全国16个试点城市出口的六成以上。另外一个新兴产业——融资租赁备同样受瞩目。在花都今年4月,南航的三架飞机将可实现租赁。而在南沙,中船已经在南沙自贸区注册船舶租赁公司。船舶租赁与飞机租赁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资租赁交易占据了船舶飞机交易的大部分。对于缺乏交易所等金融平台的广州而言,开展船舶租赁和飞机租赁是壮大金融业的切入口,也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包括融资租赁在内的海港空港经济,将成为广州重要的经济支柱,改变华南甚至中国的经济版图。广州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从本次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的论坛设置中可见一斑:金融、航运、汽车、医药、临空经济、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将是未来广州重点规划发展的龙头行业。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蕴含重大发展机遇。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广州再调整一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出台投资负面清单和政府权责清单,实施国资监管“清单管理”模式,推行“三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尤其要强化政务环境、政策扶持、高端服务等,尽快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有利于各种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2015年,融入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广州面临无数机遇。变革,正在到来。珠三角新闻部策划南沙:建设华南融资租赁产业新高地地处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自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4年底,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重国家战略叠加发展的新阶段。在南沙“双区”建设进程中,高端服务业,特别是融资租赁产业,将成为南沙推动制造业升级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柱。南沙将依托双重国家战略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大力建设华南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新高地。发展目标集聚千亿级融资租赁产业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南沙自贸区建设,南沙融资租赁的发展思路与目标是:依托南沙新区区位、产业和国家战略优势,发挥融资租赁对南沙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开展全国内外资融资租赁行业统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增强新区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吸引力,促进融资租赁业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符合南沙产业特点的基础设施项目、船舶及海洋工程、先进装备制造、飞机、汽车、游艇等市场空间广阔的设备租赁,实现在重点方向、重点行业上的有效突破,以及建设国内领先、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融资租赁发展环境,致力打造融资租赁业的服务高地、成本洼地和人才聚集地,争取尽快形成千亿级的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引进设立超过100家以上融资租赁企业。工作计划四管齐下加快融资租赁聚集一是继续大力优化融资租赁发展政策支持。利用国家支持南沙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及自贸区政策,支持南沙新区开展内外资融资租赁行业统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争取支持开展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大型设备租赁,在海关、外汇管理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二是将融资租赁列入新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融资租赁业作为南沙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市政府关于支持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的有关办法,予以支持。三是优化融资租赁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区。完善融资租赁产权登记和征信查询服务,推广融资租赁仲裁,加快融资租赁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等,进一步优化改善融资租赁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协调金融、人行、银监、工商、税务、法院、海关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开展融资租赁产业的专项招商,尽快增加企业数量,壮大南沙融资租赁的市场规模;规划建设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园区,支持融资租赁业集聚发展。四是建立融资租赁发展的市场服务平台,发展一批重大融资租赁项目。支持推动渤海租赁公司在南沙自贸区设立飞机租赁的单机公司,推动开展船舶租赁,以单机单船等大型设备租赁为突破口,带动南沙融资租赁迅速发展;依托在南沙注册的广州融资租赁产业联盟,搭建融资租赁企业服务的市场化平台,大力引进金融租赁公司和大型的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探索设立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开展租赁业务创新等。发展基础南沙注册融资租赁企业近40家得益于国家战略定位、政策支持,以及优越的经济发展、产业基础环境,南沙融资租赁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经注册近40家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超过150亿元,成为广州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2014年,广东省唯一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珠江金融租赁在南沙正式注册开业。目前已与南沙区政府、广州地铁、渤海租赁、幸福航空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工行总行、中行北京市分行、建行广东省分行、农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交行广东省分行、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九江银行广州分行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介绍,作为全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珠江金融租赁公司由广州农商银行独家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0亿元,注册地位于南沙新区。广州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将配套支持南沙新区在农业、造船、汽车、重型装备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方面的发展,同时作为省内首家全国性金融租赁公司,珠江金融租赁公司还将从南沙走向广州乃至全国,在全国范围开展飞机、船舶等租赁业务。“我们的金融租赁牌照从筹划到获批历经了3年时间。”广州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广东省第一张金融租赁牌照,也是全国农商行系统的首张金融租赁牌照,倍加珍贵。”他表示,珠江金融租赁公司牌照获批后,不少地方都想邀请其注册落地,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落户南沙新区。个中缘由,他们除了看重南沙提供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看重国家、省、市为南沙新区量身打造了多项金融创新专项政策。未来,南沙新区势必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区域金融中心。近期动态广州融资租赁产业联盟落户南沙据透露,在挂牌成立后,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将很快启动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工作,未来注册资本将增至30亿元。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沙新区已有金融(类金融)机构100多家。除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外,南沙新区还吸引了包括越秀融资租赁、香江融资租赁、粤合融资租赁等14家融资租赁公司进驻。越秀租赁发展迅速,合同额已经达到140亿元,国内最大的渤海租赁公司3架飞机租赁的单机公司积极落户,中船已经在南沙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将开展船舶租赁等,广州融资租赁产业联盟也已落户南沙新区。为进一步吸引金融(类金融)企业在南沙集聚发展,南沙区还制定了《南沙新区金融(类金融)总部型企业认定办法》、《南沙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针对性极强的奖励政策,为区内航运金融、财富管理、融资(金融)租赁、私募股权(债券)投资管理等金融(类金融)企业发展量身定制专项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南沙全面推进蕉门河中心区和明珠湾起步区建设,打造规划先进、配套完善、服务优越的现代金融服务区,为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提供载体。政策优势国家省市都有政策扶持南沙发展融资租赁,是广州市政府决心大力扶持的重点金融创新产业。市政府2011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市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通过新设或收购融资租赁企业,大力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丰富融资工具和渠道”。2014年,广州市发布《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融资租赁列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新业态予以重点发展产业,并明确提出:要推动南沙成为华南地区融资租赁中心,给予南沙区发展融资租赁业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南沙成为继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后的第三个融资租赁聚集地。不久,人民银行牵头十部委下发支持南沙金融改革创新15条,其中明确支持在南沙新区开展全国统一融资租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内外资统一的融资租赁市场准入标准,将使南沙新区成为全国首个内外资融资租赁行业统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打造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南沙标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学锋要求把发展融资租赁作为南沙构建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点带动产业。随着自贸区即将挂牌,国家新区和自贸区“双区”叠加优势,把南沙推向更高水平发展新阶段。目前,由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南沙、前海、横琴部际联席会议,已原则同意赋予南沙新区15条支持政策。人民银行和国家外管局,批准南沙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首批试点地区;海关监管先行先试16条措施已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南沙新区开发建设21条措施加快落实,关检“三个一”通关模式经验在全国推广,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资质已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5部委的联合验收,司法部批复同意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南沙开展合伙经营试点。未来,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南沙将在飞机、船舶、海洋工程等大型设备租赁,海关异地委托监管等融资租赁方面展开先行先试。配合自贸区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实现南沙与境外资金自由流动和兑换。