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居超过六十中国超过200年的企业业有几家?

【图文】中国家居低碳联盟方案(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家居低碳联盟方案(定)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营销策划案,期待与大家分享
大小:4.0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广东家居行业湖南建基地 首批63家企业签约入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 11:34:15
查看次数:
6月15日,总投资达200亿元的湖南广东智造产业园项目暨企业入园签约仪式在湖南桂阳县举行,63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签约金额98亿元。此次签约,标志着广东行业全产业链条转移转型项目正式落户湖南。
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位于湖南&南大门&郴州的桂阳县,项目建设周期为五年,总投资达200亿元,集家居生产及原辅材料、、、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及产供销研为一体,将聚集100家规模以上家居企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安排就业5万人以上。
当天,广东省协会及东莞、中山、佛山等家具协会120多家企业参加了签约仪式。&桂阳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政府服务优质高效,投资环境很好,是广东家居企业生产基地向外省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说。
为快速、有效推进家居智造产业园项目落地,桂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产业园用地征用、项目立项报批、环评、工商税务登记、招商对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环境优化等工作。同时,政府从产业引导资金扶持、金融服务、规费优惠、物流补贴、用工服务、医疗、就学、厂房代建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和服务。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在紧张进行,60多家企业(协会)项目已完成用地初选,11个项目已完成林地资料报送、土地预审前期工作、项目控规等。
东莞市家具协会理事会主席袁世豪说:&桂阳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招商理念将有力推动企业坚定信心、创新发展,早日投产达效,实现广东总部与桂阳生产基地优势互补战略。&
查看数 244
从2014年互联网家装概念正式推出后,家装行业目前已成长为市场规模超4万亿的朝阳行业。众多家装企业也从热衷业绩、销量向重视技术、模式、资本转变。
查看数 267
恒信华典,以深圳家具先锋企业的姿态,不断地与国际顶级设计师接触交流,同时在自身产品系列上进行持续地改进更新,用原创设计力量为家具这一传统的生活方式呈现者融入..
查看数 241
品位即层次和调性,一个有品位的品牌,不仅具有高超的审美功底,而且能将这种审美转换成现实空间,传达文化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人重视品位,然而品位不是说出来的,而..
查看数 242
在经营12个年头后,位于科华路的好百年家居店于近日发布了公告,内容显示“现因广场经营业态调整,经公司研究决定:好百年家居成都科华店将在日《..
查看数 263
2017年已经过半,年初定下的目标完成了吗?2017年,家居圈似乎并没有患上拖延症,家居企业动作频频,有的纷纷上市掀起一场资本热,有的则走出了国门探索国际之..
查看数 268
这一轮由定制引发的激战,势必会让家居行业重新洗牌,那些预期不足、变革不彻底、运转不灵的企业,不但得不到鹿甚至还会被灼伤。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小型企业,将会最先被..
查看数 250
定制家居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无论原来是做什么的,貌似都具有家居定制家居行业的因子。做橱柜的志邦推出了法兰菲,做沙发的顾家推出了全屋定制产品,做板材的..
查看数 256
舒适家居因系统升级而靠拢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因连接交互而变身舒适家居。
查看数 247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3年前,谁能想到,以互联网营销起家的小米最终会用线下打造的“小米之家”革自己的命;谁又能料到,2013年带头抵制电商的红星美凯龙,在..
查看数 295
24小时热点
相关专题报道
(打造中国建材第一网)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流水清清101
  这里,通过我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对前大半生的回忆,记述了我们国家六十多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的一个侧面。看过了这段回忆,如果您是同时代的人,您会回想起所走过的这段路程;如果您是年轻人,您会了解到这段历史,会更加珍惜今日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 && && && && && && && && && && && && && && && &&&
  此回忆录前一部分,2002年初起笔,2004年底完稿。主要记述了本人从童年到进入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工作,前后五十五年时间内,自己所经历的包括听到的看到的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以及与所到之处相关联的有关历史事件。取名为《风雨五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2006年后,曾印成小册子在同事中传阅,也利用电子邮件发给同学和朋友们征求意见。之后,开始在网络发贴交流。互联网上点击率不错,不少网友留言点评,也有熟人看到后打电话联系,表示赞赏。
  2016年初,一位在水利部工作的朋友,也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篇回忆录。他看得很仔细,看过后和我联系说,“写的不错,很有价值,应该出版发行。”他建议写上南水北调工作这一段经历。正好,许昌市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已经顺利通水,单位工程验收也已结束,只剩些合同验收等事情。最近批复增加的许昌至鄢陵输水支线工程,尚处于招投标和土地征迁阶段。这段时间,我的工作不是太忙,就把原来写的2004年进入南水北调工作的一节作为结尾的“后记”,改名为“功业千秋”,后面写上了退二线后的经历及退休后复聘上岗参加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期间所做的工作,2004年以前的部分内容也做了适当地修改和补充。现在所写的时间跨度已达六十六年,干脆把这篇回忆录原来的名字改一个字,就叫《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同共成长》。
  本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朋友的帮助和指导,也参考和引用了网络等载体上发表的有关资料,这里特向这些给以帮助和提供资料的朋友们深表感谢!!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面有限,文中某些叙述可能有不妥之处,希望看到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先行致谢!!
  刘 国 学
  二0一六年九月
  作者简介:
  刘国学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1月,河南叶县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历任许昌市水利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党委书记,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总工程师。为许昌市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水利相关人士。
  业余爱好诗词创作和书法美手术。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旅游组诗?神州山水万里情》、《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4
  一、山乡小村……………………………………………………………………………4
  二、小户人家……………………………………………………………………………4
  三、走向集体……………………………………………………………………………5
  四、劳动开端……………………………………………………………………………6
  第二章 小学时代………………………………………………………………………7
  一、走进学校……………………………………………………………………………7
  二、三面红旗……………………………………………………………………………8
  三、寻宝上山……………………………………………………………………………10
  四、师恩难忘…………………………………………………………………………11
  第三章 中学年华………………………………………………………………………12
  二、不懈努力……………………………………………………………………………13
  三、学雷锋与红书桌……………………………………………………………………13
  四、社会主义好…………………………………………………………………………15
  五、忆苦思甜……………………………………………………………………………16
  第四章 文革风云………………………………………………………………………17
  一、运动初起…………………………………………………………………………17
  二、“破四旧”与大批判………………………………………………………………18
  三、红太阳的光辉………………………………………………………………………19
  四、南下小长征…………………………………………………………………………20
  五、站队站“错”了……………………………………………………………………23
  第五章 乐在山乡………………………………………………………………………25
  一、动员大会……………………………………………………………………………25
  二、走进高中……………………………………………………………………………26
  三、漯南铁路……………………………………………………………………………28
  四、学习榜样………………………………………………………………………………29& &
  五、叶县共大………………………………………………………………………………29
  六、三尺讲台……………………………………………………………………………31
  七、备战高考……………………………………………………………………………32
  第六章 大学生涯………………………………………………………………………33
  一、入校…………………………………………………………………………………34
  二、大一………………………………………………………………………………36
  三、大二………………………………………………………………………………37
  四、大三…………………………………………………………………………………38
  五、毕业实习 …………………………………………………………………………41
  第七章 大干快上………………………………………………………………………43
  一、十月的胜利…………………………………………………………………………43
  二、小水电 ……………………………………………………………………………45
  三、技手术员………………………………………………………………………………46
  四、迎着困难上 ………………………………………………………………………47
  五、党的召唤 …………………………………………………………………………48
  第八章 当好副职………………………………………………………………………49
  一、机制转轨 …………………………………………………………………………49
  二、走出国门 …………………………………………………………………………50
  三、“三个一”的方针………………………………………………………………51
  四、工艺创新……………………………………………………………………………53
