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后, 经常看到有同修说报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是什么意思, 难道指的是唐卡的佛像?祈请海空神佛祖师开示。

一起画佛像-寂汶法师讲佛教基本知识(一)
一起画佛像-寂汶法师讲佛教基本知识(一)
书法艺术艺术之美
想一起画佛像的朋友,文章末尾有入群方法。有好多老师、同学期待着你的加入!授课老师:寂汶法师释寂汶法师介绍:缘定今生,释寂汶法师的出家因缘和度母日记群结缘过程今天是日,对我们度母绘佛群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今晚寂汶法师第一次给大家开示佛菩萨的故事,对我们每一位发心画佛像的同修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因缘。感恩法师!下面请大家跟我念: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為利益盡虛空界父母有情,請大家發殊勝的菩提心並且如理如法的講解聽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深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利益尽虚空界父母有情,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讲解听闻。)阿弥陀佛,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寂汶,是一个出家人,大家叫我寂汶法师或者是寂汶师父都可以。群里面的这个昵称就是我的名字的写法,而寂是寂静的“寂”,汶是三点水加一个“文”字,那个“汶”是无明的意思。这是我们佛教对僧人的称呼,就叫师父或者是法师,下次见到僧人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子去称呼他。首先,非常感恩我们的群主老师,能够发心给大家提供平台学习绘画佛像。其实我本人呢,并不懂绘画,我来到这里就是想从零开始,向各位老师学习如何画佛像。由于我们学习绘画的佛菩萨像是一个特殊的所缘对境,因此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佛教和诸佛菩萨。那么今天就是群主希望我和群里的法师跟大家互相探讨一下相关的佛教知识和佛陀的本生故事。 今天我就从介绍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开始。佛教的教主释迦摩尼佛,他是出生在公元前四百六十四年的四月初八。降诞的地点,就是被称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 这是在中外历史上均有记载的,所以我们绝不可以把佛陀看作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可以把他视为是一个宣讲出来的上帝。他呢是有出生的时间、地点,和有生养他的父母。他经过了多年含辛茹苦的修行最终成为一位大智大觉的完人。释迦摩尼佛他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呢也是在人间。 他是我们长夜漫漫的人间慧灯,他是我们苦海茫茫的人间舟航。他的人格啊,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境地,他的自性是清净不染的;他解脱了世间上一切束缚的烦恼;他已经远离了人的生死痛苦。他住在世说法四十九年,告诉我们求得解脱的方法,指示我们应行的大道。他留在人间的佛法,无一不是从他大智觉海中流露出来的,无一不是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 那么我们皈投在佛教的怀抱之中,既可以把它当作宗教来信仰也可以把佛教当作一种学术研究,或者是说我们作为艺术创作的这么一个所缘的对境,同时创立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更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最高模范。救世主释迦摩尼佛是世间上最崇高伟大的圣者,佛教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宗教。佛教流传至今日,虽然都已经遍及全球了,但是,遗憾的是宣扬佛教的圣教的佛教徒们都是在玄谈,而忽略了就是佛陀映示在人间的这个精神,理论如果说超过了现实的话,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佛陀住世的本怀。 因为咱们今天就是一开始开课嘛,我今天开始的时候本来是想给大家讲解佛陀的本生故事。然而在讲解佛陀一生的经历之前,我们必须得先介绍一下佛陀,我们平时理解的这个佛像,都是看见了一些泥塑木雕的形象或者是我们绘画的这一个形象,对不对?就像我刚才发的那个图片,我们看到它的第一眼的时候,然后心里面就升起了一个定见,这个就是佛陀是这样子吧?那么这就是佛陀吗?我们只看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一合相的一个状态,佛家里面的这个专业的用语就叫一合相。佛陀事实上,他是具备了法报化三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对不对? 那么今天就从这个“一合相”给大家讲起来,那就是说佛教里什么叫一合相呢?这里先给大家渗透一些佛教的知识,以后就是说通过讲解本生故事,然后讲佛陀一生的这个经历的时候也会渗透一些相关的佛教的知识。