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计量泵技术协议比较牛的品牌帮我推荐3-5家都可以!能详细的说下吗?

湖南省四通建设有限公司驻常德办事处怎么样好吗来自: bulx7r6 日分享至 :
有知道湖南省四通建设有限公司驻常德办事处的吗?他们的设计师水平怎么样,施工工人技术过硬吗?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湖南省四通建设有限公司驻常德办事处怎么样好吗从施工转设计,前辈的亲身经历,一字千金
我的图书馆
从施工转设计,前辈的亲身经历,一字千金
来源:百度贴吧ID“噫吁唏危乎高哉”筑龙结构设计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楼主自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力,我是这样选的,你可以不认同。我也不是混的最好的,甚至算比较差的。因为看见有学弟纠结想进设计院但又不想考研的事,想把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供还在纠结着的学弟学妹们参考。1本人中南大学本科,隧道方向,08年毕业,马上就要毕业5周年。目前在北方一大城市的一家私人小设计公司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混的不算好,但也有房有车有老婆,收入应该可以高出这个城市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本人高中成绩还不错,不过进入大学后就不太努力了,大二玩的比较疯,大三时估计保研无望,开始纠结是否要考研的问题。如果不考直接工作,从老师和学长口中得知,几乎全是去搞施工。如果考研就有机会进设计院。那时候对以后工作的具体情况都全然不知,都是听老师和学长们说。可是当时老师也学长们也都不是在施工单位工作过的呀,也只是口耳相传而已。即便如此,还是觉得进设计院比较好一些,于是决定考本校结构工程的研究生。虽然是决定要考研了,但是动力不足,毕竟找个施工的工作是不难的。所以就没有认真复习,所以就没有过本校的分数线,但是过了国家线。当时眼光高,看不上调剂的学校,决定直接工作。现在想想,当时真该调剂一个。大四毕业实习时去了地铁的施工现场,下到几十米深的隧道里,光线昏暗,在齐膝深的泥水里走都走不稳,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开挖面,那里有个技术员在架着全站仪测量。我告诉自己,看,这就是你以后要做的工作。有次遇上停电,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拿出手机照明,也只看见屏幕一个白点。实习归来下定决心,打死也不搞隧道,打死也不搞施工。但这时已经是大四下学期了,多数同学都在上学期签了工作,中铁,中建,中交,都是大型国企。班里只剩我和几个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还没有着落。那时候眼高手低,差点的单位不想去,好点的单位进不去。有时候会想,就以我的实力,何至于混到这般田地。2现在觉得当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相当不到位。基本上不管你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只要签了三方协议,学校就算完成任务。因为学校前身是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和桥隧比较牛,中铁也有大批校友,从进学校开始,老师和学长们就开始灌输为铁道事业贡献终身的伟大理想。当时也真的不知道除此以外还能做点别的什么。这从大四分专业方向,大家挤着去学桥梁和铁道就看得出来,学工民建被认为是没出息或者是女生才会选的。我也不能免俗,挤不进桥梁就选了隧道。毕业后班里多数同学都去了中铁各局,但是真正喜欢这工作的没多少。毕业一年后,陆续有同学辞职,有的去了甲方,有的去了设计院,有的转了行。至今仍留在中铁的,班上也就还剩两三个。当时的就业渠道,也就是各大单位来学校开宣讲会,大家去听一听,然后投简历。当然主要是施工单位,偶尔也有设计院或者地产公司什么的,非常少,由于竞争激烈,他们也异常挑剔,轮也轮不到我这个穷屌丝。当时一提设计院就是中铁四大院,市级的设计院都觉得是小院了,但是人家照样不要你。当时并不知道有这么多的民营设计院。其实当时正值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很多地方都缺人手,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看高中同学们都在天南海北四处面试找工作,我们只是留守在学校等待工作找上门来。如果我当时也能走出去,或许能少走些弯路吧,只是或许。3后来还真让我等来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也通过了好几家施工单位的面试,总是不太甘心,告诉自己再等等看吧。结果就等来了一家来自我现在所在城市的物业公司,职位是精装修施工管理员。当时确实不太感兴趣,又是物业又是精装修的,又不是自己的专业。但就是这个当时不太感兴趣的工作,对我影响至深。当时只是跟HR聊了几句,留下了简历,就回寝室睡大觉了。几天后去了深圳的地铁工地实习,更加坚定了我不去工程局的信念。有一天晚上实习回来,接到了电话通知我去公司面试,给报往返车费,期间管吃住。我就想反正不用花钱,去就去呗,正好没去过,就当玩一圈了。然后等结束了深圳的实习回到长沙,马上买火车票去了。到了公司之后,安排我住进了酒店客房,等待面试。面试好几轮,跟我一同面试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来自长沙理工,一个来自西安某大学记不清了。我当时比较放松,因为我觉得我就是来打酱油的,又不一定非要留下来。那二位仁兄比较看重这次机会。结果第二天我就再也没有看见他们俩,我知道我把他们刷下去了。后来HR找我谈话的时候,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招聘计划,原来被淘汰的不止那二位,还有很多很多。自信心瞬间爆棚了有木有?本来很纠结是个物业公司,但是公司进行了部门整合,我所要去的项目部直接被划到了上级单位也就是一个地产公司,而公司为了表示对我们这批大学生的重视,把我们的档案关系直接存到了再上一级的控股公司,而且是国企,听上去很不错。而且在这里每天住的是酒店客房,一日三餐都是自助餐。动心了有木有?然后就签了。虽然不是本专业,也算沾点边。虽然也混工地,至少在城市里啊。至少待遇不错啊。现在想想,图样图森破啊,一开始工作就从那客房搬了出来,住进了公司在附近组的民房,但也不算差。吃的也不是顿顿都可以那么好啊。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天天加班,没有节假日。4当新鲜感过去,剩下的就是烦恼了。国企人多,勾心斗角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每天看他们斗来都去,我都觉得累。终于有一天,该走的人都被斗走了,轮到我了。每天工作心情都很差,又不能休息,想调整一下也很难。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负能量也一天天累积。至今我仍然觉得这第一份工作是我走了很大的一个弯路,甚至还不如去搞施工,至少学的东西对以后比较有用。那一年学的东西几乎都没啥用,后来自己装修房子用上了。一直觉得学了四年土木,如今在这搞装修是浪费了,还是想去设计院。但是又不确定是不是真有设计院要我。这个单位再不好也是个大型国企,也是个甲方,很多人羡慕,想想当时我淘汰了那么多人才进来的,不敢轻举妄动。工作一年后,也就是2009年,有个在中交工作的同学辞职了,去了上海一家设计院。这给我增加了底气,我应该也可以。于是不顾各种反对的声音,毅然绝然的辞职了,裸辞。把辞职申请交上去之后走出公司大门,心情豁然开朗,压抑了一年,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了。晚上就约了朋友去KTV唱解脱。辞职以后各种放纵,一个月间把一年来的积蓄花了一半,这才猛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我现在没有工资了,我需要一份工作。5前面讲到开始找工作。当时已经毕业一年,而且从事的并非本专业,要想重新回到专业的轨道上来,就是重新开始了。我学的是隧道,但是我想去房建设计院或者是地产公司的设计部。其实是比本科毕业还要低的起点,因为我都没接触过多少工民建的东西。怎么办?补吧!买了一堆书回来,可惜到现在也没看多少。那就从简历上面做文章吧。还好毕业证上写的是土木工程,没有写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我的毕业设计本来是地铁车站与区间,我觉得可能对找工作作用不大,就从学工民建的同学那里要了份教学楼的设计,写到了简历上,万一被问起来,不至于什么都说不上来。然后就开始海投。之前的工作基本工资不高,刚去才1500,后来涨到1800,有年终奖。但是管吃管住,又没有节假日,没时间出去乱花,所以基本发多少存多少。这一年内买了笔记本,相机,换了手机,给了家里一点,自己还存了些,卡上余额第一次达到了五位数。这个时候其实对自身价值定位不太准确。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第一次面试,一家地产公司。开始相谈甚欢,后来谈及期望薪资的问题,我没有准备好,没有考虑以前吃住的费用,开口说不少于2000,对方很失望的跟我说,我们这文员都不止这个价,更别提是技术岗位了。并且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我们可以不给,你不能不要。好吧,一次失败的面试。但是最后那句话直到今天我都牢牢记在心里。自己值多少钱,自己要认清。6前面讲到开始找工作。当时已经毕业一年,而且从事的并非本专业,要想重新回到专业的轨道上来,就是重新开始了。我学的是隧道,但是我想去房建设计院或者是地产公司的设计部。其实是比本科毕业还要低的起点,因为我都没接触过多少工民建的东西。怎么办?补吧!买了一堆书回来,可惜到现在也没看多少。那就从简历上面做文章吧。还好毕业证上写的是土木工程,没有写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我的毕业设计本来是地铁车站与区间,我觉得可能对找工作作用不大,就从学工民建的同学那里要了份教学楼的设计,写到了简历上,万一被问起来,不至于什么都说不上来。然后就开始海投。之前的工作基本工资不高,刚去才1500,后来涨到1800,有年终奖。但是管吃管住,又没有节假日,没时间出去乱花,所以基本发多少存多少。这一年内买了笔记本,相机,换了手机,给了家里一点,自己还存了些,卡上余额第一次达到了五位数。这个时候其实对自身价值定位不太准确。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第一次面试,一家地产公司。开始相谈甚欢,后来谈及期望薪资的问题,我没有准备好,没有考虑以前吃住的费用,开口说不少于2000,对方很失望的跟我说,我们这文员都不止这个价,更别提是技术岗位了。并且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我们可以不给,你不能不要。好吧,一次失败的面试。但是最后那句话直到今天我都牢牢记在心里。自己值多少钱,自己要认清。7设计院跟其他单位不同,基本工资都比较低,我现在的基本工资才2300。主要的收入来源于设计费的提成,以奖金形式发放。我当时进公司的时候的原则是只要不是白干,我就来。我只要求应届生的待遇即可。问我的时候没敢多要,我说税后2000,他们还是商量了下同意的。入行时多少钱不重要,进来之后再出去,就不是没有设计经验了。所以公司要求试用期三个月,每月1200,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实际上1200够干什么的?这三个月几乎把之前的所有积蓄花光了。对没有设计经验而又想做设计的同学来说,只要有单位愿意要你,不要在乎多少钱,先进去混点经验再说,等再跳槽时就可以商量价钱了。此条仅适用于设计行业。做结构设计其实一点都不难,但是经验真的是特别重要。培养新手的事不是谁都愿意做的,有肯用新手的,一般都是为了省钱,牢记这一点。如果有人愿意培养你,不要在乎钱。