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家族信托是割双眼皮失败案例例吗

家族信托案例:吴亚军577亿分家范本
摘要:股权之争的前车之鉴犹如昨日,真功夫、土豆的纷争尚为人记忆犹新,市场对于龙湖地产的担忧顺理成章。消息公布当日,龙湖地产的股价应声下跌4.2%。第二天,股价继续下跌2.92%。直到第三天,龙湖股价才开始反弹。
764亿港元的市值公司,577亿港元的身家分割。没有股权之争,没有债务违约,市场以为会发生的矛盾一件没有发生。这场预谋已久的私人离婚,因及早引入了家族信托,而与公司做了完美的隔离。中国女首富吴亚军的离婚,为中国家族企业处理同类事件树立了一个样本。11月20号,吴亚军离婚的消息无疑让近期本就绯闻萌动的地产圈再次热闹起来。龙湖地产对外发出声明:“主席吴亚军女士与蔡奎先生已经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股权之争的前车之鉴犹如昨日,真功夫、土豆的纷争尚为人记忆犹新,市场对于龙湖地产的担忧顺理成章。消息公布当日,龙湖地产的股价应声下跌4.2%。第二天,股价继续下跌2.92%。直到第三天,龙湖股价才开始反弹。股权之争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债务违约问题也变得可能性不大。11月23日,截至发稿前,龙湖地产股价上涨4.3%。吴亚军对于这个平稳的结果应该并不意外。她跟蔡奎的离婚,对龙湖地产而言,短期内几乎不造成太大影响。股权分隔在上市前已经通过信托完成,而蔡奎也一早退出公司管理,不再过问龙湖集团的运营情况。如果说吴亚军的离婚范本平稳到难以复制,那是因为没有人如她这般未雨绸缪。汇丰信托介入分家从信托成立日起,这超200亿港元财富已经是蔡奎的独立财产。2008年,所有关于上市的准备都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吴亚军看着自己几年的筹划终于一步步开始实现。6月11日这天,关于股权架构的一系列动作终于尘埃落定。通过汇丰国际信托,吴亚军与蔡奎各自设立了一个家族信托,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别注入其中。其中,吴亚军的信托为吴氏家族信托,在当时的持股比例为46.9%。经过一轮配股以及回购之后,目前吴亚军的信托持股比例为43.18%。吴氏家族信托的受益对象为若干吴氏家族成员以及一个名为Fit all的信托,这个信托的受益对象为龙湖地产的员工及管理层,旨在进行股权激励。作为彼时吴亚军的丈夫,蔡奎也被视作拥有这一部分股份的权益。蔡奎的信托名为蔡氏家族信托,目前持股比例为28.79%。其受益对象为若干蔡氏家族成员以及Fit all。而这一部分股权的权益同时也由蔡奎的前妻吴亚军拥有。但是,随着股权被注入信托的当天起,他们已经是各自分别拥有龙湖的股权。所以,并不是离婚让蔡奎获得了超过200亿港元的财富,而是从信托成立日起,这部分已经是蔡奎的独立财产。人大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的研究员刘浩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信托为独立财产,在离婚时不视为夫妻共有,不需要分隔。也就是说,吴亚军与蔡奎早在日时已经将上市公司股权这一部分财产分割清楚。成立信托之前,吴亚军和蔡奎做了另一些准备。早在2007年11月,吴亚军与蔡奎在开曼群岛上注册了龙湖地产的空壳公司。而龙湖地产的股权由两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持有,分别为Charm Talent 以及Precious Full。到2008年1月,吴亚军与蔡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又注册了一个名为Longfor Investment的公司,该公司股权由龙湖地产100%控股。Longfor Investment收购了嘉逊发展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这一部分正是吴亚军打算拿来上市的资产。Longfor Investment收购了嘉逊发展之后,又将股权分别以19.2亿港币和12.8亿港币的价格转让给Charm Talent 和Precious Full。至此,信托架构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吴亚军和蔡奎将汇丰国际信托列为受托人之后,开始着手将各自的股权转让给汇丰国际信托的全资子公司。汇丰国际信托的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尤其是在泽西、开曼、维尔京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上。吴亚军将Charm Talent所持有的所有嘉逊发展的股份全部转让给汇丰国际信托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全资子公司Silver Sea。