  第九章 志图发展………………………………………………………………………54
  一、深化改革……………………………………………………………………… ………54
  二、党的建设 …………………………………………………………………………55
  三、引汝补源……………………………………………………………………………56
  四、九千认证……………………………………………………………………………57
  五、培训学习……………………………………………………………………………58
  六、欢庆七一……………………………………………………………………………60
  第十章 山水情深……………………………………………………………………………63
  一、西过秦关……………………………………………………………………………63
  二、畅游三峡……………………………………………………………………………66
  三、上海之行……………………………………………………………………………68
  四、南方之旅……………………………………………………………………………70
  第十一章 大爱无边………………………………………………………………………73
  一、驻村工作……………………………………………………………………………73
  二、再回小学……………………………………………………………………………75
  三、无偿献血……………………………………………………………………………75
  四、父亲生日……………………………………………………………………………76
  第十二章 功业千秋………………………………………………………………………78
  一、南水北调………………………………………………………………………………78
  二、诗词抒怀………………………………………………………………………………79
  三、地产履职……………………………………………………………………………80
  四、汶川抗震……………………………………………………………………………82
  五、慈恩难舍……………………………………………………………………………83
  第十三章 重上战场…………………………………………………………………… 85
  一、配套开工……………………………………………………………………………85
  二、建设管理……………………………………………………………………………87
  三、南下武汉……………………………………………………………………………92
  四、北上兰考……………………………………………………………………………93
  五、河湖分水……………………………………………………………………………95
  六、喜迎丹汉……………………………………………………………………………97
  七、运行管理……………………………………………………………………………98
  后记?任重道远…………………………………………………………………………99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一、 山乡小村
  翻开地图册,在八百里伏牛山的东麓,黄淮平原的西部,你可找到“叶县”这个县城。叶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这里是叶公沈诸梁的家乡,孔子周游列国也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圣迹”。两千年前,这里又发生了永载史册的昆阳大战,刘秀的九千人马打败了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奠定了东汉王朝的近二百年基业。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又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典迹。
  叶县又是水资源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沙河、灰河、澧河、干江河从叶县境内流过,滋润着叶县的八十万亩良田。一黄一白即优质的烟叶和储量丰富的盐矿是叶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叶县县城向西南五十里的地方,在澧河和灰河之间有一道东西方向的分水岭,岭的北边有一个不出名的村庄,叫杨蛮庄。据说,这个村庄的居民均是明末清初之后迁来的。当时这里住着一户说话不大听得懂的杨姓人家,迁来的北方居民称这户人家为蛮子,这个村也就叫杨蛮庄了。又由于该村村中有好几个石碾,附近村上的人大都称之为碾盘庄。二百年前,有一位姓刘的老汉带领全家来到这个村。那时,已有三姓人家在此居住,各自耕种着自己开垦的土地。有一句流传下来的话说出了当时的情况:“景东岗,周西坡,李家占的东北角。”当时只有村南长满蕾草的土地仍未开垦,刘老汉带着他的一个儿子、四个孙子硬是开出了这没人要的一百多亩土地,传给了他的四个孙子,后人称为“老四门”。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的杨蛮庄已经发展到六百多人,刘姓已有八十余口。
  1948年,叶县解放,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月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佳节,在刘家第三门的老屋里,出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婴,父母没有跨过学堂半步,但他们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学点文化,长大了好为国家尽份力,于是为儿子取名叫“国学”,这就是我。自此,我这个新中国的同龄人,开始了普普通通的人生旅程。
  二、小户人家
  我的童年是在长辈的关爱下度过的。因为父母忙于田间劳动,所以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个头较高,且长有下力人特有的大脚板,但因常年劳累,身体较弱。你从她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就会断定她必然经历过艰苦的人生。在我童年的时候,奶奶曾对我讲述过以前的岁月——
  爷爷的爷爷在刘家兄弟中排行第三,爷爷的父亲是独子,爷爷弟兄两个,爷爷的哥哥去世较早,留下一个女儿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是勤劳的,也是热心为大家办事的人。村东头供全村人用水的大坑塘的岸边上竖立着刻有爷爷名字的石碑,石碑上记载着坑塘修建的过程。至今,村上的老人还常说起,村西头十五米深的新井是爷爷领着大伙开凿,又从二十里外拉来石块砌成的。
  奶奶二十岁到了刘家,二十一岁时生下了大姑,二十四岁时生下了二姑,想要儿子的爷爷奶奶对二姑的降生有点失望,给二姑起名叫“多儿”,意思是多余的了。女儿是不能再要了,十五年后盼来了伯父的出世,刘家有后了,老人相当高兴,为伯父取名叫“明会”。又过了三年,奶奶四十二岁时,父亲出生了,一家人没有了应有的高兴,穷人家养活不了过多的子女,给父亲起名叫“搭拉儿”。从名字可以看出,父亲的出世是不大受欢迎的。
  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带领着全家耕种着祖上留下来的近三十亩土地,过着清贫的日子。突然,晴天一声霹雳,1942年农历四月,爷爷身上长毒疮刚见轻,又忙于收拉成熟的大麦,夜晚睡在装麦的大车下面,着凉后病情复发加重,于农历四月初七撒手人寰。这时,大姑二姑早已出嫁,十七岁的伯父按照当时“二丁抽一”的规定,尽管因身体太瘦,体检没有通过,也不得不去国民党部队当兵,一家人只剩下五十六岁的奶奶和十四岁的父亲,母子二人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生活。
  1942年麦后,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1943年又过蝗虫,繁重的苛捐杂税加上兵匪的骚扰,苦日子可想而知。村上不少人因饥饿而去世。一位老汉听说八里地外的村里有舍饭,没想到白走了一趟,舍饭没吃到,饿死在回来的路上,尸体也被饿狗吃掉,真应了他常说的一句话,“沟死沟埋,路死路埋,狗皮棺材”。一位老太太死在村东的洼地里,被外出回来路过的村民发现,转告了他的家属,才得以全尸安葬。村里有些人家,只好把年幼的子女卖到逃荒去的南方,让他们讨个活路。奶奶也曾外出要过饭,奶奶说,她试图伸手从大户人家的猪食槽里抓出半个馒头,却被狠心的主人放出恶狗紧追狂咬。
  叶县是国民党汤恩伯部队驻扎的地方,“水、旱、蝗、汤”被人们称之为四大灾难。人们传说,汤恩伯是“旱鳖”托生的,旱灾是他带来的。于是,一些地方就兴起了“煮旱鳖”。 其实,灾难何止在叶县,三千万人口的河南省,那二年的灾荒就饿死了三百万人。
  小户人家是喂不起牛的,要种地就必须与庄稼户换工,即给人家锄地、干杂活,人家给你犁地。爷爷去世之后,最初没人家愿意和我家协作,只能靠奶奶、父亲一锨一锨翻地撒种。后来,经多方说合,才得以和一庄户人家换工协作。因父亲年龄小,不能给人家锄地,就承担了为牛割草的任务。年少的父亲,每天必须割两大箩头青草,才能够供上两头牛吃。由此换来人家给自家犁地。生活的艰辛,使得父亲比同龄人个头要小,身体要差。
  生活再难,徭役是不能少的。1944年农历四月初,父亲与同村另几位年轻人被派往叶县修城墙,又被派往离城十八里的任店镇,把存放在那里的炮弹和地雷抬到县城,意图抵御日寇的攻击。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日本飞机的几番轰炸之后,国民党的部队连日本人的影子还没见着,一枪未放就下令西撤,并命令修城墙的部分民工抬炮弹等物品随行。县长跑了,县城管事的人也跑了,下余的民工也就各自散去。父亲他们走到半路,又遇上日本飞机轰炸,就只好躲进麦地里。几经周折才回到了家。县城就这样让日本人占领了。后来,在叶县西南距县城六十多里路一个叫“刘同华”的小山村,成立了新的县政府办事机构,管理着下余的半壁江山。岂止是叶县县城,整个中国的大片领土和千千万万个同胞就这样被丢给了日本强盗,任他们恣意践踏和蹂躏。……
  1948年,叶县获得解放,水深火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久,母亲进了刘家门,一家人这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1949年夏,久无音信的在国民党部队当卫生员的伯父,从淮海战场被解放的士兵的阵营里回到了家乡。之后是我的降生,伯父小卫生所的开业,伯母的进门,堂弟国兴的出世……。
  是的,没有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哪有我们幸福的家!!父亲请来了第一张毛主席像,恭恭敬敬地贴在堂屋墙上。奶奶经常指着毛主席像对我说:“这可是咱的大恩人哪!!”随着家中人口的不断增加,奶奶也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腾出手来,先后带大了我们两家八个兄弟姐妹中的前六个 ,她心爱的孙儿孙女。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她于1971年去世,享年84岁。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三、走向集体
  解放了,贫农分得了自己的土地,地主富农分子也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劳动。没有了剥削压迫,没有了苛捐杂税,没有了抓兵拉夫,没有了土匪骚扰,人们生活安定了,心情舒畅了。但是,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生活无法解决小户人家缺少牲口、农具的困难。这时,一种有组织的换工协作方式出现了,这就是互助组。互助组是农民组织起来的第一种形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兴修水利是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最早抓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一。1950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自此,以专业队伍加农民工的治淮大军,开进了一个个山沟,修起了一座座水库大坝。治淮是光荣的。父亲去修白沙水库了,年幼的我曾骄傲地在同伴面前说,“我爹去治淮了。”父亲不在家,地里的农活由互助组安排别人帮忙。待父亲从白沙水库回来时,我看到父亲明显比过去神气多了,大概是见了大世面的原因吧。父亲带回了一包焦花生,分给我和堂弟一人一堆。那是我第一次吃到花生,如今想起来,仍忘不了那无比香脆、无限幸福的感觉。
  互助组之后,一种新的农民合作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农业合作社。翻身的农民盼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的理想生活,入社哪能不积极!!我跟着父亲,天不亮就起早排队报名入社,随后加入了敲锣打鼓庆祝合作社成立的游行队伍。我们社的名称是“叶县夏李区月台乡月彩农业合作社”。那时的夏李区1966年改分为夏李、常村两个公社,现在已改称为夏李、常村两个乡,那时的乡相当于现在乡里的工作区,合作社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
