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影响中国吗,中国是不是也会加息?这个加息是存款的加息还是贷款加息?

关于美联储加息 中国股民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导语:“她网“闲聊一号针对日前美联储加息的新闻,分享了自己的3个心得:到底是对什么加息;升值了,人民币是不是真的要贬值?美联储加息,是不是影响走势。美联储加息这个事吵吵闹闹好久了,新闻也是铺天盖地的,那这个事情到底和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呢?“她理财网“闲聊一号琢磨了好几天,给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1. 这个加息到底是对什么加息?我们首先得明白,这个美联储加息到底加的什么息。我们央妈加息一般是对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息,比如从2%加息到2.25%。美联储(它是美国人民的央妈)这个加息的对象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即同业拆借利率),是指商业之间如果哪家银行出现资金短缺的话,临时在银行之间借贷的利率,目前的水平是0.25%。为啥我们和美国之间有这个区别呢?因为美国的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存款贷款利率的高低是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的,美联储管不着;而我们的利率是管制的,由央行决定其基准利率水平,然后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定范围里浮动,比如存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10%。2. 美元要升值,人民币要贬值了?如果美联储加息了,美元就会有升值的预期,那单纯从人民币兑美元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就会有贬值的预期。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资金天然的喜欢高利率的地方。比如A地区存一年利率是5%,B地区存一年利率是10%,资金肯定向B地区流动。一旦资金开始向高利率地区流动,对该地区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升值了。但是,有的人肯定会问了,美国即使加息了,利率还是很低啊,比我们中国可是低多了,为啥资金还去呢?其实呢,这个是相对的,除了考虑利率高低之外呢,还得考虑货币本身的因素,美元是全球最通用、储备量最大、币值最稳定的货币了。那问题来了,人民币是不是真要贬值了?我们先看下2010年-2015年美元兑人民币的走势图:从整个大趋势看:人民币是升值的,从1美元兑7.5元的人民币到现在的6.4元。从2015年看:人民币是贬值的,从1美元兑6.1元的人民币到现在的6.4了。我觉得呢,这个走势影响因素还是挺复杂的,单纯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影响有限,毕竟美联储的任务是维持利率的稳定,不可能一直加息的。所以呢,想储备大量美元的人还是散了吧,有使用需求去银行兑点就行了。3. 美联储加息影响A股走势吗?下图是我从网上找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年的走势图:从明显,从2006年开始,这个利率从最高5%左右一直降到了现在的0.25%。那同期的A股呢,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历了0607年的超级大牛市、08年的危机、09年的快速反弹、12年的震荡市、以及现在的短命牛市和致命股灾,那真真的是没啥相关性啊。所以我觉得啊,A股就是个神奇的存在,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和其它市场的走向或政策关联性很小,不用瞎操心了。从这个角度看,同时配置点国内基金和美国基金还是很有必要的。(来源:她理财网,作者:闲聊一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lilyqi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美联储一直推迟加息的原因,原来是在等它?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中金网
  美国在7月表示又不加息了,这次“加息预期”的持续让去年12月以来一直在等待的全球市场都开始非常敏感,接下来就是看本周四凌晨的会议了。
  毫无疑问,美联储加息是个大事件,因为它揭开了美国十年利率新周期的序幕,也由此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加息的背景主要是为退出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非常规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这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是美联储以开动"印钞机"的形式成功转嫁危机,同时为全球带来资本盛宴,也注定埋下诸多隐患。继去年12月美联储上调联邦利率0.25个百分点至0.25%-0.5%之间,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后,至今还未再次行动,因此再次加息也至关重要,将标志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基本确立并正式进入加息周期。而这对全球市场,无疑会是一场震动。
  那么,美联储迟迟不加息,它究竟在等什么?
  我们知道,美联储调节利息其实不同于我国央行,我国的加息或降息主要指的是对市场基准利率的升降,针对的是商业银行一年期的存/贷款基本利率。美国则不同,美国市场上的存/贷款利率基本上是由市场自动调节产生的,而美联储调节的其实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美国银行的同业拆借利率,这个同业拆借利率针对的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美联储中存放的超额准备金。
  而所有问题的关键其实也就出在了美联储对商业银行存放超额准备金上。
  在此前进行的三次QE政策中,美联储把市场上的大量垃圾买到自己手中,让证券持有者手中那些原本不值钱的债券瞬间变成了活跃的资本,这些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实现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但在整个刺激经济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印美元会带来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
  美联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2008年10月,美联储通过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超级存款准备金制度,彻底切断了美元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正常来讲,美联储印的钞票越多,全球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量就会越多,尽管美元的输出减轻了国内通胀压力,但为了挽救经济,几轮大规模QE下来,美元往外输出的速度根本应付不了美联储印美钞的速度,那怎么办呢?
