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旅馆的工业发展怎么样

欧洲观——罗马尼亚那少有人知的奇特历史
我的图书馆
欧洲观——罗马尼亚那少有人知的奇特历史
(⊙_⊙)&本文为尹伊文老师在巴尔干的游历与思考,已首发于《环境与生活》杂志,经授权,我团转载本文,并在地图上予以增补完善。在此感谢尹伊文老师与《环境与生活》对我团的大力支持。最近俄罗斯和土耳其因叙利亚问题发生激烈冲突,它们的冲突将影响叙利亚的未来。在历史上,俄土之间曾经发生过多次冲突,这些冲突对第三国也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去年我去过的罗马尼亚就是这样一个第三国,它在俄土冲突中建国,它的国界在大国博弈中伸缩变换。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去年春天我之所以决定要去罗马尼亚,一个重要原因是罗马尼亚表现出的“异数”特性。小时候常听到罗马尼亚的新闻,当时罗马尼亚和苏联闹矛盾,是东欧卫星国中和老大抗争的“异数”国家,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变色,罗马尼亚又成为“异数”,齐奥塞斯库被枪决,是变色浪潮中唯一被处死的共产党领袖。这次去罗马尼亚,我是从保加利亚北渡多瑙河进入罗马尼亚的南方,一路北上到首都布加勒斯特,再向西北经过几个历史上的“名城”“古堡”,最后在匈牙利的边界离开罗马尼亚。在旅途中,我更加感受到罗马尼亚的“异数”,不仅是在最近几十年,而且是在历史上,从它的建国,从罗马尼亚民族的形成,都可以看到其与众不同的独特。大国博弈,小国诞生欧洲许多国家有数百上千年历史,但罗马尼亚的历史却短得只有一百多年,在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是没有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中世纪的时候,这个地区主要有三个小国: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前两个小国常被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控制管辖,那第三个(特兰西瓦尼亚)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等基督教国家统治过。极盛时的奥斯曼帝国与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与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这是罗马尼亚西部的奥拉迪亚市,曾经被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统治,居民中有很多匈牙利人。照片中四个雕塑是诗人,三个匈牙利人,一个犹太人,他们的作品和政治观点在20世纪初很有影响。罗马尼亚地处东西交汇、南北接毗的位置,聚居了很多不同的民族,这是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18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渐渐衰弱,俄罗斯则受益于彼得大帝的改革而强大起来,俄土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俄罗斯要争夺黑海的出口,要争控巴尔干的小国。在18和19世纪,俄土之间有过好多次战争,最著名的要数克里米亚战争,其间英、法、德、奥匈等西方强国也都介入了这里的争夺。在巴尔干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主要有三方力量:土耳其、俄罗斯、西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衰败解体,俄罗斯和西方都想占据土耳其人留下的空间,地处巴尔干北部的罗马尼亚便在强国博弈的夹缝中诞生,三个小国结合成罗马尼亚。我参观罗马尼亚第一位国王宫殿的时候,对这夹缝中的博弈有了实地的体验。三方势力夹缝中的罗马尼亚在罗马尼亚旅行,会在许多城市中看到争夺博弈的历史痕迹,某个要塞曾是土耳其人的属地,某个古堡曾是德国人或者匈牙利人的属地,不同的统治者留下了不同的文化痕迹,甚至还有血淋淋的记忆。吸血鬼德古拉的布朗古堡(在罗马尼亚中西部)就是一个例子,吸血鬼固然是小说家的虚构,但历史上确有德古拉其人。走进古堡陡峭沉重的大门,可以看到他的画像和生平介绍。他是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贵族,曾经和奥斯曼帝国长期作战,他经常对土耳其人施以残酷的“刺刑”,用尖利木桩把人从上到下刺穿,再把这些血淋淋的“人肉糖葫芦”竖在路边。布朗城堡(德古拉城堡)布朗古堡是传说中吸血鬼聚集的地方,吸血鬼是小说家的虚构,罗马尼亚中世纪的一位贵族——德古拉倒是和这个古堡有些关系,他长期和土耳其人作战,喜欢对土耳其人实行残忍的“刺刑”,那是血淋淋的。吸血鬼古堡里面的中世纪武士铠甲吸血鬼古堡里面也有温馨的地方罗马尼亚虽然在19世纪才建国,但罗马尼亚民族在这个地区生活了很久。罗马尼亚人讲拉丁语,“鹤立鸡群”于周围讲斯拉夫语的民族(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等等)。罗马尼亚人之所以讲拉丁语,是因为罗马帝国的征服。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击败了当地的达契亚人王国,把这个地区编制成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的领土绝大多数在多瑙河以南,基本没有行省在多瑙河的北面,罗马尼亚大概是唯一的一个。这个行省对罗马帝国的财政非常重要,因为这里有金矿。金矿吸引了大批罗马人来淘金,这些人带来了罗马的拉丁语,冲刷了当地人的语言(达契亚人属色雷斯人,是希腊人的近亲),于是,多瑙河北岸的这片土地被快速罗马化了。