  因为入了社,土地统一耕种了,牲口统一喂养了,农具统一使用了。不管你过去有没有牛,有没有大农具,现在都不用发愁土地如何耕种了。只要参加劳动,就可分得一份收获。走上了集体合作化的道路,农民有了依靠,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劳动力统一安排,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除了抽调部分劳力外出参加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外,农闲时,大部分男女劳力参加了挖水塘、修小水库、打井、平整深翻土地的劳动。农民生活是紧张的,也是愉快的。
  因为入了社,父亲、母亲才有机会在忙完农活之后去学习《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父亲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和阿拉伯数字,还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母亲则背熟了书本上的好多篇课文,并把这些课文教给幼年的我去读。有一篇《打苍蝇》的课文是这样写的:“大苍蝇,小苍蝇,苍蝇本是害人精。带着病菌爬饭菜,人人吃了要生病。害伤寒,闹霍乱,常常因此丧了命。大家要想不生病,快把苍蝇来打净。”
  因为入了社,父亲不再经常干活到深夜,他有了更多的夜晚给我讲《牛郎织女》、《金马驹》等民间故事。
  那时,父母亲仍然是非常辛苦的。随着家里的人口的增加,分家时的两间房子不够住了,必须在老房西边的空地上再砌院墙,老房拆掉改建为三间。为了砌筑房屋和院墙基础,在炎热的夏天,父亲总是在集体下工后再跑到十里以外的山沟小河里去刨块石,然后一块一块地扛上远离河岸的大路旁,刨够了一车再用牛车拉回家。母亲同其他的农村妇女一样,锄地、割草、收割庄稼,样样不甘落后。除农活外,做饭、做家务、带子女,更是辛苦。每年盛夏,人们大多睡在屋外,每当我夜间醒来时,总是看到母亲手拿扇子为我们小辈们煽风、驱赶蚊虫的身影。
  四、劳动开端
  那是1956年麦收季节,六岁多的我第一次拿起镰刀,参加了合作社收割麦子的劳动。看到组织起来的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高兴地劳动,我同样心情激动。年龄虽小,一样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一不小心,突然间镰刀割伤了左手食指。母亲带我回家敷上了毛蜡这种止血偏方草药,血是止住了,但深度的骨伤,致使直到现在,新长出的指甲,永远带着一道伤痕。
  1956年秋后,我和一个比我大三岁的伙伴,掂起了羊鞭,当起了小羊倌。当时,月台供销合作社给了我们村三群羊,我们两个放了其中一群。除雨雪天需要拉一些秸杆、饲草喂养外,一般情况下,都是把羊赶到村南边的岭上啃野草。
  村南岭上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车路,也是野狼下山自西向东必走的道路,所以当地人都称作“狼路”。在狼下山小息的地方,当地村民用石灰石板修建了一座灰白色的小土地庙,这道岭因庙得名,也就称为“白庙岭”了。尽管,小庙里泥塑的神像早被学校老师领着一群破除迷信的学生摔碎了,但小庙前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到十二的三天大戏和庙会倒是基本没有间断过。
  羊是听话的,只要你鞭子一甩,它们就会乖乖地跟着你走。对羊群的管理,除了羊把儿之外,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领头羊”,那是一只阉过的大公羊。羊群出门或回家的时候,领头羊总是走在最前头。群羊吃草的时候,领头羊总不时的四下张望,如发现哪只羊离开了队伍,它就会迅速地跑过去,把这只羊赶回来。当然,领头羊是需要特殊补贴的。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放羊人的挎包里总是装着玉米、豆子,那是给领头羊特供的零食。当两群羊因吃草而发生争地盘的现象时,两只领头羊就会发生争斗。只见两只头羊老远就鼓足了劲,向对方冲去,只听到“咔”一声响,两对羊角撞到了一起,互不相让。看它们的犟劲,不亚于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当两只头羊抵头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放羊人就会喊回自己的头羊。这时,力量弱的一方往往先离开,力量强的一方往往再紧追几步才肯罢休。
  我们的家乡,过去常发生野狼叼走小孩、吃掉猪羊之事。解放后,人多了,狼少了,这种现象不常见了。因此,我们的羊圈就建在村上社员家的院墙外边,两面靠墙,另两面用秸杆围护,外边抹上泥巴遮挡风寒。但,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初春的一天,当我们起床后发现,羊圈被挖了一个大洞,少了一只羊。随后,在离村半里地的麦田里,发现了剩下的羊头和脊背,其余部分已经全被狼吃掉了,那该是多大的一只狼啊!!我们两人只好抬起狼吃剩下的羊架子,到月台供销社报了案。因为羊是供销社的。
  放羊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当你甩着响鞭,吹着口哨,饱览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观赏着太阳将要落山时的片片彩霞和缕缕炊烟的时候,就会感到,放羊又是那么兴趣无限!!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第二章 小学时代
  一、 走进学校
  1957年8月,结束了童年生活,我背起书包,走进月台学校,成了一名小学生。
  月台村位于我们村南面,距离三华里,是当时的高级社,后来的生产大队,现在的行政村所在地。村西南不远处有一个隆起的圆形土岗,过去的人们每逢中秋节就到土岗上赏月许愿,土岗被人们叫作“愿月台”。村因地而得名,这个邻近土岗的村庄就叫“月台”村了。月台村周边筑有寨墙,寨墙是1914年筑成的。寨墙外有一圈存满水的寨河,只留东西两个寨门通往村外。寨墙朝外的一面是用从山上拉来的石块砌成的直立墙壁,高约六至八米,里边是用挖寨河的土筑成。在旧社会兵荒马乱的年代,经常会有土匪骚扰抢劫,寨墙成为当时防御土匪的重要基础设施。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们,收获了粮食,除在家里留下短期的口粮外,大部分都放在寨里的亲戚家。一旦土匪将至,村民们就会牵猪赶羊到寨子里躲避一时。寨里人吃水全靠1916年在十字街西北角上打的,井台上架着辘轳的那口八丈深的水井。土匪攻寨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住进寨子是比较安全的。解放后没有了土匪,人们在寨墙的北、南和西南处扒开了三个寨豁,填平了这三处寨河,形成了三处新的出口。
  月台小学位于月台村的东南角。学校开设有初小、高小共六个年级。当时的一年级只收我们两个自然村的学生,约二十人,加上二年级的十多个人,合在一个班上课。初进学堂的我,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年级主要学习语文、算手术、大字、体育等课程。语文第一册的第一课是“毛主席”,第二课是“工人、农民”,最后一课是“拔萝卜”。算手术第一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校生活是幸福的,也是艰苦的。家里把卖鸡蛋的钱积攒起来,只能用来买盐和给学生交书钱、学费。瓶装的墨水是不买的,因为三分钱一包的颜料可以调成一瓶纯蓝墨水,五分钱一包的颜料可以调成两瓶蓝黑墨水。蘸水笔是不用买的,我可以用芦苇杆削成好多个笔尖,绑在小木棍上作蘸笔用。作业本主要是用五分钱一张的白纸裁成三十二页,装订而成。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是三年级上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时学校奖励的九角五分一支的鸭绿江牌钢笔。艰苦的小学生活,使我养成了勤俭好学的习惯。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人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当班主任老师让学生用说快板书的形式表扬我和其他五位同学“他们的算手术和默字,都有五分写上边” 的时候,我感到了由衷的高兴,也成了我勤学上进的动力。
  二、三面红旗
  1953年开始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这期间,一大批工矿企业陆续兴办,工业化建设突飞猛进,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交通、科学文化事业等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劳动热情。1958年5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更为全国人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超英赶美十五年”的口号,进一步鼓起了人们的冲天干劲。就连笔记本上也印上了“向科学进军”的图案,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火箭上,火箭正飞离地球,向着宇宙星际间飞去。
  在总路线精神的鼓舞下,大跃进运动开始了,人民公社成立了。村上成立了大食堂,社员们老老少少都在一起吃饭,一起干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劳动竞赛掀高潮。当时的口号是:“青年赛赵云,老年赛黄忠,妇女赛过穆桂英”。这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年代,课本上的两首民歌是那时人们思想解放的真实写照,至今读来也仍然让人精神振奋。
  一首是《我来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另一首是歌颂建筑工人的:日出东方遍地红,建筑工人逞英雄。昨天还是荒山岭,一夜盖好楼三层。
  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日,毛主席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极大地带动和鼓舞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热情,水利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远的不说,就在我们家乡附近,“石门”、“金龙嘴”等一座座小型水库兴建起来,不少水库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块块土地被深翻平整,一座座荒山上挖了鱼鳞坑。我们村在村西南地挖了一个水塘,抗旱时,水塘里的水可以浇几十亩地。在村东地修建了小水库,人们叫“东坝”。抗旱时,比水库水位低的地块,可引水直接浇灌,比水库水位高的地块,则荡起用绳子系起的木桶,一桶一桶将水库里的水提到高处浇灌。水位较高的水井和坑塘上安上了水车,人推或牛拉,水便哗哗地流入田地。秋天,红薯丰收了,人们又发明了红薯切干机。……真是:看不完丰收景随波逐浪,听不尽跃进曲此起彼扬。
  大跃进的开展,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成就。作为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亲眼目睹人们改天换地的冲天干劲,怎能不心情振奋!!同其它事物一样,大跃进也有自身的不足。只有满腔热情而缺少科学态度,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大跃进值得总结的教训恐怕也在于此。
  1958年秋,我上了二年级。这学期二年级招收了月台附近四个大队的约五十名学生。学校成立了大食堂,学生们均在学校吃住。10月份秋庄稼基本收完以后,五、六年级的大学生同青壮年社员们一起响应上级号召去淘沙炼铁了,我们低年级的学生随老人、妇女收红薯。小学生拿不动耙子去刨,就跟着犁子捡犁出来的红薯。当然,留在地里的也不少。这就是当年的大炼钢铁运动。一位耿直的元帅曾用诗歌写下了当时的情景:“少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
  1959年春节过后,学校大食堂解散,外大队的学生都回到本大队学校上学。我们村也办了学校,月台学校派去了一名老师,一、二、三年级复式教学。我在村小学学习了一学期,下了课同父母一起到食堂打饭吃。1959年秋,我又回到月台学校上了三年级,学习倒是抓的挺紧的。
  1959年冬季到了,全国开展了“反右倾运动”,河南也批起了潘、杨、王,各地也批起了小潘复生。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跟不上队的,或随意说出了落后于形势的话的,就要被“拔白旗”。农民稍微平静的生活又一次被打乱。
  1958年,是农业大丰收的一年。1959年,由于天灾,粮食产量远不如1958年。但是,反右倾运动的开展,使得上报的粮食产量在基层干部的口里象变戏法一样疯长。既然粮食过多,就应向外调拨。村上的干部找不来那么多粮食,只好分成小组到社员家里去收。他们拿起铁棍满屋乱敲,检查社员屋里土地坪下面、糠圈底下、院子里的柴禾垛里是否藏有粮食。实际上,村干部心里是清楚的,人人都在村里食堂吃饭,社员们会上哪儿偷粮食藏在家里呢!!
