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4.0战略打不赢中国,因为中国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和纵深可以迂回,后本句是什么意思?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何不沿用秦隋元之战略,采用大纵深大迂回的战略灭中国? - 知乎2153被浏览49162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何不沿用秦隋元之战略,采用大纵深大迂回的战略灭中国? - 知乎2153被浏览491625分享邀请回答6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精排完全版](二)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五)逐鹿中原一.纸上谈兵我们前文对日本侵华战争前所面临的形势作了回顾。日本要彻底解决自己的岛国危机,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让中国和日本融为一体。 因此, 无论以任何手段将领土扩张到中国都是日 本的核心战略目标。 这里所说的领土扩张, 包括对中国市场的商品输出和资源的投资开采具 有某种排他性的绝对优先权, 日本国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日本或中国居住, 中国的各种产能能 够化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 达到这些目标可以使日本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实力获得根本性的跃 升。 领土扩张的规律通常是这样的:如果你采取鲸吞的姿态,快速向全局推进。那么,当你 占领对手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土地时, 你必然越来越多的消耗你的军事力量在对占领地的控制 上,包括保证占领地的行政管控,镇压化整为零的反抗势力等。由于没有时间对占领地进行 消化并实现有效的控制, 从当地获取战略物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从本土进行补给的补给 线会越来越长。因此,随着你的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减法,变得越来越难 以保障。 所以你必须准确的评估你现在的军事实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有没有可以坚持到彻底 消灭对方的兵力和物资储备。中国有句俗语叫“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就是对这种境况 的准确概括。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信,那么就只能采取蚕食的姿态逐步推进。每占领一处地方,就尽可 能将其消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使其逐渐成为自己各种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的来源。 随着你的 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加法,军事实力越来越强。这样你丝毫不用担心是否 能坚持到最后的问题。 但蚕食的缺点是, 速度会很慢, 有可能需要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时间 (秦 国从走向第一强国到统一全中国用了数百年的时间) 。而某些战略机遇有可能稍纵即逝。 蚕食是比较稳健的做法。 通过蚕食可以在此消彼长中不断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 逐渐建 立起绝对的军事优势, 最终通过战略决战来彻底完成对对手的征服。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 兼并过程的主流,有着某种大势所趋的历史必然性。从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日本虽然 强于中国,但中国的实力并没有弱到日本唾手可得的地步。如果采取鲸吞策略,日本对中国 的优势会在中国广阔的地域纵深和人口规模面前随着占领地的扩大被逐渐消耗。 当日本的军 事优势不断减弱时,战争的变数就会不断增大。而最终的结果便祸福难料了。 另一方面,中国早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理区域。各国势力在这里有着复杂的利益交集。 这其中尤以美国和苏联与日本的利益冲突最大。 美国因为产品优势和资本优势, 在全世界奉 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反对排他性的势力扩张。苏联则也将中国视为自己地缘扩张 的方向,并且东亚大陆的强大会对其远东地区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日本的扩张范围越大, 来 自美、苏的的压力也越大。即使不直接进行军事干涉,也会通过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援等方式 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鲸吞战略的实施。 因此,对日本来说,有必要将自己的战略化整为零,通过对中国地缘环境的细致分析, 划分出不同的目标区域,确定步步蚕食的扩张序列。趁中国政治缺乏整合之机,通过对中国1 局部区域的压倒性优势, 结合政治和军事手段不断实现领土扩张的阶段性胜利。 最佳的方式 是以军事实力为依托, 煽动地方自治和独立运动。 必要时可进行军事干涉。 使地方脱离中央, 并建立起亲日本的的傀儡政权, 成为日本打击中国的前沿。 中日力量便发生了实质性的消长。 如果政治手段不能成功。 采取更直接的军事占领也是可以考虑的。 因为局部区域的战略纵深 不大,日本的军事优势却很大。只要能合理确定作战范围,事先想好止赢点和停战方式, 蚕 食的目的依然可以达到。 在确定蚕食策略为主要扩张方式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扩张的方向。如图《日本可选 择的扩张路线示意图》所示: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国的防御体系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个方向。因此,日本 的侵略也可以分为自东向西和自北向南两个方向。 从日本的地理位置来看, 自东向西的侵略 是比较直接的。 而日本又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因此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通过东海对中国发起 进攻。在这个方向上,沿长江西进无疑是最主要的进攻路线。一方面这相当于把中国从中间 剪开,一举瓦解中国的南北纵深和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中国的三大重镇,金融中心上海、 首 都南京及居于中国地理中心的交通枢纽武汉可以沿江而取。 这对奠定全国战局有着举足轻重 的意义。但仅有这条进攻路线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同时也意味着孤军深入。如果在西进之时 被长江南北的中国军队切断归路,极有可能在长江之上被“包饺子” 。因此,还必须分别排 遣一支军队从广州和青岛登陆,保护中央军的侧翼。并对华北和岭南进行军事扫荡。彻底摧 毁中国东部抵抗侵略的经济和地缘基础。至此,中国的黄河、淮河、长江、南岭四条防线都 将形同虚设。 但选择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就意味着选择了鲸吞战略。因为相比于其他地区,长江流 域无疑是中国当时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军事力量最强,中央政府控制力最强,各国利益最错 综复杂的区域。 以一国首都和核心区为首要目标的战争不可能只是局部战争, 也不可能在短 期内实现部分占领后的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如果从海上进攻中国,则中国将具有云贵川至 青藏高原,陕甘宁至新疆中亚,山西、河套至蒙古高原,东北至外东北四个方向无与伦比的2 战略纵深。 而且还背靠苏联这个强大的支撑。 这和需要快速解决战斗的鲸吞战略出现了明显 的矛盾。所以,如果采取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那么日本就要作好和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的准备。并在对中国拥有巨大军事优势和军事压迫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际调停,侵占整个 中国东部之后争取使中国签订城下之盟, 将战略重心转向肃清占领区的抵抗势力, 为消化占 领区赢得时间。只要能在东西向第三防线上达成停火协议,日本应该可以满意。但中国西高 东低的地形, 使得东西向达成的地缘平衡对东部势力来说比较脆弱。 如果中国不愿主动停战, 可以随时居高临下向日本发起攻势。 使日本在扩张区缺乏必要的安全边界。 统治会变得不稳 定。战争状态的巨大消耗不易得到弥补。总的来说,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突破会较快,但必 然升级为同中国的全面战争。如果能在第三防线达成停火协议,对日本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如果不能,将使日本长期陷入战争泥潭之中。 采取自北向南的战略又如何呢?自北向南的战略必须首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 进而占领 中国东北,然后翻越燕山侵入华北平原。从华北平原向南进攻有三条路线可选择:一条是从 东部走津浦路直取南京;一条是沿平汉路渡过黄河,由南阳盆地侵入江汉平原直取武汉; 第 三条是从山西高原到关中平原然后攻入四川。 从北往南的侵略路线有两个缺点, 一是比较绕。 由于日本和中国在陆地上并不接壤,日本必须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占中国东北,再翻越 燕山长城防线进入华北,突入江淮地区才有可能抵达中国的核心区。另一方面,中国的南北 向防御层级众多,因为历史沿革,防守体系相对成熟。突破起来会比较困难。 但这个方向扩张的优势在于。 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从南往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逐渐减 弱。 日本采取从北向南的侵略路线, 可以用战争也可以用政治外交手段支持北方脱离中央政 府的实际控制依附于日本。 即使采用战争也可以通过局部战争的方式步步为营。 中国在实现 形式上统一之后,由于国税上缴中央政府,又因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基础要优于北方,因此中 央政府的财力是强于北方的地方政府的。这使得中央军的军事装备和战斗力也要优于北方。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 东北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都很好。 华北的自然资源也是日本最迫 切需要的。 而南方的工业基础和金融优势倒并不是日本所急需 (日本的资本完全有能力在东 北华北建立起全新的工业和金融体系, 特别是还有北平这样有着深厚地缘和经济基础的亚洲 中心城市) 。此外,从军事行动的角度来看,虽然南北防御体系相对完善,但中国大量铁路 的修建,特别是平汉路、津浦路的贯通,使中国南北向的军事输送能力大大增强。这不但降 低了后勤补给的难度,同时为重型远程攻击武器(火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降低了 自北向南军事扩张的难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南北纵深不如东西纵深。将中国势力赶到南方 以后可以负隅抵抗的纵深有限。 尤其日本还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可以对南方地区实现海陆 夹击,这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所不具备的优势。 综合来看, 从北向南的扩张比较符合前面分析的蚕食战略, 并且可在蚕食和鲸吞之间作 出比较自由的选择。对于蚕食战略来说,能够找到合适的阶段性扩张目标,可以使扩张行为 (包括军事行动)更加可控。在战争状态时,即使不能达成停战协议也可以依据地缘优势形 成实际控制线。因此,采取怎样的扩张序列,每一步扩张的边界即止赢点应该在哪儿是非常 关键的。