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umpt镂空铝单板ruilv支持多少个个小区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LTE工程师培训测试题(二)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LTE工程师培训测试题(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1|
上传日期: 06:37: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LTE工程师培训测试题(二)
官方公共微信杭州室分TD-LTE双模演进培训资料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杭州室分TD-LTE双模演进培训资料
|0|0|文档简介
通信技术师|
总评分4.1|
浏览量34620
&&杭州室分TD-LTE双模演进培训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LTE硬件督导考试试题
下载积分:1888
内容提示:LTE硬件督导考试试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0|
上传日期: 16:01: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8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LTE硬件督导考试试题
官方公共微信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747|回复: 1
经验17 分贝0 家园币197 在线时间:7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61662
军衔等级:
新兵, 积分 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时间:
LTE基本原理
一、移动网络演进及3GPP版本演进
LTE引入→3GPP R8→R9(LTE发展)→R10(LTE-Advance)[LTE+] {ITU定义4G下行1Gbps}
{×CS电路交换域}PS【分组交换域】(E-UTRAN(LTE)+ EPC(SPE)=EPS)【MME、SGW/PGW】
ITU(国际电信联盟)定要求3GPP,指导技术演进
二、LTE网络架构
eNodeB:RNC的大部分功能实现(eNodeB间x2接口,自动邻区-开→自动x2接口-开)
&&|s1-MME/s1-c接口
{MME:大面积宏观管理
&&|s1-U接口
【SGW-s5/s8口-PGW】{整合设备}
IMSI实际运用中用MCC标示,MME分配
PGW分配IP地址
终端类型定义:不同类型支持数率
LTE:1-5,可在信令中看
LTE-A:6-8
MIMO(多输入多输出)【多天线技术】
e.g.天线& && && && && &手机
& & 2T(发)2R(收)& &1T2R
& && && &&&DL 2×2
& && && &&&UL 1×2
RRC& &RRC S1-AP S1-AP
PDCP& &PDCP SCTP SCTP
RLC& &RLC IP IP
& && && && && & (逻辑信道)
MAC& &MAC 链路 链路
& && && && && & (传输信道)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 && && && && & (物理信道)
【ue】空口【eNodeB】s1口【MME】
MAC层:复用、调度(资源分配)、映射、HARQ(混合重传)
RLC层:Am、Um
PDCP层:加密、完整性
-跟踪得到的层-RRC层:高级管理
NAS→NAS链接,ue和mme间
AS→RRC链接,ue和eNodeB间
三、LTE无线接口概述
OFDM: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技术:OFDMA下行/SC-FDMA上行
OFDMA/SC-FDMA:每个用户占用时域/频域上不同资源
& && && && &&&单位:RB
& && && && && && &|时域:0.5ms一个时隙
& && && && && && &|频域:12个子载波,一个子载波=帧=15kHz
下行OFDMA:不同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用户,【2、3、5的倍数个RB分配给用户】
优:高频谱利用率;合理CP(循环前缀)【取决于小区半径,半径↑CP↑;普通CP&20km,扩展CP&20km】可有效克服多径干扰;支持频率维度的链路自适应调度(AMC),实时自检到深衰弱频点时,不用于调制用户数据;子载波宽度小,用户数据承载于多个载波,接收均衡;易MIMO
缺:时/频域同步要求高;多普勒频偏干扰高;高峰均比(11,-1-1……),功放要求高-大功放于基站可解决,手机解决不了
上行SC-FDMA:连续的子载波分给同一用户
LTE R9频段【只要配置下行,上行自动计算】
频点:100KHz=0.1M
中心频点f=1930+(N-Noffs-dl)*0.1
e.g.20M带宽,中心频点1940MHz,N=699
帧结构【时域】
FDD:20M=20M下行+20M上行=实际40M
TDD:+特殊子帧,20M=下行+上行
时长:10ms
时隙:0.5ms
子帧:1ms(LTE 调度周期,给1个或2个用户用)
+--------------------+
+--------------------+
1时隙内有7个符号
TDD帧配比:不同配比提供不同子帧的上下行。实际只用一种子帧配比(因:切换时基站间无法协商配比模式)