  秋后的日子是清苦的,父亲去修建孤石滩水库了,母亲带着五岁的妹妹,抱着半岁的弟弟,去外村搞协作去了,家里只剩下我放学后陪伴者七十多岁的奶奶,从大食堂打饭回来吃。村食堂的人真好,给我也按大人标准供应。一天,正在水库工地的父亲得到弟弟得病的消息,就急忙赶往母亲搞协作的村子,因该村没有医生,他们就抱起弟弟往家赶。走到离家还有二里地的岭上,弟弟已无哭声。父亲说:“看来是不行了。”母亲说:“再试试吧。”她拿出带在身上的做家务活用的大针,向弟弟的“人中穴”部位猛刺,硬是把弟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960年春节前夕,母亲搞协作结束,回到了家。奶奶却和好多老年人一起被安排到离家三里一个叫“养凤沟”村的敬老院里。半个月后,我去看她,奶孙俩好一阵抱头痛哭。虽然敬老院的伙食比村上的食堂好,但我实在是太想奶奶了。
  1960年的初春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每天人均不足四两口粮,谷糠、庄稼叶子、野菜、树叶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粮。不过,水利工地上民工的生活倒是比村里强得多。有一次,我和村里几位同伴步行20多里,到孤石滩水库工地去看望父辈们,吃早饭时间早已过去,中午吃饭时间还没到,热情的炊事员仍然端出了热腾腾的跃进馍即杂面蒸糕。吃饱饭后,我们一起跑向大坝工地,那可真叫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推土上坝的小土牛的吱咛声与打夯时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构成了一曲曲美丽的交响乐。
  4月份后,国家提高了口粮标准,大人每天涨到十二两,社员生活有所好转。1960年夏,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碧麻一号”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秋后,村上的大食堂解散,社员们散工后各自回家做饭吃。虽说忙了点,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社员们的心情比吃食堂舒畅多了。
  后来,党中央实事求是地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进程中的错误,制订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又把1961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干部作风大有好转,农业、工业和科学文化事业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社员们除了参加集体劳动以外,可以精心经营自家的自留地、菜地、借地和小片荒地。他们满布愁云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1961年7月,读完四年级课程的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五年级,开始了高小阶段的学习生活。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三、寻“宝”上山
  1961年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我们村地处岗坡,粮食产量相当低下。社员们生产队分的,加上自己收的,也只能填饱肚子。鸡蛋是舍不得吃的,只能用来换盐和买煤油点灯,猪肉、羊肉也只能过春节买上几斤。为了补贴家用,父母亲几次跑到深山里刨来棉枣,连夜煮熟后,担到七十里以外的平顶山市去卖。已经是高小生的我,毫无疑问应该替父母分点忧。我经常在星期天及下午放学后干些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以减轻父母的劳累。那一次上山扒蝎子的经历,至今仍叫人记忆犹新:
  一个星期天,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手拿镊子、瓶子,顺着村南岭上的大道向西奔走,到山上去扒蝎子卖钱。估计走了十里路,就到了据说是金总兵修边墙的地方。据传说,岭南下边的村子是当年金总兵住过的地方,该村就叫作“金沟村”,村北的小河就叫“金沟河”。边墙早已不见踪影,边墙基础却深埋在地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发现了这道边墙基础。于是,上千车的石块顺着这条岭上的大道向东流去,变成了集体和村民的房屋基础。这是后话。再往前走,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墓山。
  墓山并不高,但它向东绵延百里的岗地却是沙河和澧河的分水岭。山北是沙河的支流灰河的发源地,山南是澧河的支流金沟河,河的上游是刚修成的金龙嘴水库。说起墓这个名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据说,过去有一名被称为“”的外地人来此寻宝,他判定山中有宝,但究竟宝在何处,无旁人知晓。探宝人最后死在山上,尊其遗愿,将其埋在此山最高处。多少年过去了,探宝人的后代也将他的遗骸挖出运走了。如今,如果你有机会登上山顶,就会发现,当年探宝人的墓坑犹在。山因墓而得名,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墓”。站在山顶,追忆这美丽的传说,我真为探宝人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人们对待科学、对待事业、对待学习,不也正需要这种毅力吗??
  扒蝎子也是挺有乐趣的。当你掀开一块块石头,发现一个急于跑掉的蝎子,就马上用镊子夹起来放入瓶子。显然,这也是需要一定经验的。山下的村庄上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凭经验掀起一块石头,就会有蝎子出现。他们直接用手捏起蝎尾中部,蝎子尾针无法蛰到手指,蝎子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束手就擒。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该返回了。伙伴们下山向南,远远就看见金沟河南岸的两座山头,一个叫大陡印,一个叫二陡印。山崖就象长寿老人的额头。一种叫“蝴蝶草”的草药就生长在山阴陡崖处,采药人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从山头上面垂吊下来,才能采到。为了治疗母亲的风湿腿疼,父亲也曾多次冒险在此处采药。在大陡印的半山腰间,有一个小洞,叫“稀石洞”,粒径大小不等的碎石子如涓涓细流从洞中流出。久而久之,从百米高处向下,形成了一个锥形的石子堆。我想,这想必是我们的先人在洞中开设了一个碎石厂,为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吧!!
