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色列兵役制度度是怎样的 宋朝的国防特点是怎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电子书VIP
《〈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不仅加了拼音,还加了注解与导读。
售&&&&&&&价:?2.99
纸质售价:?16.60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字&&&&&&&数:10.5万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
支持设备:
累计评论(4条)
累计评论(4条)
《〈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不仅加了拼音,还加了注解与导读。《论语》、《大学》、《中庸》被列入《四书五经》,自宋之后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今天以这种敬意与温情对待仍然是必要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既离不开这种精神,也离不开这种做法,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与态度。中华民族即使遇到磨难或灾难,有这样那样的不测,若还有几部经典,我们能朗朗上口地背诵下来,记在大脑里,藏在心中,用在实践,我们的中华民族就必然有复兴之日。背诵和研读经典,有熟能生巧的意义,修身养性,启迪智慧,自觉觉他,这必将对改变人生的气象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是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所写的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对汉、唐、宋、明、清诸代的政府组织,考试选举监察制度,财经赋税制度,军事与兵役制度,民族、宗教制度与政策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对每一制度行了利弊得失分析,对每一朝代的政治行了评述,既继承了原书的精华良质,又推陈出新,是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本书不失为条理性、逻辑性、生动性和有趣性为一体的导读读本。
第一章 汉代政治得失
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汉代政府组织
一、皇室与政府
二、中央政府的组织
三、汉代地方政府
四、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第二节 汉代选举制度
第三节 汉代经济制度
一、汉代土地及赋税制度
二、汉代山林池泽及商税
三、汉代盐铁酒官营政策
四、汉代铸币权问题
五、汉代均输平准政策
六、算缗和告缗
七、东汉的经济
第四节 汉代兵役制度
一、汉代的军事制度
二、汉代的兵役制度
第五节 汉代的民族与宗教
一、汉代的民族
二、汉代的宗教
汉代政治述评
第二章 唐代政治得失
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唐代政府组织
一、汉唐相权之比较
二、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职权之分配
三、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
四、尚书省与六部
五、唐代地方政府
六、观察使与节度使
第二节 唐代考试制度
一、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九品中正制
二、唐代之科举
第三节 唐代经济制度
一、唐代的租庸调制
二、唐代账籍制度
三、唐代的两税制
四、汉唐经济财政之比较
第四节 唐代兵役制度
一、唐代的府兵制
二、唐代的募兵制
第五节 唐代的民族与宗教
一、唐代的民族
二、唐代的宗教
唐代政治述评
第三章 宋代政治得失
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宋代政府组织
一、宋代中央政府
二、相权之分割
三、君权之侵揽
四、谏垣与政府之水火
五、宋代地方政府
第二节 宋代考试制度
第三节 宋代赋税制度
第四节 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特点
一、宋代军事制度与兵役制度
二、宋代国防的特点
第五节 宋代的民族和宗教
第六节 宋代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宋代政治述评
第四章 明代政治得失
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明代的政府组织
一、明代之中央政府
二、明代内阁制度
三、明代的特务制度
四、明代的宦官制度
五、元明以下之省区制度
六、明代地方之监司官与督抚
七、明清两代之胥吏
第二节 明代考试制度
一、进士与翰林院
二、八股文
第三节 明代赋税制度
第四节 明代兵制
第五节 明代的民族和宗教
一、明代的民族
二、明代的宗教
明代政治述评
第五章 清代政治得失
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制度与法术
第二节 清代的部族政权
第三节 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一、清代中央政府
二、清代地方政府
三、清代军队
四、清代的各禁区
第四节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第五节 清代的统制政策
第六节 清代的民族与宗教
第七节 民众的反抗运动
第八节 变法与革命
清代政治述评
累计评论(4条)
4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同类图书排行榜
最受欢迎的阅读产品
关注我们:
原创、自媒体、内容商、漫画
作者福利,独享100%收益
欢迎反馈宝贵意见给我们
