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俄军事顾问遭袭击合作后或将重启是怎587么回事?

[军事]苏-35或将引发中俄第三轮军事技术合作高潮(图)_网易新闻
[军事]苏-35或将引发中俄第三轮军事技术合作高潮(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俄罗斯研制的苏-35型战斗机
据俄罗斯《观点报》11月29日报道,中俄关于可能供应苏-35战斗机和117S涡喷发动机的谈判,或许将会引发两国第三轮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
二战结束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结果却很相似。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实质上是苏联帮助遭受多年战火浩劫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作为当时的盟国,中国基本上从苏联得到了一切,包括武器装备成品、生产技术、工厂、工程人才,以及一些现代化设计理念基础,后者帮助中国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独立自主地完成了一些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包括原子弹和洲际导弹。但是,这种“嫁接”合作方式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预期的效果,之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60-70年代的其他动荡,以及国防工业自主工程设计流派和传统的缺乏,导致中国军队直到90年代之前仍在使用30年前从苏联得到的老旧武器。虽然在70年代中期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军事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仍旧相当惊人。当时中国空军还在使用第1、第2代战机,而美苏空军已经完成了换装第4代战斗机的工作。
俄媒称,虽然与军事大国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但是中国武器装备简单实用,物美价廉,在第三世界国家非常受欢迎。中国在继续生产苏式武器装备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术,独立自主地掌握了一些武器组件的生产工艺,进而自主研发出了国产产品。比如中国在70年代末研制的“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就以10年前从越南和中东得到的苏联“箭-2”为基础,利用了当时已经掌握的苏联电子装备的生产技术。尽管“红缨-5”,至少是其初期产品,在战术技术性能上不如“箭”式,却在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让苏军吃尽了苦头。到80年代末中苏恢复正常商务关系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苏式武器装备仿制品的供应大国。但是中国军事产品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需要尽快缩小并消除。当时西方已经准备与中国进行有限的合作,但是并不打算向中国供应最新产品,只有以色列转让“狮”战斗机设计文献是个例外。
俄媒称,苏联解体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迎来了第二轮高潮。当时中国军事工业已经开始起步,因此和生存环境极其艰难的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积极发展合作,后者急需资金维持生存,因此愿意进行任何能够带来收入的军事合作,只有仍旧受到严格控制的核导领域例外。但是,中俄第二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的规模没有第一次大,因为中国国防工业已经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建设,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设计流派,中国仍然急缺的是现代化产品和技术, 为此从俄罗斯大量采购苏-27SK和苏-30MKK战斗机、AL-31FN和RD-93发动机、636型潜艇、956型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先进武器。得到现代化武器装备后,中国随即采用惯常的做法,研究相关产品技术,掌握必要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盗版产品,比如国产歼-11战斗机、“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和歼-15舰载机。另外,俄罗斯工程师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许多武器项目的研制和完善,比如歼-10战斗机和L-15新型高教机,而在中国第5代国产战斗机歼-20和歼-31中也能找到俄罗斯技术的身影,特别是在发动机方面。
俄媒称,近年来中俄武器装备之间曾经巨大的技术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而且在某些方面中国还走到了前面,比如歼-31,毕竟俄罗斯至今暂时还没有第5代轻型战斗机研制项目。但是在一系列重要战略方向上,俄罗斯仍然领先于中国,包括航空方面。比如现在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俄罗斯空军的苏-35战斗机的性能远远优于苏-27,更不用说出口型苏-27SK及其中国组装版歼-11。至于中国研发的WS-10发动机,在寿命和经济性上远逊于俄罗斯AL-31FN,而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对中国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编译:林海)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俄媒体称中俄第三轮军事技术合作高潮或将来临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据俄罗斯《观点报》11月29日报道,中俄关于可能供应苏-35战斗机和117S涡喷发动机的谈判,或许将会引发两国第三轮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