多瑙河北岸的达西亚,图中边界为今罗马尼亚国界从“石油财富”到“石油赤字”罗马尼亚矿产丰富,除了金矿著名,石油也很著名。1930年代的时候,罗马尼亚的产油量在欧洲名列前茅,纳粹德国二战中所需的石油大量来自罗马尼亚,是其生命线。二战之后,罗马尼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了很多炼油厂,还有很多高耗油的工业(重化工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罗马尼亚逐渐需要进口石油。1970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石油价格飞涨,这给罗马尼亚造成了大量的贸易赤字,它不得不借外汇来支付石油的进口。当时好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已经开始向苏联集团以外的国家和机构借款,譬如波兰、匈牙利、捷克等等,这些国家借外汇主要是为了进口西方的消费品。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在生产消费品方面先天不足,冷战中“美国生活方式”的宣传展现出西方消费品的丰富,引起很多东欧人满腹牢骚,为了安抚大众,这些国家进口消费品来维稳。西方国家也乐得给他们贷款,即可以在苏联集团中打入楔子,也可以让他们融入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体。罗马尼亚虽然也有消费品不足的问题,但它借款是为了进口石油。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在东欧集团中是一个异类,他在处理外债和消费品方面的政策表现得非常异端。1979年美国忽然大幅提高了利息,世界资本市场的贷款变得非常昂贵,借了外债的国家必须用越来越多的外汇来支付利息,借新债还旧债,“高利贷”使很多国家的外债滚雪球地恶化。1982年,罗马尼亚需要用80%左右的出口收入来支付外债利息,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齐奥塞斯库曾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贷款来救急,IMF几乎要批准了,但波兰出现的债务危机使IMF改变了主意,罗马尼亚没有得到贷款。此后,齐奥塞斯库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异端决定:罗马尼亚要紧缩国内消费来快速付清外债。于是,政府拼命压缩国内消费,省出消费品来出口换外汇,用以偿付外债,经过几年的努力,罗马尼亚在1989年大致付清了外债。对于付清外债所付出的代价,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我在罗马尼亚听到不少人谈到当年严酷的紧缩政策。齐奥塞斯库对“豪华”的两种理解与记忆在布加勒斯特的“人民宫”参观的时候,讲解员常常提到了当年的紧缩状况,她告诉我那时连用电都有管制,每天只能用几个小时的电,而且电灯泡要限制在40瓦以下。齐奥塞斯库是很不得人心的,在“人民宫”里时时可以听到对他的控诉批判。根据罗马尼亚人的介绍,“人民宫”是齐奥塞斯库搜刮民脂民膏、耗费巨大资源为自己建造的超级豪华宫殿。我本以为这是他的私人住宅宫殿,参观之后才知道,他根本不住在这里,这宫殿是给议会开会用的,政府各部也在这里办公。至于豪华,这宫殿除了占地面积很大之外,并非很豪华,美国的国会大厦就比它更为豪华。最初我以为罗马尼亚人没见过世面,所以把这里形容为豪华,但我后来参观了罗马尼亚国王的佩莱斯堡,才对“豪华”有了更深的认识。布加勒斯特—人民宫这是齐奥塞斯库建造的“人民宫”,这个形象工程受到罗马尼亚人的激烈抨击,齐奥塞斯库本人并没有能够享受这个宫殿,他被处死的时候,“人民宫”还没有完工。“人民宫”中的巨大走廊豪华的佩莱斯堡在喀尔巴阡山中,是罗马尼亚第一任国王卡罗尔一世()给自己修建的夏宫。卡罗尔并不是罗马尼亚人,而是德国的王子,他的登基反映了罗马尼亚建国过程中的强国博弈,也折射出19世纪中叶席卷欧洲的“1848革命潮”。这股革命潮始于法国,后来蔓延到许多国家,革命者追求自由主义的浪漫理想,推动激进的社会变革。罗马尼亚地区也出现了“48斗士”,他们的斗争还带有本土特色——反对土耳其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摩尔达维亚的一位王子(库沙)是出色的斗士,他通过上层选举把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受土耳其管控的小国联合起来,然后积极推行土地改革和普及教育,同时也进行体制改革来加强他个人的权力。他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最终被迫下台流亡。接替他的就是德国王子卡罗尔,这是西方诸国博弈后的决定,它们害怕俄罗斯的势力在这里扩大,而激进改革造成的不稳定局面是很容易“引狼入室”的。德国在特兰西瓦尼亚原本就很有势力,把卡罗尔扶上位还可以把特兰西瓦尼亚带入罗马尼亚,由此可以增强罗马尼亚亲西方的元素,可以使罗马尼亚成为即反对土耳其、又不亲近俄罗斯的国家。1881年罗马尼亚正式建国,卡罗尔加冕成为国王。罗马尼亚与三方势力佩莱斯堡极其豪华,精雕细刻的木壁墙,美轮美奂的彩绘玻璃窗,有的房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有的房间是法国路易十四的款式,甚至还有奢华绚丽的奥斯曼式客厅……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人民宫”豪华百倍。不过,罗马尼亚人介绍佩莱斯堡的时候,并没有抨击卡罗尔国王豪华奢侈,相反,还表现出对佩莱斯堡的自豪,好像这豪华美丽是民族的骄傲。佩莱斯堡是卡罗尔国王的私人宅邸,“人民宫”倒是齐奥塞斯库为了民族骄傲而好大喜功营建的,但是,二者在罗马尼亚人心中却引起了截然相反的感觉。佩莱斯堡是罗马尼亚第一位国王卡罗尔一世为自己建造的夏宫,非常豪华,这是堡中卡罗尔一世的塑像。