我们这里提出一个从北到南的“五级跳”策略,下面就结合《日本对中国的扩张序 列示意图》来进一步分析。3 因为朝鲜已和日本合并, 可视为中国与日本在长白山脉直接接壤, 既然日本打算从北向 南扩张,则东北地区必然首当其冲。再加上这里的资源非常丰富,工业基础也比较好,又远 离中国政治中心,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在地理上中国东北与关内有燕山和长城阻隔,沿海 仅一条狭长的陆地相连, 山海关就在其咽喉要道之上, 控制东北三省和热河后的燕山山脉可 以作为天然的地缘分割线。因此以此为进占中国的第一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占据东北后, 第二个目标是推进到黄河一线。 主要是山西所在的汾河谷地和平津河北所 在的海河平原。这一区域是主要的煤、铁资源产地,是夺取中国关内资源的重要目标区域。 虽然这里的北方势力多次被南方征服, 但一直没有真正纳入南方政权的实际控制之下。 依然 有比较大的离心力。 占据这一区域后可依靠黄河形成地缘控制线, 对于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国 来说,镇守黄河防线已经困难,更何况是突破黄河防线进行反攻了。 下一步,就是占据整个中国北方。秦岭淮河一线历来是南北地缘分割线。在这里达成新 的地缘均势是现实的。 中原地区的河南及东部山东丘陵无疑是这一次扩张的重点。 中原地区 最好能突入到南阳盆地,直接对江汉平原形成地缘压力。为下一步攻克武汉作好准备。关中 平原已逐渐失去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但这一地理单元对日本保持向中国南方特别是四川盆地 的地缘压力非常重要。 否则日本并不能在华北地区获得地缘安全感。 在对四川盆地的地缘压 力下, 中国南方政权对于将四川作为大后方是会有所疑虑的。 这种疑虑对下一步的扩张有很 重要的影响。同时,基于关中平原的地缘特点,这一战略目标的攻克也会是这一次扩张中最 困难的。对于绥远、察哈尔等漠南蒙古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可能独完了,纳入日本势 力范围是自然的事。至于这次扩张的西部边界,大抵在黄河西河套和关、陇间的六盘山脉附 近。 控制河南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阻断苏联的援华通道, 进一步倾销南部中国的 实力。 第四步的扩张很关键。 这是全面灭亡中国的前奏。 东部地区无疑要跨越淮河直抵长江沿 岸。 中部则要突入江汉平原, 切断江东平原和四川盆地的联系。 西部突破四川是非常艰难的, 但可以彻底杜绝中国主力从湖南、 贵州退入四川作最后抵抗的可能。 这部分如能采取政治手4 段使其脱离中央政府是代价最小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江汉平原对于孤立四川, 使 其倒向日本, 不再成为国大后方的战略意义重大。 这一步的最大特点是在长江流域的先西后 东策略。 即先解除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抵抗。 将中国的剩余的军事力量集中于华东和华南地区。 为下一步占领全中国作好最充分的战略铺垫。 在连续完成这四步准备之后, 如果能巩固其扩张区域内的控制力, 日本对中国的优势将 变得不可估量。 完成对中国全面占领的时机应该已经成熟。 这时候政治手段能发挥的作用已 经有限。 军事扩张将是唯一选择。 从江汉平原顺江而下和从长江以北渡江作战将是两个主要 进攻方向, 而日本的海军在这时候终于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 从上海方向突入长江可配合江 北陆军突破长江防线。 从广州方向突入岭南地区可以防止中国主力南遁。 如果能够和江汉平 原的日军南北夹击, 打通粤汉线。 将彻底断绝中国主力向西退入贵州云南的通道及英美对华 援助的通道。实现在华东地区对中国军队主力“包饺子”式的歼灭。 至此,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五步走”策略就宣告彻底成功了。当然,这一切其实都是我 们坐在电脑前想出来的,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情况的变化却比这复杂得多。日本的战略措施 在施行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我们所确定的路线图顺利进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日本的 战略部署,面对形势的变化,日本又该作出怎样的战略调整呢?二.东北风云根据前文的分析, 无论是日本的大东亚战略还是中国区战略, 中国东北都成为了日本大 陆扩张的首要目标。这种扩张行动最早可以上溯到中日甲午战争。 这是日本东亚崛起后第一场重大的对外战争。这场战争中国在朝鲜战场、鸭绿江防线、 黄海海域、辽东海防、山东海防以及台湾岛等处全线溃败。威震一时的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 全歼。这场战争使日本在陆地上扩张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台湾岛和整个朝鲜半岛、并完 全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虽后来经“三国干涉还辽” ,最终退还了辽东半岛。却前后获得了 二亿多两白银的赔款。 这场战争日本在地缘上收获最大的是对朝鲜半岛的完全控制。 这使得 日本终于在东亚大陆上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并藉此开始了向中国东北的全面渗透。 对台湾 岛和更早的琉球群岛的占领则使中国两广以东的海上通道完全处在了日本海军的覆盖范围 之下。中国实际上丧失了整个黄海、东海的制海权。此外,日本还收获了山东驻军的权力。 尽管日本采取的是从北到南的扩张路线。 但在大陆东部沿海打一个楔子对于这种扩张可给予 有力的配合。不过 1897 年德国强占中国胶州湾和青岛,使山东成为了德国的势力范围,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这枚楔子的作用。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出兵达到联军的一半以上。 战后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日本拥有了在北京到山海关一线的驻军的权力。 华 北门户就此洞开。但这仍然只能算打楔子,并不会改变日本先取东北的扩张策略。 甲午战争后,俄国以“还辽有功”为由向中国强行租借了辽东半岛的大连湾和旅顺港。 并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900 年借八国联军侵华之机,俄国将势力 扩张至中国东北全境,并进一步向朝鲜渗透。这和日本的扩张方向发生了根本抵触。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得到巩固,并进一步扩张至中国东北南部 的辽河平原(南满)和辽东半岛,旅顺、大连强行转租给日本,并实现了在辽河平原的驻军。 而俄国势力退至松嫩平原,甚至还丧失了南库页岛及附近岛屿( 《朴茨茅斯和约》 ) 。长春以 南的中东铁路特权也被日本获得。这一战使日本在中国东北第一次获得了实质性的势力扩 张。清政府对于这场发生在自己祖地的战争无能为力。只能被迫中立并接受战后协定。 日本除了对中国大陆直接扩张,还积极支持中国的反清革命活动。至 2011 年辛亥革命 爆发,面对中国乱局,日本战略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日本的“大陆政策”获得了辉煌 的开局。但在各世界强国的干涉下,日本的扩张仍受到很大制约。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5 的来临给日本的扩张策略带来了新的契机。 借助英国邀请, 日本对德国宣战并一举夺取了德 国在山东半岛的全部利益。同时以武力威胁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其核心是承认日 本在山东、 东蒙古和南满的各项权益。 实际上相当于强化其在东北的存在并将势力进一步扩 张至山东和东蒙古。 《二十一条》的签订在中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弹,并直接导致了袁世 凯政府的垮台。而国际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也使得二十一条基本落空。在日美《石井― ―兰辛协定》中,日本不得不接受“保全中国领土完整/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条约,从 而获得美国“因国家间领土相近会产生'特殊关系'”的应允。为了对冲日本在中国的扩张行 为, 美国积极邀请中国参战。 并在战后以此为由废除了二十一条, 迫使日本将山东归还中国。 这使得日本政治和军事上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但自日俄战争后, 日本加快了对 中国东北的经济渗透。已经在南满地区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一战。出于遏制苏共势力和保持对德国东线 军事压力的考虑,英法邀日美出兵西伯利亚。日本乘机占领了俄国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大致 相当于《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中标识的“外东北” ) ,苏联成立后,日本迫于美国的压 力,在苏联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成“远东共和国”缓冲区后,不得不从西伯利亚撤兵。 而 “远东共和国”不久即并入苏联。1925 年庙街事件后日本和苏联签订《苏日基本条约》 ,迫 使苏联接受与俄国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 ,并获得了北库页岛石油开采权。 至一战结束和《苏日基本条约》签订后,除扫清德国在山东的阻碍,日本的扩张行动实 际上并不比日俄战争有更多实质性的建树。 从战略取向上来看, 日本在还未实现对东北完全 控制的情况下,就试图将势力扩张到山东、蒙古高原和外东北。但在国际势力,尤其是美国 的干涉下,这种扩张愿望很难达成。因此不得不一次次将吃进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对于日 本来说,坐实中国东北,使其真正成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才是解决国际关系劣势,奠定扩 张基础的关键。 为了将阻力降到最低, 日本对中国东北采取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 希望通过中国内部的 政治分裂和矛盾在中国东北建立亲日的割据势力。并扶持其成为统领东北全境的东北王, 以 此来排挤俄国在东北北部的存在。 并最小化各世界强国的直接干涉的可能。 而这个代理人被 选定为张作霖。日本和张作霖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过简单来说,就是相互利用。日本人利用 张作霖控制东北,张作霖利用日本实现政治目标。因为有日本人支持,张在东北的势力迅速 扩张到东北全境,甚至一度成为全中国最高统治者。对日本来说,扶持张作霖的确达到了一 定的目的。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但程度不能令人满意。离日本对东北“完 全控制”的目标相去甚远。张后期对日本越来越强硬,事实上已经阻碍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 扩张。因此,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而张的继承人张学良则在接任 的第一时间宣布“东北易帜” ,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并逐渐 开始收回日本在东北的特权。日本在东北的代理人策略受阻,国内政治势力受挫,军事势力 开始抬头。 “田中奏折”虽然有伪造之嫌。但其内容基本符合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策略。其中提 出的 “东三省是亚洲的一个政治上不完整的地方……必须使用铁血, 这样才能突破当前的困 难局面” , “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等,已经比较清晰 的表明了军事解决中国东北问题的思路。中国重归统一将大大减缓甚至阻断日本的扩张进 程。致使日本的大东亚战略化为泡影。而正当其时,日本又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亟需靠 “开发东北”来拯救。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日本军事占领中国东北,有其必然性。 但在微观层面。