  美联储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以往商业银行是需要向美联储存放一定准备金的,这部分准备可以产生一部分利息,而超额的准备金美联储是不给商业银行一分钱的,这就使得超出额度的大部分美钞都流入了国内市场,从而带来了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大增从而有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于是美联储推出新政策:表示愿意为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
  这样一来不得了了,大批商业银行将他们从各个渠道获得的低息资金一股脑都存到了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账户当中,然后“躺着”就能赚取利息。举例来说,目前美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足0.1%,而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25%,巨大的利差吸引了巨额的资本“沉睡”在了美联储的账户上。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截至2014年9月,美联储超额准备金超过了2.7万亿美元,规模已经超过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一半之多,而这个数值在2008年10月之前,仅有20亿美元,短短七年时间增长了一千多倍!
  而美联储就像一个“冤大头”,为美国市场上的巨额资金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供应。但这种情况也是不能持续的,因为美联储并不能无限制地透支自己,趴在身上的资本原来越多不尽快甩掉也会让自己崩溃。而且美联储短期忍受痛苦的目的终究也是为了美国经济能够尽快复苏,然后让这些嗜血资金回到美国市场中去,进而为美联储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这些资金回到美国市场去为美联储赚钱呢?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最快捷的办法自然就是缩小美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之间的利差,就是加息。所以说,美联储这两年一直嚷嚷着加息,其实这才是背后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关键的是,之所以“只听雷声不见下雨”,让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萦绕全球资本市场,其实也是美联储的高明所在:大力渲染美联储加息预期,让处在世界各地的美元加速逃离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而一旦美元从新兴市场国家大举逃离,带来的就是资本实力不强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迅速崩塌,资本价格迅速下降,到时候就会发现市场上满是便宜货。这时候美联储再一声令下,宣布加息(提高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就会直接唤醒沉睡在美联储身上的嗜血资本,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这些嗜血资本不会进入国内市场,而是会率先涌入新兴市场国家收敛便宜货,从而完成一次完美的资本侵略!
  目前美联储依然没有宣布加息,好像依然在等待着什么。唯一的理由就是:从新兴市场国家逃离的美元还不够多,还不足以引发新兴市场国家足够的经济危机,他们的资产价格还不够便宜!提前唤醒沉睡的资本只会加剧美国经济的通胀,对美国经济不利。
  因此,张津镭认为美联储迟迟不加息其实就是在等待海外资本市场的崩溃,而处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美元,正憧憬于中国“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诱人前景之中无意逃离,中国本身又在“反腐”和“改革”的巨大预期下保证了国内经济足够的吸引力,资本外逃迹象并没有出现如美国出现的那般严重。于是美国的资本大鳄们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大举唱空中国股市、全面搅局南海、甚至不惜挑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无论如何,他们是希望让“一带一路”受阻,这样才能让逐利的美元们加速回到国内,然后释放趴在超额存款准备金上的巨额资本!
  中国有巨大的储备作为防火墙,但外资真出现大规模抽离,还是可怕的。过早地捅破资本泡沫虽然能让经济回到真实常态,却也会因此面临国内资产价格的暴跌,并且很难能幸免于被嗜血的资本侵袭,这绝对是不能发生的事情。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目前欧洲和日本都在大举QE维持本国经济的吸引力,但这都只是在饮鸠止渴,经济危机是早晚的事儿。只要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努力撑过这个阶段,背负沉重包袱的美联储和嗜血的资本就会将目标转向日本和欧洲市场,新兴市场国家也唯有此才能免于遭受资本的血洗。
  看来,美联储大举加息之时,也就是全面唤醒嗜血资本之时,一轮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或许就此展开!
