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版10元人民币暴涨为什么进入了“暴涨 阴跌”模式

> > >人民币为啥进入到“暴涨+阴跌”模式?
人民币为啥进入到“暴涨+阴跌”模式?
导语央行通过不断上调中间价等手段来推动人民币走强。近日来,人民币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却在扩大,说明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人民币本身并不具备上涨基础,所以当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后,一旦有所松懈,人民币往往又会进入连绵不断的阴跌状态。昨天(周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大涨。在岸人民币日内一度大涨约27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一度上涨约180点,刷新6月15日以来高点。而这又是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日的大涨,在岸人民币累计上涨近600点,离岸人民币累计上涨逾700点。对此,市场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的暴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消除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尽管官方措辞仅是“考虑”引进逆周期因子,但市场已经迅速作出反应。其实,这次人民币汇率突然走强并不意外,临近半年末,且达沃斯论坛正在中国召开,监管层或有意控制重要时点的汇价。此外,近期美元指数疲弱,但人民币汇率指数连续下跌,监管层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而希望用人民币升值逼出结汇盘。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近期一直呈现“暴涨+阴跌”的模式。5月25日至6月1日,在岸人民币累涨千点,离岸则上涨了近1500点。此时,人民币的暴涨,让很多人对人民币允满信心。但没过几天,人民币又开始阴跌了,从6月15日至6月26日,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逾700点,抹去了5月底涨幅的一半。而这几天又开始出现暴涨了,那为啥人民币会出现“暴涨+阴跌”的模式呢?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暴涨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央行通过不断上调中间价等手段来推动人民币走强。近日来,人民币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却在扩大,说明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人民币本身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所以当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后,一旦有所松懈,人民币往往又会进入连绵不断的阴跌状态。另一方面,当我国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暂快速升值之时,便会触发购汇的需求,从而再度触发下跌。例如,部分并不看好人民币汇率,并且预期年底人民币将贬值至7.0的企业,当在人民币涨至6.8时就可能会出手购汇,此类交易一旦拥挤便会再度带来下跌。总之,通过人为操控汇率市场的办法,只能让人民币出现短期暴涨,当暴涨过后便会出现阴跌。对于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该怎么走?多数机构给出的答案是“双向波动”,预计人民币波动范围将在6.7-6.95之间。而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第一,美元指数真的会一直疲弱下去吗?美元指数自上年末累计下跌6%,从103一线跌至96.3左右。这主要是美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那么好,还有特朗普上台后各项政策主张的兑现效果不佳。但问题是,美元如果一直贬值下去,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弊大于利。未来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和缩表,这使得下半年美元指数下跌空间已经不大。第二,中国经济是否向好?国内货币政策是否收紧?下半年国内经济各项数据可能要弱于上半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又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转向。所以不排除PPI、PMI等制造业指标走弱的可能性。这会从一定程度上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此外,从4月底开始,我国对金融业展开了“控风险,降扛杆”的举措,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各银行的贷款利率都不同程度上调。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开始从极度宽松逐步转向为中性。所以,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就要看决策层是否有坚持“去杠杆”的定力。如果坚持“降杠杆”、“收信贷”那么人民币汇率会得到稳定。如果承受不了短期经济下滑的压力,再搞所谓“大水漫灌”,那么人民币汇率跌破7只是时间问题。第三,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态度如何?我们知道央行可以通过抛售外储、上调中间价,或引入“逆周期因子”等手段,避免短期人民币出现大跌。很多人欣喜看到,5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40亿美元,似乎央行并没有通过抛储来干预汇市。但是,笔者认为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是隐性的:一方面,外储的增长是非美货币升值贡献了190亿美元,并不代表央行没通过抛储稳定市场。另一方面,5月末,外汇占款亿元人民币,创2011年2月以来新低,较上月减少293.34亿元,连续19个月下降。外汇占款连续下降才是央行抛诸的有力证明。人民币汇率出现暴涨,这只是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而这样的干预一旦停止,那么人民币又将呈现阴跌状态。下半年人民币该往哪儿去?这主要看央行干预汇市的决心,国内经济表现,以及货币政策最终走向。如果坚决去杠杆,收紧货币,那么人民币或将呈现一个箱体内震荡。若搞大水漫灌,人民币汇率将再难保7。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qq:)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点击排行榜