这样子,大家在了解佛陀同时就是了解佛像的时候,你也会了解一下相关的一些佛法。因为如果不懂得佛法的话,那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理解,说佛为什么是长这个样子的呢? 所以说,在这里就先给大家渗透一些就是相关的佛教的知识。我们常听说“一合相”这个词,它主要是来自于《金刚经》,对吧,那么这个一合相啊,它有两个解释,第一个呢,就是这个世界,缘起世界的一个总向,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它一个总的总体的概念,就好像我们画一位菩萨。那么这个菩萨他是有脸、头发、璎珞、衣服、莲台、背光等等,这些组成的对不对?这里面还有墨有颜料,然后还有我们的绘画技巧,像你的线条如何,染色如何,我绘画的时候心情如何,然后菩萨的笑容如何等等,这些不同的因缘组成的,对吧? 那如果其中的有一个因缘就是有一个条件它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菩萨,他给我们展现的这个样貌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就是稍微有那么一个因缘发生改变了,那整幅画的感觉和风格也会跟着变化是这样子的吧?那么这个整体的就是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一合相,这个一合相就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因素、不同的条件组成的,那么这个相就称为一合相。 比如说我们面前啊有一个手机,我们看到我们的这个手机,当我们看到手机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它的这个生产零部件啊,它里面的软件,还有就是它的使用者、生产者等种种的因缘,所以说我们看到的一合相并不是事物真实的状态啊,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乃至无数的因缘。这些都是我们没有察觉的,这个就是一合相的第一个解释。 那么关于一合相的第二个解释呢,就是说所有的因缘、所有的组合的世界的因素都有一个共相,这个共相呢,就是说我们佛教它这个不共的,就是说和其他的宗教区别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般若空性。所以就是说它认为说所有的世界这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因缘都是不可得的,就这么一个不可得的相,无论是三千大千世界呀,还有是组合世界的各个因缘啊,各个因素都是空性的。没有一个实在的实在性可得,就是没有一个实在性,所有的组合因素没有一个必然升起的原因。 把所有的组合因素啊,它就没有一个必然升起的原因,这个就是说山川大地都是空性,花草树木呢,也是空性。乃至组成,这个世界的所有微尘、我们人的身体语言思想、我们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空性,这就是所有缘起的这么一个一合相。因为通达空性的智慧是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理解的,而不是我们今天讲了,大家就能够明白的对不对?所以我就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大家可以先试着去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一个浅显的体悟。 比如说我们面前呢有一盆花,那么这盆花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它就是说有阳光、水、土壤、空气、种子、温度等种种种种的因素条件构成的,对不对?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去观察构成这盆花的因素条件中,它每一个因素条件就是阳光中它有没有这个花的形象,没有是吧?而种子中也没有花的形象,土壤中也没有花的形象,空气中也没有然后种种的也都没有这个花的形象,我们单看这些组成条件里它就都没有这个花的形象,对不对? 那么每一个条件里都没有花的形象,那这些条件里的组合,它能不能产生花的形象呢?那如果说按这个逻辑推理的话,它是不可能的。对吧?就好像我们平时说的一些化学实验,那就比如说,氢气加氧气,它就产生了水,那如果要是说氢气和氧气中,事实上它都不具备这个水的形象的话,那它产生这个水,就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生成的,这个它就没有一个必然性。明白了吧?就说这个花,它就是这个组成它的如果说是由这些空气呀,水呀,土壤啊,种子啊,温度啊,这些构成,那它这个生成它的这些所有的组合,它也是没有一个必然性的,就是它没有一个确定的“因”在里面。 那么单一的条件啊,它就不具备说的生成的这个可能,因为每一个条件里它都没有花的形象。那么所有的这个没有花的形象里的这些条件因素把它组合到一起相加的话,它也是不可能产生这么一个花的形象的对不对?然后就不能说是空气呀,水呀,阳光啊,种子呀等等这些因素和和而产生了一朵花的相。那么这样子分析的话,就是不符合逻辑推理对不对?那么这个花它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就要靠我们去参究去感悟。那么我们就是平时可能大家也都听说过就是禅宗,就觉得禅宗很神秘,是不是?事实上,我就想告诉大家的是参禅就是这么参的。 我们平时参禅的时候参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疑情。