  总体上,尽管市场不希望资本盛宴结束,但以泡沫换泡沫的发展路径不可取,加息是必然趋势,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对债市而言,美联储加息概率再增造成的全球流动性收紧无疑将使我国资本外流和汇率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更难放松。且美联储的加息动作已越来越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从最近一次美国良好的非农数据带来几乎所有主要股指的上涨和债券收益率的上涨的表现也可看出,而在目前加息脚步越来越近的情况下,公众号张津镭8建议投资者还须密切关注美联储在加息时点选择上的动态,谨慎防范风险。
  加息问题永远是美联储手上的秘密“金融核武器”。
  我们了解了――套利者的世界,那美联储还能有什么秘密呢!
  而中国是开开心心,生活在美国编辑的经济教科书中。所以,中国看一切都是“阴谋论”。
  美联储没有欺骗,美国该怎么办呢!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经济走势跟踪(1747期)美联储加息,各国央行为何如此反应?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社科院经济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导 读
  ie_cass
  美联储今年第二次,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是否还会继续按步骤加息,由于通胀数据疲软,尤其是最近的下跌,使得下一次的加息,有了一定的疑问;另一个就是全球各主要央行的反应,目前来看,各央行包括中国都未跟随美联储步伐,其中各有缘由,金融危机虽然渐行渐远,但各国面临的问题多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对于美联储的加息动作,各国央行也许觉得做一回吃瓜群众更合适。
  经济热点分析
  美联储加息,各国央行为此反应?
  美国还会继续按步骤加息吗?
  日,美联储(Fed)公布加息决议,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0.75%-1.0%上调至1.0%-1.25%,同时将贴现利率上调25个基点,从1.50%上调至1.75%。此次是美国当前加息周期的第四次加息,2017年的第二次加息。
  美联储的加息动作历来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未来的联储政策走向更是牵动人心,虽然美联储已经启动官员们所称的缓慢但稳定的升息进程,但最近公布的疲软通胀数据令人对进一步升息的合理性产生疑问。通胀率已经好几年没有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据路透报道,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布拉德6月23日表示,美联储应当暂缓进一步升息,直到确定通胀率确实向联储的2%目标水平回升。这番讲话突显了美联储对于如何看待最近通胀率下滑方面的纠结。
  布拉德称,经济增长率仍陷在2%,而且政府的经济方案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提高经济增速。即便这些政策方案在国会通过,并且有拉高经济增速的潜力,但要产生效果也要到2019年了。布拉德提醒,特朗普总统的经济政策要显现效果还有待时日,他说,“大家都在谈论税改、谈论放宽管制,这些是好事,最早产生明显效果的时间是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路透表示,这对于特朗普要把经济增速提高到3%的承诺是一记打击,并且可能使美联储根据2%的增速设定政策。在这种状况下,预计美联储在12月之前不会再次升息;同时,将启动减持资产的进程的政策转变可能推动期限较长的利率上涨。布拉德称,这个进程“很有可能”在美联储9月会议上启动。
  另外,据路透调查显示,美国公债收益率未来一年料将攀升,但过去三个月来固定收益分析师对前景的看法并未改变太多,透露出对于全球通胀上升的乐观看法最多只能算是持稳。在6月19-22日的最新路透调查中,超过60位债券交易商及研究机构的分析师受访,调查结果预测,未来一年美债收益率升势最多只会符合美联储目前计划的升息路径。自上次调查后,美联储已于6月再度升息一次。但随着通胀预期走低,市场对于最快9月再度升息的预期已经下滑。
  美国公债收益率曲线已趋平,并未出现在通胀上升时收益率曲线陡化的正常现象。在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若收益率曲线趋平,通常被金融市场视为预示后续可能遭遇问题。
  尽管调查预测两年期/10年期公债利差较三个月前的水平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五年期/30年期公债利差处于近10年也即当年金融危机加速以来的最窄水平。而且经济数据持续不及分析师预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鲜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将能够超越2%左右稳步趋势增长的迹象。
  另外许多分析师都下调了对于特朗普政府大规模减税能在国会获批的预期,而对于美联储加息之路应考虑停一下的呼声也愈发响亮。问卷调查显示,人们认为,风险并不是通胀预期已经飞涨、美联储需要采取行动,而是美联储(在政策行动方面)将被迫更加渐进。
  最新路透调查中值为,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一年后料在2.90%。分析师对一年后美债收益率的估计,与2014年12月时的预估类似,当时美联储刚刚开始要缩减量化宽松计划。
  另外,10年期美债与可比德债之间的收益率差在预估期间料大致持稳于210个基点左右。这反映出全球最大两家央行的政策路径依然分化:一家收紧政策而另一家每月购买大量债券,并且暗示短期内两者都不会改变。
  美联储调息机制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讲,美联储的加息降息的重要性应该不言而喻。由于美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货币地位,微小的加息或降息幅度,就有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那么,美联储所调节的究竟是什么利率?又是如何调节这些利率的呢?长江欧阳辉和香港大学孟茹静在给FT中文网撰写的文章中,介绍了美联储的调息机制,以及其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美联储的调息机制