  我们涉过金沟河,到了金沟村的收购点上。一两半蝎子卖了四角二分钱。不要小看这四角二分钱,它抵得上一个劳动力两天的劳动价值,可以购买一个学期的作业本。
  四、师恩难忘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与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与老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培养。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三十多年的知识分子、一名高级工程师,每当我回忆起小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时,总忘不了一年级的老师阎学连,二年级老师李国山、杨从周,三年级老师陈月梅,四年级老师李绪儒,更忘不了高小阶段的语文老师符春禄和算手术老师刘凤歧。
  我们的语文老师符春禄是从五年级教到六年级小学毕业的。他讲课深入浅出,传授知识面宽。如今,翻开上小学时的课堂笔记,仍可以看到每一课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除了收集、翻印外校的优秀作文让大家学习、参考外,还将本校同学们中的好作文经稍加修改后,编印成册,让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作为学习成绩较好的我,有机会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也有机会从同学们的好作文中吸取优点。
  那时侯,能考上初中是很不容易的。设在常村的叶县五中,是全县最后一所公办中学,它每年从夏李区所有小学的毕业生中,通过考试录取五十名学生。月台小学的学生来自附近五个大队,而以前每年只能考上两名初中生,考上三名算是高水平的了。其中不少学生是因为算手术丢分而名落孙山。我们班上五年级时的四十二名学生,因担心考初中无望或其它家庭原因,到了六年级就只剩下了二十名。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学习生活是紧张的,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住在了学校,自己做饭吃。就在大家担心升初中的前景时,从石院墙小学调来了算手术老师刘凤歧。刘老师的第一节课介绍了近几年石院墙小学考上初中的人数。这一讲,增强了全班二十名同学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刘老师讲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全部算手术应用题分类讲解辅导,每一类题都要求学生完全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他找来全县最高水平的习题,让大家习作,使同学们的算手术程度迅速提高。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年月台小学十六名学生参加初中招生考试,有七名学生被录取。这远远高于平均录取比例,也大大出乎群众和学校的预料。
  1972年春,几经调动,刘老师又回到设有初中班的月台学校,我也有幸成为该校的一名民办教师。在学校,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勤于学习、认真备课和悔人不倦的身影。1973年9月,我离开了月台学校,跨入了高等学府的门槛。寒假期间,我曾到他家中看望。当我再一次放假时,他已调离月台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任教。听说,经过一天紧张的教学,晚上又批改作业忙到深夜的他,第二天再没有醒来。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刘凤歧等老师们的辛勤教育,没有我小学阶段打下的坚实的数学基础,就不会有中学阶段的优异成绩,不会有1973年大学招生考试后的顺利录取;也不会有1982年许昌地区对文革期间入校的五届大学生进行文化考试时,我取得高等数学满分的理想成绩;当然,也更不可能有今日的岗位奉献。刘老师虽然不在了,但他给予我的培养教育,他的工作作风,我将永远牢记。不,应该说,所有教过我的老师的恩情,我都永远不会忘怀!!
  一首《园丁赞》写出了教师的辛劳和喜悦——
  晨曦初现,
  喜迎学子校门前。
  三尺讲坛,
  笔挥口授英姿展。
  万籁俱寂,
  点评正误,
  星灯照无眠。
  但求桃李满天下,
  花开眉宇间。
  谨以此首诗词献给教过我的老师,献给那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老师和朋友们。
width:100%">
哇,好厉害 膜拜
width:100%">
beibeimole
我是来打酱油的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普通的人生,幸福的回忆!!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第三章 中学年华
  一、美丽的校园
  接到小学老师送来的《录取通知书》,得知我被选录到县重点中学——叶县一中学习。当年,叶县教育局为了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全县十个考点,选拔了三十个高分考生,连同报考一中的部分考生,组成了一年级的一个班,一四班。这就是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所以,尽管我没有报考该校,仍然有幸成为该校的一名学子。
  叶县一中,过去叫昆阳中学,是叶县的重点学府。该校坐落在南大街路西的金印街上,与金印街斜对的是通往县人民医院的一条街叫明亮街,这是两条以烈士名字命名的街道。张明亮和杨金印是为解放叶县而牺牲的,他们的名字在叶县烈士陵园列出的烈士名单中排在最前面。每当我跨进通往学校的这条小街,对烈士的崇敬心情就油然而生。
  金印街西行一百米,就是我们的校园。校园分南北两院。南院是学校办公和学生宿舍区,两只威武的石狮子站立在大门两旁。进大门树立着一座影壁墙,墙上书写着《中学生守则》。影壁墙后面有一棵大榕花树和一个葡萄架。影壁墙东西两侧的两条道路,西边通往学校办公室、教导处、会议室等,东边通往学校卫生所和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大多是在叶县城内为数不多的旧式楼房。楼房屋脊两端安放着带有多条铁叶子的兽头,更显得楼房的古朴和威风。在道路和房屋之间,是一块又一块菊花园。到了秋末冬初季节,满园菊花盛开,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学校的北院是教学区,迎门也是一座影壁墙,墙上画有毛主席微笑招手的画面。不久,影壁墙改建,新建的影壁墙比原来面积大了许多,墙上画上了苍翠的松树,松树下镶着木雕隶书——毛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比原来更有气魄。墙后是校内篮球场,球场北边有一个青石镶边的舞台,也是学校开大会时的主席台。舞台北面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球场两侧是几所学生教室。在图书馆的西北面,又是一个院落,大部分教室集中在那里。一棵百年以上的皂角树仍在茁壮成长。每年春夏之交,满树小花、满院芳香,引来了一群又一群采花的蜜蜂。……二十年前,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驻扎的地方,而今,作为县重点中学,她正为高一级的学校和广大工厂、农村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可用之才。
  校园大门往西约一百米,是学校的操场。除了体育课外,每到课外活动时间,这里打篮球、跳高、跳远等热闹非凡。操场再向前,走过护城河上的木桥,是学校的二十亩试验田。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耕作管理下,试验田里的庄稼总要比附近的地块强上几分。
  如果你有机会到过当时的叶县一中,你一定会因这里优雅的环境而留恋忘返。
  二、不懈努力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县四面八方,大部分属于农民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但同学们学习都很勤奋。我家离学校走小路为四十五里,要走大路为六十里。村庄往南八里就是汽车站点,花上六角钱就可以坐公共汽车到县城。但作为家庭条件并不宽余的我,在校学习期间,从没坐过一次公共汽车。吃饭要带的口粮,除了每学期开学父亲送我时带去一部分外,全靠我一根小扁担自力更生挑进学校,四十五里小路往往要走上六、七个小时。那时,通常一个月回家一次。在白天较短的季节里,星期六上午下罢第三节就得请假往家赶,不少次天黑了还没走到家。一个人行走在远离村庄的崎岖小路上,着实心里有些害怕。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学校每月补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一元五角的助学金,我大部分交了伙食加工费,往往一个月也舍不得买上一次菜吃。其实,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生活的。同学们带的口粮,大部分是粗粮即玉米面和红薯面。生产队分的麦子,一部分和豆子一起加工,作为全年的面条面。家里的白面除了大年初一全家都吃以外,其余时间也就是家里来了客人时才吃得到。
  虽然生活艰苦,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方面个个争先恐后。当第一学期进行到三分之一时间时,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阶段考试,第一名同学三门平均得了96分,我考了94分多,为并列第三名。这是一次智力和实力的较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他们。当进行第二次段考时,我以语文知识、数学、外语三门一百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也得到了校长在全校学生会上的表彰。期终考试,我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政治、生物等得了满分。寒假放学后,我带着学习成绩通知单及学期评语回到小学母校汇报时,得到了小学老师们的夸奖和鼓励。第二学期,我被推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直至毕业。这期间,我的各门功课一直保持先进水平。可以无愧地说,我没有辜负家庭长辈和学校老师们的期望。
  毫无疑问,最辛苦的是我们的老师,没有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哪有同学们知识和才干的全面提高!!学校的老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的班主任王海亮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除课堂学习外,他鼓励同学们课外阅读。假期到了,他领着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每人借一本长篇小说。我借读的是《红日》,那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的情况写成的。王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要把小说中描写人物、景物等的优美片段记下来,开学后写在黑板上,大家抄到笔记本上共同交流学习。这个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班坚持了初中三年时间,这无疑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学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刚进入中学时,不少同学连课外活动时间也用在做作业上了。后来,发表了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学生负担有所减轻。但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全班同学学习相当刻苦,加上基础较好,每次学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始终在全级段四个班中处于领先位置。除了文化课外,学校的文艺、体育、卫生保健工作在全县所有中学也处于领先水平。同学们除坚持早操、课间操、课后体育活动外,还坚持做眼保健操。校医刘老师定期检查,大家的视力一直保持较好状态。我们班四十多名学生,除入校时视力较差的一个同学戴上近视镜外,直至毕业,没有再增加一幅眼镜。可以骄傲地说,同学们的德、智、体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三、学雷峰与红书桌
  雷锋于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有一次雷锋上山砍柴,被狠心的地主婆夺过柴刀,在他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直流。1949年8月,雷锋家乡解放,雷锋担任了儿童团团长。1950年雷锋被保送上小学,1956年小学毕业参加工作,1957年2月,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响应捐款买拖拉机的号召,捐款20元,并学会了开拖拉机。1958年9月,雷锋到鞍山钢铁厂工作,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雷锋在鞍钢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雷锋于1960年1月参军,任汽车驾驶员,1960年11月加入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0年底,雷锋事迹被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在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他以一部血泪斑斑的家史,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激励人们在工作中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雷锋又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并被推选为抚顺市人代会代表和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工程兵十团党代会代表,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抚顺市优秀校外辅导员。
