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俩女儿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过世后侄子发丧,房屋判给谁

  看到一个新闻,80多岁的老两口为把遗产给亲生女儿还是给亲侄子发生激烈争吵,老爷子要给亲侄子,老大妈要给自己的女儿。  我在想,假如让我来处理这问题,我也拿不准该给谁。  活着时是女儿亲,百年后侄子才是自家人。女儿活着也许会给你烧纸钱,女儿没了哪个外孙记得你,外孙会把你当祖先?可是侄子侄孙子就不同了,一直都会记得你是祖先之一。
楼主发言:10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那得看自个给家族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是走上仕途荫护子孙了,还是文雅内涵影响子孙,或是见义勇为为子孙做榜样,又或者爱护老小给子孙创造了一个友爱和谐恭敬的家族氛围,再不济赚老多钱给子孙可劲花了,否则百年后也好意思自称自己是祖先。  
  是我肯定是给女儿,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当然更心疼。什么过世后的事,谁记得你,扯远了,你就能保证侄子能比老两口后过世?又能保证侄子又是生儿子!真是可笑
  要么留给亲生女,要么捐给社会。除非侄子曾经有恩于我,会报恩,要不然神经病才会留给侄子。
  哈哈哈,还好我那个有女儿有侄子的老公没有种猪思维  
  后世记得如何不记得又如何?这些都是虚的。。
  不是吧,两代以后谁记得谁啊?!又不是名门望族,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你侄子以后生女儿呢?  
  @流离人生2601   你死了以后什么都和你无关了,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活着的时候女儿对你好是实实在在的,疯了才会给别人的孩子
  死了烧钱有什么用?  
  所以这种傻逼 才会流离
  在世时,谁对自己好给谁!一样好,均分!  
  这得有多奇葩的猪呀才有这奇葩的想法。  
  真是奇葩才问这种问题,以后生病需要人服侍的时候是女儿鸟你还是侄儿鸟你?
婆媳版好多帖子毁三观。
  一个人既要重视家庭,更要重视家族。女儿只是家庭利益,侄子代表家族利益。
  侄子怎么能和女儿比?楼主没吃药还是吃错了?
  我要是生个女儿,我也会对她好,送她上学,找好工作,一直到她嫁人为止。但是我不会对她寄予什么期望,包括养老。我不需要她的回报。  对她好,是因为我生了她,要把她抚养成人,尽这个责任。义务完成了,我也不欠你什么了。  爱护侄子,是因为我作为后代对祖先对家族尽一份责任。侄子代表的不仅是侄子,作为男人,他代表的是家族。女儿血缘和我更亲,但无奈她不能代表家族。
  若是我,给女儿  
  想起楼主关于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言论。和枪哥讲的“七手八脚,赤身裸体在世上狂奔”的笑话。  
  在农村没有儿子的老人确实是这样的.土地房产的都是给侄子.清明上坟时间过了看到没有人去烧香的坟.路人感叹万分呀这就是没有儿子的下场!
  在农村其实兄弟叔侄的情谊胜过对女儿的.诶!不在农村生活的人怎么说他们都是不懂的
  这问题还用问。  首先我妈只我一个女儿,当然给我,昨晚我妈妈打电话给我,还说她奋斗的一切都属于我。跟她侄子能有半毛钱关系?  我的财产,当然也只会给我的儿女,不会给外人。
  人都死了还考虑毛线?真是吃饱了撑了。人活一辈子开心就好,你死了以后有没有人给你上坟你能知道?不明白为什么要想这些!  
  武则天女皇都不留给亲侄子啊。
  楼主傻逼  
  你家一代一代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每年烧的纸只有那么一点,不够分啊,哈哈
  流离人生,天涯奇葩!  
  你是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吗?家大业大?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想法?就算是豪门中人,人家豪门注重的也是血统的纯正,而不是重男轻女,谢谢!  