争取在区内银行开设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并设立分账核算单元,探索实行本外币账户管理新模式。这些金融改革政策,为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支持,尤其是跨境融资的便利化有利于打通境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产业支撑强大实体经济造就融资租赁发展沃土南沙经济发展迅速,适合融资租赁发展的产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了较发达的汽车制造业、临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集群,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业务空间。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以广汽丰田为龙头,包括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及45家广汽丰田一、二级核心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在内的现代汽车产业园迅速崛起,2014年汽车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805.35亿元,广汽丰田三期项目已经开始启动。在临港先进制造业方面,已形成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航物流、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品钢以及以核电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机、数控机床、园林机械等为重点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全区装备制造业产值过千亿元,造船业实力雄厚,年造船能力300万吨,单船生产能力30万吨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项目已投产,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依托坚实的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造船业基础,南沙开展设备租赁、船舶融资租赁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支持。2014年,南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35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06.39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9.61%,以上四项指标增速均列全市第1位。全年新签约项目4767亿元,目前在谈项目近200个、涉及投资总额4000亿元,在建项目295个、涉及投资总额1326亿元,企业增资项目50个、涉及投资总额192亿元,建成后将新增产值730亿元。随着大量优质项目源源不断导入南沙,使得南沙成为广东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最具潜力和可持续性的片区。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已明确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以及制造业的腾飞,将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创造沃土,而融资租赁业的金融优势,又可反过来促进南沙新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助推城建明珠湾起步区建设全面铺开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离不开相关产业的配套服务。围绕打造珠三角交通枢纽,南沙将加快推进港口、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建设,推动南沙由珠三角的区位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南沙在加快推进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为建设项目融资租赁、建设工程设备租赁等密切相关的融资租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南沙港区三期快速推进,全年货物吞吐量达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00万标箱,国际班轮航线达48条,开通珠三角及西江内河起运港水上穿梭巴士46条。地铁4号线南延段全面开工,虎门二桥、深茂铁路、广中江高速、南沙港铁路、地铁18号线、邮轮母港等项目有序推进。南沙的明珠湾起步区建设全面铺开,总投资586亿元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与大型央企合作开发灵山岛尖城市建设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蕉门河城市中心区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400亿元的41个市政基础设施、商贸服务项目进展顺利。城市中心广场、高端商务酒店等项目已形成整体形象,160万平方米总部经济集聚区主体工程已启动,“双桥”、“五馆”等项目抓紧推进。■案例南沙港获3000万美元跨境融资租赁南沙获批“金融改革创新15条”后最大宗跨境融资租赁项目日前成功落地。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旗下立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通过与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合作,从该行离岸金融事业部融得3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广州港集团南沙港区项目建设。立根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南沙港区达成的融资租赁项目属于典型的“售后回租”型融资租赁。按照合同约定,南沙港区将订购的7台总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桥吊所有权转让给“立根”。“立根”则携手平安银行,通过授信保函的方式,经由该行离岸金融事业部提供授信,从境外获得3000万美元的低成本资金,进入境内后经过结汇,所得人民币款项用于向南沙港区放款。同时,“立根”将7台桥吊返租给南沙港区,租期两年。通过该业务安排,南沙港区获得2亿元人民币的低成本资金用于支付7台桥吊的购置费用,同时按照合同规定的租赁利率和本金,按季度分期向“立根”返还本金及缴纳租金。两年合同期满后,南沙港区重新获得7台桥吊的所有权。据透露,南沙港区通过该项目所获融资的利率大约为6%,与国内同期限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持平,而目前国内类似规模的商业贷款,不仅申请、获批难度大,利率也普遍较基准利率有所上浮。除了融资成本低,融资租赁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上的高效率也得到充分体现。立根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融资项目从意向洽谈到放款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而从签订合同到放款只用了7个工作日。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该项目还具有不占用银行外债指标、不受银行贷款额度限制等明显优势。上述项目负责人表示,“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与贷款、发债等并行的融资渠道,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作者:黄少宏越秀:四大主导产业发力现代商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处省、市行政文化中心的越秀区,曾在全国和省市改革创新中创下多个“第一”。2014年,越秀区的主要发展指标成绩单颇为亮眼:越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7.41亿元,增长8.1%;税收收入307.64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356.89亿元,增长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13亿元,增长6.6%。总部经济实现增加值1251.58亿元,增长8.2%;年税收超亿元楼宇39栋,年营收超百亿元楼宇7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四大主导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767.27亿元,增长8.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新经济新常态下的广州,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新机遇。凭借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之东风,越秀区区长王焕清在越秀区主导产业发展平台暨重点项目推介会上表示,越秀区将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推动金融、商贸、健康医疗、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力促越秀从“千年商都核心”向“现代商都核心”跃升。南方日报记者&张西陆&通讯员&朱海靖&李婷婷商贸越秀不抑不弃&重视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越秀区大力发展商贸业、金融业、健康医疗业、文化创意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拉动消费需求,商贸业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一直以来,商贸业的繁荣发展,彰显着越秀作为千年商都核心的无尽魅力。2014年,全区商贸业实现增加值557.62亿元,占全区GDP的21.55%,占四大主导产业的31.55%,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全年商贸业同比增长9.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四大主导产业之首,成为逆势增长的一抹亮色。越秀区经贸局负责人介绍,越秀区重视传统商贸业在区域经济生态中的积极作用,不抑商、不弃商,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老字号”企业创新消费和创新业态,以促进节令消费为抓手,推动消费增长。同时,重视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向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商贸业是越秀区总部经济的主力军之一。全区现有市认定的总部企业66家(其中内资企业49家、外资企业7家、金融企业10家),占全市328家的20%。全年商贸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占总部企业增加值22%。总部企业税收贡献占全区的47.1%,其中商贸业占总部企业税收额的43%,而商贸业的总部企业增加值占该行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越秀区坚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在原有中山五路至文明路口步行街的基础上,北京路步行街先后扩容,2010年惠福美食花街一期建成开街,2012年起北京路北段开始打造广州老字号一条街。同时,鼓励重点企业、重点商圈、重点批发市场做好节令营销活动,组织旅游、住宿、餐饮、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节令专题促销,叠加中心城区和节庆消费效应。当下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越秀区主动适应电子商务大潮,以电子商务的深化应用引领带动全区287家专业市场分类分步骤转型升级。同时,还出台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2+5”系列政策措施,升级改造了白马、红棉等多个专业市场,建成全市首个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新增久邦数码、爱购、人文网络、广百股份、友谊集团等7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区内的久邦数码也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金融越秀宜商宜居&探索金融服务综合体越秀区金融业经济总量大、效益好,汇聚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省级分行,广发银行、广州商业银行总部以及友邦保险广东分公司、人民财产险广州市分公司、华夏银行广州分行、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万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各类金融管理机构,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提及越秀金融,广州民间金融街当享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1月29日,广州民间金融街三期建设落成。三期工程主要对果菜西社区进行改造,首期投入3000万元打造国内首个宜商宜居综合性金融服务社区,共规划民间金融业态区、餐饮配套区、商务休闲区、金融体验区、互联网金融基地五大区域。