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印对峙印度叫嚣开战最后怎么样了印度修的石墙

逢周一、五出品&&&&&&第439期
中印对峙为啥都是我方先撤?
说明我军是文明之师以和平大局为重
主持人观点
中方非常珍惜边境地区的安宁,印度方面却经常是得寸进尺,中国军队每次都是主动撤离,这只能说明我军是文明之师以和平大局为重。
  中印对峙为啥都是我方先撤?
  印度报纸Daily Excelsior于3月12日报道说,在中印边境,解放军部队越过实际控制线以后撤退。该报道称,消息人士说本周中国军队进入班公湖附近的印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约6公里,一度导致双方部队对峙。
  说实话,中印边界两国军队巡逻时发生对峙都是因为各方对所谓的实际控制线理解不同,一般来说中印边界发生矛盾摩擦的地区在藏南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线,但这次是在西线,班公湖附近。印度对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领土有2处领土主张,东线地区就是藏南地区,印度名称是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在西线是阿克塞钦地区和班公湖一带,阿克塞钦位于克什米尔谷底东部。
  说起班公湖恐怕知道的人不多,&班公&是印度语,意即一块小草地。藏语称此湖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从狮泉河向北130千米是日土县城,班仅湖就位于日土县城以北10千米的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处。班公错位于高山之间的槽谷内,水深50米。湖区面积604平方千米,长150千米,宽度多在2~5千米间,最窄处只有5米。东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中国领土范围,余下西面三分之一则属于印度。湖的独特处在于:湖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是淡水,物产丰美,水质洁净,水色碧绿;而在克什米尔境内就成了咸水。
  据报道此次次事件发生在3月8日,印度媒体称,当时有至少11名中国军人由1名上校级军官带领在班公湖附近越过了&实际控制线&(LAC)。中国军人乘坐2辆轻型、1辆中型和1辆重型汽车越过印度塔公地区的边界哨所,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5.5公里深处。这些中国军人很快就遇到正在巡逻的印度边界警察(ITBP),他们对峙了数小时后局势缓解,另外一方撤退。
  应该说,中印边界问题中印双方建立了很好的联络机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问题的。上一次的中印两军对峙是因为印度边防警察部队于2015年9月拆毁了一座中方哨卡,双方发生对峙,最后经过双方协调平息了下来。前2013年还发生过着名的历经20多天的&帐篷对峙&,都不是大问题,因为中印都知道边界问题历史由来已久,两国主张相距甚远,要想真正得到解决实属不易,现在只能是通过建立谈判机制先维护好地区和平再说。
  关于班公湖的两军巡逻对峙前年年底也发生过一次,2014年10月,印度媒体曾声称中国解放军水陆两线侵犯印度领土,包括进入班公湖的印度水域,以及从陆路进入印控地区5公里。《印度时报》引述官方消息人士说,在位于拉达克地区的班公湖,有解放军船只于10月22号,进入印方水域;印军在湖上部署有美国制高速拦截船,可载15名士兵,并配备有雷达、红外线系统及全球定位仪器等。报道说,与此同时在湖的北岸,解放军士兵也进入印方控制地区,一度达到5公里。印度士兵发现后随即在水陆两路做出拦截,双方据报一度对峙,中方士兵最后离去。
  事实上中印边境线上两国军队还有友好互动,去年八一建军节我军在斗拉特别奥里地招待了印度陆军代表团。同年8月16日,在印度第69个独立日来临时,印度陆军15日在拉达克实际控制线沿线的斗拉特别奥里地招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应该说,两军的友好互动有利于增进互信,中方非常珍惜边境地区的安宁,印度方面却经常是得寸进尺,我们从班公湖的这两次巡逻对峙看,中国军队每次都是主动撤离,这只能说明我军是文明之师以和平大局为重。
859条评论3033人参与我要评论
闫桥本期议事厅主持人
知名网络评论员 专栏作家 关注国际时事军事 约稿交流QQ: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中印千人对峙暂停 印军叫嚣“迟早进军拉萨和北京”
来源:人民网
奉劝印军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与中方携手,珍惜双方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图为我军边防部队与正在边境上构筑石墙和“观察屋”的印军展开说理斗争。  中印这次会晤与2014年9月初中印两军持续三周的对峙有关。起因为印度军方在边界地区建起一个观察屋,从这里可以观察对面中国士兵的举动。据外媒报道,这一行动激怒了中方,双方对峙兵力最多时曾达到近3000人,其中中国方面近1000人,印度方面2000人。直到9月30日,双方军队回到9月1日对峙发生前所在的位置。图为中国军人打出英文横幅劝印军后撤。  围绕拉达克地区的冲突,并非罕见。中印两军曾在去年陷入为期三周的僵持,印方声称解放军排级部队自日起“深入印度领土19公里”,并陆续搭设5座帐篷。印度陆军则搭起12座帐篷,两军相隔300米。在西方舆论场,此次中印军队对峙事件被形容为“1.5万英尺高空的对峙”。同样,中国军人5日打出英文横幅劝印军后撤。  (本文来自环球网)
频道推荐星空热点热点频道观天下:解放军转守为攻&印度被迫拆除边境据点
观天下:解放军转守为攻
印度被迫拆除边境据点
<span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04.27 来源:凤凰军事
中印边境争端是中国自建国至今,萦绕不去的最复杂领土难题。上溯百年,自拉达克地区被印英侵占,下追当今,中印边境对峙频频。中印有哪些争议区?为何印度宣称解放军深入其领土十数公里?中国被非法侵占的领土收复前景几何?凤凰军事《观天下》为您带来深入解析,使中印边境少一些迷雾,多一些真实。图为拉达克地区列城(Leh)周边山脉,拉达克当前由印度控制,中国不持领土立场。(凤凰军事)
