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凭什么说为了工作委屈自己

日课の职场不逃跑
我在职场里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责任共担,大家都喜欢有担当的人。
职场真理:越能扛事儿的人做得越开心、越久。
正拿起电话准备打,吴晓曼幸灾乐祸地走了过来:“你脸色都发黑了。”我回答:“是啊!被下面的A2
气得够呛!正准备骂人。”吴晓曼:“骂‘小朋友’有什么用,他做的东西你没看啊?”我电话悬停在脸边,嘴上也结巴了一下:“看,看过啊。”其实他检查完错别字的底稿我还真的没看过。我立刻找不到骂人的理由了,刚刚怒气冲天,现在却哑口无言。
  自我检讨是个很神奇的过程,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无法接受自我检讨的结果:“什么?原来我也有问题?!
”还有人遇到困难就像祥林嫂一样指着别人不停重复着:“你的错、你的错、你的错、你的错!”很多时候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先管好自己。于是在这个拼写错误上,我最终还是叫来了那个A2
,但是没有骂他,只是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要求他下次更加认真一点。对于我自己,我老老实实把底稿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这样的经历在我工作的这些年遇到很多,有时候我会很感慨:即便是十几万字的底稿只有一个错误,也会被火眼金睛的老板挑出来,不是我不认真,是运气真差……运气差的人就更加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存侥幸心理,唯一的出路就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呀……
没人能保证工作不出错,但我的感觉是,出错之后要追根溯源,把每个环节究竟发生了什么搞清楚,该由谁承担的责任也要讲清楚,既不过分推卸又不过分承担。一个公平的职场环境是让所有努力工作的人都向往的,很多时候我们气愤、沮丧、无助直至想要逃走,都是因为自己感到不公平。但说句不是很中听的话,这种不公平是如何导致的?是真的不公平,还是你心目中公平的那杆秤本身就是偏向自己的?
有没有过这种情况:你想起这个人来就生气,他不干活!他偷懒!他挣得比我多!他长得比我帅!而这个“他”,仍旧过着高帅富的日子,完全不知道你在角落里因为他攥着拳头承受着痛苦。
  职场真理:别因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惩罚自己。
”是我们对于公司里一部分特殊员工的称呼,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身家背景,虽然说经过正常程序招聘进来,但四大是个很八卦的地方,很快大家都知道他们和普通人并不一样,所以叫“VIP”。
有些“VIP ”还是不错的,虽然有身世有背景,但很谦虚,一般大家对于刚来的“VIP
”都是不信任的态度,很担心他们工作起来糊弄事儿,可是有很多VIP
却一点点证明自己,慢慢变成了真正的“VIP”,就是哪个项目都要抢的人。你会发现,越是身世牛的人,反而会越低调。
  经常有人跟我抱怨,说自己公司有个有背景的新员工,事情做得不好也没有人敢批评,每天混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刚开始听说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也一样很气愤,怎么可以这样?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世界啊!后来我真的在公司里碰到了一些“VIP”,于是开始反思,这种情况值得气愤吗?
后来再有员工跟我抱怨VIP
的事,我都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世背景你没有办法选择了。既然无法选择,就没有必要生气,做好自己比什么都更重要。
之后又补充:“我爸又不是我,我变不成他,将来我的小孩同样不是他,他还能福荫我们一辈子么?”
 这话说得真好,这才是正确的“VIP”心态。而我们,作为完全不是“VIP”的人,也不用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地认为自己受了欺负或者命不好,人生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VIP”。
欢迎来到不抱怨的世界
  我认识很多人,我喜欢那些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没有抱怨的人。抱怨是一种特别浪费体力、浪费精力的行为,且整个过程中只有失去而没有得到。
职场真理:保持乐观会让你过得更好,很多人是被自己念衰的。
 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之多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抱怨带给人的负能量像个巨大的磁场,可以把高兴的人都变得不高兴了。
一件事,如果决定做了或者必须去做,就要不带一丝抱怨地去做好,抱怨不会给你带来除了负能量以外的任何东西,还会把你的一切成绩抹杀。如果你想清楚了这件事,那么恭喜你,来到不抱怨的世界吧!