目前,项目共置换出商铺和仓库约120户,已引入唯品会互联网特色小贷公司、广东华美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创思跬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世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65金融),广州礼德财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入驻,下一步还将引入高档西餐厅、咖啡厅、啤酒吧、连锁餐饮等相关配套。越秀区金融街管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三期与一、二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完善增值服务平台,真正促使街区及企业跨越式发展。自2012年启动首期建设,经过3年的规划建设,广州民间金融街已发展为涵盖小贷、再贷款、融资担保、典当、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融资租赁、文化产业、专业配套、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宜商宜居综合体。据统计,目前街内入驻的金融机构已达152家,三期新引入机构50家,其中互联网金融机构11家;2014年,为全市超15000家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5倍;缴纳税收超4亿元,同比增长2.9倍,民间金融街已成为越秀区新的经济增长传动带。2014年,越秀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占比超全市60%。广州民间金融街的示范带动效应颇强,自2012年6月首期建成后,佛山、东莞、武汉、成都、西安等相继启动建设民间金融街。在各地纷纷建设民间金融街的背景下,广州民间金融街牵头,拟与武汉、成都、西安、佛山等发起设立合作联盟,建立全国性的民间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推动全国民间金融协同发展,制定行业公约,并探索推动地方乃至国家开展民间金融立法。文创越秀构筑品牌&发挥重点项目带动效应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越秀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201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6.54亿元,增长7.6%,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创意产业在拉动越秀区经济发展、推动城区产业优化升级、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越秀区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动漫原创、文化传媒、出版展演、创意设计、创意衍生产品展贸市场等领域领先发展,成为全市创意产业的集聚地,并形成初具实力的产业规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城区特色的产业布局、区域领先的产业人才集聚。为加快创意产业发展,越秀区近年通过实施“五个抓手”,即“抓机制保障、抓产业规划、抓政策扶持、抓服务平台、抓重点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除传统的以传媒、影视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外,动漫原创、创意设计、创意衍生产品等以当代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在抓政策引导方面,越秀区全市率先颁布了《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及配套实施办法,设立了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越秀区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融资、房租、创意作品与产品研发和播出、人才奖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创意企业和人才以资助。在抓重点项目方面,越秀区大力推进创意大道项目建设。该项目以国家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为依托,以越秀区太和岗区域为核心,建筑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由越秀区自筹投资2.1亿元建设,包括创意总部企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区和公共研发区三部分,及其配套的创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动漫游戏设计、工业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一批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将陆续进驻。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越秀区重点发展的核心新兴产业,下一步将以增强原创能力为核心,以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创意产业成为更具规模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越秀区将着重盘活资源,拓展创意产业发展空间;构筑品牌,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促进创新创意能力更大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增强创意产业发展后劲。健康越秀集聚优势&打造中国南方国际“健康之都”越秀区的商贸和金融优势皆因北京路、民间金融街等标志性项目为人熟知,而事实上,在健康医疗产业方面,越秀的医疗资源占了全市的1/3,健康医疗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越秀以其得天独厚的健康医疗资源,2014年健康医疗产业增加值236.24亿元,增长8.1%,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稳步提高。目前,越秀共有药品批发及生产企业122家,医疗器械企业288家,其中黄花岗科技园有88家,多家龙头企业如广州市激光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海虹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集聚越秀。移动医疗、创新制药、医药电商等新型健康服务企业炙手可热,越秀区在引进相关类别企业的同时,也成功引进了全省唯一的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商务平台——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如今,该中心成为首批进驻黄花岗科技园健康产业园区的知名企业,有利于为健康医药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电子交易服务,预计全省参与网上交易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总和将达到14000家,预计每年网上药品、医用耗材交易总金额达700亿。健康医疗产业好消息频传,背后多的是政策的给力。越秀区政府特意安排1000万元的越秀区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出台《越秀区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办法,重点支持健康产业的平台建设、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人才汇集、市场开拓、环境优化、社会办医等七大领域的发展。“金巢”引来“金凤凰”。越秀区已率先引进了广州紫芯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广州专生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等众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健康医疗企业,还有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有意进驻越秀。按计划,越秀区健康产业将打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市场销售、优质服务”的健康产业链,支持培育药品加工、医疗器械、流通销售、数字化医疗、健康养生和医院后期服务业,实现研发、销售和服务三者结合,着力提升产业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健康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打造国际性的健康产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国际“健康之都”。■聚焦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两大“新星”首秀投资年会在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越秀分论坛——越秀区主导产业发展平台暨重点项目推介会上,广州民间金融街、大小马站书院街作为越秀区代表的推介项目。值得强调的是,上述两个项目均位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范围内。据越秀区方面透露,目前越秀正在抓紧制定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保护管理办法、产业发展目录以及投资负面清单,用好用足市下放的成片改造政策,以旧城更新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进文商旅融合,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广府文化旅游中心地。据了解,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内谋划推进各类项目40个,总投资约241亿元。近期正在推进省“非遗”中心暨大小马站书院街、东园广场、南粤先贤馆(一期)、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广州民间金融街、老字号一条街(二期)、东方文德广场、景豪坊等25个重点项目。大小马站书院街:打造“文商旅”岭南文化地标“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这副古时传下的对联,将西湖路附近的龙藏街、流水井和大、小马站镶嵌入内。其中,大马站指如今越秀区的一条街道,北至中山五路,南至西湖路。紧靠大马站、与流水井相邻的则是如今已成为内巷的小马站。大小马站书院街项目地处“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内,位于历史城区范围内传统中轴线中段,地铁1、2号线交汇处。规划研究北起中山五路,南抵西湖路,西临教育路,东至大马站路。项目立足于越秀中心城区发展,依托“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发展优势,注入新活力,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商旅”地标,为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再添一张有底蕴、有特色、有魅力的名片。按照《广州市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与更新规划》及相关资料显示,书院群所在区域除保存修缮现有的庐江书院等6间书院外。同时,规划将重点保护书院、药洲遗址、南方剧院等历史建筑传统风貌,保护古树名木、古井、古围墙、石板路等历史环境要素,使整个片区与书院街的街巷空间相衔接,体现书院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内涵。据介绍,大小马站书院街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文气、商气和人气,目前已有多家国外文化地产开发商有意洽谈合作开发事宜。作为广州建城2000多年未变迁的城市和文化中心,越秀汇集了16个国家级、20个省级和67个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拥有31个大小博物馆和广味十足的微型博物馆。越秀区逐步把分散的文化片区和散落的文化遗存整体串连起来,让市民和游客漫步其间,“一日读懂广州两千年”。广州民间金融街:积极申报全国民间金融品牌示范区广州民间金融街地处具有岭南“十里洋场”商业文化集散地和现代金融发源地的长堤大马路,有着“中国金融第一街”的美称。民间金融街总面积约59公顷,共规划建设有民间金融核心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科技金融创新区、PE产业园、民间金融交易区、专业配套服务区、金融商务总部区7个产业分园区,主要集聚发展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股权投资等民间金融业态及相关配套机构,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小微金融服务,已建成为国内首个集资金借贷、财富管理、支付结算、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民间金融集聚区。如今,共集聚各类企业324家,其中主导产业企业152家,小额贷款公司46家。同时,金融街加快推进新金融业态发展,建成广州首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特色小贷、社区银行、创业社区、电子商务、O2O体验店等机构,再现“中国金融第一街”的辉煌;尤其是O2O体验店的进驻,不仅拓展了一德路商圈的业务,更为其他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新典范。