就比如说参“我从哪里来”?那这个身体它到底是不是我?那如果要是说这个手指它是我的话,那这个里面它就要有一个我的这个相,但事实上我们看手指的话,手指它就没有、不具备这个说一个我的相,对吧?那所以说我如果说,比如说手指疼了或者是手指有什么觉受了,那我就认为说,说是我疼了,或者是怎么样子,那这个就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说它参禅的时候就这样子去参的。那么通过这样子的去参究的话,最终它就可以破除我们对万事万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包括说我的身体内外的一切的执着,然后最终去达到证悟实相的这么一个原理,它就是这样子去修的。 所以说,参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疑情。所以,佛教里就总是说空性啊、不可说呀,这个必须要去靠自己去体证,要靠自己不断地去实验,去实践,所以佛教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上啊就是关于一合相的两种解释,然后大家可以先试着去了解一下。因为佛法它不是说我们今天听闻了,然后你就能马上去感受,它确实是就是这样子的。这个就是需要长期地去学习,去了解,然后慢慢的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生起、体会的,我就是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下,就是让大家心里有那么一个浅显的这么一个了解。 那么佛,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象呢,我们大家也都听说过就是佛具备法报化三身。我们平时去寺院的时候,也偶尔可以看到那个三生殿对吧,就有的寺院它会有这个三生殿,就是供养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然后就是大家看来看去看来看去,就觉得说这个法报化三身这个三尊佛,他是长得是一个模样的,甚至就是佛教里面你就看这个菩萨也都是一样的容貌,佛也都是一样的容貌,是这样子的吧?那我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因为法报化三身的问题,它涵盖的内容是非常深广的。因为我们多数的人,他对佛教也不是很了解我想,所以就是简单的讲讲,大家就是以后的慢慢的渗透。 那就先说法身,它就是指的是一个实相的道理,什么是实相呢,就是真理,就是说法身就是真理的意思。那么有人常就是讲法嘛,可能有的道友就是听过就是一些讲法的视频,它把这个法身是怎么描述的呢,就是说法身就是一个常寂光的这样子的一个境界,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这样子的一个境界,这样子说也对。那个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当我们安住在实相的这个离体中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心安住在这个实相之中的时候,自然而然啊,就是处在常寂光的境界,他显发的境界,自然而然就是常寂光的一个境界。所以说,有人说法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是永恒不变的,这样说也没有错。 那么安住在实相的道理中,去体现体证实相的时候,就自然是安住在常寂光中的,所以说法身它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因为它指的就是说这里。就好像呃,一粒种子,它从那个成长到开花,最后它就是长成花朵了,然后最后到开花。在这个过程中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无常变化的,对吧,我刚才也讲过当下成就花的这个因缘和花本身它都是空性的、不可得的。还有就是说有了种子、有了温度、有了水和阳光的作用啊,它就能长成花。 就是说,它既是空性不可得的,但是呢,这个我们又不能说去否认说,这个种子啊,它有了温度了,有了水啦,有了阳光了,有了这些作用以后,它最后慢慢的就能够成长,然后最后开花,这个过程我们是不否认的。有种子到开花,到最后花落,这之中啊,它虽然都是无常,它也都是空性,而且在这个里面呢,它的每一个因缘条件,就是每一个因素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功用。这个是其它的因素代替不了的,就是说每一个因素,它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功用,对吧?所以说,在这个里面这些道理通通的它都是实相的道理,就是法身显现的。法身它显现的浅显的道理,不是说只有一个单一的道理,而是说,所有的证法的这个道理它都是在这个里面包含了的。 然后我们再说报身,那报身就是说就有具体的形象了,就是报身它就指的是什么呢,是实报庄严土。这个实报庄严土是什么样呢?这个不是我们能够思维的。就比如说极乐世界,它这个我们平时念经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对不对啊?在那个佛经中它都有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描述。但是事实上啊,这个就是只是一个方便说。