  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峰,因工殉职。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向雷峰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的题词于次日发表。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核心,“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学习雷峰的活动迅速在全国兴起。学习雷峰活动,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已经开始,进入初中后,学习雷峰的群众活动进一步开展。雷锋同志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热爱集体、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我们教室的墙上也挂上了的副班主任崔哲老师书写的《雷峰日记》条幅,不少内容现在仍记忆犹新。例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战争年代的英雄吉鸿昌、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 ,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刘玉堤等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舍身救火的向秀丽、护炮烧伤仍坚守岗位的安业民,“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推惊马救火车的欧阳海,以及后来涌现出来的,扑向炸药包救民兵的王杰、身受重伤不下舰艇炮位的麦贤得、拦惊马救儿童的刘英俊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楷模。雷锋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同学们认真学习雷锋事迹、雷锋日记,认真写学习雷锋的心得体会。通过学雷锋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大办好事、拾金不昧等蔚然成风。除了校内办好事不留名外,我们组在校外联系了一户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每个星期,我们就会去老人家中一趟,帮助老人挑水、打扫院子,女同学们还会帮助他们洗洗衣服。两位老人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雷峰同志说过,“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我们学习雷峰,就应该象雷峰那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在学习雷峰活动的推动下,学习毛主席著作掀起了高潮。那时侯,书店里的毛主席著作不是很多,除了每位同学买了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外,一部分有条件的同学把从家里保存的或从亲戚家借来的毛主席著作带到学校,集中放到教室后面紧靠学习园地的书桌上。大家把这个桌子誉为“红书桌”。同学们可以从红书桌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学习完了一本就再换一本。随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不断深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学雷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正是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同学们才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是在[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毛主席的领导下,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才进一步了解了张思德、白求恩这些共产主义战士、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精神;也才真正理解了[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的伟大、毛主席的英明;也才真正明白了应该怎样干事、怎样做人。1964年5月以后,多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相继出版发行,《毛主席语录》全书分为33个专题,由毛主席著作和讲话中的427条名言警句和主要论点汇集成册。《毛主席语录》携带方便,好学易懂。随着学雷锋活动的不断深入,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等毛主席著作的群众活动日渐高涨。人们通过不同形式交流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人们的心灵,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为了推动学校学毛著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到平顶山市听取工人师傅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事迹报告,人人深受感动。我曾在日记上写下了一首长篇的七言叙事诗记述了这位师傅的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
  我敢肯定,那时的同学们,不管他现在身在何处,不管他干什么工作,也不管他现在担任什么职务,他都不会忘记中学时代的红书桌,不会忘记当年轰轰烈烈的学毛著活动和学雷峰活动。
  四、社会主义好
  “还是社会主义好!!”这是灾区人民发自肺腑的声音。
  1964年春天,小麦长势喜人,广大农民正期待着几个小灾之后的丰收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5月初,突然连降暴雨,麦田水泡,小麦花落,粮食减产是无疑的了。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沙河水急涨,白龟山水库暴满,非常溢洪道泄水。洪水顺湛河东下,到蒲楼区破堤向南。顿时,湛河与沙河间一片汪洋。庄稼不用说了,好多村护庄堤进了水,社员们只好站在堤子上。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惦记着家里的亲人。实际上,更关心他们的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全县以及更远的人们都在支持他们。我们学校的食堂也加班蒸了一笼又一笼的大白馒头,交给政府,用飞机空投给受灾的群众。
  麦天,我回到了家乡,得知家乡的麦子也因受灾而严重减产。生产队150亩小麦仅收了3000斤麦子,除去必须留下的种子和饲料粮外,只能分给社员一少部分作为口粮。我家当时六口人仅分了50斤,加上自留地收的30斤,总共有80斤瞎麦子。不过,不用担心如何度过灾荒,因为不久政府就供应了统销救灾粮。
  1964年的秋天,又是阴雨连绵,秋庄稼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过了小麦播种时节一个月后,人们只能将小麦种子撒播在既没深耕又没施肥的土地上。那时又没化肥可施,麦子长势很差。1965年麦天,我们生产队仅收了7000斤小麦,又是一个减产年。社员们每人只能分到40斤口粮。
  很难想象,遇上这样的灾情,要是在旧社会,农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不是外出逃荒,就是在家饿死。现在不同了,连续两年,政府都供应了统销粮,保证了社员们的基本口粮标准。社员们打心眼里感谢[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感谢毛主席。用他们的话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在党的领导下,社员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灾荒,取得了1965年秋季的丰收。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五、忆苦思甜
  这是一个多事之年。中苏友好关系的破裂,西藏上层的叛乱,中印边境印度军队的武装挑衅,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失误,三年自然灾害,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美国U-2型飞机的高空侦察,国内个别敌人的破坏活动,使得我们党的领导人重提“阶级斗争”,与此伴随的是广泛开展的“忆苦思甜”活动。
  “忆苦”活动在我上小学时已开始了。一个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诉说着旧社会的苦难经历。主持人领着大家喊一阵“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口号,有时还要批判斗争地、富、反、坏分子。同学们曾把这些经历写成作文或周记。我也曾在作文里写下了我舅舅家的一段苦难经历——
  1942年河南大旱,秋季基本绝收。姥爷带领全家从小河沟里挑水,种了几亩玉米,还算是有了些收成。但这远远不够一家人吃呀。……1943年初夏,麦子快发黄的一天,不满六岁的三舅实在太饿了,他挎了个小篮子,到地里拽了几小把麦子。这事碰巧被同村的一个小伙子看见了,硬说是从他家的地里拽的。他叫来了“甲长”和村里乐于管事的人,调解结果是,“现在赔偿30斤小麦。”“麦子还没熟,怎么赔呀??”“过了麦,赔300斤,就这样定了!!”姥爷气愤难奈,掂起三舅的双脚,要摔死他。是姥娘抱得太紧,还有旁边好多人劝说,可怜的三舅哇,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十多天后,麦子收割了,租种别人家的地,产量的一半要交给土地出租者,自家只能留一半,加上自家地里产的,总收入还不足200斤,只好卖掉了仅有的一条耕牛,换了些麦子,这才凑够了300斤,还清了这笔欠债。以后生活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出去逃荒要饭。几十年后,三舅提起那段往事,还难掩心中的悲愤!!话语间,也忘不了南下逃荒住的那户人家的关爱,“那家人真好,真应该好好感谢人家!!可是只知道村名,不知道是什么县了。”
  到了初中阶段,忆苦加上思甜,变成了“忆苦思甜”。忆苦思甜活动基本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清早,同学们到城外地里去挖野菜,回到学校煮野菜汤,汤里有少量面粉。早饭是每人一碗野菜汤,这就是“忆苦饭”。上午,全校师生集中在学校礼堂里,听老贫农作忆苦报告。中午改善生活,吃一顿好饭,算是“思甜”。下午,座谈、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争谈体会。有一次,班主任石国林老师在垃圾桶里捡到了不知是哪位同学扔掉的半个黑馍头,放在讲台上,睹物生情,讲起了他小时候在旧社会经历的苦难,着实让全班同学嚎啕大哭。是呀,一个馍头,在旧社会荒年的时候,或许就能救活一个穷人家小孩的性命。
  学校还组织同学们到叶县剧院观看《夺印》、《社长的女儿》、《杨立贝告状》等现代戏剧,组织到平顶山市北渡村参观泥塑阶级教育展览。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不能象社长的女儿那样忘记过去,忘记阶级斗争,我们的国家政权不能让阶级敌人夺了大印,我们的社会不能再回到杨立贝告状的年代。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劳动人民旧社会的苦难,也倍加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归功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归功于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等一大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们的刻苦努力,归功于千千万万个在戈壁沙漠上的勇士们的艰苦奋战。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学们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样,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国家的更加强大,以担负起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大家以研制和试验原子弹的英雄们为榜样,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到1966年5月,同学们已圆满完成初中学业,满怀信心地迎接中招考试的到来。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第四章 文革风云
  一、运动初起