佩莱斯堡中的木墙精雕细刻,尽显豪华。齐奥塞斯库引起人们的反感不仅仅是他的好大喜功建造形象工程“人民宫”以及推行消费紧缩政策,他的其它很多所作所为也都满遭病诟,尤其是他滥用秘密警察压制异己,还有他重用他的太太和其他亲属担任要职。他晚年时沉缅于秘密警察和亲朋好友的小圈子中,完全不接地气、不了解普通大众。小圈子的人为他搞个人崇拜,献给他一大串桂冠:“智慧的舵手”、“思想的多瑙河”、“喀尔巴阡山的巨人”、“太阳之子”……这些行为不仅大众反感,连共产党内的干部也都不满。齐奥塞斯库流血革命,缓进改革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东欧剧变中,多数国家是“和平演变”,而罗马尼亚则是“流血革命”。1989年12月,示威在西部城市爆发,军队向群众开枪,流血事件激怒了更多的民众,示威蔓延到布加勒斯特。12月21日十万群众聚集到党中央大厦前的广场上,不接地气的齐奥塞斯库居然信心满满地出现在大厦阳台上,要向群众训话。他没有想到,群众对他发出了愤怒的质问,他震惊地悻悻退回大厦里面,第二天他还想出来训话,想把示威群众喝退。但是情况比第一天更糟,不是他喝退了示威者,而是示威者喝退了他。他和他的太太匆匆钻进停在大厦顶部的直升飞机,仓皇逃逸。此时,军队倒戈了,党内的很多高级干部也倒戈了,他们成立了“救国阵线”。齐奥塞斯库被抓获,12月25日被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当天立即枪决。这个大厦是前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总部,那三个拱形门上面有一个阳台,日和22日,十万群众聚集在大厦前示威,齐奥塞斯库两次出现在阳台上,要对群众训话,但最终被群众喝退,仓皇到顶楼乘直升机逃走。齐奥塞斯库被枪决后遗照现在,党中央大厦前的广场已被命名为“革命广场”,当中还建了一个纪念1989年革命的巨型纪念碑,上面有一团黑铁,下面有一片血迹似的鲜红,大概象征当年的流血牺牲。在罗马尼亚的很多城市,我都看到过“反共”纪念碑,有纪念劳改营受难者的,有纪念某个示威活动的,各式各样,名目很多。布加勒斯特的革命广场上竖起了一个纪念推翻共产党的“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的纪念碑”,那纪念碑上的黑色铁团下面有血迹似的一片鲜红,象征着1989革命中的流血牺牲。这是罗马尼亚西部城市克卢日·纳波卡的一个“反共”纪念碑,纪念劳改营的受难者。在保加利亚,我就几乎没有看到过这类反共纪念碑,在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我甚至还看到过一个“共产主义纪念碑”。这些国家都被西方统称为“共产国家”,但它们具体的体制、具体的政策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前南斯拉夫诸国旅行的时候,常听人强调他们过去制度的不同。也许正是由于这不同,他们对过去的记忆不同,对“反共”的态度也不同。前南斯拉夫的二战纪念碑——酷似小磁怪此纪念碑并非东欧剧变后几年共产主义——不过我团很喜欢再放一张“救国阵线”在推翻齐奥塞斯库的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1990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中得到了70%左右的选票。伊利埃斯库是“救国阵线”的领导人,他以前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此时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后来连任竞选再次胜出。不过,1996年他败给了“自由派”的政敌。“自由派”推行了“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给民众的经济生活带来了震荡冲击,还引起国企矿工的罢工示威。这使得伊利埃斯库在2000年击败“自由派”,第三次当选为总统。扬·伊利埃斯库相较于保加利亚等国,罗马尼亚的经济改革相对平稳,激进的“休克疗法”只是短暂插曲,多数时间是缓进的。譬如,罗马尼亚没有搞大规模的私有化,只是对国企进行了改革。从保加利亚到罗马尼亚,走马观花就可以感受到经济状况的不同,在保加利亚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墙颓顶塌的破房子,在罗马尼亚就几乎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在东欧变色之前,人均国民收入保加利亚比罗马尼亚高,但现在却低了很多。2000年之后,罗马尼亚的经济有平稳而强劲的增长,年期间的年增长率在5%至8%左右,被称为“巴尔干之虎”。不过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已加入欧盟的罗马尼亚大受打击,2009年的增长率跌到了-7%,最近一两年才又恢复到3%左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东欧诸国旅行的时候,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验。很多书把东欧概括成同一模式的“共产国家”,把东欧的转型简化为“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但在旅行中却可以看到具体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给人提供了多样的经验、多样的教训,给人丰富的启迪。我团更多观察文章,戳这里:END关注和分享我团是对我团的最大支持(⊙v⊙)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特兰西瓦尼亚和罗马尼亚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特兰西瓦尼亚和罗马尼亚什么关系?
