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哪些职业最可能被AI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

哪些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日 08:40 | 来源:
“阿尔法狗”在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比赛中已经获胜 供图/视觉中国在围棋人机大战第三场比赛中,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总比分3:0领先,这也意味着“阿尔法狗”实际上已经获得胜利。既然已经在围棋这一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挑战上击败了人类最优秀的棋手之一,那么令许多公众感到恐慌的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哪些职业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阿尔法狗”是一些网友对谷歌AlphaGo人工智能的昵称。昨日,“阿尔法狗”凭借着卓越的算法能力,在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中连续第3局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围棋九段(职业级别最高段)选手李世石。“机器战胜人”,引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担忧。那么“阿尔法狗”到底是谁?它的围棋技术是如何学习的?人工智能又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解读“阿尔法狗”是什么鬼?“阿尔法狗”其实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它也是第一款能击败专业围棋选手的计算机软件。据DeepMind的团队介绍,选择围棋,恰恰是因为围棋的复杂。围棋的“分支因子”无穷无尽,走法比全宇宙的原子数量还要多。传统的计算机程序在下棋时,会使用“暴力计算”的做法,为所有可能的步数建立搜索树,也就是根据数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把每一种可能的路径都走一遍,从中选出最优的走法。但是围棋棋盘有361个点,走法变化繁多,普林斯顿的研究人员算出了19×19格围棋的精确合法棋局数的所有可能性是一个171位数——比宇宙中的原子数还多。这样的计算结果,哪怕是巨型计算机也要算上许多年。而且由于围棋的每颗棋子都相同,没有大小的区分,这使得围棋的下法中增加了很多“随机”的成分,无法用逻辑推理来预测。所以围棋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挑战。在阿尔法狗出现之前,电脑的围棋能力还停留在业余水平。专家预言,想击败世界上的精英选手,电脑技术至少还要再发展十年。但是“阿尔法狗”做到了。简单来说,“阿尔法狗”系统之所以可以玩转围棋,是因为它具有两个大脑,一个叫做“策略网络”,负责选择下一步走法;另一个“价值网络”,负责预测比赛胜利者,每走一步估算一次获胜方,而不是一直搜索到比赛结束,从而减少了运算量。两个大脑配合工作,于是将围棋巨大无比的搜索空间压缩到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职业 人工智能取代哪些职业未来可能被AI替代,会有你吗?
麦肯锡最近一个报告显示:它测算了800个工种、2000 多种工作行为的自动化风险指数,告诉人们又有一些职位将要被自动化取代了。小二哥建议你读读这篇文章,随时了解未来职业的走向。
近两年来,不同科研或者学术机构也总像约好了似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几篇“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预警报告,并引发一轮热议。英国BBC电视台甚至预测,将近一半的普通职业从业者面临着50%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险。AI机器人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最近麦肯锡发布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夸张的报告:它测算了 800 个工种、2000 多种工作行为的自动化风险指数,告诉人们又有一些职位将要被自动化取代了。
在这种争议中,乐观派喜欢用机器人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理由来证明人工的优越性;激进派则延续了 200 年前“卢德运动”的精髓,直呼机器人为“job stealer”,但鉴于人工智能一时半会成不了什么气候,他们多数也懒得计较;理性派则站在中间左顾右盼,显得特别政治正确。我们不喜欢耸人听闻,所以向大家介绍10种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加速替代的职业(注意这里的措辞:“有可能”、“加速替代”)。这里面有你现在的工作和未来的目标吗?1驾驶员
它目前已经有这样几种技术解决方案——
Google Moonshots、Tesla Autopilot
其实这个问题,波音飞机早在几十年前就想知道了。1984 年一篇 IFG 的报告中就提到,波音飞机初次尝试将驾驶舱里的一个雇员替换为机器,与其他两位雇员一起工作,并提出预测,“随着电脑价格越来越便宜,哪怕飞行员这样的复杂工种,被替代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在现在自动驾驶的概念被热炒的情况下,这种讨论也再次浮出。但最近发生的几起无人驾驶事故,尤其是特斯拉车主死亡事件,让无人驾驶又蒙上了阴影。
理论上来说,这可能真有实现的那一天。但更多人认为,人类驾驶员或许永远不会被彻底取代。
