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观打醮为什么林黛玉和薛宝钗三春一起拜佛 宝钗没拜

红楼梦里清虚观打醮为什么她们不能去
红楼梦里“清虚观打醮”是非常值得品读的一个章节,是红楼梦里第一次矛盾高峰的集中点。清虚观打醮的原因是因为元春下旨给贾府,祈求平安的。当时去的人很多,荣国府的女眷几乎倾巢而出。因为在旧时代,女人的地位比较低,想这些千金大小姐们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们一年之中除非走亲戚,否则根本没有机会出来。很多人羡慕大观园的生活,实际是一种愚蠢的认为。可以羡慕贾宝玉在大观园的生活,像林黛玉,探春等人的大观园生活跟住牢有什么差别。即便大观园里有山有水,可这跟公园里被锁着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大观园里那些女孩子们的生活根本不值得我们去羡慕。所以当有机会出去溜得一圈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兴奋。贾母还特意命人去园里告诉“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这句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以,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儿的,听了这话,谁不爱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她也百般的撺掇了去,因此李宫裁等都说去。连李纨这样的寡妇都要出来换换空气,何况其她人了。文本上有过详细的描写“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的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是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再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基本上把各房的丫鬟都梳理了一遍,而且名字起的比较有特色,贾母丫鬟鸳鸯和鹦鹉相对,琥珀与珍珠相对。花袭人以前服侍贾母的时候叫珍珠,所以这个时候的珍珠是后来顶替袭人的另外一个丫鬟,只不过还被称为珍珠。而紫鹃以前叫鹦鹉,同理这个鹦鹉也是后来顶替紫鹃的。由此也可以知道贾母把自己身边除了最得力的丫鬟鸳鸯外,像鹦鹉,珍珠这样丫鬟都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孙子与外孙女啦。各房丫鬟都有去,但是有一房的丫鬟没有去,怡红院的丫鬟一个也没有去。这个难道不奇怪吗?是她们没有权利去吗?然而老太太已经说了,只有有逛的都可以去。王夫人没有去,但是她的丫鬟金钏彩云也要跟着去。可见只要是本人想去的,都是可以去的。难道是袭人晴雯麝月等人不想去吗?如果说袭人不想去或许还能理解,像晴雯麝月碧浪秋纹这些丫鬟也不想去吗,恐怕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能去。因为王夫人没有去,而是留在府中预备着元春传话。从元春赏赐的红麝串就可以知道她们是在密谋“金玉姻缘”所以怡红院的丫鬟被王夫人留下待命了。薛宝钗为什么大怒?
薛宝钗为什么大怒?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24:45)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十六
& &风之子原创
&以前忽略了,现在彻底交代出来。
&老实说,第三十回,薛宝钗的“不由得大怒”,是很失态的。这是在小说中也是不多见的。薛宝钗为什么大怒?原因很多。
&第一,贾宝玉称宝钗体丰怯热,有似杨妃。这句话确实伤到了薛宝钗,怎么说呢?
&我们知道,薛宝钗的第一志愿就是入选宫中,光宗耀祖,成为像贾元春和杨贵妃那样的人物。可是,第八回生病的时候就已经落选了。然后才退而求其次,希望嫁给贾宝玉的。贾宝玉老兄这样说话,触痛了宝钗心底的伤疤,宝钗焉能不怒?而且,宝玉无意之中的话,在宝钗看来,几乎就是在讽刺她的落选,讽刺她的人生志愿的落空。
第二,就当着薛宝钗和众人的面,贾母和王熙凤以说合了宝玉和黛玉为乐事,毫不掩饰的快乐,也深深的刺痛了薛宝钗。
&严格说来,第四十五回宝钗黛玉彻底和解之前,宝钗都是有心要嫁给宝玉的,此时的宝钗,刚刚经历了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母的否决,紧接着又眼睁睁看着贾母和王熙凤对于宝黛的说合,内心的滋味,不难想象。眼见着第一个希望落空的伤恸尚未平复,第二个希望落空的伤恸接踵而至,即便修养深厚如宝钗者,也要难免失态了。
&偏偏在这种情况下,不懂事的小丫鬟靛儿还要来凑热闹,这不是找抽吗?在这种盛怒的心情下,林黛玉的问话,才引来了薛宝钗犀利的反击,说宝黛的和好是负荆请罪。
&好多人搞不懂一个负荆请罪,宝黛有什么好脸红的呢?
