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四大海区之一,位于颜昌海论中国大陆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我国近海的海区有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是?一定要是正确的答案,这关系到我的成绩-我国四大海区按照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 _星空五金网
你的位置:&&&文章正文……
我国近海的海区有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是?一定要是正确的答案,这关系到我的成绩
我国近海的海区有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是?一定要是正确的答案,这关系到我的成绩
我国近海的海区有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是?一定要是正确的答案,这关系到我的成绩
渤海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和胶东半岛之间,是中国的内海。渤海有三个海湾:北部有辽东湾,西部有渤海湾,南部有莱州湾。渤海与黄海间的狭窄水路被称为渤海海峡。渤海海峡北部的水路被称为老铁山水道。海峡的南部有一些岛,被合称为庙岛列岛。渤海的面积大约有82.3万平方公里。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等注入渤海。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天津市濒临渤海。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塘沽等是重要的港口。渤海内及山东省渤海边有石油储藏(胜利油田)。由于黄河的泥沙注入渤海面积在不断变小。 黄海(在韩国和朝鲜亦称为西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到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在它的西北部它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濒临中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3省。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黄色的水色,其原因是注入它的河流(尤其黄河通过渤海)带入的泥沙将水染成黄色。 黄海从山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7.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30.9万平方千米。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等,重要沿海城市有大连、丹东、汉城、连云港、青岛、烟台等。属黄海的海湾有西朝鲜湾、江华湾、群山湾、海州湾和胶州湾。黄海内的岛屿主要集中在其北部辽东半岛边和朝鲜半岛边缘。其中比较大的有长山群岛、薪岛、椴岛、白翎岛、德积群岛、格列飞群岛、古群山群岛、大黑山群岛、罗州群岛、楸子群岛、济州岛等。 东中国海,或简称东海是指中国东部对出的海域。二战前日本也称之为东支那海。 东海是中国东部长江口以外的广大区域,南接台湾海峡,北临黄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东临太平洋,以琉球群岛为界。东海的面积大约是70余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000余米,最深处接近冲绳岛西侧(冲绳海槽),大约为2700米. 著名的黑潮暖流(Kuroshio)在台湾东侧北上,根据调查研究,该暖流有一分支在巴士海峡进入台湾海峡,另有一分支(被中国学者命名为黄海暖流)进入东海北部,影响到黄海. 在东海大陆架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是中国海洋战略的要地。 最近日本在东海黄海海域的活动很频繁,而且牵涉到了中国的钓鱼岛问题。 东海近海岸处的赤潮频繁发生,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国际上称南中国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中国称为南海 在国际水文局的定义中,南海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南部边界在南纬3度,位于南苏门达拉和加里曼丹之间,北边及东北至广东、广西、福肌禒冠溉攉防圭狮氦饯建和台湾及台湾海峡,西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1212米,最深处为中部的深海平原,达5567米左右。 南海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屿。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属于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较高从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盐度为35‰,潮差平均2米。 周边国家和地区 从北部顺时针方向 中国大陆 中国澳门 中国香港 台湾(争议)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泰国 柬埔寨 越南 流入南海主要河流 珠江 红河 湄公河 主要岛屿 南沙群岛(斯普拉特利群岛) 中沙群岛(马克勒斯菲群岛) 东沙群岛(普拉塔斯群岛) 西沙群岛(帕拉塞尔群岛) 资源 由于南海属于热带海洋,适于珊瑚繁......
1.南海 2.东海 3.黄海 4.渤海
渤海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和胶东半岛之间,是中国的内海。渤海有三个海湾:北部有辽东湾,西部有渤海湾,南...……
A 南海有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等岛礁(屿)群,所以选 A 南海……
南海 1.渤海:渤海古称沧海,是我国的内海。它位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一122...……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我国...……
我国各海区海岛数最多的是东海海区,海岛数最少的是渤海海区。 5.我国已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储备量最大的...……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故选:C.……
中国最近设立东海海上防空识别区 并没有覆盖台湾海域 因为台湾西部台湾海峡属於南海 台湾东部海洋属於太...……
手淫健体,意淫强国,火星也是你们家的!