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 如果因此导致和中国的全面战争, 日本当时的军事和经济状况。 并不足以保证这场战争的胜 利。更何况国际势力必然会对这一行为进行干涉。因此,日本国内并没有为这场战争作好准 备。对 25 万常备军未进行扩充,在东北地区的兵力更是只有 2 万左右,加上朝鲜的兵力也6 不足 5 万。这使得发动战争更加具有军事冒险的性质。不过当时也有对日本有利的条件。 一 是日本军事力量已经深入东北平原腹地, 没有地理障碍。 二是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选择支持 蒋介石。抽调大批东北军精锐入关勤王。东北地区虽还有近 20 万人。但奉天(辽宁)的兵 力只有 1 万多人。日本可以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此外,中国对“日本强大”的心理暗示也 会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 最终石原莞尔的冒险行动获得了成功。 日本几乎在兵不血刃的情况 下,彻底征服中国东北。通过伪满洲国的建立,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完全控制”的战略目标。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 是日本大东亚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使得日本的国力在此 后获得了根本性跃升。 中国则因为丧失了一片最有潜力的国土而被大幅削弱。 在东北沦陷以 后,华北危机也就不远了。三.华北危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扩张,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一是中国军队,特别是东北军。二是 势力范围达到中国东北北部的苏联。 三是以美国为首的远洋国际势力。 在整个东北事变过程 中,中国军队的抵抗都很弱,使日本的军事行动进展非常顺利;苏联在 1929 年东北军发起 的中东路事件中和中国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双方交恶甚至断交,失去了直接援华的可能。 而 苏联当时正在潜心搞第一个五年计划, 和日本直接开战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国力的角度来看 都有所顾忌。除非日本进攻苏联本土,否则苏联很难作出越境攻击日本的决定。最终日本用 1.4 亿日元向苏联购得中东铁路,如愿以偿的将苏联势力排除出中国东北之外。 美国等远洋国家对东北的辐射力相对较弱, 利益也较华北华南为轻。 日军的迅速行动使 他们没有军事干涉的空间。外交上,日本一反一战时被英美完全左右的态度,对美国的警告 采取了强硬的不予理睬姿态。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国际压力,1932 年日本在筹备建立伪满 洲国的同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对上海发起军事攻击,中国军队对此予以坚决回击, 史 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一?二八事变既是日本国内海军对陆军获得九一八重大突破后的 不甘寂寞,也是采取“打二还一”策略,转移国际势力注意力,巩固其对中国东北控制的精 心策划。上海历来有各国租界和驻军,日本在上海驻军始于中日甲午战争,1928 年济南惨 案后上海掀起抗日风潮,日本向上海派驻了大批军舰和海军陆战队。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占 领了上海大部。由于淞沪战役对各远洋大国的利益造成了重大影响,英、美、法、意等国强 势介入。日本顺水推舟接受各国调停,与中国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回到战前状态,并设立 非武装区。而伪满洲国正式宣布独立。对日本来说,一?二八事变只是一个战术动作。为的 是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扩张。 然而就是这个战术动作, 对日后发生的侵华战争的走向发生了重 大影响。这在后文将谈到。 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1933 年又接着发起了热河战役。从《中原 政权对北方防御体系示意图》 中我们可以看出燕山山脉是中国大陆南北向防御体系的第一防 线。燕山有失则海河平原门户大开。再加上京海一线本就有日本驻军。华北将完全处于日本 的军事威胁之下。 热河省的主体即为燕山山脉和内蒙古东部, 而燕山山脉南部的长城防线则 是海河平原的最后屏障。 对于日本来说, 跨越燕山防线可以为新建立的伪满洲国原提供稳固 的安全边界,并为下一步向关内和蒙古扩张打下基础。在这场关键战役中。东北军仍未能组 织起有效的抵抗,全国军事力量也未进行有效的动员。致使燕山防线最终被突破,平津地区 至黄河以北已无险可守。战后热河省被纳入伪满洲国版图。 热河战役以后,日本的军事行动暂告一段落。其对东北地区的扩张获得了完胜。是日俄 战争后日本大东亚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和我们前面所说的步步蚕食的“五级跳”策略基 本吻合。虽然伪满洲国未获得中国和国际社会认同,但已事实上处于日本的完全控制之下。 日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即是对中国东北的全力开发。 获取各种自然资源, 大幅提升生产能力,7 同时缓解经济危机。 开发东北的同时, 日本又进一步采取政治手段, 通过煽动华北五省 (包括擦哈尔、 绥远、 山西、河北、山东)自治来间接实现对华北的控制。日本煽动华北自治的基础一是突破燕山 防线后对华北地区形成的军事压力,一是华北地区长期以来不受南京中央政府的实际管控, 有进行政治活动的空间。1933 年至 1936 年,可以说是南京政府和日本全力争夺华北地区政 治倾向的三年。期间日本在华北策划了一系列事件,力图使“中央势力”退出华北。而其高 潮则是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 由日方推荐的王揖唐、 王克敏等为委员的 “冀察政务委员会” , 河北、察哈尔二省、北平、天津二市由此达到了半自治的状态。 为挽回华北分裂的危局, 南京政府一方面加紧稳固南方局势, 除对江西南部山区的中共 势力进行围剿并迫其绕道北上之外, 更借此机会加强了在西南华南地区的统治。 另一方面又 积极拉拢华北实力派人物,特别是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1935 年 11 月 12 日至 23 日在南京 召开了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中委 103 人,代表 405 人,是历届代表大会人数最 多的一届。 “今日举行之大会,出席代表之盛,实包罗过去各派,现今各省。阎百川之南下, 足使全国人士对华北现状得到一种安慰; 冯焕章之弃嫌入京, 自贻实际政治军事领袖一种恢 宏大度之风范;而西南代表之多数贲临,实开党内团结之纪元。 ” ,在国民党内部基本形成 团结统一抗日的氛围。1936 年 6 月的两广事变,抚平了广西李宗仁的桂系势力、1936 年 12 月的西安事变,客观上使陕北的中共势力也整合到了一致对外的轨道上来。 日本对内蒙地区一直有很强的欲望, 这里有进入东北和山西的通道, 其北部的大漠戈壁 又能起到一定的军事缓冲作用, 对拱卫满洲和夺取山西有重要的意义。 甚至可以进一步西取 宁、甘,阻断苏联向中国援助的河西走廊通道。因此日本在通过“冀察政务委员会”及军事 行动配合一定程度上控制察哈尔后,建立了伪蒙古军政府,并以伪蒙军为主干于 1936 年 12 月发起了百灵庙战役进攻绥远。但遭到傅作义所部晋绥军的顽强抵抗,未能实现既定目标。 1936 年日本国内的二?二六事变使军部正式控制了国家政权。军事解决华北问题的声 音开始占据主流。但这时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国力大大增强。在东北地区大量增兵严重 威胁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利益,为避免受到中苏的联合攻击,日本于 1937 年初改变了对中国 的压迫姿态,转而采取提倡“平等” 、 “共荣”的政策试图缓和中日关系,并通过经济手段向 华北渗透。 然而日本政策的缓和并未得到南京政府的积极回应。 中国的抗日情绪进一步高涨而日本 对冀察自治政权的控制却在进一步减弱。 “过去对冀察政权所施加压力。是国民政府 5 份、 日本 5 份。现在急转直下,变成了国民政府 8 份,日本 2 份。中国对既成事实认识不足, 以 解决华北问题作调整一切国交之前提,除使用武力外别无他道。 ”由此可见,这个阶段日本 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华北地区的中日共治。而中国国内却达成抗日共识,各方势力实现协调, 抗战准备紧锣密鼓。在外交层面中国政府变得愈发强硬,多次拒绝了日本经济提携、共同防 共的要求。29 军副军长秦德纯还代表宋哲元公开宣布“冀察外交今后将严格遵守中央政府 政策” 。要完全排除日本在华北的政治干预。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要求政权独立完整是 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中国政府还只是要求华北,而不包括东北) 。但对日本来说,在中国大 兵压境且无险可守的前提下竟不能在华北地区有实质性斩获, 是与现实情况不符, 不能容忍 的。 再加上军部当政后日本国内武力解决华北问题的声音高涨, 日本对中国采取进一步军事 行动已经变得不可避免。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军事进攻华北的序幕。但此后战局的变化却 迫使日本的对华战略不断调整,并从此走上一条不归之路。8 四.大战初启1937 年-1945 年间日本和中国的战略部署及成败得失, 是人们对日本侵华战争讨论最多 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要正式进入这一大棋局,去看看双方在战略层面进行着怎样的较量了。 自 1931 年占领东北后,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借助东北丰富的资源和人力, 日本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军事实力不断增强。陈诚回忆录中谈到“煤、铁为重工业之主 要资源,日本侵据东北后,足使我重工业发展为不可能。其关系之大如此” ,东北沦陷后中 日国力的消长可见一斑。实际上尽管中国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发展,和日本的差距却在不 断拉大。钢铁和石油的产量达到中国的 100 倍以上。东北是中国著名的粮仓,其中仅大豆一 项就占全中国产量的 70%,为日本军队提供了充分的食物保障。1937 年,日本可年产飞机 约 1500 架,火炮约 700 门,坦克约 300 量,汽车约 1 万辆。而这些中国均无制造能力。中 国海军有大小舰只 120 艘,排水量 11 万吨,日本则有舰船 285 艘,排水量 115.3 万吨,并 有 4 艘航空母舰。从平均每艘舰船吨位就可以看出,中日舰艇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中国空军仅有作战飞机 314 架,飞行员 700 名。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却有作战飞机 2100 架、 飞行员近 1 万名。武器装备数量上的不足,再加上质量、补给和维护上的差距、以及人员训 练水平的差异,使中国军队按 1:5 的比例和日军对决也不一定能获胜。而当时中国军队约有 200 万人。日本陆军的常备军有 38 万人,加上预备役、后备役以及第一第二补充兵,后备 兵力达到 440 万人。此外,由于忌惮地方实力派做大,中国军队以中央嫡系部队的装备最精 良, 甚至有 50 个未完全列装的德械师。 而承担最大军事压力的华北杂牌军装备却要差很多。 由此可见,随着东北的全面开发,到 1937 日本已经具备了向中国发起大规模战争的能 力。 如果说 1931 年日本关东军夺取东三省还存在很大的军事冒险的话, 那么 1937 年日本对 华北的攻击已经是符合日本国力的有充分保障的军事行动了。 实际上日本当时能够发动的已 经不仅仅是一场针对华北的局部战争。 面对日本的军事实力, 谁也不敢说当时的日本无力和 中国进行全面战争。 正因如此, 中国方面在各个战略要点上建设了大量防御工事及江海要塞。 同时选定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将重要企业、人员和物资不断向大后方迁移。 见图《中国抗战国防区域设定图》 ,因为日本既可以从北部燕山一线发起攻击,又可以 从东部、南部海面发起攻击,因此国民政府将中国划分为兼顾两面的三个防御层级。北部的 察哈尔、绥远、山西、河北、东部的山东、江苏、浙江、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这个大反 C 形为第一国防区域。