而蔡奎也将Precious Full所持有的全部嘉逊发展股份转让给汇丰国际信托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全资子公司Silverland。这两次转让以零代价的馈赠方式进行。信托成立之后,吴亚军和蔡奎都不再直接控制龙湖集团的股权。事实上,像吴亚军这般夫妻双方分开设立家族信托的方式并不是个例。另一个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张茵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而张茵,开始得比吴亚军更早。张茵和丈夫刘名中分别设立了张氏家族信托和刘氏家族信托来持有公司股权。信托持股虽然鲜见于A股上市公司,但是在赴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中却很常见。香港的富豪家族,李嘉诚、杨受成、新鸿基地产等皆通过信托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而汇丰国际信托则参与了众多家族信托的设立。在泽西、开曼等离岸金融中心,类似的极为常见。泽西金融发展局的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对这些信托公司而言,为客户保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是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会显示股东权益,几乎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家族信托的信息。在香港,除了企业家采用家族信托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财产,一些高净值人士为了防止自己的后代或者信托受益人不善于打理规模庞大的资产,也会将财产交给信托公司打理,比如说梅艳芳、沈殿霞等人。财产信托的方式在大陆尚不常见,但是信托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将是一个方向。就目前国内法律制度而言,并不存在进行财产信托的障碍。去家族化2005年,蔡奎驻守成都,吴亚军则亲自带了一批人进军北京。“龙湖地产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很完善,没有子弟兵掌门的情况。”一位地产业资深人士如此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蔡奎“早已经边缘化。”虽然龙湖地产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蔡奎和吴亚军为龙湖集团的创始人,但是在2009年龙湖集团赴港上市之后,蔡奎就从龙湖的管理团队中彻底淡出,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而在此之前,蔡奎一直负责龙湖在成都的业务。2004年是龙湖转折的开始。之前的十年中,龙湖一直偏安于重庆一地。就是在这一年,吴亚军开始思变,这一年,吴亚军第一次在重庆见到了房晟陶。日后,房晟陶将成就自己在房地产界的一段传奇。彼时,全国化是纠缠在吴亚军心上的一个战略。冲出重庆成为必走的一步棋。而上市,也隐隐约约构成了一个想法。2005年,变动在龙湖拉开了帷幕。这一年,龙湖首先进军成都市场,蔡奎出走重庆,驻守成都。之后几个月,龙湖进军北京,吴亚军亲自带了一批人奔赴北京。数年以后,吴亚军曾经在文章中回忆说:“2005年时,公司高层对于龙湖是做‘西南王’,还是先做北京、再企图全国有着重大分歧时,老房是我‘进北京’战略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在这个背景之下,蔡奎驻守西南,吴亚军朝着心中理想,北京而去。老房,即是上文中提到的房晟陶。后来,吴亚军回忆说,当时,房晟陶跟她说:“与其只在重庆、成都做十来个项目,不如把十来个项目分布在北京、重庆、成都,这样,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大得多。”2005年,房晟陶正式加入龙湖,负责龙湖集团的人力资源工作。尽管当时距离上市还有数年时间,吴亚军无疑已经在为之谋篇布局。刚到北京,龙湖在润枫租来的办公室里办公。从重庆跟随吴亚军北上的高管大部分都住在亚运村汇源公寓里。彼时,龙湖终于在北京拿到了第一个地块。房晟陶建议吴亚军从外部招聘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2006年,吴亚军一直在招人。吴亚军可以饿着肚子,中午不吃饭一直跟应聘者聊。如果她觉得可以,她会推荐应聘者去成都再跟蔡奎聊,当然机票由龙湖购买。但是有些人通过了吴亚军这一关,最后却没有通过蔡奎那关。