&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是脱光了上衣,袒胸露背,背着荆条,下跪请求责罚的。如果把这个景象复原出来,就知道宝黛为何会脸红了。
&1.宝玉对黛玉好,低眉顺眼的服软,那是在两人私下,有人的时候,宝玉的面子还是要的,这下子,宝玉在黛玉面前的无条件投降的可怜相被揭穿了出来;
2.宝钗以负荆请罪在暗示宝黛的关系其实已经越界了,越礼了,这其实也是黛玉最为担心的,所以才在宝玉屡屡要袒露心迹的时候加以制止,宝钗如此犀利的反击,自然也击中了黛玉的要害。
所以,宝黛二人才会因“心里有病”,而“早把脸羞红了”。所以,宝玉才会“因宝钗多了心,自己没趣,又见黛玉来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
总之,宝钗大怒之下反击的结果,就是黛玉被拿住,宝玉脸丢大了,毕竟是小孩子家,一时气恼,也是有的。
&贾母要王熙凤说合什么?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08:26)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十五
风之子原创
就在宝黛经历那一次最凶残的吵架,和好之际,峰回路转,王熙凤出现了:
一句没说完,只听喊道:“好了!”宝林二人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我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好了。老太太骂我,说我懒。我来了,果然应了我的话了。也没见你们两个人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还不跟我走,到老太太跟前,叫老人家也放些心。”说着拉了林黛玉就走。林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凤姐道:“又叫他们作什么,有我伏侍你呢。”一面说,一面拉了就走。宝玉在后面跟着出了园门。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
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前面说过,贾母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动真格的吵架,气哭了。这是罕见的,通部小说只见过这一次。所以,她眼见着看戏不行,决定让王熙凤出马,王熙凤说他们自个儿会好的,贾母不干,非要王熙凤过来看看,说明极端的不放心呐。两个孙儿的吵架,居然如此牵动贾母的心,这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当看到宝黛和好,王熙凤不免得意自己的判断,拉两人到贾母面前。这里面,要注意几点:
&第一,看到宝黛和好,其实不止是贾母高兴,王熙凤也很高兴,居然要亲自服侍林黛玉,这是为什么?
&第二,王熙凤的话很有意思,在宝黛之前,不过是贾母让她去看看好了没有,到了贾母那里众人面前,却是说贾母是叫她去“说合”宝黛的。说合一词,当然有劝架和好的意思,但其实更有说百年好合的意思,也就是撮合促成婚姻好事的意思的,而且,这一段话里,贾母面前,居然用了三次说合,这是要强调什么?
&第三,不仅如此,王熙凤后面的话更有意思了,所谓“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这句话的意思,是宝黛其实根本不用说合,早已经合了,早已经是黄鹰抓了鹞子的脚,环环相扣了,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啊,表层来看,好像是说宝黛的和好,其实不是,深层说的是宝黛的婚姻了。王熙凤其实已经把什么都点明了:
1.宝黛之合,是贾母定的,是贾母要说合的;
2.宝黛其实已经合了;
3.这是王熙凤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宝黛成婚,就撼动不了王熙凤的地位。
最关键的是,这些话都是当着薛宝钗和众人说的,而第四,薛宝钗的大怒,就更说明问题了。
紧接着,就出现了宝玉的言语不当,说宝钗体丰似杨妃,宝钗“不由得大怒”,于是在收拾了小丫鬟靛儿的玩笑之后,宝钗反唇相讥,讽刺宝黛的和好。
这里宝钗的失落其实刚好证明了宝黛的说合,宝钗已经明明白白知道了贾母的决定和决心了。
& 贾宝玉赠林黛玉旧手帕的来历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22:07)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十四
风之子原创
&第三十四回,贾宝玉以两条旧手帕赠给林黛玉,黛玉诗题就手帕,是宝黛爱情的一个经典。关于贾宝玉为何以旧手帕相赠,已经分析过了。读到第三十回,却找到了这旧手帕的来历。
&林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檫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檫。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林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同你往老太太跟前去。”
我以为,这就是贾宝玉以旧手帕赠林黛玉的缘故,因为这旧手帕里不知道混合多少两人的泪水和心事。倒不是说这块手帕就一定是相赠的旧手帕,我想说的是,那两块旧手帕,也就是这么来的。
&以宝黛二人的相处,七八岁即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床睡觉,拌过多少嘴,吵过多少架,流过多少泪,拭过多少泪,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这其间,要用旧多少手帕?
