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慧能肉身留色身。您怎么看金刚经???

当前位置: >>
金刚经讲义天道讲
作者:天道居士前 言《金刚经》根据版本不同,有多种名字,如《能断金刚般 若波罗蜜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一般简称为《金刚 经》。译本众多,最早是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译出,以 后又陆续出现了五种译本。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最为流行。 此《金刚经讲义》便是末学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般若波 罗蜜经》进行注解。 《金刚经》的宗旨:
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所有十方法界 的众生,如果想要超越生死,破除一切烦恼执着,成就无上正 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因 为一切错误都是来自我执,有我执就会有分别,排斥,对立。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产生了,这是修行的障碍,所以四 相是我们需要看破通达的下手处。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 把握实相。一念凡心顿除,即见佛性。 《六祖坛经》云:“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 悟。”这位客人诵的就是《金刚经》。所以此经是六祖惠能大1 师悟道的经典。不仅如此,至六祖惠能大师以后,禅宗皆是以 《金刚经》为印心的宝典。 同样,《金刚经》也是末学指路之明灯,末学在年轻时 因想了解佛教思想,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金刚经》。回到 家翻开书看,便爱不释手,仔细研读,契入经中境界,深感不 可思议。从此踏上学佛道路,开始深入经藏,生发菩提心。立 志弘法利生。机缘成熟,应同修们邀请,写此《金刚经讲义》。 此讲义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佛所讲之理和大家一起分 享。但因为末学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诚请各位大德、善 知识批评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衷心祝愿同修们在菩提路上法喜充满, 福慧双收,自在解脱 。 一、释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可以说是诸佛之母。因为经中所讲的 就是“般若”思想,而般若就是诸佛之母。 “般若”是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所以般若是无相的。虽 然无相,却是本性的妙有,是大智慧。只有以这个大智慧为先 导才能断除世间一切的烦恼和障碍。这个大智慧是佛的知见, 而不是我们凡夫的知见。般若是从心来的,最后的回归也应该2 是我们的心地。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在心地上下功夫,终究会 明心见性,自在解脱。我们凡夫之所以在烦恼痛苦中挣扎就是 我执严重,总是想改变别人,却从不想改变自己。而圣者,大 彻大悟的人却是反求诸己,不去干涉别人,更不会给别人带去 困扰和不安,而是慈悲地为他人送去快乐喜悦。 “波罗蜜”也 是梵语, “波罗”意思是完成, “蜜”意思是无极。 “波罗蜜” 连起来简单说就是到彼岸。 也就是指从超越生死的此岸到达解 脱的彼岸。 “经”就是路径,学佛成佛之路。再说说“金刚” , 我们都知道金刚是最坚硬的金属,无坚不摧。这里就是用金刚 作比喻,比喻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种种的烦恼痛苦障碍不如 意,也包括所谓的种种好) ,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成就,证 得无上正等正觉。 以上是把经题分开解说, 连起来大意就是说: 这是一部以金刚般的般若智慧,脱离生死烦恼的此岸,到达究 竟涅盘之彼岸的经典。所以对于学佛或想成佛的人来说,这是 一部很重要的经典。二、释经义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3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 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 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 ,是说我阿难就是听佛这么说的。当年释迦牟 尼佛将入涅盘的时侯,阿难请示世尊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 是世尊入灭后结集经典时怎么开头?世尊答复说:以“如是我 闻”为开始。在印度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经典,而且都有自己 经典的开头语。佛教也不例外,为了区别于外道,佛就用“如 是我闻”来作为佛教的开头语。大家以后翻开经典,看到“如 是我闻” ,就知道这是佛经。 “一时”就是泛指了,不是指特定的时间。佛在舍卫国祗树 给孤独园,这个园子很著名,是佛讲法的重要场所。是祈陀太 子布施了树林,孤独长老布施黄金,两个人合力置办了这个道 场,然后请佛陀和佛的常随众在此修行讲法。 “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 ,这些大比丘都是佛的常随众, 常伴随佛的左右听经闻法。 “比丘”就是指剃度出家受具足戒 的男子,如果是女子呢,就称为比丘尼了。比丘有两个意思: 一、乞士, 说到这个乞就是把自己的地位放到了最低,世间人4 什么是最低的呢?就是乞丐了,所以贡高我慢的人学不了佛 法。比如让你拿个碗去要饭你能拉下那张脸吗?不要说去要 饭,就是去求求人,都不好意思啊!比丘就能上乞诸佛之法, 下乞众生之食以活命。现在南传还保留着托钵乞食的良好习 惯,但是大陆早就废除了,这也和社会环境有关系。二、比丘 就是怖魔,也就是说出家能令身心渐渐进入光明大道,可令天 魔惊怖。因为一个人成佛,世间就少了一个他们的玩伴啊!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佛法从来不指特定的时间,哪年哪 月,没有那么具体。因为佛法是出世间之法,超越时空之法。 不仅仅是咱这个娑婆世界人要学习, 其他各法界都要依此而修 行,所以直接用尔时,省的看经的人执著在时间上,反而舍本 求末了。 “世尊”就是佛,佛总共有十个名号,世尊就是世界最尊贵 的圣者,因为佛是福慧圆满,德行最好,是人天楷模。佛的十 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佛和每一个普通的比丘,没有什么两 样,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手里拿着化缘的钵,到舍卫大城去乞 食。在人们想象中佛最起码也得是脚踏祥云,口吐莲花。而经5 中描述的佛的形象和凡夫没有什么区别, 这直接冲击了人们对 于佛的固有形象,和人们想象中的脚踏祥云、口吐莲花大相径 庭。其实这也正是在这不平凡的细节里,体现了平民化的佛, 更加接近普通百姓生活的佛。 佛来到世间不是第一次了, 他来世间就是为了度化这个世 间的有缘众生。所以佛从来不脱离老百姓,佛更是深入到每个 普通百姓的家中令他们听闻佛法,增加培养善根福报的机缘, 而托钵乞食就是最好的深入人民群众的方法。 佛和他的僧团乞食, 也是有规矩的, 即经文中所说的: “次 第乞已” 。就是挨门挨户乞食,不可以越过一家,要按着顺序 来。不可嫌贫爱富,不能谁家伙食好,供养丰盛,我就专去他 家;哪家吃的不好,或者脸色不好看,我就不去了。平等施与 众生福田。乞食无论满钵,还是空钵.食物好坏,都要以平等 心来看待,没有分别。 佛和他的僧团这样的修行方法就把自己放到了最低处。 佛 的僧团里不乏婆罗门的贵族种姓跟随佛出家, 他们也一律过着 这样“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在僧团里人人平等,化 缘对待众生也是一律平等。不是像现在有些人分别对待,你有 钱就和佛有缘,没有钱,佛门想进也进不来了。在乞食中还有6 个规定不可以超过七家,如果超过七家还是空钵,那就只能空 钵而回来了。 乞完食了, 佛回到祈陀园中。 吃完饭, 收拾好自己的衣钵, 又洗洗脚,然后就开始打坐。这段经文,看似平淡无奇,却蕴 含了佛法的大道理,佛的这些行为正是讲了佛法在世间的妙 用。怎么修行,佛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衣食住 行中修,工作、生活、待人接物??每一个举手投足里都是佛 的智慧在绽放光芒。 《地藏经》说“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 。布施他人,要微 笑,不可以高傲的样子去布施。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佛以世 间最尊贵的身份告诉我们,心要如地,滋养万物,包容万物, 任众生去踩踏,无怨无悔。我们每天口谈般若,般若在哪里? 这回大家该明白了吧,般若就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 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7 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 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 汝说。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说法也讲时节因缘。必须等待众生根基成熟,才可以来 讲说与其根基相对应的法。 “时长老须菩提” 。这个“时” ,就是佛在定中观众生根基成 熟,可以讲金刚经了。但是佛没有讲,他在等一个契机。这个 契机就是要有人请法。佛讲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有人请而说, 再有就是无人问而自说。比如《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佛无问自 说。大部分的经典都是有该部经典的当机众请佛说法。主要目 的是为了令听众能升起对法的恭敬,升起难遭难遇的稀有想。 《金刚经》的当机众是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对于甚深微妙 之法早有体悟。佛在世的时候也曾让须菩提来代佛讲《般若 经》 ,足见佛对须菩提的重视。 正是佛讲法, 欲说未说之时, 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来。 佛门的“长老”是指戒腊长,德高望众而且修行境界很高的比 丘。长老不是自己定的,那是大家公认的。须菩提是非常了不 起的人,他是舍卫国鸠罗长者的儿子,在佛的十大弟子里公认8 为解空第一。据说他在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财宝、用具都 忽然不见了。他的爸爸就请了个阴阳师来看,结果阴阳师说: 恭喜贺喜你家生了“解空第一”的圣人,就因为这个孩子的原 因你家的宝藏都消失了,就为他取名“空生”或“善吉”吧! 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所 以有人称他为“空生”也有人喊他“善吉” 。直到三天以后, 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须菩提一出生就显示 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须菩提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乘 愿再来,帮助释迦佛教化众生。 须菩提长大后随佛修行,对于空的体悟更加深刻。一次有 人问他: “你是谁?”虚菩提回答: “我是世间人立了个假名叫 须菩提的人。 ” 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也只有 须菩提能彻底的明白如来真心,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 体证到空的妙义。 所以在此金刚经法会上由须菩提来代表与会 大众,向佛请法。 “长老虚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 ”这段经文写的是须菩提向佛请法时的礼仪。