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因为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啊,它不是说我们凡夫的就是肉眼能看见的,它这个必须得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就是说法身大士,他才能够见到的,我们也很难思维。 这个实报庄严土就是说报身的这个这个境界,它不是说我们能够思维出来的,这个是修出来的。所以说,就是佛在佛经中他讲的这些都通通的都是方便说,就是一个比喻。就是佛讲法,他只能用比喻,借助我们世间所有的这些东西,你所能够认知的,你认知的这个限量,然后来比喻佛陀的这个境界。所以说我们平时有的时候就是……然后去思维,然后去想,认为说佛法是那个样子的。事实上,这个东西只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经验,而不是说真正的佛法。佛法它一定要摒弃我们所有的这些经验,然后我们思维的这个限量最后才能去证得的,是这个意思。 佛菩萨他就是为了给我们讲解么,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具体的印象,所以说就做了种种的比喻。你看那个阿弥陀经啊,或者是观无量寿经里都有介绍,而这个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利益众生做的这些比喻。你看那个华严经中,一开始就是佛成道的时候,他在三七日内入定讲解华严经,而这个时候就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当时很多的小乘人,他都是听不到的。那么他们看佛在那里坐着。就只有大成菩萨,具备了实相智慧的大菩萨,他才能够进入华严境界,听华严经。那实践的就是实报庄严土就是报身佛的境界,我们平时画的佛像啊,放光动地、脚踏莲花,这一般都是比拟佛的报身。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发的这张图片,这张图片上画的这个唐卡的形象,这个就是属于是报身佛的这个、就是一个具体的差不多的形象就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就是佛陀的这个报身形象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它这个就是非常的庄严,不是说我们在人间能够体会到的。这些所有的形象,它都是说是一个非常殊胜的这么一个境界,对不对? 然后啊,我们再讲解一下佛的这个化身。佛的应化身啊,就是指它示现在人到成佛的样子,那么大家也不要小瞧佛的应化身。佛的应化身本身,他就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不是说我们画的就是很美观的佛菩萨的样子。然后一看大差不差很庄严,是不是?那我看就是,就是我刚开始,我看有一些学习画佛像的道友他刚开始的时候就把那个佛菩萨画得就跟仕女图一样,就是瓜子脸、尖尖的那个样子是吧,但是事实上啊,就是他这个就有点儿不符合这个佛的这个具体的形象。 大家就可以看一下,这个就是属于如果说从法报化三身来看的话,那这个就是差不多就是佛的这个化身的样子,本身就是差不多应该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因为佛,他是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然后他在人道中示现成佛。由于他无始劫以来就是积功累德,然后百劫修相好。这个百劫修相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修行一百劫,才成就那么一个像好相貌庄严。那你想想这个三十二相祂要修多少劫,是不是?所以说,佛到底有多庄严呢?就是有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界定的。而且不是说光是释迦摩尼佛祂具备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主要是说来人间来示现做佛,他示现成佛的时候肯定他的相貌是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个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有的。 所以说我们佛教里,经常表现就是诸佛的形象。就是你看这个汉传佛教里,它表现诸佛的形象样貌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有可能是说,由于说这个佛的那个彰显的这个功德,他某一方面,象药师如来啊,他能够就是给与众生治疗众生的身心的这个疾病,所以说,可能就是我们给他示现的法器呀不一样。 但是基本上就是佛他所具备的这个共相呢,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具备这个共同点。然后就是有的道友,他可能就是说,佛经中说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法,对不对?所以他就认为说佛长得庄严啊,那你就是在执着、是在行邪道嘛。那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做一下讲解,这个话呢它要站在一个实相的立场上理解,就是说当下我们只是看到了佛的样貌,那这个样貌呢,它就是一个生灭法对不对?那过一段我给大家讲佛陀本生故事的时候,就可以知道。 佛陀他从出生到涅槃有生有死,他也有变老、老年的样子,对不对?所以说佛当下他就是没有离开过无常,但是也没有离开过空性,没有离开过这个生老病死的道理。但是佛陀呢,他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无始劫以来积功累德,所以说他所感得了这个殊胜的业力的福报,他就长得确实就是人中很庄严的。