这旧手帕啊,其实就是宝黛这两个冤家还泪爱情的不二见证。
黛玉对宝玉欲言又止要说什么?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31:05)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十三
&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八回、二十九回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次最凶残的吵架,是怎么收场的呢?
&表面看起来,是贾宝玉主动上门认错的,是因为那句吵架生分了的话,原文如下:
&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掌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可是,得细细考量这句话后面的意思呀。如果说这里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接着往下看: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宝玉自知这话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幸而屋里没人。林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檫眼泪。
关于黛玉为何从不许宝玉说破,是因为那个时代的道德,即便相爱如斯,也不能说破的,说破就是失德,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更何况冰清玉洁的林黛玉呢?林黛玉尽管深爱宝玉,但也希望清清白白的嫁给宝玉,不希望人还没嫁,就被传得风言风语的。这是林黛玉的小心思,宝玉也懂,就是忍不住要说出来,这就是宝玉的造次。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在于林黛玉那句没有说完的话,这句欲言又止的话,会是什么话呢?你这?你这什么?
不妨回到第二十九回,当林黛玉贾宝玉听到贾母说一个老冤家命里的两个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时候的反应吧:
&这话传入宝林二人耳内。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好一个“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一心是什么意思?就是两人都理解了彼此是彼此的冤家的意思啊。因此,可以说,这次吵架,宝黛心结的解开,就是贾母的这冤家论。当宝黛意识到他们是冤家的时候,一切的误解,一切的纠结就都迎刃而解了。所以,第三十回,二人和解之事,林黛玉那句话,应该是:
&你这———命里的冤家!
&只是,这话也有些露出情形了,所以,又打住了。唉,女孩儿家的心事,有谁能懂?
贾母忧虑谁人知?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38:18)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十二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有那么一个小细节,可以澄清很多很多关于贾母的误解。好多人把贾府的衰败,归结为贾母的奢华。这个问题,我说过,贾母为何要撑住奢华,其实是为贾府撑住面子,为儿孙撑住面子,在那个势利诡诈的社会,爵位很高却因为贫穷而受人耻笑的贵族多了去了,这是穷途末路的表现。这不是贾府的做派也不是贾母的做派,贵妃的娘家焉能寒酸如此?还有人说贾母只知一味高乐,也错了,这样认为的人,没有读懂《红楼梦》。
&清虚观打醮唱戏,是这样的情形:
&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在正面楼上归坐。凤姐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在神前占卜点的这三出戏,其实是大有文章的。第一出白蛇记,说的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事,其实暗喻的是贾府以武功起家,第二出满床笏,说的是郭子仪家世鼎盛一时,其实也是暗喻贾府的荣华,而第三出南柯梦,南柯一梦也,说的是荣华富贵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春梦一场空。说出了贾府的结局。
&你看贾母的表现,问第一出戏说的什么,贾珍一点题她就明白了,而第二出才一说,贾母就说,神佛要贾府这样鼎盛,也是势之所然。但是,当听到第三出戏的时候,贾母的反应是“便不言语”。
&以贾母之聪慧,还要说什么呢?这是一个不好的预示和兆头,贾母那里会不知道?她知道的,只是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说破?怎么可以传出去为外人道?贾母心中的忧虑,有谁能知?