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这个小反 C 形为第二国防区域。湖北、四 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为第三国防区域。这样的防御体系,宏观上是一个向西 部大后方逐渐退却的格局。由于要兼顾北、东、南三个方向,第一国防区域存在一个防守的 宽大正面,再加上这一区域整个弧形带的地缘依托都比较薄弱,因此,第一国防区域实际上 是比较容易被突破的。在第一国防区域被突破的前提下,第二国防区域中的河南、安徽大部 已很难保全。只有洛阳盆地东部丘陵、南阳盆地东部丘陵、大别山、鄱阳湖平原东部山地、 南岭一线可以依托地势进行抵抗。 而处于第三国防区域的湖北这时实际上已经开始承受军事 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处于江汉平原的湖北很难在第一国防区域被突破后获得足够的战略 缓冲。从事后的结果来看,湖北被突破后,湖南、江西都还坚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特别 是湖南,几乎坚持到了抗战结束。因此,严格的说,湖北只具备第二国防区域的意义。真正 可以作最后抵抗的, 是陕西四川贵州东部河流与山地所构成的防线。 第一国防区域地域广大, 给中国方面的防御带来很大困难,但日本方面在占领这一区域之后同样形成了宽大的防守 面。 因此不得不将军事行动继续推进到第二国防区域。 经过第一国防区域和第二国防区域的 巨大消耗后,日本将面临的是处于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之上的第三国防区域(大后方) 。高 地总是对低地有地缘优势。 低地既不容易向高地进攻, 也不容易在地理分界线上建立起对高9 低的有效防御。 更何况第三国防区域的边界是奔腾汹涌的黄河和巍峨峻峭的大山, 并且缺乏 日本重型武器运输所倚赖的铁路。 这种既不能守也不能攻的战略尴尬将使低地一方处于两难 的境地。 只能靠保持军事优势维系双方的地缘平衡。 而这将使低地一方持续处于军事的高消 耗状态。这对日本来说将是巨大的后勤保障压力。从日本的角度来看,采取从北、东、南全线进攻的态势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在战 争初期可以获得辉煌的战斗成果。但要彻底解决战斗或找到阶段性胜利的止赢点将非常困 难。对日本来说,比较理智的作法仍然是采取由北向南,步步蚕食的局部战争方式,将战争 的范围控制在华北地区。见图《日本发动华北战争战略取向示意图》 。七?七事变的发生, 本质上是华北地区控制权的争夺。尽管日本的军事投放能力可以达到整个第一国防区域。 但 会因此而模糊了自身的战略意图。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军力,在中国有所斩获是可以想见的。 但要将其投放到整个中国则会被迅速摊薄。 中国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国家, 有着一种类似于 弹簧的韧性, 当你比他强大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的将他压服, 但只要你的力量稍微衰弱下去, 就会面临强烈的反弹。最可怕的是,这种韧性并不主要体现在中国军队身上,而是流淌在每 个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当中。因此,日本的军事进攻也许可以远远超过华北地区,但真正要实 现地缘扩张,就必须在军事上彻底征服全中国。并保证对占领地的完全军事控制。10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异族做到对中国的完全征服。 但无论蒙古还是满清, 征服中国时中央 政权都没有向西部退缩的战略空间。 蒙古灭宋时首先征服的就是四川, 而满清入关后明政权 已被李自成所灭, 起义军和各种南明政权四分五裂在中国各地, 东部抵抗力量没有向西部战 略转移的可能。而历史上西部高地征服东部低地的例子却屡见不鲜:例如秦、汉两朝的建立 就是以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为根据地扩张而来。 所以日本这种自东向西的进攻要征服全中国 所面临的地缘阻力是前所未有的。 而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远洋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进行的干涉。 日本对全中国, 特别是东、 南部沿海地区的军事占领,势必会在这些地区形成排他性的政策。这样英、美等国的利益将 受到严重损害,一如既往的干涉再所难免。即使不采取武力,通过对华的大量军事援助也会 使日本的军事行动难度进一步增大。而对于华北,满铁调查报告说“外国势力进入华北还未 像华中、 华南那样错综复杂……华北如被美国等列强控制, 日本的大陆政策将有意外不测” 。 因此,将军事行动限制在华北地区,也可在国际势力间保留回旋的空间。 既然完全征服中国和征服整个中国东部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那么对于日本来说, 明智的 选择还是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地区。 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 本身就是日本建立自给自足经 济圈重要的战略目标。 日本 1933 年至 1936 年进行华北分治活动, 目的是在华北地区实现和 南京政府至少对等的影响力。 现在通过军事行动实现对华北百分之百的控制, 作为阶段性成 果是可以接受的。 攻陷华北地区以后, 可以以黄河为地缘分割线, 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察哈尔、 绥远、山西、河北四省及平津二市。这时无论中国军队是否愿意停战,日本都可以用较小的 代价建立起良好的防御体系,达成实际控制线。这种情况下,再谋求国际调停,在实际控制 线附近实现停火。即可很好的到达到目的。当然,为了使停火协议切实达成,并使旺盛的军 力得到宣泄,可以再次使用“打二还一”的策略,将战线推进到淮河一线。占领河南和山东 作为谈判筹码, 为停战将这二省退还中国并建立非军事区。 为了实现华北地区更稳固的统治, 还可以在实际控制的前提下, 仍以华北自治的名义尊重中国的主权完整。 但这时的自治政府 显然是完全听命于日本的了。11 宏观上看,日本将势力扩张到华北之后,其地缘潜力已经变得很强。从《夺取华北后中 日地缘实力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中国西部薄弱地区,即使只看面积,日本 的势力范围也比中国大陆的核心区要大了。这种情况下,中日的实力悬殊只会进一步加大。 日本可以安心的进行对中国华北、东北的整合。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庐山文告中说了这样两段话: “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 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 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 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 我 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 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 从中可以看出强硬的一面, 也可以看出软弱的一面。 就是说只要名义上能够尊重中国的 主权完整, 在对华北的实际控制方面和南京政府是有回旋余地的。 中国这种不主动求战的态 度 (中国 1941 年美国对日宣战后才对日本正式宣战) , 也为日本实现华北地区的有效扩张提 供了可能。 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发起人石原莞尔在七七事变后提出了“不扩大”方针。希望通过停止 冲突换取中国对伪满洲国的承认。 而后勤保障的压力则是另一个不扩大的原因。 但即使是扩 大派,最初的战略目标也只是定在黄河至淮河一线。不扩大到上海是当时日本的军事底线。 然而战事终究没有向预想的方向发展。突入其来的变化,使战争完全走向另外一条轨道。12 五.斗转星移日本侵华战争实际上并没有如我们所说,止步于华北,它的整个作战序列如图《日本侵 华战争主要战役简图》所示。战火蔓延到了几乎整个中国,并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第三防线 以东的广大地域上。 虽然前文认为获取华北的实际控制权对日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但这并 不意味着日本完全不可有更大的战略构想。 前提是可以承担战争扩大所带来的变数。 也就是 说,如果日本决定扩大战争规模,特别是发动全面战争的话,战局将不再在日本的绝对控制 之下。日本既有可能胜利,也有可能失败。胜利固然可喜,失败却有可能丢掉华北甚至东北 的既得利益。然而对于以军事为扩张基础的日本来说,战争赌博行为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如 果控制华北以后, 日本迅速转向发展生产和大陆迁移。 那么和平的外部环境和高超的内政能 力将成为帝国政治的第一要义, 这将使得军队在日本的影响力下降。 对于已经控制了政局的 日本军部来说这不会是个好消息。因此,如果能通过战争巩固自己在政治地位,即使承担风 险也是可以考虑的。另一方面,日本国内被日军在中国取得的接连胜利所鼓舞,民情汹涌, 使军部扩大战争行为获得了极大的民意支持。 既然发动全面战争可以作为一个选项,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进行全面战争需要采取 的战略部署。前面我们分析过,日本对中国可以采取反 C 形的包围。主要分为北、东、南 三个战略取向。 如果从这三个方向同时推进, 则中国军队在军力不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向第 二、第三国防区域进行战略退缩。虽然日本可借此一举打掉中国东部的经济基础。但中国军 队如果利用中国大陆第三防线作为最后抵御进攻的堡垒与日军进行持久战和拉锯战, 对于远 离本土、开支巨大、补给困难的日本来说并不是什么喜闻乐见的事。因此日本如果想获得战 争的胜利,就必须确立两个核心目标――速胜和聚歼。对于资源依旧比较缺乏,战争持续能 力依旧不强的日本来说,速战速决非常关键。否则在强敌环视的国际环境下,当经济被战争 拖垮时,日本本土的保全都有可能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只能突破防线、攻克城市而不13 能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使其转向农村、山地、西部高地从而保持对日军的持续打击,那么日 本兵力无论怎样动员都不足以实现对中国如此广大地域的全面占领和有效防御。 看看美军在 阿富汗的遭遇,就知道倚强凌弱也有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如图《日本发动全面战争战略取向示意图》所示。日本发动全面战争的一个可行的战略 部署在于迅速采取中央突破,由北至南,沿平汉路突入江东平原的武汉,再和沿粤汉路北上 的部队对湖南的长沙、衡阳进行夹击,达到对中国东西部中央分割的战略目的。之后,沿长 江向东、津浦路向南,上海向西三个方向夹攻南京,将中国军队主力消灭在江东平原。这一 战略的核心意义在于阻断中国军队向西退却的通道。 从江东平原到大后方的四川盆地, 有两 条战略通道。一条是沿长江逆流而上经湖北入四川,一条是通过江西到达湖南,经贵州进入 四川。也就是说,湖南湖北所在的江汉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即华中地区)是中国军队西 撤的枢纽。占领这一区域,即可将中国一分为二。当中国的抵抗力量整体采取以西向东防御 的态势时,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可以成为支撑抗战的大后方。但在中国被中央分割的时候, 西部地区是否还能保持和南京政府战略思想的高度统一就值得怀疑了。 这使得日本在中央突 破之后,可以对西北、西南的地方势力展开政治攻势。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承诺安全保 障, 并鼓励西部地区自治甚至独立。 诱迫其不得和东部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形成东西夹攻之 势。 由于这些地方势力和中央之间本来就不完全同心同德。 当地方和中央的势力范围连成一 片时, 迫于中央的压力且在统一抗战的呼声下还能保持基本一致。 当这种联系被完全切断时, 地方势力为求自保接受日本威逼利诱的可能就会大增。 对于日本来说, 即使让川陕等地真的 成为附属于日本的中国大陆西部缓冲国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只要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实现 第三防线以东的完全占领, 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略目的就已基本达到。 