不是有一个是吸血鬼发源地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罗马尼亚有三大公国: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除摩尔多瓦公国东部地区为现摩尔多瓦共和国外,其余地区均为罗马尼亚领土。
也就是说特兰西瓦尼亚是隶属于罗马尼亚的么?为什么叫三大公国呢?如果说罗马尼亚是一个国家,其他的应该是城市啊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股票/基金&
罗马尼亚发展那些事儿
作者:迟竹强
  第一章  关于罗马尼亚的古代史,小熊不想多说什么。作为古色雷斯人的后代,罗马尼亚人算是人的近亲,同时又因为有长期隶属于古罗马的背景,因此也可算是拉丁文化的传承者!就凭是希腊的亲戚,罗马的学生,两大文明交汇这一点,就足够罗马尼亚人傲视四周诸如马扎尔人,斯拉夫人,突厥人之类的蛮族的了。加之其依傍在喀尔巴阡山,多瑙河此类名山大川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总体来说上帝对罗马尼亚人算是不薄了。但也就因为这样,罗马尼亚自然也是周遭诸强觊觎的四战之地。自古以来,但凡是有志于天下的帝国兴起,去欧洲的,奔亚洲的,北伐的,南下的,西进的,东征的,全都得由这扇链接中欧腹地与东南欧交通的大门通过。这就苦了罗马尼亚人。时光进入19世纪初,当时构成罗马尼亚民族基干的三公国,特兰西瓦尼亚附属于奥地利治下的匈牙利。其余二者,瓦拉几亚和多瓦,全都被奥斯曼征服数百年了。如何获得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罗马尼亚人最大的问题!  上帝从来不会抛弃他的信徒,随着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打响,罗马尼亚也等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这主要源于土耳其人统治策略。作为小民族,奥斯曼帝国其实没有能力单靠土耳其自己人就可以统治所有欧非属地,于是土耳其人分而治之,作为粮仓与金库,控制与希腊靠的是铁杆盟友阿尔巴尼亚军团,而面对桀骜难驯的巴尔干斯拉夫诸国与罗马尼亚则靠希腊贵族去委任统治。如此布局,就给罗马尼亚留出了机会。果不其然,等到希腊独立浪潮一起,旅居罗马尼亚的希腊人自然举起反旗,而且积极鼓动罗马尼亚人一起干,打出了恢复拜占庭帝国,东正教荣光的旗号。罗马尼亚人对于反土倒没什么异议,但是对于恢复拜占庭的伟大理想就兴趣不大了。因此整场运动下来,基本以摇旗呐喊,站脚助威,秘密积聚自己的实力为主,而希土双方一番恶战,希腊除了本土获得独立以外,境外的势力基本被土耳其扑灭。而土耳其也是元气大伤,如此一来,原先由土耳其派驻的希腊省督制度,事实上已不可行。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公国的地方自治权控制权由此转回罗马尼亚人手中!  紧接下来,1848年革命爆发,与上回瓦,摩两公国的情况类似。由于马扎尔人起而反抗奥地利统治,特兰西瓦尼亚也乘机进一步摆脱匈牙利的束缚,实现了高度地方自治。但1848年革命同时也带来一个坏的结果,就是沙俄势力崛起,占据了克里米亚,并且直逼瓦,摩两公国,比萨拉地区被割占,罗马尼亚人面对的,除了两个虚弱的老对手奥,土之外,又不得不面对更加难缠的沙俄。  祸兮福所依,正因为沙俄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引起了英法的担心,几年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沙俄受挫,不得不暂时把到嘴的肥肉又吐了出来。在随后的巴黎会议上,罗马尼亚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外交能力,借着同为拉丁姊妹国家,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抵御俄国及东方民族入侵野心等等优美的言辞,恳切的表态,加之在巴黎有广泛人脉的罗马尼亚籍社团的院外游说。终于哄得拿破仑那个好大喜功的侄子皇帝动心,在会议上力挺瓦,摩两地成立联合公国,而只保留给土耳其一个空泛的宗主国名号。  当然,欧陆列强的本意是只想要一个松散的,能够防御沙俄南下的邦联而已。因此规定未来的联合公国还是要有自己彼此独立的议会,政府等等机构。但罗马尼亚的民族统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罗马尼亚人又是精于政治谈判技巧的高手。瓦,摩两国议会在列强划定的未来联邦框架下,走了一条取巧之路。两公国议会是彼此独立选举,但他们分别选出来的大公却是同一个人。根据大公掌握公国最高权力的原则,瓦,摩在实际意义上完成了合并!  联合公国的大公,库扎,出生在雅西,本是摩尔多瓦的贵族。早年参与过1848年革命。此刻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为罗马尼亚初步统一后的大公。在他的任内,对外是要收回附属于奥,匈的特兰西瓦尼亚和被沙俄割占的比萨拉比亚,以及与奥斯曼这个虚弱的宗主国作最后的切割。对内自然是要为罗马尼亚人谋福祉。要达成所有这一切目标,首先就要提升自身国力。于是变法开始。推进税制改革,普及高等教育,鼓励工商业发展,授予农民土地,建设强大军队诸如此类。变法的效果也很明显,十几年下来,一个近代化的罗马尼亚已经初具雏形。但是根据牛顿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变法总是会触及到某些旧臣与新贵的既得利益。于是,政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库扎被逼退位,流亡海外。