有些大的设计院每年会招一批应届生,但主要是研究生,本科生基本上很难进。也有些大院会招一些非在编人员,也就是外聘,本科生就比较多了。这部分人员做的工作跟在编人员一样,甚至更多,但是工资会稍少一些但不会少太多,福利就会少太多了。8一般设计院招人都会招有工作经验的,至少一年。虽说在学校学了不少东西,但跟实际的工程实践差距非常大。工作之后都是从头学起,没有经验短时间内上不了手。愿意招应届生的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大院,待遇好,不怕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但是前面说了很难进,因此进去了的人一般没事也不会走。另一种是小院,甚至连院都称不上,几十个人的小作坊式的公司,借大院的资质接活干。这类公司招应届生一般都是为了省钱啦。为什么试用期定为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可以从什么都不会到可以画点简单的图了。我算是顺利的进了设计公司,开始向一个结构工程师转变。开始觉得自己挺牛,但逐渐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因为连图都几乎看不懂。因为学的方向是隧道,工民建的东西几乎没接触过,怎么办?自学吧。有些问题怕太白痴了被人耻笑,天天百度百科啊。但实在搞不懂了也要硬着头皮问人,还好大家都是知识分子,很乐意给你讲解。开始时我连板配筋图都看不明白,一根一根的我知道是钢筋,但有直钩有斜钩还有没钩的一头雾水啊。还有梁的平法表示更是跟天书一样,只好抱着101图集狂啃。面试时问我会不会用PKPM,SAP84,启明星,我说当然会啦。。其实PKPM我也只是听说过,后面两个连听都没听过。怎么办?回家就开始恶补。买了本PKPM的书,研究了半天,到公司发现公司用的是08版的,书上是05版的。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照着书上的例题开始练习。跟我同时进公司的小伙都能画些简单的小楼了,我还连软件都不太会用,图别说画了,能看懂就算不错了。我觉得我能进来简直是个奇迹。试用期这三个月,每天都很惶恐。怕公司嫌我啥都不会就辞退我,所以不管有什么活都抢着干。我甚至做起了一段时间的预算。同时薪水真的是少的可怜,只好一省再省,还好还有点老本可以吃。10月份入职,元旦转正,年底发了3000块奖金。我想我的表现得到认可了吧。但在公司仍然不敢松懈。我很清楚的知道,我现在不是刚毕业了,别人用两年学到的东西,我必须用一年时间就学到手。9转正后很快迎来了10年的春节。春节过后有个别墅群的项目,分给我三个栋号。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开始做结构设计。其实别墅比高层要难,因为造型比较复杂,虽然只有三层半,但每层都不一样,还里出外进的那种。还好我空间思维比较好,有个一起来的同事都被这复杂的造型搞懵了。在老工程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做的,做完给他看,下班前给挑了一堆毛病。怎么办?加班吧,一晚上把所有问题改过来了,第二天早上再给他看。到下班时又给我挑了一堆毛病。晚上在加班。如此循环往复,折腾了好几个星期。没错,几个星期天天这么折腾,晚上睡觉想的都是在画图。功夫不负苦心人吧,画出来的图终于达到可以送审的要求了。打出硫酸图的那一刻,满满都是成就感。送去审图办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因为不知道会审出什么问题来。还好没有大问题。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再做别的就基本就是按部就班了。以后就是不断总结积累的一个过程,就没有开始时候那么痛苦了。这一年陆续做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工程,收入也有了起色,感觉前途一片光明。楼主插播以上写的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见解,我就我所知道的尽量回复大家。有些问题我也不太了解的,可能说的也不太准确。还有部分童鞋其实是坚持自己观点的,我即使知道是不对的不便多说。人一旦认定了一件事情,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是拉不回来的,只有他经历了挫折甚至失败才会明白。年少轻狂,都是这样,我以前也是如此,有好心人提点,依然固执己见,过后才发现人家我为自己好。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提醒一两句,听不进去的就自己感悟吧。10前面讲到我终于算是入门了,看着卡上余额终于开始不断增加,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同学知道了我的事情,纷纷向我咨询辞职再就业的问题。然后有好几个同学就真辞职了,其中几个也做起了结构设计,他们之前都是在中铁做施工的。工作两年后,放下一切重新开始,需要很大勇气。但结果证明是值得的。有个哥们去年考一注一次性通过,都赶超到我前头了。虽然他们现在比较成功,我仍要劝各位正在做施工想转设计的同学,慎重考虑。有个同学前几天又问我进设计院的问题。我说你都毕业五年了,还经得起折腾吗?反正我现在是折腾不起了。把自己经历过的五年全盘否定,是否值得?我反正是觉得不值得。设计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前面有人说建议先去施工单位学会施工工艺,再进设计院会比较好,因为直接进设计院不懂施工,画的图容易对不上。那么我再说个同事的例子。搞房建施工两年,辞职后来了我们单位。两年时间,施工工艺学的应该也差不多了吧。来了之后照样是从零开始。我看过他的图,在施工单位那学的东西并没有帮助到他多少,错误百出。现在他来了有一年多了吧,我觉得他现在是一年设计经验的水平,而不是三年。设计院的人一般都不会认为做过施工对设计帮助有多大,包括我在内,所以很多时候宁可要本科生也不要搞施工的。做设计确实要懂一些施工的东西,才能做的更好。做设计也要去施工现场的,抓住这些机会学点就够用了。而且你的图如果有问题,施工单位也会来找你的,下回你就不会再犯了。设计院酸腐气比较重,一定要尊重比你资格老的人。觉得自己有些施工经验就驳斥别人的观点,也许你是对的,但这种人是不受欢迎的。想要融入这里,先要把自己之前的那些忘记。进入这里,你就是freshman。施工的经验,短时间内并不能成为你的资本,反而是种负担。因为你比别人起步晚了,必须更加努力才行。楼主插播设计院比较美好的事情,就是有双休日,有法定节假日,生活在城市,也有着常人羡慕的收入。闲暇时间可以约妹子逛逛街,吃吃饭,唱唱歌,看看电影。当你的女朋友在被问到男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可以自豪的告诉对方是做设计的工程师。这在之前简直是不敢想的事。学生时代,每月就那么点生活费,想请妹子吃饭?请一次不知道要啃多久的馒头。给妹子买衣服买耳环?想想还是算了。。。然后毕业去了之前的单位,钱是宽裕些了,可是没时间啊!有妹子主动约我出去玩,可是我请不下假来,然后眼睁睁看她被别人追到手了有木有!11当然也有不那么美好的事情。前面有人说做设计是在拿命换钱,何尝不是。加班是常有的事,再正常不过了。有时候赶着出图,通宵也是有的。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听说有猝死的。所以现在我是宁可被扣钱也坚决不通宵。做设计时间久了也会烦的。不管做什么,时间久了都会烦。以前是烦了就不做了,就像上一份工作那样裸辞。现在是静下心来还要接着干。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也不要老说施工不好。好不好要看适不适合自己。有的搞施工的同学现在混得都风生水起,都有自己的队伍了。楼主是个凡人,也看不清前面太远的事。我也只能说从毕业开始做设计,做五年差不多能到现在的水平。可是以后呢?一直画图画到老吗?很多人确实就是这么做的,一直到老了。我们专业负责人,孩子都上大学了,还在苦逼的画图。而且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更适合他的工作了。之前只是听说他家里有点困难,后来去过一次他家,心里直冒凉气,困难的超出我想象了。难道我的后半生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画图中度过了吗?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做设计要是不想点出路,怕是只能就此终老一生了。楼主插播其实来本来也没怎么看帖子。刚看了几个答疑的贴,也就那意思,水平其实都很有限。楼主水平也很有限。大家借鉴一下,乐呵乐呵就得了,可千万别真当成真理了。误人子弟的事情楼主不想干,罪过太大了。12今天面试了一家甲级院,相谈甚欢,基本我决定去的话就能去了。关于面试找工作谈几点心得:1.平时多积累,有些时候机会没来,只是时机未到。之前投了很多简历石沉大海,也曾沮丧过。但我辞职的时候,很多人纷纷表示可以帮我推荐工作。看来我平时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人缘还是不错的。2.一般能有面试的机会,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只要不做犯傻的事情一般不会出问题。3.很难有让你百分之百满意的工作,先想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必要时学会妥协。4.树挪死人挪活,不要畏惧跳槽。5.当你关上一扇门,若干扇门都为你打开了。有时候舍弃一些东西是为了得到更多。6.要有个清晰的目标,不要头脑一热选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再说说考研。对于想进设计院的同学,这是一条相对比较好走的路。好多同学说不想考研又想进设计院,那就说说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不想吃苦。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好多本科生进了设计院,但是付出的辛酸一点都不少。不想吃苦又想白捞好处的人,趁早醒醒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4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飞跃手册
2014 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 飞跃手册 2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 飞跃手册014 Introduction目录 ContentsSSD@UT-Austin
WBC@CU-Boulder
Neo@Northwestern
WSQ@UC Berkeley
QBT@Johns Hopkins
Martin@Columbia
Atom@Ecole Polytechnique
Soso@Ecole Polytechnique
LXS@Caltech
Eagoon@MIT
Jingjin@BU
GFF@Groningen
ZY@Aix-Marseille&KIT