一切 法从恭敬中修, 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 就连世间学问都学不到,9 更何况尊贵的佛法。须菩提虽然证悟了空性,但是并没有因理 而废事,用最高的礼节向佛请法,这才是真正的悟到了空性。 《六祖坛经》有个僧人法达,参访慧能大师,因为给六祖顶礼 时头不至地,慧能大师即做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法达头不至地,就是因为心里还 有个小小的“我”不能去除。所以有“我”则罪在。须菩提请 法时则完全消除了自我,恭敬虔诚,表达了对法的尊重,也是 和佛所要开讲的空性之理相应的。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明着看是在讲请法的 礼仪,其实深有密意。 “右膝着地”右膝表示须菩提所请之问。 “地”表示真如实际。右膝着地的当下,就是表达了须菩提即 将所请之法,于真如理体相应。 “合掌恭敬”就是合二为一, 表示佛所讲之法是不落两边的不二法门。佛门里合掌,称为双 手合十,意思就是十法界归于一心。一心也不离十法界。 《华 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外在的一切山河大 地日月星辰,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生活中的境遇,都是自己 心所造就。自己是人也好是鬼也罢,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化了张 脸谱。然后执着地认为这个脸谱就是自己了,不知佛魔也仅仅 是一念迷悟之不同。10 在本经开头,佛就用托钵,吃饭,穿衣,洗足,表达了般 若智慧无处不在。而须菩提呢,虽然也是随众每天做这样的事 情, 但他并没有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佛法内涵, 现今有所悟入, 回想起佛以前的行持,每时每刻都是在讲法表法,所以由衷赞 叹“稀有世尊”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如来的护念是用佛法来教化众生, 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说不同的法护念了种种不同根基的众 生,直到现在三藏十二部经,依旧护念着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 人。今天我们能在一起讲经、听经、学佛法,全要感恩如来的 善护念,每句经文都是如来对我们善付嘱。学佛人当不辜负佛 恩,努力荷担如来家业,方不负如来的嘱托。 现在须菩提开始请法了,他问佛: “发心修行无上正等正 觉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如何住,如何降服其心。 ”这就是问 如何安住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平时不是想东就是想西,没有一 刻的歇息,即便是睡着了都不老实,还得要做个梦。这是众生 的常态,修行在心地下手,也是为了能降服此心。 佛言: 善哉! 善哉! 这是佛对于须菩提的善问,表示赞叹。 如来的确如你所说, 善于运用种种法门, 调御不同根性的众生, 我现在就告诉你们如何降服自心。佛连着用了两个如是来回11 答。 “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 这里佛告诉与会大众,让心“住”在这个“如是”里。 “如 是”两个字代表了十方法界真实的体相。 “如”表一切万物的 本体。 “是”表由本体而显现的一切的万法。 “如是”合在一起 就是宇宙的真理。如果明白了这个“如是” ,就打破了自他的 隔阂,世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哪里还有妄心真心。一真一切 真,一假一切假,都是依本体随缘幻现的假相。正是因为众生 愚痴,作茧自缚,所以佛才来到这个世间,令一切众生开示悟 入佛知佛见,悟到我们本来具有各个不缺的那个“如”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 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 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 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 非菩萨。 《金刚经》是部大乘般若经典。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应如12 何发心,在这品“大乘正宗分”里,佛说的很清楚。佛对须菩 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发广大菩提心的菩萨要想降服妄心,就 需要修菩萨行。 “菩萨”就是觉有情,是菩提萨实穆猿啤S 时候我们佛友见面也会说: “菩萨可好” ,这个菩萨就成了客套 话,类似佛子见面彼此说声阿弥陀佛,大概是你好的意思了。 菩萨分为初发心的凡夫菩萨和已经登五十二阶位的圣贤菩萨。 无论什么样的菩萨,在发心度化一切众生这个大愿上是一致 的。不觉有情,就不名菩萨了。小乘大乘的区别,就在于发心 不同,前者更关注自身的解脱。大乘在修行自己的同时,不仅 仅是自己觉悟,还需要有觉悟一切众生的大愿。 在《佛藏经》里说“菩萨为因,佛为果。 ”发菩提心是三 世诸佛成就的根本。修行佛法,要想真正的有所成就,就需要 发心护念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这个所有一切 众生,不仅仅是指的人类,如果单独的指人类,那佛法还是有 限的,不圆满的。这一品经文里佛把一切众生分类为“卵生、 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 想” 。这所有的一切众生,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都和我们有关 系,或做过父母、子女、或做过兄弟、姊妹,乃至亲朋好友, 他们不曾听闻佛法,迷于六道之中,受苦无量,等着我们去救13 拔。所以我们不该分怨亲、你我、远近,要平等善待,没有大 小、 亲疏的差别, 这也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具备的广大平等心。 如果没有一个平等心,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就难免以分别心对 待。 《信心铭》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比如有人专门 度化有钱人,也喜欢和权贵结交,还振振有词: “你和弱势群 体在一起,你就是弱势群体。 ”为自己和权贵打成一片的心找 理由,这完全失去了佛法的广大平等心。 现在简单介绍下十二类生,胎生:如人、猪、马、牛、羊 等。卵生:各种飞禽、蛇等。湿生:从湿润阴暗之地所生,比 如蚊子、蛆虫等;化生: 诸天、地狱、恶鬼、中阴身;有色无 色:以有没有物质形体来区分;有色,包括六道众生,色界四 禅天;无色,既没有男女欲望,也没有物质形体,无色界四空 天。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根据情识有无来分类。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分别配置于无色界的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四处。 这些众生都是发大心的菩萨们去度化,拔苦予乐的对象。 佛在经中说“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 ”涅总共有四种, 一、自性涅,指我们本来清净不染的佛性。二、有余涅, 指的是小乘圣人,虽然已经断除轮回,但是这个酬报过去世业14 因的身心仍然存在。三、无余涅,比有余涅更进一步,酬 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都已灭亡。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质 碍。四、无住涅,为度脱一切众生,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 的一种涅盘,这是大乘所证的最高的佛果,体本如一的境界。 菩萨发心是要把所有的众生 “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 就是让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 使所有的众生 自在快乐,彻底解脱。然而“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 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句话实际上讲了“万法皆空” 。妄心是虚 幻不实的有,众生也是虚幻有,本来不生不灭,不存在降伏, 也不存在灭度,没有任何众生得以灭度。佛来世间也是做梦中 佛事,水月道场。有我执存在就会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 ” 修行贵在无我。菩萨度化众生就要不住于这四相,有个能 度化的我,就一定对应着能度化的众生,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 就会产生种种分别执着。有了人我的分别那就变成了世间法, 即会生起颠倒之心,和凡夫无二。其实这四相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我执在作怪,去除我执,由我执而展开的四相也就不存在 了。所以经文说: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非菩萨。 ”菩萨必须不住四相,才可以真正的称为菩萨,才15 可以是大度无度。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 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 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 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 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 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 如所教住。 这一品佛教给我们如何布施。记得达摩祖师来参访梁武 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一生建寺供僧功德大否?达摩祖师 却说:无功德。梁武帝认为这个达摩虽然是西域来的僧人,但 是没有什么修行。达摩祖师看语不契,就辞了梁武帝。到少林 寺面壁去了。从世俗人眼里,梁武帝的确功德很大,咱们一般 学佛人看到别人布施钱财物品,都会赞叹一句: “功德无量。 ” 那么到底什么是功德呢?六祖慧能大师告诉我们: “见性是功, 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16 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 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者,吾 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 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 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 昭明太子把本品标题命名为“妙行无住分” ,妙和不妙就 区别在是否住于相上。所以佛在经文里直接告诉大家: “应无 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 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这就是说布施要三轮体空, 没有所布施的物品,没有能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对象。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心不滞在任何的相状之上。不住色: 世界的基本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有。包括我们 的身体也不例外。我们所布施的物品,还有接受布施的对象, 都是色法。我们布施的时候,心不要住在这些相之上。比如去 哪里捐了点钱,印了几本经书,就到处去宣传,生怕别人不知 道,认为自己功德很大,其实是混淆了功德和福德的区别。