五金相关的知识、最新市场行情动态。五金者,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万能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
Copyright & 2017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保证,有事情请发邮件到xkynjf#(把#换成@)请按照海域面积大小为以上四个海区排名(能够列出面积数字更好)
渤海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和胶东半岛之间,是中国的内海。渤海有三个海湾:北部有辽东湾,西部有渤海湾,南部有莱州湾。渤海与黄海间的狭窄水路被称为渤海海峡。渤海海峡北部的水路被称为老铁山水道。海峡的南部有一些岛,被合称为庙岛列岛。渤海的面积大约有82.3万平方公里。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等注入渤海。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天津市濒临渤海。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塘沽等是重要的相关信息。渤海内及山东省渤海边有石油储藏(胜利油田)。由于黄河的泥沙注入渤海面积在不断变小。
黄海(在韩国和朝鲜亦称为西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到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在它的西北部它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濒临中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3省。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黄色的水色,其原因是注入它的河流(尤其黄河通过渤海)带入的泥沙将水染成黄色。
黄海从山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
渤海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和胶东半岛之间,是中国的内海。渤海有三个海湾:北部有辽东湾,西部有渤海湾,南部有莱州湾。渤海与黄海间的狭窄水路被称为渤海海峡。渤海海峡北部的水路被称为老铁山水道。海峡的南部有一些岛,被合称为庙岛列岛。渤海的面积大约有82.3万平方公里。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等注入渤海。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天津市濒临渤海。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塘沽等是重要的相关信息。渤海内及山东省渤海边有石油储藏(胜利油田)。由于黄河的泥沙注入渤海面积在不断变小。
黄海(在韩国和朝鲜亦称为西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到韩国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在它的西北部它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濒临中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3省。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黄色的水色,其原因是注入它的河流(尤其黄河通过渤海)带入的泥沙将水染成黄色。
黄海从山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7.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30.9万平方千米。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等,重要沿海城市有大连、丹东、汉城、连云港、青岛、烟台等。属黄海的海湾有西朝鲜湾、江华湾、群山湾、海州湾和胶州湾。黄海内的岛屿主要集中在其北部辽东半岛边和朝鲜半岛边缘。其中比较大的有长山群岛、薪岛、椴岛、白翎岛、德积群岛、格列飞群岛、古群山群岛、大黑山群岛、罗州群岛、楸子群岛、济州岛等。
东中国海,或简称东海是指中国东部对出的海域。二战前日本也称之为东支那海。
东海是中国东部长江口以外的广大区域,南接台湾海峡,北临黄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东临太平洋,以琉球群岛为界。东海的面积大约是70余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000余米,最深处接近冲绳岛西侧(冲绳海槽),大约为2700米. 著名的黑潮暖流(Kuroshio)在台湾东侧北上,根据调查研究,该暖流有一分支在巴士海峡进入台湾海峡,另有一分支(被中国学者命名为黄海暖流)进入东海北部,影响到黄海. 在东海大陆架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是中国海洋战略的要地。 最近日本在东海黄海海域的活动很频繁,而且牵涉到了中国的钓鱼岛问题。 东海近海岸处的赤潮频繁发生,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国际上称南中国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中国称为南海
在国际水文局的定义中,南海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南部边界在南纬3度,位于南苏门达拉和加里曼丹之间,北边及东北至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及台湾海峡,西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1212米,最深处为中部的深海平原,达5567米左右。
南海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屿。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属于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较高从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盐度为35‰,潮差平均2米。
周边国家和地区
从北部顺时针方向
中国澳门 中国香港 台湾(争议)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泰国 柬埔寨 越南
流入南海主要河流
珠江
南沙群岛(斯普拉特利群岛)
中沙群岛(马克勒斯菲群岛)
东沙群岛(普拉塔斯群岛)
西沙群岛(帕拉塞尔群岛)
资源
由于南海属于热带海洋,适于珊瑚繁殖,海底高台处形成珊瑚岛,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岛屿;水产主要为海龟、海参、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和鱿鱼等各种热带海产。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
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中国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热点,环南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政治实体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的一部分拥有主权。
渤海的面积大约有82.3万平方公里
南海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
东海的面积大约是70余万平方公里