资源块(RB)和带宽(BW)
频域:12个子载波
& && &20M带宽可用18M,上下各1M保护带
& && &18MHz/15KHz=1200子载波
时域:0.5ms(7个符号)
RB=12个子载波×7个符号(0.5ms)=84RE,最小调度单位【配置不配带宽,配RB,带宽(MHz)*5=RB】
RE=1个子载波×1个符号,最小调制单位
调制:QPSK:2bit/RE
& && &16QAM:4bit/RE
& && &64QAM:6bit/RE
单位:CCE=36RE
TTI=子帧,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物理信道与信号
LTE信道分类
逻辑信道:信息类型
传输信道:信息传输方式
*物理信道:执行收发
PCCH BCCH CCCH DCCH DTCH& &|
|& &&&|& & ↘& &|& &↙& & |MAC层
PCH& &BCH& && &DL-SCH& && &|
|& &&&|& && && &|
PD-SCH PBCH& & PD-SCH
MIB(主信息块):含带宽、PHICH配置、SEN等→PBCH:在中心频带上传输,占据72个子载波
SIB(系统信息快):1-13→PDSCH
& && && && && && && && && &↑指示占用符号数
& && && && && && && && & PCFICH:有用2bit,转32bit→QPSK调制→16RE=4GER
PHICH:上行ACK/NACK响应
PDCCH:上行调度授权、下行调度、寻呼调度、上行功控信令
PRACH:UE捕获、上行时延预估、频偏预估
PUCCH:无上行数据
PUSCH:有上行数据
RS(下行参考信号):a、CRS;b、MSRS;c、UESRS
& && && && && && &RSRP(UE上):参考信号功率
& && && && && && &UE特定参考信号--TDD才用(波束赋型:调整主要信号波给范围内UE,即信号主要向UE发射,其他区域减弱)
CRS(频域移位):PCI定RS在频域位置
FDD4天线、TDD8天线:4+用5口传CR
同步信号:
a、主同步信号PSS(N2):用于符号、频率同步 |频域:62个子载波(实际占用73个,上面和下面没用)
b、从同步信号SSS(N1):用于 |时域:每个子帧1和11个时隙,5和6符号,前从后主
Physical Layer cell ID(PCI)=3*N1+N2(N1(0~167),N2(0,1,2)):物理层小区ID号
PCI决定RS信号在频域的位置,mod 3后
cell ID=eNodeB ID(20bit)+小区ID(8bit)
ECGI全球唯一小区ID=PLMN+cell ID
相邻小区:PCI模3后不能相同,即e.g.不能为9和6
RS(上行参考信号):a、DMRS;b、SRS
A、小区搜索
第一步:UE解调主同步信号实现符号同步,并获取小区组内ID;
第二步:UE解调从同步信号实现帧同步,并获取CP长度和小区组ID。
B、随机接入
UE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
E-UTRAN对随机接入的响应
UE& && && && && && && & eNodeB
|& & preamble(请求)& &&&|
|-----------------------→|
|随机接入响应(含RA-RNTI)|
|←-----------------------|
& && && && &·
& && && && &·
& && && && &·
6、关键技术
A、MIMO: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采用多根天线
|SU-MIMO(用的多):预编码之后,两个数据流进行了混合,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以不同的功率和相位进行发射,可以用于上行或下行
|MU-MIMO:2个数据流来源于不同的UE,用于上行
|Co-MIMO:本质是两个发射机的末端连起来了,用于下行
下行(DL 2x2 MIMO、DL 4x2 MIMO)
阵列增益:MIMO系统利用各天线上信号的相关性和噪声的非相关性,提高合并后信号的平均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干噪比)而获得的性能增益。
分集增益:MIMO系统对抗信道衰落对性能的影响,利用各天线上信号深衰落的不相关性,减小合并后信号的衰落幅度(即信噪比的方差)而获得的性能增益。
空间复用增益:在相同带宽,相同总发射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空间信道的维数(即增加天线数目)获得的吞吐量增益。理论200%,实际170-180%。
干扰抑制增益:通过利用IRC(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或其他多天线干扰抵消算法,为系统带来的干扰场景下的增益。
B、调度与自适应
小区干扰:LTE系统中,系统中各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发送和接收,小区边缘干扰尤为严重。
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内部中心区域的复用因子为1、小区边缘复用因子为3。
①脚本②Excel表(Sumary数据表)→导入到CME→导出开站列表→DHCP下IP(Router开DHCP Relay)包括ESN(识别包是否是自己的)→M2000向eNodeB加载软件和数据配置(license)→测试(电调天线配置测试)
eNodeB& && && && && && && && && &DHCP
|& && &DHCP discover(广播)& && &|
|-------------------------------→|