梁 武帝住相布施,福德很大。但是福德大不是出三界断轮回的正 因,最多往生天界去享福,福享尽了,依旧会堕落下来继续轮17 回。所以当梁武帝问达摩祖师他建寺供僧,功德大不大时,达 摩祖师毫不客气直接告之“无功德。 ”梁武帝有此一问,就说 明他还不明白,什么是功德,以至于自己在行一切善的时候, 心着在功德相上。如果住相的话,功德全无。所以修行人修行 善法,当空掉所有的法相,一切都放下,身体也放下,才会和 功德有所相应,不然统统沦为世间善法,不了生死轮回。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声音,香气,味道,触(觉受) , 法尘属于意识思想范畴。这些种种的相状。比如说声音,人们 在山谷里大喊一声,很快有回音传过来,可是声音却看不见, 摸不着,声音过去了,山谷一片寂静。声音从哪来?又去了哪 里呢?曾经有过一个叫声音的来过吗?这种似有若无的境界 中,若把心住在声音上,并且与此声音再分个高低美丑,即是 着了声音魔。声音是空,来无影去无踪,但是却可以惑乱人的 心识。比如有的人在打坐念佛的时候,耳边或许会听到天上有 人讲法,或者传来其他什么声音,或者也听到有人在跟着自己 念佛。如果不明白不住声的道理,就会执着在这些幻声之上。 香气也是一样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人会闻到些檀香味,或 者臭味,或者在打坐的时候有了点轻安的觉受,如果不明白不 能住相,那就会一个不留神,被这些现象所转。真修行人,即18 便有了很好的感应,也是一觉即空,不可认为自己得了什么高 深的境界,才不致于被魔有机可乘,修行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安 稳。所以学佛修行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 什么都学不成了。 讲完了不住相布施的道理,佛继续问须菩提: “东方虚空 可思量否?”这句经文意思就是说: “从这里朝向东方走去, 你想想,能走到东方的尽头吗?”须菩提回答说: “这是不可 以测量的。 ” 佛接着又问: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南西北方加上东方,正好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四维是东南,西 南,东北,西北,虚空之大,不是我们用意识心所能知道的。 佛在经文里说四维上下虚空。就是说我们的真心遍及一切处, 广大无碍,完全超越了时间,空间,法相的限制,并且直截了 当的告诉我们,你用意识心去想这个真心如何广大,是错用了 方法,不可能于真心相契合。须菩提也深知空性之理,所以回 答“否也,世尊。 ”修行如何修?就是要时时刻刻让这个灵明 不昧的真心显现,做主,用不生不灭的心为因地心来修行,将 来必得不生不灭的佛果。 佛肯定地告诉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 福德亦复如是” 。 无住相布施就是我们真心的体用,无住相是体,布施是用,无19 住相表空,修行佛法,不可以落于空中而无所妙用。布施就是 依体起用而行一切善法,此之所行不拖泥带水,如雁过长空, 却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真正的无住相布施,完全契合我们 的真心。菩萨就应该这样去修行,也只有这样去修行才是明白 了无住相布施的真实义理。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 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 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典记载,佛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行好。佛在世 弘扬佛法的时候,就显示了这么庄严的相貌,是佛多生多劫修 来的。阿难出家也是因为仰慕佛的这种相好庄严,认为这么庄 严的相貌一定不是欲爱所生,于是剃度出家,希望自己能修的 如佛一样。阿难那个时候,是以佛的身相来见如来,还不知道 该如何真正的见佛。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佛在经中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 那为什么庙里大殿上都供着佛, 人们去跪拜一个塑像又有什么20 用呢?其实树立一个佛相,是为了启发我们内在的觉性。当我 们面对庄严的佛像,虔诚跪拜的时候,内在的智慧就觉醒了, 这样拜佛的目的就达到了。道在最低处,高昂着头的人,是不 可能体会“道”的本质。拜佛并非拜外在的佛,其实完全是自 己拜自己。自己能够认清自己,不再被一切自他相状所迷惑就 是见到了真佛,也就是随时在拜佛。众生愚迷,眼睛向外去执 取,不见自心本来是佛,却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佛是不可 以身相来见的。 佛有法报化三身。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是佛的应化身, 是有形有相的,报身也是有形有相的,只有法身无形无相,虽 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的确存在。不生不灭,它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本来面目。 禅宗讲见性, 就是见到这个性体, 虽然见到了, 也是见无所见。正如《楞严经》所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如果你听谁说开悟了,见到个什么, 那他不是忽悠,就是自己错认了境界。法身是一切现象界的本 体,十方诸佛同一法身,法报化三身,凡夫俗子也不缺,只是 因为贪嗔痴隐而不现。 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这个无形无相的法 身,受“着相”习气的牵引,就错把现四大假合之化身佛当成 了真佛。其实佛来这个世间,也得遵循此世间的法则,那就是21 他肉身一样要经历成住坏空, 示现生老病死的过程。 众生执迷, 偏偏认这个肉身为佛,不知道这个肉身就是佛度化众生的工 具,随着众生的业力显现这样一个相。佛如果感觉老虎狮子佛 缘成熟了,也会显现个虎王狮王之身去度化他们。如果住相之 人也把狮子老虎当成真佛了,就偏离了佛所讲的正法。须菩提 很明白这个道理, 郑重的回答佛说: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 佛为了彻底破除大家对相的执着,斩钉截铁的说:“凡所 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就更深入一 步了,开始是破除大家对佛身相的执着,现在不仅佛身相你不 要执着,就连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思想里 想到的一切相,皆是虚妄。虚妄是什么概念,就是假的不真实 的。佛在《楞严经》里打比喻:“天空本来什么都没有,有个 人眯着眼睛在那里看。时间久了,眼睛也累了,看来看去看花 眼了,出现了五色圆影。 ”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就是我们 病眼所见啊!所以说: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就是眼睛 不要住在相上,人世间的一切相都不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搞明白了,在本体看世间一切的相,都是如幻如化,无一 法可以取,也无一法可以舍。就归家稳坐了。22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 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 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 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 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 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 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 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 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 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论哪个宗教,都要求其信徒真相信,而信又有正信和邪 信之分。对于修行人来说,修行深入的过程也是信心不断深入 的过程。其他宗教不谈,就佛教信仰来讲,信就有正信和迷信 两种状态。正信佛教者,能够深入经藏,亲近善知识,恭敬三 宝,如法修学,自身烦恼习气日渐减少,越来越喜悦自在;邪 信者, 虽然每天供佛, 拜佛, 到处跑道场,积极参加佛事活动,23 但是所求都是世间利益, 人间福报。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身是佛, 整日对外驰求,如果所求不能满愿,渐渐就对佛失去信心。这 样的邪信者还不在少数,即便是正信者,也有程度深浅不同。 在本品经文里,就讲了正信、实信、净信。正信可以理解 为知见正确。实信就是对于佛所讲的法,深信不疑。比如我们 读《金刚经》 ,就要对佛所讲的“无住相”的道理丝毫不怀疑。 这个不怀疑很重要。如果有了怀疑心,修行起来就会感觉总是 差点劲,虽然很用功,但是得不到什么真实利益。因为怀疑就 好比是个绝缘体,这让我们始终不能和佛心相契合,法水不能 相接。尤其是修行净土的同修, “信、愿、行”具足才可以成 就。没有信,就算你整天不休息的念佛,和阿弥陀佛也不可能 感应道交,因为没有信,你的愿、行就无从谈起。佛是“正遍 知” ,是彻悟了人生宇宙实相的圣人,因此他的话我们不要怀 疑。 最难的就是净信了, 这个是需要实证的境界。 前面的正信、 实信都是为了步步深入到净信的境界,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 个净是清净无染,灵明空昧的。心清净到了极致,所有一切的 尘相已经不能染污。这是到了真正的无住相的境界。 须菩提问佛: “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否。 ” 这句经文就是说佛所讲的不住相之理, 众生能绝对相信不怀疑24 吗?须菩提这一问也有道理,因为初信佛之人,信不真,也正 常。这属于合理的怀疑,但随着修行的深入,会突然感觉,怎 么佛所说的道理, 没有一句是假的啊, 字字皆是金玉之言。 佛回答须菩提所问:在如来灭度以后,后五百年( 《大集 经》 说, 共有五个五百年, 此五百年就是指的最后一个五百年, 也有说是佛灭度以后最初五百年。就不做深入的研究了) , “有 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这样的人,他 一定是持戒修福之人。这样的人,就是指对佛所讲的“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等不住相的道理完全 相信的人。 佛门讲清规戒律都是有道理的啊! 戒律是防非止恶, 人不戴个紧箍咒,个个都是齐天大圣了。同时戒律也能保护修 行人不受伤害。修福,就是布施,供僧,放生,救济穷苦等等, 这些都可以增加我们现生和来生的福报。 我们现在能听闻大乘 佛法也是无量劫以来种下的善根!如果宿世没有种善因,就连 “佛”之一字都没有机缘听到。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 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 ”这句经文是说对于佛所讲的理能深信不疑, 都是在过去世里和无量无数的佛结下的善根因缘。25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 。这句话也很关键。 《六祖坛经》讲六祖惠能去客店卖柴,听到有人读《金刚经》 , 惠能大师一听经语心即开悟。这就是典型的“一念净信” 。六 祖闻经而悟,后来创立禅宗顿悟法门。虽然他是一刹那顿悟, 但是他也没有离开宿世持戒修福渐修的过程。 对于这样能一念 净信之人,如来悉知悉见。因为如来是“正遍知” ,这是他的 十号之一。正遍知就是无所不知,无量劫以来,哪里下了一场 雨,这场雨里有多少雨滴,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是 弯曲的,佛都悉知悉见,因为佛已经大彻大悟,证到了众生同 一体性。一切万法不离方寸,过去现在未来无非一念所变现。 