当时参与应聘的人回忆说,“感觉公司架构是在围绕吴亚军转的,她跟蔡奎在公司的决策权应该是六比四开吧。”最后获得北京公司负责人一职的是邵明晓。2009年,龙湖上市时,邵明晓依然是北京的负责人。但是现在,他已经接替吴亚军成为龙湖集团的CEO。上市之前,吴亚军聚集了一批人在麾下,陈凯是其中之一。在加入龙湖之前,他是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来到龙湖之后则担任龙湖集团运营及发展部总经理。目前,陈凯已经从龙湖辞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陈凯套现之后回到香港,现在从事股权投资。龙湖集团上市之后,蔡奎从管理层退出。吴亚军进北京再谋全国化的战略也一步步走向成熟。龙湖相继进入上海、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根据龙湖的官方资料显示,龙湖集团的业务分布在全国十七个城市,公司员工超过7000人。龙湖发展最显而易见的一个标志是吴亚军的财富上涨。在杨惠妍蝉联内地女首富多年以后,白手起家,而且同在房地产界的吴亚军从去年开始坐上了女首富的位置。在离婚消息被爆出之前,吴亚军今年以约380亿的身家再次问鼎中国女首富。而离婚之后,这一位置重新被杨惠妍夺走。今年5月,跟随吴亚军多年的房晟陶提出辞职。对此,吴亚军并不意外。房晟陶早就向她表示过,希望以后能够回归校园,研究宗教或者社会。然而相交多年,吴亚军为此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或相濡以沫,或不忘于江湖》。辞职以后的房晟陶考了GRE,打算去美国申请一所大学研究宗教。四个女人组建的公司很长一段时间,她女儿都不知道家里很有钱,过着普通人家的生活。事实上,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在吴亚军刚刚下海经商时,丈夫蔡奎并不是她最初的合作伙伴。最早组建龙湖的时候,吴亚军的合作伙伴是另外三个女性朋友。因此,龙湖的老员工称龙湖为“四个女人组建的公司。”后来龙湖的发展越来越好,蔡奎就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来到龙湖和吴亚军一起创业。最早与吴亚军一起创办公司的朋友,有的已经离开了龙湖,也有继续留下来的。作为管理者,吴亚军身上的女性特质注定了她与男企业家不一样的地方,也带给了龙湖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情怀。接触过吴亚军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吴亚军并不是一个强势的女强人形象,相反,她非常温和,也非常细心。注重细节就成为龙湖的一个特质。2004年时,房晟陶作为龙湖的人力资源顾问第一次调查走访龙湖之后,他总结龙湖的优点时说:“有理想,爱干活,爱操心,关注细节,对好产品有追求。”吴亚军被外界传为“王石的女弟子”。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万科成为国内品牌开发商,为此,吴亚军特意飞到深圳向王石请教。王石在参观过龙湖的楼盘之后也曾给予极高评价。传闻说,王石一行进入样板间参观,出来时发现进房前脱下的鞋子已经被一双双整齐摆好。王石被龙湖这种注重细节的品质而打动。2004年时,王石曾经公开表示:“可以去重庆问一问,龙湖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最好的。”虽然吴亚军从未接受采访,号称“三不人物”——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但是流传的关于吴亚军注重细节的例子却不少。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吴亚军是一个大方的老板。据业内人士透露,龙湖的高薪在业内有口皆碑,“管理层都是百万以上年薪,配车配房。”而前文提到的房晟陶有一个外号叫“房千万”,得于他的年薪一度接近千万。吴亚军自己透露她还曾经劝过房晟陶要理财,但是房晟陶却表示:“钱够用了,多了不是啥好事。”吴亚军自己也曾表示过,她所拥有的财富不过是纸上富贵。吴亚军的女儿已经出国求学。在女儿出国前的一段时间里,吴亚军尽量减少出差,陪在女儿身边。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她女儿都不知道家里很有钱,过着普通人家小女孩的生活。吴亚军本人也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她家住在一个类似四合院的大院里。与大院里其他小孩子不一样的是,吴亚军自小成绩优异,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她并不经常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高考时,成绩优异,她考到西北工业大学,学习了鱼类这个颇为冷门的专业。在经商之前,吴亚军的最后一份工作是《中国市容报》的编辑。现在,这份报纸早已停刊,但是因为有了吴亚军,报纸的名字仍然被广泛提及。
