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批贷却不放贷 为什么不能追究银行责任追究制度 连环单三家家全部无责 那损

已过户,买方贷款审批早已通过,银行贷款迟迟不放款,期间给我造成的利息损失如何算,怎样能更快放款?
提问者:热心网友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抠合同细节的话你应该在交房日前交付全款卖方交房付全款之前虽说已经做了过户抵押但你无权要求卖方交房如果贷款不能如期发放属于买方违约而你的贷款银行通常不会为此负责坦白讲你目前是很被动的像你这种情况应该是银行个贷额度吃紧造成的不是个人问题你应该解释清这个情况、取得谅解稳住卖方不要因为违约造成重大损失然后向中介施压他们和银行关系密切的多银行糊弄客户的话太容易了而且中介收钱凭的就是关系和渠道天天堵着中介大门去闹让他们帮你催促银行银行贷款额度这个东西可大可小不过说实话要是分行级别锁定那真不是个人、支行或者第三方有办法解决的
抠合同细节的话你应该在交房日前交付全款卖方交房付全款之前虽说已经做了过户抵押但你无权要求卖方交房如果贷款不能如期发放属于买方违约而你的贷款银行通常不会为此负责坦白讲你目前是很被动的像你这种情况应该是银行个贷额度吃紧造成的不是个人问题你应该解释清这个情况、取得谅解稳住卖方不要因为违约造成重大损失然后向中介施压他们和银行关系密切的多银行糊弄客户的话太容易了而且中介收钱凭的就是关系和渠道天天堵着中介大门去闹让他们帮你催促银行银行贷款额度这个东西可大可小不过说实话要是分行级别锁定那真不是个人、支行或者第三方有办法解决的
相关问题:>>
交房过户中
购房完成后
账号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验证码必须4位
用户名4-20位数字字母中文下划线
密码不正确且不能为空
*确认密码:
确认密码和密码不一致
验证码必须4位
我已阅读并同意
热门城市:
周边二手房:
热门城市房价:
周边租房:专家解读《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网友评论:
来源:银行家
编辑:guanweikang
摘要: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对贷款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石。
损失准备是银行应对贷款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石。2011年7月,发布《商业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自2012年起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前者以2.5%为基本标准,后者以150%为基本标准,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这是业贯彻落实&巴塞尔协议&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动态拨备制度已开始逐步建立。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上市银行公布的财务报告,以16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为研究对象,对《办法》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状况
本文选取《办法》发布前各上市银行2011年中期报告和《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报告的数据,对上市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上市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46%,远高于150%的警戒线;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44%,接近2.5%的监管要求。《办法》实施后,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276%,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30.32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2.59%,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14个百分点,达到监管标准,上市银行的总体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从机构类型来看,由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构成的&大型银行&在《办法》发布之前(2011年年中),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32%,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60%,两项指标均已达标;由其余11家银行构成的&中小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330.75%,平均贷款拨备率为1.93%,后一指标的达标压力较大。《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末,&大型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261.11%,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28.49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2.74%,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14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363%,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32.88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13%,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2个百分点,但距离达标仍有0.37个百分点。可见,《办法》的实施,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中小商业银行。
各行具体情况看,有如下特点:
拨备覆盖率全体达标。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除以外,全部上市银行的该项指标都有所提升。如图1所示,拨备覆盖率高达458%,和紧随其后,分别为446%和404%,最低的中国银行也达到226%,远高于150%的警戒线。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的这一指标平均水平高于大银行。
贷款拨备率达标银行由三家上升至四家。《办法》发布前的2011年二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和三家的贷款拨备率达标。《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末,除外,全部上市银行的该项指标都有所提升;达标银行增至四家,分别为农业银行4.09%,华夏银行2.83%,建设银行2.60%和2.52%。与拨备覆盖率情况相反的是,大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普遍较高(均在2%以上),而中小银行则较低(最低的只有1.55%)。如图2所示。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指标实施的影响