这种情形,到第七十五回,说到甄家被抄的时候,就更加明显了:
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可知凤姐妯娌两个的病今日怎样?”尤氏等忙回道:“今日都好些。”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庚辰双行夹批: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正,聊来自遣耳。】
听到贾府的老亲甄家被抄,贾母的反应是不自在。在贾母看来,这个时候出这种事情,是不吉利的。也许,贾母的心里,早已经对贾府忧心忡忡了,甄家如此,贾府呢?会怎样?但是,这种话,这种忧虑,能说出来吗?能说出口吗?不能,说出来,就真的成诅咒了。所以,贾母要冲喜,要用更大的喜气来压住这股悲怨之气。因此,批语点题,贾母已经看破了兔死狐悲的乱象,但是,她是无能为力的,改变不了的,忧虑也罢,喜庆也好,该来的都会来。
这种忧虑,是更为深广的忧虑,带着深深的恐惧和深深的无奈。
& 宝玉和黛玉最凶残的一次吵架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30:06)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一十一
&风之子原创
&之前一直关注林黛玉在金玉良缘阴谋笼罩下的压力,忽略了贾宝玉的压力,这种压力,在第二十八回至二十九回表现的尤为明显。其实,贾宝玉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林黛玉小,而且,和林黛玉一样,在这种压力下,贾宝玉同样的举止失常。
&第二十八回,贾元春传谕旨,要贾府清虚观打醮,顺带着把端午节的礼物也赐了,贾元春赐的礼物,独贾宝玉的和薛宝钗的一样,这下贾宝玉不干了,贾宝玉已经顾不得贵妃姐姐的面子了,直接质问,是不是传错了。原文: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
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
大家仔细注意这段话,贾宝玉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先是看见礼物喜不自胜,但是,当知道他和宝钗的礼物一样时,虽然是笑着问,但其实已经是质问了,是不是传错了,什么意思?
&1.是不相信姐姐会这样赐礼物,其实也就是做出这样的选择;
&2.居然敢于质问皇宫是不是传错了?其实已经有点犯上的意思了。我们什么时候见过有人接到皇宫里的手谕或者赐物的时候敢说什么二话的?没有;
3.不仅如此,当袭人传贾母的话,要宝玉明早去宫里谢恩的时候,贾宝玉老大不爽的心情已经表露无遗了,回答得毫无恭敬和感激之心,自然要走一趟,说得多么的不乐意和闷闷不乐啊,这个时候的宝玉,其实对老姐意见蛮大的。
然而,这只是开始。紧接着,宝玉就见到了黛玉:
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
这段话,表明贾宝玉的压力在见到了黛玉后继续加剧。
1.贾宝玉听到林黛玉提到金玉二字时,不免动了疑心,他是生怕黛玉误解啊;
2.所以,紧接着的重誓,诅咒自己如果对黛玉有二心就天诛地灭,表明宝玉已经相当焦虑了;
3.然后吐出心里话,把林黛玉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安排在了妻子的位置上。这一方面是表明心迹,另一方面其实是想排除嫌疑,生怕黛玉以为他和她不是一伙儿的。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跑出个张真人来给宝玉提亲。这个我老早就分析过,其实暗指的就是宝钗,不再赘述,虽然被贾母回绝了,但是,宝玉还是老大的不爽,所谓:
&因昨日张道士提起宝玉说亲的事来,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别人也并不知为什么原故。
&居然是一场被贾母回绝的提亲,还是惹得宝玉大发脾气,要跟张道士绝交。这再一次反应出贾宝玉心中焦虑。而且,在这种焦虑下,就连自己心爱的林妹妹,也被他头一次当成了泻火的对象:
&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林黛玉又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林黛玉如此说,心里因
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若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林黛玉说了这话,倒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林黛玉听说,便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宝玉听了,便向前来直问到脸上:“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林黛玉一时解不过这个话来。宝玉又道:“昨儿还为这个赌了几回咒,今儿你到底又准我一句。我便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林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上日的话来。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着急,又是羞愧,便颤颤兢兢的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烦恼,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心里这意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
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那林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
需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如此看来,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如此之话,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也难备述。如今只述他们外面的形容。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没动。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
西来砸。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吧物件。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二人闹着,紫鹃雪雁等忙来解劝。后来见宝玉下死力砸玉,忙上来夺,又夺不下来,见比往日闹的大了,少不得去叫袭人。袭人忙赶了来,才夺了下来。宝玉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