中投在线私募超市共 32025 只基金
稳健型私募产品一览
近半年涨幅
109.987636%
33.572838%
24.637681%
30.329973%
绩优型私募产品一览
近半年涨幅
162.143335%
108.510851%
79.877671%
70.221954%
90一代的父母相对80一代的父母富有,因此这群年…
在黎辉看来,O2O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个伪命题,…
本周热销产品
基金经理:苏思通
私募公司:蓝海韬略
82.337884 % 最近3个月收益
预计收益率
北京大白汇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机构
股权投资 投资方向
泽泉投资辛宇:不轻…
华夏未来资本巩怀志…
旭诚资产陈贇:市场…
艾方资产蒋锴 :用…
家族财富排行榜
中投在线客服服务热线
24小时专属服务
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
中投在线 (C)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文/珠江商报记者林翠媚
改革开放至今已是三十多年,当前,中国内地第一代富豪们面临着即将退休、富二代是否愿意和有能力接班与家族事业将如何发展等诸多问题,如何避免“富不过三代”的命运等一系列挑战,家族信托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工具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日,在顺德区资本市场企业服务中心,由区金融办主办的第四届顺德金融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资本力量 运赢财富”企业沙龙上,盈科律师事务所全国家族信托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兼首席律师李魏以家族信托为主题,向在场三十多位企业主或企业高管讲解了家族信托的历史和利好。
保障后代生活
据介绍,家族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与金融信托不同,家族信托完全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和目的进行设计、量身订做,能够满足委托人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目的。为解释家族信托的好处,李魏列举了几个较为著名的案例,如香港著名影星沈殿霞和著名歌手梅艳芳就是通过生前订立家族信托保障她们的家人未来生活。
富豪家族发生财产争夺大战不是稀罕之事,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数龚如心遗产案。相比较而言,香港著名影星沈殿霞就更有远见。2007年10月,沈殿霞大病入院后,她秘密订立信托书,将名下近亿元资产转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并交由合法的信托人管理,一旦她离世,女儿郑欣宜面对任何资产运用和工作等大事,最后决定都要有信托人负责审批、协助,保障了女儿的未来生活。由此可见,除了能保障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委托人还能通过家族信托可以避免继承人因生活奢靡或不善理财而败光家产。
此外,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所以很多富人也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
家族信托利于保护财产
家族信托不仅可以保障富人后代的生活,也可以对富人当前的财产进行保护。由于家族信托中,受益人也可以是委托人自己,所以企业经营者利用家族信托降低经营风险。很多企业主并未能清楚区分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而家族信托财产是独立,家族信托的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的,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变故不会影响信托财产的存在。受益人是通过家族信托的受益权获得利益,这样债权人也无法对信托财产进行追索,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对家族财富的影响,所以就有了破产后的企业主利用家族信托的资金东山再起的例子。