对贷款拨备率的影响。根据各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值,2.5%的贷款拨备率已接近其平均水平。因此,贷款拨备率的实施对银行而言,意味着成本的变相增加。即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的毛利,几乎刚好满足提取贷款准备的要求,银行的利润空间缩小。特别是对于拨备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存在降低股利分配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银行存贷利差持续缩窄,传统&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在一定程度上敦促银行业加快业务转型、转变盈利模式的步伐。
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同时使用带来的影响。对比图1、图2数据发现,拨备覆盖率较高的银行,贷款拨备率却很低,两指标之间出现背离现象,尤其以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最为明显。同时,从银行类型来看,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中小银行低,但贷款拨备率却明显偏高。当银行同时满足两项指标的监管要求时,不良贷款率临界值为1.67%。根据两者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造成二者背离的重要因素是不良贷款率。公式为:
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如图所示的不良贷款率透露这样一种现象:农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是保证其在拨备覆盖率不高情况下贷款拨备率达标的主要原因,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是导致其尽管拨备覆盖率较高但贷款拨备率仍不达标的原因。换句话说,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反而离贷款拨备指标的差距较大,需要补提的准备金规模较大,短期内对银行的经营冲击更大;而不良资产水平较高的银行,恰恰可以达到或者接近2.5%的指标。由此,贷款拨备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逆向激励效果,掩盖了风险管理水平较差的银行,制约了风险管理水平较好银行的业务发展。
对银行行为选择的影响。为持续达到两指标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对于贷款拨备率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可能会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对冲监管要求,从而削弱监管指标的有效性。
压缩信贷规模,或变相发放贷款。为符合拨备要求,部分银行可能大幅度减少贷款发放,转向投资国债,从而对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银行可能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表外业务等变相发放贷款,进而使得银行业务脱离监管范围,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近阶段,银信票据合作业务、银行间的代付业务呈现快速扩张特征,由此看出银行对即将实施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增加拨备计提,或减少不良贷款核销。由于核销不良贷款会降低拨备额,使得贷款拨备率的分子减少,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贷款拨备率下降,导致拨备压力增大。因此,在目前不良贷款率较低、拨备覆盖率远超150%的前提下,上市银行要达到2.5%贷款拨备率的监管要求,更倾向于通过减少不良贷款核销来提高贷款拨备率。由此,贷款拨备率的实施将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可能趋于上升,甚至会出现不良贷款双升。
有关政策建议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办法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为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提供了契机,促使其保持稳健运行,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商业银行角度,应从如下角度努力:
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夯实拨备计提基础。计提拨备的基础是准确分类,商业银行应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科学管理,完善内部评估体系,做到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状况。
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推动业务多元发展。商业银行应转变长期以净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手续费、佣金等在利润中的占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内涵,开拓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化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面。
提升风险计量水平,科学配置信贷资源。2.5%的贷款拨备率,使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收益率明显下降。商业银行应借助经济资本、风险限额等组合风险管理工具,充分考虑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因素,引导信贷资源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政策进行科学配置。
从监管角度看,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政策的实施效果,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逆向激励和监管套利行为,监管部门需采取以下配套措施:
尽快制定具体的差异化监管实施细则,避免逆向激励。《办法》第九条提出了对单家商业银行应达到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差异化监管。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对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将差异化政策落实到实处,避免因&一刀切&对所有银行采取同样的调节措施,而对风险管理较好的银行产生消极影响,削弱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效。
促使银行更加关注贷款的准确分类,夯实拨备基础。引入贷款拨备率,实际反映了监管者对银行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审慎态度。贷款分类不实关键在于正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灰色地带&&关注类贷款。建议建立一个介于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指标,将关注类贷款纳入其中。可定义为:
贷款损失准备&(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
同时,加强对贷款质量分类的持续核查力度,确保贷款质量能够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