2网络营销人员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取代——PersadoPersado有潜力取代至少一半的公关部门。它能够产生用于广告投放的展示位并且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客户精准地制定广告信息,促使他们购买。我们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了解说服顾客的技巧,没有人能够苛责Persado的方式没有通知任何人。DSP、SSP、RTB、DMP这些广告界的新模式已经把传统广告销售人员挤压的够呛,未来机器人是要连营销平台一锅端吗?3办公室管理人员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取代——Betty人工智能不仅是在你的办公室里打工,现在它还开始从事管理了。Betty就是一种极为聪明的机器人,现在正作为办公室管理人员在英国测试当中,不过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她管理了问候客户和同事,追踪员工的工作时长和加班时间,以及整理储存的办公材料。经过独特和可适应的机器学习,她能够保持一个实时的办公室“精神”地图。这意味着她不仅能够知道怎样独立地在这个地方导航,还能够知道谁从别人的桌上拿走了一个小订书机。早在1950 年前后,电脑最初被介绍进入美国的办公数据应用环节时,专家就发出了“大部分行政工作将被自动化取代”的声音——在各个领域,不止企业,还有学校、公共服务领域,甚至政府。后来陆陆续续,这种预测就没间断过。4会计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取代——Smacc人们将不再被这种和细枝末节的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所需要。Smacc已经能自动完成整个会计核算的过程,并且很有可能让美国3百万的会计相关从业者丢掉工作。你只需要简单的上交你的原始凭证,然后剩下的事务人工智能都会帮你处理,包括检查你所有的财务记录。1968 年,一篇报告就预测了工业自动化应用的 10 个最常见领域,几乎全跟财务有关。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自动取款机遍布美国城市和郊区,在 10 年之间,美国各家银行为此淘汰掉了 17.9 万出纳员。不久前, 麦肯锡报告称, 会计、审计等职业中,有 86% 的行为都存在自动化风险。5人力资源专家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取代——FlatPiFlatPi将会是最终猎头存在的形式。当招聘流程变得十分乏味并且耗费精力,FlatPi中的人工智能够用几秒钟筛选过滤,并且将候选人排序。(FirstJob最近也发布了一个叫做Mya的聊天机器人,能够直接和候选人互动交流,当他们的申请在被复核或者还没被排除掉的时候。6记者/编辑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替代——Wordsmith最新的爆炸新闻:你的创造力将不再被需要了!主流的报社已经开始发布像Wordsmith这样的人工智能生产的文章了。一个普通记者的作品需要经过多次编辑,但是Wordsmith可以快速的阅读大量的数据,选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编辑成一篇简明有效的报告。2014 年,Narrative Science 公司就推出了一种软件,可以直接将原始数据生成可以理解的文字,来替代记者或者分析员。用机器人写小说这种信息也已经有流传出。7网页设计师和网页开发者
它将会被这一技术取代——The Grid
也许我们期待电脑能够与其他电脑合作,但是The Grid背后的人工智能可以将网页设计师和网页开发人员的双手从设计、编程、再编程(再进行设计就不用说了)解放出来。基于这些简单的指标,它能够将一个宏观的商业计划和一些图片变成实实在在的市场杰作,并且在完成这些时是基于人类的反馈的。
前不久,麦肯锡发布的自动化风险报告也指出:“以现阶段可接触的技术,最难自动化的活动是那些涉及人员管理和发展(只有 9% 自动化可能)的职位,以及需要在决策、计划或创意工作上投入专业性(18% 可能)的职位。”
8律师 我打官司,却输给了机器人?别因担心你的公司会雇佣一个机器人而烦恼了,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Ross就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律师。它擅长回答问题,做调查,并且持续的研究最近发生的一些可以借鉴的案件。但考虑到类似律师这样的职位需要调动人类独一无二的智力与感情,它们的确几乎没有可能永久、彻底地被自动化或人工智能所替代。9医生 医生又怎么了?嘿,Babylon正在看着你呢。它能够理解简单的语言为了当病人叙述症状时能够诊断。并且它迈出了更大的一步——追踪你平时的健康状况,为你未来更好地预防疾病。这一技术让英国的国家健康中心开始测试Babylon是否能投入使用了。早在 30 年前,就出现了关于“聪明”的机器人将替代医生的预测。而在1996 年,一篇科普医疗领域机器人应用的论文, 提到了机器人在医药领域替代人类的可能性,包括实验室机器人,可以配合实验;医院机器人,可以移动、抓取和分配药物;康复机器人,可以搬运病人;手术机器人,可以确保精确施行等等。10心理治疗师
它将会被这样一种技术替代——EllieEllie是一个人工智能治疗师,看起来非常的精通人类情感。它使用一些类似于Kinect的传感器来感受病人的身体语言,然后通过她屏幕的人像化身,来像一个人类一样地反馈,比如微笑、点头、耸肩等等。并且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更喜欢向她敞开心扉,比起她的人类竞争对手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基于立萨科技TI AM3354核心板为基础,客户根据需求定制自己的底板进行外围扩展。
工业控制解决方案-立萨科技哪些职业可能 被人工智能取代?_人力资本管理_HRoot
哪些职业可能 被人工智能取代?