客服书吧:当当读书5.0问答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宋朝时期的国防形势,宋朝的军力国防为什么那么弱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在赵匡义和赵普等众将的拥戴下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这年正月初五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建国后赵匡胤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历史上的宋太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
然而,历史上宋朝的国防却非常的虚弱,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宋军队缺乏战斗力
宋朝建国之时,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宋朝北面有北汉和契丹,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周边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立的势力,而且他们也都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宋朝。
北边的辽国是宋朝的大敌,已经先宋立国有了5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赠辽人。内蒙大部、辽宁乃至山西、河北的一部分疆土,都在辽人手里。北方藩篱尽撤,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一马平川,是个大平原,辽国骑兵从北一路南下,三几天工夫就可饮马黄河边。一渡黄河,即达开封城门下。所以宋代立国时是无险可守的,也即是说,大宋刚一开国,其国防就是岌岌可危。
有人说,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宋朝的国防武装力量主要有四种:
一是禁兵,也称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其兵员从全国范围内召募,服兵役没有期限。这种禁军是怎么招募来的呢?禁军的挑选,身高、体重都有明确的规定。募兵人在全国招兵时事先制定一个活的兵样,量身征召。后来用木头做成一个人的模子,送到各地方各队伍中去。合这个标准的,就送去中央当禁兵;不合这标准的,留在地方军队。这就为招兵之人钻空子留下了余地。
二是厢兵。厢是城厢之义,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是隶属州府的地方性部队,兵员从本州县范围内召募。这些兵,并不需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厢兵的训练很少,有兵之名,无兵之实,大都没有战斗力,只能服杂务劳役。
三是蕃兵,他们是边境地区的守兵,由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壮丁编组而成,担任边防的戍守任务。
四是乡兵,亦称民兵,或称士兵,是由各地民众为保卫乡土自动组成的,也有的是奉官家之命组成的。其成员在内地是按户抽壮丁,就地编组而成,不离本业,不支官饷,农隙进行训练,作为防守地方之兵。但由于训练较少,形不成战斗力。
宋朝的这些军队多老弱残兵。军队不能上阵打仗,便把他们像罪犯般当劳役用。其时凡当兵的,都要在面上刺花字,称为配军,以防他们开小差。平时有人犯了法要刺配充军,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一类人,脸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军营中当兵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原因就在此。实际上,面上刺花字,被叫做配军并非赵匡胤首创,远从五代时就已经兴起。
不仅如此,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防再有黄袍加在他人身上发生,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再加上地方厢军基本上是个摆设,各边防守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能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至山西,这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禁军不在边防,即在中央。
如是轮番调防,军人只感是不断的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劳苦不堪,因此朝廷又要多送他们钱。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结果,宋代就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军队一批批调防,而将官却还是在那里原地不动,这样一来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其目的是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防&陈桥兵变&重演。
然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却是一把双刃剑。宋太祖担心军人拥兵自重,施出此计,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这就难以有效调动运用,无法形成战斗力。史书记载,&辽军已过黄河,宋军还在商议战和之计、防守之策&,就是具体的体现。
不仅兵将不相习,而且整个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这样一来,&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如狄青如是说。狄青因是行伍出身,所以得军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黄袍加身,于是立了大功也不予重用。
&尚文轻武&而非文武兼重
