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矜业业和兢兢业业业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我真的是一个loser吗

再“奋斗”10年,你依然还是个loser
再“奋斗”10年,你依然还是个loser
市场动态分析
Loser是个很有意思的英语单词,在英语国家是仅次于fxck u、son of bitch之类的国骂,在美剧、英剧里时有出现。大致类似咱们的傻x、脑残、二货、Diao丝之类的。直译过来,就是失败者的意思。语境涵义引申为:你活了一把年纪,折腾这么多年,什么花样都玩遍了,结果呢?看看别人都什么样,你什么样?这只能说明你什么都不行,智商不行、出身不行、能力更不行,干脆死了算。这里不得不赞叹一下汉语的博大精深,即使是踩人痛脚这种市井语言素材,国人的资源储备也和老外们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上。甚至常有大隐于市的大手子们,能雄踞长街单凭一张嘴,平地给人生出潇湘满眼、刀光剑影的错觉,几个小时问候下来根本不带重样的。再反过来看老外们,几百年过去了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句,给人颇有点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感觉,嘿嘿。上面只是开个玩笑。不过即使是体量的如此不对等,在美剧在火遍中国的同时,这句内涵高度概括,发音简洁、铿锵有力的洋国骂,也顺着信息时代的大潮抵达了太平洋的西岸,而且还逐渐有向自嘲的方向发展。至于今天话题的起因则是,就在昨天有个曾经的下属约我喝茶,不过最后我还是主动要求改成了喝咖啡。他这些年发展一直不是很顺利,毕业5年多了依然还是个一线小职员。多年不见又突然联系,多半是有求于我,而我来结账的话他脸上也不好看,但真喝茶一壶没个两三百也真拿不下来。果不其然,坐下寒暄没多久他就一脸郁闷地跟我说:我辞职了。我没记错的话,他已经在那家广告公司干了快三年了,算得上是公司的老人了,论资历也该到向上走一步的时候了,这时候突然离开岂不是前功尽弃?他告诉我说,本来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同事都认为,多年空缺的部门主管肯定是他,就等着季度结算完成后就该顺利升迁了。结果……副总的侄女,一个刚毕业才一年的小女孩,就在季度即将结束的当口上,空降成了他们团队的主管。为此他连着酗了三天的酒,和女朋友吵了两架现在正闹分手。看到这里,诸位看官们是否也有点义愤填膺,开始思考裙带关系是否是阻碍个人、团体、公司、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进步的万恶之源这类哲学命题?嗨!刚听他说,我也这样想来着,瞬间以为他遭遇了一场经典的苦情戏码。不过~~我脑子一个急刹车,想了想问了他一句:那个空降兵业务能力怎么样?他的表情瞬间从痛不欲生,变得很是尴尬,想了半天、措辞良久才悻悻地说:挺有想法,能力的话……还行。但是就算是这样,她一个刚毕业的人,一来就骑到所有老人的头上,太不公平了吧!我们给这个公司干死干活这么多年,加班加点可是工资基本就没涨过……我瞬间明白了,或许他来找我有寻求帮助的主观目的,但其实内心里更是想获得观点上的支持,让他继续坚定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稳固已摇摇欲坠的“我没有错,是我运气太差,是他们太不公正”的意念。确实,在这件事上他并没有错,他也确实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副总破坏了游戏规则,不仅强行在公司插入了自己的裙带,也在所有员工内心插上了一根刺。不过,从资本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来看,副总的做法不过是在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达到维系人情关系、提高公司效率的双重目标。或许那个小女孩单从能力上看,并不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但对于副总而言一定目前是最佳的选择。资本是趋利的,资本拥有者更是利益的直接追逐者,而利益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季度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数字。更低的风险、更稳定的架构、更融洽的关系,都可以称为利益。一心秉持正义公平,不徇私情的人我不敢说没有,但更多的都只是美化和艺术加工而已。当你遭遇我那位朋友的处境时,你可以说阶层的固化,裙带关系的罪恶,但事实上你我他都无力改变。换言之,假如你处在那位副总的位置上,你是否能如现在自己所想,去提拔一个符合游戏规则,却能力稍有不如、对自己没那么有利的人?其实回过头来,他完全有更多的机会提升、然后证明自己的能力。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吗?哈哈这近十年里,我见过了太多想法超前于行动的人,其中就包括和我喝咖啡的这个朋友。当年他刚毕业成为我的下属,我教他的所有东西在公司他会很认真地学,做事也很努力经常加班加点,但进步却一直很迟缓。正如他和我抱怨的那样:干死干活这么多年,加班加点……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自己思考过,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更轻松地做一件事。我从来不会去教下属最简单的方法,因为会思考的人自然会去找更好的方法,甚至比我的还要好;而不思考的人,则永远只会守着现成的道路,死命狂奔,然后说:你看我多努力啊,所以我比所有人都优秀。懒惰有两种,一是身体上的懒惰,一是精神上的懒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但主要是指身体上的勤劳,数千年如一日、一代又一代拼命耕耘着自己仅有的资源。而第二种,虽然有赖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总量上也一直不比别的民族少,但更多的人却确实掉入了自我感动的沼泽。没有人的生活不艰辛,没有人的得到轻而易举。只不过,你只看到了自己而已。像前两年在网络上很火的一本书《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如果当年就有这本书,我一定会推荐给这位朋友,因为他就是活脱脱的自我感动的那一类。我在给他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就发现,他的行动力非常强,强到我都有些吃不消了。