汇金视点微信号:gold678-com
扫一扫,加关注
汇金财经微信号:mygold678昨天(周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大涨。在岸人民币日内一度大涨约27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一度上涨约180点,刷新6月15日以来高点。而这又是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日的大涨,在岸人民币累计上涨近600点,离岸人民币累计上涨逾700点。对此,市场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的暴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消除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尽管官方措辞仅是“考虑”引进逆周期因子,但市场已经迅速作出反应。其实,这次人民币汇率突然走强并不意外,临近半年末,且达沃斯论坛正在中国召开,监管层或有意控制重要时点的汇价。此外,近期美元指数疲弱,但人民币汇率指数连续下跌,监管层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而希望用人民币升值逼出结汇盘。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近期一直呈现“暴涨+阴跌”的模式。5月25日至6月1日,在岸人民币累涨千点,离岸则上涨了近1500点。此时,人民币的暴涨,让很多人对人民币允满信心。但没过几天,人民币又开始阴跌了,从6月15日至6月26日,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逾700点,抹去了5月底涨幅的一半。而这几天又开始出现暴涨了,那为啥人民币会出现“暴涨+阴跌”的模式呢?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暴涨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央行通过不断上调中间价等手段来推动人民币走强。近日来,人民币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却在扩大,说明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人民币本身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所以当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后,一旦有所松懈,人民币往往又会进入连绵不断的阴跌状态。另一方面,当我国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暂快速升值之时,便会触发购汇的需求,从而再度触发下跌。例如,部分并不看好人民币汇率,并且预期年底人民币将贬值至7.0的企业,当在人民币涨至6.8时就可能会出手购汇,此类交易一旦拥挤便会再度带来下跌。总之,通过人为操控汇率市场的办法,只能让人民币出现短期暴涨,当暴涨过后便会出现阴跌。对于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该怎么走?多数机构给出的答案是“双向波动”,预计人民币波动范围将在6.7-6.95之间。而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第一,美元指数真的会一直疲弱下去吗?美元指数自上年末累计下跌6%,从103一线跌至96.3左右。这主要是美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那么好,还有特朗普上台后各项政策主张的兑现效果不佳。但问题是,美元如果一直贬值下去,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弊大于利。未来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和缩表,这使得下半年美元指数下跌空间已经不大。第二,中国经济是否向好?国内货币政策是否收紧?下半年国内经济各项数据可能要弱于上半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又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转向。所以不排除PPI、PMI等制造业指标走弱的可能性。这会从一定程度上给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压力。此外,从4月底开始,我国对金融业展开了“控风险,降扛杆”的举措,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各银行的贷款利率都不同程度上调。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开始从极度宽松逐步转向为中性。所以,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就要看决策层是否有坚持“去杠杆”的定力。如果坚持“降杠杆”、“收信贷”那么人民币汇率会得到稳定。如果承受不了短期经济下滑的压力,再搞所谓“大水漫灌”,那么人民币汇率跌破7只是时间问题。第三,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态度如何?我们知道央行可以通过抛售外储、上调中间价,或引入“逆周期因子”等手段,避免短期人民币出现大跌。很多人欣喜看到,5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40亿美元,似乎央行并没有通过抛储来干预汇市。但是,笔者认为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是隐性的:一方面,外储的增长是非美货币升值贡献了190亿美元,并不代表央行没通过抛储稳定市场。另一方面,5月末,外汇占款亿元人民币,创2011年2月以来新低,较上月减少293.34亿元,连续19个月下降。外汇占款连续下降才是央行抛诸的有力证明。人民币汇率出现暴涨,这只是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而这样的干预一旦停止,那么人民币又将呈现阴跌状态。下半年人民币该往哪儿去?这主要看央行干预汇市的决心,国内经济表现,以及货币政策最终走向。如果坚决去杠杆,收紧货币,那么人民币或将在一个箱体内震荡。若搞大水漫灌,人民币汇率将再难保7。平说财经(微信ID:bzzcaijing)供稿,观点犀利、时效性强,财经爱好者喜爱的内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百家”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人民币为什么进入了“暴涨+阴跌”模式?|央行|结售汇|离岸人民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
  来源:华尔街见闻  
  5月底以来,境内外屡次出现暴涨,今日再度双双涨超百点。
  考虑引进逆周期因子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人民币并未持续走高,而是进入了“暴涨+阴跌”模式:暴涨过后,缓慢下跌,随后再度暴涨。
  那么,暴涨的背后有没有央行在干预?频频出现的短暂升值是否会再度触发下跌?年内人民币,还会怎么走?