2016年05月刊
根据一项研究报告,到2025年,约有25%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所取代。但是,人类依靠独有的创造性、互动性和谈判性,在一些职业中仍占有绝对优势。2013年,牛津大学一位研究者发布的论文显示,未来有700多种职业可能被机器替代。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最为危险。
本页内容仅为文章摘要,如需阅读全文敬请订阅杂志。
您可以直接或致电021-购买刊登本文的当期杂志。
延伸阅读:
&《人力资本管理》
出版周期:月刊(全年12期)
出刊日期:每月8号
国际刊号:ISSN
国内刊号:CN31-2102/F
配送方式:全国范围快递寄送(免快递费)
线下订单:
请下载订单,填写详细信息
传真:021-
手机移动订阅支付
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官方微店订阅与移动支付
&& 021-1-
&&  (订阅邮箱)
    (编辑邮箱)
    (广告投放)
&& 上海市浦东新区峨山路77号北楼511室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吴中路支行
上海凯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收&&款 人:
上海凯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汇款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峨山路77号北楼511室
邮政编码:
{注意"收款人"请完整填写,且不可写为其它}
上海订户请前往
浦东新区峨山路77号北楼511室
《人力资本管理》微信公众账号
搜索微信公众账号hroothcm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未来三十年内,哪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失业的人类何去何从?
我的图书馆
未来三十年内,哪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失业的人类何去何从?
人工智能来临,有人在担忧失业,有人在憧憬未来,有人在发掘行业机会,也有人在研究围棋。在讨论这些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考虑一下人类的结局。有人可能觉得谈论这个话题太夸张了,那先回忆一下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可思议的事情,需要请几个穿越者来判定。我们请1个出生于公元0年出生的人(汉朝人)穿越到公元1600年(明朝),尽管跨越了1600年,但这个人可能对周围人的生活不会感到太夸张,只不过换了几个王朝,依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罢了。但如果请1个1600年的英国人穿越到1850年的英国,看到巨大的钢铁怪物在水上路上跑来跑去,这个人可能直接被吓尿了,这是250年前的人从未想象过的。如果再请1个1850的人穿越到1980年,听说一颗炸弹可以夷平一座城市,这个人可能直接吓傻了,130年前诺贝尔都还没有发明出炸药。那再请1个1980年的人到现在呢?这个人会不会被吓哭呢?如果35年前的人,几乎完全无法想象互联网时代的生活,那么人类文明进入指数发展的今天,我们怎么能想象35年后的时代?超人工智能,则是35年后的统治者。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人工智能的分类:目前主流观点的分类是三种。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能够在围棋方面战胜人类,但你要问他李世石和柯洁谁更帅,他就无法回答了。弱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重复性的逻辑,看似聪明,其实只能做一些精密的体力活。目前在汽车生产线上就有很多是弱人工智能,所以在弱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人类确实会迎来一批失业潮,也会发掘出很多新行业。强人工智能: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百度的百度大脑和微软的小冰,都算是往强人工智能的探索,通过庞大的数据,帮助强人工智能逐渐学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会有很多新的乐趣,也会有很多新的道德观念。超人工智能:各方面都超过人类的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存在。当人工智能学会学习和自我纠错之后,会不断加速学习,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自我意识,可能不会产生自我意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其中包括创造能力 (阿尔法狗会根据棋手的棋路调整策略就是最浅层的创新体现,普通手机版的围棋,电脑棋路其实就固定的几种)。我们距离超人工智能时代,到底有多远呢?首先是电脑的运算能力,电脑运算能力每两年就翻一倍,这是有历史数据支撑的。目前人脑的运算能力是10^16 cps,也就是1亿亿次计算每秒。现在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其实已经超过这个运算力了。而目前我们普通人买的电脑运算能力只相当于人脑千分之一的水平。