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中印边界不但未能正式确定,反而由于英国的扩张而使问题复杂化。印度独立后,继承扩张政策,在1954年后官方出版地图上用“已定边界”的符号标出了其所主张的整个中印边界。在1953年基本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中印边界中段,印度政府在1954年后,采取新的推进政策,予以侵占。而在中印边界西段,直到中印争端发生时,印度的边防哨所仍远离中国方面所主张的边界。此后印度长期坚持“官方地图所标明的印度传统边界是传统确认、习惯承认和条约规定的”,是不容更改、不容谈判的正式边界。图为1967年,解放军与印军对峙。(凤凰军事)
在东段,中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鉴于印度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已占领了该线以南的大片地区,为避免冲突,便暂时视其为实际控制线而加以遵守。西段,位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国在1956年4月到1957年10月期间修筑的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印度从未在这一地区设立哨所。尼赫鲁获悉中国修筑公路后,印军开始侵入这一地区。1959年10月,双方在空喀山口发生冲突。图为中印中、西两段争议区示意图,中印争议集中于面积最大的东西两段。解放军对西段两大区块实际控制,其他被印度非法侵占。(凤凰军事)
边界争端发生后,中国政府多次指出:“中印两国边界漫长而又未经两国政府划定,两国地图互有出入,因此,两国对于边界持有不同的意见是自然的。只要通过友好的协商,这个历史悬案完全不难求得合理的解决”;而印度总理尼赫鲁公开说,中印边界“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可争论的问题,而是一件确定了的事,没什么需要讨论”,从而以“边界已定”为由拒绝谈判。中国政府继而要求就局部争端达成临时协议;而印度政府却要求以中国单方面撤出其所要求的大片中国领土为先决条件。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又提出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的建议,并于1959年底单方面决定在边境地区停止巡逻。图为西段巴里加斯地区,紧邻中国2019国道与西藏阿里军分区。(凤凰军事)
从1961年11月起,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西段越过传统习惯线,在中国边防军停止巡逻后形成的空白区,甚至在中国哨所后方建立哨所,企图以武力迫使中国军队后撤。在东段,大批印度军队在1962年春以后越过麦克马洪线。尼赫鲁政府于1962年10月12日命令印度军队“清除掉”边境上的中国军队。随后,解放军被迫从1962年的10月20日至11月22日进行了自卫还击。1962年中印战争结果无需赘言,战后中国主动后撤的战略决策,直接影响了今天的边境现状。即战前印军侵占的前进区域,在战败后再次获得。强化了印军业已侵占的东中两区块,集中力量于西段制造事端。令中国在军事与整体态势上陷入被动。印度在紧邻中国阿克赛钦的前沿地区,近距离修建边防公路,设置简易机场与火炮阵地。(凤凰军事)
中印边境近年来争端事件反映出两国军事外交战略和主权安全观念。印度实际控制的中段与东段藏南地区极少有冲突见诸报道,相反西段事件频发。而在西段三块争议区,又以中国控制的面积最大区块阿克塞钦为冲突高发区。尤以2013年发生在天南河谷的帐篷对峙,2014年楚马地区上千人对峙以及2015年班公错事件为代表。对峙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直接引发两国民众情绪,对中印整体关系造成相当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印未谈判确认正式边界,解放军越过传统线并非进入所谓印度领土。印媒宣称的解放军进入其领土内十余公里说法有误。(凤凰军事)
中印争议区多山,海拔普遍在4000米之上,当前中国边境公路比印度略有不足,解放军官兵得不得搭乘卡车与吉普车进行抗议。(凤凰军事)
印度在边境执行不断蚕食通过制造事端,积小胜为事实占领的中长期策略。在已经控制的地区通过军事和行政予以巩固,通过外交手段加深国际认同。对中国控制的,印度抱有野心的地区,修建交通线加强巡逻,设立前沿“钉子”哨,迫使中国主动和谈进而“无中生有”地获取实际利益。与印度相比,解放军曾对整个边境地区采取一种维持现状的战略,即不主动挑事,通过谈判营造稳定环境。加强巡逻管控,保证态势不向恶化方向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缺乏整体长期的安全策略与阶段性军事目标。加之,边境军事策略往往需服从于国家外交关系与经济贸易大局,对于东段藏南地区未来主权领土归属造成十分不乐观的形势。图为美国华尔街日报绘制的中印边界争议图,西段浅色区为印控拉达克,红色区块为楚马与巴里加斯地区。(凤凰军事)
不过,随着解放军高原战力取得对印明显优势,近年来西段争议区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2013年后的三次对峙事件,解放军一改求稳求和态度,对印度在靠近实控线修建公路增设哨所等行为,越过实控线予以施压。2014年发生的楚马对峙中,印度拆除了新设的哨所、据点。解放军转守为攻,在边境管控上小胜一筹。图为印度在楚马地区设置的据点,边境公路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凤凰军事)
<span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仿宋_GB年中印在楚马地区发生千人规模对峙,印军在高点设立哨所,并修筑一条近1米高的简易石墙。印军士兵拍摄现场视频发布在国外网站上。左图为解放军官兵,右图为印军在石墙后对峙。中方官兵一度脚踹石墙,双发言语激烈冲突。(凤凰军事)
阿克塞钦大多数地区海拔极高,地形险峻,帐篷对峙的天南河谷海拔4800米以上,两侧高点海拔超过5800米。对中国边防官兵巡边是极大挑战。另外,在拉达克地区特别是传统线附近,解放军基础设施并不占优,道路交通网中国有所差距。解放军前出反制时,受限于交通不足,官兵只能搭乘卡车与吉普车进行抗议,装甲力量与重型火力又很难抵达。装备上,解放军亟需一款适应高原与高海拔条件下的直升机,对于加强立体管控,兵力投送与火力支援均意义重大。图为印度在楚马地区设置的前沿哨。(凤凰军事)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印帐篷对峙事件的背后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印帐篷对峙事件的背后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外媒披露中印对峙缘由:印度建哨所激怒中方_网易新闻