  奇葩啊,等你侄儿来养你吧,到时候饿不死你,没听过有侄儿孝顺的,女儿才是自己的家人,奇葩啊  
    全生儿子以后。。。。
  楼猪好奇葩啊,一定要生儿子嘛,自己生好吗,或者大家都生儿子了,咱来个YY组合吧,X基因咱就不要了~~~~~O(∩_∩)O~谁愿意闺女啊,谁愿意吃亏啊~~~
  现在还有这种sb。生什么孩子结什么婚。把一身献给侄子去吧,车。祸害人  
  就象楼上说的,种猪思维。我外婆四女两儿,现在她瘫了,俩儿子把钱败光了,全四女儿管,我妈还被抱出去跟外姓了,伺候我外婆还尽心尽力。今生快乐今生乐,何必为了死后的事为难活着的人。
  老公要是有这样的想法,纯粹是找死呢!先弄死老公,然后再把财产给女儿。。。这才是人间正道。。。
  楼主这是哪个山沟里冒出来的啊,你们农村里人的想法都这么奇葩吗?  
  我就算捐出去也不会留给侄子!  
  侄子是什么?能吃嘛?  
  天涯的确是个毁三观的地方啊,我看过好几个类似的了,怎么自己的孩子还不如别人的孩子了?这点怎么也想不通。ps:我是正宗的农村人。
  这个话题的正解是,侄子原来是亲生的。有木有???  
  楼主,我告诉你身边一个真实案例,是女人这么做的,五十多岁的女人想把家产全部给娘家的侄子,老公不同意,想留个女儿(两个女儿),为此二人争吵多年最终离婚。身边真实事件  楼主,我告诉你身边一个真实案例,是女人这么做的,五十多岁的女人想把家产全部给娘家的侄子,老公不同意,想留个女儿(两个女儿),为此二人争吵多年最终离婚。身边真实事件  楼主,我告诉你身边一个真实案例,是女人这么做的,五十多岁的女人想把家产全部给娘家的侄子,老公不同意,想留个女儿(两个女儿),为此二人争吵多年最终离婚。身边真实事件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三国演义里面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什么中华民族无论国家强弱,无论怎么分裂,最后总能大一统?那是因为我们的强大凝聚力。而这种强大凝聚力从何而来?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什么文化基因?
  举个例子。  中国人很早就下南洋,闯海外。早期的华侨出国后总能抱成团,恪守中华道德风俗,不论多少年,不论多少代,始终以中国人自居,能保持语言风俗,对故土认同感超强。  而现在的中国人出国定居后,凝聚力很差,容易被异化,语言风俗忘得很快,何也?  民族利益高于家族利益,家族利益高于家庭利益,一个没有家族意识的利己主义者,必定更不会在乎民族利益。外敌当前之时,为一己之私做汉奸的必然越来越多。  家庭是个人,家族是团队。只有团队才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家(宗)族意识,同乡意识,正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的根基。  现代政治讲结党结盟,现代中国社会仍要讲家族。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家族本位”民族。  “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  随意摒弃家族意识,一旦遭遇危局,必将带来巨大不良社会后果,散沙式的后果。
  以为老外不讲家族吗?  豪门望族,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例如福特家族,例如布什家族,例如肯尼迪家族,例如甘地家族等等。  团队才能获取更多成功,成功之后无不更依赖团队。  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讲,没有家族意识的人,家庭消失得最快。
  家族维系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生儿子。  男人,是维系家族的根本。