金融街在创建之初,就将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重视风险控制人才培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一是创新开发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管理系统、风险监测系统,促进小额贷款业务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二是依托广州民间金融研究院、广州民间金融商会等行业协会,中央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面向金融街内所有企业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操作培训;三是成立金融街征信有限公司,开展信用数据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已采集14000余条企业和个人的民间借贷信息,并同步录入工商、质监、食药监等7个区属部门的信用信息,初步建成区域性的信用数据库。目前,民间金融街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民间金融品牌示范区。海珠:会展业撬动区域经济腾飞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对于广州中心城区的海珠区而言,撬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支点就是会展业。海珠区以谋划打造国际会展业和“三旧”改造为突破口,重点打造“一区一轴一带”经济功能平台(琶洲“会展+CBD”功能区、南中轴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轴、新港路科技创新产业带),改造海珠西引擎的广纸片区,努力实现区内经济向高端化、总部化发展,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城区环境,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纷纷抢滩发展,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的腾讯和阿里巴巴正在洽谈进驻落户。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一次华丽的蝶变,海珠区精心谋划,锐意开拓,在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道路上奋发前行。吸引力:腾讯、阿里巴巴两巨头抢滩海珠1998年广交会展馆建设在海珠区琶洲扬起第一锹土开始,经过17年建设,琶洲地区已经成为了蜚声中外的国际展都、会展名区,成为引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战略平台。自200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整体搬迁至琶洲以来,琶洲地区会展业办展场数、组展面积年均增长26.7%、14%。目前,琶洲地区已拥有广交会、广州国际照明展等两个同行业世界第一展,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广州国际美容美发美妆博览会等3个行业亚洲第一展,五大专业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达53.9万平方米,规模居世界前列。在会展经济的带动下,海珠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城区面貌得到极大改善。2014年,海珠区GDP总量达到1251.48亿元,同比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640.81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45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区新增注册企业6348家,注册资本总额超100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其中,超1000万元注册资本企业近200家,同比增长1倍以上;超1亿元注册资本企业10家;超10亿元注册资本企业1家。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纷纷抢滩发展。仅去年一年,海珠区引入了世界500强三星,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中国民营500强排名第37的复星集团,以及中国最佳创新50强企业的铂涛集团和优家青年公寓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改革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务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珠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围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一窗办”改革,搭建了跨部门市区联合审批系统,分类开展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促进项目审批提速87.6%,平均节省43个审批工作日。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缩减82%,申领营业执照的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为全面提高服务企业的质量与效能,海珠区还先后成立了区企业服务办、区政务办、区企业服务中心,健全“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快捷、无偿的政务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人马”跟踪推进。同时,海珠区还联合广州海关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升A”计划,去年全年共有16家企业的海关监管信用等级得到提升,推动了一批高资信企业的建设,提升企业自助通关能力。在琶洲,市、区还将联手开展一系列综合改革实验,其中包括研究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国际展品监管仓和跨境电商保税仓,提高口岸通行效率,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辅射力:开通水上航线直通香港机场弥补中心城区空白■企业家说铂涛集团财务副总裁刘朝晖:海珠区“细心、贴心、用心”为企业找物业“细心、贴心、用心”这三个关键词是中国最佳创新50强企业铂涛集团对海珠区的评价。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铂涛集团抢滩海珠区后需要一个空间更大的办公场地。在寻找更为理想的办公环境中,尤其令铂涛集团财务副总裁刘朝晖感动的是,海珠区政府“细心、贴心、用心”的服务:当得知企业对办公场地的迫切需求后,海珠区多次组织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走访,积极推荐优势物业,陪同企业到推荐物业做实地考察。最终在去年下半年帮助铂涛集团在海珠中心地带找到合适的办公地点。刘朝晖说,海珠区对企业的发展和需求跟得很紧贴得很近,“现在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越来越先进,对企业的需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刘朝晖衷心希望,未来随着海珠区软硬环境发展越来越优质,铂涛集团的业务将随着海珠区飞跃而不断攀升。广州优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大区总经理陈广:海珠区自愿当起企业“推销员”去年,小米手机总裁雷军投资参与投资的“优家青年公寓”备受关注,这个已经入选中国最佳创新50强企业的“优家青年公寓”最早发迹于海珠区。在优家青年公寓广东大区总经理陈广看来,公司运营中时常能够感受到海珠区政府的包容和关怀。有一天,优家青年公寓凤凰新村店一名住户开生日宴会,一群开心的年轻人因为噪音被投诉,派出所工作人员赶来现场后,并没有强硬地打断现场的气氛,而是在了解情况后,进行善意劝说。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调解方式马上得到了住户们的认同。陈广表示,这样的“包容、理解”小细节还有很多。去年12月,优家青年公寓宝岗大道新店开张后,街道负责人知道公寓号召住户实行垃圾分类,马上送来垃圾桶。优家青年公寓的住户绝大多数是白领,其中有八成住户正在创业或者兼职创业,住户们常常在晚上热烈讨论,可以说公寓算得上一个小型的创业社区。这样的氛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青年入住。优家青年公寓希望打造成一个“可办公的青年创业社区”,可是作为公寓类型的公司,要得到这样的政策还需要政府在打造创业社区上进行有益的机制探索。陈广表示,海珠区政府了解优家青年公寓的需求和国家鼓励创业政策后,政府工作人员自愿当起了“推销员”,不断向市领导推介这家公寓,并且召集多个职能部门、政策调研室前来调研,研究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资引技引智亮点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招商机制2014年,海珠区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街道“一把手”作为招商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海珠区还首设“1+3”招商队伍,即1个招商用地保障组和3个专项招商工作组,由区领导亲自挂帅,全区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动、部门联动、机制推动、责任牵动”的大招商工作格局和人人齐关心、人人共参与的招商工作氛围。此外,通过制定鼓励楼宇和园区业主、经济联社、专业化招商机构参与招商的政策,海珠区还构建起了三大编外招商队伍,为招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海珠作为一个江岛,拥有绵延47公里的环岛岸线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高铁广州南站等现代化交通枢纽实现无缝接驳,18条过江桥梁隧道、“九纵九横”主干路网、6条轨道线路构成了全区的骨干交通网络。目前,在整个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中,尚无一条直通香港机场的交通线路。通过陆路交通工具先经香港市区再前往香港机场,需要花逾3个小时时间。未来,这个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根据最新规划,在广交会展馆二期的东侧,将参照香港环球贸易广场的设计理念,建设一栋高350米的会展塔,即城市机场航站楼、交通枢纽。这个项目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涵盖商务办公、航站楼、商业及停车场、指挥中心、白金五星酒店、观光层、会议中心、城际巴士站等功能。在会展塔对出的江岸将筹划建设穗港澳码头,开通直达香港机场的水上航线。新开通的2条地铁线路和2条城际轨道也将在此汇聚。届时,乘客在会展塔就可以提前办理值机手续,托运大件行李,然后从从容容逛商场、尝美食、观美景,看着手表算好时间,乘坐地铁20分钟抵达白云机场,乘坐水上航线2个小时直达香港机场,轻轻松松直接登机。■重大招商项目扫描琶洲:海珠发展的新引擎2014年,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在琶洲调研时提出琶洲定位是“会展+CBD”。为进一步提升琶洲作为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位,海珠区已联合国际知名的招商中介机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绘制会展产业招商地图,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展企以及国际性展会和会议;联合香港贸易发展局,积极探索穗港“一展两区”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会议和奖励旅游产业(MICE)。去年,广州市公布了《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明确提出集中资源打造全市唯一一个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区,这个总部区就落户在琶洲A区。海珠区将逐步引导电子商务研发、支付、营销、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高端要素在此集聚,着力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总部企业落户,打造千亿级电子商务总部集聚区。腾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阿里巴巴华南营运中心、复星集团南方总部、国美集团第二总部等项目均表达了落户意向。目前,广州市已推荐以广交会为核心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作为组织实施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示范平台,海珠区也正在推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创建全国会展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及推动广州(琶洲)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中轴: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新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按照最新规划,南中轴地区将被打造成为以岭南特色、花城绿轴为主体,集聚行政和总部办公、文化休闲、商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区。