新上位的势力集团,由于内部多种因素的羁绊,为了把内耗程度降到最低,决定到海外寻找一位亲王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首先被罗马尼亚议会物色到的人选,是比利时王国的二王子,菲利普亲王殿下。当时的比利时与英法普三强都有良好的关系,罗马尼亚人的算盘打得很好。但作为比利时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王子殿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的父亲年事已高,大哥接班在即,但是鉴于大嫂只会生女儿,导致大哥没有男性继承人的窘境,菲利普觉得自己将来兄终弟及的机会很大,因此回绝了罗马尼亚方面的邀请(人算不如天算,谁成想他的大哥利奥波德二世活得比他还长,可怜的菲利普到头来始终是个不出头的亲王)。  比起精于算计,但又时运不济的菲利普,来自于南德意志高贵的索伦家族的卡罗尔,这个当时只有27岁的王子可算是个幸运的人,虽然在罗马尼亚邀请他之前,他连罗马尼亚位于何处都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他欣然接受罗马尼亚亲王这一桂冠。上任之后,卡罗尔一世其实继承的还是的当年库扎大公的变法路线,但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作为普鲁士国王的近亲,有了强力外援,本国那些贵族们最终也只能按亲王的改革意志来行事。同时正因为与当时如日中天的王王室特殊亲缘关系(德皇威廉一世属于索伦家族的弗兰肯系,而卡罗尔一世属于索伦家族的士瓦本系),使得一直对罗马尼亚虎视眈眈奥匈与沙俄两大帝国投鼠忌器,这也为罗马尼亚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有了实力的累积,罗马尼亚就需要在对外战场上为自己正名。1877年,俄土之间为了争夺巴尔干控制权又爆发战争。战争期间,俄国久攻不下土耳其的坚堡壁垒,因此向罗马尼亚承诺,如果参战,那战后愿意把俄占比萨拉比亚作为谢礼奉还。卡罗尔一世率三万大军御驾亲征,攻克土耳其普列文要塞,迫降四万多土军,土耳其失去战争能力。而与此同时,俄军兵不血刃逼近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向俄国投降。战后结果,只能算差强人意。好的方面,罗马尼亚终于摆脱了奥斯曼宗主国名下自治领的尴尬身份,正式成立了罗马尼亚王国。但是俄国战前许诺的归还的比萨拉比亚,却又被沙皇给赖掉了。两国结怨更深。  进入20世纪初,巴尔干风云再起。新兴的希塞保东正教三强PK他们的老冤家土阿穆斯林联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一个大保加利亚横空出世,傲视巴尔干诸国。枪打出头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立马上演,这次是保加利亚同时面对希塞,土阿四国的围殴,两线作战。罗马尼亚看准时机,正确下注。以奇兵突袭保加利亚首都(,),逼迫保加利亚投降。战后签署的《布加勒斯特条约》正式向世人宣布,罗马尼亚成为东南欧地区的强国。  1914年,执政近50年的卡罗尔一世国王在睡梦中安然辞世,鉴于他的王后,也是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王位由他的侄儿斐迪南一世继承。此时的欧洲已是战云密布。根据与德皇的特殊关系,罗马尼亚秘密签署了加入三国同盟的条约。但随着欧洲局势的不断发展,事情也在一点点起着变化。  一战爆发,两大阵营开始血腥厮杀。罗马尼亚却面临很艰难的选择。他和欧陆主要四强有着非常复杂的恩怨情仇关系。作为协约国一方,与罗马尼亚有恩,历史上,法国对罗马尼亚独立事业有赞助之恩,而罗马尼亚议会政府整个班子运作几乎是法式政体的翻版,知识精英中亲法的占绝大多数,而另一个协约国沙俄,则与罗有怨,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人魂牵梦绕之地,至于同盟国方面,德皇与罗王有亲,而且德国一直以来在军援,金援方面对罗马尼亚这个小兄弟有求必应,但是因为特兰西瓦尼亚归属问题,罗马尼亚又和奥匈有仇。  战争初期,罗马尼亚宣布中立。但到了1916年,事情发展到一定要表态的地步。罗马尼亚人此次再次采取了他们惯用的讨巧战术。名义上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是在各个战场却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特兰西瓦尼亚是大力武装当地罗族人,与奥匈军队进行缠斗,而在与俄军并肩作战的主战区,面对德军进攻,罗军相信主,把俄军主阵地的侧后翼安全交给上帝来防御,而自己积极转进,在舆论宣传战线,迁徙雅西的罗马尼亚王室政府,虽然自己不放一枪就把首都留给德军,但在精神上始终坚定地站在法国人民一边,号召所有旅法罗人,坚守巴黎就是守卫自己的首都,这一姿态很得法国当地媒体的好评。  罗马尼亚这一系列动作,在道义上还了法国当年的人情,摆了俄国人一道,使俄国东南线战场出了个大口子,为沙皇政府的最后崩盘开了个好头,德国方面得了实惠,虽逼迫罗马尼亚签下所谓的城下之盟,但暗中许诺不把罗作为战败国处理,而是给予当初秘密同盟国的待遇。至于奥地利最苦,战后无论是何种结局,败则特兰西瓦尼亚回归罗马尼亚,即便是最后获胜,在奥匈帝国这种地方民族层层分权的独特体制下,武装起来的特兰西瓦尼亚地方自治势力,也会更加的难缠。  一战结束,上帝来送大礼。同盟国失败,特兰西瓦尼亚回归,而且协约国的沙俄又发生政权更迭,比萨拉比亚也乘机脱离苏俄,罗马尼亚一下子完成了好几代人的夙愿,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且作为战胜国,深受法国器重,成为中南欧,波,捷,希,南,小国协约的地区性盟主!  