换个角度去思考
  “换位思考”是很多人特别爱说的一个词,但在真正的职场里,换位思考的人很少。大家都挺忙的,压力也都挺大,谁那么体贴跟你换位思考啊?所以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换位”,而是“换个角度”,换个角度看问题,别钻牛角尖,说不定海阔天空呢。
  职场真理:和拍照片儿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后来我们和Jeff
的团队一起讨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把问题归集为各种类型:短期解决、长期解决、需求问题、系统固有问题等等,不同问题分配给不同团队,还有些问题可以合并解决,完全不像Jeff
之前预想的那么困难。找到解决方案之后,我们再去和领导汇报,而且我们汇报的角度并不是系统有多差,而是“我们的团队通过测试的方法把预警工作做在了前面”。角度一换,效果大不同,领导立刻觉得这些问题发现得及时、我们的工作做得细致,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系统做得很糟糕”。
愤怒是失败的导火索
虽然这个例子用在这里不合适,但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愤怒都是把事情引向悲剧的导火索。
深呼吸三次再发怒
  我们总会遇到让人火冒三丈的事儿,大叫大嚷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平心静气去想解决方案?
  职场真理:我们需要做出一个对的选择,而不是一个一时痛快的选择。
职场真理:对错常常无绝对,但有理不在声高。
我以前也被其他的高级经理质询过,心里可烦了。我们常常会安排独立的人审核底稿,以确保底稿的质量没有问题,毕竟我们的口号是“Best
Quality” (最佳质量),不能给自己脸上抹黑。可是自己工作上的麻烦事儿一大堆,公司里的自己人竟然还因为一些小问题烦我,总是很讨厌的事情。但我的原则是,被质询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我真的有些内容做错了,被别人检查出来,我要感激他,即便他批评我也是因为我犯错了而批评我。有些人会说:“那有话不会好好说吗?”可是在职场里,你说某某人对你态度不好,别人首先就会问原因,如果你回答:“因为我报告里有错误。”那基本对方的同情心少了一半。很多人挨了批评之后发怒,是因为自尊心遭受了打击,他们会先否认自己错了,然后再找出各种理由解释,最后的结果是越抹越黑,还不如一开始虚心认错来得实在。有些底稿写得不清楚,让我浪费了很多时间检查,然而我顶多会和她急一急,但绝对不向大炮汇报,而是私底下让她赶紧再把其他内容检查一遍再交稿。一个脾气好的人,有时候可以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因此我还有点人性,不想给他找太大麻烦,我对他说:“大家都一个公司的,我特别理解你,要是你觉得压力大,冲我嚷嚷我真的无所谓,但我问的问题你必须回答我,否则我只能把它作为一项pending
issue(未解决的问题)汇报给老板。”同时我清楚地告诉他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什么结果。王鹏听过之后终于没有再嚷嚷,老老实实回答了我的问题,还提供了书面证据,这件事才算作罢。
有理不在声儿高,大家都喜欢心平气和、容易合作、态度专业的同事,知错就改是好品质,不用为了那一丁点儿自尊心就像乌龟一样缩在硬壳里坚决不接受批评。说句实话,能有人批评你是好事儿,当所有人都懒得理你的时候,那才叫凛冬将至呢。
 找到不生气的智慧
  暂时忍住怒火并不代表我们需要忍气吞声,心中的愤怒如果只是郁结而无从发泄,久而久之,我们只会变成一个懦弱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够控制情绪的强者。
  职场真理:抑制愤怒不是把愤怒藏在心底,而是做到真的不生气。
我开始锻炼自己和不喜欢的人做朋友,练习自己的理解与包容。可能有人会说:“凭什么?我凭什么为了工作委屈自己?”但让自己更加懂得理解与包容并不是委屈自己,而是让自己更加强大,你会发现,强大的人中没有易怒的,他们多会微笑着面对自己所处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需要不断地问自己:“你是谁?你有理由在这个世界上任性地活着吗?”我的回答是:“我是渺小而平凡的,但我一直在成长,早晚会成长为我所希望的那样,所以我不会容许自己任性地活着,因为渺小、平凡而任性的人是无法成长的。”
职场真理:懂得调剂心情的人才会活得精彩。
在单位里生这种闲气真是太常见了,和懒惰的同事置气、和没事找事的老板置气、和不尊重人的客户置气,虽然我在前面都提过如何能够摆正心态,找到不生气的智慧,但我心里知道,完全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有让自己的怒气从腹腔中排出去的方法,使这些怒气不会变成讨厌的疾病。
选择排出怒气的方法,就讲究一个词:“痛快”。怎么能让你痛快怎么来。别觉得这种方法容易找,以我的经历而言,和好朋友吃顿饭、喝杯咖啡、看场电影、骂骂让人生气的事,这种方法对于排遣愤怒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不够“痛快”。十几年来,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排除体内“浊气”,才发现“痛快”是排名第一的原则。