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所以,宋代自开国就&尚文轻武&。史料记载,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柴荣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皆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结果发现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非常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
据说,宋太祖临死立遗嘱告诉后人: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的子孙牢守此家训,&尊文臣、士大夫而轻武&。直到南宋,其后人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
岂止不杀,与历朝历代相比,宋王室实在是更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宋太祖开国百十年后,中原文化就能从唐末五代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慢慢地复兴起来。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此条件下奠定基础的。这个朝代的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提倡和发扬儒家的历史传统,所以华夏文明就能很好的继续维持下去,开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国史。正因宋代人&尚文轻武&的传统,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宋仁宗时,《儒林公议》中引尹洙语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在唐代能进凌烟阁的功劳,到了宋代,在世人眼里,即使有&恢复幽、蓟,凯歌劳还&之大功,其荣耀还不及大宋一个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的人。
再如名将狄青,他以卓越的战功而成为宋仁宗时期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但由于他是行伍出身,常常受到文臣们的嘲讽和排挤。他的名望与身份,也大大低于当时与他平级的枢密使韩琦。韩琦以进士出身出任武职,看不起军人,说什么:&东华门外以状元及第唱出者乃好儿。&对此,狄青心里也很明白,他自己就对别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后来,范仲淹教他读《春秋》,并告诫他:&为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以此话劝勉狄青。
宋人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但是,因为过于强调&右文抑武&这一基本国策,&不张挞伐&,又使得宋朝国防与兵力十分的虚弱,令敌国骄气日盛。
在檀渊之盟带来长时间的边疆安宁之后,统治者不仅在经济繁荣中安于现状,并迷信以金钱换和平的万能魅力。北宋神宗年间,西夏屡次寇边,朝廷不张挞伐却赐岁币试图安抚,难怪当时边将上奏:&朝廷素事姑息,所以狡虏生心,敢尔狂悖,今若再赐岁币,是益令玩视,愈亵国威。&
苏辙曾总结过:&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其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从那以后,只有进士出身才被视为惟一的正途,惹得&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穷&。一般老百姓虽然经常要为国家提供兵源,但他们仍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谚。中国古代那些&劝学文&、&劝学诗&,就是从宋代开始多了起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据说还出自宋真宗的&御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是成了不知被多少腐儒牢记不忘的座右铭。
宋人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加之南宋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等因素,如诗人们唱的:&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也是从宋代开始,白面书生开始成为中国男性的一种典型形象。现在人们认为,汉民族的性格温文柔美、沉潜内向,好静不好动,好文不好武,这样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固然是历史积淀而成,但其定型应该说主要是从宋代开始的。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前朝&重武轻文&。然而,由&重文轻武&引出的文人治国,又确立了大宋300多年防范武臣的&祖宗家法&。宋太祖的本意虽非真正的重视读书人,但重用文人却是一个事实。再经太宗、真宗、仁宗几朝的&右文抑武&之后,武人的形象真正的跌落下去了。这一点折射到当时人们的观念上,就成了&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重文轻武&从一种施政措施变成了普通的社会意识,使得&尚文&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被大大强化了。
可以这么说,宋初的开国国策中最为失败的地方不啻为崇文贬武。赵匡胤推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策,使得强盛的大宋王朝过度注重文儒之风,从而导致国内兵弱,朝廷懦弱;军事上过于强干弱枝,使地方军战斗力低下,最终沦落到割地纳贡,与敌国开仗经常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宋太祖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同时,他实施的基本国策又为大宋的覆灭早早的埋下了伏笔。