  二战结束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结果却很相似。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实质上是苏联帮助遭受多年战火浩劫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作为当时的盟国,中国基本上从苏联得到了一切,包括武器装备成品、生产技术、工厂、工程人才,以及一些现代化设计理念基础,后者帮助中国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独立自主地完成了一些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包括原子弹和洲际导弹。但是,这种“嫁接”合作方式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预期的效果,之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60-70年代的其他动荡,以及国防工业自主工程设计流派和传统的缺乏,导致中国军队直到90年代之前仍在使用30年前从苏联得到的老旧武器。虽然在70年代中期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军事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仍旧相当惊人。当时中国空军还在使用第1、第2代战机,而美苏空军已经完成了换装第4代战斗机的工作。
  俄媒称,虽然与军事大国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但是中国武器装备简单实用,物美价廉,在第三世界国家非常受欢迎。中国在继续生产苏式武器装备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术,独立自主地掌握了一些武器组件的生产工艺,进而自主研发出了国产产品。比如中国在70年代末研制的“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就以10年前从越南和中东得到的苏联“箭-2”为基础,利用了当时已经掌握的苏联电子装备的生产技术。尽管“红缨-5”,至少是其初期产品,在战术技术性能上不如“箭”式,却在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让苏军吃尽了苦头。到80年代末中苏恢复正常商务关系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苏式武器装备仿制品的供应大国。但是中国军事产品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需要尽快缩小并消除。当时西方已经准备与中国进行有限的合作,但是并不打算向中国供应最新产品,只有以色列转让“狮”战斗机设计文献是个例外。
  俄媒称,苏联解体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迎来了第二轮高潮。当时中国军事工业已经开始起步,因此和生存环境极其艰难的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积极发展合作,后者急需资金维持生存,因此愿意进行任何能够带来收入的军事合作,只有仍旧受到严格控制的核导领域例外。但是,中俄第二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的规模没有第一次大,因为中国国防工业已经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建设,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设计流派,中国仍然急缺的是现代化产品和技术, 为此从俄罗斯大量采购苏-27SK和苏-30MKK战斗机、AL-31FN和RD-93发动机、636型潜艇、956型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先进武器。得到现代化武器装备后,中国随即采用惯常的做法,研究相关产品技术,掌握必要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盗版产品,比如国产歼-11战斗机、“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和歼-15舰载机。另外,俄罗斯工程师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许多武器项目的研制和完善,比如歼-10战斗机和L-15新型高教机,而在中国第5代国产战斗机歼-20和歼-31中也能找到俄罗斯技术的身影,特别是在发动机方面。
  俄媒称,近年来中俄武器装备之间曾经巨大的技术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而且在某些方面中国还走到了前面,比如歼-31,毕竟俄罗斯至今暂时还没有第5代轻型战斗机研制项目。但是在一系列重要战略方向上,俄罗斯仍然领先于中国,包括航空方面。比如现在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俄罗斯空军的苏-35战斗机的性能远远优于苏-27,更不用说出口型苏-27SK及其中国组装版歼-11。至于中国研发的WS-10发动机,在寿命和经济性上远逊于俄罗斯AL-31FN,而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对中国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编译:林海)
【】【】【】【】【】[军事]苏-35或将引发中俄第三轮军事技术合作高潮_网易新闻
[军事]苏-35或将引发中俄第三轮军事技术合作高潮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俄罗斯《观点报》11月29日报道,中俄关于可能供应苏-35战斗机和117S涡喷发动机的谈判,或许将会引发两国第三轮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