合理运用家族信托还可以合理合法节税。据李魏律师介绍,我国《信托法》中有规定,委托人、受托人死亡,信托财产不属于遗产,将来可免收遗产税。且国外税法对设立信托的财产减免税。在国外,曾经发生有人继承了价值连城的实物遗产,却拿不出现金支付遗产税的事情。但如果委托人通过设立遗产信托,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李魏律师表示,家族信托是富豪阶层的财富保全和传承的重要工具,一个合适的家族信托计划需要进行充分规划、量身制作,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外部环境,这也是财富家族未来理财的重要方向。
声明:未经珠江商报社授权或同意,不得转载本报新闻,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微信公众账号
提起家族信托,可能有的人听过,有的人似懂非懂。没关系,我给大家举几个知名的人物,大家可能就知道家族信托了。先举例子国外的: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默多克&&再举点国内的例子:龙湖地产吴亚军、蔡奎夫妇,王菲的&嫣然基金&,梅艳芳&&
&到底啥是家族信托?所谓家族信托,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人(委托人)将家族资产(现金、不动产、股票、家族企业股权等)转移给信托机构(受托人),信托机构为受益人(有钱人的亲属等等)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置这些资产,其目的在于实现有钱人的财富管理及传承。
家族信托到底有啥功能?为什么一直以来备受富豪青睐,下图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会就信托的主要功能进行简单介绍。
一、避免争产。狗血的家庭剧看多了,少不了争夺遗产的剧情。这不仅仅发生在电视剧里面,现实社会有的是例子。较为经典的例子是媒体大亨默多克。这人,前前后后娶了好几个老婆,先讲第二个,也是最让他痛苦和肉疼的一个。他早前为结束与第二任妻子安娜长达32年的婚姻,在同意支付高达17亿美元的分手费并对遗产分割做出保证后,默多克才成功换取了前妻放弃半分家产的要求。
于是,当默多克再度与邓文迪步入婚姻殿堂时,这老小子学聪明了,他汲取了上次失败婚姻的教训,通过设立信托的方式成功隔离了家族和他的媒体帝国,并详尽约定了家族基金所持有股份的投票权和收益权继承规则。当默多克第三段婚姻也走向破裂,邓文迪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又是哭又是闹,就差上吊了。但是最终也仅仅获得了两三处房产的所有权,她的两个子女在未来也得不到一丁点家族公司的投票权。可以说这是信托在资产隔离和资产保护上的经典案例。
二、传承规划作用。这一点呢,针对企业主。家族企业,一般传承到三代甚至四代时,家里那真是人丁兴旺啊,分家产的人也就多了。如果通过分割家族企业股权进行传承,将股权分给众多家族成员后,松散的股权可能令企业的所有权面临极大挑战,有些败家子直接把股权出售给外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设立家族信托可以保护家族企业控制权。另外,大家族的资产数量众多,如果没有在生前充分规划,一旦突然身故,可能导致部分资产被最了解资产状况的继承人先行转移截取,部分资产可能不为继承人所知晓而最终沦为&无主资产&。
三、私密性保障作用。这个人有钱了吧,可能就孩子多,婚生的或者非婚生的。非婚生的子女也是自己家娃,总不能不给点家产把而且根据法律规定也享受财产的继承权,所以只要他们和其他继承人无法在分割财产上达成一致,那么必然导致对簿公堂。公允地在所有孩子(无论是婚生还是非婚生)之间分配财产,同时又保障财产和继承人身份的私密性,如果没有信托这个工具是很难做到的。
四、避税作用。这个话题目前在国内是沸沸扬扬的,虽然中国尚未推出遗产税,但这或许是迟早之事;针对境外资产,不少欧美国家都规定了遗产税,在要进行遗产继承的时候如果没有先行以现金方式缴纳高达资产价值50%的遗产税,那么房产无法完成继承和过户。
五、资产隔离作用。国内不少家族客户对于企业资产和家族资产并没有作区分和隔离,那么一旦突发事故,可能所有资产都会被查封、冻结,甚至被罚没;遭遇离婚时,资产的一半可能会被分走。如果有了家族信托的防护,这部分归属信托的资产,性质上不再属于个人所有的资产,已经形成了一道有效的资产隔离,那么就为家族的抗风险能力增加了一层屏障。
最后呢,借助图片里面的一句话:你愿意家族昙花一现还是百年兴旺?相信这个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
预约参加专业移民讲座了解第一手移民资讯
了解适合自己的移民项目与专业顾问在线沟通
免费寄送专业项目手册全面了解移民申请手续
联系我们:中国 400- 地址:深圳南山区文心三路中洲控股大厦B座3509 电邮:info@(C) 博美英华 Design by| 欢迎来用益!