  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1966年初,批判“三家村”开始,这些对学校影响还算有限。日,北大教师聂元梓等人大字报的公开发表,使全国所有学校的教学生活开始变得混乱无章,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进行,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打断了同学们继续深造的理想。积极传授知识和努力学习文化被说成是执行了资产阶级的教育路线,“造反有理”则成了最时髦的时代信条。
  日下午,在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的影响下,叶县完全中学高中部的部分学生,在叶县县委门口东侧贴出了用四张纸写成的叶县第一份大字报。大字报矛头指向完中党支部书记张xx,说张xx排斥打击了一贯正确的校长段xx。这张大字报引来了县城成群结队的干部、群众、学生前往观看。
  看大字报回来的叶县一中同学们,受到感染,开始对我们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白守德议论纷纷。
  白守德校长五十年代后期曾担任过叶县县委宣传部长,当年县办的《红叶》杂志第一期上刊登过他和县有关领导的题词。后来,他担任了叶县一中校长。在他的领导下,不管是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还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年轻教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作为县重点学校,叶县一中的各项教学工作一直名列前茅,中招的升学率在全县各中学中遥遥领先,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走入了高一级的学府或奔向工作岗位。白守德又是一个文学功底扎实的领导,我们上二年级时,他的一篇散文《向日葵》,着实让班上的同学们大饱眼福,纷纷学习并模仿写作。
  可以肯定,白守德校长对叶县一中,对叶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是应当受到人们尊重的。但白守德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不可能每件事、每句话都是无可挑剔的。不是吗,同学们正在你一言我一语提对他的意见呢!!这些意见写成了一张半篇幅的大字报,贴在了学校南院会议室的墙上。
  进入6月中旬后,叶县县委向有关学校派驻了工作组,领导刚刚兴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为组长、副组长的工作组进驻叶县完中,进驻叶县一中的是县监委黄书记带领的工作组。这一天,工作组在学校会议室召开了全校各班班主任及学生班干部参加的会议,工作组要求文化大革命运动要在工作组领导下进行。毕竟叶县一中仅有初中学生,一段时间内没有起大的风波,按照工作组和学校的安排,老师和同学们仍然在基本平静的环境中教学、读书、复习。
  不平静的是叶县完中。6月16日,根据叶县县委的指示,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到位于城西的叶县完中看大字报。这里有三级六班高中学生和三级六班初中学生,是当时叶县唯一办有高中班的学校。在叶县县委贴大字报的就是该校的高中学生。现在呢,进驻叶县完中的工作组开始反击了。满墙满墙的大字报,其中大部分是揭发批判完中校长段xx的。就连六十年代初在当地群众流传的对大跃进的不满意见,如今也成了段xx的反党言论。参与在县委贴大字报的以及同情他们的学生高声发表着他们的观点,另外一些学生和县里来的干部则同他们进行着激烈的辩论。
  当时,叶县机构调整刚刚结束,十个区划成了十六个人民公社。县里正在召开三级干部会。参加会议的家乡干部告诉我说:“我们公社的四个高中生就出了三个反革命。现在各公社的干部都在做各公社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对抗情绪。”我想说,“做工作是应该的,说他们是反革命也太过分了吧!!即使他们做法都是错误的,也不能算是反革命吧??”我真为那些不相识的学生担心。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二、“破四旧”与大批判
  暑假过后的8月,停了课的学校迎来了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发表。从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开始,席卷全国的“破四旧”运动开始了。一天晚饭后,全校师生集中在学校篮球场上,白守德校长在舞台上作破四旧动员。他说:“满院的菊花是什么??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瓦房上的兽头呢,那是封建迷信的东西。门口的石狮子,也是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边那个狮子不是少了一个牙嘛,那是因为一个学生在门口跌倒了,神婆说是狮子作怪,这个学生的奶奶用锤子敲掉并拿走了狮子牙,说是给孩子熬茶治病。这不是迷信是什么!!”仅仅一个小时时间,门口的石狮子被体育老师领着大个头的学生,用十八磅的大铁锤砸烂后拉出去埋掉了,房顶的兽头被推倒了,满院的菊花被拔掉了。我不敢想象白校长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他的领导下建成的花园式学校,又在他指挥下被毁的七疮八孔。
  学校推选出了文化革命委员会,代替了学校党支部领导运动。文革会的委员中有年轻教师,也有学生。学生基本上每班一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学生中享受较高的威信。在文革会的领导下,成立了红卫兵组织,一部分家庭出身不好,或父母出身不好,或与某些所谓有问题的教师有过联系的学生,被排斥在红卫兵大门之外,受到了初中三年来不曾有过的冷落。经过动员的红卫兵,丢下了课本,离开了教室,冲向了社会,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破四旧运动。& & & & & & & & & & & &
  根据街道组织反映,某人是小资本家,红卫兵就到他家去抄家搜查,搜出来的东西,上交。某人在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受过训,又从他家搜出来一把刻有蒋介石题字“不成功,便成仁”的匕首,这还了得!!那就捆起来,斗争。某商店门口上方挂有“顾客您好”的匾额,就摘下来砸烂。理由是:顾客不也包括地、富、反、坏、右嘛,我们怎么能向他们问好呢??!!……县城里被划在红五类以外的居民们提心吊胆,担心不知何时破四旧之火会烧到他们门口。农村的地主、富农分子也被小学生们押着、挂着黑牌、戴着高帽在村子里游街。甚至一些与运动不相干的人,也会被会议组织者点出来残酷斗争。……没有人敢公开指责这场运动,因为被斗争的对象被称之为“阶级敌人”,而“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因为要破除的是资产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在文革会的领导下,停了课的学生们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传阅、翻印和散发从北京、郑州、许昌等地传来的传单,二是写大批判文章。批判的矛头无疑指向学校校长白守德。因为只有他才有条件推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也只有他才能算得上我们学校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材料中一部分是提对他领导学校工作期间的意见,一部分是不知从哪里调查来的所谓历史问题,甚至还有人提供材料说,“他把大门口的老影壁墙扒掉,而新建的影壁墙上画上了三枝松树枝,这正好象征着他动术去掉的三根肋巴。”
  10月下旬,根据上级安排,学校推选了十五名学生代表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下余的学生除留下一部分继续整理学生们写的和收集的批判材料外,大部分回农村从事秋收劳动去了。11月初,全国范围的大串联开始了,我和我们班留在学校的另五名同学一同去了北京。11月底,当我们从北京回到学校时,学校的秩序更加混乱,大批判又升级了。整版整版的大字报覆盖了学校可以利用的墙面,批判的对象也指向了一般教师,有教语文的、教数学的、教外语的、也有教音乐美手术的。教师之间的战友情没有了,老师学生之间的师生情不见了,学校的生活只剩下了造反和斗争。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三、红太阳的光辉
  1966年11月,在学生代表进京未回校之时,全国范围的大串联运动开始了。来不及通知在家秋收的同学,我们班留校的六位同学于11月8日就坐车去了北京,去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我们先坐汽车到许昌,之后坐上了北上的火车。每节车厢除列车员外,均配有两名解放军战士。战士领着车厢内的学生高唱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语录歌和其它革命歌曲。下午三时,车过邢台,列车上响起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嘹亮歌声。几个月前,这里发生了七级以上的地震。冒着余震的危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带领中央代表团,深入震中地区,慰问灾区人民,到医院看望受伤群众,带来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他亲自指挥和安排抗震救灾工作,一车车救灾物资运往灾区,一批批医生、解放军战士、地震工作者等抗震救灾人员奔赴灾区。代表邢台灾区人民肺腑之声的这首歌曲由此产生。这歌声充满着人民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毛主席的热爱。想到几个小时后,我们就能到达北京,就有机会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同学们心情无比激动。
  火车到达永定门车站,我们被安排在北京体育场内等候三天后,又被分配住进了北京工学院,正好错过了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红卫兵的时机。工学院的绝大部分学生同其它首都院校的学生都到全国各地串联点火去了,外来的学生住在学校大礼堂等处,由解放军负责,按连、排、班编排,进行了适当的训练,等待毛主席的第八次检阅。
  训练之余,我们去过天安门广场,望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去过产生过“第一张大字报”的地方——北京大学。如今,这里又贴出了批判刘少奇《论[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修养》、《论党》的大字报。无法预料,在党内位置已经下排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下一步还会遇到什么麻烦。
  11月26日,我们被带到北京西郊机场,看来到天安门广场聆听毛主席讲话是不可能了,只能等候会后毛主席的检阅。机场跑道两侧二十米内坐满了解放军战士,之后是学生队伍,每个连队的学生排成两行,席地而坐。下午三点多钟,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乘坐的敞蓬汽车在西长安街检阅之后,向着西郊机场开过来了。看见了,看见了!!乘敞篷汽车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只见他老人家身穿绿军装,神采奕奕,红光满面,正在向我们招手呢!!端坐着的同学们全部站起来了,霎时间,“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是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中国革命的实践一再证明,背离了您的领导,中国革命就会受挫折,就会失败。遵义会议之后,历史选择了您为中国革命掌舵,中国革命才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以您为代表的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人,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才能够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建国后,您又领导全国人民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打破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经济封锁,建立了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使我们的国家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初步繁荣昌盛。有了您的领导,才有了我们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我们红卫兵绝对听从您的号召,关心国家大事,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谁反对您,反对您的光辉思想,反对您的革命路线,谁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坚决打倒他!!保证我们的政权永远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保证我们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四、南下小长征
  奔韶山