  美联储通过它的重要下属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来调节利率、影响货币发行。该委员会每年在华盛顿特区召开八次例行会议,讨论重要决定并投票, 其会议日程安排表每年都会向公众公开。必要时,FOMC也可以召开特别会议。为了使整体经济按预期平稳运行,FOMC会对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Fed Funds Rate)设定目标区间,这一目标称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US Fed Funds Target Rate)。我们通常所说的美联储加息、降息,指的就是美联储调节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是指同业拆借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即一家存托机构(多数是银行)利用手上的资金向另一家存托机构借出隔夜贷款的利率,代表的是短期市场利率标准。美联储会要求各大银行保持一定的联邦(Federal Reserve Requirement),不允许银行把所有的储蓄都贷款出去,这样就保证了银行每天可以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应对储户提款的需求。如果银行持有的不足,就会通过向别的银行拆借或向美联储贷款来满足联邦准备金需求。美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当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偏离FOMC设定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美联储会透过公开市场操作,确保利率维持在此区间内。而要观察FOMC未来利率政策的调整方向,最好的指标便是FOMC会议后所发表的《政策声明》(Policy Statement)。通常,FOMC会根据通膨率及利率偏离的波动变化情况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进行调节。
  依美国规定,每家银行都可以设定自己的拆借利率。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并非美联储直接设定,而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那么,美联储要如何达到设定的利率目标呢?美联储有几种常用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开市场操作,其他的工具包括贴现率(Discount Rate)、超额准备金利率(Interest Rate on Excess Reserves)、隔夜逆回购利率(Reverse Repo Rate)。
  公开市场操作,指美联储向成员银行买入或卖出证券资产(通常是国债),进而增加或减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如果美联储想降低联邦基金利率,那么它就会在公开市场上向成员银行买入国债,卖出了国债的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增加。因为此时银行的准备金超出了联邦准备金率的要求,它会通过尽可能降低自己的拆借利率,把多出来的准备金贷给其他银行来赚取利息,直到没有多余的准备金为止。随着拆借市场上的供给增加,联邦基金利率就会降低。反过来,如果美联储想增加联邦基金利率,它会向成员银行卖出国债,银行买入国债后准备金相应减少。为了满足联邦准金率要求,银行将会借助于隔夜拆借贷款。如果有足够的银行有借款需求,联邦基金利率就会被自然推高。
  例如,美联储纽约银行有一个专门负责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柜台。整整两层楼的交易员和分析师在全天候监视联邦基金利率的波动状况。每个早晨开市的前半个小时,他们就会通过调节银行的证券储备和准备金来保证联邦基金利率在目标范围内。
  其次,美联储通过设定贴现率来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上限。贴现率是美联储贷款给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时所收取的利率,按此利率,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其它债券、票据等贴现给美联储来获取贷款。美联储通常将贴现率设定至高于联邦基金利率,从而鼓励银行间互相借贷而非向美联储借贷。同时,这也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了一个上限――如果能以更低的利率向美联储直接贷款,就没有银行会有动力在银行间市场上拆借了。
  不过,当所有银行都有较为充足的准备金时,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率的使用效果可能会减弱。此时,美联储还可以通过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隔夜逆回购利率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美联储对其他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计付利息所执行的利率。根据《2006年金融服务监管救济法》(The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y Relief Act of 2006)的规定,美联储需要向法定准备金及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该条规定原定在日生效,然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又将这条规定提早至日生效。显然,既然能以超额准备金率将富余准备金放在美联储,银行就没有动力以比之更低的利率向其他银行借出资金。因此,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了一个下限。
  隔夜逆回购利率是美联储在最近几年才推出的货币工具。美联储会在向其成员银行贷款时提供这一利率,并使用美联储持有的国债作为抵押。这并不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贷款,因为无论是成员银行的资金还是抵押的国债都不会实际转手,但是美联储确实会以该利率向成员银行支付利息。类似的,既然能以隔夜逆回购利率将富余准备金贷给美联储,银行就没有动力以比之更低的利率向其他银行借出资金。所以,隔夜逆回购利率亦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了一个下限。
  美联储调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链条