扩展阅读:宋朝百万大兵为何不敌辽国?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在唐末五代时,藩镇骄横,兵乱频仍,当时社会几乎大家都当兵,读书人像要没有了。开头军队还像样,以后都变成了老弱残兵。军队不能上阵打仗,便像罪犯般当劳役用。其时凡当兵的,都要面上刺花字,称为配军,防他逃跑。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一类人,脸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军营中当兵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这是远从五代起,直到宋朝,没有能彻底改。这样的军队,当然没有用。
  其实这些军队,在汉是更役,在唐则是庸。而宋代之所谓役,在汉代却是地方自治之代表。此种转变,极不合理。只因积重难返,宋太祖也只能在这种军队中挑选一批精壮的另外编队,就叫禁军。禁军的挑选,身长体重都有规定,因此禁军比较像样;不合这标准的,留在地方作厢军。厢是城厢之义,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这些兵,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
  照理,宋代开国第一件该做的事,便是裁兵复员。而宋代却只照上面所说的这样裁,至于复员则始终复不了。这也因宋代得天下,并未能真正统一全国。他们的大敌辽国,已经先宋立国有了五十多年的历史。所谓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赠辽人。当时内蒙大部、辽宁乃及山西、河北的一部分疆土,都在辽人手里。北方藩篱尽撤,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尽是个大平原,骑兵从北南下,三几天就可到黄河边。一渡黄河,即达开封城门下。所以宋代立国是没有国防的。
  倘使能建都洛阳,敌人从北平下来,渡了河,由现在的陇海线向西,还需越过郑州一带所谓京索之山,勉强还有险可守;若从山西边塞南下,五台山雁门关是那里的内险,可算得第二道国防线,要一气冲到黄河边,还不容易。所以建都洛阳还比较好。若能恢复汉唐规模,更向西建都西安,那当然更好。
  但宋太祖为何不建都洛阳西安,而偏要建都开封呢?这也有他的苦衷。因为当时国防线早经残破,燕云失地未复,他不得不养兵。养兵要粮食,而当时的军粮,也已经要全靠长江流域给养。古代所谓大河中原地带,早在唐末五代残破不堪,经济全赖南方支持。由扬州往北有一条运河,这不是元以后的运河,而是从扬州往北沿今陇海线西达开封的,这是隋炀帝以来的所谓通济渠。米粮到了开封,若要再往洛阳运,那时汴渠已坏;若靠陆路运输,更艰难,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宋代开国,承接五代一般长期混乱黑暗残破的局面,没有力量把军粮再运洛阳去;长安一片荒凉,更不用提。为要节省一点粮运费用,所以迁就建都在开封。宋太祖当时也讲过,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
  在当时本有两个国策,一是先打黄河北岸,把北汉及辽打平了,长江流域就可不打自下。这个政策是积极进取的,不过也很危险。假使打了败仗,连退路都没有。一个是先平长江流域,统一了南方,再打北方,这个政策比较持重稳健。宋太祖采了第二策,先平南方,却留着艰难的事给后人做。所以宋太祖临死,听他母亲话,传位他弟弟赵匡义,这是宋太宗。太宗即位,曾两次对辽亲征,但都打了败仗。一次是在今北平西直门外去西山颐和园的那条高粱河边上交战。这一仗打败,他自己中了箭,回来因创死了。在历史上,这种事是隐讳不讲的。
  只因宋代开国形势如此,以后就不能裁兵、不能复员,而同时也不敢和辽国再打仗。因为要打就只能胜、不能败,败了一退就到黄河边,国本就动摇。在这种情形下,宋代就变成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更奇怪的,养了兵又不看重他们,却来竭力提倡文治。这也未可厚非,宋代就因刻意提倡文治,才把晚唐五代一段中国历史的逆流扭转过来了。在宋人只想把这些兵队来抵御外患,一面提倡文治,重文轻武,好渐渐裁抑军人跋扈,不再蹈唐末五代覆辙。因此养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后就愈养愈多。《水浒传》说林冲是八十三万禁军教头,实际上太祖开国时只有二十万军队,太宗时有六十六万,到仁宗时已经有了一百二十五万。
  所以王荆公变法行新政,便要着手裁兵。裁兵的步骤,是想恢复古代民兵制度,来代替当时的佣兵。但民兵制度,急切未易推行到全国,遂有所谓保甲制,先在黄河流域一带试行。保甲就是把农民就地训练,希望临时需要,可以编成军队,而又可免除养兵之费。
  论到募兵制,本来也非全要不得。在某种地方某种情形下,募兵也很有用。但须有一确定的敌人做目标,而且非打不可,在几年内,定要把敌人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募兵可以刻意训练,及锋而试,或许比全国皆兵制还好些。东晋的北府兵便是募兵,也曾建了奇功。但宋代的国防精神是防御性的,不敢主动攻击,用意始终在防守。把募兵制度与长期的防守政策相配合,这却差误了。一个士兵募了来,轻易不脱行伍,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可用,三十岁到六十岁这三十年,他已老了,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纪律又不好。队伍多了,虽不易捍御外侮,却很能引起内乱。宋人最怕唐末五代以来的骄兵悍卒,但宋代依然是兵骄卒悍。国家不能不给他们待遇,而且须时时加优,否则就要叛变。政府无奈何,加意崇奖文人,把文官地位提高,武官地位抑低。节度使闲来没事做,困住在京城,每年冬天送几百斤薪炭,如是种种,把他们养着就算。养了武的又要养文的,文官数目也就逐渐增多,待遇亦逐渐提高。弄得一方面是冗兵,一方面是冗吏,国家负担一年重过一年,弱了转贫,贫了更转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转这形势来。