于女人而言,还有一个方法也很有效,看一场悲情的电影,号啕大哭一场,把负面情绪用泪水冲刷掉,因为,和电影中生离死别的恋人相比,我们竟然只是和烂人发发脾气,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据说有些女人生气喜欢购物,对于职场女白领而言,别选这个方法。因为这个选项是给那些先生出轨的女太太们用的,职场女白领如果因为生某人的气而买了一大堆有用的没有用的,月底结信用卡账单时会对这人更加愤怒。
所以,找个“痛快”的方法来治愈自己那颗受伤的小心脏吧,痛快过后,一切都会变成浮云。
让困难变为成长的助力车
我是个意志特别不坚定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放弃比坚持容易得多,而且放弃会有很多借口:“我不喜欢这份工作”,“我想要更加自由的生活”,“我只是暂时休息一下”。但时间可以检验一切,你会发现,困难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过去,留下那些极具价值的经验与教训。
  和麻烦事做朋友
  我特别想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在一种宁静祥和的情绪中醒来。遗憾的是这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现实是我每天早上醒来头顶都有黑云盘绕,时刻提醒着我:“快起床吧,你有好多麻烦事要处理呢。”
  职场真理:麻烦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在开始时自找麻烦,或者在结束时被麻烦找。
  一项工作,往往由很多工作步骤构成,如果能够将工作步骤进行清晰拆分,然后有条理地分配时间,想清楚每项工作的构成要素及想要的结果,就能快速并且有效地把工作完成,这就叫计划。
  我是个喜欢结果导向性的人,与过程相比,我更在乎结果,所以我擅长运用的计划方式是,从结果开始倒推我的计划。例如:截止到月底,我需要出一份分析报告。这是结果。因此,我首先需要提前规划好这份分析报告的结构,然后思考:1.
我需要从什么渠道获取分析数据或信息;2. 如何区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3. 我要向谁以及如何汇报这份报告的结果。问题1
能够帮助我更加系统地规划这一个月的具体工作,问题2 帮我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有用的信息,而问题3
则非常重要,决定整项工作的成败。如果我是向中级管理层汇报分析结果,我需要特别注重实效,需要有大量证据作为结果的支持,因为中级管理层往往会纠缠细节;而如果我是向高级管理层汇报,他们则没有时间听细节,我要让报告更加简明且切重点,能够和高管的战略思路相衔接。
Jessica也勃然大怒,她质问我:“你没有要求客户去做预汇报吗?!
”我回答:“我要求了,但是客户没能安排时间做……”Jessica:“你也没有坚持,对不对?你一直就是这样!别人一说不行,你自己也觉得麻烦,就不做了,现在是这个结果,你要我怎么办?!”
  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开会到凌晨,商讨下一步工作的策略,最后决定铤而走险,让Jessica
去和新总裁面谈一次,直言我们所履行的是前任总裁的要求,以及新的要求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我们制定了一个新的更加节约成本的计划,既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新总裁的要求,又能够最大限度应用我们已有的工作成果,我们打算把这个计划和新总裁进行确认,包括最后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我在汇报前两周能够压着客户项目经理进行一次预汇报,给她解释清楚不做这次预汇报可能导致的后果(我原本很清楚,但就是心存侥幸),也许就不会在一次这么重要的汇报会上败得人仰马翻,也许新总裁会被我们说服从而接受我们的看法。不过“也许”是个充满遗憾地词汇,这一切都这么遗憾地发生了。
这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从那件事之后,我更加注意工作的规划以及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有些人认为自己工作总是不顺利,总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不是因为命不好,是因为自己做事前就没考虑清楚,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很多问题没有提前思考,麻烦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你在一开始的时候自找麻烦,把麻烦们都处理在萌芽中,那么你所面临的也许只是一个个小麻烦;要不然就是事情发展到最后,大麻烦把你找到,然后给你制造各种各样的意外和失败。和麻烦做朋友,才会不麻烦。