  女人的价值,在于给另一个家族生儿子。  靠这个家族的男人体现价值。武则天也逃不出这个宿命。  例如宋氏三姐妹,她们的最大价值并不是靠宋氏家族,而是靠她们所嫁的三个男人。但其中两位因为没有生儿子,所以在家族后世没有她们的位置。
  麻烦婚前把你的思想跟你老婆说清楚,比如:一定要生儿子,沒儿子我会跟你离婚找别人生或沒离婚生女儿,我以后会把家里的共同财产给我侄儿不会留给女儿。  
  象这sb楼主一样的人不少,我妈楼下就租住着一户人家:四十多岁的两口子带着一个17.8岁的女儿和一个13.4岁的儿子,他们家的乡下房子最近要拆迁,最少会得到三套安置房,老婆要求把其中一套做女儿名下给女儿,老公不同意要全部给儿子,重点是:女儿是亲生的,儿子是抱养的。
在象楼主这样活在祖宗坟墓里的人,女儿不如侄子,甚至不如抱养姓着他家姓的流着别家血统基因的儿子。  
  中国古代的皇帝,生不出儿子皇位给侄子给弟弟也不可能传给女儿。这就是侄子比女儿重要的典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家产还不够大?  中国现代的富豪,假设他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有女儿没儿子,另一个儿子有儿子,那么绝大多数家产肯定都只会给那个有儿子的儿子,没儿子的儿子只能得小头。
  lz这样的白痴真是开了我的眼界
  傻逼楼主把我炸出来回复了,求别结婚,你要侄子就够了  
  不懂楼主家是什么样显赫的家族必须要牺牲小家成全家族?活着按道德要求女儿养老,死了按金钱要求侄儿祭祀。可见在楼主心里已经认定,不给钱侄儿连烧个纸的素质都没的。这是骂你家遗传家风不好呢,还是自信自己家必须保证有男孩呢?劝楼主不必纠结,早点去死早点享受祭祀,不然以后侄儿生了女孩,你资产白送了。  
  @流离人生2601   蠢货。
  那照你这个理论.你得到了你大伯的家产了?
  @流离人生2601
10:08:00  看到一个新闻,80多岁的老两口为把遗产给亲生女儿还是给亲侄子发生激烈争吵,老爷子要给亲侄子,老大妈要给自己的女儿。   我在想,假如让我来处理这问题,我也拿不准该给谁。   活着时是女儿亲,百年后侄子才是自家人。女儿活着也许会给你烧纸钱,女儿没了哪个外孙记得你,外孙会把你当祖先?可是侄子侄孙子就不同了,一直都会记得你是祖先之一。  —————————————————  侄子还有自己的父母呢,想多了吧  
  希望中国以后生不出女儿,都生儿子吧!儿子好!  
  我觉着吧,大家误会楼主了,楼主不是那个要把自己财产分给侄子的人,是想分只有女儿的兄弟或者叔伯的财产的人  
  @流离人生2601 15楼
14:01  一个人既要重视家庭,更要重视家族。女儿只是家庭利益,侄子代表家族利益。  ------------------------------  你是首富还是没落王朝等着你侄子复兴?  不过小门小户的平凡人,搞得自己像名门望族似的。  越是有你这种小市民思想的,你那所谓的家族破落的更快。
  我想知道你要给你的侄子,你老婆要给她的侄子,你们是不是就离婚一人一半财产给各自的侄子?  
  楼主的观点新鲜呀!你要给侄子咱们不拦着,又不是我的财产,你爱怎么的怎么的,但就要给自己闺女的你也没啥好说的,谁让你的境界这么高上大呢!  
  我也绝对给女儿,我死了也不稀罕谁记得我,说真的现在人有多少记得祖先名字啊,  
  死了再怎么拜应该也不会知道了吧……
  当然是亲生女儿了,楼主不正常  
  @流离人生2601 你白加痴。
  神经病,当然女儿亲,不过哟没亲侄子,即使有也是女儿亲  
  @流离人生2601   流离人生,看我ID。我是讨厌渣女的。可是我看了你的很多帖子,非常不赞同你。我不明白你这种思维是怎么来的,哪里来的???你是中国人么???你是外星人吧!!!!!!!怎么会重男轻女到了这种地步???
  居然还有这种问题出现,我又长见识了  
  我妈妈三个弟弟,舅舅们对我们还好,外公外婆对我们不错,妈妈说,这需要考虑什么,肯定救我,我是独生女,不管和谁,她都选择救我  
  居然这也是个问题?!居然还有人讨论?!