心无障碍就可以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这句经文是 佛强调了无住相布施的道理。众生之所以有无量的福德,因为 能够一念净心和真心相契合。真心广大无边,则福德亦无量无 边。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住四相。既没有任何的法相,亦无非 法相。法相表有,非法相表空。空有两边都不执取。跳出空有 看空有,就是自在天真佛。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26 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 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刚才佛讲了不住相。现在讲众生若心取相,无论你取哪个相, 都会落在能取和所取之上。你看到山水风景不错,山水风光就 是你所取之相。有了所取之相,一定会对应个能取相之人,所 以说取一相则四相个个不缺。那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取相了。 佛又告诉我们 “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也就是说 不取相也不对,因为不取相落到空里了。取相落到有里,空有 是对立的,取哪个都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佛说“是故,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意思就是空有不取,真心本性纤尘 不染, 中道也不立。 立个中道相也如眼睛里进沙子, 落到有里。 即便是佛所讲之法,都不可以执着。因此佛告诉大家: “汝等 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也就是 说修行人要知道佛所讲的法只是方便法门啊, 仅仅是给众生治 病的良药而已。病好了,你还天天抱着药死死的不放手,一直 吃下去那是没病找病了。法执不除,就生死不了,尘不可出! 佛法就如渡人过河的船筏,过河之后就要把船筏放下,不能背 着它赶路啊!这就是说佛法也不可以执着,更何况一切非法之27 法。非法之法,指的就是世间法或者非佛说的正法,这些更要 全部放下。放下就是到岸就是自在解脱。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 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 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在前面一品,如来破除了我们对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的执 着。接下来就是要进一步破除我们对佛相,法相的执着。 佛继续问须菩提: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 有所说法耶。 ”意思就是说,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 来虽然每天讲经说法,但是真的有所说吗?这两个问题,一个 说的是佛相,一个说的是法相。须菩提回答: “按照我理解的 佛所说的义理,没有一个定法,可以称之为佛法。法无定法, 佛度化众生的手段灵活多样, 一点也不僵化。 ” 《大方等顶王经》 中说: “佛犹良医,经法如药” ,佛讲法就如同医生因病施药。28 众生悭贪,佛就教其布施;众生心毒,佛就教其修慈悲;众生 嗔恚,佛就教其学忍辱等。 “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 ,佛所讲 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使众生开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 以执取。因为般若的实相,是没法用语言来说的,所以无论佛 现慈悲相还是金刚怒目, 都是开启众生内心觉性的一种教育方 法,佛法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可以示人。佛今天说个东,大家 就认为东是佛法,死抱着不放下,过几天佛开始说西,又执着 西是佛法,不知道无论是东还是西都是佛的方便说。这就好比 盲人摸大象,有人摸到了鼻子,就说大象是长长的;有人摸到 了腿,就说大象是粗粗的;有人摸到了耳朵,就说大象是圆圆 的等等,各执一端,自以为自己正确,说对方是不正确的,妄 起争论,就是因为不明真相,死执一点以为全部,这就如同井 底之蛙。当我们放下这“一点儿”的时候,一下子就会豁然开 朗,海阔天空。佛门宗派很多,执著任何一种认为是真正的佛 法,都是不对的。因此有的同修说自己学的是正宗的佛法,最 高级的佛法,都是邪说。因为经中明确告诉我们“无有定法如 来可说。 ” 同理,当我们认为佛得了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 那就是掉入到佛相的观念里。 本来空寂湛然, 灵明不昧的性体,29 无端起妄,起名立相,加上个“无上正等正觉” ,就把这个名 相定位为佛。假如你在灵明不昧的性体上,加个魔王两个字, 那这个性体就是魔王了。所以不管魔王也好,佛也好,都是众 生的一念无明所起的执着。 佛在 《楞严经》 里讲到,手臂上指, 众生就说佛手上竖。手臂下垂,大家就说佛手向下了。其实佛 手就是“佛手”而已,有上下吗?都是众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而 起的颠倒妄想。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做了个梦。梦中当了宰 相,有很多人都来恭维,自己也感觉不错,是个人物了。等到 梦醒了,什么也没有啊!自己还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睡不 醒的时候,沉浸在这个宰相的名相里,自己也以为自己怎么回 事了。身边的人也掉落到宰相这个观念里,尽力巴结讨好,演 出了一幕幕悲喜剧。醒来之后,梦中人去哪了,宰相又到了何 处呢?什么都没有,空欢喜!这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 空空无大千” ,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妄想所现而已。只要你觉悟 了,什么都没有了,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四相都空了,哪还有个定法可得? 所以须菩提回答佛说: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 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以心印心,成为禅宗初祖。禅宗的特30 点就是不立文字。 《西游记》里记载,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 取了无字真经。以为被骗了,于是回来吵闹着讨个说法。世尊 一看,这几个和尚真经看不懂啊!算了,就给点有字的吧。唐 僧师徒终于“有所得” ,高高兴兴地返回大唐找唐王交差去了。 所以说即便是佛所说的法,都要无所取,不要死执文字,要看 到文字背后的真实义。 现在经常会听到同修说,某某活佛法王在某地传法,大家 有缘快去接法受法。 《金刚经》学到这里,大家可以想想,果 真有个可传的法吗?如果有,也是因为众生执着世法,现在给 你个所谓的“佛法” ,让你来执着,换个花样玩而已。如果你 完全的去掉法相,何为世间法?何为佛法呢?不管什么样的 法, 只要你还有个法可传, 还有个众生可度, 则生死就不能了, 因为你在著相啊!慧律法师曾说“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 刹那间” ,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 “非法”就是说没有一法可得。 “非 非法, ”是说不是没有一个法可得。这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如果 落入到无一法可得里,也是住相,所以佛才又说“非非法” , 目的是让我们不要从“有所得” ,落入到“无所得”的两边对 立里,而是引导我们找到本性。31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句经文 很大气,显示了佛教伟大的包容性。佛法不仅仅是只认可自己 教内的圣贤,其他的宗教圣贤统统认可,只是说在对空性的证 悟上,有深浅程度的不同而已。 “贤圣”简单地说“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 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关于贤圣佛法分得很清楚,有 三贤十圣之说。 “三贤”者指的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 “十圣”者指十地阶位的菩萨。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说。 无为就是无所趋向,无所造作,只要有一法就属于有为。一切 贤圣, 依无为法而修, 在究竟圆满的法性上是平等没有差别的, 只是对所证无为法阶位前后的事相上有所差别。 《维摩经》中 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的一音就是指无 为法,因为众生根基利钝的不同,悟解深浅就有所不同。所以 修行切忌不可以自誉毁他。对于一切宗教教派,当以广大平等 心来对待。我们都是蹒跚学步的孩童,各自根性不同,遇缘不 同,即便听一个老师讲课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但我们的佛性 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32 须菩提。 于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 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在前面讲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告诉我们不要住人、 我、众生、寿者四相,也不要住佛相和法相。讲到这里,佛又 怕大家掉到虚无缥缈的断灭空里,否认这部《金刚经》的受持 功德, 对后世人修行不利。 所以在这品经文里, 佛用有相布施, 和受持此经四句偈颂做对比, 告诉大家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大到 不可思议。 佛问须菩提: “假如有个人用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 来布施,这个人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佛经中常用七宝来打 比喻,这七宝是指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须菩提回答: “甚多,世尊。 ”也就是说这个人拿这么多财宝去 布施,那现生和来世肯定会得到很大的福报啊。这里我们要明 白,佛和须菩提的对话,是站在相上来说的,所以须菩提才说33 这个人的福德多,也就是布施的时候三轮体不空了,有了布施 的人,也有所布施的物,还有所布施的对象,那一定也会对应 着有个有所得的心。所以当佛继续问须菩提是什么原因时,须 菩提回答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这 句经文就告诉我们福德和福德性不是一回事。福德性是无相 的,是一念归于真心,由真心所起的一切妙用,它是广大无边 的。福德则是有限的。我们都知道,梁武帝身为一国之君,在 布施方面做的很好,造寺,写经,供养僧人无数,甚至把自己 布施出去, 到寺院里出家当和尚, 后来再由大臣用金钱赎回来。 他做了这么多布施,当他问达摩祖师自己的功德大不大时,达 摩祖师却说“无功无德” 。就是因为梁武帝著了功德相,他所 做的一切只会得到人天福报,生死还是不能了,生死不了,就 不能解脱轮回之苦。 我们现在很多人做点事情, 都著个功德相, 计较功德大小,甚至觉得功德小的不做,功德大的就多做,这 样去行善,就落在福德上了。所以即使你布施的再多,也只是 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 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34 几句经文是佛告诉须菩提,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他人 演说的功德,都胜过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这 里的关键词是“受持”二字,受持是需要身心的转化。