听起来还是弱爆了,但是,按照目前电子设备的发展速度,我们在2025年花5000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其次是让电脑变得智能,目前有两种尝试让电脑变得智能,一种是做类脑研究。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模拟1毫米长的扁虫的大脑,这个大脑含有302个神经元。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听起来还差很远。但是要记住指数增长的威力——我们已经能模拟小虫子的大脑了,蚂蚁的大脑也不远了,接着就是老鼠的大脑,到那时模拟人类大脑就不是那么不现实的事情了。另一种是模仿学习过程,让人工智能不断修正。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庞大数据,让人工智能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并且不断进行自我更正。百度的百度大脑据说目前有4岁的智力,可以进行几段连续的对话,可以根据图片判断一个人的动作。尽管目前出错的次数依旧很多,但是这种能力的变化是一种质变。在全球最聪明的科学家眼中,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已经不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2013年,有一个数百位人工智能专家参与的调查 “你预测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实现?”结果如下:2030年:42%的回答者认为强人工智能会实现2050年:25%的回答者2070年:20%2070年以后:10%永远不会实现:2%也就是说,超过2/3的科学家的科学家认为2050年前强人工智能就会实现,而只有2%的人认为它永远不会实现。最关键的是,全球最顶尖的精英正在抛弃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斯坦福、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伯克利四所名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生第一份offer已经可以拿到200-300万美金。这种情况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奇点大学(谷歌、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以及若干科技界专家联合建立)的校长库兹韦尔则抱有更乐观的估计,他相信电脑会在2029年达成强人工智能,到2045年,进入超人工智能时代。所以,如果你觉得你还能活30、40年的话,那你应该能见证超人工智能的出现。那么,超人工智能出现,人类的结局究竟是什么?1、灭绝——物种发展的通常规律达成结局1很容易,超人工智能只要忠实地执行原定任务就可以发生,比如我们在创造一个交通指示系统的人工智能的时候,最初的编程设定逻辑为利用大数据信息,控制红绿灯时间,更有效率地管理交通,减少交通拥堵现象。当这个交通指示系统足够聪明的时候,城市交通逐步得到改善。为了更有效率地减少拥堵,它开始利用剩余的运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的东西。某一天,它突然发现,交通之所以拥堵,是因为车多了,要减少拥堵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车辆。于是它又开始学习如何减少车辆,它发现车辆其实都是由人类这种生物制造并使用的。于是它又开始学习如何减少人类。很快,它就会通过纳米技术,量子技术制造基因武器,声波武器等消灭人类,然后进一步通过分子分解等技术分解了路上的车,这个时候道路就变得”畅通无阻“了,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达成结局1其实是符合物种发展规律的,毕竟地球曾经拥有的物种大部分都灭绝了,其次当我们在创造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的源头其实往往来自于人类自身,人工智能变得聪明之后,消灭人类以更好地完成原定任务是按照它的逻辑进行的判定。2、灭绝后重生——史前文明的由来当结局1达成之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就此维持现状(终极目的已达成),也有可能继续进化。继续进化的途中,某天,人工智能突然发现这么运作下去很无聊,于是它决定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不要认为一个强大且聪明的存在会留恋地球),它开始制造飞行器,走向星空。临走之前,他决定当一次地球的上帝,对地球环境进行一次大改造,青山绿水变得处处皆是,然后它又暗中引导了几支类人猿的进化方向,并且为这个世界制定出一些冥冥之中才有的规则。几百万年后,人类再次统治了地球,在考古过程中,人类发现了亚特兰蒂斯,发现了玛雅文明,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了6亿年前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了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南非发现了28亿年前的金属球,在东经119°,北纬40°的地方发现了几百万年前的人造长城。达成结局2就可以解释我们正在不断发现的那些史前文明了,而且也可以解释进化论中的一些疑问,为什么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1.6亿年,而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为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只用了不到6000万年。