|& && & DHCP offer(ESN)& && && &|
|←-------------------------------|
|& && && &DHCP Request& && && && &|
|-------------------------------→|
|DHCP Response(操作维护相关信息)|
|←-------------------------------|
自规划:在容量扩展、业务检测或优化结果等触发下,动态地重新进行网络规划并执行。
自配置:通过自动连接和自动配置,新基站可以自动整合到网络中,自动建立与核心网之间(S1接口)和与相邻基站之间(X2接口)的连接以及自动配置。
自优化:在UE和eNodeB测量的协助下,在本地eNodeB层面上和/或网络管理层面上自动调整优化网络。
自治愈:实现自动检测、定位和去除故障。
-ANR自动邻区关系:ECGI全球唯一扇区标识
& && &基站向下请求终端接收信号强度,终端反馈可能邻区ECGI,基站自加载。
-MRO移动健壮性优化
:基于切换历史的统计信息优先切换参数,减少移动性问题
-MLB移动负荷均衡:通过X2接***互小区负荷信息,降低拥塞小区负荷.,优化小区重选/切换参数
-CODC小区失效检测与补偿:将失效小区接入状态置为“禁止接入”,以防止失效小区下的新用户接入、禁止邻区向本小区切入操作、触发本小区在线用户切入到邻区等
四、LTE主要业务流程概述
1、附着流程
UE to eNodeB:RB承载;eNodeB to MME:S1承载;UE to MME:E-ARB承载
A、RRC连接建立1+S1连接建立1&&|SRB0
B、NSA层鉴权加密& && && && & |SRB0
C、AS层鉴权加密1& && && && & |SRB1
D、UE能力请求及反馈1& && && &|SRB1
E、默认承载建立1& && && && & |SRB2
建立SRB0:建SRB1和SRB2;SRB1:传送RRC连接信令及NAS信令(SRB2建立前的信令);SRB2:NAS信令
DRB:1个默认承载+7个专有
-信令无线承载SRB
-业务无线承载DRB
2、专用承载流程
3、寻呼流程
LTE网络覆盖区将被分为许多个跟踪区(Tracking Area, TA):
TAI=MCC+MNC+TAC
MNC:联通01电信02移动03
4、TAU流程
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 , TAU):当UE由一个TA List移动到另一个TA list时,必须在新的TA上重新进行位置登记以通知网络来更改它所存储的移动台的位置信息
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RRC建立原因值采用: Mo-Signaling;TAU更新。成功后释放连接
5、切换流程
Intra-RAT (系统内切换)
eNodeB内小区间切换;
通过X2接口的eNodeB间小区间切换(MME 不改变);
通过S1接口的eNodeB间小区间切换(MME/SGW 可能改变)。
如果没有配置X2链路,eNodeB间的切换走S1口切换。
注意:如果同时配置了X2和S1链路,eNodeB间的切换优先走X2切换
Inter-RAT(系统间切换)
WCDMA的切换;GSM/EDEG切换;CDMA2000切换。
S1连接同时存在两个基站上,UE不会从两个基站上同时接收数据(无软切换),直接硬切换
*************************************************************
一、系统概述
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EPC(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演进的包核心网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
& && && && && && && &S1-C to MME
eNodeB X2 to eNodeB&
& && && && && && && &S1-U to SGW
BTS3900[A室内]室外 L加大=BBU+RFU
DBS3900(分布式基站:安装灵活)=BBU+RRU[移动多用]
微基站(100mW):PICQ
E ()【室内】
F 1880【改造站点:TDS-TPS+TDL】
D 【新建场景】
3块LBBP,18个小区
=扇区×载波
& && && && && && && && &&&射频端口& && && && &RRU类型& && && && && && &功率
3151e-fae(支持fae频段)尾数12:2射频 【MRRU】能被TD-S和TD-L同时使用
3233(支持D频段)& && & 尾数83:8射频 【LRRU】
|BBU(基带单元) |
|& &&&|& &|
|& &&&|CPIR国标接口 |
|& &&&|& && && && && &&&|BTS/DBS& && &
|RRU/RFU(射频单元):
灵活安装,可远程放置,制式:CDMA/WCDMA/LTE or GSM/UMTS//LTE
二、系统结构
1、基带单元(BBU3900)
LMPT【早期商用】(现用UMPT:支持2G3G4G):LTE主控及传输单元(LMPT)是BBU3900的主要控制和 传输单元,它管理整个eNodeB的OM和信令处理,并为BBU3900提供时钟信号。.
LBBP:LTE基带处理单元(LBBP)处理基带信号和CPRI信号。(硬件一样,不同制式改软件就行)
FAN:风扇模块控制风速,并监控模块温度,帮助BBU3900各单板及模块散热。
UPEU:通用供电和环境接口单元(UPEU)是BBU3900的电源模块。它可以把直流+24 V或-48 V电压转换成BBU3900各单板模块需要的电压,并提供外部监控信号及8路干节点信号传输的端口。