受就是 不抵触,完全相信,持就是能够契合金刚经的真实义理――开 悟见性,才算真的受持了这部《金刚经》 ,达到这个标准,才 算是超越了时间,空间法相的束缚,进入到无限广阔的如来性 海。 “为他人说” ,就是自己深切受持而不怀疑,并且能为他人 讲此经的真实义理,这就是菩萨发心。这种发心得到的是无漏 的福德,与只为自己布施陪福报之人自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 真正的发心受持读诵 《金刚经》 哪怕只受持四句偈, 为他人说, 这种布施的福德才是真福德,或者说具备了福德性。因为布施 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 再多也是有数量的, 是有漏的福德。 “有 量”和“无量”就是福德和福德性的区别。 到底为什么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并讲给别人听” , 这样的福德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还多呢?佛告诉须菩 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 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本身,都是由此经而开悟证果。一切的诸 佛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不离此经,此经即是诸佛之35 心。在众生位此心由于愚痴众生认假为真,所以真心不显,便 现出种种凡夫俗子相。在圣位此心不迷则大机大用,所以说一 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此心也就是我们的本如、真心,它无凡无 圣,但是可以显凡显圣。显凡不可用凡见而见,显圣不可用圣 见而见,就是真的悟道了。真悟道了,既不立一法, 也不废一 法,但是随缘启用。这就是佛说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 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 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 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 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 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36 得无诤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 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 提。是乐阿兰那行。 本品昭明太子取名“一相无相分” 。一相说的就是我们的 真心本体,离于任何的名相,就连佛之一字,都不可以立。在 修行过程中,随着贪嗔痴以及烦恼的渐渐去除,在某个阶段, 达到某个境界,都会立个名相。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四 禅,在过程里可以这么说说,证明自己走了几里路了,距离目 的地还剩下多少,可是这一切也都只是个方便说。真的站在禅 这个本体上来说, 哪里还有几禅之说呢?当年行思禅师参访六 祖慧能,问曰: “应当做些什么才能不落阶级?”六祖反问: “你曾做些什么事呢?”行思回答: “圣谛亦不为。 ”六祖问: “落何阶级?”行思回答说: “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六祖大师明白行思禅师一相都不著了。当一相不著时,哪里还 有个一、二、三、四禅啊。如果还有个一、二、三、四,那就 又被名相缠住了,不是禅的意境了,所以六祖大师对行思禅师 非常器重,令行思禅师为众僧首座。 佛正是恐众生执着在修行所证到的果位上,所以问须菩37 提: “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 能认为自己得到须陀洹的果位了吗?如果须陀洹认为自己得 到了这个果位,那就好比世间做学问的人,逢人就说“我很有 学问,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一样, 那这个人一定是病的不轻。 真有学问了,会像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因为他明白谦虚 使人进步,谦虚的人生才少障碍的道理,更何况是证到了须陀 洹果位的贤圣了。所以须菩提说: “否也,世尊。 ”也就是说已 经证到须陀洹果位的圣人是不会有这样想法的。 什么叫须陀洹呢?经中说: “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是声闻四果里的初 果,有两种意义:一、预流。预流就是入流,就是说入到圣人 之流了。二、逆流:逆生死之流。没有证果前是顺流,顺着生 死而流入轮回。初果虽然没有了生死,但是已经掉头逆生死流 而行了。 怎么样的修行境界才算是证到须陀洹果位呢?佛在经 中讲要“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没有修行的普通人, 只要睁开眼睛,就拼命的“入” ,看见什么就执着什么。色声 香味触法, 这些都是我们六根所对着的境相。 修到初果阿罗汉, 就无所入了, “无所入”就是不住相。到了初果罗汉的境界, 就可以对境而不生心了,面对一切境界可以做到听而不闻,视38 而不见了。这样心不取相,也就安静了。虽然是听而不闻,视 而不见,但不是不做事情了。如果把自己与现实生活隔离开, 或者困在一个黑屋里整天要个清净有什么用呢?所以虽对境 不生心, 但同样做利益众生的事情, 只是做一切事都不住相了, 事过无痕,念念都能如此,就是一相三昧了,达到这个境界才 可以“是名须陀洹” 。 说完了须陀洹,佛又问须菩提关于二果罗汉一样的问题: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 须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 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意思就是说得到斯陀含果位的圣人, 能起念认为自己得到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回答说: “不可 以。 ” “斯陀含”是声闻的第二果。修到二果的阿罗汉要在天上 人间各受生一次,也就是二果罗汉,必须再来天上、人间走一 回,来偿还宿世的业障,还需要断除三界的见惑,以及欲界前 六品的思惑。这个走一回有长有短,短的就是名义上来了,也 许在母亲肚子里就被堕胎了,也许在半途就夭折了,长的几十 年, 总之过了这一生, 就不再来人间了, 这是二果斯陀含。 “一 往来”就是一来一去,而对于二果斯陀含来说,已不被一切相 所染着,心性无有来去,只是为了酬业冠个“一往来”的名,39 所以说“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 “须菩提。 于意云何。 阿那含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 ” 须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 不来。是名阿那含。 ”这是讲三果问题。佛问须菩提阿那含能 认为自己得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回答“不能。 ”阿那含是三 果。三果是不还果,也就是过完现在这一生就不再来世间了。 此果位需断尽三界见惑,以及欲界九品思惑,才可以证得。同 样“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 ,而实“无不来” 。因为到了三 果的罗汉,已经无生死可了,他的生死可以来去自由。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 前面讲了阿那含的果位,不再来人世间这个欲界了,实际 上来不来呢?还是要来,就是到了四果阿罗汉,也不是绝对的 不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可以称为阿罗汉的,因此阿罗汉也 只是个名称而已。阿罗汉道又称为无学,前面三个果位称为有 学, 就是还需要修学, 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阿罗汉是声闻四果, 已经断尽了三界烦恼,证到究竟真理无一法可学。阿罗汉有三 个意思:一、杀贼。杀尽烦恼贼。二、应供。可做人天福田,40 堪受供养。三、不生,永入涅,不受分段生死。证到此果, 需要断尽三界见惑以及欲界九品思惑,色界,无色界,八地七 十二品思惑才可以证得。即便是证到了阿罗汉道,也不可心存 证道想,如果还想着,我是不是证到了阿罗汉道,起此一念, 就连初果、二、三果的境界都达不到了。普通的凡人, “人、 我、众生、寿者”四相样样不缺,真如自性本来寂静安然,但 一念妄心则三界俱现,一假一切假,重重幻相无有穷尽。所以 真正悟道了的人,是不会认为自己证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境界, 反而会回归于最真实的生活里。 如佛在第一品给大家表的法一 样,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每天托钵,乞食,吃饭,洗足,打 坐,讲经。道就在这些平常生活中得以体现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 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 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 “无诤三昧” , 是佛给须菩提的评价。 无诤就是说内心如炉, 一切的赞叹,诽谤,到了须菩提这里,就好比大雪下到了火炉 里,瞬间即化,但不是听不到,听不到那是聋子,只是听到了 但是不住在这些声音相上。 “三昧”就是定力的意思,前面加41 个无诤就是一切相都平等, 不会去搞是非人我, 大家都是一相, 哪个高,哪个低?哪个亲,哪个疏呢?都是平等一如,你有一 点的著相,就不能了生脱死。能得无诤三昧,这样的境界很高 了。 但是佛还仅仅说是人中第一, 是上品人生。 “离欲阿罗汉” , 不仅仅是离开男女之欲了, 而且能够摆脱多生多劫著相的恶习 了。有的修行人不爱热闹,喜欢离群独处,这个也是欲望,是 想摆脱一个状态,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其实两个状态是对等 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就有二,不明此理,做起事来难免 顾此失彼,就不能圆融。虽然佛说须菩提是人中第一,是第一 离欲阿罗汉,但须菩提却没有这样去想自己。如果须菩提自己 也认为自己是“人中第一”是“离欲阿罗汉” ,那须菩提还是 住在四相上,佛也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乐阿兰 那” ,翻译过来就是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人。正因为须菩 提实无所行,也就是说他的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不在于外相 的环境,所以说他是乐阿兰那行。无论是住山,住庙,还是住 家,如果你还有住在哪里修行的观念在,那还是不能了道,也 就是不名乐阿兰那行者。 在这一品里,佛体现了善护念善付嘱诸修行人的良苦用 心。佛从初果一直说到四果阿罗汉道,不厌其烦的告诫修行人42 即便是证到了阿罗汉道都不可以住在得果之相上, 只有不住任 何的得果之相,才会和真心本性相契合,心中还有这个得道的 念头,想法,那就已经有所住了,那就错了。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 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 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 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 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 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 名大身。 上一品佛讲了小乘四果罗汉所证到境界的问题, 在这一品 佛用自己的经历来继续说明证无所证的道理。 