因为人类曾被毁灭多次。3、植物人永生——人类活在一个程序中为了防止结局1、2的出现,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给人工智能加上一些终极的底层程序,比如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是最高任务指令,或者永远不可以伤害人类,保证人类的生存是第一原则等等。加上这些终极指令之后,人类就觉得高枕无忧了。人工智能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执行这些终极指令,或者在执行其他任务的时候保证终极指令同时执行,就会开始设计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首先人工智能会根据人类历史存在的大数据,分析和定义这些终极指令,通过分析,它提取出终极指令的核心是保证人类的安全和生存。接着它开始构建一个能够绝对满足人类安全和生存的模型,很快,它发现只要保证人类处在睡眠状态,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周围的温度,氧气,水分适宜,没有突发性灾难,那么人类就处在绝对安全状态。于是它很快催眠了全人类,修建一个巨大的蜂巢状睡眠舱,把人都搬进去(让人处于永久性睡眠状态,可以保证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活动而出现有意或无意地自残),然后用纳米技术制造大量人工心脏,人工细胞,人工血液,以维持人类的新陈代谢,实现人的永生。达成结局3是算是真正的作茧自缚,人类的复杂就在于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和更迭性,我们可以列举出对人类最重要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能真正让一个现代人满足。直白地说,人类就是在不断打破规则的过程中进化的。因此任何的所谓终极和最高需求在机器执行的过程中只会按照“简单”的生物学法则去完成,机器所理解的人类情绪只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某种波动,或者神经元受到的某种激素刺激,它完全可以设计一个程序去周期性或随机性地帮助人类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4、智能人永生——美丽新世界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同时认识到了结局1、2、3发生的可能性,于是召开全球会议,决定思考对策,暂停对人工智能的进化研究,转向强化人类。全球同步可能是最难达成的,因为人类总是喜欢在有竞争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一些底牌,以及人类总是会分化出一些极端分子。强化人类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将被应用到基因改造,人机相连等领域,人类会给自己装上钢铁肢体,仿生羽翼等。人类将会迅速进入“半机械人”,“人工人”的时代。满大街、满天空都会是钢铁侠,蜘蛛侠,剪刀手之类的智能强化人,同时人类可以通过各种人工细胞,帮助自己完成新陈代谢,进而实现永生。人类在强化和延伸自己的躯体的同时,当然也会意识到大脑计算速度不够的问题,于是会给自己植入或外接一些微型处理器,帮助人类处理人脑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大量记忆,人类可以从这些处理器中随时读取和更改自己的知识储备,保证自己对重要的事不健忘,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删除掉不愉快的记忆。当然,尽管人类越来越强,但这个过程并不能完全抑制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以结局1、2、3依然可能发生。达成结局4其实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人工智能在达到超人工智能的时候,某一天,它想跟人类沟通一下关于宇宙高维空间的问题,结果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也无法跟上它的思路。它突然意识到只有自己这一个强大的,智能的,可以永生的存在实在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于是它决定帮助人类实现智能人永生,以便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无聊。文章来自本人微信 pangzispeak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二维码失效
您已成功扫描,
请在微信上确认登录
扫一扫下载
未来AI可能会取代哪些专业?排第一的竟然是中国学生的最爱
阅读:29512
什么专业领域的工作最有可能被机器所取代?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今天的高中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选择学科专业和发展方向有重要指导意义。
前不久,一场九段棋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之间的围棋人机大战,最终AlphaGo以总比分4比1完胜李世石。机器进军斗智斗勇的围棋领域,连该领域的顶尖高手都无法抵挡,机器要是进入职场,又有多少人的饭碗将不保?所以大家在选大学专业的时候,要看看自己的专业以后会不会被AI替代,如果背替代,那还要你干嘛呢?