据此,海珠区确定以总部经济和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南中轴线经济发展重点。2013年,海珠区推出了总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的四大骨干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出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集中了包括天猫女装销售冠军“茵曼”、知名婴童服装“英氏”等在内的170家电商企业。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已被确定为全市重点扶持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未来5年,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将达80万平方米,成为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孵化培育基地。南中轴线南北两端分别串联着海珠区两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在南中轴线北端,依托国家级广告产业基地国际媒体港以及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广州市五大文化工程项目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落户为契机,海珠区将着力推动广告设计、动漫制作、影视制作、媒体运营等文化传媒总部企业集聚。在南中轴线南端珠江后航道地区,被誉为“广州之窗”的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已启动建设,整个项目总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具有广州名片效应的顶级总部园区,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总部基地。目前,项目一期A幢基本建成,中交四航局等企业正陆续进驻。新港路:科技创新产业走廊海珠区新港路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这里集中了包括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内的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了电子七所、杰赛科技、中国电器科学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型总部企业。以新港路为核心,海珠区打造总建筑面积达16.8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基地。该基地共引进企业2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50多亿元,培育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曾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荣誉称号。依托科技产业基地,海珠区已经引进两家专利服务机构设置服务点,为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提供培训、咨询、专利代理等专利服务,并投入近300万元搭建集专利展示交易、技术服务和创新资源等于一体的“广州·海珠专利展示交易平台”,展示公布最新专利信息、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信息,推动科技创新开花结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下一步,海珠区将加强科技产业基地、琶洲科技创意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打造新港路“科技创新走廊”。广纸片区:后航道上的活力港湾广纸片区地处海珠区西部,规划范围东至工业大道,西临珠江后航道,北接鹤洞大桥,是珠江黄金岸线的重要节点、广佛同城的桥头堡,坐拥城市中心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广纸片区“三旧”项目以广州造纸厂收储改造为契机,联合周边大量旧厂以及零散旧村片区实施整体规划、连片改造,打造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与“政府主导连片旧改的标杆”。目前,广纸片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77.86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近700万平方米。根据最新发展规划,广纸片区将被打造成为“海珠西引擎、广佛活力港”,成为广州文化产业集聚区、滨水休闲生活港湾、珠江西岸配套服务组团之一。广纸片区规划有多栋超高层写字楼,临江地标建筑高达280米,此外还有SOHO式办公楼、大型购物中心等,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片区内的基础设施已先行设计建设。轨道交通方面,地铁广佛线已进入施工末段,地铁广佛线二期正在施工建设,地铁11号线正在开展方案设计,环岛新型有轨电车正在开展方案设计,规划线路沿环岛路铺设,在广纸片区规划范围内将设置5个站点。路网建设方面,近期将启动建设城市快捷路二期(新滘西路—芳村大道)、环岛路、南边路、南泰路、石岗路,以及南泰路和石岗路2座跨线桥。作者:马喜生荔湾:三大集聚区构建总部经济带珠江西岸总部经济带是珠江黄金岸线重要的一部分,岸线长约10公里,主要包括白鹅潭地区、东沙地区、大坦沙岛等三大重点功能区,以及立白国际商务中心、广州圆大厦、岭南V谷、广州国际医药港、广新信息大厦、西郊商贸中心、岭南电子商务产业园、油富城、沃野商业广场等多个重点载体支撑。依托“一带三区、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荔湾区将重点打造以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时尚创意、检验检测、大宗商品交易、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健康等领域为重点的珠江西岸总部经济带。荔湾区将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目标,强化荔湾西部都会区城市功能,营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国内外总部企业集聚,把珠江西岸建设成为辐射珠三角、影响泛珠三角、面向全国和全球的总部经济带。到2020年,珠江西岸总部经济带将基本成型,总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优化,规模效应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白鹅潭生产性服务业总部集聚区: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时尚创意为主要业态白鹅潭位于荔湾区中部,处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是花地生态城的白鹅潭现代商贸功能核心区。这里三江交汇,面积约3平方公里。该区域载体资源丰富,将着力打造成以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时尚创意为主要业态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部集聚区。依托花地河电子商务集聚区,白鹅潭将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电子商务与茶业、鞋业、服装、花卉等专业市场的融合,搭建电商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对接平台,加大对中小企业应用电商的支持力度。结合该区域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白鹅潭还将精心打造“荔湾设计港”,加快设计产业与重点产业融合,着重发展船舶、钢琴、3D打印、电工电器等领域的工业设计,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3D打印产业园建立3D打印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区域领先的工业设计总部集群。着重发展工业设计、光电信息、服装服饰、工程园林等设计领域的总部企业集群。搭建展示特色、推广品牌、促进交流的服装服饰综合平台,打造“荔湾创造”的服装服饰品牌总部企业集群。围绕建设“荔湾创意湾”的战略目标,发挥荔湾岭南文化窗口的优势,白鹅潭将依托珠江黄金西岸滨水创意产业带,重点打造信义·国际会馆、1850创意园、922宏信创意园、七喜创意产业园等多个创意园区,重点发展动漫创意、时尚广告、网络游戏、文化影视、数字媒体、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创意领域,着力培育视觉传媒创意设计企业,形成完善的设计、展示、销售、中介服务发展格局,打造动漫传媒创意总部企业集群。白鹅潭还将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认证、检验等服务。加强先进重大装备、药品检验检测、医疗器械检验、珠宝玉石等领域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开拓电子商务等服务认证领域。充分发挥中国赛西(广州)实验室光电技术与产品标准研究、产品设计检测检验的作用,探索制定3D打印行业标准和建立3D打印行业标准监测研究院。东沙大宗商品交易总部集聚区:推进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东沙处于荔湾区东南部,三面环水,是广州市“西联”和“南拓”战略的重要枢纽。东沙新型工业产业基地集聚了广州卷烟厂、广船国际、广州国际医药港、广东塑料交易所等重点企业和项目,并建立了全市首个3D打印产业园——广州市服务型制造业集聚区·3D打印产业园,成为推进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将以广州圆大厦、广州国际医药港为主要载体,支持广东塑料交易所、广药集团、广钢集团、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清平中药材市场等大型大宗商品优势企业建设化工、医药、钢铁、茶叶等行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提供交易资金结算、交割及相关咨询服务,形成一个规模化、电子化、国际化的国际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若干个在珠三角甚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易平台。现代物流业是大宗商品交易发展的重要支撑,东沙聚集区将加快推进区域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等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和发展,打造大宗商品交易所等物流平台,完善现代物流网络。支持广州卷烟厂、广东塑料交易所、唯品会等重点企业完善企业现代物流系统;依托广州国际医药港打造现代大型综合医药商贸物流综合园区;打造海龙物流总部基地,吸引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华南仓储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地区总部入驻。大坦沙科技文化健康总部集聚区:集聚科技服务和文化健康总部企业大坦沙岛面积3.55平方公里,将由新加坡凯德置地通过“三旧”改造打造成国际化的花园岛屿——小新加坡岛。改造后,将结合新加坡凯德置地规划建设的商业载体,着力集聚一批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总部企业。以西郊商贸中心为载体,大坦沙集聚区将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半导体发光器件、LED照明产品、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高新科技信息产业,构建国际会议与展览、现货交易、公共技术服务、商务办公及电子交易中心的“四区一中心”,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总部机构进驻,打造大坦沙科技服务总部集聚区。大坦沙聚集区还将充分挖掘荔湾区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水平,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广东乃至全国老字号企业总部进驻,吸引传媒、新闻出版、信息、通信、娱乐、文学艺术、体育等文化产业集聚。利用荔湾区健康产业规模超500亿元的产业优势,着力集聚医药用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环保产品、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康复机构等一批健康产业上下游企业总部。借助教育强区的优势,重点集聚一批教育产业上下游企业总部。■聚焦四大发展动力打造荔湾经济“升级版”承袭广州千年商都特色的荔湾区,是广州中心城区、广佛都市圈核心区,与整个珠江三角洲紧密联接,是广州市重要的“西联”交通枢纽,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广佛之心,荔湾区如何焕发老城区新活力,构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优势?荔湾区将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主线,推动产业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同时深化服务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打造荔湾经济“升级版”,全面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珠三角“一小时优质生活圈”核心荔湾区地处广佛两市交界,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广州“西联”战略的桥头堡,广州地铁一号线、五号线、六号线、广佛地铁、武广铁路贯穿区内,鹤洞大桥、环城高速公路、广珠高速西线等连通珠三角,形成了快捷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是珠三角“一小时优质生活圈”的核心。