1 7 11 23 29 37 41 43 47 51 57 67 73 77 85 89 91 93 95 99 105 107序言 Introduction每年从南大物院飞跃的小伙伴们 不胜枚举。不管身处波士顿、伦敦、 巴黎还是多伦多,每当忆起一同申请 的日子,心中都翻滚着各种感动。 走过申请季 , 收获的不仅仅是 offer, 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了自己还有 如此的雄心壮志。申请季于我们不再 是一场战役 , 它只是一次重新梳理自己 的时期 , 毕业之后何去何从 , 人生坐标 又在哪里 , 这段时间会不断抛弃自己 , 又不断捡起自己。每个人终究会经历 一次 “申请” , 它既是对自己过去的交代 , 亦是对自己未来的宣言。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的青春。祝愿 南大物院的宠儿们一生幸福安康! ――Neo 于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14 年 9 月 2 日 SSD@UT-AustinSSD@UT-AustinS.D. SHEN 南京大学 2010 级物理学院个人背景 去向: Physics, PhD@UT Austin 共 申 请 21 个 program, 都 是 物 理 专 排 前 三十的学校,物理为主,少数 ECE,ME, AP,基本也都是和物理相关的方向 Offer: Physics@UT Austin, Physics@ UMN Ad 略去不表 硬 件 GPA: 大 约 90/100, 排 名 12/151 或 者全部 19/205 托福 : 113, 口语 24 GRE: Verbal 161 + Quantative 167+ AW 3.5 ( 一战 V157+Q170+AW3.5) Email: 先 说 说 方 向。 我 这 篇 总 结 是 针 对 申 请 PhD 的同学。我很早就明确了本科毕业之后 自食其力,所以对 Master 一直没了解。现 在 Master 泛滥成灾,我个人觉得读 Master 可以,但是可能最终还是要读 PhD 的。或者 读那种能够转成 PhD 的 Master 也不错。至 于 专 业, 一 些 EE 或 者 ME 的 PhD offer 之 前也有人申请到过,但是相信我,基本还是 去做跟物理很接近的东西,跟传统的 EE 和 ME 还是不一样的。我申请的时候,由于本 科做了一些光电的东西,所以也申请了一些 EE 之类, 但是真的是 EE 里面很物理的方向。 有些人觉得申到 EE 好像跳出物理了,其实 是想多了。如果真正想搞电路、信号、软件 这些,对我们一般的同学,还是从别的地方 了解一些关于 Master 的情况吧。 1先说说方向。我这篇总结是针对申请 PhD 的同学。我很早就明确了本科毕业之后自食 其力,所以对 Master 一直没了解。现在 Master 泛滥成灾,我个人觉得读 Master 可以, 但是可能最终还是要读 PhD 的。或者读那种能够转成 PhD 的 Master 也不错。至于专业, 一些 EE 或者 ME 的 PhD offer 之前也有人申请到过,但是相信我,基本还是去做跟物理很 接近的东西,跟传统的 EE 和 ME 还是不一样的。我申请的时候,由于本科做了一些光电的 东西,所以也申请了一些 EE 之类,但是真的是 EE 里面很物理的方向。有些人觉得申到 EE 好像跳出物理了,其实是想多了。如果真正想搞电路、信号、软件这些,对我们一般的同学, 还是从别的地方了解一些关于 Master 的情况吧。 申请首先是基础的准备工作,主要是 GPA,GRE 和 TOEFL。我的三项指标还行。申请 是中没有绝对的事情,但一个还不错的 GPA 对申请是一种保障。托福不能太低,高于 105 基本可以了。GRE 比较特殊,有人说没什么用,有人说冲击顶级牛校很看这个,我个人的感 觉是,有部分学校确实看重 GRE,但不是所有。我说两个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第一件是我曾 经问过 Princeton 的等离子物理项目(PPPL)的小米,你们一般录取的人 GRE 是多少?这 是 email 原文: On your website, GRE scores are especially emphasized.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GRE scores are accepted usually? 2 SSD@UT-AustinSSD@UT-Austinwrite a paragraph on who you would like to work with in the department, how your research goals align with their current work, and why you would be a good fit to tower with them. You also seem to have a lot of modeling experience, but not much lab experience. Perhaps you could volunteer in someone's lab. The following are the % averages for this Fall 2013 entering class: V 91%; Q 96%; Writing 68%; Physics 89% Do you require TOEFL scores? Yes, all students from non-english speaking school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TOEFL. And what's the requirement? No set % - just do your best! 可以看出他们看重 GRE,而且要求不低。他们的物理系主页: http://www.princeton.edu/physics/graduate-program/graduate-admissions/ 列出了申请要求,把 GRE 也标的很重要,各位自己体会一下。另外如果有人 dream school 是 Princeton,可以看看这个页面,个人感觉他列出几点要求(成绩英语推荐信等)的语气 和顺序应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物理系的偏好。 第二件事是我被 University Of Chicago 拒掉之后发了邮件问,为什么拒掉?他们回复 的第一条就是,你的标准化考试似乎不给力啊。 南大的同学们似乎都不很重视 GT。而且不录取的原因很多,录取的原因也可能很特殊, 所以针对某一项要求,比如 GT,很难说它的作用如何。可能就有学校是看重 GRE,或者某 个专业看重,或者只是这一年看重,或者只是审核你材料的人看重。 贴出 UChicago 的邮件给各位看看,希望各位能搞清楚什么对申请更重要。 Hi Shida, Admission to our program is highly competitive, each year we receive hundreds of applications and the faculty read through each one to find the applicants with the best 'fit' for the program. Applicants who were rejected and who are thinking about applying again next year I always suggest that they review their ETS scores and see if they think they would receive higher markings if they were to retake the exam, I also would suggest that you rethink your statement of purpose and 3 I wish you the best of luck in your future academic endeavors. Best, XXX 这封邮件强调了 match 的意 义。Match 是说,你是他们需要的人, 你现在的研究他们也要做,所以招你过去, 你直接就能上手,非常方便。另,这封邮件 说我的 modelling experience 很多,但是 实验经历不多。所以同学们要注意。有些同 学进实验室可能会被老师叫去做模拟,其实 这个在国外教授看来不一定算是实验室经历 的,有机会还是做点动手的项目。还有,一 个好的 PS 可能会有用,但是说实话,大部 分人写的都太差了,包括我自己。PS 最重要 的一点,是你要体现出对方真的需要你。注 意,不是你需要对方,这也重要,但不是最 重要的。对方需要你,这才叫 match。 把 GPA GRE 跟 TOEFL 弄的高一点,基 本总会有一些不错的学校会给你发 offer 的, 因为申请这么多学校,你平均又达到了合格 水平,不给没有天理嘛!但是在这之后能走 多远,说实话,没有太多可以控制的。 我强烈推荐各位同学有条件去国外交流 一下。在国内机会没有那么多。我当时也想 4出去交流,但是也想在南大找一个好实验室 好好干,选择了后者,但是最后发现阻力重 重,再想出去交流也来不及了。各位最好能 出国交流下,并且在国外的实验室里好好做 点事,不管怎样,这肯定对你的眼光培养、 道路选择、申请时候提升背景有好处的。对 比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人,对比出去交流过 的同学,感受下他们的申请结果,你会感受 到平台的差距。 研究经历和推荐信是硬件之 外的两大因素。 研究经历来说, 南大不是很给力。本科前三 年在仙林,基本不太可能去 实验室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情,时间成本太高了。地科 在我们这届把实验室搬到了 仙林,很多同学下了课就能进 实验室,我们这届地科就有本科 生发了很不错的文章。以后大三就 搬鼓楼或许会好一点。 后来我在南大也做了一些东西,并且靠 着这些东西参加了学术会议,和一些教授 email 交流过。但是终究还是时间太短了, 既没有深入下去,也没发掘其他感兴趣的方 向。到申请的时候,我真正做研究的时间加 起来只有一两个月。我的研究时间还是太短 了。 关于套磁,说实话,一般的套磁没什么 意义。如果你人在美国,跟了老板做过点事 情,那大不一样;但是对于一直在南大待着 的同学来说,套磁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有用, 大部分时候都是浪费感情。 而且套磁未必靠谱。有的时候教授会说 的很好,但是最后未必兑现。我就亲身经历 过一次,在这就不多说了。总之,邮件不回 复是正常的,回复也不要太当真。我也联系 过南大在外的校友。有的校友只对 GPA 第 一感兴趣。有的呢,人很好,但是招人的想 SSD@UT-Austin法不强,这很可惜。 大家还是多去国外交流,不是说交流一定能怎么样,至少在申请上,好事情发生在美国 的概率会大一点。 推荐信说起来比较复杂。有人看的很重,有人甚至说申请最关键的是 Connection,我 不敢完全同意,也不敢完全反对。我自己的推荐信没什么特殊之处。我感觉国外交流的时候 好好做点工作,有国外推荐信可能好一点。 我以前觉得申请有点像找工作的。最重要的是你和对方 match。读 PhD 就不是读书了, 是带着工作性质的。 所以对方需要的人一定是和他的研究组的发展情况、 发展方向相吻合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要把申请想象成一个大师筛选传人的过程。他可能只是在找 一个工人。最好的情况是,你去了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干,得到了锻炼,长了世面也多了选择。 祝各位都能申到自己想去的学校!56 WBC@CU-BoulderWBC@CU-BoulderB.C. WU 南京大学 2010 级物理学院1. 个人硬件条件 专业:光电科学系, GPA:4.61/5, TOEFL:98(s18,硬伤,后面再详细谈), GRE:151+170+3.5, GRE Phy:990(94%), 科研:在刘辉老师组里混了两年,真的是混 下来了… 推荐信:刘辉教授,徐平副教授,王伯根教 授和王振林教授。 2. 申请结果 Offer:Physics@CU Boulder( 唯 一 offer,果断从了),大家可能对这所学校了 解不多,这里简要介绍一下。Boulder 在丹 佛富人区,风景秀美,治安良好,光学非常 好,稳居全美前 3。21 世纪到现在的 3 个与 光学有关的诺贝尔奖,Boulder 全部有份, 从高端的冷原子、BEC 到传统的微纳光子学 均有大牛坐镇,如果你有志于从事光学专业 的工作,Boulder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关于 Boulder 导师的信息可以在这个网页查 看 http://jila.colorado.edu/。 Email: baochen.wu@colorado.edu Reject: 1. Applied Physics@Yale,申 AP 是因为有成功的先例,而且非常喜欢 AP 里的两个教 授,但从后来了解的情况得知 Yale 的 AP 非常不好申,故建议学弟学妹们申请 phy 或者工 程类的专业。 