加强对银行金融创新和不良核销监管,严防规避监管。一是为防范银行以创新为名规避监管,加强对银行创新业务的理性判断和审慎监管。对银信合作、资产证券化、回购以及其他表外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必须及时计提相应的拨备和资本。同时要严防银行同&影子银行&合作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二是对采取降低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贷款拨备率的银行,应加强对其不良贷款核销情况的监测,同时督促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回收率。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超市、加油全年返5% ☆享受优惠最全的交行卡之一 ☆最快当天领卡 ☆签账消费,免息尽享
☆ 新户刷卡满额即赠1000永久积分 ☆ 预借现金 随地可取 ☆ 万家商户 优遍天下 ☆ 积分永久有效 五重安全保障
☆网购享积分礼遇 ☆购物可用积分抵现金 ☆首笔取现交易手续费全免
☆交行优惠力度最大的卡 ☆店内消费积分最高可折抵1% ☆沃尔玛消费返现
☆首张女性专属信用卡,具备三倍积分计划、自选保险计划等功能服务
    
额度:5-10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5-10万
额度:0-5万
额度:0-5万
额度:10-50万
额度:10-50万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
☆超市、加油全年返5% ☆享受优惠最全的交行卡之一 ☆最快当天领卡 ☆签账消费,免息
☆ 新户刷卡满额即赠1000永久积分 ☆ 预借现金 随地可取 ☆ 万家商户 优遍天下 ☆
☆网购享积分礼遇 ☆购物可用积分抵现金 ☆首笔取现交易手续费全免
存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朋友们,你们的银行卡开通了短信提醒吗?说真的,这个提醒还是挺方便...
话题概览|把银行账户里的钱取光,三个月不存,银行将破产?...
话题概览|余额宝持有额度上限大幅下调至25万2余额宝为国家打...
昨天跟弟弟一起去银行办卡,然后出示身份证的时候,工作人员拿着几年...
版权所有 (C)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本站所有广告均由第三方提供!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已过户,买方贷款审批早已通过,银行贷款迟迟不放款,期间给我造成的利息损失如何算,怎样能更快放款?来自: 丑猴王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已过户,买方贷款审批早已通过,银行贷款迟迟不放款,期间给我造成的利息损失如何算,怎样能更快放款?没有贷过款却上了征信黑名单 银行被判赔损失
核心提示:没有在银行贷过款,但个人信用报告却显示有贷款逾期未还,被银行征信中心列入了黑名单,以致个人信用受损。河南光山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纠纷,判
  没有在银行贷过款,但个人信用报告却显示有贷款逾期未还,被银行征信中心列入了黑名单,以致个人信用受损。河南光山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纠纷,判决被告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消除原告王某的不良信用记录,并一次性赔偿王某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等各项经济损失7000元。
  日,王某打算贷款购车,却发现自己被银行征信中心列入了黑名单而无法贷款。在银行查询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显示:“日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20000元(人民币)农户贷款,日到期。截至2015年1月,余额20000,逾期金额20000。最近5年内有44个月处于逾期状态,其中41个月逾期超过90天”,但是自己并未在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任何贷款业务。因消除不良记录协商不成,王某便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光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立即消除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恢复名誉,同时赔偿自己各项经济损失3万元。
  银行方面则辩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没有健全,王某只是被银行列入没有还清贷款的黑名单,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仅仅影响的是贷款,王某的请求没有事实根据,但是可以尽快消除征信中心黑名单中王某的名字。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光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办理贷款过程中,疏于管理,审查不严,致使他人以原告的名义办理了借名贷款,并产生了借款逾期未还的不良记录,致使原告名字被纳入不良征信系统,导致原告个人信用受损,信用等级降低,构成对原告名誉侵权,对原告精神造成一定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本案的实际,结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遂作出上述判决。
  银行征信体系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银行通过企业、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性和影响力,培养和提高企业、个人遵守法律、信守契约、恪守信用的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诚信水平。银行对于信誉良好的企业与个人,给予较高的评级,对于不能如约还款或无还款意愿的,给予较低评级,评级的高低对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所以,银行的信用评级应客观、公正、合法。本案中,银行审查不严,导致他人冒用王某名义贷款且逾期不还,致使王某被银行征信中心列入没有还清贷款的名单,信用评级降低,信誉受损,银行应当承担起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并赔偿相应损失的责任。
  (作者单位:河南省光山县人民法院)
相关阅读:关于5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对比(九)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规定,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见表1)。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比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不包括保户质押贷款和委托贷款,下同)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金融企业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
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由银行总行统一计提。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
&对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也应当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金融企业对不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专项准备的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的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