第二章  完成了大一统的罗马尼亚,在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后,迎来了自己经济的飞速发展期,这毋庸多说。但在政治层面,议会内部的党争作为民主体制的固定桥段,也慢慢浮出水面。两党制衡一直以来都是罗马尼亚议会的主轴。卡罗尔一世统治时期,是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到了斐迪南一世,旧有的保守党日渐式微,但由于特兰西瓦尼亚的回归,发轫于当地的农民党开始快速崛起,成为能与自由党一较高下的力量。这和特兰西瓦尼亚地方议会长期以来在奥式民主体制下,与匈牙利议会斗法的历史传统有关。罗马尼亚由此进入新的两党时期。  家事,国事,天下事。无论那一件都是大事!在每天面对议会里两党争雄局面的同时,斐迪南国王还要为自己那个不成器王储操心。王储卡罗尔是个出了名的花心大萝卜,当然花心本身不是错,人不风流枉少年,何况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马王子。但是为了女人,而宁愿放弃王位,就太离谱了。当时他热恋中的情人名叫埃琳娜,是一位罗马尼亚军官的前妻。卡罗尔为了这个犹太女人,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两人私奔去了巴黎。这伤了他父亲的心,斐迪南国王不得不指定孙子为新的王位继承人。过了两年,老国王驾崩,年仅六岁的米哈伊继位,称为米哈伊一世。这时已是20~30年代之交,世界性经济危机大爆发,国际环境巨变,左右翼两极思潮骤起,国内党争不断,加上一个主少国疑的政治局面。罗马尼亚一下子又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20年代末的罗马尼亚政坛,除了传统的自由,农民两党之外,受苏俄支持,前身是社民党的罗共,与受国际民粹潮流影响而诞生的天使长米迦勒军团,也就是后来的铁卫军,两极势力一并雄起。罗共主要在大中城市的场矿区活动,打出的无非是国际工运的大旗。而铁卫军的活动空间则在乡村,他们提出“一人一亩地”,争取大罗马尼亚生存空间的口号,在农民与退人中间很有号召力!面对红黑二教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传统的议会民主党派,根本无力招架。因为圣人说过:“上床容易恋爱难”。如果把权力比做女人,那在正常议会民主体制下,游戏的规则应该是,每个政党作为求亲者,各展所长,接受少女父母,也就是选民的考察。以期达成一次为期数年的婚姻,期间要是做得让岳父母满意,那就继续做下去,不然就换个女婿干干。这就是民主主义理念下的恋爱模式。但若是换成红黑两极的抢亲模式,那就简单多了,强推,迷药,一切为了SEX,独占权力,并与女孩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体现到议会斗争上,颠覆性的造反派永远比建设性的反对派容易出头,只要挑到当权的民主党派身上的一点错处,红黑二党都可以大做文章。  进入30年代初,罗马尼亚议会,政府,王室中的大佬们决定迎卡罗尔二世复位,他们认为一个成年的国王也许更能平息党派间的纷争。但十年下来,罗马尼亚换了25届政府,局面仍旧没有任何好转。40年,二战爆发的第二年,残酷的命运抉择摆在罗马尼亚面前。根据当时苏德两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签订的密约,苏联可以得到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波兰东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在内的广大领土。苏联在与德国签约之后,派兵开进了罗马尼亚。而当时的欧洲,罗马尼亚的传统盟友法国已经战败,放眼欧陆,罗马尼亚想要维持中立局面已不可能。面对危局,卡罗尔二世被迫再次退位,王位由米哈伊一世继承。米哈伊一世授权安东内斯库将军成立军政府,以期能渡过难关。这时德国伸来橄榄枝,愿意帮助罗马尼亚抵抗苏军侵略,当然,如果罗马尼亚不上船,那么反过来德国就会支持匈保二国对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  事已至此,罗马尼亚也没得选择,只能加入轴心国集团,参与对苏作战。纵观二战,能在东线战场上与德军并肩作战,并有良好表现的国家,也只有罗马尼亚与芬兰两国。这和他们反俄的历史传统分不开,就不多说了。至于罗国内部,德国支持安东内斯库将军清洗了铁卫军力量。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纳粹会对同样持民粹理念的铁卫军下手。这其实很简单,法西斯分子本质上都是爱国者,虽然以德国为师,但在涉及罗马尼亚自身民族利益的时候,铁卫军却是纳粹非常难以合作的对象。这一点和以苏俄为父的罗共刚好相反。民族主义者都是爱自己的国家,而赤色分子则都是以苏联为家。为师为父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不同的!  德国原本以为与更驯服的军政府合作,可保无虞了。但随着战事发展,德国败局已定,苏军反攻,节节进逼。以国王为首的罗马尼亚自由阶层非常着急,无论是给第三帝国陪葬,还是沦陷于苏联,都不是罗马尼亚所希望得到的结局。于是赶在苏军入侵之前,发生了政变。军政府被推翻,安东内斯库将军成为了屠犹参战的罪魁祸首,而国府宣布罗军加入盟军序列,参加对德作战。国罗马尼亚政府的目的是尽快与英美盟军搭上线,从而在战后逃脱沦为苏俄附庸的悲惨命运。  天不遂人愿,战后围绕欧洲势力划分,大国间有新的较量。别的地段大体没什么异议,剩下只有罗马尼亚与希腊两地的最后分配。与苏联签订了协议,保证互不干涉罗希两国内政。西方的如意算盘是,依照罗马尼亚国内实力对比,在没有外力干涉情况下,国王政府相较于罗共有明显优势,英国的判断是即便苏联提供援助与罗共,但只要在建立联合政府框架内,国王一方仍有优势,尚可坚持一段时间。