北黄海面积约7.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30.9万平方千米。
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山东的蓬莱角和辽宁的老铁山连线
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启动市的启动角和韩国的济州岛连线
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广东的南澳岛和台湾的鹅卵鼻连线
南海是300万平方公里,但不是领海。总管辖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包括勃海等内海。海岸线周围12公里为领海。《海洋法》规定的。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
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
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
在现代级到货后,东海舰队无论水上还是水下都是最强的。
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主要装备及作战实力状况:
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
#重庆途家斯维登服务公寓(南坪翡翠明珠)#同样是双床房为什么有的一百多有的二百多?内宾标准价什么的有什么区别?房间有区别吗?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我国及其周边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朝鲜半岛、()、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热点都位于这一地区。
A、台湾海峡
B、北方四岛
D、马六甲海峡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5.填空题 慎战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评估
——历史经验、当前成果与若干不足
作者:郭锐 &&来源:《当代韩国》2013年2期发布时间:
摘要: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长期保持着较高水平的互动关系,随着这种互动关系日益规范化、制度化,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逐渐成熟。准确认知和把握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需要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虽然各个政治单位是在一个规则框架或是为国际社会的环境内运转的,但是“不同的国际体系有着不同的外交构造特征”。 依据“社会时间”和“地理空间”的基本特点,可以把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置于朝贡体系、条约体系、冷战体系和冷战后体系四个主要阶段当中予以分别考察。重视历史经验,检视当前成果,正视不足之处,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历经朝贡体系、条约体系、冷战体系和冷战后体系四个主要阶段。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是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总体上以友好为主线、以和平为目的; 二是中国的强大有助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发展;三是当中国衰落时,朝鲜半岛往往成为外部入侵的跳板; 四是制度化的安排有助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稳定发展; 五是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才能够不断获得滚动收益。当前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成果,一是&北南并重&造就了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独特政治地位; 二是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机制; 三是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经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合作前景广阔; 四是睦邻友好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不足之处,一是&等距离&外交带来了实质性差距; 二是原则性政策突出,操作性策略不足; 三是在朝鲜半岛事务沟通斡旋当中的桥梁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中朝韩三边关系缺少战略性的统筹规划。
  关键词:中国 朝鲜半岛政策 经验 成果 不足
  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长期保持着较高水平的互动关系,随着这种互动关系日益规范化、制度化,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逐渐成熟。准确认知和把握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需要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虽然各个政治单位是在一个规则框架或是为国际社会的环境内运转的,但是&不同的国际体系有着不同的外交构造特征&。 依据&社会时间&和&地理空间&的基本特点,可以把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置于朝贡体系、条约体系、冷战体系和冷战后体系四个主要阶段当中予以分别考察。重视历史经验,检视当前成果,正视不足之处,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历史经验
  ( 一) 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总体上以友好为主线、以和平为目的
  自汉朝以后,中原王朝基本上不再试图将朝鲜半岛纳入直接统治的范围之内,而&中国与朝鲜半岛内的政权长时期处于敌对的状态,在唐以后未再出现过&。 在朝贡体系下,中国不仅不再构成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威胁,而且成为保证朝鲜半岛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性力量。密切的经济往来与广泛的文化认同,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保持了长时期的友好合作关系。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与朝鲜半岛国家人民共同抗击了外来势力的侵略,互相支持,彼此支援,进一步增进了数千年来的传统友谊关系。在朝鲜半岛被日本侵略占领之后,中国政府与人民给予了他国不可替代的各种支援,中国向朝鲜各独立运动组织以及流亡政府提供了活动基地和资金资助,帮助其培养各类军事人才,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对朝鲜独立运动的了解与关注。冷战期间,尽管中韩两国曾不相往来四十余载,但是建交后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已经跃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把&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其处理朝鲜半岛事务的基本准则和重要原则,这也是一种历史传承与经验回馈的具体体现。