如来往昔世的时 候,燃灯佛是释迦佛因地修行时候的老师,在燃灯佛那里,燃 灯佛给释迦佛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 佛,号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虽然燃灯佛给我授记了,可我43 在燃灯佛那里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须菩提回 答: “否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就是说 虽然释迦佛在燃灯佛那里学了很多,也得到了燃灯佛的授记, 但是最终你还是什么法都没有得,甚至连“无所得”这个概念 都没有。 佛接着问须菩提: “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就是说 菩萨庄严佛土了吗?须菩提回答说: “不也。世尊。 ”在《楞严 经》 里讲了个持地菩萨, 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 无论走到哪里, 看路不平影响交通,总是把地给铲平了,以利于大家通行。他 一直这样修行了很多劫,后来遇到毗舍浮佛出世。有次国王宴 请毗舍浮佛,持地菩萨就提前把通往皇宫的路给铲平了,因而 得到毗舍浮佛摩顶,并告言: “当平心地则世界一切皆平。 ”持 地菩萨闻佛教言,当即心开意解。持地菩萨开始修行的时候, 著相而行,庄严外在国土,所以经历很多世都没有开悟证果。在《维摩诘经》里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 则佛土净。说明了真正的庄严佛土(净土) ,是庄严我们的内 心。 心要绝对的空灵, 不受外境影响, 不住于任何外在的相状。 说是空灵, 其实连空也不能住, 住个空还是有所住。 一念不生,44 十方世界俱庄严,真正的庄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可思 议境界。本来没有佛土待庄严,只是给它起个名叫庄严。这个 庄严的境界已经不是佛说的那个庄严了。 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幻 的, 菩萨庄严佛土, 也如同虚幻中的事, 如果有一个佛土的相, 就有所住了,那是凡夫的虚妄心。我们凡夫所说的庄严,不是 菩萨的所谓庄严。所以当佛问须菩提原因的时候,须菩提回答 佛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 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这段经文很关键,是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发心修行。六祖 慧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 ,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时,顿然大悟。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清净心如何才能得 到呢?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住”是说不 要住在这些相的虚妄境界上。要“应无所住” ,虽然无住但并 不妨碍我们的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不妨碍我们做事。 如果说没有,那人们在世上也没法子生存了。比如开车出去, 红绿灯看不见,汽车喇叭声听不到,那不出事故才怪。这不是 开悟了,是修到断灭空里了,不能起任何的妙用。 “无所住” , 说的是我们真心本体, “而生其心”是依照本体而起的妙用。45 所谓妙用,就是用时虽然用,但是还无住,不拖泥带水,如雁 过长空不留痕迹,或者说如镜中之影相。镜子虽然人来照人, 物来照物,没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但不管怎样镜子本身 总是如如不动的,不会因为各种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 净。我们凡夫平时养成了著相而求的习惯,每天在住色生心,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修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人可能会说, 那好,以后我什么相都不住了,你有了一个不住相的心,其实 已经住在了不住相里面,也是一个虚妄相。 佛继续问须菩提: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 ”也就是说比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 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像这样的身体大不大呢?须菩 提回答: “甚大。 ”佛问原因,须菩提回答: “佛说非身。是名 大身。 ”也就是说,佛说的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须 弥山,又叫妙高山,在众山之上,佛用须弥山王来比喻人的身 体之大, 主要是要用有形有相有量来和无形无相无量的 “非身” 相比较。非身就是法身,法身不可以以相而见,虽然无相,但 是你还不能说他不存在。我们说话,吃饭,走路也从来离不开 真如本性,虽然是我们的本有家珍,但是众生执相昧性,捧着 金饭碗讨饭吃。佛在证悟的时候说: “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46 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各个禅宗祖师,或者 直指人心, 或者高声棒喝, 手段用尽, 无非让我们能明白此心, 依此心而修,就是真正的悟后起修。本品说明了真正的庄严净 土,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佛说的“大 身”就是“非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 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 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 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 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 福德。 这一品标题为无为福胜分。无为福是区别于洪福,前者是 佛门中离相修行,虽然身处尘世中,但是心清净无染,洪福就 是世间人的荣华富贵。我们常说一个人有福气,就说祝愿你洪 福齐天,说的是世间福,天人福报大,福报享尽,还得堕落下 来,二者是有量和无量的关系。佛如此对比,其目的还是为了47 让人们能看淡世间的洪福。这些都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金钱 名利看的再紧,死死的抓住不松手,临命终的时候也是一分也 不能带走的。 佛问须菩提: “如恒河沙中所有沙数。如是等恒河。于意 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恒河是印度的一条比较大的 河流,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多到无可计数啊。何况恒河沙数 那么多的恒河呢?佛在这里给须菩提出了一道算数题 ,这么多 恒河沙有多少更是无法计算的。须菩提自然只能回答: “甚多, 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具体有多少恒河,多少 沙子,也只有正遍知的佛能准确的计算出来。须菩提也只能笼 统地回答“甚多” 。 佛继续问: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 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这么多用现在计算机都无 法计算清楚的七宝装满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把这些宝贝 全部布施出去做好人好事,救济天下所有人,这样的福报大不 大呢?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福德确实很大啊。所以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 ”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 佛先把有形有相的布施数量放大到不可想象无法计算的48 地步,世间人谁也不会否认这样的布施福报极大。紧跟着佛马 上告诉须菩提: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此 福德胜前福德。 ”对比开始,佛说如果有人能于此经所讲的义 理完全相信,乃至能受持四句偈所得的福德,比那个以七宝满 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人得福多。这个受持 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不是将此经念上几遍或是将此经的意思解 释给别人听,就是真受持了。我们平常读《金刚经》 ,也叫受 持《金刚经》 ,但只是很浅的层次,只能是培养点定力,结下 点善根,看看经文,依文解义,明白点经中道理,这个还没有 到受持的程度。受持要全身心的融入到《金刚经》里,往大里 说就是见性开悟了,退一步讲,也得身心有所转化,还不能有 时候受持, 有时候又不受持, 要时刻都能如一。所以讲“受持” 两个字,说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假如说有这样一个能受持《金 刚经》 乃至四句偈的人, 不仅仅是自己受持,并且把《金刚经》 的义理讲给他人听, 这个人的福报比起前面所讲的用无数恒河 沙数珍宝布施的人福报当然大多了。 因为这种布施所获福德要 胜过一切有形的布施等功德,一个是有限量的,一个是无限量 的。我们曾经讲过这就是福德和福德性的区别,无住相才是真 福。49 受持《金刚经》 ,真心本性一法不立,如果有个受持《金 刚经》的心,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的四句偈颂有 很多, 经中说受持四句偈, 佛没有具体指的是哪句, 无论哪句, 都不可以有个我在受持的概念。佛法如药,越学越轻松,不可 以进入佛门中,丢下世间法,再拿起个佛法来。 “法尚应舍何 况非法” ,就算是佛说的法,乃至四句偈都不可以执着。佛在 经典里,世出世法,一切皆非。唯恐人落在一个点,死执不放 以为究竟, 那就糟了。 就如同病人, 到了医院,医生给开了药, 病人吃了,病好了,但病人却不停药,继续吃,反而会要了命 了。或者病人不吃,反而对医生说不要执着药,那就更糟了。 吃也不对, 不吃也不对, 非吃非不吃, 即吃即不吃,这就对了。 这一品名为“无为福胜分” ,就强调了“无为福”的重要。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 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 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50 佛经乃是佛的法身舍利。佛圆寂了,可是佛经依旧流传世 间。佛经是圣人的教导,有佛经处即同有佛。任何一部佛经都 是佛智慧的凝结,都绝对值得我们恭敬受持。不管是佛哪个时 期所说的法,都是针对不同根性众生而说,切不可以以一己之 见, 妄言大法小法。 法无大小, 分别的是人心。 佛当年在讲 《妙 法莲花经》 的时候, 就有 5000 大阿罗汉退席, 因为法不对机。 在这品经文里, 佛告诉须菩提。 随时随地只要一宣说此经, 哪怕只说四句偈语,在这个讲经的地方,一切世间,包括来来 往往的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该虔诚供养,就好像佛的塔庙所 在地那样。有《金刚经》在的地方,就代表佛的塔庙,就等同 佛在那里。不管经书是摆在寺院里,还是放在家里,哪怕是路 边,都应当像弟子尊重佛那样尊重这部经典。更何况有人完全 能够受持、读诵。所以佛对须菩提说,这样的人是成就最上第 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句经 文中的两个“若”字我们要正确理解。第一个“若”是如果、 假如的意思,这里再次强调有经的地方就等同有佛。而第二个 “若”字,则是“像??一样” , “若尊重弟子”意思就是说像 前面讲的一样,明白无所得,毕竟空,明心见性而不住相修行51 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佛弟子。 这部经的感召力实在是非常了得。 《金刚经》和我有很深 的缘分。很多年前,我去新华书店,看到一本《金刚经》 ,突 然想了解下佛教,便高高兴兴请回家,晚上迫不及待地打开来 看。