好日子过不了几天似乎就会遭遇一场挫折,老天爷似乎每天都在挫折与机遇的天平上加砝码,一会儿给你俩甜枣吃吃,一会儿给你口苦水尝尝。
  职场真理:挫折可以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也同样可以成为你成长的助力车。
G企业之前一直是大炮在接触的,现在大炮专注于医药行业,而G企业属于能源业,因此大炮就只能依依不舍地把G 企业交接给Jessica
。本来还没有正式交接,G企业突然给大炮打了个电话,临时通知说部门主任要求见我们一面。像G企业这样的大国企,特别喜欢临时通知,一切时间以他们的为准,他们从来不知道、不在乎你的时间安排是什么,总之我要求你来开会,你就得来,即便是合伙人也照样要服从这样的安排。说起来这是对人的不尊重,但他们对于我们这种咨询机构而言就是财神爷,谁敢跟财神爷说“不”呀?跟钱有仇呀?你有这个骨气说“不”,急着巴结他们的人多着呢,财神爷完全可以挑一个最听话的跟他走。所以这种时候,干巴巴的气节没什么用,人家要临时开会就开吧,我们还得一脸笑模样地去。
这可以说是一次突然袭击,如果不是李凌之前的职业敏感判断正确,我们恐怕会毫无准备。G
企业就是用这种突然袭击来看每一家咨询机构是否能够快速反应,如果当时就能说出一套理论和经验来,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确实对此有经验,而不是经过粉饰的。
别人的不信任对我而言是一种挫折。对待这种挫折,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不承认挫折,把别人的不信任看作是一种敌意;二、承认挫折,把别人的不信任看作是一种鞭策。我选择了后者,我决定用事实把不信任变为信任。我学习了G企业自己做的演示文件和文字材料,总结了他们的习惯与特点。我发现,并不是他们要求有多高,而是他们的要求很特殊,文字、图标、色调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只要掌握了这套标准,做出让G企业满意的东西也没有那么难。还有就是,对待这种企业要有超长的耐心,因为一份文件,他们部门里的科长看过以后要改一遍,改完之后给副处看,副处又要改一遍,改完之后给正处看,正处看完再改一遍,改完之后再给主任看。任何文件都不可能一次过关,至少要改三次,才能到最后的大boss—主任手里,而可能主任发现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于是要重新写。修改,是我在G企业里做得最多的事情。连他们自己和我熟了之后都说:“领导就是要提修改意见的,不提意见代表领导水平不够。”
  领导水平够不够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的水平真是提高了。接触G企业两个月,我再回头看我以前做出来的东西,总觉得漏洞百出,而Jessica和大炮也慢慢地不那么紧盯我,我成了与客户沟通最频密的人。
别当光说不做的讨厌鬼
  在职场里,夸夸其谈的人很多,脚踏实地的人也不少,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更加勤奋。
  职场真理:人人都有第二机会,但光说不做的人比不说不做的人还让人厌恶。
李可大概也这么考虑过,她去和她的“辅导员”谈了谈,她的“辅导员”叫Jade。Jade
比较直接地和李可进行了沟通,说她在工作态度、技能、经验上都比同级别的人差:“一旦你升到S级别,经理会把很多工作交给你,并且依赖于你的专业素质,现在经理们觉得你还不够格,不放心让你独当一面,这样怎么能升S级别呢?”李可很委屈地表示:“可是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做得好,现在的情况,我好像觉得公司在赶我走一样。”“公司在赶我走”,
这会是大多数被留级的人的想法,但他们就不能自己想一想,你和公司无冤无仇的,公司为什么不“赶”别人就“赶”你?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Jade问她:“现在你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你离开公司,找一份更加适合你的工作;第二条,你留在公司,努力改变大家对你的看法。”李可很难过地哭了:“我想留在这里好好干,我原本是想把这份工作当作长期的职业。”Jade说:“那你要真的用心才可以啊!”我听过太多人满怀遗憾地跟我讲:“我想好好干。”
千万别说出后面的“但是”两个字,因为人生路上没有那么多“但是”,我只想听到前面半句话,真这么想就努力去实践,谁在乎你“但是”后面是什么啊。
 后来我的项目用了李可,吴晓曼和我说:“李可变化很大,工作非常认真,工作底稿的质量也比以前强很多。”我听了之后特地观察了工作中的李可,她在听经理意见时非常认真,常常自主加班,如果能够提前做完自己的那份工,还会去问别人是否需要帮忙。有一次,我们临时要在周末出差,去参加一个会议,我问了很多S
级别的员工,都答复说周末有安排了;去问李可时,李可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并且对我讲:“谢谢你们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安排给我。”
  整个项目下来,我们反馈了很多积极的意见给李可,她经过这番努力,完