而希腊不同,当时希腊国内,希共有百万之众,希腊国王政府已经非常被动,若是加上苏联插手,希腊必亡。基于英希传统亲密关系(希腊人为了救命连王子都豁出去和亲,给英国人当了倒插门女婿),英国希望借助协议,暂时在希腊问题上把苏联手脚拖住,既然先救希腊是西方外交的主轴,那罗马尼亚也只能眼看着通向幸福的末班船票被希腊拿走,而自己从此沉沦苦海!  身处苏联这样的强邻压迫之下,就算是一个大国尚且不能自保,何况是罗马尼亚。首届联合政府很快在刺刀与卢布的双重压力下灰飞烟灭。国王被迫下野,各党派也纷纷作鸟兽散。剩下的唯一执政者,自然是苏联的干儿子罗马尼亚工人党(罗共)。但度过最初的蜜月期之后,事情并没有完全按苏联事先设想好的剧本发展。罗共内部此刻又开始了两条路线的斗争。  一方是国内派,也就是长期在国内蹲班房,打游击的这批土包子,还有就是跟着苏军凯旋而归,俄国话说的比罗马尼亚语还要流利的留苏派。这两拨人见了面,自然又是好戏连场。几番你争我夺下来,国内派逐渐占到了上风。尤其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罗共党内完成世代交替,随着齐奥塞斯库的上台,更是与苏联渐行渐远!  第三章  关于齐奥塞斯库上台之后如何展开党内竞争,变三驾马车形式为自己一人独驶,如何借助国内反俄传统,国际局势变化等等要素与苏俄做适度切割,齐氏家族又是如何贪腐,齐氏自身又有多少流传于世的经典笑话,这些都是极权国家所共有的传统保留节目,略过不提!  关键的焦点是压垮齐氏这匹骆驼的那根稻草究竟是什么?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罗马尼亚就开始陷入物资供应短缺的困境。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齐氏虽在外交政治各方面都可以与苏俄保持距离,但在经济治国的领域,仍然摆脱不了经典红色理论的束缚。极权政体往往都诞生在落后的农业国家,而这些国家又偏偏都喜欢走急功近利的工业化道路。这就出现问题,大工业化是需要拿钱,拿技术喂出来的。以他们的底蕴,这两样东西从何而来,思来想去,最后的老办法还是只能从农民的土里刨出来。  当年的苏俄,都走过这条路,集体农庄,人民公社的目的不仅是完成理论上的公有化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为高征购铺平道路。借助于手中征收到的大批基础(,),国家才能到国际市场上去出口套汇,换回工业化起步所需的资金,设备,技术等等软硬件设施。苏俄的运气比较好,赶上当时国际大气候有利,20年代末,金融海啸席卷欧美,客观上有输出技术换取急需的粮食与资金的愿望,因此才会有美国援建的大乌拉尔等等重工业区的陆续上马,苏俄虽然农业残了,但总算炼成了独臂刀。  的运气不如人家,以田归农重伤吐血的代价,只换来了外国的钢材,设备等等原材料,这是60年初,在本国废钢成山的情况下,三线基础建设仍旧可以大规模上马的原因所在。至于核心技术,苏俄是紧咬不放,而美国只愿意提供能够保障中俄制衡的国防军工所需的必要技术。这才有了后来核工业。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靠三五个爱国海归科学家,拿着苏联的遗留图纸,在大沙漠里拿几把算盘打打,自力更生就可以鼓捣出核弹来。真当小熊是很傻很天真不成?要是没有希腊商船把大批粮食运出去,在国际市场套取大量外汇,再加上美国默许,同意曾为同学,同僚的两国学者,保持私人感情上的普通函件交流,然后再从香港运进一批批普通的工业,医疗器材,哪来日后那么大的蘑菇云?要是不信,尽可以去查希腊船队的航海商务日志(中国从50年代开始,九成以上的出口全都依靠希腊的船主中间商),还可以对比当时国际粮食市场的供需买卖数据,看看为什么会有连续数年的基础农产品普遍价格大跳水,到底是谁在那里作清仓式的大抛售,至于香港进货管道方面,中美档案要是难接触,但至少当年驻港情资组关于中美合作的秘密调查报告,现在都可以查到嘛。比起俄国的独臂刀来,最后炼成了个工农具残,但军工独秀的,坐在轮椅上的小李飞刀模式。  最后再看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同志更绝,以罗马尼亚的国力,居然要来个硬上马。从70年代开始,一方面靠压榨农业出口套汇,不足部分靠的是大量举借外债。人民生活相应就非常困苦了。而工业方面,贪大求全,一味求快。举个例子,作为产油国的罗马尼亚,本国的石油炼制能力在人为疯狂扩展的情况下畸形膨大,大大超越了本国所能提供的原油数量,搞到最后,为了让炼油厂不至停工,居然要从进口大批高价原油,然后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侯宝林同志在革命指导性文件《卖布头》里所指出过的那样“去伍毛,让伍毛,倒贴一块钱”的经典论段!进入80年代,那就更惨了。国内这摊还没有理清,外债那边却已纷纷到期。领袖是个重合同守信用的人,他的口号是既无外债,亦无内债。怎么还呢?没钱就拿粮食,生猪,天然气等等去抵偿。如此一来,可怜罗马尼亚人,连自身温饱都成了问题。  人总是要活下去的,于是80年代末,大戏开场!导火索是当年的蒂米什瓦拉事件。罗匈边境的一个村落,当地一位匈牙利神父由于在布道时发表了反对齐氏的言论,被驱逐出境,结果引发了大规模冲突。事件持续发酵,导致罗马尼亚全国动荡,两股势力的最终对决终于到来。至于双方的目的,意义,理想,诉求等等都不重要。关键是具体技术上的操作,才决定成败的关键。齐奥塞斯库当时正在伊朗访问,闻讯紧急回国。他对自己有绝对自信,决意举行公开大会,指望凭借自己多年偶像歌手的地位,以期继续忽悠台下大批粉丝。但时移世易,连刘德华都要结婚了,偶像的魅力也终有消退的一天。当时前来观礼的,绝大多数都是别有用心的齐黑,不时在台下呛声抢唱,更要命的是,整场演出都被电视播送到全国电视观众面前。