这个也是不能否认的,这个就是实相的一个功用。就是说虽然是空性的,但是呢所有的因缘所有的因素啊,我们所修的一些因,它这个因果,它是不昧的,它都有一定的功用或作用,这个作用是我们不可以否认的。 那我们经常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所做的功德都是有功用的体现,这个里面它是没有妨碍的,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说大家就是不要听闻了一些空性的道理,然后就忽视了因果的道理,这个因果当下是空性的,但是因果也是不昧的,它会如期的显现,是这样子的。 那么这个就是法报化三身,它究竟是有一个什么样子的关系呢?不是说法身就是法身、报身就是报身、化身就是化身,而是说法报化三身本来就是一体,只不过说我们众生的智慧不一样,业力不同,所以我们见到的这个佛的形象也不同。比如说,我们是一个凡夫人嘛,那么我们看到的佛就是跟我们一样,就是一个老比丘的样子。佛涅槃了呢,我们就认为佛不在了,认为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对不对? 那么,如果我们这里面坐的都是大菩萨,那你见到的境界就不同了。你看到的这个世界啊,它就是一个佛国净土,见到的佛呢,就是脚踏莲花、身体无量光明的这个样子。那么不论是说应化身或者是报身,就是说不管我们见到的是佛是凡夫人的样子,还是说他是那个在实报庄严相里面的那种报身佛的样子,那他都没有离开过法身,就都没有离开过实相的道理,没有离开真理。所以说这个法报化三身啊,它本来就是没有分别的,它本来就是一体。 那么,我们在寺院看到的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都长一个样子,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看那个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应以何身得度,他就现何身而为的说法,对不对?那就是说应化身不一样,用应众生的这个根基因缘而度化众生。但是当下呢,他又具备了庄严的报身和清净的法身。所以我们在看到佛菩萨形象的时候,你就能够知道了,他是具备了应化身、庄严的报身,就是这些。那么我们每描画一笔线条啊,它都没有离开过佛菩萨的法身,你就可以这样子去观照、这样子去观察。 那么今天,本来我是想把那个三十二相继续给大家讲完嘛。但是这个时间可能也是不允许,而且我这如果一下讲太多的话,我估计你们也差不多不太好消化,这个就是要通过大家自己慢慢地去理解,慢慢地去体会。因为平时我事情比较多会比较忙,不经常关注群信息,所以如果要是大家有不明白的问题,因为就可以加我微信,然后给我留言,那我看到了的,我就会给大家回复。就是解决、解答一下这个佛法方面大家又不明白的疑问,这些我都很乐意帮助大家。 然后就把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留在下次讲课讲。然后在具体地把佛菩萨他的这个庄严形象讲完以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佛陀的这个本生故事。这样子有了一个次第的话,大家就很好理解了。要不我们可能就会把佛的本生故事就看作就像一个神话剧一样。然后他出生也和别人不一样对吧?他中间还示现了很多神通、最后他还入涅槃还留下那么多的舍利子。那么大家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就像一个神话故事,完全的就是脱离了我们现实的这个生活。所以说,就先给大家先介绍一些佛教的一些基本的东西,然后慢慢地再贯穿着这个佛陀的本生故事去讲。这样子我们就会对佛法,能从现实中带到佛法中,然后有一个升华的过程。那么以后也可能是这样子,就是可能边讲故事边把佛法穿插在里面,大家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顺便了解一下佛陀的这个佛像,然后他的这些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还有佛陀一生的这个故事,会对佛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今天先讲到这里。祝大家一切圆满,吉祥无碍! 愿吉祥圆满 回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弟子某等乃至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失真心,流转生死,六根罪障,无量无边,圆妙无上佛乘,无以开解,一切所愿,不得现前。我今所行一切功德,以此善根,发露黑恶,过、现、未来,三业所造,无边重罪,皆得消灭,身心清净,惑障蠲除,福智庄严,净因增长,自他行愿,速得圆成。愿诸如来,常在说法,所有功德,起随喜心,回向菩提,证常乐果,命终之日,正念现前,面见弥陀,及诸圣众,一刹那顷,生莲华中,普愿众生,具成佛道。编辑整理:素年锦爱 窗外有景 神采飞扬“度母日记”小语如果画佛像,不了解佛菩萨的故事是不行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书法艺术艺术之美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艺术之美,展示美术书法艺术成果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胜法师法身修持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