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来要叫大日如来真经

大日如来佛可以做屏保吗
我的本命佛是大日如来佛,请问我可以把大日如来佛的图像做为屏保吗?
10-02-22 &匿名提问
可以。。。。。还可以做桌面,都可以,只要你诚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已收藏本页面
我佛慈悲,大日如来
大日如来是密宗的说法吧,楼主要不学密宗的话,不要胡说
胆子好大,“日”如来[哀怨]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关于法身大日如来疑问之答复
&&&&&&&&&&&&&&&&&&&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陈士东
&&&前几日,收到网上佛友任天涯之询问,他说:“师兄是密宗行人,能否为我解答我对密宗的迷惑?据我所知,密宗认为全法界皆是大日如来的化现,是否如此?如果的确如此,那么这个大日如来化现法界和一神教神创论有什么区别呢?师兄要是有时间,能不能专门写篇文章来答疑呢?谢谢。”首先我要感谢任天涯佛友之信任,我想有必要来对此问题进行答复,因为这可能不仅是您一个人之问题,我想许多人也都会有此疑问的,因为密法一直主要流传于藏地,汉人好象对此有欠交流。通过我的一些拙劣之解释,也许能让大家对佛教中一些事理多些沟通及认识,于此我十分乐意为之。但同时,我亦是十分之惶恐,怕自己解释得不好,有误佛友法眼!如是,则请任佛友及众贤德指正为幸!
我们都是佛教徒,那么就在教言教。其实如从教典理论上来讲,并不是所有密宗法门都将大日如来作为特别之重视。首先要知晓,密法又分藏密和唐密之别,而唐密后来又有东密和台密之繁衍,以下三部密法(事部.行部.瑜迦部)为主之唐密及东密等,确实是以大日如来为主尊的,并有《大日经》作为其根本之指导教典。然而,以无上瑜迦部为主之西藏教法,则不是特别重视此位本尊,是故一般密续及大德们之讲记中,均不见有过多之提及。此是何因呢?这是因藏传佛教是以阿閦佛或金刚持(宁玛派称普贤王如来、觉囊派时轮法称为本初佛)代替了大日如来,在于唐密中之极尊之位置,而是以原代表中央法界体性智之大日如来,现在去代表东方之大圆镜智。尤其是在西藏之格鲁派,从其承许为正见之应成派中观见来作考量,是不认为有什么第一因的!!!如果大日如来真是创造法界之佛,那么首先他就违反了诸法无我这一释迦佛定下来之法印。释迦佛岂会不明此理耶?那么大日如来究竟是不是创造法界的呢?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绝不是!”如果是,那么号称能即身成佛之无上密法,岂不是与外道低论一致相同了!
谓上帝或其它超神创造了万物(如我国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等之说)。如果细加思辨,那么上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亦如《楚辞&天问》中,屈原发出了如是之疑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就是说既然人类是女娲创造的,女娲本身又是谁创造的呢?
正是基于此,应成派中观见认为是没有第一因的,万物无始无终,起点也就是它的终点。但是我们知道,大日如来原是代表法性的,在唐密中他代表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这里就有人会容易弄混了,法界体性智是说明他代表的是法界之体性,而不是他本身就是法界,更不是他创造了法界,如同我们说佛通晓真理,但那只是佛发现并拥有了真理,并不是佛创造了真理一样。如果说释迦佛创造了真理,那么,在释迦佛之前难道真理就不存在了吗?!那么燃灯古佛又以何为教示?其所明见者又是何物乎?我们依据经典即可得出,法界之体性即是空性,是故西藏之教法,更愿用阿閦佛来表法,因阿字义为空,閦字义为不动,这正好与空性相吻合!大日如来详称为“大毗卢遮那佛”,
代表大光明,由此空性中才能生出胜义光明故。
&&&至于那些一神教,则与无上密法大不相同,它们只是所有信众都只特尊奉一神,谓其高高在上,绝对是无人可与之对比的,此即为原始巫教之特征,亦表现其有阶级性之不可逆转,如基督教谓世人不论如何努力修行,那也只能是蒙上帝之宠幸而召往天国,其结果还是做上帝之臣仆,绝不能与上帝并驾齐驱,更是永远不能够超越上帝!如基督教徒象佛教徒那样敢说“踏毗卢顶上行”,一样称“踏上帝顶上行”,那时便将死无葬身之地!!!然而佛教认为佛佛平等,众生成佛后也是与佛一样平等!而且于佛教世界中,尤其是在“密法国度”中,那更是一个“万佛城”,寂静和忿怒之本尊林立,显现大丈夫相之佛与显现慈柔相之佛母并存,仅仅是一个观音菩萨,就有四臂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轮观音等等之不同区别,又怎么会是一神教哉!那么,为何又有类似本初佛之说存在于密宗中呢?其实我观这也是不违圣教的。如说文殊是七佛之师,那是表他以智慧为上首;而言金刚持为法界之久古之佛,那是表其以如如不动之体性为上首,都不是说他们创造了世界!西藏没有哪部经中说佛创世的,只有本教中有类似之说法,但本教乃莲花生大士未降伏之前之巫教,有此说亦不足为怪!