PS:限制:LBBP插0-5槽,优先2(TDD)、3(FDD)槽位,只有2、3槽位LBBP才有汇聚功能(背板汇聚了0145 to RRU);
& && && & LMPT/UMPT插6、7
控制子系统:信令处理、操作维护(UMPT)
传输子系统:处理S1口传输(UMTP/UTRP通用传输处理板)
基带子系统:处理基带信号、调制、解调、编码等(LBBP)
电源与监控:环境监控、电源(UPEU、UMPT)
CPIR模块:BBU对接RRU(LBBP)
Clock模块:(UMPT) 联通GPS同步
①LMPT/UMPT(LTE/{3网合一}主控及传输单元)
最多2块单板,安装在7号(默认)或6号槽位
功能:SIG信令处理+OM操作维护+CLK时钟+TRS传输
FE1/GE1光口:对接IP RAN,一般用1.25G模块,可配8个IP,所有业务物理合并(双IP:to MME和to SGW)
FE0/GE0电口:对接IP RAN
CI光口:两个BBU互联接口,互相共享背板资源,LTE暂时没需要;2G/3G单板不够用时才会考虑
USB:取代Eth口,近端连接基站用【USB转RJ45母口,笔记本用网口对接;U盘近端下载维护,割接时临时转数据配置】
CLK:厂家时钟测试用,一般不用
GPS:对接DPS天线
UMPT单板上有2个拨码开关“SW1”和“SW2”, 每个拨码开关上都有四个拨码位
“SW1”用于E1/T1模式选择。
“SW2”用于E1/T1接收接地选择。
①.1 UTRP传输扩展板
LMPT/UMPT传输端口不够用时配备
LBBPc早期【接口最高6.144G;if 8T8R then 双接口对接RRU】;LBBPd(LBBP1、LBBP2{主用}、LBBP3)
支持小区带宽全部相同
& &3& &×&&10MHz&&, 4T4R
小区数& &小区带宽& &天线数
安装槽位的优先级按照3(FDD默认),1,2(TDD默认),0,4(优先D频段),5(优先D频段)递减【发货时安装位置】{3910没这个限制}
【2、3槽位背板有聚合功能:】
F频段:2&3&0&1&4&5
CPRI:接RRU,6个光模块接【8T8R要9.8G口】
HEI:两个BBU互联接口,互相共享背板资源
FAN,FANc(能力加强,基带板LBBP&2时选用)
④UPEU(通用供电及环境接口单元)1+1备份
TDS和TDL基带板数量之和大于2,则必须配置2块UPEUc单板
TDS和TDL基带板数量之和等于2,则保持原配置UPEU/UPEUc单板不变
a/c/d入-48V出+12V
b入+24V出+12V
EXT-ALM1:
EXT-ALM0:1开关,2烟感,(中国运营商有专用设备提供监控)
MON0:|外部风扇监控(RS485)e.g.bts3900FAN监控
④.1 UEIU环境监测扩展板
⑤USCU(通用星卡及时钟单元)一般用于补充UMPT功能
08年开始,中国北斗支持
RGPS:(北京电信)不允许装GPS天线地段,地下等,一般是60-100m(分路器一般2dB损耗),RGPS可延至300m+
TOD:级联时钟信号输入
2、拉远射频单元(RRU/RFU)
A、FDD RFU
频带、频段、通道数
功率:2*60W
TX/TR:FDD 2T4R/2T2R;TDD 8T8R(2T2R制式)
eRAN版本:现用6.0
RFU的逻辑结构
主要功能:混频
光模块:2.5G 4.9G 6.15G(现网用) 9.8(多端口分担)【】
·CPRI接口处理
接收BBU发送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向BBU发送上行基带数据,实现RRU与BBU的通信。
LTE要求高速率,
需求带宽:
CPRI接口总带宽=小区需求带宽×级联小区数
小区需求带宽=LTE 1T1R I/Q数据带宽×天线数
I/Q数据带宽=光口线速率×(15/16)×(4/5)
e.g.1 cell 1T1R 20M,所需CPRI 921M
& & 1 cell 2T2R 20M,所需CPRI 1.5G
·供电处理:将输入-48V电源转换为RRU各模块需要的电源电压。
TRX包括两路上行射频接收通道、两路下行射频发射通道和一路反馈通道。
接收通道将接收信号下变频至中频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模数转换(A/D转换)。
发射通道完成下行信号滤波、数模转换(D/A转换)、射频信号上变频至发射频段。
反馈通道协助完成下行功率控制、数字预失真DPD以及驻波测量。
·PA: (功 Amplifier)对来自TRX的小功率射频信号进行放大。
·LNA: 低噪声放大器LNA将来自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125~-127dBm
·双工器(仅用于FDD,TDD用收发转换器【转换收发数据】)
双工器提供射频通道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复用功能,可使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共用一个天线通道,并对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提供滤波功能。
B、FDD RRU
FDD TDD可共用天馈
微站方案(室内分布)
pRRU-对接-RHUB-对接-LBBP
·RET:电调天线口
·CPRI:对接BBU
C、电调模式(M2000直调天线)
每2口天线一个电调口
·STMA(Smart到wer-mounted Amplifier智能塔放)模式。该模式下,RRU和RCU之间的距离长于20米,eNodeB需要塔放。
命令通过M2000或LMT发送到BBU,BBU把命令转发到RRU。RRU把直流电以及OOK(On-Off-Keying)信号从机柜顶部的连接头发送到STMA。STMA解调OOK信号到RS485信号,然后把RS485信号及部分直流电提供给RCU。
·SBT(Smart Bias-Tee)模式【多采用】。该模式下,RRU和RCU之间的距离大于20米,eNodeB不需要塔放。