  在联邦基金利率变化之后,银行体系的整体利率也会随之变动,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面面。各大银行通常以联邦基金利率来制定短期利率,例如给最重要或最优信用客户贷款所使用的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在美国,最优惠利率比联邦基金利率高出约3%。又例如,最常被使用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也会受联邦基金利率变化的影响。其他受影响的利率包括存款、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等。
  另一方面,美联储会通过调节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来引导美国的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紧缩货币政策。逻辑是这样的: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意味着银行的资金成本随之上升,这时银行会以更高的利率贷款给企业和个人。由于贷款成本上升,这时企业和家庭的贷款意愿就会下降,从而降低企业的商业投资和家庭的消费及投资,从而导致经济放缓。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按揭利率会随着市场整体利率水平而上升,因此购房者只能承担较小的贷款,从而导致业发展的放缓。如果这时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的话,家庭会觉得自己的资产和财富减少了,自己没有以前富有了,因此他们就会降低消费和投资,这会导致经济进一步放缓。当联储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时,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最后,联邦基金利率的增加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通常来讲可能是一个负面信号,因为投资者要求的资产回报率上升,导致在预期产生的现金流不变的情况下,证券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因此,美联储通过调节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就有可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通常所说的美联储加息、降息,指的是美联储调节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美联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亦可以通过调节贴现率、超额准备金利率、隔夜逆回购利率来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收到信号后,由于金融体系内部层层相扣,各级利率开始朝着美联储设定的方向发生变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借此对整个实体经济发挥作用。
  美联储通胀目标该不该调整?
  在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美联储(Fed)正走在其他重要的西方央行前面。目前人们关心:美联储继续收紧银根是否明智、以及美联储是否应改变其通胀目标。《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 沃尔夫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为什么美联储不应急于收紧货币政策?即使经过最近这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也仅为1.25%。此外,失业率已降至温和水平。即便以广义失业率来衡量也是如此,广义失业率将“准失业”(marginally attached)和“兼职”劳动者包括在内。
  还有一个反对紧缩的有力理由依然存在:通胀持续处于低位。此外,正如在6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的,通胀已有“约5年”低于美联储的目标。有理由质疑,一家在一直无法实现通胀目标的同时收紧货币政策的央行,是否真的重视其通胀目标。
  2%是否一个上限、而非对称盯住的目标?对欧洲央行(ECB)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上限。欧洲央行设定的目标是“中期内低于但接近2%”。
  停止进一步收紧银根的理由之一是要证明,美联储让通胀超过2%的意愿,与让其继续低于2%的意愿是相当的。另一个理由是数据并未显示出经济过热。自2008年末美联储果断采取行动应对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以来,许多人一直担心通胀飙升。美联储一直没怎么理会他们,而且应该继续不予理睬。
  在解释为何对6月这次加息决定持异议时,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尼尔? 卡什卡利强调,风险是非对称的。如果美联储过早、过于强力地收紧银根,美国经济可能毫无必要地陷入疲软。如果人们重视滞后(经济衰退的永久性长期影响)的概念,这些损失可能成为永久性的。如果美联储过晚、过于无力地收紧银根,通胀将暂时超出目标。前一种错误要严重得多。
  此外,当预期与目标稳定挂钩时,失业率下降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奥利维耶? 布朗夏尔指出,今天的关系更像上世纪60年代,而非70年代通胀暴涨的情况。历史上的一例可能会有所帮助。1960年至1970年间,西德的失业率长时间低于1%。但通胀并未随之上涨。只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通胀时期,西德的通胀才不断上升。
  美联储收紧银根的劲头太足。但美联储也应该抬高通胀目标吗?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讨论是否要抬高这个目标看起来更像是偏离正题。尽管如此,一些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要抬高这一目标。主要理由是,在下一次衰退中可能需要绝对值很高的负短期实际利率,因为均衡的实际利率如此之低。在通胀处于2%时,名义短期利率的“零下限”限制了实际利率需要的灵活下调空间。
  但零下限其实并不存在。即便负利率达到几个百分点,人们也不会为了避免负利率而改用现金,特别是如果这样的负利率预计不会持久。使用现金非常不方便。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收费制度来限制人们将银行存款转为现金的能力。一旦了解到这一点,绝对值很高的负名义利率将成为可能。实际上,“零下限”是子虚乌有的。