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从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不断完善,计提范围逐步扩大,计提比例逐步提高,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日益严格,说明监管当局越来越关注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性。
二、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情况
(一)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
根据各行年报披露情况可以看出,各银行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各有不同,比如有的未包括信用垫款;有的对贴现的计提仅限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认为银行承兑汇票无风险)。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
短期贷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不含同业回购式贴现)、中长期贷款和逾期贷款。
本公司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应收账款保理等表内、外信贷资产。
短期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包括同业待回购的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应收进出口押汇、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有问题的拆放同业及拆放金融公司款项、开出信用证、签开担保函及承兑汇票等。
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进出口押汇。
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贷款、信用证垫款等各种信用垫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
(二)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
按照《指引》的规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我国上市银行均未计提特种准备,对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的计提比例见表3,计提方法见表4。
&&&&&&&&&&&&&&&&&&&&&&&&&&&&&&
表3&&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
&&&&&&&&&&&&&&&&&&&&&&&&&&&&&&&
表4&&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
一般准备的金额不低于期末贷款余额的1%。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的计提是由管理层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同时考虑银行过去的历史损失情况而确定的。
以本公司表内、外信贷资产按风险分类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如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财务状况、抵押担保充分性等的评价,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损失,分析确定各类信贷资产应计提的损失准备总额。其中,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表内信贷资产余额1%部分作普通准备反映,超出部分作专项准备反映。
年末分析贷款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比例计提。
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情况等因素逐笔估计信贷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相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提取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是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实际担保能力和本行的贷款管理情况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余额的1%部分作为一般贷款损失准备,其余的作为贷款专项损失准备。
按照《指引》规定,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上下浮动20%。
具体到分行的操作中,一般是分行风险部门逐笔进行五级分类,总行风险部门审定,然后分行计提。对于表外资产,有的银行对表外敞口进行五级分类,按余额计提(而非按五级分类提)。分行一级的损失准备主要是总行对分行的内部核算、考核。
逐笔提时计提比例根据具体的某笔贷款而定,即使是次级类,有的行也可能提到60%--70%,不过这一大类总行有一个最低覆盖率。有的行可以审慎到,一笔1个亿贷款已经计提5000万专项准备金,后来收回来本金6000万,准备金5000万还是不可部分转回,除非全部清收,这样规定的目的是鼓励清收,不能由于感觉难度大而放弃。
(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
例如某银行在2009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根据各类信贷资产的金额,扣除抵押品、有效担保金额后,公司按上述标准报告期末计提各类贷款呆账准备金余额为98.10亿元”。这表明按一定比例扣除抵押物价值。有的行分行一级计提时不考虑抵押,但总行扣除抵押物价值。
虽然各银行在披露时均强调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但是银行在进行扣除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损失度的界定有一定随意性,不利于信息的透明化,同样也不利于各行之间计提充分性的比较。
而且,五级分类时对抵押充分考虑后,如果在计提时处理方法欠科学,则存在重复考虑导致少提准备的可能。
(四)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
五家上市银行近年来在业务扩张过程中,更加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严格规范审贷程序,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很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充足,使得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能够逐年增长。但贷款损失准备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贷款损失准备的增长速度慢于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而快于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至少是在经济回暖阶段表现为这种变化规律。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是“≥80%”。招商、浦发和民生这三家银行计提准备金比例相对较高,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均超过了100%。由于计提损失准备金比例直接影响银行的税后利润分配,计提比例高显示其会计处理审慎,经营相对比较稳健,抵御风险能力强,股东关注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华夏银行和深发展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稍差一些。