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地方兵厢军是摆着无用的,各边防守全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到山西,这又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不在边防,即在中央,仍是在行伍中。如是则一番调防,在军人只感是一番劳动,因此又要多送他们钱。因此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并且又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军队一批批调防,将官还是在那里不动,如是则兵不习将,将不喜兵。这也是怕军人拥兵自重,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也难运用。所以整个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如狄青,因其是行伍出身,所以得军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黄袍加身,于是立了大功也不重用,结果宋代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然而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了,所以宋代自开国起就知尚文轻武。宋太祖临死有遗嘱告诉他后人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们牢守此家训,都知尊重文臣士大夫。直到南宋,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岂止不杀,宋王室实在是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过了百十年,能从唐末五代如此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文化又慢慢地复兴。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宋兴后百年内奠定基础的。这一辈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又提倡历史传统,所以中国还能维持,开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国史,一直到现在。正因宋代人那样尚文轻武,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
  我们今天从历史上平心评论,只能说宋代人为了补救唐代人的毛病,而并没有完全把毛病纠正过来,我们却不能全怪宋人。须知有许多毛病,还该怪唐代人。唐代穷兵黩武,到唐玄宗时,正像近代所谓的帝国主义,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只能说罗马人因为推行帝国主义而亡国,并且从此不再有罗马;而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我们不能因他太贫太弱,遂把这些艰苦一并抹杀。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与马相关联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王荆公行新法,一面想训练保甲,一面又注意到养马。但在中国内地养马不方便,据当时人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是在农业社会里要准备战争的一大缺点。王荆公不得已,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遇到战争需要,再临时集合。这种事,民间当然情愿做,领一匹马来平时作牲口用,却不晓得马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但马死了要赔钱,于是农民把养马看作苦事。政府却要挨派,于是保马变成一秕政。其实这一方法纵使推行有效,遇到战事,一群羸弱之马也未必真有用。在这一制度上,也可告诉我们宋代国防上所遭遇的大难题。
  再说当时长城内险,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一带,都已在辽人手里。辽人倘向南冲来,又怎样办呢?真宗时澶渊之盟,即由此形势下逼成。自宋辽两国讲和以后,宋朝的国防形势是很可怜的。两国既不正式开战,中国人也不好正式布置边防,只奖励民间种水田,多开渠道,于渠旁多植榆杨。万一打仗,可以做障碍,稍稍抵御辽人之大队骑兵。这可说是无法中的办法,这真是极顶可怜的办法。但这办法纵可怜,辽人也懂得,还是时时不许中国开沟渠、种水田。又在冬令时,放队四出小掠,把中国边境农村烧杀破残了,让中国永久不能有沿边的防御线,他们可以随时入侵,如是威胁着中国只好保持和议。算只有山西一面,太原向北,还有一道雁门关内险,这就是杨家将杨老令公杨六郎等守御的一条线。不过这是次要的一线,主要的还是在河北。此线无险可守,主要的国防线算是拒马河,亦在涿州附近,这是宋代中国不得已的一条可怜的国防线;由此一退下来,就直扣首都开封之国门;再退始是淮南北丘陵地带,渐渐和黄河流域中原大平原不同;至于过了长江,形势更不同,所以南宋还能守江淮。这是宋代国防上的先天弱点,我们也不能一一怪宋人。
  自然,宋代如果能出一个大有为之主,就国防根本条件论,只有主动地以攻为守,先要大大地向外攻击,获得胜利才能立国,才能再讲其他制度;现在是以防御来保国家,而且是一种劣势的防御,迟早总要失败,再迁就这一形势来决定其他制度,自该无一是处了。
  其实中国自古立国,也没有不以战斗攻势立国的。秦始皇帝的万里长城,东起大同江,西到甘肃兰州黄河铁桥,较之宋代这一条拒马河,怎好相提并论呢?况且纵使是万里长城,也该采用攻势防御,所以终于逼出汉武帝的开塞出击。宋代军队又完全用在消极性的防御上,这固然是受了唐代的教训深,才矫枉过正至于如此。进不可攻,退不可守,兵无用而不能不要兵,始终在国防无办法状态下支撑。幸而还是宋代人特别重视读书人,军队虽未整理好,而文治方面仍能复兴,以此内部也还没有出什么大毛病。其大体得失如是。
相关关键词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兵役制度最严酷的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