  为确立2%的目标已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最近这场危机中,此举让通胀预期维持在高位,因此让实际利率维持在低位。无论未来的通胀目标定为多少,改变目标肯定会打破通胀预期与通胀目标的稳定挂钩,千万不要未经深思熟虑就改变目标。
  中国会跟随美联储提高利率水平吗?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刚认为,(,)业正在推行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打击银行体系中的不正之风,加上央行通过宏观审慎监管(MPA)逼使去杠杆,已经显著提高了中国在岸利率。
  截至5月底,银行间七天回购利率增至3.44%,仅略低率走廊上限的七天常备便利利率(3.45%)。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的3年,5年和1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飙升99个,89个和65个基点,3至5年期国债在4月27日习近平主席的金融稳定与安全讲话后,涨幅超过25个基点。A级企业债券收益率也一路高走,一年和三年期收益率分别升至9.7%和10.3%,超过了去年12月债券市场动荡期的收益率水平。同时,货币市场高利率已经开始传递到银行贷款利率。今年一季度银行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上涨26个基点至5.53%。随着CPI通胀率的下降,中国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从2016年年底的3.1%上升到5月份的4%以上。
  中国的利率是否高到企业难以承受,从而导致实体经济活动减缓,GDP增长率无法达到6.5%的最低目标呢?这是货币当局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央行看什么利率标准?
  先从与外部货币状况相关以及央行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标准开始,这也就在岸和海外的利率差异。以SHIBOR和LIBOR之间的利率差异作为衡量标准,利差从去年10月的约2%进一步扩大至近一个月的3.5%以上。此外,中国10年期国债和美国10年期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也从去年10月的90个基点上升至5月底的143个基点左右。
  在很大程度上,央行跟随美联储去年12月和2017年3月的基准利率上调,提高了在公开市场运作中的政策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助长了在岸货币市场利率的快速上涨。
  目前的利差足以留住在岸资本,并可能吸引新的资本流入。原因有二:其一是当局严格的资本管制。另外,央行继续鼓励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虽然这一政策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债券收益率上涨至少让境外投资者重新考虑投资组合的分配决策。最近公布的“债券通”将进一步促进境外投资者参与到中国债券市场中来。考虑到中美百日贸易计划的早期承诺――许诺放宽美资银行在中国电子支付系统,企业债券评级,债券承销和结算业务的市场准入,当局看来更倾向于鼓励外资参与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
  其次,尽管美联储今年有两次加息机会(6月已有一次),美元已经走弱,DXY美元指数从去年12月的103跌到最近一个月的97点左右。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升值预期初现。再加上外汇储备稳步增长,人民币贬值压力开始缓解,2017年年底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市场预测从去年12月预期的大幅度贬值到7.13,上升到至2017年6月份的7左右。
  再来看看央行可能考虑的一些国内基准利率因素。首先,虽然名义利率仍然低于2014年11月――此轮货币宽松政策前的水平,但最近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和风险溢价上升导致了较高的借贷利率。央行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经常强调的银行体系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在第一季度上升至5.53%,在过去4、5月可能进一步上升,估计第二季度这一数值可能会上升至5.79%。
  由于CPI通胀降到在货币政策宽松开始之前(2014年11月)的水平,用CPI计算的实际利率在4月份上升至4.54%,5月份达到4.23%,而2013年同期为4.4%。
  随着融资成本的上升,私营企业的利润率在4月份下降至5.74%,逐渐趋向名义加权平均贷款利率(第一季度为5.53%,第二季度估算为5.79%)。如果将私营企业的利润率与名义/实际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作为标准,央行可以容忍的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很小。
  第二,分配效应表明,高利率可能已经让某些中小企业深受其害。虽然央行保持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不变(4.35%),但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比基准贷款利率的比例已从去年12月的53.8%上升至58.6%在今年3月份,这个比例在第二季度可能进一步增加。新闻报告显示,商品交易以及分销商近期均受到银监会监管紧缩政策和央行MPA考核的挤压。
  第三,花旗的中国货币政策指数显示出货币政策状况较为紧张。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表明,实际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可能导致工业增加值(IP)下降1.48个百分点。预测实际贷款利率在第二季度上升0.26个基点,这可能拖累工业增加值0.38个百分点。
  鉴于第二产业在2017年第一季度仍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39%,实际GDP增长率在第二季度可能下降0.15个百分点。注意,因为第三产业也将因实际融资成本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这一估计值可能会大大低估对GDP增长率的实际影响;如果央行不对监管升级和利率上升采取任何措施,中国的GDP增长在今年余下时间可能会下降0.3个百分点。
  峰值利率触及中国经济底线?