区域内规划了4条城际轨道、5条城市轨道、两条广佛衔接轨道,直达广州南站仅需7分钟,到达广州空港只需半小时,城市发展区位优势凸显。其中,白鹅潭商业中心地处三江交汇处,地理位置和城市景观优势无可比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总部企业集聚发展的强大优势。千年商都发祥地汇集文化资源荔湾自古便是广州千年商都的发祥地,风物荟萃、名胜云集,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荔湾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北片的陈家祠、西关大屋等文化名片享誉全国,是明清时期中国外贸通商与对外交流的关键口岸,十三行和沙面分布着大量的欧陆风情元素。白鹅潭商业中心的沿江地带曾是清末民初广州最著名的码头仓储区,至今保留当时著名跨国公司的旧仓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荔湾承接着近代工业与商业文明发展的成果,秉持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将努力在广州西部建成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区。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4%荔湾以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区作为战略重点,将全区十大优势产业细分,着力构建“1234”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电子商务“一个核心”,重点发展专一整合型和垂直型电子商务,引导行业龙头依托电子商务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全区产业发展的“向心力”。2014年,花地河电子商务集聚区完成交易额4300多亿元,网络零售额(B2C)完成200多亿元,同比增长60%,约占全市B2C总额的40%,位居全市各区之首;约占全区社零总额的29.1%,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发挥独有的岭南文化和花卉文化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和花卉产业“两大品牌”,增强城区吸引力和魅力。延伸发展塑料交易、时尚创意、3D打印“三类新兴产业”,加大对幸福导向型产业和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经济环境友好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烟草制造、生物医药、钢材交易、日用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五百亿级、百亿级产业航母集群,提高荔湾经济核心竞争力。荔湾区传统商贸业基础雄厚,新时期商贸优势进一步凸显,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4%,年商品销售总额接近5000亿元。构建“1+5+N”人才政策体系近年来,荔湾区先后出台了《荔湾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荔湾区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办法》《荔湾区招商选资奖励办法》《荔湾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资金补贴办法》和《荔湾区3D打印产业扶持办法》等多项鼓励扶持政策,正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全面加快人才集聚的意见》及5项配套实施办法,构建“1+5+N”人才政策体系,为吸引和培育总部企业创造了良好环境。该区在政策指引中体现“改革效率”,在政务服务中体现“审批效率”,2014年实现了群众办事从“一站式”向“一窗式”转变,“政务服务窗口数量压减率”和“政务服务功能数”位列全市第一。优良的营商环境成就了一批总部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荔湾区发展壮大,如洗涤用品全国销量第一的立白集团、饮食界翘楚广州酒家、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并跃居全国电商零售领域排行榜第3名的唯品会,广东塑料交易所的广塑指数正式升级为中国塑料价格指数。荔湾区重点推介项目岭南V谷—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项目位于广州市西南部,北部隔花地河与广钢新城相连,东边靠近广州南站,南跨珠江为佛山平洲,西边是佛山千灯湖金融高新区。项目位于荔湾区花地生态城内,是广州市重点打造的11大产业平台之一。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园区以科技为主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商务办公为支撑,融合科研、办公、商务、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中国首个科技主题RBD,着力培植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南面坐拥得天独厚的1.5公里一线滨江景观,三江汇流核心区域,绿化率高达35%,江边设有游艇码头和临江情景商业街作为商务配套。立白国际商务中心项目占据广州白鹅潭经济圈的显要地段,拥有一览无遗的珠江景观,与白天鹅宾馆隔江相望,将成为辉耀白鹅潭的首席商务新地标。项目总投资额超10亿元,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集产品展销、学术交流及培训、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大厦。作为白鹅潭首个大型超甲级写字楼项目,以金融业、日化业、重点创意产业为主,为其度身定造区域总部战略新址。商业招租主要面向各高端零售、精品超市、特色餐饮、银行、健康休闲中心、精品酒店等品牌。荔湾区在谈重大项目●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18亿元在荔湾区建设立白集团新兴综合工业园区。●中国东星集团拟在广州投资15亿元打造东星集团总部项目。将广州东星在线网络建设成中国最大的旅游交易网站,提供B2B、B2C综合交易平台,先进而又安全的支付系统,该网站有中国最大旅游信息咨询及交易服务;同时,整合各方资源,拟建立东星航空产业基地,包含航空公司的综合大楼、飞行训练基地、维修中心、航材库、客户综合服务中心。●西郊经济联社拟投资10亿元打造西郊新建办公商务中心。●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拟在荔湾区投资5亿元打造华南区最大的现代医药电商物流项目。●广州市长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拟投资2.5亿元在荔湾区建设佳泰工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173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荔湾区分公司拟投资2亿元打造荔湾区互联网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荔湾区光纤网络升级、电商建设方案提供、无线Wi-fi建设、互联网项目孵化、4G网络建设等项目。●荔湾区政府与中科院研究所共建广州市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项目。对于以上7个重大在谈项目,荔湾区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及相关政策,支持项目的实施。作者:昌道励天河:发挥比较优势 打造营商高地2014年12月,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评选出2014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有8家广州市的企业上榜,其中3家来自天河。在广州市发改委近日颁布的《广州市2014年度新认定总部企业名单》中,广州新增加了52家总部企业,有14家位于天河,数量超过全市1/4。2014年,天河区新注册企业23190家,引进了汇丰环球、三菱电机、延长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6家,目前在天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57家,占全市的66.5%。此外,汉能控股、搜狐支付、腾信融资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总部也纷纷落户天河。目前,在天河注册的市认定的总部企业达96家,占全市的30%。这是天河区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天河区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从平台建设、招商选资、政策扶持、环境优化、服务配套着手,实施总部经济带动战略,在转型升级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心城区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磁铁效应”以战略性发展平台吸引主导产业集聚天河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011亿元,连续8年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8.9%;税收收入568亿元,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于决策者清晰的发展思路——天河正以战略性发展平台引导战略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科技园、天河路商圈等战略性发展平台是提高天河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依托,也是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天河坚持“以平台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的思路,充分发挥载体在招商选资中的“磁铁”作用,加快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滚动聚焦广州国际金融城土地出让、科技园规划布局、天河路商圈升级改造等重大投资热点,认真匹配总部企业的核心需求,针对金融、科技、商贸等总部企业进行重点突破,增强对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和集聚力,紧紧把握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发展高端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天河中央商务区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迅猛发展,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去年搜狐支付、汉能控股、无极道、立白金融、量通租赁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制定《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办法》,开展“全国中央商务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工作。去年,新增写字楼面积30万平方米,总部企业11家,以信息技术、金融投资、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州国际金融城已有10个地块成交,总用地面积超14万平方米,出让总价约187亿元,分别由长江企业、绿地集团、省铁投集团、平安集团、新华人寿保险等企业竞得。目前地下空间基坑工程正大规模开展施工,省铁投城际中心、绿地中心等项目正加快建设,首推的起步区可提供250多万平方米商务办公面积,今年计划继续出让地块,包括450米高的地标建筑国际金融交流中心。此外,天河正配合我市开展金融城二期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工作,高标准配置6大类、44小类公共服务设施。天河稳步推进科技园土地征储出让,水、电、路、气、信等多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智慧东湖示范段建设基本完成;电子五所评测中心、蓝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东部孵化器等项目已竣工;中移动南方基地二期(六号地)已完成受让地块规划设计;网易总部项目已动工建设;御银科技园六栋楼已经全部封顶;广电银通、万科云项目进展顺利;广州佳通轨道交通智能化产业基地、广建智慧天地广场、振盛科技研发中心、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地理信息等产业联盟已组建成立。天河路商圈升级改造规划成果已原则通过市规委会主任委会议审议,立体步行廊道系统开始启动,集城市家具、公共艺术小品、绿化、灯光等为一体的休闲生态景观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天河路停车诱导系统二期工程将于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研究并发布国内首个商圈指数——天河路商圈商业指数,引进了范思哲、GIVENCHY(纪梵希)、Roger&Vivier(罗杰维维亚)等100多个生活类国际品牌。