命令通过M2000或LMT发送到BBU,BBU把命令转发到RRU。RRU把直流电和OOK信号通过机柜顶的连接头发送到SBT。SBT把OOK信号解调到RS485信号,并把RS485信号和部分直流电提供给RCU。
·通过多芯线的直连。该模式下,RRU和RCU(Remote Control Unit远程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20米。
命令通过M2000或LMT发送到BBU,BBU把命令转发到RRU。RRU调制该命令到RS485信号,并通过多芯线把信号和直流电转发到RCU。
RCU(Remote Control Unit)是电天线内部的相位转换器的电动驱动,接收并运行来自基站的控制命令,驱动步进发动机。步进发动机驱动天线设备内部的相位转换,相位转换器调整天线下倾角。RS485接口是RCU的控制接口。
SBT(Smart Bias-Tee)通过RCU的馈线提供直流电和控制命令。SBT安装在电调天线侧
三、配套设备
·CPRI接口拓扑(链型拓扑可节省一点点传输)
配置:不管什么拓扑都要添加RRUchain
环形拓扑连接:
LBBP接RRU1 CPRI0,RRU1 CPRI1接RRU2 CPRI0,RRU2 CPRI1接回LBBP;也可实现单块环接
******************************************************************************
天线知识和电调天线介绍
一、天线基本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长度为波长的1/2的振子,称为半波振子,其电压和电流分布都近似于正弦分布,是多种常用天线的基本单元
为由半波振子组成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一般采用等功率的功分网络
定向天线的单元振子后面是一块金属平板,将能量反射到某个方向:
主要指标:
·波束宽度: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即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相对于最大辐射方向功率下降一半(P/2=10log2=3dB)的两点之间的波束宽度
·增益:反映了天线控制信号向特定方向辐射的能力
天线增益的单位一般有两种:dBi与dBd;其中dBi是以理想点源天线增益为参考的基准,而dBd是以半波振子天线增益为参考基准。两种单位表示的数值相差2.15 dB。
天线的波束宽度越窄,天线增益越高
如果需要提高天线的增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1:增加基本振子的数量。& && &&&方法2:利用反射板,把能量“聚焦”到
& && & 振子数量增加一倍,增益提高3dB& && & 需要的方向
·前后比:指天线在主瓣方向与后瓣方向信号辐射强度之比,天线的后向180°±30°以内的副瓣电平与最大波束之差,用正值表示。
一般天线的前后比在18~45dB之间。对于密集市区要采用前后比抑制大的天线,以减小干扰。
·零点填充:为了使业务区内的辐射电平更均匀,基站天线垂直面下副瓣第一零点需要填充,不能有明显的零深。通常零深相对于主波束大于-26dB即表示天线有零点填充。有的供应商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如某天线零点填充为10%,这两种表示方法的关系为:& && && &
& & Y dB=20log(X%/100%)
如:零点填充10%,即X=10; 用dB表示:Y=20log(10%/100%)=-20dB
高增益天线由于其垂直半功率角较窄,尤其需要采用零点填充技术来有效改善近处覆盖,以规避“塔下黑”问题。
·上副瓣抑制:对于小区制蜂窝系统,为了提高频率复用效率, 减少对邻区的同频干扰,天线波束应尽可能降低那些瞄准干扰区的副瓣。
一般来说,上第一副瓣电平应小于-18dB(对于大区制基站天线无这一要求)。
双极化天线:垂直+水平;+45°+-45°(常用)
·下倾:10°机械+10°点
VSWR=(1+ρ)/(1-ρ)=(Pout+Pin)/(Pout-Pin)
VSWR最大值应小于或等于1.5,即回波损耗小于等于14dB。国内:宏站:1.2or1.3,室分:1.4or1.5
·频率范围:当天线的输入驻波比≤1.5时,天线的工作带宽
二、电调天线的原理及解决方案
远程调整,无需派人去现场,节约成本
远端优化网络,避免周围居民反对
针对体育比赛、***等,快速进行网络调整,结束后,快速恢复原状,解决“容量呼吸”问题
--电调天线与机械调天线网络影响对比
·电调下倾天线
下倾角度可精确到0.1度
大下倾时波束不变形, 倾角调整对邻区覆盖影响小
实际覆盖范围更接近网络预规划,让覆盖更精细
·固定电下倾角天线
下倾角度精确到1度
大下倾时波束严重变形,小区覆盖范围变扁,极大影响邻区覆盖
实际覆盖范围难以预估
*************************************************************************
eNodeB 操作维护
一、O&M系统结构
远端:M2000+Web LMT;近端:LMT
二、连接到eNodeB O&M系统
近端:设置PC IP与接口在同一网段
远端:PC IP=eNodeB操作维护IP
MML(慢慢来):人机互交界面(命令行)
三、eNodeB告警管理
A、告警类别
·故障告警
由于硬件设备故障或某些重要功能异常而产生的告警,如某单板故障、链路故障。通常故障告警的严重性比事件告警高。
·事件告警
事件告警是设备运行时的一个瞬间状态,只表明系统在某时刻发生了某一预定义的特定事件,如通路拥塞,并不一定代表故障状态。某些事件告警是定时重发的。事件告警没有恢复告警和活动告警之分。
·工程告警