里边的内容都是非这个非那个,到底什么意思呢?好奇心 驱使我仔细琢磨??突然脑海里轰隆一声巨响,眼前的房间, 灯光,以及我这个人都消失了,连虚空也不存在,就这样呆了 很久。但是从这种状态出来时,心极其平静。我非常纳闷,到 底发生了什么?正是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让我踏上了修行的道 路。正是《金刚经》引导我进入佛门,开启了我的智慧,并令 我满心欢喜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们学习《金刚经》 ,就要受持读诵《金刚经》 。受持就是 能从心里面明白契合了经义,读诵才能心口合一,仅仅口诵心 不行,无法开启内在的智慧。在《六祖坛经》里有个法达和尚 读诵三千遍法华经,但是始终不明白经义,后来参访六祖,拨 云见日,明了自心。他开悟后,依旧每日坚持诵经。六祖对他 说: “你今后才可以称之为念经僧。 ”正所谓“心迷法华转,心 悟转法华” 。此品经文里的受持读诵,讲的是口诵心行这样的 人。 他已经能转经了, 而不是被经所转, 这样的人甚难稀有啊!52 如佛一样。能真正受持《金刚经》之人,就如同佛一样。佛不 是一个人啊,佛的常随众经典说就有千二百五十人,这个是看 得见的,有数的,还有看不见的龙天护法,那是不计其数的。 他们是常侍佛左右听经闻法的,对这些佛弟子也要恭敬供养 啊!经典所在之处,还指修行人灵明不昧的真心。对于修行人 来说找到自家宝藏,才能成就自己内心的真佛。有偈颂说“佛 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 塔下修。 ”真悟道了,经典就在那里!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尔时。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当何名此经。 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 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 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 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 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 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 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53 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在这一品里,须菩提向佛请示:这部经的名称,以及该如 何奉持。 佛告诉须菩提: 这部经的名称就叫 《金刚般若波罗密》 。 金刚者,是指真如法性,用金刚来比喻说明真如法性之坚固, 一切外物不可以摧毁,具有永恒不变之特性。 《金刚般若波罗 密》这部经名,你当奉持。 佛法里安立一切的名相,都是为了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 得乐,所安之名相,切不可以执为实有。其目的以相显体,如 果没有相,体从何显?如果没有体,相从何安立?所以体相是 一不是二,见相的当下就是见性,性相不可以分开来说。如果 分开了,一定会去掉个什么,留下个什么。就成了世间法,非 是佛所说的正法了,也失去了本经禅宗顿教法门的宗旨。所以 佛对须菩提说: “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 则非般若波罗蜜。 ” 就是说我给这部经起了个般若波罗蜜的假名而已, 不可以把假 名执为实有,一切法本来无说,真如自性也无任何语言文字能 表达。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54 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 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 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 你认为如来讲过法吗?须菩提回答:如来从没有讲过法。 真正的佛法是无字真经,真说无说的境界,真理不是语言文字 能解释清楚的,只有实际的体证才可以。佛接着问: “你认为 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 “非常多,世 尊。 ”微尘是色法中极其微细的粒子。 《俱舍论》说:微尘是由 七粒极微合聚而成的,是眼识所见最微细者。这样无数细小的 微尘,聚而成形,形成三千大千世界。究其根本,这个世界的 形成是因为一念无明妄动而起, 使得本来明了了的清净自性被 无明所遮盖,进而一步步的形成了现在世界的样子。这一切都 是因为我们妄想执着所有。打个比方,一个人生下来很健康, 到了几十岁了, 老了, 身体里就有了很多的息肉啊, 结石啊?? 正常身体里没有的东西,都出来了。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我 们执着来的。人天天的使劲的想着贪嗔痴,不知道回头,身体 对应着这些想的力量,就长出东西来了。佛法讲“一切法由心 想成” , 《华严经》说: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既然身体 里没有的都能因为想的力量而产生,那么众生共同想念的力55 量,就成就了现在的微尘世界。换句话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微 尘世界就是众生共业所感了,这也就是一念三千。一念无明妄 动,就有了人我众生寿者,就有了我们芸芸众生。假如一念反 闻,背尘合觉,则大地无寸土。慧能大师听到两个沙弥争论是 风动还是幡动,大师说: “风也没有动,幡也没有动,是仁者 心动。 ”所以佛一再的破除众生对微尘世界的执着。 “诸微尘, 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 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六根门头, 不在为微尘世界这 些假名而迷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 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 菩提。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佛刚破除了众生对依报环境的执着,现在是在破除正报 了。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我们平时用什么样的心,就能生出 个什么样的相,所以才会有了看相这个行业。细想下,看相还 是有些科学道理的。不过佛教是不提倡看相算命的,因为佛法 的根本在于智慧解脱,而看相算命是一种非正命的行为,不能 令人解脱,与其外求,不如抓住根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56 明白因果和万法唯心造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可 以改命。 经典记载佛相好庄严,三十二大人相,是佛多生多劫修来 的。即便是佛的相好庄严,在禅者眼里,也和普通人没有什么 区别。各人有各人的三十二相,爸爸有爸爸的三十二相,妈妈 有妈妈的三十二相。乞丐有乞丐的三十二相,各个都圆满。如 果从佛经文字上去理解三十二大人相, 把这三十二相固定在佛 相上,就错解了经义。观音菩萨普门品也说:众生当以何身得 度,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一切世间相皆是佛相。苏东 坡也有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不可以执着 佛有个定相可得,须菩提深明此中道理,所以回答佛说: “不 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 这个世界什么最重要呢?一定会有人说是钱。 赵本山在小 品里也说“最不幸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其实在面对抢劫,很 少有人会要财不要命,命没了一切都白扯了,在能保命的情况 下, 财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佛让我们用最最珍贵的生命去布施, 并且还要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统统布施出去。那就反观下我 们这个血肉之躯的基本组成,地、水、火、风一个不缺。皮肉、 筋骨、头发、指甲,这些是固体物,称为地大。血液、汗水、57 眼泪这些称为水大。 我们的体温就是火大, 一呼一吸就是风大。 这些众缘和合而有的身命也是缘起则聚,缘散则灭,和同样是 四大组成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没什么不同。众生执迷,认 假身为真身, 所以佛在此品里就是要大家知道这个身躯是变化 的,不能长久的,让大家知道那个不动的真身才是我们最终的 依靠。 以前我们学习了用充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 去布施,和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作比较。在这一品 佛告诉我们用比财宝更珍贵的身命去布施,这样大的功德,都 比不上能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人解说,因为这个福 德大到无量无边。用身命布施还是有量的,一个有量哪能和一 个无量比呢。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尔时须菩提。 闻说是经。 深解义趣。 涕泪悲泣。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 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58 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 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 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 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 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 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 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应生嗔恨。 须菩提。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于尔所世。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 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 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 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 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 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 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59 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 来之世。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 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佛说《金刚经》深深理解其中道理。 这个“深解意趣”不是一般表面化的文字知解,而是能完全深 达本经真实义,真正的悟到了那个道。身心也因此深解而有变 化,须菩提高兴到极点,无以言表,喜极而泣。这个哭是无上 的欢喜,也是一种悲心的流露。他赞叹佛说: “甚难稀有的伟 大的佛啊,您现在所说的这部《金刚经》道理太深奥了,我须 菩提自从有慧眼以来从没有听到过这样深刻究竟道理的经 典。 ”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能生实相。 ”这句经文 很重要。我们学佛切忌迷信,每天烧香拜佛算命求福报,这些 都是表层化的东西,不是正信。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越修烦 恼越多,越修离实相越远。正信佛法是正确的信仰,能够对佛 说的道理不怀疑,相信自己也有佛性,通过努力精进的用功, 一样也可以成佛。佛在前面经文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 有差别” 。同理,每个人根基利钝不同,信心清净程度也会不 一样,但是方向没有错,最终都会因为信心清净而生实相,生60 实相就是开悟见性了,所证的境界和佛一样,只有佛的功德可 以称之为稀有。须菩提接着又对实相做了解释: “实相者,即 非实相,是名实相。 ”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实相就是我们的真 心本体,真心本体无一法可立,纤尘不染。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所以强安个名字 叫实相,因此说实相者,即非实相,是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 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 第一希有。 ”须菩提接着说,我现在能深信这部经的功德,也 能信解受持。这对我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毕竟是正法时期, 佛力加持也不可思议。 大家每天跟随佛左右, 听闻佛讲经说法, 都是佛亲自指导。 在佛灭度以后, 到了末法时期最后的五百年, 如果有众生有机缘听到这部《金刚经》 ,并能信解受持,这样 的人才是第一稀有。 “信解受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学 习《金刚经》 ,首先是从闻思下手,也就是经文意理要能看的 明白,知道佛在说什么,这是初步的。受持就是要把闻思的道 理落实到实践中去, 也就是要亲证经中的义理。 其中信是关键, 没有信,后面的解和受持就无从谈起了。心里没有取舍,人空 法也空,这才真正称为信解受持。61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 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为什么这样呢?这个能信解受 持此部经的人,已经没有四相了。这四相本身就是幻而不真, 迷惑了就执为实有, 一念悟, 四相当下破除, 真心显现即如佛。 只要你著一相,你就不能成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 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 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 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佛对须菩提所 说完全认可。 “如是如是”就是如你所说。佛接着说: “如果有 人。听闻这部经,能够不感觉惊惧,恐怖,害怕,这个人就是 甚为稀有难得,因为这个人了解了万法皆空的道理。 ”修习声 闻乘者著在人法二边, 不能深解此经真实义, 所以起种种思量。 惊,恐,怖是三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也是对境生心的结 果。比如说黑夜看到窗外黑影晃来晃去,就感觉害怕。醒来一 看,无非是树上挂了个绳子,风吹绳动,以为闹鬼了,其实是 自己心里不能万法尽舍。如果做到不住四相,即便是真的有鬼 来拜访,心中也不会起任何波澜。什么有鬼啊,鬼又是谁呢?62 都是自己吓自己!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 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 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什么是波罗蜜呢?梵语翻译过来就 是到达彼岸。波罗蜜总共有六种:般若、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是说我们六种修行的方法,其中般若波罗蜜是其 他五种波罗蜜的眼目。没有般若的修行好比瞎子走路,很容易 走错路。所以般若居六波罗蜜之首,称为第一波罗蜜。 真正明白此经义理之人,不会认为有个第一波罗蜜。这个 人明白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分,佛说的第一波罗蜜也是为 了方便教化众生,安个假名而已。如果执着有个第一波罗蜜, 就是错解佛经真实义,六个波罗蜜在性体上个个平等,佛说的 忍辱波罗蜜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执着名相,就人我众生寿者都 有了,也就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了。真正的忍辱是四相皆空, 是没有那个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不是被人欺负了,憋在 心里,不说话就叫忍辱。这样久了,身体也会憋出病来,把负 面的情绪全积累在心里,表现在身体上就是不健康。忍辱一定 是站在空性上去忍,忍而无所忍,才是真的忍辱。 佛接着给大家讲往昔世修忍辱的情景。 “何以故。须菩提!63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 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歌利王时代,佛是一名修行忍辱的仙人,一日歌利王带领 众多妃子野外出游。妃子们看到在树下打坐的忍辱仙人,就离 开歌利王纷纷前往听经闻法。歌利王大怒,就命人砍掉了忍辱 仙人的肢体。在割截完之后,忍辱仙人的身体马上恢复原状。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当初受难的时候已经完全的没有 四相了,人法二执已经破除。如果当初在被割截的时候,不能 完全的做到无四相, 必然会心生嗔恨, 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 那样就不可以叫忍辱仙人了,和世间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了。真 正禅者的洒脱,非是常人心理可以测度的。僧肇法师知道有个 因果需要了,没有选择逃避,在临受难前写了偈语: “四大元 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僧肇法师如 果有一点点的自我放不下,都不能做到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 风。他的心绝对是如如不动,不受影响的。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64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 修行佛法就是要打破对一切相的执着, 不让自己落在一个 固定的观念上,如果有个观念在,心即被这个观念所缠缚,挣 脱不出来,就无法自由,此心即被相所转。修行大乘佛法发大 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也是要离相。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无上正 等正觉,只是依本体而安立的假名。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凡夫俗子生活在各种相里,通过六根摄 取外在尘相加以分别。尘相本来虚妄,在虚妄上再加以分别个 对错好坏,所以更是妄上加妄。会修行的人,可以从六门中任 选一门。比如观音菩萨选耳根圆通法门,听大海潮起潮落的声 音。涨潮的时候,耳根听了涨潮声音,潮水退去没有声音的时 候, 也听到了个没声音。 耳根的闻性, 没有跟着潮水的来而来, 潮水的去而去。耳根的闻性是不动的,不住在任何的声音去来 之上。同理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都不会因为外在 尘相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应生无所住心,此心就是我们本来 圆通的真心。 不明此里, 住相而求, 则一个真心就分成了六用。 明白不住相生心的道理,当下六用即返源,真心本性则现前,65 这个真心就是“应生无所住心” 。真心现前,则大机大用,当 体即空,不被一法所留滞。如果还是住哪怕是一点点的相,都 不可以,如果你内心有所执着,就不是真的安住,就是心有所 住即是非住。 “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 众生。即非众生。 ” 佛在反复的强调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不可以住着在 任何的相状之上, 也不要求有所回报, 要完全的离相而行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大乘佛法的精神就是 能够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时候,克服自己的私 心杂念,从小我转化成大我,从大我在过度到无我。这是心量 逐渐打开的过程,心量不大,就不能利益一切的众生,因为总 是在小我意识里面住相生心,在帮助利益众生的时候,也会有 所选择,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大乘菩萨布施是不住 任何相状,是绝对平等无私的境界。布施绝对无所求。 “如来 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佛继续 来破除大家对一切法相的执着, 在本经里佛斩钉截铁地告诉大 家: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任何事情任何相都不能住,这其中66 也包括佛之身相。学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世间法能放下 了,却又执着一个佛相,执着佛的相好庄严,如同阿难仰慕佛 的相好而出家,不知此相也是成住坏空不可长久。众生分为有 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无论什么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有,众缘不 和合的时候就灭掉了,不能长久的存在。我们口里常说,修行 佛法,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往往就着了个度化众生的相。有时 候空有一腔热情,因为智慧不够,定力不够,在度化众生的过 程中,没有多久,就被众生度走了。其实修行人,所度化的众 生正是我们心内的众生。 “自性众生自性度” ,自性众生就是我 们的烦恼妄想, 外在的众生无非是我们心内的影相。 对境生心, 执为实有,早已经被众生度走了,何谈度化众生呢?佛来世间 也无非是做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又哪里真有个众生等你度 呢?所以修行佛法,最该修正的是自己,不要去修别人。观自 在,就是观自己就自在,观别人就不自在!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 佛对自己做了个评价:如来是说真话,实在话, 老实话。 好比有人讲话, 会说: “我老实跟你讲啊,你别不信。 ” 就是这个意思。 如语就是离语言声音相的表达。在灵山会上, 世尊拈花, 就是用如语在传递信息, 不过只有迦叶尊者听懂了。67 不诳语就是不骗人,不异语就是不说两样的话。佛讲经说法四 十九年,大小经典浩如烟海,但是你细细的品味,佛真的说来 说去,说的是一个事情。虽然一会说东,一会说西,都是因材 施教,其根本目的是不异的,没有两个目的。佛给众生做了榜 样。学佛也要按照这“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 五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心口合一,做个心地坦然的修行 人。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佛告诉须菩提, 我所证的这个法,无实无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能大师肉身是真是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