  全扭转了所有人对她的看法。
马丽则在指天发誓自己坚决改正坏习惯、努力工作之后继续碌碌无为,甚至比以前工作还不积极。如果问到她,她会回答:“我已经是2
分了,再怎么努力我今年的工资也上不去,凭什么我要那么辛苦?”马丽陷入了很多人都会陷入的“差成绩循环”,你如果不给别人机会重新认识你,别人才不会在你身上浪费精力。同事不是父母,并没有义务引领你走正确的路。刚开始大家也许还会劝说马丽两句,发现她破罐破摔之后就再也没人管她,她变成了一个“永远2分”的人。
  在第二年的绩效考核会议上,我们一致同意给李可打5
分的高分,这是她应得的,也许她原本是只普通的鸟,但浴火重生之后像凤凰一样涅槃了。没人费心给马丽什么成绩,尽管她四处说自己就是个被贴了2分标签的人,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大家听到这番话也就是一笑而过,你都没给自己机会,别人何必给你机会呢?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工作这些年后,我逐渐发现“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并不是简单地把那些文字记在脑子里,而是把书中的内容用在合适的地方。
你可能会问我:“你不是一开始觉得大学学的知识都没用吗?”是的,我刚开始工作时的确这样觉得,后来慢慢体会,发现知识不是没用,只是我那时不知道怎么用而已。除开专业书籍,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都是有用的,它们或者带给我知识,或者带给我一种思考的方式,我所要做的,就是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合适的地方。
知识未必能给我所有答案,但一定能开阔眼界,也许可以让我看得更远。所以当公司里的员工询问我:“我有必要去考个在职研究生吗?”我现在都会回答:“如果你能考,并且认真学,那就去考,不过不要过分在意这个研究生的学历是否能带给你额外的财富,它也许一时半会儿转化不成钱,但说不好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它会变成工具助你一臂之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委屈?精辟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委屈?精辟
说起在职场的委屈,很多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工资太低、成长太少、同事太事儿......凭什么我工资这么低?前苹果工程师Evan Doll在推特回忆了乔布斯的一件非常有趣的往事。在2007年的一次会议中,一名员工问乔布斯为何苹果工程师的薪酬过低,比其他硅谷公司低多了。乔布斯目光坚毅,回应道:“或许你该问问你的主管为什么你不值更高的薪酬。”你的工资是公司综合评定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工资低,应该去问问你究竟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无法让领导给你提升职加薪。如果你只是在公司里混日子,就更没有资格提涨工资的事情,涨薪都是给懂得上进的人准备的。他的能力还不如我,凭什么领导我?你觉得领导的能力不如你,那他能够做你的领导也一定有自己的本领,毕竟每个领导不一定是个专才,但肯定有过人之处。比如经验丰富、资源人脉、或者有后台,如果是你还没有发现他的长处,那请你虚心地向领导学习学习。如果你觉得他真的一无是处,自己实在忍不了这样的领导,一句话“在职场要么忍,要么滚”。凭什么总是让我加班,人家也有自己的生活!先别怪别人让你加班,首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工作量是否确实超负荷,还是自己平常拖延症犯了效率太差导致的加班吧。现在的职场人99%都有拖延症,只是轻度和重度的问题。如果你评估后确实工作量太大了,那也别喊委屈,谁让你不会拒绝?职场里最厌打肿脸充胖子,自己接下了活做不完,每天加班活受罪。一定要记住:职场里可以Say NO。辛苦好久的工作成果,被领导说得一文不值!不论你的委屈来自你的老板、上级还是同事,主要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所以处理好不让自己委屈的好方法就是沟通,当你感悟出老板或者你的同事想要什么了,就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什么方法,保证什么效果,那你的老板、同事还会让你委屈吗?职场就是一个工作赚钱的地方,顺便实现以下你的个人能力和价值。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大家肯定都了解没有一分工作是不委屈的,但抱怨绝对不是解决方法,只能让情况越来越糟。只有对工作存有热爱和享受,对工作愿意付出和100%的投入,你的委屈才能被成就所淹没。
馆藏&11191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凭什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