  ( 二) 中国的强大有助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发展
  1840 年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内,形成了稳定的、和平的国家间关系。中国作为这一体系的主导者和维持者,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朝鲜半岛从中华文明当中汲取了充分的养分,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且得到了中国的安全保障。在朝贡体系下,中国承担并履行了保护朝鲜半岛不受外来侵略的义务。比如: 明朝万历二十年( 1592 年) ,日本掌权者丰臣秀吉派遣大批军队进攻朝鲜半岛,相继占领朝鲜国都王京( 今韩国首尔)、开城( 今朝鲜开城)、平壤( 今朝鲜平壤) 等地,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国王李昖北逃至义州( 今朝鲜新义州) ,请求明朝皇帝派兵救援。明廷大为震动,朝野上下基本达成立即派兵援朝的共识。明军水陆两军并进,&劳七年之士马,费百万之币金&,历经七年而击败侵朝日军,恢复了朝鲜王室的统治。
  ( 三) 朝鲜半岛在中国衰落之时往往成为外部入侵的跳板
  当中国的力量不足以抵御入侵朝鲜半岛的敌对势力时,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就会十分被动,其选择余地非常狭小,稍有不慎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19 世纪后半期,在列强开始染指朝鲜半岛之时,清政府一直在努力维持传统的朝贡关系。一方面,清廷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另一方面,其寄望于&以夷制夷&,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反而助推了朝鲜对清王朝的离心力。&以夷制夷&更是痴人说梦,列强的涌入加速了对朝鲜半岛和中国的瓜分。清王朝试图以大国均势战略谋取在朝鲜半岛的利益维护,却不具备操纵均势的实力,最终只能是引狼入室。1904 ~1905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即是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战争在中国和朝鲜半岛打响,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中朝两国人民却成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这种惨痛的历史记忆,对中国的影响十分深远。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立即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警觉。周恩来总理敏锐地指出,美国在&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帝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 这提醒我们今后的朝鲜半岛政策,一定要避免陷入曾经的被动局面,再次将国家引向灾难。
  ( 四) 制度化的安排有助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稳定发展
  借鉴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观点来审视朝贡体系时期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可以发现,从制度的建立到制度化的稳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是一个日趋稳定的过程。从朝鲜半岛出现国家到中国的隋唐时期,朝贡现象逐渐形成制度。从唐朝开始,朝贡关系逐渐实现了制度化的安排。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其与唐朝的朝贡关系逐渐稳定下来,单就遣唐使的类别,就分为&朝贡的使者、朝贺的使者、求请的使者、谢罪的使者&等数大类。而唐朝派往新罗的使者也分为&册封的使者、调解的使者、传教的使者、宣慰的使者&等几大类。此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乃至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更加密切,由此形成了长达两百余年的东北亚繁荣时代。明清时代,朝贡制度发展到了高度成熟时期,朝鲜半岛国家对中国保持了较强的向心力,中朝友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近代条约体系打破了朝贡体系,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再也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安排。即使是冷战时期的中朝同盟关系,也始终没有达到一种高度的共同性、明确性和自主性。《朝鲜停战协定》( 1953 年) 则是一种被动达成的制度协议,并不能保证朝鲜半岛的永久和平。因此,构建一种全新的、积极的制度化安排,将有助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长久睦邻友好。
  ( 五) 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才能不断获得滚动收益
  外交政策应当是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基本前提下,根据国内外情况适时作出策略调整,以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传承与发展当中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滚动收益。仅在毛泽东时期,中国外交就因应国际格局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多极化的发展苗头,不断突破思路,果断调整政策,坚持反帝和反霸的同时,努力超越传统的根据意识形态划分世界政治力量的框架,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中国在对朝鲜半岛政策上本着睦邻友好的基本原则,不断适时调整策略,比如1992年打破冷战坚冰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既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战略,也要做好即时反应,谋取滚动收益。既要确认好、维护好中国的核心利益,也要进一步努力增进朝鲜半岛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进入21 世纪以后,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坚决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致力于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地区环境。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处理朝鲜半岛事务的基本准则,同时致力于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解决朝核危机; 认为南北双方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主要当事方,朝鲜半岛问题最终要靠南北双方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支持朝鲜半岛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中国愿意在朝鲜半岛事务上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审视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可以发现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方面的不足。