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他陆续给我发了5封邮件,加上白天在公司的改的两次,一篇文案他总共写了7遍,而我也陪着他熬了一夜。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一篇能用。执行力很强但执行效率太低,不愿意动脑筋思考——这就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所以在他作为我下属的一年半里,他永远是公司最忙的一个,比董事长还要忙。但和他同批进来的不少人,都陆续升职、评级,就他还作为一个一线员工每天从早到晚忙得昏天黑地。是他太笨吗?不,恰好相反他智商挺高,重点985大学毕业而且学什么都挺快。只是,从来不会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还有吗?当回忆这些的同时,我看着对面还在滔滔不绝抱怨的他,心里百味杂陈。或许他很难明白一个道理:你的正义、公平,只和你自己相关;正如同那位副总,空降自己的侄女,就是对他这些年的努力,在那个公司投注的资金、时间、情感的公平正义。或许你拖着一身疲惫,下班回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那个小姑娘正在图书馆里、论坛里、圈子里接受最新的思维;或许,你在不经思考重复机械地耗费精力的时候,那个小姑娘刚拒绝了逛街、电影的诱惑,正实践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哪怕你付出了很多,更何况你只是自我认为付出了很多罢了,作为老板他们并没有从你那儿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我对面的那位,终于消停了,一脸哀默莫过于心死的表情,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总结陈词:像我这种没背景的人,注定只能是个loser。“是的,你注定只是个loser”我直言不讳地回答了他,而他当时的表情就像活见鬼的惊讶,继而是阴阴按捺的愤怒。“因为你和5年前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思想没有半点的区别”。“还记得,我第一次问你:你为什么要做文字这一行吗?你回答说:我同学不是考公务员就是做这个。后来你考了两次公务员没考上,就发表了一条和刚才那句话差不多意思的心情状态”。“你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吗?”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我早就从广告这行里面出来了。我们也认识了这么多年了,你能猜到我在干什么吗?”他想了半天憋出个答案:你在写小说吗?或者当撰稿人?果然,他甚至很少去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即使我给他处理了如此多的电脑问题。甚至即使就在去年,我还为他拟定电脑配置方案,一举省了1000多。当然,我没有和他说,也没有收他的服务费。他是个身体上的工作狂,思想上的拖延症,忙忙碌碌却几乎一无所得,而面对这样的下属、员工,上司们也会很头疼,批评的话,他又那么努力;赞扬的话,他又浪费了那么多资源,还没有多少成果。“问你个事儿吧,我成立了一个叫电脑猫的工作室,专门给人做电脑配置、升级的顾问服务,换做是你,你打算怎么做?”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他想了半晌,反问我:我又不懂做生意,也不像你一样懂电脑问我干什么?我亲爱的朋友,你做了5年的商业广告文案,你居然说什么都不知道。“要不然你印一些传单到人多的地方去发吧,比如万达广场,多跑几天肯定有人来”,终于他还是给出了他的建议。“不,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时间周期太长、受众面太窄、效率太低”我直接否定了他的建议。“那你打算怎么办?”被再次否定他有些生气,略带挑衅地问我。“我会把我们今天的故事写成文章,以老板和员工之间冲突为话题,推送到年轻人最多的地方和我的共众*号A电脑猫和个人号上。然后在文章里问你这个问题,并告诉他们:我的工作室能在保证流畅运行各类游戏、保证都是全新配件的同时,帮他们节省700~1000;或者在同样的预算下,提高使用性能的30%以上。而我的团队只收几十的服务费““人家凭什么信你?”他开始有些触动了,口气变得缓和。“不错,你终于第一次问我为什么了?很简单,我会用真实的案例告诉我的客户,我不会卖具体的商品给他们,我卖的始终是服务,你去哪儿买我列出的清单那是你的事儿,差价?猫腻?我不参与”。“如果人家还是不信呢?”很显然,他确实很聪明,没有掉入到有道理就理所当然的陷阱里。“更简单,那就说明他们确实不是我的客户,彻底说服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想彻底说服所有人更不可能。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广告文案,有没有去问过广告总监,你所参与的广告案的成本、投放形式、投放位置、转化效率?至少你没问过我,你总是闷着头不断地写了改、改了写,一门心思想写得漂亮,却连人们到底在哪儿、人们到底喜欢看什么都没有思考过。不改变的话,你再这样奋斗10 年,你依然还是自己口中的loser。”分别后,看着他的背影我突然有种难以言诉的失望,他本可以成为和他那批新人中最优秀的,各种资源、机会都曾向努力而醒目的他倾斜。可惜,他最终也并没有弄清楚自己最该做什么。“为什么?还有吗?”这两个问题,是超过半数职场人都极少思考的问题。而“我凭什么?”这个更进一步的问题,思考过的人则更加稀少。努力仅仅是你个人的事情,真正感动老板的也绝不是你的努力,而是你带来的效益。努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从徒手、到石器、到青铜器、到铁器,再到机械,一万年以来人越来越轻松,但产出却越来越大。相信没有人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努力,而放弃机械选择徒手劳作;而当代的所有真正的成功者们,无一不是操作着最先进的思维机械,却依然比徒手的猿人还要勤劳。思考、发现、实践,才是我们最优于猿人的地方,比体力你差远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市场动态分析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你越幸运,梦想就越好,万一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兢兢业业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