2.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Berkeley,冲着南大校友 Prof. Jie Yao 去的, 但是事实证明对于没有 paper 的南大土鳖,Prof. Xiang Zhang 几乎是进入 Berkeley 的唯 一可能。 3. Mechanical Engineering@MIT, 无面试直接发拒信, 牛校面试需要有亮点才能进入。 4. Physics@UT Austin,UT Austin 在中国名气不大,但是工程类的专业非常好,纯物 理专业也很好,微纳光子学、冷原子、凝聚态物理、场论等等分支均有顶尖大牛,是个做学 术的好地方,而且德州内部认可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和 stanford 相提并论。另外对于 UTA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即便申请物理专业也要注意套磁。 5. Electrical Engineering@UMich,看上一个华人教授,不过没有跟进套磁,被拒意 料之中。78 WBC@CU-Boulder6. Physics@CMU, 免 申 请 费, 只 需 寄 材 料, 几 乎 是 必 申 的。 另 外 CMU 做 为 CS 大牛校,一般可以免费辅修一个 CS 的 master 学位,非常不错。 3.1 GT GRE General 这 几 年 的 重 要 性 在 不 断 下降,想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般 V 考个 150 分就够用了,我们这届 145 分的 V 也有 7. Physics@Brown,Ivy League 成员, 申得挺不错的。当然,不论任何东西,如果 能成为亮点,对于冲击牛校总是有帮助的, 对南大很友好,可以跨院系选导师。 330+ 的 G 也会成为加分项。 8.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美国一些学校会看 GRE Subject,个人 Engineering@Duke, 冲 着 D. R. Smith 去 的,但是他老人家貌似不怎么热衷科研了, 感觉 900+ 的 sub 应该就够用了,当然好好 刷刷题能满分就满分。而且有一些传统友 建议以后申 Duke 还是 Phy。 好 学 校 像 TAMU, 基 本 是 sub 满 9. ECE@Rice,有几位大牛在 分就收你。 这里,而且可以转计算机方向。 TOEFL 是 一 个 能 力 测 10. ECE@Purdue,本来 试, 非 常 高 的 托 福 对 申 请 想 拿 来 保 底 的, 没 想 到 ECE 会有加分,但不会有决定 做 为 Purdue 的 王 牌 专 业, 作用,但是口语低的话会 逼格非常高,这里也提醒学 被 卡 死, 我 今 年 差 点 被 群 弟学妹们注意。 拒应该和这一点脱不了干 系。 口 语 一 般 22 分 以 上, 11. ECE@UCSD, 工 科 牛 总分 100 以上就够用了,口语 校,地处加州,好地方。 至少也要有 20,不然老美不敢给 12. AP@Northwestern, 可 以 选 你 TA(虽然我 18 分的口语最后拿到的也是 Phy 或者 Materials 的导师,不错的项目, TA,很神奇)。 钱给的很多。 3.2 推荐信 以上学校除了 MIT 必须申 Master 以外, 即便是在西方社会,Connection 都是 其余均是 Ph.D. 王道。有关系的力推都可以称为牛推,甚至 今年是名副其实的工程类的小年,所以 可以说这和推荐人头衔关系不大。如果没有 建议学弟学妹们申请的时候还是物理和工程 教授愿意帮你动用关系,那就凑够推荐信的 类岔开申,不要把宝压在一个篮子里。此外, 个数就行了。另外,国内很多推荐信都是学 建议还是在主申的学校上下功夫,保底校经 生自己写的,可以到 share with you 上找 常不靠谱。 些参考模板。 3、申请体会 总得来讲,paper 始终是决定性的(中 文的没有用),有 paper,英语水平正常, 至少拿个 UIUC 不会有问题,六大也可以冲 一冲,除此之外,通往六大的路只剩 GPA 第一(虽然今年 GPA 第一 =Stanford 的法 则坏掉了,不过张翔院士还是垂青了第一) 和牛推两条了。下面分别讨论申请中需要的 各项条件。 9 3.3 交换经历 交换经历其实是件对申请很有帮助的事 情,包括去香港。如果拿到对方学校老板的 推荐信,自然会是莫大的帮助,此外也有很 多学校会很欣赏有交换经历的学生,比如 Brown,Duke 等等。 3.4 套磁 原则上讲,想要进 top school,基本都 需要套磁。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是工程类需 要套,Physics 不用套,不过今年发现,申WBC@CU-Boulder请 Physics 也是需要套磁的。当然,一般情况不是关系户的话,套磁是很少收到回复的,不 过可能少数几个回复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如果有的教授你很感兴趣,而他没回你的邮件, 你可以每隔几个星期就以正当理由(比如更新 CV 之类的)给他发一封,因为有的教授虽然 不回,但还是会看你的邮件的。另外,大家可以考虑做个个人网站套磁用,这个网站推荐给 大家 /,一个免费 DIY 个人网页的网站。 3.5 CV CV 建议早点做出来,套磁会用得到。 3.6 PS 虽然我在申请中并没发现 PS 有多少意义,但是鉴于很多人都在强调 PS 的重要性,所 以我建议大家也重视下。PS 切忌虚空大,尽量多加些细节。PS 可以自己整个初稿然后同学 间互改,然后再找文书机构润润色之类的。 总结:我们现在所谈的这些经验也只是管中窥豹,而且不同学校的风格也可能会改变, 所以这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有问题可以给我发邮件。最后,祝大家申请顺利!10 YGY@RiceYGY@RiceG.Y. YU 南京大学 2010 级物理学院1. 基本情况 硬件条件: GPA: Major: 90.6/100 Overall: 89.4/100 GRE: 大三九月考的,152+170+3.0 TOEFL:大三过完寒假考的 R27+L22+S22+W27=98 SUB:990 数学建模国赛二等,美赛一等,UPC 银奖。 科研经历: 大四上学期做在祝世宁老师大组,李涛 老师小组研究光的相位调控,属于人工超材 料。之前大二大三在高惠彬,潘永华老师那 里做创新计划。 推荐信:祝世宁老师, 李涛老师, 王思慧老师, 周苑老师。 2. 申请结果 申请了 22 个学校,offer5 个,来的最 早的就是 rice。 Offer:RICE,UVA,TAMU,NCSU, GWU Withdraw 了一些学校,但是估计对方 已经开始审材料了,所以都没成功,最后都 给了我结果。Tamu 不但 withdraw 没成功, offer 上还把我跟李林同学的名字写混了,给 我的写的他的名字,给他的写的我的名字, 还可以更粗心一点么。。。 OSU 什么结果都没给我 面试:UIUC,匹兹堡 去向:RICE 的物理 联系方式: QQ:今天的形势跟往年相比,牛校给的 offer 比较少,中档学校当中往年给的多的学校今 年给的少,往年给的少的今年给的多。总的 感觉跟去年持平,都是小年。所以在这种情 况下还能拿到 5 个 offer,觉得挺满意的。 现将自己的整个申请及其准备工作中的教训 和经验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主要申了三个方向,物理,应用物理 和材料(MSE),都是博士。 3. 提交申请后: 从时间上来讲,最早收的的是 UIUC 材 料系的面试,面试的机会是陶瓷争取到的, 一月初就收到了面试,一共一个小时,时间 是对半分的,教授主导半个小时,我主导半 个小时(就是提问什么的)。主要谈学术, 但是我们的领域不同,他看上我是因为他做 理论的,而我的科研也都是模拟工作。所以 面试的时候他对我已有的工作基本没听,我 介绍了 2 分钟他就打断了,他叫我把对他的 领域所了解的都说出来。 然后 2 月中旬 rice 在网申系统里给了同 学 offer of admission,没被录的同学仍然 显示材料还在审核中。月底拿到正式 offer, 已经挺满意的了,一年 2$ 的 什么国际优秀生补助。都是以 fellowship 的 形式给的,但是规定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所有 学生都要做 ta,所以拿 SSN 要等到第二个 学期,从这点考虑的话还这个 fellowship 还 不如 ta,就是听着好听罢了。1000$ 是说给 本科阶段学术优秀的学生的奖金,每个学期 给 500,不是所有录取的学生都有,但是我 们南大的几个都有。 至于其他学校 offer 给我多少钱我根本 就 没 看, 也 不 care,3 月 31 日 接 受 rice, 申请季就结束了。 4. 申请的各个方面 科研和推荐信:我总共的科研的时间有一个半月,从 10 月 中旬到 11 月底,总共完成了三个小课题, 然后在祝世宁老师的大组会上做了大组会报 告,凭借科研成果,顺利的拿到了祝老师的 推荐信,帮我推荐了除了 OSU 以外的所有 学校。OSU 没推是因为网申截止的太早,我 没能找到他老人家。祝老师是院士,也是美 国光学学会的会员,他的推荐信是有用的。 另外听说肖敏老师的推荐信也有用。大部分 的推荐信都没用。审材料的人都知道中国推 荐信是学生自己写的,所以一般只看熟人的 推荐信,虽然也知道熟人的推荐很可能是学 生自己写的,但还是会怀着一点感情去看一 下。 如果能有海外牛人的推荐信最好,没有 的话就尽量争取祝老师和肖敏老师的推荐。 这两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老板,没有科研成 果的话是很难要到推荐的。所以好好做科研 吧。我的科研都是计算机模拟(模拟比试验 出成果要快),一共一个半月的时间,所做 的成果有这三个用处:1 写申请材料 CV 和 PS。2 找大老板要推荐信,而且小老板的推 荐信里主要也是写科研经历 3 作为毕业设计。 拿了 offer 以后我加了许多社团,做主持人, 办活动,玩摄影去了,科研上的投入不到一 天,就拿以前的成果当做毕业设计,最后得 了 93 分。我的科研经历的产出和投入比是 非常的高的。 因为许多材料都要写科研经历,CV, PS,推荐信,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写。CV 主要强调一下你做了什么 project,分条列 点写写你都实现了什么,一个成果一行。你 的 project 基本反映了你科研的档次。 PS 里,自己的科研写一到两个自然段, 这是远远不够的。详细写写做了什么以及自 己科研时的想法。强调一下自己的 idea。 CV 和 PS 该怎样写我一会还会讲,这里主要 讲科研。推荐信要从老板的角度写,强调一下学 我是在 sub 考试结束以后才正式的开始 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科研,之前就是听听组会什么的。也就是说, 的能力,你的学术热情等方面。同一件事写 12 YGY@Rice在 PS 里和推荐信里,侧重点略有不同,这 就不愁没得写了。 GPA: 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申请是一个 全面综合的考量。申请结束的时候,你会发 现有许多学校录了一些很普通的学生,有些 “好学生”反而被拒了。这个综合的标准, 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有的学校看中这个指 标,有的看中那个指标。所以大家在选校的 时候要有所针对。像 PSU,OSU 比较看重这 个。 物理系只有年级第一有用。 往年有一个 说法,斯坦福的 P 或者 AP 会给年级第一发 一个 offer, 今年这个规律也被打破了, 没给, 年级第一最后去了伯克利的张翔组。物理系 只有年级第一有用,不要因为成绩好就沾沾 自喜,也不要因为成绩不好而妄自菲薄。申 请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情。 GRE: 两个月去背 《再要你命 3000》 , 做好填空, 数学复习一天,作文写两篇练练打字,你就 差不多有 155+170+3.0 的分数。这是最简 单粗暴的搞定 GRE 的方法了。我当年就是这 样干的。 