袭人见他脸都气黄了,眼眉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样,便拉着他的手,笑道:“你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他,倘或砸坏了,叫他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林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紫鹃忙上来用手帕子接住,登时一口一口的把一块手帕子吐湿。雪雁忙上来捶。紫鹃道:“虽然生气,姑娘到底也该保重着些。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宝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过的去呢?”宝玉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黛玉不如一紫鹃。又见林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心里想着,也由不的滴下泪来了。袭人见他两个哭,由不得守着宝玉也心酸起来,又摸着宝玉的手冰凉,待要劝宝玉不哭罢,一则又恐宝玉有什么委曲闷在心里,二则又恐薄了林黛玉。不如大家一哭,就丢开手了,因此也流下泪来。紫鹃一面收拾了吐的药,一面拿扇子替林黛玉轻轻的扇着,见三个人都鸦雀无声,各人哭各人的,也由不得伤心起来,也拿手
帕子擦泪。四个人都无言对泣。
&一时,袭人勉强笑向宝玉道:“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林黛玉听了,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要剪。袭人紫鹃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林黛玉哭道:“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希罕,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袭人忙接了玉道:“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宝玉向林黛玉道:“你只管剪,我横竖不带他,也没什么。”
只顾里头闹,谁知那些老婆子们见林黛玉大哭大吐,宝玉又砸玉,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田地,倘或连累了他们,便一齐往前头回贾母王夫人知道,好不干连了他们。那贾母王夫人见他们忙忙的作一件正经事来告诉,也都不知有了什么大祸,便一齐进园来瞧他兄妹。急的袭人抱怨紫鹃为什么惊动了老太太、太太,紫鹃又只当是袭人去告诉的,也抱怨袭人。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无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便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说:“为什么你们不小
心伏侍,这会子闹起来都不管了!”因此将他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二人都没话,只得听着。还是贾母带出宝玉去了,方才平服。
&这段引文实在太长太长,但是,任何的转述在曹雪芹文字面前都是那么的无力,要理解这段文字还是看原文的好。细细体味宝玉的言行,实在有些反常:
&1.因为金玉之事以及张道士的提亲,宝玉“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
&2.因此,和黛玉一语不合,立马发飙,沉下脸来,说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饶恕,林黛玉就饶恕不得,这是不是有些反常了?说白认得了林黛玉,好重的话;
3.林黛玉才回一句话,贾宝玉立马“便向前来,直问到脸上”,这几乎就是冲上去凑着黛玉的脸质问,这样凶狠的宝玉,还是头一次见,尤其是对黛玉;
&4.黛玉说的好姻缘,彻底伤了宝玉的心,他最怕黛玉误解,还是误解了,于是,宝玉心里想着“只要你遂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开始砸玉。砸玉,其实就是要破坏金玉良缘,玉砸坏了,不就没有了什么金玉良缘了吗?宝玉此举,是绝望的挣扎,是绝望的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和黛玉是一条心啊;
&5.宝玉砸玉,那个情形很可怕,是“脸都气黄了,眉眼都变了,从来没气得这样”,可是,当看见林黛玉哭得呕吐起来,宝玉的心瞬间又软了,后悔不该和黛玉较真儿,这会子又代替不了黛玉受苦,不免滴下泪来。唉,冤家呐冤家;
6.宝玉的手冰凉,花袭人劝宝玉吧,又恐薄了黛玉,只好陪哭,紫鹃也哭,四个人默默无语,相对哭泣;
& 7.在林黛玉剪了她给宝玉织的穗子之后,宝玉的只管剪我横竖不带其实已经很苍白了。
&至此,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凶狠的一场吵架才告一段落。但是,还没有完。刚好第二天是薛蟠生日,摆酒唱戏: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这话传入宝林二人耳内。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原本指望靠薛蟠的摆酒唱戏和好,却不能够了,把贾母也急的哭了,说出了老冤家命里的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来,一语点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那层窗户纸。两人如参禅一般,虽不曾会面,却心灵感应,如有所悟,潸然泪下,临风洒泪,长吁短叹,从此相信了彼此是彼此命里的冤家,互相折磨,纠缠不清!两人虽未谋面,却早已经水乳交融!还有贾母,既然这里点明了,她和宝玉黛玉,是老冤家命里的两个小冤家的关系,怎么可能这个老冤家会在八十回后要拆散这对小冤家呢?如果这样,贾母就不是老冤家了。这是题外话,但却不得不说。
我一方面震撼于曹雪芹能把那么幽怨的情感写得那么的美那么的伤感,另一方面,也在这次冲突中看到了贾宝玉在金玉良缘阴谋下举止失措的表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林黛玉的举止失常是多么无辜无奈的事情,而这场冲突,实在是贾宝玉不胜烦恼,主动滋事,惹起来的。
&这就是一场表面凶残,其实柔软的吵架,吵架了,心却相通了相近了,这就是千古以来,爱情不变的游戏。
&贾府清虚观打醮为何如此盛大?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55:42)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 《风语红楼》一千零一十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场面很大。
第一,贾府几乎是合族出动。不光是贾母一干人等,就是贾珍等人也是陪同前往。原文: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街上人都站在两边。
到清虚观的时候,更是“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
这样的排场,好大好大,贾府是不是太张扬了些?就连小巧姐儿也去了。
第二,有官员前来祝贺。原文:
一句话没说了,只见人报:“冯将军家有人来了。”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凤姐儿听了,忙赶过正楼来,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家也有礼来了。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一次打醮,居然惊动了这么多的官僚,这真的是王熙凤所说的,都是老太太闹的,是贾母所为造成的吗?