  二 当前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成果
  ( 一) &北南并重&造就了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独特政治地位
  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韩关系由对立隔绝发展成为正常国家间关系,同时中国继续与朝鲜保持传统的友好关系。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在朝鲜半岛继续推行&等距离&的外交政策,尊重朝鲜半岛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基本权利,同时努力维持和发展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中韩关系稳步向前发展,中朝之间睦邻友好的根本方向保持不变,中韩、中朝关系走向更为成熟和理性的新阶段。中国关于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基本立场,也赢得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一致认可和赞同。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国家当中,中国坚持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不搞强权政治,其对朝鲜半岛政策极大地顾及了南北双方的切身利益,从而得到了朝、韩双方的尊重,因而其更能够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与影响。此外,从地缘联系和历史关系来看,中国与朝、韩两国都有着先天的密切联系,这些共同造就了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上的独特地位,使其具备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独特潜力。
  ( 二) 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机制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独特地位使其能够发挥独特的地缘作用。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事务的重要议题之一。自2002 年10 月朝核问题再次凸显以来,为了实现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最终目标,中国政府多方斡旋,最终促成朝鲜、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六国同意就政治解决朝核问题举行多边会谈。2003 年8 月至今,北京六方会谈一共进行了六轮,已经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2009 年10 月,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成功劝说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其他各方也表示六方会谈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机制。① 中国坚持和睦互信,倡导共同安全,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作为六方会谈的主持国,中国充当了朝核危机的调停者、大国力量的协调者、国际机制的构建者三重角色。朝核危机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朝鲜与美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政治互信,相互沟通比较困难。中国有必要也有条件充当美朝之间的调停者。朝鲜半岛周边大国林立,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各种力量错综复杂,只有中国既能够获得当事方的信任,又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协调各国关系,从而使朝、美、中、韩、俄、日六方能够在谈判桌上继续沟通和对话。六方会谈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对话机制,尽管其机制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深,但是其在东北亚地区毕竟开创了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多边政治协商的先例。把六方会谈稳步构建成一个成熟的地区性机制,这无疑是中国主张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一直是朝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2011 年中朝双边贸易额达到56. 7 亿美元,2012 年上半年中朝双边贸易额为31. 353 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0 亿美元大关。朝鲜在2001 年确立了&强盛大国&战略,在2002 年开始进行&经济秩序调改&,并通过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金刚山旅游区法》。应当说,朝鲜一直在不断探索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道路和新选择。金正恩上台后,其一直强调当前朝鲜的&最重要任务&是建设国家经济,包括提高生产和改善民生。随着金正恩的执政地位逐步稳固,朝鲜新政权将会加大经济秩序调改力度,更加重视&朝鲜式特区经济&的建设和开发。这种发展态势,无疑给中朝经贸关系的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朝鲜尚未开拓的市场、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以及不断出台的优惠政策、相对丰富的资源、收入即期消费的习惯,加之中朝两国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在朝鲜开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韩两国在1992 ~2008 年16 年间贸易额增长了32 倍,2008 年达到了1683. 2 亿美元。另据统计,2011 年中韩双边贸易额高达2206. 31 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其中,韩国对华出口为1342. 05 亿美元,同比增长14. 9%; 自华进口为864. 26 亿美元,同比增长20. 8%。中韩双边贸易额约占韩国外贸总额的20. 4%,韩国对华出口依存度达24. 1%。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则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中韩之间密切的经贸往来,有效地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目前,中韩两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一旦中韩自由贸易区成立,将会成为两国经贸关系新的增长点。中韩两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共同成长,将会对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 四) 睦邻友好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民间基础