本文未刊,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日如来真言(梵文)
我的图书馆
大日如来真言(梵文)
此咒乃大日释迦为诸众生消灭定业而说,行者虽有诸佛不忏之重罪,如能诚心发露忏悔,如法念诵,亦能消灭,命终随愿往生密严净土,或极乐世界。
  又名《毗卢遮那佛咒》,原名为《释迦牟尼灭恶趣王根本咒》,亦名《灭一切恶趣王如来陀罗尼》,大正藏No. 1956《密咒圆因往生集》中如是云:
  汉字注音:
  嗡 南谟巴噶瓦德,桑[尔瓦],多尔嘎得,牟尼素怛尼,闰(恩)杂雅,怛,阿(陀)打雅,阿尔哈得,桑雅桑布达雅,怛雅他,嗡,殊达呢,殊达呢,萨(尔)瓦,(阿)巴(阿)瓦,波殊达呢,素底,叭素底,萨尔瓦,嘎尔麻,阿瓦忍(恩)纳,叭殊达尼,耶,娑诃。
  毗卢遮那佛咒
  嗡、南谟拔噶瓦德、萨尔瓦、都尔嘎德、巴咧勺达呢、啰渣雅、答他噶打雅、阿尔哈德、三木鸦三布达雅、爹雅他、嗡、勺达呢、勺达呢、萨尔瓦、巴邦、比勺达呢、许爹、比许爹、萨尔瓦、嘎尔嘛、阿瓦惹纳、比勺达呢、耶梭哈
  毗卢遮那佛心咒
  “释迦牟尼佛灭一切恶趣王咒”
  嗡 南谟巴噶瓦得,萨[尔瓦],都尔嘎得,巴哩修达呢,啰渣雅,答他噶打雅,阿[尔哈]得,三[木鸦]三布达雅,得雅他,嗡,修达呢,修达呢,萨[尔瓦],巴邦,尾修达呢,许得,尾许得,萨[尔瓦],嘎[尔玛],阿瓦惹纳,尾修达那耶,梭哈。
  注: 嗡---汉语拼音--ong 得---dei [尔瓦]------rwa 哩----ri 呢--nei 啰--ra [尔哈]--rha
[木鸦]--mya 修--xou 许---xu [尔玛]--rma
  毗卢遮那佛简介
  毗卢遮那佛,有时又作毗卢折那、毗卢舍那等,意为“光明遍照”、“大日”等,所以也叫大日如来。在密教里,根据此佛的无量功德和法力,它还被称为“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卢遮那佛是中国佛教寺院中常见的一尊佛像。对它的身份、地位有不同的解释。天台宗将毗卢遮那作为法身,与卢舍那(报身佛)、释迦(应身佛)合为三身。法相宗亦有三身说,只是名称不同,他们把毗卢遮那佛作为自性身,以卢舍那佛为受用身,以释迦佛为化身。华严宗则根据《华严经》认为毗卢遮那佛就是卢舍那佛,两者只是译名不同罢了。他们还认为此佛即《华严经》中所说的释迦佛的报身净土莲华藏世界的教主。
  密宗把毗卢遮那佛称为“大日如来”,作为最高崇奉对象。他们还认为此佛即佛教所说的理性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在密宗的造像布局中,通常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配以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构成五方佛的组像,称之为金刚界的五智如来。有的寺庙五方佛不是供奉在大雄宝殿,而供奉在毗卢殿或千佛殿里。比如北京古刹法源寺的毗卢殿中,供奉着一座巨大佛像,通体铜制,高齐屋顶,共有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莲瓣上镂刻一佛像。此为“千佛绕毗卢”,表示诸化身佛都围绕于佛的法身。中层为四方佛,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最上层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整座铜像安置在石制须弥座上,四面镂有力士龙云之像。
  毗卢遮那佛本体的形象按其身份不同而有区别。当他作为华藏世界教主即卢舍那佛时,按《梵网经》所说,是结跏趺坐于千叶莲华白上。左手安膝,右手轻举。每一莲瓣上有一小化佛像,作为莲台上本佛的现影。每一莲叶象征着一个佛的国土,整个莲台就表现了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龙门石窟奉先寺唐代雕凿的大佛像,就是最著名的一尊卢舍那佛像。
  密宗按其教义仪轨,将大日如来分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和胎藏界大日如来。金刚界的大日如来表示佛的智慧,具体说是代表法界体性智,其形象为头顶白色五智宝冠,手结大智拳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所谓智拳印是以两手分别作金刚拳(以四指握拇指于掌中称为金刚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于当胸,据说此相能消灭烦恼,得佛智慧。胎藏界的大日如来的形象为头顶金色发髻,手结法界定印,安坐于赤色莲台上。所谓定印即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
  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另外四位分别是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据《菩提心论》说分别代表大圆镜智(金刚智)、平等性智(灌顶智)、妙观察智(莲华智)、成所作智(羯智),四智均为转识所生。
  阿閦佛,又名阿閦鞞、阿閦婆佛。意为不动、无动或无忿怒、无瞋恚等。据说他是很久以前东方世界一个名叫阿比罗提国的教主。又据《阿閦佛国经》说,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以前,曾侍奉大日如来,后受大日如来感化,修行成佛,于东方建立善快净土,现在仍在其国土说法。其形象,据佛经记载,为偏袒右肩,左手执拳,执袈裟角,右手伸五指,手指指地,置于右膝。一般其像结跏趺坐,坐于青色像背负的莲台上。另外,此佛在金刚界曼荼罗中,为左手执拳安于脐前,右手下垂触地,成触地印。
  宝生佛,南方如来,密号为平等金刚。其形象按佛经记载,为身金色,端身正坐,结跏趺坐,安坐于莲台上,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或者是左手为拳,右手向外,略屈无名指与小指,其余伸直,作与愿印。
  阿弥陀佛,详见“阿弥陀佛”条目。