敲门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天河区以总部经济为招商目标,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招商目标资源库,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衔接、价值链增值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天河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走产业链招商的新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选资,吸引总部企业源源不断进驻。目前,已有15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河投资了200个企业项目。天河重视敲门招商,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小分队分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香港以及欧洲、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境内外先进地区开展点对点敲门招商,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去年以来,天河区主要领导先后拜会或接待了中国人保、中国华信、怡和中国、嘉士伯、美国商会等100多个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商务机构。提起道和集团总部落户天河中央商务区,道和集团副总裁高强直言,天河区从办公场地、融资渠道、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细致周到的安排,用诚心实意打动了道和。高强介绍,天河区委书记石奇珠带领班子成员前往道和集团南京总部,“敲门”对接,主动上门了解道和集团的情况和需求,做了大量的准备、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掌握了道和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政策,并把天河区的经济、政策环境与道和集团的领导班子做了深入交流。选择天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河中央商务区具有明显的成本和人才优势。珠江新城平均租金水平整体不超过170元,只有北京、上海同样位置的一半左右,辐射、服务泛珠三角的区位更为企业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设在天河、生产加工基地安排在周边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除上门招商以外,天河还突出引资重点,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围绕“一路一网”,坚持发展总部经济,瞄准金融、科技领域,大力引进和发展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设计等商务服务业企业。此外,天河区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推动政府与社会的招商合作,利用中介机构、产业联盟以及国内外知名商(协)会,开展合作招商,引进一大批专业性强、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内外优质项目。楼宇招商方面,发挥写字楼的数量与质量优势,加强与重点商务楼宇的合作,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据悉,广州新地标周大福中心(东塔)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目前预租率已达40%,进驻的大部分是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和知名品牌。2014年,天河引进总部项目成效显著,全年在天河新注册企业23190家,引进了汇丰环球、三菱电机、延长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6家。目前在天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57家,占全市的66.5%;推动汉能控股、新浪广东、搜狐支付、腾信融资、翱翔通用航空、瑞慈医疗、平安不动产、铁塔广东、比美斯亚太总部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目前在天河注册的市认定的总部企业达96家,占全市的30%。政府服务实施“五证联办”&做贴心“保姆”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企业会“用脚”投票来选择发展环境。与其他依靠国家特殊政策支持的城区相比,天河区坚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把服务作为发展总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把服务做到极致,让总部企业感受到政府的真心和诚心,从而安心、舒心地留在天河发展。香港翠华集团是香港著名的连锁茶餐厅集团,在上海、深圳、武汉、杭州开设了多家分店,有意将业务扩展到广州,并于2013年在天河区设立了广州采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但因场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成立半年仍未开业。天河区经贸局得知此事后,积极协调,组织人员周末加班,为企业多方奔走,挑选合适的经营场地,通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落实了企业餐厅选址。2014年,广州市第一家翠华餐厅正式开业,目前,公司计划继续扩大经营,开设更多店铺。天河区全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探索“一个公章管审批”,推动实施“五证联办”,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缩减行政审批时间。在全市首创并不断完善“投资天河”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全区招商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天河中央商务区楼宇信息服务平台和优质招商项目信息库。此外,天河区进一步完善交通等公共设施配套,大力引进国际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服务机构,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区环境。天河还多角度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建立区领导集中走访企业制度,35位区领导亲自带队,扎实开展“暖企”行动。去年,区领导带队,集中走访了区内200余家企业,共搜集企业诉求417条,现已基本得到解决;召开多次由区领导主持的专题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目前企业提出的问题均已得到解决。天河区完善和落实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和跟进项目工作机制,为在落户、建设、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排忧解难。提高审批和服务效率,实施代办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广网上申报,实现审批工作时限大幅缩短,并尝试前置转后置,事前干预转事后监管,提升行政服务专业化水平。天河中央商务区为加快新招企业落地,搭建重点楼宇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创新推出了以场地证明作为办理相关证照凭证的措施,实施重点企业“一人一企”服务专员制度,专人为重点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一条龙”代办服务。天河经贸局协助财税、人社、教育等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总部企业高管及人才子女入学等政策措施,并用好、用尽对重点企业及企业人才的扶持措施,落实企业办事优先卡制度,为重点企业高管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组织企业申报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新业态项目、电子商务发展资金项目等发展资金项目或示范企业。据了解,优良的营商环境促使天河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天河区集聚了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的总部型企业、全市70%的金融机构、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龙头的全市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三分之一的律师事务所、五分之一的地产中介公司、40余栋税收超亿元的商务楼宇(其中超10亿元的达15栋),已成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效应最为突出的区域。此外,天河的百田科技、燕塘乳业于去年成功上市,摩登百货、普金科技等7家企业也成功挂牌“新三板”。人才优先成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走进天河,记者发现天河区委、区政府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以人才引领和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人才政策、初创企业扶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政策,让落户天河的企业像这座年轻的中心城区一样,一直保持创业般的激情。广州菲音是网页游戏研发行业的引领者,菲音的总经理黄凯说,多亏了政府帮助,他们创业最初,没有资金,没有知名度,找不到运营商,游戏设计制度不完善、屡遭排斥,十分艰难,但在政府的帮助下,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和人才保障,确保企业顺利度过了艰难的创业期。目前,菲音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发行获得了313倍的超高额认购率。与菲音一样,去年,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汇桔网也取得了大丰收。汇桔网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其网站流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每天日均用户超过15万,会员数量近20万,在2014年实现了2.5亿元的交易额,而这一数字在今年预计将达到6亿元。“我是因为选择了天河,所以选择了广州。”公司的CEO谢旭辉说,从2009年公司落户天河,就已发现天河区政府职能部门都有着务实的作风、开放的思想、优质的服务。能较快地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帮助。2013年,谢旭辉获得了“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的荣誉。“来自政府的肯定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资金支持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个荣誉提升了我们的品牌形象,成了我们招聘人才的‘金字招牌’。”据谢旭辉介绍,目前,博鳌公司在全国的2000多名员工中,硕、博士学历者占到了30%以上,这些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了助推博鳌发展的关键。2013年,天河区被广州市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试点。天河加强与辖内83家高校院所的政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大对万科云、国际创新谷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扶持力度,每年提供4000万元奖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杰出优秀人才,吸引并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发展。为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天河加快天河人才港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档案管理、学历认证、入户保障等。目前,在天河生活、工作的两院院士20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8人,广东省科技领军人才23人,近两年评出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人、杰出人才78人、优秀人才234人,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位居全市首位,引进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此外,天河区正不断探索在天河CBD、东圃等国际人才、大学毕业生集聚地,筹建国际人才社区和青年创业社区,为各层次人才提供服务、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支持创新谷、羊城创意园、岭南创业俱乐部等民间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在天河举办人才沙龙、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打造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环境。