  发生了什么?
  继昨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均涨超300点后,周三境内外人民币再度双双涨超百点。
  在岸人民币官方收盘价报6.7992,离岸人民币现报6.8057。
  今日中间价大幅上调239个基点,为6月1日以来最大升幅。而6月1日中间价暴涨543点,当日,在岸人民币汇率去年11月以来首次重返6.7时代。
  5月25日至6月1日,在岸人民币累涨千点,离岸则上涨了近1500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的暴涨之前,6月15日至6月26日,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逾700点,抹去了5月底涨幅的一半。
  为什么重要?
  近期人民币的暴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消除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尽管官方措辞仅是“考虑”引进逆周期因子,但市场已经迅速作出反应。
  然而逆周期因子对市场的影响依旧还需要观察——如果出现日内人民币走弱,次日逆周期因子支撑中间价,但人民币依旧疲弱的情况,这便与政策期望相悖,有可能带来监管层再度出手强化政策指引。
  此外,短暂的升值有可能加大购汇的需求,再度触发下跌。例如,预期年底人民币将贬值至7的企业,在人民币涨至6.8时可能会出手购汇,此类交易一旦拥挤便会再度带来下跌。
  而舆论往往将下跌和贬值预期联系,尽管有些贬值(尤其是几个交易日之内的汇率变动)来自刚性结售汇需求,和整体贬值预期并无关系。
  未来会怎样?
  要关注人民币的未来走势,有两个重点:人民币到底有没有贬值压力?央行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看贬值压力,不得不关注贬值预期,从今年以来的结售汇逆差数据来看,贬值预期并没有升温:
  相比2016年银行结售汇和代客结售汇(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的规模都有了显著的缩窄,年内也没有出现显著的逆差上升。
  再来看央行的态度。
  5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40亿美元,其中非美货币升值的贡献超过190亿美元——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央行干预等交易因素带来的储备余额变化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已经一定程度上推升了人民币汇率,但瑞穗银行外汇策略师张建泰指出,近日来,人民币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却在扩大,结合昨日境内外人民币的迅速走强,有可能意味着央行在进行干预。
  而高盛高华指出,如果逆周期因子支撑中间价并未推高人民币,监管层有可能再度出手强化政策指引——而这正是昨日境内外人民币大涨之前的状况。
  路透昨日援引交易员称,加上目前临近季末,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正在召开,监管层可能出手控制重要时点的汇价。瑞穗银行更是指出,央行通过扭转人民币贬值预期来鼓励境外投资者购买人民币资产,亦有利于债券通的开通。
责任编辑:张伟龙蟒佰利002601上涨概率80%
西部资源600139上涨概率75%
徐工机械000425上涨概率70%
股票名称:利君股份 最高涨幅:+59%入选日期:
【上榜理由】公司先前募投三项目有两项目被停止,接下来并购目标将集中在军工航天领域。[]
客户服务热线:举报投诉电话:010-编辑部电话:在线服务QQ: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ZX0057
法律顾问:
陕ICP备号-2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岸人民币暴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