现在有一个网址可以看看自己交的卷子 做的到底怎么样啊: https://grediagnostic.ets.org/ GREDWeb/gred/signIn.jsp 我当时考场上咳嗽的比较厉害,第二个 V 发挥的不好, 所以就是 152 而不是 155 了。 但是这个备考方法肯定是百分之百科学有效 的。 GRE 语文的算分的方法是这样的:就是 数数一共对了几个,一题一分作为基本分。 第二个 v 如果是难题,就再加 5 分左右,如 果是中等难度,就加两三分,如果是简单题, 倒扣 4 分左右。数学错一个不扣分。这些我 在考前就知道了,所以当时觉得自己发挥的 不是很好,还有过重考的想法,后来觉得不 13YGY@Rice值得,152 够用了,于是就用这个成绩去申请了。所以我的分数就是对一半错一半。这么烂 的分数都能去 RICE,你是不是应该对自己很有信心啊? 14 年 5 月,我在仙林办了一场 GRE 的讲座,嘉宾是陈琦。他又出新书了,有配套 3000 的助记与精炼,背单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相比于他们那一辈人,我们的申 请形势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记得中国合伙人么?当时有多少人因为拒签而空留遗憾。记得 991 么?它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人。既然现在有这么好的形势,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握。 TOEFL: 我是先考的 G,再考的 T。要考好托福,听力是重中之重。98 跟 100 一样用,没有感 觉因为不到 100 而被刷。 物理要招助教, 一般会卡口语 20。 一定一定尽量把口语考的高一点, 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优势强大到能让对方学校在某一个方面网开一面,最容易被卡的就是口 语。 SUB: 我就准备了大约 20 天, 990 分。 就是用的北大许多年一起总结的一个资料包, 紫荆上有。 有不少错误,后人有个订正,但也不全。另外里面还有一个中科大的人总结的笔记,我觉得 用处不大。自己的笔记最有用。先做那个有详细解答的那两套,做的时候慢慢做,所有的不 认识的单词和知识漏洞都记下来,回来和同学讨论,看课本查漏补缺。如果没有上过原子核 物理和粒子物理的话,有不少知识要现学的,当然也就十几二十页吧。另外大四上的近代物 理实验也有所涉及。感觉怎么复习都有超纲的,但是错十几个也仍然是满分,所以不用着急。 陶瓷: 每年都有许多陶瓷信石沉大海,每年都有人说陶瓷有用,也有人说陶瓷没用。这都是学 长们具体到自己的申请情况下的结论。我有个在 RICE 的同学,给他 offer 的学校都是他套 过磁的,他最后也就跟了这个陶瓷的老板。而像孙彦文就说陶瓷没用,因为六大里面只有斯 坦福看在她年级第一的份上发了 offer。具体到我自己,陶瓷为我争取到了一个面试机会, 14 YGY@Rice能的对陶瓷的学生表示友好,吸引更多的学 生来申请(申请前他并不确定你会申他们学 校以及他们方向,选择权在学生手里),等 你提交申请以后,选择的权力就到老师的手 里了,他就可以好好挑选了。如果这个教授 喜欢你,你在这个挑挑看的环节脱颖而出了, 这个陶瓷就是有用的;如果他更喜欢别的学 生,之前的陶瓷信就是没用的。 选校选方向选组: 我觉得这是在申请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 事情了,多半决定了你的申请结果。首先要 关注对方学校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强不强,物 理也是分好几个子方向的,不能光看专业排 名。了解决定机制,看看对方套磁的回复情 况。向学长问一问今年的财政以及申请形势, 往年出现过博士生太多,许多博士生找不到 导师的情况,所以这个学校下一年就没招人, 打听好申请形势是很重要的。估计对方会给 多少 offer,有的方向只给南大一个 offer, 所以大牛之间要相互避开。YGY@Rice申请开始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小本子记录各种学校的信息了,按照学校来,感觉挺 有用的。 还有,一定要做好保底工作,申 4 所左右的保底校。在一定要做好保底工作的同时, 要勇于申请好学校,尽量多申请中档学校。你的 offer 如果超过了申请总数的 1/3, 说明你 在申请的时候,给自己的定位太低了,毕竟最后只能去一个学校,所以申请的时候不要太 保守。 我选校的时候,各个档次的学校都有申请,主要申请的是专业排名 10 到 30 的学校, 前十申了 4 所,30 以外的学校也申了六七所。首先把比较友好的学校选上,然后剔除一些 往年 offer 给的少的学校比如,剔除 UMN 这种给我 offer 也不会去的学校,因为那里实在 实在是太冷了。 我给自己的选校做个总结,六大里有两个不应该申请,应该再多申几个个中档学校。 CV: CV 是很重要的文书, 清晰明了、 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为宜。 一页或者两页, 不要一页半。 我当时用的一页的,但我觉得两页好,因为东西多。早点完成,套磁的时候要附在邮件后 面,虽然人家一般不看。内容一般包括 research interests,education,publications, awards and honors,research experiences,skills,standardized tests,activities 等。 具体内容和格式可以参考前人的 CV。 与 CV 同时,可以建一个个人网页,来展示自己。我把这个网址在 CV 里建立了一个超 链接。在网页里做了部分科研成果展示,之所以是部分是因为李涛老师说没发表的成果不 应该展示,放了两个动态图在网页里。好处就是从 12 月中旬左右吧,提交完大部分学校以 后到开始审材料的一两个月里,仍然可以把科研成果放在网页里更新。 PS: 我的 PS 是这样完成的,首先自己写了一份初稿,然后学长帮我修改好了,这时的稿子 已经可以用于申请了(大部分人的申请都差不多是这样,找学长或者中介修改一下,中介 改文书的水平其实不怎么样),最后我又找了一美国朋友帮忙修改了一边,改动巨大。我 觉得找一个 native speaker 修改稿子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美国朋友本来就是博士,在斯 坦福念的 CS, 后来在 UCSD 读博, 看了我的稿子给了我几条意见, 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文中的我应该是一个严肃的学者。我这里解释一下。一是指我写得有些不严肃, 二是说我的 PS 开头,什么“为了让世界更美好,所以想给物理做一些贡献,让周围的人生 活的更美好”这种想法比较的幼稚。 “In a word, cut.” 二、 通篇强调的是科研。 GPA 他建议我一句话带过。 学术比赛可以写, 主要的篇幅是科研。 科研经历应该进一步丰富,写一写自己对领域的想法,以及未来研究的猜测,这不一定真 的要跟未来所从事的研究一样。大多数人想做的与真的做的都不一样。课外活动他建议我 删除。 修改完了以后就是卡着各种 deadline 去提交材料了。听说早早的提交会比较有利。有 几位同学的切身经历可以说明,当然他们能拿到好的 offer 也跟他们自己的实力分不开。大 多数学校都是美国那边放假回来,把积攒了好久材料拿出来审,早提交的材料会排在前面。但我仍然建议大家陶瓷。如果是委员会决定 制,尽量打听好了去套委员会成员,如果是 教授决定制,就不要犹豫了,抓紧套吧。我发陶瓷都是晚上 12 点发的,那时候 大洋彼岸的教授是早上。秒回你的教授一般 许 多 学 校 都 有 一 些 生 僻 的 项 目, 往 年 是真的有兴趣的教授,UIUC 的教授就是这 样,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我也立马回复他, 也没有 offer。所以到底是没有南大的人申 请,还是几年前有人申过但是撞死了,这不 一共三个来回,后来他给了我面试。 得而知。申请的好处是可以避开申请大军, 有这么一个 giant leap 总结的 pdf 材料, 比如西北大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的交叉项目 叫做《美国留学申请手册 v0.1.7.2 内部版》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哥 里面第四部分“联络教授 - 陶瓷”把陶瓷讲 大的 APAM,这个今年被申爆了但是结果并 的很详细,大家可以搜来看一下。里面讲过 不好。 的我就不详细讲了,套跟自己研究方向一致 申请的时候不要怕花钱,尽量多申。中 的教授,陶瓷信不要太长,信里写自己的背 景,研究经历,GPA,表达对教授的兴趣。 科大的老师就是这么鼓励学生的,所以人手 建议提交网申以后,以前套过的教授就不要 申一大把学校。申的越多命中的就越多,自 己挑选的范围就越大。可能就是多收了一个 再联系,坐等结果。 offer,但说不定就是最好的,所以别心疼钱。 好学校里新来的副教授一般又有钱又比 相比于一个 2 万刀左右的好 offer,申请费 较缺人,是陶瓷的热门对象。但是跟了副教 总共也就是九牛一毛罢了。我们这边的一般 授一般科研压力比较大,有利有弊,要不要 是申请 20 个左右,老师也就给推荐这么多 套自己权衡好。 学校,我的小老板带的学生比较多,说是每 有许多教授也会回复你,什么建议你申 人只给推十所学校,当然老师人比较好,最 请我们方向啊,谢谢你的兴趣啊什么的。我 后也都给推了。我建议申 25 个。这已经接 觉得这种陶瓷回复处在一种有用与没用的叠 近老师的底线了,再多可能就不给推了,所 加态当中。这种老师的心理是这样的:尽可 以建议就申这么多。 1516 YGY@Rice材 料 系 有 一 个 叫 姚 杰 的 教 授, 是 新 的 AP(助教)。他收了大陆的硕士过去念博士, 因为他缺人干活,首选是招博士过去念博后, 招不到就招硕士过去念博士。伯克利拥有著 名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会 资助一些学生去这里做科研。其实清华大学 会资助同学去许多地方做科研。不建议大家 申请物理系。张翔组给了年级第一王思齐一 个 offer,材料系给了理强的傅心恺同学一个 offer,结果人家没要,选了 MIT。 这个学校申请页面上写着对托福的要求 很低很低,但是竞争很激烈,低要求形同 虚设 , 应该关注的是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 Berkeley 网申时需要提交 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是为了照顾犹太人什么而被加 州法律要求写的,请提前做好准备。 2.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5. 学校的评论: 1.UC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是我的 dream school。因为是公立 学校,所以综排不是很好,但研究生院士全 美 Top 级别的,而且是友好学校,最重要的 是位于加州,白富美很多。建议申请 AST 或 者 MSE。这两个系有南大的教授。ATS 的张 翔教授跟祝老师是曾经的室友,每年都从南 大招人,一般是招一个。有一年招了一对情 侣是特殊情况,本来只有一个 offer 的,是 肖俊学长的,然后他帮了她老婆一个大忙。 建议情侣在申请的时候隐瞒情侣的事情,因 为对方学校可能本来想给你,但看你们是情 侣,另一个没 offer,你要是也不来怎么办, 所以建议情侣在申请的时候隐瞒情侣的事 情。如果有一个已经在对方学校念书了,情 侣反而是个优势,对方学校会觉得你有很大 的概率接受 offer。如果你在祝老师组研究 纳米光学,你会读到许多张翔组的文章。张 翔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这是他的主 页:http://www.me.berkeley.edu/faculty/ zhang/ 17 UIUC 的物理系是全美凝聚态物理方向 的 Top1,量子物理排名第 7,原子核物理排 名第 8。