专项准备覆盖率反映的情况也相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民生银行年度专项准备覆盖率相对较高。由于专项准备是针对具体贷款按照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如果说深发展专项准备覆盖率低的话,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公式为:&&&
1不良贷款余额 = 次级类贷款余额 + 可疑类贷款余额 +损失类贷款余额;
2贷款损失准备比例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 贷款余额;
3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 不良贷款余额;
4专项准备覆盖率 = 专项准备金 / 不良贷款余额。
(五)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
实践中五级分类(五级分类决定损失准备计提,影响利润分配)是操纵或者调节利润的工具之一。分行一级操纵利润的诱因与绩效考核机制有关。分行在完成总行业绩要求的基础上,超额完成部分总行的业绩奖励如果不兑现,分行就会把五级分类结果下调(虽然其总行风险部门要审定分类结果),增加损失准备,从而使营业支出增加,进而调节利润,利润埋往下年,反之反是。
如果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不从资本中扣除欠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那么由于一般准备可全额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会充分计提一般准备;而专项准备不纳入附属资本,如果计提将冲减利润以致影响核心资本的增长,那么银行可能会少计提专项准备,这样对营业利润的扣减较小,可供分配的利润较高,资本充足率也较高。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资本充足率的可能。必须指出的是,没有审慎的资产风险分类和计提充分的贷款损失准备,人为算出来的资本充足率、账面利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本不能客观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样也必然对总行利润产生影响,激励约束呈现一种短期化特征。不过根据调研情况看,各银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有的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种激励上的扭曲,比如通过经济资本、RAROC、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TP)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正在摒弃以规模为主的考核,而逐步建立基于风险调整后收益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六)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充分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提
1.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时,上市银行效益大幅提高。银行的年度资产总额、,贷款、税前利润、净利润等,同比都会增长。同时,资产质量在经济周期向上中趋于好转。
2.当通货紧缩期和通胀压力期的时候,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连续多年会保持不变,银行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分别为1%、5%、25%、50%、100%。招商银行次级、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比一般标准高,但在此种情况下,也是多年未变。
不过,需要指出:
(1)一般准备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高点即贷款增长时期拨备的资源要比经济周期低点时多。
(2)不排除五级分类时各行充分考虑了周期因素,可能相应调低了某些贷款的分类级别,相应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问题(即经济周期高点时相对少提)。但是,这种克服不可高估,因为就目前看,五级分类的前瞻性较差,例如浦发银行年曾做过多次尝试,但事后特征明显,五级分类本身就存在周期向好时高估资产质量的顺周期问题。
(七)五级分类结果决定损失准备计提的充足性,但是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
从操作程序上看,目前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的分工是分行风险部对资产进行五级分类,结果报总行风险部,总行认定后送总行计财部、分行计财部,分行计财部门计提,表内计提都是系统设定自动进行。
所以五级分类结果决定着损失准备的计提,但是目前五级分类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表现为:
(1)从业人员普遍反映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五级分类方法的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
(2)五级分类较为依赖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定性的人为因素太强,分类标准不统一;
(3)有关方面过去对不良贷款的认识过于片面,迫使银行调整五级分类,影响资产质量的真实反映;
(4)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充分时间对借款人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更缺少在目前信用环境下对报表以外的现场调查、高管人员声誉、内部治理等非报表信息、感性信息进行尽职调查;
(5)分行一级几乎没有行业分析;
(6)扭曲的内部考核体制下,部分金融机构为达到不良贷款“压降”目标,有意放松分类标准,隐瞒资产的真实质量;
(7)硬件方面部分金融机构的分类工作仍以手工为主,分类软件数据库建设滞后;
(8)支撑五级分类的金融生态有待完善,比如征信体系建设、健康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
(9)各有关政策法规不一致,如目前财政部、税务总局、银监会以及有关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的规定中涉及资产损失准备计提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协调;
(10)对非信贷类资产损失准备计提范围和标准不统一。
(八)其他
一是税收待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是财政、税务部门对损失类贷款核销限制过多,手续繁琐、标准不一、审查低效,结果很多损失类贷款不能及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这样,在审慎的会计原则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而贷款损失在损失实际发生后可能还难以确认、难以核销,导致结果就是资产虚增、成本低估、利润高估、分配过度,准备不足,长期中资本受侵蚀的可能加大。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停止放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