  展望未来,高层领导确定的政策优先事项(增长和就业目标)表明,当局将不再容忍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涨,特别是美联储继6月后,将在9月份上调政策利率。预期的缩表加上较高的利率,可能会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率。
  从分析中得出三个结论。首先,预期中国央行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防止中国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涨。事实上,银监会和央行的监管升级明显影响了流动性状况。超额准备金率作为商业银行在央行自愿留存准备金的指标,自去年四季度的2.4%大幅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1.3%,为2011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
  第二,虽然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注入流动性以降低目前的货币市场利率,在公开市场操作不足以防范境内货币市场利率上涨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央行开展暂时或者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尤其是当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
  由于商业银行从央行的净借款规模由两年前的三万亿人民币上调至8.8万亿人民币,商业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息成本也大幅上涨,而这些成本将继续传递到银行贷款利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家庭借款成本。
  如果央行想抑制货币市场利率向银行借贷利率的传导,我们认为类似于今年一月份的暂时性降准或者向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定向降准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降准只是为了抵消MPA考核和监管升级的并发症。如果它们是有针对性的和暂时性的,那么它不应该被解释为一个货币政策宽松。这只是央行今年灵活实施“审慎和中性”货币政策的一部分。
  第三,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几率降低,这是因为在岸利率上升过快会增加经济增长率方面的担忧。资本管制的加强和稳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强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可以把货币政策重点放在国内,而不是外部因素如资本流动方向。此外,在岸利率已经在监管升级,MPA考核,以及SLF和MLF利率上升的情况上飞涨。最后,CPI通胀率仍然疲软,PPI通胀率已经开始快速下滑,间接拉高实际利率从而影响私营部门的投资决策。
  总而言之,目前的在岸利率,已上升至足以导致中国银监会和央行重新考虑其监管政策、MPA考核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强度。容忍在岸利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似乎是有限的。往前看,预计公开市场操作会加强,甚至引导在岸利率下降。如果公开市场操作不能缓解在岸利率上涨,不能排除对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定向降准。最后,考虑到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而提高SLF和MLF利率的机率在降低。
  中国为什么不需跟随美联储?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援引多数分析师的观点指出,相对于美联储的升息,中国央行将按兵不动。认为,眼下中国需要保持利率稳定,没有必要跟随美联储。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和2015年六次下调一年期存款利率,使其从3%降至1.5%,但此后未再调整。与此同时,自2015年12月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从0.25%上调至1.25%。美联储3月加息后,中国10年期主权债券与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从2014年12月的150个基点降至不到80个基点,不过此后又有所扩大。
  除了中国资本管制行之有效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强劲以外,中国人民银行已证明,它可以通过短期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紧货币状况。
  美联储3月加息次日,中国人民银行将短期逆回购协议(reverse repos)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的贷款利率提高10个基点。
  中国央行当时在宣布这些行动的原因时,提到了较低的实际利率、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和美联储加息。经过多年通缩后在去年9月刚转为正值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显著上升,使企业更容易偿还债务本息。
  “近一段时间中国已能够使用其他工具,”余永定表示。他补充称,预期的美联储加息早已透露给市场。“此举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影响。”
  在中国央行官员看来,逆回购协议和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比预期更为有效,因为5年期和10年期中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在4月首次反转,而公司债券发行量在5月份跌至创纪录低位。上月公司债券净融资额为负2170亿元人民币,因为到期债券量远远多于新发行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官网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社科院经济所
(责任编辑:娄在霞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经济走势跟踪(1747期)美联储加息,各国央行为何如此反应?...》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