  人是国家的组成要素,民众之间的友好是国家间友好的重要基础。中国与朝鲜曾经并肩战斗,有着深厚的民间友谊。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曾经指出: &朝中友谊深深扎根于两国人民心中,经受住了种种历史考验,不断巩固和发展朝中友谊是朝党的一贯立场。&& 2009 年是中朝友好年,自当年9 月下旬开始,中朝双方在平壤与北京先后举办了&中国电影周& &朝鲜电影周&&纪念中朝建交60 周年中国油画展&和&纪念中朝建交60 周年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使中朝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两国的民间友谊不断加深,双方签署了《中韩政府文化合作协定》《中韩文化交流计划》等多项协议,从而将两国的文化交流纳入机制化的轨道。截至2007年,中韩人员往来达到609 万人次,韩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韩国在华留学生数量约有6 万人之多,约占在华留学生总人数的36%; 中国在韩留学生数量约有3. 4 万人,约占外国在韩留学生总人数的58%,中韩留学生均占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人数之首。2009 年4 月13 日,中韩两国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书》,共同努力扩大中韩在人才领域的合作交流以及在经济、文化、环境、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关系。当前,&汉风&&韩流&在两国蔚然成风,民间友好度总体上不断上升。
  三 当前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不足之处
  ( 一) &等距离&外交带来了实质性差距
  1992 年,中国突破冷战思维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后,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1998 年,中韩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协议,两国以经济关系为中心,积极探索在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2003 年,中韩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2008 年,中韩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加强了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合作。这种政治关系的&三步跳&,加之经济合作的突飞猛进,中韩关系堪称现代外交史上的一大奇迹。然而,由于朝韩之间的特殊关系,这将不可避免地使中朝关系遭受到某种冲击。
  经过一段过渡期之后,中朝关系逐渐走出了中韩建交所带来的振荡,双方友好关系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不过,由于朝鲜自身体制等原因,中朝之间除了政治关系密切之外,在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都不如中韩之间取得的成果显著。在经贸关系上,2011 年中朝贸易额尽管大幅度增长,但是其总量仅有56. 7 亿美元,而中韩之间已经达到了2206. 31 亿美元。韩国的文化产品、工业产品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年轻一代对韩国的了解远多于朝鲜。此外,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对朝鲜的一些政策举动只能是采取有限度的支持,或者说是持有某种程度的保留意见,甚至是有不同的主张和看法,这也必然会引起朝鲜方面的不快和疑虑。
  尽管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是秉承&北南并重&的&等距离&外交原则,但是由于朝鲜与韩国的具体国情不同,这导致了中朝两国在以经济为中心的一些领域合作程度远远低于中韩两国合作。中朝两国如何在维持传统友谊以及既有的共同利益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利益交汇点,这将是未来中国对朝鲜政策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也是中国对朝韩两国采取谨慎的平衡政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 二) 原则性政策突出,操作性策略不足
  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以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为基本准则,同时致力于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共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解决朝核危机,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实现自主和平统一。这些原则性政策,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为中国处理朝鲜半岛事务赢得了独特的政治地位。但是,朝鲜半岛事务纷繁复杂,外交政策卓有成效的运行,需要原则性与操作性的相统一、长远战略与具体政策的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中国独特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和影响。
  中国在朝鲜半岛有着广泛的利益,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是十分具体和集中。这种利益的散溢特征导致了某种权益的模糊性,使中国有明确的政策原则,却难以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策略。朝鲜半岛事务非常复杂,突发性事件频发,单凭原则性政策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策成效。此外,处理朝鲜半岛事务需要战略性看法和维度,要有长远规划、中期布局和近期运作&三位一体&的富有操作性的大战略规划。在坚持原则性政策的同时,必须积极务实地推动具体战略的操作,避免仅就朝鲜半岛发生的某些特定的事件采取应急性的策略,否则必将掣肘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上发挥新的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当前,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主要是依托于多边穿梭外交与六方会谈机制来运行,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还存在着手段单一、预防性差、机制化不强等制约因素。政策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渠道、多重互动的结构性要素。如何在政府、议会、政党、军方、民间、国际组织等多个层面,保持双边的、多边的及时沟通和定期性的会晤机制,实现结构性互动,将对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实质性推进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 三) 在朝鲜半岛事务沟通斡旋当中的桥梁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朝鲜半岛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地区安全和大国利益。中国积极介入,施加影响,发挥自己特有的外交能量,在强硬对抗的美朝之间较好地发挥了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这关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这表明了中国政府致力于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敢于承担国际义务和国际责任,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重大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妥善解决。