人才的聚集为天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天河辖区集聚了华工、暨大、华师、华农等8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中科院能源所等44所科研院所,拥有41家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7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占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才服务机构、占全市70%的软件企业。据介绍,天河区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决策部署,以抢占总部、金融、科技制高点为目标,以招大商、招好商为方向,以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依托,创新思路、提升办法,通过平台促集聚、招商促提升、政策促壮大、环境促发展,全力推动引资、引技、引智工作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成希白云:载体建设优先 集聚高端发展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划定了广州当下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路线图。着眼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大格局,白云区以加快载体建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城一园”(白云新城、广州高新区民营科技园),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努力实现集聚化、高端化、总部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发展核心,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优质产业载体,白云区力图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引资引技引智并进,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吸纳总部经济、创新经济集聚。白云新城多个总部项目达成落户意向白云新城是广州继珠江新城之后高起点开发建设的新片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十年前,新白云国际机场启用,原机场被广州列为重点开发区域,白云新城由此而来。2010年以来,片区规划首次编制完成,其开发建设迎来小高峰。短短数年,新城粗具雏形,空间架构基本成型,集聚功能初步体现。不过,白云新城首轮规划定位为宜居新城,比较强调居住功能。随着城市功能的升级,用地结构亟待优化,城市规划面临调整,开发建设几度停滞。是金子总会发光,白云新城终于迎来发展新契机。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进一步提升集聚辐射功能,推进重点功能区和载体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白云新城自身区位来看,南接核心城区,北连空港经济区,是承接核心城区的功能溢出,放大国际航空枢纽港的牵引效应的最佳区域。几经调研论证,片区新控规日趋成熟。去年8月,市规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白云新城控规调整方案。按照新规划,白云新城在总建筑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居住建筑面积减少129.6万平方米,商业商务建筑面积增加127.4万平方米。今年1月30日,片区控规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推动旧机场飞行区、5-8期土地征收储备出让和招商工作,打造成为全区高端要素最集聚和引领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据了解,白云新城今年有近10个地块具备公开出让条件,总面积约740亩,主要为商务商业用地。其实,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如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拟在此建成南方总部基地。依托绿地中心项目,绿地集团正联手白云区政府打造产业发展中心,吸纳企业总部入驻。今年,白云区将完善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力争一批优质企业的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总部以及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落户白云新城,实现集聚化、高端化、总部化发展。目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十长生(韩后)化妆品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已达成落户意向。民营科技园产业化基地叠加总部经济区民营科技园是广州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多次优化调整,园区管辖范围已扩大到“一核四园”(核心区、白云电器节能与智能电气产业园、居家用品园、白云工业园、神山工业园),面积从0.8平方公里拓展到34.86平方公里。当前,园区已成为广州创新创业重镇,白云电气、欧派橱柜、呈和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得以快速成长,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5家。通过城市规划引领,民科园已由单纯的产业化园区转型为产城融合的功能新区。2014年,总投资28亿元的九大重点产业项目全面开工,项目涵盖产能扩大、产业转型、总部楼宇等。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其中总部经济载体约32万平方米;先进制造业厂房约32万平方米,将为民科园的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发展空间。今年的发展目标业已锁定,白云区将加快推动土地储备与出让,培育主导产业,争取园区营业总收入达到440亿元。民营科技园将载体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目前,园区正按照“总部经济+产业化基地”发展格局推进建设。核心区定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功能,配套提升高端商务、居住娱乐城市功能;白云电器节能与智能电气产业园通过白云电气这一龙头带动,打造以智能电器、电力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外,居家用品园将通过对存量土地开发建设,打造以居家用品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白云工业园瞄准电子商务发力;神山工业园主推中小企业集聚。除重点建设白云新城、民营科技园优质产业外,“一轴一廊”亦提上重要议程。“一轴”即空港大道发展轴,加快空港大道二期和沿线重点地块、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推动空港大道及其沿线土地高效开发利用,打造高效集约型现代产业集聚区。“一廊”即地铁站点经济发展走廊,制定34个地铁站点综合开发方案,打造TOD模式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确保目标落实,白云区今年计划做好20宗5871亩地块的储备出让与招商引资工作,对123宗50887亩重点地块征储工作进行清单式管理,逐步形成新的城市开发空间、产业集聚空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扎堆发展,全区实有经济业户超20万户白云成广州创新创业集聚大区白云区正成为广州名副其实创新创业集聚大区。近日,区政府工作报告开出了白云区2014年的发展成绩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6亿元,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03亿元,增长11.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53亿元,增长13.5%。2014年,白云区推动土地高效使用释放发展空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成效初显。全区实有经济业户20.27万户,新设立私营企业数增长64.59%,全年纳税总额超亿元企业16家,新引进4支创业投资基金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4家企业筹备上市。三大国家级孵化器扎根发展白云区成为广州创新创业集聚大区的标志之一,即是全区拥有三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卓见成效。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广州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内,于2009年获批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是广东首家民营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在孵企业310家,具备研发、展示、检测、制造、运营等复合孵化功能。其中,加速器项目主体工程去年已竣工,目前即将投入营运,将为园区在孵企业提供4万平方米的产业化载体。嘉溢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地铁2号线黄边站附近,华南快速与空港大道交叉通过,地理位置优越。该孵化器于2008年启动建设,于2013年底获批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主要为在孵企业提供商务、资金、咨询、培训、技术开发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了创业导师、辅导员和联络员的企业联动服务制度。累计进驻各类企业300多家,孵化毕业企业32家,目前出租率已达到100%。时代国际单位孵化器紧邻白云新城,是时代地产集团倾力打造的创意写字楼园区,一期定位为科技创意园,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平方米,主要吸引科技、创意类企业进驻,目前已有100多家科技创意型企业进驻。该项目总占地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计划分四期开发。该孵化器同样于2013年底晋级“国家队”。白云区三大孵化器力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以联炬为例,运营方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三大核心环节。今年推进建设61个产业项目发展转型需要重点突破。2014年,白云区创新产业中心招商模式,全年新引进重点招商项目11个。推进项目库建设,61项区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88.3亿元,白云绿地中心、联炬科技企业加速器等14个项目已竣工或投产,恒盛总部大厦、白云化工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储备产业项目166个,122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凸显。白云新城及其周边地区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新加坡凯德商用已入驻白云绿地中心,南航总部大厦、宏宇大厦、岭南新世界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条件日益成熟。全年纳税总额超亿元企业16家,新增“四上”企业371家,市认定总部企业23家,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5.9%和153.9%。创新驱动态势明朗。全区新增18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孵化器,获省、市科技奖励24项,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1.1%和19.3%。市场主体成为发展转型的主力军。伴随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度实施,全区实有经济业户20.27万户,新设立私营企业数增长64.59%,企业登记增长首超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结构逐步优化。完善科技兴区、质量强区、扶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激励政策,新引进4支创业投资基金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4家企业筹备上市。今年,白云区计划推进建设61个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65亿元。其中,22个项目已属在建,14个计划新开工。高效开发建设优质产业载体长期以来,白云区受规划滞后、土地制约困扰。过去一年,白云区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新征土地落实“五统一、两同步”,推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节点同步开发。土地高效使用释放发展空间。全区全面实施土地征收、报批和储备出让计划,完成征拆项目10宗1948亩、用地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艺术融入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