至于此后是不是要顺便 把中国西部也占领了就完全看届时日本的需要了。此外,为了巩固平汉路日军的侧翼,除津 浦路一线外,还必须攻取山西高原。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可以实施这种快速中央突破的战略 和铁路提供的巨大机动力和运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本的军队和重型武器可以迅速沿铁路 运动,从而加快军事突破的速度。而重型武器在攻克城池和要塞时有着巨大的作用。日本攻14 占战略要地时主要手段就是先用飞机轰炸,再用火炮战车攻击,最后用步兵冲锋。这是日本 在战争前期可以迅速进军的关键原因,也是日本在战争后期进攻受到掣肘的主要因素。 当然,如我们前面所说,只要是发动全面战争,对日本来说就面临着风险。在日本对南 京实现合围之前实际上处于分兵多处的状况。如果中国将所有军队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突破, 对日军的围歼战略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就算在华中方向能成功阻截中国军队西撤, 淮河流 域, 浙赣丘陵地区也有可能发生复杂的战况。 中国军队甚至有可能通过迂回作战从河南西进 关中平原,重新实现战略大转移。因此中央分割的战略实施成功对日军的战术要求非常高。 相比之下,以华北为目标的有限战争依然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无论有限战争还是全面战争, 日本都有可以操作的战略取向。 但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从 北向南进军。我们以前分析过自东向西进军的问题。除了将中国军队主力逐渐推入西部, 无 法聚歼之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不可能象南北线的中央分割那样东西一线的将中国分割成 两半, 然后采取政治手段收服华北。 因为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处于日本华中军和关东 军的夹击之下。而华北又是日本最需要的资源产地。因此,无论日本人怎样许诺。华北地方 势力都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这种情况下,对于孤军深入长江流域的日军,被南北夹击 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这也是其后徐州会战得以发生的地缘基础) 。因此,从东向西沿长江 流域进攻始终都不应该是日本进攻中国的主要选择。 然而事实却是开战后不久, 日本就真的将战争重心转移到了中国东面, 并且真的沿长江 流域一直打到了江汉平原,攻陷了武汉。而日本最终的失败,和这种战略重心转移有着直接 的关系。要明白日本的战略方向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就不得不谈到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之后, 日本迅速攻陷了北平和天津。 中国对日本沿平汉路南下进军的可能非常 担心, 而调中央军北上抗日又因华北地方势力的疑虑和日本在山东半岛的军事存在而不能全 力以赴。这使得南京政府有坐以待毙之虞。也使得日本在平汉路上势如破竹,并且对津浦路 和山西的进攻也进展得比较顺利。因此,在东部沿海吸引日军的部分战力,缓解华北方面的 压力,就成为了一种支持华北抗战的间接手段。另一方面,一?二八淞沪抗战给南京政府留 下了极深的印象。 日本在上海的军事存在对整个江东平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就在日本沿平 汉路南下的同时,也在向上海方面积极调兵,加强军事部署。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能拔除 上海日本驻军这颗钉子,将在未来的华东对决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第三方面,以上海为 主的江东平原是各远洋大国在中国最重要的地缘利益区。 如果战火引到上海, 列强应无坐视 不理的道理,支援中国在上海对抗日本,保护各国的利益是完全有可能的。最后,在上海采 取积极抗战无论对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还是展示中央军的抗战决心及南京政府在抗战中的 绝对领导地位,团结中国抗战力量提振民心都有重要作用。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七七事变一个月后, 中国军队最精锐的中央军在上海对日军发动了进攻, 并最终演变成上 百万军队参与的“八?一三淞沪会战” 。这一战略决策,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战略轴 线。对抗战的进程产生了不可逆转的重大影响。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战略方向的重大改变。并不是南京政府的主动选择。我们在分 析发动淞沪会战的原因时, 其实并没有改变战争轴线这一条。 这仅仅是战争所带来的客观结 果而已。在淞沪会战之前,中国国内的确有人提出改变战争方向的建议。但作为中央财政的 最主要来源,作为中国最核心的工商业重地(如前文所说,仅上海一地就有中国三分之一的 工厂) , 南京政府不可能认为即使放弃江东平原也不能放弃华北平原。 如果要丢车保帅的话, 前者无疑是帅而后者才是车。 虽然中国军队必须保证退入四川盆地的通道, 但并不意味着中 国政府已经做好了撤出整个东部的准备。战争打的是军事,也是经济,还是士气。对抗一开 始就丢掉一国首都所在的最重要的地缘版块。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民心士气上都会使中国受到 重大打击。 而远洋大国在华东的利益失去后, 还有多大的动力支持中国抗战也要打上一个大 大的问号。15 因此, “将日本进攻的重心引到上海,沿长江逐级抵抗消耗日军,最后退入西南大后方 作持久抗战”绝不会是淞沪会战中国方面的主要战略目标。比较可信的是“拔除日本在上海 的据点,围歼日本长江舰队,解除海岸线以内的日军威胁;展示南京政府的抗战决心,巩固 领导地位;提振民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缓解华北抗战压力,确保武汉安全” 。这是一场 必须胜利的战争。南京政府并没有能够顾及战争失败的灾难性后果(经济基础被打垮,首都 南京沦陷) 。 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 既然日本的主攻方向是以平汉路为主的南北轴线。 又为什么会随 着中国的步调, 将战争重心转移到中国东部, 并最终进入以长江为主的东西轴线呢?这里面 也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对于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布局来说,除了直接占领以外,还有打楔子。九一八事变以 前,日本就已经在大连、青岛、上海以及北平到山海关一线拥有了驻军的权利。这些驻军都 先后在对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日本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这些据点。 在遭到中 国军队攻击后组织增援和护卫几乎是本能的反应。 况且日本最后的南京围歼战在东线也必然 要以攻克上海为前提。 其次,东北和华北的军事成果基本上都是日本陆军的功劳,这对于耗资最多,战力超强 的日本海军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而只有在中国东部沿海甚至逆长江而上作战, 海军才有施展 的机会。因此和一?二八事变一样,海军必然会全力支持在上海方向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再次,和一?二八事变一样,获得上海战役的胜利可以作为中日及日本和国际社会讨价 还价的筹码,从而再次通过“打二还一”的策略达到巩固华北战果的目的。 再再次,日本当时也有观点认为,只要日本攻占江东平原和华南沿海城市,打掉中国的 经济基础。中国就不可能再具备抗战的本钱。日本自东向西的层层推进,只可能不断压迫中 国屈服。因此,中国西部的战略纵深并不是太值得担心的事。 最后, 对于一直以来战无不胜的日本皇军来说, 淞沪战争的失败也是非常打击士气和民 心。因此日本决定全力支援上海驻军。夺取淞沪战争的胜利。而随着参战部队的不断增加, 日本在上海军队越来越多, 越来越不易有效的组织撤退。 因此也就越来越必须取得战争的胜 利。 淞沪会战规模空前。中国中央军几乎全部投入战斗,各地方军大量驰援。日本也不得不 将华北方面军不断抽调到华东战场。 虽然中国军队惨败, 却在客观上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轴线。 对于淞沪会战的意义,中国方面,达到了展示抗战决心,统一抗战力量,巩固南京政府 绝对领导地位的目标, 充分缓解了的华北军事压力的。 但却没有实现解除海岸线以内日军威 胁的目的。 上海乃至随后整个江东平原的沦陷也造成了中国抗日力量的重大损失。 不过这却 让南京政府从穿鞋的变成了光脚的, 从而彻底放弃了以东部沿海为抗战基地的幻想。 而向西 部的战略退缩却使中国的抗战局面绝处逢生了。 日本方面, 是将上海驻军这颗本该非常轻灵的棋子给走重了。 从而导致不得不滚雪球式 的不断向上海增兵, 最终导致将战争的重心移到了东部。 从可以灵活控制局部战争和全面战 争的度,变为不得不和中国进行大决战了。 不过在上海刚刚沦陷的时候,日本其实还有控制战争局面的机会。然而“打掉中国东部 经济基础就可以使中国屈服”的错误认识,让日本在这时依然没有选择“有所不为”的解决 方案。从而一步步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沼。六.泥足深陷淞沪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进行了紧密联系,希望苏联出兵伐日。8 月 21 日, 《中苏互 不侵犯条约》签署,苏联承诺 3~6 个月内对日宣战并开始大规模援华。北方军事压力陡增,16 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重心。 再加上日本在战前并没有沿长江西进的全盘计划。 因此, 在德国的斡旋之下,日本开始和中国进行和谈。而在淞沪会战中,日本大本营早就划下日军 在上海作战范围的“制令线” ,所有部队不得越过苏州、嘉兴以西的地区作战。 日本开出的和谈条件实际上还比较“宽松” 。其核心是内蒙自治和将北平天津划入中立 区。也就是说日本只谋求内蒙和平津的控制权。当然还有中国停止排日等附加条件。而中国 方面在上海沦陷后也基本同意以此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 只要能保住华北的宗主权、 领土权 和行政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日本都还有机会避免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 然而日本军队最终越过了“制令线” ,并攻陷南京,使和谈可能彻底破灭了。其中原因 发人深思。从表面上看,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前线部队抗命所导致。但仅仅将进攻南京看作 前线部队的疯狂行为是不妥的。 日本之所以采取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败后的无序溃退, 原本可以拱卫南京的 “东方兴登堡防线” 形同虚设。 其次是日本军队在淞沪战争中虽然获胜但损失惨重, “宽松”的谈判条件有可能不足以收回 战争成本。再次,未经过大的消耗就直接到达制令线的日本第十军尚无机会表现。最后, 各 远洋大国的绥靖政策, 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只向中国表示同情而无任何实质性的支持, 甚至还 间接支持了日本 (卖给中日双方的援助物资要两国自己负责运送, 没有海军的中国相当于被 禁运了) ,这大大的鼓励了日本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但除这些以外,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就要说到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心 理差异了。 南京战役实际上是一种误判。 也就是说日本方面误认为只有攻陷南京这个中国首 都。才能使中国彻底屈服,才能在随后的谈判中获得最有利的地位。而大屠杀更能够实现这 种屈人之兵的效果。然而中国和日本很不同。日本是一个军事反抗精神非常强烈,至死不屈 的民族, 而一旦被彻底征服就会死心塌地的完全归顺。 中国的大唐王朝和美国都实现过对日 本的这种降伏。 日本的这种民族精神是刚性的, 可以用山来形容。 