  基因来讲女儿是老两口的延续,侄子只是和一方有百分之几的相似。
  没事发毛线图啊,大晚上吓人
  楼主根本就是骗回复的  
  楼主,以后你侄子每年都会给你上坟的  
  傻瓜又被驴总踢了脑袋。别人的儿子得了你什么好处会一直记得你?你现在记得记个你当初的祖先?你每年会给几个祖先烧纸?  
  侄子很少见倒。人家有自己的爸妈。跟你有关系嘛  
  sb  
  这个标题就是伪命题  
  @流离人生2601 你这个说法就不赞同了,侄子当把你当祖先?笑死了。我外公只有两个女儿,我们这些外孙每次回家都会去烧纸,但是没见过我外公的侄子去烧过纸。我大爷爷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我堂伯父,我大伯光棍一个,也去世得早,每次我爸和我们去给我爷爷奶奶烧纸的时候才会顺便烧一点。像我大伯离得太远了,根本不会特意过去烧纸。外孙带得亲也是一样的。反正我们几个跟我外公外婆感情是很好的。
  楼主初中毕业不能再多  
  天涯到处是楼主这种脑残  
  楼主一定是农村人,至少出身农村!这么愚昧可笑,封建可悲!纯傻x一个  
  楼主说的表示理解。但是这些东西太深邃了,现在的人和环境也变了。那些东西回不来了。例如,你把家产给侄子,确实按以前传统他该给你上坟。可是现代人好多连自己爹妈的坟都不去上了,何况是叔叔。时代变了。人变了。  
  我去,都什么年代了,那你咋不说自己最好有本事生个儿子?没文化太可怕  
  老实说,如果你结婚前将这观点说给女方听,我估计你只能跟你乡下的母猪过下半世了  
  再跟你说一样,生男生女,是跟男人有关的,想想你应该怎么做吧,哈哈哈,笑死我了,这观点还是第一次听说  
  大家不去检讨只生一个的计生政策,倒说我在这胡言乱语。  鼓励大家没儿子的去生儿子,很错吗?  少生优生,害人一生。  少时不知丁重要,老来方悔没儿子。
  侄子再疼爱,还能和女儿比?别开玩笑了,女儿是宝贝好么?侄子作为男人不能帮助、保护表姐妹,还指望分表姐妹的钱?  穷养儿子富养女,就算是一儿一女,我都很难控制自己不要偏心女儿,做到平等就很不错啦…侄子那何止排在女儿后面,要排在我闺女、我儿子、我先生、我父母、我公婆、我兄弟姐妹的后面好么?实在富的人家,分几个东西去,做个念想也就罢了。  
  鼓励大家生儿子,会损害女性权益吗?  过去一直重男轻女,可是女人的地位还不是照样很高。你在夫的面前地位低,可你在子的面前地位无比之高啊。皇帝九五之尊,看见老妈,还不是三跪九磕,时不时的问安。  现在提倡重男轻女,女人的地位就高了?相反,你越老越像狗屎,不管是做婆婆还是岳母娘。  老来福才是真正有福,老来地位高才是真正地位高。
  如果侄子还不错 ,可以分,不能全给。毕竟我们自己女儿和儿子一样,就是不能传香火。  
  你啥家族?李嘉诚?霍英东?王健林?马云?记者采访你吗?有人理你吗?你家族有利益吗?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所以楼主现在依旧记得自己的祖先有哪些哪些?  