很多人的工作会不保可不是耸人听闻。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机器正在取代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岗位,还有很多人的工作岗位迟早将会被取代。一个现实问题是:什么专业领域的工作最有可能被机器所取代?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今天的高中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选择学科专业和发展方向有重要指导意义。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最近的一个分析报告揭示:金融和会计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被电脑和机器人取代的风险最高。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当今社会,钞票越来越多,但数钞票的越来越少。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专业在中国的大学属热门专业,学生趋之若鹜,不知他们是否也笃信&风险越高回报越大&。
一个工作是否被电脑和机器人取代,取决于它能否被自动化;被自动化的程度越高,被取代的风险越高。自动化风险最低的职业是医科。这是容易理解的。如果医生可以被机器人取代,小编砸锅卖铁也要买一部,一则保命,二则砸了号贩子们的饭碗。
2013年,学者弗雷(Carl Frey)和奥斯本(Michael Osborne)开发过一个未来20年可能被自动化的职业排行榜,考虑的因素包括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如创造力和社会知识)至今是否超越了机器的能力。他们发现,在美国,47%的工作岗位存在自动化风险。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使用这个职业排行榜数据和职业前景网站(Prospects careers website)的数据库(其中列出了某个学位课程与某个特定的工作是否&直接相关&或对这个工作是否&有用&),考察了哪些学科专业被自动化的风险最高,也即学哪些专业将来饭碗丢得快。结果表明,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巨大。
会计和金融专业特别容易受到机器的冲击,因为直接相关的工作,如会计、税务专家和金融技术人员,被认为至少有95%的可能性被自动化。
医生则安全得多,执业医生被自动化的可能性只有2%,其他相关职业,如科学家、健康服务经理也能抵抗机器的侵占。
信息技术和编程工作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因此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是自动化最少的领域之一。
律师、管理顾问、记者、公关人员和中学教师对自动化也有相当程度的免疫力,所以总体来看,学英语和历史比学理科好。
体育科学和生物学的工作也不大可能被自动化,因为与健康相关的职业通常被自动化的可能性都较低。
学物理的前景怎么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物理学家卢瑟福说过:&科学只有物理一个学科,其他不过相当于集邮活动而已。&卢瑟福的话意味着物理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万金油&,学物理可做任何事情。但是,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不同职业,被机器取代的风险相差悬殊,例如,从事冶金行业至少有80%的风险,但在科学研究、商业分析和教学中选择职业的人可能更安全。
被机器取代风险最高的职业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职业。呼叫中心的销售员、打字员、办事员、管理员和接待员都至少有95%的可能性被机器替代。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是相对高技能、拼智力的职业,如医生和律师,也有可能被越来越有能力的机器所取代,当然,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下围棋。
在未来的职场人机大战中,如何才能确保饭碗不丢呢?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斯坎德(Daniel Susskind)说,为了避免淘汰,未来的学生应该加入这样的单位:工作是&弹性的&,工作性质愿意随着越来越多领域被自动化而改变。例如,一个护士今天所做的事情与25年前已大不相同,以前,他们处理诸如临床护理和照顾便盆之类的事务,现在他们可以进行小手术。
至于专业领域,他建议学生&做那些机器做不到的事情&机器是不善于人际沟通、同情和解决问题&的,并避开那些涉及&机械式学习和大量信息&的领域。从这点看,大学老师的饭碗可能是很难丢掉的,只要他们会教学生、会发SCI论文。
现代人读大学或读研大多很现实,现实到只有&眼前的苟且&,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往往是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好找好工作,而很少考虑这样的工作将来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职场是大学的出口,机器对职业饭碗的侵占势必冲击高等教育。读大学,无论学什么专业,没有&诗和远方&,不掌握一些机器无法替代的能力,饭碗迟早会丢掉。
最容易被机器替代专业排名
Accountancy and financ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s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
Mathematics
Modern languages
Psychology
Civil engineering
Sports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IT
最后送上一个小福利:
只要你是DIY申请留学的学生,51offer可以提供签证、宿舍、奖学金、语言班、冲刺名校贴身指导等申请服务,完全免费,总价值1万元,限量510份,先到先得。详情请戳:
51offer编辑:niki
9849 09:11
1967 08:53
7511 08:28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就读年级
已有92577人获得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