&这是障眼法,不是这样的。贾府的清虚观打醮,为何如此盛大?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其实贾府的打醮行为,是官方行为。
&第二十八回,有这样的文字: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1.清虚观打醮,是贵妃贾元春的旨意;
&2.还给了活动经费一百二十两银子;
&3.还规定了活动内容,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还要叫族长贾珍率领贾氏子弟一起去跪香拜佛。
&原来,如此盛大的打醮,是贾元春安排的,贵妃安排的事情,自然是官方行为。
&那么,贾元春安排这次清虚观打醮,到底是为的什么呢?
&第十七十八回,不是刚刚发生了元妃册封为贵妃之后的第一次省亲活动吗?而这次打醮活动又是元妃亲自安排的,这样一来,这次清虚观打醮的真实意图就更加明显了,那就是,这次清虚观打醮,其实是为贾府为贵妃贾元春祈福还愿的。也许,贾元春曾经发下祈愿,如果册封为贵妃,一定到佛祖面前还愿的。作为贵妃的贾元春当然不能随便就去还愿,但她可以命令自己的家人,也就是贾府,去还愿的。
&如此一来,不仅贾府去祈福还愿的人如此之多场面如此盛大可以理解,就是那些了解真相的官宦人家比如冯紫英家赵侍郎家等等立马表示祝贺,也很好理解了,这不仅仅是世家故交可以解释的,这其实是在再一次的恭贺贾元春,是在拍贵妃娘娘的马屁呢。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其实是一次贵妃娘娘贾元春委托贾府代她到佛祖面前祈福还愿的行为,所以才如此盛大。林黛玉在贾宝玉心中位置的量化标准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26:15)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九
& &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八回,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说的是林黛玉在贾宝玉心目中的位置。林黛玉在贾宝玉的心目中位置当然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到什么程度,很有趣,第二十八回给出了一个量化指标,可以使我们很只直观的感受到。
&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
&这是情急之下贾宝玉的心声,他心中的排位,第一是祖母,第二是父亲,第三是母亲,第四就是林黛玉。表面看,林黛玉位居第四,但其实想想,这个排位是大有文章的。
按照中国人的排位,天地君亲师,很显然,贾宝玉这里是亲的排位,祖母肯定是第一位,如果祖父尚在,那肯定是祖父第一位,祖母第二位,接下来自然是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育之恩,永生不忘,父母之后,自然就是妻子儿女了,宝玉尚未成亲,自然没有妻子儿女,但把林黛玉的位置排列于祖父母和父母之后,其实这个位置,就是妻子的位置,确切的说,就是未来妻子的位置,这是贾宝玉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
彼时彼地的贾宝玉,难道不是把林黛玉当做妻子来看待的吗?是的,我曾经说过,前八十回,曹雪芹无数次的意淫和描摹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类似于小夫妻的温馨场景,根源在此也。
&蒋玉菡的汗巾子与贾宝玉的金麒麟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27:54)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八
&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八回到第三十一回,决定了好几个人的命运,花袭人和蒋玉菡的,史湘云和卫若兰的,其中的月下老人,居然是贾宝玉。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初识蒋玉菡,二人互赠,蒋玉菡把北海静王赠送的茜香国女国王进贡的大红汗巾子赠送给了宝玉,而宝玉把腰间的一条松花汗巾赠送给蒋玉菡,回来后:
&方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不该给人才是,心里后悔,口里说不出来,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
&无意之中,把花袭人的汗巾,一个女孩子的私密之物,给了蒋玉菡。怎么赔呢?