  2003 年,北京六方会谈&成为朝鲜半岛形势发生巨大转变的分水岭&,中国凭借着稳步增长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积极发挥新的更大的建设性作用。朝鲜和美国,一个是与中国有着长期传统友谊关系的近邻,一个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是唯一能够同时在朝美两国之间发挥巨大作用的国家。2003 年朝核危机再次爆发后,朝美双方几乎走到了战争边缘。一边是刚性十足、不惧强权的朝鲜,一边是咄咄逼人、霸气凌人的美国。面对&朝鲜式&的刚烈和&美国式&的偏执,中国不遗余力地进行穿梭外交和斡旋调停,成功主持了北京六方会谈,较好地化解了危机。此后,北京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机制。
  2003 ~2009 年,北京六方会谈一共举行了六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中国的桥梁作用还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并具有一定的潜力。首先,需要建立供当事方和相关方相沟通的常设性机构。中国的穿梭外交富有成效,但多具应急性而非预防性。只有建立各方沟通的联络机构,才能够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和信息不通畅导致的恶性循环。其次,六方会谈机制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009 年朝鲜半岛局势波谲云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六方会谈的决议没有被相关方切实履行。有关国家单方面改变政策,从而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恶化。如何进一步加强六方会谈的机制化,增强决议的约束力,这将是未来六方会谈所应当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中国必须保持和增强朝美两国对中国的信任,保持&桥梁性&的畅通作用。朝鲜出于对自身安全的切实考虑,其对外部世界一直缺乏足够的信任。中国是极少数获得朝鲜信任的国家,当然,这种信任也不是没有限度的。中国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朝鲜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与特殊需求,继续深化中朝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也应当和美国保持充分的沟通,确认中美双方在防止核扩散、维护地区安全等方面所享有的共同利益。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时,持续扮演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
  ( 四) 中朝韩三边关系缺少战略性的统筹规划
  作为世界上唯一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都保持较高水平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中国无疑掌握着极具价值的战略资源。朝鲜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韩国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朝鲜与韩国又是同种同族的两个国家。中朝韩三国在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南北双方自主解决自身问题等原则性问题上,持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具有合作的深厚潜力( 见表1)。中朝、中韩之间的沟通协作水平,也远远超过了朝鲜半岛问题的其他相关方。
  由于美韩军事同盟、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在六方会谈当中,美韩日三方的立场往往相近。但是,朝韩关系明显不同于美朝关系,朝鲜与韩国同种同族,两国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民族国家的和平统一。因此,中朝韩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可谓是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协调三国在处理朝核问题时的立场,更能够为将来中国处理与统一的朝鲜半岛国家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中朝、中韩之间的友好关系,来促成中朝韩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换言之,中国必须从战略高度上来促进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发展,为持续改善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进入21 世纪以来,朝韩经贸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韩国的现代、三星和LG 三大集团相继出台了针对朝鲜的巨额投资计划,现代集团还获得了朝韩边境的开城和金刚山两个特区50 年以上的单独开发权,并已经开发了一大批示范性工程。李明博政府上台后,虽然朝韩关系持续紧张并发生了历史性的严重倒退,但是双方始终没有完全中断经贸关系往来。朴槿惠执政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有望迎来新的重大转机。朝鲜在2010 年以来的元旦社论和新年贺词当中都强调指出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这表明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朝鲜当局的重视。当前中国是朝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朝鲜在靠近中朝边境地区的新义州和罗先市也设立了&经济特区&,鼓励中方企业前来开发和投资。从长远来看,朝鲜半岛的统一是朝韩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最终归宿,中国掌握的战略资源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关系的变化而有所贬值。因此,及早统筹中朝韩三边关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价值。
我的态度:
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外交观察》第三辑的主题是“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本期中,美国与俄...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更多学者文章
粤ICP备号-2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