外媒披露中印对峙缘由:印度建哨所激怒中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多家西方媒体披露了此次中印边境对峙的起因。路透社25日发文称,本月初,印度军方在边界地区建起一个观察屋,从这里可以观察对面中国士兵的举动。这一行动激怒了中方.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SVT6V4T8E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A72SVT6V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SVTF54T8E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A72SVTF54T8E0001.jpg
印度方向也有人群隔着河道对我国牧民对峙。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SVU69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A72SVU69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3./photo/-26/600x450_A72SVV3M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A72SVV3M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SVVVJ4T8E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A72SVVVJ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T00KN4T8E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A72T00KN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T014R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A72T014R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T01T34T8E0001.jpg
http://img4./photo/-26/t_A72T01T3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T02S1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A72T02S14T8E0001.jpg
西藏牧民拉横幅抗议印度方面侵犯我领土。
http://img4./photo/-26/600x450_A72T03EB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26/t_A72T03EB4T8E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原标题:外媒称中印边界对峙开始撤军 披露双方对峙缘由据《印度快报》27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周五在纽约表示,她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后决定,中印双方周五开始从边界撤军,到下周二撤完,双方军队将恢复到9月1日所在的位置,“糟糕的时期即将结束”。《纽约时报》称,至此,持续近三周的中印边界对峙宣告结束,双方兵力最多时曾达到近3000人,其中中国方面近1000人,印度方面2000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6日表示,中印两国领导人此前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就是要继续通过友好协商,寻求一个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目前有关事态已经得到妥善管控和解决,两国边境地区是和平的。中方愿与印方继续共同努力,维护好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印度外长斯瓦拉吉称,“我很高兴告诉各位,两国已经坐下谈判,解决了该事件,时间表已经确定”,她称中印达成撤军协议是个“重大成就”,“到9月30日,双方军队将回到9月1日对峙发生前所在的位置”。“莫迪到来前,中印边界对峙阴云被清除”,《印度快报》27日称,在莫迪首次亮相联合国大会前,斯瓦拉吉宣布了中印和解的决定。多家西方媒体披露了此次对峙的起因。路透社25日发文称,本月初,印度军方在边界地区建起一个观察屋,从这里可以观察对面中国士兵的举动。这一行动激怒了中方,中国士兵之后开始铺设通往印度声索主权领土的公路,并要求印方拆除观察屋。印方拒绝了中国的要求,毁坏了中国建造的部分公路,并增加了在这一地区的驻兵。“莫迪曾在竞选中承诺更加强硬的国家安全政策,中印上千名士兵在边界地区对峙说明,即便是强势的中国,也并非无所不能。”《纽约时报》26日称,拉达克地区官员坚持称,观察屋仅用于民用,但建设活动已经停止。
“莫迪首次亮相联合国,援引印度古老传统”,法新社2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与大多数印度官员在国际会议上的表现不同,莫迪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用的是印地语,而非英语。他的演讲也充满了心灵之语:“印度的先贤们将整个世界视作一家人。正是这一永恒的观念让印度坚定地信仰多边主义。”新德里电视台称,在32分钟的演讲中,莫迪谈及和邻国的关系、安理会改革,再到瑜伽。他说,“一个国家的命运和邻国紧密相连,这就是我的政府将促进同邻国关系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因”,强调印度对邻国的重视。(原标题:外媒披露中印边界对峙缘由:印度建观察屋激怒中方)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网友评论中印对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