产品机构 文章
& & &近期,一些知名高净值人群曝出婚姻纠纷事件,其中掺杂婚前财产、离婚转移资产、公司股权变更等争议,引发社会关注,这让家族信托意外走红。业内人士建议,通过信托和相关法律工具的运用,通过在婚前或婚姻中设立家族信托就能尽量地规避相关风险。对于主要资产在国内的高净值人群而言,更适宜设立在岸家族信托。
& & 家族信托升温
& & 多位家族信托业务人士表示,近期某些公众人物离婚事件被曝光后,其中诸多婚姻财产的争议让更多高净值人群开始关注家族信托。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多家信托公司借此加大对家族信托业务的宣传力度。
& & 所谓家族信托,是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国内的家族信托真正起步于2013年,已经不算&新鲜事物&。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推出家族信托服务,还诞生了诸多家族信托服务机构。
&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开始由&创富&时代向&守富&时代过渡,是国内家族信托业务发展的根源。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4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12万亿元;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已超过100万人。这份报告显示,根据《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当下中国高净值人群最为看重的财富目标即为&财富保障&与&财富传承&,已经开始考虑财富传承的高净值人群比重已高达46%,约13%设立了家族信托。此外,经过近几年的客户教育和业务实践,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关注、了解家族信托。
& & 三方面保障有效性
& & 对于近期某些公众人物离婚事件及相关财产处置争议,一些信托人士认为,如果当初设立家族信托,在离婚时信托财产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就可以让婚姻背叛者净身出户。也有信托人士建议,如果要再婚,可以在结婚前把个人财产放入家族信托,信托受益人设为父母和子女。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托分配为父母和子女提供生活保障;另一方面,避免个人财产因为再婚后的财产混同而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 &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案例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是一个启示:在婚前设立家族信托可以较好地对婚前财产进行隔离保护。此外,为避免离婚分割财产带来的心力交瘁,可以在婚姻关系良好时,由婚姻一方设立家族信托,将部分婚内财产作为信托财产,转移到受托人或信托公司名下,设立专项账户,由受托人或信托公司进行管理或投资,并约定定期向特定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以达到好聚好散的效果。
& & &其实不单单是公众人物,中国的婚恋皆是如此,中国是个重人情的国家,一旦结婚了,人情与钱财往往会混为一谈。其实通过信托和相关法律工具的运用,就能尽量规避风险,淡化家人的担心。&该业内人士称,相比婚前财产协议,家族信托有效避免了签订婚前财产协议造成的双方尴尬,又对自己合法财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家族信托是委托人单方与受托人之间的协议,不需要家庭成员同意,甚至可以按照委托人意愿不让家庭成员提前知晓相关安排;家族信托受《信托法》调整,可以排除《婚姻法》和《继承法》里面一些不符合当事人意愿的法规约束,例如受益人既可以是委托人自己、未来配偶、家人后代,也可以是其他人,并可以预设各种条件,更换受益人、取消受益权, 不仅保密,而且灵活可控;家族信托对财产采取持续管理和隔离管理的模式,无论财产如何变动,都会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实施。
& & 切勿迷信离岸信托
& & 在业内人士看来,家族信托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某信托公司资深家族信托业务人士认为,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家族信托对他们起了两方面作用:对于客户要照顾的每一个人来说,家族信托的财富准备和制度设计,是他们人生顺利前进的桥梁和阶梯,为他们的整个生命周期铺设了安全网,让他们一生&想过不好都难&;对于客户生前身后延绵的整个后代谱系而言,家族信托协助客户打造自己的&黄金家族&,让家族成员不仅代代&荣华富贵&,更是代代&光耀门楣&。
& & 事实上,在海外家族信托已经发展多年,有很多成功案例。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国内一些高净值人士可能更早地听说或者接触了离岸家族信托。对此,泮美芳表示,离岸信托并非万能。首先,离岸家族信托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其次,离岸信托最终的实施效果由许多变量来推动,包括未来可能的法律变迁,设立机构的诚信度,以及家族内部的关系走向。事实上,在一些家族信托业务人士看来,梅艳芳的离岸家族信托就是一个失败案例。梅艳芳通过遗嘱,委托一家著名跨国银行设立了离岸信托,用来管理和分配她的遗产,但其母亲坚持认为信托分配不公,屡次将银行告上法庭,导致该离岸信托架构濒临破产。
& & 国内家族信托和离岸信托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优势。对于中国高净值人士来说,设立离岸家族信托,不仅存在政治经济环境陌生、境外法律陌生、适用法律冲突等风险,同时信托运行及操作上存在信托财产难以转移、信托利益难以入境、信托财产异地管理以及天然的语言和距离等诸多障碍。因此,对于主要资产在中国国内的高净值人士来说,由于在合法性、维权能力、交流便利等方面,国内家族信托比离岸信托更有优势,更适宜设立在岸家族信托。
热门: | 话题: | 聚焦: |
新闻排行TOP10
Copyright & & 南昌用益投资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益官方微博:&&&&
本站域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艳芳信托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