当网络处于新建、扩容、升级或调测等场景时,工程操作会使部分网元短时间内处于异常状态,并上报告警。这些告警数量多,一般会随工程操作结束而自动清除,而且通常都是复位、倒换、通信链路中断等级别较高的告警。为了避免这些告警干扰正常的网络监控,系统将网元工程期间上报的所有告警定义为工程告警,并提供特别机制处理工程告警。
·紧急告警,此类级别的告警影响到系统提供的服务,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即使该告警在非工作时间内发生,也需立即采取措施。如某设备或资源完全不可用,需对其进行修复。
·重要告警,此类级别的告警影响到服务质量,需要在工作时间内处理,否则会影响重要功能的实现。如某设备或资源服务质量下降,需对其进行修复。
·次要告警,此类级别的告警未影响到服务质量,但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故障,需要在适当时候进行处理或进一步观察。如清除过期历史记录告警。
提示告警,此类级别的告警指示可能有潜在的错误影响到提供的服务,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的错误进行处理。如OMU启动告警。
MML命令方式
执行命令LST ALMLOG,查询告警日志
四、eNodeB设备管理
0:0:3:0:0机柜0机框3槽位0口
输入MML命令DSP BRD并设置参数,点击“Execute”(执行)或按F9以执行命令。
在“Command Maintenance”(命令维护)窗口,显示查询结果
MML命令结构:动作 + 对象
主要动作:ADD/MOD/RMV/SET/DSP/LST/SWP/BLK/UBL
主要对象:BRD/RRU/CELL/SCTPLNK/IPPATH
闭塞单板:立即、空闲、延时【换单版,新站三个BLK cell或BLK BRD】
e.g.BLK BRD:CN=0,SRN=0,BLKTP=DELAY,TIME=4(一般到分钟级);
·重启LMPT/UMPT单板会导致eNodeB重启。
·UPEU单板不能重启。
重启后产生告警复位清除
柜号0框号FDD&60 TDD&90
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驻波比(只有1、两款RRU可查距离)
·启动VSWR测试(STR VSWRTEST)
使用该命令启动VSWR测试,该功能为高精度驻波比测试。测试结果只显示机顶口的驻波比。要获知驻波更多的细节,运行DSP VSWR命令。
·显示VSWR测试结果(DSP VSWR)
使用该命令查询天线当前VSWR。当查询多个天线端口时,查询结果仅仅包括机顶口的驻波值;当查询指定RRU的指定天线端口时,查询结果包括天线口的机顶口驻波、其他最大驻波值及离机顶口的距离,最多包括六个最大驻波值及离机顶口的距离。
五、eNodeB传输管理
LOCAL IP:本地OM IP地址,和“ETH”端口绑定。通常每个站点都一样,默认值为192.168.0.49。端口号100
OMCH:远程OM的逻辑通道,OMCH IP不和任何一个固定的物理端口绑定,而是属于eNodeB。=DEV IP
& && &DEV IP:核心网EPC(信令/业务分1个)、M2000(分1个)、邻eNodeB通信IP,FE/GE0,最高支持8个
ETH:某指定物理FE/GE端口IP。(常用)
ETHTRK:如果FE/GE端口联合成一个以太聚合,该地址可用于定义一个聚合组IP。
LOOPINT:用于传输的一个逻辑IP地址。通常用于IPSec组网场景。(安全网关,一般不用,内网)
SUBIF: 目前eNodeB不支持子接口;
DSP LOCALIP:查询IP
DSP DEVIP:柜号?框号?槽号?端口号?
DSP OMCH:查操作维护通道
DSP SCTPLINK:控制面sctp层
DSP IPPATH:用户面
DSP S1/X2INTERFACE:查S1/X2接口
LST IPRT:IP路由查询
六、eNodeB无线管理
本地小区ID(0~11):单eNodeB中唯一标识一个小区的ID,不用于LTE协议。
*PCI(0~503):物理小区ID,用于LTE空口物理协议。
*小区ID(8 bits):单eNodeB中唯一表示一个小区的ID,用于RRC层协议。
E-CGI:EUTRAN小区全局ID,E-CGI=PLMN ID(6 bits) + eNodeB ID(20bits) + Cell ID(8bits)
DSP CELL:查询小区
ACT/DEA CELL:激活/失效小区
BLK/UBL CELL:闭塞/解闭塞小区
& && &|同频邻区
& && &|异频邻区
七、软件管理
八、跟踪和监控
******************************************************************
数据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获取协商数据,包含基本数据、传输协商数据、无线层协商数据
确认eNodeB已经安装完毕并已上电
明确eNodeB的物理连线已经到位
掌握eNodeB的网络拓扑图
激活基站最小配置(=清配置)
& && && &↓
eNodeB应用配置(选网络制式)
& && && &↓
配置eNodeB全局设备信息
& && && &↓
&&设备配置(单板)
& && && &↓
& &配置S1、X2接口
& && && &↓
& & 配置站点小区
& && && &↓
& & 电调天线配置
·单站全局数据配置
1.激活基站最小配置(激活配置数据文件)
ACT CFGFILE:MOD=LEAST(启动模式:最小配置模式),EFT=IMMEDIATELY(生效方式:立即生效);【eRAN 3.0】
//RMV RRUCHAIN
2.禁用DHCP功能(近端开站结束后启用)
SET DHCPSW:SWITCH=DISABLE(开关);
3.配置eNodeB基本信息
①增加应用:提供基站制式(GSM、C、LTE)功能运行环境