而中国是一个柔性的民族, 就象水。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相对来说,中国人在战争中所反映出来的刚性对抗力不如日 本,因此在军事上打垮中国军队更容易,但要从心理上征服中国人却几乎不可能。中国人骨 子里对民族侵略的反抗是根深蒂固的。清朝即使在中国实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统治时, 仍 然有人进行“反清复明”的尝试并获得响应。 (别说清朝,就是现在也还有人提“反清复明” 的)前文还谈到过中国的民族精神象弹簧,外力越大,反抗力也越强烈。因此,日本凭本民 族经验作出的这种文化心理判断出现了错位。 南京这个中国首都的政治地标沦陷以及南京大 屠杀本身,不但没有使中国屈服,反而大大激发了中国人反日抗日的民族情绪。使中国人空 前团结起来,而国民政府在这种国内形势的压力下,无论主观上作何想法,都不可能再和日 本签订表示“投降”的停战协议了。况且,日本在占领南京后提出的谈判条件比之前要苛刻 得多。不但要整个华北,还要上海,还要中国赔款。南京战役后中日谈判的彻底破裂(日本 宣布“不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期待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是 日本正式陷入中国战争泥潭的标志。至此以后,日本对中国“以战逼和”已变为不可能。 如果日本想在淞沪会战后继续作战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不能以南京为下一军事目标, 也不能越过“东方兴登堡防线”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军队的主力留在江东平原。此 后可通过较宽松的谈判条件使中国接受和谈, 使中国方面看到保有长江三角洲精华地带的希 望。不使中国从穿鞋的变成光脚的,对日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非常重要。将中国的军政势力 稳定在江东后,再重新部署兵力,充实平汉路一线。 当这些准备都做足,如果依然要以全面战争为目标的话,就可以撕毁停战协议,继续发 动进攻了。如图《上海沦陷后日军可采取的战略取向示意图》所示,由于日本在上海对中国 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因此,就算平汉路推进顺利,能够快速突入江汉平原攻克武汉, 但 在下一步突入洞庭湖平原攻克长沙之前,要保持中国军队主力仍毫无西撤之意是很难的。 从 时间上来说。中国军队向西撤退的两条通道必须同时封堵,而不能一先一后。因此,对驻扎17 上海的华中派遣军来说, 配合华北日军的最佳方式不是进攻南京而是沿浙赣路突入鄱阳湖平 原所在的江西,夺取南昌,截断中国军队西撤的第二通道。在此之后,再三路并进与中国军 队主力在南京决战。这一战略的核心要义仍然是速胜和聚歼。不过这种战略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因为中国军队的大溃退, “东方兴登堡防线” 已经形同虚设, 日本非要止步于这道防线前等待中国重新进行防御部署, 这在军事上有些不 可想象。更何况日本军队历来有下克上的传统。这样的止赢点实在太难把握。而在越过这条 防线后, 南京已经门户大开。 中国不可能再对保有江东抱任何幻想。 实际上在南京保卫战前, 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将首都迁往重庆, 而军队主力则退到了江汉平原并利用长江沿线纵深部署 防御。 在失去南京之后,中国政府对武汉的防守非常重视,因为除了四川大后方以外,江汉平 原已经是中国地缘实力最强的版块了 (严格来说还有广州所在的岭南地区, 但基于日本的海 军实力,广州守住的几率不大) 。为了使武汉保卫战有更多准备时间。中国军队在徐州进行 了一场战略意义并不大的会战。 在日本华北方面军渡过黄河占领山东, 华中派遣军沿长江占 领南京之后, 这场会战并无可能完成任何守土任务, 其唯一的战略目的只是迟缓日军沿长江 西进的速度。 虽然这场会战获得了一些战术胜利, 台儿庄大捷更是提振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决 心。 但这也给了日本围歼第五战区主力的机会。 好在中国军队达到战略目标后迅速突围西撤, 才使有生力量得以保存。 徐州会战后日本的战略取向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很大。 当时中国政府控制下的地理板块中 最核心的是“四川盆地” 、 “江汉平原” 、 “关中平原”和“南阳-洛阳盆地” ,从图《徐州会战 后的地缘形势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江汉平原” 、 “关中平原”和“南阳-洛阳盆地”实际 上形成了一道前沿阵地,将四川盆地与占领区隔绝开,保证了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而关中平 原和江汉平原之间又通过“南阳-洛阳盆地”相沟通,使两路军队可以相互获得支持。仔细 观察这幅图,我们会发现在这四个地理单元中, “南阳-洛阳盆地”的位置相当关键。这个地 理单元和其他三个地理板块都存在直接的通道。 如果占领这里, 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沟通18 就只能通过四川盆地(至少是汉中盆地)迂回。在华北平原上日军强大的机动性及完善的铁 路运力面前,两地已基本已失去了相互支援的能力。日本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逐一突破。 这 对于下一步夺取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特别是关中平原有巨大的军事意义。 反之, 如果这个地 理单元仍在中国手中,江汉平原和关中平原则可互相支援。不利于日军进行战术腾挪。同时 西进关中的通道也只剩下从山西强渡黄河一条。 另一方面日本军队如果沿平汉路南下, 南阳 -洛阳盆地的控制权还关乎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占领这一地理版 块都是日本下一步扩张的当务之急。然而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 中国方面在郑州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 使黄河水奔涌而出 一直漫流入淮河甚至长江。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将日本军队隔绝在平汉路以东地区。使日本 进取“南阳-洛阳盆地”进而沿平汉路、陇海路向关中平原、江汉平原发展的可能被阻断了。 从战争轴线的角度来看。 由于西取关中的通道只剩下强度黄河攻克潼关一条, 作战难度很大。 而沿长江进攻江汉平原的难度相对较小, 并且可能得到从粤汉路北上的支持。 这进一步强化 了日本自东向西发展的战略轴线。也使日本在中国的战争泥沼中越陷越深了。七.强弩之末在黄河决堤之后,黄泛区的存在使进入洛阳-南阳盆地的日军会成为孤军,并且得不到 平汉路方向的运力支持。战斗优势将会锐减。而在未占领洛阳-南阳盆地的前提下沿平汉路 攻击武汉,更有直接被南阳盆地中国军队切断后路的危险。因此对侵华日军来说,南阳盆地 已经不适合作为下一军事目标。 这个时候如果仍不考虑停止战争推进, 与中国谈判停战协议 的话,就必须在江汉平原和关中平原两大地理版块之间作出选择了。 历史上的日本选择了江汉平原。这缘于日本一个最基本的战争思维,即“以战逼和” 。19 日本方面始终认为, 不断攻克中国的中心城市就可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逼迫中国屈服, 签订有利于日本的城下之盟。因此,拿下后能否守住并不是重点,能否拿下才是重点。沿长 江一线的推进,因为河流的连接作用,及日本海陆军的协同作战,攻占难度相对较小。武汉 会战日本以 35 万人击溃了中国 110 万人的军队,可以以多胜少,军力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而关中历来是绝险之地,日本曾用四万人进攻陕西,却被中国军队 1 万人击退,以多尚不能 胜少。如图《攻取关中平原路线示意图》所示,关中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数个朝代的发源壮 大之地, 和其良好的地缘封闭性有很大的关系。 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 南部的秦岭更是天险。 扼守关中平原东大门的潼关,是从山西、河南两个方向突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要从山西进攻 必须攻克中条山。要走河南则必须突入洛阳盆地。中条山有二十六万守军依山势抵御,洛阳 盆地北部沿黄河有德国人指导修筑的“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都不容易对付。而潼关则更是 千古雄关。 日本最终夺取关中的代价必然是高昂的, 而且必须调集关内日军的绝对主力进行 大会战才有可能获胜。除此之外,陕西的地位尚不可和湖北同日而语。由于气候变迁,西北的黄土高原早就不 象古时候沃野千里了。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陕西在全国都谈不上举足轻重,而武汉则在江东 沦陷后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从“以战逼和”的角度来讲,攻取武汉的确 比攻取西安更具有军事价值。 但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 以战逼和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 心理, 很难认同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受到侵害。 即使日军的军事行动已经给中国造成了巨大 的军事压力, 即使在这样的军事压力下中国政府愿意妥协, 也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给出日本 满意的条件。就在武汉沦陷后中日最有可能达成停战的“桐工作”谈判中,中国方面的主权 底线只维持在东北的独立和内蒙的自治。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即使要以战逼和,也要做好逼 而不和的持久战考虑。 在每一次扩张时都要为自己的占领区寻求新的地缘平衡线, 使自己居 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 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攻取江汉平原的效果分析》 。日本攻克武汉占领江汉平原后, 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 江汉平原历来是四战之地, 既有利于下一步继续的军事展开, 又同时受到来自湖南(洞庭湖平原) 、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鄱阳湖盆地四个方向的军事威 胁。当日本没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的时候,据此守成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日本只有保持绝对20 的兵力优势才能保持对这些地区的占有。在占领武汉后,日本曾一度打算将中国的兵力从 85 万削减至 55 万(我们前面说过,日本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额的战时军事预算) ,但由于中 国发动的冬季攻势威胁,最终只敢削减到 80 万。并且必须在这一地区以攻为守来维系占领 地安全。日本在江汉平原以后的下一步扩张,强大的海军已不太能帮上忙。关东军不敢动。甚至 同在关内的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也只能各自为战。 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此进入了一种极其 不利的相持阶段。江东平原和长江中游的完全占领,及随后华南沿海城市的占领,使美国等 远洋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全面影响。 这时候美国已经逐渐改变原来的绥靖政策, 开始采取 援华制日的方式来限制日本在中国的发展了。 相对来说,向关中平原的扩张却能解决很多日本的现实问题。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 可采取的战略取向示意图》 。进取关中首先是保障山西的安全。日本最初占据山西是为了保 障华北平原,特别是平汉路的安全。但山西本身是重要的煤产地。日本一直希望能在山西大 量开采煤矿资源。却一直受到来自陕西的军事干扰,产量极不稳定。关中平原南有秦岭, 西 有陇山并和陕北高原西部的黄河、 贺兰山一起形成陕西的西部地理屏障。 加上北部的黄河河 套和阴山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封闭性区域。