银幕上,偶像遭遇突变,脸上那惊异呆滞的表情,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崩塌。  接下来,就要看军队的了。在这方面也是接连出错,先后两任国防部长,都不肯下最后的裁断令,而齐氏在越级指挥基层军队调度时,也出了大纰漏。按照正常镇暴守则,军队只应该在特定的时间,果断快速的出击,以驱散人群,夺占指标性建筑为第一要务,事必更要及时撤回军营,后续的清洗诸事务则交由内务部队另行负责。罗马尼亚那些忠于齐氏的指挥官,大概承平太久,疏于战阵,此刻头脑发昏,完全不按规章办事,居然让军队长时间驻留街头,客观上造成军民接触交流机会增多,大大增加了下级士兵临阵倒戈的风险概率。军队在整场运动中始终在中间摇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定性作用!  事至于此,齐氏还未完全绝望,因为尚有保安部队支持他,坚守在一些重要机关,同时他也通过各种管道,向当时的对手-爱国阵线释出了和解,改革的善意。齐氏出招,如何接招,成为摆在爱阵诸大佬面前的难题。依照自由派的意见,不如见好就收,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转移到体制内改革,自身的基层建设上去。换句话说,知识分子在关键时刻又要掉链子了。幸亏联盟里头还有明白人。伊利埃斯库,原罗共内部共青团第一书记、青年部长、曾因倡导改革,而被齐氏放逐。这个大叛徒深知体制内运作的潜规则,他说此刻不继续拼下去,那日后哥几个按图索骥,一个都逃不了,决定成败就看着最后五分钟了。他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开始武装民兵,尤其是按他的主意,把最具战斗性的流民集体罗姆人(也就是吉普赛人)摆在第一线,冲锋陷阵。胜负天平开始慢慢倒向爱国阵线一边。  而齐氏继前天犯了贸然举行演唱会,导致冷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之后,此刻面对危局,又犯了右倾逃跑主义的错误。决定转进地方,另谋良策。龙王要是留在龙宫,或许还可以号召各地龙子龙孙前来勤王,但要是离开了龙宫,游到海里,那敖广和虾米也没什么区别。而且龙王一跑,导致连锁恶性反应,造成了仍旧忠于他,此刻还坚守在岗位上的虾兵蟹将们布加勒斯特保安部队官兵士气瓦解!此后的结局不用再多说什么,齐氏夫妇最终还是在圣诞节这天光荣的加入地下党,在另一空间继续新的革命事业。至于罗马尼亚,则换了一番新的风景。  政党政治层面,几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爱阵分家,老党复兴,极右对峙,中间独大!爱国阵线一分为二,总统伊利埃斯库那部分属于走中左路线的社民党体系,而学院系出身的总理掌握的这一部分则是中右的民主党,老党指的是40年代罗共上台之前就已有的农民,自由,保守三党,此刻都以中间兼有基督教色彩的党派身份复兴,极右部分,匈牙利族有匈牙利民主联盟,罗姆人有罗姆党,俄裔,土耳其裔也都有各自本族小党,当然与之对应,罗马尼亚本族也有大罗马尼亚党,随时准备与各民族兄弟上演华丽的街头双人舞。至于中间独赢,反正每次选举,不是中左联盟就是中右连线获胜。  在经济改革层面,罗马尼亚搞渐进式的变革,首先是农业私有化,土改到户,然后是商业与轻工业私有化,汲取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国经验教训,在过程中尽力避免如认购证,信息不对等,贪腐低效以及由英语系国家金融寡头主导本国经革带来的杀鸡取卵式的压榨盘剥问题。罗马尼亚比较特立独行,他走的是让欧陆传统国家(非英语系)介入本国金融改革监管的办法,德,荷,奥,瑞,意的银行家与罗马尼亚双赢式的合作,是罗马尼亚重新崛起的关键。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罗马尼亚更是走在转型诸国之前,各色福利,补助花样繁多,例如,作为人口大国,罗马尼亚依然保证一对夫妇从第二孩子起就由国家按月发放补贴的政策,军嫂怀孕三个月,肚里的小丘八就可以吃饷了。物资供应方面,从90年代初开始,就开始对基本生活物资实行限价补贴,几十年来基本没动过。即便其中曾有过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的解决办法是宁愿举借外债,大批采购外国消费品回国,也要让自己国民在市场上能充分享受低价任意购货的乐趣。罗马尼亚变成了个很典型的国穷民丰的国家。  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凡事总是会有对比。同样作为罗族占人口大多数,曾被苏俄割占的摩尔多瓦。转型就不成功。初期,因为摩共暂时不便出头露面,因此由一批原摩共技术官僚出面,另组一个外围组织农业民主党,对北部乌克兰,俄罗斯族裔,南部土耳其族裔的分离势力,大搞绥靖政策。以牺牲与罗马尼亚统一前景为代价,换来了斯拉夫与突厥的铁票部队,进入新世纪,摩共卷土重来,脱去马甲,在一个出身苏俄内务部系统的领袖带领下,巧妙修宪,变总统直选为议会总统,然后再通过议员比例代表制,民族照顾优先制等等手段,最终让只代表占人口30~40%(乌,俄,土,俄化罗人)的摩共稳稳的在议会中拿到了过半席位,从而赢得了总统宝座。而代表6成以上主流罗族民意,愿意与罗马尼亚合并的自由派联盟,受限于不公的选举体制和俄国的强大外来压力,只能徒唤奈何而已!同一个民族,同样的历史机遇,结果换来不一样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
11/26 04:3011/26 03:1311/25 20:4711/07 06:42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兰西瓦尼亚旅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