凝聚态组的研究方向也多种多样, 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半导体,低维系统, 超导体,强关联系统,电子材料,MBE 等等, 其中,03 年的诺奖获得者,Leggett 教授, 研究超导体。 我申请的时候申的材料系,因为套了磁。 UIUC 是比较友好的一个学校,往年会给物 理系两三个的样子,今年给的更多。 3.Columbia(哥伦比亚大学): 位 于 纽 约 市 的 曼 哈 顿, 真 正 位 于 downtown 的大学。该校也是常春藤八所之 一。我们熟悉的校友包括罗斯福,艾森豪威 尔,摩根,杜威等,华人有胡适,冯友兰, 马寅初等,李政道也在此任教。 哥大还在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下设应用 物理及数学系 AP&AM,并且包括了 MSE 方向。申请入口是单独的,跟其他研究生院 的入口是分开的。应用物理的研究包括医学 物理,光及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固体 物理。光物理研究方向包括超快光子学,光YGY@Rice子集成电路,非线性光学,激光检测与处理 等。固体物理的研究包括纳米结构,低维系 统,半导体器件,MBE 等。相对而言,应用 物理并不是哥大的强项。 上一届的 AP&AM 对我们院比较友好, 给了两个 offer, 徐文涛和李吉敖,今年说是 大牛教授走了,院里没钱,缩招了。来年要 申的可以联系他们。 哥大这个档次的学校呢,比较有趣的一 点就是会有大量的 waitinglist 转正。能第一 批拿到他家 offer 的很可能最后都选择了更 好的学校,于是 withdraw 哥大,然后就有 大量转正的。一般发 offer 的时候学校都会 考虑到有人不来所以 offer 多发一些,这样 也就就显得转正尤为的可贵了。 4.U Michigan-Ann Arbor(密歇根大 学) 密 歇 根 大 学 物 理 系 规 模 较 大, 且 方 向 较全。物理系的研究领域包括天体物理, AMO,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物 理。 物理给 offer,申的人也非常多,所以我 当时想申别的系。 我申的 AP,因为以为陶瓷套到了,套 的邓辉,现在想想其实当时的回复只是敷 衍罢了,算不上套到了。当时我还套了一 个 ECE 的南大校友,叫钟朝晖(具体怎么写 的记不清了,有个南大杰出校友清单的东西 里面有他,你们可以找一下),他跟我说他 们组资金情况不确定,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有 opening,我感觉似乎邓辉的回复更为积极 一些,于是申了 AP。P 每年都给许多面试, 面试也会刷很多人。 5.U Penn(宾夕法尼亚大学):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诞生了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学校。 我 申 的 MSE, 套 的 cupucku, 他 也 是 做光学材料的。去年学长也套的他,今年我 18 也套的他,回信都是一样的。去年那么热情 的要给 offer,学长都没 要,不知道今年 怎么回事。 6.PSU(宾州州立大学) 比较友好的学校 PSU 的招生委员会较为看重硬件条件, 尤其是专业课成绩。网申表上有专门填写专 业课成绩的地方。往年对南大很好,说是 管招生的人是南大毕业的。去年给五六个 offer,结果一个去的都没有,今年给的就少 了。 7.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 学) 曾经特别想去的一个学校。去年 AP 一 共要了 11 个人,就有 3 个是南大的。其中 之一,王丹青也是李涛老师小组里的。AP 下面,纳米光学方向很好很好,教授非常多。 当 然 我 也 陶 瓷 了, 没 什 么 回 复 的。 刘 默涵学长在 MSE,西北的 MSE 跟 UIUC 和 UCSB 都 是 并 列 第 二 的。 想 去 西 北,AP 和 MSE 都是不错的选择。ME 也可以考虑,有 南大校友在那当教授。 8.OSU(俄亥俄州立大学) 第 一 个 截 止 申 请 的 学 校, 而 且 很 便 宜,所以大家都拿它练手,据说比较看重 GPA 和 高 GT 成 绩, 被 戏 称“only score university”。 YGY@Rice申请季的时候给我发了个邮件,说我在 waitinglist,问我愿不愿意等。我忘了回复 他了,于是最后他家没有给我结果。 9.CMU(卡耐基梅隆大学): 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CS 专 业 第 一。 李 开 复 就 在 CMU 获 得 PhD 学 位。物理系的规模较小。凝聚态组的实力并 不是很强,好几个还是荣誉教授。研究方向 包括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粒子,材料结 构等。相比之下,计算物理的组规模还可以。 不用交申请费,人手一个的学校。去年的刘 纵戈,朱宏宇在那。今天给了李文洋同学一 个 offer,他最后去了布朗。 所以专排就是浮云。而且 RICE 综排很好, 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是这么的好。 10.Duke(杜克大学) 当初我并没有陶瓷 RICE,我没陶瓷现在 位于北卡罗莱纳州,在美国东海岸中部, 成了我的一个优势了,如果我陶瓷照我的套 气候温和,适合居住。 路当然是套好套的人,套组里贴了缺人的广 他家跟南大有交换项目来着。比较喜欢 告的人,大部分是套 AP,也就不可能跟好 南大,系主任亲自来这边做讲座拉人。我去 老板了,现在我选择的余地很大。 面套了,但是自己固执的申请了光学,没申 RICE 的申请形势,前年 P 是大年,AP 请她的组,所以陶瓷没用上也是理所应当的。 小年,去年 P 小年,AP 大年,今天 P 大年, 杜克是个综排很好,物理专排比较低的, AP 小年。什么样的形势都有可能:有可能 所以申到了会很赚。物理截止的比较早,明 跟前年一样,假如去年招多了,下一年少就 确的说早申请有优势。往年的时候申粒子物 少招,或者系里没钱就少招人,或者去年发 理和核物理会比较好。一般给 2 个 offer。 了很多 offer 结果一个都不来,学校伤心了 然后就说说大米饭大学吧 下一年就不给了,也有可能人家觉得你们南 RICE 呢在休斯顿市内。休斯顿是全美第 大这么啪尤徊焕矗茨昙绦 offer;有可 四大城市,城市很大,高架路修的挺多的, 能跟去年一样,去年的人表现的好,所以下 不会像市内那样堵车。楼层一般都是二三层 一年多招一些,有中国人进了委员会,想多 的小楼,天很蓝,天空很广很广。这里中国 招一些中国学生。总之左右申请形势的因素 人挺多,有中国城,中国超市和中国餐馆都 有很多很多,大家尽量找每个学校的学长打 特别多。这里的小肥羊是自助,20 刀随便 听吧。 吃。气候主要就是夏天,到处都是空调所以 也不用担心热着。绿化的挺好。最重要的是 offer 钱多,房价还便宜。所谓的学区房一个 月一人花 400 刀就可以住在一个 30 平方的 居室里面。至于其他城市,少则 800,多则 上千。每个月都能剩 1000 刀,所以拿 RICE 的 offer 是非常实惠的事情。RICE 的物理系 综排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也有很好的老板, 19 6. 随想 如果你想出国,就大胆的申请吧。别听 同学瞎 bb。希望大家本着一种兼听则明的态 度,好好的完成申请。既然你能够打开这本 申请总结,说明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如果 想出国,就大胆的申请吧,做好保底工作都 会有学上的,如果想申请某个学校,就大胆 的申请吧,不用在乎别人说你浪费钱,没有YGY@Rice人能百分百的确定行情,说不定今年就走运 了,比如奥斯汀的 offer 今年就井喷了。申 请过程有许多事情做了不一定有用,但不能 因为这样就不做,也不要觉得“我应该把时 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忽视了其他的事 情。在申请季,请你拿出全部的精力做好每 一件事。它决定的是你 5 年的前程。 每年都有学长学姐写申请总结,也都有 一些新的申请经验被总结出来,但是申请形 势并不总是总是越来越好的。关于这个我有 三点要讲。 第一,你的执行力有多少?该做好的是 否都做好了?早进实验室是不是变成了多听 听组打打酱油?早考英语是不是变成了早去 体验一下真题? 第二,申请形势不是那么容易了解的。 本身每个学校的录取标准都不同,就像一个 一个的黑箱子,学长都只能猜测一下笼统的 情况,具体到每一年,每一个老板都有太多 的因素。几年以后你再去反思自己的申请经 历,跟你刚申请完的反思经验肯定是不一样 的。 第三,保持好的心态。一件事做或者不 做,选这个还是选那个都有各种利弊,利弊 容易看清,孰轻孰重却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 只有经历过的才是经验过的,如果结果满意 那最好,如果不满意,也不要过分自责,这 真的不怪你。幸运的只是少数,委屈的人占 多数。以后的路还很长,请保持一颗快乐心。 记得《后会无期》里还有一句台词么“听过 很多道理 , 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多数人就 是这样。当取得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以后, 就不要再苛求了。(申请里比较让人遗憾的, 就是我有许多同学,包括大学的高中的,也 听说了许多故事,很有实力但是没有做好保 底工作,结果一个 offer 都没有。比如有个 清华的只申六大,结果悲剧了。南大的我不 方便说了,本来总体上南大的申请形势就不 是太好,所以请务必做好保底工作。)相对 于失学儿童,有 offer 就已经很好了。整个 20 申请过程中,许多人的心情都是一个抛物线 形,或者是个碗型的。经历一个从自信满满, 到自我怀疑,再到再次充满信心的过程。学 弟学妹们一定要坚持住。 申请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情, 没有绝对的标准,希望这份总结能够给即将 申请的你们提供一点点参考,避免走重复的 弯路。 后 offer 季我觉得才是大学里最有意思 的岁月,不用上课,也不用做科研(毕设早 做完了),可以加几个社团,把把妹,逛逛 南京,开开车,学做饭,练口语,摄个影, 主持个活动,办个讲座,毕业旅行什么的。 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甚至去做做 你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样才不枉来大 学逛一遭,单纯的学霸生活实在实在是太苦 逼了。我相信每个人在来大学之前都幻想着 一种自由的大学生活,结果发现现实不是这 样。于是说什么这是高中老师的谎言啊,真 苦逼啊,要搬砖啊,身不由己啊。其实这都 是自己的选择,没人逼你。我也曾经学霸过。 Anyway,我来了 RICE,而且还有什么优秀 国际生的一笔小奖金,也被作为院里唯一的 一个人提名去参加另一个 fellowship。我觉 得我选择的生活很好。以我为荣! YGY@Rice7. 致谢 (读者可以忽略以下内容) -------------------------------------------------承蒙上天眷顾和众多“贵人”帮助,我才能来到莱斯。在此要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很庆幸,我来的是南大的物理系,能拿到好的 offer 跟学校的名声是分不开的。 对于申请,最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李涛老师和祝世宁老师,他们给我提供的学术环境、对 我学术研究上的培养以及推荐信都在申请中占到了很大的分量。与李涛老师的多次讨论让我 获益匪浅,尤其是感谢他早早的就给了我一次讲大组会的机会。感谢组里其他老师对我的关 照。还有其他给我支持和鼓励的老师。组里的师兄师姐,尤其是程庆庆学长在科研上,给了 我极大的帮助。我想,世上这么热心帮助本科生的学长恐怕真的不多了,学长人很好,而且 水平很好,每当我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帮我解决。