二战结束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结果却很相似。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实质上是苏联帮助遭受多年战火浩劫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作为当时的盟国,中国基本上从苏联得到了一切,包括武器装备成品、生产技术、工厂、工程人才,以及一些现代化设计理念基础,后者帮助中国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独立自主地完成了一些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包括原子弹和洲际导弹。但是,这种&嫁接&合作方式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预期的效果,之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60-70年代的其他动荡,以及国防工业自主工程设计流派和传统的缺乏,导致中国军队直到90年代之前仍在使用30年前从苏联得到的老旧武器。虽然在70年代中期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正常化后,中国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军事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仍旧相当惊人。当时中国空军还在使用第1、第2代战机,而美苏空军已经完成了换装第4代战斗机的工作。
俄媒称,虽然与军事大国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但是中国武器装备简单实用,物美价廉,在第三世界国家非常受欢迎。中国在继续生产苏式武器装备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术,独立自主地掌握了一些武器组件的生产工艺,进而自主研发出了国产产品。比如中国在70年代末研制的&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就以10年前从越南和中东得到的苏联&箭-2&为基础,利用了当时已经掌握的苏联电子装备的生产技术。尽管&红缨-5&,至少是其初期产品,在战术技术性能上不如&箭&式,却在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让苏军吃尽了苦头。到80年代末中苏恢复正常商务关系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苏式武器装备仿制品的供应大国。但是中国军事产品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需要尽快缩小并消除。当时西方已经准备与中国进行有限的合作,但是并不打算向中国供应最新产品,只有以色列转让&狮&战斗机设计文献是个例外。
俄媒称,苏联解体后,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迎来了第二轮高潮。当时中国军事工业已经开始起步,因此和生存环境极其艰难的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积极发展合作,后者急需资金维持生存,因此愿意进行任何能够带来收入的军事合作,只有仍旧受到严格控制的核导领域例外。但是,中俄第二次军事技术合作高潮的规模没有第一次大,因为中国国防工业已经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建设,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设计流派,中国仍然急缺的是现代化产品和技术, 为此从俄罗斯大量采购苏-27SK和苏-30MKK战斗机、AL-31FN和RD-93发动机、636型潜艇、956型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先进武器。得到现代化武器装备后,中国随即采用惯常的做法,研究相关产品技术,掌握必要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盗版产品,比如国产歼-11战斗机、&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和歼-15舰载机。另外,俄罗斯工程师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许多武器项目的研制和完善,比如歼-10战斗机和L-15新型高教机,而在中国第5代国产战斗机歼-20和歼-31中也能找到俄罗斯技术的身影,特别是在发动机方面。
俄媒称,近年来中俄武器装备之间曾经巨大的技术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而且在某些方面中国还走到了前面,比如歼-31,毕竟俄罗斯至今暂时还没有第5代轻型战斗机研制项目。但是在一系列重要战略方向上,俄罗斯仍然领先于中国,包括航空方面。比如现在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俄罗斯空军的苏-35战斗机的性能远远优于苏-27,更不用说出口型苏-27SK及其中国组装版歼-11。至于中国研发的WS-10发动机,在寿命和经济性上远逊于俄罗斯AL-31FN,而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对中国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编译:林海)
原文链接:http://www.vz.ru/columns//609419.html
责任编辑:徐璐明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方派飞行员赴俄受训 中俄或将签苏35合同