  果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流离人生2601
10:08:00  看到一个新闻,80多岁的老两口为把遗产给亲生女儿还是给亲侄子发生激烈争吵,老爷子要给亲侄子,老大妈要给自己的女儿。   我在想,假如让我来处理这问题,我也拿不准该给谁。   活着时是女儿亲,百年后侄子才是自家人。女儿活着也许会给你烧纸钱,女儿没了哪个外孙记得你,外孙会把你当祖先?可是侄子侄孙子就不同了,一直都会记得你是祖先之一。  —————————————————  奇葩理论  
  先要问清楚,楼主是什么显赫家族,有多少家产  
  楼主,人生如梦一场空哦,人死了还纠结是谁的祖先呀。遗产的话当然是给亲生的子女,子女如果不孝就捐给社会。如果为了做谁的祖先而捐给同姓的侄子,你能保证侄子会生儿子,他儿子就会生儿子?如果他侄子的儿子是同性恋咋办?那就没传下去,哈哈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为过世大伯的房产&儿子把亲生父亲告商法庭
&&&&来源:&&&&
原标题:为过世大伯的房产 儿子把亲生父亲告商法庭
插图 王金辉H120   为了过世的大伯名下的五间老房子,儿子将亲生父亲告上了法庭,认为父亲应该将五间房子交给自己。而其主张的依据则是村里的民俗习惯:为无子老人发丧的,可以继承老人的遗产。而他就是为老人发丧的抬棺人。   兄弟情深 过继儿子给兄长   在怀柔区汤河口镇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中,父母早逝的两兄弟孙至何、孙至玉相依为命,一直在村庄里共同生活。他们居住在父母留下的五间房子中,兄弟两人各住着两间半。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弟弟孙至玉与邻村的姑娘喜结连理,但是孙至何却迟未成家。但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弟弟结婚后,也没有和哥哥疏于来往,在饮食起居上对哥哥也多有照应。   这样一过又是十多年,弟弟一家已经有了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而哥哥却仍然孤单一人。   看着哥哥形单影只,孙至玉在和妻子商量后,将自己14岁的小儿子孙文过继给了哥哥,让哥哥老有所养。哥哥满怀感激,将孙文视为己出,兄弟两家关系也更加密切。兄弟俩互相帮扶着,生活也过得平淡幸福。   但由于孙至玉子女众多,原本院子里的五间房就显得拥挤起来。于是,孙至玉决定,在五间老房子西侧加盖四间新房给自家居住。   1982年,孙至玉的大儿子孙立娶妻;婚后,孙立小夫妻却没有新房住,于是分家:孙至玉将原来自己的两间半老房子给了大儿子,自己则跟妻子和其他子女搬进四间新房。   继子去世 侄子接替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孙至何的继子孙文因一场车祸丧生。孙至何深受打击,身体也每况愈下,自己无法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   弟弟孙至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把大儿子孙立叫到面前:“立啊,你看你大伯现在身体这么差,你又是咱们家唯一一个儿子了,这养老的事早晚也是你的,你就现在接管过来照顾你大伯吧。”   孙立爽快地应允了下来,承担起了照顾大伯的责任。   1993年,村里重新制作房产证。由于孙立和其大伯两人共有老房子的五间房产,而孙至何又归孙立赡养,按照农村养老敬老的风俗,这种情况下,这五间房产就全部登记到了孙至何名下。   由于老房子早已破旧,家里也陆续加盖了新房,孙立和妻子后来也搬离了老房子,住进了新房。   2005年,孙至何去世。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老人去世,需要自己的亲儿子磕头请轻重。所谓“请轻重”,就是在老人出殡时,披麻戴孝为老人抬棺。   按当地习俗,没有子女的老人去世,谁代为“请轻重”,谁就可以继承老人的遗产。   为大伯发丧 房产起纷争   由于孙立一直承担照顾大伯的任务,孙至玉便和大儿子说,让他为大伯操办丧事:“你代为磕头请轻重,把你大伯发送了,你大伯的房产就归你继承了。”   孙立自然应允,操办了大伯的丧事,披麻戴孝地为前来吊丧的亲朋磕头还礼,并请了轻重,发送了大伯。   大伯一去,五间老房子便全部空下了。孙立以为按照习俗,五间老房子已经归自己继承了,便也没有找父亲更改房产证的名字。   几年后,孙立与妻子周小芳离了婚,后又与一名延庆女子再婚,并搬去延庆生活,怀柔老家则很少回了。   直到去年,村里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孙立才又回到了村里,找父亲商量,想把五间老房子翻盖新房。