我科研进步神速跟他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还有王曙曙学姐也在科研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重中之重就是感谢我的好兄弟李全伟,当然也是学长,对我的大力帮助,他全程指导了 我的申请,当然包括如何陶瓷,如何写推荐信等等。在各个坎上他也经常鼓励我。他为了付 出了太多,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他。 感谢李凯鹏学长,刘默涵学长,刘纵戈学长,王丹青学姐,韩景涛学长等等提供的咨询 和支持!感谢 Rene Patnode 帮我润色文书。我的申请结果和这些师兄师姐的帮助是分不开 的。还有,要感谢胥新,翟晓玲和王现、胡畅,和他们的讨论总是很有收获。 还要感谢我的室友也是师傅――黄大师教我摄影。谢谢彭林梓,以及其他关心和支持我 申请的同学和朋友,谢谢大家的帮助和陪伴。 谢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收到满意的 offer~2122 LWY@BrownLWY@BrownApply: 共 14 所, 都 是 PhD, 未 特 别 注 明 的 为 p h y s : U C - B e r ke l e y ( A p p l i e d Science&Technology), UIUC, Umich, Yale(Applied Physics), UCSD, UT-Austin, PSU, Rice, UC-Davis, Brown, CMU, Duke, Northwestern(Applied Physics),UVa Offer: UVa,2.7,$33200/y,FL Brown,2.26,$30667/y,TA CMU,3.21,$2300/m,TA Withdraw: UC-Davis Reject: The rest 去向: Brown 写在前面 回顾自己的申请历程,一路走来确实有 着不少经验与教训,在此写下申请总结,提 供一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我的申请历 程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赶”,以至 于很多准备没有做足,很多问题也未及想清 楚。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读 PhD 是 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在踏上这条路以前, 想清楚自己将来真正想做什么,感兴趣的方 向是什么,而最现实可行的就是尽早接触科 研,知道科研意味着什么,这非常重要。 从结果而言我的申请结果可以说不好不 坏。从我的条件来看,GPA 和交换经历应该 是申请中比较有优势的。虽然我 GPA 不是 top5 级别,不过物理课和数学课都在 90 以 上,除了热学 89,而且三年的绩点和排名也 在呈上升趋势,应是比较有利。交换经历让 我接触了美国大学的科研氛围和生活环境, 有国外老板的推荐信也是申请一大优势。然 而标准化考试准备的非常矬,托福只考了及 格分,更悲剧的是 GRE General 成了我的短 板,三项皆成反面教材,这个成绩考得也很 晚了,最后事事仓促,权衡之下不得以放弃 了刷分,冒险用低分申请,也在这里告诫大 家这一点不要像我一样,很难说拒掉我的学 校是不是因为我 GRE 太低的。 硬件 (GPA,TOEFL,GRE) GPA 虽不能起决定作用 ( 即使你是第 一 ),但却是一个大约可以划分申请 档次的重要参数,尤其以专业核心 课为重,四大力学和固体物理比 较重要。如果排名比较有利的话 可以在教务处多开一个排名证 明,虽然不是申请必须材料, 但是多少对你的申请有所帮助。 在南大说实话刷 GPA 不是难事, 平时真的下功夫了,考前适当刷 题,结果总不会辜负你。 TOEFL 是 语 言 考 试, 对 于 native language 非英语的国际学生 是必需材料。除去在国外上课、科研以及 日常生活的交流能力以外,申请传统物理项 目的 PhD 多数都是要做 TA 的,因此口语的 要求有硬门槛,一般不低于 22 就不太会卡, 有的学校有的项目要求 26。至于总分,不 低于 100 一般不会拖后腿,有 106 就基本 所有学校都可以申了。TOEFL 准备的话吃透 TPO 就足够,口语多准备机经,听力的经典 加试强烈建议要看。 GRE General 是 申 请 美 国 研 究 生 所 必 须参加的考试,GRE subject 看具体项目要 求,一般申请物理 PhD 是 required,申请 工科可能是 recommended。General 的重 要性看起来是申请各因素中最低的,却也是 准备的时间成本较高的。真要深究其重要性 谁都说不清楚,这是因学校、项目而异的。 各个学校、项目脾气喜好有别,有些学校网W.Y. LI 南京大学 2010 级物理学院背景介绍: 专业:物理 2 班 G PA : m a j o r : 9 0 . 9 2 / 1 0 0 o v e r a l l : 90.77/100 Core: 量子:97 电动:98 理力:91 热统: 90 固体:95 Ranking: 7/151(大班) 13/209(年级) TOEFL(ibt): 100(speaking:23) GRE General: V146+Q168+AW3.0( 切 勿 像我一样冒险拿这个低分申请) GRE Subject: 990(94%) 奖励及荣誉:电科十四所国睿奖学金,兴业 责任奖学金一等,人奖二等 交换经历:UC-Davis 交流一学期 Offer: UVa,2.7,$33200/y,FL Brown,2.26,$30667/y,TA CMU,3.21,$2300/m,TA Email:
2324 LWY@Brown站上会给出往年录取学生的 GRE 平均分作 为参考。虽然个人觉得单方面提高 General 对申请帮助不会很大,但考的太丢人真的就 难说会不会被卡,总之原则是要够用。准备 General 的时候最好拿出一个暑假心无旁骛 地刷单词,尽量在大三之前搞定,不要夜长 梦多。 GRE Subject 对申请物理来说也是挺重 要的,重要性高于 general。满分不难,题 目都非常简单,但也请认真准备不要轻视。 我在 Davis 的时候见美国物理系的学生都把 GRE 很重要挂在嘴边,他们所指的仅是 sub 不是 general,可是人家考 general 随意 V 就是 160+ 咱就别想太多了……sub 物理涉 及物理学所有领域,170min 完成 100 道选 择题,答错倒扣分,时间有点紧凑,但其实 很多题都是秒答,考前准备充分的话时间是 足够的,如果有题你花了 5 分钟都没解决, 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别想太多,跳过,继 续下一题,别担心,分数是按百分比算的。 准备的材料用北大那本习题集,注意答案错 误较多,结合勘误表看,一个月刷题已经足 够,基础好的话花一到两周准备就行,如果 是大神就不用说了,我认识的清北大神不准 备也是满分无压力。 科研 : 如果你的目标是申请 PhD,你的科研能 力无疑是最重要的。申请 PhD 和 master 不 同,在 Davis 期间组里一位 PhD 对我说, 请 你 把 申 请 看 成 looking for a job。 要 清 楚你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学生去读书,人家 是招你给你工资为他干活的,因此对方会看 很重你的科研能力。在申请的过程中,除了 GPA 以外,你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你的推 荐信,CV,PS or SoP,publication(如果 有的话),interview(如果给你机会的话), 套磁这些环节中。个人观点,如果想申请专 排前 20 的学校,你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吹的 出来的干货的,因此鼓励大家早进实验室, 这并不是功利的为了填充你的 CV 和 PS 以 及要封推荐信,重要的是真正去认识科研, 增加积累,并且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方向。 25 不要因为自己专业课学得不够或是要花时间 准备 GT 的理由而不去尝试,其实这是让你 巩固专业知识的好机会,多读 paper 也是英 语水平的积累,对你的标准化考试有很大帮 助的。我觉得也正是自己接触了之后才发现 自己专业课学的多么不扎实……我本科期间 接触科研晚,时间短而且做的东西都很水。 毕竟没有干货,套磁没有底气,水套无果。 申请文书我写的也是中规中矩,十分平庸, 底气不足难以出彩。关于科研、套磁、面试 和文书写作这些大家可以多参考其他几位师 兄师姐的总结,推荐看一看胥新、奸哥和师 达的经验。 说一说交换 有将来出国打算的话,如果有条件大家 可以考虑出国交换一次,体验一下国外大 学的学习和生活,感受一下语言环境对你的 口语交流也是大有裨益的。在对方学校主动 联系导师参与科研也会是一段很有价值的经 历,如果有国外导师积极的推荐信也将会对 你的申请有很大帮助。南大比较好的交换机 会有 UCLA 的暑期项目,另外 Stony Brook 和 UC-Davis 的项目也非常不错,从 11 级 开始又有了 UC-Berkeley 的交换项目,可惜 我们这届赶不上了。除去美国的项目以外, 欧洲、新加坡、香港的交流项目大家也可以 去了解一下。 关于交换的时间,因为南大的课程安排, 交换很可能会影响你的课程。我建议大家如 果想去交换,选在大三为宜,如果大四上去 交换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在南大的 核心课要取得学分就很麻烦,转学分也难说 会不会有问题,处理不好最后延毕就得不偿 失了,早作打算的话可以考虑大三提前修掉 近物实验,大四上以前搞定通识课,就没有 这个后顾之忧;第二,大四上开始就面临申 请了,而这个时候在国外的科研刚刚开始, 加上申请耗费精力让你分心,还要在那边考 sub,如果这个时候 G general 和 TOEFL 再 拖泥带水就更是雪上加霜,不能专心科研的 话要出成果很难;再一个,你可能在实验室 还没有待多久,你的申请就要开始了,老板LWY@Brown认识你的时间还很短,想得到很强的推荐比 较难,有的学校提交推荐信的系统中是要教 授填写认识你的时间的;还有一个细节,在 填写网申时你会把你的交换经历写上,如果 填了你就需要提交成绩单,对于截止早的一 批学校来说可能到他们截止而你交换时的成 绩还没出来,这你只能联系小米帮你解决了, 看能否以后补交。 再 补 充 一 点, 并 不 是 你 交 换 过 的 学 校 就一定可以拿来保底,能不能拿到 offer 变 数也很多。虽然我的交换经历对申请 UCDavis 比较有利,但是最后的结果我很可能 上了 waiting list,没有收到第一批拒信说 明初审顺利过了,而之后很久都没有消息, 后来知道我们系已经有人拿到了 offer,我 依然是 under review,因此很可能被备胎 了。Brown 的 offer 来 的 比 较 早, 而 且 后 来已经有了从的想法,最后还是放弃等待 withdraw 了。从选校来说我虽然不算激进, 但申请的确实少了。本以为 Davis 可以保底, 所以保底校申的少,另外冲刺档申的也不是 很理智,项目的选择也考虑不周,当初确实 应该多申一点的。 选校 个人以为,如果将来有做学术的打算, 那么选校自然是专排和导师至上;如果有就 业的打算,学校的综排也是很看重的。另外 自然也要考虑地理位置、安全因素、气候条 件等方方面面。我给自己定位在专排 20-30 的学校,前 20 也申请了 6 所,六大虽然知 道申了也是送钱,但还是申了一所 Berkeley 拿封拒信完整一下人生……至于保底校,建 议是一定要申,大家可以参考历年给南大 offer 比较多的学校。这里插一句,所谓保底 校并不是差一些的学校,也不是一定能拿到 offer 的学校,而是你拿到 offer 的可能性相 对较大而且你愿意去的学校。关于选校简单 挑几个说一说吧。 UIUC:学术大牛校,凝聚态很强,他 们物理系也很大,今年他家物理给了两个 26 LWY@Brown年。Brown 缺点是方向少,选择不多,不过 Brown 学风自由,跨系选导师也是接受的, 物理和工程在同一个楼,物理系的也支持你 去选工程系的导师。 CMU: 免申请费,工科、电子和计算机 大牛校,大约一半专业在全美前十,但是理 学院比较弱。物理对南大比较友好,去年给 了很多,不过今年貌似名额给本土的多,南 大给了两个。