中俄很可能在中国农历新年后签署有关苏35战机的军售合同,中国派出的受训飞行员和其它相关人员已抵达俄罗斯空军训练中心。军事专家认为,这是中俄逐渐结成准军事联盟的一个表现。同时,中国购买苏35战机将使中国解放军空军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或将影响甚至加剧台海和太平洋地区局势。俄罗斯红星电视台1月9日报道说,中国苏35战斗机的受训飞行员和地勤专家已到达俄罗斯空军训练中心,中俄有关苏35战斗机的最后谈判将于中国春节后进行。还有消息称,双方将在今年5月签署协议,第一批24架战斗机将于2016年交付,此外,俄罗斯还将在战机交付前向中国提供发动机和配套的导弹系统。中俄两国围绕苏35战斗机交易的谈判持续多年,从去年开始取得进展。2014年10月,主管国防工业的俄罗斯副总理罗格津曾表示,中俄双方已接近签订相关合同。此次俄罗斯媒体披露的消息无疑是两国苏35战机交易的最新进展。*专家:俄中正在形成准军事同盟*国际战略分析研究中心军事专家理查德·费舍尔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表示,中俄有关苏35战机交易的新进展以及俄中之间的其它军事合作,表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军事联系正在改变,双方在逐渐形成一种准军事同盟的关系。他说:“我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结为一个准军事同盟。有很多情况表明,两国的双边军事合作越来越多,包括一些令中国非常受益的更为先进复杂的训练演习。”费舍尔认为,中俄日益密切的军事合作令美国以及亚太其它国家和地区感到担忧,或将引发地区危机。费舍尔说,俄罗斯的目的是让中国购买俄罗斯商品,帮助俄罗斯经济摆脱困境;而中国则是要借由与俄罗斯暂时的军事合作推进自身军事目的,例如占领南中国海或东中国海的有争议的领土,也有可能是进攻台湾或日本。*苏35有助于大幅提高中国军力*苏35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重型战斗机,拥有超机动、多用途等特点,属于第四代半战斗机。费舍尔认为,苏35战机有助于中国改进和升级现有战斗机。他说:“购买苏35战斗机对中国解放军非常重要。苏35是中国拥有的苏霍伊重型双发战斗机中最先进的。中国事实上是盗窃了设计,然后在国内制造。有了苏35,中国工程师就能更快地知道俄罗斯是如何通过改进机身、电子系统甚至发动机技术让苏35的性能更加优良,这也能使中国更好地改进现有的那些仿制版的苏霍伊战斗机。”他表示,如果俄罗斯还将向中国出售大量苏35战机的发动机,那么中国将能更快地部署中国最新的第五代战斗机。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近年来较为活跃。自2012年以来,两国已签订了至少两个大型军售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3亿美元。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处理 邮箱地址 tc_太让人意外了!俄日军事合作后或将重启
太让人意外了!俄日军事合作后或将重启
据俄罗斯卫星网20日报道,俄防长绍伊古当天在同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会晤时称, 俄日暂停军事部门合作对任何一方都无益。当天,绍伊古同俄外长拉夫罗夫抵达东京,参加第二轮俄日两国外交部和国防部部长级别的“2+2”会谈,该会谈曾于2013年因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而中止。“2014年根据东京提议暂停俄日国防部高层合作,包括取消俄总参谋长访日对任何一方都无益。”绍伊古说。绍伊古当天还确认了俄日关系的进展,指出两国间防务联系的加强不应落后于政治联系的发展。“尽管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在持续发展。”绍伊古和稻田朋美会晤时称,“2016年双边关系明显活跃。”绍伊古提到去年底俄总统普京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当时,双方商定恢复两国的军方接触和从2013年后中止的“2+2模式”会谈。卫星网报道,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20日对记者表示:“两国外交部和国防部部长将讨论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局势和安全保障问题、俄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以及加强安全领域信任措施。”报道称,美联社援引日本官方消息人士表示,在两国外长的会谈中,日方准备提出对俄罗斯在择捉岛部署导弹系统的关切。消息人士指出,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向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对俄罗斯在千岛海脊地区军事行动的关切,日本认为这一地区是日本的“北方领土”。俄罗斯此前在择捉岛和国后岛部署“巴尔”和“堡垒”反舰导弹系统。岸田文雄当天称,他将在同拉夫罗夫外长的会谈中讨论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的共同经济活动问题。不过,共同社分析称,当前,俄罗斯将日俄争议岛屿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的共同经济活动定位为与领土问题完全无关的事情。俄方的本意是以此吸引日本向发展落后的该地区投资等,而非日方所谓的“迈向签订和平条约的重要一步”。报道指出,因为财政困难预算受限,可以隐约看出俄罗斯想让日本来“承担”开发费用。“这符合北方四岛和北海道居民的利益,将促进北方四岛的社会经济发展。”俄罗斯外交部在17日的声明中对共同经济活动的意义进行了这样的说明,但并未提及与和平条约的关联。不过,俄远东开发负责人,副总理特鲁特涅夫最近表示“即使没有日本也能够开发”。换句话说,如果日本继续犹豫不决的话,俄方将单方面对北方四岛进行开发、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化”。俄罗斯想要以此动摇日本的态度,从而掌握磋商的主导权。(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白面玫瑰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知道101度,我们只做热的事情~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俄合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