&至次日天明,方才醒了,只见宝玉笑道:“夜里失了盗也不晓得,你瞧瞧裤子上。”袭人低头一看,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把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原来,是把蒋玉菡赠送的茜香国大红汗巾子赔给了花袭人。赔者,配也。其实就是暗喻八十回后蒋玉菡和花袭人的婚配。
&花袭人虽是无奈,但是,那条被她撂在箱子里的汗巾子终究是随着她离开贾府了。和蒋玉菡婚后,互相发现了彼此的一条汗巾子,居然早在好多年前,就是对方的贴身之物了,方相信婚姻前定,逃脱不了。也许,花袭人之婚姻,是其兄花自芳撮合的,但那时的花袭人,依然挂念这宝玉,蒋玉菡娶得的只是一个身子,到双方亮出底牌,方知道对方就是自己命里的哪一个,便无话可说了。
&贾宝玉的撮合,是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撮合。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宝玉因湘云配着个金麒麟,便挑了一个雄性的大金麒麟准备送给湘云,这里就把贾宝玉的心思写出来了,史湘云已经有麒麟了,宝玉再送一个,就不是他俩要配的意思了。而且,最奇妙的是,宝玉不慎遗失的金麒麟,居然是被史湘云捡到了。史湘云在阳光下仔细端详,从此就认识了这只金麒麟。宝玉原是要给湘云的,因为这个曲折,反而是自己收着了。
&到第三十一回末尾,有一条批语,揭示了这个金麒麟的归宿:
【庚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外”。】
这里,金麒麟经历了一个从宝玉到湘云到宝玉到若兰的过程,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那就是公子卫若兰。这说明,贾宝玉后来是把这个金麒麟赠送给了好友卫若兰。而就在第三十一回,花袭人一见史湘云就又作揖又恭喜的,是因为湘云已经定亲了,这个定亲的对象,应该就是卫若兰。
&但是,和花袭人与蒋玉菡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婚姻定下的,还只是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心,是在婚后,史湘云看见自己捡着的那个宝玉的金麒麟配在卫若兰的身上,方信千里姻缘一线牵,从此举案齐眉琴瑟和鸣。这就点题了,那就是第三十一回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个白首双星,是史湘云和卫若兰。而第二十八回的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赠的也不是贾宝玉,而是花袭人。
&贾宝玉在这两桩现实充满了困顿、奔波、苦难,心灵却充满了相知、和谐、幸福的婚姻中,充当的是一个月下老人的角色,这个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这个注重精神和情感交流的贾宝玉,把他的价值观能够带来的幸福,播撒在了这两对情侣之间,弥补他和黛玉不能相守的遗憾。
贾宝玉和妓女云儿的情感纠葛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7:55:59)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七
风之子原创
至此确认,曹雪芹是帮贾宝玉隐瞒了很多事情的。也就是说,曹雪芹是美化贾宝玉的。
第二十八回,冯紫英邀约贾宝玉、薛蟠和蒋玉菡喝花酒,其间有锦香院妓女云儿作陪。其间的情形,云儿似乎只是和薛蟠纠缠,可是,批语却泄露天机。
&酒过三巡,薛蟠央求云儿“把那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唱个我听”,于是,云儿开唱: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甲戌侧批:此唱一曲为直刺宝玉。】
这首艳曲,说的是一个风尘女子和两个相好之间争风吃醋的事情。本来嘛,锦香院的妓女唱这首歌,没什么稀奇的。稀奇之处在于那条批语,所谓“此唱一曲为直刺宝玉”。这就奇了。
&第一,薛蟠要求是唱给他听的,但是,薛呆子那里知道,云儿舞剑,意在宝玉;
&第二,不仅仅是意在宝玉,而且是要刺激宝玉,这是为什么?