  不空成就佛,北方如来。不空成就佛的造像为金色,所作印契多为施无畏印,即左手执衣两角,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这一印相,象征着不空成就佛拔济一切有情的功德。在密教图像里,不空成就佛的四方,还有四位亲近菩萨,前方为金刚业菩萨,专司如来事业之德,肉色,二手合掌扬于顶上。右方为金刚护菩萨,此菩萨如甲胄之护身,专司大慈之铠,持身之德,青色,二手各舒头指,余指屈,扬当腋侧。左方为金刚牙菩萨,此菩萨生有金刚牙,具有能咬啖一切怨敌之德,白色,二手作拳状,有的左手持莲花,上面有牙。后方是金刚拳菩萨,司结合之德,结成就一切之印契,青色,二手作拳,扬当心,手腕稍微屈垂。
  有了五方佛,便有了五佛冠。密教中的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等造像,头上都戴五佛冠。冠中有五化佛,以示五智之德。佛门中还有一种毗卢帽,帽上有毗卢遮那佛的小像。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僧众举办盂兰盆法会时,首座僧要装扮成毗卢佛,头戴毗卢帽领僧众诵经施食。&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正文&
如来佛祖的母亲是谁,大日如来和如来佛祖是一个佛吗
&&编辑:&&&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是不是同一个佛呢?有些人会问释迦摩尼佛和如来佛祖有什么关系,其实,实际上如来佛祖在成佛之前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但在成道之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因此,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其实就是同一个佛。
如来佛祖画像
释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为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对人世间的一些生老病死的感触很多,想要下定决心寻找到解决之道,至此之后出家修行。三十岁的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而这个时候的释迦牟尼也就是后来的如来佛祖,而如来佛祖也被称为释迦如来,&如来&,这个词是梵语中翻译过来的,&如&,就是真如,指一切事物,也就是法德真实状况,同时也包含了如实的意思。
在一些佛经中也解释了&如来&的意义,&乘真如之道而来,即如实而来&。如来其实就是一个通用名词,它其实算得上是&佛陀&的一个异名。因此,有人说如来就是佛,但如来与佛又有所不同,佛陀在说课讲&性法&的时候就成称为如来,在说&相法&的时候则被称为佛,说到这里有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在不同的说课下称呼不同呢?那是因为如来是德性,佛是庄严的一种形象。但如来与佛又有相同点,都是对佛陀的敬称。
以上内容就说明了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就是同一个佛,只不过在不同时期称呼不同。
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关系
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关系呢?通常来讲,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的弟子。倘若真要讲清楚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区别,就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佛&,在佛学中是指正确的认知以及对世间大彻大悟者;&观音&则被称为观世音菩萨,意思就是救助众生脱离苦海。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不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职称&不同,&菩萨&在修行中在大彻大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是针对佛来讲的,也就是说&佛&对世间的领悟更加的透彻,只不过观音菩萨更多的是保持了一颗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心。那么&观音菩萨&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其实观音菩萨在无量劫之前就已经成佛,只不过他与我们这个世间有缘,决定以菩萨的身份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个儿子。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是妙喜国的国王,在那时出现了一尊佛,叫世自在王佛,也就是因为他,阿弥陀佛渐渐地踏上修行之路,儿子观音菩萨也承袭修行佛法。
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的模样也说明了&佛&&菩萨&之间的距离,&菩萨&离&佛&只有一步之差,观音菩萨就是等觉菩萨,在佛教中排第二位,而如来佛祖则是第一位。
3 下一页 尾 页
共3 条记录&&&&&&&&
上一篇:&&&
&& 精彩推荐
&&& 经典回顾
参考之家是媒体报道的集合网站,喜欢参考之家的网友都可以通过本站获得相应信息。参考之家是参考消息爱好者的乐园
以通过本站获得相应信息。参考之家是参考消息爱好者的乐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日如来净世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