而且这一地区以西以北中国的兵力部署也较薄 弱。 关中平原对四川盆地是一种俯视的地缘态势, 这比江汉平原仰视的态势对四川盆地的地 缘压力更大。因此一样能够起到以战逼和的效果。从军队联络的角度来看,江东平原的华中 排遣军和华北平原的华北方面军可以通过津浦路、陇海路获得良好的联系。以互相支援。 兵 力运用可以更加合理。21 占据关中平原后,中日的地缘格局将重新呈南北分布,从而回到日本的步调上来。在中 日沿实际控制线形成相持局面后, 日本方面可以通过放弃江东平原来和中国达成临时停战协 议(前面分析过,达成和平协议较难) 。由于江东平原涉及到美国等远洋国家的重要利益, 日本如果能以放弃江东平原, 终止对中国南方的攻击为条件, 并表现出剿共和进一步积极北 进的姿态,是有可能得到美国支持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的。此后,日本可以通过对占领区 的反复扫荡, 特别是对中共势力的剿灭来巩固占领区。 鉴于国共之间的矛盾, 这种剿灭行动, 中国政府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中共军队进行的大规模战争极少, 但对日本在占领区的统治威胁很 大。日本能否顺利实现裁军,维系国家预算平衡,并开始收割占领区的战争红利,决定于地 缘平衡线上的攻防压力和占领区的治安压力。 而利用日军和国军战争之机, 广泛建立抗日根 据地是中共扩大势力的重要手段。 而这和日本巩固占领区, 实现稳定生产的目标有着结构性 矛盾。 中共在日本占领区内建立的大量农村抗日根据地, 以及对铁路交通安全的破袭对日本 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剿灭这些势力成为日本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占领江汉平原后,日本在准 备进攻东南亚的同时, 就开始了对占领地的大扫荡。 而关中以北的陕北高原则正是中共敌后 组织的策源地。 在攻取关中后进一步扫清陕北中共势力对于稳定整个华北的局势都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高昂的代价和关中资源贫瘠的状况,在以战逼和的指导思想下, 是 以关中平原还是江汉平原作为主攻方向当时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当代人在事后虽更 容易分析其利弊,但把我们放到那样的具体环境中时,其实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在 “桐工作” 谈判中日本和中国都能够有更大的让步从而达成协议, 则夺取武汉的战略取向恐 怕就没有人会说是一种错误了。 武汉会战之后, 日本还陆续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战役来巩固对整个江汉平原的占领。 并尝22 试从南向北突入南阳盆地,从北向南突入洞庭湖平原,但收效甚微。另外日本利用海军的巨 大优势,控制了广州等南部主要沿海城市,断绝了英美从越南到广西的援助通道。至此, 日 本的军事推进能力基本达到极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日本仅能保证城市、重要资源产地 及铁路沿线数十公里内的治安状况。 而此时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也陷入僵局。 下一步何去何从, 成为了摆在日本面前的一道难题。八.南征北伐武汉、广州会战之后,日本的扩张能力基本达到极限,已无力对中国实施最终的毁灭性 打击。 其原因我们上一节已进行了分析。 日本不得不在中国东西向的第三防线附近与中国进 入了相持阶段。1939 年欧战爆发,对日本的国家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南进”和“北进” 的争论一时不绝如缕。 历史上往往将日本南进的选择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至少是日本大 东亚战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而关于日本如果北进就会怎样怎样的假设直到今天还在被反复 的讨论。 要对日本南进和北进战略的选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回答下面这样一些问题: 1.日本为什么必须南进或北进,既不南进也不北进行不行? 2.日本南进北进和中国战场的关系是什么? 3.日本南进北进和欧洲战场的关系是什么? 4.日本和德国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5.日本和美国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6.日本和苏联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7.日本和英、法、荷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8.英、法、荷和美国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9.德国和苏联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10.英、美和苏联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11.英、美和德国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关系? 12.欧战爆发后日本的国力是什么状况? 13.欧战爆发后德国的国力是什么状况? 14.欧战爆发后苏联的国力是什么状况? 15.欧战爆发后英国的国力是什么状况? 16.欧战爆发后美国的国力是什么状况? 17.南进和北进的前提是什么? 18.南进和北进的区别是什么? 19.南进和北进分别会有什么后果? 20.日本到底应该选择南进还是北进? 21.如果选择南进该怎样南进?如果选择北进该怎样北进? 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加以深刻剖析,往往会得出比较片面的结论。 日本为什么必须南进或北进呢?这个问题其实在第一章我们就进行了分析。 北进的目的 是解除苏联对日本北方的军事威胁。 而南进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以日本为首的大东亚自给自足 经济圈。 逐步征服中国战略区、 苏联战略区、 南洋战略区以达到上述目的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然而这种战略是一种宏观的长期的战略,并不能显然支持日本在 1939 年~1941 年这一特定 时期作出的战争决定。对日本来说,南进、北进都是有需要的,但关键的还是条件是否已经 具备。 北方的苏联,南方的英法美,没有一个是好惹的。正常情况下日本根本无力挑战当时的23 东亚大格局。 列强控制力最薄弱的中国是日本唯一的机会。 通过对中国的控制逐渐提升国力, 悄悄改变东亚地区的力量天平。 在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再设法改变东亚地缘格局是日本崛 起的正常路径。 不过国际形势并不是静态的,世界风云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德国的崛起,特别是欧 战爆发给日本带来了加快战略步伐的机会。正常情况下不敢、不能做的事,在特殊的战略机 遇出现时却变得可以考虑。这正是日本出现南进北进之争的大背景。 然而正常情况下相对弱势的日本要在特殊时期实施南进或北进的军事行动, 必然要使自 己处在最佳的战斗状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可以将日本的实力看作 5 而将对手的实力看 作 10,5 对 10,日本自然是没有胜算的,而当对手遇难,实力下降到 3 的时候,日本就有了 乘虚而入的机会。 可如果这时日本自己的实力却因总总原因被削弱到只有 2 的话, 却依然不 可能讨得便宜。 这个大幅削弱日本南北进能力的原因就是中国战场的存在。 由于日本迟迟不能使侵华战 争出现“定局” ,而不得不将相当的国力投入中国战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日本 “以战逼和”的主导思想。由于中国始终逼而不和,导致日本不断扩大战争范围,而战争成 本增加,又不断推高日本的和谈条件。这又进一步增加的和谈的难度。这样一个死循环能否 打破是日本是否可以开始考虑南进北进的前提。 苏日诺门坎战役后日本对日苏间的战争评估很能说明这种影响。 诺门坎战役是一次数万 人规模的小型战役。无论战争结果如何,日本都获得了宝贵的测试参数:日本关东军和苏联 远东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当,而苏军的机械化水平更高,地面重型武器和飞机均占优。日本 关东军有 11 个师约 35 万人而苏联远东军有 30 个师约 70 万人。兵力对比 1:2,坦克 1:5, 飞 机 1:2。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以“关东大特演”为名向中国东北调集了 85 万人。 准备视机进攻苏联,然而最终因没有必胜的把握作罢(也和美国石油禁运有关) 。如果日本 能够将在中国的兵力的一半充实到关东军, 使关东军的兵力达到 120 万以上, 并且中国的战 略物资可以有效支撑,南方的石油橡胶等能够保持供给(可以看到前提条件是如此的多) , 相信日本绝对敢于在苏联远东发起大规模进攻。 而地缘重心在欧洲的苏联, 不可能再为远东 军提供更多的支援。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具备可行性的。 然而事实却是,正当日本决定转入持久战并逐步削减中国派遣军到 40 万人时,中国军 队却发起了规模宏大的“冬季攻势” ,再加上后来发生在占领区的“百团大战” ,使日本感到 根本不可能减少在中国战场的军事投入,甚至有人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投入到中国的兵力, 以巩固占领区统治并加大对中国抵抗力量的军事压力。 也许有人认为北进主力是陆军, 在苏、 中两个战场同时用兵的确存在兵力互相牵制的问 题。但南进主力是海军,受中国战场的牵制较小。的确,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只组织了 40 万人的南方军。超过 160 万人留在了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然而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 投入的陆军数量高达 540 万, 不仅增量部分, 即使中国排遣军和关东军的存量也被不断抽调 到南方。太平洋战争仅战死的日本陆军就近 100 万。由此可见无论南进北进,日本都非常需 要从中国抽调大量精锐。然而这一切却被中国战场无法谋成“定局”制约了。 既然中国战场已成为日本南北进的巨大包袱, 日本却还是选择了南进, 是在犯傻还是过 于冲动呢?都不是。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凡是在历史上能叫得出名字的政治军事人物, 基本上没有傻子和疯子。日本南进的选择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决策线条和历史进程。 日本侵华面临三个主要的难题, 一是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 二是中国人维护国家统一民 族独立的决心,三是列强对日本侵华行动的干涉。一二点我们前面已反复提到。现在我们来 说说第三点。日本在亚洲的强大显然是其他大国所不愿看到的。首先,同样希望向中国扩张 势力范围的苏联与日本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视中国为重要海外市场的英、美、法等远洋大 国也不愿日本控制中国,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构筑贸易壁垒。 而日本借助中国增强国力更会严24 重威胁远洋大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利益。 因此, 正常情况下日本侵略中国是必然遭到各国反对 和干涉的。 但日本早期侵华行为却并没有受到太大掣肘, 这和欧洲的紧张局势有着密切的关 系。 上述所有大国的战略重心无疑都在欧洲。 妄图重塑世界格局的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变数, 刺激着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世界强国的神经。 另一方面,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世界强国,苏联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共同敌人。关于 苏联为什么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敌,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 而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仇恨。