  1966年11月底,我们回到学校,班上的同学们正准备到南方串联。坐车串联已不允许,党中央号召大学生、中学生步行串联。要出远门就需要先换粮票,粮票是按生产队分配的口粮标准在公社粮店换的,口粮标准不足的,有学校按实际外出天数补够每天1.5斤。因回家换粮票耽误了几天时间,返校后,班上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出发。12月8日,我们剩下的五位同学结伴,打起背包,扛起“毛泽东思想长征队”的红旗,徒步南下,开始了长途跋涉。我们没有造反点火的任务,但可以利用这大好机会,去参观革命圣地,学习革命精神。我们的目的地是韶山、井冈山……,我们的口号是:“走毛主席走过的路,紧跟毛主席进行新的长征。”所以,人们又把徒步串联叫做“小长征”。叶县向南的许南公路上,“小长征”的学生一队又一队,每走三十里地左右,就会有一个接待站安排食宿,每人每餐交半斤粮票,一角钱。万一你赶不上接待站,随便走进一个村庄,都会有人接待、做饭、安排住处。因为人民群众称我们是“毛主席的客人”。
  南下路上,我们接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征队散发的宣传材料,一本是斯诺写的《毛主席回忆》即毛主席在延安时同斯诺谈话的部分内容,一本是毛主席家六位烈士的事迹介绍。看后,我们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是呀,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五位亲人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美帝国主义企图以朝鲜做跳板,颠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炮弹打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毛主席又将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一线战场……。我们深刻地知道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里面包含着我们党内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斗争,更包含着毛主席六位亲人在内的千百万革命先烈的壮烈牺牲。
  四天时间,我们走了二百四十里地,到了南阳市。这里曾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刘备三顾茅庐留下了千秋佳话。长江的支流白河从城外流过,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们从接待站借来了钢板、铁笔、蜡纸,用了两天时间,刻板翻印了这两本书,印数约200份。我们沿途不断散发着这两本书,我们要让我们所经过的地方的人们,了解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及其全家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
  沿着大雁南飞的路径,我们经樊城、渡汉水、过襄阳,走上了三国名将赵云救幼主的四十里长的长坂坡。那天,天正下着小雪。突然,阵阵笛声嘎然而止,只见几个小牧童从水牛背上滑下来,跑向路边,向我们要宣传材料。我注意着,看这些比牛还低的牧童怎样再爬上牛背。啊,原来,他们先爬上正在低头吃草的牛的脖子,老水牛一抬头,小牧童再滑向牛背,翻看着他们刚刚得到的宝书。
  我们长征队路过荆门,于12月26日穿过至今仍保留着坚固城墙的三国古城荆州,前行十二里,到达沙市。这一天,正逢毛主席诞辰73周年,荆州地区组织了有纪念意义的游泳比赛。上千名游泳健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将横渡长江,以优异的成绩,向他老人家报喜。可惜,我们急于赶路,没有去观看这壮丽的场面。
  我们经公安、过安乡,1967年元旦在洞庭湖度过。中午,同学们吃上了厨师精心烹调的洞庭鱼。这时,虽不见稻花飘香,却见一队队男女社员,挑着米篓,争交爱国粮的热闹场面。正是: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绘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1967年元月8日,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日日想、夜夜盼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领取了韶山纪念章之后,我们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和旧居陈列馆,住进了毛主席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
  说起这个题名,还有一段小插曲。据说,韶山小学建成后,曾给毛主席讲过课的原私塾先生找到毛主席让他题写校名。毛主席提笔写好“韶山小学”后,稍一思索,就扔掉了,然后重写了一幅“韶山学校”。先生问:“为什么??”毛主席说:“现在建了小学,我给您题韶山小学,将来建了中学,能让老师您再跑一趟吗??”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现在的韶山学校,进大门后又分两院,一边是韶山学校小学部,一边是韶山学校中学部。我们住在中学部。夜间身上感觉格外暖和,天亮一觉醒来,原来是这里的服务员又给盖上了一层新被子。
  小时侯的毛泽东是一个爱读书、爱劳动的少年,青年的毛泽东已成为立志救国的先锋战士。他把父母养老送终之后,又引导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他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韶山支部,又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这里走出去的毛泽东又领导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三十二年之后,毛主席百忙之中重回故乡,回想起过去的岁月,又看到了新时代的变化,心潮澎湃,写下了不朽诗篇《七律?回韶山》。
  如今的韶山,已经是全中国人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她正以宽阔的胸怀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人群。
width:100%">
流水清清101
  离开韶山,我们一行经湘潭、过株洲,到醴陵,住进了醴陵银行接待站,认识了一位银行的负责人、老家在洛阳龙门附近的河南老乡。他参加过李先念领导的中原突围战和渡江战役。他送给我了一枚大别山根据地敬制的黄色毛主席像章,作为交换留念,我送给他一枚韶山纪念章。他对我们几个小老乡格外关照,每餐总象招待贵宾一样米、菜、汤齐全。碍于老乡的挽留,我们在醴陵多停了两天。之后,便沿着当年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及上井冈山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进。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到了浏阳县文家市。接待站就设在当年毛主席召开会议的大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武汉召开了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了湖南,并于日,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9月19日,秋收起义的队伍在进攻长沙中途受挫后到达这里,在这里召开了前委会议。会议否决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队伍向南转移,在农村发展,在反动派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寻找立足点。毛泽东用“小石头可以打烂大水缸”的比喻,阐明了现在革命力量虽然弱小,但最终可以打败反动派的深刻道理。文家市,以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而载入史册。
  告别了文家市,我们沿着泥泞的山路继续前进。天色已晚,道路难寻,离下一个接待站多远还不可知。碰巧,交叉路口来了一位女同志,她说:“请跟我来,我就是接待站的人。”她领我们到了村接待站所在地——山坳里的一户人家住处。这一家大院有几十间房屋,成四方形布置,房前有走廊相连,这也是南方房屋的特点。晚饭后,老主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参加秋收暴动的经历,让我们又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云南工作,小儿子随他在家。老人说,他家已经接待了好多个长征队。我和另一位同学被安排住进他小儿子、儿媳所住的房间。在传统观念较重的北方是不会这样安排的,大概是风俗不同吧。
  冒着小雨继续前进,我们到达了永新县三湾村。日,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后减员到不足千人的队伍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建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体制,也奠定了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队伍编为一个团,党支部建在连,营团建党委,连以上各级设立党代表。部队进行了民主改革,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在三湾,确定了向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这里,毛主席当年住过的房屋正在修复,接待站食堂前的两棵大枫树仍然枝繁叶茂。站在枫树下,仿佛又听到了毛主席当年那振奋人心的讲话。
  历史事件有时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我们把向井冈山进军与红军长征相比,三湾改编的意义就相当于遵义会议,文家市会议的意义又与长征途中的通道转兵和黎平会议相似。
  告别三湾村,我们一路上山,领略了一山四季的奇异风光。之后稍一下坡,就到了宁冈砻市,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们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宁冈中学。日,毛泽东和朱德两位巨人的手在这里第一次握在了一起。下得山去,我们到了红军会师广场。日,在这里召开了红军会师大会,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德、毛泽东两位伟人的名字连在了一起,“朱毛”不可分,让敌人胆寒,使革命成功。跨过红军会师桥,我们参观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红四军旧址及有关展览,仿佛又看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雄姿。
  1967年农历大年初一,我们从宁冈到茅坪。春节的午饭,虽然没有北方饺子,却有大米饭、大肉块大饱口福。在茅坪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八角楼。在这个普通的房子里,毛主席于1928年10月写下了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回答了人们“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我们离开茅坪,途中参观了红军被服厂,一路上山,到达黄洋界哨口。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中心,四周群山环绕,只有五个哨口可通山下,黄洋界哨口就是其中之一。日,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井冈山保卫战,我军不足一营的兵力,将趁我主力欲归未归之机前来进犯的敌军击溃。登上哨口,迎面耸立着高大的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朱德总司令题写的碑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的背面是毛主席为纪念井冈山保卫战而写的著名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看到毛主席的诗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我们了解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原因,理解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武器也是重要因素。要想打胜战,必须有一支做好准备的、众志成城的人民军队,也要有先进的武器。当年如果没有那三发炮弹,仅靠大刀长矛是吓不退进攻井冈山的敌人的。这个原则,在当今的世界,仍然适用。没有军民团结如一人铸就的钢铁长城,就无法抵御敌人的侵略;没有现代化的武器,就打不赢现代化的战争;没有核武器,就无法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
  黄洋界哨口一边的一座山头,是当年黄洋界哨口工事所在地。爬上山头,放眼远望,可见云雾中山峦叠嶂,好一派更加郁郁葱葱的南国风光!!走近哨口工事,仿佛又听到了当年的隆隆炮声和战士们的胜利欢呼声。我们把扛了四省3000多里地的长征队红旗盖在哨口工事处,无比留恋地走下山去。
  过哨口不远,就见下山公路一侧的小路旁,挺立着两棵大树,这是当年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从山下挑粮回来途中歇脚的地方。小学语文课文《朱德的扁担》曾记录着总司令这一感人经历。
  一路下山,我们来到井冈山的中心茨坪,茨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上最大的村庄。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首次到达这里后,这里就成为红军的常驻之地,直到1929年1月,一直是井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家居产业百强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