②增加基站标识:ENODEB标识码(规划值:名称、标识;引用的应用标识:①内配置的应用ID)(功能不出来时RST APP复位下)
③增加运营商:(国家码、网络码与MME匹配{联通01})
④跟踪区域配置:为运营商设置索引(与核心网一致)
【工程状态设置】
4.配置BBU、RRU
+BBU:+机柜(ADD CABINET)→+机框(ADD SUBRACK)→+单板(ADD BRD)
+RRU:+机柜(ADD CABINET)→+机框(ADD SUBRACK)→+基带单板(ADD BRD)→+RRU链环(ADD RRUCHAIN)→+RRU(ADD RRU)
-RRU:-RRU(RMV RRU)→-RRU链环(RMV RRUCHAIN)→-基带单板(RMV BRD)
①查询单板、RRU、RRUCHAIN:DSP BRD、LST RRU、LST RRUCHAIN
②+机柜|& && && && && &&&【DBS3900(RRU拉远的)的机柜选择VIRTUAL柜,若BTS3900(集中式)选BTS3900机柜】
③+机框|操作状态:可操作 【BBU框:BBU3900;射频框:(RRU框号&60;RFU框号=4)】
④+单板|& && && && && &&&【FAN:16号;UPEU:上18、下19】
& &|⑤+RRU链环
RRU|&&光口号:LBBP单板CPRI号;
& &|&&如果小区为8T8R且带宽为20M,单光纤的光模块(比如4.5G)速度速率达不到,那么RRUCHAIN组网方式应该是& &&&|& && &负荷分担的方式,RRU采用双光纤连接BBU
& &|&&接入方式:本端端口(本块LBBP有物理链路直连RRU);对端端口(本块LBBP没有物理链路直连RRU)
& &|&&槽号:物理链路用哪个LBBP就是几槽
& &|&&CPRI速率:一般自协商(推荐),也可根据光模块配(不匹配会有故障)
& &|⑥+RRU
& && &现网最高支持:2T4R
②时钟同步模式
A、LNK(链路)方式
& && &&&|M2000
eNodeB→|EPC:MME+UGW
& && &&&|//大网
S1-接口APP→传输S1和X1的接口-A、B
& &SCTP→& &传输S1和X1的链路-A、B
& & IP→& & +IP、+路由-①④
& &MAC→& & +Eth端口-〇(VLAN可选如果不区分传输业务类型优先级,可以选择single-VLAN,如果需要区分不同的& && && && &&&传输业务类型优先级,可以选择VLAN-group去区分)
&&物理→& & 光纤、网线
【控制面】:从下往上配置
〇+物理端口:属性(光/电)、自协商
①+设备IP:现网(光口:+2IP地址)实验室(2个端口)
②+信令链路(与MME链接)
③+业务链路(与SGW链接)
④+信令、业务链路路由:4条路由(MME、SGW、M2000、培训中心大网)
ADD IPPATH,添加S1接口IP Path建立用户面数据传输链路。(本端:1-即用户面IP;对端:SGW【相邻eNodeB用户面IP】)
ADD ENODEBPATH,添加S1类型的IP Path。
ADD SCTPLNK,添加S1接口SCTP链路建立用户信令面数据传输链路。(本端:1-即控制面IP;对端:MME地址【相邻eNodeB控制面IP】)
ADD CPBEARER,用于添加S1控制面承载。
ADD S1INTERFACE,添加S1接口,建立eNodeB和核心网(S-GW/MME)之间的接口。承载号与上一部一样
B、End-point(端节点)方式
+本端对象:控制面(模板)+用户面
+对端对象:控制面(模板)+用户面
对象+入节点组
ADD EPGROUP ,添加端节点组。S1使用的端节点组编号为0~15,从0开始编号;X2使用的端节点组统一使用16作为编号。依靠BBU的节点组和MME的节点组通信。
ADD SCTPTEMPLATE,添加SCTP参数模板。
ADD SCTPHOST,添加SCTP本端对象。(本端:1-即控制面IP)
ADD SCTPHOST2EPGRP,增加端节点组的SCTP本端对象。
ADD SCTPPEER,添加SCTP对端对象(对端:IP地址相当于MME IP)
ADD SCTPPEER2EPGRP,增加端节点组的SCTP对端对象。
ADD USERPLANEHOST,增加用户面本端对象。
ADD UPHOST2EPGRP,增加端节点组的用户面本端对象。
ADD S1,添加S1对象,关联运营商信息、控制面节点资源组和用户面节点资源组。
MOD GLOBALPROCSWITCH,配置X2自建链开关和X2自建链方式
ADD& &EPGROUP& & 增加X2端节点组
ADD SCTPHOST,添加SCTP本端对象
ADD SCTPHOST2EPGRP,增加端节点组的SCTP本端对象。
ADD USERPLANEHOST,增加用户面本端对象。(用户面本端信息因为和S1-U共用户面本端IP,无需重复配置)
ADD UPHOST2EPGRP,增加端节点组的用户面本端对象。
ADD X2,添加X2对象。S1链路采用Endpoint方式配置,建议X2链路也采用Endpoint方式的配置
7、eNodeB无线数据配置
【单个扇区配置】
①配置扇区数据(ADD SECTOR)(框号:RRU60、RFU4;处通道号,其他的4个天线都一样)
②配置扇区设备数据(ADD SECTOREQM)(设置天线口的收发情况:)
【单个小区配置】
①配置小区数据(ADD CELL(FDD))
本地小区标识:指基站本地标识的逻辑小区编号(0-17),LocalCellId在eNodeB内自由规划,一般和SectorId相同。
频带:表内最前列。
小区标识:用于与MME对接时区分标识;CellID+eNBID+PLMN=ECGI,即eUTRAN全球唯一小区标识;
PhyCell标识:用于在空口标识不同小区,便于UE接入区分识别;PCI需要复用,要和周围小区的PCI不同,用于切换,主要是因为基站解析PCI较容易(会先测量PCI,再测量ECGI和TAC)。
FDD支持最大天线:2发4收
TDD:+子帧配比配置(上下行7种:全网统一、特殊:半径大、GP大)