这还没能搔到痒处。和宗教冲突的本质往往是利益冲 突一样,意识形态冲突的核心实际上也是利益。 “理想” 、 “精神”之类的东西不可能成为国 家间关系的决定因素。对于普通人来说,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他们并不在乎,谁的生活好谁就 是对的。和资本主义在 30 年代的大萧条相比,苏联当时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上升景象。如 果社会主义能够让人过上好日子, 干嘛要反对呢?这里并不想探讨社会制度的好坏, 但在当 时,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通民众并不必然对社会主义国家抱有刻骨的仇恨。 他们对苏联的负面 认识主要来自媒体有意识的宣传。 而媒体为什么要这样宣传呢?因为苏联正在全力输出的社 会主义革命, 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利益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一个国家一旦彻底采取社会主义制 度,就意味着绝不能再容许私人资本存在。通过资本谋利的逻辑体系将发生坍塌,这等同于 要了资本家的命。 虽然苏联依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国家, 但绝大多数资本家对于成为新 的利益集团一员是完全没有信心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就是革资本家的命) 。因此对于他们 来说,维护资本利益的最佳手段,就是维系资本主义制度,杜绝苏联式变革的可能。资本主 义国家的国家行为是服从于资本的,当资本利益明晰之后,国家利益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媒 体的舆论导向也自然会为此服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视社会主义国家为洪 水猛兽,二者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日本正好利用了德国和苏联这两头野兽。英法美等列强因德国而将战略重心放在了欧 洲,不能全力遏制日本在亚洲的扩张;因苏联而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希望亚洲的日本和欧 洲的德国共同成为抗击社会主义苏联的前哨。 就好像当年拜占庭成为基督教抗击伊斯兰教的 前哨一样。因此我们看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初期,很少受到各远洋国家的实质性干涉。 美国甚至还通过中日战争大发战争财, 与日本大肆进行物资交易。 倒是苏联在这一时期给予 了中国大量的军事援助。然而随着战争面不断扩大,欧美利益开始受到实质性影响。特别是 华中,华东、华南沦陷后,各国在中国的利益机乎丧失殆尽。而这其中又尤以缺乏殖民地, 靠“机会均等”原则谋求国际利益的后进国家美国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时,随着日本海军逐 渐进入南中国海, 英美等国在南洋的利益越来越受到威胁。 亚洲是英法荷等国最重要的资源 产地,而美国则在东南亚有着广泛的利益存在(东南亚的很多公司美国都握有高额股份, 譬 如荷属东印度――即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美国公司的股份就高达 50%以上) 。随着日本 在中国战场的重心不断南移, 而进攻苏联的架势又迟迟不见拉开。 远洋大国们的底线已被突 破, 对日本约束能力最强的美国开始逐渐加强对日本的遏制, 并和英法等国一道加大了对中 国的援助。企图以此阻止日本南进。上一节我们说过, “桐工作”曾经是日本谋求“中国事 变” 实现定局的最佳时机。 但就在即将达成协议的时候, 中国方面突然中止了计划中的 “蒋、 汪、日”长沙会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加大了抑日援华的力度(包括决定向中国 提供一亿美元贷款,并向中国空军提供战机和飞行人员等) ,从而坚定了重庆政府坚持抗战 的决心。然而这却成为了日美关系的一个死结。可以说正是因为美国阻止日本南进的行为, 导致了日本最终南进的选择。 在中国东、南部被完全封锁以后,其他国家对中国援助的主要通道有三条,一条经新疆 至关中,是苏联的主要援助通道;一条经法属印度支那至广西和云南,一条经缅甸至云南, 这两条是远洋大国英美等的主要援助通道。 这三条通道的存在就好像两把大手, 在中国背后 撑住中国,使中国没有在日本的进攻中倒下。1939 年以后,欧洲国家因欧战爆发都无力东25 顾。隔岸观火的美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援。 另一方面,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大量战略物资都依赖进口,而美国成为日本最主要的 物资来源国。美国是二战时期的石油巨无霸,年产石油近两亿吨,占全世界的 65%。这还 不包括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中南美洲每年 4000 万吨以上的产量。苏联的石油产量约为 3000 万吨,是第二大石油产出国,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 11%。日本石油需求约为每年 500 万吨 ~800 万吨。95%都依赖进口,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占 70%。机床是工业之母(时称工作母机) , 日本机床的一半主要依赖从美国进口,日本的钢材生产,需要在生铁里加入 50-60%的碎钢, 由于产业史太短,日本国内缺乏废钢。70%以上的废钢要从美国进口。此外,生产枪炮弹药 所必须的铜、铅、锌的一半以上都靠美国等美洲国家提供。由此可见,日本的整个经济命脉 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其中又以石油的依赖性最强。 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日本要想利用世界局势的变化谋求扩大自身的地缘利益, 就 必须使“中国事变”谋成定局,而中国事变是否实现定局又受美国对支援中国的力度制约。 同时美国还掌握着对日本的经济命脉。 日本能否维持对中国的战争实际上也受控于美国对日 本的支援力度。也就是说,美国的两只手牢牢的抓住日、中两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两 国的实力对比。使日本陷于中国战场无法自拔,无力形成对东南亚的威胁,显然更符合美国 的利益。因此,日本想谋求中国事变之定局就近乎痴人说梦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在向中国大陆扩张的时应该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军 事重心不能过度南移,造成对美国在华利益的全面侵占并严重威胁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 美 国要说服国内企业对日本贸易禁运, 需要有非常充足的现实理由。 而日本的军事行为的 “度” 对此有很大影响。2)军事扩张时要充分考虑占领区能否形成连贯有效的地缘平衡线,在和 谈不可能的时候可以利用地理屏障采取守势, 用最低的代价维系占领区统治。 美国支持中国 依托地形防御日本的攻击容易,但要反过来支援中国向依托地形防守的日本发动全面的反 攻,代价恐怕就相当巨大了。然而日本的做法恰恰相反,既不顾及美国的利益,军事重心不 断南移; 又将扩张范围塑造成一种四战的状态, 使得必须在中国维持大量兵力才能达到相持。 为了解决日美关系问题,日本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变自身劣势。而德意日苏四国同盟(本 文称欧亚非大陆联盟)构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了。 日德两国在 1936 年就签订了 《反共产国际协定》 , 这一协定的基本内容是日德形成针对 苏联的军事同盟。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署,使日德两国正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抗社会 主义国家的前哨,也构成了各资本主义强国纵容德日在欧洲和亚洲进行有限扩张的心理基 础。 然而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最终决定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 这和德国东西两线不同的战略定 位有关。 东线是德国实现欧洲自给自足经济圈最重要的资源战略区, 相当于南洋战略区对于 日本的意义。而西线则主要是英、法两大强国所施加的军事威胁。相当于苏联战略区对于日 本的意义。 德国要想获得外高加索的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就必须进攻苏联。 但苏联广阔的战 略纵深和超强的工业实力,使得德苏之战会空前激烈。因此,德国不解除英法在东线的军事 威胁就不可能放心的向东推进。这和日本不解除苏联的军事威胁就不可能放心的南进一样。 在第一章中我就指出过,德、日对苏关系的定位不同对事态的发展会产生微妙的影响。 日本比德国更愿意履行《反共国际协定》的军事同盟。因为单以日本一国之力,要快速解除 苏联威胁并不现实。可惜德国并不是日本。现实的战略选择,使德国将军事重心首先放在西 线, 并于 1939 年和苏联签署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欧战爆发后荷法诸国很快被德国占领, 英国被赶出欧洲大陆。德国即将登陆英国本土的架势已经拉开。 在德国不以苏联而以英法为首要敌人的前提下,日本不得不迅速调整自己的国家战略。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 既然日德共同进攻苏联在现阶段已不可能, 那么利用英、 法、 荷的式微, 夺取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利益就变得更为现实了。 不过事情还不是那么简单。 南洋战略区和苏26 联战略区不同,东南亚除了有受战争影响而被大幅削弱的英、法、荷势力外,还有没受战争 直接影响而有有着广泛利益存在的美国。 再加上美国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绝对影响力, 使日本 对美国既恨又怕,还无可奈何。 如图《日本对世界四大势力圈的构想》所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产生了建立德意日 苏四国同盟,形成以德意为主的欧洲圈(含非洲) ,以苏联为主的苏联圈(含波斯湾、印度) , 以日本为主的大东亚圈(含中国、东南亚) ,三大势力圈联合的欧亚非大陆联盟来共同对抗 美国所在的美洲圈的宏大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基础在于,英法荷等国已经衰落,德、苏、 日、美是新崛起的四大新兴强国,理应成为各自势力范围内的领导者。德苏签署互不侵犯条 约,使日本不得不调整日苏邦交,实现对苏友好(日本甚至将日苏邦交斡旋的希望寄托在德 国身上) 。 既然德日苏之间都不再是敌对状态, 德意日苏四国间就可以进行利益关系的协调, 根据各自的地缘环境,分别承认德意在欧洲和非洲的利益,日本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利益, 苏 联在波斯湾和印度的利益。 通过利益协同实现足以抗衡美国的欧亚非大陆联盟。 而日本所需 要的战略物资在四国同盟内部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特别是苏联的资源非常丰富, 可以使日 本基本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此外,日本想要断绝中国的外援,就必须切断苏联和美国的 援助通道。苏联方面,日本只需要攻占陕西就可切断不需要和苏联发生正面冲突。而美国方 面, 则需要动中南半岛的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了。 鉴于美国是这一阶段中国主要的援助 国。向东南亚方向扩张也就难以避免了。这一构想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 而其关键在于对苏联的定位。 苏联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 但大部分都位于北冰洋沿岸。 一直以来苏联都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阔的发展空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