&这是不是说明,贾宝玉曾经也有过这么一段和别的公子哥儿为云儿争风吃醋的事情呢?我觉得有。不仅如此,而且,现如今宝玉已经丢下,云儿却未丢下,还耿耿于怀,所以要唱这么一曲暧昧的曲子来勾起宝玉的回忆。宝玉啊宝玉,原来你也是个中老手。这下看起来,薛蟠、冯紫英、贾宝玉、蒋玉菡、柳湘莲、秦钟,包括极少露面的卫若兰,这一伙人,为什么先后交集,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就是一路人,一类人,臭味相投。呵呵呵。
&似乎是为了印证我的分析,接下来的一个细节,就更加的暧昧了。蒋玉菡行酒令唱小曲,误打误撞,把贾宝玉贴身大丫鬟花袭人名讳点了出来,所谓限令为“花气袭人知昼暖”,薛蟠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暴跳欢呼,蒋玉菡莫名其妙,宝玉也不好说,冯紫英也不知道为啥,这个时候,是这样的:
&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甲戌侧批:用云儿细说,的是章法。】【庚辰眉批:云儿知怡红细事,可想玉兄之风情月意也。壬午重阳。】
&也就是说,作为朋友兄弟的冯紫英蒋玉菡尚且不知道宝玉房中之事,薛蟠知道那是因为薛家就住在贾府,他们是表亲,可是云儿却知道,而且知道得一清二楚,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因此,批语直接点出,云儿居然知道宝玉房中之事,说明云儿和宝玉不是一般的泛泛之交,而是深交,宝玉会对什么人把掏心窝子的话全抖落出来?对他喜欢的人,这下好了,原来,宝玉同志,也曾喜欢过云儿的,联系上文,也曾为云儿迷醉过的,也曾博云儿一笑的。也就是说,宝玉确乎和云儿有过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
&需要说明的是,从现场表现来看,贾宝玉流水无情,早已经丢开。没有丢开的是云儿,作为妓女,她知道宝玉早已经移情别恋,她也不能再去纠缠,但是,心底对宝玉的感情,还是没有放下,因此,才有唱曲直刺宝玉以及可以细说宝玉房中之事的行为,前者是埋怨,后者是维护,此中幽情,诸君自解。
&这就是贾宝玉和锦香院的妓女云儿的一段情感纠葛。作为那个时代的贵族公子,其实喝花酒狂妓院,是上流社会的一种社交场合甚至是自诩风雅的场所,这一点历代大文人皆不能免俗,所以,应该站在那个时代来看待这件事情,贾宝玉作为一个年轻公子,曾经浸染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不出入这些场所,是要被冯紫英柳湘莲这样的朋友耻笑的,社会风气使然。但是,可贵的是,他能抽身,能摆脱,这就是宝玉的难得之处。
&史湘云和贾母到底是啥关系? &此博文包含图片
( 08:27:18)转载▼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随笔《风语红楼》(续)
& 《风语红楼》之一千零六
& & 风之子原创
&惭愧,说叨《红楼梦》那么久,居然连一个小问题都没说到,那就是史湘云和贾母的关系。史湘云到底是贾母的什么人?她们的血缘关系是怎样的?
&首先,史湘云叫贾宝玉为二哥哥,说明他俩是平辈,也就是说,史湘云和贾宝玉一样,都是贾母的孙辈。这样一来,就好推演了。
&其次,记得有一次说到娘家的情形,贾母指着史湘云说她爷爷,这就说明,贾母其实是史湘云爷爷那一辈的姑娘出嫁的,也就是说,贾母和史湘云的爷爷是兄妹或者姐弟关系,贾母是史湘云的父亲的姑妈。
&这样一来,关系就理清了,贾母出嫁,离开史家,已经是三辈上的事情了,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贾母是史湘云的姑奶奶,这有点类似于巧姐和王夫人的关系,从娘家这边来说,王夫人是巧姐的姑姥姥,从父家这边来说,王夫人是巧姐的叔祖母。
&因此,从血缘来说,在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间,肯定是林黛玉和贾母更亲,贾母和林黛玉的母亲是亲母女,和史湘云的父亲是姑侄。虽然,史湘云是贾母的娘家人。但林黛玉已经是贾母的血脉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黛玉薛宝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