②配置扇区与小区绑定关系(ADD EUCELLSECTOREQM)
③创建小区运营商信息(ADD CELLOP)
④配置本地小区功率(MOD PDSCHCFG(FDD))默认164
⑤配置本地小区功率(MOD PDSCHCFG(TDD))默认154
⑥下载激活License(INS LICENSE)
⑦激活小区(ACT CELL)
8、eNodeB天线数据配置
& &&&设置ALD供电开关
& && && && &↓
& && & 扫描ALD设备
& && && && &↓
& && & 添加ALD 设备
& && && && &↓
配置电调天线与扇区的对应关系
& && && && &↓
& &&&加载RET天线配置
& && && && &↓
& && &&&校准RET天线
& && && && &↓
& & 设置RET天线下倾角
①ALD供电分为2种场景
RRU直接给RCU供电方式( MOD RETPORT )
使用SBT或塔放给RCU供电方式( MOD ANTENNAPORT )
②扫描ALD设备( SCN ALD )
③添加ALD设备( ADD RET ):设备厂商编码由上一步查询得到;设备序列号由上一步查询得到
④配置电调天线与扇区的对应关系(MOD RETSUBUNIT)
⑤加载RET天线配置数据文件(DLD RETCFGDATA):放于固定FTP服务器
⑥校准RET天线(CLB RET)
⑦设置RET天线下倾角(MOD RETTILT):在设置前建议通过“DSP RETDEVICEDATA”命令查询天线支持的倾角范围
************************************************************88
一、CME配置介绍
·Current 区(现网运行数据,同步放置,只能读取)
CME区域包括一个Current区和多个Planned区
Current区,用于保存现网中的配置数据,仅供浏览
·Planned 区(修改、编辑配置,每个工程师一个,现网配置计划)
Planned区,用于不同的用户进行数据规划和配置的数据区域。用户可以基于Current区数据创建多个Planned区来完成不同的配置任务
不同的Planned区分隔了多个用户不同的操作空间,可以使多个工程师并行工作,任何修改的配置数据在没有激活前,不会对现网业务产生任何影响,增强了配置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BTS 数据配置(Summary采集表方式)
Summary建站涉及部件:
·Summary采集表:CME导出
·基站模板和小区模板:基站模板中主要包含硬件设备数据,小区模板中主要包含小区基本参数和网规网优数据
·自定义Summary采集表工具:增加、删除、修改Summary采集表中的参数
1、配置准备
通过Summary采集表方式初始配置基站前,需要根据硬件配置、传输组网和业务规格来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规划到Summary采集表或者模板中
2、创建Planned区
3、准备基站模板和小区模板
·在创建的空的Planned区中创建基站,在基站中添加部分参数,再对其进行规则校验,【参数如机框,机柜,扇区& &,基带板、主控传输版、RRU(RRU链环和RRU),ETH端口等】
●创建基站:
打开创建基站界面
选择已经创建的基站,进行硬件参数配置
添加一个机框和机柜,如果是RFU框还需要添加一个RFU框
核查基站的硬件(LBBP,UMPT,RRU,RRUChain)
核查扇区配置
核查扇区设备
检查ETHPORT,对应所在单板的槽位号,和实际保持一致
如果有错误,按照相应的提示,修改直至校验成功
保存基站模板
4、准备Summary采集表
导出Summary数据采集表:
CME-&自定义Summary采集表
&加载项&内可增加删除自定义模板(与3配置信息一致);+引用……
5、数据导入CME
打开planned区-&导入Summary模板
打开导入Summary模板界面
导入Summary模板成功
6、校验数据
M2000面板上选择CME-& 高级-&校验
7、导出配置文件
M2000上选CME--&导出即插即用数据(放于服务器)
8、即插即用面板
9、启动自开站任务
●自开站过程:
可以在M2000上的DHCP管理界面上查看基站主要连接M2000过程交互的报文。在M2000面板上选择配置-&DHCP;在DHCP管理界面下部的信息中,可以看到基站主动连接
基站与M2000之间建立OM通道
待开站结束时,需要手动进行确认
10.健康检查
在维护-&网络健康检查-&网元健康检查
三、eNodeB数据配置(GUI方式)
同MML方式原理一样,操作变为图形化界面
*********************************************************************
故障问题分析与处理
1、系统查询:
S1接口应用→DSP S1interface
SCTP→LST SCTPLNK、DSP SCTPLNK
IP→路由:LST IPRT、DSP IPRT;IP:DSP DEVIP;PING:MMG、SWG、M2000;TRACERT
MAC→端口:LST ETHPORT、DSP ETHPORT;VLAN:LST VLANMAP、DSP VLANMAP;DSP ARP
经验134 分贝0 家园币448 在线时间:14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400121
军衔等级:
下士,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 积分
注册时间:
讲的很全,笔记能记成这个程度很厉害了。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单板不支持哪种保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