我也没想到 CMU 的 offer 最 后砸到了我头上,于是在 Brown 和 CMU 之 间 选 择 了 很 久。 听 说 CMU 的 research 半 边 天 是 machine learning, 如 果 你 将 来 有 转 CS 打算可以考虑 CMU,就业好的一笔, 读 物 理 PhD 的 同 时 可 以 考 虑 拿 一 个 CS 的 master。在 CMU 转系也比较容易,物理的 可以转 ECE 或者 MSE,甚至是统计,缺点 就是需要延期一年。CMU 学风 push,生活 也比较单调,学习会相对比较累。 offer。另外尝试一下其他项目也许有惊喜, JCY 申了他家生物物理, 结果很给力的在 1.10 左右就拿了 offer,物院开门红啊。我申了 他家物理,然后女神校赏了我人生的第一封 好人卡…… UT-Austin: 我 申 请 的 第 一 所 学 校。 Austin 是学术强校,对南大往年很不友好, 只听说过薛飞这一个传奇,申的时候就没抱 希望。今年出乎预料的是竟然井喷了 4 个 offer,所以友不友好真的也说不定啊。 Brown: 这是我最后从的学校。Brown 综排高,对南大比较友好,物理系科大的师 兄最多,其次是南大,也算是最容易够得着 的藤校了。今年 offer 给了三个,胥新、昊 哥 和 我。Brown 的 特 点 是 小 而 精, 物 理 系 专排在前 30,他家应数非常强。Brown 物 理现在招中国人越来越少的感觉,今年总共 招了 16 个,大陆只去了我一个,而且近两 年刚开了物理 master 的项目,大概是缺钱 的节奏。Brown 物理招 PhD 也是一年大年 一年小年的感觉,去年一共只招了大约今年 的一半,南大是被群拒了,而今年算是大 27 Duke: 综排前十的学校,今年给了 3 个, 听说比较喜欢有交换经历的学生,于是冲着 名校光环也试着申了一下。我的遭遇比较奇 怪, 听 说 offer 只 发 一 批, 于 是 发 offer 的 时候没我。后来发拒信一大批,又没我…… waiting list 听师兄说也会发,可是我也没LWY@Brown有……妥妥的三无,于是 email 了小米查状 态,不出预料讨来一封拒信,回复我说这个 decision 是最近才作出的……我勒个去不会 是发好人卡都把我忘了吧,杯具…… Northwestern: 和 Duke 一样,听说喜 欢有交换经历的,他家 AP 比 P 友好,于是 也申了一个。西北 MSE 很强,AP 也可以选 MSE 的导师。地理位置也很好,位于芝加哥 富人区。AP 今年小年,只给了胥新一个。 今年西北貌似特别拖,415 过了状态还显示 under review, 虽然早就知道没必要等了…… 最后拒信也没有发,不记得过了多久又无聊 打开查申请状态的网站,状态是 denied, 罢了…… Rice: 往年给南大的 offer 一波一波的, 今 年 P 就 我 知 道 的 给 了 4 个,AP 今 年 给 大陆的就只有 4 个吧,南大没有……这是粉 转路人的节奏么……我最后还是被拒了,和 UT-Austin 是同一天发的拒信,那天是愚人 节……德州对我真好…… UC-Davis: 我 交 换 去 的 学 校。 他 家 的 agriculture 和 food science 在全美前列。 物理专排也不错,在 26 左右。Davis 物理系 和南大合作很多,凝聚态有几位很不错的老 板。Davis 生活环境很棒,治安也好,是一 个美丽而静谧的乡村,非常适合安静做学术 的地方,而且加州的气候大家也懂的,不过 缺点是钱给的比较少。 UVa:综排很不错的学校,本科很强, 地理位置也好,缺点是研院不怎么给力,物 理专排 40 左右,对南大一直十分友好,我 申请的最后一所学校,却最早给了我 offer。 申请季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不是拒信而是 offer 真的很欣慰啊,而且第一年给我的是 fellow,33200 刀,钱真的好多啊,不过后 来还是忍痛 decline 了。金牌保底,大家不 妨一申。 小结 先说这么多吧,申请是一个充满挑战而 又令人回味的历程,很幸运一路上都有贵人 相助,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一路而来的支 持, 感 谢 Prof.Yu,Prof. Nicholas, 詹 鹏 老师,钟伟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推荐,感谢 Yiming,XP,Terry 在 Davis 期间给我的帮 助,感谢 09 级各位师兄师姐给我的建议, 感谢 10 级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交流申请经验 的飞友们。 最后祝愿 11 级 NJUers 申请顺利, Good luck!28 Neo@NorthwesternNeo@NorthwesternX. XU 南京大学 2010 级物理系个人背景GPA: 物理大班 Major 93.1/100, Overall 92.8/100 TOEFL: 100 (27+26+20+27) General GRE: 323(V 155, Q 168), AW3.5 Subject GRE: 870/990 (82%) 文章 : 中文期刊《物理实验》一作 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 2011, 电科十四所国睿 奖 学 金 2012, 人 民 奖 学 金 一 等 2013, 香 港 冯氏学者奖学金 2013, 香港恒生银行奖学金 2013 荣誉 : 南京大学优秀学生 ,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 课优秀助教 项 目 :University Physics Competition(UPC) 银 奖 2012, 美 国 数 学 建 模 比 赛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 一 等 奖 (Meritorious Winner)2013 交换经历 :2013 年秋季香港大学交换生 研究经历 : 在祝老师大组里里参与光场调控 方面的课题 , 在香港大学 Prof.Ngan 组里做 分子动力学模拟 推荐人 : 南京大学李院长 , 刘教授 , 吴教授 , 以及香港大学 Prof.Ngan 和 Prof. Cui 申请结果 Offer: 02/08 口头 offer, 03/02 正 式 off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UCLA, Fellow+RA $14590(nine months)+1900/ month(summer, before tax) 0 2 / 1 1 P h y s i c s @ C U - B o u l d e r, R A / TA+Fellow $19,971.00/16,881.55(nine months)+$4000(signing bonus) 02/04 Physics@Brown, Fellow+RA , $30,667/y 03/31 Applied Physics@Northwestern, Fellow+RA 28,000/y Email:
29 30序言 :四年前 , 我来到南大仙林 , 还记得自己盯着校门的金色大字良久 , 四年后 , 我再次来到仙林 , 同样的校门 , 同样的金字 , 甚至同样的自己 , 却有着不同的况味。四年的青春年华 , 给了你最 独特的记忆 , 这里无所谓酸甜苦辣 , 亦无所谓跌宕起伏 , 这里的故事总会让你感到人生的厚 重与踏实 , 让你确切感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走过申请季 , 收获的不仅仅是 offer, 更重要的是你重新认识了自己 , 意识到自己还有如此 的雄心壮志 , 还有这样的魄力去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 这样肆意的激情或许早就从我身上 淡去 , 但是在今天我却重新嗅到了他们。处于后申请时代的我 , 重新回首了四年大学生活 , 申请季于我不再是一场战役 , 它只是一次重新梳理自己的时期 , 毕业之后何去何从 , 人生方 向又在哪里 , 这段时间你会不断抛弃自己 , 又不断捡起自己 , 每个人终究会经历一次“申请”, 它既是对自己过去的交代 , 亦是对自己未来的一个宣言。 Neo@NorthwesternNeo@Northwestern下面我会简要谈谈申请前期需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 (1)GPA GPA 就是 Grade-Point Average 的简写 , 即表示的是你大学里课程上的学术水平 , 一 般来说 GPA 越高的人 , 暗示着其学术水平会 较高 , 但是也不一定。GPA 又分为 Overall GPA 和 Major GPA, 对 于 这 两 这 种 GPA 的 定义争论一直存在 , 我只想说我在申请季节 计算 Overall 的时候是算上成绩单上所有功 课的 ( 这个要自己算的 ), 至于 Major GPA 就是院系里平时排名所采用 的 GPA, 如果你之后选择开具 排名证明 , 那么建议你这样 处 理 Major GPA, 因 为 这 样 与排名证明上的数据吻合。 GPA 之 所 以 被 众 多 申 请 者 认为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 有 一个原因就是 , 在国外教授看 来 , 本科学生大部分发不出来 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章 , 那么 总该找一个其他的标尺来筛选学生的 学术水平 ,GPA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卡尺 , 既客 观又定量。我在香港大学交换的时候 , 物理 系的 Prof.Cui 告诉我 , 他在 Columbia 曾经 负责过物理系的招生 , 他们的标准非常简单 , 按照学生的成绩单重新计算他们的 GPA, 以 此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标准。从此可见 ,GPA 确实非常重要 , 而且计算方法又不固定 , 作为 学生自己去纠结用哪个 GPA 好些 , 没有多少 必要 , 反正会被招生的小米重新按照他们的 标准计算。如果真的纠结与计算方法无法自 拔 , 你可以参考百合飞跃版面的各种计算方 法 : 北美算法、北大算法云云 , 挑一个最好 看的填上去就行了 , 但是意义多大 , 无人可知 , 但是我觉得没有多少必要 , 推荐用南大自己 的算法就很好 , 因为现在的最新的英文成绩 单后面都附上了 GPA 的计算方法 , 所以为了 不出差错 , 采用南大自身的算法为放心之举。 (2) 标准化考试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对于物理系的学生 来 说 有 三 样 :TOEFL, GRE General, GRE Subject TOEFL 托福考试主要是为了评判学生英语应用 的能力 , 用来衡量学生能否在英语国家正常 生活 , 这是美国院校录取要素中重要 的一环 , 托福常常作为小米筛选 学生的第一道门槛 , 我曾经和 负责招生的学长聊过 , 问及 他们托福的作用 , 学长直 截了当地告诉我 , 在招生 的过程中由于申请的人数 太多 , 几百份的申请如果 一项一项地评估 , 时间成本 必然是来不了的 , 所以他们设 定了一些门槛去清掉一部分申请 者 , 这些门槛可以是托福的总分 ( 口 语 ),GRE(general&subject) 甚至 GPA, 这也 就意味着很多人精心准备的 PS 和 CV 在没 有被教授评阅的时候 , 就已经被扫到垃圾桶 里去了 , 一般认为不会被扫出门的托福为总 分 100( 口语 20) 以上 , 如果能达到口语 23 以 上 , 则会相当得稳妥。 托福备考的方法很多网站上有 , 在此推荐 一个比较全面的网站小马过河托福论坛 , 上 面有各种具体的经验贴和方法贴 , 我在此不 多赘述。对于托福 , 我只想说托福对我而言 就是个坑 ...... 栽了两次在坑里 , 直到在香港 的三战才勉强爬出了坑。曾经差点因为托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计量泵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