但父亲却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   原来,在哥哥孙至何去世后,孙至玉便成为了财产唯一的继承人,而其名下的五间房产自然也归到了孙至玉名下。现在儿子回来讨要房产证,孙至玉却不承认五间房产应该属于儿子,并表示要将这五间房交给三女儿孙淑芬。   儿子告父 针锋相对气氛紧张   见和父亲没有沟通的希望,今年年初,孙立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确认大伯生前名下的财产及房产归自己所有。   前不久,法官来到了村里,在村委会大院布置好了巡回法庭,本案正式开庭。   孙立坐在原告席上,而对面坐着的便是他的老父亲孙至玉和三妹孙淑芬。而大院周围早已围满了前来旁听的村民。   “我当年一直照料大伯,准备后事的时候,棺材、衣服都备的齐齐的,丧事上磕头请轻重的也都是我。”孙立认为,按照村里的风俗,他理应继承大伯的房产。   三妹孙淑芬作为父亲的代理人,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见:“大伯在世的时候,咱爸一直全力照顾,大伯生病时候的费用也都是咱爸出的。”而且她表示,孙立跟大伯共同生活不到一年,并对大伯疏于照顾,“经常不给大伯做饭,后来大伯就自己单吃了”。   她认为,父亲才是五间老房子唯一的合法继承人,现在父母都健在,子女无权争夺家产。五间房子该归谁,就该由父亲说了算,“别人说啥都没用”。   父子双方各执一词,法庭上的气氛僵持而紧张。主审本案的李小伟法官并没有当庭判决,而是细细思量起案件的前因后果。   民俗过时? 父子两人终和解   “现在都是新时代了,发送老人就要继承家产,那是老传统了。”在庭审现场,前来旁听庭审的村民孙大爷表示,现在村里没有儿子发丧的老人很多,一般都是找侄子或者外甥来代为发送。但他们帮忙发送了老人,并不意味着就能继承老人的家产,也就是说,这个民俗其实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   这件纠纷,在村里引起了广泛议论,而父子两个也已经因为这五间房子反目。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小伟法官感到十分棘手,如果处理不当,肯定会让父子间的矛盾加剧。考虑到这些因素,李法官决定展开调解。   开庭后不久,李法官来到村里主持了第一次调解。“第一次的目的是想缓和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希望双方都能各让一步。”李法官说。   但孙至玉一直固执地强调五间老房子是自己和死去的哥哥的,与儿子孙立没有一点关系,并且坚决否认当初父子已经分家,也不承认自己曾对儿子说过“给你大伯请轻重了房产就归你”。   调解一时进入僵局,无论如何劝说,父子两人都不愿让步。   虽然第一次调解以失败告终,但李法官发现,老人看起来和儿子势不两立,但言语中多次提到,儿子再婚后常住延庆,很少回家。这让李法官决定,从亲情入手展开调解。   近日,李法官再次来到村中,主持了第二次调解,这次他首先找到了孙立。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作为老人唯一的儿子,孙立却没有经常回家探望父亲,未尽到赡养的义务。   “我自己的工作太忙,回家少,确实忽略了我爸的感受。”经法官提点,孙立的态度不再像之前那么生硬,并对父亲表示,尽量每个月都回家看望父亲。   这样的表态,让老人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最后老人终于同意了儿子在宅基地上修建新房的要求,但提出儿子要给家里12万元的钱款。   想到自己长年离家,直到新农村建设才回来主张利益,还将父亲告上了法庭,“真的挺不孝的”。最终,孙立与父亲调解后撤诉,父子两人终于和解。   法官说法   本案主审法官李小伟表示,风俗习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活生生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自发秩序。如果忽视了风俗习惯,裁判将成为无本之木。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法律理念相背离的、落后腐朽的习俗,应排除其适用;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内在品质的民俗习惯,则应尊重其效力。   本案中,给过世老人“请轻重”继承房产的民俗与《继承法》相违背,在当今时代不可完全适用。即使是在农村地区,也应倡导更加文明、与法律接轨的继承风俗,以避免纠纷。   刘苏雅
(案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过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